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5 02:06: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新型農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加快中心城市發展,推進城市群建設。
成都平原城市群優勢很明顯,全國第四大航空港、西部交通樞紐和西部金融中心,進一步加強鞏固成都在全省的輻射帶動作用,財富論壇也給成都帶來了極大地機遇,全球500強企業一半以上進駐成都,打造國際經濟金融、IT中心。同時積極建設綿陽科技中心和德陽制造業中心,形成成德綿經濟帶。川南城市群具有產業和區位優勢,宜賓、瀘州的白酒、化工業發達,優先發展白酒產業,推進白酒金三角發展。并且川南四個城市都靠近長江或支流,瀘州、宜賓是省內重要的碼頭港口。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也很發達。川東北城市群的資源優勢主要是天然氣,因此應該充分利用天然氣發展產業來壯大經濟實力。攀西城市群的旅游資源和農業資源、礦產資源很豐富,以涼山和攀枝花為支撐點,涼山優先發展旅游業,追求“綠色GDP”,變劣勢為優勢,攀枝花重點發展鐵礦產業。
2.以龍頭企業為重點,并行發展各種行業協會,加快農民組織化進程。
首先,必須有龍頭企業帶動。政府要提供資金、政策支持,為龍頭企業提供低息貸款或無息貸款,對龍頭企業的稅收方面給予優惠。龍頭企業自身要改善管理水平,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發揮好輻射帶頭作用。另外,積極組建各類農產品行業協會,加速農民組織化。農產品協會負責與政府溝通,為農民或龍頭企業提供市場信息和技術服務,協調市場價格和行業管理,分工合作,反對不正當競爭,一致對外,反傾銷、反歧視。同時因其帶有公益性,省及地方政府應給予農產品行業協會資金和政策支持。
1.發揮大企業龍頭作用,帶動園區發展。在發展產業園區時,運城市充分發揮大企業的龍頭作用,培育和引進一批帶動力強、規模實力大、關聯度高的大企業、大集團,通過培育產業龍頭,壯大骨干企業,帶動配套企業,形成“大企業———大項目———產業鏈———產業群———產業園區”的發展格局。運城市高度重視龍頭企業的培育,尤其是創新能力建設,鼓勵企業圍繞產業主攻方向,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強化企業的創新能力建設,搶占主攻產業自主創新的“制高點”,同時政府注重本區域的創新體系建設,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2.發揮園區聚集優勢,培育重點產業發展。園區化發展具有很強的優越性,眾多同行業企業在同一個空間集聚,實現資源、信息、公共服務的共享,集聚起規模效應,放大比較優勢。運城市將工業現代化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載體,在促進工業重點行業發展時注重園區對產業的培育作用。如,河津市新耿區以老城區和高新技術園區為依托,重點發展商貿物流產業;龍門區以鋁工業園區為依托,重點發展鋁深加工產業;萬春區以樊村鎮和王家嶺循環經濟園區為依托,重點發展煤化工產業。
3.強化園區建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運城市把園區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如,夏縣水頭工業園區充分依托產業和區位優勢,圍繞打造加工制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以現有的企業為主體,按照“加工制造區、農副產品加工貿易區、高新技術產業區”三大產業區域,加強園區建設,建成夏縣對外開放的窗口、工業聚集的核心、項目對接的基地、產業升級的高地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區。
(二)園區社區化
1.園區社區化促進產城融合發展。產城融合指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社會事業發展同步推進、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和一體化發展,以產業集聚發展實現人口集中,為城市化提供基礎支持;以城市的服務功能為產業發展、人口集中創造條件。園區把產業集聚起來,而產業的入駐和發展必然要增加就業崗位,一方面可以吸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另一方面需要引進外地的高級人才,隨著產業園區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人口涌入園區,這就需要為他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提供社區化的生活條件,尤其要做好社會公共服務,如解決進城農民的戶籍、住房、就業、養老、醫療、教育等社會身份和社會保障問題,使他們充分融入城市,真正轉化為市民。在生產和生活配套上,一方面,完善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另一方面,加快園區內住宅小區、學校、醫院、商場、超市等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2.以市場化運作促進園區社區化。園區社區化的本質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因此,要充分發揮市場在產業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市場化運作促進園區社區化。一是在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以圖書館、體育館、影劇院、康復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民綜合服務中心為先導,打造城市綜合體;二是以中小學為依托,打造教育園區;三是加快建設商品房住宅小區,引進現代化醫療機構,培育新型商業形態,完善服務設施,進一步提高開發區的承載能力。
3.用工業園區化帶動農村社區化。農村社區化是“就地城鎮化”的戰略基礎,通過城市周邊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為城市未來發展留下空間。農村社區化可以通過工業園區化的帶動快速形成。如,運城市稷山縣用工業園區化帶動農村社區化,投資近2億元完成“縣城低碳產業聚集區”、“西社新型煤焦化循環經濟示范區”、“翟店紙包裝文化產業園區”三大工業園區規劃建設,有效地促進了園區周邊農村的社區化發展。
(三)社區城鎮化
1.社區城鎮化促進農民向市民轉化。社區的發展推動城市交通、排水、污染處理、水電供應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就業、教育、醫療、住房及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產業區、生活區、商業區、娛樂區等空間布局的優化,從而使社區發展為新興城鎮,進而引導更多的資源要素向城鎮集聚。在這種條件下,城市建設的推進必將創造更多的生活和生產需求,推動商貿、餐飲、旅游、金融、保險、物流、醫療、文化和服裝等生活業和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強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吸引力,加快農民向市民轉化的進程。
2.城市社區的城鎮化。城市社區的城鎮化包括老城區社區的城鎮化和新城區社區的城鎮化。運城市通過對老城區進行改造促進社區城鎮化。老城區改造,通過機關、企業外遷,形成商業區和服務區,保留城市文化特質。如,平陸縣籌資8.2億元,重點實施打通新老城區的“兩街一路”(春元街東西擴及中段改造、向陽街改擴建、傅巖路南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載力的“兩館一園”(圖書館、體育館、實驗幼兒園)、“兩個市場”(春元街蔬菜市場、太陽文體廣場)、“六大工程”(天然氣進企入戶、垃圾填埋場、星級公廁達標、天眼工程、汽車客運站、三線入地)等14個項目。特別是在“兩街一路”拓寬改造中,堅持最大程度規范程序、最大限度讓利于民,加快了新老城區的滲透與融合。運城市通過拓展建設新城區促進新城區社區的城鎮化。新城區通過工業新區建設,發展實體經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產業依托。對新城區通盤考慮、整體規劃,進一步提升城市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圍繞新規劃的產業集聚區建設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發展配套服務,將產業集聚區打造成新城區的增長內核,推進社區城鎮化發展。
3.農村社區的城鎮化。有序推進農村連片示范區建設。新農村集中連片示范區,即圍繞“抓典型、出精品、成規模、做示范”的工作思路,按照“一縣一區、一區10村”的要求,使集中連片示范區達到道路循環、產業相連、林網方田、設施齊全、環境美觀的標準。完善農村社區公共服務配套體系。如,垣曲縣在新農村建設上,按照“完善基礎設施、健全服務網絡和加強鄉村文明建設協調推進”方式,分類編制全縣行政村發展規劃,打破行政區劃限制,重點發展區位優勢明顯、人口相對集中、基礎條件較好的中心村,集中資金和項目,加大中心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主導產業培育和人居環境改善力度,引導和吸引山莊窩鋪、空心村等居住分散區域的群眾向中心村聚集,不斷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四)土地規?;?/p>
1.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土地流轉。運城市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基礎上,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通過發展設施農業,提高農業機械化率,引導土地流轉,推動農業發展走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道路,使土地向職業農民、產業帶頭人、種植大戶手中集中,讓有進城意愿的農業剩余人口逐步向城鎮集中。通過土地流轉,一方面可以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最大限度釋放土地價值;另一方面可以淡化農民和土地的關系,讓農民不必再鄰地而居,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農民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增加經濟收入,為農民搬入城鎮排除思想、地理、經濟上的障礙。運城市土地流轉的主要特點有:一是流轉方式多樣。呈現出轉包、轉讓、出租、互換、入股、委托、代耕代種等方式。二是流轉模式多元。有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和公司農場獨立經營等多種經營模式。三是經營主體多種。有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等多種經營主體。四是土地用途廣泛。不僅用于糧棉等作物生產,還用于果蔬、花卉等農業生產和觀光農業開發。
