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案匯總十篇

時間:2023-01-18 01:21:1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品德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品德教案

篇(1)

五華縣華強中學吳定侃

第一單元讓愛駐我家

教學要求:

1、學會與父母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克服“逆反”心理。

2、能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和長輩。

3、掌握與父母溝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認同民族文化、繼承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教育學生孝敬父母和長輩。

2、我愛你,中國

3、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教學難點:

1、學會與父母溝通。

2、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教學方法:

探討式、啟發式、案例分析法、自學輔導法

教學時數: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家,溫馨的港灣

教學要求:

1、認識家的含義,家的幸福所在。

2、懂得父母對子女所起的作用,不忘父母養育恩。

教學重點:

認識我有一個溫馨的家

教學難點:

懂得怎樣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過程:

一、閱讀孟杰和他的伙伴們的故事。

二、轉入新課。

1、學生朗讀引言,體會家的溫馨。

2、板書:家,溫馨的港灣

3、板書:一、我有一個溫馨的家

4、學生看課文P3—4圖,體會圖中的含義,寫出一些描述家庭溫馨場面的美妙詞匯。

5、把你認為最能體現自己家庭溫馨的一件事說出來,與同學們分享。

6、師生共同歸納家的含義。

7、朗讀小詩《可愛的家》

三、板書:二、不忘父母養育恩

1、閱讀P5故事,討論:在大增成長的道路上,母愛起到了什么作用?父母是如何關愛自己的?

2、學生代表發言。

3、共同歸納: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父母的呵護、教誨和影響,每一步都浸透著父母的心血。

4、閱讀P6材料,思考并討論: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應怎樣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5、分組回答。

6、共同歸納: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熱愛父母,回報父母。

7、說一說:自己在家里為父母做了什么?

8、完成P8《我可以這樣孝敬父母》

四、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懂得了父母的辛苦,也知道如何回報父母,今后要努力去做。

五、作業:回家做幾件孝敬父母的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會與父母溝通

教學要求:

1、認識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

2、理解如何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

教學重點:

了解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

教學難點:

懂得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板書:一、學會與父母溝通

2、閱讀訪談錄,聯系自己生活中的情形,歸納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有哪些?

3、板書:心理因素,矛盾、誤解,生活經歷不同等。

4、板書:二、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

5、閱讀P11材料,思考練習。

6、學生代表發言。

7、共同分析歸納:理解,尊重,掌握技巧和方法。

8、看12圖,說一說,漫畫中的中學生是通過哪些方式與父母溝通的?

9、討論:我們怎樣才能與父母進行更好的溝通?

三、完成P13練習。

四、小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學習了與父母溝通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大家以后能學以致用處理好與父母的關系。

五、作業:閱讀理解課文。在家做一個好孩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我愛你,中國

教學要求:

1、認識祖國壯麗的河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2、了解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教育學生自覺維護民族團結。

教學重點:

認識祖國壯麗的河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教育學生自覺維護民族團結。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板書:我愛你,中國一、可愛的祖國

2、看圖P14,完成練習。

2、學生互相交流。

3、閱讀課文,完成P15練習。

4、名回答。

5、閱讀P16材料,討論:通過中華文明的世紀回眸,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

6、共同歸納。

7、讀課文,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文字、藝術、科技。

8、板書:二、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9、齊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歌曲,感受樂融融的民族大家庭風采。

10、閱讀課文。

11、討論:熱愛祖國,我們應該如何做?

12、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對祖國的歷史、文化、民族團結有何認識?學生共同總結。

13、作業:熟讀理解課文。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教學要求:

1、懂得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海外華僑華人心系祖國。

2、理解我與祖國共命運。

教學重點:

認識臺灣與海外華僑華人與祖國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我與祖國共命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板書: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一、炎黃子孫一脈相承

2、閱讀P21材料,討論:我如何理解海內外炎黃子孫的這種民族情結?說一說自己的看法與同學分享。

3、閱讀課文。

4、各組代表發言,列舉史實,說明臺灣海峽兩岸人民是骨肉兄弟。

5、朗讀課文,歸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6、互相講一個海外華僑華人心系祖國的感人事例,看誰講得好。

7、板書:二、我與祖國共命運

8、閱讀P23材料,討論:是什么精神不斷激勵著中國人民勇往直前?

9、朗讀課文,共同歸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

10、今天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什么?

11、討論并回答。

12、閱讀P25材料,討論:這位中學生為什么會被稱為“合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

篇(2)

教學要求

1、認識人生活在社會中必須與他人交往,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知道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禮儀的原則,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

3、了解基本的交往技能,初步掌握人際交流與溝通的技巧。

教學重點

1、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2、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學難點

1、由“內圈”向“外圈”發展。

2、交往講藝術。

教學方法

探討式學習法、啟發式、自主式、案例分析法

教學時數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交往伴一生

教學目標

1、懂得人生離不開交往。

2、認識如何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教學重點

認識人生活在社會中必須與他人交往。

教學難點

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閱讀《孟杰的故事》。

二、引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1、板書: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一、人生離不開交往

2、學生看P32圖,思考:我們在學生活中能離開交往嗎?結合實際說說。然后討

論:一個人,如果離開社會交往,最終會變成什么樣子?

3、舉列說明離開交往危害人的健康成長的真實案例。如“狼孩”的故事。

4、歸納:每個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學會交往,廣交朋友,對中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5、完成P34“填一填”

6、各自發表看法,互相交流心得。

7、板書:二、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8、說一說:文中兩幅圖中你喜歡哪邊的情景?圖中人物分別是什么樣的心情?

9、共同歸納:通過交往,我們能夠實現心靈的溝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擺脫孤寂,保持心情愉快。

10、閱讀《雁南的故事》,討論:雁南的變化得益于什么?雁南在元旦聯歡活動中獲得了什么?

