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2 17:02: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端午節的詩句古詩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古詩句11.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宋·《澡蘭香·淮安重午》
2.舊俗傳荊楚。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S及之《賀新郎》
3.文字間金釵,消盡晚天微暑。
無雨。無雨。不比尋常端午?!惾浮度鐗袅睢?/p>
4.梅夏暗絲雨,春秋扇浪風。
香蘆結黍趁天中。五日凄涼千古、與誰同?——宋·萬俟詠《南歌子·端午》
5.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
——來自于蘇軾《六幺令》
6.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色彩沮?!獎⒂礤a《競渡曲》
7.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京都元夕》
8.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鬣。
佳人相見一千年?!巍ぬK軾《浣溪沙·端午》下闋
9.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殷堯藩《同州端午》
10.有意莊嚴端午,不應忘卻重陽。
菖蒲九葉,金英滿把,同泛瑤觴?!獊碜杂谥煲睢冻写搿?/p>
11.斗輕橈,斗輕橈,雪中花卷棹聲搖。
天與玻璃三萬頃,盡叫看得幾吳舫?!獊碜杂邳S公紹《瀟湘神》
12.誰言騷魂千載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說是蛟饞龍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一笑,吊千古?!巍⒖饲f《賀新郎·端午》
13.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陸游《乙卯重五詩》
14.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張耒《和端午》
15.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古詩句21.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2.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3.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4.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5.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7.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8.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揚枹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搴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9.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10.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11.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
12.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13.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14.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15.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鬣。
佳人相見一千年。
16.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古詩句31.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2.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3.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4.此意憑誰向說。
紛兩岸,游人強生區別。勝負既分,些個悲歡,過眼盡歸休歇。到頭都是強陽氣,初不悟、本無生滅。見破底,何須更求指訣。
5.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6.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我欲于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巍ぺw蕃,《端午三首》其二
7.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
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荷香暗度。漸引入陶陶,醉鄉深處。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8.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9.小雨濕黃昏。
重午佳辰獨掩門?!钪畠x《南鄉子·端午》
10.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11.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12.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
——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13.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
——蘇軾《浣溪沙》
14.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
——宋祁《屈原祠》
15.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古詩句41.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2.主人恩義重。
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3.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
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凄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4.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5.五月巴陵值積陰,送君千里客于郴。
6.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7.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
8.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9.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
10.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
11.競渡岸傍人掛錦,采芳城上女遺簪。
12.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13.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14.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巍堮纭逗投宋纭?/p>
15.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16.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17.舊俗傳荊楚。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門艾釵符關何事,付與癡兒呆女。耳不聽、湖邊鼉鼓。獨炷爐香熏衣潤,對瀟瀟、翠竹都忘暑。時展卷,誦騷語。
18.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五月初五端午節的古詩句51.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李隆基《端午》
2.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蘇軾《浣溪沙·端午》
3.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陸游《乙卯重五詩》
4.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殷堯藩《端午日》
5.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邊貢《午日觀競渡》
6.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
——蘇軾《浣溪沙·端午》
7.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貝瓊《已酉端午》
8.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
9.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杜甫《端午日賜衣》
10.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11.碧艾香蒲處處忙。
——舒頔《小重山·端午》
12.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趙蕃《端午三首》
13.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
14.菖蒲酒美清尊共。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15.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
16.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褚朝陽《五絲》
17.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舒頔《小重山·端午》
18.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19.五色新絲纏角粽。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0.正是浴蘭時節動。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1.細纏五色臂絲長。
——舒頔《小重山·端午》
22.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舒頔《小重山·端午》
23.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殷堯藩《同州端午》
24.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
——范成大《鷓鴣天》
25.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
——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26.重午佳辰獨掩門。
——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27.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趙蕃《端午三首》
28.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
——蘇軾《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29.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
——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1、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
2、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3、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4、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5、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6、玉臺金盞對炎光,全似去年香。
7、便當裹米粣,爛醉作端午。
