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1 15:00: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學校封面設計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文學》月刊創刊號的封面設計者
《文學》月刊創刊號的封面設計者是誰?資料各說不一。況早期的書刊封面罕有署名,設計者的姓名大多被時間湮沒。接下來筆者嘗試從《文學》月刊創刊號的封面圖像入手,結合出版文獻史料、圖像元素與風格考證《文學》月刊創刊號的封面設計者。陳之佛、鄭川谷都是出版史料與研究文獻中有明確記載的《文學》月刊的設計參與者。莫志恒發表于1981年《讀書》(第2期至第5期)上的文章《二三十年代的書籍裝幀藝術漫談》里提到過《文學》月刊的封面設計者是鄭川谷,遺憾的是,文字并沒有說明鄭所設計的是哪一卷的封面,而鄭氏英年早逝,舉辦個人畫展的愿望未能得償,留下的兩本著作也與個人著史無關。陳之佛在20世紀20年代就開始了裝飾圖案設計的學習與探索,在“創美圖文館”關閉之后參與過《文學》月刊的設計,有一部分文章將《文學》創刊號也劃入了陳之佛的設計作品,但是他們都將《文學》創刊的時間錯記為1935年。最能代表《文學》月刊創始初衷的創刊號以及首卷封面的設計者究竟是誰?
2.1陳之佛與《文學》月刊
(1)以從業時間與社會聲望來看,陳之佛1896年9月23日生于浙江余姚,年長鄭川谷14歲。1917年編出了我國第一部圖案教科書;1918年東渡日本,翌年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即今東京藝術大學)工藝圖案科,成為我國早期留日學生中攻讀工藝圖案專業的第一人,學成后回國。1923—1927年間在上海開辦我國第一個設計事務所——“尚美圖案館”(館址設在上海福生路德康里二號),主要服務于“生產廠家和出版單位”。張道一在《尚美之路》一文中作有具體敘述:陳之佛在“上海創辦了一所‘尚美圖案館’,專門為生產廠家和出版單位作產品、書籍等設計。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他的大量絲綢圖案、封面和裝飾畫等,多是這時期的作品”。他應邀為胡愈之、鄭振鐸等主編的刊物進行封面設計。《陳之佛年表》記載:“一九二五年,應胡愈之之約,為《東方雜志》作裝幀設計;一九二七年應鄭振鐸之邀為其主編的大型文學刊物《小說月報》作裝幀設計。”這當中也包括了由鄭振鐸主編的《文學》月刊。《文學》月刊創立于“尚美圖案館”歇業后的第6年。根據《陳之佛研究》的記錄,歇業之后陳繼續進行著書刊封面設計,“他繼續為魯迅、茅盾、郁達夫、郭沫若的書籍設計的書刊封面,風格生動活潑,變化多樣。這在‘五四’運動后的文藝書刊裝幀中,可說是異軍突起,深受當時廣大讀者的喜愛,影響很大”。根據以上史料分析,陳之佛參與過《文學》的封面設計,并且在《文學》創刊的當年,已經在設計界極具名望,與胡愈之、鄭振鐸等人有過合作,也有《小說月報》等成功案例的珠玉在前,對于《文學》這樣一本經過精心策劃且規模意義重大的刊物而言,聘請陳之佛來完成應當是情理之中的事。
(2)從個人的設計風格而言,陳之佛設計的封面畫大多為線條柔美的人物和植物等變形紋飾,極注重畫面的細節感,刊名文字的設計也偏向纖細,多以曲線構型為主。而《文學》月刊的封面畫使用的是較為粗略的直線形構型,對細部的處理也較為簡單,僅僅是形與形的透疊關系而已,并未如他所設計的其他畫面一樣加劇線、面的對比,增加許多細節點——《文學》因此在眾多案例中顯得較為突兀。當然,畫面的技法與風格并不能成為認定是不是作品設計者的唯一標準。美國學者朱莉亞•安德魯斯曾經作過這樣的比較研究:“《東方雜志》第24卷第7號(1927年4月)的封面,采用的是古埃及壁畫風格的裝飾圖案。《小說月報》第18卷第6號(1927年6月)的封面,采用的是近似于歐洲19世紀末‘新藝術風格’的彩色玻璃鑲嵌圖案。兩件為同一出版社、同一時期的雜志所作的設計,在題材、手法、風格、氣質上存在如此鮮明的反差,幾乎讓人難以相信出自于同一人之手。”
(3)從文獻與史料的記載尋找線索。在這一環節出現了一些不能相符的信息:袁熙旸(發表于2006年)與凌夫(發表于2010年)的文章都將這幀封面用做了陳之佛《文學》月刊設計的圖證,但這兩篇文章都將《文學》創刊的時間錯記為1935年,這或影響了筆者對陳之佛與《文學》創刊號封面設計關系的認定。《上海出版志》在第四編“編輯業務”里提到一句,“陳之佛設計的《英雄的故事》(高爾基著)、《婚姻與社會》、《文學》等書刊的封面均以圖案裝飾為主,色彩渾厚樸實,構圖嚴謹”;在第五編“人物”里并未將《文學》記入陳之佛的主要設計作品中,但陳之佛參與了《文學》的設計這是毋庸置疑的,黃可甚至認為陳之佛一生設計過的期刊只有《東方雜志》、《小說月報》、《文學》等3種;而經袁熙旸的不完全統計,截至1949年,陳之佛設計過的期刊約12種;并列出了明細,其中,“《文學》第1—4卷,1935—1937年,共24期”;而根據《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圖書總目1932—2007》的記錄,“《文學》1933年7月1日在上海創刊,1933年7月至1937年10月出版9卷,半年編1卷,每卷6期,月刊”。由此可見,《文學》第一、二卷應是在1935年之前出版的。綜上所述,缺乏直接可靠的證據與資料認定《文學》第一卷封面設計的設計師是陳之佛。筆者前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查找確實的資料,但告闕如。
