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1 21:22: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幼兒園骨干教師研修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各省(區、市)要對“國培計劃”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調研,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摸清需求,并根據本地教師隊伍建設實際,進一步明確“國培計劃”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規劃設計。要根據骨干教師高級研修、在職教師提高培訓和新任教師崗前培訓的不同要求,科學設計培訓項目,確保按需施訓。要重點關注未參訓教師的需求,擴大培訓覆蓋范圍。
二、進一步加大實踐性培訓比重,切實提高教師教學技能
要根據“國培計劃”課程標準,緊緊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點難點問題,以提升教師教學技能為中心,以典型案例為載體,合理確定課程內容,開展主題式培訓,實踐性課程原則上不少于50%。要將師德、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和信息技術列入必修課程。要切實改變以講授為主的培訓方式,大力推進實踐性培訓,強化基于教學現場、走進真實課堂的培訓環節,通過現場診斷和案例教學解決實際問題,采取跟崗培訓和情境體驗改進教學行為,切實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各地要加強專家庫建設,重點遴選一線優秀教師和教研員。進一步加大一線優秀教師和教研員在培訓項目師資團隊中的比重,應不少于50%。
三、積極推動培訓模式創新,不斷增強培訓實效性
要積極變革遠程培訓模式,推進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建設,將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緊密結合,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師培訓常態化。要積極進行教師培訓選學探索,為教師創造自主選擇培訓內容、時間、途徑和機構的機會,滿足教師個性化需求;探索將國培學分納入教師培訓學分銀行,推動教師非學歷培訓和學歷教育學分互認,激發教師參訓動力。要加強教師訓后跟蹤,通過網絡研修、課題研究、定期回訪等模式,對教師進行有效跟蹤指導。
四、嚴格項目規范管理和質量監控,提升培訓專業化水平
各地要切實按照《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培計劃”示范性集中培訓項目管理辦法〉等三個文件的通知》(教師廳〔2013〕1號)要求,認真做好參訓學員選派管理、項目招投標、項目組織實施、經費使用管理、培訓質量監管等各項工作。要進一步提升項目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學員電子檔案,實行參訓學員統一管理,加強對培訓機構和師資團隊的培訓過程監管。要嚴格培訓質量監控,細化網絡匿名評估,推動第三方評估,加強訓后實效評估,及時公布檢查結果。
要進一步優化資金配置,“中西部項目”置換脫產研修經費安排55%左右,短期集中培訓安排20%左右,遠程培訓安排25%左右;“幼師國培項目”置換脫產研修安排40%左右、短期集中培訓經費安排35%左右,轉崗教師培訓安排25%左右。嚴格培訓經費使用管理,項目經費專款專用,經費須直接撥付至中標的培訓任務承擔機構,不得以任何名義挪用,食宿安排厲行勤儉節約,不得安排與培訓無關的參觀考察活動。各地要落實必要工作經費,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附件1
2013年“示范性培訓項目”重點加強教師培訓團隊研修、特殊教育教師和體育學科教師培訓,啟動教師高端研修,推動遠程培訓模式變革,開展培訓優質課程資源建設,設置以下子項目。
一、一線優秀教師培訓技能提升研修。對擔任兼職教師培訓者的6 000名中小學幼兒園一線優秀教師和教研員進行為期10天的培訓技能專項培訓,重點提升其培訓教學和組織實施能力。開展骨干教師高端研修,將集中研修與教師工作坊相結合,將“種子”教師培訓與研修團隊打造相結合,培訓300名“種子”教師,輻射帶動不少于3萬名教師。
二、特殊教育骨干教師培訓。對1 800名特殊教育學校的骨干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校本研修指導能力。要對從事盲教育、聾教育、培智教育的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題培訓,為全國每所特殊教育學校至少培訓1名骨干教師。
三、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采取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52 000名幼兒園骨干教師進行專項培訓。其中,對2 000名幼兒園骨干教師和教研員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重點提升其培訓能力;對5萬名幼兒園骨干教師進行50學時的遠程培訓,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高骨干教師的保教能力和園本研修能力,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促進學前教育科學發展。
四、緊缺薄弱學科骨干教師培訓。對5 000名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和雙語教育等緊缺薄弱學科骨干教師和教研員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提高其教育教學能力和培訓能力。其中,對100名農村兼職體育教師和培訓者進行專項培訓,探索兼職體育教師培訓模式;對1 000名“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骨干培訓者進行專項培訓,引領各地開展教學點教師培訓。
五、培訓團隊研修。采取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高等學校和各級教師培訓機構的16 500名專職培訓者進行針對性培訓。其中,對1 500名高等學校、省級和市級教師培訓機構骨干培訓者進行10天集中培訓,對15 000名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培訓者進行50學時培訓,提升其培訓項目組織實施能力。
六、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采取網絡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結合的方式,對5萬名中小學教師進行不少于80學時的專項培訓。變革教師遠程培訓模式,建設網絡研修社區,推動網上研修和網下研修結合、虛擬學習和教學實踐結合的混合式學習,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建立校本研修良性運行機制,推動教師培訓常態化和教師專業自主發展。
七、骨干班主任教師研修。對1 000名中小學骨干班主任教師(包括150名骨干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研修,提高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質。
八、優質培訓課程資源建設。研制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標準,制定教師培訓項目實施指南,開發教師培訓優質課程資源(包括文本、網絡課程和微課程資源),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為各地實施“國培計劃”和教師培訓工作服務,提升教師培訓的專業化水平。
附件2
“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采取置換脫產研修、短期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和轉崗教師培訓相結合方式,對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農村幼兒園教師和園長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
一、研究背景
