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5 05:35: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保險公司企劃方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引言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于2016年3月24日共同頒布《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規定保險業于5月1日起全面實施“營改增”。對于保險行業來說,“營改增”會對保險公司的稅負和業務模式等諸多方面產生較大影響。本文將對“營改增”在保險營銷中產生的影響展開具體分析,提出有針對性措施,以促進保險行業的穩定發展。
2“營改增”對保險營銷的影響
2.1產品價格的影響
對于財險公司而言,經營的絕大部分財產保險產品的保費收入都將納入增值稅的征收范圍;對于壽險公司而言,由于一年以上人身保險產品的保費收入被列為增值稅免稅政策適用范圍,只有一年以下短期人身保險產品(主要是短期健康險、意外險)的保費收入將納入增值稅的征收范圍。因而,“營改增”對人身保險產品價格影響較小,對財險產品價格影響較大。由于保險產品的定價實行備案制,保險產品價格短時間內無法變動。“營改增”后企業購買短期人身保險產品和財產保險,同樣支付100元錢,其中94.34元計入相關費用科目[100/(1+6%)=94.34元],5.66元計入應繳稅金-應繳增值稅(進項稅)。而在“營改增”之前,支付的100元要全部計入相關費用科目。可以說“營改增”之后,保險產品“降價”了。
2.2營銷成本的影響
由于增值稅價外稅的性質,價格和稅金是分離的,這一點與營業稅是完全不同的。含稅價和不含稅價對公司的收入、成本和費用會產生較大影響。例如,保險經紀公司業務手續費,以不含稅價格為基礎計算的手續費和以含稅價格計算的手續費差異是非常明顯的。因此,保險公司原使用的保費收入考核、手續費傭金的計算、企劃獎勵方案等將面臨重新測算。根據稅法規定,將委托加工或者購入貨物用于分配給投資者或者無償贈予他人的,均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保險公司在日常營銷中,都有很大金額的業務推動獎勵、客戶活動贈品等支出,這一部分支出產生的17%的銷項稅將分別計入傭金支出、業務宣傳費等科目,增加了企業的支出。
2.3營銷模式的影響
目前保險公司的營銷模式有直接銷售和間接銷售。“營改增”對直接銷售的影響不大,但對于間接銷售影響比較大。間接銷售主要有個人人銷售、中介渠道銷售。由于保險公司個人人數量眾多,但產能低,月銷售額不超過3萬元或季銷售額不超過9萬元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相反,專業、兼業保險中介公司由于可以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3保險營銷應對“營改增”有效策略
3.1重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
保險公司在制定業務推動企劃方案、向客戶贈送宣傳品、召開產品說明會、舉辦業務培訓、日常購買辦公用品時,應充分考慮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抵扣帶來的減稅作用。在相同條件下,優先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其次使用增值稅普通發票;優先選擇一般納稅人的供應商,其次選擇小規模納稅人的供應商。嚴格按照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的有關規定,依法獲取使用增值稅專用發票。
3.2減少營銷中的視同銷售行為
根據稅法規定,將委托加工或者購入貨物用于分配給投資者或者無償贈予他人的,均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保險公司在制定業務推動企劃、贈送宣傳品,采取以現金補貼代替實物發放。確需實物激勵的,可以采取人自行購買或公司統一以人名義購買,公司給予現金補貼的方式規避視同銷售行為產生的增值稅銷項稅。
3.3重視使用中介渠道
根據《關于個人保險人稅收征管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5號),保險公司可受托為人匯總代開增值稅發票。截至2017年上半年,我國保險人突破700萬人,但其中絕大部分月收入超不過小微企業標準,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抵稅。對于財險業務和短期人身險業務,保險公司可以利用保險中介公司提供保險服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后抵稅,還可以要求個人人到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成為個體工商戶,并到稅務部門辦理涉稅登記,從而可以委托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抵稅。
4結語
保險業的“營改增”是重難點問題,保險企業應盡快適應增值稅征稅的新要求,根據“營改增”的相關規定,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創新企業的營銷模式。同時,希望有關部門進一步明確相關政策,如“視同銷售行為”的政策,給保險業提供更具體的指導,共同推動“營改增”后保險業健康、持續、高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基層保險公司作為壽險公司保費的主要來源,在整個組織結構中處于重要地位。如何在堅持上級保險公司整體戰略前提下,靈活運用內部控制原則,結合基層實踐,構建合理的內控管理體系,實現集權與分權的有效結合,充分發揮基層公司的整體優勢和綜合能力,從而達到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整體效益、實現企業戰略的目的,將成為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與著力點。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應當遵循五項原則,即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和成本效益原則。筆者基于對內部控制的理解,站在壽險公司戰略的角度,通過應用企業內控原則測試等手段對基層保險公司個別案例進行相應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探索基層公司內部控制有效管理以供參考。
一、基層公司內部控制原則應用管理案例分析與探索
1、制衡性原則應用探索──以基層公司營銷部門崗位職能設計為例
隨著保險銷售資格證的取消,保險銷售人員隊伍急劇擴大,全面提升基層營銷部門的培訓水平迫在眉睫,讓基層營銷部門專注于營銷、培訓職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此外保險員工制改革的推進,以及監管層對保險公司處罰力度的加大,保險銷售人員對公司歸屬感不強等諸多因素,都要求我們將保險銷售從業人員視同在職員工一樣進行有效管理。而基層營銷部門中“人管”崗位本身就是營銷序列人員,既管理銷售人員的考勤,又負責這部分人員傭金的發放,另外還負責其加扣款管理,“人管”與銷售業務人員嚴格意義上是同屬于營銷部門的,以內控制衡性原則測試來看:內部控制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同時制衡性原則要求企業完成某項工作必須經過互不隸屬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崗位和環節,當前基層營銷部門“人管”崗位職能設計顯然存在不合理性,屬于不相容職務,因此由基層營銷部門的“人管”崗管理銷售業務人員不符合制衡性原則。除此之外,基層營銷部門的“企劃”崗位職能既負責激勵方案的制定、業務達成追蹤,又負責激勵方案的兌現與報銷,也是屬于不相容職務,與內控原則中的制衡性原則有所沖突,需要進行改變職能設計,以達到制衡性原則要求。
2、成本效益性原則應用探索――以基層公司現行辦公用品采購制度為例
成本效益原則,即內部控制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由于基層公司辦公用品往往因為采購量小,無法實現大批量購買,如在當地采購的話,采購價格無法與供應商談判降低很多,同時公司總部也無法在事前控制基層公司辦公用品的采購量,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從內部控制角度來看,基層公司目前的辦公用品采購制度未實現集中化節約機制,與內控成本效益原則不能完全匹配,需要采取相應改變措施,以符合成本效益性原則要求。
3、適應性原則應用探索──以基層公司資產采購制度設計為例
適應性原則,即內部控制應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以及外部科學技術進步等因素相適應,并隨著情況的變化加以調整。舉例分析:某上級公司限定基層機構在當地可以新購標準5000元以下某品牌網絡復印機,該品牌復印機后期耗材費用巨大,每張復印打印成本為0.16元左右。經過市場調研后發現,另一品牌京瓷某型號復印機單價超過6500元,雖然新購價格高于采購資產標準,但該款單支復印機鼓卻可打印18000張紙,新鼓單價也僅為500元,在實行網絡共享辦公后,可完全替代基層中支公司各個部門所有普通激光打印機,將打印成本降至0.03元/張,全年下來,將大幅降低耗材支出,節省的費用甚至足夠買好幾臺同款復印機。從上述舉例我們可以看出:基層公司資產采購制度缺乏對資產后期耗材費用市場調研機制,缺少協調應變機制,未滿足內控適應性原則要求,同時后期耗材費用支出較大,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4、重要性原則應用探索――以基層公司內控合規崗位設置為例
重要性原則,即內部控制應當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并采取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確保不存在重大缺陷。保險公司內控體系建立健全應當需要具備相應專業資質的人員擔任把關,合規崗位的專業勝任能力非常重要。從這一原則出發,我們對基層公司內控合規崗位設置進行測試后發現:目前大多數基層保險公司合規崗位,專業素養不足,無法及時發現內控缺陷,未能起到幫助企業在事前、事中做到筑牢堤壩、防范風險的作用,這需要我們從重要性原則出發,制定合理的崗位設置,以符合重要性原則的要求。
5、全面性原則應用探索――以基層公司與總部日常溝通機制為例
全面性原則,即內部控制應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企業的各種業務和事項(對象),實現全過程、全員性控制(層次),不存在內部控制空白點。而目前基層公司與總部之間缺少有效快捷的日常溝通機制,基層營銷人員對產品、服務等新需求、新想法缺乏可以集中匯總自下而上、下傳上達的機制,總部無法及時獲取前線的心聲。好的建議與需求未及時反饋,造成總部戰略措施調整滯后,需要我們創新舉措,改革先試,全面實現全面性要求管理。
二、探索解決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與建議
1、探索解決基層公司營銷部門崗位職能設計的缺陷的方法
隨著保險銷售從業人員改革不斷深化,監管層對保險銷售人員違法案例的處罰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現在往往是保險公司作為處罰責任主體。而這種由基層營銷部門來管理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的模式已無法適應新要求、新形勢。站在制衡性原則角度:筆者建議分離基層營銷部門“人管”、“企劃”崗位相應職能,可以由人事行政部“人事崗”兼管營銷“人管”職能,按公司正式員工的要求標準規范保險銷售從業人員行為,有利于提升保險銷售人員素質,增強保險銷售人員歸屬感。而基層營銷“企劃”崗職能設計,則可以由基層營銷部門提出方案需求,交基層財務部門專設的“企劃分析崗”制定具體方案,測算出合理的套利分析模型及預計投產比情況,財務部“企劃分析崗”每月制作營銷業務分析報告、投入產出比報告,分別匯總上報給營銷部門、總經理室以及上級財務部門。以上職能的整合,將加快提升營銷部門的運營效率,從而實現基層營銷部門專人專崗,達到符合內控制衡性原則的要求,使其營銷部門員工能夠只專注于營銷、培訓職能的落實與執行,從而達到基層營銷一體化的目的。