11、各小組發言。然后歸納:在交往中不斷完善自我。

12、朗讀蕭伯納的名言。然后完成P35填空。學生互相交流各自做法。

13、師生共同歸納:交往中我們的朋友會幫助我們克服困難,戰勝挫折;交往對我們的成長有重要的影響,但要謹慎擇友,多交益友。

14、參加“人在旅途”模擬活動?;顒雍笳埾胂耄?/p>

A、蒙住眼睛被人攙扶著走過障礙物時,心里有些什么感受?

B、當自己處在孤立無助的境地時,心里有什么想法?

C、想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有過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

四、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什么?學生歸納總結。

五、作業。熟讀課文,認識人生離不開交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教學要求

1、朋友圈的范圍,“內圈”和“外圈”的不同。

2、懂得內圈向外圈發展的意義。

教學重點

認識朋友圈的范圍,“內圈”和“外圈”的不同

教學難點

懂得內圈如何向外圈發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板書,我們的朋友遍天下一、交往的“內圈”和“外圈”

2、看圖4幅,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交往對象有哪些?交往范圍有多大?

歸納:從范圍看:家庭鄰里學校社區社會

從親近看:知心朋友一般朋友點頭之交

3、閱讀材料,了解內外圈的區別。認識青少年時期朋友圈的范圍、性質。主要屬于“內圈”,應當廣朋友。

試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圍有什么變化:

幼兒園:

小學:

中學:

將來:

二、由“內圈”向“外圈”發展

1、看組圖,閱讀材料:交往能力是衡量現代人能否適應開放社會的標準之一,。近期,專家們在對北京市一些初中、職校學生的抽樣調查中發現,被調查者中80%的學生的朋友圈子在4人左右;近70%的學生其朋友大朋友大多來自一個班級;只有30%的學生朋友圈超越了班級甚至學校的范圍。然后討論:

自己的交往圈有多大?我們可通過哪些方式擴大交往范圍?

2、閱讀小鵬和小亮的故事,然后思考并討論:

小鵬和小亮分別通過什么方式擴大和自己的交往范圍?自己準備通過哪些方式擴大交往范圍?

學生回答,共同歸納:A、參加公益或社會活動,是最好的方式;B、正確使用互聯網。

三、小結:我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應該懂得多交朋友,謹慎擇友,而且要不斷擴大范圍,通過朋友的幫助讓我們成長起來。

四、作業: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文明交往禮為先

教學要求

1、了解文明交往的前提

2、認識交往的原則

教學重點

了解文明交往的前提

教學難點

理解交往的原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板書:文明交往禮為先一、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1、閱讀材料,然后思考并討論:

小男孩的舉動為什么會讓李醫生的心情舒暢了好幾天?

對后一位患者的行為作何評價?

對比李醫生的兩次經歷,對我們的日常交往有什么啟發?

學生回答,然后歸納:講文明、有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是與人友好交往的必備素養。語言文明能使交往和諧,為人際關系增色;態度親和能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禮貌的重要內容。

2、朗讀“禮貌用語”。

二、交往禮儀三原則

1、閱讀蕭伯納的故事,討論:這個故事對我們的日常交往有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平等侍人是交往禮儀的重要原則。

學生閱讀《山谷的回答》,思考:這則故事使我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師生共同歸納:尊重他人是交往禮儀的另一條重要原則。

2、閱讀小材料《三國演義》,分析:周瑜不抱成見,寬容地對待程普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

總結發言,歸納:寬容是一種美德,也是交往禮儀的重要原則之一。

3、完成P46填空,然后互相交流。

篇(3)

本課與第一課組成一個單元,是根據課程標準一、二年級“孝親敬長”德目的有關要求設置的。孝親敬長的教育屬熱愛人民的教育范疇。本課著重向學生進行尊敬老人的教育。

尊敬老人、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講了千秋萬代的老話題。對老人的尊敬與愛戴,應在全社會大力提倡,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在今天的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他們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有些小學生在家中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錦衣玉食生活,被百般照顧疼愛。有些孩子不孝親,不尊老,過多地享受到老人對自己的疼愛和照顧,依賴心理較強。他們在老人面前只知索取,撒嬌、任性,支使老人為自己干事情,有時還嫌老人動作遲緩。愛嘮叨人,等等,給老人造成難以言說的痛苦。因此,設置此課也體現了時代的要求。

課文以圖按輩分出示孩子、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照片來導入新課,目的是啟發學生回憶自己家中的老人關心、疼愛自己的事情,并通過“說一說”,同學之間互相啟發,激起敬愛老人之情。讓學生帶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我們很親,是自己的親人的美好情感開始本課的學習。

課文以連環圖配文的形式,講小寶在家尊敬老人的故事。五幅圖從不同的側面講小學生在家里應當怎樣尊敬老人,每幅圖說明一個要點,既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是具體的行為指導。

為了形成鮮明對比,課文在“看一看”欄目中,以四幅圖出示學生對家中老人不尊敬的幾種行為,啟發學生心理換位,分析這樣做時老人會怎樣想,最后得出只有說話、做事都要替老人著想才是對的,并明確了應該怎樣去做。

教法建議

1、在講解本課時,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在家里爺爺奶奶為自己做過什么?自己又為爺爺奶奶做過哪些事?

2、對于學生在家的具體做法,教師給予正確地指導。

3、尊敬老人的社會意義本課沒有涉及,但教學中可以適當滲透。例如,老人為國家、為社會、為家庭都做出過貢獻,為養育子女和晚輩付出過許多心血,等等??梢越Y合具體事例啟發學生體會老人一生的辛苦,激發他們尊敬老人的情感。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二課爺爺奶奶好

教學目標

認知:

知道爺爺奶奶是長輩,應當敬愛他們。

情感:

愛爺爺奶奶,愿意讓爺爺奶奶高興。

行為:

對爺爺奶奶有禮貌,會問候,有好吃的先請他們吃,做讓爺爺奶奶高興的事。

教學重點:知道爺爺奶奶是長輩,應當敬愛他們。

教學難點:愛爺爺奶奶,愿意讓爺爺奶奶高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展示上堂課填寫的表格

填表

家庭成員名稱(與你關系)

家庭成員姓名

年齡

統計數字

小結:通過剛才的數字統計,大多數同學的家庭是5口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自己。上一課我們已經說過爸爸媽媽了,這節課就讓我們來說一說爺爺奶奶吧!她們都為我們做過哪些事情。

一、說說自己的爺爺奶奶

1、爺爺奶奶的特點是什么?(年歲大了)

學生分組回答,討論。

教師提示:同學們剛才的回答有很多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現在就請同學們把剛才回答的問題一一記下來,然后分組討論總結,爺爺奶奶為我們做了多少事?然后由各組代表匯報結果。

學生分組討論,記錄,總結,匯報。

教師小結:爺爺奶奶為我們做了這么多事情,送我們上學,放學接我們,假日帶我們出去玩等等,那你們想不想把這些事情表演出來呢?