2.調整村莊結構促進土地規模化。近年來,隨著運城市“八區聯動”的全面推進,城市框架不斷拉大,許多城郊村已變為城中村;同時,由于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在城市安家就業,造成一些村莊形成空殼村。面對目前的村莊情況,運城市對村莊結構進行調整,進一步促進土地經營的規?;?。
3.建設產權交易平臺促進土地流轉。為實現農村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運城市通過建設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農村金融提供服務。同時,運城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搭建一個有效的對接平臺,讓農村資產、資源流動起來,激活和發展農村生產力。通過交易中心對土地流轉過程真實性、公正性、合法性的認證,維護土地流轉雙方權益,農民不怕租賃費拿不回來,企業不擔心農民反悔收回土地,這有利于促進土地順利流轉和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五)城鄉生態化
1.堅持生態優先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運城市在城鎮化發展進程中,堅持生態優先,走基于生態文明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突出資源集約節約和生態環境友好,加快生態經濟發展,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運城市在產業發展上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堅持走低碳化、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發展之路。第一,鼓勵發展節能性環保產業,降低產業發展對能源、水資源、空氣等生態資源的消耗或破壞。第二,支持探索循環經濟模式,以更少資源創造更多經濟價值。第三,要求工業入區、入園,促進產業集群,既可以集中處理污染,又可以使各產業分享外部經濟。第四,加強節能環保宣傳,鼓勵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節能環保。第五,加強城市綠地資源建設,提高生態環境自我凈化能力。第六,倡導綠色消費,減少消費污染。第七,重視調解資源占用與分配、環境污染方面的矛盾、沖突,促進城鎮化與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
2.用城鄉生態化增強城鎮吸引力。運城市的城鎮建設在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加大生態建設,通過綠化、凈化、美化提高宜居指數,增強城鎮的吸引力,讓農民向往進城,愿意進城。保證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加快步伐,深入推進。
3.城鄉生態化注重傳承和弘揚本地傳統文化。文化是城市生存的魅力和靈魂,文脈是城市發展的遠景導引,文化產業是支撐城市發展的關鍵。運城市在促進城鄉生態化、一體化發展時,既遵循歷史文化的傳承,又銜接現代氣息的植入。如,鹽湖區通過建設國家5A級鹽湖生態文化旅游風景區,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首先打造出20平方公里的板塊,讓游客在休閑娛樂中感知運城根祖文化、鹽文化、關公文化的博大精深,未來把鹽湖風景區打造成山水相連、林湖輝映、歷史厚重、文化發達的歷史文化風景區。
2我國新型農業技術推廣中應該遵從的原則
2.1對農民以及市場的需求重視的原則
在對新型農業科技進行推廣的過程中,應該與農民以及市場的需求相適應。只有與市場相適應,農民才會更愿意接受新型的農業科技。在市場中對農民進行引導,將農業進行產業化的轉型。當代的農民都是有自主經營權的。對新型農業技術進行推廣的過程,已經不能夠用傳統強制行政命令的方式了,而是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的考慮農民的需要,推出農民所需要的技術,解決農民的燃眉之急,這樣才能真正的將新型農業技術在農村進行推廣。
2.2將政府作為主要的推廣力量
在政府保留一支精良的推廣隊伍,是保證新型農業技術可以有效推廣的重要條件之一。在我國的經濟進行轉型期間,在民間對農業技術進行推廣的體系數不勝數,需要政府及時的站出來對市場進行規范,保證農民的利益。當前很多的農民不愿意投資一些經濟效益比較低的農作物,不能夠理解中國獨具特色的農業發展路線。對于這種現象只能通過政府出面進行調控,才可以保證新型農業技術可以有效的推廣。
2.3加強服務的觀念原則
觀光農業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近年來,伴隨全球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人們發現,現代農業不僅具有生產,還具有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閑、度假的生活。隨著收人的增加,閑暇時間的增多,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渴望多樣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放松自己。于是,農業與旅游業邊緣交叉的新型產業——觀光農業應運而生。
觀光農業是把觀光旅游與農業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旅游活動,它的形式和類型很多。根據德、法、美、日、荷蘭等國和我國臺灣省的實踐,其中規模較大的主要有5種:(l)觀光農園:在城市近郊或風景區附近開辟特色果園、菜園、茶園、花圃等,讓游客人內摘果、拔萊、賞花、采茶,享受田園樂趣。這是國外觀光農業最普遍的一種形式;(2)農業公園:即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把農業生產場所、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閑旅游場所結合為一體;(3)教育農園:這是兼顧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的農業經營形態。代表性的有法國的教育農場,日本的學童農園,臺灣的自然生態教室等;(4)森林公園;(5)民俗觀光村。
2我國觀光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一)、現狀
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業觀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興起。據不完全統計,1996-1997年已動工和計劃投資在一億元以上的觀光農業項目在7個以上。1998年國家旅游局以“華夏城鄉游”作為主題旅游年,使“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做農家活、看農家景”成了農村一景。目前我國觀光農業旅游項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區最為發達。在廣東,果園觀光旅游最早出現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廣東已有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萬人,旅游收入10多億。
在北京、上海、江蘇和廣東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還出現了引進國際先進現代農業設施的農業觀光園,展示電腦自動控制溫度、濕度、施肥、無土栽培和新特農產品種,成了農業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區的孫橋現代農業園區、北京的錦繡大地農業觀光園、蘇州的大地園、無錫的大浮觀光農業園和珠海農業科技基地。
(二)前景
1、我國旅游業的飛速發展為觀光農業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
觀光農業既然屬于旅游業,其發展與旅游業的整體發展密切相關。首先我們考察整個旅游行業1994年以來的數據資料: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入境旅游人數(萬人)4365.444638.655112.755758.796347.847279.558344.39
旅游外匯收入(億美元)73.2387.33102.00120.74126.02140.99162.24
國內旅游總人次(億人次)5.246.296.406.446.957.197.44
國內旅游收入(億元)1023.511375.701638.382112.702391.182831.923175.54
旅游業保持了穩定而高速的增長。若進一步觀察,可發現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的增長速度不同。從1994年到2000年,旅游外匯收入增長了122%,年均增長14.2%;國內旅游收入增長了210%,年均增長20.8%。國內旅游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入境旅游,但到2000年為止,旅游外匯收入與國內旅游收入之比僅為1∶2.5,國內旅游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鑒于觀光農業的特性,對其需求主要來自國內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證。
從1994年以來的有關數據也表明,城鎮居民旅游人次和旅游支出都是逐年遞增,尤其近年隨著假日經濟的興起又有大幅增長。由于觀光農業的客源主要為國內城市居民,因此可以預測,對觀光農業的需求也將保持一個旺盛的態勢。
2、農業觀光旅游是我國旅游業發展方向之一。
長三角經濟一體化是指蘇浙滬三省市近期出現的跨行政區劃進行的經濟協作、合作和互動關系。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之強強聯合使長三角經濟圈迅速崛起,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程度最高,吸引外資最多,對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帶動力最強的地區。2002年,長三角地區以占全國1%的土地和6%的人口,創造了占全國18.7%的GDP、21.4%的財政收入和28.5%的外貿出口份額,引來了38.6%的國外直接投資。以上海為龍頭,蘇、浙為兩翼的長三角地區工業化程度高,綜合性制造業力量雄厚,經濟增速快,競爭力強,全國50%以上的百強縣誕生在這里,中心城市集中度也高,可排名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隨著長三角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長三角三省市之間各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加強。政府方面,形成了一些制度性合作和協調的形式:一是蘇浙滬省(市)長座談會自2001年起,每兩年召開一次;二是由長三角16市的常務副市長參加的經濟協調會,也是每兩年召開一次;三是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就存在的協作辦主任會議,其主要職責是落實前兩個會議形成的決策和方針。金融業方面,長江三角洲金融圈建設正緊鑼密鼓地展開,目的是加快金融基礎設施平臺建設,促進金融聯動。交通體系方面,江蘇將在2010年建設10座跨江通道,浙江正在建立跨海大橋。江浙兩省都對交通提出具體要求,提出打造“2小時經濟圈”、“4小時經濟圈”等具體目標。信息化建設方面,出臺三省市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和信用體系資源的共享方案,制訂三省市電子地圖的建設方案,統一協調海底光纜的維護工作。區域旅游合作方面,三省市合力推進中心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設,發展汽車租賃業務,整合旅游資源,共同編制環太湖旅游規劃和三省市旅游手冊,并加快旅游網站聯網。