(1)項目教學法實施前的理論準備
教師需要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將書籍整體性設計思想、形式與內容的整體關系、封面封底書脊的整體關系、書籍裝幀與印刷工藝的整體關系等重要知識點,圖文并茂地傳授給學生。
(2)下達項目任務,指導學生分組
教師結合實踐,擬定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性項目,可以在書籍整體性設計這個大的范圍下,按照書籍類別、讀者對象等劃分成一些具體類型,并對項目的目標作出明確規定。這些具體項目要盡量涵蓋該章節的重要知識點。在指導學生分組時,根據我校專業劃分和通選課的選課特點,可以將藝術設計、造紙、印刷、計算機等不同專業的學生混編在一起,這樣可以取長補短,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專業特長,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創作激情。
(3)指導學生制定項目實施規劃
教師指導各個項目小組,利用各類學習資源,制定具體的項目實施規劃,鼓勵學生開展討論交流、實踐調查和開拓創新。教師可以告知學生需要準備哪些知識、查閱哪些手冊、調研哪些地點,來完成項目實施規劃,同時指導各個小組明確小組成員的職責和任務。比如,小組中造紙專業的學生負責書籍整體材料的準備、印刷專業的學生負責書籍印刷裝訂方式的制定、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負責書籍整體版面布局的構思、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負責書籍整體形態的計算機繪制,這樣安排有助于學生小組協作和團隊精神的培養。
(4)指導各個項目的完成
各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按照項目規劃,完成項目設計。在此過程中,各個小組進行書籍整體材料選擇和創意構思,做出草稿后及時與教師交流,明確項目設計的改進方向,不斷修正設計方案,完善設計成果。(5)項目成果交流與評價各項目小組將最終成果以PPT形式進行闡述,并進行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教師可以選出具有代表性的項目成果,指出優缺點,做出項目總結。這樣在分析與評價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高漲起來。經過多個輪次的教學實踐,這種項目教學法已經贏得了學生的普遍認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項目的開發、設計和完善,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取,變“聽課-記錄-總結”的模式為“聽課-項目規劃-參與-評價”的新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2互動教學法
在傳統教學中,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悶頭苦學者有之,心不在焉者有之,容易造成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而互動式教學則是以啟發式為主[3],通過師生互問互答,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方式。在課堂教學中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引導:
(1)問題式互動
比如講到書籍封面設計時,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好的書籍封面應該具備哪幾個要素?書籍封面和招貼海報的版面構成有什么不同?引發學生對書籍封面設計的思考,然后在點評學生的回答后,進行理論講授。
(2)案例式互動
比如講到概念書籍設計時,在分析一個木質材料橢圓體結構的概念書籍作品后,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換一種材料、換一種結構,能否設計出類似的作品,引導學生開拓思維,調動課堂氛圍。
(3)討論式互動
在講述書籍整體設計時,可以讓部分學生尋找各自喜歡的書籍,以小組形式討論這些書籍的整體設計構思,材料、色彩、構圖、印刷等特點,然后進行教師總結,加深學生對書籍的整體設計理解。
3實踐教學法