8、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
9、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10、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
11、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12、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13、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14、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15、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16、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
17、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1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19、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
20、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21、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22、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23、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24、兒女紛紛夸結束,新樣釵符艾虎。
25、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
26、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
27、香蒲角黍,對暑悄無言,梅雨細,麥風輕,悵望空垂淚。
28、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29、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
30、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
31、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
32、文字間金釵,消盡晚天微暑。無雨。無雨。不比尋常端午。
33、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
34、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
35、宜歡聚。綺筵歌舞。歲歲酬端午。
36、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37、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中圖分類號] G633.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16002102
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它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農歷五月初五為什么稱為“端午”呢?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p>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最為普遍的說法有四種。一是歷史人物紀念說,牽涉幾個被紀念的對象,主要有屈原、勾踐、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二是龍圖騰崇拜說,據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中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是源自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三是惡日說,認為端午節起源于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四是夏至說,認為端午節源于夏至(詳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一說》)。關于端午節的別稱也很多,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龍舟節、浴蘭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等。這一天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等節俗活動。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端午節譜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古詩詞,并被廣為傳誦,為端午節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意蘊。本文擬從關于端午節的古詩詞中蘊含的悼念屈原的精神意蘊美、避邪驅瘟的食俗佩飾美和龍舟競渡的觀賞、娛樂美三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一、悼念屈原的精神意蘊美
一般來說,年節習俗要具備三個基本要素:一是日期,二是儀式活動,三是敘述這一習俗由來的富有某種文化意義的傳說。其中“文化意義的魎怠筆譴統節日精神的體現,節日也依靠文化得以更廣泛流傳。在歷史人物紀念說中,主要涉及五位悲劇性人物,他們或孝順,或忠誠,或堅韌,或不貪功好利,或憂國憂民,但結局都很悲慘,但他們的精神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人們把端午節與這些人物聯系起來,暗示著民眾的集體無意識對美好品質的選擇。而關于紀念屈原的說法在民間得到廣泛流傳,一是為適應節日紀念歸一化趨勢,人們必然會在傳說人物中進行淘汰、選擇;二是因為屈原最突出的精神品格是愛國憂民,行廉志潔,他在楚國國將不國時,寫下了以《離騷》為代表的流傳千古的佳作,表達了民眾內心深處對自己所屬國家的依戀與熱愛,他愛國憂民的精神因而具有廣泛而堅實的民族性。偉大歷史學家司馬遷對屈原的崇敬與贊揚成了深入人心的千古定論,使屈原成為民族的精神典范。以帝王將相為代表的統治階層,出于維護自身統治的需要,自然地接受了忠臣屈原這一形象并加以褒揚,在文化與政治權力的雙重作用下,大約在隋唐時期,屈原成為端午節文化的核心。兩千多年來,許多仁人志士以寫詩填詞的形式來紀念屈原,賦予端午節濃濃的詩情。
如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不能洗得直臣冤。
這首詩由端午節紀念屈原說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盡管后人百般歌頌、祭祀,像屈原沉江這樣的悲劇畢竟發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簡單地洗刷干凈的。詩言近意遠,言簡意深,很有力量。
單純悼念屈原的比較少,更多的是懷才不遇的詩人借屈原來暗喻自身。北宋詩人梅堯臣的《五月五日》借吊屈原抒發“不遇情懷”: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詩的意思是:屈原已沉江自殺,楚人為他的不被容納而悲哀。人們江上競舟,哪里能制止讒言,只不過試圖驅趕蛟龍罷了。沒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只能追尋他死后的遺蹤。只留下碧綠的沅湘水,倒映著山峰的影子。
詩人懷著無限的悲憤、苦悶、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借屈原沉江自殺來抒發自己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的情感。
南宋詞人陳與義在國家遭受兵亂,自己流寓湖南、湖北一帶時,在端午節感慨萬千,作了首《臨江仙》來憑吊屈原,懷古傷時,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這些對端午有感而發的詩詞,大多是借屈原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或者抒發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情懷,或者借贊揚屈原的精神來表明自己的忠義之心,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對屈原的高尚人格和愛國精神都給予了最高的敬意,這個主旨賦予端午節古詩詞濃厚的精神意蘊美。
二、避邪驅瘟的食俗佩飾美
端午食俗有吃粽子,飲蒲酒(雄黃酒、朱砂酒)等,還有掛艾草與菖蒲、沐蘭湯、栓五色絲線、戴香包等習俗。因為仲夏五月正值植物蔥蘢,生機盎然,天氣漸熱,蚊蟲孳生,容易傳染疾病。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加上科學知識的缺失,使古人對五月有了“毒月”“惡月”的印象。陰陽五行說認為夏歷五月在午位,初五再逢午,就是重午。午在八卦中居離位,離屬火,丙亦屬陽火,所以遇到五(午)月初五(午)逢丙午,那就是太陽熱到了極點,這天也就是“毒日”,古人甚至認為“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都是從五月五日午時開始出現的。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用各種辦法來除去瘟疫,因而出現了頗有節日特色的飲食和佩飾。在避邪驅瘟的傳統習俗中,我們可以感悟到祖先遵從自然令律應對災疫的生活智慧,體現一種別樣的節日風情,古詩詞中也有生動的描繪。
關于食粽風俗,唐代詩人鄭谷“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粽香”的詩句,宋代詩人韓元吉 “角黍堆冰碗,兵符點翠釵”的詩句,表達的都是對粽子的喜愛之情。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漁家傲》: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這首詞把端午時節粽子飄香,人們共飲菖蒲美酒的美妙場景描寫得栩栩如生,意境高雅,浪漫香艷,讓人情不自禁地向往。
北宋大詩人蘇軾的《浣溪沙》: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詞中描寫婦女歡度端午佳節的情景。上片描述她們節日前進行的各種準備,將開展浴蘭活動,節俗淳樸純真,氣氛濃郁;下片刻畫她們按照民間風俗,彩線纏玉臂,小符掛云鬟,互致節日的祝賀,端午風俗宛在目前。
對于南宋愛國詩人陸游來說,端午也是難得的閑適愉快。他的《乙卯重五詩》: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具體描寫了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詩人吃了兩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枝,依舊俗,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來。
節日習俗本身就是一種美育的載體,人們在過節時參與這些習俗禮儀,不知不覺中就會得到美的熏陶。古代詩人將這些習俗用藝術化的手法表現出來,讓人從中獲得美的享受。
三、龍舟競渡的觀賞、娛樂美
龍舟競渡是我國歷史上流傳久遠而廣泛的民俗文化活動。據學者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的圖騰祭祀節日。但是到了漢末魏晉時期,端午節被賦予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內容,龍舟競渡也成了祭祀屈原的習俗。晉?周處《風土記》:“端午烹鶩角黍……競渡。”可能是對“競渡”的最早的記載。隨著時間的推移,龍舟競渡從一種祭祀儀式演變成了端午節的民眾娛樂習俗,龍舟文化的觀賞性、競技性、娛樂性和協作性特征決定了龍舟文化的大眾化屬性。哪里有龍舟賽,哪里就有激動的人群。賽龍舟也成為很多文人捕捉靈感、展示才華的大好機會。千百年來,關于端午賽龍舟的詩詞佳句不計其數,從不同的側面描寫了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競渡美景。
唐朝時,被封為燕國公的詩人張說在岳州觀看龍舟競渡時,寫下了一首為后人傳誦的詩作《岳州觀競渡》,“畫作飛鳧艇,雙雙競拂流”短短幾句,就生動地再現了龍舟競渡的熱鬧場面。中唐詩人張建封的《競渡歌》,揚揚百字,活靈活現地記述了一場龍舟競渡,將自然景象的美好、競渡魅力的無窮、爭先氣氛的熱烈融為一體。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Z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
只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五來往。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
……
宋朝黃裳的《減字木蘭花?競渡》: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
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3. 粽葉裹住你過去的美好,米粒黏住你現在的幸福,龍舟承載你未來的夢想。鑼鼓敲響歡樂,鞭炮驅除煩惱,短信帶給你幸運。端午節快樂!
4. 端午節到了,我按鍵敲下了我一行行的祝福,千言萬語化成了這一條短信的祝福:親愛的朋友,端午節祝你幸??鞓?
