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實習計劃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07 11:37: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就業實習計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就業實習計劃

篇(1)

一、引 言

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有很多,如,大學盲目擴招、就業觀念固化、就業服務體系不完善,而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高等教育與實際脫節。目前的高等教育,存在著課程結構與現實脫節、授課內容空洞化、教育方式模式化等問題,“批量生產”的多為閉塞型人才,無法快速投身于工作一線。

高校的人才培養與企業的實際需求難以對接,僅靠目前的高等教育,并無法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求職學生大多是理論型、中長線學科,實際動手能力非常欠缺。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機械類專業,對實踐能力要求更高。所以,要調整機械專業教育的培養模式,優化教育結構。

應用型高校機械類專業要求學生除了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還需要豐富的實踐能力。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需要較長時間的實踐操作練習的。目前大部分機械專業的學生在教學計劃中,實習實踐的方式和時間都不是很理想。因此,可以對教學計劃和學生培養模式進行修訂,增加學生的實踐時間和實習模式。

為改變學生缺少實踐教學的這種狀態,可以通過建立一種實習、就業一體的校外實習基地模式,培養本科機械類專業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的理論和實際能力,促進其就業競爭力。

二、應用型高校機械類專業校外實習就業一體化基地的作用

1.實習基地建設是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通過實習基地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學生實習、甚至頂崗實習,是學生走向就業崗位的橋梁。應用型高校機械專業,應該關注學生理論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2.實習基地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專業教學實踐環節的需要,是教師提高創新能力,完善自我和培養實踐型人才的需要,是教師鍛煉和豐富自己實踐經驗的過程。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有利于引導院校面向產業、企業需求調整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促進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促進學生就業,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3.實習基地是重要的育人基地。大學生在參加實踐的過程中,能夠及早的熟悉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才觀、就業觀。實習過程,能夠引導他們把社會需要與個人發展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充分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4.建立實習、就業一體化基地,可以解決機械專業學生就業的問題,同時能更加緊密地把學校、企業的需要聯系起來,互惠互利,實現學生、學校、企業多方共贏的局面。對于提高工科院校機械專業教學、實踐教學質量和學生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三、實習、就業一體化實習基地的建設思路

1.建立校企合作平臺

工科機械類專業就業面廣,但是,在選擇實習就業企業合作時,學校可以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的特點,依托地方經濟的產業,選擇典型的龍頭企業,建立校外實習就業基地,為地方和企業培養應用型人才。在合作模式下,大學一二年級主要是在學校學習基礎課程,夯實理論基礎,大學三年級主要是學習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為以后從事相關專業打下基礎,大學四年級時則采取學生自愿報名,校企聯合選拔學生進入校企聯合培養階段,有針對性地學習企業的技術、管理和企業文化,使教學與企業需要緊密結合,有目的地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使人才培養目標與就業真正地有機結合。

2.建立完善的實習基地管理機構,共建教學團隊

校外實習基地的管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校企雙方都應該高度重視,成立實習管理工作小組。實習管理機構成員必須崗位職責明確,有專人負責學生實習安排,校企雙方的溝通和協調。校企雙方共同建立一支在理論和實踐中都具有良好經驗的穩定的實習師資隊伍,從而建立一套良好的學生實習實訓師資保障體系。

3.校企共建實習基地管理文件和教學文件

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應規范,必須建立完善的規章管理制度。校企雙方應該制定實習基地規劃、建設、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實習基地建設和管理規劃、實習類型、學校與實習基地各自應該承擔的基本義務等。

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學生實習的各種規章制度,制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指導學生在實習基地相關理論和實習教學活動的開展。雙方共同制定學生學習、實踐期間的教學計劃、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指導學生培訓、實習活動的開展。

4.改革教學體系,加強校企雙方理論課程與實踐的銜接

學校聘請校外和企業的專家,及時對學生的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對實習計劃做出相應的調整。學校的理論課程一定征求企業相關人員的意見,要與企業人才培養的需求相一致。學校可開設企業所需要的基礎專業課程,實訓前開設企業的部分專業課程。實踐實習時,學生在企業可以由企業的工程師與學校的教師聯合實踐教學。學生的畢業設計課題可以選擇與企業生產實際相關的內容,由企業工程師和學校教師共同指導,做到真題實做。

5.改革傳統實習模式,加大實訓力度

機械類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決定了其實習是需要較長實踐的,因此,需要改變傳統的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模式。實習基地是學生的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社會實踐等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很多企業由于擔心學生來企業實習,影響正常的生產,所以都不愿意接收學生的實習,即使是接收了,也只能讓學生參觀為主,實習效果不理想。因此,學校必須與企業加強溝通、協調,充分利用寒暑假,調整實習實訓的時間,延長實踐的培訓時間。一般學生在企業可通過半天理論學習,半天實際操作,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加強動手能力的鍛煉。每個階段均要進行企業實訓的理論和實踐的考核,考核合格者進入下一階段的企業技能知識的學習和實踐。

校企建立合作長效機制,使學生在長達2-3月的實習或設計實踐中,每隔1-2周輪崗頂崗一次,每個崗位安排生產的師傅或工程師直接指導,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生產流程中大部分環節的知識技能,并且對其他工序的實踐環節知識也都有所了解,避免了傳統實習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6.建立完善的企業錄取機制

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錄取實習學生的機制。學生來企業實習時,學校與企業協商,制定實習學生的培訓計劃,協商好學生的住宿、學習、實踐操作、考核的時間表。學生在企業的階段,理論、實訓的考核通過后,方可進入下一階段培訓實訓過程。所有考核均通過的學生,可以與企業簽訂就業協議。在學生完成畢業設計后,直接進入企業的各級工作崗位。

7.建立校企產學研的合作與學術交流機制

機械類工科專業青年教師,很多沒有企業經驗,實際工程知識很少。只有深入企業,積累工程經驗和拓寬專業視野,才能適應高等教育和實踐教學的迫切需要。而實習基地恰恰為學校青年教師提供了這一平臺,可以促進教師與企業的工程師進行技術交流。

校外實習基地在生產過程和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一些科研難題或技術改進的問題,學校可以利用科研、技術優勢為校外基地提供技術服務,促進學校的產學研的發展。通過產學研,讓學校教師、學生參與企業實際項目,達到了實踐鍛煉的能力。學校、企業可以通過科研項目,共建科研團隊。

學校可以聘請實習企業的專家擔任學校的兼職教授,為學生作學術報告,組織學生進行各種討論交流。學校也可以與企業一起承辦或參與學術屆的科研活動、學術交流和學術報告等,將企業中的科技問題與科研學術屆的專家進行交流合作,增強企業的科技競爭力。

8.加強校企溝通,促進學生的專業認識,增強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

校企雙方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對在校學生做好企業和工作崗位職能的宣傳。學校可以聘請實習基地單位的相關管理人員,為學生作職業規劃、企業崗位介紹等講座教學,促進在校學生對本專業的認識,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學習的興趣,及早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為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四、結束語

將機械專業學生的實習、就業結合起來,建立校外實習就業基地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實習質量的提高,也為學生順利就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長沙大學與長沙的多家工程機械企業合作,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優質實習就業一體化基地,經過多年的合作與探索,進一步深化實踐教學,初步建立了一套實習就業一體化基地的管理體系,培養了許多實踐能力較強的機械類專業人才,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楊水根.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校外實習基地管理探討

[J].繼續教育研究,2008,(4).

