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6 17:22: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經濟學基礎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改變傳統課堂形式,把舞臺交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主體。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國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中職教學也應該積極改變傳統課堂形式,改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或者大學,圍繞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形式越來越受到重視,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卻遲遲無法前進。究其原因一是中職教師普遍認為中職學生基礎差無法適應新的教學方法;二是沒有考學壓力,中職學生缺少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學習主動性不足;三是由于學不會、聽不懂,中職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尤其是經濟學理論抽象難懂,很多學生干脆放棄。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必須改變舊模式,充分認識到自控能力差不代表學習能力差,理論知識基礎差不代表實踐能力差。在課堂上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案例教學
經濟學理論多是建立在數學推理和經濟模型論證上,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難以理解和應用。講授經濟學基礎課程首先要深入淺出講授基本理論,然后用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加以分析,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認識。經濟學基礎課程要注重使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尤其是針對經濟學基礎課程中較為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例如講解木桶效應就可以用學生考試偏科來說明問題,簡單易懂;博弈論可以通過“囚徒困境”的故事來加以說明;外部性理論可以通過“蜜蜂與果園”的故事來加以闡述。除了利用這些經典的經濟學案例意外還要加以結合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式,我們身邊的經濟現象,利用經濟學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講解機會成本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人生選擇、就業選擇、考學選擇等來講解。比如在講授博弈論的時候也可以引用數學大師納什關于博弈論最簡單表述:如四個男生都去追一個漂亮女生,那她一定會擺足架子,誰也不搭理。這時男生再去追別的女孩,別人也不會接受,因為沒人愿當次品。但是,如果他們四個先追其她女生,那個漂亮女孩就會被孤立,這時再追她就簡單多了。這樣就可以通俗易懂的解釋經濟學概念。
2、論文格式的字體:各類標題(包括“參考文獻”標題)用粗宋體;作者姓名、指導教師姓名、摘要、關鍵詞、圖表名、參考文獻內容用楷體;正文、圖表、頁眉、頁腳中的文字用宋體;英文用timesnewroman字體。
3、字體要求:
(1)論文標題2號黑體加粗、居中。
(2)論文副標題小2號字,緊挨正標題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號。
(3)填寫姓名、專業、學號等項目時用3號楷體。
(4)內容提要3號黑體,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內容為小4號楷體。
(5)關鍵詞4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黑體。
(6)目錄另起頁,3號黑體,內容為小4號仿宋,并列出頁碼。
(7)正文文字另起頁,論文標題用3號黑體,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號宋體,每段首起空兩個格,單倍行距。
(8)正文文中標題
一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4號黑體,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二級標題:標題序號為“(一)”與正文字號相同,獨占行,末尾不加標點符號。
三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
四級標題:標題序號為“(1)”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
五級標題:標題序號為“①”與正文字號、字體相同。
(9)注釋: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10)附錄: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11)參考文獻:另起頁,4號黑體,內容為5號宋體。
參考范文:
獨立本科院校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提升分析
摘要:《微觀經濟學》是獨立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課,是經管類學生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由于《微觀經濟學》這門課程本身所具有的特點以及獨立本科院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嚴重影響該課程的教學效果。依據教學經驗和課程特點論述獨立本科院校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課程設置、教材匹配性、課程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時間分配以及課程考核方式五大常見問題現狀,并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獨立本科院校;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094
《微觀經濟學》是我國普通高校(包括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必修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學好這門課程對于學生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增強分析經濟現象和提升理解市場經濟內涵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學習國際貿易原理、貨幣銀行學等后續專業課程奠定堅實基礎。但是,由于微觀經濟學本身的一些特點,比如在微觀經濟學中利用了大量的圖形和數學工具來分析問題,許多經濟變量之間具有相當強的邏輯關系,這些內容的學習對于獨立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都有很大的困難。從而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教師難教,學生對很多問題的理解也浮于表面,很難深入理解相關的知識點等問題,使得微觀經濟學失去了本來的教學目的,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探討該課程的有效教學經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塑造生動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該課程學校效果,對獨立本科學院學生專業發展有著明顯意義。
1《微觀經濟學》課程的主要特點
(1)理論抽象性強。微觀經濟學中包含有很多對經濟活動以及消費心理本質現象的歸納,理論概念分布廣泛,需要思考理解,常見的就有:供求平衡、消費者行為表現、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市場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論及市場失靈等,即便是64個課時講授也安排較為緊張,而獨立本科院校往往分配48個課時,受時間限制,教師講授啟發學生理解消化的難度比較大。
(2)圖表分析復雜繁多。微觀經濟學中幾乎全部章節都存在圖表分析,圖形關聯度和相似度高,如成本曲線就有十條多圖形分析,習慣文字定性描述的低年級大學生對圖表進行抽象演繹歸納往往欠缺方法論素養,無法合理有效進行分析。
