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實習報告匯總十篇

時間:2022-08-22 01:33: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學前教育實習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學前教育實習報告

篇(1)

安排教學實習的基本目的,在于通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學校與社會的溝通,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尤其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以便把學生培養成為能夠主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運用和檢驗教學成果。運用教學成果,就是把課堂上學到的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嘗試性地應用于實際工作,并從理論的高度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現代化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設想。檢驗教學成果,就是看一看課堂教學與實際工作到底有多大距離,并通過綜合分析,找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便為完善教學計劃,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提供實踐依據。

2、了解和熟悉學校的運行。對師范類專業的本科生來說,實際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而這種實際能力的培養單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課堂走向實踐。

3、預演和準備就業工作。通過實習,讓自己找出自身狀況與社會實際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學習期間及時補充相關知識,為求職與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識、能力準備,從而縮短從校園走向社會的心理轉型期。

二、基本情況

我們十月十一日來到湖南永州雙牌縣第二中學,到十一月十八日實習結束。我被分到高一(172)班進行實習。

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兩部分:課堂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基本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六份,試講次數為六次,上課節數為六節;批改作業五次;監考十場;自習輔導十二課時。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主題為“網絡的利與弊”的班會;組織本班學生與實習老師之間的籃球賽兩次;找學生單獨談心、了解情況十一人次。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學識淵博,其它各方面如語言、表達方式、心理狀態以及動作神態等也都是要有講究的。每上完一節課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當好一名老師真不容易啊!

試教工作開始以后,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聽優秀化學教師的課——寫教案——試教——修改——試教,這樣反復練習,完善。直到把一節課要講的內容練到爛熟于心為止。即使這樣,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還是遇到了許多師范學校里沒學過、事先也沒有料到過的難題。畢竟試教的時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課的時候的心態是很不一樣的。

篇(2)

現代保育觀認為,保育即保護、撫育、教育,具體包括對幼兒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保育,是成人為幼兒的生長與發展提供必需的、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給予幼兒精心照顧和養育,以保護和促進幼兒正常發育和良好發展。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必不可少的實習環節,保育實習要求學生把幼兒衛生保健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運用于幼兒園實際保育工作中,以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修養,樹立科學的健康觀、保育觀、兒童觀,掌握幼兒園保育工作的內容和方法,具備從事幼兒園保教工作的能力,繼而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發展。

一、我院學前教育專業保育實習現狀

我院于第二學期開設了專門針對學前生理衛生保健(或稱學前衛生學)理論課程的實習課程――幼兒園實習(保育),采用集中方式入園實習2周,讓學生在園中通過見習、觀摩、操作、實地體驗幼兒園保育工作,達到建構對保育的理性、全面認識,培養學生保教結合之意識和能力,提高專業能力,以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的目的。

筆者在擔任學前生理衛生保健課程教學的同時負責學生保育實習工作,在實施過程中,為更好地幫助學生鍛煉保育能力及提高有效實習效率,筆者主要從實習組織者和實施者兩個角度就保育實習中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策略探討方面進行闡述,以期完善保育實習工作。

二、學前專業學生在保育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保育實習內容設置較多,學生保教結合能力較弱。

保育實習內容的設置是從學科要求出發,涉及幼兒園教師和保育員一日活動各環節保育技能操作和要點記錄,包括生活活動、教育活動、游戲活動中的保育;全日健康觀察及個案健康觀察及觀察記錄、兒童常見意外事故、傳染病等調查和兒童常見心理行為問題等,內容繁雜。學生一方面為了完成繁重的實習任務,填寫實習手冊,另一方面要應對入園工作環境的調適,在較短的實習期內很難把握實習的全面性及重點,也很難發現及掌握保育和教育結合點,同時容易對保育工作產生偏離認識。

(二)集中實習方式帶來經驗總結不足和弊端。

集中實習方式能迅速讓學生獲得保育工作的直接經驗,熟悉幼兒園一日活動流程及保育內容,同時增加與幼兒的經驗,但實習一天下來大都疲憊不堪,沒有更多精力和時間分析梳理實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經驗。這些經驗若不能及時梳理,那么實習過了就忘了,不能真正提高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的專業能力發展不容易被“看得見”。

(三)“應然”實習要求與“實然”實習內容存在差距。

“應然”的保育實習內容是根據學前生理衛生保健課程要求而制定的,要求學生掌握保育工作的同時形成保教結合的意識及能力。幼兒園分配實習任務時因考慮學生自身經驗不足、幼兒園實際工作安排等原因先安排基礎保育工作,如觀摩、清潔消毒打掃、照顧幼兒等。通常實習生都會花費1~2周的時間熟悉幼兒園日常常規及熟悉班級幼兒,但當這些工作上手時實習快結束了,實習期大部分做的基礎工作會讓學生錯誤地認為,幼兒園保育工作就是幫忙打飯、清潔打掃、給幼兒穿衣梳頭發、帶領幼兒解便等,很難真正樹立保教并重的觀念,這與最初實習目的的初衷是有違背的。

(四)教師指導力度需加大。

一方面因學生自身保育能力經驗不足,能力有限,導致幼兒園老師不敢放手讓學生負責保育工作,學生實習內容大多停留在保育表面工作,這樣削弱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實習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另一方面學院指導教師因教學與實習指導時間沖突等原因,進入現場指導時間與力度不夠,導致學生在實習中產生疑問而得不到及時解答。

(五)實習效果待強化。

實習效果體現在學生對保育的認識和保育能力的提高方面。然而,即便通過實習,仍然發現學生保教意識中“教”的意識薄弱,在學生實習報告中,大多流于工作介紹,而少于問題發現及經驗提升,導致學生保育能力不易“看見”。

三、提高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保育實習成效的途徑

(一)加大專業理念引導力度。

加強在學前生理衛生保健課程中對保育觀的理念引導,讓學生在思想上具備對保育的全面科學認識。現代保育觀,就是對幼兒進行保護、養育和教育,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二)加強保育技能訓練。

有效利用及發揮校內實訓室功能,學生在正式進入幼兒園實習前,具備一定的職前準備能力,包括對幼兒園實際保育工作的初步認識等經驗準備,技能準備(包括基本清潔消毒技能、幼兒常見意外事故處理及疾病預防措施訓練等),讓學生不帶著恐懼、擔憂、迷茫的心態進入實習階段。

(三)問題探究實習模式的預想。

1.實習方式。以集中實習和分散實習配合,集中實習聚焦于核心能力把握,如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節保育要點。分散實習則主要通過見習、觀摩等方式就幼兒問題心理行為、個案觀察護理等內容提高能力。

2.實習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采用問題探究模式進行保育實習。讓學生采集現場實習的問題,合理調配實習與問題探究時間,教師給予引導,幫助學生強化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探究模式讓學生帶著學科問題、現場問題或學術問題進行實踐操作,能夠有針對性地對保育工作中的問題進行梳理及調整,幫助學生提高專業能力專業素養。

(四)加強教師專業實習指導。

一方面在實習之初,學院應與幼兒園就實習內容及要求達成一致意見,落實園方實習指導教師,加大指導力度。同時加大學院自身專業實習指導教師指導力度,圍繞問題探究模式程序,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及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提供方法策略支持。

篇(3)

對多媒體應用于教學,存在著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所謂“嘩眾取寵”“勞命傷財”的時尚玩意兒,對教學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另一種觀點認為,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像、聲音、動畫于一體,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所呈現的知識,它是教學現代化的體現。

