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7 18:02: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化產業調研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隨著加快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我市文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逐年提高,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產業規模初具
我市現擁有安美文化藝術中心、合肥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等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2個,省級文化產業基地4個,1個市級文化娛樂試點街區,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產業分布行業廣泛,新聞傳媒、出版物流、演藝娛樂、文化旅游、創意設計和體育產業等初具規模,多種所有制文化產業競相發展。文化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顯著增強,據統計,20xx年我市文化產業擁有固定資產92.5億元,比上年凈增10.15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4.2%,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省、全國1.9個和1.7個百分點,分別高于鄭州、南京0.1個和0.9個百分點,增速達29%,快于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11.5個百分點,占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1.7%。20xx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55.23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達4.34%。
2、產業結構逐步改善
從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三個層次看,我市文化產業結構漸趨合理,文化產業核心層的分量明顯突出。據20xx年普查,合肥市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增加值之比為60.5:9.0:30.5,直接從事文化活動的“文化服務”業占絕對主導地位(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各行業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0.99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為69.5%,比上年增長26%;提供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相關文化服務”業(文化產業的相關層)增長明顯較快,各行業實現增加值13.64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0.5%,比上年增長38%。合肥作為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核心層文化產業,在全省文化產業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領優勢明顯。
3、文化企業實力增強
國有文化企業發展迅速,廣電系統近3年來經營創收平均增幅達15%以上,20xx年經營創收總額達2億元,比20xx年凈增4000萬元,增幅達25%,在安徽省地市廣電行業中穩居第一;文化系統截至20xx年底,國有資產達3億元;合肥晚報20xx年經營總收入1.47億元,廣告收入9900萬元,發行收入3440萬元,總資產已達2.2億元。
民營文化企業充滿活力,新的文化業態不斷出現,涌現出“琴港演藝”、“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務”、“中設會展”、“儒林書業”等一批龍頭文化企業。截至20xx年12月,我市網吧、音像、歌舞娛樂等社會文化經營戶近3000家,從業人員2萬余人;印刷、打字復印、出版物批零等經營戶1100多家,從業人員2.2萬余人,年產值38.8億元;各類體育經營場所700多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固定資產投入8.5億元。
4、文化事業持續發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為骨干,以社區和鄉鎮基層文化設施為基礎,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體育場館和重點文化設施興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20xx年~20xx年,合肥市市級財政投入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超30億元。文藝創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國、全省獲獎。文化活動惠澤民眾,形成了“廣玉蘭”藝術節、文化新春廟會等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成功舉辦了第16屆世界美術大會、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選活動、“兩博會”、“文博會”等文化會展、文化活動。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獲得了20xx年全國體育大會舉辦權。
5、體制改革不斷推進
近年來,我市文化體制改革相繼推出一系列舉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進一步理順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實現了政企、政事分開,政府文化管理職能得到切實轉變;二是完成了宣傳文化系統5家經營性事業單位的“事轉企”改革和四家電影放映單位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啟動了文博圖等公益性事業單位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專業藝術院團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戲、出效益”的思路積極推進改革。這些舉措進一步激發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產業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產業發 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了解的情況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總體還處于起步、探索、培育階段,相對于《合肥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xx—2015)》中提出的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8%以上的目標,相對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任重道遠,一些影響文化產業發展的問題亟待解決。
1、管理機構有待加強和理順
文化產業是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目前我市尚未成立專門的、統抓統管的文化產業管理機構,致使一些政策和項目的落實乏力推進。從政府管理部門來說,20xx年市政府機構改革,經有關部門批準,市文化局作為全市文化塊面的管理機關,單獨設立了文化產業處,指導、協調全市文化產業工作,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經費,20xx年文化和廣電合并后,取消了獨立的文化產業處及相應的編制和財政經費,相關工作納入局科技處(文化產業處),在處室工作職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廣電局科技處工作職責,涉及到文化產業的職能大大削弱,和現在各級領導對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及市場的迅猛發展勢頭極不相稱。
2、文化產業總量和比重偏低
我市文化產業雖然門類較齊全,但主體“小、弱、散”,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比較薄弱。與長沙和昆明兩城市相比,20xx年長沙、昆明文化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171.56億元和84.4億元,占gdp的比重分別是9.5%和6.1%。而我市實現增加值為44.63億元,占gdp的比重為4.2%,明顯低于長沙和昆明。因此,不論是從產業規模還是從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來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尚顯滯后。
3、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不均衡
雖然我市新興文化產業發展迅猛,但是總體實力弱小。以公有資本為主體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文化藝術等傳統文化服務業增加值(核心層)占據了大半壁江山,而在已經處于一般競爭性和完全競爭性、國家已經向非公有資本完全放開的文化創意、網絡游戲、廣告會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文化休閑娛樂、文化經紀等高成長性新興文化服務業(外圍層)方面,我市與文化產業發達城市長沙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核心層、外圍層、相關層增加值的比例看,20xx年我市為60.5:9.0:30.5,長沙為35.6:39.1:25.3,全國平均為42:18:40,合肥的三層次結構與長沙乃至全國有明顯的差異。相比之下,以新興文化服務業為代表的外圍層,占有比重低于長沙30.1個百分點,增加值比長沙少63.04億元,我市新興文化產業仍處于弱小的產業發展階段,透視出我市文化產業結構不均衡,新興產業發展空間亟待開拓。
4、文化產業和產品存在特色危機
合肥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科教人才資源豐富,三國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已成為“合肥名片”。同時,作為省會城市,合肥還有著融匯安徽各地文化的優勢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開發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業態尚未形成?,F有的文化產品多處于粗放型經營,缺乏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和后續的配套經營。大多數文化產品缺乏創意和創新,缺少能夠體現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來,政府支持和鼓勵文化產業的決策受到文化企業的普遍認同和歡迎,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合發〔20xx〕22號)、市政府《關于印發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的通知》(合政〔20xx〕89號),特別是《合肥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xx—2015)》等,對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出臺具體的、專門的文化產業發展配套政策;文化產業發展的統計指標體系沒有建立,許多統計數字都是20xx年的普查數據;政府扶持、政策傾斜、稅收及土地優惠的力度還遠遠不夠;文化市場、行業規范和投融資等體系還不健全;在為文化企業提供技術創新、信息咨詢、市場拓展、人才培訓等方面還沒形成完整、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平臺,特別是民營文化企業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產業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創意人才。文化創意人才是文化產業最核心的生產要素,是奪取文化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決勝因素。文化產業需要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曉文化產業內容、又具有自主創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產品研發又懂藝術創作的實用專業人才,以及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高層次文化領軍人才,而現有的人才儲備遠遠不夠;二是缺乏文化經營人才。文化經營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他們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規模和質量。我市的文化經營人才屈指可數。?