[2] 楊洋,韋小英.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實習模式探索[J].

廣西大學學報,2008,(6).

[3] 屈俊林,肖祥.本科專業就業實習基地建設研究[J].職

業時空,2010,(1).

[4] 易洪雷,薛元.基于校企合作聯盟模式的校外實習基地

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4).

[5] 韓英,張雅君.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的探索與實踐[J].北

篇(2)

二、實習生角度的思考

(一)實習生計劃給大學生帶來的利益

1、了解企業,了解自己,做好職業規劃

通過實習,實習生可以得到更多有關實習企業的信息,接觸、熟悉崗位、單位業務,真正認識工作環境,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標準與自身能力的差距。同時,實習生也能夠充分了解自己想做什么,職業傾向如何,親身體會自己是否喜歡這個行業,在實習過程中逐漸形成明確的自我認知,明白學什么,要什么,能夠得到什么,需要自己付出什么。并在此基礎上,切實思考自己將來的就業方向,對今后的擇業方向做出更客觀理智的規劃。

2、進入知名企業的敲門磚

目前,跨國公司及國內知名企業幾乎都具備了完善的實習生制度,通過招聘、培訓、績效考核及薪酬制度等一系列方式來全面考察員工,并直接從實習生中招聘優秀的人才留在企業工作。對大多數大學生來說,實習生是進入國內外知名企業最理想、最便捷的方式,只有進入了實習生的行列才會有機會進入向往的企業工作。

3、接受職業化培訓,轉變角色

企業給在校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有助于幫助他們盡早實現角色的轉變,從學校到工作崗位,實習生的角色轉變不會一步到位,他們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需要接受職業化培訓。培訓過程中,企業為實習生量身定做培訓課程,除對公司概況、企業文化、企業規章制度等進行介紹外,還要針對實習生初涉職場這一特殊情況,增加壓力緩解、時間管理、職業道德、工作心態等培訓內容,幫助實習生盡快適應企業環境,認同企業文化,融入企業的氛圍,實現從思想到行為全方位的快速的角色轉變。

4、獲得可觀的薪酬待遇

大學生利用暑假或者寒假業余時間到企業實習,不僅可以接觸社會、熟悉行業、認清自己,準確定位自己的職業生涯和發展規劃,還可以獲得一筆可觀的收入。

(二)實習生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企業

作為一個剛出校門的實習生,無論實習期間從事什么工作、實習的目的是什么,都要抱著虛心學習、展現能力的態度,而不能認為實習就是一個形式,對實習工作不重視等不正確的想法。同時,實習單位的選擇,首先要和自己的興趣和人生規劃尤其是職業規劃相結合,還要考慮到所修專業等因素,最好能將興趣、人生規劃和專業三者相結合來進行理性選擇。

2、實習生與企業應簽訂實習協議

實習生沒有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沒有正式確立,實習生權利保護的法律法規又相當匱乏,在實踐中實習生的權利得不到切實的保護。因此,簽訂一份實習協議顯得非常重要,在實習協議中,雙方就實習期內實習時間的約定、實習期間實習報酬的約定、實習過程中實習生發生傷亡的處理、實習生在實習期間知識產權歸屬的約定等相關問題達成一致意見,這份完善的實習協議可作為實習過程中糾紛處理的重要依據。

三、企業角度的思考

(一)實習生計劃給企業帶來的利益

1、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實習生制度是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只要在企業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具備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都會提供一切能夠提供的資源和機會,幫助社會來培養人才,讓實習生真正地了解社會、了解公司運作,有一個重新認識自己、定位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平臺。特別是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之下,企業更應當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企業能力范圍內,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

2、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2007年國家稅務總局發出了《企業支付實習生報酬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規定企業支付給在本企業實習學生的報酬,可以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時扣除,從財政上予以支持;現在,許多行業主管部門又陸續推出了各種實習補貼政策,加大支持力度。這些政策對一些創業初期的企業,或者中小型企業而言,尤其具有吸引力,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另外,從企業自身來說,一些短期內空缺的人員崗位,或者是一些不需要招固定員工的崗位,也可以交由實習生來承擔,節約企業的開支。

3、提高招聘的準確性,豐富企業形象

實習生計劃是招聘和甄選的延伸,通過一段時間的實習,經過有效觀察、評測,企業對實習生的知識水平、崗位適應情況、人際關系交往能力等都會有比較準確的把握,在全方位準確了解實習生基礎上選拔人才,提高了招聘的準確性與可靠性。企業推行實習生計劃,讓更多的大學生受益,利用大學生的口碑營銷來樹立起企業的品牌,豐富企業的形象,提升知名度與美譽度。

(二)企業需要注意的問題

1、防止成為“黃埔軍校”

企業應該精心打造實習基地,更加有計劃地招收實習生。有部分學生進入企業實習不一定想真正加入該企業,而在于將實習經歷作為進入其他知名企業的跳板。因此,企業在招聘實習生的過程中,需要關注人崗匹配,需要利用面對面溝通的方式了解實習生的興趣愛好、未來職業發展預期,綜合各種信息推斷學生尋找實習的動機,避免成為為其他企業培養人才的搖籃。實習期滿,要收集實習生對公司和工作的反饋,特別是注重收集選擇離開的那部分實習生的意見,為改進下一年實習生計劃做準備。

2、新《勞動合同法》過分保護勞動者權利,勞動關系沒確立

在勞動關系方面,一方面,實習生與實習單位是否建立勞動關系還沒有統一說法,但是目前司法實踐中主流意見基本上傾向于實習生與實習單位不建立勞動關系。另一方面,教育部、財政部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中對實習生的權利義務也做了一些規定,如“不得安排學生每天頂崗實習超過8小時”,“實習單位應向實習生支付合理的實習報酬”。這樣,造成了很多時候實習生與企業之間的勞動關系難以處理。因此,從中小企業作為實習單位的角度出發,與實習生簽訂一份實習協議很有必要的,可在協議中明確實習報酬的標準、實習紀律、實習生過錯造成單位經濟損失的處理、實習生人身意外保險、學校在實習過程中的職責要求及學校的法律責任等。

篇(3)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106

頂崗實習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律的必然要求,是會計專業高職院校教學改革和發展的必然選擇,使得高職院校學生適應現代社會就業。《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引導建立企業接收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的制度,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高等職業院校要保證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根據教育部的要求,許多高職院校都把第6學期安排為“項崗實習”。筆者通過對部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情況的調查和深入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高職會計專業頂崗實習的實施過程

高職院校學生從三年級第一學期開始,將學生安排到對口的企業或公司參加頂崗實習,會計專業學生自主聯系或由系部聯系等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得學生找到實習的單位,確保學生頂崗實習的順利進行。學生找到適合會計專業的單位,然后和單位簽訂實訓協議。按照學生頂崗實習的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要求學生確定實訓的目標、實訓的內容,在實訓過程中企業的師傅帶領學生完成實習工作。單位師傅給學生寫實習鑒定書,評價學生實習的效果。實習結束要求學生寫頂崗實結,從而學生的實習過程結束。教師根據學生實習所交的材料還有學生在單位的表現,還有教師到現場對學生實習的了解情況,對學生頂崗實習進行考評。