隨著高校的擴招,班級人數越來越多,如何面對這100人左右的大課,保證教學質量并努力提高教學效率,是擺在每一位外語公共課教師面前的難題。筆者于2005年試著在自己的教學班中率先應用多媒體教授外語,摸索外語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價值與方法。

一、多媒體教學模式有效性實驗研究

1.實驗階段一。

研究假設:從短期授課效果(一個學期)來看,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教學模式更能促進公共外語的大班授課。

研究對象:2005年9月,江蘇教育學院決定對2005級普本新生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行了分層次教學,即將學生按文理科及高考英語成績進行分班教學。共分出6個教學班,A1,B1,B2是文科班,A2,B4,B5是理科班,其中A1(65人),A2(60人)班學生的人學成績(即高考英語成績)在120分以上,B1(78人),B4(70人)班學生的人學成績為110一119分,B2(77人),B5(70人)班學生的人學成績在110分以下。B2,B4班的大學英語教學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模式,為實驗班,其他4個班為實驗的對照班(按高考英語成績與實驗班同水平的B1,B5為對照班1;而高考英語成績好于實驗班的A1,A2為對照班2),使用的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即:B2,B4(高考英語成績120分以下)。多媒體教學模式。實驗班(147人);B1,B5(高考英語成績在120分以下)*傳統教學模式一對照班1(148人);A1,A2(高考英語成績在120分以上)。傳統教學模式。對照班2(125人)。

實驗材料:實驗班及對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學英語新教材《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一冊(外研社)。實驗班的每節英語課均使用多媒體進行授課(多媒體教案附后),而非實驗班則沒有采用。

實驗時間:這是個為期一個學期的教學實驗,時間為2005一2006學年第一學期。

數據收集與統計:收集了2005級實驗班,對照班共6個教學班2005 - 2006學年第一學期的學生學業成績,包括期中、期末和總評成績,并將所有數據錄入電腦并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數據統計及結果:由于實驗班與對照班1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沒有顯著性差異,且實驗班高考英語成績還略低于對照班1(M實驗=107. 46

注:*P

由于實驗班與對照班2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有顯著性差異(M實驗二107. 46 < M對照班2=123. 38 ,**P=0.000

注:*P < 0. 05;**P

從表1我們可以看到實驗班和對照班1在期中考試成績均分分別為77. 95 , 76. 74,雖然實驗班均分高出對照班1,但沒有達到顯著性差異。但期末考試和學期總評兩組均分分別為72. 2和68. O1 ,74. 5和71.32,P=0.000實驗班

表2的結果則告訴我們在剔除了人學成績(即高考成績)對學生英語學業成績的影響之后,代表兩種教學手段教學效果的學生期中英語成績的調整平均數分別為79.784和81. 774,多媒體教學模式沒有顯現出它的優勢。但到了期末考試和學期總評,我們可以看到兩組在調整了人學成績影響后的平均分分別為75. 266和72. 752 , 77. 073和76. 361,雖然兩者沒有顯著性差異(p > 0. 01),但實驗班的班級平均分高于沒有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對照班2。

為期一學期的教學實驗驗證了我們的研究假設,即從短期授課(一學期)效果來看,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教學模式更能促進公共外語的大班授課。

2.實驗階段二。

研究假設:(1)從長期授課效果(3個學期)來看,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教學模式更能促進公共外語的大班授課;(2)多媒體教學更能幫助學生在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獲得好成績。

研究對象:由于從2005 - 2006學年第二學期開始有些班陸續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模式,所以我們選了B2班(77人)作為實驗班(該班一直采用的是多媒體教學模式),BS班(70人)作為對照班(該班一直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模式)。兩個班學生的人學成績(即高考英語成績)均在110分以下,經過統計分析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沒有顯著性差異(M實驗=103. 96 , M對照班=102.1 >,可以看作是同質的兩組。

實驗材料:實驗班及對照班均使用的是大學英語新教材《新視野大學英語》一至三冊(外研社)。實驗班的每節英語課均使用多媒體進行授課(多媒體教案附后),而對照班則沒有采用。

實驗時間:這是個長期跟蹤教學效果的教學實驗,為期3個學期,時間跨度為2005一2006學年第一、二學期及2006一2007學年第一學期。

數據收集與統計:收集了實驗班、對照班3個學期的學生學業成績,包括期中、期末和總評成績,及兩個班學生2006年12月參加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成績。并將所有數據錄入電腦并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數據統計及結果:由于實驗班有1人,對照班有2人沒有參加2006年12月的四級考試,所以在進行教學效果的長期跟蹤數據處理時是按實驗班人數=77一1 = 76人,對照班人數=70一2 = 68人來錄人的。為了檢驗實驗班、對照班真實教學效果,我們所使用的均分是利用協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語成績、性別比例差異影響后的估計均分,即以各學期總評成績,四級考試分數為因變量、以高考成績、性別為協變量、以班級為自變量,利用SPSS1l. 0統計軟件計算出來的。統計結果如下:

注:(1>實驗班、對照班真實教學效果均分是利用協方差分析剔除各班高考英語成績、性別比例差異影響后的估計均分。

(2)F值和顯著性概率P值是以各學期總評成績為因變量、以高考成績、性別為協變量、以班級為自變量,利用SPSS1 l . 0統計軟件計算出來的。

注:T分數是根據實驗班學生的歷次成績參照全年級的478名學生歷次成績的平均分和標準差計算出的Z分數,按照lOZ+ 50轉換而來的。

從表3和趨勢圖1中我們可以看到實驗班歷次英語考試成績在年級中的相對位置呈上升趨勢且上升幅度快于對照班。表4報告的是對兩種教學模式真實教學效果進行協方差分析后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從3個學期的學期總評成績來看,實驗班的教學成效均明顯好于對照班,P第一翔=0. 012 < 0. OS ,P第二翔=0. 005

為期3個學期的教學實驗部分驗證了我們的研究假設,即從長期教學效果看,多媒體教學模式更能促進公共外語的大班授課,但對學生的四級英語考試的促進效果不夠明顯。

二、分析與討論

兩次教學實驗的結果都表明,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實驗班英語成績比沒有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對照班上升較快,前者的教學效果要明顯好于后者。根據筆者自己親身的體驗,分析出相關原因。

1.多媒體教學能促進教師深度備課。

運用多媒體教學對教師的備課是一種促進。多媒體要求用最精煉的語言突出重點并在每張幻燈片上得以體現,必然要求教師吃透教材,抓住要害。

2.多媒體教學能促進學生掌握材料。

大學英語與中學英語相比,詞匯量很大,課文長,練習多,運用多媒體教學可節省大量板書時間,加大授課容量,甚至可以補充許多好的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材料,促進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對知識點的掌握。

篇(4)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017(2014)07/08-0014-05

【作者簡介】楊宇凈(1974-),女,南京人,南京幼兒高等師范學校學前教育二系主任、講師。

一、問題的提出

2010年,江蘇省教育廳開始實施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免費培養計劃,面向全省中考考生招收免費男幼師生,南京幼兒高等師范學校也承擔了培養工作,實行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等一體化政策。這一政策旨在鼓勵優秀男生進入幼兒教師隊伍,解決幼兒教師隊伍性別結構矛盾突出的問題,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性別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作為社會熱點,五年制免費幼師男生在校學習狀況頗受社會關注。[1]