今年以來,蘇浙滬三省市間你來我往,空前繁忙,“接軌上海投資環境推介會”、“融入上海發展論壇”、“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專題講座”等此起彼伏。尤其是三地高層領導的頻繁互訪,把以接軌和互動為中心內容的一體化推向。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作為當前我國經濟最活躍地區的區域聯合,必將對全國經濟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二、經濟一體化給農行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經濟與金融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給區域內金融業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在銀行信貸業務方面,經濟的聯合意味著更大的市場、更多的客戶資源和更豐富全面的信息。同時,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也是銀行信貸業務加快發展的有力支柱。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作為處于長三角經濟區中心位置的一家大型金融機構,能否抓住這次機遇,實現經營業績的飛躍,直接關系到銀行今后的長期發展。
然而,重大的機遇也意味著激烈的競爭與挑戰。對于信貸這一銀行主營業務,滬上各大銀行都已經紛紛開始行動,以求在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占得先機??v觀目前的市場發展形勢,我行信貸業務所面臨的競爭形勢是嚴峻的。另一方面,由于長三角地區各城市農行合作仍不緊密,在拓展信貸業務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造成了很多市場機會的流失和資源的重復投入與浪費。具體而言,在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中我行信貸業務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
1、長三角各城市間信貸資源尤其是擔保資源難以共享。比如長三角某一城市企業為一上海市企業提供保證擔保,從理論上來說只要保證人具備足夠的擔保能力,這樣的擔保是可以起到控制風險的目的的。但在目前情況下,對這樣的異地擔保我行在貸款業務操作中基本是不予接受的。又比如貸款申請人為一跨區域經營的企業,以其在另一城市中的足值資產作為抵押物申請貸款,這樣的情況我行目前也無法受理。例如2003年初上海美頓貿易有限公司向我行申請流動資金貸款,提供的抵押物為一國外銀行開出的備用信用證和其在另一城市的一套廠房。經過初步審查,該公司的其他條件均符合我行貸款要求,但由于我行難以接受異地不動產作為抵押物,這筆貸款業務最終沒有達成。擔保資源難以共享這一問題已經造成我行在貸款業務拓展中的困難和大量潛在客戶的流失,成為影響我行業務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一問題的解決,將使得我行能夠受理以往無法受理的貸款業務,將大量潛在客戶轉化為現實客戶,從而擁有更大的信貸市場和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2、異地票據業務難以開展。隨著票據作為一種結算手段被越來越多地使用和票據市場的不斷發展,異地票據流通進一步加劇。尤其是隨著長三角區域內經濟合作的不斷緊密,市場交易更為頻繁,區域內各城市間的票據流通已成為極為普遍的現象,異地票據貼現的市場需求隨之增大,已形成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針對這一情況,工行已在上海設立了全國性的票據中心,受理全國各地區開立的商業票據,至今已產生很好的效益。我行在這一方面起步較晚,目前基本局限于從事關系人均在上海的票據貼現,大大限制了票據業務的發展,在整個上海市票據市場中所占比重甚至低于某些中小銀行,票據業務所產生的利潤也遠遠無法跟工行等銀行相比。
3、各城市分行的信貸信息無法共享。在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不斷深入的情況下,信貸業務中所涉及的數據和信息已經很難完全局限于本地企業。例如上海一貸款客戶為某一外地企業的分支機構,在對其進行貸前調查和貸后管理時,就必須涉及其外地母公司基本情況和運營情況信息的收集。由于目前農業銀行各城市分行之間的信貸信息仍是各自孤立的,即使該母公司是當地農行的客戶,在當地農行已有完整詳細的貸前貸后資料,上海農行也無法共享這些信息,只能重復對其進行調查,并且要付出較高的調查成本,這無疑是對我行人力、物力資源的浪費。隨著長三角區域內經濟交流合作的進一步頻繁和信貸業務中涉及的異地信息的不斷增多,這一資源浪費的問題也愈加突出,如不盡快加以解決,必將引起我行信貸運行成本的大幅上升。
三、相關對策建議
面對長三角經濟一體化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我行必須果斷采取對策,盡快妥善解決信貸業務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使我行的業務經營管理進一步適應經濟一體化的客觀要求,方能在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經受住考驗,并獲得更大的收益。在此,我們提出信貸區域一體化的概念。所謂信貸區域一體化,就是指通過大力加強各城市分行之間的合作,相互提供業務運作上的便利,讓各個城市分行都可利用其他城市分行的網絡、人員、信
息等資源完成自身信貸業務中某些涉及異地操作的環節,從而大幅提高單個分行的風險控制能力和市場運作能力,使得涉及異地因素的信貸業務辦理在長三角區域內能像辦理同城業務一樣的便捷有效,真正實現對跨城市市場資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具體而言:
1、貸款業務方面
貸款業務是國內各大銀行的主要資產業務和利潤的主要來源,其經營情況的優劣在整個銀行的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長三角區域內擔保資源難以共享的關鍵原因,在于僅靠某一城市貸款行的能力,難以實現對異地保證人、抵押物的實時有效監管。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當然不是唯一的,比如可以請專業監管公司代為監管,或者在業務需求較為集中的城市設派出機構進行監管,但成本最低、最為有效的辦法還是進一步加強長三角各城市分行之間的合作,互為監管對方貸款項下位于本地的保證人、抵押物。以上海分行為例,若上海分行有一筆抵押貸款的抵押物為貸款人位于杭州的一套廠房,為此,上海分行可以要求杭州分行提供協助,代為對該抵押物進行日常的監管。同時,上海分行也為杭州分行提供代為監管其位于上海市內的保證人或抵押物的協助,從而實現不同城市農行系統內部資源的整合,并以此帶動各城市間外部信貸資源的共享,最終達到全區域貸款業務的一體化。
2、信貸信息資源共享
信息是當今時代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從上一部分的分析中我們已經得出,在長三角區域經濟合作不斷加深的背景下,信貸信息的無法共享將導致我行大量內部資源的重復投入和信貸運行成本的大幅上升。所以,實現長三角各城市分行間的信貸信息共享是我行在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形勢下必須完成的一項基礎性建設。為此,首先要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辦法,從制度上保證信貸信息共享的順利、規范進行。其次,在信貸信息共享的具體實現形式上,短期內可以采用傳真、信函的方式,但從長遠來看,采用電子化網絡傳輸的方式是勢在必行的。因此有必要設計一套覆蓋整個長三角區域的信貸信息查詢系統,或將目前已在推廣應用的CMS系統的查詢功能進一步強化,使得長三角區域內任一城市分行均可查詢到整個區域內所有信貸客戶的資料,從而在技術上保證信貸信息共享的快捷性與方便性。
3、票據業務方面
2農業技術市場供求主體及其特征
根據現有研究成果,本文界定的農業技術市場是指,在以生產要素為載體的生產技術交換過程中,農業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行為與技術需求主體,即農戶技術創新行為決策之間形成的經濟關系的集合。農業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行為與農戶技術創新行為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以促進農業技術供給和技術需求達到有效均衡、投入要素達到有效配置。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行為既為農戶技術創新行為達到預期目標提供激勵和引導作用,又對農戶技術創新行為實現預期目標產生約束和制約作用。
2.1農業技術市場供給主體構成及特征
2.1.1主體構成