板書:說說爺爺奶奶

2、你聽父親講述過爺爺奶奶的故事嗎?把其中最難忘的表演出來,好不好?分組進行。

學生分角色表演:分別扮演爺爺、奶奶、自己。

找幾組同學表演,比一比,看哪組同學表演得最生動,最形象。

師生一起點評,為表演得好的組鼓掌。并即興采訪,爺爺奶奶為你做得這么好?那你為爺爺奶奶做過什么?

二、說說怎樣尊敬爺爺奶奶

學生回答。其他學生補充回答,并把學生說出的為爺爺奶奶做過的事做成卡片,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張卡片。并與前面爺爺奶奶為我做的事的多少進行對比,看看哪個多?哪個少?

教師提示:同學們我還可以為你們多加上幾條,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演示動畫:《爺爺奶奶好》。下載 看看加上這幾條后,一共是多少啦?

學生計算

教師提示:現在,還有沒有同學知道以后還可以為爺爺奶奶做哪些事,你打算怎樣做,可以補充。

學生補充。

教師把學生為爺爺奶奶做的事做成卡片,每個人發一張,并告訴學生,以后你每做一件不同的事后,都可以上面加上某年某月某日,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什么,放假前做一次評比活動,看誰做得又多又好。

板書:怎樣尊敬爺爺奶奶

三、不讓爺爺奶奶傷心

播放錄音故事:有這樣一些孩子,他們是這樣做的,大家想不想聽一聽?

教師提問:同學們,有誰和故事里的孩子做得一樣,請舉一下手。

學生舉手。

教師提問:請你們分別猜一猜,你這樣做的時候,爺爺奶奶當時的心里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

教師提示:同學們猜得都很對,那你今后還會不會讓爺爺傷心了呢?好,現在,就請這幾個同學看一下課本11頁中的看一看,現在請你幫助這幾個同學改正缺點。

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現在,大家知道爺爺奶奶需要我們哪些幫助?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看來,現在同學們都知道該怎樣對待爺爺奶奶了。

篇(4)

對人說話和氣有禮貌。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文明禮貌”德國中的有關規定設置的。

文明禮貌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小學德育的基本內容之一。我國是文明古國,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要教育小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明禮貌是文明社會做人的起碼要求,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共同行為準則。要把當前的小學生培養成21世紀的主人,應當從小就教育他們講文明、懂禮貌。人人講文明。懂禮貌,有利于社會安定團結。

本課的重點是使學生比較正反事例,懂得應該對人有禮貌,知道對人有禮貌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只有對人有禮貌才能贏得別人的好感,使別人愿意與之交往。要使學生以講文明禮貌為榮,愿意對人有禮貌,為下一課學習禮貌用語打下基礎。

教法建議

本課教學應注意以下兩點。

1.本課的重點是從正反事例比較中引起學生思考,提高認識。比較的事例有課文故事,有“比一比”欄目中的事例,有回憶自己的事例,還有比喻手法中“風”的藝術形象,比較的角度有的是從對方的不同表現比,有的是從自己的感受比,也可以是從對方和自己一方交互比。從事例中進行分析比較,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清道理。講道理不要脫離事例,分析事例不要就事論事,要將事與理教合,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

2.在比較正反事例時,不要只強調對人不禮貌就辦不成事,為辦成事就要對人有禮貌,似乎只為辦成事才需對人有禮貌,使對人有禮貌帶有很大的功利性。這是不符合禮貌教育的本意的。進行文明禮貌教育要著重提出:尊重別人,為他人著想,樹立自己講文明、有禮貌、有教養的形象。當然不文明,對人不禮貌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會使別人不高興,不愿與你交往,因此事情也就辦不成。

3、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親自表演路路主動要求還錘子的過程。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三課對人有禮貌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對人有禮貌是尊敬別人的表現。

2.比較正反事例,說明對人應該有禮貌。

情感:

1.以對人有禮貌為榮。

2.愿意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行為:

對人說話和氣,有禮貌。

教具準備

1.根據“想一想”欄目和課文內容制成錄像帶。

2.根據“比一比”欄目制成投影片兩張。

3.根據“讀一讀”欄目制成錄音帶。

4.采訪使用的話筒一個。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

1.看錄像:路路去>文秘站:

提問:

路路為什么沒把錘子借來?

2.小結:

路路對老爺爺沒禮貌,不尊敬老爺爺。老爺爺對他很不滿意,就不愿意把錘子借給他。

二、議一議。

過渡語:

路路沒有把錘子借來,平平拉著路路一起又去借錘子,這次他們借來了嗎?

1.看錄像:平平去傳達室借錘子(課文內容)。

提問:

(1)平平是怎樣向黃爺爺借錘子的?

板書課題:對人有禮貌

(2)黃爺爺對平平什么態度?

小結:

平平對人有禮貌,黃爺爺喜歡他,愿意把錘子借給他,還夸獎他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學生分組討論。

從路路和平平借錘子的事情中,你懂得了什么?

板書:有禮貌別人喜歡

小結:

與人交往時要對人有禮貌,這是尊重別人的表現,使別人愿意和你交往。反之,對人沒禮貌,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別人不愿意和你交往。

板書:尊重別人

三、演一演。

過渡語:

路路知道錯了,決心向平平學習,主動要求去還錘子。你知道路路是怎樣還錘子的

嗎?