(3)數學模型多。微觀經濟學中存在大量的數據建模分析,需要歸納變量因果關系建立數學模型,然后采用數據加以驗證,需要一定的量化理性思維和數學修養,在校園中感性思維較為明顯數學邏輯思維不足的學生學習該課程存在較大困難。
2獨立學院《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問題
(1)課程設置不太符合獨立本科學院學生整體學習層次。獨立學院經管專業學生整體高中學習水平較公立院校為弱,數學基礎更為薄弱,獨立本科學院經濟學大綱往往是借鑒或者照搬公立院校的已有模板,課程教學內容、考核方式和考核要點等方面與校本部區別不大、沒有針對學生層次進行合理化差別變動,導致在實際教學中效果大幅降低。
(2)缺乏針對獨立學院層次的應用教學型教材。民辦獨立本科學院作為一個新興的高等教育組織發展時間并不長,因此經濟學教材選擇上基本沿用母體公立院校教材,如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該教材對學生的經濟理論、分析思維培養都有著廣泛認可的良好效果,但對于應用講授型的三本院校的學生來說,教材內容理論深入、內容繁雜、邏輯嚴密,體系豐富反而成為學習的客觀困難,同時個體學習能力差異也導致教師講授時存在困擾,近年來針對高職、應用本科的微觀經濟學教材開始增多,但是教材質量良莠不齊,國外教材適合理解但不適合理論基礎欠缺的一般大學生。缺乏針對性的教材是一個明顯問題。
(3)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獨立本科學院學生普遍習慣“灌輸記憶式”的學習來應對考試,短期難以掌握需要理解歸納演繹結合圖表分析的微觀經濟學有效學習方式,已經固化為習慣的記憶背誦式學習習以為常;另一方面高等數學的學習難度使大多數學生難以掌握有效的量化分析技術,從而增大心里畏難感降低學習積極性;教師缺乏企業實際經驗也導致難以聯系實際趣味吸引性不足,難以有效調動學習熱情。
(4)教師授課精力難以保證。在課酬相對較高的廣東獨立學院教師周授課時一般在20節左右,每學期普遍同時講授三門課程,僅教學任務就比較繁重,加之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教師為了職稱評聘必然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甚至以擠占教學時間和降低教學質量為代價進行科研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對需要精心準備的微觀經濟學教學很容易產生不利影響。
(5)課程考核方式單一。獨立本科院校微觀經濟學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試與平時成績相結合,即平時成績占30%,期末考試成績占70%。期末考核比重較大導致學生習慣期末突擊記憶復習,期末考試一般采取筆試的形式,題型包括: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和計算題。考試內容單一,許多題目都有標準答案,需要學生真正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實際問題的題目極少。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存在僥幸心理和應試心理,考試前死記硬背,沒有真正地將課本知識聯系到實際中。同時獨立本科學院高學費導致學生容易出現花多錢應該容易拿到畢業證的交易投機心理,出現抄襲舞弊行為,同時教師為避免過于嚴格引發教學矛盾也存在平時分過于寬松導致學生平時上課缺乏認真投入,使分數不能有效反應學習效果。
3獨立學院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提升建議
3.1優化課程設置
獨立學院應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來開設該課程,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在教學大綱、教學要求、學時等方面應有所側重,細化課程設置層次,并與各自專業的培養目標相吻合,設置適合學生層次、側重理解應用的重點學習內容,適當設置更高層次的理論思考型作為補充,重點在于理解運用解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經濟現象。
3.2編寫切合學生實際的教材
自編教材可以以現在使用的《微觀經濟學》教材為藍本,精簡一些對于三本院校學生而言難度較大的內容。例如,可以保留從供求入手,彈性的分析,效用論、生產論和成本論,市場結構理論和要素理論。而對于一般均衡、福利經濟學等相關內容可以合并成一章,簡要介紹,只要學生把握基本內容即可。每章結束后,添加一兩個案例或相關的事件,引導學生用本章學過的內容來解決這些問題。每一章的內容中,大部分知識點應配有相應的簡單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增加趣味啟發性。
3.3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課堂教學精髓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影響,從而形成一種有助于認知活動的教學環境。獨立學院學生雖然基礎相對薄弱,但思維活躍程度整體良好。改變微觀經濟學傳統授課模式,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首先,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可以在講解一個知識點之后,適當地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其次,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適當給予點評,多肯定學生討論的結果,也要指出學生答案的不足并及時予以糾正。再次,老師應多引入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枯燥的經濟學理論。教師要及時更新教案,列舉的案例要與時俱進,數據要跟得上經濟的發展,讓學生接受最新的資訊,合理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與本節課相關的小視頻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在放松的同時鞏固知識,改變學生認為該課程枯燥、乏味的觀念,克服學生厭學的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樂趣,從而提高整體學習效果。
3.4提升教學地位重要性
在教師職業生涯中明確教學和科研的各自作用和地位,要讓教師明確教學不合格意味著職業生涯的失敗,將教學作為辦學的質量生命線,微觀經濟學這樣的經濟管理專業基礎課作為教學督察的重點內容,促進教師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倡導以教學為中心、科研服務于教學的理念,并在工作績效上予以體現,學校在安排教學任務的時候,也應該盡量把每位老師每學期講授的課程數目限制在一至兩門,使教師能夠合理分配教學和科研實踐精力,并且有充分時間來進行授課準備。
3.5豐富課程考核方式
針對微觀經濟學這門學科特點,可以采取多種考核制度相結合的方式。學生最終得到的分數可以由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作業成績及期末成績。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平時上課的態度給予一定的平時分,期末考試的內容應加大材料分析的比重,全面考察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盡量將考試內容設計為考查學生如何靈活運用知識點,而不是靠死記硬背來回答問題。通過將這三個部分的考核情況相結合,給出一個最終成績,提升學生經濟學的認知、理解、分析和推斷綜合學科素養。
4結論
微觀經濟學是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要基礎課,本科獨立學院的經濟學授課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本文針對獨立本科院校的學生特點,描述了微觀經濟學課程特征,歸納了獨立本科院校微觀經濟學教學存在課程設置不太匹配、教材缺乏針對性、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教師教學精力難以保證以及考核方式單一的五個常見問題,然后針對存在問題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第6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12.
[2]王鎖根.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改革中的作用[J].教學與管理,2008,(4):117118.
[3]曾貴.教學型高校教師過度科研的動因分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6):35.