書籍設計藝術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普遍對版面設計軟件感興趣,熱衷于電子書籍作品的創作[4],而缺乏對材料、印刷、裝訂的實踐探索,這樣勢必會造成理論脫離實踐,學生設計的作品只能停留在紙面上,而很難經得起實踐的檢驗。針對這種情況,本門課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1)開放的實驗室
我校的實驗室在中午、周末等時間都處于開放狀態,所以在課堂教學時,就鼓勵學生到造紙實驗室去體驗特種紙材料、去印前實驗室體驗印刷制版分色等工藝、去印刷實驗室體驗上光覆膜裝訂等工藝,并且鼓勵學生提交實驗成品,以作業形式分享實驗心得,以此作為學生平時分的一部分,計入考核。
(2)專業的實習基地
我校與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大連金華光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等企業均有一定的合作關系。學生平時可以去出版社印刷廠實習、打短工,親身體驗書籍設計到成品的整個過程,通過和資深編輯、印刷工藝師的直接交流,可以學到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巧。
《畢業設計指導概論》索引
一、畢業設計的問題思考
二、畢業設計的選題
四、畢業設計的行文格式
五、畢業設計的設計過程
六、畢業設計的創新與特色概述
七、畢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設想
八、畢業設計的封面設計
九、畢業設計的結束語、致謝
十、參考文獻
十一、裝訂
十二、指導老師的職責要點
一、畢業設計的問題思考
在畢業設計之前,每個學生應按照5w1H的思路,完整、正確地回答六個問題:
1、what——畢業設計做什么?根據市場需要,行業發展現狀,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體會,選準課題,按規定的設計程序進行設計分析、工藝分析、效果評價;按規定的格式完成文字的撰寫和圖樣的繪制,力求圖文并茂。
2、why——為何要作畢業設計?三年理論學習、實訓、頂崗實習后,評定學生的知識掌握和運用能力。
3、When——何時作畢業設計?頂崗實習期間完成,每年5月份上交學校。
4、Where——何地作畢業設計?頂崗實習現場。
5、who——誰作畢業設計?畢業設計是個人撰寫,具有知識產權,不可抄襲。
6、How——怎樣做畢業設計?設計的格式、設計過程。畢業設計要主動請指導老師指導;畢業設計要作設計答辯準備。
二、畢業設計的選題
(一)、選題原則
畢業設計的課題選擇,必須堅持:
1、符合市場需要,設計對象具有理想的市場前景。設計者要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
2、課題的設計原理必須正確把握。設計原理包括設計對象的成形原理、運動原理、模型原理等。若課題的設計原理錯誤,則整個設計敗筆。
3、課題具有創新性。
4、課題的張度要適中。張度過大,也就是口子開得太大,個人的理論水平和實際經驗不足,將會使設計難以收場;口子開得太小,則束縛個人的才能發揮,不能反映你本人的實際能力。
5、課題名稱可以相同,但表達的設計思路和設計內容不能雷同。
(二)、選題方法
1、揚長避短;可以先草擬A、B、C三個課題,從中選擇某個理論理解最透徹,實踐感悟最深,作為選題對象;
2、可以從學校的課題中選,也可以自命題;
3、課題的命名,要凸現功能性.。如:《電梯自動報警裝置設計》。
(三)、選題參考【詳見2010年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設計課題】
2010年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設計課題【舉例】
1、《車床的自動走刀機構設計》要求:闡述自動走刀的設計原理;裝配圖、零件圖繪制;編制主要零件凸輪、扇擺的加工工藝方案;電子驅動與動作控制的設想。
2、《電梯電力拖動系統的設計》要求:電路原理圖;主要機電參數——技術性能表;闡述該拖動系統的設計原理;曳引電動機的選型、拖動電源系統的設計、速度反饋裝置設計、電動機調速系統的設計。
3、《雷達天線仰俯角調整機構的設計》要求:設計原理圖;總裝配圖、零件圖;曲柄驅動、搖桿擺動的自動化設想。
4、《汽車內燃機配氣機構的設計》要求:凸輪、頂桿的運動線圖——運動原理圖;凸輪設計計算書;零件圖;動作分析說明書。
目錄就是設計清單。目錄要體現作者的設計思路,要表現出整個設計的框架,讓讀者窺一豹而見全身,綱舉目張。目錄一般要包含以下內容:作者聲明;設計概述;產品主要技術性能參數表;設備、機構總裝配圖;電氣原理圖;按設計結構分章、節,順序編輯;設計總結;解決存在問題的設想;結束語、致謝;參考文獻
四、畢業設計的行文格式
1、頁碼順序的編排
(1)封面
(2)目錄按Ⅰ、Ⅱ、Ⅲ、Ⅳ、……右下角
(3)作者聲明按Ⅰ、Ⅱ、…左下角
(4)設計概述按Ⅰ、Ⅱ、…右下角
(5)設計正文按⒈⒉⒊⒋⒌……右上角
2、抬頭與分頁
凡單體標題、每章標題,均抬頭頂格居中;章與章不可共頁,節與節可共頁但不能共行,節標題要與上一節的內容空兩行,且獨行空兩格行文,不得與本節內容連續行文。
3、字體及大小
采用正楷;單體標題、章標題用大號,節標題用中號,節中內容用小號。
4、美飾
讀者看起來舒心即可,不可太花哨。因為畢業設計畢竟是科技文體,不是廣告。