2、探索解決基層公司辦公用品采購制度未實現集中化節約機制的方法
立足成本效益原則,即實行辦公用品省級采購集中,專門跟淘寶或廠家洽談大批量采購,由商家直接寄至基層公司,減少中間環節。每月一次,月底制作結算分攤表,對各中支公司采購辦公用品費用進行分攤,實施條件好的公司,可以實行總公司集中制模式,這樣的采購成本可以降至最低,同時也方便總公司隨時了解基層公司用量,根據業務規模對辦公用品消耗量進行事前控制調節,掌控基層公司辦公用品費用預算,運作流程也更加規范和高效,更為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
對于實行以總公司集中化采購的,可以實行采購獎勵機制,如在網絡出現促銷打折季,在京東或淘寶等商城低于集中化采購價格的,對采購人員可以按節約金額給予相應小獎勵,鼓勵形成員工節約成本意識。同時設定價格管理機制,總公司內審部每月檢查網絡價格波動,如出現采購成本高估的現象,及時要與相關經辦部門溝通,成本嚴重高估的,立即制止采購行為,并上報公司管理層處理,做好定期或不定期監督工作。這樣的模式如能在行業內大規模推廣應用的話,那將是一筆多么可觀的經濟效益啊!“互聯網+采購”模式,對集約化成本管理應用,好處多多。
3、探索解決基層公司資產采購制度設計缺陷的方法
立足適應性原則,即實行基層公司新購資產后期耗材支出調研協調機制,應將財務管理理念融入每一位員工血液之中,讓其以主人翁精神去經營我們的公司,靈活運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從開源節流的角度去節省費用支出。從適應性原則出發,對于基層公司新購資產目錄,在規定標準采購金額下,應當要有自下而上的市場調研建議機制,采購新資產,如果基層公司嚴格按照總公司制定的標準限額去執行,當然也沒有問題,但后期將會給公司帶來較重的耗材成本負擔,得不償失。而如果事前基層公司對資產后期耗材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將實際情況上報給上級公司,經上級同意修改資產限額標準,實際上可以為公司大大節省成本,提高辦公效率。因而公司資產采購價格協調機制很重要,一定要與當前資產設備的科學技術水平相適應,符合適應性要求,一味死搬硬套限額標準,只會增加后期耗用成本支出,使得公司利益受到損害。這樣采用京瓷復印機進行網絡共享打印應用的模式,如能在行業內的三級機構中大規模推廣應用的話,保守估計,將為全行業每年節約近千萬元電子耗材支出,從而為中國政府2020年碳排放量目標的最終實現,貢獻自身應有的力量。
4、探索解決基層公司內控合規崗位設置詬病的方法
從重要性原則出發,即在基層公司財務部中專設內審合規專員崗位(或兼職),畢竟在基層保險公司部門中對合規工作最為敏感、最能貫徹到位的就是財務部門,基層公司的其他人員,專業素養能夠達到合規專員要求的很少。當然根據制衡性原則,基層財務崗與基層合規崗屬于不相容崗位,應當相互分離,但考慮到一般三級機構基層公司人力編制有限的實際情況,從節約運營成本和促進企業經營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基層公司可指定財務人員從事合規工作,同時定期或不定期對上述人員的合規工作進行獨立的內審監督檢查,也就是所謂的采取補償性控制措施,這樣的安排,既滿足了重要性原則,同時也遵循了制衡性、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一舉多得。
5、探索解決基層公司與總部日常溝通機制不暢問題的方法
根據全面性原則定義,全面建立建全基層公司與總部之間有效快捷、暢通的日常溝通機制。筆者建議在基層公司財務部增加保險營銷統計分析職能,由財務企劃分析崗兼任,平時收集營銷渠道有效建議,月末與其他營銷數據分析合并,最終形成基層公司戰略分析報告,匯總上報至總、分公司,為上級公司及時決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以求達到全面性原則的要求。
三、結語
2、充分利用與合川報社建立的“聯辦”平臺,09年上半年共發文章32篇,超額完成“聯辦協議”的工作要求。其中愛心揮灑康復路——區人民醫院積極救助困難高危病員戴順容;鋼絲定位在觸診陰性的包塊切除術中的應用;把健康送到農村患者心坎上——區人民醫院“百名醫生進村入戶”活動小記;心血管病的二級預防策略;三把尺子論發展等文章影響深遠。
3、及時組織撰寫有份量的稿件,《合川衛生與健康》上半年發表5篇文章。
4、制作“醫院名片”和區宣傳部、科協、區健康教育所合作開展健康知識進家庭進社區活動,各科業務骨干就大眾常見病、多發病在老干部活動中心,廣場,醫院健康教育中心進行免費科普知識講座14次。
5、包裝打造名醫名院,與醫務部等科室銜接,有計劃地在合川報分期推出了急救中心特色專科和名醫介紹兩期。
6、強化門診內宣傳展板的作用。更換了門診外現有的固定宣傳展板13版,重點宣傳醫院概況、專家組成員、臨床副高以上人員的簡介;醫院主要先進設備展示;醫院主要榮譽;公共衛生健康教育;衛生改革和相關衛生法律法規;醫院新業務新技術的開展;重點學科和特色專科等。
7、協辦衛生局網站,醫院拓展部與區衛生局辦公室協商向人民醫院開放衛生信息網部分權限成功,達到了醫院重要新聞信息、圖片稿件等可以在其網站及時目的。在該網站的新聞信息、圖片稿件由醫院供稿部門交分管院長審查后,送達拓展部審核后掛網。利用網站把醫院近期新技術、醫院新情形,名醫名科等內容向外做深層次宣傳報道,對復雜問題進行剖析解釋。以展現成果、消息、傳播人文、布道標準;提供知識;拓展品牌。
8、加強與工會合作,利用工會紐帶橋梁作用,開展2次豐富、健康、寓教于樂的活動,提升了醫院的團隊建設水平和醫院文化內涵建設。
9、開展聯誼活動,利用各種節假日,與院外各有關單位廣泛開展聯誼活動,如和合瑞運輸公司:重慶長途運輸公司:祥合運輸公司平安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合川區交警大隊、合川教委、武勝勞動局、廣安市人事局等。努力營造積極的有利于醫院發展的外部環境。
10、強化體檢中心的宣傳,完成了體檢中心的內部流程,導示和各門牌標示,制作了固定和可移動的宣傳展板,正在印制彩色宣傳聯系冊,在體檢候診大廳增設了電視機。
11、完成了體檢中心的順利搬遷。
12、完成了《救助困難高危病員戴順容企劃案》;《加強急救中心平臺建設企劃案》;《春節聯誼活動企劃案》;《電梯內飾企劃》;《合川區人民醫院協辦合川區衛生信息網企劃》;《區人民醫院院內宣傳方案》;《合川區人民醫院《合川醫苑》內刊可行性方案》;《合川區人民醫院協辦合川廣電、合川日報社企劃》;《協辦醫院內網企劃》;《宣傳資料定點制作企劃》《落實科學發展觀,女性乳腺義檢企劃》《為兒童先天性疾病和貧困白內障患者送福音企劃》《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宣傳企劃》;《急救中心宣傳企劃》;《名醫推介企劃》;《醫院形象宣傳企劃》;〈踐行科學發展觀;送醫送安全進礦山企劃〉
13、完成了《踐行科學發展觀;創二甲醫院醫院調研報告》
14、體檢中心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早超半。
但是,雖然我們相信“發展是硬道理,硬發展沒有道理,不顧安全的發展更沒道理。”我們也相信拓展部在關鍵時刻能做到“頂得上去、幫得上忙、管得上用”。同時我們也信守“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地位,理念決定道路,性格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腦袋決定口袋”的道理。我們也希望建立一種理念——規制是市場經濟的中心和準則. 拓展部工作人員也曾經通力合作草寫了2012年工作計劃,對硬性職能做了比較認真的設想,對軟性職責也做了真誠建議,希望審定后能組織實施。但畢竟拓展部是醫院新成立的職能部門,加之醫院近期工作分繁復雜,醫院對拓展部認識有異、定位不明,到目前為止,職能職責還不清楚,工作范圍尚待圈定,計劃的落實無論從理論上或者是實際操作上都未令領導滿意,更不能令我們自己高興。有鑒于此我們希望:
【2012年醫院拓展部工作總結】相關文章列表:到 部門工作總結 欄目查看更多內容 >>
1、對拓展部做出正式的定位,劃清職能職責。以便按職盡責,規制運行,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2、規范醫院內外宣傳——包括管理、方式、部門。統一性、協調性、操作性的介定。避免越位、脫為的發生。努力做好宣傳形式的規范和“五統一”(即:位置統一、字體顏色統一、大小統一、制作統一、管理統一)。
(二)核算人員與其核算單位互不隸屬、相互獨立,經濟事項原始信息的真實性核查困難在總部或省級財務集中管控模式下,會計人員與核算單位無論是行政關系上還是空間距離上都是相互分離相互獨立的,客觀上造成了會計人員與區縣基層公司的經濟事項實質的脫節,會計人員只能對報賬發票和單據形式上的合理、合規、合法性進行審核,根據票據或單證在紙面上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和經濟形式進行會計核算處理,無法核實其真實性,極有可能產生與實際情況相違背的核算結果,從而影響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目前許多區縣基層公司以保費做為公司經營的唯一核心指標,存在著“唯保費論”,在愈演愈烈的白熱化保險市場競爭中,為完成年度保費收入預算目標,往往會不計代價、不顧后果的采用虛列費用套取資金的辦法違規違法向單位或個人支付回扣或商業賄賂。
(三)投入產出效益低下許多保險公司基層機構的全面預算管理徒有虛名,流于形式,雖然在每年年初都編報年度收支全面預算,但往往預算執行結果總是有很大偏差,尤其是費用收支預算,收支不平衡的情況更是家常便飯。在具體業務經營上,一些基層公司的業務企劃方案和業務推動方案的制定毫無投入產出意識,為了在日趨白熱化的國內保險市場競爭環境下完成保費收入任務指標和達成理想的市場占有份額,絲毫不計代價,業務拓展費用和業務推動費用往往大大超產出投入,獎勵的額度大于所實現保費對應的創費金額。
(四)基層公司預算資源不足絕大部分保險公司基本上都是采用保險產品的險種預算費用率對下屬單位進行預算資源匹配和下達,預留一定的本級費用資源后,剩下部分對下級預算單位下達費用率,下級公司按照上級下達的預算資源額度來安排員工薪酬、銷售費用、固定費用、培訓費用等各項經營管理費用支出,費用率指標從總部到省到地市再到區縣,經過層層盤剝、層層分解之后,呈現出逐級遞減的態勢,這就直接導致了區縣基層公司預算資源不足。在正常費用開支沒有來源的情況下,基層公司往往會采取賒賬、拖欠等違規方式獲取費用,這將會導致新的財務風險點。
二、保險公司基層機構財務風險控制對策
(一)實行基層財務人員“派駐制”,合理設置崗位。將區縣基層公司財務人員納入財務條線垂直管理體制,由上一級公司財務部門會同其同級人事部門統一進行各項管理,實現運營管理與業務銷售的分離控制和制衡,提高基層會計人員的獨立性,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基層機構財務人員崗位缺失問題和兼職問題,同時要加強基層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培育和會計專業勝任能力培訓,不斷強化對保險公司區縣基層機構的日常財務檢查和監督。
(二)加強制度建設與完善針對財務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努力加大工作流程、審核流程、工作表單的標準化建設,防范和化解各項財務風險,包括制定各項細化的財務管理機構和內控管理制度,明確各個管理層級機構的職責范圍;進一步推進財務管理制度的信息化建設,通過信息化平臺將財務管理制度的管控要求固化進系統予以執行。
(三)預算資源配置向基層傾斜最大限度將財務預算資源下達基層公司,確保基層公司財務資源與業務發展同步增長。注重費用政策統籌平衡,體現政策導向,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引導資源向隊伍建設和銷售一線的傾斜,激發基層活力,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建立費用激勵機制,引導基層公司堅持有價值的發展,持續優化業務結構。
(四)加強預算控制與業績考核控制,有效控制成本。切實落實預算管理職責。進一步強化全面、全員、全程預算管理理念,強化責任部門執行職責,努力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控制力和執行力,進一步加強對基層公司費用預算管控;加強對收入與支出預算執行情況的事中監控與分析,對于業務支出開支異常情況及時做出預警,將年度費用預算執行的結果與公司負責人和中層干部的績效考核和薪酬考核緊密掛鉤,從根本上做到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面管控。
