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全員培訓研修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2-12-14 01:21: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師全員培訓研修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教師全員培訓研修總結

篇(1)

一、培訓主題

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為主題,側重于“教育信息化推進與實施策略(課堂教學應用)”和“教育信息化平臺的管理與使用(利用信息化平臺開展備課、教學和研討交流)”。

二、培訓對象

我市鄉村學校學前教育、小學和初中所有教師

三、培訓目標

依據教育部《送教下鄉培訓指南》,圍繞年度培訓主題,依托市級教師培訓團隊,整合區域外專家資源,采取任務驅動方式,開展送教下鄉培訓。

送教下鄉培訓重在推動培訓團隊深入課堂、現場指導,提升鄉村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以送教下鄉培訓帶動校本研修,創新鄉村教師培訓模式,提升鄉村教師培訓實效。

四、培訓形式

網絡研修(16學時)、“送教+集中”(32學時)、校本研修(24學時)。

五、具體實施(2020年9月-2021年4月)

(一)網絡研修:培訓時間2020年10月-12月,委托XX市教育局指定的遠程機構組織實施。

(二)送教下鄉

2020年國培送教下鄉培訓覆蓋全部鄉村教師和所有學科,與全員培訓有機整合,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按照問題診斷、研課磨課、成果展示和總結提升四個環節組織實施。

1.主要學科(小學語文、小學數學等)送教以片區(全市共分為5個片區)為單位,小學科(音、體、美等)以市區為單位,整合全員培訓完成。片區安排如下:

西

片:略

西南片:略

片:略

西北片:略

城周片:略

2.本年度送教下鄉培訓所有工作在市送教下鄉培訓項目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由市送教下鄉培訓項目辦公室和各學科指導小組具體實施,總體安排如下:

(1)問題診斷:10月8日-10月25日,送教下鄉培訓項目辦公室組織6個小組(小學語文組、小學數學組、初中語文組、初中數學組、初中英語組及學前教育組)在全市范圍內開展2至4次問題診斷工作。問題診斷結束后,向市送教下鄉培訓項目辦(以下簡稱項目辦)提交診斷報告。項目辦將組織學科專家對診斷報告進行分析、審核并形成最終報告。

(2)研課磨課:

11月-12月中旬,在問題診斷報告的基礎上,緊扣本年度培訓主題,項目辦將分片開展研課磨課活動。各指導小組在研課磨課結束后向項目辦提交一期培訓簡報。研課磨課的具體安排另文通知。

(3)成果展示:送教下鄉成果展示活動將結合全員培訓名師展示活動,于2021年3、4月份組織實施。

(4)總結提升:2021年4月份,開展優秀課例評選(論文和優質課評比,評比文件將于年底前出臺)、進行培訓總結、績效考核評估、調研并制定下年度培訓規劃等活動。

(三)校本研修

為切實減輕基層教師的負擔,提升校本研修工作的實效,本學年度校本研修工作通過“中國教師研修網”上的個人學習平臺,實行無紙化考核。考核內容共三項:

1.立足日常的教學教研工作,以上課、聽課和研討為主要活動形式,每位參訓學員將個人聽課記錄或參加主題研討記錄,拍成圖片,以JPG格式上傳,每人不少于8篇(次);

篇(2)

為做好暑期語數外教師全員培訓工作,學校采取多項措施,加強研修管理。

1、抓研修前準備工作。為確保所有研修學員順利進入研修狀態,我校組織開好管理人員會、指導教師會、參訓教師動員會,明確要求,同時要求網管人員在假期內熟悉操作規程、做好網絡調試等,做實做細研修前準備工作。

2、注重過程管理。要求教師在研修過程中要做到兩個“結合”:遠程研修和校本培訓相結合,研修培訓和平時教學相結合。針對培訓中可能出現的部分老師只重視關注度,忽視作業質量的現象,學校召開了指導教師會議,要求各學科明確研修目的,在推出精品作業上下工夫,確保教師有所學必有所得。

3、強化制度管理。建立完善三個制度:一是責任制度,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負責培訓的全面工作,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是直接責任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二是考勤制度,要求考勤人員認真做好考勤記錄,研修教師在培訓過程中要按正常上班對待,不得遲到、早退、曠班;三是考評制度,學校制定了量化考核措施,對教師的培訓進行監督和檢查。

二、專家交流,給教師思想的洗禮

教師認真研修,熱情高漲。每天早早來到計算機室,坐在電腦前看視頻、做作業、發評論,該休息了還遲遲不肯離去。室內空氣燥熱,可是老師們不叫苦,不喊累,為期10天的研修無一人曠班、遲到早退,老師們都想抓住這次很好的提高充電機會,好好學習,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篇(3)

1.圍繞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有效備課,以“單元備課”為主題,組織教師開展全員網絡研修,使教師樹立“以學定教”的理念,厘清單元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系統地掌握備課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技能和教育教學綜合素養。

2.提升教師的職業認同感,使教師掌握快樂工作的方法,加強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意識。

二、培訓對象

(一)網絡研修對象

鎮江市中小學(幼兒園)全體教師,約23000人。

(二)骨干集中培訓對象

本次全員培訓的市和縣(區)項目管理者、班級輔導員,研修指導專家(以市級學科帶頭人和教研員為主)。

三、培訓學科與內容

(一)培訓學科

1.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社會)、音樂、體育、美術、信息技術、小學科學。

2.初中和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

3.幼兒園:五大領域、保教技能。

4.非任課教師的校(園)長和上述學科外的其他學科專職教師可自主選擇一個學科參加培訓學習。

(二)培訓內容

本次培訓內容共25學時,分三個階段完成。

每個階段設計相應的任務,教師需要學習課程、參加活動、提交作業,同時進行拓展性學習。內容安排如下:

階段任務簡介課程學習活動設計作業設計

第一階段 通識課程 (1周5學時)

