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7 04:07: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體育行政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傳統行政管理與政府問題
在傳統的行政學理論中,政府是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的主體。在公共管理理念中,政府是居于公共管理(PublicManagement)核心地位和主導地位的主體之一。長期以來,特別是建立在行政行為階段的政府理論,對政府的考察一直停留在內部靜態結構上,甚至批評政府組織根本無法適應環境變遷的需要。一些學者在分析政府問題時,對政府組織的靜態形式考慮過多,包括結構模型、管理方式、制度要素、價值判斷等方面,最大的失誤是忽視了運轉起來的政府組織和參與其中活動的人之間的互動關系。這種風氣從古典組織理論時期一直蔓延到今天,可以稱之為“政府組織的靜態”。
重新閱讀古典組織理論的經典,我們會獲得新的發現。馬克斯·韋伯官僚制理論設計的前提是建立一套官僚權力對行政的控制機制。在他看來,勞動分工、層級節制、職業訓練都是以權力的不可侵犯為基礎,權力的絕對集中才能保證金字塔式的結構穩固存在。“任何官僚制組織都力求通過對知識和意圖的保密來增強其專業上的優越地位”。[1]韋伯同時認為,官僚制的技術優越性高于其他任何組織,其基本原則實現了官僚制在行政中的協調與控制功能。但事實上官僚組織的理論設計與實踐之間的嚴重脫節,官僚制的不透明性、組織僵化、嚴格的等級制度和理性主義的形式使任何公共組織不可避免地陷入封閉狀態中,并且拒絕民主、民主思想的滲透。
馬克斯·韋伯(MaxWeber)在設計組織模型時首先把靜態的規則看成最重要的,強調規則對組織的重要性。其次,把組織結構分層看作是重要的,強調科層與權力、責任的完全配套。第三,強調權力神圣不可侵犯,目標的精確性。第四,非常看重官僚制每一層級中個人的質量——是否是一個具備專業知識的技術官僚。在韋伯那里,組織要素的重要性超過要素之間的互動作用。
巴納德的研究重點放在組織結構的邏輯分析上,也是從靜態形式入手分析組織的。他的觀點是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的重要意義是相同的,組織以什么方式、什么狀態產生是判斷組織結構、性質的關鍵,各級組織包括軍事的、宗教的、學術的、的都是一個協作的系統,它們都是社會這個大協作系統的某個部分和方面。所有的協作行為都是物的因素、生物的因素、人的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這些不同因素的綜合體。這些協作組織是正式組織,包含協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標和信息聯系。在所有的正式組織中都存在非正式組織。正式組織是保持秩序和一貫性所不可缺少的,而非正式組織是提供活力所必須的。兩者是協作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在巴納德的觀點中,協作的重要性顯然是建立在更重要的對組織性質的認識基礎之上。
同樣,法約爾的研究以企業整體作為研究對象,他認為管理理論是“指有關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認的理論,是經過普遍經驗檢驗并得到論證的一套有關原則、標準、方法、程序等的完整體系”,有關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不僅適用于公私企業,也適用于軍政機關和社會團體。在1916年出版的《管理和一般管理》中,法約爾將管理活動分為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職能和十四項管理原則,并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討論。五大管理職能和十四項原則的重要性超過其他方面。
1937年,盧瑟·H·古立克(LutherH.Gulick)和林達爾·厄威克(LyndallUrwick)發表《行政論文集》(PapersScienceofAdministration),提出了“POSDCORB”職能,但僅“代表了1937年的公共行政”,“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在許多讀者內心深處變成了僵化的‘科學原則’。”[2][P.55]1961年,利格斯發表《公共行政生態學》一文,一定意義上了行政生態理論,但他只是把行政行為放在環境的簡單背景上進行剖析,仍舊沒有逃脫組織是一種靜態形式的思維模式。
也許,對于一些細小組織而言,以什么樣的狀態存在并不重要,但對政府組織而言,靜態形式的過多考察明顯地造成了政府組織的封閉性。
與此同時,傳統的行政管理理論和官僚制理論對“行政”與“效率”的理解適應了這種封閉性,并使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3]官僚制范式的流行摧毀了一切公共組織可能有的變革思想,雖然后來許多學者對其弊端進行了批評,但官僚制作為一種有效的組織形態依然長期存在,并且在此后的發展中演變成了另一種形態,即作風。作風表現出來的等級森嚴、權力集中、惰性嚴重,沒有進去精神,無效率等方面成為一切不作為的政府組織的病癥,也造成了事實上的政府組織的嚴重封閉狀態。在另一方面,傳統的行政管理理論始終沒能擺脫單一的價值追求,過多地圍繞“行政”與“政治”的關系進行爭論,看重“效率”這一靜態結果,而忽視了對民主、公正、回應性、平等動態價值的考察。同時,強調政府行為與政治行為不可分離,政治對政府的控制主要以政策的產出為基礎,這樣,政府的行為就首先是為政治負責而不是為公眾負責,表現出對社會、公眾封閉的一面。休斯在“政治控制的問題”的題目下指出威爾遜“要對政治與行政,或政策與行政進行嚴格的區分永遠都是不現實的,而且,美國實行的改革運動并未能實現將政策從行政中分離出來,或是將政治家從行政管理者中獨立出來”恰好證明了這一點。[4][P.46]
政府組織的基本特性并不是靜態形式所表現出來的封閉性狀態,“管理職能”一詞也不能代替政府的特性,而政府特性的研究也不能長期被忽視下去。拋開有關的爭論,仔細審視政府組織的運轉運動過程,全面梳理政府的運行軌跡,擯棄政府變革與發展的阻力,從一個新的視角全面理解政府組織,我們就會把握住政府的本質特性,促進政府更快、更好地前進。
二、政府的開放性特征
一個完整的組織從功能上看,其具備三個方面的特征:其一、資源聚集功能,即使各種分散的人力、物力、財力、智力、信息聚合在一起。其二、資源轉換功能,即促使各種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形成新的合力,實現“整體大于部分之合”的目的。其三、能量釋放功能,即通過一定的方式釋放組織的新能量,實現依靠單一資源無法實現的目標。從構成上看,社會組織的構成要素分為靜態要素和動態要素兩部分。靜態要素構成組織的基本形式,動態要素構成組織的運轉過程。靜態要素是隱性的,只有通過動態要素才能體現出來。動態要素是顯性的,只有在靜態要素的基礎上才能發揮作用。政府組織是特殊的組織,其聚集了豐富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資源,聚集了最有效的信息資源和掌握著最大的智力資源,通過有效的資源配置,政府組織可以解決其他社會組織無法解決的公共,提供公益物品和服務,滿足公共的利益追求。在政府組織中,靜態要素與動態要素的構成極其復雜,動態過程所表現出來的特性代表了政府一切要素的力量。在政府組織的多種特性中,開放性最為重要,也就是說政府組織的開放性特征是政府動態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最主要的特征,是所有構成要素的本質體現。
政府組織是依靠選擇建立起來的,公共權力的分享與公共責任的承擔要求政府必須以開放的方式與外部建立良性的關系。這不僅是政治民主的需求,也是政府組織自身的需求。Allison在其建立的模式中把公共組織所面臨的外部構成要素歸納為三種協調關系,即:與同一組織的外部單位或該組織的各個部門的協調關系;與獨立組織的協調關系;與新聞媒體和公眾的協調關系。[5]開放性正是實現這種協調的前提。然而,現實中的政府組織忽視了這一點,其基本運轉過程始終處于封閉狀態,因此,必要的協調中總是問題不斷。
一些者從古典組織的視野出發,把內部因素的互動關系看作政府組織存在的基礎,而另一些學者包括張金鑒先生則從行政生態的角度把外部因素的互動關系看得很重要。在這些研究中,他們看到了內部與外部之間的關系,但對這種關系存在的基礎忽視了,開放性正是這一關系存在的基礎,能夠解決和疏通因內外部關系不暢而造成的行政問題的發生。
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證明政府組織開放性意義的有力證據是尼古拉斯·亨利(NicholasHenry)的觀點,他從相關中證實組織模型應該有三種流派:封閉模型、開放模型和綜合模型。封閉模型中以韋伯為代表的官僚制理論(Bureaucratictheory)、以泰勒、吉爾布萊斯為代表的管理理論(Scientificmanagement)以及古立克、厄威克等為代表的行政管理(Administrativemanagement)或一般管理理論(Genericmanagement)三種最為盛行。開放模型中人際關系學派、新組織發展學派、組織與環境互動學派三種最為盛行。官僚制體制所治理的公民和官僚本身是反人本主義的,科學管理追求的效率能夠服務于人本主義,也能夠服務于其他價值。開放模型與封閉模型根本的差異可歸納為四項感知上的不同:對組織環境的感知、對人性的感知、對組織中操縱理念的感知和對組織在社會的角色和意義的感知。亨利雖然把開放模型的起源追到圣西門和奧古斯特·孔德的寫作年代,并認可了他們“組織本身則是人性的解放力量”,“強調自發性組織的價值”的觀點,[2][P.93-127]但組織的開放模型真正得到實踐并不是從理論源頭就開始了。因此,認識到組織的封閉模型與開放模型并十分完整地進行理論是尼古拉斯·亨利的貢獻,也為我們進一步理解政府組織的開放性意義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湯姆·伯恩斯(TomBurns)和G·M·斯道克(G.M.Stalker)1961年在其《革新的管理》(《ManagementofInnovation》)一書中對開放模型的主要特征進行了表述,也為我們理解開放性提供了。開放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在不穩定條件下出現的非常規任務;專門化的知識來完成共同的知識;強調目的(ends)(或者把工作完成)而不是手段;組織內部的沖突是由同事的交互作用加以協調而不是由上面來裁決;強調“責任的輪替(sheddingofresponsibility)”;個人對組織整體的責任感和忠誠感;組織被看成一個流動式的結構(fluidicnetworkstructure);知識能夠位于組織的任何地方;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不僅傾向于縱向的而且還傾向于橫向的;互動方式是為了成果和“建議”(而不是命令),而且以“貴族神話”為特征,包含了上下級最明顯的服從關系;強調工作成果以及完成任務的卓越績效,有時會犧牲對上級的順從;聲譽外部化了等等。[2][P.102-103]組織開放模型的特征是對其開放性的詮釋,作為最大的和最為深遠的公共組織—政府的開放性是政府組織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直接關系到政府組織的生存狀態。
開放性是政府文明的標志,也是政治文明的標志。作為民主政治中的一種基本理念,它是一種渠道,傳遞民眾和社會對政府的呼聲和要求,并要求政府以自己的行動做出積極的回應。作為政府追求的一種價值,它是對政府狀態的描寫,反映了民眾對政府評價和政府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作為一種制度安排,它意味著在政府內部與外部必須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以利于政府機器內在運行和外在運行狀況良好。政府開放性的基本內涵:(1)政府文明。制度追求與道德追求是政府的重要任務,關心政府的每一成員并實行人性化管理,通過民主的渠道樹立政府的威信,通過科學的建立政府的信譽,有良好的政風。(2)發展環境優良。政府有能力為自己創造和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并與之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使政治環境寬松,環境良好,社會環境穩定,環境優良。(3)政府職能獨立化。政府的基本職能: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職能是政府獨有的。要使政治職能完善,通過民主與法制的手段確保一切民力得到正常發揮。要使經濟職能社會化,通過建立多元的經濟主體使經濟成份的構成多樣。要使文化職能豐富化,文化產品多樣和多層次,真正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追求。要使社會職能健全,最大可能和最全面提供各種社會保障產品、提供人人享有的社會救濟和健全的社會福利事業。(4)政府行為公開化。通過行政聽政制度、行政采購制度、行政審批制度的完善,使政府在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指揮、行政控制方面的一切政務進一步公開化、透明化,并逐步建立各級政府財務公開制度和各級官員財產公開制度。(5)行政監督透明化。通過對監督目標的選擇把政府自身監督與其他監督主體共同監督結合起來,公開監督結果,提出改進措施,確保監督效果。
由于政府組織具有主導地位,政府組織的開放性可以產生不凡的意義。在組織之間,政府組織、私營部門和第三部門中公平、民主的意義大于效率的意義;組織無等級與公共政策的平等性;公共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的發展與進步先于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化模式是先進政治模式的結晶;組織在縱向和橫向方面都表現出網絡的穩固性,信息傳輸渠道暢通,即政府組織從中央到地方的縱向延伸與政府組織的橫向展開、私營部門從大集團到家庭作坊式經營的縱向延伸與私營部門的橫向展開、第三部門的不同類型分割等等,構成了整個社會完整的網絡體系,便于各類信息的傳輸、共享。在實現民主行政的進程中,實現從行政聽政到行政財務的全面公開;實現從政府上網到網絡政務的全面公開,公文開放瀏覽,通過網絡虛擬辦公解決實際中效率底下的問題;實現從人的管理到制度管理的轉變;實現政風的根本好轉,建立公務人員平等、自由、民主參與公務的機制。顯然,在這里,政府的開放性有兩重基本價值:一是保證了有效監督機制的運行,通過規制與參與,確立“平行式”監督和“滲透式”監督機制。二是有利于政府與公民社會之間建立零距離。
政府開放性以政府開放度為標準。衡量政府的開放度主要應該有三個方面的指標:制度開放指標、行為開放指標和開放進展指標。制度開放指標包括政府制度有多少種可以公開和查閱,有多少種無密級可言,政策和規章有多少可以在公共場所(包括互聯網)上公布。百分比越大開放度越大。行為開放指標包括政府決策項目的公開數目,行政聽政項目的公開數目和行政聽政次數、人數指標和公眾的評判指數,以及財務公開的數目。
政府開放性也是有限度的。開放性以不影響政府組織存在、不動搖政府組織作用的發揮為前提。無限度的開放性政府會失去社會價值,會導致全社會無政府狀態。有限度的開放性會使政府陷入封閉狀態。因此,強調開放性是強調政府開放性理性上的最大化,而非無限化。
過去有關開放性的理解十分片面,僅認為是政府組織的一種簡單狀態描述,是有關經濟、、政策等各方面的數據,包括技術數據和程序數據的進一步公開、政務信息公開和簡單的行政聽政制度,事實上并不是這樣,隨著政府開放度的加深,開放性的內涵會更加豐富、深刻。
三、開放性與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時代對政府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既不同與古典行政學時期,也不同與新公共管理時期,它要求政府以極度開放的姿態應對一切挑戰。[*]公共管理時代的基本特征是社會化管理趨勢日益明顯,公益物品的供給、公共資源的利用建立在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基礎上,并且以提供公益物品、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為核心,政府職能市場化、政府權力分散化、公共服務社會化、政府管理企業化和政府治理,這是傳統狀態下的政府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開放性是政府自治的結果,是政府實現善治的開始,也只有在開放性的特征下,政府公共管理的任務才能完成。
公共管理時代是全球化時代和知識產業興起的時代,開放性適應了這兩大發展趨勢。全球化帶來新的世界政治秩序、經濟秩序和價值秩序沖擊著每一個國家,給每一個政府以新的機會、挑戰、權利和責任。只有開放性的政府,才能在這種沖擊下獲得新的機會,在各種挑戰面前解決一切可能出現的問題,依靠政府權力獲得政府利益。知識成為商品和知識產業的興起促使政府間、政府與社會間的互動、協調關系加強。開放性政府就能夠兼收并蓄,接受各類知識,同時使知識轉化成經濟力量。政府也因為獲得了更多的知識而變得文明和守信。這兩大發展趨勢順應了公共管理時代對政府發展環境的要求,也確定了政府必須有的開放性特征。在問題的另一面,公共管理時代的政府面臨著更多的動態性問題(dynamicquestion)、復雜性問題(complexityquestion)與多樣性問題(diversityquestion),以開放性的姿態解決這些問題是公共管理時代對政府的要求。
開放性能夠解決公共管理時代政府的內部關系問題。政府獲得權力和鞏固權力需要經過一系列艱難的過程和面對各種各樣的關系,政府每一步行動都是各種關系協調、控制與選擇的結果。政府的內部關系通常是不透明的,外部關系則是清晰的。在政府內部,政府統治與政府治理的關系、成本與效益的關系、行為與目標的關系、組織與管理者的關系等等方面都表現出極不透明的特點,政府自身利益分割上很難照顧各個方面,利益的侵占與沖突使得政府內部常常出現不應有的爭奪與矛盾斗爭,必要的妥協與退讓很難做到。而在政府外部,政府與市場可以互補,建立政府生態的平衡運做機制,同時,政府與其他利益團體之間通過談判可以達成一定的協議,通過退讓、妥協達到雙贏。因此,開放性更強調政府內部關系的開放和透明、利益分割的開放與透明,矛盾的外化和解決矛盾的方法的透明,并由此使內部關系與外部關系溝通,最終建立“政府內部關系協調,外部關系順暢”的發展模式。