幼兒園教師置換脫產研修就是從農村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遴選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到高等院校和優質幼兒園接受脫產研修培訓,且高等院校等比選派學前教育專業高年級優秀師范生,對口到被置換教師所在幼兒園頂崗實習。為深入了解云南省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項目培訓現狀及培訓需求,全面總結國培計劃幼兒園置換脫產研修教師培訓經驗及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培訓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切實提高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整體提高幼教質量,我們對“國培計劃(2012)”云南麗江師專培訓點的農村幼兒園置換脫產研修學員進行了調查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對象、方法及內容
1.研究對象
選取2012年參與麗江師專培訓點的云南省農村幼兒園置換脫產研修學員92人作為本次問卷調查的被試。
2.研究方法
(1)問卷法。研究主要采用自編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培訓專家、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效果、培訓期望等項目,一共24道題目。
(2)文獻法。在收集已有研究和分析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編制問卷項目。在研究結果分析及需求判斷時,參閱了有關文獻,在比較同類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中肯的結論。
3.研究實施
初步編制問卷,在統計分析、修訂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問卷,最后實施測試。問卷測試安排在集中培訓的匯報總結階段,在培訓間隙,以直接發放問卷的形式,發放問卷92份,回收92份,問卷回收率100%。數據采用 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三、數據結果及情況分析
(一)參訓幼兒教師基本情況
我們從性別、民族、年齡、教齡、職稱、學歷等六個方面了解參與問卷調查的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基本情況。參訓教師中女性87名,占94.6%,男性5名,僅占5.4%。性別比例失調,女性數量遠遠多于男性數量。從民族分布看,一共涉及11個民族,人數居一、二、三、四位的分別是漢族、彝族、納西族、白族和怒族(并列第四),漢族與少數民族各占50%,體現出云南農村幼兒教師民族多樣性特征。年齡在20~35歲的教師占到72.2%,可以看出在農村幼兒園中青年教師是主要力量,年齡結構年輕化。從教齡上看,43.5%的教師教齡在5年以下,這部分幼兒教師是處于新手向熟練教師轉變和過渡的重要階段,是幼兒教育專業態度、信念及專業知識、能力形成的關鍵期。教齡在6~l5年的幼兒教師占34.7%,正處于專業發展穩定成熟期,具有長足的空間和發展潛力。從職稱結構看,大多數教師都在小教二級和小教一級,分別為33.7%和26.1%,兩個級別的占了59.8%,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未定級人員,13人,占14.1%。從學歷方面看,大多數教師的學歷都在專科及以上,占78.2%,但仍有21.8%的教師高中、中專學歷,有待于學歷提高。
(二)培訓內容
從培訓內容專題與學員的專業發展的匹配程度看,學員既關注專業理論知識,如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和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130人次,占21.60%,也關注專業能力及自我教育,如幼兒保健、急救、護理和教師心理健康與心理維護方面,144人次,占23.9%。
學員對培訓內容的整體評價,優評占到42.4%,且優秀和良好的評價率達98.9%,無差評。就具體培訓內容而言,學員對培訓內容滿足需要、實用性、前沿性和時代性等方面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然而,對于培訓課堂的討論方面卻不容樂觀,僅有15.2%的優評,還有2.2%的差評。第一階段集中大班面授,人數多,時間緊,內容多,任務重,課堂討論很難有效開展。
(三)培訓團隊
培訓專家團隊成員既有省內外高校學科專家,更有一批幼兒園一線園長、優秀骨干教師,為培訓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及課程資源。學員對培訓團隊的整體滿意度高,達到96.7%。但在對學員的需要水平的了解、培訓目標的清晰性、針對性方面,關注不同學員的需要、提供個性化服務,及時對學員的問題和作業進行反饋、評價客觀合理等三個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和改進。
(四)培訓形式
培訓遵循的基本形式是理論學習―觀摩研討―跟崗實踐―匯報交流―總結反思―返崗實踐―成果展示。在具體的培訓形式方面,學員傾向于選擇示范公開課觀摩,以及學前教育前沿話題專題討論、與專家互動的方式,見表1。
(五)培訓組織
集中培訓階段主要采取“領導小組”下的首席專家制、班主任負責制,并配備教學管理、生活后勤管理團隊,承擔參訓學員集中培訓期間的教學、學習、生活、學籍等管理工作。跟崗實踐階段,采用“雙導師制”及“雙管理制”,并通過學員實踐手冊、指導記錄表、反饋記錄表等做好實踐過程監控。從問卷分析來看,學員對培訓組織的優評和良好占到91.9%,見表2。
(六)培訓期望
1.培訓形式。學員期望多采用實地考察、觀摩和學前教育前沿話題專題討論,與專家互動的方式進行培訓,這兩種培訓形式占六種形式的45.8%,見表3。
2.培訓內容。學員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設計范例與課例、教學示范與研討活動、幼兒園跟崗實踐等內容的期望值比較高,占了培訓內容60.8%,見表4。在培訓內容的設計、選擇方面,應關注幼兒園轉崗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內容以及專業能力進一步提升的內容。
3.培訓時間、時段。有94.6%的學員認為,培訓時間長度為10天或者30天較好,見表5;75%的學員認為,培訓時段安排在學期中或寒暑假是比較好的,見表6。
4.培訓團隊。一線骨干教師、教育學方面的專家和高校學科專家是學員相對滿意的培訓團隊結構,占了63.5%,見表7。
四、農村幼兒園教師置換脫產研修模式討論
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當前農村幼兒教育領域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是農村幼兒園數量逐年增多,但規模偏小,層次偏低;另一方面,是學前教育專業師資普遍緊缺,目前農村在崗幼教師資多數為中小學轉崗教師,學歷基本達標,但實際專業素質偏低,骨干教師缺乏,教育觀念滯后,教改意識不強,更缺乏競爭意識,工作無緊迫感。再者,教師參與的在職培訓機會少,形式單一,培訓時間偏短,培訓內容主要是幼教理論和幼教政策法規。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相對滯后成為農村幼兒園教育的薄弱環節。因此,如何構建以提高師德理念和專業能力為核心的、有效的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模式成為現實需要。置換脫產研修培訓項目就較好地適應了當前農村幼教師資培養實際需求。
(一)培訓理念
培訓理念是貫穿整個培訓過程的基本指導思想,是培訓有效性的決定性因素。應從注重教育理論、知識、方法的培訓,轉向注重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學習意識、學習能力以及教育問題解決能力提升的培訓,合理構建以專業理念與師德為核心、貫穿學員為本、終身學習、自我教育為主的培訓理念體系。
(二)培訓目標
培訓目標是培訓成功的關鍵性導向因素,培訓目標設置應遵循培訓學員的“最近發展區”與現實需求,以全面提高保教水平與專業能力為宗旨,采取綜合式培訓,提升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職業素質以及科學、合理地組織實施保教工作的能力,在園本培訓和教研中發揮示范作用。具體目標:(1)深化對職業的理解與幼兒發展的認識,提高“師德為先”的實踐品質,轉變教育理念;(2)系統提升職業素質以及科學、合理地組織實施保教工作的能力;(3)提高教師專業發展能力,充分發揮其榜樣示范、專業引領、輻射影響的作用,真正實現“種子”教師的培養。
(三)培訓需求判斷
培訓需求判斷是任何培訓的先期工作,是培訓目標確定,培訓計劃設計、實施,培訓開展,培訓評估的必要內容。對幼兒園教師培訓的需求分析,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法等方法獲得其需求。
(四)培訓團隊組建
培訓團隊是實施有效培訓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著培訓順利開展,目標達成的決定性因素。農村幼兒園教師置換研修脫產項目的培訓團隊成員主要以幼兒園骨干教師、高校學科專家為主,同時還應有教育學專家、政策課標制訂專家、教研員等。具體任務分工方面,幼兒園骨干教師、教研員以技能操作、實踐指導等為主,其他專家以理念培養、理論建構等為主。
(五)培訓課程設置