二、高職會計專業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較難找到對口單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人數較多,很難找到能夠一次性容納為數眾多的學生集中頂崗實習,單位接收有困難;所以頂崗實習單位目前是由學校牽線與學生自找這兩種形式相結合。

(二)學生實習期間安全管理問題。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實習單位安全設施不健全,學生上班期間出現安全事故;第二,實習單位疏于管理,學生上班以外在廠區或在社會上發生安全事故。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正常的頂崗實習秩序,不僅會給實習單位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還可能給學校帶來許多麻煩。

(三)頂崗實習學生和單位比較分散,不便管理。由于學生 實際人數和其他客觀因素的限制,導致學生分布在不同的實習單位或同一單位的不同部門,有的甚至不在本市或本省,這也給學校對學生的追蹤管理造成了不少困難,同時由于分散,給學校和老師在聯系學生,時時關心學生項崗實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不小的困難。

(四)學生自身狀況導致實習困難。一是認識上期望值太

高。很多學生認為經過三年學習自己已有了不少本事,能為企業創造不少價值,因此非常在乎實習單位的崗位安排,如果實習崗位安排沒有達到要求,情愿不實習甚至到了實習單位也要打道回府。二是自身能力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差距。接受頂崗實習單位比較重視的能力,如溝通協調、積極的態度與行為、職業道德、持續學習、團隊合作、思考與解決問題等,恰恰是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薄弱項目。由于學生缺乏具體的會計專業操作經驗,學生不能把會計專業課程知識融會貫通,并會計知識不扎實、似懂非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習成績和實習效果。三是很多學生工作積極性不高。目前會計專業的在校學生接受教育的方式多半是被動的學習,學習課程均為專業教學計劃安排的課程。還有實習崗位來說,缺乏輪崗換崗與接觸企業核心管理崗位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一方面不能全面學習各個崗位的知識要領,另一方面也不能發揮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五)院校方面的問題。現在,很多院校都在抓學生的就業率,很多高職院校出臺了把學生的頂崗實習和就業聯系在一起的政策 :“規定必須和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的畢業生才能去頂崗實習”。但是許多單位可以接受學生實習但不愿聘用,或者是讓學生拿到畢業證以后再簽合同。這樣一來,部分學生簽不到就業協議或勞動合同不能去頂崗實習。但是不去頂崗實習又沒有實習成績。所以這些畢業生就找一些小商店,小公司,花一些錢,讓它們在就業協議上蓋章,算找到工作了,能頂崗實習了。造成就業率的虛假和頂崗實習的虛假。

篇(4)

[作者簡介]方振龍(1976- ),男,吉林長春人,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工程分院機電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機電實訓基地管理及機電技術應用;陳國才(1960- ),男,吉林長春人,長春職業技術學院裝備處處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實訓基地管理及電子技術應用;于福權(1979- ),男,吉林長春人,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工程分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機電一體化技術、計算機軟件技術應用。(吉林 長春 130033)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08-0157-01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應該適應市場需要培養實踐技能強的專業技術人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作為裝備制造業的中堅力量,實踐技能的提升及與企業需求的零對接是實現目標的關鍵。在學生實踐技能提升過程中,建立符合緊跟機電一體化產業調整及技術發展的實踐教學體系和實訓基地至關重要,是解決企業“急招機電應用技術人才”“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不好就業”的主要方法。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闡述機電一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和實訓基地現狀及解決辦法,以適應產業調整和技術升級所帶來的學生實踐技能滯后的現象。

一、構建適應產業調整及技術升級的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在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階段,首先要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現狀,掌握機電一體化產業現狀,明確專業定位。經過對部分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計劃的分析,目前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基本按照“機、電兼顧”定位,但實際上機械工程與電子技術分屬不同學科,包含技術廣泛,三年高職學習機、電兩門技術都掌握時間不允許,也不必要。機電產業現狀表明,自動化技術的引入使得機、電密不可分,計算機、plc、單片機技術的應用帶來的是機電一體化專業應定位在“電子、機械、自動控制相互融合”。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重構要分成三步走:分析產業現狀,企業、專家、教師共同確定模塊化方向,重構實踐教學體系。

1.設立若干個模塊化方向。高職教育要保持其自身特色,必須強化專業方向,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特性,充分發揮高職教學的特色。可進行模塊化方向的設置:電氣自動化模塊化;機電一體化論證、設計、開發模塊化;數控機床維修模塊化;自動生產線及工業機器人模塊化。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解決與企業零對接的問題,跟定向企業協商進行訂單式培養。

2.重構實踐教學體系。高等職業教育學校課程體系建設應從職業教育著手,依照工作需具備的水平和技能進行分析。要以應用技術為主線,以實踐技能為核心,對實踐能力課程進行整合和強化,充分考慮技能培養過程實踐操作方式的銜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實踐課程體系由整合課程和技能模塊課程構成。

整合課程。機械原理及制圖:包含原機械制圖主要內容,增加AutoCAD、UG、CAM內容,融入測量與公差,使學生掌握制圖過程的基本操作。自動控制基礎:涵蓋電工電子技能、氣液壓傳動等方面,促成自動控制過程中的電、氣、液有機融合,便于學生對一體化設備整體設計與維護維修的理解。普通加工基礎:包含普通車床、普通銑床、普通鏜床等內容,將普通零件加工過程連成一線,培養學生普通加工的能力。信息技術基礎:包含計算機文化基礎、界面控制、簡單編程等內容,是學生具備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機電產品一體化設計:包含機電產品一體化產品設計方法、測試原理和整體應用等,將機電一體化產品設計過程完整體現,提高學生的機、電、自動控制綜合實踐能力。

模塊化課程。課程根據模塊化方向,結合機電專業的技術發展和人才需求,可在學生畢業實習時進行,為學生上崗實習及就業打下基礎,在課程進行中,可以把模塊分成若干個子模塊,讓實習學生進行子模塊訓練,訓練學生的相互協作能力、團隊素質。安排實踐教學課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一是數量。普遍情況下實踐課時應占教學總課時的一半。二是恰當的時間。實踐教學要分成課內實驗、階段實訓、畢業實習三部分,與課程同步,做到“學中做、做中學”,進行不間斷知識傳授。

二、構建“三輔助、二融合、一交叉”的機電技術應用實訓基地

高職院校比較重視實踐教學。實訓基地是實施實踐教學的基礎和首要條件,目前在高職院校中一般都作為重點支持對象,但實訓基地功能很多,能不能完全體現功能取決于實訓基地的運營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長春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采用“三輔助、二融合、一交叉”實訓基地運營模式,效果良好,滿足了學生實驗實習實訓,受到了社會好評。