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是對農戶技術創新行為產生直接影響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及其關聯關系機制的集合。按照供給的農業生產技術屬性,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主要包括以政府農技推廣機構為代表的公益型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以涉農企業為代表的商業型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俱樂部式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以政府技術扶持機構為代表的基礎服務式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政府農技推廣機構在財政專項資金的支持下,遵循官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制度安排,依托具有農業技術創新優勢的中央和地方科研資源,對農業產業鏈中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進行自主研發。在此基礎上,開展農業產業綜合集成技術的實驗、示范,并為農戶提供公益性、公共性的技術產品,以及生產管理技術指導和培訓咨詢服務,屬于自主創新模式。涉農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在自身利益驅動下以開拓農資銷售市場或是獲取農產品為目的,通過各種利益聯結方式與農戶建立合作關系,按照市場制度安排提供商業化的技術產品及服務。由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不高,目前涉農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以一次性買斷利益模式為主,合同式、訂單式利益聯結模式為輔。因此,涉農企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活動主要表現為向農戶出售農資產品,并從促銷視角提供生產管理技術指導和培訓咨詢服務,屬于自主創新和模仿創新兼有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戶社員技術需求的聯合體,按照合作經濟制度安排在其社員內部主要提供俱樂部式的技術產品及服務。由于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組織制度及治理結構不完善,人力資本不足,自主技術創新的知識產權意識淡薄,使得其技術創新模式主要是根據其農產品屬性、區域特殊性,對政府、科研機構等組織的技術創新進行選擇性吸收、應用,屬于模仿創新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在社員中實現技術信息集成、傳遞。此外,社員接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農資采購服務,如品種、化肥等統一采購,統一使用,實現生產作業、經營環節協調。中央及地方政府技術扶持機構則是以信息傳播、財政政策、信貸政策和基礎設施投資為核心開展技術公共服務,引導農戶技術創新行為。其中,政府技術扶持機構通過電視、書籍等大眾傳播媒介向農戶傳遞技術信息;通過生產資料財政補貼和小額信貸優惠來引導農戶技術調整;通過生產性基礎設施投資來為農戶技術創新提供物質條件。此外,政府技術扶持機構通過科技投資、科技政策、科技服務來指導和引導政府農技推廣機構、涉農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供給行為,創造技術市場運行條件,促進技術市場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除政府農技推廣機構、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政府產業扶持機構外,其他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者還有由生產、加工、儲運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企業、有關科研及技術推廣服務等單位和個人自愿結成的民間科技推廣型專業協會。民間科技推廣型專業協會以技術服務為扭帶,聯合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依靠科研機構,以培養“農民老師”的技術推廣新模式,補充了部分產業技術創新及推廣服務。由于這些民間科技推廣型專業協會可分為政府農技推廣機構主導型、涉農企業帶動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型的技術創新及推廣模式,因而本文在以下分析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技術創新影響時,未包括民間科技推廣型專業協會。
2.1.2特征
成熟的、有效的農業技術市場應該是一個開放的、非線性的、具有自組織和運行機制的有機系統。筆者認為,農業技術市場的發展驅動力是價格機制,并促進技術創新的供給與需求有效均衡,投入要素達到有效配置。一方面,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提供了可供農戶進行選擇的創新技術集合,即技術供給。另一方面,在趨利性和風險規避性導向下,農戶以要素相對價格變動和產品相對價格變動作為市場信號,形成自己的技術需求傾向。當技術供需不相匹配時產生技術創新要素流動的勢能,通過調整制度安排,驅使技術供需實現有效均衡。而這個過程又會促使農業技術市場內部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行為特性(組織方式、管理機制)及其關聯關系發生變化,進而導致農業技術市場出現新的狀態并要求新的技術創新供需均衡。由此,技術創新供需曲線的變化推動整個農業技術市場不斷發展進化。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在組織特點、運作機制和職能作用方面存在并列和重疊,使其在技術創新及推廣中具有獨立、耦合和互斥的相關關系特征。
首先,農業生產技術特性決定了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行為具有獨立關系。具體表現為:由于政府農技推廣機構的運行成本主要由財政支付,其供給的農業技術表現出公共產品特性。這類農業技術(如栽培管理技術)具有經驗型特征,容易被模仿,因而具有很強的外部性。涉農企業在自身利益導向下,其技術供給行為的驅動力來自對利益的追逐和對自身形象、品牌狀況的改善。因此,涉農企業供給的農業技術具有較強的私人物品特性。這類技術(如種苗、化肥、農藥)在應用時難以被模仿,不存在明顯的外部性問題。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由具有相同或相似技術需求的農戶在自愿互利的基礎上建立的自組織。其供給的農業技術表現出俱樂部產品特性。這類農業技術(如合作社社員共同出資購買,或合作社運作過程中積累的技術經驗)具有地域特征。合作社社員消費其技術不具有競爭性,而對非社員具有排他性。
其次,由于農業技術體系是眾多技術因關聯性形成的產業技術群,技術之間具有不可分性。因此,不同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在向農戶提供創新技術時,會形成耦合關系,即不同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對同一農戶的技術創新行為的約束相互配合。例如,政府農技推廣機構利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服務優勢,將生產經驗豐富的合作社能人吸收為示范戶,在技術上進行重點指導,并給予一定物化補貼。通過政府農技推廣機構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合作,提高了技術創新及推廣的效率和規模。再例如,政府農技扶持機構的政策導向、投資力度等因素決定著農業技術創新及推廣的方向,進而對政府農技推廣機構、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供給行為產生直接影響。最后,由于利益機制及運行目標不同,政府主導的公益型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對以涉農企業主導的商業型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具有排斥性。這是由于涉農企業利潤最大化的決策目標與公共性技術的本質相悖,因而其技術供給行為會忽略對社會利益的影響。
2.2農業技術市場需求主體及特征
誘致性技術創新理論認為,農業技術是一種在投入和產出之間轉換的生產函數,農業技術創新實質上是現代生產要素增加、減少或改變的結果,即農業技術創新是現代生產要素的組合。借鑒誘致性技術創新理論,本文將農戶技術創新行為的內涵定義為:從事市場化、專業化生產經營的農戶在不確定性條件和農業技術市場約束下,以生產要素相對稀缺程度(即生產要素相對價格變動)和產品市場供求變化(即產品市場價格變動)作為市場信號,對各類現代生產要素(勞動力、化肥、農藥、機械等)進行不同組合、調整的多元選擇決策過程,以獲得家庭收益最大化。
由上述定義可知,農戶技術創新的行為動機符合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即農戶作為“有限理性小農”,其技術創新動機及行為傾向具有趨利性和風險規避性[14]。受到農業技術變遷和農業技術市場的影響,農戶技術創新行為具有以下特征:
(1)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機制完善,在競爭導向和效率驅動下,農戶技術創新行為的專業化、市場化導向特征更加突出。即要素價格和農產品價格作為市場信號,是農戶技術創新決策的依據。
(2)農戶技術創新行為是一個包括技術認知、技術決策、技術采用在內的多階段、連續性決策過程。在每一個階段內,農戶從農業技術市場中獲取技術信息和物質能量投入。
(3)農戶技術創新行為呈現市場化整合趨勢,即農戶會對同一技術體系內的各子技術進行聯合決策。
3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誘致性技術創新的影響機理分析
根據誘致性技術創新理論,農戶作為“有限理性小農”,在趨利性和風險規避性導向下,會以要素相對價格變動和農產品價格變動作為市場信號,遵循技術認知態度、技術決策實施、技術集成采用的過程進行技術創新。也就是說,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供求變化是誘致農戶技術創新的需求因素。由于農業技術市場是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與農戶技術創新行為決策之間形成的經濟關系集合。有效的農業技術市場能實現技術供給和技術需求達到有效均衡,投入要素達到有效配置。因此,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行為是誘致農戶技術創新的供給因素。以下將從農戶技術創新的決策過程,就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技術創新的影響機理展開分析(圖1)。
3.1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技術認知態度的影響