五、畢業設計的設計過程
1、設計概述
(1)行業及本產品市場現狀;
(2)設計的可行性;
(3)設計任務:主要技術參數的確定及其設計計算書的編制;產品設計用的圖樣繪制清單;產品使用時的工藝流程圖;產品制造的工藝方案;產品結構的解體設計項目;產品使用說明書的編制。
2、設計實施
根據產品的用途、產品的結構、產品的制造,按章、節分別進行單體設計和工藝分析。完成有關的圖樣繪制;工藝規程編制;表格制作和說明書的編寫。
六、畢業設計總結
闡述本次設計的創新之處。包括產品與市場同類產品在功能、結構、選材等方面的獨到之處,優勢之處;負責任地說明畢業設計是老產品的改進設計,還是新產品的創新設計。還包括產品制造在工藝方面的特點、特色;本設計目前還存在的問題;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
七、畢業設計的封面設計
***********學院
畢業設計
八、畢業設計的結束語
用500~800字,闡述設計體會與心得;提出個人對本行業、本專業科技發展的見解。
九、畢業設計的致謝
用誠摯的語句,向教育、指導和提供設計幫助的有關老師、領導、工人師傅表示謝意;尤其對導師的指導之處要作誠懇、具體說明,并致以感謝。
十、畢業設計的參考文獻
凡畢業設計的文稿中引用的有關學術觀點、工程原理、計算公式、經驗公式、數據等,均應客觀地注明出處,包括文獻名稱、作者、出版單位、年份。
十一、裝訂
學生成長記錄袋也就是學生檔案袋,根據《臨澤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為真實有效地記錄學生的日常評價結果,我校根據《評價》要求,小學生成長記錄袋內容主要收集、記錄學生一到五年級自己、教師或同伴做出評價的有關材料,如:優秀作業、活動記錄、發表作品、獲獎證明,記錄自己學習活動的照片、磁帶、項目作業、實驗報告以及身高體重等一些相關的證據與材料,以此來評價學生學習和進步的狀況。成長記錄袋可以說是記錄了學生在一個時期內一系列的成長“故事”,是評價學生進步過程、努力程度、反思能力及其最終發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1.封面設計要別致:讓學生自行設計封面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開學初,我校班主任給班里的每個學生發了一個檔案袋,對成長記錄袋重新進行了更換,讓他們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設計封面。結果,在教師或家長的幫助和指導下,有的學生照了自己最漂亮的照片貼在封面上,有的則精心地在封面左上角畫了自畫像,并根據自己的特點寫上姓名,如在封面上設計了姓名、性別、年齡、班級、特長以及精美的圖案等,每個班級、每個同學風采各異。不僅如此,大家還給自己的成長記錄袋取了許多富有詩意的名字,如“成長的足跡”“新苗長高了”“雛鷹起飛”“小手在變大”等。有些學生還在封面上設計了“我的座右銘”“我喜歡的格言”“我的愛好”等,這些封面的設計既新穎美觀又極有創意。
2.內容收集要豐富:這包括學生喜歡的作品與成果,或者他們愿意留下來認為有重要價值的材料或作品。成長記錄袋的目錄是由班主任和學生共同擬定的,如:我最滿意的相片、作業、日記;喜愛的手工制作;我最滿意的繪畫作品、書法;我的獲獎證書和作品等,但必須讓學生自愿選擇,并在所選作品上標明收集的時間、選擇的理由。
由于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低年級學生,加之成長記錄袋是一種新生事物,因而記錄袋的創建、內容的收集、整理有必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于是在記錄袋中統一設立了:①優缺點卡,用來記錄學生一學期來的優缺點,看看優點是不是增加了,缺點是不是克服了,目標是不是已經達到了;②家校聯系冊,里面有家長的評價、教師的評價、學生自己的200字的反思等內容,是及時、全面記錄學生成長與進步過程的有效憑據;③榮譽卡,里面裝有學生每周一次的十星級評比情況及一月校級“星光燦爛”評價結果和平時少先隊組織活動獲得的如作業展評獎、古詩文誦讀獎、書法美術作品獎等;④讀書卡,學生們將看電視、課外閱讀等渠道看到的名言佳句、自己的所感所想等都寫在里面;⑤有意義的作品,讓學生自主收集具有一定意義的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是最滿意的作業、圖畫、手工制作等能讓學生產生成就感的作品;⑥各學科評價表,各學科評價采用不同的方法,語文、數學、英語學科,根據單元教學內容實施階段性評價,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品德與生活、音樂與美術、體育與健康每學期進行一次綜合性評價。
二、“成長記錄袋”的操作使用
首先,成長記錄袋內容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計劃而不是隨機的。其次,成長記錄袋因為要全面記錄學生成長的歷程,其內容一定要豐富、充實,但又不能雜亂無序。因此,教師的指導顯得特別重要。那么教師如何去操作,并監控整個過程呢?
