數控編程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4-25 20:55:0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數控編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數控編程論文

篇(1)

數控銑削技術訓練”是我中心新近開設的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工程訓練科目。在教學形式上,它不同于過去傳統的、機械的“金工實習”。其訓練目的是:了解當今先進的機械制造方法,充分發揮當今大學生知識新、反應快、創造力強的特點,結合具體的實踐教學,廣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由于受客觀條件和教學時間的限制,自動編程(計算機編程)在目前各高校的工程訓練中還未被普及,為了了解編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手工編程仍為最常用的基本訓練內容之一。

對于加工形狀簡單的零件,計算比較簡單,程序不多,采用手工編程較容易完成,因此在點定位加工及由直線與圓弧組成的輪廓加工中,手工編程仍廣泛應用。但對于形狀復雜的零件,特別是具有非圓曲線、列表曲線及曲面的零件,用一般的手工編程就有一定的困難,且出錯機率大,有的甚至無法編出程序。而采用“R”參數編程則可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非圓曲線輪廓零件的種類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非圓曲線零件,編程時所做的數學處理是相同的。一是選擇插補方式,即首先應決定是采用直線段逼近非圓曲線,還是采用圓弧段逼近非圓曲線;二是插補節點坐標計算。采用直線段逼近零件輪廓曲線,一般數學處理較簡單,但計算的坐標數據較多。

等間距法是使一坐標的增量相等,然后求出曲線上相應的節點,將相鄰節點連成直線,用這些直線段組成的折線代替原來的輪廓曲線(見圖1)。其特點是計算簡單,坐標增量的選取可大可小,選得越小則加工精度越高,同時節點會增多,相應的編程費也將增加,而采用“R”參數編程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點。

現今數控銑床一般都具備“R”參數編程功能,如西門子802D數控系統,這給手工編寫某些復雜圖形的程序帶來了方便。如圖2、3所示,當要加工一個周期的正弦線時,通常的方法是采用自動編程,若用手工編程,則可用“R”參數編程較簡單。曲線上坐標點選取的多少,可視加工精度而定。

“R”參數編程的實質,就是用變量“R”編寫出“子程序”,并根據“R”數值的條件,

多次調用“子程序”,以簡化編程。如:用變量R1表示上圖中從0到2л各點弧度值;用[X=100*R1/2л,Y=25*SIN(R1)]表示一個子程序,若要在正弦線上選取1000個坐標點,只可將子程序調用1000次即可。

合理的選用“R”參數編程,可以提高某些零件的加工精度(多選節點)和編程效率,它也是手工編制復雜零件程序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不具備計算機自動編程的情況下一般常采用這種辦法。

編程舉例:(西門子802D系統)

試用“R”參數編程的方法編制整圓的程序(如圖4)。

分析:若不用圓弧插補,可將圓均分成360份,再用直線插補連接。變量R1=50表示半徑,R2=360表示共分了360份,R3=1表示間隔1份,R4=0表示初始角度。

程序如下:

O0001

N10G54G42G90G00X50Y0Z100

N20G01F20S600M03Z-10

N30R1=50R2=360R3=1R4=0

N40AA:X=R1*COS(R4)Y=R1*SIN(R4)

50R4=R4+1R2=R2-R3

N60IFR2>=0GOTOBAA

N70G00Z50

N80G40M2

注解:程序中,N30程序段為條件設定;N40程序段即為程序名為AA的子程序;N50中R4、R3是參數變量,每調用一次,R4將增加1度,R2減少1份;N60中IF為有條件的,GOTOB表示向前跳轉,就是只有當R2大于等于零時才向前跳轉到子程序AA處。

以上程序可以看出,用“R”參數編程,不管選取的節點是多少,其程序段不會增加,這就是“R”參數編程的主要特點。

篇(2)