1.請學生表演。

2.提問:

這次黃爺爺對路路什么態度?.

3.小結:

對人有禮貌是好孩子,人人都會喜歡。

四、比一比。

師:冬冬家附近有一個足球場,常有人把球踢過鐵欄桿,讓冬冬幫助撿球。

1.出示投影片(“比一比”欄目內容)。

提問:

(1)冬冬兩次都把球扔過去了,但兩次的心情不同。你知道冬冬這兩次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嗎?為什么不同?

(2)假如你是冬冬,遇到這樣的事情,會怎么想?

2.學生分組討論。

3.小結:

在和別人交往中,應該有禮貌。對別人以利相待,尊重人家,他人和自己都高興。反之,對別人不禮貌,不尊重人家,他人和自己都不高興,事情也辦不成。

五、說一說。

過渡語: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人與人之間要講禮貌。下面,請你們談談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講禮貌和不講禮貌的事情。

1.說說你與別人之間互相有禮貌的事,并說說事情的結果。

2.說說你見過的不講禮貌的事。

3.小結:

對人有禮貌,能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增進團結和友誼,使別人高興,還可以把該做的事做成。對人不講禮貌,損壞友誼和團結,讓人討厭。我們要做有禮貌的好孩子。

六、讀一讀。

師:為了記住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我們來學習一首兒歌。

1.看書17頁。

(1)聽兒歌的錄音。

(2)學生跟老師讀。

(3)師生齊讀。

2.提問:

讀完這首兒歌,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結:

篇(5)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和《要學好勤動腦》、《和好書交朋友》組成一個教學單元,對學生進行勤奮學習的教育,三課同屬課程標準三至五年級“勤奮學習”德目。

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它能充實人的頭腦,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獲得新知;但學習也是一件艱苦的事,會遇到各種困難。因此,要學好知識非下苦功夫不可。三年級學生比較貪玩,學習時缺乏刻苦精神,很難做到勤奮努力,特別是遇到困難,怕吃苦,怕麻煩。因此需要不斷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鼓勵他們努力刻苦地學好功課。

教法建議:

1、用現當代小學生刻苦學習的事例教育學生,給他們樹立榜樣,最好是身邊的。

2、適當給學生講一些中國古代刻苦學習的故事,以激勵學生。

3、教學前讓學生找刻苦學習的事例,課上交流。

教學設計示例

第六課刻苦學習

教學重點: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知道學習不是容易的事,要想學好非下苦功夫不可。只有不怕困難,刻苦認真地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重點是使學生懂得為什么要刻苦學習和指導學生如何刻苦學習。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黃河大合唱》。

提問: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你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小結:今天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仍然感到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當初,就是這首《黃河大合唱》,不只激勵了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和日本鬼子做殊死的斗爭。

提問:你們知道這首歌曲是誰創作的嗎?

小結:對,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貼出冼星海的畫像)。冼星海為什么能創作出如此激動人心的作品?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音樂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有關他刻苦學習的情況,并學習第六課《刻苦學習》。(板書課題)

二、學文明理。

1、聽課文前半部分錄音。

提問:冼星海只身到法國留學,在學習、生活等方面遇到了哪些困難?

小結:冼星海到巴黎留學,生活十分艱苦,學習條件十分惡劣,身體特別勞累。(將學生回答的內容歸納為:生活貧困、條件惡劣、身體勞累,并隨之板書。)

過渡:冼星海遇到了那么多困難,生活、學習條件又是那么艱苦,冼星海是怎樣學習的呢?他有沒有放棄對音樂的追求呢?

2、播放課文第二部分錄音。

分組討論:冼星海是怎樣克服困難進行學習的?

創設情景,情感體驗:(當學生談到冼星海在寒冷的屋子里創作《風》這部作品時,請同學談一談假如自己在寒冷的屋子里有什么感受?你會怎樣做呢?體驗冼星海當時學習的艱難。)

小結:冼星海不怕生活貧困,更不怕學習條件的惡劣,千方百計創設條件,利用一切機會努力學習,而且不顧身體的勞累,頑強地堅持學習。

(板書:不怕艱苦克服困難頑強努力)

過渡:生活的艱苦、學習的艱辛,沒有使冼星海放棄對音樂的追求,他以驚人的毅力勤奮地學習,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3、聽課文最后一部分錄音。

提問:冼星海取得了哪些成就?

小結:冼星海面對困難,靠著自己勤奮刻苦的精神、頑強的毅力,取得了成功。就連敬愛的都曾頌揚他“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他最終也成為人民的音樂家。

(板書:取得成就)

三、深化課文內容,提高認識。

1、聽映雪囊螢的故事(幻燈演示)。

提問:孫康和車胤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是怎樣學習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什么精神?

小結:古人孫康和車胤家境非常困難,連照明的條件都沒有,但是,他們并沒放棄學習,而是想盡辦法,創造條件學習。他們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古人相比,我們今天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不知比他們優越多少倍,我們更應該珍惜這么好的條件,刻苦讀書,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辨析練習。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冼星??炭鄬W習的事跡,也清楚地看到了古代的少年兒童是如何刻苦學習的,請大家評論下面的同學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出示投影片。)

1、教師布置寫作文,小林胡亂寫了兩段,覺得寫不下去了,就不再寫了。

2、小剛因生病缺了課,學習一時跟不上,便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數學作業有幾道題不會做他就不做了。

提問:小林和小剛在學習中遇到苦難是怎么做的?他們這樣做有什么結果?當學習遇到困難時應該怎么做?

小結: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要向冼星海學習,刻苦讀書,遇到困難盡量克服,這樣才能取得優異成績。

3、盛夏,小雄覺得熱得難受,他沒寫完作業,就跑到外面乘涼去了。

小結:學習條件不好,我們應把它看作對自己的考驗,以此來鍛煉自己,克服困難,取得好成績。

同學們,你想對這三位同學說些什么?

小結:學習條件差,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在我們學習過程中會經常遇到,但我們不能把它當作負擔,而應該克服困難,刻苦學習。

五、創設情景,指導行為。

1、小明的腳燙傷了,沒法上學,耽誤了功課,如果你是小明應該怎么做?