免費師范男生錄取分數線三年來都達到當地四星級高中錄取分數線以上。然而這批中考成績優秀的男生來到幼師后,面對免費(學費、住宿費,生活費)有編制的優惠政策,表現出的學習態度不是倍加珍惜,而是松懈散漫,不但進取心下降,連基本的學習能力都在倒退。有任課教師說:“男生思維活躍、知識面也廣,就是管不住自己經常插話起哄,說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笑話,教學難以組織。”有任課教師說:“男生松懈,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上課無精打采的,作業也草草了事。”男生在學前專業的學習中會出現哪些新問題?他們的學習現狀到底如何?為什么出現這些問題?為此,研究者對五年制免費師范男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等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南京幼兒高等師范的2010級~2012級三個年級的全體免費幼師男生。

(二)調查問卷的開發及發放

本調查主要采用自編問卷,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男生的學習動機,含專業選擇意愿、自我發展愿景、專業認同度,職業理想等;二是學習行為與效果,含課堂學習氛圍、基礎文化課與專業課的學習成績、基礎文化課和藝術技能課學習中的困難等。研究者發放問卷共187份,回收有效問卷179份,有效回收率96%。

(三)訪談法

為增強調查深度,訪談了三個年級的6名學生及3名文化課教師和3名專業技能課教師。

(四)數據處理

通過Excel進行統計處理。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學習動機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學習動機是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使個體的學習活動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部啟動機制。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動力因素雖然多種多樣,但比較常見的有以下三種,即推力、拉力和壓力。推力是發自個體內心的學習愿望和需求,它可以通過學生對學習的必要性的認識、對學習的求知欲、對未來的理想等產生。拉力指外界因素對學習者的吸引力,使學生從事學習活動。學位、社會地位等可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構成拉力。壓力指客觀現實對學習者的要求,迫使其從事學習活動。考試、家長與學校的要求、社會現實都可以成為壓力。這三種因素都可以促使個體進行學習,因此都是學習的動力因素。但是應該指出的是,壓力往往難以獨立、持久地起作用,必須真正地轉化為推力或拉力才能發揮其動力作用。[2]

調查發現,填報學前專業的意愿時,男生由個人主導的意愿占76%,由他人主導的意愿占24%(見表1);在對自我學歷預期的調查中,有95.5%的男生選擇了本科及以上學歷,僅有4.5%的選擇大專(見表2);有77.8%的男生的自我職業發展預期瞄向了幼兒園管理層和教育行政部門人員,僅17.6%的人以園內優秀教師和幼教名師為職業理想(見表3)。在專業認同感的調查中,72.6%的男生對學前教育專業比較認同及非常認同,而23.5%的男生處于一般認同狀態,不認同的僅占3.9%(見表4)。

由以上調查結果可見:超過四分之三的學生自主選擇了學前教育專業,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學生受他人的影響填報了這個專業;學生對職業理想比較明確,對本專業的職業認同感選擇比較認同和一般認同的占了大多數;對于學歷成長的目標普遍較高,有95%的學生期待能獲得本科及以上的學歷。在未來工作崗位的傾向性上,男生們選擇更傾向于管理崗位,較少預期自己成為優秀教師或名師。從以上數據分析,學生自愿選擇學前教育專業,對于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學習的學習愿望和興趣較高,學習動力中正推力能夠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但是由于限定了職業選擇,未來崗位相對確定,缺少了升學、就業的壓力,學生對于學習成績的重視程度降低。在師范學校中,以學生自我管理為主,考試的壓力和來自家長的壓力均有所下降,學生感受學習的壓力普遍偏小。再加上社會上對男生進入幼兒園當教師還是帶著質疑和觀望的態度,諸如“男阿姨”“男保姆”的稱號也時時會出現在報端,男幼師生目前社會地位不高的事實擺在面前,也使得學生學習的拉力偏低。綜上所述,影響男生學習動機的三個力中有兩項偏低,學生整體學習動力不足。

(二)學習行為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從問卷調查結果可見,僅33%的男生對自己的學習習慣評價為“良好”,55.3%的男生認為自己的學習習慣一般(見表5)。另外,結合問卷中開放題目的調查結果、訪談班主任及任課教師以及日常觀察發現,不少男生提出存在以下幾方面的不良學習行為。

其一,課堂常規和學習習慣不好。如,上課睡覺、玩手機、喜歡起哄、常常遲到、抄作業、從不預習、課后也不能及時復習、技能練習不自覺、晚自習閑聊或做些與學習無關的事等。

其二,自主學習行為少。如,課后復習者少,周末時間用于逛街、上網吧、睡懶覺者多;計算機晚自習上網游戲和聊天者多,在沒有教師監督的技能練習中消極對待。

其三,自考意愿強烈,但沒有付諸行動。學生對于學歷的提升非常渴望,但只有三分鐘熱度。平時不看書,考前“抱佛腳”,或者報完名后就準備“裸考”,單科通過率低,實現自考本科的目標遙遙無期。

另外,從群體動力學來看,群體的規范或氛圍可以促進群體整體進步也可以限制群體發展而導致逐漸倒退。因此,男生班級群體的學習氛圍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每個人學習習慣和學習行為。調查發現,男生對群體學習氛圍的評價一般,41.3%的男生認為學習氛圍“良好以上”,而58.7%的男生認為學習氛圍一般甚至很差(見表6)。

從以上調查結果可見:男生不論在個體學習習慣還是群體學習氛圍上都表現不夠理想,存在許多細微的不良學習行為。對此,研究者認為,盡管幼兒師范的文化課要求較普通高中相比難度較低,且無升學壓力,因此造成學生對文化課的重視程度也大不如前。再加上隨之而來的多項技能課程,讓一些零基礎的同學產生了由難到怕再到放棄的想法。另外,男生在初中階段習慣于應試教育中教師和家長的“重壓戰術”,一旦來到幼師后,在轉換為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中迷失,不能很好自我管理。造成學習上漫不經心,得過且過,于是大量學習時間花費在電腦游戲上,變得懶散懈怠,不思進取。而且,這種消極的學習狀態從個體蔓延到群體,繼而形成了惡性循環。

(三)學習效果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學習效果是檢驗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指標,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一般分為三類即基礎文化課、專業理論課和專業技能課。

調查顯示,學生對于基礎文化課對將來個人成長和未來工作的重要價值認識不夠,認為很有價值的只占34.6%,而無價值和不清楚的占28.5%(見表7);在學習成績統計中,我們以2010級男生第二學年的總評成績為例:語、數、外三門學年成績優秀率分別只有40.5%、59.5%和12.7%(85分及以上為優秀)。基礎文化課當中,英語成績最不理想。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男生在物理、體育、微機的成績優秀率方面明顯較高,這也體現了男生在這些方面的興趣和學習的優勢(見表9)。

在專業技能課中,由于很多男生都是零基礎入校,在藝術類技能科目的學習中也普遍存在著困難。尤其是鋼琴和舞蹈課,分別有40.2%和20.7%的男生認為應該減少舞蹈和鋼琴課的課時(見表8);男生們認為這兩項技能對于男幼師生來說既較難學成且對將來工作的意義不大,只要一般性了解即可。在成績上,鋼琴課成績優秀率為31.6%,不合格率6.3%,視唱課成績優秀率為7.6%,聲樂課成績優秀率31.6%,不合格率2.5%,顯然在藝術技能學習中男生成績不夠理想。而相比較,美術、講故事、體育等技能課程普遍能被接受(見表9)。

由以上調查結果可見:學生對于基礎文化課的學習目的不很明確,大多數認為“文化課學習的內容又不能直接用到專業實踐中去”,所以“淡化文化課的重要性”的思想不止在學生,甚至在一些任課教師的教育教學中都有體現。由于男生從思想上就對文化課不重視,且在實際學習中缺少了家長和教師的不斷督促,再加之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未養成,還有學校對基礎文化課考核標準不高,因此導致許多男生并不努力學習文化課,成績優秀率也不高。