三、發展我市文化產業的建議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這為文化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標志,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文化對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可以說,沒有文化的發展繁榮,就難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因此,針對存在的問題,就進一步促進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確立文化產業的支柱地位
世界各國的發展實踐表明: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即進入到文化消費的快速啟動階段;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即進入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階段。20xx年,合肥人均gdp達到3853美元;20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這預示著合肥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階段已經到來,文化產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戰略期。因此,我們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大的氣魄,把文化產業的發展作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戰略舉措來抓,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性、戰略性產業加以推動,確立文化產業在全市的支柱產業地位,力爭到20xx年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增加值占全市gdp8%以上的支柱產業,成為經濟結構優化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2、設立專門機構,推動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F有的工作機構已經適應不了產業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協調不了各種關系,必須建立健全新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議成立合肥市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宣傳、文廣、財政、規劃、國土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可參照蕪湖的經驗,定期召開協調會和企業家座談會,協調重點項目的推進落實,聽取意見,改善投資及政策環境。在政府職能部門設立文化產業辦公室,具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專項經費,具體實施和落實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行使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日常協調推進和統一調控、監管職能。
3、修訂完善規劃,扎實有力推進
我市的文化產業規劃目前還停留在行業規劃和部門規劃層面,缺乏權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建議在十二五規劃制定中,將文化產業真正放到支柱產業的戰略地位,作為全市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現代化濱湖大城市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合理布局,提升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層次。同時,強化規劃的貫徹力度,由市委、市政府來推動落實,用規委會、土委會的工作力度來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4、培育龍頭骨干,做大做強文化企業
文化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既要有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又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建議政府對我市各類文化企業有重點、有階段、有針對的扶持。一是對特色鮮明、實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文化企業如“櫻藝緣”動漫、綜藝、“音谷”(與中科院聲學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較長產業鏈,能夠形成企業集群的好項目,通過出臺土地、稅收、規劃、金融等相關優惠政策,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將其打造為上市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及股份制方式運作,形成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文化企業;二是對一些由于歷史原因造成體制不順、競爭乏力的文化企事業單位,進行必要的經營體制改革。例如三個專業演出團體,如果還在“國字”號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須轉變思想和機制,通過產權交易、共同投資、公司化運作等形式,掛大靠強,實施重組,實現新生,及至做活做強。
5、實施大項目戰略,發揮項目帶動作用
強化項目帶動,發揮大項目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一是借助外力,積極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特別要吸引具有雄厚資金、經營策略和營銷人才優勢的外來文化投資企業落戶合肥,有重點地打造象蕪湖方特這樣的產業航空母艦;二是確定重大項目,實施定向招商。結合老城區改造,將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戲曲休閑一條街;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的類似于“合鋼”這樣的老企業,其所閑置的部分廠房,可以作為合肥早期工業文明遺址保留下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文化產業開發,改造成為具有文化、藝術特色的創意產業集聚區,等等??刹扇≌韧度耄龃笞鰪姾?,再退出方式,如無錫尚德公司那樣,政府投入的資金可以逐步退出。這部分資金可以循環使用,支持新的企業發展。通過大項目的實施,既能做大做強文化產業,也能帶動周邊傳統餐飲業、商業、旅游業的繁榮,形成文化搭臺,多方唱戲,各方共贏局面。我市應抓住20xx年舉辦全國體育大會的契機,有力帶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6、設立專項基金,成立文化產業投資公司
設立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使其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骨干文化企業的組建和發展。盡快組建文化產業投資公司,像城建投資公司那樣對基金進行管理和運作。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可多渠道籌措,一是幫助骨干企業盡快上市融資;二是大項目、大工程可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融資;三是可以廣泛動員社會資本投資于文化產業;四是可以通過財政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獎勵、融資擔保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同時,加大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引導各類風險投資機構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成立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小額貸款擔保公司以及風險擔保公司,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導、資本運作、扶優扶強的模式,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投資結構,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
省 文 化 廳
為落實《湖北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04-2010)》,科學謀劃“十一五”期間文化產業的發展,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與省文化廳組成聯合調研組,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分別對武漢、黃石、鄂州、黃岡、襄樊、荊門、荊州、宜昌等市文化系統的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實地學習考察了湖南省長沙、岳陽兩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F將省內調研及省外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武漢、黃石、宜昌等八市文化系統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九十年代以來,武漢等八市的文化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近幾年,隨著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大,文化消費日趨活躍,八市的文化產業成長迅速,產業群體不斷擴大,對經濟發展貢獻逐年上升,發展勢頭良好,已進入一個大發展時期。同時,在迅猛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和亟需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將對文化產業發展產生較大影響。
(一)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1、產業發展意識滯后
調研中,這個問題的反映比較普遍。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其一是有些地方主要領導尚未充分認識到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對文化的認識還停留在是公益事業、是包袱上,對文化產業發展少重視、少關心、少支持;其二是文化系統內部發展意識滯后,認為文化是事業,靠政府、靠財政的思想尚未從根本上轉變,有的單位擁有幾百萬的固定資產,還埋怨政府投入少,而不是利用現有資源,想方設法創造價值,喪失了很多機遇,還有的認為文化產業是小打小鬧,找幾個小錢養幾個人,成不了大氣候。
2、文化資源整合和綜合開發不夠
各地現有文化產業普遍規模較小,占當地經濟總量比重偏低,文化產業的經濟效益不明顯,這些現象與文化資源整合不夠、經營分散直接相關。現有文化資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園林、宗教等數個部門管理,各部門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相互之間溝通協調不夠,對文化資源綜合開發十分不利。
3、投融資渠道單一
長期以來,文化事業主要由財政供養,其發展主要靠政府投入。隨著形勢的發展,這種單一的體制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大部分的文化企業單位屬國有性質,民營或私人文化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外資或合資企業更是鳳毛麟角。投融資渠道單一,資金匱乏,已經嚴重制約了我省文化事業的發展。