2、小華家的親戚朋友特別多,每到晚上學習時間,總有人在家玩,如果你是小華,會怎么做?

3、小明最害怕寫作文和做應用題了。請你告訴他怎么做?

小結:學習是艱苦的,會遇到各種困難,要想獲得真知,就必須下苦工夫學習,克服各種困難。

六、聯系實際表揚班內刻苦學習的同學,說一說他們是怎么做的。

播放家長的講話錄音(孩子是如何刻苦學習成為一名優秀學生的事跡)。

小結:古人在艱苦的環境下創造條件也要學習,我們身邊也有刻苦學習的榜樣,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珍惜這良好的學習條件,做一名好學生。

七、老師贈送格言。

篇(6)

2.不喜歡影響團結的行為。行為:

和同學友好相處,不爭吵,不打架。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一、二年級“團結友愛”德目中“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不爭吵、不打架”“能舉例說明團結起來力量大”等要求設置的。

設置本課的意圖是讓學生通過正反事例的比較,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從而愿意與同學團結友愛,厭惡不團結的行為。

本課有五個欄目。

“試一試”欄目,設在課文前面,起導入作用。目的是為突破“團結起來為什么力量大”這一教學難點進行鋪墊。

“說一說”欄目,緊接課文,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歸納、概括,明確本課所說明的道理,可結合分析課文進行。

“比一比”欄目,讓學生通過比較正反事例,說明團結力量大的道理。這一練習是對課文內容的擴展,選擇的事例是辦一件事,團結起來力量大,就把事情辦成、辦好。

“講一講”欄目,讓學生舉一反三,以事例說明本課所學的觀點。

“讀一讀”欄目,讓學生通過讀,理解有關團結力量大的諺語,進一步強化團結的重要性。

教法建議:

1.教學中,教師特別要重視學生的體驗,在教學的開始教師首先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試一試”的活動,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使學生初步懂得團結起來力量才大。

2.為了使學生知道怎樣做才是團結,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搬重物的活動,具體的活動方法見“探究活動”。

教學設計示例

第二課團結力量大

〈教學目標〉

認知:

1.結合具體事例,知道團結是指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又協力。

2.通過正反事例的比較,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

3.知道同學之間應該團結。

情感:

1.愿意和同學團結友愛。

2.不喜歡影響團結的行為。

行為:

和同學友好相處,不爭吵,不打架。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教學難點:

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團結起來力量大。

教育過程:

一、試一試,導入新課

教師介紹:

今天我們首先做一個小試驗。(教師發給每個學習小組20根棉線)請每組先拿10根同樣的棉線,每個組員一根一根地拉一拉,看看結果怎樣?

1、學生進行試驗。

2、學生匯報幾次試驗的結果。

3、教師小結:

每個同學都能很輕松地將一根綿線拉斷,因為一根棉線太細了,力量太小了。

4.教師引導學生繼續試驗。

請每組把另外的10根和前面一樣的棉線擰成一股繩,用力拉,看看結果怎樣。

5.學習小組開始試驗。

要求:每個小組成員都動手試一試。

6.學生匯報試驗結果。(試驗結果:學生拉不斷擰在一起的棉線。)

7.教師提問:

想一想,為什么兩次試驗的結果不同?

8.小組討論后進行匯報。

9.教師小結:

一根棉線,力量小,可以輕易地被拉斷,但是10根棉線擰在一起,力量就大了,我們不能輕易地把它們拉斷。

10.教師提問:

幾根棉線擰在一起力量就大了,那么在集體中,同學之間團結起來,結果會怎樣呢?

11.學生回答。

12.過渡語:

同學們的想法對嗎?我們看一場拔河比賽,看后,大家就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了。

二、分析課文,領悟觀點

1.教師提問:

看一看,在這場拔河比賽中,哪個班獲勝了?

2.教師演示課件《拔河比賽》 下載:

內容:教材P23-P24的課文內容。

3.學生觀看后進行匯報。

4.教師提問:

在拔河比賽中,二(1)班為什么能戰勝二(2)班?從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組成員之間交流想法后,小組派代表發表看法。

6.教師邊聽學生發言邊演示課件,課件分別演示兩個班在拔河比賽中的不同表現。(板書:團結力量大)使學生更加清楚認識團結的表現與不團結表現的不同。

7.教師小結:

在集體的比賽中,由于二(1)班同學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團結起來形成了合力,所以二(1)班取得了比賽的勝利。(板書:目標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相反,二(2)班同學在比賽中失敗,就是由于他們不團結。

三、深入觀點

過渡語:在比賽中,團結不團結比賽結果不同,那么在活動中,團結與不團結有會有什么不同呢?我們來比一比。

四、比一比

1.教師提問:

比一比,在排練新年聯歡會時,第二,第三小組的表現有什么不同,結果怎樣為什么?

2.學生自己看書,內容:根據教材P25-P26圖與文的內容安排。學生分組表演:二年級一班排練新年聯歡會的節目時,第二,第三小組的不同表現。

3.學生觀看表演后發表看法。

4.教師小結:

在準備節目的過程中,第二小組的同學非常齊心,個個都想把節目演好,認真排練,所以他們演出取得了成功。第三小組,排練節目中,大家意見不統一,不團結一影響了他們排練和演出效果。

5.教師過渡:

在比賽中,團結才有可能取得勝利;在演出中,團結才會把節目演好。在我們班集體中,還有哪些事例也能說明團結起來力量大。

五、講一講

1、老師請學生首先進行小組交流,用具體事例說明團結起來力量。

2、小組派代表舉例說明。

3、教師小結:

在集體生活中,團結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同學之間,團結起來才可能把班集體的事情辦好。(板書:把事情辦好)

六、過渡語:

團結對于一個集體來說非常重要,有兩條諺語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七、讀一讀

1、請學生看教材P26讀一讀的內容。

2、學生讀諺語,并說說是什么意思。

*一根線,不成團,萬根線,能拉船。

篇(7)