農戶技術創新行為是一個多階段、連續性的決策過程。其中,技術認知是影響農戶技術創新決策的首要環節。在技術認知階段,農戶在根據前期要素相對價格變化和農產品價格變化,在已有技術經濟評價的基礎上,對創新技術的存在進行認識并理解其功能,因而農戶技術認知在本質上是對創新技術屬性信息進行搜尋、加工,以降低創新技術因果聯系(即技術是否取得預期結果)的不確定性的行為。也就是說,農戶在技術認知過程中,主要圍繞“這項創新技術是什么?”、“這項創新技術為什么有效?”以及“這項創新技術怎樣操作?”這3類問題進行技術屬性信息搜尋及加工。這3種認知類型中的第1種是關于創新技術存在信息的意識認知,第2種是關于創新技術原理信息的認知,第3種是關于創新技術正確使用信息的認知。農戶依據其在認知階段獲取的技術信息,會從心理上對創新技術的特性形成主觀贊成態度(即潛在技術需求)或否定的態度。這個農戶技術認知技術說服(態度)潛在技術需求的過程受到農業技術市場的影響。這是因為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的職能之一是通過技術信息披露和技術公共服務,向農戶傳遞關于上述3類技術屬性信息,以此來引導農戶技術認知及潛在需求意愿。在農業現代化推進、城鎮化、工業化的多重背景下,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在運行目標和功能方面呈現出獨立關系。具體表現為,政府主導的政府農技推廣機構提供的技術創新產品及服務,連同政府技術扶持機構提供的技術公共服務,表現出公共產品的特性和政府意志。涉農企業在自身利益驅動下供給的技術創新產品及服務具有較強的私人物品特性。以規制社員行為和優化社員利益為目的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創新推廣的技術產品及服務,表現出俱樂部產品特性。這導致不同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通過技術信息披露和技術公共服務,傳遞給農戶的創新技術屬性信息從數量和質量方面均缺乏一致性,進而導致農戶市場誘致性技術認知產生分化。
3.2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技術決策實施的影響
在完成技術認知階段,即農戶將技術認知轉變為潛在技術需求之后,進入選擇采納接受或拒絕技術創新的決策及實施階段。在技術決策及實施階段中,農戶通過搜尋當期要素相對價格信息和農產品價格信息,對是否將技術潛在需求轉化為技術真實需求進行決策。此時,采用某創新技術預期后果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因而農戶在該階段需要繼續對創新技術信息進行搜尋、加工。而這一階段農戶主要圍繞“從哪里以及如何獲取這項創新技術”、“如何結合自己生產經營模式運用這項創新技術”等問題進行創新技術應用信息搜尋及加工。而這些創新技術應用信息主要來源于技術交易市場,因而農戶在進行技術決策及實施時,會與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形成不同的技術交易制度安排,即“涉農企業+農戶”模式、“政府農技推廣機構+農戶”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在這些技術交易制度安排下,農戶與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進行技術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交易成本,對農戶技術創新決策及實施產生影響。
由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不高,當農戶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參與“涉農企業+農戶”模式,涉農企業主要采用一次性買斷利益模式,按照市場交易價格與農戶進行技術交易,因而農戶面對的是公開市場交易制度安排。當農戶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時,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由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社員需求提供技術交易服務,農戶遵循內部交易制度,與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完成技術交易。而“政府農技推廣機構+農戶”模式的技術交易市場化程度介于“涉農企業+農戶模式”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之間,即當農戶參與“政府農技推廣機構+農戶模式”時,按照政府農技推廣機構協定,由政府農技推廣機構提供技術交易服務,農戶遵循準內部交易制度,與政府農技推廣機構之間完成技術交易。由于這3種技術交易制度安排的契約穩定程度不同,農戶在技術交易信息搜尋、技術合約談判及執行過程中付出的努力不同,導致農戶面臨的技術交易成本有差異,從會對農戶市場誘致性技術決策及實施產生約束。
3.3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技術集成采用的影響
根據小農技術創新理論[15],農業技術可劃分為可分割和不可分割兩類。具有不可分割性的技術主要以技術包(technologypackage)的形式進入技術市場。一個技術包包括了多個可辨別的技術元素(子技術),并且這些技術元素之間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密切相關的綜合體。農戶在采用技術包內的某一項子技術的經歷必然會影響其對同一技術包內其他子技術的態度,即農戶具有技術集成采用傾向。而農戶技術集成采用的過程受到農業技術市場的影響。這是因為農戶在該階段主要圍繞“這項創新技術與已有技術存在什么關聯?”、“這項創新技術與已有技術如何交叉融合?”等問題,進行創新技術集成信息搜尋及加工。農業技術市場中的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的職能之一是通過技術推廣培訓和技術公共服務,在品種選育、種植模式、土壤管理等一系列技術環節中向農戶傳遞技術集成信息,以此來引導農戶形成完整的技術創新體系。但是,由于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在組織特點、運作機制和職能作用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不同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在農戶一系列生產環節中傳遞的創新技術集成信息存在沖突和矛盾,進而對農戶市場誘致性技術集成采用行為產生制約。
從農業技術市場對農戶技術創新認知、技術創新決策實施和技術創新集成采用的影響機理分析看出,由于農業技術兼有公共產品性質、私人產品性質和俱樂部產品性質,需要由私人部門(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公共機構(政府農技推廣機構、政府農技扶持機構)共同向農戶提供商業性和公益性的技術創新產品及服務。即在農業技術創新管理體制及科技政策等制度誘導下,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通過技術信息披露、技術交易、技術培訓、技術公共服務等傳播方式,在農戶根據要素市場信息和農產品市場信息進行技術認知、技術實施和技術集成采用的技術創新決策過程中提供創新技術屬性信息、創新技術應用信息和創新技術集成信息。當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根據自身組織特點、運作機制,在農戶技術創新的各個階段中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實現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的技術供給與農戶市場誘致性技術需求之間達到有效均衡時,農業技術市場具有有效性。此時,在真實、公開的農業技術市場信息(包括創新技術屬性信息、創新技術應用信息和創新技術集成信息)引導下,技術供需水平及結構均衡,農業技術市場運行機制能對技術創新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當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由于農業技術創新管理體制及科技政策等制度不適當干預,未能在農戶技術創新的各個階段中有效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導致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的技術供給與農戶的市場誘致性技術需求之間產生扭曲、錯位時,農業技術市場缺乏有效性。此時,技術創新及推廣供給主體與農戶均因無法及時獲取真實、必要的農業技術市場信息而產生無效供需或過度供需等行為,農業技術市場運行機制無法對技術創新資源進行有效配置。
在新的形勢下,農村水電行業亟待創新,這是因為:
1)農村水電行業將進入一個新的蓬勃發展期,發展農村水電有了新的動力。缺電從來就是制約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農村水電由于技術成熟、投資規模不大,加上資源的當地可得性,在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后來由于誤認為煤、油資源是用之竭的,以損害環境為代價的集中供電方式逐步取得了壟斷地位,使得農村水電曾一度處于停滯發展的狀況。可見,單純以解決缺電為主的需求型開發并不能保證農村水電的持續發展。
近年來,由于環境保護日益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鼓勵利用可再生能源,不少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都給予扶持。歐盟國家在這方面的扶持主要有兩種方式,即直接價格扶持和間接扶持。直接價格扶持包括對出售的每千瓦時電力支付津貼、實行投資資助和免稅待遇等。間接扶持主要強調公眾對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在購買電力時規定要購買一定比例的價格較高的由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歐盟規定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要占總發電量的22%以上,在這些優惠條件下,出現了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更感興趣、大電網覆蓋地區比偏遠山區還開發得多的新局面,人們對社會可持續性發展的關注已成了農村水電發展新的動力。
2)農村水電發展和改革的外部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電力工業反對壟斷、放松管制的改革給農村水電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電力體制改革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諸如電力期貨市場、電力池方式銷售、獨立電網操作員制度、排放量交易、分布式供電等等,電力工業管理和技術創新層出不窮。這種改革的最終受益者是廣大的消費者和電力工業本身,為此需要開展行業政策上的研究。
此外,由于以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的推廣應用為主的技術進步,使得有可能將基礎設施使用到接近極限的水平,并可以對不同用戶的特殊要求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使得電力企業具體的日常維護工作大為減少,如無人值班技術的應用使得電廠的運行管理變得簡單,從而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農村電力行業的改革、發展問題上,這也促進了行業創新。
3)農村水電行業發展的有關理論問題亟待研究。例如:
--如何區分以大廠、大電網為特點的集中供電的商業性企業與小型、成片的分散方式供電的農村電力企業之間的差別?是否可象一些國家一樣,將農村水電企業按非贏利懷的特殊企業來對待?