5. 粽子飄香,端午佳節到身旁,把煩惱包進粽子里吃光,把好運裝進香囊里陪在身旁,把事業承載在龍舟上奔向輝煌,把幸福醞釀在黃酒里比天長。端午快樂!
6. 端午到了,我送你一個愛心粽子,第一層,體貼!第二層,關懷!第三層,浪漫!第四層,溫馨!中間夾層,甜蜜!祝你夢中有我,天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7. 祝你事業過午關斬六將,家庭午谷豐登,生活午彩繽紛,才智學富午車,朋友午湖四海,人生午味俱全,人人都對你午體投地。
8. 端著溫馨的祝福,舞起輕柔的思念,節省所有的時間,祝福親愛的朋友,擬出別致的短信,快出動車的速度,樂在你的心上。
9. 端午節到了,悄悄的一條信息,帶去我的一份最真的祝福,一份深情,一份情誼,一份如意,一份溫馨,一份守望,一份牽掛,一份安康都給你。
10. 端午到了,用一份美麗紅,一份開心花,一份健康綠,一份快樂葉,包成一個開心粽送給你,愿端午節快樂^^!
11. 咬你一口,清香依舊,咬你兩口,全身自由,咬你三口,幸福永久,咬你四口,完了,我想你想的太投入吃粽子咬到了手。嘿嘿!端午節快樂哦。
12. 我用芬芳的祝福織成葦葉,以溫馨的叮嚀碾作白米,以誠摯的祈禱曬熟紅棗,再以友誼的絲線緊緊纏繞,端午節送你香甜的粽子,愿你永遠享受人生的美好!
13. 氣候在變壞,端午五大怪。棕子玩裸奔,香包談戀愛。龍舟被山寨,雄黃酒下菜。魚兒更奇怪,不請自己來。祝福把門開,煩惱說拜拜!端午快樂!
14. 端午節工作指導方針:以友誼為基礎,以手機為平臺,以短信為手段,以祝福為目標,以你為工作對象,以笑容為考核標準,工作完成以后請吃粽子宴。
15. 粽想對你表白,我的思念是多么強烈;粽想對你傾訴,我的祝福是多么浪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短信聲聲傳耳邊,啊!祝你快快樂樂端午節。
16. 如果我的字典里面有愛這個字,那么后面的解釋一定是你,如果我的詩句里面有想念這個詞,那么纏綿的一定是你。親愛的,端午節快樂。
17. 端午節祝福:一顆心牽掛著你,一份愛祝福著你,一份真感情在等待著你的回應。我想你會在天涯海角我愛你會在昭昭暮暮,祝端午節快樂!
18. 端午節短信,每個字都有香味,盛開你的笑容,滋潤你的嘴唇,甜透你的腑肺。問我愛你有多深,粽子代表我的心!我的短信,每轉發一次都使咱倆感情加深!
19. 五月的輕風飄來淡淡的粽香,青綠的粽葉包裹濃濃的真情,徜徉在心跡流淌的歲月,追憶久已沉淀的情愫,又值端午佳節,粽香融入信息,粽是想著你。
20. 粽子綠外套,內裝七彩餡,香甜鮮咸辣,五味任你選。肉香品幸福,棗甜嘗快樂,海鮮細品味,咸是百味王。生活多色彩,樂趣其中藏。祝你端午節快樂!
21. 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送你五個五:祝你收獲多多,五谷豐登;收入多多,五花八門;朋友多多,五湖四海;快樂多多,五彩繽紛;幸福多多,五福臨門!
22. 粽子甜,愿工作順利忙中有閑;粽子香,愿經常鍛煉身體健康;粽子咸,愿生活幸福常有余錢;粽子黏,愿朋友四海時時掛念。祝端午節快樂!
23. 五月初五是端午: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粽子香,粽葉長,包著幸福和吉祥;端午到,艾蒿高,過得快樂最重要!
24. 端午伴著五谷,幸福填滿一屋;糖餡裹著幸福,吃下沒有苦楚;香粽艾葉同煮,走過漫漫長路;粽有情艾有意,祝你端午佳節與家人快樂共度!
25. 粽子里面都是米,我的心里最想你;吃口粽子暖心底,想你時候最歡喜;借助端午祝福你,愿你好運好福氣;幸福永遠粘著你,平安永遠陪伴你!端午節快樂!
26. 端著夏日的清涼,端著美麗的心情,端著真誠的祝福,我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提前為你端上祝福:祝你幸福安康,萬事如意,端午快樂!
27. 端午過節別忘記,老友正在想著你;雖說過節不收禮,你想給點也愿意;十塊八塊不嫌棄,十萬八萬更滿意;你要實在沒的送,短信一條也可以!
28. 沙渺渺,水依依,思念如芳草,隨雁向你飛;月珊珊,星淡淡,問候穿云端,祝福送身邊。端午節,濃濃情,傳誠摯祝福,送美好心愿!祝端午節快樂,朋友!
29. 包粽子,包含萬千祝福;賽龍舟,賽出你我雄風。一年一度,端午將至,我把嘴真誠的祝福送給你,祝你端午節快樂,生活像粽子一樣甜甜美美,事業像龍舟一樣,劈風斬浪。
30. 注意啦,注意啦,端午節到啦,特送上粽子給你,祝心情粽是愉快,日子粽是紅火,家庭粽是和睦,工作粽是順暢,錢袋粽是鼓鼓。
31. 五月初五是端午,粽葉飄香鼻尖傳。片片蘆葦片片情,點點紅豆寄情誼。粒粒紅棗心歡喜,滴滴雄黃吉祥意。年年歲歲端午節,分分秒秒幸福時。
32. 快樂粽語:餃子說:我代表吉祥;湯圓說:我代表如意;月餅說:我代表團圓;粽子說:我把好事都包起來,趁端午送給你!祝你端午節快樂!
33. 端午就是+,朋友心意十萬火意送祝福:祝你情人浪漫,十步芳草。兄弟情深,十指連心。掌控機會,十拿九穩。寫意生活,十全十美!
34. 祝福不斷連連的,真情實意綿綿的,包成粽子圓圓的,吃在嘴里黏黏的,味道總是咸咸的,化在心里甜甜的。祝甜甜的你,過個甜甜的端午!