開放性能夠合理地解決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對國家總權力的分配事實上是由公眾委托的政府來承擔的,政府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擁有最大的公共權力。在整個社會領域,政府作為獨立的社會主體對整個社會事務的安排有更大的主動權和支配權。公共選擇理論與委托人理論以經濟領域為例,認為政府失靈與市場失靈同時需要對方去干預和補救,但這種干預和補救是自愿的還是強迫的?還是外在制度的安排?顯然,是外在力量的作用,這種外在力量正是政府公共權力的力量,政府與市場關系中政府更有主動權和支配權。在一個封閉的政府里,政府不會自發地讓位于市場的干預,市場也不可能自發地進行干預。一定意義上,市場的干預必須取得政府的支持和認可。只有在開放的政府里,政府才會讓位于市場,并安排市場合理干預和補救因政府失靈而造成的損失。政府的開放性越強,開放度就越大,有效的市場補充越充分,干預越有效。因此,開放性是協調政府與市場關系,解決政府與市場矛盾的一劑良藥。在市場提供有效的服務的同時,一個開放的政府懂得自己應該做的和必須做的事情,即安德森(Anderson)所認為的:(1)提供經濟基礎;(2)提供各種公共商品和服務;(3)協調與解決團體沖突;(4)維護競爭;(5)保護自然資源;(6)為個人提供獲得商品和服務的最低條件;(7)保持經濟穩定。[4]這樣,在整個社會生活領域,就會最終建立起一個“政府做,市場也做”的平等發展模式。
開放性解決了公共管理中政府的定位問題。在開放理念下,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方面就是政府組織的運行職能即計劃、組織、指揮、協調、總結、預算與人事七個方面必須是開放的,是在公開狀態下進行的,規章制度和文件除過的保密之外,民眾和任何社會團體的閱讀、查詢都是公開的和方便的。同時,政府的基本職能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方面的功能必須開放。政治的開放程度直接關系政治文明、政治穩定和民主價值的實現;經濟功能的實現完全依賴經濟的開放程度;文化的開放與兼容更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功能的最終完善;而社會功能的開放可以使更多的社會利益群體分擔社會事務,最終減輕政府的負擔。在開放理念下,政府的結構應該是透明的,盡管不同級別的政府組織結構模式不盡相同,但其基本的要素是應該清晰的。結構的透明有利于對政府運行成本進行監督,最終建立“透明政府”的結構模式和運行模式。
開放性有利于理解公共管理時代公共政策的實質問題。公共管理時代,公共決策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政府為自身發展制定必要的政策,其二是為社會制定規范和制度,包括符合私營部門和第三部門使用的規范與制度。政府決策最重要的是堅持民主與科學原則的統一,最廣泛的民主意味著決策過程最大程度的開放,一切科學手段的采用意味著決策的正確率增強和能夠經得起科學的檢驗。開放性的政府可以最大限度地體現民主的原則,可以充分吸收科學家的意見和采用最科學的辦法進行決策,使決策體現公共價值的實質,即最大化地滿足公共利益和解決公共問題,最終建立“大家決策,大家參與”的科學模式。
開放性確立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并對政府提出了“做表率”的要求。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利益的分享者,但并不等于政府可以獨霸和支配公共領域的所有事務。開放性是政府作為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和第三部門最終建立平等的主體關系,同時更好地體現政府民主、回應性、公正、公平的價值。政府必須以行動證明自己是可以承擔和擁有這一核心地位的,一方面所制定的公共政策不僅僅以政府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兼顧社會各個團體,特別是不制定歧視性政策和不平等政策,另一方面保證社會制度的公平與公正。政府是核心、更是表率,政府開放,其他社會組織、包括私營部門和第三部門也應該適度開放,最終實現“全社會開放”的完整體系。
開放性有利于克服公共管理中政府自利性和非理帶來的問題。政府自利性即政府公務人員依托政府肌體實現個人利益和政府內部部門官僚集團為實現部門利益而產生的自私行為稱為自利性。政府能力弱化、權力異化以及由此導致的公共行政中行政無效果、行政災害稱為非理。[9]就運行過程,自利性和非理的產生正是由于政府封閉運轉,公務人員行政行為缺乏監督,搞內部操作造成的惡果。在開放性原則下,不僅可以提高對政府的監督力度,而且可以有效監督公務人員的行為過程,特別是公務人員在公務活動中的行為,同時,依靠開放的秩序和制度保證一切非理在發生之前就得到遏止,從而減少政府非理下的災害發生,樹立良好的政府威信。
最后,開放性推動了公共管理時代民主化進程。依靠良好的民主的基礎,民主行政、民主管理的渠道愈加暢通,民主的結果更加有保證。同時,從經濟領域入手改變忽視效率的作風,實現生產要素自由地跨越地域流動,按照市場配置資源。從政治領域入手完善政府體制,改變政風和黨風,實現政治文明,實現民主科學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從文化領域入手重塑政府道德,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樹立政府威信。惟此,推動政府管理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
[1].馬克斯·韋伯.組織與組織[M].美國: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1947.
[2].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4.P.55.
[3].任曉林.官僚制的終結與后官僚制的興起[J].西北大學學報,2002(5).
[4].歐文·E·休斯.公共管理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9.P.46
[5].Allison,Graham.“PublicandPrivateManagement:AreyFundamentallyAlikeinAllUnimportantRespects?”InFrederickS.Lane.CurrentIssuesinPublicAdministration,NewYork,StMartin’sPress.
[6].任曉林.政府行為“雙重效應”[J].理論與改革,2000(2)
北方一些城市實行停止福利供暖,由個人直接繳納采暖費的供暖體制改革后,怎樣交供暖費成了百姓議論的熱門話題。
供暖作為一項公共服務性社會公益事業,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需求,近年來,相當一部分熱力用戶嚴重拖欠采緩費,已經成為北方地區冬季供暖的主要問題。隨著城市供熱逐步實行社會化生產和商品化供應,規范供熱和用熱的法規尚未出臺。使得城市供暖愈發凸顯出其與時代的錯位。首先調整供暖關系的《北京市住宅鍋爐供暖管理規定》產生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當時城市住房改革尚未全面展開,房屋多以公房為主。根據相關規定,供暖費原則上由單位負擔,除非采暖人沒有單位。當時現如今住房已完全私有化,但供暖方面卻沒有出臺新的規范;此外如何在政府的計劃指導下將服務性社會公益的“供熱”作為商品進行生產、流通和消費,如何制定合理的熱價,并按熱計量收費等等問題。另外,由于供暖合同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其與《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也并不協調。具體說來,當前供暖合同糾紛案件呈現出如下特點:
一、造成拖欠供暖費原因多種
一種是用戶所在單位與供暖方簽訂協議由其交納供暖費用,單位效益欠佳導致供暖費累計拖欠;此外,有些單位職工購買了單位房屋的產權,但是未及時通知供暖單位變更供暖合同,造成用暖職工不知交納,所在單位誤以為職工已經交納,而供暖單位等待用暖單位交納的脫環現象;第三種情況是,一些職工離開原單位,但未及時變更供暖合同,形成了上述脫環現象,造成供暖費多年拖欠。
(二)供暖合同糾紛舉證難,對于供暖質量和標準問題,特別是供暖期間以后,用暖人舉證較為困難;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在民事訴訟中,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應當舉證證明自己的主張,否則將承擔舉證不能甚至敗訴的后果。
(三)按照政府對公益事業的要求,供熱企業不能像其它商品生產者享有隨意提價或停止銷售的自由。使得改建供熱系統投資的費用承擔問題與政府供暖價格計劃控制成為難題。特別是建國幾十年來蓋的樓房,在設計供熱系統時根本就沒有考慮節能和計量問題,供熱系統本身存在著不具備熱計量、環保和熱調控能力的固有缺陷。此外,不論新建還是老系統改造,均需要加裝必要的設備,同時對供熱系統的水質也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投資需要增加,導致供熱成本增加,但按照政府對公益事業的要求,供熱企業又不能像其它商品生產者享有隨意提價或停止銷售的自由;其次是供熱收費機制不健全,處罰不繳費者無相關法律可依。熱既然是商品,它的價值就應通過價格來體現。集中供熱對同一地界內的千家萬戶具有相對的壟斷性,它不能像一般商品在市場上流通和交易。所以“熱”又是一種特殊商品。據此,在制定供熱價格時一方面要全面測算供熱的經濟性,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慮供熱的政策性,否則,不僅計量供熱推廣不了,還會釀成社會的不安定。
(四)供暖欠費糾紛大幅上升
以近三年宣武區法院為例,2002年收案167件,2003年收案212件,而2004年收案猛增達1506件。從受理此類案件的絕對數量上來看,每年均以400%的速度增長,是民事案件中增長最為顯著的一類案件。從該類案件占該院民事案件的比重上看,由2001年的0%增長到2004年的近10%。由此可見,供暖糾紛大量出現,已經成為今后的一種必然趨勢。
(五)訴訟主體的特點
從2002年受理的167起案件中來看,原告多為供暖中心和一些物業管理公司。到2004年,原告主體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供暖單位逐漸成為原告的主要形式。而以接受供暖服務對象為原告的案件卻及其少見。
(六)被告主體呈多元化趨勢
從1961年《北京市房地產管理局關于冬季暖氣收費的暫行規定》至今,北京市依然延續著由單位承擔的原則。從而也導致了供暖方只與職工所在單位簽訂供暖協議,這樣,以單位為被告的案件占到主要地位。尤以國有企事業單位為主。隨著城市住房改革的不斷推進,加之個人支付取暖費的商品房增多等原因,一批勞動者享受的福利供暖待遇正發生變化,以個人為被告的案件也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在這些以個人為被告的案件中,被告多為下崗工人、失業人員等社會低收入人群。
二、案件呈現出以上特點的原因
(一)傳統的供暖協議與《合同法》的不相適應性
我國供暖體制是在計劃經濟時代作為一項福利事業建立起來的,當時供暖費用全部由政府負擔。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供暖體制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根據1994年出臺的《北京市住宅鍋爐供暖管理規定》,政府對供暖開支不再統包統管,而轉向由采暖用戶所在單位負擔,對于沒有工作單位的,由采暖用戶個人負擔。但在《合同法》頒布實施以后,供暖體制很難適應《合同法》發展的要求,逐漸凸現出與法律規范諸不相適應的地方。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1、供暖協議簽訂的不自由性
目前的供暖協議簽訂的現狀是,為個人采暖用戶付費的單位并非出于自愿與供暖單位簽訂供暖協議,而是迫于市政府的強制性規定。2、供暖協議履行的制約性,《北京市住宅鍋爐供暖管理規定》中規定,采暖用戶無正當理由拒絕交納供暖費的,房地產管理機關可以責令其限期交納,情節嚴重、拒不交納的,經房地產管理機關批準,供暖單位可以停止供暖。由此可以看出,供暖單位行使權利受著行政規章的制約。即使采暖用戶具有“情節嚴重,拒不交納”法定停止供暖情節的,卻還要受到房地產管理機關的批準。從目前的社會大環境來看,考慮到地方政府的穩定因素,房地產管理機關很難批準供暖單位停止供暖。所以,針對采暖戶拖欠采暖費的情況,供暖單位只能繼續履行合同義務,這顯然與立法本意不相適應。3、供暖協議權利義務的不對等性。供熱在技術上系整體供熱,在采暖方欠費時,供暖方卻不能停止供熱,以保證整體供暖。
(二)作為用熱單位一方的行為
1、用熱單位無力支付供暖費引發的糾紛
一些用熱企業經營不景氣,效益不好,本來對職工的基本工資都難以發放,更不用說對職工供暖費的支付了。而傳統的由職工所在單位代繳的機制當面臨單位無力支付時,就顯現出諸多弊端,使得糾紛擴大化。
2、用熱方未及時變更供暖協議引發的糾紛
主要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隨著公有住房制度的改革,部分用熱單位對供暖費用的承擔方式也隨之進行了改革。用熱單位與職工約定,職工承擔一部分供暖費用,或是將供暖費用直接發放給職工個人,由個人直接繳納供暖費,單位不再負擔該項費用。但是用熱單位卻未曾對原供熱協議中供暖費的承擔條款作出相應變更,使得自己仍然是供熱協議的一方相對人,仍應對供暖費承擔付款義務。另一種情況是,在職工調離單位,或者被辭職后,為其支付供暖費用的單位沒有及時與職工就供暖合同中供暖費用的支付方式等條款進行變更或解除,而當供暖單位收取供暖費用時,職工原單位卻難咎其則,以致于雙方對供暖費的承擔產生糾紛。
(三)作為供熱單位一方的行為
1、供暖質量不合格導致的糾紛
如住戶室內溫度不達標,不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溫度標準、時間標準。但由于采暖戶其沒有及時主張自己的權利或沒有在瑕疵發生時采取有效的手段解決,以致在訴訟中不能舉出任何證據,從而無法獲得法庭認定。
2、用熱單位的法律意識增強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社會關系被納入到法律調整的范圍中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制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供暖單位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近幾年由于能源價格持續上漲,給供暖單位的經營也帶來沉重的負擔。雖然物價局核定的供暖費在逐步增長,但采暖戶拒不交納采暖費的情況還是大量存在,使得供暖單位舉步維艱,從而也就使得以訴訟方式討要供暖費的案件大量涌現。
三、當前審理供暖糾紛案件遇到的問題及對策
(一)采暖戶要積極舉證。由于熱具有傳導性,因此在溫度問題上應注意做好取證工作,比如請公證處鑒定溫度、低溫保持的時間,調查問題的原因等。做好證據保全,才能使問題得到合理和有效解決。
(二)供暖費用的承擔主體應如何確定是法院在解決供用熱力合同糾紛中應當首先明確的問題。根據《北京市住宅鍋爐供暖管理規定》的相關規定,供暖費原則上由單位負擔,除非采暖人沒有單位。但在今天住房私有化的形式下,并沒有新的規范調整個人私有房屋的供暖費用承擔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可依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追索供熱費案件的若干意見》之規定,即以合同主體為標準,一采暖個人所在單位或無單位個人本人為補充的確定被告原則。而在審判實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沒有簽訂供暖合同的,雖然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雙方沒有簽訂合同,但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合同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也成立。但因為長時間政府政策規定由單位代職工繳納供暖費,使得一些供暖單位先告職工個人,這些職工以采暖費應由單位負擔為由提出抗辯,故而被告主體不適格,供暖單位只能先撤訴,然后再告單位。此外,雖然北京市高院在被告主體確定問題上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但由于政府規章同時存在規定的情況下,這就使得供暖方在選擇訴訟主體時有了多重選擇,結果出現錯誤。從最近幾年的案件審理情況來看,撤訴案件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針對以上情況,筆者認為,應逐漸統一相關法律規定,完善有關訴訟主體方面的法律規定,以免對當事人造成誤導,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出現。
(三)關于供暖合同權利義務的對等性問題
供熱在技術上系整體供熱,在采暖方欠費時,供暖方難以行使一般民事合同主體的不安抗辯權,不能停止供熱,以保證整體供暖。由此供暖合同具有與其他民事合同不同的公共服務性、行政強制性、強制履行性的特點。正是由于供暖單位具有以上的特殊性,所以當采暖方拒絕付全部款項時,法院應不予支持。因此,筆者認為,在現有供暖體制和政策法規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供暖單位應當采取積極形式與采暖方簽訂供熱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尤其是明確采暖一方應當全額支付供暖費用,避免出現糾紛時無任何法律依據。另外在立法上,應進一步完善有關供用熱力合同的規定,針對其自身的特殊性,對合同中有關權利義務條款的內容作出更為具體、明確、切實可行的法律規定,以便使對供暖糾紛的處理完全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上來。
1、供暖合同條款內容的變更
供暖系公益事業,供用熱力合同通常執行政府定價。但在許多供暖協議中,卻沒有出現供暖的價格標準,而是應當按照當時的實際價格執行。但是隨著物價指數、供暖方式的改變,一成不變的價格標準顯然不能支持供暖單位的正常運營。當政府定價上調時,供暖方往往不及時通知采暖方價格變更,由此采暖方拒絕履行上調部分的差價。因此,筆者建議對供暖價格進行調整后,供暖單位應當及時通知采暖方,并積極與采暖方就新價格的約定在原合同中作出相應變更。
2、供暖合同的終止
1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的看到,依法行政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
1.1“法治”意識比較淡薄。人治觀念重。部分領導和干部,依法行政還多是說在嘴上、寫在紙上,并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上,習慣于“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置法律于不顧。有些領導和干部往往把自己擺在了超越法律之上的位置,總習慣地認為法律只管老百姓不管官,忘記了自己同樣需要接受法律的約束,從而無視法律的規定。