1. 解讀項目方案,裝飾社區個人空間; 2. 進入教師工作坊和研修社區報到,找朋友,加入研修團隊; 3. 學習“平臺操作指南”; 4. 學習通識課程。幸福課堂建設基本要領; 幸福班級建設基本要領。設計研討活動,主題為: 當前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怎樣?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有哪些解決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圍繞該話題討論。

第二階段 單元備課 (2周16學時)

1. 學習關于備課策略的專家講座; 2. 接受學科單元備課專題指導; 3. 參加研修活動,提交作業。學科備課策略綜述; 如何根據學生認知、個性特點進行學習指導、交往指導和心理健康教育; 學情分析的策略及工具 教學目標與檢測設計; 教學目標的確定與達成; 教案與學案; 單元備課專題指導課; 學科綜合性學習課程的備課策略和實施策略; 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析。設計研討活動,主題為: 你在備課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哪些?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有哪些解決方法? 以班級為單位圍繞該話題討論。任選其一完成作業。 1.梳理單元教學重難點 2.提交一節課的教學設計 3.提交一節課的學案

第三階段 案例觀摩 (1周4學時)

1. 單元備課過程視頻案例觀摩、分析、研討; 2. 參加研修活動,提交作業。此部分課程由鎮江優秀的教師、教研員與研修網聯合開發。 從備學生、備內容、備方法、備條件、備資源、備技術、備教案等方面出發,站在學生有效學習的角度展現備課過程。 課程開發時以視頻和文本為素材,經過設計,制作為多媒體課程。以供教師觀摩和研討。就某個備課過程中好與不好的環節進行評點。需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觀察與思考鎮江同行同一單元的單元備課,修改完成第二階段的作業

說明:本表中的研討活動及作業設計為樣例。為了使學員對研討活動和作業更感興趣,將在項目實施前組織學科帶頭人論證和修訂。第三階段的課程,由鎮江市教育局與中國教師研修網聯合開發,開發方案另擬。

四、培訓策略

1.針對性

本次培訓主題聚焦單元備課能力提升,以本地使用教材第一、二單元為載體,研修任務、課程及活動均緊緊圍繞備課實踐能力的提升。同時部分課程由鎮江市學科帶頭人和優秀教研員與中國教師研修網聯合開發,增強針對性。

2.任務驅動

本次培訓采取任務驅動的方式,為學員設計真實的任務情境和遞進式研修任務,參訓學員可依照任務流程,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在做中學,學中做。

3.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結合

本次培訓將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密切聯系起來,校本研修的主題與網絡研修保持一致,校本研修的成果通過網絡研修社區呈現。

五、時間安排

本次培訓自20xx年8月中旬開始,9月底結束。具體安排如下:

時間 事項 備注

7月上中旬召開各縣市區人事科長,各直屬學校校長、人事秘書會議,部署項目實施工作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7月15日前填報、審核學員信息表信息填報方法詳見附件

編班,配備輔導員管理員

8月12日前召開項目啟動暨骨干集中培訓會議時間、地點和參訓對象另行通知

8月15日前各縣(市、區)完成對各班級項目骨干的培訓具體時間、地點、參訓對象由各縣(市、區)自行確定

學員登錄培訓平臺,核對個人基本信息,熟悉操作流程并進行學習預熱;班級輔導員組織學員上線預熱,創建本班QQ群并引導學員加入,建設班級溝通渠道。具體內容詳見中國教師研修網“20xx年鎮江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全員遠程培訓”網頁

8月15日-9月15日學員在線觀看課程,參與互動交流,撰寫研修作業; 研修指導專家和班級輔導員在線輔導、答疑。

其中9月1日-9月15日學員結合遠程學習所獲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提交作業。 以學校為單位組織教師研討及實踐,提煉研修成果。

市項目辦對各縣(市)區進行項目中期調研評估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9月25日前做好項目總結評優工作;抽查參訓人員,組織集中閉卷考試具體要求和辦法另行通知

9月30日前召開項目總結表彰會議具體時間、地點、對象另行通知

六、培訓形式

1.依托中國教師研修網遠程培訓平臺,以網絡課程資源為載體,以網絡研修指導為支撐,建立網絡學習班級,配備班級輔導教師,組織參訓學員有效進行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相結合的遠程培訓。

2.通過“觀看視頻課程-閱讀相關文章、評論-完成和提交作業-參與在線研討交流-反思總結”等流程,將專業引領、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同步融入網絡研修的整個過程。

3.中國教師研修網將根據學習的內容與進度開展研討活動,促進學習中的深層次、多角度反思,增進學員之間的交流與分享意識,培養學員在網絡環境下自主研修的習慣。

七、考核評價

本次研修將從參與度、貢獻度、影響力等緯度,對參與本次研修的不同群體(學員、研修指導者)進行相應的考核。

1.學員考核

本次研修學員的考核分為任務學習與拓展學習兩項。

任務學習為必做項,占比80%,考核內容為課程學習、提交作業及研討活動。

拓展學習為選做項,占比20%,考核教師在網絡研修社區開展互動交流與協作學習等行為,如上傳資源、評論留言等。(評分規則另發)

2.班級輔導員考核

對班級輔導員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核:一是本人的工作情況得分,占比50%,二是本網絡班級學員的平均得分,占比50%。(評分規則另發)

3.頒發證書

學員培訓成績合格者,由鎮江市教育局頒發合格證書。

4.評優

為檢查網絡學習效果,培訓結束后市教育局將適時從參訓人員中按地區選取3%(2%為市教育局任抽,1%由轄市區推薦)人員統一組織集中閉卷書面考試。各地區參考人員的考核平均分數作為檢查考核各地培訓成效和20xx年鎮江市教師發展先進校評選的主要依據,教師個人培訓情況納入市級中青年骨干教師及以上拔尖人才評審的范圍。

網絡研修項目評優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考核與激勵相結合原則,從多個緯度進行評定。具體評優獎勵辦法由鎮江市教育局另行頒布。各類評優的榮譽證書由鎮江市教育局頒發。