1.“三輔助、二融合、一交叉”的機電技術應用實訓基地。實訓基地作為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主要功能是滿足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同時兼顧實訓基地的科研、培訓、生產、社會服務等功能。“三輔助、二融合、一交叉”的機電一體化實訓基地,三輔助即輔助教學、輔助科研、輔助生產,二融合即職業能力、職業素質,一交叉即實驗實訓實習的交叉訓練。實現學生實訓功能的提升,從技能鑒定的角度給予學生評價,注重應用技術能力,廣泛開展社會培訓,進行產品生產,形成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功能。

2.分析崗位需求,構建機電一體化綜合實訓室。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培養的學生主要是面向機電產業的崗位,進行機電技術應用、設備維護、電氣設計等工作,綜合實訓室是將機電一體化產業中典型的技術、設備融合到一起進行綜合實訓,主要包含機加技術、電工技術、電子技術、電氣技術、檢測技術、傳感技術、信息處理、電力技術、伺服技術及系統總裝等實踐課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實訓過程中得到發揮,教師進行引領及輔導,實訓結束后學生應能進行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操作、維護、維修甚至設計改造等工作。

3.構建校企融合的實訓基地文化氛圍,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實訓基地是職業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主要教學場所,文化屬性介于學校與企業之間,是企業文化的先導。實訓基地文化建設應該包括企業文化的物質層次和精神層次,即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有機融合。因此,構建實訓基地文化氛圍應以實訓室文化為主題,實訓基地文化建設既包含校園文化,又有企業文化的特色,其價值導向創新、真實,充分利用校園文化的技術性和企業文化的實用性,在實訓過程中發揮教師、學生、專家、技術能手的優越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科技應用水平,大幅度提高畢業生的素質。

4.循序漸進的實訓基地建設。由于高職教育教學的特色,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和實訓基地改革和探索都是為了滿足企業對用人的需要,在實踐教學體系改革過程中,要遵循產業技術升級的規律,根據各院校實訓基地現狀進行實踐探索,有根有據地落實到實訓基地訓練中,這就要求實訓基地要有多技術、多工種的實踐教學工位,需要大量的、不斷更新的教學儀器設備,大量的投入也會造成利用率不高,因此需要實訓基地管理團隊進行有計劃的投入,逐步滿足或領先產業技術升級。

[參考文獻]

[1]陳章言.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之我見[J].職業教育研究,2007(12).

[2]黃亞妮.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較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4(28).

篇(5)

下面以我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我校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課程比重過多,專業課程比重偏少。公共課門數少、課時比重大。而專業課程特別是專業方向課程課時量偏少,課程門數偏多,“大而全、小而全”導致許多課程只能泛而不精,學生只能了解皮毛。

(二)實踐課比重偏少,理論講授比重偏多。旅游管理專業作為一個應用型極強的專業,實踐課程環節必不可少。按合理的課時量分配應該是公共課、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四部分課程數和學時數依次應構成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菱形結構。

(三)課程設置過細。我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門數偏多,面面俱到,這導致了學習起來大而不精,缺乏專業職能方向性和技能提升的連續性。

(四)課程設置未體現地方特色。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應用型極強的專業,課程設置不僅要體現旅游管理專業本身的特點,同時還應體現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地方優勢資源,凸顯自身的地方特色。

二、我校旅游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設置優化與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1 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計劃的優化

旅游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調查。通過對行業企業的調查、走訪,行業專家座談了解分析,總結出旅游管理專業人才應具備語言溝通表達、信息獲取、服務交流禮儀、就業、實際操作、社會適應、自主學習、科學研究、創新實踐、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并掌握一門以上外語,懂得各國、各地的民風民俗、生活習慣。

修訂優化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教學計劃。通過課程體系的改革,可以達到全面改造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目的,使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更加突出,使專業的應用型更加凸現,因此我們主要確定了專業基礎、專業核心、主要專業課、專業方向選修課和實踐課程模塊。因此我們對這五個模塊進行的廣泛的調研和深入的探討。

根據教育部工商管理類專業的要求,開設了微積分、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線性代數、統計學、經濟法、管理信息系統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模塊主要為學生就業提供支撐,學生通過學習后,入職技能會提高,為學生搭建一個比較高的平臺。開設專業核心課:旅游學概論、現代服務業管理、酒店管理概論、旅游市場營銷、旅游財務管理、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經濟學、旅游商務英語、旅行社經營管理、旅游心理學。為了拓展學生職業能力、市場的需求和學生的興趣,開設了專業選修模塊以二選一的模式讓學生門自主選擇。增加專業課程課內實踐課時的比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專業選修課,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拓、展職業發展能力。同時我們根據行業發展和就業需求建立和拓展了多地專業實習基地,通過旅游企業認知實見、專業講座、旅游拓展綜合能力訓練、專業見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來提到學生的專業認識、零就業期、職業發展設計等。

2 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健全管理體系。對于管理體系的建立采用了校院系企四級分工負責管理方式。校級教務處進行監控職能管理,保證實習確實按質按量完成。二級學院進行專業性實訓中心、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實習計劃的申核,實踐教學、科研、培訓任務的下達。旅游管理系組織實施、基地的建設與發展,實踐教學管理章程的擬定。校外實訓基地由院企雙方根據合作協議共同管理,按行業發展變化安排教學環節,實施質量監督和考評。

實踐教學層次體系。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應有循序漸進的層次性,它必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研究問題的能力和開拓創新的能力。因此,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專業中實踐教學應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形成“認知實踐、―模擬實訓―專業短期實習―長期定崗實習―研究實踐”的全方位的立體化分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

(1)第一個“實踐”:第一、二學期為“認知實踐”,完成校內通識課和專業基礎課,到企業實地參觀和聽取行業專家講座等形式,進行行業認知實踐;認知實踐的課程主要是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讓學生對今后的工作產生感性認識;實踐的方式有酒店參觀實習、旅游景區考察,會展和旅行社實際參觀,進行案例分析討論、課堂演示等多種形式的實際訓練,此外還可安排野外集中實習,我們在這方面安排了旅游地理學與旅游資源調查實習、游客市場調查實習,旅游拓展能力訓練實習等。

(2)第二個“實踐”:第三、四、五學期為“課內教學與實訓”,在學校進行專業技能課的學習,并在校內進行餐飲、客房、前廳等部門輪崗實訓。主要是利用校內實訓室,如形體訓練房、多媒體教室、模擬餐廳、模擬客房、模擬酒吧、導游模擬實訓室、旅游規劃設計室,以及旅游電子商務、旅游信息系統等實驗室。在校內進行模擬實訓是配合專業課的課程實習,也是校外實戰實習的前奏,它既減少了師生在學校與企業間的奔波,提高了實習效率,也節省了教學經費。

(3)第三個“實踐”:第六、七學期為“頂崗見習”,學生到旅游、酒店企業集中頂崗見習。到旅行社見習,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計調工作、接待工作和綜合業務工作,到酒店企業見習,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門的服務流程和基層管理等,到旅游景區見習,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區的經營體制、運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點導游講解的技能等,實習期為半年左右。

(4)第四個“實踐”:第八學期為“就業創業實習”學生到酒店企業就業實習,同時為就業創業打基礎。本層次是為提升學生專業能力而設計的,通過專業實踐,一方面給學生零就業提供了施展機遇和施展才華的場所,另一方面學生的到來給旅游企業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為旅游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同時旅游企業也能從中發現和選拔人才。

(5)第五個“實踐” :第八學期為“畢業論文與社會實踐”,學生到酒店企業進行社會調查,同時完成畢業論文。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僅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而且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這里研究實踐不是單純的研究,而是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研究實踐也可選用教師科研工作緊密結合的課題,學生通過參與教師的科研,提高了學生的理論水平及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指導老師應要求學生圍繞論文選題或專題設計項目,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通過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分析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來完成畢業論文。

參考文獻:

[1]楊尚英,等.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索與創新[J].中國科技信息,2009.6:200-201.