1.2違法行政問題突出。違法行政主要表現是:行政執法隊伍過多、過濫;部門職能重疊,職能不清,重復執法,多頭執法現象嚴重。二是行政執法亂收費亂罰款多。當前,多數基層執法隊伍經費的主要來源是罰款和收費,而且罰得越多,收的越多,返還的也就越多,使行政執法與執法者的自身利益直接掛鉤,造成執法行為與執法目的嚴重背離。三是執法程序“隨意性”多。有的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不履行事先告知義務,剝奪了行政執法相對人的申辯權;有的不告知行政執法相對人獲得法律救濟的途徑,剝奪了行政執法相對人的法律權利;有的顛倒程序,先罰款后定性。
1.3行政執法監督力度不強。一是行政執法監督未形成系統化、制度化、經常化和全面化的執法監督格局。二是行政執法監督缺威,違法執法者卻很少受相應的懲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人治”思想作怪。我國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統治的國家,人治、特權思想較為嚴重。長期以來,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領導干部長期主要是依靠政策辦事,人們習慣于“人治”思維,這是產生問題的思維因素。二是小集體小集團重點利益思想作怪。有的領導怕影響單位的“形象”、“政績”,不支持有關執法部門對違法行政行為的查處。三是行政執法的監督制約機制不夠完善。內部上下迎合的多,抹不開情面。外部監督大都流于形式,實質監督少。
2推行依法行政的問題與對策
2.1更新觀念,牢固樹立行政法治意識。一是要革除“人治”思想,樹立“法治”意識,切實做到依法管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切實維護和保障廣大公民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二是要革除法律治民不治官的錯誤思想,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重在依法“治官”的觀念。
引言
索緒爾是20世紀偉大的語言學家,索氏語言思想體系博大精深,其中一個重要理論就是所謂的“任意性原則”,即語言符號是任意(arbitrary)的。他在《普通語言學》一書中指出:“語言符號建立在兩種非常不同的事物之間通過心智所形成的聯想的基礎之上,但這兩種事物都是心理的,并且在主體之中:某一聽覺形象與某一概念相聯系……一定的聽覺形象與一定的概念的聯系,并賦予這種關系以符號的價值,是一種完全任意的聯系。”接著他又把聽覺形象和概念分別稱為“能指(signifying/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能指和所指之間的關系就是任意的。
索氏認為,語言任意性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符號的內部關系,即概念和聽覺形象之間的關系,它們之間不存在任何聯系,用一定的能指表示一定的所指是沒有原因的和不可論證的,是“大家的看法一致”的結果。語言的任意性在索氏看來是語言的“第一原則或基本真理”。
索氏的任意性原則在近代西方思想史上引起強烈震動,他的學說直接推動了結構主義的誕生。結構主義于20世紀上半葉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符號能指和所指之間的任意性原則一統天下,很少有人提出質疑。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功能語言學和認知語言學勃然興起,研究者們發現,語言中存在著大量的理據性(motivation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象似性(iconicity②),語言幾乎在各個層面上都表現出象似性,有的學者甚至說,象似性是語言的根本屬性。至此語言的任意性原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關于語言究竟是有理據的還是任意的,各路學者著書立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在閱讀這些論著學說過程中發現,不管是理據派還是任意派,在論證過程中都存在幾個問題:進行論證的語言層次不同;“約定俗成”的理解不同;術語使用不同。本文欲就這些問題進行澄清和說明。
單純詞的能指和所指關系是探討語言理據性和任意性的根本層次
語言形式(包括語音形式)和形式所代表的概念之間,亦即能指與所指之間有沒有關系是理據派和任意派爭論的焦點,是兩個派別之間的分水嶺。理據派認為能指和所指之間有原因可言,有理由可究;能指和所指之間存在理據,即發生和發展的依據或者動因,二者是必然的可論證關系。任意派則針鋒相對,堅持能指與所指之間的不確定關系和不可論證關系;二者之間不存在理據,是任意的。
探討語言是有理據的還是任意的可以在語言各個層面上進行,但語言歸根結底是由單純詞構成的,合成詞的理據顯而易見,如漢語詞“雪白”采取的就是象似性理據,“像雪一樣白”,但組成“雪白”的“雪”和“白”這樣的單純詞有沒有理據呢?學術界在此出現分歧,其實這個問題索氏也注意到了,他提出了絕對任意性和相對任意性的區分,“在每一種語言中,我們必須區分什么是完全任意的和什么是相對任意的。在任何語言中,只有某些符號是完全任意的,對于其他符號,我們涉及可能區分任意性程度的問題”。他舉例說,vingt(二十)一詞是絕對不可論證的,因此是絕對任意的,Dix-neuf(十九)不是完全不可論證的,具有可論證性,所以是相對任意的。相對任意性也就說明有一定的理據性,其實,vingt和Dix-neuf分別屬于單純詞和合成詞,由此可以推論,索氏承認語言在單純詞層次以上是存在理據的,單純詞層次之下是任意的,也有學者進而直白地提出“單純詞沒有理據,合成詞有理據”,對此說法王艾錄予以澄清和批駁,認為單純詞也是有理據的。
我們同意王先生的說法,但同時還要澄清兩個問題。其一,學者們在談論語言任意性和理據性時使用不同的詞來指代語言符號的二元實體,如能指與所指、名稱和事物、音與義、名與實等,為了避免混淆,本文依然采用索氏的“能指”與“所指”這對概念。其二,任何語言在出現文字后都是形音義三者統一體,能否從單純詞的詞形和詞義之間的關系來討論語言的理據性和任意性問題,回答是否定的。拿漢語來說,漢語中的單純詞中有數量可觀的象形字,如山、水、日、月、象、虎、馬、牛、羊、鳥、魚、燕等,這些字都是對客觀世界中事物的臨摹和模仿,理所當然也就有理據性,探討單純詞字形和概念之間有沒有理據也就失去了意義,但問題是,文字的產生是語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文字產生之前語言僅有語音形式,語言首先是聲音系統(口語),然后才是文字系統(書面語),這是語言常識,那么單純詞語音和概念之間有沒有理據可言呢?舉例來說,漢語用shān這個音(能指)來表示“山”這個概念(所指)有沒有原因呢?從這個層次上來論證理據性才是根本的。
如何理解“約定俗成”
能指與所指的關系之爭很像中西方古代關于名與實的爭論,可以說是語言哲學的根本問題。古希臘哲學家對語言有兩種看法,一種是自然派(Naturalists)或者唯實論(Realism),其觀點是一切詞天然地代表著它們所指稱的東西,所以要努力研究詞源;與此相反的另一種觀點是慣例派(Conventionalists)或者唯名論(Nominalism),認為名稱之所以能夠指稱事物是由于慣例的原因,也就是語言使用者達成的協議。前者接近理據論,后者接近任意論。我國春秋戰國時期也出現過名實之爭,孔子、老子、墨子等都對此作過論述,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荀子在《正名篇》中說:“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從此,語言“約定俗成”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并把“約定俗成”等同于“任意性”。然而許國璋指出,“任意性”和“約定俗成”不是同義詞……“約”意味著一個群體的存在,意味著說話人和受話人的存在……受社會制約的東西,是社會共議(consensus)的結果,決不是任意的創造。與此同時,李葆嘉卻說,荀子所謂約定俗成的實際含義是“王者制名,其民相效,而不是‘人們(或社會)共同意向決定’”。王艾錄認為,就“約定俗成”的本義而言,李葆嘉的解釋是正確的,但很難一下扭轉人們對它的“社會習慣”的通行理解,因為關于“約定俗成”的理解也已經“約定俗成”了。我們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詞語使用的混亂局面也跟“convention(al)”一詞的翻譯有關,“convention(al)”不宜翻譯為“約定俗成(的)”,而應翻譯為“慣例(的)”,即習慣使然。
結語
語言究竟是有理據的還是任意的,這種爭論還會持續下去。筆者認為語言理據性和任意性兼備,理據性是根本的,任意性是語言的第二屬性,任意性以理據性為基礎。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根據語言中殘存的蛛絲馬跡還原語言初始時的理據,但在此過程中要弄清楚相關問題,諸如論證的根本層次、“約定俗成”的理解以及術語規范等,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語言理據性和任意性研究的深入。
注 釋:
①motivation本文遵從多數學者的翻譯,稱為“理據”,也有翻譯為“動因”等。根據李二占的研究(見《南昌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語言理據性的哲學思考與經驗觀察》一文),“理據”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意思是“道理之所在”。本文指的是符號能指與所指之間的可論證性。
②iconicity本文采用“象似性”這個翻譯,也有學者譯為“臨摹性”、“仿擬性”等,并認為語言的理據性表現為多個方面,象似性為其中一個重要方面。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語言的可證性》,《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1)。
2.劉潤清:《西方語言學流派》,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3.劉潤清、張紹杰:《也談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載(黃國文、張文浩主編)《語言研究群言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4.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問題》,《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1)。
5.索緒爾著,張紹杰譯:《普通語言學教程》,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王艾錄:《關于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和理據性》,《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6)。
7.許國璋:《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問題》,《外語教學與研究》,1988(3)。
教育不只是針對學生的文化教育以及德育等教育方面的內容,學校的行政管理也很重要,行政管理是教育的領頭羊,只有行政管理到位得當,教育才能在這一平靜的大背景下順利向前,行政管理在高中教育階段尤其如此。高中是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轉折階段,關系著學生的未來,因此對高中教育中行政管理出現的問題要予以重視并及時提出對策解決這些問題,方能讓高中教育健康發展。
一、高中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新課改在盡力實施,目的是解決高中教育中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引導教育平穩發展,利于學生,利于政府,利于社會。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部分老舊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那些根深蒂固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并且新的問題不斷浮現。其中主要面臨的行政管理的問題有:盲目擴大規模,忽略了特色;資金短缺導致的教育質量下降;高中教育所處在的復雜而敏感的社會位置。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受教育的條件也相對增加,對于教育環境和教育設施的要求也不斷拔高。因此目前很多高中學校盲目的擴大辦學規模,增加校區,擴大校區面積,大力招聘教師,合并學校。這樣一來,學校的特色被稀釋或者消失不見了,生源雜亂,管理方式回溯到傳統的模式,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這樣的做法從反面削減了教育質量,失去了本來引以為傲的教學特色。還有一種情況便是教育模式的多元化趨進,很多高中現在都合民辦,綜合高中為一體,從目前的情況看,這樣的合并讓學生在畢業時有了更多的選擇,既可以選擇繼續深造,也可以選擇就業。但是這種相對中庸的做法讓教育質量得不到保障,教育資源分配方式不合理,衍生了高中教育中各種新的問題。另一個方面是學校的辦學資金方面的問題。目前我國高中教育的資金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社會資金的注入;二是學生學費;三是政府撥款。這其中的政府撥款是主要的資金來源,由于政府撥款并不是不竭之源,因此在高中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特別是資金管理方面就會出現問題,教育質量隨之下降。同時也由于資金的不足導致很多民辦高中學生的家庭的負擔增加,整個教育鏈出現問題。最后一個問題是目前高中教育在國民社會中所處的復雜而敏感的位置。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開始成熟,心智處于羞澀懵懂的青春期,從而決定了這個時期受教育學生的復雜性,管理成本增加,教育成本增加。同時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受教育意識得到空前解放,家長和社會各方對高中教育的關注程度與日俱增,因此高中教育像被放在放大鏡下面一樣,所有的不好和問題都被放大,所處的這樣的位置給高中教育的行政管理帶來的壓力也與日俱增,管理難度空前上升。此外就是高中教育處在初中教育和大學教育之間,大學屬于高等教育,初中屬于義務教育,這就給夾在中間的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中教育起到承上啟下、完美銜接的作用。因此高中教育便不知不覺被放到了一個及其敏感的位置上,所帶來的行政管理難度可想而知。
二、高中教育行政管理的對策
針對高中教育所處的位置,社會大環境所決定的發展方向,出現的各種問題,在行政管理方面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并盡快得出相應的措施,出臺相關政策,在保證高中教育行政管理良好運行的情況下平穩地發展文化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不辜負社會和各界人士的希望。本文提出的對策主要有:優化高中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建設高質量的管理隊伍;科學合理地利用各方教學資源。行政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管理體制,也就是各個管理階層的職能規劃,明晰每個管理部門的職能,各個部門各執其事,做到管理中的清晰明了。在每一個方案實施之前都應該有相關部門經過一定的流程,提出方案,討論方案,評估方案的可行性,表決、執行、反饋是這一流程的主要步驟。優化職能之后,從內部看來,管理人員的素質便是決定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為行政管理提供一個優良的人文環境是行政管理良好向前的保障,國家或是政府部門通過有效的措施對高中教育中的行政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問答,考核,對管理成果進行評估。建立一個高素質、高質量的行政管理隊伍,是提高行政管理質量的關鍵一步。最后就是整合教育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科學合理地利用各方資源,提高管理的效率。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作為適應性的第一人,教師便成為了管理中的重點,科學的培訓會讓教師在適應新課改的過程發揮重要的帶頭作用,保障高中教育的順利向前發展。
三、結語
高中教育階段是一個敏感而多變的階段,處在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間,處在一個復雜的位置上,因此對于高中教育的行政管理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一同打造一個良好的高中教育的環境。
參考文獻:
一、分析德育現狀,拓展德育課題
學校在規劃重點課題“學校整體性德育體系構建研究課題”中,對“中學的德育現狀究竟如何”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深入的分析。調查分《教師問卷》、《學生問卷》和《家長問卷》,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法,選取雙路中學原一年級173人,原二年級149人,原三年級165人;選取與學生樣本相關的任課教師、班主任及學校德育干部、校領導25人。調查結果均通過統計對比分析。這項調查結果比較準確地反映了以前雙路中學德育工作的實際情況,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學德育工作,提供了現時的著眼點和著手點。為此,我們對這項調查結果與分析特別予以總結。
調查結果1、德育要求缺乏一貫性