八、培訓管理

(一)建立20xx年鎮江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全員遠程培訓項目領導組

組長:z

副組長:zz

組員:zz

(二)領導組下設項目管理辦公室、課程專家團和技術保障組

1.項目管理辦公室

主任:z

副主任:z

成員:zz

項目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項目的統籌、協調和運行管理。

2.課程專家團

課程專家團由市教研室為主建立的核心指導組及其下設的學科專家組組成,統一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各個學科的研修指導工作。組長:朱春曉,副組長:譚慶仁。

3.技術保障組

項目技術保障組由市電教館統籌組建,具體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平臺、網絡維護以及其他學習設備、設施的保障工作。組長:汪翀,副組長:陳肸。

(三)各轄市(區)同步建立對應機構,并報市項目辦公室備案。

(四)以轄市(區)為主體建立網絡學習班級

篇(4)

(二)加強常規培訓

1.全員培訓

我市有6千多名教師,每名教師每年接受不少于50學時的規范化培訓。培訓內容以人為本,貼近教師、貼近教學、講求實效,注重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訓形式上突出教師選擇性,加強過程監控和結果管理。五年來全市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四川省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準則》、《四川省教師職業行為八不準》、《四川省規范教育收費工作八條規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教師職業道德要求,在加強和改進教師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重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廣泛開展師德典型宣傳,完善新教師崗前師德教育制度。積極鼓勵全市廣大教師參加“三新一德”自學考試,幾年來全市參加“三新一德”自學考試共()人次。不斷改進師德教育方式,增強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市教師進修學校在全員培訓中開設師德教育專題,促進教師職業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從而帶動教師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

2.校長培

根據國家教育部的《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定》,一方面,按照上級安排選派中小學校(園)長參加上級培訓,同時,開展我市小學和幼兒園校(園)長培訓。抓了“任職資格培訓”、“在職校長提高培訓”和“骨干校長高級研修”等三種培訓共()期。已經取得“任職資格培訓合格證書”的中小學校長在每一個培訓周期內必須接受不少于()學時的提高培訓。

3.校本研修(加:我市校本研修的做法專家小組等)

校本研修是教師繼續教育的發展方向,是新時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模式,教師靈活性培訓主要是通過學校校本研修實施的,我市要求教師每年接受不少于50學時的靈活性培訓。校本研修是從本校教育教學實踐和教師實際出發開展的教師培訓,由于它植根于教育教學的第一線,因此更容易與教育教學和教師的實際相結合,使培訓更具針對性、實效性,同時也有利于處理好工作與學習、培訓的關系。在對實施課改總結的基礎上,各校對課改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梳理,凝聚廣大教師的智慧,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形成課程改革的成果,全面開展校本研修,做到研修有計劃、實施有記錄,歸檔管理及時規范。

我市在全面實施校本研修的基礎上,從2008年開始試點建立xx市級校本研修實驗(示范)學校,經批準的縣級校本研修實驗學校可將校本研修學時計入規范化培訓的足額學時。目前校本研修縣級實驗學校有()所;有()所學校被綿陽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辦公室批準為開展納入中學教師繼續教育規范性登記的校本研修示范學校。

我市教師進修學校繼續教育辦公室按照《綿陽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研修管理實施辦法》要求,進一步完善校本研修的各項管理。作好各學年度的縣級校本研修實驗學校的考核認定工作,不斷把校本研修工作引向更規范、質量更高的層面。

4.網絡培訓(繼教網研修網人事局公共科目培訓)

根據國家、省、市教師網絡聯盟的形成,我市借助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的學習管理平臺,積極實施和推進遠程非學力培訓。九八年以來,小學幼兒教師共有()人參加培訓,合格率達()%;中學教師共有()人參加培訓,合格率達()%;中小學校長共有()人參加培訓,合格率達()%。全市校長及學校中層干部參加聯合國兒基會2012年四川地震災區愛生學校項目培訓550人,合格率99

.3%。此外教師進修學校、電教站還根據新形勢下教師培訓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索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學習與管理平臺的建設,不斷開發中小學教師網上學習資源,組織網絡培訓課程,開展網絡備課、網上教研活動,大力探索視頻案例的制作,為一線教師提供系統的視頻案例,讓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并相互交流,吸引中小學教師參加網上培訓學習。

綿陽市人事局關于專業技術人員公需科目網絡培訓2008年、2009年、2012年網絡公需科目培訓全員合格。

篇(5)

針對我省當前鄉村教師發展專家指導不夠、骨干教師引領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依托“名、特、優”教師組建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推動鄉村骨干教師成長,引領鄉村教師全員發展。主要目標如下:

1. 在導師組的引領下,開展針對性強、形式豐富、符合學員實際發展需求的研修活動,為一定數量的鄉村教師成長成為市級學科教學帶頭人、縣級骨干教師奠定基礎。

2. 發揮培育站學員基于崗位的引領作用,加強對全體教師的輻射,不斷提升鄉村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3. 進一步完善我省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機制。

二、 研修流程

各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將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建設工作納入當地教師培訓年度規劃。各市、縣(區)教師培訓管理機構(如大市教師發展學院、縣級教師發展中心等)要指導導師組科學制定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研修方案,遴選網絡研修支持服務機構,提供功能完善的網絡研修平臺,按照“建站”“研修”“評價”的程序,實施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研修工作。

1. 建立培育站

(1) 確定培育站主題。各市、縣根據各學科、學段教師的專業發展現狀,統籌做好各年的建站計劃。對于教師人數較少的學科,可組建跨學科的培育站,也可依據地理位置相近原則進行協調,跨縣區組建同一學科的培育站。

(2) 成立導師組。根據每個培育站的主題,成立導師組。每個培育站由3名導師構成導師組,其中1人為主持人。其中市級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導師組原則上由特級教師(或正高級教師)、大市學科教研員和高校(或省級科研機構)專家組成;縣級培育站導師組原則上由特級教師(或正高級教師)、大市學科帶頭人和縣級學科教研員組成。鼓勵跨地區共享教育資源。導師的遴選實行自主申報,同級教師培訓管理機構推薦,同級教育行政部門認可,上級教師培訓管理機構審核。