就專業技能課來看,男生反映最難學的也是成績相對最差的兩門分別是舞蹈和鋼琴。這兩項藝術技能除了需要大量的時間去進行練習外,對于學習者自身條件要求也很高。比如舞蹈對于男生的動作協調性、肢體柔韌性等先天條件提出了挑戰,而這些對于一個從未接受過舞蹈訓練的男生來說是較難攻克的障礙。

四、改善男幼兒師范生學習狀況的建議

1.加強專業思想教育,樹立正確的教師觀

男幼師生進校就身帶“免費的光環”,不少學生覺得自己是“稀缺資源”,有優越感,感覺自己高人一等,是捧著鐵飯碗來的,進了保險箱了。大多數男生做著的是“園長”夢,輕教學重管理,實際還是一種“不愿在一線當個幼兒教師”的思想在作祟。殊不知,哪一個園長不是從一線教師踏踏實實干起,當全面了解幼兒園的各項工作,并且在教育教學管理上都有很強的能力后才有機會走上管理崗位的,真可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缺少了升學擇業的壓力,缺少了父母教師的時時監督,學生漸漸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生活中懶散隨便,學習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面對這些現象,我認為首要任務就是要幫助免費男幼師生端正思想認識,理解“免費”政策中,國家對于解決幼兒教師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的急切期望和自身所肩負幼兒教育的重擔。只有打牢文化知識的基礎,未來考本、考研的道路才能可行;只有扎扎實實地掌握專業課程,將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名幼教名師、幼教專家,繼而才有可能實現幼兒園管理崗位的夢想。其次,培養學生正確的教師觀也十分必要。幼兒教師是要為人師表的,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小朋友模仿的對象,因此自身的教師素養、行為語言習慣尤為重要。所以,每一位男幼師生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陽光、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個性。

2.深化教學與課程改革,突出男幼師生錯位培養的發展理念

男幼師生培養上應當遵循揚長避短、與女生錯位培養的理念。因為畢竟在短期內幼兒園的男教師都是一個少數群體,如果要讓男教師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目前傾向了某個領域的專職教師,比如健康領域、科學領域等,那么在課程設置方面較女生就有了很多調整。比如根據男生的興趣和幼兒園實際需要,在文化基礎課程方面,加大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拓展學習。根據男生愛實踐、愛動手的特點,在課堂上增加動手實驗的計劃;在專業技能課上,減少舞蹈課時,新增健美操課,降低鋼琴學科的要求,增加幼兒彈唱課時等等,使得課程設置更加符合男幼師生的成長,教學內容更加吸引男生的學習興趣。

經過在幼兒園廣泛的調研和討論,我們還為男生開設了“多媒體技術”、“體育”、“藝術”等方向的特長選修課,使每一個男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一項特長,以期能夠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展現自己的技能專長;同時為了培養男生們的專業認同,使他們更快地了解幼兒并熟悉幼兒園的工作,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我們增加了男生實踐課程的時間,保證男生每學期有一周時間在幼兒園里實踐。

3.加強學習指導,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新生進校,很快就感受到了與初三完全不同的教學模式和課程安排。很多同學對于幼師這種自主學習的模式理解為“放松、不管”。于是課前不預習,課上不聽講,課后不復習,考試混個不掛科的現象就不在少數了。再加上專業理論和技能課程的加入,使得不少學生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因此,加強學生尤其是新生的學習指導,盡快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尤為重要。在剛入學的初期,班主任的督促和管理對學生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起著較關鍵的作用。經過實踐比對,在一、二年級由于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弱,自控力也較弱,如果教師一下放手,學生很容易產生自我放松的現象。相反,如果在一、二年級能夠養成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的良好習慣,對未來的學習能起到很好促進作用的。同時我們也要為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使學生更加明確學習的目標,結合自身的優勢與劣勢,更加合理地發展自己的職業道路。

4.完善多元化評價系統,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體驗

在職業學校中,發展全面、技能突出是一個基本的評價模式,已經打破了普通高中的唯分數論的評價方式。對幼師男生的學習評價也應該多元化。我們通過各種活動,為男生搭建鍛煉和展示的平臺,促進專業課的進步,也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校園歌手大賽、“幼教先生”技能大賽、演講比賽、校園“微視頻”大賽、“籃球賽”、“紙飛機飛行大賽”等等,組織多個社團,比如“舞蹈社”、“合唱團”、“青協社”、“手工坊”、“跆拳道社”、“科學社”等等,如果在這些社團活動中能有突出的表現和貢獻,都可以加上德育學分,并在一些匯報展演、評先評優中加分。這些活動既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需要,也給不同才能的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激發學生的不斷進步,不斷提升自我的學習動力。

5.利用“生活助手”模式,增強學生自理能力培養

俗話說“安居才能樂業”,對于住校的同學來說,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好好學習的保障。男生普遍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很多男生在家里連襪子都沒有洗過,更不要說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具體表現在男生們勞動意識淡薄,自我約束能力較弱,衛生值日馬虎了事,宿舍里物品擺放雜亂無章。生活環境的雜亂不堪導致了學生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低,越來越隨便,越來越“懶”“散”。對此,我們可以為每一個新生班級配備一名“生活助手”,由高年級的學長來擔任。從如何打水,如何掃地,如何洗曬衣被,如何整理床鋪等開始,教會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知識。同時,對于男生的儀容儀表、寢室衛生等加強檢查和評比,促進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成,增強學生自理能力的提高。

篇(5)

[中圖分類號] R749.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2-082-01

作者簡介:郭素坤,1971年7月生,河北省望都縣人,副主任醫師,學士學位,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

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焦慮抑郁的發病率逐漸升高。焦慮抑郁可引起血壓升高,血壓升高亦可加重焦慮與抑郁。為此,筆者調查了更年期女性高血壓前期人群焦慮及抑郁的患病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2月-2010年12月于我院體檢中心體檢及住院的更年期女性高血壓前期組及理想血壓組各120例,年齡45-55歲,高血壓前期診斷符合2005a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分級標準[1]:120≤收縮壓≤139mmHg,80≤舒張壓≤89mmHg為高血壓前期;收縮壓<120mmHg同時舒張壓<80mmHg為正常血壓。

1.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包括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每個量表均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的指導下完成。SAS評分>50分為有焦慮癥狀,SDS評分>50分為有抑郁癥狀。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P<0.01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更年期是指女性40歲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生殖器開始萎縮向衰退過度的時期,是一個逐步變化的過程。由于內分泌功能的失調或改變,將出現許多生理及心理方面的變化,如陣發性潮熱、出汗、心悸等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并伴有抑郁、恐懼、焦慮等心理反應[2],因而更年期女性易伴發焦慮及抑郁。

流行病學研究[3-4]表明高血壓與焦慮抑郁情緒之間存在密切關系。心血管病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郁癥狀。高血壓患者更易發生抑郁癥。焦慮抑郁是高血壓或血壓升高形成的獨立危險因素。焦慮抑郁可通過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及引起下丘腦功能紊亂而致血壓升高,高血壓亦可導致或加重抑郁[5]。

本研究發現高血壓前期組焦慮癥狀的發生率為32.8%,抑郁癥狀的發生率為18.2%,顯著高于理想血壓組。因而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更年期女性高血壓及焦慮抑郁的發病率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S].高血壓雜志,2005,13(增刊):1-42.

[2] 宋巖峰,林堅,李亞欽等.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危險因素的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3,31(1):20-22.