沒有任何一種資源,對人類至今的發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也沒有任何一種資源,將對人類未來的發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這種資源,就是水資源。水資源對社會、經濟與環境的發展已經顯現出其絕對重要的地位,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水經濟”,已經開始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1水經濟系統
從有生產活動開始,人類就在不停地探索利用水資源創造財富的途徑,這些途徑日益得到拓展,時至今日,人類在自覺和不自覺中根據區域的水資源條件已經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經濟系統,我們稱圍繞水資源屬性建立的經濟系統為“水經濟系統”。
2水資源
大家都知道“石油經濟”的概念。但是,對于人類而言,水比石油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水具有比石油復雜得多的資源屬性。認識水的復雜資源屬性,對于形成現代水資源價值觀念,建立現代水經濟系統,意義重大。
2.1按水資源用途劃分的屬性
(1)水的自然資源屬性。水資源的自然資源屬性是指其作為生產過程的投入要素所體現的特征。與鐵礦作為投入物經過冶煉和加工以后,能成為鋼材、鐵等生產資料和其它如汽車、水管等消費品等一樣,水經過提煉和加工以后能成為工業用蒸餾水和生活消費用的飲用水、洗漱水等。當然,水還可以作為工農業生產過程中其它必不可少的直接或間接投入物。水資源的這些屬性,表現的是其自然資源屬性,它能為人類提供效益,能夠產生經濟價值。
(2)水的資產屬性。水的資產屬性,是指僅僅通過水的所有權的運用便能為所有者帶來經濟效益所體現的特性。當某一社會單元取得一定的水域的所有權后,便能將其作為生產的工具,為產權(使用權)所有者帶來經濟效益。水的資產屬性有如鐵路、公路、土地,但比它們具有更加復雜的特點,如一定的水域不僅可以作為交通運輸的資源,還可以作為養殖業、水力發電等工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水的這種特性與其自然資源特性的重要區別在于,它在生產過程中不是被直接消耗掉,而是像工業生產的設備和廠房一樣,其物質形態并不會被直接轉移到產品中,而是通過占用方式將其價值逐步轉移到產品中。與工業生產設備一樣,水資源在作為資產使用時,由于水質在降低,水的使用價值也在降低。就像企業的資產在經營過程中要通過修理、更新來實現保值增值一樣,水資源的保值增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水的環境資源屬性。自然環境可以接受、分解、還原、轉化人類活動所產生的廢棄物和其它有害影響,從而滿足人類的生產和發展的生態需求。這是環境作為一個系統所表現出來的資源特性,它已經超出了自然資源的范疇。自然資源所具備的這部分特性,環境和生態學家們稱其為環境資源特性。它包括依托自然資源的物質實體產生的景觀的可觀賞性與舒適性(景觀優美性)、環境容量與其自身的調節(分解、轉化廢棄物)能力。水具備以上環境資源定義的所有屬性,這一屬性的意義在于它能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服務功能。
(4)水的生態資源屬性。水資源還具備與人類生產生活間接相關或無關的生態功能。這部分生態功能表現為:水不僅是生命的構成要素,而且是包括生命系統在內的整個生態系統維持的必備要素。所有的自然生命體都包含水,所有的自然生命系統需要水來維持,部分非生命系統缺乏水將會退化。在沙塵暴肆虐、土地大面積沙漠化、人類付出慘痛代價的今天,人們開始意識到水的生態資源特性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意義。
2.2水資源的經濟學特性
(1)系統性。以上使用特性不僅構成一個復雜的經濟學系統,涉及經濟學的供給、需求與市場、市場與政府的關系、均衡、邊際效用等問題,還涉及目前的前沿學科和理論,包括資源環境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等。系統性決定水經濟理論研究與實踐的復雜性。
(2)稀缺性。理論上說,任何資源都具有稀缺性,對于水資源而言,存在現實的稀缺(中國北方的水資源狀況)、潛在的稀缺、結構性稀缺和季節性稀缺四種情況。稀缺性為發展水經濟提供了基礎。
(3)競爭性。表現在同類廠商之間對水資源的競爭性使用和水資源在不同用途之間的競爭性(作為自然資源投入和作為資產、環境資源、生態資源之間的競爭性)。競爭性決定了水資源產權理論與實踐研究的必要性。
(4)兼具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的特性。水作為生態環境資源的公共物品特性決定了政府在水經濟系統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而水作為自然資源和資產的準公共物品特性決定市場機制在水經濟中的地位。
3水產業
水產業是水經濟的主體。根據水資源的用途,水產業涉及的產業領域,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從水的自然資源屬性發展的水產業,包括水利工程、自來水供應、其它水產品、節水技術和產品等,作為現代水產業的重要構成部分,節水技術和產品是現代水經濟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
(2)從水的資產屬性發展的水產業,包括水電工程、水產養殖、水運、港口、碼頭、運動、休閑、水權價值評估與交易等。其中,運動、休閑、水權價值評估與交易是現代水經濟未來重點發展的領域。
(3)從水的環境資源屬性發展的水產業,包括房地產、旅游、水環境監測與評估、污水收集、處理、水體修復、水生態保護與恢復等技術、產品和服務,其中非接觸性旅游、水環境監測、污水收集、處理、水體修復、水生態保護與恢復等技術、產品和服務是現代水經濟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
(4)從水的生態資源屬性發展的水產業,包括綠化、植被建設與恢復、濕地保持與再造、地下水保護等。這類水產業都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
4水產業的產出
4.1水產品和服務
水產品和服務與一般產業的產品和服務具有相同的特性,水產業的這部分產出具有完全的私人物品特性。因此,具有完全的市場化特征。由于它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產業,一般國家都采用的是政府壟斷經營的方式,但是,這種經營是按照市場化的機制在運作。
4.2水環境質量
傳統觀念上,人們一般認為水環境是產業的投入要素,人們并沒有認識到,水環境資源在可以作為生產過程的投入或消耗的同時,就像制造業使用的鋼材本身就是冶金行業的產品一樣,現代經濟系統中水環境質量本身就是產品和服務,并且存在現實的市場需求。
4.3生態平衡
以水作為重要一環的生態系統的平衡,是一種標準的公共物品。人類從事的生態保護與恢復活動,是關系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活動,水環境的生態效益是一種社會效益。作為水產業的重要產出內容,生態系統的恢復必須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和社會公眾的參與。
5政府與市場的作用
5.1政府的作用
包括:水資源產權的所有權屬國家和集體所有,各級地方政府的水務管理部門行使該權利;水資源的使用權實施部分市場化的原則;政府保留水資源用于生態保護的使用權,并行使生態保護的一切職能;確定不同水域的功能,制訂水資源產權相關法律和規劃;制訂一般水產品和服務產業的市場運作規則;建立水資源產權交易市場和污水排放權交易市場;建立水資源“使用者付費”機制,控制水資源的定價權,利用價格調節水資源的使用,并獲得水資源使用收益;建立水環境“受益者付費”機制,獲得水環境收益;建立水環境“保護者受益”機制;建立自然資源與環境資源和生態資源在使用上的優化配置機制;建立水資源(包括水環境)使用監督機制,行使監督職能;建立水資源價值評估體系和水資源價值核算體系。
5.2市場的作用
