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4 19:53: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七年級英語下知識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tooth n. (pl. teeth) 牙齒
shower n. & v. 淋浴
early adv. & adj. 早(的)
job n. 工作;職業
work v. & n. 工作
station n. 電視臺;車站
night n. 夜;夜間
funny adj. 奇怪的;滑稽好笑的
exercise v. & n. 鍛煉;練習
best adj. & adv. 最好的(地)
group n. 組;群 quarter n. 一刻鐘;四分之一
homework n. 家庭作業;課外作業
run v. 跑;奔
clean v. 打掃;弄干凈 adj. 干凈的
walk n. & v. 行走;步行
taste v. 有……的味道;品賞
life n. (pl. lives) 生活;生命
go to school 去上學
get up 起床
eat breakfast 吃早飯
take a shower 淋??;洗澡
get dressed 穿衣服
take... to... 把……帶到……
brush teeth 刷牙
get home 到家
watch morning TV 看晨間電視
go to bed 上床睡覺
in the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在早晨/
下午/晚上
do homework 做作業
tell sb. about sth. 告訴某人關于某事
know about 知道;了解
what time 什么時間
put on 穿上
take a number 17 bus 坐17路車
1.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 get up at six o’clock.
get up是固定詞組,意為“起床”。be up也有“起床”的意思。
例如:
He gets up very early. = He is up very early.
2. eat breakfast = have breakfast 吃早飯
3. take a shower = have a shower洗澡
類似的短語還有:
take/ have a rest 休息
take/ have a walk 散步
關于時間
1. 時間的表達
(1)直讀式,即直接讀出時間數字
例如:
7:05 seven five 8:16 eight sixteen
(2)過、差式,即幾點差幾分,幾點過幾分(以30分為分界線)
例如:
1:25 twenty-five past one
3:43 seventeen to four
(3)a.m. 表示上午;p.m. 表示下午
例如:
6:20 a.m. 上午六點二十
(4)quarter表示一刻鐘,即15分鐘
例如:
4:15 a quarter past four
5:45 a quarter to six
tiger n. 老虎 elephant n. 大象
koala n. 樹袋熊;考拉
lion n. 獅子
animal n. 動物 cute adj. 可愛的;機靈的
lazy adj. 懶散的;懶惰的
smart adj. 聰明的
beautiful adj. 美麗的;美好的
kind n. 種類
south adj. 南方的 n. 南;南方
pet n. 寵物
leg n. 腿
cat n. 貓
sleep v. & n. 睡覺 friendly adj. 友好的
shy adj. 羞怯的;靦腆的
save v. 救;救助
flag n. 旗;旗幟
forget v. 忘記;遺忘
place n. 地點;位置
water n. 水
danger n. 危險 cut v. 砍;切
tree n. 樹
kill v. 殺死;弄死
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kind of 稍微,有一點
like to do sth. /like doing sth. 喜歡做某事
get lost 迷路 be in great danger 處于極大危險中
cut down 砍倒
be made of... 由……制成的
1. Let’s see the lions. 咱們去看獅子吧。
let’s是let us的縮寫形式,譯為“讓我們、咱們……吧”,一般用來提出建議,后接動詞原形。
例如:
Let’s go home. 咱們回家吧。
2. ―Why do you like giraffes?
你為什么喜歡長頸鹿呢?
―Because they are kind of interesting.
因為它們有點有趣。
句型:Why + 助動詞 + 主語 + 動詞原形... ?用來詢問原因,其中“Why”是疑問副詞,意思是“為什么”?!癇ecause”是連詞,“因為,由于”,用來敘述理由,而在一般現在時中,由于主Z不同,在提問時要用不同的助動詞do或does。
例如:
―Why are you late for class?
你為什么上課遲到?
―Because I got up late this morning.
因為我早上起晚了。
特殊疑問句
特殊疑問句通常以what, who, whose, which, when, where, how等特殊疑問詞開頭,對某一具體問題進行提問。
特殊疑問句的基本構成有兩種情況:
1. 疑問詞 + 一般疑問句結構
例如:
① What is your telephone number?
你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② Who is that boy with big eyes?
那個大眼睛的男孩是誰?