培訓課程內容的選擇應充分結合《“國培計劃”課程標準(試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訓內容以培訓課程為載體,培訓課程以培訓模塊為形式,培訓模塊最后通過培訓專題來實現。專業理念與師德的課程模塊可以由多個專題構成,如可以選擇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幼兒教師心理健康與維護、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與實踐、《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等多個專題。專業知識有幼兒發展知識、保育知識和通識知識三個課程模塊,分別由若干個專題構成。專業能力的課程模塊可以由幼兒園環境的創設與利用、幼兒園一日生活的組織與管理、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各領域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和評價反思、家園合作、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等七個模塊構成,每個模塊下又有若干個專題構成。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課程模塊下的各專題,要把《‘國培計劃’課程標準(試行)》中規定的內容專題與供學員按需自選的專題有機組合。
(六)培訓形式
培訓是要達到理念養成、理論知識獲取和專業技能的熟練掌握。理念、理論知識方面主要采用大班集中講授,討論互動等形式,打破培訓者的“獨白”式,走向“對話”的培訓形式,共享培訓的話語權,真正實現以培訓對象為本的培訓。專業技能培訓,通過與培訓基地合作,采用跟崗實踐的形式,并選擇優秀幼兒教師作為實踐指導教師,旨在通過“帶教”“帶學”“帶研”,讓學員在觀察、體驗、踐行和反思中實現“做中訓”,提高學員設計、組織、實施、評價學前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加強理論指導教育實踐的能力,向優秀幼兒園、優秀幼兒教師學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為形成各自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打好基礎。跟蹤培訓由學員自主地進行各項教學技能的訓練,導師通過電話、網絡、實地指導等形式提供專業指導,促進學員內化受訓內容。
(七)培訓評估
培訓評估是通過收集培訓成果以衡量培訓是否有效的過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培訓評估:運用問卷調查等方式獲得培訓對象對培訓項目的滿意度;通過筆試、情景模擬活動等形式了解培訓對象對理念、知識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內化情況,這是培訓評估的主要內容;運用360度測評的方式獲取培訓對象在實際工作中的理念、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貫徹、運用變化;培訓項目給培訓對象所在崗位的績效帶來的變化或提升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培訓評估,對培訓需求分析,培訓目標設定及達成,培訓計劃實施,培訓內容選擇,培訓團隊組建,培訓形式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反思、提升,最終促進培訓內涵建設。以上培訓模式的構建,其中合理的課程設置、優秀的培訓團隊和有效的組織管理是最為重要的。總之,提供“高品質、易操作、可選擇”的培訓課程和資源,腳踏實地地讓接受培訓的、現在和未來的幼兒園教師真正“有所得”。
通過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傳幫帶”幫扶培訓和基本技能混合培訓,幫助他們迅速適應幼兒園活動組織實施,提高保教水平。
通過實施農村幼兒園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脫產研修項目,幫助他們成為所在幼兒園和區域的骨干,發揮在本園、本地區的種子教師作用,使其成為帶動農村幼兒教育快速發展的旗手,促進全市幼兒園教學質量和教師隊伍整體水平不斷提高,進一步彰顯“國培計劃”的“示范引領、雪中送炭、促進改革”的宗旨。
二、推進教師教育改革發展
1.繼續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大力宣傳并實施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和《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完善師德考核制度,針對有償家教等師德失范行為,實行評先評優、職稱晉升一票否決。
2.開展形式多樣的師德宣傳教育活動,將師德教育滲透到教師培訓項目中。繼續開展“我的教育故事”評選征集活動。開展市第八批和市第六批師德模范評選活動。開展學陶師陶活動,樹立正面典型,凝聚和激發正能量。
二、加強骨干教師隊伍建設
3.深入實施“骨干教師成長記錄卡”制度,完善記錄卡填寫、檢查要求,加強骨干教師成長過程性管理,提高骨干教師業務成長內驅力,在提高骨干教師層次的同時,逐步解決骨干教師校際均衡和學科均衡問題。
4.深入開展名師送教活動。進一步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完善骨干教師送教工作機制,探索送培工作新模式,根據農村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需求,實行菜單式的送教活動,把骨干教師送教送培與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相結合,把骨干教師送教送培、指導性支教與名師工作室活動相結合,把骨干教師培養與教師有效性培訓相結合。
5.繼續實施卓越教師培養工程,依托有關高校和培訓中心,對我市教學能手層次以上的卓越教師進行專項培訓,促進其骨干層次迅速提升。組織參加市新一輪中小學卓越教師培養工程;組織申報第四批省特級教師后備人才。
三、完善教師繼續教育管理
6.加強教師繼續教育管理。認真制定師資培訓“十三五”規劃,認真實施新一輪萬名教師培訓計劃,完善《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學時認定和登記管理辦法》,促進教師主動研修,自主發展。進一步做好教師培訓信息化管理工作,利用省中小學教師網絡管理系統,更新各級各類培訓信息庫數據。
7.繼續做好各級各類教師培訓選派工作。根據省市師訓、干訓要求,做好教育領軍人物、卓越教師、青年骨干教師培養,鄉村教師素質提升培訓、校長能力提升、國際合作培訓、音體美兼職教師合格培訓等項目的教師選派和相關組織工作。
8.創新教師培訓模式,認真實施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專項培訓,組織參加市小學語文學科網絡研修、“師說”全員網絡培訓、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等。
9.加強校本研修指導和管理。按照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管理辦法要求,加強對全市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的管理,加大過程性檢查考核,不定期對學校校本培訓工作進行抽查,促進校本研修質量提升。
10.繼續推進學歷提升工作。根據新一輪教育現代化創建指標體系,進一步加大學歷提升工作推進力度,將50周歲以下的在職教師作為學歷提升的重點對象,對重點年齡段的教師,通過行政強勢推動和宣傳引導鼓勵相結合的方法,調動其提升學歷層次的積極性、主動性,確保我市各學段教師學歷提升目標如期完成。
四、規范各類職稱評審
我省展區以“我應用·我改變”為主題,分“未來教室新理念、多維教材新體驗、教學教研新模式、主題網站新探索、資源建設新突破、四位一體新格局”6部分,采取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基層學校校長、教師和學生現場展演,主題宣傳片、主題歌、展板、宣傳彩頁、多媒體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進行展演,充分展示了我省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特色發展之路。
全省中小學藝體教育特色學校創建活動現場會在雞西市召開
日前,全省中小學體育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創建活動現場會在雞西市召開。此次現場會是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推進教育部《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和《關于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的通知》精神,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創建中小學體育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召開的一次現場會議。