(一)定期展示、交流學生成長記錄袋
每月班主任讓學生整理一次成長記錄袋,并在班里進行展示評比,看誰的記錄袋豐厚了,誰的記錄袋精華了。讓學生把各自的成長記錄袋帶互相看一看,評一評,展示自己的收獲,體驗成功的快樂。每到這時,學生的成就感都會得到滿足。學生收集成長記錄袋的資料不是目的,而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才是其主要用意。因此,教師不但要經常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成長記錄袋的機會,還要盡量和他們一起回顧成長的歷程。
(二)充分發揮“家校聯系冊”潛在的教育功能
學生每月將記錄袋帶回家中讓家長進行評價,填寫“家校聯系冊”。在與家長聯系的過程中,學生既體驗了成功,又看到了不足并及時改正了缺點,明確了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了追求進步的愿望和信心。每月學校都進行一次成長記錄袋交流評比活動,并對學生進行表彰獎勵,將其結果納入教師月考核。班與班之間、同學之間相互看一看、比一比、評一評誰的表現好,誰的進步大。學生在相互評價和自我反思中學習別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
(三)揚棄記錄袋內容
首先,分好類:在每個作業本的封面寫好類別。
一、聽寫本(For Dictation)
用于聽寫單詞、短語、句子,甚至默寫短文等。注意,最好不要將每次聽寫的內容撕下來,讓學生一直留在本上,培養學生的意志和精神品質,關注自己的成長足跡。
二、書法本(For Handwriting)
用于訓練學生的書寫。因為從初中上來,各學校各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有差距。為了與高考接軌,同時規范學生的書寫,十分有必要做這項工作,從高一嚴抓,到高三必出效果。筆者在09和10年高考閱卷中親歷了訓練有素的高考英語作文書寫,震撼人心,對作文批改的確有積極的影響。訓練時首先從基本字母的書寫開始,不必追求數量,但一定要保證書寫的質量,并與高考接軌(如筆的選擇)。
三、作文本(For Composition or Translation)
英語書面表達在高考中比重很大,一定要從高一開始抓。翻譯也是為作準備,與寫作交叉進行。作文的批改很重要,可以按高考要求批改,按30分給分,訓練學生的考試意識和素養。通過給分,學生知道自己的差距,從而迎頭趕上。
四、筆記本(Notebook)
筆記本雖不屬于作業本,但和詞典一樣,也是英語學習的必備工具之一。從高一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將使學生受益終生。不過一定要教會學生高效記筆記,同時搞好檢查,指出筆記中的不足。
五、其它
有的教師實行糾錯本,也是可以的。由于高中的輔助練習資料較多,作業布置要立足實際,有針對性,否則就有浪費之嫌了。
其次,抓好批改。
批改作業是一項艱苦而復雜的工作。只有設計好作業,作業的批改才會落到實處,發揮真正的價值。因此,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選有價值的針對性強的作業。有的教師布置作業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學生只是抄寫課文、句子或單詞,沒有任何意義。
二、及時批改,不要脫離教學進度太久,否則學生就疏離了新學的知識,達不到學習的效果;
三、及時總結和評講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如聽寫,哪幾個單詞集中錯誤;又如作文,哪個句型未掌握,教師要記下來,重點講解,解決共性的問題。
四、寫好批語
批語是師生心靈的交流,因此教師要多用肯定的、正面的和鼓勵性的語言。有一位教師在元旦前,不厭其煩地給每位學生寫了“Happy New Year!”的祝福,雖然很辛苦,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躍然紙上。當然,批語要注意變化。
再次,作業本的糾錯功能要發揮到極致。
很多老師批改作業后,就置之不理了,不關注學生改錯與否。這樣的批改是沒有價值的。在新作業前的空白處,必須有上次作業的糾正痕跡。教師也可以嘗試對糾錯進行再批改的手段,以督促學生形成改錯的習慣。
以作文本為例,學生第一遍可能有很多問題,教師的批改痕跡密密麻麻,學生回去重新寫,教師又批改,但依然還有問題,學生還得重新寫,教師再改,直到整篇作文基本無錯。這樣反復訓練,學生常見的問題就可以逐漸消失,寫作習慣得到培養,能力自然就會提高,學生也就不恐懼高考了。
最后,做好作業本的保存工作
一是不要亂撕里面的紙張,保持作業本的莊重;
二是不要在后面寫別的東西或者做草稿本,顯得很不嚴肅;
首先,《有效作業》內容設計合理,環環緊扣,能夠滿足各類學生的需求。
我所使用的每一學科的《有效作業》每一課時都包括以下五個環節:一、當日學習內容重點提煉;二、基礎訓練(必做題);三、綜合運用(選做題);四、拓展探究(自選題);五、錯題糾正。環節一是總結當堂課重點知識點。環節二針對當堂課知識點展開的基礎練習,面向每一名學生,我認為難度系數一至兩顆星。環節三是讓我們1—6號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對當堂課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有選擇的完成的習題,可以都做也可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部分,難度系數三顆星以上。環節四就是讓我們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在其它學習資料中選擇一些典型習題做,難度系數可以根據我們的情況自己決定。最后一個環節錯題糾正是我個人認為對我最有幫助的一個環節,每次的錯題整理在這里,認真的分析錯因,查缺補漏。每一次單元復習或考試前,自己認真的復習一遍能夠短時高效的提高自己的成績,同時能夠幫助我養成良好的糾錯習慣,不但對學習有幫助,而且使我在生活中也養成了遇事認真思考、分析的好習慣。