篇(6)

【項目支持】蘭州交通大學“本科教學工程”重點支持項目。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7-0249-02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教育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重大改革項目,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未來較長時期內我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舉措,是促進高校培養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的一項新的“質量工程”[1],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而實習教學是培養工程技術人才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是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實踐過程,在促進學生的知識轉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培養動手能力和專業所需的基本技能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理論教學的繼續、深化和體檢,有助于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是實現“寬專業、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也是培養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創新性人才的必要條件。

目前,大部分設置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高校現有的實習模式主要為現場實習,該項創新改革研究旨在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把原來單一的現場實習轉變為現場實習與非現場的網絡化實習相結合的實習模式,并在以后的實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網絡化實習體系的建設與創新無論是從國家的培養“卓越工程師”和創新型人才,還是從學生自身的就業工作方面來看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并且對于嘗試改變傳統的實習模式無疑具有及其重要的研究意義。

1.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實習現狀分析

通過調研其他高校的給排水專業實習現狀[2―3],以及就實習問題進行的多方面討論,并結合多年實習教學的經驗及參加實習的學生反饋的相關信息,提出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實習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實習經費少,實習質量不能保證。現有的實習基地的實習工藝大部分是在20世紀90年代或之前設計的,有些工藝已經嚴重滯后,不能適應當代水處理技術水平的發展要求,但是目前大多高校沒有足夠的實習經費組織學生去全國各地看看比較先進的新工藝、新材料,導致最新的水處理技術在現有的實習范圍內看不到,造成實習質量下降,學生信息相對閉塞。

(2)實習基地有限,指導管理不到位。目前給水排水專業各校的實習基地都較少,實習資源有限,選擇余地小,臨時聯系的實習基地特色和內容不是足夠的了解,不能做到深入的指導。

(3)實習教學資源不足,學生人數多,講解員少。實習過程中,學生人數較多而講解員較少,師生比達不到實習要求,再加上現場噪聲大,學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有差異,導致學生跟不上講解員的節奏,從而影響了下一個單元的學習,并且打亂了實習秩序,實習走馬觀花,嚴重影響實習效果,對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有很大影響。

(4)實習時間短,實習形式比較單一。雖然給水排水專業有三個階段實習,即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4],同時實習層次和實習要求也是由淺入深,但是由于考慮到實習基地的接收能力和學生的安全性等因素,在每個實習基地的實習時間較短,并且三個階段的實習形式都主要為參觀實習,不能達到實綱的要求,不能全面了解水處理構筑物的池體結構,對學生掌握專業內容及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產生諸多負面影響。

2.給排水工程“網絡化”實習體系的建設與創新

2.1“網絡化”實習體系的構想

鑒于上述存在的諸多問題,結合目前網絡強大的信息傳播功能,提出了“網絡化”實習體系建設與創新的構想,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構建“網絡化”實習體系。

(1)建立網絡化實習基地

由于受到實習經費的限制,不能保障學生外出實習學習更多的知識。對此,為了保障實習質量,先保證專業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出去實習,去全國各地有新工藝新設備的有代表性的水廠實習,現場錄制視頻和拍圖片,然后整理成紀錄片格式,建立非現場的網絡化實習基地。通過此舉措施,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實習范圍,增加學生的實習興趣,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而且在較大程度上培養了青年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

(2)實現實習基地的動態化

以“水聯網”的命名,開通一個主要用于實習動態交流的微博系統。在每個階段的實習前后一到兩周內,通過微博通知實習消息,并在實習動員大會中,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問題,探討實習報告的寫法等內容,真正實現實習的動態化,并在微博內增加學生實習反饋信息欄目,及時完善實習系統。

(3)開創圖紙版實習基地,保障學生實習的深入化

對實習中的重要構筑物進行圖紙化剖析,形成圖紙輔助實習法。為保證本項研究順利實施,就需要收集構筑物的初步設計階段或施工圖階段的圖紙,進行歸類處理,變成PDF格式,再配以現場拍攝的照片,形成圖紙版的校園網實習基地,便于學生在實習前后和學習《水質工程》課程的時候隨時查閱,進行深入研究學習。

(4)開發立體版的實習模型,打造全方位剖析、動靜結合的實習理念

及時歸納總結實習中和課程學習中難于掌握的重點構筑物類型,利用Solidworks、Pro―E等三維實體型軟件對其內部構造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形成立體版的實習模型,并采用Authorware軟件來模擬水流動狀態,形成靜中有動、動靜結合的實習理念。

2.2“網絡化”實習體系實踐與應用

在過去的一年里,根據給排水專業本科實習所處階段的不同,針對性的進行實習體系的實踐,根據不同實習階段的不同要求,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相應的實習體系也分為三個層次,層層銜接、層層遞進,實現“認識―實踐―再認識”的提高,以強化實習效果,提高實習質量。

認識實習是學生在開始進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學習之前,對本專業所從事工作的性質和內容的一次實地考察和認識。通過實地參觀,使學生獲得給排水工程方面的感性認識,了解給排水工程的作用,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培養學生熱愛本專業,激發學習興趣。為此,通過購買、收集、編制、整理了部分有代表性水廠的視頻資料, 現已完成的水廠有:蘭州市自來水公司、西安南郊水廠、蘭州石化污水處理廠及唐山火電廠工業水處理等。目前,已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播放了大量水廠的構筑物及工藝流程的相關視頻,學生反應良好,成效顯著,這就為后續生產實習及畢業實習打下基礎,為“實踐―再認識”打下基礎。

生產實習是本科教學計劃中非常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產知識,鞏固和豐富己學過的專業課程的內容,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其在生產中調查研究、觀察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5]。目前,已完成了部分構筑物的三維實體造型:主要有虹吸濾池、無閥濾池、脈沖澄清池等,可從各種角度觀察構筑物的內部構造,再結合視頻資料,以及微博互動討論,改變了以往學生對圖紙理解能力差,看不懂圖紙,對各種水處理構筑物的構造認識模糊等問題,達到了預期效果。

畢業實習是學生在學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后所必須進行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各門專業課程的綜合實習。其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加深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使之系統化、綜合化;了解工程設計程序及各設計階段的設計深度及要求,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獨立思考并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目前,通過多種方式收集大量的典型水廠構筑物設計圖紙,在微博平臺分享各水廠大量的PDF格式圖紙,并配有相關的文字說明,采用網絡化資源共享使得學生在畢業實習階段的制圖能力有所提升,對設計方案尤其是工藝流程的確定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此外,通過Authorware流體軟件模擬構筑物內水的進出和流向過程,以及凈化水過程,動畫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3.結語