4、管理體制不適應市場經濟形勢
一方面是有的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攬的宏觀管理體制,還習慣于用計劃經濟的手段管文化、辦文化,把經營性文化產業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業,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辦不分的管理體制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改革;另一方面,一些已經進行了文化體制改革的地方,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改革不到位,體制依然不活,文化產業缺乏活力和競爭力,發展缺乏內在動力,尚未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距離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還有較大距離。
5、政策扶持落實不夠
這是調研中反映最為強烈的一個問題。大家普遍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如1996年出臺的《國務院扶持文化產業若干政策》,因為種種原因,時至今日仍沒有得到很好落實。此外,地方性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尚未制定,如國有文化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配套政策、部門管理費用減免政策等,鼓勵、引導和支持民營或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政策也沒出臺,這些都直接導致文化產業發展環境不佳,不利于發揮各方發展文化產業的積極性。
6、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十分匱乏
調研中反映比較強烈的還有人才問題,尤其是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十分匱乏。文化系統內文化產業人才培訓滯后,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也難以在系統內安家落戶,各地普遍缺乏懂經營、善管理的文化產業人才,缺乏開拓文化市場的人才。
(二)各地發展文化產業的有益探索
此次調研,在了解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問題的同時,我們也欣喜地看到,盡管發展文化產業遇到了很多困難,外部環境尚不寬松,但廣大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不懈氣、不氣餒,始終“咬定發展不放松”,大膽創新,放手實踐,各地就發展文化產業都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這對我們下一步深入研究制定全省宏觀指導政策及具體扶持政策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1、完善發展規劃,明確工作思路
產業發展,規劃先行。省內文化產業發展較好的城市已經先行啟動文化產業規劃,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武漢市于2005年正式公布《武漢市文化發展規劃》,確立了武漢市2004-2010年文化發展目標,明確了這期間武漢市文化產業發展遵循“政府推動、企業運作、規范管理”的發展原則,同時各城區以此為主線,分別拿出體現各自特色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全市已初步形成由點帶面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體系。宜昌市也制訂了較為完善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05-2010年),其他各地也都在文化事業規劃中加重了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筆墨,相應增加了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措施,這些措施,對各地下一步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加大轉制力度,深化體制改革
針對文化體制改革滯后的現狀,谷城縣文化局于2000年、2003年對改革內部運行機制進行了兩次有益的嘗試。一是改革用人制度,將縣直文化系統44%的人員從機關和事業單位中分離出來,興辦實體,從事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同時實行“用人五制”,即全員聘任制、人員進出靈活制、競爭上崗機制、嚴格的考核機制以及末位淘汰制;二是改革分配制度,打破檔案工作制,工資與崗位、效益掛鉤,拉開工資檔次。通過實行這種以崗定責、以責定酬、競爭上崗的制度,極大地激發了干部職工的工作熱情,目前,全縣文化系統債務由改革之初的800萬元降到不足130萬元,文化產業形成10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經營項目,年創利潤150萬元,是財政撥款的1.5倍,走出了一條縣市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子。
3、盤活存量資產,加快資本營運
文化系統由于歷史原因,多占有一定數量的具有較大升值潛力的固定資產。如何盤活這些存量資產?武漢市江漢區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績。他們認為關鍵是對現有存量資產進行開發,通過對自身資源進行再組合、再投入、再產出,為產業發展夯實物質基礎。他們抓住城市改造和開發機遇,將處于城市中心地段的用地使用權轉讓,同時購買具有升值潛力的土地儲備,并成立營運實體,統一經營國有固定資產,保證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直接帶動了區內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
4、強化項目載體,推動招商引資
要解決長期存在的文化企業規模小、發展緩慢的問題,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必須按照產業發展的思路,以項目為載體,大力推進招商引資。襄樊市就十分重視以加強項目建設推動文化產業招商引資,帶動了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一是重視項目資源開發,項目數量較多,2004年僅文物旅游類就組織了11個建設項目;二是項目實施形式靈活務實,在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前提下,可采用合資、獨資、租賃、合作等多種形式;三是拓寬項目領域,將優秀文藝作品、文化基礎設施做成項目推介;四是大膽創新,首次嘗試引入市場機制,將優秀劇目的冠名權、演出權包裝為項目進行招商。2005年上半年招商引資成果豐碩,4個文化產業項目總投資達820萬元。
5、突出資源特色,培育精品名牌
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發展特色經濟,培育精品名牌,發展文化產業也是如此。黃石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就比較重視突出自身資源優勢,努力塑造地方文化品牌。黃石歷史文化資源比較豐富,尤其是以銅綠山古礦冶遺址為代表的青銅文化,由此黃石文化發展在思路上不搞“你有我也要有”的趕超戰略,而是貫徹“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競爭戰略,突出資源優勢,重點抓住青銅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力實施精品名牌戰略,形成獨具黃石特色的青銅文化旅游業、工藝制造業、博物展覽業、演藝業等文化產業。
二、湖南文化產業取得的成績及基本經驗
(一)湖南文化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
1、湖南文化產業對湖南經濟增長貢獻逐步增加
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的文化產業有了較大的發展,為湖南經濟的增長作出了較大貢獻,有的產業功能已初步顯現。以長沙市為例,據不完全統計,“九五”以來,長沙的文化產業保持了年均15%的高速增長。全市涌現出了一批實力較強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其中產值過10000萬元的企業58家,過5000萬元的企業28家,過億元的企業12家,過10億元的企業2家,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11.2萬人。
2、主體產業發展較快
當前,湖南已初步形成了以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化旅游、娛樂四大主體產業為重點的文化產業企業群體,形成了在全國有很大影響的“電視湘軍”、“出版湘軍”、“電影湘軍”、“文藝湘軍”,成為湖南文化產業的主導力量。2004年湖南全省4家文化產業集團總產值達到120億元,過10億元的企業2家、過億元的12家。湖南出版集團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52億元,實現利潤2.34億元,資產總值達52億元。湖南廣電集團總資產達68億元,2004年媒體廣告收入9.47億元。
湖南新聞出版業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始終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初步在全國確立了“出版湘軍”的形象,享有“湖南人能吃辣椒會出書”美謄。
廣電業發展迅速。1993年來,湖南省廣電局在全國同行業中較早提出和實踐“大廣播、大電視、大宣傳、大產業”的目標,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在節目生產能力、經營創收、固定資產等3個方面實現了“超十倍”的跨越式發展。產業實力的增強,使廣播電視節目覆蓋不斷擴大。湖南衛視已覆蓋全國27個省會城市,在全國1億有線電視用戶中擁有9000多萬用戶,覆蓋人口3.24億,贏得了電視湘軍的美稱。其控股的電廣傳媒公司上市,到2000年又增發5300萬新股,募集資金15.9億元,有力地促進了湖南廣電行業的產業化進程。
旅游業成績令人矚目。湖南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湖南旅游業發展迅速。“九五”期間,全省累計接待海外旅游者169.4萬人次,比“八五”期間增長141.2%,年均增長18%?!熬盼濉逼陂g累計旅游創匯8.01億美元,比“八五”期間增長353%,年均增長22.9%,高出全國同期年均增長率11.5%?!熬盼濉逼陂g,國內旅游人數年均增長8%,國內旅游收入年增長20%。20002年全省旅游業收入246億元,占全省GDP的5.7%。
文化娛樂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以湖南大劇院、大劇院為龍頭的演出市場持續火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長沙已成為僅次于北京、上海、廣州的全國四個重點演出城市。長沙的歌廳演出盛極一時,獨一無二的長沙歌廳現象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同行的極大關注,2000年上半年,文化部首次在長沙召開了全國娛樂節目交流會。