2. 當疑問詞作主語或修飾主語時,句子要用陳述語序。
例如:
① Who is on duty today?
hotel n. 旅店;酒店
restaurant n. 餐館 bank n. 銀行
hospital n. 醫院 street n. 大街
pay v. & n. 付費 near prep. 在……附近
across adv. & prep. 過;穿過
front n. 前面
behind prep. 在……的后面 town n. 城鎮
around adv. & prep. 到處;大約
north n. 北;北方 adj. 北方的
along prep. 沿著 turn v. 轉向;翻
right adv. 向右邊 n. 右邊 left adv. 向左邊 n. 左邊
crossing n. 十字路口 spend v. 花(時間、錢等)
climb v. 爬 road n. 路
often adv. 經常;常常 air n. 空氣
free adj. 免費的 enjoy v. 享受
easily adv. 容易地 money n. 錢
across from the bank 在銀行的對面
next to the supermarket 緊靠超市
between the post office and the library 在郵局和圖書館之間
among 表示位于三者或三者以上之間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在圖書館前面
behind the library 在圖書館后面
turn left / right 向左/右拐
on the left / right 在左/右邊
on Bridge Street 在大橋街
pay phone 付費電話
spend time 花時間
1. It is very quiet and I enjoy reading there. 那兒很安靜,我喜歡在那兒讀書。
enjoy doing sth. 意為“享受做某事的樂趣;喜愛做某事”。
例如:
I enjoy watching TV. 我喜歡看電視。
2. I like to spend time with my grandparents on Sundays. 我喜歡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星期天。
spend的用法:
(1) 在使用spend時,主語只能是表示人的名詞或代詞。
例如:
Andy spends a lot of money on books. 安迪花很多錢買書。
(2) spend (some money / some time) on sth. 表示“在……上花費(金錢、時間等)”。介詞on后面接名詞或代詞。
例如:
Marry spends two hours on her homework every day. 瑪麗每天花2個小時做作業。
(3) spend (some money / some time) in doing sth. 表示“花費(金錢、時間等)做某事”。介詞in后面的動詞要用動詞-ing形式,介詞in可以省略。
例如:
They spent 4450 yuan buying the big colour TV set. 他們花了4450元買那臺大彩電。
(4) spend也有“度過”的意思。
例如:
They want to spend their summer holiday in the countryside. 他們想去鄉下過暑假。
There be句型有特點,主語放在be后邊;變疑問,很簡單,把be提到there前。
七年級是小學到中學的過度階段,和小學六年級學生差不多。根據多數七年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時間持續不長,對新鮮事物感到好奇等特點,在農村七年級英語學習開始階段,英語教師有意識地引導農村七年級學生參與某些趣味英語朗讀的活動,如果方法恰當,是行得通的,這對于激發農村七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是極為重要的。
一、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
農村七年級學生的英語讀物不要太難、太長,而且印刷、裝訂都要精美,要做到圖文并茂。朗讀材料生詞過多、色彩過于單調、字母過小都會影響農村七年級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因此,選擇朗讀材料時應盡可能地注意以下幾點:
(1)結合農村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選擇朗讀材料時,語感要強,內容要做到難易適中,由淺入深,梯度分明。
因此,選擇朗讀材料時,在整體編排上要做到因人而異,從易到難,要符合農村七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
(2)朗讀材料的體裁要多樣,題材要豐富。如難易適中、生動有趣的幽默、謎語、寓言、童話、短劇、歌謠等都是難得的朗讀材料。
(3)選材要做到知識性、趣味性、現實性和目的性四統一。
即所選材料中應融入相關的知識點,朗讀后能使農村七年級學生形成有效的朗讀語感。
(4)朗讀材料時,所設計的練習題應有利于開發農村七年級學生的智力。
學生讀完材料后,教師要根據朗讀的材料設計一些簡單的理解性練習題,以培養農村七年級學生的朗讀理解能力。
二、要注意發揮英語朗讀的作用,從語感的角度來激發和培養農村七年級學生的英語朗讀興趣
朗讀是一項綜合技能,如果不注重朗讀的趣味性,學生的的注意力就會不集中;教師應抓住英語語音的獨特音調、節奏,用強弱、強弱弱或弱強、弱弱強等方法來訓練學生的朗讀。借助音樂詞匯,使學生體會到英語的節律。在平時,教師可經常自編或選擇一些英語兒歌、繞口令、小詩及童謠等來練習學生的朗讀。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齊讀、默讀、自由讀等形式來訓練朗讀,以提高能力,增長知識。大聲朗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而且還可以訓練他們的語音、語調和語速,培養他們的英語語感。
三、從教學管理的角度,不斷激發學生英語朗讀的趣味