35. 紅豆寄相思,送你千里祝愿;糯米表平安,給你幸福美滿,紅棗送健康,愿你身體棒棒。綠葉打個包,送你祝福掛上號,愿你開心過端午,快樂常呵護。
36. 一句平淡如水的問候,很輕;一行平常如紙的祝福,很真;讓我采一清香的粽葉,包一香甜的粽子,裝進這真情的信息里送給你:朋友,端午節快樂!
37. 五月的風吹不走,對你的思念;五月的雨,沖不走端午節的祝福;五日,我用真心做餡,包個香甜可口的粽子,送給你,祝你端午節快樂!
38. 鋤禾在端午,汗滴和下土。為了盤中餐,生活不怕苦。朋友送祝福,清涼能解暑。事業展鴻圖,機會不勝數。健康心中駐,快樂不迷路!端午快樂!
39. 氣候在變壞,端午五大怪。棕子玩裸奔,香包談戀愛。龍舟被山寨,雄黃酒下菜。魚兒更奇怪,不請自己來。祝福把門開,煩惱說bye-bye!端午快樂!
40. 端午節要到了,送你一枚小小的粽子,包上順心,包上如意,包上快樂每一天;包上友誼,包上愛情,包上我對你的想念;還有一枚小小的---銅錢。呵呵。
41. 送你一個粽子,代表對你一生的思念;送你一瓶雄黃酒,代表對你一世的祝福;端午節到了,禮物雖輕,是我一生一世的祝愿,祝你端午節快樂!
42. 我是棕葉你是米,一層一層裹住你;你是牙齒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棕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記得給我發消息,不然棕子噎死你!
43. 你是我生命中最要的人,要珍惜你;你是我端午節的貴客,要熱情招待;請你吃粽子,喝雄黃酒,看賽龍舟,就是要你端午節過的快樂無比!
44. 端午詩頭藏,湍水流逝立巖觀,人有經緯水有岸。心中自有天地大,音樂無聲奏心歡。一首古詩藏玄機,一句一字是字迷。
45. 工作中有你,感覺輕松;生活中有你,感覺溫暖!學習中有你,感覺甜蜜!節日中有你,感覺欣喜;端午節祝福你,吃粽子笑瞇瞇,縱情多賺人民幣!
46. 端午到,好運隨著你我笑。吃粽子,緬懷屈原吟古詩。賽龍舟,甜蜜幸福一起收。我祝你,每天快樂常歡喜。端午節到了,祝你端午節快樂!
47. 端午節到了,悄悄的一條信息,帶去我的一份最真的祝福,一份深情,一份情誼,一份如意,一份溫馨,一份守望,一份牽掛,一份安康都給你。
48. 端午到了,用一份美麗紅,一份開心花,一份健康綠,一份快樂葉,包成一個開心粽送給你,愿端午節快樂^^!
49. 咬你一口,清香依舊,咬你兩口,全身自由,咬你三口,幸福永久,咬你四口,完了,我想你想的太投入吃粽子咬到了手。嘿嘿!端午節快樂哦。
50. 我用芬芳的祝??棾扇斎~,以溫馨的叮嚀碾作白米,以誠摯的祈禱曬熟紅棗,再以友誼的絲線緊緊纏繞,端午節送你香甜的粽子,愿你永遠享受人生的美好!
51. 氣候在變壞,端午五大怪。棕子玩裸奔,香包談戀愛。龍舟被山寨,雄黃酒下菜。魚兒更奇怪,不請自己來。祝福把門開,煩惱說拜拜!端午快樂!
52. 端午節工作指導方針:以友誼為基礎,以手機為平臺,以短信為手段,以祝福為目標,以你為工作對象,以笑容為考核標準,工作完成以后請吃粽子宴。
53. 端午節祝你快樂!思念的路,漫漫無邊;雨后的虹,美麗瞬間;空中的云,隨風飄散,心中的舟,以愛為帆;沒見到你,心中思念!
關鍵詞:初中語文 傳統文化 語言訓練
一、重視傳統文化教育
愛國主義情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為濃郁,最為強烈的部分。隨著外來文化的滲透,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慢慢也熱衷于外來文化,他們吃起了洋快餐,看起了一些外國影視,越來越遠離自己的傳統文化,甚至的傳統文化產生了冷漠感。天天唱著意境淺顯的流行歌曲,卻背不出字字珠璣的古詩文;學生們捧著卡通漫畫看得津津有味,卻對古典名著敬而遠之;傳統節日,不知意義何在:民族英雄,不知朝代事跡······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社會,社會道德的缺失、精神底蘊的淡薄無一不和傳統文化的逐漸失落有關。站在時代的講臺,如何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中更好地向學生實施傳統文化的教育,這是我們初中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二、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因素
初中語文教材既是各種語文知識的載體,也是各種文化知識的載體,他的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如諸葛亮的《出師表》是古代表疏奏章等政府公文的名篇佳作;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是五言古詩的典范;詞與曲,是中國特有的詩歌形式,初中語文教材中也選入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氣勢磅礴的豪放之作?!坝洝薄ⅰ罢f”、“序”、“論”“銘”等也是古代運用非常廣泛的一種文體,如袁宏道的《滿井游記》是風格清新的寫景小品;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以贈序的形式告誡后生。教材選錄了一定數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片斷:如《水滸傳》中的精采片斷《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儒林外史》中的《范進中舉》等。這些選錄的作品代表了我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不僅顯示出中國氣派和中國作風,而且充分反映出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小說審美意識和審美特征。語文教師只需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稍微進行課外拓展,傳統文化知識就自然而然透滲進學生的腦海里。
三、體會作者的情感
“位卑不敢忘憂國”是南宋詩人陸游一生愛國憂民的真實寫照,自己雖然年邁力衰獨處孤村,但對祖國并不悲哀絕望,還想著替國家出征防守邊關,表達了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王昌齡的《出塞》、龔自珍的《己亥雜詩》等都抒寫出了詩人的愛國之情。教學時,我們要讓學生在理解詩句意思和時代背景的基礎上,深入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感。教育學生學習古人熱愛自己的祖國,長大后做祖國的接班人和建設者,為自己的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賀知章《回鄉偶書》等作者表現自己對家鄉強烈的熱愛和思戀之情。宋代詞人蘇軾的《水調歌頭》中,對親人的關愛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動至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等詩都是為朋友而作,表達了朋友間的深厚情誼。教學時,可引導學生深入感知,領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對他們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親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進而對學生進行中華文化傳統教育。
四、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室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如果學生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文化氛圍的環境里,耳濡目染,勢必更能提高學生的素養。這樣就需要我們初中語文教師做一個有心人,教室里的墻壁上布置那些帶有傳統文化的名人名言,黑板角每日一言,學生課桌右上方可張貼勵志語。在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還可以配合學校、班主任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和愛好。如學唱國粹京劇,彈拉各種民族樂器,播放古樂、古曲,或利用早讀舉行古詩文朗誦等一系列形式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熏陶。農村學生也許相對于城市學生來說稍顯慢一些,但只要我們持之以恒,營造成一種氛圍,就會越做越好。
五、加強語言實踐
民族文化蘊涵于民族的語言文字之中,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都是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積淀。它直接與民族感情相聯系,構成了維系民族成員的心理紐帶,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訓練是語言學習的手段,也是文化傳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訓練內容,能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國語言的美妙。
據說紀昀編纂《四庫全書》時,皇上曾命他在紙扇上題字,紀昀寫了王之渙的《涼州詞》,乾隆一看,沉著臉問:“怎么丟了一個‘間’字?”紀昀接過扇子,看了看,鎮定地說:“沒有丟字,皇上,這是一首詞?!闭f完,就讀了起來——請想一想,《涼州詞》少了個“間”字,怎么通過改變停頓變成一首詞?通過討論,學生會發現這樣讀來別有趣味:“黃河遠上,白云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边@項訓練使學生了解了語言表達的靈活性、語言訓練的趣味性以及詩與詞之間的區別。