2、 與小伙伴相處時,能多為別人著想,盡量避免矛盾的發生。

3、 懂得原諒別人是一種美德,在與人交往時,做到寬以待人、嚴以律已。

4、 在產生矛盾后,能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寬宏大量待人。

重點難點:

重點:在與人交往時,學會理解、善待他人。

難點:產生矛盾后,能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寬宏大量待人。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狼孩的故事”。2、制作學生產生沖突、最后握手言歡的情境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和友誼有關的故事、名人名言等。

教學設計:

一、 故事導入

1、 教師講述“狼孩的故事”。教師:聽了“狼孩的故事”,你得到什么啟示?學生交流、討論。

2、 教師: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要健康成長,就離不開與別人的交往。在交往中,各種各樣的事都會發生,有開心、歡樂,也有委屈和難過……有時,難免會產生沖突。

二、 分析沖突的前因后果

1、 教師播放學生產生沖突、最后握手言歡的情境課件。

2、 學生交流、討論“辨析角”中沖突發生后的四種情境的處理方法。

3、 教師:在我們身邊,你看到過類似的沖突嗎?結果會是怎樣呢?學生交流、討論:沖突的事件是什么,沖突的起因在哪兒,沖突的雙方是誰,雙方當時可能的想法有哪些,解決的辦法有哪些,各有什么利弊。

4、 教師引導學和領悟:

(1) 解決沖突的第一步在于使沖突雙方保持情緒冷靜。

(2) 互惠是有效解決沖突的原則。大家可以平心靜氣尋找一個對雙方的傷害降到最低、對雙方的利益有最大保障的方法。

(3) 解決沖突的關鍵往往在于溝通。學會寬容、學會理解也是有效解決沖突的一個重要原則。許多沖突都因誤解而生,溝通有助于澄清事實,而沖突的最終解決還有賴于雙方的寬容和理解。

三、 尋找“人緣好”的人

1、 教師:通過前一課的調查研究,我們知道良好的同學關系有利于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朋友之間發生矛盾、鬧別扭都是難免的,但是有的同學為了一點小事情就和朋友發生沖突,這樣做很不值得。因為朋友是最難得的,友誼是最珍貴的。

2、 教師:在我們身邊,哪些同學的人緣特別好?學生交流、討論。

篇(8)

1.對父母說話有禮貌,會問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東西要先想到父母。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小學一、二年級“孝親敬長”德目中的有關規定設置的。孝敬父母教育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當前,我國絕大多數小學生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有些家長對子女的生活關心、照顧過多,教育不夠,造成有的孩子只知受愛,不知愛人,認為父母的關心、照顧是應當的,不懂得回報父母,愛父母。因此,加強孝敬父母的教育尤為必要。

本課主要教育學生,了解父母養育自己很辛苦,從中體會到父母的愛心,從而激發他們對父母的愛,促使他們產生孝敬父母的行動,為此安排了本課課文,內容是父母給小蘭過生日那天,小蘭看著自己從小到大的照片,回憶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對于過生日就有了一種新的理解,于是就把蛋糕讓給爸爸媽媽先吃的這個故事。這也是課文的重點部分,感情的升華是難點。課文之所以選用這個故事,是因為給孩子過生日是當前家庭生活中常見的,通過這樣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比較親切。

本課與下一課同屬“孝親敬長”德目,本課側重孝敬父母的教育,下一課側重孝敬祖輩的教育,兩課有些教育要求是相同的,如:知道他們養育后代很辛苦,應當敬愛他們,對他們有禮貌、會問候,外出和回家要打招呼,吃東西要先想到他們等。但是父母與祖輩年齡不同,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因此這兩課的教育還是有區別的,在教學中要注意把握好這兩課的不同之處。

課文還安排了小蘭對父母有禮貌的其他行為,即練習部分的“看一看”欄目,目的是為學生例舉出一些具體行為,以便鼓勵學生向小蘭學習,達到本課的行為目標教學。

教法建議

本課教學應注意四點。

1.本課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要將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通過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父母的“愛”,在教學中要貫穿“愛”的情感,不僅要情理交融,還要請行結合,以情促行,以行表達情意。

2.本課教學要加強行為指導,一年級小學生往往有了一定認識,有了情感,但不知該怎么做,或上課激動一時,下課行動依舊。本課教學要在激發學生愛爸爸媽媽情感的基礎上,提出明確的行為要求,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按行為要求去做。

3.本課教學要緊密聯系本校、本班學生的實際,在學生中發現好的典型,以學生身邊榜樣的真人真事打動學生。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老師要心中有數,使教學加強針對性。但要注意堅持正面教育,以正面典型促使學生自己認識到以往做的不足之處。不要過多地擺出學生的錯誤之處。

4.“孝親敬長”德目的教育,在一、二年級體現一個重點,安排五課時,一些內容在二年級教學中進行,以后各年級仍要進行這一教育。因此,在一年級進行這一教育時,不要求全,不要拔高,要認真體現課程標準對一年級教學的有關要求,符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實際。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我愛爸爸媽媽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父母養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親切關懷、照顧下長大的。

2.知道應當敬愛父母,做敬愛父母的好孩子。

情感:

1.體會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產生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2.愿意做敬愛父母的好孩子。

行為:

1.對父母說話有禮貌,會問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東西要先想到父母。

教學重點:體會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

教學難點:小蘭體會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對于過生日有了新的理解,過生日時應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因此把生日蛋糕給父母吃。

教具準備

1.動畫課件:《我愛爸爸媽媽》。

2.音頻:錄音故事《看誰做得好》

3.文本資料:《小明和媽媽》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同學們,誰能說說在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是誰?

2、同學們,在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他們對你怎么樣?

3、同學們,你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又是怎樣長到這么大的嗎?