包括:按相關法律和規劃配置水資源的使用權;由供求關系和價值規律決定水產品和服務的供應數量和價格;優化配置水環境保護資源,包括資金、技術、資本、人力資源等;刺激技術進步機制。
6現代水經濟
6.1傳統水經濟
傳統水經濟,是主要是圍繞水資源的自然資源屬性和資產屬性而建立的經濟系統。傳統水經濟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七個“強調”和七個“忽視”:強調由自然資源屬性所體現的經濟價值,忽視其環境和生態資源價值;強調直接效益和直接費用,忽視間接效益和間接費用;強調利用,忽視開發和節約;強調占用,忽視保值增值;強調自然資源產權,忽視環境資源產權;強調產品價值,忽視資源價值(產權價值);強調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忽視市場的作用。
6.2現代水經濟
現代水經濟,是圍繞水資源的屬性體系建立起來的具有可持續發展特征的經濟系統。現代水經濟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九個方面:經濟價值與環境生態價值并重,強調可持續發展;直接效益、間接效益、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并重;開發、節約與利用并重;自然資源產權和環境資源產權并重;在水資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并重;形成自然資源與環境資源和生態資源在使用上的優化配置機制;形成水資源價值評估體系;注重水資產的保值增值,形成良性循環機制;建立水資源價值核算體系。
7結束語
水資源具有復雜的資源屬性和經濟學屬性體系,現代水經濟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經濟系統,本文只是對其系統的結構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由于現代水經濟在國民經濟系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對環境和生態具有復雜的影響。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對水經濟系統的深入系統研究已經迫在眉睫。
對于基礎構成課程,在教師和學生中普遍存在認識上的誤區。長期以來業內對基礎課程的初級定位、僵化的教學內容方式、教學信息更新滯后等是導致教師認識觀念狹窄、教學理念陳舊落伍、方法模式單一乏味的主要原因。信息更新滯后主要在于未進行專題研究和缺少院校之間的交流。往屆學生對該課程對專業設計毫無幫助的消極反饋,以及遵從傳統單一教學造成無趣乏味的課堂效果,都反過來影響到正在學習此課程學生的學習態度,導致他們從情感(態度)到行為(創作)上都在應付這門基礎課。
(二)傳統基礎構成教學存在的問題
師生關系、教學理念及方法模式、教材使用等是相互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的綜合因素,下面從這幾個方面來深入剖析傳統基礎構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為主,學為輔,少交集
傳統基礎構成的授課方式的三大特點:一是“教為主”,以教師為主,教材為主,單一講授為主,基本理論方法原則的內容為主;二是“學為輔”,以學生為輔,主動性為輔,思考為輔;三是“少交集”,在案例和創作分析、講解過程中缺少課堂的討論互動環節。
2.顧大基,無針對,空銜接
傳統基礎構成課程教學格局的三大特征:一是只兼顧整體設計類專業的共同基礎;二是沒有針對具體設計專業方向;三是基礎與專業設計沒有銜接。目前基礎構成課程的教學內容往往可毫無變化地在任何相關設計專業進行授課,從視覺傳達到環境藝術,從服裝到建筑設計等專業都可適用,缺乏對本專業方向的有效啟發與引導。
3.重技法,輕創新,無活用
傳統基礎構成課程教學方向的三大特征:一是過度強調對基本技法的一般把握;二是缺乏對學生創新思維的開發;三是理論方法停留在表面。絕大部分的基礎構成課程訓練內容仍舊是參考教材中具體的設計方法及技巧安排構成組合的形式,忽視實踐過程中包含個性化符號語言的創造性潛能發掘。
4.教材多,內容同,種類少
基礎構成課程教材的三個特點:一是藝術設計是出版數量最多的教材之一;二是大部分教材的內容與結構高度一致或只稍作修改;三是近幾年構成內容出現了與科技發展密切相關的光構成和動畫構成,但大部分仍然是面對設計類專業的“共性”教材,針對某一專業的“特性”教材少之又少。
二、環境藝術設計基礎構成教學的新模式
“效用指向、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等綜合性標準,成為課程結構新的依據及標準。單一的認知型課程結構將逐漸讓位于強調整合化的課程結構與模式。”筆者根據在建筑設計專業的基礎構成教學經驗,總結出幾點針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方法原則。
(一)以設計專業導向為主的教學計劃安排
設計專業在宏觀上具有“藝術”的共性,在微觀上不同的設計專業又必然有其獨特的“特性”,因此教學計劃應該兼顧整體,有的放矢。1.彈性的課時分配安排教學計劃總框架依序由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等三部分組成,但這部分的課時劃分可考慮具體設計專業的方向需求進行時間分配。如總課時為48學時,安排28學時在立體構成部分,因為三維空間與建筑設計專業緊密相關,而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兩部分的課時相對較少。2.明確的課題內容定位課題練習內容應結合構成內容、專業方向、創意思維這三方面來進行設計。課題練習內容是教師們經常會忽視的部分,現在普遍的構成作業題目布置是照搬教材課后練習,構成形式和表現手法單一雷同,課題內容被固化,缺少創新和專業導向啟發。“任何一個構成課題的練習都是按照構成原理進行探討、思考、啟迪創意、開拓設計思維及造型能力培養的過程。”筆者在建筑設計專業的平面構成教學中以“現代都市”為課題練習,要求學生對現代都市進行個人解讀并通過黑白灰構成圖面形式去表達和呈現。這個課題設計是運用所學構成手法,對城市建筑整體“形”的印象或城市氛圍的“意象”,進行整理、歸納、提煉的創意表達。教學內容組成部分和課題練習設計應該彼此緊密銜接,層層推進又環環相扣。與設計專業相關的平面、色彩、立體,二維平面到三維空間、課題之間等諸多教學內容與環節的相互結合、推動、促進,使課程有序、有效地連貫和深入,避免學習斷層的出現。在平面到色彩、二維到三維、構成和專業等關系處理時,要促使它們成為相互推進又彼此融合的鏈條關系。針對建筑設計專業,筆者設計了課題練習:“自由選擇某一建筑設計圖片,提取出基本形并進行黑白重構設計。”
(二)學生掌舵與教師導航的課堂教學原則
美國教育家羅杰斯曾說,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應只是注重傳統的“教”。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脫離傳統“填鴨式”的“被動接受”習慣,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嘗試、反思、調整、完善、總結等一系列“主動汲取”的實踐環節,理性認清自己的學習進度,促進有效的自我發展。例如,教師把握建筑設計專業的大方向,通過分解到每個課題內容設計、方案修正建議、分段總結點評等小方向中。授課過程中應給學生更多的關于課題主題的思想表達、創作手法、造型呈現等陳述需求時間。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以自己的創作作為一個課題內涵意義情感表達的外顯作品,通過課堂表述作品這一環節也刺激學生們的深層創作表達欲。
(三)概括可行性方案,隱性推動作業深度細化
關注課題創作過程的每個環節,分別對學生初期、中期的創作稿進行階段審評,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性修改建議,引導學生通過解決問題來推動課題設計表現的深化程度。
1.把握可行性方案建議的數量與程度