本人的為人處世之道,篤信五個字:智、信、仁、勇、嚴。本人亦就此,談談對陽光文化的理解。
(一)智——睿智多思
“智”在首,彰顯重要。“智”分三個層面:智慧、方法、知識。
智慧是根本,是智力與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結合,這是價值創造的源泉,也是個人的根本能力。陽光文化是大智慧的體現,要想真正地、深刻地理解與認同陽光文化,必須有智慧的根基。
“智”也在于審時度勢,古語有云“不審勢即寬嚴皆誤”。陽光倡導“快速成長原則”,“快”須“借勢”,“智”必先行。
陽光提倡創新,創新是異想天開的思維和以創造價值為出發點的思維的一致性反映。創新來自于實踐,但需建立在“智”的基礎上。
陽光強調不折不扣地執行,而執行是講究方法的。“苦干”更需“巧干”,才可能實現公司跨越式發展。
“智”來自于知識的積累,陽光提供了知識分享的平臺;“智”也植根于群眾,公司整體知識積累了,組織“智”提升了,個人的“智”才能真正得以伸張。
(二)信——誠實守信
誠信是陽光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之一,也是個人立足于世的準則。
“信”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對于陽光來講,金錢的損失是可以計算挽回的,而一旦失去信譽,所造的損失卻是難以計算、無可挽回的。所以,不可圖一時之利而置“信”于不顧。
就個人而言,因失信而導致人格與威信下降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信”亦是“智”,而且是區分“小聰明”與“大智慧”的分界線。管理的真諦在于“收心”,而“收心”的根源則在“誠”、“信”。
(三)仁——仁德關愛
“仁能附眾”,“仁者愛人”。作為儒家的最根本觀點,用義深邃,陽光落到了實處,即“關愛”。陽光以人為本,形成以客戶和員工為主線的關愛文化,并貫穿于客戶服務與員工成長的權過程。
陽光之“仁”絕非“婦人之仁”,關愛的對象需值得“關愛”,這是一種現實的做法。能者上,庸者下,公平合理。
(四)勇——勇敢堅毅
“狹路相逢,勇者勝!”“勇”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但本人認為,“勇”與“智”乃是相輔相成:難不畏險,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勇”實際做到相當難,但唯有此,才是“大智大勇”。一味猛沖猛進,不計后果的“勇”,只是“匹夫之勇”,不是陽光追求的“勇”。
就“勇”的具體實現,陽光提出了企業精神——“戰勝自我”。從哲學層面而言,自己才是最難戰勝的,只有勇于自我否定、自我奮進,敢于做自己沒有做過,別人做不到的事,才是陽光之“勇”。
(五)嚴——嚴格莊重
就陽光而言,“嚴”者有三:
管理嚴。陽光建立高效健全的管理體系,強調在任何情況下,個人不得超越組織,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執行嚴。陽光強調不折不扣的執行。決策一經形成,必須確保執行。
律己嚴。每個員工對自己都富有管理責任.|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與“嚴于律己”相應的,是“寬以待人”。
二、個人的特長及不足
(一)特長:
1、立足全局與整體,從宏觀層面切入問題的思考,較好處理整體與局部、大我與小我的關系,遇事能從大局考慮。
2、能辯證地看待問題,遇事不絕對化、片面化。在處理問題中,善于把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對現有的矛盾加以引導并較合理地解決。
3、在正確世界觀的指引下,用科學的方法論對事物進行分析與理解。思考問題善于從根本出發,在“探本求源”、實事求是的前提下進行發散性、多方位思維,力求通過尋求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來探索解決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制訂合理分配資源、行之有效的行動方案。研究問題有一定的高度和廣度,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思維。共4頁,當前第1頁1
4、心態平和,為人謙和,處世積極,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二)不足:
1、限于閱歷與眼界,還難以深刻地洞悉行業根本矛盾,須加強政治修養與行業、業務研究,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戰勝自我,提升自我。
2、須加強與人溝通的能力。
3、須加強應變能力。
4、須加強口頭表達能力。
加盟陽光北分已近一年。現作一個階段性的總結,盤點過往的同時,也為今后的工作理清思路。
一、對陽光文化的理解,兼談為人之道
本人的為人處世之道,篤信五個字:智、信、仁、勇、嚴。本人亦就此,談談對陽光文化的理解。
(一)智——睿智多思
“智”在首,彰顯重要。“智”分三個層面:智慧、方法、知識。
智慧是根本,是智力與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結合,這是價值創造的源泉,也是個人的根本能力。陽光文化是大智慧的體現,要想真正地、深刻地理解與認同陽光文化,必須有智慧的根基。
“智”也在于審時度勢,古語有云“不審勢即寬嚴皆誤”。陽光倡導“快速成長原則”,“快”須“借勢”,“智”必先行。
陽光提倡創新,創新是異想天開的思維和以創造價值為出發點的思維的一致性反映。創新來自于實踐,但需建立在“智”的基礎上。
陽光強調不折不扣地執行,而執行是講究方法的。“苦干”更需“巧干”,才可能實現公司跨越式發展。
“智”來自于知識的積累,陽光提供了知識分享的平臺;“智”也植根于群眾,公司整體
知識積累了,組織“智”提升了,個人的“智”才能真正得以伸張。
(二)信——誠實守信
誠信是陽光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之一,也是個人立足于世的準則。
“信”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對于陽光來講,金錢的損失是可以計算挽回的,而一旦失去信譽,所造的損失卻是難以計算、無可挽回的。所以,不可圖一時之利而置“信”于不顧。
就個人而言,因失信而導致人格與威信下降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信”亦是“智”,而且是區分“小聰明”與“大智慧”的分界線。管理的真諦在于“收心”,而“收心”的根源則在“誠”、“信”。
(三)仁——仁德關愛
“仁能附眾”,“仁者愛人”。作為儒家的最根本觀點,用義深邃,陽光落到了實處,即“關愛”。陽光以人為本,形成以客戶和員工為主線的關愛文化,并貫穿于客戶服務與員工成長的權過程。
陽光之“仁”絕非“婦人之仁”,關愛的對象需值得“關愛”,這是一種現實的做法。能者上,庸者下,公平合理。
(四)勇——勇敢堅毅
“狹路相逢,勇者勝!”“勇”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但本人認為,“勇”與“智”乃是相輔相成:難不畏險,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勇”實際做到相當難,但唯有此,才是“大智大勇”。一味猛沖猛進,不計后果的“勇”,只是“匹夫之勇”,不是陽光追求的“勇”。
就“勇”的具體實現,陽光提出了企業精神——“戰勝自我”。從哲學層面而言,自己才是最難戰勝的,只有勇于自我否定、自我奮進,敢于做自己沒有做過,別人做不到的事,才是陽光之“勇”。
(五)嚴——嚴格莊重
就陽光而言,“嚴”者有三:
管理嚴。陽光建立高效健全的管理體系,強調在任何情況下,個人不得超越組織,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執行嚴。陽光強調不折不扣的執行。決策一經形成,必須確保執行。
律己嚴。每個員工對自己都富有管理責任.|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與“嚴于律己”相應的,是“寬以待人”。
二、個人的特長及不足
(一)特長:
1、立足全局與整體,從宏觀層面切入問題的思考,較好處理整體與局部、大我與小我的關系,遇事能從大局考慮。共4頁,當前第2頁2
2、能辯證地看待問題,遇事不絕對化、片面化。在處理問題中,善于把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對現有的矛盾加以引導并較合理地解決。
3、在正確世界觀的指引下,用科學的方法論對事物進行分析與理解。思考問題善于從根本出發,在“探本求源”、實事求是的前提下進行發散性、多方位思維,力求通過尋求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來探索解決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制訂合理分配資源、行之有效的行動方案。研究問題有一定的高度和廣度,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思維。
4、心態平和,為人謙和,處世積極,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二)不足:
1、限于閱歷與眼界,還難以深刻地洞悉行業根本矛盾,須加強政治修養與行業、業務研究,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戰勝自我,提升自我。
2、須加強與人溝通的能力。
3、須加強應變能力。
4、須加強口頭表達能力。
三、企劃的整體工作思路,兼談對本崗位的理解
本人認為,企劃工作應“為公司謀”。古人說過:“凡戰,以奇勝,以正合,奇正之術,不竭于江河”。作為企劃人員的基本素質,一是要“人正”,二是要“謀奇”。人正,才可真正立足于國家、客戶、行業、公司、員工的根本利益,去探求、思考最本質的東西;謀奇,能在充分挖掘、收集行業現有信息的前提下,知己知彼,通過對現有矛盾的深刻把握,去盡可能解決制衡發展的短板,以期在激烈競爭中找出一條切實有效的成功途徑。
分公司的經營目標,就是“持續地提升公司盈利水平”。為“持續”,我們必須發現并解決經營過程中的風險;為“提升盈利水平”,則必須“開源節流”,也即“增大銷售額”與“控制經營費用”。因此,公司企劃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規避風險,提升價值”。
基于以上根本原則,本人認為企劃的主要工作,在于以下三個方面:
(一)占有信息
1、占有內部信息
通過、研討、訪談等方式,占有公司內部的各種信息。公司戰略、經營思路、核心優勢、經營劣勢、經營考核指標、各部門、工作進度、工作績效、經營中存在問題等。
2、占有外部信息
通過社會階層分布、經濟指標等分析,及政策信息、行業信息、市場信息等的收集,極大占有外部信息。
3、其它
占有信息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可通過各部門工作督導工作完成。在此過程中,同時可向公司經營者及時通報公司情況,以作為決策參考、防范風險之依據。
(二)分析信息
在占有信息的基礎上,進行信息的綜合處理和深入挖掘工作,找出問題的規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分析:
1、社會、市場結果分析
2、經營風險點分析
3、市場反饋分析
4、經營客戶群分析
5、經營數據分析
6、特定課題研究分析
(三)提出解決的方案
也即“做什么,何時做,如何做,誰來做”。在充分占有信息及分析信息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以期規避經營風險,提升公司價值。主要包括以下問題:
1、公司內控制度建設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
2、公司經營管理創新建議
3、市場活動策劃
4、公司發展預測
5、公司機構發展及品牌戰略
6、努力整合資源
四、未來三年工作規劃
企劃的工作,應伴隨公司整體的發展而定。為實現北京分公司“三年進入市場前十位”的方針目標,企劃工作規劃如下:
(一)以半年至一年時間,配合方1案8范.文庫4歡迎您采,集
公司領導打造一個較為完善、嚴密的內控體系和流程體系,使整個公司以整齊、有序的面貌參與市場競爭。
初期不可冒進,冒進則后援、管理皆跟不上,“孤軍深入”,必然有失。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必要的整隊是為了發揮更強的戰斗力,看清方向、講明紀律再前進,比急于冒進更有效率,更少風險。