3、產業和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基礎設施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依托,在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大力投入下,湖南已初步形成了文化產業的基礎設施體系。近五年來,湖南文化產業投資額近300億元。廣電系統在廣電中心一帶2300畝土地上進行了七大建設,形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金鷹文化城。新聞出版系統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湖南新聞出版大廈、湖南圖書城、湖南電子出版大廈、湖南新聞大廈、長沙晚報報業中心。印刷業購置了目前最先進的激光照排、高速彩印及全自動書刊無線膠裝聯動線等最先進設備。信息網絡建設也有卓有成效。投資5億元、占地100畝、總建筑面積達11.5萬平方米的“長沙出版物交易中心”正在積極籌建中。目前,湖南全省縣以上圖書館有116所,藏書1300多萬冊,其中有95個上等級圖書館,數量居全國第一,包括一級館13個,二級館47個,三級館35個。湖南還創辦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博物館。文化娛樂業方面,湖南大劇院、大劇院、長沙電影城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以全國第六屆城運全為契機,一大批氣勢宏偉,造型新穎,設備先進的運動場館和先進設施投入使用,為湖南體育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等設施建設也有相當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賓館、餐飲、禮品、廣告、會展、商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湖南特別在省會長沙取得了眾所公認的成績,為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撐。第六屆城運會在湖南舉辦,金鷹電視藝術節落戶長沙,全國農博會、糖酒交易會順利召開,說明了湖南特別是長沙外部環境和基礎建設為湖南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硬件保證。
(二)湖南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經驗
1、大力發展歌廳文化
湖南歌廳文化很火爆,其經驗:一是湖南人喜歡熱鬧,消費觀念超前。近幾年培養了一批受觀眾喜愛的主持人、演員、歌星、笑星;二是文化企業找到了一個好的藝術形式。在以湖南文化為底蘊的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將放松和文化消費相結合,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文化形式。湖南的文化現象是后現代娛樂文化的反映,后現代娛樂文化的特點是由去中心化、邊緣化、等級化向平面化發展,講究演員和觀眾的互動關系,融為一體。綜藝性沒有明確主題,開心放松心情是主要內容。演出融入了現代流行元素,形成了流行文化和湖南地方文化相結合的大眾娛樂形式。三是企業找到了好的經營模式。按照市場規律利用國有資產搞短平快,激活了國有資源;四是政府引導,以繁榮為主,引導規范,弘揚先進的,提倡健康有益的,規范落后的,堅決反對有害的。
2、用全新思路發展文化產業
岳陽市文化局提出了“勇氣比什么都重要”的口號,憑著一股泰山壓頂不彎腰的大無畏勇氣,自2002年10月,開發了第一個文化產業項目,匯澤文化廣場,安置就業人員1400多人,上交利潤810萬元,上繳稅收870萬元。岳陽市文化產業是在極度困境中艱難起步的,到2000年,市直文化部門負債5000多萬元,市直800多名職工有400多人下崗。他們在深思20多年改革開放的春風為何不度“文化關”,嚴峻的現實逼著他們在發展文化產業上殺出一條生路。文化突圍,首先是觀念突破,他們在市直單位進行了全員競爭上崗,還向社會招聘了50多名開發經營人才。其次是勇于用堅忍不拔的意志攻堅克難。作為弱勢群體的地市文化部門,在實施較大規模產業開發的起步階段,其難度超乎想象。匯澤文化廣場建設先后拆遷了18萬平方米的建筑,拆遷補償資金高達1.5億元,他們還度過了建設資金難關。第三是勇于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制高點。他們在匯澤文化廣場的產業經營中,堅持由市場來定位,由競爭來選擇,尋找戰略合作伙伴,打造文化一流品牌,搶占市場經濟的制高點。第四是勇于從戰略全局謀求更大發展。目前,他們啟動開發的5個大項目,都是從大處著眼,靠創意出奇,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重視支持。
3、加強人才環境建設
近年來,湖南在文化領域積極穩妥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制度改革,在構建一整套能充分激發人的潛力、充滿競爭意識的人才環境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在用人制度方面,普遍實行聘用制。在培養人才方面,在近20萬文化從業人員中,中級職稱以上就達4萬人,占23%。湖南建立了有力的人才集聚機制,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廣泛吸引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經紀人、企業家、高級管理人才,充實了湖南的文化產業隊伍。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勵競爭機制,運用競爭機制,實現優勝劣汰;引進激勵機制,對有突出貢獻的文化人才實行重獎。在分配制度上逐步形成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設立了“論功行賞、分鍋吃飯、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的利益分配機制。
三、幾點思考
1、強化產業意識,營造環境
必須按照文化的屬性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進一步提高文化管理部門、文化從業者和全社會發展文化產業的積極性,營造有利于文化產業發展環境。要制定湖北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加強立法,使文化產業有法可依。要加強政策扶持,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2、創新體制,強化改革,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
進一步理順行政主管部門與文化事業單位的管理關系,推進文化事業型體制向產業型體制的根本轉變。
3、整合資源,組建大型文化產業集團
采取市場選擇、政府推動的辦法,徹底打破地域分割和部門圍墻,建立全省統一的市場。加大吸引外資力度以及文化產業自身的兼并和重組、資本運作等方法,使強者更強,在全省范圍內組建一批跨地區的、一業為主,兼營相關產業的綜合性文化產業集團。
調研組成員:王元謀陳 周 劉月明
近
年來,隨著加快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我市文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逐年提高,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產業初具規模
2、產業結構逐步改善
從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層和相關層三個層次看,我市文化產業結構漸趨合理,文化產業核心層的分量明顯突出。據2006年普查,合肥市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層和相關層增加值之比為60.5:9.0:30.5,直接從事文化活動的“文化服務”業占絕對主導地位(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層),各行業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0.99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為69.5%,比上年增長26%;提供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相關文化服務”業(文化產業的相關層)增長明顯較快,各行業實現增加值13.64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0.5%,比上年增長38%。合肥作為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核心層文化產業,在全省文化產業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領優勢明顯。
3、文化企業實力增強
4、文化事業持續發展
5、體制改革不斷推進
近年來,我市文化體制改革相繼推出一系列舉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進一步理順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實現了政企、政事分開,政府文化管理職能得到切實轉變;二是完成了宣傳文化系統5家經營性事業單位的“事轉企”改革和四家電影放映單位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啟動了文博圖等公益性事業單位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專業藝術院團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戲、出效益”的思路積極推進改革。這些舉措進一步激發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產業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的問題亟待解決。
1、管理機構有待加強和理順
文化產業是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目前我市尚未成立專門的、統抓統管的文化產業管理機構,致使一些政策和項目的落實乏力推進。從政府管理部門來說,2002年市政府機構改革,經有關部門批準,市文化局作為全市文化塊面的管理機關,單獨設立了文化產業處,指導、協調全市文化產業工作,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經費,2007年文化和廣電合并后,取消了獨立的文化產業處及相應的編制和財政經費,相關工作納入局科技處(文化產業處),在處室工作職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廣電局科技處工作職責,涉及到文化產業的職能大大削弱,和現在各級領導對文化產業的高度重
視及市場的迅猛發展勢頭極不相稱。
2、文化產業總量和比重偏低
3、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不均衡
4、文化產業和產品存在特色危機
合肥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科教人才資源豐富,三國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已成為“合肥名片”。同時,作為省會城市,合肥還有著融匯安徽各地文化的優勢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開發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業態尚未形成?,F有的文化產品多處于粗放型經營,缺乏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和后續的配套經營。大多數文化產品缺乏創意和創新,缺少能夠體現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6、文化產業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創意人才。文化創意人才是文化產業最核心的生產要素,是奪取文化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決勝因素。文化產業需要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曉文化產業內容、又具有自主創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產品研發又懂藝術創作的實用專業人才,以及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高層次文化領軍人才,而現有的人才儲備遠遠不夠;二是缺乏文化經營人才。文化經營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他們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規模和質量。我市的文化經營人才屈指可數。
三、發展我市文化產業的建議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這為文化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標志,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文化對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可以說,沒有文化的發展繁榮,就難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因此,針對存在的問題,就進一步促進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確立文化產業的支柱地位