--在電力體制改革中電力供應商可以選擇用戶,用戶也可以自由選擇供電商,農村水電供電區內的用戶和水電廠、農村供電所是否可象美國《電力用戶權利法案》中規定的那樣,自己組織起來,創辦屬于自己的當地電力公司?
--在少數孤立大廠集中供電的電力系統內實行的廠網分開、取消特許供電區的改革,對于多個農村水電站成片供電的農村電力系統有什么影響?以及農村水電供電區內發供用一體化的供電市場和地方電網如何發展等?
--在我國即將加入WTO前夕,如何與國際接軌,打破行業壟斷、行政壟斷、部門壟斷、公司壟斷及用電權的壟斷等,如何通過對農村電力、可再生能源的立法,使農村水電這一優質電源得到更有效的開發?
凡此等等,這些從實踐中提出來的問題都要人們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二、以分布式發供電理論為基礎的行業創新
長期以來,人們在實踐中認識到合理規劃的電源點能夠為社會和用戶帶來廣泛的效益,包括節省成本、改善環境和提高供電可靠性等。近年來由于社會可持續性發展問題日益為公眾所關注,使得人們要求減少電力公司的傳統服務成為可能,出現了一種分布式的發供電理論。
分布式發電是指任何與配電設施相連接的發電。美國得克薩斯州通過立法定義的分布式發電是指"容量小于10MW、并與60kV以下電壓連接的發電裝?quot;,并規定分布式發電可以脫離電網運行,滿足用戶的全部需要,必要時也可向電網出售多余電量,也可以電量無法滿足用戶需要時從電網購電等,與我國以自發自供為主的小水電系統的管理方式如出一轍。探究目前全球分布式發供電理論興起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
傳統的集中供電方式日益受到挑戰。九十年代以來由于全球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制約了礦物燃料的開發和利用,聯合國關于全球氣候變化的框架條約要求在今后半個世紀內要把現有占全球電力生產80%的礦物燃料發電降到25%左右,這會導致常規煤電逐步被淘汰,逐步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所替代。此外,大型水電開發也越來越難。那種以傳統的大型水、火電為主的傳統的集中供電方式越來越難被人們所接受。
電源開發的小型化、分散化傾向。小水電、太陽光伏發電及風力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發展使得電源有小型化、分散化的趨勢。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預計,可再生能源發電在未來五十年里將是發展最快的清潔能源,這種分散方式的發電容量將超過全世界大型電廠的總裝機,形成無數個小電源與大中網或局部網或分布式直接供電相結合的方式,從而將對現有的電力工業體系產生革命性的變革。
集中供電并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適用,在很多情形下只能實行分散方式供電。目前全球還有約20億人沒有用上電,預計在今后25年里還要新增20億人口,由于歷史原因這些人多處于發展中國家的農村,而農村負荷密度必然是非常低的,電網延伸在經濟技術上顯然是不合理的,且大電網末端的供電區也是不穩定的,最終還是只能靠分散電源供電。此外,有人認為解決全世界農村用電主要還是一個經濟問題,只有通過分散辦電,依靠當地民族經濟的發展,由地方為主承擔建設資金才能逐步做到。
這種分布式發供電的理論創新的意義重大。它不但打破了傳統的集中供電方式的束縛,而且在集中供電的電力系統中實行廠網分開、取消特許供電區的改革中,為農村分散供電的小水電要有自己的供電區、要有自己的地方電網、要建立發供用一體化的統一的小水電市場提供了理論依據。對于世界電力工業管理體制的這一創新,目前我們正在部水電局的領域下對此進行比較研究之中。
三、按非贏利方式運作的農村電力企業創新
以美國的農電合作社為例。所有的農電合作社都是按非贏利方式運作的,美國立法承認了農電合作社與公有或投資者所有的不同電力公司的區別,允許農村發輸電和配電合作社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企業存在。美國《電力用戶權利法案》還承認所有用戶擁有以下權利:
--用戶有權得到可靠的、價格合理的、安全的電力供應;
--用戶有權組織起來成立、運作歸用戶所有的非贏利性的電力機構,包括根據他們自己的需要建設歸用戶所有的電力系統;
--這些歸用戶所有的非贏利性的電力機構有權受到公正的對待,有權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企業存在,以便有別于投資者所有的或公有電力公司等。
由此可見,美國農村電力系統的主要特點是為它們服務的對象所擁有。由用戶入股組織起來,參加非贏利性的農電合作社,實行自建、自管、自有。所謂"自有"是指農村電力系統為供電區內的用戶所擁有,根據誰投資歸誰所有的政策,用戶又是所有者,實現了自己向自己供電,由于供需雙方合一,有效地解決了電力合作社中存在的電價、服務質量等問題、并保證了農村電力系統的產權和供電區基本不變,穩定了農村電力市場。"自管"是指農村電力系統由用戶選舉的代表進行日常管理,并由農電合作社召開一年一度的用戶大會實行民主管理,合作社的職員廣泛地代表了社區中用戶的意見,使農村電力系統管理日趨完善。"自建"就是農村電力系統從美國農電局貸款自行建設,電源既有發輸電合作社自己建設的,實行自發自供的,也有為了彌補供電量不足,根據供電協議從聯邦政府所屬電廠或投資者所有的私人電廠躉售來的。這種自建、自管、自有的方針調動了農村當地廣大用戶的積極性,使得對中央政府資金壓力不太大的情況下,較好的解決了農村用電問題。
與一般電力公司不同。雖然電力公司的股份也是由股東所控制的,但這些股東并不是用戶。股東和用戶有截然不同的利益,股東理所當然地要得到較大的回報,而用戶則希望得到較低的電價和較好的服務。由于農村電力合作社內接受服務的用戶同時也是合伙的所有者,公共供電區以及合作社都是為當地所有、由當地管理的,可以更好地適應農村當地用戶的特點,提高電力系統的有效管理。
與中國的小水電企業也不同。中國長期以來對于小水電的產權及所屬關系不是很明確,更不是為用戶所擁有,因此小水電站及其農村供電區很容易被政策所"平調",或是被電力公司中所侵占。此外,中國小水電在新的條件下還得與大型電力公司一起參與所謂的"公平"競爭,而不是象美國一樣把農電合作社當作一種特殊的企業來對待,將那些以自發自供為主的非贏利性小水電站與大型商業性電力公司競爭產生的結果只能是讓大型電力公司壟斷市場,使電力系統越來越遠離農村當地用戶,電力公司對農村電力的壟斷也難以打破。
四、以經濟全球化為動力的電力市場管理創新
經濟全球化打破了電力市場的壟斷,使電力工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的局面。這一做法在歐洲各國最為明顯。歐盟于1997年宣布實行電力市場開放,1999年2月所有歐盟成員國都開放了電力市場,鼓勵競爭。從1999年5月起,阿姆斯特丹電力交易所作為一個現貸電力市場正式啟動,它不僅向荷蘭本國,也向來自德國、比利時的電力交易者開放。斯堪底那維亞國家同樣建立了共同的電力市場,德國也可在這個市場進行電力交易,地中海國家則計劃在不遠的將來實現電網互聯,使得電力供應從傳統的國內計劃調度發展到電量的期貨或實時跨國交易。此外,電價也不再是按"成本加利潤"方式確定,而是實行競爭上網,由市場決定電價,電力市場的交易方式有了迅速的變化。
1.發揮農行電子化優勢,提供高效便捷的資金結算服務,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核心作用。
2.發揮農行業務綜合的優勢,提供多種形式的理財服務。隨著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資金的增殖保值需求強烈。農行要加快金融創新步伐,延伸產品鏈條,不斷推出更多的新興理財業務品種,引導廣大農村居民樹立正確的理財理念,滿足其日益提高的理財需求。
3.發揮農行資源集聚的優勢,為客戶量身定做專項問題解決方案。相對于城市企業,農村企業由于規模小、人才匱乏,管理水平普遍較低。而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農行具有專業人才、信息集中,資源整合能力強的獨特優勢,能夠為客戶提高包括信息咨詢、財務管理、產品設計等在內的一攬子服務,切實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益。
二、確立縣域支農的主體地位,創建服務“三農”新機制
在行政區域上,“三農”直接隸屬于縣域,在經濟統計上,絕大多數“三農”經濟被納入縣域范圍;就農行自身來看,縣域經營基礎雄厚,比較優勢明顯,因此,做好商業化支農文章,必須明確縣域支農的主體地位,發揮縣域支行的支農作用,以此為切入點,上下聯動,相互配合,加大資源整合,建立農行整體服務“三農”的有效渠道。但是,一方面,在經濟市場化條件下,生產要素總是由低效區域向高效區域,由低效產業向高效產業流動。而總體來看,我國“三農”經濟依然處于相對弱勢地位,比較效益低,投入產出比不高的狀況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從而造成了基層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積極性不高,甚至一些原本主要承擔支農任務的金融機構紛紛將資金由“三農”領域撤出,轉而投向效益較高的城市區域。另一方面,縣域支行也存在業務授權不充分,產品開發力量不強,綜合服務能力薄弱的困難,單純依靠自身的力量,難以有效承擔商業化支農的職能,需要依托農行整體優勢,統籌規劃,在資源配置、業務考核、產品開發、組織流程等方面,科學布局,梳理整合,健全完善“三農”導向型業務激勵機制,調動縣域基層行服務“三農”的積極性,構建全行面向“三農”的整體合力。