篇(6)

二、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結合調查內容的具體特點,工作室選取了一線小學數學教師、教研員,以及教育專家、教授作為調查對象,并在不同的職稱、教齡、地區等方面都有取樣,在教師群體中具有代表性,因而調查獲取的數據信度較強,獲取的信息對工作室工作開展的啟發和借鑒的意義較大。

三、問卷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一)名師研究,研究什么

1. 研究哪些名師?

名師是精于研究和實踐的“藝術家”,名師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課堂教學理念與教學藝術的“前沿”。哪些名師應該進入我們的視野?哪些課例給一線教師留下深刻印象?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設計了項目“您知道哪些數學名師及其經典課例?”進行調查,位列前三位的名師分別是華應龍、吳正憲、黃愛華,分別有73人、67人、52人提及。

名師為何成為名師,其被認可的原因是什么?經過對調查資料的歸納整理,我們發現名師被一線教師認可、欣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一是居高臨下駕馭教材,教學設計精巧;二是熱愛學生,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發展,卓有成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三是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及溝通能力,個人魅力彰顯。走進名師的課堂,我們強烈感受到的是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嘗試與思考的狀態。在一次次的思考中,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對學生思維予以積極關注,并進行有目的地訓練,讓我們感受到名師的魅力。名師在課堂中每一分鐘都在實踐,他們之所以能做到不斷實踐,是因為中小學名師特別是小學名師的一般教育效能感顯著高于普通教師。

2.名師研究的主要內容。

名師智慧不可言傳,只能意會,因此不是通過一般意義的學習所能獲得的。基于這個現象,有必要對名師的課堂實踐進行研究,了解其教學行為中哪些方面最具有研究的價值。對此,我們設計了“您認為名師的哪些方面最有研究的價值?”這一調查項目。

從附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84?郾2%的教師認為提問和追問優化策略是名師研究最有價值的內容,70?郾5%的教師認為名師教學語言優化策略是名師研究最有價值的內容,這些是一般教師與名師存在差距的地方,這些方面也正是名師個人魅力彰顯所在。其中“提問”涉及預設,“追問”則指向生成,名師在預設和生成的處理上,水平明顯高于一般教師。他們在教學中努力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蹲下身來與學生對話,注意激活課堂教學中的生成性因素,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提問的語言組織、時機的把握,追問的信息及時處理,教學資源的重組利用,特別需要引起一般教師的關注。

(二)名師研究,怎樣研究

1.名師研究的主要途徑。

名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的研究,除了內容研究,還應有途徑的研究,以便有針對性地擴大一線教師向名師學習的渠道。對此,我們設計了“您是從哪些途徑了解這些數學名師的?”這一問題進行調查。

從附表2可以看出,觀摩課、講座、文集、著作是廣大教師接觸名師的主要途徑。從調查中還可以看到,網絡的應用比較少,有組織的培訓活動是主要途徑。在信息時代,我們有待擴大其他了解途徑。

2.名師研究的主要方法。

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方法研究名師?“名師研究”不是“名師模仿”。名師研究貴在長久,貴在深入,貴在品位,貴在提煉。

從附表3可以看出個案研究被認為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是比較研究、行動研究。用以上方法研究名師,有助于我們對名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行為系統地、全面地了解。工作室將在研究中,注重以上方法的應用。名師研究將堅持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課題研究進展過程既是理論研究過程,又是數學教學的推進過程和重建過程。

3.名師研究成果呈現形式。

從附表4可以看出,公開課教學受到了一線教師的歡迎,被89?郾9%的教師認為是最好的成果呈現的形式,也是名師研究成果輻射最快捷的形式,因此工作室要竭盡所能為工作室成員搭設平臺,使其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呈現名師研究成果,不斷提升專業素養。案例分析、專業論文分別位居第二、第三位。

(三)名師研究,如何凸顯團隊作用

1.名師研究,有哪些有效的團隊活動形式?

從附表5可以看出,有88?郾5%的教師認為課例觀摩是名師研究的最有效的活動形式。實際上這樣的活動形式也是最常用的,但最常用的不代表是最有效的,應該更多地嘗試應用和推廣其他的活動形式,讓名師的魅力與經驗更大程度地被一線教師所習得。

2.名師研究,如何開展主題活動?

名師發展工作室,其定位是“發展名師”,即在工作室的研修活動中,通過團隊的力量,將工作室伙伴發展為名師。基于這樣的定位,一些受調查者提及的以下幾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就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關于研究內容的建議:關注學生,以學生為本。扎根一線教學,做“真實”課堂的研究。堅持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負擔,讓課堂真正煥發生命活力,促進師生的共同和諧發展。

關于研究活動組織的建議:分學期或分學年根據學科的特點組織有效的研討活動,通過課堂教學、課后研討、講座等多種形式吸引更多教師的關注,創建科研沙龍和網絡教研,以便進行有效的交流,互動提高。要有高層次的專業人士指導,或跟隨他們一起活動。加強各地名師之間的經驗交流,互相學習提高,多送教、送培給基層教師,特別是山區教師,讓同一個教學方法在不同的課堂得到更多的驗證。根據主題,著實架好從理論到實踐的橋梁。教師應該不斷加強理論學習,通曉理論將比單純學會經驗更有后勁。參與研究的人員本身要拓寬理論學習領域,并把適用于自己、適用于本班的某一理念進行具體實踐。怎樣把理念變為教學行為的具體做法,教師應及時記錄下來,不斷學習實踐,不斷經驗交流,資源共享。讓工作室成員既“教”又“研”,擬定適合的計劃和目標,追蹤落實。

關于工作室伙伴培養的建議:要注意培養工作室成員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要注意營造和諧奮進的研究氛圍,要想盡辦法讓工作室成員感到溫馨、自信、自豪,體驗合作研究的樂趣,感受自身的成長喜悅。要十分明確課題研究的具體目標和成果展示形式,要充分估計課題研究的困難和問題,要充分思考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的方法和策略,要充分了解每一個成員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方向,要充分理解每一個成員的實際困難,要科學擬定研究計劃和具體任務,要注重活動的成效和實效,杜絕流于形式。要注重擴大工作室成員的輻射和影響圈,要通過工作室平臺推動工作室成員的成長和發展,造就一批教學名師,培養一批教學新秀,提高工作室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

四、問卷調查的啟示

1.名師研究應注重研究內容的豐富與深刻。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有聲有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涌現出數量壯觀的“一線名師”。他們在情境創設、教學預設與生成處理、學生心理溝通、教學語言藝術研究等領域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逐漸形成了各自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百家爭鳴,各具特色,殊途同歸,共同推動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工作室成員在圍繞子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既要注意“名師”這一概念的開放性和生成性,讓更多的名師走進視野,取百家之長為我所用,又要注意根據成員各自特點,在廣泛研究的同時,確定幾個重點研究的名師,進行個案研究,深入研究這些名師教學理念和行為的特色,及其產生和形成的過程,凝練出優化的策略,為我所有,形成個人風格。

名師研究要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回歸整體,要明晰名師課堂教學設計的完整流程,從整體進行研究分析;根據新課程理念和《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剖析其精妙設計,深入局部進行分析;繼而順勢而下,考量名師環節設計之后的教材(學情)分析、教學思想、教育理念,在局部的改進或重建中,凝練其理念與行為優化的策略。工作室成員要在研究中,不斷地實踐、交流、學習、思考,立足于課堂教學一線,深入研究學生,深入研究教材;既關注教學的各個流程和有可能存在的問題,又善于捕捉課程改革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生成新的研究課題,在名師研究中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使名師研究走向深入。