學生討論著回答問題。

過渡語:好,剛才所有的學生都提到了爸爸媽媽,那現在就請同學們來說一說自己的爸爸媽媽對你們都做過哪些事情?你認為哪些是愛你們的,哪些是不愛你們的。

一、說說自己的爸爸媽媽

1、學生回答,討論。

教師提示:同學們剛才的回答有很多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現在就請同學們把剛才回答的問題一一記下來,然后分組討論總結,父母愛你們的有多少條?不愛你們的有多少條?然后由各組代表匯報結果。

學生分組討論,記錄,總結,匯報。

教師小結:父母愛我們的差不多,不愛我們的有兩點不同意見,最突出的就是認為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愛你們的行為。噢,這個問題比較點型,這樣吧!現在我們采取正反方辯論的形式,認為不愛你們的同學坐到左邊,你們是反方,認為愛你們的同學坐到右邊,你們是正方。我(教師)是主持人。

板書:說說爸爸媽媽

二、怎樣理解爸爸媽媽

1、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愛孩子的行為辯論大賽現在開始。

正方同學發言。

展示拓展資料中的《小明和媽媽》

故事中小明的媽媽打了他,你難道說媽媽不愛他嗎?其實可能正相反,就是媽媽太愛他了,所以不想把家里的困難告訴他,但當時打他,可能是實在沒辦法。但我方也不贊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說服教育,或和老師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反方同學發言。

正反方激烈地辯論。

教師小節:正方同學的那個故事很感人,反方同學說的也不差,父母打孩子不是不愛孩子的行為,只是教育方式有些錯誤。但我也不贊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說服教育,或和老師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現在我來給大家看一段動畫,大家來評一評小蘭做得好不好,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

演示動畫:我愛爸爸媽媽 下載

教師小結:小蘭把蛋糕給媽媽吃,說明她已經理解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小明把騙媽媽的錢還給了媽媽,說明他也理解了父母的恩情,理解了父母的恩情,就知道了爸爸媽媽是愛我們的,那我們是不是也要把同樣的愛獻給父母呢?那現在就請各組說一說怎 樣把愛獻給父母。

板書:理解爸爸媽媽

三、怎樣愛父母爸爸媽媽

學生回答。

播放錄音故事:《看誰做得好》??纯词遣皇呛臀覀兺瑢W做得一樣好。

教師小結:瞧,故事里做到的,同學們也都做到了。在家里聽媽媽的話,不惹媽媽生氣;好好學習,讓父母高興;出門時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時要叫爸爸媽媽; 吃東西時要先想到父母。

板書:愛爸爸媽媽

篇(9)

2.在討論中得出在發生沖突后,自己的錯要主動道歉,他人的錯要寬容體諒。

4.在情景表演中學會正確調整心情,并掌握一些處理的技能。

2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已經或多或少有了朋友,也懂得了一些待人處事的道理和方法,但是當學生間、朋友間、陌生同學間發生沖突的時候,很多學生還是處理不當,不僅影響自己的心情,還有可能失了朋友。所以對成長中的中年級學生,必須深入指導他們在遭遇沖突后正確應對,使自己的生活充滿正能量。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與人交往時,學會理解、善待他人。

教學難點:發生沖突后,能做到自己的錯主動道歉,他人的錯寬容體諒。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揭示課題

1.讓我們先來欣賞一段視頻.說說你的感受。(課前談話)

2.從剛才的視頻中,我們都感受到了身邊的一切是那么美好,可有時候生活也并非一帆風順,并非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磮D:……

3.你看到了什么?可以輕輕的跟同桌交流一下

4.是的,這些內容跟我們課前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像這樣讓人不愉快的小事件、就叫做“沖突”。你遇到過沖突事件嗎?

4.同學們,生活就像個萬花筒,有酸甜,也有苦辣,我們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卻常常被身邊時刻潛伏著的小沖突所打擾。那么當沖突發生后(板書完整),我們該怎么辦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話題。

活動2【活動】二.感受沖突后的不同心情,探究方法。

1.錄像《沖突》

讓我們先來看兩個小事例。你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了什么?

3.好,剛才看到的兩個片段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視頻已經結束了,但是事情到這里還不會結束,現在請你想象一下,放學后,走在回家的路上,甲和乙這兩個男孩子的心情如何,會不會因為這件事受到影響?

同時,我們可以想到A和B這兩個女孩子的心情一定是不平靜的。他們的心情會如何呢?(如果說到后悔,就引到“沖突發生時,他們的心情,你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呢?)

4.現在老師要鄭重地告訴大家,他們倆在生氣的時候已經做了一件對不起自己的事,這話從何而起呢?

美國有個生理學家叫愛兒馬,他通過畢生的研究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現在就讓我們去了解一下這個重大的發現:(仔細看,認真聽)

人在生氣時身體會分泌一種叫“兒茶酚胺”的毒素,這種毒素毒性與蛇毒相當,野就是說人每生氣一次體內產生的毒素是大量的,甚至足以毒死一只老鼠。

這種毒素會使血糖升高,腦細胞衰老加速,記憶減退,損傷免疫系統,使心肌缺氧,傷肝傷肺,皮膚長色斑……

孩子們,聽到這些,如果你就是視頻中的A和B,你會怎么樣?

5.后悔藥。我們都知道世上沒有后悔藥,但要是給你一次后悔的機會,你會怎么解決剛才的小沖突呢?(貼上學生總結的法寶:道歉、寬容、體諒、大度、理解……)

小結:是的,如果是自己的錯就主動道歉,如果是別人的錯就寬容體諒,退一步海闊天空……

讓我們齊讀自己總結的法寶吧。

6.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法寶,讓我們繼續下面的活動。請看情景劇《換位思考》

7.情景劇《換位思考》

當昔日的好朋友發生小沖突以后,媽媽是怎么開導她的?

小紅又是怎么做的?

小結: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當這樣的沖突發生后,我們還可以……(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尋找原因等)

現在我們把所有的法寶都來讀一遍。

(過渡):讓我們牢牢拽住這些法寶,應對生活中時時襲擊我們的小矛盾、小問題。

活動3【活動】三.指導實踐

1.瞧,在公交車上……你看到了什么?如果你是小孫,你覺得應該怎么處理?

2.再看,做作業時……這個時候,該怎么辦?