給學生提出修改建議的方案數量最好控制在三四個,數目太少缺少比較思考,數目太多易造成思維混淆;此外教師最好根據學生自身特點進行優先順序的推薦。對學生進行方案表述時必須把握程度,既要明確大方向又要保留小細節,如創作手法、表現風格與主題思想的距離這樣的大方向須闡明,點、線、面等造型元素詳細安排的小細節可適度提示。此教學環節設計促使學生對方案進行比較,避免與主題內涵無關的構圖造型,思考選擇具體的修整方法。
2.推動“因材施教”的具體實施
謹慎對待初稿及修改階段,尊重學生個性的多樣性,依其個性喜好進行啟發、挖掘出新創意也是“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之一。結合性格特點,揚長避短,學生從毫不起眼的初稿提高到豐富飽滿的完成稿,逐漸培養起對構成形態處理的興趣和信心。靈活對待獨特的個體思維表達,通過激發主動性、拓展靈感渠道的“個案施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照搬照抄的不良創作風氣,又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授課過程中遇到一個鐘情于以小方塊去進行構成創作的學生,初次構成作品表現零亂,經筆者提醒問題在于表現手法不妥而非創作元素,其隨后創作提升很快,作品兼具個人色彩與藝術感染力。
(四)重點課題班級總評,分段點評加強反思
對專業起到推導作用的相關課題終稿,應在課堂進行階段總結、整體評價。在學生個人作品闡述過程中,鼓勵同學們參與評議,老師歸納總評。在不同設計思維的碰撞和激發下,讓學生反思自己所處的位置及提升的程度,進一步審察終稿表現中仍然存在的問題,思考可行的解決方法。公開認可創意佳、圖案造型表現優秀的學生,激勵仍需改進的學生。
(一)教學準備
“基礎會計”教學情境的創設途徑需要做如下準備。
1.師生親身體驗經營活動。選一家中等以上規模的制造業企業,帶領學生參觀訪問,了解原材料的采購、原材料的收發、生產加工、產品驗收入庫、產品銷售、貨款回收等資金周轉的具體過程,使從未出過校門的中職學生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有一個感性認識。如果可能,還可以增加部分親身體驗活動,由學生參與部分經營過程。
2.視頻、圖片資料。在經過企業允許的情況下,對所參觀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進行錄像、拍照和收集資料,以備課堂教學中使用。針對教學大綱中所要求的主要經濟業務,以劇本的形式編寫主要經濟業務案例,聘請“演員”在企業的實際背景下模擬經濟業務過程,制成錄像。
3.flas。會計核算中的某些經濟業務要拍成較真實的錄像需要很高的成本,目前可行的解決方法是制作flas。教學中可以在多媒體的輔助下,通過相關的動畫來增加學生對經濟業務的感性認識。動畫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聘請專業人士制作。
4.會計賬務處理實物。購買部分領料單、記賬憑證、賬簿、會計報表等,供學生課堂練習使用。收集一些發票、銀行結算憑證等,盡可能多地準備一些會計核算過程中所使用的實物資料或照片。親自接觸實物,進行實證訓練,可以使學生更準確地把握會計核算過程。
(二)基本步驟
在“基礎會計”教學中,多媒體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以分為如下基本步驟。
1.帶入情境。當學生了解了會計知識對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后,他們一定會重視對“基礎會計”的學習。這是實施“基礎會計”情境教學的基本保證。初學“基礎會計”的學生對企業經營活動基本是陌生的,對會計的核算過程和會計信息的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如果一開始便灌輸大量的概念、假設和原則,容易使學生對“基礎會計”產生厭煩情緒。“基礎會計”的情境教學首先應把學生帶入會計的真實環境,體驗會計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帶領學生去參觀真實的企業經營活動,最好是選一家上市公司,這樣可以利用其公開的會計信息。參觀前給學生提出幾個問題,并要求學生參觀后寫出參觀報告:該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如何?該企業是不是很賺錢?該企業生產經營存在什么問題?等等,通過這些問題將學生引入會計天地。
2.延續情境。在學生的學習動機被激發后,若教學過程刻板、單一,學生又會因失望而使已形成的動機弱化,以至消失。因此,在把學生帶入情境后,教師要把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入真實情境中,使情境成為一個連續的動態的客體,使教學內容轉化為連續情境中真實可信、生動具體的故事情節。
3.優化情境。一旦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起來后,他們便會主動地去閱讀教材,但嚴謹晦澀的教科書會讓他們感到理解困難。“基礎會計”的情境教學需要將教科書枯燥的內容轉化為可感的生活場景、生動的畫面、音樂的旋律,或轉化為角色的扮演或實物的演示。教師引導學生用他們的眼睛去觀察,用他們的心靈去體驗,在形象的感染中使他們漸漸地感受到會計的真諦和會計的魅力。
4.憑借情境。教師憑借情境不但要使學生掌握會計知識,還應訓練他們應對會計問題的直覺,培養獨立分析和思考會計問題的能力。通過經常的情境觀察,訓練感官,強化感覺,積聚大量表象與經驗,并突現、強調情境的某一部分,使學生潛在的直覺在外界有利因素的碰撞下,迸發出直覺思維的火花。情境中鮮明的形象刺激著想象活動近乎無意識地展開,潛在的創造性易于爆發出來。教師通過改變情境、變換數據、敘述故事等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新問題,培養創造性思維。
5.拓寬情境。學校的高墻將學生與紛繁變幻的世界隔離開來,情境教學應為學生認識社會打開一扇窗戶。情境教學不應局限于教科書上的會計知識,還應把這些會計知識置于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下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利用我國上市公司豐富的會計信息資料、國內外大量的會計案例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引發他們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培養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他們對會計職業道德的認識。
(三)教學實施
很多教師對動畫制作和視頻制作并不擅長,要達到制作較完美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材料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很多老師可能對情境教學望而卻步。解決辦法如下。
1.動畫與圖片相結合。較簡單的內容僅需幾幅圖片即可達到很好的效果,復雜而又難以理解的內容,可制作flas等。
2.團隊協作。由多位老師組成“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團隊,先制定情境設計計劃,然后由每人負責幾個特定內容的情境設計,最后集體討論修改,定稿制作完成后,可以共享。
3.可聘請專業人士制作動畫、圖片及視頻等。在爭取學校資金支持的同時,可以考察確定相應的專業公司,聘請專業人士,與課程教學團隊一起,制作動畫、圖片及視頻等。
二、“基礎會計”實施多媒體情境教學的注意事項