“英語聽力和口語要提高沒什么訣竅,就是跟著錄音帶反復地聽,反復地讀……”
重復,一切都是重復。
每天上學下學,重復地時間,重復的路口,重復的街道,街道兩旁重復的建筑。
機械地重復著每天學習的科目,看老師的重復的面孔,重復著做永遠做不完的作業,考永遠考不完的試卷。
爸媽每天在我早晨上學前,晚上放學后總是帶著滿懷期望和鼓勵的目光對我說一些我已經背下來的重復的話。
還有,堆在我面前的各種各樣的參考書、練習冊封面設計是重復的(語文是“一支筆”,數學是“一把尺”,物理是“電路圖”,化學是“試劑瓶”),名稱是重復的(“同步”、“高效”、“全程”、“拓展”、“研練”、“寶典”……),上面竟然有許多題也是重復的。
我已經覺得“重復”這東西有些“玄”,有些不可思議了。
我自己不知不覺地掉進了“重復”的圈子里,我習慣了每天重復著穿校服,即使在學校不要求的周四、周五或在家不出門的周六、周日。再后來,我發現自己在考試中總愛犯同樣的錯誤,然后再重復著寫同樣的總結。我已經跟上了“重復”的“形勢”,趕上了“重復”的“時髦”。
我也可以利用“重復”原理不假思索地說出下個禮拜甚至下個月的某一時候我會出現在哪兒,和誰在一起,在做什么。
于是,生活就成了一本枯燥無味的小說,我們重復地翻開,回味里面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情節。
直到有一天,音樂課上,老師給我們彈琴,我發現七個音符的重復卻有美好的旋律。
探究式教學是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現代化運動”中倡導提出的。主要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象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培養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同時進行科學方法、精神、價值觀的教育,并發展自己的個性。探究式學習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本人在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逐步引入探究式學習,大膽實踐,積極探索探究式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的開展實施。
一、技工學校開展探究式學習的優勢
作為為生產、經營、管理一線培養中初級人才的技工學校,開展探究式學習活動,不僅必要而且有其獨特的優勢。
1.有充裕的時間保證
根據教育部2000年頒布的有關計劃要求,探究式課程作為必修課已在各省普通中學試行,這是我國普通中學課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但探究式學習遭遇中考高考瓶頸,必將面臨學生、家長、學校等方方面面的壓力和挑戰,能否敢于打破這一瓶頸對社會、學校、家庭還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學校方面要承受來自各各方面的壓力,因此改革的積極性與動力不足。而這一些對于我們技工學校的學生來說,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升學的壓力,有充裕的時間來保證探究式課程的學習。
2.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經過幾年的學習,技工學校的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產、經營、管理專業知識,而來自生產、經營、管理一線的探究式課題則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實用性,這就提高了探究式學習的價值和意義。
3.具備必要的條件
在計算機教學中,技工學校可以把現有的計算機設備作為探究式學習的支撐,為學生的探究式學習創造必要的物質條件,使之既成為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的陣地又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地。
二、基于探究式學習的計算機教學過程設計
探究式學習的設計因選擇的課程內容不同,參照標準不同,角度不同,因此對它的設計有多種表述,本文主要根據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特點,主要依據探究式學習的四階段模式“提出問題引導探索得出結果或結論知識運用”四個環節,以基于探究性學習《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的項目四《使用word2007編輯文檔》設計教學案例進行論述,案例名為《你來制作“班級小報”》。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育家杜威認為“思維起源于直接經驗的情境”。興趣、欲望、信心、毅力等情感因素對學習效果有著直接影響。創設問題情境,努力建立起課堂教學的“情緒場”,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誘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為此,探究目標設計通過制作“班級小報”,讓學生熟練掌握Word強大的文字處理功能及處理一份文檔的完整過程,包括文字錄入、編輯、排版、頁面設計、打印文稿等等。以便在今后的學生工作中熟練地運用Word等字處理軟件處理文稿。