(3) 選拔學員。所有學員均從鄉村教師中推薦選拔。(根據《江蘇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2015―2020年〕》,鄉村教師包括縣級人民政府駐地以外的鄉鎮、涉農街道和村莊學校的教師。)市級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的學員一般為縣級中青年骨干教師,每個培育站25名學員;縣級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的學員一般為校級中青年骨干教師,每個培育站30名學員。學員的遴選程序為自我申報、學校推薦、導師組同意、同級教師培訓管理機構備案。

(4) 學員分組。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內可設立若干研修小組,選拔優秀學員擔任組長,明確研修分工,建立研修小組間的合作競爭機制。

2. 開展研修活動

(1) 導師組業務能力提升

省、市教師培訓管理機構組織開展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導師業務能力提升培訓,主要包括培育站研修需求診斷分析、研修方案設計、研修課程資源開發、學員學習共同體構建、網絡研修指導、線上線下研修活動設計、生成性研修資源開發、教師協同研修等。鼓勵導師組創造性開展研修工作。

(2) 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研修

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研修采用集中研修與崗位研修相結合的模式,集中研修旨在確保研修針對性,崗位研修旨在確保指導個別性。在研修過程中,可以借助網絡實現兩種研修模式的有機融合。

集中研修是指導師組根據培育站學員的整體發展情況,結合鄉村教師教育教學中的突出問題,預設研修主題,組織培育站全體學員進行主題鮮明的研修活動,可采用診斷示范、課例研修、專題研討、考察交流、小型講座、微課題研究、成果總結呈現等方式進行。集中研修重在現場診斷示范、經驗分享以及研修成果的運用和展示。一年內集中研修時間不少于30天,暑假期間每月不少于2天,平時原則上每月不少于1天。

崗位研修是指研修活動要結合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學員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可以采取網上診斷、課例點評、問題解答、資料推送等方式,由培育站導師組對學員進行個別化指導。崗位研修主要以網絡研修與學員現場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推動學員即學即用。鼓勵學員將崗位研修滲透到校本研修活動中,深化學習內容,發揮引領作用,促進同伴共同發展。

(3) 教師培訓管理機構保障研修

各市、縣(市、區)要把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過程管理納入年度常規工作。通過縣級教師發展中心和市級教師發展學院,建立本地教科研訓一體化與網絡研修支持服務的協同機制,為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提供平臺支持、課程資源支持、工具支持與專家指導服務,確保研修工作高效開展。要放大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的引領作用和輻射作用,培育站的工作開展要結合區域教研,以產生骨干引領、全員提升的積極效果。

3. 年度評價考核

省、市和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好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研修過程監管和績效評估工作,建立制度,落實責任,不斷改進方法,對培育站研修的關鍵環節、重點工作和實施績效進行有效管理和考核。對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的評價以導師組的引領帶動作用、學習共同體組建、研修活動開展、資源生成、學員學習成效等為重點,根據評價結果,對工作突出的導師組要給予獎勵支持;對工作不力的培育站,取消其下一年度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申報資格。各市教育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本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地區培育站考核細則。省教師培訓中心將組織學員進行優質課堂教學比賽和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選活動。

網絡研修支持服務機構要通過網絡手段,有效紀錄并反饋導師的指導活動和學員的研修行為與成效,為教育行政部門管理、考核、評價培育站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導師組要根據培育站的研修方案,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激勵學員認真參與,樂于展示,積極分享。做好本培育站學員的管理、評價工作,通過小組評價和個體評價,對參與研修、支持同伴、完成任務、生成成果等進行有效評價,并發掘推薦優秀學習小組和優秀學員。對學習成效顯著的學習小組和優秀學員,要給予專業發展的專門支持。

三、 職責分工

1.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

(1) 將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納入省級教師培訓規劃,完善制度,建立機制。

(2) 專門撥付研修經費,保障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研修工作順利進行所必須的經費支持。

(3) 做好對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研修工作的指導和監管工作,定期調研、交流、研究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運行情況。

(4) 發掘先進做法,總結典型經驗,推廣研究成果。

(5) 省教師培訓中心負責全省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建設工作。

2. 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

(1) 將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納入本地區教師培訓規劃,落實本地區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的規劃和建設工作。

(2) 完善本地區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研修管理制度,建立激勵、約束與保障機制。

(3) 加強市級教師發展學院和縣級教師發展中心建設,建立區域教科研訓一體化與網絡支持服務的協同機制,提供滿足培訓需要的功能完善的網絡研修平臺,做好需要網絡技術支撐的各項工作。

(4) 遴選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的主持人和指導教師,選拔學員,組建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

(5) 根據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的研修規劃與職責分工,做好省教育廳下撥經費的管理,指導培育站合理、科學、有效地使用經費。

(6) 做好對本地區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的監管和評價,及時發掘好培育站、好學員、好成果,總結宣傳推廣先進做法、典型經驗。

3. 培育站導師組

(1) 制定本鄉村骨干教師培育站的研修方案。

(2) 組建站內學習小組,建立小組間的合作競爭機制。

(3) 組織集中研修,圍繞主題開展研修活動,解決學員教育教學中的突出問題。

(4) 組織常態研修,對學員進行個性化指導。

(5) 指導本站學員形成研修成果,總結、提升、凝練優秀成果。

(6) 根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做好本站學員的管理、評價工作。

(7) 及時發掘典型,做好典型經驗、先進做法的總結宣傳推廣工作。

4. 培育站學員

(1) 根據培育站研修方案,制定個人研修計劃。

(2) 認真參加集中研修,切實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突出問題。

(3) 積極參加常態研修,改進日常教育教學工作。

(4) 有效利用培育站,養成網絡學習的研修習慣。

(5) 樹立分享、交流、合作學習意識,有效融入學習共同體。

(6) 學以致用,完成研修實踐任務,提交培訓成果。

四、 經費使用

篇(6)

主要工作:

一、借助網絡平臺,扎實開展全員培訓

1.加強調查分析,做好繼續教育規劃。在《**區教育信息化“十一五”規劃》基礎上,通過調查研究和分析,總結前一輪全員繼續教育的經驗和不足,制定新一輪全員繼續教育規劃。

2.全員新課程培訓。通過教育城域網提供培訓內容,不斷豐富資源庫,提高培訓效率。攝錄積累部分骨干、專家進行專題講座、案例分析等內容,借助共享教育城域網、蘇州市教師培訓網提供的培訓資源,不斷豐富更新培訓內容。整理出網絡培訓內容,供各校校本培訓和教師使用。

本學期“**教育報告廳”主要以提高教師的品行品德、思想境界和人文素養為重點,安排教師工作中心靈關懷的意識與藝術、信息技術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等內容。“網上**教育報告廳”在本區組織的報告均錄完的基礎上,要拓展到人文、科學方面,不斷搜集更新報告內容。

二、創新研修方式,不斷提升不同層面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

1.學科帶頭人領銜的骨干教師研修。督促各學習型團隊按照《**區骨干教師學習型團隊建設行動方案》和小組活動計劃,學習、實踐、研究、積累、展示、分享,緊密結合教學,并將過程和成果制作成專題網頁。9月底完成網頁設計,12月結合教研科研網改版,完成鏈接,展示學習型團隊研修成果,豐富區資源庫內容。年終結合考核開展團隊研修成果展示匯報活動,評價量化成果,進行團隊考核。

2.教導培訓。結合教研室組織的全區教導主任教學研討、管理研討活動,優化教務主任隊伍,提高教務主任的執行力。繼續落實《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結合示范區建設,加強《中小學綜合管理系統》軟件的應用。通過交流、互助,要求各校教導部門能利用教務管理模塊對學校進行信息化輔助管理,提高效率。

3.班主任培訓。認真組織參與各類班主任培訓,提升班主任素養與工作技能。區班主任培訓班即將結業,修改后完成《班主任育人一得》專輯,包括制作一期電子期刊。

4.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在組織參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的基礎上,組織安排好符合要求的的骨干教師參加心理咨詢師專業培訓,盡快聯絡組織,年內完成“國家級心理健康咨詢師”培訓班的組班和開班工作,并爭取取得較高的合格率。

5.新教師見習期培訓。加強對新教師的二級培養與管理,完善試用期匯報制度和考核制度。對新教師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統籌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的全面發展,增強新教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教研員和學校教導期初聽課、了解、指導,期末再次調研其變化,并有個人情況記載。試用期滿,學校對新分配教師的師德、教學、管理等項作出綜合評價和鑒定,各方面的工作和表現達到學校規定的一年目標要求(本人有書面的工作總結和思想匯報,教研組有評語鑒定),并記入個人教學檔案。一年見習期結束后,將根據學校相關部門、學科教研員針對新教師師德表現、課堂教學、六認真和參加培訓、個人素養提高情況作出綜合評價。

6.完善考核和評價機制。第五批教師綜合素質考核和“雙百”基本完成,要在實施完成考核基礎上,聽取教師建議,努力制定出符合我區特點、實際的評價方法,真正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三、進一步完善制度和機制

篇(7)

二、培訓對象與條件

培訓對象為全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師,以學校為單位集體組織報名,全員培訓,原則上不得缺額。根據《**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試行)》中“落實課程標準,按照國家規定的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活動,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的要求,對學校尚未開設的課程,也要選派教師參加培訓。

高中學校要提供教師上網學習條件,教師要具有上網學習交流的能力,能夠堅持全過程的遠程學習。培訓期間平均每天學習視頻課程2學時,每天參與學校及區域組織的面對面研討和在線交流研討時間不少于4小時。

三、培訓時間

全省高中教師按市地分兩批培訓。

第一批:7月13日—25日(**、**、**、**、**、**、**、**)

7月13日,完成公共課程的學習,6學時;

7月14日—25日:完成各學科6個專題的研修。

第二批:7月27日—8月8日(**、**、**、**、**、**、**、**、**、)

7月27日,完成公共課程的學習,6學時;

7月28日—8月8日:完成各學科6個專題的研修;

高中政治學科課程學習時間為10天,每天6學時,共計60學時。其他學科課程學習時間為12天,每門學科課程分為六個研修專題,每個專題2天,每天學習6小時(其中觀看視頻2小時,其余時間為教師面對面研討、提交作業和參與網上研討時間),共計72學時。

每個專題第一天學習通過高中新課程的視頻案例分析,引導學員進入情景,直面問題和不同觀點,各抒已見,互動交流,并以作業或討論等形式,發表看法,分享智慧。第二天學習,通過視頻講課、專家文稿、相關文章、評論、課程簡報,學員提交作業及互動交流,獲得相關理論知識,提高教學能力。各學科研修進度以課程團隊制定的課程表為準。

培訓期間,研修平臺24小時開放;集中培訓結束后,所有參訓教師仍可憑個人賬號和密碼登陸研修平臺參與討論。

四、培訓方式

采取遠程網絡研修和校本培訓相結合,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模式。充分發揮網絡遠程培訓的優勢,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學習、管理與互動研討。充分發揮行政和學校管理優勢,推動遠程網絡為平臺的校本培訓的深入開展。

——學員學習:包括學習視頻課程、參與面對面研討、參與在線研討和專題討論,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業,與指導教師及課程專家互動答疑;

——指導教師:組織、督促學員學習,進行學習指導,評判作業,點評學員觀點,組織并引領學員進行研討;

——專家團隊:對指導教師進行指導,定期在線與學員進行交流,編輯課程簡報,對典型問題進行集中互動答疑。

——網絡平臺系統:提供學習資源、交流平臺,記錄學員網上學習時間、作業完成情況、參與互動研討點評情況、討論記錄和作業成績等,并根據相關標準進行綜合成績評定。

五、培訓工作流程

1、管理系統數據審核(6月1日—10日,各高中學校)

各高中學校利用已經注冊的“**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系統”管理員賬號和密碼登陸管理系統,補充、修訂、審核確認參加培訓的教師名單及個人信息。