“基礎會計”實施多媒體情境教學的本質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能力,這也是現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一個基本要求。人生活、工作在社會中,他要認清其周圍環境、認清社會,才能更好地處理他與別人、他與社會的各種復雜關系。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能力,培養其用唯物主義辯證法和邏輯思維方法認識社會的能力,這就是“基礎會計”情境教學的本質目的。但是認識的一般規律是首先對事物有一個感性認識,感性認識多了,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而“基礎會計”課堂中的情境教學恰恰可以很好地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基礎會計”教師要在這個良好的會計情境中適時地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能力,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因此,情境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方式,其背后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能力。教師不能脫離這個本質目的,而僅僅停留在有趣的、生動的感性認識上。另外,從“基礎會計”多媒體情境教學中可以看到,只有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能力,才能體現情境教學的意義和價值。情境教學就是利用情境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最終起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為了讓情境教學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以下注意事項也是不容忽視的:
(1)可接受性。問題的設計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恰當地設置,要考慮到學生能不能接受,要設計合適的“路徑”和“梯度”,便于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問題;
(2)直觀性。問題的設計的內容要直觀,是平時生產實踐中的一些常見問題,便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開放性。問題的設計要有層次性,入口寬,開放性強,解決方案多,學生的思維與創造的空間大;
(4)挑戰性。問題的設計能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和學習方向,激發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探索空間,促進其積極參與,接受問題的挑戰;
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符合《實用內科學》中的相關診斷標準,均經B超、肝穿活檢等證實原發病為肝炎后肝硬化,并繼發上消化道大出血,均依據臨床表現并經內鏡檢查證實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均有一定程度的嘔血或黑便。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齡24~68歲,平均年齡(48.3±7.2)歲。按照生長抑素用藥方案分為常規劑量組和雙倍劑量組,各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常規劑量組患者常規劑量生長抑素治療,即靜脈微量泵泵入維持注射250μg/h生長抑素(每支劑量為3mg),連續注射1周,患者停止出血后繼續用藥2d;給予雙倍劑量組患者雙倍劑量生長抑素治療,即靜脈微量泵泵入維持注射500μg/h生長抑素,連續注射3d,患者停止出血后將劑量縮減到常規劑量,連續注射4d,如果1d內沒有有效控制出血,則運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或給予患者外科急診手術或內鏡下治療。對兩組患者進行對癥治療,包括運用凝血酶止血等,同時對其進行營養支持治療,讓患者禁食、為其抑酸等。依據血紅蛋白水平適當為有需求的患者輸注新鮮血漿及紅細胞懸液。用藥過程中運用多功能監護儀對兩組患者的血壓、心電進行持續監測,同時對其大便顏色、血紅蛋白水平等變化情況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
1.3統計學方法
運用藥物經濟學方法分析兩組患者的成本-效果。運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本研究中所有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止血時間比較
雙倍劑量組患者≤72h的有效率93.33%(28/30)顯著高于常規劑量組70.00%(21/30)(P<0.05),但兩組患者≤24h、≤48h的有效率及止血時間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
雙倍劑量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顯著低于常規劑量組(P<0.05),兩組患者的成本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1.1對照組管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管理方法,根據患者情況對患者實施分類管理,定期給予患者抗精神病藥物治療。
1.1.2實驗組管理方法實驗組患者的管理方法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實施個案管理方法。主要包括(:1)組建個案管理小組:個案管理小組主要由醫師和護士組成,也包括一些心理衛生人員和志愿者等,主要職責是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對患者實施個案管理;(2)對個案進行評估:主要從患者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對疾病的反應、社會和生活功能、藥物管理等幾個方面對患者的現狀進行評估;(3)明確問題和目標:根據患者的評估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和家屬協商共同制定管理目標并根據相應的指標對康復效果進行評價;(4)制定管理措施:具體說來,就是對患者的既往病史、心理和身體狀況、用藥依從性進行考察以制定用藥措施;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家庭和社會關系、適應能力、職業狀況、康復依從性和主動性檢查進行考察以制定康復措施;(5)定期宣傳督導:定期對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教育、慢性病康復指導等活動。按計劃完成既定管理目標,對完成情況實施督導。每月安排精神科執業醫師對患者的精神和身體狀況進行檢查、調整或修改既定的管理措施和解決一些疑難問題,對個案管理的實施予以指導。
1.2評價標準分別采用SDSS和BPRS對患者的社會功能缺陷程度和精神病嚴重程度進行評價。SDSS包含10個項目,采用1~3分的評分方法,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社會功能缺陷越嚴重;BPRS包含18個項目,采用1~7分的評分方法,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嚴重。
1.3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管理6個月后,2組患者的SD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2個月后,實驗組SDS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管理6個月后,2組患者的BP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2個月后,實驗組BPR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一切學科學習的最基本動力,也是保證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但是,從目前大多數學校的信息技術課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并不是很高,教師宣布課程的內容與網絡游戲相關,或者可以上網操作,學生就很積極,教師宣布要了解計算機基礎內容,學生就表示“無聊”。可見,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來源狹窄,并不是真正喜歡學習信息技術。