2、設立專門機構,推動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F有的工作機構已經適應不了產業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協調不了各種關系,必須建立健全新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議成立合肥市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宣傳、文廣、財政、規劃、國土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可參照蕪湖的經驗,定期召開協調會和企業家座談會,協調重點項目的推進落實,聽取意見,改善投資及政策環境。在政府職能部門設立文化產業辦公室,具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專項經費,具體實施和落實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行使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日常協調推進和統一調控、監管職能。
3、修訂完善規劃,扎實有力推進
我市的文化產業規劃目前還停留在行業規劃和部門規劃層面,缺乏權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進一步修訂
和完善。建議在十二五規劃制定中,將文化產業真正放到支柱產業的戰略地位,作為全市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現代化濱湖大城市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合理布局,提升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層次。同時,強化規劃的貫徹力度,由市委、市政府來推動落實,用規委會、土委會的工作力度來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4、培育龍頭骨干,做大做強文化企業
文化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既要有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又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建議政府對我市各類文化企業有重點、有階段、有針對的扶持。一是對特色鮮明、實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文化企業如“櫻藝緣”動漫、綜藝、“音谷”(與中科院聲學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較長產業鏈,能夠形成企業集群的好項目,通過出臺土地、稅收、規劃、金融等相關優惠政策,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將其打造為上市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及股份制方式運作,形成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文化企業;二是對一些由于歷史原因造成體制不順、競爭乏力的文化企事業單位,進行必要的經營體制改革。例如三個專業演出團體,如果還在“國字”號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須轉變思想和機制,通過產權交易、共同投資、公司化運作等形式,掛大靠強,實施重組,實現新生,及至做活做強。
5、實施大項目戰略,發揮項目帶動作用
強化項目帶動,發揮大項目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一是借助外力,積極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特別要吸引具有雄厚資金、經營策略和營銷人才優勢的外來文化投資企業落戶合肥,有重點地打造象蕪湖方特這樣的產業航空母艦;二是確定重大項目,實施定向招商。結合老城區改造,將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戲曲休閑一條街;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的類似于“合鋼”這樣的老企業,其所閑置的部分廠房,可以作為合肥早期工業文明遺址保留下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文化產業開發,改造成為具有文化、藝術特色的創意產業集聚區,等等??刹扇≌韧度耄龃笞鰪姾?,再退出方式,如無錫尚德公司那樣,政府投入的資金可以逐步退出。這部分資金可以循環使用,支持新的企業發展。通過大項目的實施,既能做大做強文化產業,也能帶動周邊傳統餐飲業、商業、旅游業的繁榮,形成文化搭臺,多方唱戲,各方共贏局面。我市應抓住2012年舉辦全國體育大會的契機,有力帶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6、設立專項基金,成立文化產業投資公司
設立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使其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骨干文化企業的組建和發展。盡快組建文化產業投資公司,像城建投資公司那樣對基金進行管理和運作。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可多渠道籌措,一是幫助骨干企業盡快上市融資;二是大項目、大工程可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融資;三是可以廣泛動員社會資本投資于文化產業;四是可以通過財政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獎勵、融資擔保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同時,加大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引導各類風險投資機構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成立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小額貸款擔保公司以及風險擔保公司,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導、資本運作、扶優扶強的模式,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投資結構,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
所謂專項資金,就是指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為落實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撥給行政事業單位,具有專項用途,用于完成專項工作任務,為促進相關事業發展而設立的專項資金。也就是說,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貸款貼息和財政補助等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做大做強。近3年來,我區投入到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達到萬元,每年以%的速度遞增。
但是,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我區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方面,沒有完全發揮出資金的真正功效,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與不足。同時,管理考核上,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沒有形成集束效應,專項資金安排比較分散
在發展文化產業的過程中,全區缺乏整體的規劃,造成有關部門各唱各的調,各走各的臺,大量低水平項目建設專項資金被分散使用,有限的財力資源被無形之中支解,“撒胡椒面”現象較為嚴重。
(二)沒有考慮統籌兼顧,專項資金使用相對浪費
由于片面強調“??顚S谩保瑢m椯Y金使用單位和管理部門在發揮資金使用效益上主動性不足,對專項資金的整合缺乏研究和實踐,產生了許多規模小、效益低的工程,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時有發生。
近幾年,我區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投入持續增長,但總量相對較少。據粗略統計,全區文化產業投入中民營企業占%以上,政府財稅引導作用發揮不夠明顯。2012年我區設立的萬元文化產業專項資金,至今尚未完全到位。
(三)沒有體現科學考核,專項資金績效考核難以實施
由于大多數專項資金被分散使用,有的只是短期行為,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因此考核目標難以確定,我區績效考核工作難以開展。
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容忽視,一定程度阻礙與影響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效能。
二、提高認識,充分理解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從規模上講,能夠促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
專項資金項目越來越多,數額越來越大,使用范圍越來越廣,迫切要求我們對之進行整合。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區專項資金數額萬元。到2012年專項資金數額達到萬元。近年來,隨著財政收入總量的不斷增加,以及發展經濟、保障民生、文化強區等重大決策的實施,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增長勢頭更加明顯,迫切要求我們探索全新的管理模式,對專項資金進行合理有效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設立,可以進一步促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促進全區文化產業發展;
(二)從模式上講,可以發揮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大膽改革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模式,推行整合捆綁使用,更好地發揮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多年來,專項資金多頭管理,各自為戰,使有限的財政資金很難形成規模效應,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沒有在統籌和整合上下功夫。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必須推進財政專項資金的整合工作。
(三)從管理上講,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與管理層次
探索建立科學、規范的專項資金分配管理機制,可以更好地顯示資金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經過改革創新,通過全區范圍內開展專項資金績效考評試點,對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項目組織管理、項目實施、項目資金管理、項目工作績效等方面的指標的考評,以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與管理層次。以項目建設促進各地文化資源、人才資源、市場資源的高度聚集,形成有影響力的文化產業園區,拉長產業鏈。
(四)從規范上講,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工作