(一)創新縣域支行業務考核,強化服務“三農”激勵機制
要充分考慮縣域支行所處的經濟環境現狀、業務結構特點以及所承擔的特殊任務,在考核指標的設置上,要加大對三農業務的引導力度,如在信貸投放上,增加對“三農”領域放款比例,實行與城市行相對優惠的差別利率浮動機制,適當降低縣域支行上存準備,在利潤考核上,給予更加優惠的政策等,讓基層行能夠享有更多的利益激勵,提高服務“三農”的內在驅動力。
(二)優化內部資源配置,塑造服務“三農”業務模式
農行各級分支機構從上到下都要牢固樹立一級法人意識,加強對“三農”業務的研究,聯系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制定中長期“三農”業務發展規劃,完善配套措施,將服務“三農”的事業與農行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同時,按照“三農”業務發展的實際需要,在人員培訓、機構設置、資金計劃、費用匹配、電子化建設等方面,加大對“三農”領域和縣域支行的傾斜力度,并形成制度性安排,不斷強化基層行發展“三農”業務的責任。
(三)加快金融產品開發步伐,完善服務“三農”載體
針對目前“三農”領域經濟相對薄弱,金融產品匱乏的實際,以及農行鄉鎮一級機構已大量撤并的情況下,尤其要加快適應“三農”業務產品的開發步伐,以此為載體,提高對“三農”的吸引力。要跟隨金融產品電子化發展趨勢,實施差異競爭策略,瞄準“三農”實際需求,以農行現有成熟的網上銀行、銀行卡、電話銀行等電子銀行產品為依托,不斷推出適銷對路、獨具農行特色的金融產品,特別是結算類、信貸類、理財類產品,有效解決“三農”領域結算難、貸款難、理財產品缺乏的現狀,打造產品優勢,彌補自身在農村機構網點的不足,鞏固農行“三農”領域競爭優勢。
(四)理順業務組織架構,健全服務“三農”的組織體系
根據農行面向“三農”的市場定位,重新梳理業務發展組織架構,盡快形成“三農”業務專業化、精細化經營格局。如以重點產品拓展為重點,建立專業化營銷隊伍,提高“三農”業務市場拓展能力;針對“三農”業務面廣、分散的特點,科學劃分“三農”業務重點區域,完善授權、審批管理,提高業務審批效率;成立專門的“三農”產品研發團隊等。
三、完善三農業務風險管理新體系,促進服務“三農”的可持續發展
農行支持“三農”經濟發展,既是“老傳統”,但在當前政策、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下,也是新課題,其中隱藏的風險不可忽視。必須在經營理念、制度建設、企業文化等方面大膽創新、全面規范,建立風險防范、分擔、補償機制,完善全程風險管控體系,實現農行業務與“三農”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營造良好的風險防范文化
堅持以人為本,以全面加強執行力建設為重點,通過持續開展學習教育、完善制度建設、強化監督監管、加大責任追究等措施,切實提高制度規范的穿透力,自覺形成時時、處處、人人依法合規經營的深厚文化,使制度要求成為每位員工從事業務經營的習慣行為,逐步構筑起有效防范風險的長效機制。
(二)創新信貸管理,重點抓好信貸風險防控
信貸支農是服務“三農”的主要方式,從農行長期服務“三農”的實踐來看,信貸領域無疑是風險的高發區。在這方面,除了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行業、產業政策,嚴格信貸準入;嚴肅信貸紀律,嚴格崗位分離,加強授權、授信、調查、審查、審批以及貸后管理等基礎性工作外,還要創新管理方式,探索預防、分散風險的新途徑。比如積極借鑒國內外其它金融機構成熟經驗,創新擔保、抵押模式,控制潛在風險;按照市場化原則,增強金融產品主動定價意識,形成以價格覆蓋風險的機制。加強與擔保公司、商業性保險公司等社會中介機構的合作,借助其它社會資源,有效分散風險。積極探索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途徑,變競爭對手為競合關系,通過采取聯合貸款、銀團貸款等方式,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二、新型社區物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缺乏有力的政策指導,基本處于摸索管理階段,有的還處于無序狀態。
(一)各級各部門物業管理意識不強
當前,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與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拓展都市區發展空間的功能定位以及發展大勢要求,尚存明顯差距。部分市直部門、鄉鎮和工作人員對物業管理在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引領“三化”協調科學發展、建設美麗和諧滎陽方面的作用和潛能認識不足,重要意義宣傳不夠,重建輕管問題突出。對物業服務企業管理和服務的職能,缺乏充分的統籌協調機制和經常性的工作機制,缺乏管理服務的針對性和統一性。
(二)村民變居民物業消費意識不強
村民長期形成的居住習慣,在短時間內難以完全扭轉。部分人的意識里,依然保留著舊有的生活方式和觀念,處于一種城鎮居民與農民不同文化交替分割狀態。對于搬進住宅新區后,每月一次的水電費繳納還能接受,對繳納物業服務費還很不適應,甚至非常抵觸,缺乏“花錢買服務”的意識。
(三)物業公共配套設施不完善
一是實際配建不健全。新型農村社區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礎設施不健全情況。二是規劃配套有缺陷。多數社區一樓規劃為住房,規劃地下車棚入口坡度小,自行車都難以推下去,居民的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在社區內亂停亂放,由于電動車需要充電,社區私搭電線情況嚴重。
(四)居民居住環境存在安全隱患,未能根本改善
調查中發現,多數拆遷安置社區沒有進行封閉管理,雖然居民由原先的分散居住改為上樓集中居住,有鄉鎮環衛人員定期進行垃圾清運,表面上看向城鎮化邁進了一大步。但由于沒有連續性、專業化的物業管理,缺乏及時的保潔清掃和垃圾清運,以及必要的設施配備和系統維護,小區垃圾紙袋亂飛,周邊衛生環境惡劣。
(五)實施物業管理缺乏政策指引
滎陽市2009年新型農村社區就開始建設并陸續投入使用,但一直沒有統一的指導性意見出臺,也沒有配套的服務標準、收費標準、組織建設標準、考核標準等規范性的政策指引,使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存在無法操作、無從下手的局面。
(六)鄉鎮級政府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負擔重
滎陽市已交付的新型農村社區中18個社區、涉及3361戶居民,由鄉鎮政府委托人員按照每度電費0.56元收取,因用電協調不到位,電力部門按照建設用電每度0.81元收取,差額部分由鄉鎮政府承擔。社區用水從地下井水抽取,但產生的電費和維護費、垃圾清運和保潔人員工資均由鄉鎮政府負擔,導致鄉鎮政府負擔過重。
三、主要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政策法規宣傳引導
搞好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是投身實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清晰標尺,各級各部門要加強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相關政策法規宣傳。建議通過在電視臺或者廣播電臺設立《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專欄、開展便民服務進社區政策宣傳活動、印制新型農村社區物業服務手冊等方式,全面推進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法規的逐步普及,幫助業主明確物業管理活動中的責、權、利,樹立“花錢買服務”、物業保值增值的消費理念。
(二)要設立基層社區物業管理機構
一是鄉鎮(街道)設立物業管理辦公室,形成長效有力的工作機制,為物業管理提供組織保障。明確各自轄區物業管理工作的組織、監督、協調、指導責任,設置集中辦公場所、健全工作制度、理順工作程序,暢通聯動協調、投訴受理、綜合服務渠道。二是設立社區物業服務中心,對于不具備專業化物業管理條件、業主委員會未組建成立或者業主入住戶數不足100戶的社區,由鄉鎮(街道)實施區域整合。
(三)要建立居民自我管理服務機制
對于路網拆遷安置或者合村并點社區,由鄉鎮(街道)物業管理辦公室牽頭成立業主委員會或者業主代表協調委員會,制定業主管理規約和議事規則明確工作內容和業主的管理責任,制定和公布相應的服務內容及標準,實施業主自我服務。
(四)要引導物業管理市場化運作