我們還可以利用語文研究性學習或綜合性學習、寫作的形式,以某個傳統節日為契機進行語言實踐。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引導學生查詢和端午節相關的一些信息,如端午節有哪些別名?端午節的來歷及與哪些著名的人物有關?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跡嗎?端午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在查詢的基礎上整理資料、撰寫報告,以網頁、演示文稿等形式進行交流。還可以看《屈原》、唱《橘頌》、吟詩詞、賽龍舟、選艾葉、佩香囊、吃粽子······一個傳統節日,從查詢資料到實踐體驗,可以安排一個較長的周期,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在營造節日氛圍的過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風情。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如果這些重要的傳統節日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有計劃地去探究、去實踐體驗,把地域文化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這樣的文化傳承更是意義深遠的。
當前,我們的語文課程尤其需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強對民族優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創造和發展。作為語文教師,責無旁貸地應當擔起這一份神圣的使命,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層次、有系統、有廣度、有深度地滲透在語文教學中,內化在學生的精神中,讓優秀的傳統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依然綻放著精神之花,民族之魂。
為了更好的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素質教育功能,我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以下的嘗試:
一、充分挖掘語文教材文化內涵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語文教材每冊書中,都安排了不少于七篇的優秀經典文言文,課文不僅貯積了豐富的語文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韻,字里行間處處流淌著中國文化濃濃的鮮活的血液。結合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挖掘教材內在的文化因子,引導學生求真、求美、求智慧。
在教學這些文章的時候,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我們充分挖掘其思想內涵,對他們進行愛國教育,熱愛家鄉的教育,親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進而對學生進行中華文化傳統教育,讓古詩這一顆璀璨的歷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奪目的光芒。
二、創設文化課堂教學情景
(1)教室布置:在班內建設文化長廊,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在黑板報上專門開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詩,一句名言,以此來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中耳濡目染,親近,學習傳統文化
(2)精心設計導入情節: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鋪墊蓄勢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在教學《荔枝圖序》時,我為學生展示了蘇軾的《惠州一絕》里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在學生追問蘇軾為什么會如此喜愛荔枝的興趣下,抓住契機自然地導入新課,在好奇心的驅使學生有進一步領略了古文的魅力。
三、把傳統文化滲透到語文活動中
(1) 誦讀積累,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熟讀成誦進行語言積累是傳統語文教學的法寶,也是語文學習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誦讀的方式學習和積累傳統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傳統經典可積累的內容很多,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要求七年級學生主要背誦我校中華傳統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經》和《國學經典誦讀》,每天利用晨讀時間讓學生大聲地朗讀,讓朗朗的讀書聲充滿校園。要求學生對所選內容反復朗讀,以至熟讀成誦,牢記在心。這個誦讀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語感、積累語言材料的過程;是博聞強記、增強記憶力的過程;也是對學生潛移默化地進行民族精神熏陶的過程。
(2)情境解讀,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厚重的,時代的變遷使有些詩詞句的內涵顯得深奧,學生不易接受,針對此種情況,我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講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鑿壁借光”“程門立雪”等,自主趣味解讀《三字經》,搜集成語故事,古代名人軼事……他們聽了故事,了解了歷史,體味了詩詞的蘊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誦讀興趣,增加了文化底蘊。
(3)趣味訓練 ,鐘情傳統文化
訓練是語言學習的手段,也是文化傳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訓練內容,能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國語言的美妙。針對學生寫錯別字的現象,組織學生尋找文字的起源,知道了漢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了解了漢字的發展過程,講述了關于漢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楊修巧解字》《歐陽修追字》《神奇的“打”字》《“馬虎”的由來》等,同時透過漢字還可以看到祖先的生活,學生感覺漢字很神奇,引起了極大的興趣,寫字不再隨隨便便,而是用心寫字,錯字逐漸在減少。學生在活躍有趣的氣氛中領略了中國文化,掌握了字詞。為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運用一些有趣味的訓練內容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使學生了解了語言表達的靈活性,語言訓練的趣味性以及詩與詞之間的區別。如:讀一讀山海關外孟姜女廟的這副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些訓練讓學生明白漢字的一字多音,漢語的停頓以及語序等都能使我們的表達更豐富更靈活。
(4)節日熏陶 ,追尋中國傳統文化
例1(常德)班級舉辦詩歌朗誦活動,其中有一項內容是“詩詞拉力”。要求同學們將所給詩詞上句的最后一個字,作下句的第一個字。請你完成下面的拉力。
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風___________
【解析】這里就像修辭中的頂針一樣,用前一句詩的最后一個字作后一句詩的字首。這里前一空可以填:“半卷紅旗臨易水;郁孤臺下清江水;白毛浮綠水”;后一空“風正一帆懸;風雨不動安如山;風煙望五津;風掣紅旗凍不翻”。
二、主題串聯式
例2(三明)根據語境默寫。
奉獻是什么?奉獻是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___________ ”的堅貞不渝;奉獻是龔自珍“___________ ,化作春泥更護花”的人生態度;奉獻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___________”的英雄氣概;是范仲淹“___________,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而今,奉獻就是人人獻出一份愛,世界成為美好的人間。
【解析】這里都是圍繞“奉獻”這個主題來串聯詩句內容,所填的內容是圍繞詩句的語境來填。答案是:“蠟炬成灰淚始干;落紅不是無情物;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憂而憂”。