3.(小結和過渡):孩子們,你們運用自己的法寶,很好的化解了小沖突,真好!

4.我的沖突

朱老師也有過這樣的經歷:那是我五年級時候發生的。我在班里有兩個好朋友,好得不得了。有一天,我向小汪借了一塊橡皮,用完就放回去了,可是小汪找不到了,硬說我沒還。爭吵中,我倆都說了狠話:發誓再也不理對方了。第二天,我還生氣。可過了一段時間,我有些想念我們一起的快樂時光了。又過了一段時間,我感覺越來越難受了。就像一塊大石頭沉甸甸的壓在心頭上,我多么希望有人來幫我把這塊大石頭搬走啊!

如果,我是你們的好朋友,你覺得可以怎么做呢?(請第三方幫忙,打電話,寫紙條……)

5.后來,我就找到我們共同的朋友,請她在周六下午約我們兩個一起去玩,起先見面還有些尷尬,但是我們的手又牽在一起的那一刻,我感覺無比的輕松和快樂,我心頭的大石頭終于放下了。你們知道嗎,其實在我后悔和期待的時候,她也和我一樣的難受呢!

6所以,如果你有過這樣的沖突,或者以后遇到這樣的沖突,沒有及時解決又不好意思當面道歉的時候,你就可以……

7.4人小組交流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沖突

8.小結:孩子們,你們說的真好,當我們懷著一顆寬容的心,吹走心靈霧霾的時候,心里是不是充滿了陽光。是的,今天,我們收獲了解決沖突的法寶,我們就要和他們交上朋友,讓我們都擁有陽光燦爛的美好生活。

活動4【活動】四.結束環節

1.做書簽:

最后,我們再來欣賞一首小詩,……

(“寬容就是一只腳踩扁了紫羅蘭,而它卻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腳跟上?!?/p>

“寬容就是太陽被月亮無情地推下山,卻又不計前嫌,把陽光再次撒向大地?!?/p>

篇(10)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215-01

1 教學環節齊全、緊湊

導學案的設計中有目標呈現、課前預習、問題導向、生問師答、盤點收獲、當堂達標和師生小結六環節組成,其中每個環節之間緊密相連,幫助學生做好自學和鞏固。例如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走進青春》一框題中,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了青春期的含義、青春期的身體變化以及進入青春期所產生的心理變化等。不僅教師輕松的點撥,而且學生能愉快的掌握其知識點,再加上達標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了理解歸納與鞏固。

2 學習目的明確,做到優點放矢,教學效率高

運用導學案教學,要求學生在課前都預習了所要學習的內容,使課堂效率大大提高,學生認為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用在課堂上利用過多時間講解,而教師主要講解的是學生在課前預習不能解決的問題。運用了導學案教學,課堂上的練習幾乎都能解決完,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若真正運用好導學案的模式,無論怎么做,教學目的明確,教師的“教”將變得很輕松,教學效果好,效率也會很高。

3 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通過導學案的運用,大部分學生能自覺主動的去閱讀和預習,自己去解決學案中的內容,這對于學困生來說,激發了學習的興趣,能使很多學生參與其中,找到自身的閃光點,樹立起信心,從而對學習產生較濃厚的興趣,更加積極地去學習,真正做好學習的管理者。例如: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發掘自己的潛能》一框題中,學生學習導學案后,就可以了解到這節課所要學習的重點知識。學生通過自學,就能掌握其中的要點,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還能自覺地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這也從側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使他們的學習做到事半功倍。

4 學練結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能力

導學案的著眼點于學生學什么和如何學,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的是“學”。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滿足了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滿足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需要,對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我評價的體現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教師則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而課前預習部分,注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對知識點的歸納能力。通過老師在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就能夠掌握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情況,對學生課前不掌握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更好地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重視解決。

在運用導學案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小組合作學習效率太低,流于形式。導學案的設計中,是根據課程內容進行由易到難而設計的。在合作導向環節的小組討論時,好的問題能夠使學生的討論有成效而且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學生在進行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學習好的學生積極的參與問題討論,發表自己的砍伐和建議,而對于學困生而言,就成了聽眾或者觀眾。這主要源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太差,學困生懶得思考,從而出現了此現象。

(2)班額較大,分組有困難,教師很難照顧全體,顧此失彼,無法完成一節課所設計的教學任務。由于班級學生人數較多,有10個或者12個小組,各個環節都要照顧就變成了難事。如果每個小組都要關注,有可能會浪費時間,完不成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以便對學困生照顧不周。

(3)課程安排緊密,學生缺少預習的時間,而導學案要順利完成則需要每節課前扎實的有效預習。學生學習的課程多,每門課都有導學案和作業,沒有時間預習,加上對思想品德課還不夠重視,就出現了不完成導學案的內容,從而教學效果較差。

(4)學生不能真正的融入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導學案的運用使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得以調動,但是假如對學生駕馭的不好,就會成為個別尖子生的優秀平臺,而大部分學生尤其是學困生仍是人云亦云,甚至是乘混作亂,更有甚者課堂難以駕馭。

(5)學案上的時間設計不夠準確,學習目標有時太大,不適合學生理解和學習,在制定學習目標的時候仍沒有擺脫教案的影響。因為實踐導學案的時間不長,還沒有完全融入導學案的模式,在書寫學案時仍然受教案的影響,制定學案時所制定的目標脫離了學生的學情,出現太大太空的現象,他們有點摸不著頭腦,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同時,估計5 min學生應該合作討論完成的內容,但是10 min了學生還是完不成。例如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祝福青春》這部分時,合作導向題目共有兩個問題,預計8 min,結果6 min完成的只有一組,12 min的時候大多數學生依然沒有完成,再等待老師和其他同學的答案。

(6)對課堂小結不夠重視。課堂小結往往是一節課的總結與歸納,如果用一句話代過或者是簡單幾句話進行總結,會使學生把握不住這節課的重點知識,不便于學生的理解和鞏固。

上一篇: 公司讓寫工作總結 下一篇: 脫貧攻堅重大意義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 三级日本理论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制服丝袜美腿 | 一级a毛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 |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