2項目教學法在數控車床編程中的應用

2.1對項目進行確定

首先需要對項目進行確定,了解項目中的任務。項目中的任務也需要合理的計劃,這是實施項目教學的首要前提,在項目確定的時候有幾個因素需要考慮:第一,在項目進行選擇的時候要按照教學中的內容,結合教學大綱中的要求,將教學大綱中的知識和每一個項目結合在一起,還需要一定的想象空間,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層次來制定項目的難易程度,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每一個項目都盡量能讓學生接受。最后,設定的項目要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例如:在在數控車床編程中可以選用一些小酒杯來作為項目中的教學,分析小酒杯中的零件圖紙,通過圖紙上的尺寸要求,來對尺寸進行控制并進行加工。

2.2制定相應的計劃

要制定計劃的時候,需要提供相應的資料。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從其中選出一個組長,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本組人員進行職務上的分配。老師給學生提供相應的零件加工資料,并且告訴學生需要完成的項目是什么以及這個項目的操作順序,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在操作中容易出現差錯。每個小組可以根據酒杯的零件圖紙來進行加工,小組成員通過一起商量和探討來進行編寫,教師可以通過對加工工藝的程序進行相應的指導,對小組中出現程序錯誤的進行改正。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還能達到教學中的目的。

2.3對計劃的實施

在確定好項目之后,教師需要對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解決,這樣能夠總結經驗,來更好的對學生指導。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關于數控車床編程中的案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施項目計劃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激勵學生勇敢的嘗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的交流和合作,來對項目中的任務更好的完成。學生在項目完成之后,老師可以通過階段性測試,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也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哪方面知識不足,教師也可以看到學生知識存在的漏洞,可以進行再次的講解和指導,來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更好的完成項目中的任務。

2.4進行總結和評價

在學生對項目加工完之后,教師可以讓每一組學生的作品結果進行展示,找出符合加工要求、質量比較高的小組,來進行講評和總結。對在加工中出現問題的小組,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指導,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例如:學生在對酒杯進行加工的過程中,內孔刀的選擇和切削用量對準確對酒杯的內表面的加工質量是比較重要的。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項目加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總結,以及學生在項目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教師對這些問題進行糾正,并給出相應的建議,方便學生在下一個項目任務中更好的表現。

篇(3)

PID控制理論內涵給人們留下了較大的研究空間,關于PID參數自整定的方法也相繼問世,但隨著控制理論及應用范圍的不斷發展,控制對象也日趨復雜,有些系統的過程模型難以建立,并且具有高度的非線性、時變性;比如VAV變風量空調系統的時變控制,因此傳統的PID控制策略就顯露了它的不足。雖然研究人員試圖通過簡化控制算法或采取優化集合控制等來解決這一不足,但效果并不很理想。基于PID控制所存在的問題,相關研究人員根據變風量空調系統的特點結合控制技術在不斷改進PID控制算法的基礎上積極尋找其它更為高級的控制方式,通過實踐,逐步將最優控制、自適應控制、模糊控制及神經網絡控制等智能化控制手段應用于VAV空調系統的控制實踐。隨著控制技術、空調技術的發展以及將二者相結合運用于建筑系統的發展趨勢來看,VAV空調系統控制技術從最初的定靜壓控制到變靜壓控制再到后來直接數字控制、總風量控制再到智能化控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其中清華大學有關學者提出的總風量控制法具有一定影響,該方法不采用靜壓送風量,而是根據壓力無關型VAV空調系統末端裝置的設定風量來確定系統送風總量并據此計算出送風風機的轉速,從而對送風量進行控制。他們通過對總風量控制法與定靜壓控制法、變靜壓控制法的節能效果比較,認為雖然總風量控制法的節能效果雖不如變靜壓控制法,但因其沒有壓力控制環節,所以運行穩定性很好。另外,還有學者通過分析變VAV空調系統的局部控制,利用其送風末端裝置風閥的開度作為各空調區域相關負荷的指示信號,提出送風靜壓優化控制方法。

2、變風量空調(VAV)控制系統模型

篇(4)

 