2、綜合管理培訓(6月9日,各市教育局)

各市教育局選派相關人員參加省項目辦組織的集中培訓,熟悉“**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系統”,了解數據審核、報名、編班以及指導教師配置等工作要求與流程。

3、報名、編班和配置指導教師(6月11日—15日,各高中學校、各市教育局)

各高中學校利用“**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系統”填報參加培訓的教師名單,本工作于6月10日—13日完成。各市教育局按照區域就近原則(以縣區為單位,對于教師人數少的學科,各市可根據實際情況跨區域,或以市為單位組班),每學科、每100人左右編為一個學科虛擬班級;各市教育局根據相關標準(附件)選拔成立本市的指導教師團隊,根據本市各學科班級數,為每個學科班配備指導教師1-2人。此項工作于6月14日—15日進行。

4、指導教師團隊及技術人員培訓(6月19日,省項目辦及各市教育局)

6月19日,省項目辦通過**省教師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對各市指導教師及各級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各學校領取課程資源,并下發至參加培訓的教師手中。

5、熟悉學習平臺(6月21日—7月10日,各市教育局、各高中學校)

指導教師、各級技術人員熟悉學習平臺,下載整理各類手冊,對參訓教師進行相關培訓,檢查各校培訓場所、設備是否正常,為正式培訓做好準備。

6、試點培訓

6月21日—7月初,擬組織部分地區開展試點培訓。試點培訓方案另行通知。

7、培訓實施(7月13日—8月8號):

(1)各學校根據統一要求,根據課程表的安排播放已經準備的課程資源,組織各學科教師觀看;

(2)學校在區域教科研部門指導下組織本校學科教師開展面對面的互動研討;

(3)各市指導教師在學科課程專家團隊指導下對研討內容和學員作業根據相關評價標準進行評價、點評和互動研討。

對于培訓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及賬號密碼錯誤等問題,由各校技術人員在本校依托“**教師繼續管理系統”予以解決。

篇(8)

二、培訓對象與條件

培訓對象為全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師,以學校為單位集體組織報名,全員培訓,原則上不得缺額。根據《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試行)》中“落實課程標準,按照國家規定的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活動,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的要求,對學校尚未開設的課程,也要選派教師參加培訓。

高中學校要提供教師上網學習條件,教師要具有上網學習交流的能力,能夠堅持全過程的遠程學習。培訓期間平均每天學習視頻課程2學時,每天參與學校及區域組織的面對面研討和在線交流研討時間不少于4小時。

三、培訓時間

全省高中教師按市地分兩批培訓。

第一批:**月13日—25日(***)

**月13日,完成公共課程的學習,**學時;

**月14日—25日:完成各學科**個專題的研修。

第二批:**月2**日—8月8日(**)

**月2**日,完成公共課程的學習,**學時;

**月28日—8月8日:完成各學科**個專題的研修;

高中政治學科課程學習時間為10天,每天**學時,共計**0學時。其他學科課程學習時間為12天,每門學科課程分為六個研修專題,每個專題2天,每天學習**小時(其中觀看視頻2小時,其余時間為教師面對面研討、提交作業和參與網上研討時間),共計**2學時。

每個專題第一天學習通過高中新課程的視頻案例分析,引導學員進入情景,直面問題和不同觀點,各抒已見,互動交流,并以作業或討論等形式,發表看法,分享智慧。第二天學習,通過視頻講課、專家文稿、相關文章、評論、課程簡報,學員提交作業及互動交流,獲得相關理論知識,提高教學能力。各學科研修進度以課程團隊制定的課程表為準。

培訓期間,研修平臺24小時開放;集中培訓結束后,所有參訓教師仍可憑個人賬號和密碼登陸研修平臺參與討論。

四、培訓方式

采取遠程網絡研修和校本培訓相結合,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模式。充分發揮網絡遠程培訓的優勢,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學習、管理與互動研討。充分發揮行政和學校管理優勢,推動遠程網絡為平臺的校本培訓的深入開展。

——學員學習:包括學習視頻課程、參與面對面研討、參與在線研討和專題討論,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業,與指導教師及課程專家互動答疑;

——指導教師:組織、督促學員學習,進行學習指導,評判作業,點評學員觀點,組織并引領學員進行研討;

——專家團隊:對指導教師進行指導,定期在線與學員進行交流,編輯課程簡報,對典型問題進行集中互動答疑。

——網絡平臺系統:提供學習資源、交流平臺,記錄學員網上學習時間、作業完成情況、參與互動研討點評情況、討論記錄和作業成績等,并根據相關標準進行綜合成績評定。

五、培訓工作流程

1、管理系統數據審核(**月1日—10日,各高中學校)

各高中學校利用已經注冊的“山東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系統”管理員賬號和密碼登陸管理系統,補充、修訂、審核確認參加培訓的教師名單及個人信息。

2、綜合管理培訓(**月9日,各市教育局)

各市教育局選派相關人員參加省項目辦組織的集中培訓,熟悉“山東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系統”,了解數據審核、報名、編班以及指導教師配置等工作要求與流程。

3、報名、編班和配置指導教師(**月11日—15日,各高中學校、各市教育局)

各高中學校利用“山東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系統”填報參加培訓的教師名單,本工作于**月10日—13日完成。各市教育局按照區域就近原則(以縣區為單位,對于教師人數少的學科,各市可根據實際情況跨區域,或以市為單位組班),每學科、每100人左右編為一個學科虛擬班級;各市教育局根據相關標準(附件)選拔成立本市的指導教師團隊,根據本市各學科班級數,為每個學科班配備指導教師1-2人。此項工作于**月14日—15日進行。

4、指導教師團隊及技術人員培訓(**月19日,省項目辦及各市教育局)

**月19日,省項目辦通過山東省教師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對各市指導教師及各級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各學校領取課程資源,并下發至參加培訓的教師手中。

5、熟悉學習平臺(**月21日—**月10日,各市教育局、各高中學校)