(二)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存在認知偏差
初中信息技術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與信息技術相關的一些基礎知識,其中大部分都與計算機的基本應用有關系。目前,計算機已經成為必要的家庭設備之一,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并不陌生,因此,很多學習內容對于學生來說無疑于“上網”和“玩游戲”,這使得初中信息技術課的實際教育作用減弱了,這說明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存在認知偏差,他們不能理解學習信息技術對未來個人發展的必要性,這也是信息技術教學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二、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實踐
(一)創設情境引出教學主題
負責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師通常情況下是在課堂開始之初就明確指出本課要學習的內容,以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集中在所要學習的知識上,但是,正是因為太早呈現目標,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難以保持的太久,有些學生不喜歡某些知識內容,一聽到教師要講“計算機基礎知識”就熱情大減。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應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造出一個關于計算機如何運作的情境,而這個情境恰好是與枯燥的系統處理原理看似不相關的。學生會因為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而提起學習興趣,由想象和表象引發的知識內容,遠比書本本身更容易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進行“計算機系統”講解時,我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一個人要在堆滿谷子的倉庫里繼續打谷子。學生們紛紛表示“不可能”,我請學生想象一下,如何能夠實現打谷子的工作。在這種生動的情境中,學生很快接受了計算機系統工作的各種設定,興致勃勃地討論起計算機也如何處理大量的數據的問題。計算機把大量的暫時不用以及有待處理的數據放在硬盤里,僅僅把需要立即處理的數據放在內存之中,對其處理完畢之后立馬把其送回硬盤,然后調出下一部分數據繼續處理,其中計算機的大倉庫就是硬盤,而計算機干活的場院就是內存。這些原本枯燥的內容,也很快被學生們接受并吸收了。
(二)給出情境性任務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缺乏興趣的另一個原因是,大多數教師在進行計算機操作教學時,基本上都是在指導學生按照教材的步驟進行實際操作,初中學生本來就熟悉計算機應用,而且不喜歡受教材的拘束,一旦教師要求按照教材操作,很多學生都會產生厭煩心理,反而對網絡瀏覽和游戲更感興趣。為了扭轉學生對計算機操作的認知偏頗,我采用給定任務情境的方法進行情境教學,在進行八年級下冊的“制作網站”部分內容教學時,我給定了學生這樣一個情境,即舉辦一次全年級的“網站制作大賽”,將每個班的學生分成5個人一組的網站制作小組,先進行班級內部比賽,然后進行全年級比賽,勝出者不僅能夠登上校園報,還能獲得信息技術相關的書籍。這樣一個任務無疑是給學生的學習設定了一個長遠的“比賽”情境,從給定比賽信息之后,學生每次的信息技術課都表現得十分認真,他們不僅積極為網站制作比賽做準備,甚至還主動向教師尋求指導和幫助,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確實提高了許多。
(三)進行特殊情境下的學習突出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性
初中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存在認知偏差,是因為其中很多內容與學生日常應用計算機的過程都似乎“不相關”,因此,學生并不重視一些與計算機運行基礎相關的東西,對多媒體應用和文字、圖片處理軟件應用的理解也不夠。但這些知識恰是他們在以后學習中必須要應用的內容。為了突出信息技術的實用性,我聯合其他學科的教師,共同創設了“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情境,即其他科目教師要求學生應用word、BLOG、powerpoint等軟件完成學習任務,在這種情景下,他們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常用工具型軟件的認識更加深刻,久而久之,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認知更傾向于學習,而不是游戲。
三、應用情境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夠作為情境教學的素材有很多,但是,教師必須選擇那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性較強的情境或者任務模型來進行教學,一旦情境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信息技術學習就會變成壓力,而不是了解信息技術的動力;另外,每個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不一樣,單純以技術應用為主線的情境創設也會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的樂趣減少,因此,寓教于樂的情境創設也是有必要的。
1.2觀察指標統計干預前1年內、以及出院后隨訪1年患者的危險發生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統計分析干預前后1年內患者的危險發生情況,研究表明,干預后患者的危險發生率明顯少于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2.深化實驗教學改革,加強實驗教學中心內涵建設
3.如何提高本科生基礎醫學課程的課堂注意力
4.組建跨學科教學團隊 促進基礎醫學實驗設計課程建設
5.基于核心能力培養的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6.基礎醫學師資結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
7.長學制醫學生基礎醫學教育PBL教學體會與實踐
8.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創新
9.轉化醫學理念下的基礎醫學研究生培養
10.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基礎醫學課程改革初探
11.臨床前基礎醫學綜合實驗課程的建設與思考
12.PBL與案例教學相結合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13.實習護生對基礎醫學課程設置評價的分析
14.在基礎醫學教學中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5.基礎醫學專業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6.基礎醫學專業人體寄生蟲學教學體會與反思 優先出