德育目標內容缺乏一貫性。德育工作必須要有明確的德育目標和要求,也就是說,通過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長為具有何種道德品質的人。變動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總是浮在表面,難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導的德育目標總是變來變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緒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風。這種尚處于“他律”階段的道德行為,一旦脫離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狀態。
調查結果2、重智育輕德育的傾斜價值取向
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成了一種普遍的傾向。從過去的“只要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今天的“出國熱”、“電腦熱”,人們的意識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識,看重分數的傾向。家長只關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視思想道德品質,高校錄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現。社會需要、就業壓力、高收入的回報,以及家長的投入與期望等原因,都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升學競爭的壓力,這就使學校德育工作受到巨大的牽制。在很多學校,德育處于智育的從屬地位,評“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整體性、完整性及滲透性都不能在學校工作中有所表現。因此,德育工作總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實到學生道德行為的改變上來。
調查結果3、家庭、社會與學校德育步調不一
學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學校內部的德育環境建設由于受物質條件的制約普遍比較落后。而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影視、娛樂場所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學生社會生活的領域迅速擴展,大量家長長期外出打工,單親家庭的出現,無不使學生的成長脫離了家長的正確引導,這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學校德育側重于正面教育,灌輸的是真、善、美的東西,而學生在家庭、社會卻耳聞目睹了許多光怪陸離、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這樣,學生一旦走出校園,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會時,便會感到學校、老師灌輸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顯得多么單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現了“學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學生回家兩天”的狀況。
調查結果4、教師思想不統一,共識沒達成,德育體系沒構成。
教師比較重視對學生進行道德知識的灌輸和教育,忽視學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視作為獨立個體,有著巨大發展潛力和個別差異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忽視了學生個人存在學生知、情、意、行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起不到共同發展的作用。各個環節、部門在對德育的認識上沒有統一思想、達成共識,構成德育體系,形成德育氛圍。
實驗研究表明:改進我校的德育工作,重新樹立學校在社會上的良好形象,已成為擺在面前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學校經過認真分析,確定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堅持德育工作前瞻性原則,“以人為本”,樹立德育的核心地位,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確立“抓基礎、嚴管理、重建設、講實效、創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整治學風,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為德育工作重點,逐步完善教師德育隊伍建設,不斷擴展德育的深度和廣度,完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三結合”網絡,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學校德育體系,實施德育的現代化、科學化,不斷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二、建設教師隊伍,形成育人環境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引導者,在不斷的探索實踐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學習研討——實踐體悟—反思重建”為主要抓手的新型教師隊伍建設基本思路和策略。
1.抓學習研討。“整體構建學校德育管理體系研究”推廣實驗,要求從校長到教師的整個教育觀念進行全面更新,形成一整套以學生的終身學習和主動發展為基礎、以生命觀為核心的涵蓋著目標、價值、對象、活動及管理的現代教育觀念系統,并通過積極的研究性實踐,將理念轉化為校長、教師的不斷創新的教育教學和辦學行為。因此,學校提出了“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立足終身、管有特點、教有特色、學有特長”的辦學理念。
2004年剛進入實驗,學校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組織教師系統學習構建學校德育管理體系的理論上。學校把我校的《學校整體性德育體系的構建研究》的開題報告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全部內容復印,裝訂成簡易小冊,發給實驗教師人手一份。在經過了一個階段的初步學習后,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學習和感悟的實效、進一步營造學習氛圍、豐富學習形式,學校通過交流、辯論和研討,起到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提高的學習目的。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校還組織了多次專題學習研討活動。
2.抓實踐體悟。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學能力的提高,理論學習是基礎和前提,但光憑看專著、學理論,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通過自身的實踐和體悟,才能逐步達到觀念的內化和遷移,并將內化了的教育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育教學行為。因此我校實驗課題開題以來的推廣實驗中,十分注重抓教師的實踐體悟,一方面充分關注日常的課堂教學,通過班級的班團活動來具體指導和掌握教師日常德育管理實踐的狀況;另一方面,學校經常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題研討活動來強化教師的實踐體悟,每學期以學科組為單位開展一項專題研討,人人上德育研究課、個個班級召開主題班會,豐富的經常性的有指導的實踐活動,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堅實和寬闊的舞臺。
3.抓反思重建。“學校整體性德育體系的構建研究”非常注重教師反思和重建能力的培養。主動的反思習慣、良好的反思和重建能力,是教師自我持續提高與主動發展,成為“智慧型”新型教師的一種重要途徑。我校將培養教師的反思和重建能力與學校的德育管理工作緊密結合,作了積極的探索:一是進一步完善了學校不僅是育人的主陣地。而且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學校注重研究新時期校園文明建設的特點和規律以及教育發展的規律,研究學生的特點和成長規律;二是根據教師上交的“德育教育反思筆記”,校實驗指導小組及時發現和捕捉教師實踐研究中的“亮點”,并幫助其總結,形成案例或課題,開展個人特色項目的研究;三是充分發揮教研組在培養和提高教師反思重建能力方面的獨特作用,在組內積極倡導經常性的集體反思和重建,并根據實驗過程出現的問題確定新的課題研究,為德育課題研究提出了更多新的內容,學校各實驗教師向學校課題組申報了14個子課題,研究的范圍涉及到學校德育管理的各個方面。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環境,因此學校課題指導王賢銀校長提出了“讓校園充滿教育,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讓智慧促進發展”的教育思想。
三、形成德育體系、完善德育網絡
在德育管理過程中,學校始終以全員育人為最高的目標。學校不斷完善“健全網絡——樹立形象——升華精神——培育人才”的育人過程。德為人之魂。德育為立校之本。德育教育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德育工作中;學校健全了“一套班子十條線”的德育工作網絡:“一套班子”,即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即校園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校長為組長,對全校德育工作負總責;“十條線”是:①校長——政教----班主任一一學生一條線;②校長——政教——文明崗——學生一條線;③校長——政教——班委會——學生一條線;④校長——團委——團員同學——學生一條線;⑤校長——教導處——科任教師——學生一條線;⑥校長——住管員——學生一條線;⑦校長——值周教師——值日教師、樓層值周教師——學生一條線;⑧校長——總務處——后勤工作人員——學生一條線;⑨校長——家長委員會——社會人事——學生一條線;⑩校長——法制副校長——社區——學生一條線。這個德育網絡對全校師生施以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式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收到了全方位育人、自覺育人的良好效果。到目前為止,學校已初步形成了全員自覺育人的良好氛圍和風氣。
四、充實課題內容,探索德育舉措
1、抓班風、學風的整頓與提高
(1)結合我校實情,制定我校“校風學風整頓提高活動月”實施方案。通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校風已得到根本性的扭轉,但我們共同認為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特別是學風,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為此,我校又開展了學風達標活動,讓我校的班風學風建設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2)結合校風學風整頓情況,制定了《雙路中學學風達標活動方案》。針對校風學風整頓的狀況,制定了《雙路中學學風達標活動方案》。我校學風達標活動正在實施當中,我們相信,通過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經過上述方案的實施,我校的班風、學風定能上一個新臺階。
(3)利用習會,學習我校自編的德育教材。《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會經緯》《禮儀教育》等。
(4)加強班會課的研究,突出班會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找出德育頑癥,關注特殊群體
1)研究父母外出打工及單親家庭學生、突出生的狀況。
由于地方經濟的發展不好,農民的生活水平較低,為了生活,許多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家里只留下老年人和孩子,這些孩子我們稱之為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這些孩子已成為學校管理的一大頑癥,在校突出生往往就是留守兒童中的一個群體。為此,我校把父母外出打工及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和突出生的教育作為一個專題進行了研究。
我校在校學生共463人,父母外出打工及單親家庭學生人數為170人,占在校生的36.7%,個別班達到30人,占53.6%。
通過我校的課題組成員共同分析,一致認為父母外出打工及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①家庭教育的現狀令人堪憂。在教育過程中受社會原因、教育原因、家庭影響等多方面原因,家長在培養孩子過程中表現出了溺愛型、專制型、放任型、期望過高型等。
②由于種種原因,造成孩子存在人格缺陷。如因貧窮帶來的自卑而又敏感脆弱的性格;因教育失衡而導致的品質退化;因教育手段落后,信息閉塞而導致的心理失衡;封閉的環境導致的視野狹窄,思想保守宿命。
2)配合班風、學風的整頓與提高,針對突出生、父母外出打工及單親家庭學生制定了一系列的轉化、管理、教育方案。
1、通過師生共同評定,確定突出生。通過調查,確定父母外出打工及單親家庭學生。
2、針對突出生的個性,做個別研究,對癥下藥。分析中學生的問題,也要像醫生治病,診斷準確,然后才能對癥下藥。現在的社會是開放的社會,家庭、學校、社會中的各種因素都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心靈和思想。其實,中學生的許多問題,往往可在家長身上或其他方面找到原因。俗語說的“有其子必有其父”。若一味追究學生的責任,往往會陷入與事無補的窘境。問題的原因找準了,解決起來就能做到有針對性。這里必須強調的是,家庭教育有規律,但沒有人人適用、一用就靈的絕招。因為,每一個學生,每一位家長的情況(身體、心理、個性、思維等)都是有差異的。即使是一種好方法,不同的家長用于不同的學生身上,至少也要做一點因人而異的變動才能奏效。
3)聯系家長,家校聯合,共同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1)家長聯系,共同研究學生的個性及成長過程,分析其心理特征及行為特點,以便對癥下藥。
2)對特殊學生,發放家校聯系單,每周五在校由班主任簽名,反應該生本周在校情況,回家后由家長簽名,說假期在家的學習及表現情況。
3)引導學生每周做好自查自糾,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具體的目標及措施,對上周的情況加以小結。一式兩份,一份班主任簽名,帶回家與家長見面,家長簽名,以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家校聯合,共同教育。一份上交政教處存檔。
4)教給家長科學的育人方法,尊重理解與嚴格相統一,對于家長來說,不要求每個人都成為教育專家,但需要家長們能了解孩子成長發育中的規律,不然往往會做出一些違背教育規律的事情,產生不良效果。要引導孩子接觸優秀的文藝作品,使孩子得到美好與享受,針對年齡觀、審美觀。和孩子共同制訂新學期新打算,探討如何交友問題及良好的學習方法等。
六、改革德育教育方式,初探德育過程評價
1、摒棄枯燥乏味的說理教育,我校組織了一系列的較為實用的德育教材,《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德育小故事》《感悟人生》《社會經緯》《禮儀教育》等。利用習會時間,專心學習這些德育教材,然后組織學生寫心得體會,通過這些活動,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
2、改變傳統的德育評價為期末一次性評價為月評,實行過程性評價。以便學生對自己的日常行為做好自查,及時調整不當之處。并制定《雙路中學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素養評價表》。
3、改變傳統的表揚模式,將榜樣與進步并重。每月一次的月評后,由班主任及全班同學推選一位表現好的同學作為榜樣表彰,同時推選一位表現進步大的同學一樣作為文明標兵進行表彰。充分發揮表揚這種教育方式的積極作用。
4、通過安全、禮儀等教育和活動,加大教育力度,培養學生的安全、文明意識,多方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為全體學生發放《安全自救自護常識》;結合校本課程的開發,編寫了《安全教育》和《禮儀教育》校本教材并組織實施,在《遠安民間文藝》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征集采蓮船唱詞時將安全文明作為重點內容在“遠安教育信息網”和師生中廣泛征集。
與一般的人類實踐活動的主客結構及其關系特征相比較,教育活動中的主客關系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教育的兩極實體來看。人類一般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在活動的兩極實體上,或是人與物構成的主客關系,或是社會常態下人與人的活動結構關系,實踐活動的實體結構關系以及實體的性質具有一般性和普通性。而教育活動,除了教材所體現的物的因素(教材對教育者和學習者來說,可視為認識的對象;視為認識的客體)以外,活動中的兩極實體都是具主體性或具有潛在主體性的人,而且一方是相對成熟或具有某種知識優勢的主體。而另一方是尚未成熟或雖有一定成熟度但沒有知識優勢的主體,這在活動的兩極實體的性質上與一般的人類實踐活動、認識活動、交往活動相比較具有獨特性和復雜性。其中尚未成熟或雖有一定成熟度但沒有知識優勢的是潛在主體性的人,在實體性質上既有別于無意識、無主觀能動性、缺乏主體性性質內在規定的物體,又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常態社會情景中身心發展成熟、具有—般意義的主體人.