近年來,黑龍江省高度重視學校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工作,認真落實中央7號文件和《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不斷推進學校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工作健康開展。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為引領,城鎮學校100%開設開齊音體美課程,農村學校基本開設了音體美課程;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廣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內校外文化體育活動,推進體育藝術2+1項目實施;建立了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評價制度,積極推進《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堅持做好每年一次的中小學生健康體檢工作,堅持每兩年進行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堅持校內外結合,推進優秀體育藝術后備人才培養;加強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隊伍建設,提高學校體育衛生與藝術教師業務水平;堅持政府主渠道投入,推進中小學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設施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了政府教育督導評估機制,不斷推進學校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工作。
據了解,雞西市在整體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大力提升教育內涵質量的過程中,高度重視藝體教育工作,大膽推進藝體教育改革,不斷拓展藝體教育功能。尤其從“十二五”開始,全市啟動了素質教育領航計劃,提出了打造藝體教育名城的發展目標,即在體育特長培養上,在全市建設10所足球運動市級以上名校,10所冰上運動市級以上名校和50所學生圍棋基點校;在藝術教育普及上,組建50支學生管樂隊、50支學生民樂隊,打造50所以版畫、攝影、剪紙為主的美術特色學校,努力形成“人人有特長、班班有特點、校校有特色”的藝體教育大格局。
會上,還命名了全省中小學首批體育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會議期間,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市師范附小、十九中學、和平小學、東風小學、第四中學和雞東新建小學、下亮子學校藝術體育展示活動。
特約通訊員 王洪濤
[摘要]立足本園的教師專業發展既有助于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也有助于提高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水平。通過教師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搭建專業平臺等路徑,構建立體化的園本研修體系,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
關鍵詞 ]園本研修;專業發展;幼兒園教師
教師的專業發展不是憑空實現的,必須借助一定的途徑、采取一定的方法才能實現。就幼兒園而言,園本研修就是促進其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和方法。一方面,幼兒園教師的專業化場所就是其工作和生活的幼兒園,是從所在幼兒園的具體教育教學情況出發的專業發展,離開了所在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就失去了針對性;另一方面,幼兒園需要一批具有專業發展背景的教師,同時又需要不斷開展本園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才能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在園本研修中促進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既滿足了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需要,也滿足了幼兒園培養教師的需要,有助于幼兒園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
一、教師專業化與教師專業發展
所謂教師專業化,指教師個體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以及教師群體為爭取教師職業的專業地位而持續努力的過程。教師專業化在本質上強調的是成長和發展的歷程,包括三個層次:一是教師個體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二是教師群體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三是教師職業之專業地位的確立和提升的過程。這三個層次緊密聯系,相互促進,同步進行。教師專業發展就是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完善的過程,即由一個專業新手逐漸發展成為專家型教師的過程。
本質上“教師專業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這兩個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強教師專業性的過程,不過“教師專業化”主要強調教師群體的、外在的專業性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則主要指教師個體的、內在的專業化提高。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員,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究歷程來拓展自身的專業內涵,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最終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
二、利用園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
園本研修是園級教研活動的制度化與規范化,是基于幼兒園、為了幼兒園、發展幼兒園的研修,其基本特征是以園為本,根本目的是為了解決幼兒園的問題,這決定了園本教研必須著眼于幼兒普遍存在的問題,或個別典型幼兒的特殊性問題;必須著眼于幼兒園五大領域、保育教育、班級活動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或典型的特殊性問題;必須總結幼兒園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促進其觀念的更新、工作知識的習得以及教學技能的操練與提高等。
(一)自我反思的研修方式
自我反思是教師對自我教學行為及結果的審視和分析,建立在教師的教學經驗基礎之上,是園本研修活動的起點,是教師承擔“園本研修的個人責任”的具體落實,教師只有在回顧自身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才能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包括:
寫課后教案。當前的課堂教學越來越顯出動態生成的特點,有些課堂中的突發問題或值得深思的現象,在課前很難被教師預料到,因此“預設”和“生成”漸漸成為課堂教學的兩大焦點。寫課后教案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課后教案就是把自己上課時的課堂情況詳盡、及時地記錄下來,并對其中某些片段和環節進行不斷的反思和總結,通過揚長避短來提高自己今后教學的水平。
寫反思日記。實踐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學工作結束后,及時地記錄下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記錄下教育教學的背景、實施要點、實施效果及伴隨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體驗,記錄下發現的問題及反思后設計的假設性解決方案等。這種高密度的反思實踐活動對教師形成敏銳的觀察力和反思力大有裨益。
寫教育敘事。教師實現實踐反思最簡單的方法是不斷地說出屬于自己的“真實的故事”,并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體現教師個人對教學事件的理解、表達教師對事件教育意義的體悟,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構建個人的實踐知識。實踐者在教育教學中總會遇到一些獨特的事件或沖突。對這些事件或沖突進行觀察、分析和化解的過程即是反思實踐的真實過程。教育敘事經過實踐者基于真實事件的加工,具有鮮明的情節性、沖突性、主題性和典型性,因此更宜成為教師日常反思實踐的主要表達方式。