給水排水專業的實習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工程技術能力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網絡化”實習體系的建設有利于提高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學生的實習效果,增強學生的實習主動性,對實習內容的完善,實習效率的提高,實習范圍的拓展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培養創新型的應用類工程技術人員具有極大的影響。給排水工程專業作為“網絡化”實習的一個試點,今后逐步完善網絡化實習內容,可在全國范圍內積累實習資料和錄制高質量的實習紀錄片,最后逐漸推廣到蘭州甚至全國的各個高校實習中去,實現實習的標準化、統一化。因此,該項改革對促進全國范圍內實習的標準化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此外,該項改革有利于形成電子化的實習教材,通過專人及時整理和補充最新資料,可以在較大程度上節省人力和經費,并且可以降低甚至消除現場實習的危險性,因此,對穩定高校實習秩序可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安富,劉興鳳. 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4:56-59

[2]朱曙光.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實習基地建設的探討[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6(5):90-93

[3]王嘉斌,張守彬.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實習基地建設探討[J],高教研究,2011,10(19):53-54

[4]米海蓉,劉慧,孫勇等.加強給水排水專業實習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26(6):55-56

篇(7)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區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揭牌儀式。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向支持*區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各位領導表示感謝,并對各位大學生朋友們經過選拔,順利進入進出口銀行參加實習表示衷心的祝賀。

*區是首都功能核心區、是國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載體、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區域內國家部委、金融總部云集,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也吸引了大批的高新技術企業、民營企業在此落戶,因此說,*區有著豐富的實習基地資源,更是青年人就業創業的樂土。*區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青年就業創業工作,近年來,通過不斷加強青年人就業指導、開展各類人群就業技能培訓、構建服務平臺,完善保障體系等各項舉措,努力為青年就業創業創造良好的環境。針對近兩年大中專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的實際情況,*區各相關部門深入駐區企事業單位調查畢業生需求情況,充分挖掘就業崗位,還開辟了畢業生就業服務“綠色通道”。對接收畢業生實施一站式辦公,并在*相關網站免費為畢業生刊登求職信息,積極向人才存檔單位推薦畢業生,及時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

篇(8)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3-0162-03

近幾年,國內外一些高校專家圍繞著如何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探索和實踐,然而提出的方法普遍缺乏適應性。2014年4月,教育部正式啟動了卓越農林人才計劃項目申報工作,下發了《關于開展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教高廳函[2014]13號)。吉首大學園林專業被列入“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專業。如何根據自身特點,借鑒和總結其他高等院校專業辦學經驗,并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為武陵山區生態文明、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科技貢獻和智力支持,高效地完成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迫切需要認真探索和研究的課題。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運用基礎知識和技能,提高分析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具備創新能力的關鍵的教學環節。本研究以吉首大學園林專業為研究對象,針對現有實驗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面對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對人才類型的要求,提出構建科學的全面的實驗教學體系措施。

1 現有實驗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吉首大學現有的實驗教學體系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1)同類實驗課程間知識點劃分不夠明晰,缺乏聯系和銜接,導致植物學與花卉學、樹木學,植物造景與園林設計、城市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等同類課程中部分實驗項目重復和交叉;(2)實驗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各門課程中實驗項目設置互相獨立,使得學生對本專業所獲得的知識零碎,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3)實驗項目中綜合性、創新性實驗比例較小,驗證性實驗比例較大,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其實踐能力也受到抑制;(4)實驗過程中學生能動性表現不足,實驗教學演示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為主,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新思維的培養;(5)考核形式單一,評定學生實驗成績往往以實驗報告作為主要的參考指標,這種只注重實踐結果而忽視實踐過程的考核方式,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6)實驗資源不足,與企事業生產和園林學科的前沿研究脫節,不利于企事業對人才的需求和學生對科學前沿的學習[1-2]。

2 建立科學的全面的實驗教學體系[3-6]

2.1 構建實驗教學目標體系 本專業以服務武陵山區城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目標,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素養和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從事城鄉環境保護、風景區、城鄉各類園林綠地、城鄉景觀、園林建筑、園林綠化等方面的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管理及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質復合應用型卓越園林人才。為達到以上目標,根據新的園林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和實驗教學新理念,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內容體系為基礎、保障體系為支撐,以專業基本技能、職業綜合技能和科研創新能力為培養目標,分4個階段循序漸進的建立科學系統的實驗教學體系。

2.2 設置實驗課程體系 舊的實驗課程體系是以課程為主導安排實驗課,在新的實驗教學培養目標體系下,應以能力培養為主導,將實驗課程體系設置為專業基本技能模塊、職業綜合技能模塊和科研創新能力模塊3大課程模塊,使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又相對獨立,實現理論與實踐、基礎與前沿、學校與企業、教學與科研、經典與現代的有機結合。其中,基本技能的模塊包括園林植物應用能力、園林技法表現能力、園林方案設計能力和園林工程設計能力等;綜合技能的培養包括園林施工管理能力、園林養護管理能力、園林場地設計能力以及園林效果表現能力等;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包括園林植物與應用、園林規劃、園林與景觀設計、園林工程與技術、園林建筑設計等研究領域。然后對每一模塊中的能力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如基本技能模塊中園林植物應用的能力包括園林植物識別能力與園林植物運用能力。

2.3 建立階段式培養模式 能力培養分為入門教育階段、專業基礎技能培養階段、職業綜合技能培養階段和科研創新能力培養階段4個階段,循序漸進的開展。第一階段為入門教育階段。教學對象主要為大一學生。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對專業認識不足,導致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方法不正確,故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本專業培養目標、特色、課程設置、專業現狀、就業和發展前景等,并帶領學生到公園、風景區、施工現場等進行專業認知,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第二階段為專業基礎技能培養階段。主要教學對象為大一大二學生。該階段實驗教學以專業基礎實驗課程為主體,以基礎理論課程為補充,主要任務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園林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園林基本構成要素、園林空間和環境的關系、園林設計和施工的基本方法、常用的園林表現技法、計算機輔助設計等;第三階段為職業綜合技能培養階段。主要教學對象為大二大三學生。該階段以綜合實驗課程為主體,市場項目為補充,學校加強與企業的深度聯合,鼓勵學生將自主學習與社會實踐、就業實踐相結合,借助企業平臺,培養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自主創作的設計能力,完成職業綜合技能教學任務;第四階段為科研創新能力培養階段。主要教學對象為大三大四學生。該階段根據現有學科領域和研究方向,開展教學科研相結合的實驗,形成以創新類實訓課程為主體、各類市場實際項目和專業競賽活動等為補充的創新能力培養,使學生系統掌握園林專業知識和園林技術,具有設計創新意識和實踐應用的能力。

2.4 完善實驗教學條件體系

2.4.1 加強實驗教學團隊建設 根據新的實驗教學體系,圍繞“3個層面”“4個階段”的實驗教學,建成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學團隊。構建以學院教學領軍人才、專業帶頭人或行業企業的知名技術專家作為帶頭人,以學院教師及行業企業的技術專家作為骨干教師的核心隊伍。不斷優化教學團隊,重點構建實驗教學團隊、教學拓展團隊、科研創新團隊3種類型的實驗教學團隊,建成一支職稱、知識、素質、能力結構和專兼比例合理,創新意識強,實驗教學水平高,可持續發展的教學團隊。