2。從教育的目的來看。一般的人類實踐活動就其本質來說是一種不斷擴大的生產活動。它一方面表現為對客體的加工,也就是對環境的改造,而另一方面,通過消費、享用實踐的成果,從而再生產出具有新的素質、需要和能力的主體。即實踐主體對主體自身的改造,因此,人類實踐的目的在于對環境客體的加工與改造,同時也在客觀上實現著實踐主體自身的進化。而教育活動的目的則集中指向未成熟主體,并把末成熟主體的潛在主體性轉化為現實主體性,把末成熟的主體性發展成成熟的主體性作為教育活動計劃者和發出者的主要使用.簡言之,就是把發展未成熟主體的主體性作為教育活動的最高目的。雖然教育者“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學生”的蠟燭精神已被“照亮了學生,升華了自己”的新的教師境界所取代,但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對自身的改造與發展并不是這一特殊的實踐活動的根本目的和本質目的,而只能是派生目的,或是一種次級目的。
3.從教育的能量轉換來看。人類一般的實踐活動中的主客關系的能量轉換主要有物質轉換(客體從主體那里獲取物質能量,主體從客體化的實踐成果中獲取新的物質形式及其能量的回報)、信息轉換以及價值轉換三種形式;而這三種形式中,物質轉換是其基本方式.沒有物質的轉換,人類的實踐活動就不能維持,就不能發展。教育活動中主客關系中的能量轉換則更多地表現為信息的轉換(包括知識與技能方面的信息能量).教育活動中,教師作為信息源發出信息,學生作為信息終端接受和處理信息,并轉化為自身的信息能量,教師目標的實現以學生有機消化和吸取教育者提供的信息,并不斷地充實和轉化到主體性發展的內在動力結構中去作為標志。
4.從教育的活動結構特性看。人類一般的實踐活動呈現的是單一結構,如生產過程、實驗過程都是主體的人與客體的生產和實驗對象之間的單向線性結構,但教育過程則呈現出一種復合結構.,即教育過程中同時存在著教師主體指向學生客體的教活動,學生主體指向教師以及教師所提供的教材、信息等客體因索的學活動.教活動和學活動以師生雙方的信息交流以及教材為中介,在同一時間、空間及其同一情境中相互重疊、相互存在、互為前提,形成理論意義上的教育活動。
5.從教育的主客關系的穩定程度看。人類一般的實踐活動總是主客關系明晰、穩定、可見度強,在特定的時空范疇內不易變化,穩定性能較好,而且這種穩定性不僅表現在實踐活動的靜態分析和總體特征上,而且也表現在動態過程之中。而教育活動的兩極實體都是具主體性的人,兩者在教活動與學活動的雙邊活動中分別充當著教育主體和學習主體,且在教育活動中,教活動與學活動總是在對立統一中交替性的或是結構性的居于活動的中心地位、變換著活動的主體性角色。如在教師講授、評析時,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性角色傾斜于教師,教師居于活動的中心地位,教活動凸現于教育活動之中,但在學生質疑、訓練、作業時,教育活動中的主體性角色則傾斜于學生,學生則居于活動的中心地位,學習活動凸現于教育活動之中。據之,教育主客關系在動態過程中并不是穩定不變的,它隨著教育活動中教育內容、教育環節、教育形式、教育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隨著教育活動中雙邊活動的主導性角色的變換而變換。事實上,在不同的學科教育中(如語文、歷史與美術、體育),在不同的教育內容中(如以理解為主的內容與以操作為主的內容),在不同的課的類型中(如新授課與作業課),教育活動中的主客關系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決不可用單一的“教師主體—學生客體”或單一的“學生主體——教師客體”來一以概之。只有用教育活動中主客關系的互動性才能更科學地解釋這一現象,揭示這一規律。
6.從教育的對象性關系的均衡性看。對象性關系是一切可以作為對象的對象之間的關系。對象性關系是包括動植物在內的一切存在物互為對象的關系.自然界存在物所構成的對象性關系的性質是多種多樣的,均衡的對象性關系的兩個對象之間或互為表征,或互為目的,或互為因果;或互為依賴,不均衡的對象性關系的雙方則包含著改造與被改造、蠶食與被蠶食、反映與被反映等性質的關系.人類實踐活動中所結成的對象性關系一般來說屬于后者。人類實踐活動中人與物質世界的自然存在物構成了并不均衡的對象性關系。自然存在物成為人類改造和認識的對象與目的,成為人類實踐活動對象化的載體和始基,人類可以獨立于某個自然對象物之外而存在。而教育活動所構成的對象性關系顯得持別復雜。有物質層面、知識層面、主體際層面的多重對象性關系。教師與學生所構成的主體際關系是教育活動中對象性關系體系中的主體部分。但教師與學生所構成的對象性關系就其均衡性來說,既有均衡的一面,又有不均衡的一面。一方面,教師和學生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兩極主體,他們人格平等、活動互依,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于教育活動之中,形成教育活動的師生互動特性,誰也離不開誰,誰也缺不了誰,否則就不能實施教育活動,由此而體現出師生對象性關系的均衡性。但另一方面,在師生對象性關系的目的持性、主體特性上并不均衡,教師把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的改造、發展、提高、變化視為自己的的,把學生素質的提高、主體性的發展視為“自己的本質力量的現實”,成為一種自身本質力量的確證,把自己的內在需要、高級需要外化于學生,而與此同時,學生并不視教師為目的,并不視教師為自己改造的對象,只是視為自己模仿、學習的對象,視為自己認識的對象,視為自己學習活動的主導者和推動力量.教師對學生來說,更具有的是工具性價值,而不是目的性價值;更多的是導引性因素,而不是目標性因素。
二、教育的雙主體性及其兩者的協同
由于教師和學生所構成的對象性關系的兩極實體均是具主體性的人,因此,以師生互動為持征的教育活動中,教師主體性與學生主體性同時存在,相互依附,并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這不僅是理想的,而且也是現實的;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本質的。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是教育活動的設計者,教師在組織教育活動之前必須理解教育目標,認識教育對象,鉆研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設計教育程序;(2)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從教育活動的開始到教育活動的結束,教師總是要充分組織各種教育因素、各種教育影響和各種教育資源,組織教育對象進行活生生的教育活動,必須把具主體性的學生組織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積極、能動的主體性因素,并協調多種因素之間的關系,保證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保證教育任務的完成和教育目標的實現.(3)教師是教育活動過程中的主導者,在活動過程中,一方面,教師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對教育內容進行一定的講授、示范、指導,促使學生內化和運用知識,并對學生提出適當的問題,布置一定的作業,讓學生自主、能動地回答和完成,另一方面,教師還要根據學生學習的情境、狀態、方式、結果,根據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困惑和質疑,矯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學習興趣、學習需要,從而使整個教育過程向著有利于教育任務完成、教育目標實現的方向發展.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既要把教材、教法、教育環境、教育因素作為自己的認識客體,又要把具主體性的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狀況、主體性的發展程度作為自己的認識客體;既要在教育內容的傳授中凸現自己的主體性,又要在教育對象的主體性開發與培養中凸現自己的主體性,從而充分表現出教師這一教育實踐主體的主體性待征。
在教育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主要表現在這樣三方面:(1)學生對教師的主體性作用、屬性、功能進行主體性的選擇.學生可以對不認同的教師的講授選擇排斥的狀態,采取自己不聽講、自己看其他讀物、搞惡作劇、趴在桌上打瞌睡等方式排斥教師教育的主體性作用,從而凸現自己的主體性選擇。學生可以對教師講授的內容根據自己是否感興趣、聽得懂、根據自己簡單的價值判斷對教師的主體性作用進行內容性的選擇,如教師講得生動有趣、內容淺顯易懂,學生則選擇積極主動的狀態聽講,時而全神貫注,時而聚精會神。一旦教師的講解不夠生動、形象,無法喚起學生的興奮和集中注意狀態,則學生會選擇消極、被動的聽課狀態,教師的講授有時則會變成學生自主想象、自主活動的伴奏曲。還有一些學生認為某門課對自己的升學、提高、發展不重要,或認為某門課的某個部分、章節的內容并不重要,根據自己的價值判斷對某門科目、某個教師、某個時期的講授予以價值性的排斥和選擇,從而表現出自己的主體性。(2)學生對教師的主體性作用信息的破譯與轉化。教育活動中學生要通過自己的主體性集中和組織自己的心向系統去傾聽、去理解、去接納教師發出的教育指令和教育信息,并且要運用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和認識結構對教育指令相信息中那些并不熟悉和相容的知識予以破譯,以達到理解、消化和吸收的狀態,并充分調動自己的主體性因素將這些信息和知識與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和認知結構打通和融泄,以內化為自己的新的信息和知識能量;進而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和認知結構.沒有學生的主體性,教育活動的實施、教育目標的實現也是不可能的.(3)學生對教師的主體性作用的借鑒、創造與超越.教育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并不僅僅是被動的主體性反映,而是具有其積極的、主觀能動性的主體性反映。對教師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指令,主體性發揮得好的學生會由此產生一定的聯想和創造,會從教師的主體性作用的信息和方式中獲取操作悟性,進而對教師的信息與指令產生批判性的、創造性的、發展性的以至超越性的能動反映方式,通過自己對某個知識疑問的產生,對某個問題新的想法的形成,對某個作業新的思路的出現表現出來.因此,教育活動中出乎教師意料之外的學生質疑,學生的創造與發明,學生的一題多解;一題多議都是學生對教師的主體性作用的借鑒、創造與超越的結果,是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與發展的明證。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對教師主體性作用的借鑒、創造與超越并不僅僅限于教師的主體性作用的信息指令的內容范圍,包括教師神情、姿勢、語言的速度、板書、與學生交往互動的模式在內的教師主體性作用的方式、形態等外在表現形式常常也是學生借鑒、創造與超越的對象.學生對教師主體性作用的內外表現內容與方式的借鑒、創造與超越的過程,正是學生自身主體性得到開發、得到喚醒的過程,也是學生主體性不斷呈現、變化和發展的過程。
教師主體性和學生主體性都是人類主體所具有的類特性、類主體性的個體表現形式,但是;從根本上說,教育中的教師主體性和學生主體性有著不同的性質;教師是人類特殊的實踐活動中的實踐主體,教師主體性具有人類實踐主體性的特征,以外化的實踐目的和自身的發展相統一,是實踐主體性和發展主體性相統一的、人類職業角色分配中的以教育實踐性為特征的個體主體性。而學生則是未成熟主體,處于人類類主體性與個體主體性相融合的過程和階段,是人類活動中的認識主體和發展主體,以認識的目的和自身的發展相統一。因此,學生主體性是認識主體性和發展主體性相統一的、人類個體性生成與發展過程之中以認識發展性為特征的個體主體性。
雖然教師與學生分別具有各自的個體主體性特征,但二者又都是教育活動系統意義上的活動主體.因此,教師主體性與學生主體性這兩種個體主體性在教育活動的時空狀態下不再僅僅具有個體主體性的色彩,而且更多的體現出一個教育活動聯合體中的群體主體性和活動主體性,而這種聯合體中的群體主體性和活動主體性則集中表現在教師主體性與學生主體性這兩種個體主體性的協同、融合、統一上。這種個體主體性的協調統一與人類發展歷史上經歷的集群主體性的協調統一是不同的.即使原始社會,人類集群主體性也極其有限,相當程度上聽命于超生命主體的擺布,在超生命、超經驗主體的羽翼下進行著極其有限的主體性活動,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后,集群主體性轉化為以奴隸主貴族為主體、為代表的個體性,人類個體主體性的發展與人類個體主體性間的和諧、協同相差甚遠。人類社會中不同階層、不同角色、不同個體的個體主體性產生了巨大的對抗性、排斥性和發展差異性。在人類所結成的主體際關系中,一方個體主體性的發展往往以另一方個體主體性的蒙昧、沉沒為代價,有時一部分成員對另一部分成員的個體主體性的剝奪甚至是暴力的、強制的、野蠻的,而與此同時,這一部分人的個體主體性卻被發展到極致,以致超脫和違背人性。由此可說,人類階級社會的發展史是人類個體主體性相發展、相排斥、相對抗的歷史。因此,在現代的文明社會里,我們所需要弘揚的既不是相互剝奪性的個體主體性;也不是相互排斥性的個體主體性。而應是更高層面上人類個體主體性之間相通、相融的個體主體性,而應是具有人類類特性的個體主體性。這就是人類共居于一個家園,人類每個個體的主體性都應得到尊重和呵護,都應該以不損害、不違背他人具有人性依據、社會依據和法律依據的個體主體性·,人類個體主體性應當圍繞人類的共同目標、共同理想、共同利益而展開、而發展.在這一點上,以教師主體性和學生主體性兩種個體主體性融合于教育活動過程為標志的個體主體性間的協同與融合更可昭然于天下。它不是原始社會中個體主體性處于朦朧、膚淺、無意識和本能狀態中運用外力導致結成的群體主體性,也不是階級社會中那種普通的、對立的狀態中,由于利益沖突、目標相悖導致的極端個體主體性和蒙昧個體主體性。這是因為教育活動中教師的個體主體性與學生的個體主體性的發揮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主體性與學生主體性是既對立又統一的。教師主體性的發揮是為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更多地依賴于教師主體性的引導上,而學生的主體性發揮、發展又可促進教師主體性的發揮和發展。在兩個主體性的相互作用之中,學生不斷得到改造、進化和發展,教師不斷得到充實、豐富和提高,雙方共處于一個和諧、協同的活動統一體中。因此,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所揭示的“教學相長”的原理在教育的雙主體性相互作用規律中可以得到詮釋和印證.