觀摩公開課。通過觀摩別人的公開課、分析別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來反觀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也是教學反思的一條重要途徑。吸取他人經驗教訓、少走彎路的反思可以極好地使教師從自我封閉的狀態中解脫出來,讓教師通過鏡子來反思自我。
反觀錄像課。把自己的一節課或數節課的教學進程拍攝下來,然后居于旁觀者的角度自我審視,分析自己的教學活動,是一種對自身教學行為進行反思的好手段。如在課堂上自己講授時間有多長?講話的音調怎么樣?語言是否簡潔?在教室里是怎樣行走的?孩子聽課時的反應如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能獲取關于自己教育教學行為的大量信息,從而為自我反思提供生動具體的實踐證據支持。
(二)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
同伴互助是園本研修的基本形式,以團隊的形式進行,建立在教師合作的基礎之上,力求通過教師的合作互動以及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從性質上來說,同伴互助有組織型和自發型。組織型由幼兒園領導發起,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研討活動;自發型是教師本人主動與教學伙伴(或幼兒園管理者或同仁或專家)進行研討,不拘時間、地點、形式,具有經常性的特點。同伴互助的方法有對話、協作和幫助。對話著眼于交換信息,共享經驗,主要開展方式是就某一主題或教學案例進行深度會談、專題討論或辯論。其中,深度會談能讓教師把深藏于內心的、甚至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來、表達出來,由此形成很多有價值的新見解。專題討論是大家一起圍繞某個問題暢所欲言,教師可與校長對話,也可與其他教師對話,還可以與專家對話,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會談和討論的內容主要是教學案例,比如教育筆記、反思記錄、錄像課、聽課筆記、評課記錄等。
協作指幼兒園領導引導教師主動尋找合作伙伴,共同承擔某項實際問題的研究,并在實際問題的商討和解決過程中實現共同提高。幫助指具有豐富教學經驗與教學成績的骨干教師指導新任教師或教學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師發現、分析和解決相關實踐問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骨干教師既貢獻自己的智慧,也能從新任或新手教師那里獲得新的啟發。除此以外,還可以召開信息會,讓大家把自己的信息和其他人交流;舉辦讀書匯報會,通過交流看過的書、觀點和心得體會,促進大家的思想碰撞,鼓勵大家把自我生成性經驗外化給同伴,或把同伴的經驗內化為自我經驗。
(三)搭建專業平臺
園本研修的實質是理念和實踐的結合,它雖然是基于幼兒園,對幼兒園問題進行的研究,但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仍然需要專家的專業指導和學術支持,為此幼兒園應搭建專業平臺,對教師的專業發展進行專業引領,具體包括以下方式:
輔導講座。幼兒園可以邀請專家,就教學中的有關問題作專題或系列講座,或舉辦學術性報告、理論學習輔導講座等,如解讀綱要、指南、教師專業標準等國家指導性文件,并與教師進行互動式交流。
專題談話。幼兒園可以組織專家和教師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專題談話。這需要幼兒園針對教師教學中的困惑,事先確定談話專題,擬定談話提綱。在談話過程中,專家要善于引導教師自我分析、自我評價,并鼓勵教師表達自己關心的問題,給予有針對性的指點。
幼兒園骨干教師自身是其專業成長的主體,提高幼兒園骨干教師專業素質的各種外在支持和環境都必須以激發和調動幼兒園骨干教師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前提和基礎。否則,不管外界環境提供多么良好的條件與機會,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專業成長都會止步不前。
(一)幼兒園骨干教師自身要具有強烈的專業成長動機
專業成長動機是影響幼兒園骨干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核心因素,對于喚醒其專業發展意識、激勵和維持其不懈努力起著重要作用,是骨干教師專業成長的內部力量。[4]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名師之所以成為名師,是因為他們努力要成為名師
(二)幼兒園骨干教師要積極地進行自我教育
首先,要制定專業發展規劃。專業發展規劃是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框架和藍圖,對其專業成長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幼兒園教師必須為自己的專業成長制定發展規劃,包括自己的成長目標、優勢分析、成長措施與途徑等。這樣,幼兒園教師才有了明確的專業成長目標和方向,才能夠指引自己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如X 教師所說:當我被評為省級幼兒園骨干教師之后,我就給自己制定了一個三年內要成為省級學科帶頭人、五年內要成為幼兒園名教師培養對象的個人發展規劃。因為有了這樣的個人專業發展規劃,明確了自己3~5 年的專業發展目標,X 教師就能朝著自己的專業發展目標不斷努力提高自己。
其次,要勤于學習。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信息與知識爆炸式的膨脹,終身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傳播。作為一名教師,肩負著教育的使命,為了適應快速發展變化的教育現狀,必須樹立終身學習觀,這對幼兒園骨干教師來說更是如此。X 教師在其專業成長過程中一直在勤奮刻苦地學習,如積極參加學歷進修,從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后繼續參加大專和本科階段的專業學習,同時X 教師還積極參加幼兒園內外的各種教師培訓,主動向同事學習,勤于鉆研等。通過這樣堅持不懈的學習,X教師努力提高了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
再次,要善于反思。對于專業人員來說,最難的問題不是應用新的理論知識,而是從經驗中學習,這就要求養成勤于反思的習慣和善于反思的能力。對幼兒園教師來說,就是要努力培養自身的問題意識,養成隨時關注自己身邊的小事、多留心多質疑的習慣,善于對周圍事件和自身教育行為進行分析和反思,揭示事件或行為背后的觀念,促進自己把理論與教育實踐結合起來,把行動與研究融合起來,不斷調整教育行為和改進教育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不斷與自己進行專業對話,不斷進行價值沖擊,逐漸澄清觀念,調整或建構自己個人化的理論,形成教育智慧,實現專業成長。
為此,幼兒園教師一方面應勤寫教育日志,要在仔細觀察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對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點點滴滴進行記錄,包括自己從事教育教學的工作狀況及在工作中的所見、所聞、所言、所行和所感。教師及時記錄自己的教育實踐,并持之以恒地堅持積累,必然會有所收獲,因為這樣做能幫助教師將教育教學和研究、學習有機結合起來,促使教師將自己的教育實踐過程作為研究思考的對象,引領教師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另一方面,應克服對教育科研的畏難心理,愿意并主動參與教育科研,學會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幼兒、審視幼兒教育工作,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此外,幼兒園教師還要經常反思自身和他人的差距,進行自我教育,努力追求自我完善,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
二、幼兒園:搭建平臺與支持成長
幼兒園不僅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場所,也是教師進行學習和發展的主要場所,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環境。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尤其是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幼兒園為其搭建發展平臺。X 教師的專業成長就離不開所在幼兒園的支持,如X 教師所說:我的成長離不開幼兒園的支持,剛入園的時候幼兒園給我配了一名導師,指導我的教育教學工作,之后幼兒園又經常讓我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并讓我開公開觀摩活動,同事們對我的活動進行點評等,這些對我的成長都起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由此可見,幼兒園的內部支持能夠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步伐。