(二)同時,以兩至三項市場策劃,出“奇”致勝。“奇”不可持久,關鍵還看整體實力。但偶爾為之,不僅可鼓舞士氣,完成保費任務,提高市場知名度,更重要一點,初期以“保費”換“時間”,給尚稚??撓??哦誘?〕沙な奔洌?苊?ldquo;揠苗助長”的情況發生。共4頁,當前第3頁3
(三)用一至兩年的時間,進行營銷體系創新。
當今時代,只有變化才是永恒的。營銷提倡“價值增長”,是公司的長期利潤來源。但由于內、外部條件的變化,必須要因地制宜地進行體系創新,才可實現營銷從“價值中心”向“利潤中心”的轉移。配合方1案8范.文庫4歡迎您采,集后援體系、服務體系、培訓體系的發展和完善,營銷應進行大膽的革新,以“數路并進,互為依托”之勢,降低系統性風險。
(四)用三年左右的時間,配合方1案8范.文庫4歡迎您采,集公司領導打造北京分公司四大核心競爭力。
我以為,以下四項可成為北京分公司“核心競爭力”:客戶服務、聯合培訓、交叉銷售、媒體宣傳。原因如下:
1、隨著社會化大分工的不斷深入,為降低成本,保險公司的諸多職能必定以“外包”方式進行。死死抓住幾個現有渠道不放,必定無法面對未來日新月異的競爭需要,而唯獨抓住關鍵點,“綱舉目張”,才是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
2、以此判斷之,團、個、銀三足鼎立的局勢,在不久的將來可能發生質變。而不變的,是客戶對保險的需求。因此,做好客戶服務,牢牢抓住核心資源——客戶,是保險公司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
3、我們完全可以“借兵打仗”,而揚長避短、避免被渠道所鉗制的根本點在于:我們擁有核心資源——后援、服務、培訓等,甚至持股。就分公司而言,建立一個強大的,不易復制的培訓體系,是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4、陽光作為保險集團,多渠道、廣覆蓋是天然優勢。這既是優勢也是劣勢——關鍵看是能整合還是各自為戰。因此,我們必須要認真打好“交叉銷售”這張牌,則跨越式發展可期;
一、財產保險公司的特點
財產保險公司是指通過收取保費集中建立保險基金以補償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約定保險事件發生后被保險人的經濟損失,是通過分散風險和補償損失來保障社會再生產持續進行的經濟組織,具有高風險性、保障性、負債性、外部性、高信用依賴性和信息非對稱性等特點。
二、財產保險公司所面臨風險的特點及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財產保險公司面臨風險的特點
財產保險公司會面臨戰略風險、市場風險、內部管理風險、操作風險、償付能力風險、承保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等,并且其風險具有自身的特點:
1.客觀性。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與信息的不對稱性使得保險公司風險的存在具有客觀性,財產保險公司只能通過提高經營管理和風險管理水平來降低風險,而不能完全消除風險。
2.可控性。財產保險公司風險的客觀性并非意味著風險的不可控,企業可以通過業務管理、投資管理、理賠管理、資產負債管理等各種決策和措施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3.復雜性。財產保險公司的風險具有復雜性,既要管控自身的經營風險,還要為被保險人管理風險;不僅面臨共同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還要面對更具挑戰性的保險風險。
4.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混合性。財產保險公司的資金來源于保費收入和有限的資本金。由于企業承擔賠償責任的期限與會計年度的不一致性,因此,公司需要依據未到期責任提取一定數額的準備金,以準備金為最主要負債的財產保險公司面臨的風險具有潛伏周期長、反應滯后和危害性嚴重的特點。
(二)財產保險公司風險產生的原因
1.財產保險公司經營的負債性與外部性。財產保險公司是負債經營,自有資本只占資產負債的很小部分,并且其凈值越小、錯誤決策導致的公司損失就越小,公司就會越傾向于采用高風險的經營策略。
2.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完全性。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完全性使得公司面臨著不可避免的風險。一方面,信息的不對稱性使合同交易前后可能出現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另一方面,由于財產保險公司和投保人的有限理性主義和事后機會主義,以及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使得財產保險市場的不確定性得不到完全解決。
3.財產保險公司的委托關系。財產保險公司內部存在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委托關系,公司經營者作為有限理性的經濟人可能會采取機會主義行為,在缺乏科學、有效的激勵和業績評價機制的情況下,可能導致經營者更多關注自身利益而忽視謹慎的經營原則。
三、構建科學、完善的財產保險公司財務預警系統
(一)建立財產保險公司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完善的財務預警機制是防范財產保險公司風險的有效保障,它能在可能危害公司財務狀況的關鍵因素出現時預先發出警告,及時找到產生風險的關鍵原因,從而采取有效地措施以避免財務風險的進一步擴大。
1.財務風險全方位預警機制。財產保險公司應當實行“統一組織領導、統一管理、統一監測、分級監控”的全方位財務預警機制,在保監會和各財產保險總公司建立全方位預警部門,以分析公司面臨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及時處理所接收到的預警信息,從而采取防范財務風險的各種決策和措施。
2.財務風險傳導預警機制。傳導預警機制按照行政區劃可以在保監會駐各省(市)的派出機構和財產保險公司的省級分公司建立,并具體負責本轄區財務風險的監測和預警,以及及時傳導總公司和分公司防范財務風險的各種決策和措施。建立與總公司相銜接的區域性傳導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并實行內外多層次、多功能的信息反饋網絡,不僅能有效地監督、管理分公司和抵制來自各個不同層次的干預,還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財務風險導致的損失。
3.財務風險終點預警機制。財產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終點預警機制是對公司終點活動的監測預警,公司建立財務風險終點預警機制應在各分公司實施組織規劃,以稽核部門為核心并由主管、會計和企劃等部門聯合參加,從而更好的與全方位預警機制和傳導預警機制相配合,從而形成一套自上而下、全面有效的財產保險公司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和實現風險監測預警的動態循環,以促進公司財務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建設。
(二)財產保險公司財務風險預警的系統建設
1.組織體系建設。財產保險公司需要成立財務風險預警管理委員會、管理部門和執行部門等專門的組織機構來確保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功能的實現,并通過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資產負債管理制度和會計統計檢查制度等來確保預警系統的正常運作。
財務風險預警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一般由企業經營管理者和財務管理人員組成,還可能包括一定數量的外部管理咨詢專家。當預警監測指標處于基本正常或低度危急狀態時,預警部門要提供相應的預控方案給決策層,由決策層下達給各職能部門執行,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
財務風險預警管理部門由專門行使財務風險管理職能的人員組成,是具體實施監測和預警的牽頭組織部門,對財務風險預警管理委員會負責。該部門的主要工作是根據公司預警管理戰略的要求來傳導、落實和執行各項具體的預警措施,即監督和管理預警執行部門各項財務風險決策的實施情況、調查財務風險環境、整理分析財務風險信息,從而向財務風險預警管理委員會反映財務風險的具體情況,為財務風險預警決策提供依據。
財務風險預警執行部門是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組織架構的基層單位,主要負責制定基本的財務風險預警細則和辦法、組織實施本系統的財務風險預警和管理活動,并及時向財務風險預警管理部門反映財務風險的實際狀況。財產保險公司的其他管理部門和經營部門必須接受同級財務風險預警組織機構的檢查管理,并有義務積極配合其工作以共同促進保險市場的有序發展。
2.信息管理體系建設。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對相關信息進行再加工發現異常變動數據,并及時傳遞到各相關管理部門,從而為財務預警系統提供充分的預警信息數據,使其及時采取有效的風險防范和控制措施以降低財務損失。因此,財產保險公司應不斷完善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各子系統資源的共享和功能集成,以保障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有效運行。
(三)財產保險公司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配套措施的完善
1.預警的財務風險及其采取的對策。預警的財務風險包括誤警和漏警,它是預警結果與實際情況不一致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在高度財務風險狀態下,財產保險公司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各指標的風險評價結果采取財務風險避免策略、合并或兼并策略和冒險策略等措施;在中度財務風險狀態下,財產保險公司應采取財務風險抑制策略和分散策略來防范財務風險的進一步惡化;在低度財務風險狀態下,財產保險公司可有意識的采取財務風險預防戰略和適應戰略來防止和減少財務風險的發生;在正常財務風險狀態下,財產保險公司應采取財務風險準備與補償戰略,以增強公司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
2.提高社會風險防范意識,完善內部控制機制。一方面,通過加強公眾的財務風險知識和風險意識,為財產保險公司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財產保險公司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依據信息技術建立上下配套的管理體制,實現經營規模的擴大與內控水平和資金實力的匹配,實行嚴格的分級授權授信制度和內部稽核以規范經營活動程序,從而實現內控制度與財務預警系統的有機結合。
3.保持預警系統的穩定性與靈活性,并適度公示預警系統。財產保險公司的財務預警系統應在追求相對穩定的同時保持一定的靈活可調整性,即要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確定每個階段的重點監測指標,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補充以做出正確的決策。此外,財產保險公司應適度開放預警系統,從而在公眾的監督之下更好的規范自身的經營管理活動,不斷強化財務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組織建設,在追求效益的同時有效防范潛在的財務風險。
四、結論
我國財產保險公司在經營管理中普遍存在業務結構發展不平衡、風險管理觀念比較落后、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筆者認為應當通過建立科學、完善的財務預警系統及時發現并有效防范控制財務風險,從而保障財產保險公司的安全運行和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帆,杜志濤,李玲娟.企業財務預警模型:理論回顧及其評述[J].管理評論.2011(09).