一般來說,大多數七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勝過抽象思維,他們喜歡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因此,英語教師在組織農村七年級學生趣味朗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借助表情、手勢等肢體語言來組織英語趣味朗讀教學。
二是要有意識地精心組織各種英語朗讀比賽、表演、游戲等活動。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試著扮演一些自己喜歡的角色,在朗讀有關英語禮貌用語時,組織學生扮演某一個角色,進行招呼語練習。
在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彰顯自己的個性,比一比誰是最佳朗讀者。教學生朗讀打招呼用語時,可以設計“向7個小矮人打招呼”游戲。游戲中巧妙的配備歡快的“士兵進行曲”作為背景音樂。學生一看到童話中熟悉的人物,就會爭先恐后地運用英語知識向7個小矮人打招呼。在各種比賽性活動,讓學生始終保持飽滿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人人都有“爭取第一”的激情。在一些課外活動中,如即興進行歌曲比賽,表演小品,可以讓他們利用業余時間,搜集與歌曲、小品有關的英語知識。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情趣,使學生能樂學、善學英語,從而達到提高英語課堂學習效率的目的。
三是要設立農村七年級學生趣味朗讀多項獎勵項目,激勵農村孩子自覺參與英語趣味朗讀活動。例如,我們可以設立最佳語音語調獎、最佳語速獎、綜合朗讀能力獎等,并把這些成績計入平日的考核成績中,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是要善于幫助學生克服英語朗讀的畏懼情緒,樹立朗讀的自信心,設法讓他們愛讀樂讀,最終由“要我讀”轉變為“我要讀”。開始時,我們應盡量讓孩子讀一些趣味性強、圖文并茂、篇幅較短、詞匯量不大、生詞不多、有故事情節且不阻礙朗讀理解的文章,朗讀內容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樹立起自信心,使他們認識到朗讀并不是一種令人厭惡的活動,而是一個既能增長知識又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使他們真正體會到“為學所樂”的真諦,在朗讀過程中,自覺地克服產生的畏懼情緒,提高英語朗讀的自覺性。
五是要善于調整學生的心態,注意為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朗讀心理氛圍,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和恐懼心理,為他們增添成功的喜悅,變“心理劣勢”為“心理優勢”。
六是要培養農村七年級學生默讀的習慣。學生可以通過默讀,利用眼睛感知文字符號,從而直接獲得信息。
七是要培養農村七年級學生按意群朗讀的習慣。許多農村七年級學生像學中文句子那樣,在學習英語時,也是一個詞一個詞地從頭到尾地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查詞典,惟恐遺漏文章內容。結果,由于經常性的停頓使他們不能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理解,反而會使他們的思維“短路”,最終影響朗讀效果。
八是要在朗讀學習中善于根據農村七年級學生的個體差異,組織“合作朗讀”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班集體的積極作用,實現“師――生”“生――生”之間多向交流的合作關系。
九是要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做到課外和課內朗讀相結合。在課內,提供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讓他們自由朗讀、互相交流;在課外,自由朗讀,以一定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內外展示交流。注重使學生在自己的朗讀實踐中初步學會英語朗讀,注意讓學生感受朗讀的樂趣,使他們樂讀、愛讀。
在農村七年級學生趣味英語朗讀教學中,農村七年級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英語教師應創設豐富有趣的朗讀空間,設計合理的、激勵性的朗讀任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引導他們使用正確的朗讀策略與方法,并隨時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作出積極的評價。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改進趣味朗讀教學方法。筆者認為,要突出農村七年級英語朗讀的特色,教師必須把握好農村七年級學生“好表現、愛表演、愛講、愛動”的特點,因人制宜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真正使學生能運用英語朗讀從事不同形式的英語趣味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1]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胡卓南,劉輔明.朗讀教學必須重視培養農村小學生的速讀能力――關于小學生朗讀速讀的診斷檢測報告.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二是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兩極分化現象很可能會導致遷移現象:部分學生在七年級第一個學期就會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第二個學期就會放棄英語學習。