(一)提供導師引領
導師引領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種有效途徑。對于新教師來說,特別是在初任教的前兩年,正處于職業生涯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發展會影響教師教學效能水平、工作滿意度以及職業持久性,并直接關系到新教師未來的專業發展取向。[6]配備導師在新教師入職和專業發展上起著重要的引領和導向作用。X 教師剛入職的時候,幼兒園就為其配備了一名導師,指導X 教師的專業成長。對此,X 教師回憶到:幼師剛畢業的時候,備課、寫教案、開展教學活動等都離不開導師的指導。可見,幼兒園有必要給新教師配備導師,以師帶徒的方式引領新教師專業成長。
(二)提供學習機會
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更新越來越快,每個人必須持續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與時俱進,勝任本職工作。如X 教師提到,她入職之后,幼兒園就曾多次派她到上海、廣州、杭州等地培訓,先后參加了國內外各種研討班、培訓班和觀摩會,這些學習和培訓機會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X教師的專業成長。由此可見,幼兒園還要積極為教師提供學習機會,讓教師能夠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理論,更好地勝任幼兒教育工作。
(三)提供展示平臺
幼兒園積極為教師提供展示平臺、參與機會,可以提高教師的主人翁意識,既激勵教師,又促進其專業發展。X 教師即提到所在幼兒園曾積極為她提供了各種展示平臺,如每學期都會面向幼兒園內外教師開展多次公開課或專題講座等。這些展示平臺讓X 教師有機會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而更好地促進了其專業成長。具體來說,幼兒園一方面可以組織骨干教師向全園開展示范課、觀摩課、公開課,幼兒園組織全園教師觀摩、評課,并可以要求評課教師撰寫評課日志,教師在觀摩他人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可以得到一定的教育啟發,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而被評教師在此過程中也能夠不斷擴展自己的教學視野,提升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學評價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另一方面,幼兒園還可以組織教師開展區域活動、游戲活動等方面的觀摩和研討,組織教師學習如何觀察解讀幼兒,就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并在研討中幫助教師明確問題,探討原因和解決策略,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促進其專業發展。
三、政府部門:出臺政策與培養名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然而,要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幼兒園教師隊伍,還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持。X 教師從新教師到省級骨干教師,再到目前的省級學科帶頭人,都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出臺的有關名師培養工程方面的政策支持。可見,要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還需要各級行政部門制定相關政策、規劃,出臺相關標準,投入相應經費,并采取多種有效措施。
(一)制定地方國家的名師培養方案
為了加強幼兒園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全面提高幼兒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地方國家的名師培養方案,即制定教壇新秀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師逐級晉升的階梯式名師培養方案,重點培養一批師德高尚、教育教學功底扎實、具有創新能力的名師隊伍。這就需要選拔一批符合條件的幼兒園教師,通過培訓、培養,使他們在教育理論、學科專業和文化修養方面打下更深厚的功底,并在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教學風格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成為專家型、研究型的優秀教師。
(二)實施政策傾斜
政府相關部門要實行政策傾斜,重點支持名師培養,為此可以頒布有關名師培養的各種文件,制定各級名師認定評選的管理辦法,對各級名師培養對象的參評范圍、評選程序和方法、評選條件、職責和義務、培養和管理等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進行規范。根據名師培養工程目標和要求,政府相關部門還應為各級名師培養對象參加培訓、進修和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創造優良環境和必要條件。如各級相關行政部門可以對各級名師培養對象在進修學習、學術研討、課題研究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并對其別優秀者給予重點支持;可以在教師職務評聘、特級教師評選和拔尖人才入選,以及各類評優、獎勵中,對各類名師給予優先考慮。此外,還應努力改善名師培養對象的工作條件,對于經審定符合名師培養目標的各級名師,相關部門要頒發證書,并相應地提高其福利待遇。
(三)實行多種培養方式
關鍵詞 :學員為本 實踐取向 培訓模式
筆者所在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各級各類師資的培養和培訓工作,經過不斷積累和開拓創新,通過精心準備和認真籌劃,2011年,學校競標承辦了“國培計劃”幼兒園骨干教師示范性集中培訓項目;2012年,獲得教育部“國培計劃”示范性集中培訓項目培訓資質;2013年,共計承擔并順利完成培訓項目15個,其中國培項目7個、省培項目8個,培訓學員達1260人;2014年,承擔了教育部示范性集中培訓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安徽省、云南省、青海省、重慶市“幼師國培”等16個培訓項目,逐步構建出“學員為本、實踐取向”的特色培訓模式。學校以深入細致的前期調研、務實創新的課程設置、嚴謹規范的過程管理、及時有效的跟蹤指導,贏得了學員的高度贊譽,也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學者專家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積累了多層次、多渠道的培訓經驗,構建了國培、省培、市培、校本培訓四位一體的培訓系統工程。
一、著力彰顯“實踐取向,學做合一”的培訓特色
學校注重前期調研,關注學員需求,經過專家反復論證,構建了“理論—實踐—反思—創新”的國培模式。帶領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走近大師,分享智慧;走近實踐,分享經驗;走近一線,分享成功。形成了以實踐為取向,以實踐為載體,以實踐為特色的培訓形式。
我們注重培訓方式的創新,采用專題講座、案例分析、觀摩考察、實際操作、展示研討、經驗分享、專家點評、作品分析、網絡研修等方式,積極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突出實踐性、互動性、多元化的培訓特色。以“專家引領、經驗分享、實踐操作、反思提高”的培訓理念為出發點,在課程安排上,將若干專題講座與教學實踐相互對接,有機結合。為了凸顯實踐性和互動性的培訓特色,我們特別提出了“實踐培訓五步法”:在每次實踐培訓活動前,向學員下達專題任務,明確目標;學員帶著任務實踐觀摩,發現問題,直接體驗;然后,圍繞問題和困惑開展專題研討,相互交流啟發;在學員研討的基礎上,專家適時點撥,深入引導,畫龍點睛;最后,在前面各步驟的基礎上,學員自主研修,結合自己的管理經驗和實際,反思提煉出有個人特色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策略。