《你來制作“班級小報”》課題內容主要包括:(1)確定小報的主題。要求學生結合學校、班級實際及小報內容給小報確定一個主題、名稱和風格。(2)封面設計、頁面設計。封面封底設計的新穎、富有班級氣息將會大大吸引讀者,頁面布局合理、符合學生的審美意向,也將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3)學生對班級小報欄目及板塊的設計。要求欄目及板塊設計新穎、合理。(4)內容的選擇及編輯排版工作。內容是班級小報的“靈魂”,選擇精當與否,決定著班級小報的最后質量及效果。在內容選取上要求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特長選取校園學習生活中的熱點、焦點話題進行撰稿,多角度、全方位展現學生的班級生活、校園生活,大家可大顯才華,或用漫畫、或用照片,或用散文、或用詩句、或用經典對白等多種形式反映校園生活。在內容編排上,利用所學的知識,參照雜志排版中的一些規范,圖文并茂,編輯出學生喜聞樂見的版面。(5)排版合成,打印作品。把分組內容編輯排版完成后,要將所有小組的內容合成一體,進行整體效果的預覽及修改,編排頁碼及目錄后打印裝訂成冊。
這一情境的創設從學生直接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的大腦里馬上產生了興奮劑,思維被迅速地激活起來,從內心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創造條件,引導探究
教學是有目的的行為,它是學生求得發展的有意義的活動,教學的目的只有通過學習者本身的參與、內化、吸收才能實現。教學的這一本質屬性決定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能否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成為教學成敗的關鍵。
《你來制作“班級小報”》課題,把組織實施過程分成了四個階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第一階段:選題。在老師的指導下,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特長、愛好進行欄目設計及內容構思。在進行《班級小報》制作之前,由老師安排一次課,介紹研究制作該課題的意義,大致涉及內容及注意事項,并且給學生演示一些優秀校園刊物的制作實例。第二階段:設計。學生自主上網去檢索一些刊物資料仔細瀏覽優秀校園刊物的設計思想,然后,按照興趣愛好對學生進行分組,進行欄目板塊的創新設計構思,并且形成整體構思的基本框架及簡單的小組、個人分工,體現探究過程的分工與合作精神。第三階段:探究過程。主要進行收集稿件資料及其稿件資料的編排。鼓勵采用本班人員撰寫稿件為主,結合向全校征集稿件進行稿件資料的準備。收到稿件后,要充分運用所的Word知識,進行文字錄入、編排、設計、美化等工作,設計編排出賞心悅目的版面。第四階段:總結反饋。在整個的制作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評價主要采取過程及結果相結合,評語式及記分式相結合。在制作過程中個人、小組特點或是有創意的地方,主要通過評語式進行評價。而對欄目板塊設計的適當性、分析的正確性、內容的充實性合理性、資料的多源性豐富性、形式的多樣性、頁面的美觀性則采取記分式評價。為了突出探究過程的獨創性,還可以設計附加分,與以上幾點不掛鉤,重在考查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是否有獨特的觀察視角、選用知識是否超前,運用知識的方法是否獨特,能否有合理的奇思妙想。
一、教育教學的指引方面
1、收集整理打印了《課堂教學技巧及課堂管理持技巧》和《唐家中學課堂教學常規要求》兩份資料,并分別印發給了每一位教師,目的在于讓教師的課堂言行更加規范,課堂教學和課堂管理的技巧更加靈活多樣。
2、把XX年下期教研過程中調查了解到的教育教學優點和不足,以及存在的急需解決的一些棘手問題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同時,也把歸納總結的結果打印了出來并分發給了每一位教師,既讓每一位教師在取長補短中獲得共同的進步,也讓每一位教師帶著一些新的問題投入到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有問題就有探索,就有工作的激情和思索。
3、本期的教學六認真檢查采用了表格的記錄形式,這種方式很是形象直觀,每一項檢查項目后面都設置了簡要評價或建議,檢查時,我們都作了細致的填寫和客觀的點評。讓每一位教師能夠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工作的得失,以便下一次改進或完善。教師們普遍反應這種方式很好,從實際的效果看也是如此,每一次教學六認真檢查,我們都能欣喜地看到教師們工作中的成長和轉變。
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引是使一所學校的教育教學趨于規范化和有序化的必要手段。我校在這方面的指引還處于初步階段,是片面的,不成體系的零星指引,以后我們會更多角度地,更理性地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的指引力度。
二、課題研究方面
(一)、關于我校課題的兩點說明
1、我校的課題《留守娃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的研究》并未單獨在區上、市上或省上立項,而是屬于由教科所牽頭的區域性課題《留守娃良好思想品德教育途徑與方法的探索》的一個子課題。所以,我們的任務是與其他承擔子課題的學校一道配合教科所把這個區域性省級課題的研究做好,因此,根據我校的實際,我們的研究方向和目標都不宜
過大,選擇其中一兩個方面做好、做精就很不錯了。比如,我們可以把個案和論文的撰寫或資料的收集存檔方面做好做精。
2、“留守娃”已經由一個特殊詞匯變成了一個普通詞匯。現在使用它時已可以不再用引號。對“留守娃”的關注與研究也已經由個別的行為變成了全社會的一種自覺行為,“留守娃”就象“農民工”,亦或是“聾啞兒童”,已然成了“弱勢群體”中的又一新成員。當一個課題的研究更多行政參與的時候,研究就不再處于發現問題或指出問題的階段,研究應該更多的著眼于如何在政策法規的指引下去處理實際的具體的問題。比如,如何讓留守娃得到更多的或物質或精神的援助?