三、仿寫式
例3(金昌)仿照下面一段話的句式,仍以“幸福是”開頭,恰當引用古詩詞名句,仿寫兩句話,組成一個排比句。
幸福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___________。
【解析】一般的古詩文默寫都是只要填寫即可,這里還與仿寫互相摻合形成一種新的形式,可以說既是仿寫又是默寫。答案示例:幸福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愿;幸福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回憶。幸福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著;幸福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喜悅。
四、聯想式
例4(咸寧)溫庭筠用“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動地傳達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詩人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也寫過與此意境類似的句子:___________。
例5(黃石)游子思鄉是我國古代詩歌永恒的主題。元人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用“ ___________ ,___________”來表達游子遠離故鄉的憂愁,唐人崔顥在《黃鶴樓》中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發暮色四合時登高遠眺所引發的鄉愁。
例6(黃石)《與朱元思書》一文以“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寫江水的澄澈,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解析】這里的默寫是一種聯想式的,是一種相似的聯想。答案示例:例4.“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崩?.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例6.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五、時政式
例7(麗水)從今年開始,國務院將傳統節日清明、端午和中秋納入國家法定節日。古詩詞中有許多吟詠這些節日的句子,請你從這三個節日中任選一個,寫出連續的兩句。 ______________
例8(達州)請根據提示和上下文用詩文原句填空 。
(1)大災之后,有的親朋離散,至今仍無音訊,讓我們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來為他們祝福吧。
(2)只要團結一致,堅定信心,就能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再建美好家園,陸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解析】這里的默寫是與時政緊密聯系的。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與政令,時事新聞等都是語文試題的設題材料。答案示例:例7.清明節可以填寫:“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杜牧)或“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宋?黃庭堅) 端午節可以填寫“五月五日午,薰風自南至。”(宋?文天祥) 或“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唐?李隆基) 中秋節可以填寫“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或“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例8.(1)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2)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專題式
例9(臨沂)古詩文默寫。
陸游一生作詩近萬首,而他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卻只了了十字:“汝果欲作詩,工夫在詩外?!焙髮W者普遍認為,這詩外“工夫”主要體現為偉大的愛國思想、寬博的恤民情懷、高尚的道德情操、堅定的理想信念、明晰的責任意識和堅強的民族氣節等。也正是有了這種種詩外的“工夫”,才有了無數啟人智慧、教人向善、催人奮進
的妙文佳句。上面畫橫線的短語分別代表了詩外“工夫”的6個不同角度,請你任選其中5個角度,各默寫出一個與其內容相符或相關的古詩文名句。
①愛國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
②恤民情懷: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道德情操:___________________
④理想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
⑤責任意識:___________________
⑥民族氣節: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就是針對一個詩人的專題性默寫,都是要求寫陸游的詩。愛國思想可以填寫“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钡?恤民情懷的可以填寫“鐵騎無聲望似水。”,道德情操的可以填寫“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理想信念的可以填寫“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責任意識的可以填寫“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民族氣節的可以填寫“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p>
七、整段、整篇式
例10(赤峰) 默寫課文選段。
(1)諸葛亮《出師表》中“先帝知臣謹慎”至“則攸之、、允之任也?!?/p>
(2)酈道元《三峽》中“自三峽七百里中”至“良多趣味。”
例11(安徽)默寫李商隱的《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般我們接觸的試題都是只要求寫句子,這里要求寫一段或一首詩。答案:例10略。例11是“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八、關聯式
例12(蘇州)默寫古詩文名句,并寫出相應的作家、篇名。
①會當凌絕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
② 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③ __________________,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__________________》)
例13(長沙)王勃在《__________________》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慰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離遙遠,也會覺得近在咫尺。
例14(鹽城)國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詩句中的“國”指當時的國都 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以往的默寫都是局限在古詩詞與現代詩歌中的名句,現在還要求填寫古詩詞的作者、題目與詩中的詞語的意思等。例12與例13在填寫詩句時還要求寫出相應的作家與篇名,例13在填寫詩句的同時還要求寫出詩句中的詞語的意思。答案:例12中①填寫“一覽眾山小”與“ 杜甫”,②填寫“但愿人長久”,③填寫“長風破浪會有時”與“行路難”。 例13填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與“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例14填寫“城春草木深 ”與“長安”或“西安”。
九、修辭式
例15(河南)運用修辭,能使詩句靈動、表意雋永?!昂鋈缫灰勾猴L來,__________________”巧用比喻,為寒冷的邊塞增添了無限春意;“烽火連三月,__________________ ”,運用夸張,表達了杜甫對家人的強烈思念;“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____________”,運用擬人,使落花有情,表現了它無私奉獻的精神。
【解析】這里所涉及的內容是詩的修辭方法,可以填寫“千樹萬樹梨花開、 家書抵萬金、化作春泥更護花”即可。
十、綜合式
例16(長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惫糯荣t有這樣風范的人不勝枚舉,請寫出初中課本內學習過的古詩詞中能表現堅定信念,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的連續兩句,并標明作者或出處。