因此,面對剛進入七年級學習的學生出現的英語成績良莠不齊,高低懸殊的現象,特別是農村中小學,關注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使學生順利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學習過渡,為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就顯得尤其重要。
一、了解課程標準及學生情況
1.切實了解中小學英語教材
(1)牛津小學英語教材特點
從視聽入手,注重聽說訓練;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和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并通過聽、說、讀、寫、唱、游、演、畫、做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教材按“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的原則進行編寫,并力求使話題、功能、結構和任務四個方面在比較真實的情景中緊密聯系,融為一體,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并配有大量生動活潑、附有情趣的插圖。
(2)牛津初中英語教材特點
按照任務型教學的原則設計語言實踐活動。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另外,每隔兩至三個單元還安排了一個項目,讓學生綜合運用在這幾個單元中所學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及學習技巧,以培養他們的口筆頭交際能力、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2.切實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面對初中英語教材內容、教學要求等方面的轉變,中學教師與小學教師教學方法的差異,學習科目的增多等等一系列新的問題,如果再依靠機械記憶、單純模仿、無意識學習,他們已無法適應初中學習生活,更無法完成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進行英語教學。
3.切實了解中小學英語教學方法的差異性
小學英語教師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心理特點,比較注重教學流程。由于要求低,節奏慢,小學英語教師有足夠的時間精雕細琢,在課堂上積極創設情境,把聽、說、讀、寫和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活躍課堂氣氛,他們重視小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潛意識中認為英語學習和“玩”差不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自然很高。
再看看到了七年級,教學要求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方法相當不同,雖然課堂氣氛也很活躍,有說有唱,但所占課時和課時所占時間比率明顯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天一課的學習量,教學上更強調語法、句型、漢譯英等方面的操練,這樣就使得剛從小學升上來的七年級新生無法適應初中英語學習,而且隨著難度、廣度的大面積鋪開,部分學生漸漸地失去了原有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
4.切實了解學生英語水平的個體差異性
剛進入七年級學習的學生,英語水平不像小學生剛學英語時那樣在同一起跑線上。由于學生在小學已經學習了四年英語,再加上環境、家庭和個人等因素,學生的英語水平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七年級英語教師對具體的某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幾乎是一無所知。因此,七年級英語教師如果不考慮到七年級新生英語水平的個體差異性,勢必在初中英語教學之初陷入被動。
二、確定銜接點,制定措施,切實抓好銜接工作
1.上好初中英語第一節課
“磨刀不誤砍柴工?!鄙虾玫谝还澯⒄Z課,對于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講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小學階段的各種原因,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很擔心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針對這一情況,七年級的英語教師應重視開學的第一節英語課,要在第一節英語課前多花點心思。第一節英語課并不見得非要讓學生接觸新教材的內容,關鍵是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一個新的認識,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意識,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思想負擔,解除學生的后顧之憂。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第一節課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開端。
由于小學階段各校的英語師資力量及辦學條件的不均衡,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入好門,基礎差,早早地就對英語學習喪失了信心,他們害怕上英語課。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不敢對教師做出什么抵抗性行動,只能忍辱負重地熬著。到了七年級,換了對自己的過去不了解的教師,這些孩子很想在七年級新老師面前有所表現。作為七年級的英語老師,應積極地抓住這個契機,迎合孩子的這種心理,抓住第一節課,一視同仁地給每位孩子打氣,給他們樹立信心,這將會是他們初中英語學習的良好開端。