與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相結合,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工作勢在必行。在《南京市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績效考核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中,市里將對區縣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實行績效考核,將根據《區縣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績效考評體系》進行綜合測評,并按得分高低進行排序。確定排序前2名的區縣為優秀單位,排序3-6名的區縣為先進單位。為了實現我區在全市“文化發展爭第一”的目標,我區必須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獎優罰劣,爭先創優,激勵發展。
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創新投入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就是為了進一步發揮專項資金的支撐、鼓勵和促進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整合使用的思路和建議
(一)注重規劃,增強資金整合的契合力
發揮“集束炸彈”功能,解決好安排分散、重點不突出問題。首先,我們要從規劃抓起。規劃是開展一切工作的指南,只有規劃做好了,資金整合才有依據,具體工作才有方向,整合目標才能落實。當前,緊要的是圍繞我區產業發展,要通過科學調研、專家討論論證,進一步明確文化產業發展資金投向、扶持方向為重點,制訂有利于資金整合的產業發展規劃。制訂規劃要統籌考慮各方面的資金資源,進一步明確全區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區域、重點問題,為專項資金集中投向,發揮聚合效應奠定基礎。
(二)加強領導,增強組織保障的控制力
沒有組織保障,整合資金就會變成一紙空話。整合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改革投入使用的方式方法,調整資金投入的方向和重點,涉及部門利益時,勢必會遇到一定的阻力。因此,要加強區政府的統一領導,重點解決好工作協調問題,建立日常議事決策機制,及時根據政府的產業規劃、工作規劃,精心設計整合平臺;圍繞所規劃的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建立相應的工作責任制,形成在同一項目區資金的統一協調和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口管理的工作溝通聯系機制。
(三)搭建平臺,增強資金整合的影響力
借鑒外地成功實踐經驗,著重在建平臺上下功夫。搭建以重點產業為載體的整合平臺,根據我區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制定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整合措施,把專項資金捆綁使用,使主導文化產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做特做精。搭建以重點項目為載體的整合平臺。要對重點項目比如等項目分類排隊,本著先重點、后一般,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思路,每年確定一批扶持的重點項目,同時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任務,切實增強專項資金投入的針對性,做到目標同向,形成合力。著力引導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有效投入,集中財力解決突出問題。
(一)文化基礎設施現狀。隨著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兩館一站”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文化館、圖書館先后被評為省級三級達標館。圖書館現有館藏圖書6萬多冊,年訂閱報紙雜志140余種,現正積極推進“全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及兩個鄉鎮農村網絡培訓學校的建設任務??h民族歌舞劇團建有練功房一處。15個鄉鎮文化站建設項目已報上級批復,目前泗南江、雅邑鄉、壩溜鄉、景星鄉已經動工建設,其余鄉鎮也將于近期內動工建設。建成農家書屋11個。雙胞之家網站開通營運兩年,加大了××對外的宣傳力度。
(三)文化資源現狀。①哈尼文化?!痢潦侨珖ㄒ坏墓嶙遄灾慰h,哈尼人傳承著數量浩瀚、絢麗多彩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間文學故事、詩歌、音樂、舞蹈、工藝、節日、服飾、哭嫁、祭祀等哈尼文化的瑰寶,創造了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財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近年來,通過不懈努力,哈尼族口傳敘事長詩《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被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收集整理了《巴哈雅咪》、《密瑪箐格卡呃吶瑪坡》、《阿迷車》等一批散落于民間的原生態歌曲。結集出版了《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縣民
間故事》一、二集,《××縣舞蹈集成》、《魅力××》(2003-2007)、《阿××增刊》(歌曲)、《雙胞迷城:××》、《哈尼文化叢書》(6本)等書籍。哈尼族9個支系的歌舞樂,赴中央電視臺進行了《哈尼風情:魅力××》節目的錄制,并在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民歌·中國》欄目進行了連續播放。以“阿迷車”為主線,獨立創作、編排了反映哈尼族遷徙史和發展史的大型歌舞史詩《阿迷車》。②回歸文化。縣城駐地聯珠鎮建有融天文、地理、科普為一體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北回歸線標志園,并被列為了“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回歸線把縣城一分為二,使縣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北回歸線文化,更使××的自然、氣候、生物、人文變得多姿多彩,體現了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多樣性、地域性和獨特性。③雙胞文化。據不完全統計,整個××縣境內生活著1000多對雙胞胎,其中,北回歸線穿過的村寨就有600多對,其雙胞胎密度之大是世界罕見的,近年來,隨著縣委政府的深入挖掘利用及媒體的大力宣傳,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雙胞文化。
(四)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全縣現有文物103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目前已向游人免費開放,逢年過節,香火旺盛。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碧溪古鎮的建筑為明末清初的古式風格,“一顆印”、跑馬轉角樓等建筑形式與中西合璧的建設格局,體現了一定歷史時期保存下來的建筑風格,加之是護國將軍庾恩旸故居,歷史人文氣息較濃,目前正進行二期修復。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發現的新撫巖畫彌補了我市沒有巖畫的空白,使××縣乃至普洱市的文明史都將前推千年。
二、文化產業培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專業人才隊伍。一是縣
內文化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目前只有文化館、圖書館達到省三級館標準,鄉鎮文化站建設比較落后,設施設備簡陋,全縣無供演出的劇場或影劇院。二是缺乏高素質、高水平的文化經營人才和文化專業人才。三是群眾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淡薄,對文化產業發展認識不到位,阻礙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二)機構不健全,缺乏完整的文化產業規劃。文化產業涵蓋面廣,主要包括媒體傳播業,出版發行業,文化旅游業、文藝演藝業、文化娛樂業、文化體育業、文博會展業、文化制造業、民間工藝業、文化信息服務業等十大產業。針對我縣民族文化資源優勢,文化產業的定位、發展規劃尚未形成。一是沒有專門的文化產業發展機構來主導分析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徑。二是缺乏產業規劃,對文化產業這一領域我縣的優勢和劣勢分析不透徹,應該走怎樣的發展道路缺乏深入探索。三是對文化旅游來講,文化與旅游是一對密不可分的整體,缺乏文化的旅游是沒有生命力的,而文化的經濟實現形式又要依托旅游才能實現。所以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機構來系統的研究統計、分析我縣的獨特文化資源優勢,引入資金投入發展文化產業。
(三)對文化產業培育發展的資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場活力未顯現。從目前我縣的情況來看,文化事業發展主要依靠縣財政的支持,而整個文化市場發展仍處于粗放的狀態,導致公共基礎文化設施總量不足,規模偏小,缺乏能夠舉辦不同類型文藝活動,同時又具有商貿等多功能的復合性文化場所。對文化產品的開發、舞臺精品藝術的打造及文化人才的激勵等方面經費無保障,導致深入挖掘、整理、利用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困難重重,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四)文化品牌開發力度不夠。對文化資源缺少經營性、開發性整合,缺少文化品牌的戰略策劃和運作,通過品牌的創建、促進產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較低。
三、實現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
要實現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打造我縣成為特色鮮明、品牌名優、設施先進的文化大縣,真正實現“文化活縣”的目標,就要把文化產業作為我縣的支柱產業來培育,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文化發展,像抓工業建設項目一樣抓文化產業項目,使文化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為
××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對文化產業的認識。發展文化產業,我們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從我省來看,云南把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成功轉化為文化產業發展優勢,取得明顯成效,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云南文化產業實現了逆勢而上,強勁增長的勢頭。通過改革創新發展文化產業,云南作為一個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在文化產業方向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道路,創造了文化產業發展的“云南現象”。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我們應盡快轉變觀念,提高對文化產業的認識,充分利用我縣富集的文化資源,打好民族特色品牌,發展文化產業。
(二)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建立健全人才機制。一是建立健全文化產業領導機構,深入研究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徑,認真分析我縣文化資源現狀,為我縣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建立文化人才儲備庫,健全人才激勵機制,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推動我縣文化產業的發展。