數控加工作為現代制造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在航空航天機械電子船舶化工汽車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并逐漸被其它行業廣泛使用FANUC數控系統和SINUMERIK數控系統是目前國內最流行的機床控制系統, 華中數控系統作為國產數控系統中的代表,正逐步擴大自己在行業內的市場份額。本文作者主要針對國內行業中最常用的BEIJING-FANUC 0i Mate系統和SINUMERIK 840D 系統和 HNC-21M數控系統在銑削加工中的常用編程指令編程方法的異同作對比分析研究目的是供機床操作編程人員參考與借鑒。

1、程序結構的異同

數控加工程序段的格式有兩種:字地址格式和分隔符格式。數控加工程序結構的異同數控加工程序有程序開始、若干個程序段、程序結束三部分組成。每個程序對應一個程序名稱(即程序號)。

對于 BEIJING-FANUC0i Mate系統,主程序和子程序的程序名規定相同,由地址“O”和后面的 4位數字組成如O1234。 子程序與主程序是以“獨立”的程序被保存在 CNC存儲器中。子程序由“M99”結束,主程序需用指令“M98”調用子程序。子程序可以嵌套4 級子程序。

而對于SINUMERIK 840D數控系統, 主程序和子程序的程序名規定相同,由任意字母或雙字母與數字組合,主程序以.MPF 為后綴子程序建立時用 .SPF后綴來定義子程序,其結束語句為“RET”。免費論文參考網。免費論文參考網。將子程序名作為主程序的一個程序段,即可實現子程序的調用。子程序可以嵌套11級子程序。

對于華中HNC-21M 數控系統主程序文件名由地址“O”和后面的4位數字組成,如O1234,程序名由%和后面的4位數字組成。如%2345;子程序的程序名由“%”和后面的4位數字組成。子程序須緊跟在主程序的M02或M30 后面,與主程序共同組成一個程序 。子程序可以嵌套9級子程序。

2、刀具半徑補償功能指令的異同

在銑削零件輪廓時由于刀具半徑尺寸的影響刀具的中心軌跡與零件輪廓往往不一致。為了避免計算刀具中心軌跡,數控系統提供了刀具半徑補償功能,編程人員可以直接按零件圖樣上的輪廓尺寸編程。

(1)相同之處

G41是刀具半徑左補償指令,即順著刀具前進方向看 ,假定工件不動,刀具位于工件輪廓的左邊:G42是刀具半徑右補償指令,即順著刀具前進方向看, 假定工件不動,刀具位于工件輪廓的右邊,G40是取消刀具半徑補償指令使用該指令。使用該指令后,G41、G42指令無效。

(2)不同之處

對于BEIJING-FANUC0i Mate數控系統和HNC-21M數控系統,G41或G42必須與G40 成對使用,即編程中刀補方向改變時,必須先取消刀補,才能建立新的刀補。而對于SINUMERIK 840D 數控系統,無需經過G40、G41、G42 就可以相互轉換。

刀具補償值的輸入BEIJING-FANUC0i Mate系統可以用功能指令G10 由程序輸入,SINUMERIK840D系統也具有類似的功能。這些功能能方便解決刀具補償值隨加工軌跡變化而變化的問題。

3、圓弧插補功能指令的異同

基本移動指令有G00、G01、G02、G03 中,G00 和G01 的編程格式均相同。但圓弧插補有區別。對于BEIJING-FANUC0i Mate 數控系統和HNC-21M數控系統,圓弧插補有終點 /圓弧半徑和終點/ 圓心坐標兩種編程方式(圓弧半徑地址為R)而SINUMERIK 840D 數控系統有更多編程方式,除上面兩種方式外,還有中間點/終點、張角/圓心、張角/終點等極坐標編程方式(圓弧半徑地址為CR=),使圓弧的編程更為方便。免費論文參考網。