2004年6月24日,平安集團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融資143.37億港元,平安的發展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時至今日,回顧平安上市兩年來的發展情況,可見上市對平安的經營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帶來了顯著的變化。
在這些變化的背后,是一系列的經營管理舉措,這些舉措推動著上市后的平安闊步向前,可供其他險企借鑒。
一、公司治理結構更趨完善,決策機制更加健全
應當說,平安在公司治理結構方面得天獨厚,有其他公司不能比擬的優勢。員工持股基金的建立,海外戰略投資者的引進,國有股的逐漸淡出,海外上市引入H股,平安的股權結構步步優化,使平安的經營更加理性和富有生機。
此番上市,平安在全球發行13.8789億股H股,約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2.4%,平安的股權進一步分散。2005年,匯豐收購了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持有的平安10%的股份,股份總數上升到19.9%的上限,成為平安的第一大股東。2005年8月25日,匯豐派駐平安的董事AnthonyPhilipHOPE被任命為副董事長。
由于接受了外資股東及海外公眾投資者的監督,平安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決策機制更趨完善。目前,平安集團董事會下設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常委由集團CEO、VCEO、CFO、CHRO、CIO等核心管理層擔任,集團內戰略、投資、人力資源、稽核及主要業務線執行官皆由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擔任,這些高管大多都有海外工作經歷,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享有較高的聲譽。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平安決策體系的完善和科學。
二、經營目標明確,利潤導向更加旗幟鮮明
上市后,來自投資者和股價的壓力,迫使平安的管理層更加關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在戰略決策和KPI考核上更強調盈利性。公司繼續強調“品質優先”和“利潤導向”,并以利潤的達成情況作為后線管理人員獎勵的依據。
為確保集團整體利潤目標的達成,集團人力資源部會同企劃部等相關部門力推“問責制”,將集團的經營目標逐級、層層向下分解,并納入各級管理干部的考核,跟薪酬及獎金直接掛鉤。針對指標的達成情況,上級問責下級,形成自上而下的經營壓力和動力。
此外,在每月的經營報告會上,利潤指標成為分析的重點,對虧損的產品、機構、渠道,子公司管理層需要向集團管理層解釋原因并提出改進措施,并由專人負責跟蹤落實。
通過這些舉措,使得利潤和每一個員工的利益都密切相關,追求盈利的觀念深入人心,并轉化為動力和執行力。
三、追求長期經營目標,關注價值增長
當公司進入資本市場后,業務經營的決策原則從根本上講還是沒變,但公司的管理活動復雜多了,因為公司管理者還得同時應付資本市場,要管理投資者預期,以期實現股價的穩定上漲。
公司上市后,投資者和投機者之間的交易活動確定了股價。股價是基于投資者對股票價值的看法決定的。股票的價值等于其內在價值,內在價值以市場對公司未來業績的期望為基礎,取決于公司未來的現金流量和收益能力,期望的變化對股價的決定作用,超過了公司的實際業績所起的作用。從實質上講,投資者購買的是公司未來可能取得的業績,而不是過去的成果。
作為公司管理者,其任務就是要使公司的內在價值最大化。上市后的平安集團就特別注意這一點,其對下屬壽險子公司的考核尤其強調內含價值(EmbededValue)和新業務內含價值(NewBusinessEmbededValue)的增長,從而有效管理市場預期。
四、關注法律法規,經營管理更加透明
上市后,公司需接受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機構和公眾投資者、中介機構的監督,要定期公布業績和隨時披露重大事項,這些都對公司的法律合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順應上市的需要,平安集團先后成立了法律合規部和戰略拓展部,前者專門負責集團法律事務,后者專門負責投資者關系管理。集團的所有對外信息,都要嚴格審核,,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同時與分析師保持密切聯系,分析和模擬市場反應,為保證分支機構的合法、合規經營,集團改革了稽核體系,成立東、南、北三個稽核分部,各分部配備大批審計、財務和業務專才,保證對轄區內各分支機構的常規、專項、離任及案件稽核,省級機構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常規稽核。與此同時,為配合總公司制度化建設,在各級機構開展制度審計,以保證經營管理制度的標準化。
通過對法律事務的集中處理,對信息披露的管理,以及對分支機構高覆蓋率的稽核,平安增強了守法經營的觀念,提高了經營的透明度,管理更上一個平臺。五、注重發展研究和戰略規劃,積極拓展業務領域
2004年初,原平安集團財務企劃部和總精算師辦公室合并,成立平安集團企劃精算部,協同集團戰略發展中心負責集團的戰略規劃,同時專司資源配置及價值管理。上市后,憑借企劃精算部強大的企劃能力,平安完善了滾動三年規劃機制,并著手編制集團“十一五”規劃。
為追求股東價值的不斷提升,上市后的平安開始拓展業務發展領域,積極尋找新的業務增長機會,先后涉足信用卡、電話銷售、企業年金、專業健康險、資產管理、小額消費信貸、銀行收購等業務領域。
2005年11月,來自花旗銀行的RichardJackson出任平安集團首席金融業務執行官。2006年3月,平安人壽董事長梁家駒被任命為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加之負責平安投資業務的平安證券董事長葉黎成,平安集團的保險、金融和投資三大業務線的管理輪廓已經非常清晰,一個現代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的模型已經展現在世人面前。
六、倡導節約,強化成本控制
美國著名管理專家邁克爾·波特分析,企業經營中存在兩種基本類型的競爭優勢:成本領先和別具一格。通俗地講,成本控制和差異化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就保險行業來講,由于產品和渠道的高度同質化,差異化無非體現在服務和管理上。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里,由于服務方式的可復制性,服務方面的差異化不能夠建立長期的競爭優勢,剩下的就只有管理。而管理的差異化最終要通過靈活高效的運營流程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以對于保險企業來講,核心競爭力歸根結底只有一個:通過控制成本建立成本領先優勢。
平安一直以來倡導節約,上市之后更是如此。上市后的平安,開展成本節約工程,發動廣大員工,廣開言路,征集成本節約方案和建議,在進行可行性分析后立即付諸實施,迅速轉化為成本優勢。
成本控制不僅基于股東回報的要求,更基于公司戰略發展的考慮。上市后的平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視戰略規劃和計劃預算,這是平安精打細算、未雨綢繆的戰略方針。從長期來看,平安對發展戰略的重視和規劃,將使成本的投入符合業務發展的節奏,并滿足利潤目標的實現,從而少走彎路,這是最大的成本節約。而通過嚴格、制式、高效的費用控制和成本管理,平安將在內生變量上建立競爭對手無法復制、短期內無法超越的競爭優勢。
七、不折不扣,深入貫徹“執行”觀念
平安上市后,作為公眾公司,政令的暢通,行動的統一,對于維護公司品牌,提高運轉效率至關重要,這當中最根本的就是企業的執行力。
上市前后,平安內部旋起了“執行熱”,從CEO到普通員工,從集團總部到最基層的營業部,都在講“執行”,管理人員幾乎人手一本《沒有任何借口》和《致加西亞的一封信》。
對于現代企業來說,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已被提高一個很高的高度,成為現代企業的制勝法寶。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除了存在于我們過去所認為的企業的操作子系統中,同樣也存在于企業的文化子系統中,蘊含于企業文化中。企業文化對于一個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經營目標的實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平安保險公司在其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具有很突出的表現,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在以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完善。
1 相關概念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中逐步形成的一種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并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體現的總和。
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一個企業所創造的擁有其特色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價值觀念、行為活動、組織制度及物質形態等。狹義的企業文化則指企業創造的企業特有的精神財富,包括道德觀、價值觀、經營理念、精神風貌等。
而文化營銷簡單來說則是利用文化力來進行營銷,是一種利用在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影響下所形成的營銷理念和營銷形象在具體市場運作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營銷模式。
2 平安保險公司企業文化營銷現狀
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是中國國內最早建立起績效導向文化和“競爭、激勵、淘汰”機制的保險企業,其企業文化基礎來源于鷹文化特征。因其強調企業競爭力和生產力,因此是一種典型的市場型企業文化,這種市場型的企業文化使得其內部競爭貫穿到了公司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這在給員工帶來壓力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成功。平安保險公司獨特的企業文化營銷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平安公司的企業文化產生于改革放開的大時代背景之下,平安人于長期的經營管理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帶有平安特色的個性文化,并未廣大與昂貴所接受和認可,是現在平安員工普遍接受和遵循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組織制度以及物質形態的綜合體現。縱觀平安保險公司企業文化的營銷歷程,其經歷了感性感悟、理性思索等階段,現在也仍在不斷完善,不斷積累。
平安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誠實、信任、進取和成就。而其團隊價值觀則在于:實現價值的前提條件——團結;創造價值的力量保障——活力;實現價值的手段——創新;創造價值的動力源泉——學習。平安團隊經營理念則包括有長遠,領先,差異以及專業。
競爭、激勵以及淘汰構成了平安團隊的三大機制。其中競爭是發展的動力,激勵則是激發員工潛能的催化劑,淘汰則是為保持器員工活力以求得公司進步的必要環節。
對于平安公司來說,其已將公司的營銷方式轉變為文化營銷,也就是說其向顧客推銷的已不單單是保險產品及服務,更是一種文化,一種理念。其產品在滿足消費者物質需求的同時還能滿足消費者精神上的需求,還給與他們文化上的享受。
3平安保險公司企業文化營銷存在的問題
同樣的,對于平安保險公司,由于歷史原因以及企業文化本身的復雜性和綜合性,其企業文化建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3.1將企業文化與形象建設等同起來