以文化改革大背景為契機,以黃河文明發展導向為基礎,以許昌三國文化為典例通過綜合性調研方法對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調研與分析。在為期十幾天的調研活動中,對具有代表性的三國文化產業進行了走訪,對春秋樓、丞相府、灞陵橋等以三國文化遺址為基礎進行開發建設的景點與以三國文化為背景開發建設的三國文化產業園等進行了具體的參觀。通過對文化產業實體開發的深入調研以及與有關工作人員的交談了解三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歷史與發展現狀,并對存在問題進行交流討論。
一、三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1、以許昌城市為核心的整體開發狀況良好
許昌市政府以三國文化為著力點結合自身發展優勢打造新型城市,最終形成“一心、兩帶、一環、四軸、九大片區、十二個功能板塊”,“一心”即為三國文化產業園核心區,成為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點區域。
沿發展軸設置的“九大片區”為核心文化區、中央商務區、行政辦公區、會展中心區、創意研發區、企業會館區、商業中心區、低密度居住區、高密度居住區等,分別對應“演譯三國、雄霸天下、對酒當歌、夢回許都、關帝弘義、許君以昌、星宿燦爛、漢魏風骨、再見三國”等九個文化主題。水生態文明建設及水系連通工程的成功實施后,全長12.9公里的清泥河將從其間蜿蜒流過。濱河兩岸將通過多種形式,將商業零售、文化旅游休閑、文化創意等不同功能、業態和業種進行整合,形成以三國文化和自然風貌為基礎,融合文化創意產業和體驗式商業綜合體功能為一身的新型城市建設模式,值得借鑒與學習。
2、以三國文化遺址為核心的景區建設狀況良好
許昌作為三國時期的重要城市,擁有眾多三國文化遺址,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擁有三國文化遺址最多的地區。許昌市對于保護和開發利用三國文化遺址十分重視,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全面普查、核實三國文物古跡;二是進行全民性宣傳教育,大力弘揚優秀的歷史文化;三是修復三國名勝古跡,先后投資數千萬元,興建了許昌博物館,修復了灞陵橋、關帝廟及春秋樓文物景區,華佗墓園等歷史文化遺址。
3、以三國文化為背景的產業園區開發建設取得巨大的突破
三國文化產業園南起寶源路、北到許繼大道、東起灞陵路、西至朝陽路,面積達1318畝。以生態建設為基礎,以深度挖掘曹魏文化和關公誠信文化為依托,致力于探索生態、文化、旅游、商貿、居住的融榮發展理念。
而其核心區域則以“夢回許都”、“關帝弘義”、“許君以昌”和灞陵橋公園為主,是彰顯三國文化和漢魏文化的旅游觀光區。目前在建的三國文化演藝中心,便是一個以情景劇再現許昌三國文化歷史風貌的大型劇場,是“夢回許都”的主體建筑,構思巧妙,能充分展現三國文化的特色,宏大的規模與科學的開發理念及不同與傳統園區的建設理念成績斐然。
二、三國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宣傳方式局限,文化影響力較小
許昌市創辦“三國文化節”,以文化節為契機打出三國文化的名片作為宣傳三國文化的方式,同時以報紙與官方網站等傳統的宣傳方式為主要手段,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通過我們的問卷調查發現,以回收的有效問卷為基礎,河南省內了解許昌三國文化節的人僅占參與調查的20%,聽說過的占36%,而河南省外參與調查的解許昌三國文化節的人僅占6%。聽說過三國文化節的僅占11%,由于我們回收的有效問卷只有296份,樣本量較小,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未來宣傳方式可以將傳統宣傳方式與微信或互聯網的宣傳方式相結合,真正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擴大三國文化的影響力。
2、文化產業發展意識強,文化遺址保護意識較弱
通過我們的實地調研發現文化遺址的開發過程中存在文化遺址保護的問題,有關部門雖然對遺址進行了多次的修繕,但是對于保護文物的宣傳教育不足,景區內“請勿觸碰,保護文物”的提示語較少,解說人員保護意識較差。在問及文物的保護措施時只是提及了有關部門會定期的修繕,未起到及時提醒的作用。對于碑刻等文物保護問題較大,文物沒有防護設施,游人等可以隨意觸碰,使得鐘樓、塔等建筑長期保護不足,對文物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希望可以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加強保護程度。
1、產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張。一是做優現代農業。堅持強村大戶、龍頭帶動、集約經營的發展模式,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施蠶桑效益倍增工程,實行定單生產、保護價收購和風險金制度,全縣年養蠶發種穩定在8萬張以上,蠶農人均收入從2009年的1283元增長到現在的2480元,蠶桑產業綜合產值從4.05億元增加到9.67億元。實施生豬“百千萬”工程,萬頭豬場、千頭豬場、百頭大戶分別達到10個、110個、1480個,飼養總量從46萬頭增加到60萬頭。堅持以縣級示范為龍頭,以村級示范為骨干,以示范大戶為基礎,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示范服務體系,基本形成了縣有示范園、鎮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戶的發展格局,池河鎮明星“豬、沼、?!毖h生態示范園被列為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二是做大新型工業。堅持園區承載、招商引資、產業聯動的發展路徑,先后引進秦巴水利水電設備制造、博硒食品深加工等28個重點項目落戶____工業園區,初步形成了綠色能源、絲綢服裝、特色礦產、新型材料、醫藥化工、富硒食品六大支柱產業體系。累計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0戶,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8.8%,被省政府表彰為“全省加快發展中小企業先進縣”。三是做強生態旅游。堅持把旅游作為縣域發展的后續支柱產業來抓,生態旅游列入全省旅游開發重點和全市發展規劃,燕翔洞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中壩大峽谷申報為國家4A級景區,云霧山、后柳水鄉等一批景區景點加快建設。“秦巴水鄉、____十美”綠色生態旅游已成為省內外游客的最佳旅游青睞之地,年接待游客從2009年的55萬人次增長到192萬人次,綜合收入從1.66億元增長到7.6億元。旅游產業帶動三產服務業迅猛發展,輻射培育商貿流通企業24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09年的4.9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6.8億元。
2、產業經營效益明顯提高。全面實施農民增收倍增計劃,大力發展以蠶桑、生豬、特色、勞務等主導產業,提高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比重,形成了農民增收多元化格局。2011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73億元 ,增長6.8%,實現增加值5.08億元,增長6.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01元,凈增1075元,增長26.7%。農村居民家庭經營收入2062元,增長33%,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0.4%。其中一產收入為1690元、增長24.6%,二產收入72.5元、增長75%,三產收入299元、增長96%。2012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64億元,增長6%,實現增加值5.61億元,增長5.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48元,凈增847元,增長16.6%。從農民收入結構上看,農民工資性收入2958元,增長10%;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2577元,增長25%,其中一產收入1932元、增長14.3%,二產收入37元、下降49%,三產收入608元、增長10.3%;農民財產性收入117元,增長1.1%;農民轉移性收入295元,增長26.1%。通過對2011年和2012年兩年的產業經營效益比較分析,一二三次產業比例優化到13.4:63.8:22.8,農業產業結構性矛盾逐步得到調整,農民收入倍增計劃引領縣域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去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全市并趕超全省水平。
3、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堅持引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入住園區作為產業化發展的關鍵環節,招商引資興辦繅絲、肉食品、蔬菜、倉儲加工等為主加工企業,實現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格局,進一步延伸了產業鏈條。一是企業規模迅速擴張。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10個,年總產值達7億元,創造就業崗位3000多人,企業帶動關聯農戶2萬多戶,為農民直接增加經營性和工資性收入年人均2000多元。二是企業實力發展壯大。天新、天成、永宏三大繅絲企業,云峰牧業豐標牛肉加工企業,嘉晟蔬菜冷藏加工等一批具有實力的企業,通過不斷進行技術改造、開發新產品、打造新品牌、建立銷售市場,使企業生產經營效益明顯提高。三是龍頭企業與產業緊密結合。堅持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以工廠化管理方式經營農業,推動企業帶產業、產業促增收的雙贏發展局面。
4、農村經濟組織充滿活力。一是專業合作組織帶動。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農民合作社共41家,其中蠶桑專業合作社18個、畜牧業11個、種植業5個、其它7個,累計入社成員達2606戶,注冊資金7
23萬元。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把分散經營的農戶組織起來興產業、創市場、打品牌,將生產產品與市場營銷有效聯接,提高了農產品經營效益,同時防止了因產品價格波動所帶來的市場風險,保證了農民經營收入穩定性。二是創辦興辦經濟實體。一批外出務工人員將在外務工積累的資金和掌握的技術帶回家鄉,創辦興辦二、三產業,充分利用和開發了農業產業資源,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1、產業規模不夠大。從產業布局、種植規模、生產標準等方面來看,在分散經營向規?;洜I轉化過程中,受土地流轉、傳統經營模式等因素制約,土地很難大規模集中,不能形成集約規模效益,絕大多數農戶仍然是一家一戶為生產經營單位,農村土地分散經營難以發揮規模效益,也不可能形成優勢產業。
2、企業規模數量小。龍頭企業多數是農產品加工型企業,而且這些加工型企業中又是以粗加工為主,精、深加工企業少。農產品市場起伏不定,受市場和自然災害影響,時常出現價格波動、市場不穩定、效益低下等現象,客觀上造成傷農損農,挫傷了農民生產經營積極性,直接影響產業發展。在市場效益好的情況下,農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很高,加工企業更是樂此不彼,快速擴張生產規模,農戶和企業都能從生產經營中得到較好的效益回報,蠶桑產業大起大落、起伏不定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3、產業資金投入不足。從蠶桑、生豬、設施蔬菜等產業投入與產出效益分析,每年上級項目資金和本級財政支農投入的大量資金用于路、電、水等基礎設施建設,而直接用于產業生產、產品加工、市場營銷等投入的資金不足,產、供、銷及商、工、貿一體化建設滯后,從產業發展的表象上看形勢一片大好,但從質量效益分析比較,產業對農民增收份額不夠大。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縣上用于農業項目投入資金幾個億,而實際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一半來源種養產業,另一半來源二三產業,除農業比較效益低之外,傳統生產經營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快速發展。