一是將物業管理理念引入新社區。既可自由選擇也可代管、自管、共管多種形式并駕齊驅。二是加強從業人員培訓。對全市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和物業管理負責人進行專業培訓,提升能力素質。三是引導新型農村社區物業管理專業化。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運作、業主參與”的總體原則,有序組織新型農村社區引進專業物業管理公司,將新型農村社區與商品房住宅小區接軌,從而形成城鄉一體化的物業管理規范運行新機制。
(五)要完善物業管理公共配套設施
一是嚴格落實鄭州市政府關于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用房的規定要求:在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區域內,開發建設的單位應當按照不低于總建筑面積千分之四的標準,配套建設物業管理用房;總建筑面積小于2萬平方米的,按照不低于80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二是配套建設物業服務經營性用房。按照不低于總建筑面積千分之三的標準,配套建設經營性用房。經營性用房由物業服務企業或者物業管理組織經營使用,收益用于彌補物業服務費的不足,實現以小區養小區的良性發展局面。三是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專業經營單位,要按照最終用戶使用的計量器具顯示的量值,向最終分戶業主或者實際使用人收取費用,不得轉嫁戶外管線或者其他設施的能源損耗和損失。四是規劃配套集約型的新型農村社區。隨著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全面推進,對于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已交付新型農村社區,市財政部門應拿出相應的資金完善配套設施,滿足居民生活、娛樂、生產、醫療衛生等需求。對于已規劃正在建設的新型農村社區應調整規劃達到相應的配套標準。五是要充分考慮農村習俗。借鑒成都市新型社區成熟的建設規劃經驗,實現房屋一樓以及地下為框架結構,設立按戶為單位的車棚位置,配備可計量充電設施,方便居民電動車充電,避免私拉亂扯現象發生。規劃居民放置生產農具的位置,結合當前農村習俗,應考慮紅白事辦理的場地。隨著我國老齡化的不斷加大,還應規劃提供老年人活動中心。
(六)要建立物業管理專項資金制度
一是安排專項資金完善公共配套設施。二是對參與管理的物業企業實施獎勵。三是資金扶持社區物業服務站組建。四是實施以獎代補扶持工作。五是建立房屋專項維修資金。
1發展農業信息化的必要性
1.1農業信息化市場需求巨大
我國農村和小城鎮人口占絕對比例。在對農村的考察過程中,強烈感受到農民、農業工作者對農業信息的渴望。當前我國許多地方政府通過建設“農業信息服務中心”、“農業110”及農業信息員、農業信息會等多種農業信息形式,開拓了為農業服務的新領域,通過網上交易、網上服務,確使農民嘗到了農業信息的甜頭。這說明農業信息化建設,順應了農民需要,也順應了市場經濟、信息化發展的需要。
1.2信息化是傳統農業的倍增器
信息技術是當今發展最快的高技術,但就信息技術本身來講,它只是一種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產業,只有和其他產業結合,才能夠真正成為傳統產業發展的倍增器。農業信息化主要包括:農業技術信息化,如精準農業信息;農業環境信息化,如氣候預報、病蟲害測報;農業經營信息化[1]。當前,我國農業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的時期。要在人均0.067hm2的耕地上解決13億人口的吃穿問題,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學技術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設備工具和生產資料來武裝農業,大幅度地提高生產率,因此發展農業信息將給我國農業帶來難得的機遇。我國傳統農業絕大部分尚處于低質低效水平,雖然勞動力成本低,但勞動力人員素質也低,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經營水平也同樣不高。隨著加入WTO的臨近,我國農業生產不得不面臨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要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和農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就要推進農業現代化;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就必須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將當今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相結合,將會極大促進我國傳統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并取得跨越式發展。
2對策
2.1把農業信息當作產業來發展
推進農業信息化,必須把農業信息當作一項產業來發展。信息產業在農業上應用,一方面可以使農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農業信息本身也可以被當作產業來發展。因此,農業信息化建設絕不僅限于信息網建設,它還可以帶動農業信息硬件、軟件建設,還可以拉動農業信息服務、農業信息的收集、加工、處理、分析以及農業信息中介、網上農科教育、網上農產品交易、網上結算、定單農業、物流配送等一系列農業生產、流通活動,既可以創造一大批就業機會,又可真正通過信息化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業整體效益[2]。在農業信息化實施過程中,農業通過信息化可以獲得倍增效益,信息業可以通過對農業的信息軟、硬件服務形成農業信息產業,最終形成農業與信息業雙贏的良好局面。政府要扶持,要給予優惠、引導,最終要按市場規律以企業運作方式來完成。
2.2建立農業信息化指標體系
在談到現代化指標時,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為一項衡量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標來看待。信息化指數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該地區、該行業的信息化水平,發展農業信息化產業也就不能不建立農業信息化指標體系,農業信息化指標體系主要由信息量、信息裝備、信息主體水平、信息消費等組成[3]。要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就必須按農業信息化指標體系各方面全面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與我國目前農業水平、農村條件和農業人口來比較,尚有較大差距。但我國農業發展也具有地區性不平衡,西北地區相對落后,而東南沿海由于開放早,市場經濟已經比較發達,農民已經向富裕小康水平轉化,初步具備了推進農業信息化的條件,有了建設農業信息化的投資能力,只要領導重視,加強相關人才隊伍建設,完全有能力發展農業信息產業。另外,在目前衡量農業現代化水平的許多統計材料中,尚缺乏有關農業信息化方面的記錄,應把農業信息化等有關量化指標加以統計,逐步建立起農業信息化指標體系,以推動農業信息化建設。
2.3利用農業信息系統,保障糧食購銷市場安全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要想保障糧食安全,首先必須按市場規則建立起一套高效的農業信息保障系統。這比常規只通過單一購糧的硬投入來保證糧食安全要實惠得多,是通過掌握市場規律、利用信息軟手段來解決糧食風險“硬”問題的最佳方式,而且這種方式對全國糧食購銷體制改革都將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通過建立農業信息產業[4],對實現這樣的風險預警信息系統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信息預警系統是對農業信息進行的深加工、分析和預測,不僅要從糧食品種、質量、產量、面積、價格等方面進行研究,還要從氣象、災害及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等多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形成新的信息產品,以保證糧食運行體制的安全。
3參考文獻
[1]張建平.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促進現代農業發展[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0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