2.注意教學方法的銜接
由于中小學生年齡特點的不同,新課標要求的不同,中學英語教師和小學英語教師各自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當然,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教學的同時可以擇善從優地保留部分好的小學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學唱英文歌曲,吟唱歌謠,做英語游戲,輪流在黑板上做練習等,給童心未泯的學生在師生面前展現自我的機會,從而保證其學習英語興趣的持久性。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法指導
七年級學生告別了以樂趣為主旋律的快樂英語,開始面對壓力大、負荷重的英語課堂。許多學生仍沿用以前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對待初中英語學習,在階段測試中受到一次次打擊。小學里的“尖子生”連每節課的詞匯關都過不了,昔日小學里的“考試高手”在考試中屢屢受挫。他們在英語面前失去了自信,英語成為了一門令學生害怕的課程。
英語教師要抓住七年級新生對新環境有新鮮感,上進心強,學習熱情高的有利因素,要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初中的英語教學,要給學生學法的指導。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不妨嘗試一下幾點做法:
(1)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
(2)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3)培養課前預習的習慣。
(4)培養記筆記的習慣
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有了課堂筆記,學生可以在課后抓住重點進行系統復習。
①記在哪里?七年級階段,由于所學內容相對簡單,知識點少,可以把筆記記在書上。這樣,平時早讀課的時候可以把補充內容、重點內容一并復習。到了八年級、九年級,所學知識多了,內容量大了,語言點、知識點多了,可以采用課本與筆記本相結合的方法。把重要的詞句在書上做記號,簡單地注解在書頁的空白處,把與重點相關的用法、例句等記在筆記本上。
②記什么?記下重點與難點。課前要養成預習的習慣,把課文里的新單詞、詞組在書本上做好記號,借助詞典理解詞性和詞義,不理解的用紅筆圈出,以便課堂上有重點的去聽。課堂要記下重點的句型及相關例句。記下與課本相關的延伸,記下在課堂上沒有搞懂的知識,記下練習中的錯誤及原因。這些都是自己易犯的錯誤,長期把這些錯誤積累下來,經常翻閱,時刻提醒自己,這將是一本最適合自己的最有價值的復習資料。
③如何記筆記?符號法:可以采用圈點、劃各種各樣的線條、打問好、打感嘆號等方法。但一定要提醒學生各種符號所代表的意思前后始終要一致。批注法:在重點旁批注或例舉,或說明。歸納法:將Reading文章的段落大意及中心意思記在段落末尾。板書法:即記下老師的板書。
當然,課堂上教師講的知識點,可以在授完新課后先讓他們在腦海中整理一下,然后再記錄在筆記本上,這樣可以避免教師一邊講學生一邊記聽課效率低的現象。同時,筆者認為這也是一種鞏固知識的好方法。
(5)查漏補缺,注意知識的銜接
①逐冊鞏固單詞
②集中補語音
③分散補語法
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大廈得以建立的基石?!苯逃匀藶楸?。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的心靈才能相通,彼此才會有思想交流,傳遞知識的橋梁才會被順其自然的搭建起來??梢哉f師生關系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作為七年級的英語老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1.有良好的素質和外在的師表形象
2.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努力創設趣味性課堂
3.教師對學生要一視同仁
我們在接手七年級新的教學班時,首先要了解并分析七年級新生的英語基礎。小學升入七年級的新生,天真幼稚、個性活潑、求知欲強。所以七年級新生一入學,我們要多花時間向學生家長或小學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習慣、思想動態等,然后在開學初對學生進行難易適當的診斷性英語考試,包括字母測試、詞匯測試等。通過測試,了解學生的現有基礎,并結合課堂教學和課后的觀察,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精心備課,認真上課。針對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對那些學困生在課堂上應盡可能多給他們一些表現機會,多鼓勵少批評,盡快讓其跟上學習節奏,使其適應中學階段的學習。而對于優等生要使他們避免重炒舊菜的感覺,同時對于中等生要精心施教,取長補短,夯實基礎。
二、熟知兩個學段的英語教材和課程特點,合理調整教學內容
農村普通中學的大部分七年級新生的英語基礎相當薄弱,多年來英語教材在不斷地變化,尤其是近兩年,所使用的牛津譯林版教材針對的是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生,其學習起點比較高,單詞的呈現量較多,且提倡“即學即用”,這導致許多學生無法適應入門階段的英語學習。為此,我們七年級英語教師一定要熟知兩個學段的英語教材和課程特點,了解教材中每一課的重難點,以便有目的地設計英語教學方案。除此之外,七年級英語教師還要明確小學與初中階段的英語教材的相同之處,找準知識銜接點,合理調整教學內容。
三、夯實英語基礎教學,聽、說、讀、寫齊頭并進
1.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
聽是人們交際活動的基本形式,是獲得語言信息及語言感受的主要途徑。對于處于零起點的七年級新生來說,我們可以通過聽音辨音、聽簡單的英文歌曲、聽說對話、聽寫、聽力理解等途徑來進行聽力的培養。