2.名師研究應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學與創新。

要使研究進行得科學、規范、有效,很重要的一點是講究研究方法。工作室開展項目和課題研究,務必要加強學習,仔細分析,聽取專家、名師和其他一線教師的意見和建議,使研究工作的開展更加科學。工作室正式運作之前,思明區教師進修學校組織專家對《行動計劃》進行幾輪的打磨,其目的就是使工作室的研究工作在科學方法的指引下少走彎路,更好、更快地實現研究成果。名師發展工作室開展研究前期的問卷調查,并對問卷進行深入分析,形成報告,用數據和事實說話,以調查報告為依據修訂《行動計劃》和《課題實施方案》亦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和專業的態度。

名師發展工作室要邊實踐邊摸索,在信息化社會里,在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今天,名師研究的渠道要進一步拓寬,要緊跟時代的發展,加強網絡的運用,更方便、更快捷、更大容量地獲取名師研究的寶貴資料,并在網絡環境下,實現資源的共享。研究的方法要進一步創新,工作室要在遵循傳統方法進行課題研究的同時,不斷地探索適合“小學數學一線教師”研究“小學數學一線名師”的方法,力爭以創新性的方法實現創新性的成果。

3.名師研究應注重研究團隊建設與成員能力的提升。

篇(7)

為了提高未來教師的專業技能,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大綱(試行)》(簡稱《大綱》)。《大綱》對師范生將來從事高中、初中、小學以及幼兒教師工作提出了共同的要求,而對幼兒教師的個性技能表述不多。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簡稱幼師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幼兒教師工作。所以,積極探索幼師生從教能力培養勢在必行。

一、培養幼師生從教能力的意義

幼師生的從教能力,是指就讀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為今后從事幼兒教師工作所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培養幼師生從教能力的主要意義:

一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需要。幼兒教師從教技能訓練,是幼師生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加強幼師生專業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還是幼師生未來就業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幼師生從教技能訓練是幼師生“樂于從教”“利于從教”“善于從教”和“精于從教”的重要途徑。

二是幼兒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要。幼兒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是教師專業化的基本內容,這是教師專業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也是教師專業化的起點。堅持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世界教師教育的趨勢。

三是培養優秀幼兒教師的需要。優秀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大體需要經歷教育模仿、理念自覺和獨立創造等三個階段。在職前教育階段,主要是能力模仿訓練,這種訓練是幼師生的必修內容。如果沒有幼師生的模仿,就不可能達到理念自覺,更不可能實現獨立創造,也就無法成為優秀的幼兒教師。

四是高校服務于學期教育事業的需要。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要求:“設有學前教育專業的高等師范院校和幼兒師范學校要認真、深入地學習《綱要》的精神,改革學前教育課程和師資培養方式,并主動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做好貫徹落實《綱要》的宣傳和培訓工作”。可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必須服務于學前教育事業。五是提高幼師生就業能力的需要。隨著高校擴招和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幼師生數量快速增長,幼師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所以,重視幼師生從教能力的培養,對提高幼師生的就業競爭力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幼師生從教技能訓練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多數高校對幼師生從教能力訓練重視不夠,改革力度不大。主要表現在一是課程結構不合理。目前,多數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偏重于文化知識。如一年級課程多是基礎課,很少安排教師技能訓練課程。二年級科目過多,學生壓力較大,難以完成技能訓練項目。三年級幼師生面臨畢業設計和就業的壓力,學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找工作上,無法推進從教技能訓練。二是教育實習效果不明顯。在教育實習中,由于學生多,指導教師少等原因,老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幼師生的實習進行點評。三是儀器設備投入不足。由于高校擴招,幼師生數量增加,學校的人力、物力與財力等無法滿足幼師生從教能力訓練。

三、幼師生從教能力訓練的主要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

幼兒教師的技能不同于其他教師,其技能不僅包括一般教師的基本技能,還包括彈、唱、跳、說、寫、畫、算、玩、做、護等專業技能。

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將幼師生從教能力訓練納入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之中。這將促進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上的專業化,培養內涵上的系統化,培養過程上的全程化,培養質量上的規范化。這使幼師生從教技能訓練從理論指導到實踐操作都得到重視與落實。

其次,要加強領導,健全機制。這是確保技能訓練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

第三,提高教師的認識。要組織教師制定訓練方案、健全訓練項目、完善考核標準。

第四,是提高幼師生從教能力訓練意識,形成積極的訓練態度。要向學生宣傳技能訓練的意義和要求,讓學生知曉幼兒教師的職業特點和專業化要求,向學生公布訓練標準,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為自己的訓練目標做好準備,形成內驅力。

2.加強課程建設

首先,優化課程體系,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要搭建幼師生從教技能訓練的課程平臺,將技能訓練納入課程體系,在必修課和選修課中設置不同的技能訓練項目。

其次,增加技能類課程的教學時數,并進行相關課程的整合。如增加藝術類課程時數,把教師口語和普通話整合,把幼兒衛生學和幼兒營養學整合,把舞蹈課與體育課整合。使課程的設置與學生的從教技能訓練有機配合,相互滲透,形成從教技能訓練課程網絡。

3.重視實踐環節

實踐教學的形式是多種多樣,不僅包括校內實踐,也包含校外實踐。一是做好學生實踐活動的整體設計。要適當增加教育實踐的課時,使幼師生的實踐活動貫穿整個學程。要增加教育實踐基地的數量,還要集中組織見實習,便于學校對學生的檢查和指導。在見、實習活動的管理上,可以做到“六有”:有見實習計劃、有聽課或講課記錄、有實習報告、有見、實習所在單位評價、有帶隊教師總結、有師生調研報告。二是加強校內實訓。為了給幼師生創設幼兒園教學情景,可以在校園內建立幼兒園教法實驗室、幼兒科學發現室、幼兒感統訓練室、家長與幼兒親子體驗室等實訓室,從中對幼師生進行幼兒園教育模擬實訓。三是鼓勵幼師生自覺地進行支教。要提高對學生支教的認識,支教是學生教學能力訓練的有效途徑,支教的時間最好在寒暑假或雙休日,尤其是加強農村的支教工作。

4.完善評價體系

一是建立評價體系。要遵循技能訓練規律,制定技能訓練計劃,完善訓練措施。在內容安排上,遵循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年級層次上,按年級、分階段、分類別層層考核,逐步提高。在評價的方式上,把學生的自我評價、班級評價、院系評價與學校評價有機地相結合。二是健全評價機制。要完善規章制度,規范訓練考核評價機制,建立以學生自練自查為主、教師檢查指導為輔的評價機制。三是完善考核項目。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學期安排不同訓練項目,以便對學生的訓練指導與評估。考核項目分為必考項目和選考技能,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訓練幫助和培訓。四是加大評價力度。學生技能的考核驗收采取學校統一組織與系部組織相結合,學科專業技能由相關專業的系部完成,學校給予必要的指導和監督。教學常規技能由學校統一安排驗收,使幼師生從教能力的訓練有內容、有指導、有檢查、有評比。學生技能不及格,可以補考一次,補考仍不及格,不予畢業。這樣,才能保證幼師生從教能力訓練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大綱(試行)[S].2001.5.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出版社,2002.29.