17.網絡環境下PBL模式在基礎醫學研究生培養中的應用
18.用創新思維引領基礎醫學課程的系統整合——以循環、消化系統整合課程為例
19.以問題為中心的基礎醫學教學模式“本土化”的探討
20.我國部分醫學院校基礎醫學考試試題分析
21.高校擴招對基礎醫學教學質量的影響及其對策
22.基礎醫學教育改革與實踐
23.改革與構建基礎醫學實驗課體系的思考
24.基礎醫學教師走向臨床的建議
25.創新為導向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建設 優
26.地方醫學院校基礎醫學課程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27.提高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對策
28.PBL教學在基礎醫學免疫與感染模塊教學中的實施及效果評價 優
29.編寫基礎醫學PBL案例的體會
30.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
31.“以器官系統為中心”基礎醫學課程整合研究初探
32.八年制醫學院校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網站現狀調查與分析 優
33.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34.醫教協同模式下基礎醫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優
35.我國高等院校基礎醫學研究的發展現狀與對策:基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視角的討論
36.地方本科院校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幾點嘗試
37.理工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基礎醫學知識的教學模式探討
38.以“運動系統”為例探討基礎醫學課程整合
39.臨床實踐滲透于基礎醫學教育與培養大學生探索和創新能力的研究
40.提高基礎醫學實驗技能的探索與實踐
41.以能力提高為導向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
42.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整合教學效果分析
43.基礎醫學實驗的構建及實驗教學改革探討
44.臨床醫學專業基礎醫學綜合考試的問題及對策
45.以終生學習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基礎醫學教育改革思考
46.臨床醫學生培養目標分析與基礎醫學教育階段考核評價方法思考
47.基礎醫學實驗技能競賽的實踐與體會
48.以職業技能為中心的基礎醫學實驗課程的整合與實踐
49.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國際化建設的研究與探索
50.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設置的研究與實踐
51.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新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52.基礎醫學實驗課程體系的建立與實踐
53.高等醫學院校創建基礎醫學實驗平臺的探索
54.提高基礎醫學學科青年教師教學質量探討
55.構建基礎醫學實驗教學新體系
56.在醫學院校非臨床專業中實施基礎醫學課程整合的探索與實踐
57.基于卓越醫生培養的基礎醫學教學改革探索
58.基礎醫學與臨床結合創新性實驗項目的設計與實施
59.整合基礎醫學課程在非臨床醫學專業應用中的體會
60.提高基礎醫學英語閱讀能力探討
61.基礎醫學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的方法與價值
62.基礎醫學課程整合在藥學職業教育中的實踐
63.在高校基礎醫學教學中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探討
64.基礎醫學課程整合對推進學生素質教育的意義探討
65.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66.高職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與臨床護理一體化融合課程體系改革的實踐
67.以創新教育理念構建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和實踐
68.基于核心能力培養的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69.PBL教學法在我國基礎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及存在問題
70.數碼互動系統在基礎醫學實驗課程整合的應用
71.情景式模擬教學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
72.中高職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對接問題的研究
73.基礎醫學教學方法的淺析與改革思考
74.構建現代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75.以執業醫師考試為導向的基礎醫學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76.“以器官系統為中心”基礎醫學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
77.培養應用型醫學技術人才創新能力的基礎醫學課程整合研究
78.基礎醫學研究生培養和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79.TBL模式在基礎醫學教學中實施的可行性探討
80.某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整合方案的構建與實踐 優
81.基礎醫學課程整合在非臨床醫學專業的應用體會
82.基礎醫學教育中研究生自主實驗設計與綜合能力的培養
83.對高職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84.開展綜合性基礎醫學實驗課程,提高醫學研究生科研技能
85.現代醫學教學理念:比利時基礎醫學教學分析
86.臨床醫學專業基礎醫學課程整合初探 優先出
87.基礎醫學課程整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88.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基礎醫學課程模式的整合與教學設想
89.虛擬仿真教學平臺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90.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在創新型醫學人才培養中的建設與效果評價
91.護理專業基礎醫學課程設置與教學調查分析
92.關于我國基礎醫學教育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93.對臨床醫學專業基礎醫學教學的幾點思考
94.基礎醫學課程整合教學改革6年總結
95.PBL教學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探討
96.綜合性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構建
97.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