三、教育的“雙主體性說”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教育的主客體關系問題一直是教育主體性問題研討的主要論題之一。近年來已經形成了“教師主體論”、“學生主體論”、“師生雙主體論”、“教師、學生、教材三主體論”、“主導主體淪”、“互主體論”等一些主要觀點。這些觀點及其研究方法的共同特點是試圖在各自對教育、對主客體關系范疇的理解基礎上尋找教育主客關系中的某個“格式”,給教育構成的諸要素貼上諸如“主體”、“非主體”的標簽,讓教師和學生在現實的教育活動中重新確定座次,以此作為主體性教育“形式審查”的主要理論依據。這種源于階級劃分年代的“定性”思維固然使教師和學生在不同的理論觀點的洗禮中經受著不同位置角色的考驗,在激發教育主體性的討論,推動教育實踐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它與傳統的“教師中心說”、“兒童中心說”相比并無更新的理論價值,也缺乏方法論上的創新。目前,很有必要從新的視野和角度研究教育的主客體關系問題,以推進主體性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教育的“雙主體性說”,它超越了標簽式的教育主客體關系的論爭。把視野轉向教育活動中人的主體性,把培養和發揮人的主體性看成是教育的基本規律和根本目標。教育活動中存在著兩類具主體性的個體——教師和學生,他們是教育活動中具主體性的主客體。從嚴格意義上講,作為一般性社會存在的、并不進入教育活動過程和狀態的教師和學生只是潛在的、可能的教育主客體,只有他們進入教育的活動領域,構成實質性的互動關系,教師和學生所結成的對象性關系才具有主客體關系的性質。而教育中的主客體關系并不是簡單的,而是復雜的,并不是籠統的,而應該是具體的,應當從教育的類型、過程、環節、內容和諸多因素的具體分析中去辨別、去認識教育主客關系問題,而認識教育主客關系的目的,則在于發現和發揮教育活動中的人的主體性,在于展開和發展人的主體性。研究教育中的“單主體”、“雙主體”、“共同主體”本身并不是目的,本身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研究教育活動的主體人的主體性,研究教育中個體主體性所具有的“實踐主體性”、“活動主體性”、“發展主體性”的特征。因此,立足于主體性教育的制高點上,關注教育活動中人的主體意識、主體精神、主體的創造性,主體的能動性,研究和探親教育中人的主體性和發展性,建構和發展學生主體性,這是現代教育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反映了人類對教育的現代特性、對人的本質屬性認識的升華。
性別公正通常與西方的女權運動、女性解放運動相聯系。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繁雜、流派眾多,并且在不同時期的關切點有所不同,因此很難給性別公正下一個確切的定義。但不可否認,性別公正一般包括性別平等、尊重差異、自由選擇等三方面的內容。
性別平等是性別公正的首要內容。性別平等的含義通俗點說就是,男女兩性在價值上是沒有高低、優劣的區別的,兩性價值是無差別的,是平等的。但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一直存在著男女兩性價值的不平等,男性是高尚的,處于統治地位,而女性則是低下的,處于被統治、順從的地位。這種觀點維持著男性長達千年的霸權地位,而對于女性則一味地貶低,使女性弱化,從而安心于自己的地位。如果要對兩性的不平等找尋依據,常常落腳于男女兩性在生理上的差別,這種生理上的差異與社會分工相聯系,導致了男女的社會差異,進而成為兩性在價值上不平等的社會依據。客觀地說,男女兩性在生理上的差異是生存與繁衍的需要,我們必須承認這種差異,但不應該扭曲這種差異,它僅僅是造物主賦予的一種自然天賦,在社會價值上沒有任何區別,不應該以此為理由將女性從某種生活領域中排斥出去。在人類活動的領域內,不論是公共領域、私人領域還是社會心理領域,從性別平等的要求出發,都應該平等地向兩性開放,不能為特定的性別設置障礙與限制,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領域無界”。
尊重差異,是性別公正的進一步要求。人們一般認為影響男女不平等的原因主要有兩個:自然生理上的差異以及社會文化的不同。反對男女不平等的原因就在于,從道德上講,社會文化的任意性和自然天賦的偶然差異性所造成的男女不平等是不應該的。不是因為人生而平等,男女平等才有其正當性的根據,而是因為男女生來就有差異,男女平等的要求才需要正當性證明。男女平等的要求和主張所針對的乃是差異,其所主張及其正當性要求的出發點并不是人生而平等,而是男女兩性之間或是每個個體之間的差異。因此主張性別公正,在提倡性別平等的同時還要提倡尊重差異。這種尊重差異也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生理上的差異,以及社會文化所賦予的性別差異。我們知道,“性”與“性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性”是指男女身體解剖和生理方面的特征,是指人的生物性別;“性別”是指男女兩性之間心理、社會、文化的差異,是指人的社會性別,是社會所賦予的。因此,可以說,我們天生有性,但并不是天生而有性別。社會上認可的男性特征與女性特征都會通過潛移默化的學習而獲得,長期的積累,則會被人視為自然。因此,對于男女兩性生理上的差別是無法改變的,我們應該尊重。對于男女兩性社會性別的差異,我們要關注差異背后的歷史、文化因素,這種兩性的差異是歷史、文化濡染的結果。既然男女兩性的性別特征是社會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早就存在的,從性別公正的要求出發,就應該尊重社會文化所賦予的這些特征,尤其是對待女性。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對于女性要給予一定的補償優惠待遇,特別是對處于弱勢地位的女性,比如生育孩子、從事家務等的補償,讓兩性得其所得。
自由選擇。既然男性特征與女性特征都是人性的表達,是在社會文化歷史中形成的,那么人們就可以從男性特征與女性特征中進行選擇,以使人類優秀的品質集中于自身。因此,更深層次的性別公正則主張兩性,特別是女性,擁有自主自愿的個性選擇的平等機會,讓兩性特別是女性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換句話說就是,生物性別不是決定性別特征恰當性的基礎,每一個人都可以從純粹的女性特征到純粹的男性特征這一跨度內進行選擇以實現自己人性的最優化,我們將之稱為“男女共享體”,其精髓就在于,不強求一個人要么具有女性特征,要么具有男性特征,也不強求一個人同時具有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而是使一個人不因為自己的生物性別而失去從所有的人性表達方式中進行自由選擇的權利。兩性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界限,并不能說某種特征一定是男性的,某種特征一定是女性的,對方就不能擁有。對于這些優秀的品質,男女雙方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獲取。在此基礎之上,性別公正要使機會對所有的人開放,比如保障女性有權利去做某些排除生理上要求的適合男性的工作,比如公司CEO,往往被認為是男性的特權,女性如參與其中就會被冠上“女強人”的稱號,這就是一種性別不公正的體現,只要沒有生理上的特殊要求,所有的工作就應該面對全體,必須保證所有人包括女性都有參與其中的可能性。這都應由女性個體自主選擇、自我決定,不能從觀念或體制上強制或排斥女性的自由選擇和發展。
綜合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性別公正既要求男女兩性人格、機會的平等,也包括個性的自由選擇,在一定情況下還要注重給予弱勢群體以一定的補償。
二、學校教育中的性別不公正
雖然當今女性的地位不再像波伏娃寫作《 第二性 》時那樣,而是在各個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改善,但不可否認,長期的男權統治造成的影響不是可以一掃而去的。女性依舊處于弱勢地位,性別的不公正普遍存在。學校作為主要的文化機構,正如布迪厄所說,“被學校制度傳輸的文化,無論是哲學、文學、醫學、法學,直到最近還一直不停地輸送陳舊的思想方法和模式,如使男人成為積極成分、使女人成為消極因素的亞里士多德傳統”。[2] 同樣不是無性別的,或是超性別的,不僅再現著社會文化中的性別不公正,而且在建構著這種不公正,并在不知不覺中傳輸給下一代。學校有自己一套機制與方法來建構這種不公正,但主要體現在課程與教師兩方面。
1.課程中的性別不公正
學校課程通常分為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顯性課程通過學科的學習來傳輸性別的偏見,隱性課程則通過學校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這種性別的偏見傳遞出去。
顯性課程的性別偏見既包括學科上的偏見,也包括學科內容上的偏見。在學科上,很多人認為女生的抽象思維、空間想象能力等方面天生不如男生,某些學科不適合女生學習,比如數理化,而使女生懷疑自己能否學好這些科目,喪失信心,轉而學習人文社會科學。人們又常常認為人文學科的地位低于自然學科,人文學科只是讀讀背背,而不像自然學科那樣需要大量的實驗驗證、邏輯推理等,從這方面說,女性的地位再次降低。這種性別偏見在學科內容上表現更加明顯。我國關于中小學生課本及課外讀物的多項研究發現,各種課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男性出現的比例遠遠高過女性的情況。單單想想我們學習的歷史課本,就可得到這一結論,厚厚的歷史課本中女性的個數屈指可數,淹沒在男性的海洋中。這或許可以以男性在歷史上長期占據統治地位來解釋,但是在現代學習的其他課本上,男性依舊遠遠多于女性就很難解釋了。同時,在課本中出現的女性形象往往比較單一,被限定在特殊的領域、特定的行為之上,強化著社會中已經存在的性別刻板影響,比如教師、家庭主婦、售票員等。而男性角色較為豐富多樣,基本上涉及各個領域,尤其是人們評價較高的職業領域,比如領導者、科學家等。更為嚴重的是,一些教材甚至存在著歪曲、貶低女性的傾向,比如將女性描述為目光短淺、毫無遠見、愛慕虛榮、軟弱、懦弱、膽小等特征的人。也就是說,學生從課本上主要學習的是男性的經歷和成就,學習的是男性的優秀品質,而對于女性的成就則是知之甚少的,結果就形成了男性優于女性的偏見。
隱性課程在學校中的存在更為廣泛,涉及到學生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因此對于學生的影響更為深刻。第一,在人員結構上,學校的領導者往往是男性,而具體的操作者——教師則往往是女性,在中小學尤其明顯。這就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心理暗示作用,即女性的地位是較低的,是一種服從的地位,適合從事輔、執行性的工作,而男性的地位較高,適合從事指導者、領導者的工作,這才是一種正常與合理的職業安排。第二,學校設施的男性化特征。從表面上看,學生處在同一所學校,面對同樣的教師與同學,使用同樣的教學實施、活動場所,似乎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學校的軟硬件設施、各項規章條例等無不散發著性別信息。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校服的款式,往往是不考慮女性特征,統一裁剪成適合男生穿著的肥肥大大的運動服。第三,學校男性化的教學方法。不可否認,男女生在認知方式上是存在差別的,并沒有優劣之分,只是雙方擅長不同的學習方法而已。一般認為,女生擅長合作互動的方式,男生則擅長獨自思考,女生的描述性思維較好,男生的抽象思維較好,但是在課堂中,通常采取的則是適合男生的競爭式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更多的也是以男生更擅長的線條、圖表等抽象方式呈現的。單從學習方法上說,女生就已經處于劣勢了。另外,日常交往中的語言也暗示了性別的不平等。語言是社會文化的載體,社會文化中的性別偏見常常被無意識地帶到語言文字中。這些語言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已經被人們所接受,并成為通用語。許多與女性相關的語言暗含著輕視、反對、諷刺、消弱女性以及與女性相關的事物,進而起到貶低女性的作用。許多與男性有關的詞匯則往往與理性、成就等相聯系,暗含一種贊揚、欣賞。這些帶有性別暗示的語言在兒童的心靈深處扎根,并在交往中表現出來。比如,一些不符合社會期望的男孩往往被同伴諷刺為“娘娘腔”等,男性的優越,不尊重差異,表露無遺。
2.教師教育行為顯示的性別不公正
教師作為社會文化的主要傳遞者,同時也是深受社會文化的影響者,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定的性別偏見。這種性別偏見,有意或無意地在教學過程中、在與學生的交往中體現出來。伍德通過研究發現,教師對于男女生的重視程度始終存在差異,一些常見的行為最為反復出現,比如:教師對于男生的名字比對女生的名字更清楚;與男生談話時,教師有更多的眼神接觸和關注的表情;教師向男生提出更有挑戰性的問題;教師對于男生的發言給予更長的時間和更重要的言語和非言語上的回應;教師在課堂上叫男生的次數更多;教師更愿意花時間與男生討論問題;教師對女生的貢獻更容易忽視或不屑一顧;教師經常會接著男生的話說或者鼓勵男生發表評論,等等。[3] 教師的這些行為很可能是無意識的,是社會文化長期熏陶的結果,但作為社會文化的主要傳遞者,教師的這種行為強化了性別的不公正,并將其傳送給下一代。
總的來說,學校教育中的課程內容、教育方法、組織機構、教育語言等方面都在彰顯著性別的不公正,優化男性地位,貶低女性地位,與社會中廣泛存在的性別不公正問題一脈相承,甚至在對此進行強化與傳播。
三、走向性別公正的學校教育
學校中存在著性別不公正的問題是無需置疑的。學校作為傳遞社會文化最重要的場所,同時也作為為社會培養年輕一代的教育機構,應該努力改變這種性別的不公正,以期去引起社會中性別不公正的變革。
學校的這種功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修正學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進而來消除學校中存在的各種性別不公正現象;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則是喚起學生對于現存性別不公正的意識。學校教育應該將性別公正作為一種價值追求,在學校教育中使女生意識到自己的不利地位,力求擺脫這種不利處境。這種對于性別公正的追求也需要男性的共同努力,學校教育應該使男生認識到社會文化對于自己有太多的偏向與要求,從而產生幫助女性擺脫這種不公正待遇的意愿,這種努力也是幫助自己實現公正的過程。學校教育的引導者教師只有明白了自己在其中的地位與作用,從自我做起,消除自身所有的性別偏見,才能引導學生去追求性別的公正。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210097)
參考文獻:
就組織與目標的關系而言,不存在沒有目標的組織,也沒有不以組織為依托的目標。廣義上的組織是指由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聯系起來的系統。狹義上的組織就是指人們為實現一定的目標,互相協作結合而成的集體或團體,如黨團組織、工會組織、企業、軍事組織等等。組織的存在是為了實現組織特定的目標,因此對組織的管理最終是為了實現組織目標。目標管理直接戳中組織管理的要害因素——目標,通過強調目標導向來協調控制組織內的各項工作,使管理達到最佳效果。這不同于科學管理時期著重對組織結構的設計、組織運行的基本原則、組織管理基本職能的改進達到組織目標,不同于行為科學時期通過對人的行為研究進行提升組織效率達到組織目標,也不同于現代管理以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論為基礎的注重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相結合來管理組織等迂回的方式達到組織目標。目標管理的目標制定、目標分解與控制、目標測評三個過程體現了計劃、決策、組織和控制等管理職能貫穿組織運行的始終。目標制定過程考察組織內外環境以及可利用資源實現組織運行中對信息的搜索;目標分解和控制是確定和捋順組織層級關系和職責的過程;目標測評又是組織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評估和反饋過程。
(二)目標管理對政府的適用性。
目標管理產生于企業,取得良好效果后被引用到政府管理中。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經濟組織,而政府是執行國家權力、進行政治統治并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機關①,與企業單純追求高效率、高利潤、簡明目標不同,政府的組織結構復雜性、管理的公共性以及行政權力的作用都使得政府管理活動更加復雜化。因此,目標管理在政府的應用必須與政府組織結構,政府性質以及行政權力運行相適應。首先,目標管理的實施流程與政府組織結構相契合。政府結構決定著其工作任務如何分配,如何進行分工協作,它是執行公共管理職能的基本體制。通常按照縱向和橫向兩個角度劃分為層級關系和協作關系[11]。這種縱向和橫向的結構劃分是為了劃分各部門各層級政府部門的管理權限和管理職能,更好地進行社會管理以及提供公共服務。目標管理的過程要求組織有明確的邊界[12],強調組織結構和個人的職責范圍,這與政府結構有著不約而同的契合。其次,目標管理理論強調人的職業精神、責任意識和自我實現,而政府管理的公共性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強調行政人員的公共性,即公共性應是政府行政人員的職業態度、觀念和信仰,強調行政人員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二者對職業精神和責任意識的強調相吻合。最后,目標管理強調制定目標過程中各級成員的共同參與,而政府決策的發展趨勢是下放權力,提倡參與,共同協商公共事務,二者的決策模式相呼應。