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或出處: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個題目既有所圍繞的主題“表現堅定信念,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又要寫詩句,還要寫出作者或標題等,綜合性很強。示例①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②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③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④烈士幕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⑤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曹操《龜雖壽》
十一、圖文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296-01
“空”字在詠史懷古詩、思鄉懷人詩、送別詩、山水田園詩這幾大常見的詩歌題材中多被詩人援引。在不同題材的詩歌中,擔任了不同的抒情角色。較好地掌握古人對“空”字的靈活運用,是有助于我們把握詩歌的主題的。
一、“空”字所寄寓的情感
1、抒發對社會人生盛衰無常而自然宇宙永恒的慨嘆
這本身就是一種強有力的對比。例如王勃的《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备唛w之中的滕王李元嬰現在在什么地方?此地只看見欄桿外的長江水波濤洶涌,不舍晝夜地永恒流淌。人生的短暫與江水的永恒使得詩人生發慨嘆。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鳳凰來寓意著朝廷的興盛,鳳凰去象征著朝廷的衰落。社會人生是盛衰無常的,唯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2、借古諷今,抒發昔盛今衰的感慨
這種“今衰”是由統治者的昏庸腐朽造成的,所以也蘊含著規勸統治者吸取歷史教訓,不要重蹈歷史覆轍的思想。這一點在詠史懷古詩中較為常見。例如姜夔《揚州慢》,昔日的揚州是“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繁華之極。而今卻是“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蕭條冷落。韋莊《臺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绷倌甑臍v史恰如一場夢,“鳥空啼”暗含著詩人對歷史興衰的感慨。同樣地主題還有歐陽炯《江城子》“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詩人憑吊六朝古跡,懷古而傷今。這也是在警告當朝者該如何治國理政,才能避免政權的傾覆。
3、寄寓著羈旅漂泊的愁思、思念家鄉的惆悵、孤獨寂寞的哀怨、壯志未酬的憤懣
這一點在思鄉懷人詩、送別詩中多有體現。柳中庸《聽箏》:“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只能與燈影為伴,是何等的寂寞!“空”更增添哀傷的氛圍,離愁別恨之意呈現紙面。同樣地,如王維的《秋夜獨坐》:“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薄翱仗谩北磉_的是詩人孤獨寂寞的哀怨。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空”蘊含了綿綿無盡的不舍之情。陸游的《訴衷情》:“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眻髧镜貌坏缴鞆?,空有一腔愛國熱忱。一個“空”字將詩人壯志未酬的憤懣傾瀉而出。
4、熱愛山水、渴望歸隱、淡泊名利、超然脫俗
這在山水田園詩中多有體現。例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边@里的“空”就是一種閑適、一種寧靜。《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贝笊接撵o,不聞人語?!哆^香積寺》:“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描寫了水潭清幽?!渡骄忧镪浴罚骸翱丈叫掠旰?,天氣晚來秋?!杯h境的清潔空明,也是詩人淡泊名利心態的有效折射。再如常建的《破山寺后禪院》:“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大自然的山水能夠去除內心的雜念、純潔心靈,超然脫俗。
二、答題技巧與示例
釋含義,點手法+描景象,摹情態(結合特定詩句翻譯)+談感情,明作用(藝術效果)
例如:《湘中》
猿愁魚踴水翻波,自古流傳是汨羅。
萍藻滿盤無處奠,空聞漁父扣舷歌。
注:該詩寫于貞元末年(804)韓愈無端被貶連州陰山(廣東縣名)的赴任途中。相傳屈原貶逐,遇一漁父到:“舉世混濁,和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說罷,“鼓而去”。
問題:請簡要分析最后一句中“空”字的妙用。
分析:有效理解詩歌,我們需要從宏觀與微觀處著眼。從宏觀處著眼,即抓住詩歌的題目、作者、詩句以及背景介紹等環節。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詩人無端被貶,那么這種情感或者是樂觀豁達的或者是壯志未酬的。需要我們再做進一步的確認。從微觀處著眼,就是抓住詩歌的典型意象。中國古代文人都有“漁父”情結,其背后蘊含著兩種情感:一是渴望歸隱、淡泊名利;一是壯志未酬,被迫歸隱的無奈。下一步就是抓住詩歌的整體去分析,第一句出現了“愁”的心緒,第三句描寫的是寂寥的情境。綜合以上分析,詩人想要表達的是壯志未酬的情懷。而一個“空”字將那種悵然若失的心理展露得淋漓盡致。
本題參考答案:“空”字是“只”的意思,“空”字所在的詩句為用典藝術手法。一個“空”字形象地寫出了空闊的汨羅江畔只留下漁父扣弦而歌的寂寥情狀。這里用“空”字寫出詩人面對茫茫水天的悵然若失,含蓄地抒發了那種無端遭貶、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
三、高考真題匯編
(2009年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元]舒頡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浙皭潱l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注:五色臂絲:荊楚風俗,端午節以五彩絲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淚羅江。
問題:從全詞看,“空惆悵”和“無人解”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004年全國卷)
《江城子》五代?歐陽炯
一、傳統節日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可近年來一些人為了趕時髦,過起了洋節日,傳統的節日卻忽略了。圣誕節各大商場張燈結彩,圣誕老人站在門口迎接各位顧客,門口的圣誕樹光彩奪目,商場里到處都是頭戴圣誕帽的售貨員……氣氛煞是熱烈。情人節大街上處處是大幅的標語,玫瑰賣得特別火爆……可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七夕節,卻顯得冷落了。于是,在語文教學中,我對學生說:“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你們知道有什么風俗嗎?”學生說:“家家戶戶舉行一些慶祝活動,如放鞭炮、貼春聯、貼年畫、舞龍獅、吃年糕等,年初一早上人們互相慶賀,大人給小孩壓歲錢等。”
我又引導學生說關于春節的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p>
為了引起學生對傳統節日的重視,我又告訴他們,我們的傳統節日還有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清明節是祭拜祖先的,相關詩句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人們在這天的風俗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辟邪等。七夕節源自牛郎織女的傳說,人們常用“兩情若在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边@句詩來象征美好的愛情。中秋節人們觀月祭拜,寄托情懷,留下了許多思鄉的佳句,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等。
在上語文課時,我把這些傳統的節日穿去講,以便活躍語文課堂學習,加強學生對傳統節日風俗的回顧以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印象。在語文課堂上了解傳統節日的同時,又穿插相應的古詩詞,加強了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應用,這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古詩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古詩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隨時可以靈活運用,無論是導入、解答問題、小結、總結時均可加以運用,達到對學生實施愛國主義、親情、友情教育的目的。