指導教師、各級技術人員熟悉學習平臺,下載整理各類手冊,對參訓教師進行相關培訓,檢查各校培訓場所、設備是否正常,為正式培訓做好準備。

**、試點培訓

**月21日—**月初,擬組織部分地區開展試點培訓。試點培訓方案另行通知。

**、培訓實施(**月13日—8月8號):

(1)各學校根據統一要求,根據課程表的安排播放已經準備的課程資源,組織各學科教師觀看;

(2)學校在區域教科研部門指導下組織本校學科教師開展面對面的互動研討;

(3)各市指導教師在學科課程專家團隊指導下對研討內容和學員作業根據相關評價標準進行評價、點評和互動研討。

對于培訓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及賬號密碼錯誤等問題,由各校技術人員在本校依托“山東教師繼續管理系統”予以解決。

篇(9)

二、培訓對象與條件

培訓對象為全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師,以學校為單位集體組織報名,全員培訓,原則上不得缺額。根據《*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試行)》中“落實課程標準,按照國家規定的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活動,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的要求,對學校尚未開設的課程,也要選派教師參加培訓。

高中學校要提供教師上網學習條件,教師要具有上網學習交流的能力,能夠堅持全過程的遠程學習。培訓期間平均每天學習視頻課程2學時,每天參與學校及區域組織的面對面研討和在線交流研討時間不少于4小時。

三、培訓時間

全省高中教師按市地分兩批培訓。

第一批:7月13日—25日(*、*、*、*)

7月13日,完成公共課程的學習,6學時;

7月14日—25日:完成各學科6個專題的研修。

第二批:7月27日—8月8日(*)

7月27日,完成公共課程的學習,6學時;

7月28日—8月8日:完成各學科6個專題的研修;

高中政治學科課程學習時間為10天,每天6學時,共計60學時。其他學科課程學習時間為12天,每門學科課程分為六個研修專題,每個專題2天,每天學習6小時(其中觀看視頻2小時,其余時間為教師面對面研討、提交作業和參與網上研討時間),共計72學時。

每個專題第一天學習通過高中新課程的視頻案例分析,引導學員進入情景,直面問題和不同觀點,各抒已見,互動交流,并以作業或討論等形式,發表看法,分享智慧。第二天學習,通過視頻講課、專家文稿、相關文章、評論、課程簡報,學員提交作業及互動交流,獲得相關理論知識,提高教學能力。各學科研修進度以課程團隊制定的課程表為準。

培訓期間,研修平臺24小時開放;集中培訓結束后,所有參訓教師仍可憑個人賬號和密碼登陸研修平臺參與討論。

四、培訓方式

采取遠程網絡研修和校本培訓相結合,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模式。充分發揮網絡遠程培訓的優勢,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學習、管理與互動研討。充分發揮行政和學校管理優勢,推動遠程網絡為平臺的校本培訓的深入開展。

——學員學習:包括學習視頻課程、參與面對面研討、參與在線研討和專題討論,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業,與指導教師及課程專家互動答疑;

——指導教師:組織、督促學員學習,進行學習指導,評判作業,點評學員觀點,組織并引領學員進行研討;

——專家團隊:對指導教師進行指導,定期在線與學員進行交流,編輯課程簡報,對典型問題進行集中互動答疑。

——網絡平臺系統:提供學習資源、交流平臺,記錄學員網上學習時間、作業完成情況、參與互動研討點評情況、討論記錄和作業成績等,并根據相關標準進行綜合成績評定。

五、培訓工作流程

1、管理系統數據審核(6月1日—10日,各高中學校)

各高中學校利用已經注冊的“*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系統”管理員賬號和密碼登陸管理系統,補充、修訂、審核確認參加培訓的教師名單及個人信息。

2、綜合管理培訓(6月9日,各市教育局)

各市教育局選派相關人員參加省項目辦組織的集中培訓,熟悉“*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系統”,了解數據審核、報名、編班以及指導教師配置等工作要求與流程。

3、報名、編班和配置指導教師(6月11日—15日,各高中學校、各市教育局)

各高中學校利用“*教師繼續教育管理系統”填報參加培訓的教師名單,本工作于6月10日—13日完成。各市教育局按照區域就近原則(以縣區為單位,對于教師人數少的學科,各市可根據實際情況跨區域,或以市為單位組班),每學科、每100人左右編為一個學科虛擬班級;各市教育局根據相關標準(附件)選拔成立本市的指導教師團隊,根據本市各學科班級數,為每個學科班配備指導教師1-2人。此項工作于6月14日—15日進行。

4、指導教師團隊及技術人員培訓(6月19日,省項目辦及各市教育局)

6月19日,省項目辦通過*省教師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對各市指導教師及各級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各學校領取課程資源,并下發至參加培訓的教師手中。

5、熟悉學習平臺(6月21日—7月10日,各市教育局、各高中學校)

指導教師、各級技術人員熟悉學習平臺,下載整理各類手冊,對參訓教師進行相關培訓,檢查各校培訓場所、設備是否正常,為正式培訓做好準備。

6、試點培訓

6月21日—7月初,擬組織部分地區開展試點培訓。試點培訓方案另行通知。

7、培訓實施(7月13日—8月8號):

(1)各學校根據統一要求,根據課程表的安排播放已經準備的課程資源,組織各學科教師觀看;

(2)學校在區域教科研部門指導下組織本校學科教師開展面對面的互動研討;

(3)各市指導教師在學科課程專家團隊指導下對研討內容和學員作業根據相關評價標準進行評價、點評和互動研討。

對于培訓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及賬號密碼錯誤等問題,由各校技術人員在本校依托“*教師繼續管理系統”予以解決。

篇(10)

1. 全員重視,強化校本研修管理。校長非常重視校本研修工作。親自擔任了校本研修領導小組組長,加強對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導,把校本研修作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每次教研課校長都親自聽課,聽評課,參與總結和指導,帶動了全體教師參與的熱情與參與的態度。同時學校還加強了對校本研修過程的管理,研修時間、內容、人員、考評“四落實”,輔導教師上課有講稿,聽課教師有筆記,學校有記錄和信息有反饋。