(三)目標管理對行政體制改革的適用性。
行政體制改革是政府重要的管理活動之一,是政府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高效公平地處理社會事務,調整內部體制和組織結構,重新進行權力配置,并調整政府與社會之間關系的過程。行政體制改革有別于政府其他常規活動,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管理活動,需要自上而下的統籌安排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充分吸收、匯合和采納各級成員對改革的期望,進而制定行政體制改革目標;確定目標后,需要根據職責和權限對各級政府和各部門進行分配改革的任務,同時要根據這些目標進行方向性的控制;最后,需要對各級政府、各部門改革目標是否達成的評估,這些評估結果又要反饋到新一輪的改革目標制定過程中。行政體制改革所應該具有的這些環節實質上構成了目標管理運作體系:目標制定、目標分解與控制、目標測評。這些環節的管理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行政體制改革的成敗,因此,目標管理可以作為指導行政體制改革的理論和方法。
二、目標管理視閾下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體制改革忽視階段目標制定、目標制定層級模糊。
目標管理強調目標制定過程中各層級成員的共同參與,制定目標的層次性,戰略目標與階段目標相結合以及目標制定的合理可行。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的目標制定過程,很大程度上符合目標管理理論對目標制定的要求。首先,改革目標制定上有廣泛的參與,如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以及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等方案的確定都是經過廣泛的意見采納和討論確定的。其次,改革的戰略目標和短期目標相結合,2008年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提出了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這是對行政體制改革長期目標的設定。黨的十后,中央已經明確提出要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具體改革還要給出時間表和線路圖。另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述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行政體制改革的戰略目標。可以說,我國行政體制改革在目標制定方面基本符合目標管理理論的要求,但是縱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目標制定(如表1所示),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部分:一是強調戰略目標制定,忽略階段目標制定。從表中可以看出1982年到2013年都將戰略目標作為強調的重點,而忽視了階段目標的制定及實施,使得目標操作性弱,會誤導改革走上好高騖遠的歧途。二是目標制定籠統模糊。目標制定過于籠統,導致無法落實改革目標的歸屬:這些改革目標所指向的是哪個職能部門?是針對中央政府還是針對地方政府?如果目標制定中目標的指向性較差,那目標分解與控制將難以實施。導致目標制定存在問題的原因如下:一方面是政府急于改變行政體制存在的問題,迫切希望通過改革能夠使行政體制達到如歷次改革中都提到的“規范”、“高效”、“協調”、“廉潔”、“職能優化”等狀態;另一方面也是在制定目標中對現實狀況掌握不全面,理論指導不夠深刻、到位等原因造成,這種情況是由改革的階段性所決定的,不可能完全規避,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總結經驗教訓,將偏差降到最低。
(二)行政體制改革目標分解與控制不力。
目標管理的第二階段是目標分解與控制,實質是對目標實現的過程管理。整體的目標制定出來需要層層進行分解,才能具體每個單位的目標,同時也通過這種目標分解,才可以實現目標控制。這里的目標控制不同于以往管理活動中的硬性監控,是以自我控制為主:給各級管理者設定客觀的標準和目標,根據標準和目標進行自我控制,同時配套上級的監督和調控。無論是自我控制還是上級監督,都是以目標為參考,發現執行的偏差及時調整糾正,以免造成總目標實現的困難。我國行政體制改革方案一方面是確定行政體制改革目標,另一方面是為行政體制改革目標如何實現制定具體路線。我國歷次行政體制改革方案中都側重確定目標,對目標的分解體現較少,因此,對改革的目標控制便無從談起。縱觀表1中歷次改革目標,有些目標一直在重復提出,如“效率”、“職能轉變”等,這說明很多改革目標從一開始實施到現在仍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這說明改革目標分解和目標控制不力,導致各部門對自身在改革中承擔的職責不清晰,甚至不了解,這會使改革失去控制標桿,最終導致改革目標控制不力。行政改革目標分解和控制不力的直接原因是目標制定的階段模糊、可操作性不強以及目標制定過于籠統,使目標分解與控制出現困境;根本原因是行政體制改革本身是一種利益調整,而且它不像經濟改革可以是一種帕累托改進的過程,很多人尤其是利益既得者將行政體制改革看做一種“非帕累托改變”的過程,全體社會的絕對利益增加必然會導致行政人員利益減少[13]。如果中央僅僅制定出改革目標,而沒有明確分配改革任務,明確權責,那么地方政府雖然不會公然不執行中央政府的命令,但是他們會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法,或通過“故意曲解規則”等消極抵制造成改革的“執行差距”[14],導致改革目標不能有效落實。
(三)行政體制改革目標測評缺位。
目標測評是對目標達成效果的一種檢驗,通過對目標實施結果進行有效的評估,了解目標實現情況與制定的目標之間存在的偏差。這種檢驗不僅僅是在實現目標的最后的階段進行,在目標實現的每個階段都有存在的必要性。目標測評需要有清晰和操作性強的測評指標,而且制定目標和分解目標的同時要制定出完成目標的時間限制和目標完成的效益的最低限度。目前目標測評這個環節沒有很好地在行政體制改革過程中體現出來,雖然每個階段的改革會對前一階段的行政體制改革進行評價,卻沒有將具體改革的結果與開始的預期目標進行對比來考察改革的績效如何,與目標相差的距離還有多遠以及未達成目標的原因是什么,進而得出經驗教訓使得下一階段的改革能夠更好地實現目標。例如,在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中,明確說明了每項目標的負責單位以及完成的日期,但是實際的完成情況卻是與目標制定的規定不一致,以《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通知中前半年時間段為例,有些目標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如方案中第二條的目標是:制定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鐵路局“三定”規定和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管體制的指導意見。目標完成時間是2013年3月底前,但實際上5月15日才出臺了相關指導意見[15],超出了規定時間,甚至有些目標后來都沒有相關完成信息,但是在改革過程中卻沒有對此提出相關追問。可見,即使改革過程中目標制定和目標分解很到位,但缺少了對目標完成情況的評估,改革任務仍會有始無終。改革目標測評缺位與政府缺乏績效意識的傳統緊密聯系。長期以來行政部門都給人一種效率低下的感覺,在政府部門的管理運作和投資項目中普遍存在著高投入、低產出或者不計產出進行投入的現象。績效意識在20世紀80年代西方行政改革中成為重要內容,績效評估可以使政府部門形成“結果為本”的績效意識。雖然我國政府管理已經開始重視政府工作績效考核,但與成熟的政府績效管理還存在很大差距。政府管理缺乏績效意識的傳統也波及行政體制改革中,使行政體制改革缺乏績效評估,行政體制改革目標測評缺位。
三、目標管理視角下我國行政體制改革有效推進的建議
(一)行政體制改革目標制定實現戰略目標與階段目標相結合、層級分明。
當前我國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和堅攻期,在這種改革的關鍵點,改革實踐者必須穩中求勝。在行政體制改革目標的制定上:一是政府在制定行政體制改革目標時應該擴大參與力度,使各個層級人員共同考慮和回答行政體制改革本身的任務、目的和使命是什么,從這個任務使命的定義中提出行政體制改革的明確目標。這樣改革實踐者才有可能改變“改革就是革自己的命”、“改革是一個‘非帕累托改變’的過程,全體社會的絕對利益增加必然會導致行政人員利益減少”等短視認識,并深刻理解進行實質性改革是解決當前政府治理危機的必行之路,從長遠看是有利于自身的發展。二是確定改革目標的總走向,即行政體制改革的戰略目標的同時必須強化改革的階段目標的制定,戰略目標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須經過每個階段目標的順利完成來保證,階段目標的制定在2013年的改革方案中已經有所體現,規定了近期和遠期應該完成的任務。但還不夠強化,在今后的改革攻堅階段,更應該堅守好每一階段的目標,步步為營到達改革的最終目標。三是行政體制改革目標制定要明確目標的歸屬,區分各種不同目標所對應的政府層級或政府部門,為下一步目標分解和目標控制做好前提鋪墊。
(二)行政體制改革目標要分解合理、控制有力。
行政體制改革在制定改革實施方案的時候,應該注重對行政體制改革目標的分解,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通知是對行政體制改革目標分解的一個體現,例如第二條:制定印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鐵路局“三定”規定和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管體制的指導意見(中央編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分別負責,征求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意見。2013年3月底前完成)[16]。這不僅將總目標分解成若干小目標,還列出每個需要完成目標的負責部門,以及完成目標的時間,通知中的其他條款也都是類似的框架。在今后的行政體制改革過程中,可以更加系統地按照職責和權限的劃分去分解改革目標。將行政體制改革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每個部門甚至每個個體,同時圍繞重點工作規定達到目標的日期、權責和達到最低效益的標準。在這種明確的目標分解的前提下,根據分解到每個部門或者每個層級的目標控制改革的進程。這種控制一方面是改革者對照自身目標的自我控制,另一方面是上級部門對下級行政改革目標進行狀況的控制。無論是自我控制還是上級監督控制,在發現偏離改革目標的情況時要及時糾正避免影響改革的整體進程。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3)03-0107-03
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行進,要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持續發現學生的興趣,知曉他們想要什么或想做什么,才能進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并據此采取最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而達到最佳的教學目的。可見,興趣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學習行為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心理因素。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基本內涵及主要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基本內涵
要想準確界說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基本內涵,首先必須明晰心理學視閾中興趣的基本含義。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和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認識傾向,它是個體以特定的活動、事物以及人為對象時所產生的帶有積極性、選擇性和傾向性的態度和情緒反應。1)興趣不是對事物表面的關心和喜歡。任何一種興趣的產生都是基于個體已經獲得了某方面的相關知識或是通過參與這方面的一些活動后體驗到情緒上的滿足而產生的。認識越深刻,情感需求就越強烈,在此基礎上產生的興趣也就越濃厚[1]。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與心理學視閾中的興趣是個性與共性、特殊與一般的關系。與一般的心理活動相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要求教師在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將國家社會的既定要求有計劃地傳授給他們,使受教育者順從、認同并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認識,進而外化為自己的行為習慣。基于此,筆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是與行為主體一定的思想情感相聯系,對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持有的穩定指向和趨向,并且最終帶有堅持這種認識的向往心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能夠使行為主體的思想集中和傾向于指定的內容,使其道德認識更加深刻、情感體驗更加豐富、信念更加堅定、意志更加頑強、行動更加積極主動。對于積極正確的興趣,教師不僅要給予肯定和支持,還要大力弘揚和宣傳;對于彼此間有矛盾的興趣,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加以積極引導;對于低級無效的興趣,要認真做好學生的思想調整、糾正和轉化工作。
2.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主要特征及教育要求
(1)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自身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除了具有心理學中興趣的一般特性之外,更具有其自身的特點。1)認識上的穩定性和指向性。穩定性是指個體不但道德認識深刻、道德情感強烈、道德意志堅定,而且道德行為積極主動;指向性則反應出行為主體的個體需要、認知狀況、理想信念以及抱負水平。2)形成上的實踐性和復雜性。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就是通過具體的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的品德在一定時期內達到社會發展所需要水平的過程,故其興趣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復雜性。3)互動上的親和性和堅定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是需要心理、態度心理和情緒反映的有機統一體。興趣相似或相近的學生具有互動上的親和性,且彼此之間的關系會更加牢固。4)追求上的集中性和動力性。任何興趣都指向客觀的人或物,這就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在追求上的集中性;同時興趣也會發揮動力源的作用,支撐著人去執著追求。5)在內容上的主體性和時代性。興趣受社會條件的制約,不同時代的人興趣愛好會不一樣;即便是在同一時代的不同行為主體,也會產生不同的興趣;就是同一個行為主體,基于生活方方面面影響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興趣。6)功能上的持久性和效能性。一旦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興趣,就會在功能上具有持久性。良好持久的興趣一定是最有效能的興趣。7)組成上的層次性和遞進性。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內容規定的豐富性,以及學生自身素質發展的多方面訴求,使其具有層次性和遞進性的特點。
(2)針對思想政治教育興趣的教育要求