當前平安保險公司雖然非常注重其企業文化,但是在有些時候其與形象建設沒有完全地區分開來。然而企業文化建設與形象建設之間是有區別的,兩者不可完全地等同起來。公司需與客戶建立起長期的、互相信任的關系,而這種關系則通常靠給于客戶高質量的保險產品和服務來實現,同時,公司也注重對其客戶進行企業文化的傳播,但這種傳播難免有所偏重和缺失。
3.2營銷隊伍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隊伍穩定性差
由于平安公司的業務發展相當迅速,加上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公司吸收了大量的營銷人員,進行傳統的人海戰術。平安公司的內勤外勤人員很多,使其凝聚力顯得不夠,員工多數時候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工作,這樣便缺乏與企業和上級的溝通,也就少了一種團結合作的精神。
也是由于這些員工普遍對公司企業文化的理解程度互不一致,其綜合質素參差不齊,導致任務穩定性差,同時對其文化營銷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果。
3.3文化品牌識別度不高
對一個企業而言,缺少文化資本的先導,品牌的缺失,文化營銷手段的匱乏必定會給企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不利于文化營銷的進行。不可否認,平安保險的品牌營銷,一直以傳播中國平安文化為先導,“中國平安,平安中國”令無數中國人成為平保的客戶。但在文化多元化方面還存在一定欠缺,文化品牌的識別度不夠高,未能完全與其它保險企業完全隔離出來。也因此,平安企業的文化附加值未能得到完全充分地發揮。
也由于目前平安公司企業文化已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認可,其文化建設未能進一步充分發展,未能在經營環境變化的同時,適時地調整其文化戰略,除去舊的內容,吸收新的理念。
4平安保險公司企業文化營銷對策
鑒于以上分析認為平安保險公司的企業文化并沒有很好的貫徹到公司日常經營中去,不能產生明顯的競爭力,導致對于競爭力的拉動作用有限,因此需要在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建設、逐步完善。
4.1區分企業文化與形象建設、業務經營的關系
本質上來說,企業文化并不是企業經營的項目,它與公司的發展戰略、經營活動等是密切相關的,只有將企業文化滲透到其日常運作中,將它們良性的融合起來,才能成就最具特色、最具競爭力的企業文化。實際上,在企業文化的組成要素中,形象建設確實屬于其中精神文化的范疇,處于核心地位,然而這也只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應過分偏重于這一方。
企業文化建設從本質上講是服從并服務于其業務員管理及經營績效的,公司應通過合理的宣傳手段讓員工充分看到這一點,并重視起企業文化建設者一部分。
4.2企業文化建設需以人為本,同時提高其整體質素
一般情況下,公司中員工在各方面都存在一些差異性,如思想道德觀念、價值觀、工作能力等,對這些員工企業不應等同看待。因此企業在對員工進行企業文化灌輸時,應根據不同對象提出不同要求,做到以人為本。而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也有待提高,一是需要廣招高素質的人員,把握好公司人員的教育、培訓和管理任務,二是需要補充一批高層次的管理人才,包括核保、企劃、軟件開發、財會等專業人才。
另外,平安公司還應盡量將其文化在員工組織內廣泛傳播,做到在組織內達成共識并為組織成員內心所認同,這樣可為其企業兼具綜合性和不可模仿性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良好的基礎。可以說,企業的文化是根植于復雜的人與人、人與環境的系統關系之中的,好的企業文化營銷系統首先應使其員工充分了解該文化并從內心認同該文化,愿意去接受它并傳播它。同時為了企業的凝聚力以及員工的精神動力,需培養員工良好的團隊精神,帶動員工在個人奮斗的過程中始終與企業步調一致,不忘企業文化。
4.3多元建設企業文化,提高品牌識別度
在西方創造的企業文化形象戰略中,主要包括了理念、視覺和行為三大識別系統,同時除了文化理念、視覺和行為識別系統之外,平安企業還可適當采用以文化歌曲、音樂為標志的“聽覺識別系統”,把其平安文化進一步營造成文化園區,用文化作為營銷資本,從而啟動各種不同消費群的消費文化需求。
利用這些方式來創造差異文化可以說是平安保險公司先階段最需要做的了,這樣有利于平安公司將自己的文化及依托于其上的產品與其它保險公司的區分開來,以達到提高產品識別度,提升顧客忠誠度的一個重要手段。公司要進一步做到除舊迎新,使其企業文化始終具有蓬勃的生機,并與時代密切相連。
另外,建議平安企業更多利用網絡文化的感召力,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時代的優勢。畢竟隨著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網絡營銷中支付、交貨的服務文化,也是整合營銷的重要文化因素。通過各個途徑來多元建設平安企業的企業文化,并力爭使其營銷文化既成為文化營銷的有利手段,又發揮傳播優秀文化的載體,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佳結合。
5小結
總之,對于中國平安保險公司而言,其企業文化營銷方面是做得比較好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可待改進之處,只要其今后繼續發揮其優勢之處,同時做到以人為本,更好地將企業文化融入公司的各個層面,跟緊時代步伐,其企業文化營銷方面將更加完善。(作者單位:綏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彭彬.論國有保險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J].投資證券保險,2005,4:49-50
隨著新疆保險市場競爭主體逐漸增多,保險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保險公司用來拓展業務、增加銷售人力的成本越來越高昂,這對現階段基層營銷員的隊伍建設轉型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滿足市場形勢變化和保險業發展方式調整的需要,研究保險公司基層銷售隊伍建設情況具有積極現實的意義。
一、保險業基層銷售隊伍存在的問題
1.營銷員年齡結構老化。目前,保險公司營銷員以四十、五十歲年齡段為主,甚至還有六十多歲的營銷員。年齡結構老化為公司的未來發展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一方面營銷員事業進取心減弱,職業倦怠感增強,另一方面公司管理層出現斷層。
2.保險公司增員難、新增人員素質低、留存難。隨著保險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各保險公司為了完成上級公司考核目標,采取人海戰術的增員策略,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開展增員,業務增長方式為新增人員靠人際關系短期完成考核保費任務,待親戚、朋友保險資源開發完畢后,則面臨無法完成考核指標的窘境,在嚴格的業務考核任務下無奈選擇自動辭職。
3.業務發展過度依靠少數精英營銷員,新增營銷員收入低。保險公司現在普遍存在重業務發展、輕隊伍建設的現象。下級公司在日益增加的業務發展壓力下,為了完成上級公司業務考核指標,注重發展短平快的發展方式,致力于發展高件均保費業務,業務發展主要靠少數精英營銷員帶動,新增營銷員由于客戶積累少、銷售技能低等原因造成件均保費低,再加之嚴格的舉績率考核,新增人員數月不舉績自動脫落辭職。
4.增員模式偏重短期利益。保險公司現今增員注重新增人員人脈關系,對人員的道德品質、綜合素質要求降低。八零后新增營銷員工作時間不長,社會人脈關系尚未建立,但就業選擇面較寬。而保險公司提供的待遇偏低且較社會平均用工水平偏低,工作壓力和強度卻較其他工作高,故招聘八零后的營銷員非常困難,即使花費很大力氣增員成功,留存也十分困難。
5.物質激勵對銷售隊伍的邊際效應逐漸遞減。以前業務發展主要靠投入大量費用開展業務競賽,但現在的業務競賽驅動業務發展的能力在減弱,必須抓住特殊的機遇(例如推出高收益、高現價產品)、投入大量費用、創新銷售方式才能促進業務發展,甚至如果不開展業務競賽,會出現業務停滯不前的現象。
6.可開發的保險客戶年齡結構逐漸偏大。由于保險公司現階段增員的主要目標群還是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有一定的人脈關系且一般將銷售保險當做副業。這樣隨之產生一個問題:四十歲以上的營銷員的客戶群基本穩定在四十歲以上(少數精英營銷員可能例外),對于二十、三十這兩個年齡段的客戶開拓力度將留下空白,而這兩個年齡段的客戶群是培育未來保險需求的中堅力量,如果公司增員年齡結構長期偏大,對公司未來發展非常不利。
二、影響保險業銷售隊伍建設主要因素分析
1.保險業對營銷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高。隨著年齡的日益增長,四十歲以上的營銷員體力和精力漸漸枯竭,而保險銷售工作重視對客戶的拜訪,只有通過增加出勤率才能提高保險銷售量,保單銷售之后的客戶服務工作也是一項消耗體力和精力的工作。總之保險銷售是一項對營銷員銷售積極性、體力和精力要求較高的工作,如果沒有強烈的事業進取心,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長年從事繁重的保險銷售工作必然會造成營銷員展業積極性、出勤率降低、職業倦怠感增強。
2.基層管理人員同時肩負銷售和管理職責。保險公司的基本法規定基層營銷管理人員除了管理職責,同時還肩負銷售任務,這就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更多的要求。另外現在保險公司普遍存在增員難,新增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甚至還有兼職現象,這都增加了管理人員管理難度,對其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現實情況是營銷員的年齡結構老化嚴重,這對公司管理層的交疊更替產生了嚴峻的挑戰。
3.保險公司增員難、留存難。(1)外部因素。由于保險銷售中存在的銷售誤導、代簽名等不良事件層出不窮,保險業的社會美譽度、社會地位逐漸降低。另外隨著社會平均用人成本日益上升,保險公司提供的待遇較社會其他企事業單位偏低,難以招聘到合格的營銷員。
(2)內部因素。保險營銷對個人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即需要廣泛的人脈關系、較高的銷售技能,更需要誠信的高尚品德和不怕艱難困苦的精神意志。而現在保險公司提供的待遇顯然不能滿足以上人員的需求。
(3)公司考核。保險公司對于人力的考核要求較嚴。月均舉績率預算完成率和月均增員率較以前考核都更加嚴格。月均舉績要求營銷員每月都有一定金額新單進賬,而這對于艱苦偏遠地區難度更大。另外新疆大部分群眾從事農牧業,此行業季節性較強,農忙時節無暇進行保險展業,這更增加了保險營銷員留存難度。
三、加強保險公司基層銷售隊伍建設的建議
1.健全人才能上能下流動體制。從省公司、地市公司抽調熱愛保險事業、善于組織、協調、肯吃苦的年輕人員積極下基層鍛煉,可以先從縣支公司管理層干起,保證待遇不變,建立獎懲制度,如業績欠佳可以返回原崗位繼續工作,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流動體制,培養基層管理人員的管理、組織、協調、社交能力,避免將來公司管理人才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保證公司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2.提高新人待遇,增加主管管理津貼,鼓勵增員。基本法作為保險公司的第一企劃案,對公司的經營管理起著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2014年多家保險公司修訂基本法:新華保險2014年1月1日實行的新版基本法具體有以下措施:首先取消低檔責任津貼,加大新人入職后1-6個月的責任津貼,增設新人入職后7-12個月的高檔責任津貼,并將津貼與大專學歷掛鉤;然后調整增員獎計提方式,增員獎最高可翻番。重點調整新人利益和主管利益,提高新人津貼發放標準并延長發放時間,增設營業部組經營津貼、季度銷售分紅和年終管理分紅。
某外資壽險公司將原來的雙軌制改為了雙軌制和單軌制并行的混合型模式;雙軌制指的是管理職位和銷售職位分開,管理職位只負責管理,銷售職位只負責銷售。在傭金比例調整方面,將管理職位的管理津貼調高。
另外一家外資壽險公司將新人和負責招聘新人的主管的待遇將增加,新人將有無責底薪,主管將有底薪。
合眾人壽新《基本法》設置多項待遇、制度以提高營銷員收入,通過給予其良好的福利保障來降低營銷員流失率。同時,針對不同層級的營銷員和不同時期的營銷員提供訓練津貼、個人業務津貼、續年度服務津貼等福利,特別是在營銷員養老問題上,該公司還提供養老金政策、長期服務津貼等,提高營銷員的歸屬感。