4、刀具長度補償功能指令的異同

使用刀具長度補償指令,可以方便解決使用多把刀具加工零件時刀具長度不等長所帶來的問題。 還可以方便解決加工時由于刀具磨損、更換刀具等原因引起刀具長度尺寸變化帶來的問題。一般的數控系統都具備這樣的功能,但在功能指令上有以下的不同。

(1)對于BEIJING-FANUC 0i Mate數控系統和HNC-21M 數控系統須用功能指令來實現長度補償功能 。其中G43是建立刀具長度正補償,G44是建立刀具長度負補償;G49是取消刀具長度補償。其編程格式為

G43(G44) ZH (建立長度補償)

G49/ G00/G01Z (取消長度補償)

(2)對于SINUMERIK 840D系統,刀具調用后,對應刀具地址中的長度補償值隨即生效,長度補償不需G指令建立,相反該系統將視 G43/G44或G49 指令為非法指令。

5、固定循環功能指令的異同

為了進一步提高編程工作效率,數控系統中一般設計了固定循環功能,它把一些典型加工中的固定、連續的動作用,一個程序段表達,即用固定循環指令來進行孔或槽的加工。

(1)對于BEIJING-FANUC 0i Mate 數控系統和HNC-21M 數控系統,常用的孔加工固定循環有鉆孔、攻螺紋和鏜孔等指令。這些循環通常包括在XY平面定位、快速移動到 R平面、孔的切削加工、孔底動作、返回到R平面返回到起始平面 6個基本動作。

其編程格式如下:

G90(G91) G98(G99) G73~G89 X Y Z R QP F K/L

式中G90/G91表示絕對坐標編程或增量坐標編程;G98調用固定循環,并使刀具返回到起始平面;G99調用固定循環,并使刀具返回到 R平面;G73~G89表示孔加工方式,如鉆孔加工、高速深孔鉆加工、 鏜孔加工等;X、Y表示孔的位置坐標;Z表示孔底坐標;R表示安全面 (R平面)的坐標;Q表示每次切削深度;P表示孔底的暫停時間;F表示切削進給速度;K表示規定的重復加工次數;(FANUC 0i 數控系統)L 表示規定的重復加工次數;(HNC-21M 數控系統)固定循環由G80或01組的G代碼撤消。

(2)SINUMRIK 840D系統中固定循環的編程

SINUMERIK 840D數控系統的固定循環包括鉆孔循環(如中心鉆孔、深度鉆孔、剛性攻絲、鉸孔、鏜孔等)鉆孔樣式循環(加工一排孔、加工一圈孔)和銑削循環(矩形槽、鍵槽和圓形凹槽)固定循環的功能更為強大。

掌握了不同數控系統的功能指令的差異在熟悉一種數控系統的NC編程的基礎上可以輕松地完成其它數控系統的NC編程

參考書目:

1、SINUMERIK 840D/810D操作說明書

2、BEIJING-FANUC 0i Mate操作說明書

篇(5)

1 自動編程技術的產生

自動編程(Automatic Programming)也稱為計算機編程。將輸入計算機的零件設計和加工信息轉換稱為數控裝置能夠讀取和執行的指令(或信息)的過程就是自動編程。隨著數控技術的發展,數控加工在機械制造業的應用日趨廣泛,數控編程能力與生產不匹配的矛盾日益明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逐步完善和發展,給數控技術帶來了新的發展奇跡,其強大的計算功能,完善的圖形處理能力都為數控編程的高效化、智能化提供了良好的開發平臺。目前,CAD/CAM圖形交互式自動編程已得到較多的應用,是數控技術發展的新趨勢。隨著CIMS技術的發展,當前又出現了CAD/CAPP/CAM集成的全自動編程方式,其編程所需的加工工藝參數不必由人工參與,直接從系統內的CAPP數據庫獲得,推動數控機床系統自動化的進一步發展。