2.夯實發音和朗讀技巧的教學,讓學生準確發音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庇⒄Z作為一門語言,和漢語一樣,學習它需要大量的朗讀,而讓學生在基礎學習階段準確發音就顯得相當關鍵。由于學生在小學沒有系統地學習發音和朗讀技巧,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不少學生開口說英語字母、單詞、句子時,錯誤百出。我們有必要在每天早讀的時候帶領全班學生大聲地朗讀英語。針對個別性格內向、羞于開口的學生,則要將其列為重點關注對象,致力于先張口,再出聲,最后大聲朗讀。總之,應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開口讀、開口說。
3.規范書寫
練好英語書法是七年級新生的必修課。大多數七年級學生一開始書寫都不規范,他們對上、中、下格書寫要求無法嚴格區分。對此,我們必須從嚴要求,力求學生字母書寫都能做到正規、準確、美觀。在進行字母、單詞和英文句子書寫教學時,要簡潔、明了地講解書寫標準。最初的書寫訓練盡量要在“四線格”上進行,直到學生能做到“紙上無四線格,心中有四線格”時,才可以逐步放手讓學生在空白紙上進行書寫。
四、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一套學習方法,相當多的學生由于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學習效率很低,學習成績很差。因此,及早教授學習方法,可使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掌握學習的技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重視課前預習,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重視指導學生課前有針對性地進行單詞預習、聽力預習、課文預習,能使學生在“已有發展區”向“最近發展區”順利過渡。在每節新授課前,我們要把每一節新授課的課前導學發給學生,而課前導學能起到正遷移的作用。通過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2.指導課堂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現代教學的趨勢已不是韓愈所言的“傳道、授業、解惑”,新課改給了教師新的角色定位,即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我們教師要把握課堂的時間分配,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指導學生“學”上。培養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分組或結對練習、朗讀、討論、做游戲等一系列的課堂活動完成課堂學習。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聽講、積極參加課堂活動、做好課堂筆記的習慣。
3.督促課后復習,讓學生養成整理筆記的好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6-0198-01
一、成功的第一步是要設法抓住學生的心
古語說得好:親其師,才會信其道。英語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設法管理好學生,讓學生喜歡你、聽從你。教育教學難就難在其對象是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點各異,又不斷在變化著的人。與其反復跟他們強調學英語的重要性,不如設法讓他們喜歡上英語教師。有能力學好但英語成績就是不理想的學生,主要是因為不喜歡英語教師,才討厭英語學科,所以不努力,導致英語成績不好的,結論就如此簡單。
同學們喜歡的東西太多,要讓他們喜歡上你,確實應費點心思。第一,對他們態度要好,無論何時,對學生都要耐心,要和顏悅色,絕不能擺出高高在上,拒人千里之外的神態,時刻要讓他們感覺到教師是尊重他們的,是平易近人的。不揭學生之短,尊重他們,無論多惡劣的學生,也絕不能和他對立,這是最重要的。第二,可親之余,還要讓他們對教師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崇拜和服從。師道尊嚴不可廢,但不是教師教條式地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與學生交往中的自身智慧和得體的言行舉止,高雅的品味,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等,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你,崇拜你,無條件地服從你。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學生喜歡的歌,教師學著唱;學生喜歡的明星,教師可以盡力去了解,時事新聞天天去接觸,目的是讓學生感覺教師樣樣比他們要好那么一點點,是該仰望之人,是可敬可愛之人。
現在好多教師,受得了教學之辛苦,卻受不了學生不聽話,對不聽話的學生束手無策。網上不是曾出現過“珍愛生命,遠離學生”的感嘆嗎?《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保護法》都站在學生一邊,對于不聽話的學生,教師反而成了弱者。身為教育者,沒別的辦法,只能跟他們斗智斗勇保護好自己。設法讓學生尊重你、服從你,無論花多大的力氣都值,因為只有達到了這一步,教師才能占主動地位,教師的教育才有用武之地。好多教師,自身專業素質很不錯,上起公開課來,可謂嘆為觀止,可實際教學成績總不理想,關鍵是還沒有在學生的管理上下足功夫,沒有與學生培養好相互尊重、相互喜歡的和諧情感。因此,學生不會聽從教師,教師自身素質再好,也是浪費。
教育者,本來就是教書育人,育人比教書更重要。要搞好教學就要善于跟學生打交道。英語教師一定要想辦法先管理好學生,先和學生處理好關系,再設法教他們學好英語。
二、要為學生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既要營