4、產業市場不健全。農村專業市場建設滯后、訂單農業簽約率低、經濟組織發揮作用有限,是我縣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我縣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數量較少、規模小、不規范、組織化程度低,在生產與市場對接中缺乏營銷手段,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產業與市場、產業與企業缺乏有效地聯接,相互依賴度不夠強,不能形成共生、共存、共榮的發展局面。
1、著力打造產業基地。一是打造特色產業帶。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多業”的產業升級轉型,達到集中連片建設、板塊規模發展。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流轉的新途徑,加快集中連片土地流轉,促進城市資本進入農村,實現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蠶、煙、茶、菌、藥、菜高效種植業,豬、牛、羊、雞家禽養殖業,漁、花卉、苗木休閑農業。二是建設標準化基地。堅定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擴大產業基地規模,鼓勵加工企業直接從事產業基地開發,培育產業集群。加大產業政策扶持,鼓勵有實力的業主進軍農業領域,形成一批“家庭農場”、 “專業大戶”等實體性的農業業主。三是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培育發展一批示范專業合作社,鼓勵競爭能力強、示范帶動作用大的專業合作社跨村甚至跨鎮進行專業合作。通過實行統一品種規格、統一技術質量、統一銷售市場,把分散的農戶聯合起來“抱團”發展農村主導產業。
一、強化頂層設計,有效凝聚工作合力
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各級政府部門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和考核機制;依據有關政策,借鑒外省做法,成立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委員會,進一步強化專門機構力量;探索資金、技術、政策、項目等多種投入方式,設立專項獎補資金,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良性投入格局。
二是加強統籌協調。進一步強化主管部門主責意識和聯動部門協同意識,建立省政府分管領導負責,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水利、文旅、自然資源、發改、住建、財政、金融等部門參與的協同推進機制,充分發揮各部門溝通協調、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協作、重要遺產認定評選、特色“非遺”傳承保護、專家咨詢論證等的聯席機制作用,協同推進農業重要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
三是完善法規體系。將我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立法列入省人大或省政府立法計劃,依據國家《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管理辦法》及有關法律規定,盡快出臺我省管理辦法及細則。抓緊制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標準和規范,不斷健全普查登記、申報調研、鑒定確認、宣傳弘揚、保護傳承等一系列保護制度,為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據、制度保障。
二、注重全面統籌,構建全方位保護體系
一是開展全面普查。在前期普查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完善普查范圍、內容、標準,再進行一次全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識別、大挖掘、大普查行動,全面查清我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基本情況和分布狀況,并加快推進普查成果上報匯總、檔案建立和成果轉化利用等工作,建立完善省、市、縣三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數據庫和普查名錄,同步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
二是科學編制規劃。在尊重歷史、依據現實、突出特色、彰顯文化的前提下,科學制定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明確農業生態、農業文化、農業技藝和生態產品開發、休閑農業發展等方面保護范圍、重點及目標,確定中長期目標和階段性任務,創新保護載體,豐富保護手段,嚴格依規實施,率先打造一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示范區(項目)。
三是建立專家智庫。充分發揮各方面專家的智囊作用,建立由農業、水利、歷史、地理、文化、社會、民俗、林業、生態環境等領域專家組成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庫,堅持“優先保護、適度利用”的原則,完善專家咨詢機制、決策建議機制和評估檢查制度,正確處理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的關系,增強農業文化遺產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嚴肅性和歷史人文性。
三、研究提煉文化內涵,增強可持續利用底蘊
一是支持、鼓勵從事農遺相關研究的文化事業單位、高校院所以及民間組織,深入開展我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的理論研究,通過設立專項課題、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對照研究古農典籍等方式,對已列入國家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普查名錄的46項遺產的歷史由來、發展過程、利用價值等進行系統梳理,對新普查認定的項目進行再評估論證,對傳統農耕文明優秀基因進行挖掘整理,努力形成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并應用于工作實踐。
二是充分吸收、借鑒農業文化遺產數據庫和信息化成果,組織專門力量積極編纂省級農業文化遺產詞典、名錄、圖集、文化叢書等;依托特有物種資源、勞動力資源、傳統文化習俗和鄉村景觀,大力開發特色農產品加工業、手工藝品制作等農業文創產品,挖掘農耕文化的獨特內涵和精神價值,打造“全省農耕,鄉愁記憶”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納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工作方案》的實施,引導樹立傳承優秀農耕文化的自覺意識,大力傳播和弘揚優秀農耕文化,以深厚的文化滋養、堅定的文化自信來推動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健康有序發展。
四、創新發展模式,激發農業文化遺產新活力
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建設陜南文化強縣目標,以展示歷史文化、地域文化、紅色文化和現代文化為核心,全力打造河洛文化品牌,積極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不斷開創文化建設新局面,努力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為經濟社會率先突破發展做出新的積極貢獻。
二、調研內容
1、文化企業情況、文化品牌建設和文化產業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文化產業人才情況。
2、影視、演藝、文物、雕塑、書畫、動漫、文化旅游、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美術品、當代藝術、文化創意產業項目等內容發展情況。
3、當前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意見及建議。
三、時間安排
11月8日—11月20日調查摸底階段,主要任務是明確課題、落實人員、弄清現狀及存在困難和問題。
11月21日—11月30日調研成果匯總階段,主要任務是分析研判,形成調研報告。
四、幾點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
文化產業調研是市委、市政府決策的一項重大調研活動,做好文化產業調研工作,對促進我縣文化產業實現循環發展、率先突破發展意義重大,對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至關重要,對實現文化產業與旅游、體育、科技、教育等產業大開發大融合帶動文化產業大發展意義深遠。各鎮、各有關部門務必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抓好文化產業調研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此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督促檢查,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全面完成調研任務。
(二)加強組織領導
縣上成立由分管縣長任組長,文廣、人社、財政、國稅、統計、工商、科技、教體、招商、旅游局等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縣文化產業專題調研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文廣局,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各鎮及有關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根據需要,成立綜合指導、調研報告和宣傳展示三個工作組,同志兼任綜合指導組組長,負責牽頭抓總協調指導;同志兼任調研報告組組長,負責征集調研材料、編寫調研報告、確定調研課題等相關事宜;生同志兼任宣傳展示組組長,負責編寫腳本、制作專題片、展示調研成果和迎接市上調研等相關事宜。
(三)明確責任分工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關于印發《關化及相關產業分類》的通知[EB/OL].(2004-05-18)[2013-03-05].http://tjbz/hyflbz/xgw/t20040518_402154090.htm.
[4]曲展.韓國文化產業發展及對黑龍江省的啟示[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20(3):74.
[5]向勇,權基永.國策方向與政策制定:韓國文化產業政策史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32(8):12.
[6]許建.從傳播學的視角探討韓劇成功進入中國市場的原因[EB/OL].(2015-10-09)[2013-03-05].http:///tvguide/tvcomment/wtjj/dsrshss/10532.shtml.
[7]陳實.淺析韓國文化政策以及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啟示[J].群文天地,2012,22(1):262.
[8]姜洪民.韓國文化產業的特色[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0,8(1):65.
[9]黃一璜.韓國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評述[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13(1):80.
[10]張建民.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及啟示[J].東北亞論壇,2012,2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