2 多軸數控機床加工的造型和編程

所謂多軸加工就是在原有三軸加工的基礎上增加了旋轉軸的加工.如4軸、5軸等。多軸加工一般不可能再用手工編程,多軸數控機床加工零件的復雜性,決定了編程必須采用CAM軟件自動編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CAD/CAM技術在五軸聯動、五面體加工等高端的應用也已經相當廣泛,在中國,引進的有關CAD/CAM系統就有Cimatron,Delcam,Mastercam,UG,Solidege, Solid-works, Pro/Engineer等,國內自主品牌的CAD/CAM系統幾乎只有北航海爾的CAXA系統。對于五軸加工,根據不同的加工對象,這些系統各有所長,比如說,在磨具制造的五軸加工方面,Delcam的Powermill功能在特征技術、后處理、干涉檢查、加工循環和仿真切削等方面都比較強大,建筑工程論文操作使用方便。

3 數控加工編程軟件PowerMILL

Delcam 是世界領先的專業 CAD/CAM 軟件公司。PowerMILL是英國Delcam Plc公司出品的數控加工編程軟件系統。PowerMILL功能強大,加工策略豐富,采用全新的中文WINDOWS用戶界面,并且提供完善的加工策略。能夠幫助用戶產生最佳的加工方案,來提高加工效率,軟件可以減少手工修整,快速產生粗、精加工路徑,并且幾乎能夠在瞬間完成任何方案的修改和重新計算,因此縮短了85%的刀具路徑計算時間,對2-5軸的數控加工包括刀柄、刀夾進行完整的干涉檢查與排除。PowerMILL具有集成的加工實體仿真,方便用戶在加工前了解整個加工過程及加工結果,節省加工時間。PowerMILL 中包含有多個全新的高效初加工策略,這些策略充分利用了最新的刀具設計技術,從而實現了側刃切削或深度切削。PowerMILL 提供了多種高速精加工策略,如三維偏置、等高精加工和最佳等高精加工、螺旋等高精加工等策略。

4 典型零件多軸數控機床的加工

3)數控編程

根據預設的加工工藝路線完成各階段數控編程,貼出加工表格截圖。

4)數控程序后處理

輸出零件的數控加工程序,并完成表1的工藝單編制。

5)將程序導入五軸加工中心,進行加工,加工結果如圖7所示。

5 結語

從葉輪的數控編程和加工可以看出,采用自動編程技術,能夠提高CAM 系統的使用效率 ;支持多軸加工,提升企業技術的應用水平;先進加工模擬,降低加工中心的試切成本;無過切與碰撞,排除加工事故的費用損失。多軸數控機床結構的復雜性,工藝設計的周密性,編程技術的復合性,機床操作的靈活性,決定了多軸數控機床應用的廣泛性。

【參考文獻】

篇(6)

1 概述

數控技術是用數字信息對機械運動和工作過程進行控制的技術,數控裝備是以數控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對傳統制造產業和新興制造業的滲透形成的機電一體化產品,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數控技術,數控技術在機床上得到廣泛應用,鐵路輪對的日常維修加工目前廣泛采用數控不落輪鏇床來完成,在不拆卸機車車輛輪對的情況下進行鏇輪踏面加工,加工誤差小,因此車輪的鏇修效率得到大大提高,節約了維修成本和鏇修時間。

2 不落輪鏇床數控系統結構

2.1 硬件結構:

不落輪鏇床數控系統硬件結構由數控單元NCU561.4及SIMODRIVE611D驅動模塊; OP010C(MMC103和PCU50服務器)和MCP操作控制單元;S7-300PLC 模塊;4個1FK7三相數字伺服電動機,micromaster440變頻器,三相異步驅動輪電機等部件組成,系統的各個部件通過現場總線PROFIBUS聯接。連接結構如圖1:

圖1:鏇床硬件結構聯系圖

2.2 軟件結構

SINUMERIK 840D軟件包括Windows xp 操作系統,NC 軟件和HMI軟件,PLC軟件。

2.2.1WindowsXP操作系統:

系統安裝在PCU上,實際相當于單獨的計算機,NC 軟件和HMI 軟件安裝在Windows NT操作系統上使用。

2.2.2 NC 軟件:

SINUMERIK 840D通過特殊處理, NC軟件與PCU計算機WindowsXP 操作系統可以實時運行。從而使得操作PCU即可實時控制NCU程序,實現同步控制的功能。論文格式。主要用于切削輪對程序控制,其主要功能有:

控制機床各部件靈活協調工作

監測群組模式下各通道的狀態

x,z坐標方向動態控制

可編寫快速響應程序

可編寫各部件同步動作程序

選擇優化地址和時間

各種曲線插補方法

電子齒能

刀具,螺紋間隙,象限補償功能

測量功能

高級編程語言的編譯功能

2.2.3 HMI advanced軟件

鏇床采用HMI advanced軟件進行操作,他是運行在Windows NT系統下的應用程序,為用戶提供了友好的操作界面,用于編程控制。如圖示:

圖2:HMI advanced啟動后界面

通過操作HMI advanced軟件,可以實現鏇床以下功能

編寫輪對廓型加工程序

執行部件程序

手動控制操作鏇床

讀寫程序數據

編輯程序數據

顯示處理故障

設定鏇床參數

建立與PLC,NC等控制系統通信

2.3.4 PLC軟件

PLC用戶程序通過安裝在PCU上的STEP 7軟件進行監控和操作,也可以使用專門的程序編程器來進行編程,PLC程序主要用于控制鏇床驅動輪,軸箱支撐,液壓系統等部件動作的自動控制。

3 不落輪鏇床數字控制程序

3.1 不落輪鏇床加工程序:

加工要求按照鐵路輪對踏面廓型進行切削加工,車輛輪對通過軸箱定位,利用4個驅動輪對驅動輪對主軸旋轉,伺服電機驅動軸線方向刀具走向,加工出符合國家TB的標準廓型。鏇床主驅動輪采用PLC控制變頻器,實現4個主驅動輪的調節。控制過程如圖1:NCU是機床控制中心,包括PLC和NC兩部分,通過PROFIBUS 與PLC ET200擴展模塊和變頻器進行實時通訊,通過MPI與NCU聯接通訊,手操盤和測量探頭直接聯接在NC上。

鏇床加工過程中,NC按照編寫的數控加工程序執行指令,所有裝載,測量,切削,卸載均采用NC程序自動執行操作,加工流程如圖3示。

圖3 :鏇輪加工流程

車輪加工工藝:

3.2 閉環控制原理

不落輪鏇床刀具進給控制和驅動輪電機速度控制采用閉環控制系統,使用用增量式光電編碼器檢測裝置,該裝置安裝在伺復電動機上,用來檢測伺服電機的轉角,推算出工作臺的實際位移量,編碼器發出正弦/余弦模擬電平1Vpp (2048脈沖)的反饋信號,信號反饋到NCU裝置的比較器中,與程序指令值進行比較,用差值進行控制,如圖所示:此系統控制精度可以達到0.1mm.可以滿足鏇床切削加工的需要,此外該系統穩定性能良好,測試維修比較容易。論文格式。

圖5:閉環控制原理

影響閉環控制加工系統精度的因素:

a 電機絲桿每轉編碼器采集到的信號數量,數量越多,精度越高。

b.安裝調試編碼器檢測裝置的工藝,

c.The multiplication of the encoder signals 編碼器信號

d.電流和速度控制器取樣時間,取樣時間越短,精度越高。論文格式。

4 結束語

機床數字控制技術是國際先進機床生產技術,也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基石。近年來,國內數控機床工業與世界數控機床工廠不斷深入合作,研制出各種高精度,高技術含量的數控機床設備,數控機床制造業得到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SIEMENSE . SINUMERIK 840D/840Di/810D RemoteDiagnosis Description of Function .

2. Hegenscheidt. Operation Manual for the U2000Underfloor Wheel Lathe.

篇(7)

數控車床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1]呂斌杰,高長銀,趙汶.華中系統數控車床培訓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2]劉宏軍.數控車床編程與操作實訓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3]梁訓,王宣,周延佑.世界制造技術與裝備市場:機床技術發展的新動向[J].世界制造技術與裝備市場,2001(3):13.