工銀安盛人壽啟用帶薪制保險顧問模式,為營銷人員提供底薪支持。
以上保險公司對基本法所做的修訂對緩解當前新人待遇低、增員難、管理難、留存難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這也說明保險公司長期靠人海戰術來發展業務的粗放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當前保險市場發展的需求。只有走人性化、精英化、專業化的人力發展之路才能適應日益激烈的保險市場競爭。
3.改革新人薪酬。在新人薪酬的改革中,可以明確的劃分時間段,新人入司前三個月采用純薪金制,考核標準為培訓出勤率及完成作業情況,新人主要的職業是學習行業知識,了解公司文化及產品形態,掌握基本的銷售流程。在三至六個月時,新人可采用基本薪金+傭金薪資制度。其中基本工資要保證新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這主要是為了給新人進入市場的過渡期,促進新人的社會化進程,減輕新人由于不了解業務帶來的心理壓力,提升新人留存。
4.加強新增年輕高素質人才的職業生涯規劃。保險行業實際上對銷售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中國保險業經過十幾年粗放式發展,保險低端客戶的市場開發已經基本飽和,而高端客戶的開發需要綜合素質能力較強營銷人員。所以提高營銷員準入標準,打造精英團隊是保險業發展的大趨勢。對于新增年輕高素質人才采取人性化的培養策略,做好其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中不僅僅是保險銷售者,更應該是復合型的金融人才,將其培養為面向高端客戶的綜合理財精英。
5.實行差異化激勵政策,注重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的平衡。當前大多數營銷員的收入水平低下,適當的物質激勵是必須的,但是當下物質激勵已經貫穿到業務發展、增員、留存各個環節,沒有業務競賽就沒有保費收入,沒有費用投入就無法增員,即使投入很大人力、物力增員成功,營銷員的培訓、留存需要投入更大的費用。任何物質激勵只能激發人的外在動力,外在動力是不穩定的,它需要持續不斷地物質刺激才能夠維持,這也是我公司業務發展所需費用越來越高的原因之一。而精神激勵能夠激發人的內在動力,內在動力是穩定可持續的,一旦形成發展的內在動力,營銷員將會投入更多的積極性和忠誠度來發展業務。本人對如何加強精神激勵,提出一些想法:
(1)激發營銷員內在動力,增加認同感。激發內在動力重在增加營銷員三個認同感:客戶對營銷員的認同、公司對營銷員的認同、同事、家人、朋友對營銷員的認同。傳統做法中側重公司、同事、家人、朋友對營銷員的認同,忽視了客戶對營銷員認同,而這恰恰是當前保險業社會美譽度不高,保險營銷員社會地位不高的首要原因。故應該在如何增加客戶對營銷員的認同感上多下工夫。比如可以在我們的保險客戶中做一個問卷調查,讓客戶評選出心目中優秀的營銷員,將評判權利讓給客戶,這樣可以使營銷員感覺他的事業、他的工作得到了客戶的認同,從而激發其對保險事業的熱愛和工作的內在動力,同時也提高的營銷員的忠誠度和留存率。另外可以投入一定費用在宣傳媒體或者保險公司營業大廳上登出這些優秀營銷員的肖像和感人事跡,增加客戶和公司對這些優秀營銷員的認同感。有了認同感就有了歸屬感,而歸屬感是當前保險營銷員心靈層面最缺乏的東西。
(2)激勵措施需要多樣化。由于保險營銷員中素質、文化水平、銷售能力水平的不同,激勵手段也需要多樣化。對于精英營銷員,這一部分群體有自己比較穩定的客戶來源、銷售技能精湛,每月的傭金收入不菲,所以對這一部分人群不但要有物質激勵,一定要給予精神激勵,這些激勵要來自于客戶、公司等各個層面。對于年齡較大、進取心不是很強的營銷員,這部分群體側重于物質激勵,只要保證他們有穩定的收入,就能保證他們的留存率。對于新入司、年齡不大、文化水平較高的新人,這些人一般都有一定的進取心,除了提高其銷售技能和保證有穩定的收入,一定要幫助其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樹立其投身保險事業的信心和雄心,在業務競賽方案中一定要留出獎勵給予新人,以增加其成就感。只有激勵措施的多樣化才能吸引多樣化的人才,才能保證我們隊伍和事業的穩定。
(3)樹立標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把優秀營銷員樹立成公司的明星營銷員,一方面可以激勵其他營銷員向其學習,另一方面也是對這些優秀營銷員的激勵和鞭策,讓客戶、公司、同事共同監督、激勵他們,提高其發展的內在動力。
(4)充分授權。要將權利、費用充分下發到營銷團隊,一方面可以增強營銷主管的責任心,而責任心的增強其實也是精神激勵的一種效果,責任心的增強可以增加其內在動力,保證隊伍的持續可發展能力。
6.制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和諧發展。保險公司對個險、銀保、團險渠道都制定了基本法,這些制度中制定了保險營銷員的管理、收入和晉升辦法,制定的非常詳細、周全,制度化的管理是必須的,但是公司對營銷員的管理則過于依靠制度化管理,任何制度都是有缺陷的,它往往是約束人不犯錯,而不能從根本上激發營銷員的內在動力。現在營銷員對保險事業認同度低,對保險公司歸屬感低,自身誠信度低,銷售誤導事件層出不窮,這些中國保險業的深層次問題是依靠制度化管理是無法解決的,必須將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結合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性化管理首先要樹立一切來自人、一切為了人、一切借助人的理念。對于營銷員的問題不能簡單武斷開除了事,一定要在公司、營銷員的利益之間做到一個平衡,要從大局、戰略性的高度處理問題,要有容人之量。營銷員遇到了困難,我們一定要像對待自己的事一樣熱心、關心,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營銷員的歸屬感,才能吸引到真正的人才。
組織結構設計是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效率。筆者對組織結構做出如下定義:組織結構是組織通過專業化分工與協作來完成各項任務的方法總和。組織結構的內容包括部門設置、崗位設置、業務流程設計、決策權分配和管理報告關系,其中,部門設置是組織結構設計的核心。
一、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和影響組織結構設計的主要因素
(一)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活動和保險公司組織結構設置
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是保險公司組織結構設置的基礎。保險公司從事風險管理業務,需要進行程度較高的專業化分工。其主要經營管理活動包括:產品開發、市場營銷和銷售、承保、再保險、客戶服務、投資、理賠,以及其他支持性經營管理活動。大體而言,保險公司基于這些基本經營管理活動所設置的部門可以分為三類:前臺部門、中臺部門和后臺部門。前臺部門負責業務發展和客戶開發,包括營銷管理部門和銷售部門。中臺部門管理運營環節,為前臺部門提供支持服務,對業務風險進行管控,為客戶提供售后服務,具體包括產品開發部門、客戶服務部門、核保部門、再保險部門、理賠部門等。后臺部門為整個公司提供支持,具體包括辦公室或行政部、人力資源部、財務會計部、信息科技部、法律部、企劃部等。
保險公司前臺部門和中臺部門的設置充分體現出保險行業的經營管理特色和各家保險公司的發展戰略,也是本文的研究重點。
(二)保險公司組織結構設計的主要因素
1.公司戰略
公司戰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組織結構的設計,組織結構設計必須充分體現公司戰略,并支持公司戰略的實施。采用成本領先戰略的保險公司,其組織結構強調較高的權力集中度,較高的資源共享程度,標準的運作流程,要求組織結構設計有利于提高經營效率。采用差異化戰略的保險公司,其組織結構相對靈活,權力集中度較低,部門間橫向協調能力較強,組織結構設計注重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一些保險公司依據自身優勢資源,制定了大力發展特定業務的戰略,并在組織結構設置方面做出相應的安排。
2.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保險公司進行組織結構變革創造了重要的條件和手段。保險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于保險核心運營系統、數據集中、客戶服務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等領域,為保險公司實現集中化、標準化、自動化管理提供了外部技術手段。
3.有影響力的外部機構
保險行業屬于受到政府嚴格監管的行業,保險公司組織結構設計必須符合法律、法規、行業監管政策的規定和要求。母公司或大股東是另一類具有影響力的外部機構。母公司或大股東的資源和偏好也會對保險公司組織結構產生較大的影響。
4.主流的組織結構形式
參考和借鑒同業主流的組織結構形式是保險公司組織結構設計的通常做法。主流的組織結構形式一般為行業內公司所普遍采用,并被長期實踐證明是切實可行的。一般而言,主流的組織結構形式會不同程度地體現在各家保險公司組織結構之中。
除了上述列出的主要因素之外,保險公司的組織結構還受到組織規模、經營管理環境、組織的歷史沿革等因素的影響。
二、保險公司組織結構現狀分析——國內外保險公司的組織結構實踐
(一)西方保險公司組織結構變革的最新發展趨勢和動因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保險市場出現了以下新的發展趨勢:第一,市場監管放松造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第二,消費者購買行為發生演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在一家金融機構購買系列金融產品;第三,各家保險公司都在信息技術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于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
上述發展趨勢對西方保險公司的組織結構和經營管理產生了如下主要影響:
第一,保險公司的管理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保險公司對中臺部門采用了集中管理的方式;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對前臺部門采用了授權管理的方式。中臺部門職能的集中式管理有利于保險公司共享在承保、理賠領域的資源,取得規模經濟優勢,降低運營成本;而前臺部門的授權式管理(分權)有利于保險公司降低在營銷和銷售環節的控制成本,更加靈活地參與地區保險市場的競爭。荷蘭aegon保險集團將其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的特點描述為“分權式管理,集中式支持”,即aegon保險集團對各地區業務單元的經理人員授予充分的經營自主權,各地區業務單元的經理人員有權做出關于品牌管理、產品組合和分銷渠道管理等領域的決策;同時,在一些控制職能領域,特別是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領域,由集團總部實施集中管理。
第二,保險公司的組織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大多數西方保險公司已將原來基于產品線的組織結構變革為基于客戶類型的組織結構。安聯保險集團和蘇黎世金融集團在實施組織變革時,都明確提出使組織結構變得更加“以客戶為中心”,以便于實施“以客戶為中心”的商業戰略,提高市場反應速度。保險公司建立基于客戶類型的組織結構不僅迎合了消費者購買行為的演變趨勢,而且使各銷售渠道能更好地共享客戶和產品有關的信息,實現交叉銷售,更好地了解并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
第三,保險公司的銷售渠道更加趨于多元化。首先,信息技術的運用提高了中臺部門和銷售渠道的整合能力,有效降低了中臺部門和銷售渠道之間的溝通協調成本,使保險公司能低成本地利用更多的銷售渠道實現銷售,如銀行保險渠道。同時,利用信息技術開發直接銷售的方式,包括電話營銷和互聯網營銷因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而變得日益流行。安盛保險在集團層次專門設立了直效營銷(direct marketing)服務事業部。aig集團非壽險事業部下設了專門從事直效營銷業務的aigdirect。