2.4.2 整合教學資源,搭建實驗教學平臺 按照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本著有利于實驗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學生專業基本技能、綜合技能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為原則,整合教學資源,搭建實驗教學平臺:整合分散校內的實驗資源、積極拓展校際合作,為學生專業基本技能的培養提供平臺;加強校企深度聯合、建立校外人才培養基地,為學生綜合技能的訓練創建平臺;學校實驗教學與科研院所實驗緊密結合,創建大學生創新就業實踐基地,為提升學生科研素養和創新能力提供渠道。

2.4.3 建立導師制 為更好地完成人才培養目標,應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建立導師制。導師包括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大一學生完成入門教育,對本專業的學習有足夠的了解后,可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愛好選擇一名校內指導老師,完成專業基本技能的學習,參與校內導師的科研課題、工程項目或是在導師指導下申報各類創新性實驗項目或挑戰杯項目;大二學生則可在具備專業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自由選擇一名校外企事業指導老師,通過參與企事業的工程項目或科研項目,完成畢業實習或畢業設計。

2.5 制定實驗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為確保實踐教學質量,根據學校和園林專業的學科特點,實驗教學的考核評價,既注重過程評價,又注重細節考核,制定“三模塊、四過程、多形式”的考核評價體系:“三模塊”考核分為基礎技能模塊、綜合技能和創新能力模塊,其中基礎技能模塊考核的主要以實驗理論考試、實驗操作技能、實驗報告質量和平時表現為考評內容,綜合技能主要以文獻考評和方案考評為考試內容,創新能力模塊主要以實物考評和項目考評為主;“四過程”包含實驗態度評價、操作過程評價、實驗結果評價和實驗考試評價;多形式則是指考核形式根據不同階段不同實驗課程模塊,從平時表現、實驗理論考試、實驗報告質量、操作考試、文獻考評、方案考評、實物考評、過程考評和項目考核等方面建立多元考核標準。新的實驗考核體系的最終成績包括自評成績、小組長評定成績、實習單位和實習指導老師評定成績,并分別乘以權重形成總分。

2.6 創新實驗教學管理體系 實驗教學管理是指對實驗教學過程和教學環節工作的計劃、組織、協調與監督,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據學校和學科特點,實驗教學的管理應采取校、院系、教研室三級管理模式。學校和院系成立實驗教學中心或實驗教學基地,實行專人負責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措施對實驗教學進行宏觀管理,如統籌安排、調配和使用實驗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教研室具體負責各實驗教學模塊的實驗教學、課程設置、教學進度安排,并對實驗教學過程進行嚴格監督。

3 結語

卓越園林人才培養是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是卓越園林人才培養中重要的環節和手段,在新的人才培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吉首大學園林專業只有把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與專業建設緊密結合,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才能構建基于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目標的園林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堅持卓越園林人才培養的目標,調整實驗教學內容,加強實驗教學條件建設,制定卓越園林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考核評價和實驗教學管理體系,進行系統專業建設,以此解決卓越園林人才培養實驗教學中的相關問題,最終達到培養卓越園林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素華,蔣亞華,劉宇,等.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園林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以宿遷學院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 2016,(22):127-129.

[2]王浩,蘇同向,張青萍.風景園林“五化法”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中國園林,2009(2):40-42.

[3]馮瀟,李雄,劉燕等.北京林業大學國家級園林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思路[J].中國園林,2013(6):19-22.

篇(9)

一、會計信息化

會計信息化是指通過以網絡通訊和現代計算機技術為主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做一些處理(包括搜集、整理、傳輸、應用等),以便給企事業的經濟運行或管理的控制決策提供及時、準確、豐富的信息,它產生于信息時代,也必將是今后會計發展的主流方向。

會計信息化不是單純地在會計學科中引入網絡、計算機、通信等先進的技術,它和傳統的會計工作在財務處理或業務核算等方面是相互融合的,同時,它還包含著會計實務信息化、會計管理和教育的信息化等更深層次的內容。

二、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管理思想落后。當前社會發展復雜多變,部分事業單位仍沒有擺脫舊的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由于管理模式比較陳舊,許多事業單位都不能客觀地將單位實際情況展現出來,或是績效考核制度不夠完善,致使會計信息沒能發揮出應起的作用。

系統管理不足。會計信息化管理其實是一個要互相配合、共同協調的過程,一個事業單位有許多部門,部門不同,工作責任也不一樣,為了整個單位的發展,各部門應積極配合、相互滲透,取長補短,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會計信息化,各部門個性鮮明,在具體實施中帶有一定程度的自發性,因此,需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系統,從整體上把握,協調各個部門共同進步,才能保證事業單位的整體發展。

管理制度缺陷。就當下而言,事業單位在管理制度上多缺乏科學性,每個單位的具體情況不同,無論在理論實踐,還是規章制度,難免存有差異,特別是單位內部的管理,這種差異性更加明顯。有些事業單位實施會計信息化較早,經濟運行比較成熟,管理體制也較健全。而那些會計信息化實行較晚的單位,由于沒經驗,在管理或內部控制上就顯得很落后。

人員素質堪憂。如今市場競爭空前激烈,許多企業都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為了在競爭中存活,不得不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加強其專業水平,這些企業的動力源自于效益。但某些事業單位,例如行政事業單位屬于非營利企業,經濟效益難以驅使它,而其管理人員也缺乏會計信息化意識,導致效率偏低。

三、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對策研究

引進現代管理理念。要實行會計信息化,首先要得到單位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領導的理解和參與是環境信息化能否順利實行的前提保障,故此,需加大對單位主要領導培訓的力度,使他們在不斷學習中充分認識到環境信息化的巨大作用。

在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同時,也應規范單位管理制度,制定新的整體計劃,建立新管理系統并加大投入。

培養高素質人才。在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中,人才最關鍵。事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就必須注重培養人才。一方面,國家應從宏觀和長遠來看問題,加大信息化教育投資,并大力推廣普及信息技術以及信息能力教育,建設高水平、高素質、高層次的專業隊伍;另一方面,事業單位應從實際出發,結合自身具體情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整體水平,努力培養一批復合型人才,既熟悉會計專業知識,又精通網絡信息技術,同時又了解電子商務知識,懂得管理,善于理財。

保障信息數據安全。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安全性,保證其質量,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是加強對數據輸入的管理。在會計信息化這個大環境下,能夠實現多個數據庫對同一數據庫的共享,但也必須有所限制,對沒有經過審核或來歷不明的業務數據要小心行事,阻止其非法進入會計信息系統;二是加強對信息數據處理的控制。可以通過授權式或集中分散式兩種途徑使信息數據得到及時處理;三是對數據信息實行雙備份制度,以免因操作失誤或其他原因引起信息的丟失;四是建設系統維護機構,派專業人員負責安全維修,杜絕網絡黑客或其非法形式的侵入,為實現會計信息化提供安全保障。