(1)對學生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中最濃郁、最強烈的亮點就是愛國主義情感。例如初中學生都會接觸到的這些名篇名句:“位卑未敢忘憂國”是南宋時期著名詩人陸游憂國愛民的真實情懷, 陸游《 示兒》一詩說“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标懹闻R死之前,仍然惦記祖國的一統大業,其愛國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發出了兼濟天下蒼生的遠大理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現了堅貞的民族氣節,慷慨悲壯,感人至深。范仲淹《岳陽樓記》一文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在今天仍有積極的教育意義。岳飛的《滿江紅》“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是何等的氣勢,體現了他的愛國情懷。王昌齡的《出塞》、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都抒發了偉大詩人的愛國情感。學習過程中,務必讓學生在理解詩句含義和時代背景的基礎上,體察探究偉大詩人的愛國情懷。學習偉大詩人熱愛自己的祖國的高尚品質,長大后做社會主義事業的繼承者和建設者,能夠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語文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傳統文化的傳播工具?!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將語文學科性質定位為:“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薄肮ぞ咝耘c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闭Z文學科性質及語文教學的特點決定了中學語文教學中理應貫注文化精神。
二、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大意義
1.利用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愛國情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是維系中華民族悠久和燦爛歷史文化的精神紐帶。語文教材中收集大量愛國的篇章,傳遞著對祖國忠誠、摯愛的民族精神,學生能夠從《黃河頌》中感受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和愛國情懷,從《木蘭詩》中感受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從《我愛這土地》《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感受作者熾熱的愛國熱情。
2.利用傳統文化來培養學生的民族氣節和民族精神
翻開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一位位民族英雄以英雄氣概譜寫華夏兒女壯麗的詩篇。語文教材中蘊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氣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民族關懷、“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殺敵報國的雄心壯志等民族精神,它們如春風化雨一樣在學習中滲透,培養學生的民族情節。
3.利用傳統文化來凈化學生的心靈
由于現在的學生受網絡、社會等不良風氣的影響,內心浮躁,我們要用傳統文化如春風般吹進學生腦海里,用優秀文化來武裝青少年頭腦,使民族文化作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支柱,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高尚情操。
三、語文教學中有效地滲透傳統文化的方式
1.傳統文化的滲透要接近學生的生活
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要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閱歷等主觀體驗,激發學生傳統文化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將自己的體驗、感受,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筆者在講授《散步》時,先設置“請結合文中例句分析句子所傳達的人物情感”這個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感受一家人濃濃的親情。在深化文章主題的環節中,請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年青一代啃老現象的看法,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進行德育滲透還是要回歸到個人,筆者創設一個生活情境:晚飯后,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么辦?請學生談談自己的做法。該環節旨在引導學生把感悟到的道德思想去指導自己的道德行為。最后筆者布置一題作業:請你描寫一個體現你尊重長輩、孝順父母的情景,字數200字。本活動把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寫作訓練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孝道”的踐行情況,書寫自己孝親的故事,進一步強化學生的道德感受。這種思想文化或許將成為學生成長的人生導師。
2.大力挖掘作品文化內蘊,解讀作品所反映的深刻思想
語文教材書中蘊含大量的文化信息,語文課堂教學除了要講授知識、閱讀技能外,還要適當給學生一定的文化滋養。老師在備課時適當挖掘作品中蘊含的文化內涵,挖掘語文教學自身文化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要關注作者;關注寫作背景;要善于創設情境;善于發散;注重揣摩推敲以及學科溝通。例如,《秋天的懷念》中,“我”與母親的母子深情固然真摯動人,作者細刻畫抒真情的寫法固然值得學生學習,同樣老師不能忽略作者在這篇文章傳達了一種文化精神,那就是古代所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傳統文化。筆者給學生展示作者的生平簡歷:“作者史鐵生21歲雙腿癱瘓,永久坐上輪椅,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他所創作的《我與地壇》被公?J為中國近50年最優秀的散文之一。2002年,他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是現在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史鐵生用輝煌的人生給“自強不息”做了很好的注腳,而文末那句“好好兒活”這種頓悟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傳統文化的傳神表達。史鐵生這種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精神或許因為這一課而植入學生的心田。
3.積極開展誦讀活動,更好地體味民族精神
在開展誦讀活動時要注意整體推進,系統布局。誦讀什么,如何誦讀,必須堅持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識規律出發,系統安排,逐步拓寬、提高和深入。在對文化經典的選擇上,圍繞對“真”“善”“美”的認知和追求,列出學生成長中最具基礎性意義的“立人”之本的一些篇目。分階段確定誦讀內容,循序漸進,靈活多樣。要注意古今中外的比較,讓學生既誦讀傳統經典,又誦讀現當代經典;使傳統文化與現實社會相融相通,融入素質教育的各個方面、環節和階段。
古詩文聚集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大量精華,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古詩文深刻的文化內涵,一方面落實古詩文賞析的能力訓練,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感受文化精髓。老師可以給小組一個詩歌的主題,讓學生找出初中階段能體現該主題的詩篇,例如:愛國篇、隱逸篇、思親篇、友情篇、抑郁篇、閑適篇、田園篇等,學生在整理古詩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能力,也感受了古詩文的魅力。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從學過的古詩文中提取出一個體現深厚文化的主題,然后篩選相應主題的幾篇古詩文,中間設置簡潔凝練的串講詞,最終形成誦讀稿。通過經典古詩文誦讀活動,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會得到激發,朗讀的技巧有所提升,并從有感情的誦讀中更好地體味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