篇(8)

英語的普及,現代幼兒園雙語教學的實施,越來越需要具有雙語教學能力的老師。為了滿足社會需求,我們必須認清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雙語教育的現狀,從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實踐等方面深化教學改革,培養具備結合學前教育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雙語教學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一、什么是學前雙語教學

“學前雙語教學”即是:在幼兒園日常教育教學環境中,教師同時或間隔性地運用漢語和英語組織幼兒主題教育活動、游戲活動以及日常生活活動,其目的是在發展幼兒母語的基礎上,對幼兒進行第二語言的啟蒙教育與興趣教育,并讓幼兒接觸、感受多元文化、習得兩種語言,為其在多元文化社會中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對學前教育專業雙語教學能力的培養

1.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

幼兒英語教學原則是“重在培養興趣,關鍵在發音準確,力求使幼兒在不感覺有任何負擔的愉快情緒下,學會豐富的英語詞匯,掌握簡單的日常用語,養成學習英語的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打好基礎”。這一教學原則就要求教師發揮極高的創造性,而扎實的英文功底是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因此首先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英語基礎提出要求。

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水平應該達到:聽力理解能力:能基本聽懂題材、中等篇幅的慢速英語對話,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和相關細節;能基本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程。口語表達能力:能用英語就一般性話題進行比較流利的會話,能基本表達個人意見、情感、觀點等,能基本陳述事實、理由和描述事件,語音、語調基本正確。閱讀理解能力:能閱讀所學專業的綜述性文獻,并能正確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書面表達能力:能基本上就一般性的主題表達個人觀點,能寫所學專業的英語小論文,能描述與學前教育專業有關的各種圖表,能在半小時內寫出90詞左右的短文,內容完整,條理清楚,語句通順。翻譯能力:能初步摘譯所學專業有關的英語文獻資料,譯文通順達意,理解和語言表達錯誤較少;能使用適當的翻譯技巧。

2.加強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

幼兒教師口語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特點,因此高職學校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內容設計不同的訓練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種形式:語感訓練,以模仿為主,結合唱歌、表演、手指游戲等方式,語音訓練包括音素、節奏、停頓、語流、語調等;專業詞匯的學習,課堂上則采取競賽、游戲、頭腦風暴等活動形式,包括食物、動物、植物、衣物、文具、玩具、幼兒日用品、幼兒活動設施器材等;幼兒園一日活動用語,以情景對話的形式進行。教師把幾個小情景串在一起,4人為一組角色扮演,一名學生當幼兒園教師,其他學生當孩子。幼兒園一日用語包括幼兒入園及晨檢、早操、用餐、午休、盥洗、以及區域活動包括娃娃家、結構區、棋類區、科學區等;戶外游戲、意外情況處理等;課堂用語訓練以模擬課堂的形式進行。要求運用課堂各環節的用語、指令用語、表揚用語等。n堂用語除了英語活動的常用語外,還有各類教學活動包括手工活動、繪畫活動、音樂活動、數學活動、科學活動、體育活動等。

3.開展教學實踐活動。

(1)開展模擬課堂教學。把幼兒園活動搬進課堂,學生充當小朋友和幼兒教師的角色,教師充當導演的角色,在課堂上進行幼兒園模擬授課活動,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讓學生在學與練中獲得雙語教學能力。具體的方式為:學生選擇一個主題,在各科教師的協助下,圍繞該主題開展一項綜合性的幼兒園英語活動。活動的設計是以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為理論依據;活動的呈現是以舞蹈、音樂、表演、體育、美術活動等為載體;活動過程是以英語為組織語言。最后達到的效果為:學生能夠科學的利用學前教育理論為指導設計活動,能夠用學前教育專業技能開展活動,并能夠用英語語言流利的組織活動,由此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理論和技能,開展幼兒園雙語活動。

(2)組織學生參加見習、實習活動。教育實習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實踐三個步驟去認知、理解、運用課堂知識,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和鍛煉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積累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實習時,學生每天撰寫實習日志,及時總結每天的工作體會。完成幼兒園實習后,每位學生提交教育實習報告,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感受,為順利就業作好準備。

此外,定期邀請學前教育專家、幼兒園業務園長或優秀幼兒英語教師進行專題講座。講座的內容有:學前雙語教育相關的理論及相關研究的介紹,先進的雙語教學法、教育科研方法、學前雙語教材的使用指導、雙語教育活動設計等方面。通過聆聽專題講座,學生能夠了解最新的學前雙語教學的相關理論和研究動向,從而更好地指導他們參與實踐教學。

當前我國的幼兒園雙語教學仍在探索階段,急需能夠開展幼兒園雙語教學活動的技能型人才,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要不斷優化課程設置,深化教學改革,為幼兒園培養大批具有雙語教學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篇(9)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45

鑒于國內多將《幼兒衛生與保健》課程定位于理論課程,課程教學團隊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對課程教學進行了優化改革,突出了該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旨在使學生獲得從事學前教育活動應具備的專業素養,提高學生的保育實踐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 模塊化的課程體系

為了克服學生“重教輕保”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保育觀,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學習和掌握基本的保育技能,以便在將來的實際工作中能切實維護和增進兒童的健康。課程教學團隊積極與幼兒教師和幼兒園管理者共同研究,構建重在能力培養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基礎理論模塊: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全面掌握學前兒童解剖生理特點以及身體生長發育的規律,了解學前兒童常見疾病的有關知識,熟悉教育環境創設及教育過程中的衛生要求,能夠對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進行科學的評價。這一模塊采用校內課堂教學與校內校外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完成。

綜合訓練模塊: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幾種患兒的基本護理技能和急救術,以備日常教學和生活中的不時之需。這個模塊教師講得少、指導得多,主要采用校外實踐和校內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完成。

模擬教學模塊:主要目的是在學生全面掌握幼兒衛生與保健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一模塊采用校外實踐和社會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完成。

2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課程教學團隊成員積極探討本課程的教學方法,除綜合運用講授法、演示法、觀察法、討論法、練習法等傳統的教學方法外,還恰當運用了體現本課程特色的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學習、情景模擬操作、現場教學、案例教學等。

2.1 小組合作學習

“托幼機構的保育、教育活動衛生”一章內容中,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小組通過到幼兒園現場考查其生活制度和教育活動衛生、合作制作課件、小組代表講解、小組成員答疑等多種形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搜集整理信息、語言表達、團隊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2.2 情景模擬操作

學到“常用護理技術及急救術”內容時,可以采用情景模擬手段,設計一定的情景,準備一些工具或材料,讓學生分別扮演受傷者和救護者,進行現場的急救和包扎;學到“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內容時,除了用多媒體演示操作步驟外,還可以設計幾種不同的意外事故的情景,讓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施救措施,并要求學生兩人合作輪換完成操作練習。

2.3 現場教學法

“幼兒健康檢查和評價”一節的內容,在講解了基本知識和檢查操作要領后,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協助保健教師進行晨間檢查;講到“托幼機構的環境衛生”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參觀、考察,認識到托幼機構建筑、設備和用具衛生的重要性和應該注意的問題,要求學生對所見所聞進行分析評價,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2.4 案例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錄像機錄下幼兒園一日保育工作的全過程(包括入園、盥洗、入廁、進餐、午睡、各類教育活動、離園等環節),也可組織學生通過網絡和教育實習搜集整理幼兒園中典型的保育案例。將這些案例穿插到相關章節的課程教學中,啟發學生思考分析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全過程”的教育實踐

為了讓學生充分接觸和學習保育工作,增強對幼兒保健的感性認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設計了多次保育見實習。課程學習前,安排學生到幼兒園保育見習1周,初步接觸和了解保育內容;課程學習中,安排課程實習或利用其他課程實習機會,有針對性地設計觀察量表,讓學生有目的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將分析整理的問題及遇到的疑難之處反饋到課堂教學中來;課程學習后,安排1周保育見習,讓學生帶著問題與幼教工作者探索研究,撰寫研究報告或者調查分析報告;最后在畢業前夕集中教育實習1個學期,學生以保教人員的身份組織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和生活活動,在實際工作環境中提升各項保教技能。