加強會計信息交流。從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從線性單向通信網絡到雙向溝通渠道,這是個不斷互動、不斷交流的過程。在此模式下,會計信息系統全面形成,并綜合其他子系統,實施綜合管理,加強財務會計監控,實現1+1≥2的效應,爭取能夠更及時地提供會計信息,使會計信息得到更充分的披露、會計信息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相互交流,促進會計信息化向更高參差發展。

加強制度建設。加強制度建設,即建立一套比較健全的且適應于會計信息化的管理制度。信息管理的環境在變,以往的管理制度也應該創新。新制度的制定,對信息化系統而言,是它順利進行的必要前提。在會計信息化實施過程中,會有許多問題是無法憑借技術手段能夠解決的,為此,必須有相應的制度加以約束。這就要求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發揮作用,從整體考慮,制定一套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時借助技術平臺,保證信息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四、結束語

信息化是這個社會的大趨勢,會計行業也必然要走這條路,而會計信息化的產生和發展,也決定著會計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會計信息化符合當前發展的要求,但它是一個不斷推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它必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這就要求各事業單位應與時俱進,轉變傳統觀,引進新管理模式,從單位實際出發,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有序地推動會計信息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篇(1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摘 要:交通運輸類專業包括物流工程在內眾多專業學科基礎,高校推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過程中,依據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對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剖析與重構就顯得十分重要。文章依據應用型高校為背景,分析了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體系的現狀、改革的必要性,最后探討了基于卓越工程師的交通運輸類課程體系重構的思路。

關鍵詞:交通運輸類專業;卓越工程師計劃生產實習;課程體系;重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e transportation major is the basis of many other majors, such as logistics engineering major. And the reconfigu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important, according to aim of excellence engineering education scheme. The paper analys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necessarity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Finally, the method of the reconfiguration for the excellence engineering education scheme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major; excellence engineering education scheme; the curriculum system; reconfiguration

1 交通運輸類專業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的背景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也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目前已有190余所高校入選卓越工程師計劃. 卓越工程師計劃在我國高等院校的實施,必將推動我國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從而提高我國的綜合競爭力。然而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下,交通運輸類專業的課程體系、教學思路、教學方法都需要做出很大改進。這里所談的交通運輸類專業的卓越計劃重點在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包括專業有物流工程、交通運輸與交通工程。而在很多應用型的高校中將三個專業劃在交通運輸與管理二級學科下,因此在實施卓越計劃的過程中,為體現工程性、實踐性等應用型高校的特色,對其課程改進以物流空間流通為主線,加強專業銜接配合,提高學科融合度與內涵。具體而言,物流工程專業領域最為寬泛,涉及流通領域、生產領域、交通運輸領域等;交通運輸專業涉及到貨運與客運;交通工程涉及城市交通領域,與物流市內配送高度相關。在目前交通運輸類專業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中,三個專業協同性較差,融合度較低,無法滿足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也無法滿足涉及產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改革交通運輸類課程體系的教學模式,培養該領域內卓越工程師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2 交通運輸類課程體系現狀分析

交通運輸類專業歷史沿革較長,初步發展階段側重于道路運輸領域,后來又發展了城市交通,產生交通工程專業,近年來探討流通與商業的關系,又產生物流類專業。總體而言,物流工程專業最為年輕,交通運輸專業歷史較為悠久。交通工程介于二者之間。由于行業領域快速變遷,導致行業內就業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這些進一步推動應用型高校在適應市場變化的課程體系演化與發展。

目前交通運輸類專業的課程體系的主要問題是課程體系不夠科學,實用性較差,與交通領域的實際相差較遠。

首先,課程體系膨脹,教學課時較多,江蘇此類專業平均為3 122學時。而且課程體系之間協同、包含、支撐關系有待進一步增強。具體表現為課程內容有重復現象,加重了學生負擔;學科基礎課、專業課、專業核心課上法并無二致,導致不同層次課程在學生不同培養階段承擔功能無法完全有效實現。例如對于專業核心課本內容缺乏本質上多課程融合,使得學生綜合素質、工程能力與思考能力的培養目標有所削弱。

其次,必須課程的門次較多,選修課較少,實驗課偏少,致使學生的知識面相對局限,理論指導與交通運輸實踐脫節嚴重。目前交通運輸類專業都呈現多學科交叉發展趨勢,改善課程結構勢在必行。

3 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為了適應社會需求和交通運輸行業發展需求,應用型交通運輸類專業必須高度重視,系統從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目標出發,立足“地方性”、“應用性”特色,以所在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結構性質、可持續性為依據,科學界定交通運輸專業的工程性質,歸納其培養的基本目標,大力進行課程體系的調整與改革,建立卓越計劃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如何重構具有應用型交通運輸類專業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為國家輸送高級交通類人才,更好地服務于社會與行業發展,是交通運輸類專業教育應該探索的重要課題。

4 以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為目標,重構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是教學計劃的核心,也是實現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目標的藍本。最佳課程體系是培養最佳交通運輸類人才的前提。構建一個與地方性、應用型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相適應、符合卓越工程師要求的專業課程體系是應用型交通運輸類專業培養人才的關鍵。因此,重構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體系十分必要。

4.1 明確培養目標

當前,應用型本科交通運輸類人才的培養應該舍棄“交通運輸通才”或“交通運輸專才”的理想化課程編排。目前交通運輸領域范圍與發展內涵不斷豐富,呈現集約化、智能化、復雜化的發展態勢,使得通才教育變成不切實際。因此在應用型交通運輸類專業應明確培養目標,有的放矢地重構專業課程體系,才能培養出適應本地區的需要、有較強工作能力的應用型交通運輸類人才。

4.2 加強通識、選修課的配置力與整合力度

目前在淮陰工學院依據交通運輸類專業的特點,提出將通識類教育所占學分比重提高到20%以上;選修課學分所占的比重達到30%以上,充分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增強課程競爭性,提高課程學習質量。并且通過開設綜合課,盡可能避免各課程內容性。例如整合物流工程專業中物流學、物流技術、物流工程等課程相關內容,提升課程間的協同性。在此基礎上,還要不斷提高通識課、選修課的質量,加強其內涵建設,研究綜合性課程的設置,探索性地開展在交通類專業之間融合性通識教育。

4.3 確立課程體系分類和精選主干課程

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的設置應以卓越計劃為目標導向,兼顧社會對各種人才的需求和學科的基礎,建立更為科學的、多樣化的、開放的,具有交通運輸類特色的課程體系。務必要處理好學科基礎課、專業核心課與專業課之間關系,合理規劃對不同層次課程的功能與作用,實現教學內容、教學程式、考核方法等過程的差異化,增強交通運輸類課程體系適應性、有效性、靈敏度。例如對于物流工程專業,規劃學科基礎課為交通工程學、系統工程學,規劃的專業核心課為工程經濟學、物流工程學、供應鏈管理、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信息系統規劃與設計等內容,在整個課程體系中,核心課程為10門,30學分,增強課程體系的支撐作用。

4.4 以CDIO為先導,推進一體化教學

CDIO內涵: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運行(operate);它是現代工業產品從構思研發到運行乃至終結退休的全生命過程。

上一篇: 產品質量論文 下一篇: 護士述職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免费综合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线久久 |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福利 | 色偷偷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日韩不卡综合 | 亚洲国产无遮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