2. 完善制度,保障研修過程有序有效。為了調動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促進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開展,學校購置了大量的有關新課改的光盤與書籍,以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開拓教師視野,提高教學水平。此外,學校還制定了《東風小學教師評價方案》、《東風小學獎勵機制方案》,把考核結果與獎懲、教師評優等掛鉤,促進教師不斷進取,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從而推動了校本研修活動的進行,保障了研修過程的有序有效。

3. 不吝投入,搭建平臺,積累經驗成果。學校重管理、善激勵的同時,還注重后勤保障工作。學年初就為每位教師購買了自學筆記和網聯筆記,為名教師、骨干教師、新教師制作成長檔案夾,為教師經驗積累和成果展示做匯編材料。學校還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專業培訓,在經費投入中2011年全校共有235人次參加了國家、省、市、區級培訓。

二、分層培訓,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1. 創新研修模式,構建點、線、面立體研修模型。學校在校本培訓中始終圍繞“成長教育”辦學理念,為促進教師的優秀成長,提升教師的生命質量,積極探索更加科學、規范、實踐性更強的研修模式,形成了在全員教師、名教師、骨干教師、新教師各層面中確立的研究點、實踐點、訓練點,并以點連線,以線鋪面,形成分層面的系列培訓內容,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1)專題輔導模式。學校聘請了專家學者為全體教師進行理論專題培訓,使校本培訓更有針對性。學校采取了對全員教師、骨干教師、新教師進行分級輔導的模式;教學校長結合組級教研、校本教研做專題輔導;名教師積累經驗、總結方法做專業引領;骨干教師結合幫扶工作的開展做專項輔導。一年里學校組織校本培訓 25人次。在系列專題輔導中,通過課堂教學實例指導教師更好地操作“有效教育”課型方式的方法策略,規范學習方式訓練的方法策略,教師的專業發展在實踐和研討中不斷成長著。

(2)拜師結對模式。對新老教師的培養,學校采取了拜師結對的形式,擴展了師徒帶教的內容,賦予這傳統的形式以新的校本研修內容,且拜師是相互的,能者為師。如單元組拜師、學科組拜師、名師引領、骨干幫扶等多種形式。在對新教師的培養中從攙扶新教師“學走路”,到試著讓新教師“自己走路”,再到讓新教師感知不同課型。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在新教師有了一定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之后,提出更高的要求,了解不同課型,在一個階段中集中力量針對一個課型進行突破。自學年初“青年教師拜師會”后,學校不斷對師徒幫帶工作進行隨機督查和管理,并開展了讀書、教研等系列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師徒幫帶工作的順利開展。

(3)規劃自修模式。在各級培訓指導的同時,學校更重視教師的自主研修。每學年學校都會指導每一位教師明確個人的發展目標,結合工作實際,結合學生發展實際,提出適合自己特點的個人發展要求,選擇符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制定出詳實可行的個人研修計劃,提高教師自主研修意識。教師的成長規劃更多的體現了自主研修,但這種研修不能完全放手,要有正確的引領和指導,更要有學校的督促和激勵機制做保障,學校的主管領導每學期都要進行隨機檢查指導,確保自主研修能夠起到最好的效果。

(4)檔案推動模式。有了個人專業發展規劃作目標,更要落實行動。為此學校建立了教師校本研修檔案,按各層次教師培訓要求進行了檔案歸檔。檔案中既有學校指導規定的內容積累,也有教師們自主的材料積累。名師檔案為《花開的聲音》,骨干教師為《夏天的花朵》,新教師為《碧波微瀾》。成長檔案推進了各層次教師的系統培養進程。老師們結合學校對不同層次教師培養方案中的要求,從自身素質、教育教學專著研讀、課堂教學、案例分析、教學設計、教學反思、聽課評課、教育教學感悟、師徒幫帶等方面積累材料。一年下來,每位教師都整理、積累了豐厚的成長檔案。

(5)跟蹤指導模式。課堂教學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主陣地,學校在各項教研活動中,關注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學校實行了三級跟蹤指導的方法:教學領導階段跟蹤,幫帶教師隨機跟蹤,年組教師全程跟蹤。教學領導除了常規聽課之外,更是有計劃有選擇地聽課。對青年教師,骨干教師以及薄弱教師等分別進行跟蹤指導,具體指導一個問題,明確一個問題;幫帶教師除了在組級教研中進行指導之外,更要進行隨機的指導。針對幫帶的青年教師自身需要更正的問題,有目的地指導改正。針對性強,效果好。學校也隨時對幫帶指導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學校在安排教師分工時,就注意兼顧到骨干教師,新教師的搭配,所以教研組的指導力量也不容忽視。每次的組級教研,學年組都要認真選課,選定上課教師,在集體進行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再進行上課,使青年教師在每一次教研的備課、上課、反思、評課環節中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2. 樹立學、研、行綜合研修意識。學習是一個人全面發展的基礎,更是教師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學校在鼓勵和督促教師學習的過程中更注重引導教師學什么?怎樣學?學習的質量如何?

(1)書中學。學校結合市教育局組織的“樹終身學習理念,做專家型教師”的主題開展讀書活動,規定教師學習營養書架中的書籍。每個月借閱一次書籍,每年記錄學習筆記一萬字。在推進教師走進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改變過去閉門造車式的閱讀,創造性地開展讀書匯報活動。學校先后開展了“教師專業化成長論壇”、“教師讀書筆記展評”、“班主任讀書論壇”、“《竇桂梅與主題教學》讀書沙龍”“《陶行知教學名篇》、《方法比努力更重要》讀書沙龍”等一系列讀書活動。教師在讀書交流中匯報了自己的所學、所思、所做、所得,真正把讀書與思考結合起來,把讀書與工作實踐結合起來。主題讀書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學校被評為通化市主題讀書活動先進集體。

上一篇: 會計專業英語論文 下一篇: 文具店工作社會實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 中文日韩欧免费精品视频 | 色色激情国产精品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视频 |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熟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