4 “全方位”的考核評價

改變傳統的通過期中、期末兩次考試進行學生學業評價的做法,在學生的課程學習過程中,課堂出勤,聽課情況,回答問題情況,小組及全班討論時是否積極參與、發言次數,發言內容,對其他同學提問的回應,見實習結束后帶隊教師和實習幼兒園的評價意見,各階段的見實習報告、專題研究報告或調查分析報告等都納入課程成績,實行課程學習“全方位”的考核。這樣對學生考核的不僅是能力,也是態度,關注的不僅是結果,也是過程。它更能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以上僅是對《幼兒衛生與保健》教學改革的初步嘗試,搞好本課程教學改革有利于培養知識與能力并重的“應用型”人才,拓寬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渠道,促進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健康發展及學前兒童健康成長。

篇(10)

學前教育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之間的整合,需要對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建立新的認識。我們應該明確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在掌握了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的基礎上,適當地將實踐教學的比例增大。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踐,能夠更好地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二)整體性

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應該形成一個整體,貫穿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無論是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之間的整合,還是對實踐教學本身的深入探討。每一次的實踐教學,應該有一定的邏輯順序。例如,在大學一年,實踐教學的見習基地,可以選擇在幼兒園。帶領學生參觀幼兒園,通過觀察幼兒園裝修的特點、班級命名的特點、活動區域的特點等,對幼兒園的周圍環境和基本情況會有初步的了解,培養學生對于職業的了解和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第二次的見習目的,就可以結合第一次的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可以結合衛生學的相關理論知識,讓學生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親自進行幼兒園相關活動區域的布置、安排和教學等。還可以對幼兒園的規模進行拓展,例如,親子教育機構,讓孩子和家長通過游戲進行活動,使幼兒在家長的見證下健康成長。使學生的實踐能夠建立在第一次實踐的基礎上,這樣的實踐教育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

(三)多樣性

在實踐中,學生應該嘗試運用多種形式,全面進行實踐探究。實踐教學除了見習、實習,還應該建立更加豐富多樣的實踐形式。除了階段性的見習,學生還可以結合其他學科的相關內容進行全面實踐。學生還可以和指導老師一起進行探討性研究,或者參加一些大型的學前教育機構的實踐活動。很多領域都有相關的綜合實踐,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學前教育的現狀,所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對相關人才的需求,能夠及早地明確擇業的方向。

(四)指導性

實踐課程都有明確的實踐教學大綱要求,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教學的內容,明確教學的目的,了解教學的步驟。學生要在實踐中學會反思,見習后要寫參觀的心得體會,最后對實習進行全面的總結。教師需要在學生進行實踐前,開展有針對性的講座對學生進行指導。

二、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各層面所遇到的問題

1.觀念層面。傳統的學前教育實踐教學沒有得到重視,傳統的觀念還停留在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補充。如今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對教師資格的培養需要更加專業化,并且注重實踐教學。從觀念上改變對實踐教學的看法,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2.結構層面。實踐課程在學前教育教學的比重僅占1/4,而且存在教學形式單一乏味的問題。相比較其他國家而言,我們國家實踐教學的實踐非常有限,而且見習基地非常單一。對于實踐教學的開展,首先是到見習單位進行參觀,然后寫見習報告,在課堂上進行虛擬教學,最后通過實習,完成實習報告。對于實踐教學的評價,只是對見習報告評分、對課堂表現評分、對實結評分。這樣的評價阻礙了學生的發展。

3.行為層面。實踐教學中,教師沒有給出明確的指導,導致學生在見習中,根本不知道注意什么,了解什么,對于見習的目的性不明確,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效果。實踐教學的時間有限,學生在短暫的見習后,又要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無法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延長實習時間,才能使學生有更深的感悟。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方式,需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接觸實際性的問題。然而現實往往不盡人意,在需要深入研究理論和實踐時,擺在眼前的任務卻是寫畢業論文。

(二)學生對實踐教學工作的認識不夠

教師在實踐教育中,側重技能的訓練,沒有與將學前教育相關的課程融入到實踐教學中。在實踐中,學生始終是個“旁觀者”,根本沒有融入到實踐中去,這樣的實踐是毫無效果的。

(三)教師的指導監督力度不夠

由于教師在教學中指導監督不到位,導致學生畢業前的實習變成了一種形式,而不是學生真正去實習單位進行實習。對于需要上交的材料,只是找相關的實習單位,隨便寫個證明,敷衍了事。專業的教師需要面對很多學生,沒辦法每個都進行全面的指導,使得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問題沒辦法得到及時的解決,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效果。

(四)缺乏有效的評價體制

實踐教學評價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實踐中遇到實際問題時進行自我的反思,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實踐教學中缺乏評價的標準,使得評價缺乏客觀性。

三、實現“實踐教學”變革的對策

(一)樹立新的實踐教學觀念

實踐教學需要具備實用性,學生通過實踐教學能夠將所見所聞所感運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學習中、工作中。實踐教學還應該具備開放性,學生在進行實踐教學中,很難掌握見習的實際目的,需要在開放的實踐環境中,進行理論知識的補充。在實踐過程遇到問題時,能及時向指導教師進行溝通,使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踐教學還應該具備職業性,學前教育實踐課程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一名優秀的教師,因此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學生對見習單位,產生職業認可。為以后更好地從事教師職業奠定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在教學中同等重要,他們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最終能夠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

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能夠在今后的職業崗位工作的得心應手。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實驗課程。完善實驗課程標準,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基礎的理論知識,為更好的進行實踐打下基礎。加強學校校內的實驗設施的建立,確保學生在校內進行實驗課程的訓練。

2.實訓課程。結合實驗課程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訓課程,將教學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有效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

3.實習課程。在實訓課程的基礎上,進行短期的實習階段,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使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中的經驗教訓變成一種能力,運用到工作中。

(三)加強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

教師是學前教育實踐教學的組織者,也是教學實施者。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教學水平,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優化和調整教師隊伍。我們可以采用“精進簡出”的原則,聘請經驗豐富的教師作為實踐教學的專職老師,培養本校的教師到校外進行專業的培訓,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使教師在教師團隊中具有相對的優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壯大師資隊伍。由于學前教育要求教師具備專業性,因此教師的學歷都相對較高,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但缺少學前教育的實踐經驗。教師缺乏對學前教育的深入了解,想象和實際情況往往會有差距。學校為了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實踐教學進行有效的指導,針對每一位教師的情況進行專門的培訓,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

(四)建立健全的實踐教學體系

健全的實踐教學體系,包括校內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教學。學校在建立實踐教學體現時,需要對校內的實訓設施進行完善。例如,幼兒園虛擬教學室、舞蹈訓練室、繪畫藝術室、音樂實訓室等。加強與校外幼兒園的相互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

(五)健全實踐教學考核與評價體系

現如今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學生無法通過評價真實地了解自己的從業水平。學校為了避免學生盲目的進行學習、教師隨意的進行教學等現象,需要建立健全的考核和評價體系。根據實踐教學的目標,同等的重視校內外的實訓考核。明確每位同學的指導教師,使學生在實踐中遇到困難時,知道找哪位教師進行指導,從而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上一篇: 黃山奇石課文教案 下一篇: 值班醫生護士報告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五月综合激情国产 |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夜夜高潮 |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 色综合AV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