為了貫徹教育部“推進跨年度遞進式培訓,推行混合式培訓模式”的理念,推動項目管理協同創新,建立骨干教師常態化培訓機制,學校2014年積極申報并順利承擔了“示范性綜合改革項目”,本項目周期長、形式新、內容廣、目標高,是以往國培項目無法相比的。本培訓項目以“夯實理論基礎,提升科研與保教能力”為主線,從2014至2016年,按年度分為三個學習階段,每年集中面授15天,網絡研修80學時。每個階段都有明確具體的培訓主題,第一階段培訓主題為“學習基本知識,更新教育理念”,第二階段培訓主題為“提升專業能力,改變教育行為”,第三階段培訓主題為“掌握方法策略,引領教師培訓”。三個培訓階段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螺旋上升,逐步推進。為了實現既定培訓目標,本次培訓以集中培訓與網絡研修相結合,線上學習與線下操作相結合,引導學員在三年的培訓過程中,完成“三個一”的研修任務,即“讀透一本教育專著”“實施一個教研課題”和“上好一堂研究課”,促使國培學員在“學做合一”的培訓過程中更新幼教理念,提升科研能力,完善專業素質,逐步成長為省級幼兒園骨干教師。
二、積極構建“結構合理、資源互補”的師資團隊
作為國家級的示范性培訓,師資團隊既要代表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的最新水平,又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對幼教活動具有較強的指導示范作用。基于此,我們量身打造了國培師資團隊。我們遴選了國內外高水平的幼教專家以及一線優秀教師和教研員組建成了培訓師資團隊,師資結構比例恰當,一線教師與學科專家資源互補,高等學校與基礎教育資源互補,省內、省外優秀資源互補,區域師資之間相互交流,使各類優質資源得到了較好的整合與利用。其中,學前教育一線教研員和優秀園長、骨干教師在培訓師資中所占比例達50%以上。
三、扎實打造“專業實用、豐富多元”的實踐基地
學校實踐基地資源豐富,設有附屬幼兒園兩所,成功創辦的幼教集團含幼兒園、親子園共24個園區,全國各地實習實踐基地120所,常年為全國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全省幼兒園優質課評比、上海名師觀摩課等提供場地,先后接待萬余名幼教工作者觀摩、學習。
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擁有幼兒游戲與教學、幼兒行為觀察、蒙氏教育、奧爾夫音樂教育、幼兒科學觀察、幼兒衛生保健、親子活動室、感覺統合實訓等專用實訓教室,可供培訓使用。
學校依山而建,草木蔥蘢,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融觀賞性、知識性、實踐性為一體:花團錦簇的植物園、趣味十足的動物園、百果飄香的種植園、生機勃勃的養殖園、山勢陡峭的攀巖區,這些為學員參觀考察,深入挖掘生態課程資源提供了平臺,啟發了靈感。
四、精心創設“以人為本、溫馨高雅”的培訓氛圍
在科學的培訓理念的引領下,學校成立了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各部門分工協作,使培訓工作得到全面保障。學員在專家教授的講堂上、在師生互動的交流中、在和諧的學習氛圍里,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提升專業技能和素養,探索學前教育的發展規律,體會靈感的完美詮釋,感受學者的人格魅力……通過培訓,充分發揮了幼教師資隊伍的“造血”功能,真正體現出了培訓在學前教育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為了使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們感覺到家一般的溫暖,班主任噓寒問暖,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通過精彩紛呈的文藝聯歡、熱烈活潑的主題沙龍、獨具特色的兩漢文化資源考察等活動,加深了學員間的友誼,使學員在緊張忙碌的學習之余感受到濃郁的人文氣息,凸顯了培訓的本土化特色。
春華秋實,碩果累累!學員對學校承擔的國培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2012年,示范性集中培訓班學員在“學員感言”中寫道:
我是如此驚喜!這次國培的盛會專家薈萃、高手云集,帶給我們從未有過的高端引領和深刻啟迪!
“我是如此驚喜!能在這里見到這么多溫婉親切的同行姐妹,聆聽、討論、思辨,大家忘我地學習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二)加強常規培訓
1.全員培訓
我市有6千多名教師,每名教師每年接受不少于50學時的規范化培訓。培訓內容以人為本,貼近教師、貼近教學、講求實效,注重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培訓形式上突出教師選擇性,加強過程監控和結果管理。五年來全市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教育部《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四川省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準則》、《四川省教師職業行為八不準》、《四川省規范教育收費工作八條規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有關教師職業道德要求,在加強和改進教師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重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廣泛開展師德典型宣傳,完善新教師崗前師德教育制度。積極鼓勵全市廣大教師參加“三新一德”自學考試,幾年來全市參加“三新一德”自學考試共()人次。不斷改進師德教育方式,增強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市教師進修學校在全員培訓中開設師德教育專題,促進教師職業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從而帶動教師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
2.校長培
訓
根據國家教育部的《中小學校長培訓規定》,一方面,按照上級安排選派中小學校(園)長參加上級培訓,同時,開展我市小學和幼兒園校(園)長培訓。抓了“任職資格培訓”、“在職校長提高培訓”和“骨干校長高級研修”等三種培訓共()期。已經取得“任職資格培訓合格證書”的中小學校長在每一個培訓周期內必須接受不少于()學時的提高培訓。
3.校本研修(加:我市校本研修的做法專家小組等)
校本研修是教師繼續教育的發展方向,是新時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模式,教師靈活性培訓主要是通過學校校本研修實施的,我市要求教師每年接受不少于50學時的靈活性培訓。校本研修是從本校教育教學實踐和教師實際出發開展的教師培訓,由于它植根于教育教學的第一線,因此更容易與教育教學和教師的實際相結合,使培訓更具針對性、實效性,同時也有利于處理好工作與學習、培訓的關系。在對實施課改總結的基礎上,各校對課改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梳理,凝聚廣大教師的智慧,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形成課程改革的成果,全面開展校本研修,做到研修有計劃、實施有記錄,歸檔管理及時規范。
我市在全面實施校本研修的基礎上,從2008年開始試點建立xx市級校本研修實驗(示范)學校,經批準的縣級校本研修實驗學校可將校本研修學時計入規范化培訓的足額學時。目前校本研修縣級實驗學校有()所;有()所學校被綿陽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辦公室批準為開展納入中學教師繼續教育規范性登記的校本研修示范學校。
我市教師進修學校繼續教育辦公室按照《綿陽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校本研修管理實施辦法》要求,進一步完善校本研修的各項管理。作好各學年度的縣級校本研修實驗學校的考核認定工作,不斷把校本研修工作引向更規范、質量更高的層面。
4.網絡培訓(繼教網研修網人事局公共科目培訓)
根據國家、省、市教師網絡聯盟的形成,我市借助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的學習管理平臺,積極實施和推進遠程非學力培訓。九八年以來,小學幼兒教師共有()人參加培訓,合格率達()%;中學教師共有()人參加培訓,合格率達()%;中小學校長共有()人參加培訓,合格率達()%。全市校長及學校中層干部參加聯合國兒基會2012年四川地震災區愛生學校項目培訓550人,合格率99
.3%。此外教師進修學校、電教站還根據新形勢下教師培訓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索教師繼續教育遠程學習與管理平臺的建設,不斷開發中小學教師網上學習資源,組織網絡培訓課程,開展網絡備課、網上教研活動,大力探索視頻案例的制作,為一線教師提供系統的視頻案例,讓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并相互交流,吸引中小學教師參加網上培訓學習。
綿陽市人事局關于專業技術人員公需科目網絡培訓2008年、2009年、2012年網絡公需科目培訓全員合格。
中圖分類號: G726.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1580(2013)12―0030―03
一、背景和目的