[4]吳祖育,秦鵬飛.數控機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242.?

[5]畢妍.科技創新與應用:經濟型數控機床改造的優化方案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6.

數控車床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1]彭燁.數控車床操作技術分析[J].硅谷,2011(5).

[2]田海超.數控車床操作技術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3(16).

[3]姚雪蓮.淺談數控車床操作技術常見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2(35).

[4]秦曉寅.數控車床操作中的撞車原因及對策分析[J].科技資訊,2014(21).

[5]李瑩,吳成義.復雜零件在數控車床加工的工藝探討[J].中國科技投資,2013(A19):158.

[6]宋理敏,李俊川.復雜橢球部件的數控車削加工工藝研究[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13(4):132-134.

[7]劉仁春,袁維濤.提升數控機床復雜曲面零件加工效率[J].金屬加工:冷加工,2013(14):12-14.

數控車床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1]徐亮.淺析數控機床的故障及完善方法[J].科技致富向導,2010(24):56-57.

[2]薛福連.數控機床故障診斷及處理[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0(4):54-55.

[3]徐亮.淺析數控機床的故障及完善方法[J].科技致富向導,2010(24):56-57.

篇(8)

關鍵詞:CAD/CAM;Pro/ENGINEER;參數化;數控加工工藝;后置處理

The CAD/CAM For Plastic Moulds of Oil Can On Industrial

篇(9)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制造業的蓬勃發展,數控機床在我國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為企業培養合格的數控操作工已成為職業學校的一個重要任務。《數控車床編程與操作項目教程》作為數控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程,課程中包含的理論知識繁雜、抽象,并且與機床的實際操作緊密相連。在教學中教師授課難,學生疑問多,傳統的教學方法往往事倍功半。那么利用教學多媒體課件,把老師難以陳述,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用多種媒體形式表現出來,能否解決教師難教、學生難懂問題,從而提高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我校在已開發多媒體課件的基礎上選擇若干班級進行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的比較。

一、試卷分析:

本次試卷共4項,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和編程題。其中,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如指令的基本功能、循環的參數含義等。編程題主要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如工藝的編排、基點坐標的確定、工藝參數的選擇等。考試時間90分鐘,考試難度中等偏上。

二、考試結果分析

參加考試的兩個班級是平行班,學生入學成績相當,開設本課程之前所學文化課和專業課相同,任課教師相同。上本課程時是同一教師任教,其中,0705班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0706班采用傳統教學手段教學。免費論文,傳統教學。表一是考試所得數據。

由表一可知:0705班及格38人,及格率84.4%;80分以上13人,優秀率28.89%。均分72.8;30-39分數段為2人,占4.44%;40-49分數段為3人,占6.67%;50-59分數段為3人,占6.67%;60-69分數段為8人,占17.78%; 70-79分數段為17人,占37.78%;80-89分數段為9人,占20%;90-99分數段為4人,占8.89%。

篇(10)

一、概 述

《數控編程與加工》是數控類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內容豐富,涉及設備較多且價格昂貴,十分適合開放式的網絡教學方式。通過采用文本、圖像、二維和三維動畫、音頻、視頻、動態模擬仿真等多種形式,可以將數控加工技術的實用知識形象地展示給學習者,通過例題的學習以及仿真練習訓練,可以讓學習者掌握數控加工設備的應用方法。因此,《數控編程與加工》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二、《數控編程與加工》教學資源庫的特點

1.資源多樣性。根據課程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常見的文本、圖像外,還可以大量使用視頻、動畫、聲音、模擬仿真、虛擬交互等類型的資源。這是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區別于普通教育教學資源的顯著特征。