第四,保險公司的經營方式更趨靈活,一些公司選擇了外包部分經營管理活動。信息技術的運用提高了保險公司對整個經營管理活動價值鏈的控制力。在確保控制力的前提下,西方保險公司開始將更多的不具備競爭優勢的經營管理活動外包給效率更高的第三方公司。西方保險公司最常外包的經營管理職能包括:銷售職能、營銷職能、精算職能、理賠職能和客戶服務職能。ibm咨詢公司的調研結果顯示,80%接受調研的保險公司經理人員完全認同或部分認同保險公司將與外部第三方公司建立更多的合作關系的發展趨勢。
(二)國內外保險公司組織結構的比較研究
1.前臺部門設置
(1)前臺部門設置的選擇標準
保險公司前臺部門的設計是組織結構設計的關鍵,充分體現出各家公司的發展戰略和發展階段。各家公司往往依照以下三類標準設置前臺部門。
第一,依照不同客戶類型,保險公司可以設置個人業務部和團體業務部。該種設置方法的依據在于個人保險業務和團體保險業務在產品、承保、客戶服務、理賠和分銷渠道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依據客戶類型設置前臺部門,有利于保險公司實施“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及時、準確地了解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的綜合保險需求。
第二,依照不同渠道進行設置。在實踐中,最具特點的銷售渠道包括個人人渠道、專業和兼業中介渠道、銀行渠道和直效營銷渠道。依據渠道類型設置前臺部門,有利于保險公司實施大力發展特定銷售渠道的戰略,有利于開發、管理和維護重要銷售渠道,充分挖掘渠道的潛力。
第三,依照不同產品設置部門。按照產品設置部門對于財產保險公司而言更為普遍。最常設置的部門包括車輛保險部、水險部、財產保險部、特殊風險保險部、意健險部等。這種組織結構可以體現出保險公司大力發展特定產品線的戰略,有利于公司加強對產品線業務的開拓和管理,促進與產品線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縱深發展。但是,這種設置方法不利于公司全面深人地了解客戶需求,不利于公司向客戶提供綜合保險產品和服務。
(2)西方保險公司在前臺部門設置方面的做法
按客戶類型設置前臺營銷部門是國外人壽保險公司的主流做法。比如美國大都會人壽的前臺部門分為個人客戶部和團體客戶部;ing保險美國公司下設個人金融服務事業部和機構金融服務事業部;荷蘭aegon保險集團英國公司下設個人業務事業部和公司業務事業部。一些壽險公司采用了以客戶類型為主,渠道類型為輔的設置方法。如忠利泛歐保險公司下設了公司業務部、個人營銷部和中介銷售部。另外一些壽險公司采用了以客戶類型為主,產品類型為輔的設置方法。如安盛人壽公司在設有個人財富管理事業部、公司業務事業部之外,還設立了保障產品事業部來重點開發保障類保險市場。
大多數國外產險公司的前臺部門設置同時采用了多種設置標準。第一種常見的做法采用了客戶類型和產品類型相結合的方法。比如美亞保險公司(aiu)設置了兩個按客戶類型命名的事業部(商險事業部、個險事業部)和兩個按產品類型命名的事業部(意外及健康險事業部、能源險事業部)。chubb保險公司設置了商險部、個險部,以及特殊險部和保證保險部。另一種常見的做法采用了客戶類型和渠道類型相結合的方法。安盛保險(安盛集團的財產保險分支)下設四個事業部:公司合作事業部、個人保險中介事業部、商業保險中介事業部、安盛解決方案事業部。cgnu保險公司下設了零售業務部、公司合作部和保險中介業務部。
事業部制已普遍為西方保險公司所采用。依據產品類型、客戶類型和渠道類型設置事業部是常見的做法。一些大型跨國經營的保險公司在集團層次設立地區事業部也是常見的做法。以英杰華保險公司為例,在集團層次設立了英國事業部、歐洲事業部和國際事業部3個事業部。安盛保險在集團層次也設立了11個地區事業部。另外,一些大型保險公司在集團層次引入了矩陣式組織結構。例如,蘇黎世金融服務公司在集團層次設置了4個業務線和地域相結合的事業部,包括全球公司事業部、北美商險事業部、歐洲非壽險事業部和全球人壽事業部。應該說,全球化和綜合化經營是歐美大型保險公司設立事業部的基礎。
(3)國內保險公司在前臺部門設置方面的做法
國內人壽保險公司已普遍依據客戶類型設置業務部門,大多數壽險公司都設有個險業務部和團險業務部。另外,鑒于銀行保險渠道的重要性,大多數國內壽險公司都設立了銀行保險部。
各家中資壽險公司的前臺部門設置大體相同,這與國內壽險公司的發展歷程有關。早期經營壽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僅開展團體人身保險業務。自友邦保險在1992年率先引入了保險人機制之后,個人壽險業務在國內取得了快速發展,各家壽險公司都增設了個人業務部。在2000年之后,平安保險、太平壽險率先在銀行保險領域取得了突破式發展,促使各家壽險公司設立了銀行保險部。目前,雖然各家壽險公司的業務發展重點各有差異,但基本上都按照個人業務、團體業務和銀行保險業務來設置其前臺部門(見表1)。
相比較而言,財產保險公司在前臺部門設置方面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長期以來,依照產品線設置前臺部門一直是國內財產保險公司的普遍做法。近年來,按照客戶類別和渠道設置前臺部門的做法逐步為更多的產險公司所接受(見表2)。例如,平安財產保險公司依照客戶類別和產品類別相結合設置前臺部門,都邦產險也是依照客戶類別設置前臺部門。
國內一些規模較大的保險公司,包括人保財險、平安壽險等公司已在前臺引入了事業部制。對于業務規模較大、經營能力較強的保險公司而言,事業部制已成為一種現實的選擇。對于新興保險公司而言,由于整體業務規模較小,業務結構不均衡,各職能的專業能力亟需加強,采用職能部制可能是更好的選擇,有助于公司快速提高各職能的專業能力,實現職能規模經濟,建立職能資源的共享機制。
2.中臺部門設置
(1)中臺部門設置的關鍵問題
中臺部門設置需要解決以下關鍵問題:第一,中臺部門能否在各職能領域建立專長和技能優勢,向客戶和前臺部門提供優質服務并有效控制經營風險;第二,中臺部門能否在各職能領域實現規模經濟,降低經營成本;第三,中臺部門設置能否降低前臺部門和中臺部門之間的協調成本,提高市場反應速度。
長期以來,如何實現中臺部門職能和前臺部門職能的融合、是否對某些中臺部門職能例如核保與理賠實行獨立和集中式的管理,成為保險公司的兩難選擇。對中臺部門的特定職能實行集中式管理有利于加強在特定職能領域的專長和技能,有利于控制業務風險,有利于在特定職能領域實現規模經濟,有利于建立資源共享機制。但是,保險公司對于風險的識別能力、經營管理經驗、業務流程的標準化程度、信息系統的支持程度等因素,均對保險運營的集中化構成挑戰。另外,設立獨立的中臺部門并實行集中式管理,可能提高前臺部門和中臺部門之間的協調成本,影響市場開發的效率。伴隨著保險行業的發展和數據的積累,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運用,保險公司承保、理賠等運營流程的標準化水平和自動化水平顯著提高,前臺部門和中臺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成本顯著較低,有力支持了對核保和理賠等中臺部門職能實行集中式管理的做法。
(2)西方保險公司在中臺部門設置方面的做法
西方保險公司在承保和理賠管理領域大多采用了集中式管理的做法。在承保管理方面,由于西方保險公司已掌握了較為先進的風險評估和風險定價技能,并已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數據,除了少數較為復雜和規模較大的風險之外,西方保險公司已基本能將承保的風險因子程式化,并將業務流程標準化,借助于信息技術系統實現遠程電子核保。依據集中程度的不同,集中的承保管理可以分為完全集中模式、分險種集中模式、分地域集中模式、分客戶集中模式和混合集中模式。例如,蘇格蘭皇家銀行保險公司在英國國內采用了完全集中模式,設置了獨立的保險服務部,統一負責下屬各保險品牌的業務承保。美亞保險公司采用了分險種集中模式,按照不同險種設立了若干個承保中心。友邦保險公司對分客戶集中模式進行了探索,設置了專門面向小型商業客戶的承保中心。在理賠管理方面,大多數西方保險公司也設置了專門的理賠部門對全公司的理賠進行統一管理。例如,美亞保險公司專門設立了理賠事業部對其全球2000多名理賠人員進行了統一的管理。另外,許多西方保險公司,例如蘇格蘭皇家銀行保險公司充分借助于信息技術系統,實現理賠流程的標準化和自動化,能對簡單賠案進行快速定損、理算和賠款,大幅提高了理賠環節的管理效率。
(3)國內保險公司在中臺部門設置方面的做法
在核保和理賠等中臺職能領域,國內人壽保險公司和財產保險公司在組織結構設置方面存在著差別。國內人壽保險公司基本都設立獨立的核保部(或履行核保職能的業務管理部)、理賠部。對財產保險公司而言,其中臺部門設計存在一定的差異。一些財產保險公司設置了獨立的核保和理賠部門,而另一些財產保險公司則將核保職能納入了前臺部門。例如,太平洋財險設立了單獨的核保和核賠中心,而人保財險則將核保職能納入各相關產品事業部中,設立了獨立的理賠部。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產險公司的主要業務領域,如大型工商保險、水險,要求核保職能與銷售職能實現更為緊密的結合,有利于核保和銷售環節的融合,提高展業的效率。
總體而言,國內保險公司在承保和理賠管理領域采取集中式管理的做法尚處于探索階段,一些領先保險公司,如平安保險集團已取得顯著進展。平安保險集團選擇了完全集中管理模式,并于2004年啟動全國后援管理中心的建設。后援管理中心將逐步集中平安保險3000多個分支機構的運營管理職能。截至2006年底,平安保險的后援中心已經完成全部個人壽險業務和銀行保險業務的核保和理賠集中,完成60%的產險業務的理賠作業集中,車險核保自動化比率達到50%。”其他國內大型保險集團,包括太保集團、中國保險集團、中國人壽也紛紛開始建設全國后援管理中心。
三、西方保險公司組織結構研究的幾點啟示
(一)建立基于客戶類型的組織結構
如前所述,西方保險公司普遍采用了基于客戶類型設置前臺部門的做法。采用這種做法的動力主要源自于“客戶第一”的理念和消費者趨向于“一站式”購買金融服務產品的購買行為。同時,西方大型保險公司都實現了綜合化經營,基于客戶類型設置前臺部門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公司內部交叉銷售產品的成功率,有利于保險公司降低經營管理的復雜程度。在我國,保險公司基于客戶類型設置組織結構將成為一種發展趨勢。例如,平安保險集團旗下的壽險公司和財險公司都采用了依據客戶類型設置前臺部門的做法。
(二)對承保、理賠等職能領域實施集中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運用,在承保、理賠等領域實施集中式管理具有明顯的優勢:第一,承保、理賠技能和專長能在公司內部低成本地實現共享;第二,業務風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實踐中,西方各家保險公司都在承保、理賠等領域實現了不同程度的集中式管理。運營管理的集中化已成為國際保險行業的通行做法。
然而,國內保險公司要成功推行承保和理賠等運營領域的集中管理,必須充分考慮公司現有的經營管理能力、經營管理環境、自身業務規模、發展階段、人才隊伍狀況、核保技術以及信息系統建設情況、險種差異性和地域差異性,選擇合適的集中管理模式,還需要為集中式管理模式配備相應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和專業技能強的人員,并需要克服許多執行方面的困難。
(三)更為廣泛地運用信息技術,優化經營管理流程,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西方保險公司已完全將其經營管理模式承載在信息技術系統之上。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于經營管理各主要環節,包括營銷管理、銷售管理、承保、理賠等。在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體系中,經營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設計是基礎,而信息技術則為經營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的運用提供了技術條件。因此,保險公司必須持續改善經營管理水平和業務流程,并不斷通過信息技術實現管理進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四)明晰公司的戰略定位,基于公司的戰略需求設置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設計體現出保險公司的經營發展戰略。由于西方保險市場已發展得較為成熟,西方保險公司一般具有清晰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戰略,充分體現在其選定的業務范圍、經營地域、分銷渠道、經營管理活動之中。許多國內保險公司還處于初創期,尚未確立清晰的戰略定位。為了在市場競爭中更好地生存與發展,各家國內保險公司應盡早明晰戰略定位,對重點業務領域、重點經營地域和重點分銷渠道做出選擇和取舍,并對組織結構進行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