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國培計劃”)是從省一級示范性幼兒園、各級教研部門、縣級教師培訓機構,遴選一批骨干教師和教研員,到高等院校接受15天的專題培訓,提高他們組織、實施幼兒教師培訓項目的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為全省開展各級各類幼兒教師培訓工作,培訓一批骨干培訓者。[1]
為深入了解云南省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工作狀況及培訓需求,全面總結國培計劃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經驗及存在的問題,提升培訓質量,升華培訓效果,切實提高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整體提高幼教質量,我們對“國培計劃(2012)”云南麗江師專培訓點的幼兒園骨干教師進行了調查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對象、方法
研究通過調查問卷對參與麗江師專培訓點的云南省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176人作為本次問卷調查的被試。問卷內容包括培訓專家、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培訓效果、培訓期望等項目,一共25個題目。問卷在培訓間隙以直接發放的形式,發放問卷176份,回收158份,回收率89.7%。數據采用 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三、數據結果及分析
(一)幼兒骨干教師基本情況
“國培計劃(2012)”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項目的女性學員149名,男性學員9名。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問卷調查的教師一共涉及到11個民族,其中居前三位的是漢族、彝族、納西族,這三個民族占培訓總人數的78.5%,符合云南省滇西北地區民族多樣性特點。參訓學員中21~40歲的教師占86%,大多數骨干教師處于中青年階段。大多數骨干教師的教齡在6~10年期間,即處于專業發展成熟期的教師占44.3%。小教二級及其以上職稱者,占72.2%,大多數幼兒骨干教師的職稱已經基本達標。大多數幼兒骨干教師的學歷都在專科及其以上,占79.8%比例,大多數的學歷得到了基本、暫時性的解決,但只有高中、中專學歷的幼兒教師的學歷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
(二)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的選擇充分結合《“國培計劃”課程標準(試行)》(2012年)、《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工作實際,主要從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個維度構建相應的培訓內容模塊。培訓內容以培訓課程為載體,以培訓模塊為形式,培訓模塊最后通過培訓專題來實現。一共設計了13個模塊28個專題。學員傾向前幾位的專題是幼兒保健、急救、護理、教師心理健康與心理維護,幼兒園主題活動設計,幼兒園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總共占了45.40%,如表1。
(三)培訓形式
培訓的基本形式是理論學習――分散實踐――觀摩交流――參觀考察――總結提高――成果展示。學員比較熱衷于示范公開課觀摩、學前教育前沿話題專題討論和專家互動等相結合的培訓形式、跟崗實踐,如表3。
(四)培訓專家團隊
根據培訓學員對專家培訓團隊的滿意度問卷統計分析,可以看出學員的滿意度非常高,如表4。在培訓的個性化服務、培訓反饋和培訓的靈活性方面需要進一步改進。
表4 培訓專家
四、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模式初探
(一)培訓理念
培訓理念是貫穿整個培訓過程的基本指導思想,是培訓有效性的決定性因素。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一切教育均如此,培訓也不另外,即自我教育是培訓的制高點。培訓的終極目的是為了使接受培訓者不受培訓。通過有效的培訓使受訓者能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培訓,是培訓的基本理念。
(二)培訓目標
以全面升華幼兒園骨干教師的業務能力為宗旨,采取系統培訓,提高其工作崗位中的教育教學、科研等方面的影響力。具體目標:1.通過學前教育最新發展前沿,保教并重、幼兒快樂健康成長等理念的貫徹,更新教育觀念。2.在充分領悟學前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關系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幼兒骨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育活動變革的能力,積極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影響作用。3.提升學前教育問題判別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優質保教的活動策略。4.掌握幼兒教師培訓需求分析,規劃設計,培訓方案的撰寫和實施等基本的培訓知識和技能。
(三)培訓需求判斷
對幼兒園教師培訓的需求分析,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方法獲得其需求。
(四)培訓團隊組建
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團隊成員主要以幼兒園骨干教師、高校學科專家為主,專兼職結合,其他方面的成員為輔。具體任務分工方面,幼兒園骨干教師以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組織設計、開展、評價等為主,高校學科專家以幼兒教育理念培養、知識理論建構等為主。搭建一個能力結構合理、知識背景深厚、培訓技能強的專家庫是培訓團隊建設的不可缺少的環節。
(五)培訓內容篩選
培訓內容是培訓的要素。培訓內容的選擇與設計既要充分考慮綱領性文件要求,如教育部《“國培計劃”課程標準》(2012)中“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課程標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還要結合工作崗位實際及其培訓對象的需求、特點,同時還應結合培訓專家的學科專長。培訓內容既要有學前教育前沿領域,也要有非常貼近受訓者工作情景的實際內容。骨干教師的培訓內容選擇應遵循前瞻性,引領性,精要性,可操作性,挑戰性等原則,對于那些基礎性,常規性的內容應該大膽地拋棄。
(六)培訓形式
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培訓形式強調“參與式”、開放性、多樣性和創造性,具體為:1.“四個結合”:即集中培訓與分散指導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教育教學與課題研究相結合,業務指導與品格熏陶相結合。2.基本形式:理論學習――分散實踐――觀摩交流――參觀考察――總結提高――成果展示。3.集中培訓:聘請有關專家、學者、導師講學,采取講座、授課、案例教學、學員論壇、課題研討、實地考察、論文交流等方式。分散指導采取導師指導下的個人自修、課題研究、課件研制、教學實踐、論文撰寫等方式。4.重視培訓學員的個體差異,導師根據各自學員的特點,制訂出個性化的“帶教計劃”,加強個別指導,培育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
(七)培訓評估
培訓前的評估主要對受訓者的已有認知結構、能力水平進行評估,可以采用筆試、問卷調查或訪談等方式獲得。培訓中的評估,主要是對理論學習、技能掌握等方面的評估,可以通過出勤、課堂討論表現、作業、活動設計、說課稿、學結、情景模擬活動等;培訓后的評估,主要考察受訓者在工作崗位上把受訓內容轉化為實際工作效果的評估,可以采用相關的研究論文或者調查報告等形式。通過有效的培訓評估,對培訓的各個環節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全面系統反思培訓活動,不斷總結提升,促進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的內涵建設。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3年“國培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EB/OL].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34
[2](蘇)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昆編譯.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