2.指導實踐性。《數控編程與加工》課程強調傳授知識的整合性,傳授技能的直接性、實踐性,示范法、實訓法,問題解決法等教學方法是主要的教學方法。因此,其教學資源具有較強的演示性、交互性、指導實踐性。學生借助這樣的資源在實際操作前進行反復模擬實驗、設計、操作、演練等,可以提高在實際操作時的準確率并縮短學習時間,取得良好效果。

3.體現職業教育特色,融入職業資格鑒定考試資源。《數控編程與加工》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教學內容融入職業資格標準。按照職業資格要求來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內容,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工種的中級工考核,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因此,本課程教學資源庫中建設了中級工樣卷庫,與職業資格鑒定有機結合。另外,還建設了高級工訓練題庫、技能競賽試卷庫,為學有余力、學有興趣的學生作拓展學習之用。

三、《數控編程與加工》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數控編程與加工》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基于課程內容而建成的,橫向覆蓋了課程的內容,縱向提供了文本、動畫、視頻、圖紙、課件等素材,通過多種形式展示給學生。該教學資源庫的結構框架主要包括以下10部分,如圖1所示。

1.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模塊中,主要包含了課程定位、課程整體設計、課程整體設計視頻和課程標準、課程實施內容與教學資源5部分,如圖2所示。課程定位是對課程的地位、作用及課程的整體情況進行大致的介紹。課程整體設計主要從課程建設背景、本課程教學設計、課程資源和課程建設評價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并且由課程負責人進行展示說明錄制為課程整體設計視頻。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比較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課程實施內容與教學資源部分介紹了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內容以及可用的教學資源列表。

2.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模塊中,主要包含了授課計劃、選用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錄像4部分,如圖3所示。授課計劃是根據課程學時和課程內容制定的整個課程的授課過程。選用教材給出了該課程推薦使用的教材及參考書。教學內容則是本課程主要的內容,包括了每個模塊的參考講義、電子教案、課件和習題等。教學錄像則是課程的主講教師某一節課的授課過程的錄像,供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觀看。

3.教學方法與手段

在教學方法與手段模塊中,主要包含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網絡教學環境3部分,如圖4所示。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介紹了本門課程在教授過程中通常采用的一些方法和手段,為教師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參考。網絡教學環境則是給出了該課程在網絡教學時需要達到的最低配置。

4.實踐條件

在實踐條件模塊中,主要包含了校內實訓條件和校外實習環境兩個部分,如圖5所示。校內實訓條件介紹了本課程在實訓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實訓設備等,校外實習環境主要介紹了學生在校外實習的單位以及實習情況等。

5.教學評價

在教學評價模塊中,主要給出了來自多方面的對本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如學生評價、教師互評、校內督導評價、行業企業專家評價等。

6.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模塊是整個教學資源庫中的重要部分,按課程內容和媒體類型兩種分類方法進行組織,如圖6所示。課程內容中主要是包括了本課程的教學資源。而媒體類型中則包括了文本、動畫、視頻、圖形圖像、工程圖紙、PPT等多種形式的其他教學輔助資源,為課程的有效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校已建成《數控編程與加工》課程資源庫,包含了前面介紹的各個模塊,并已經運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 語

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而繁瑣的工作,《數控編程與加工》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旨在為其他相關課程的教學資源庫建設提供一個范式,并期望最終建成系統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在建設過程中,應著重注意以下兩點:1.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要注重實時性,注意資源的不斷更新;2.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為課程教學服務,因而教學資源庫的應用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胡俊平,朱如鵬.《機床的選用與保養》課程教學資源庫建設[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6):81-84.

[2] 華紅芳.《機械制圖》教學資源庫的開發與制作[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09,(5):69-72.

[3] 陶永蘭,劉笑羽,劉廣武.機械基礎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8):67-69.

[4] 張思達,陳春蓉.動態教學資源庫建設[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9):18-20.

[5] 周立元,徐云,李海金.基于課程的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建設模式的研究[J].職業技術,2010,(3):48-49.

上一篇: 職工工傷保險 下一篇: 體育教師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综合区 | 午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图片区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欧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