認識上的指向性和穩定性,要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實施教育;形成上的實踐性和復雜性,要求具體分析、趨利避害、強化興趣;互動上的親和性和堅定性,要求把那些有相同或相似興趣的學生組織起來,形成合力;追求上的集中性和動力性,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興趣的動力作用;內容上的主體性和時代性,要求根據時代和實際發展的需要,幫助學生理順各種矛盾;功能上的持久性和效能性,要求注意培養學生穩定的興趣,使其發揮長久的效能;組成上的層次性和遞進性,要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志趣,且以志趣為統攝。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構成要素及其教育中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是由學生對相應事物或活動的需要、態度和情緒三個要素構成的,它們相互依存、互為聯系,共同促使興趣心理作用的有效發揮。
1.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構成要素
(1)需要
需要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個體和社會的客觀需求在人腦中的反映,它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動和行為傾向的基本動力。人的需要是任何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更是行為的源泉和動力。興趣的產生建立在需要的基礎之上。我們要不斷地催生和強化學生科學合理的需要心理,以便有效地發揮需要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激發興趣心理的正強化功能。
(2)態度
態度是個體對某一認知對象的認識評價、情緒狀態及行為傾向穩定的心理反應。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地發揮興趣的作用,離不開學生的端正態度;學生只有態度端正,才會認真用心地專注于學習,才能產生良好的興趣愛好。研究態度心理的形成變化發展規律,對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意義重大。
(3)情緒
情緒是人們在心理活動中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要的態度體驗。人們所有的心理活動都伴隨著一定的情緒體驗,人們每時每刻都處在一定的情緒狀態之下。興趣心理作用的發揮往往伴隨著愉悅的情緒體驗,同時這種愉悅的情緒體驗反過來又會強化興趣。對情緒心理進行研究,掌握其形成發展的規律,有助于我們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2.興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之所以要討論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內容要素及其結構,是因為其組合的優劣決定著其功能發揮的好壞。思想政治教育就其內容而言,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它們相互聯系、相互配合,共同構成了結構完備、內容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其中,思想教育是先導,政治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重點,心理教育是基礎。興趣作為一種心理活動,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中發揮著不同的功能[2]。
(1)興趣在思想教育中的功能
一是選擇思想信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能夠像“磁石”一樣,對所有信息進行有效的甄別和篩選,這是其選擇功能的具體表現。二是強化思想認識。學生對符合自己觀點的各種理論認識總是給予積極肯定,而對有悖于自己信念的觀點認識往往給予否定改造。三是促使新思想形成。在好奇心和興趣的促使下,學生極易形成新思想,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興趣在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一是堅定政治立場。一個愛國熱情高漲、政治立場堅定、國家歸屬感和社會責任感強烈的學生,他必定有很濃厚的興趣去關切時政時事。二是強化政治情感。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往往會投入百分百的熱情用心去實踐和操作;當他們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愉悅之感時,又會筑起積極的情感狀態。久而久之這種狀態就會成為穩定的情感并固化下來。
(3)興趣在道德教育中的功能
一是興趣與道德認知。道德認知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內容、性質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對其有效性的發揮具有能動作用。二是興趣與道德情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是衍生和強化學生道德情感的動力之一;只有學生理智地明辨是非并做出合理的價值判斷時,才能生成正確的道德情感。三是興趣與道德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與道德信念是一種融合互通的關系,具有持久性和穩定性。四是興趣與道德意志。強烈的興趣有助于頑強道德意志的形成,而堅定的道德意志又有利于興趣的進一步深化。五是興趣與道德行為。興趣能夠激勵學生為達到某種道德目標而付諸實際行動,而道德行為的付出又能加深行為主體的興趣濃度。
(4)興趣在心理教育中的功能
當下,一些學生難以應對學習和生活的壓力,在身體、心理超負荷運轉的情況下,難免產生一系列的心理疾病。針對愈演愈烈的心理問題,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顯得尤為重要。而興趣的培養,恰恰能緩和學生緊張的情緒狀態,尤其是培養他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廣泛興趣。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生活品質,更能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理念。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運行機制
事物的運轉和作用的發揮離不開其內部各要素的協調統一。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運行機制是指興趣在運行過程中各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構成方式形成的機理和運行方式,它要求興趣內部的需要、態度和情緒協調發揮作用。
1.興趣的內在心理機制
興趣是意識層面的東西,屬于觀念的范疇;是一種心理活動。既然是心理活動,就要探討其內在的心理機制。
(1)需要假設
個體興趣并非由客觀事物直接產生,而是以需要為中介產生的,即客體與主體需要的關系決定了興趣的產生。人們在社會中生活,總會遇到生理和社會等方面的某種欠缺,需要就是人們力求滿足這種欠缺的心理傾向。當客觀事物滿足個體需要時,個體就會對其表現出好感和興趣;反之主體對其就沒有興趣,甚至厭惡和憎恨。
(2)認知假設
認知是指人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征和聯系,揭示事物對于人的意義和作用的心理活動,包括感知、記憶、注意、想象、思維等一系列認識活動。認知心理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動,沒有相當的認識或缺少相應的認知能力,人就無法順利地完成生活中面臨的種種任務。興趣的產生與人的認知聯系緊密。
(3)信息假設
當一些新穎、陌生、美好的事物出現時,出于好奇的本能,人會對其產生認識的需要和了解的興趣。然而各種信息良莠不齊、紛繁復雜,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評價、價值判斷也因人而異、各不相同,正確評價和過濾這些信息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
2.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運行機制
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本質是“形成道德認知—端正道德態度—植入道德情感—轉化行為習慣”的過程。因此,除了要明確興趣內在的心理運行機制外,還應考察其外在的運行機制。
(1)興趣與道德認知的良性互動
道德認知是道德教育的前提,沒有一定的道德認知,品德認識向實際行為的轉化便無從談起。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就來源于學生對客觀道德關系和道德現象的認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一旦形成,學生又會在興趣作用的推動下進一步探索研究,從而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道德認識。由此可見,二者是良性互動的關系。
(2)興趣與端正態度的相互融通
任何行為都是態度的反映和表現。行為是以態度為依據的,端正的態度是指導行為的前提、基礎和關鍵。如果對某種事物感興趣,那么他們對待該事物必定持有認真端正的態度;反之,持有端正態度的人,對任何事情即使不是很喜歡或很感興趣,但起碼是不討厭。可以看出,興趣和端正的態度是相互融通的。
(3)興趣與道德情感的互為促進
當學生對某種道德觀念感興趣時,在情感上就會表現出積極肯定的情感趨向,就會將自己的注意集中在對這類道德信息的采集上。同時,當學生的某種積極肯定的情感強烈時,此時他的自信心、責任感、自制力等優良品質也會得到充分的顯現,興趣作用也能得到持久的發揮。因此可說,興趣和道德情感是相互促進的。
(4)興趣與道德行為的協調統一
為了追求自己愛好和感興趣的事物,學生會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克服困難,因為濃厚的興趣往往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它們與興趣一起發揮作用,促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的斗志,最大限度地調動行為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達到理想和現實的統一。
可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興趣屬于精神層面的東西,而精神層面的興趣是學生在認知客體基礎上心理活動的結果,因此必然有其內在的心理運行機制。同時,興趣還應有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運行機制。其心理運行機制給我們提供了興趣產生的可能性,而過程運行機制讓我們進一步清楚了興趣產生以后是怎樣具體有效地發揮作用的。只有把兩個運行機制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培育的良好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中興趣的培育路徑
既然興趣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居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培育和養成行為主體正確和合理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教育環境:以“境”育趣
情境的創設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良好的情境有利于興趣的激發和調動,反之則亦然。首先,教師要關切自己的言行舉止、舉手投足。教師若能以身作則并言傳身教,就能以自己的心靈為學生的心靈導航。其次,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消化、吸收、體驗并踐行教育內容。興趣是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反過來相應的實踐活動也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或使已經形成的興趣得到強化和鞏固。再次,利用現實社會中的重大事件,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社會熱點、重大事件或突發事件是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教育的突破口、有效載體和最佳時機。最后,營造和諧溫馨的校園文化環境,激發學生求真求美的興趣。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對學生智力的開發、身心的調節、人格的塑造具有無形的感染力。
2.教育內容:以“疑”引趣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如果其內容單調乏味、枯燥陳舊,極易讓學生產生學習疲勞甚至是厭學情緒。首先,教師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入環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找準學生感興趣但又在認識上存在空白的地方為切入點,將這些內容及時地充實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之中;另一方面,要及時發現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現象,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其次,要注重讓學生就某個問題、某個現象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學生就某個問題或某個現象進行自己講解或自己說理的過程就是其大腦不斷思考的過程,即便是即興發言也是學生提出問題、進行思考的過程,這一過程的實質就是原有知識不斷鞏固和新知識持續產生的過程。
3.教育方法:以“趣”導趣
方法選得好、運用得巧,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讓他們及時有效地將教育內容內化自己的認識并外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 首先,要抓住教育對象好奇、好勝的天性,不斷地變化教育形式方法,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采用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讓學生常聽常新,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效方法。其次,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他們主動地參與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這既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具有操作性和針對性,又能給教師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提供更多的借鑒。再次,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現代科學技術集豐富多彩的文字、聲音、圖像于一體,能夠以喜聞樂見、生動形象的方式將所要傳授的內容寓于其中,更易于學生接受、消化和吸收。
4.教育效果:以“果”促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獲得成功有利于興趣的激發。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之中提升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首先,教師要在突出重點、抓住難點的基礎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教育和引導教育對象,幫助他們認真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并針對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其次,當學生取得哪怕一點點的進步和成績時,教師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以更好地激發他們繼續努力的熱情。有的學生經過努力但效果仍然不佳,此時教師更不能否定他所做的努力,要在肯定的基礎上幫助他,以避免其喪失奮斗的信心和勇氣。再次,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自己的點滴進步并使其學會肯定和自勉。只要拿自己的今天和自己的昨天相比有所進步,就應該給予自己褒獎,讓自己在成功享樂中進一步激發興趣。
參考文獻:
[1]高玉祥. 個性心理學[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張耀燦,等. 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