(二)、本期課題研究方面的工作
1、關于個案及論文的撰寫
近兩年來,我們一直在規范個案和論文的撰寫。這學期也不例外,首先,《個人個案集》的封面設計更新穎合理;其次,內容的編排上注重打破表格的撰寫模式,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專門為每一位參研人員準備了一份《如何撰寫教育敘事文章》的參考資料。但從實際的效果來看,這方面還很不理想,大多數個案還是以案例的形式撰寫的,并未以小故事的形式體現出來。說明了一部分參研教師并未去認真翻閱我們發下來的參考資料。
2、關于課題資料的整理和重新裝釘
本期我們用了大量的時間把近兩年來收集到的課題方面資料進行了細致的整理和科學的規范和重新裝釘。主要的變化如下:
(1)、清理出一些與課題無關的或關系不大的資料;添加和補充了一些相關資料。
(2)、資料按準備類資料、過程類資料、成果類資料進行重新歸類,每一類下面又進行科學的編號和命名,實行圖書化的管理模式。
(3)、重新統一設計了課題資料封面,每一本資料都編了頁碼,同時編輯了目錄。
(4)、我們共整理編輯出課題資料x本,其中準備類資料a本,過程類資料b本,成果類資料c本。
通過對資料的整理和裝釘,使我們更加明白了我們研究的目標和方向,也使我們的研究更加科學化和有序化。
(三)、課題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
1、過程類資料還有圖片資料未整理裝釘,還有會議記錄資料未體現出來。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真不懂這學生怎么能這么差!”“這樣的學生將來能有什么出息?”弄不懂學生為什么這么差,是因為除了成績,我們對他們的過去一無所知。這樣的學生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在缺乏對學生全面了解的情況下,教師是不能“鐵口直斷”的。
馬克思說:“人不是一件東西,他是一個置身于不斷發展過程中的生命體。”班主任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但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當我們接手一個新班級時,對于學生的特長、個性、家庭環境等一無所知。這時候,班主任都會想要有一個能夠為我們描繪出動態的、完整的、立體的學生發展過程的資料庫,這就是學生的成長檔案袋。
浙江省教育廳在2006年出臺了《關于學生成長記錄與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指出:學校應當為每位學生建立中學生成長記錄。建立學生成長檔案,使教師更加細致地了解學生,對學生的發展做出有針對性的引導。建立學生成長檔案,使家長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提高家長正確評價孩子的能力。建立學生成長檔案,使學生對自己的成長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凸顯個性,展示自我,激勵學習的熱情。
在《關于學生成長記錄與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中指出,學生成長記錄的主要內容包括課程修習記錄和綜合實踐活動記錄。筆者認為這樣的成長記錄有以下弊端:從記錄的內容來看,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成績,而對學生的個性特長、習慣養成等方面體現得不夠充分,很難體現過程;從記錄的主體來看,過于強調教師的作用,沒有發揮出學生與家長的作用;從記錄的形式來看,只有文字材料,沒有圖片等其他更為形象、生動的材料。
結合實際的教育工作,筆者認為,一個理想的成長檔案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封面設計
成長檔案記錄學生的成長軌跡,是屬于學生的天地。學生可以為自己的成長檔案設計個性封面,可以選擇自己最漂亮的照片、自畫像、詩詞等。
二、明確要求,為學生的成長指明方向
成長檔案的首個內容應當包括班級目標、班級公約、教師寄語等,貼上班級的集體照。這樣既可以明確學生成長的方向,又可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一員,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
三、介紹自我
學生個人的基本信息,尤其要寫清楚自己在家的生活情況以及自己的理想。
四、家長寄語
尤其是孩子在家長心目中的形象,家長在本學期對孩子的期望等,貼上全家福。讓學生明白父母是愛他們的,時刻在關注他們。
五、我的表現,表現自我
這是成長檔案中最主要的內容,它要體現出學生在一個學期中的成長過程。具體可分為這樣幾個部分:
1.展示能反映學生成長的項目或最佳作品
書法好的同學書法作品居多,美術好的學生的美術作品多于其他的內容,喜歡看書的同學資料卡做得多……展示出學生的個性特長,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2.優缺點卡
包括“我很棒”和“要加油”兩個部分。班主任利用班會課的時間引導“同桌”充分思考。一方面,讓學生發自真心地為自己的同桌找優點;另一方面,讓同桌以“我認為你怎么樣就更好了……”為主線善意地給同學提出缺點。應用此卡,能使學生參與評價,讓學生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伙伴,正視自己,實現共同進步。
3.收獲園
收獲的是學生的榮譽證書、各級各類競賽中的獲獎證書或證明及作品、參加現場表演及頒獎照片、好人好事方面的照片等。
六、說句心里話
師生之間、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傾情叮嚀。
七、自我評價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