養價值高,又要色香味俱全
學生親信教師,便會重教師的道。教師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就是提高四十五分鐘的有效性。第一步是備好課。備課是首先把初中英語三年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進行細致分析,直至了如指掌。其次,摸透這套教材的編排特征:從縱向來說,每一知識點是逐步加深,所以教師在教知識點時不須面面俱到,而是七年級時就過關所有知識點,以能活學活用為標準,對難度較大的只作了解,絕對不增加學生的負擔;最后,把每一堂課都當作是為學生烹飪美餐,除營養價值高之外,一定要色香味俱全――也就是一定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樂中學。第二,布置作業一定要少而精,盡量在課堂內全部解決?,F在的學生課外生活豐富多彩,哪會靜下心來做功課,布置課外作業等于自尋煩惱。第三,批改一定要認真仔細,一是不誤導學生,二是以教師自身的認真態度換取學生的認真態度。態度決定一切,良好的態度是需要教師培養的。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 (2012)02-0170-02
1 精心推銷自己,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古語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是育人,所以,英語教師的首要任務也是設法管理好學生,讓學生喜歡你、聽從你。教育教學難就難在其對象是家庭背景不同、個性各不相同又不斷在變化著的年輕人。與其反復跟他們強調學英語的重要性,不如設法讓他們喜歡上英語教師。從家長們的反饋和對多個班級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九成英語學得好的學生一致回答:成績好是因為喜歡學,喜歡學是因為喜歡英語教師。而有能力學好但英語成績就是不理想的學生,八成是因為不喜歡英語教師,所以不努力,導致成績不好。結論就這么簡單。
現在的學生具有典型的由于過分溺愛而形成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等特征,父母對他們的約束力蕩然無存,要管住他們,吸引住他們,只能依靠教師自己的本領了。他們喜歡的東西太多,要讓他們喜歡上你,確實應費點心思。筆者的做法是:第一,態度要好。無論何時,對學生都要有耐心,要和顏悅色,絕不能擺出高高在上、拒人千里之外的神態,時刻要讓他們感覺到教師是尊重他們的,是可親的。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方法,但不能揭學生之短,要尊重他們,無論多惡劣的學生,也絕不能和他對立,這是最重要的。盡量不要到家長面前告狀,碰到家長要多對學生的優點加以肯定。第二,可親之余,還要讓他們對教師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崇拜和服從。師道尊嚴不可廢,但不是教師教條式地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與學生交往中的自身智慧和得體的言行舉止、高雅的品味、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等,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你,崇拜你,無條件地服從你。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學生喜歡的歌,教師要學著唱;學生喜歡的明星,教師可以盡力去了解,時事新聞天天去接觸,目的是讓學生感覺教師樣樣比他們要好那么一點點,是該仰望之人,是可敬可愛之人。
2 要為學生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既要營養價值高,又要色香味俱全
學生親信教師,便會重教師的道。教師接下來就是提高45分鐘的有效性。筆者的做法是:第一,備好課。要備好課,首先要把初中三年英語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進行細致分析,直至了如指掌;其次,摸透這套教材的編排特征:從縱向來說,每一知識點是逐步加深的,所以教師在教知識點時不需面面俱到,而是七年級時就過關所有知識點,以能活學活用為標準,對難度較大的只做了解,絕對不增加學生的負擔;最后,把每一堂課都當作是為學生亨飪美餐,除營養價值高之外,一定要色香味俱全,也就是一定要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樂中學。第二,布置作業一定要少而精,盡量在課堂內全部解決。第三,批改一定要認真仔細,一是不誤導學生,二是以教師自身的認真態度換取學生的認真態度。態度決定一切,良好的態度是需要教師培養的。
3 初中英語教學要三年一貫制,以培養能力為主
初中三年英語的教學,一定要作為一個整體來教,每一年的側重點和教學方法都應該不一樣,但一定要以培養能力為主。七年級時的教學目標,以能說會道、掌握正確的拼讀方法和有效的記憶單詞的方法為主,其他的一律為輔。八年級時的教學目標,以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為主。九年級時,以培養寫作技能為主。
學生剛升入初中時,他們帶來了所有小學生的可愛:愛講話,愛表現,愛和老師套近乎,對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很敏感。針對這一特點,對七年級新生要多利用實物和有圖像、聲音的多媒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產生想說話的沖動,教師再引導他們說,效果很好。會說了,會開口了,帶著會的成就感,讀寫也就不再乏味。七年級階段,在熱熱鬧鬧的說唱之外,千萬別忘記拼讀和記單詞能力的培養。認識音標,只是第一步,關鍵是要會拼讀,并要注意語音語調和輕重讀。會拼讀了,記單詞也就更容易。在課堂上,可以多開展一些游戲類操練,并對每一位學生的出色表現無一遺漏地進行肯定和表揚,絕不要因為趕進度而忽略了對學生及時而誠摯的表揚。對暫時跟不上的學生,絕不批評,而是多進行個別輔導。七年級時,最忌諱的是題海戰術,要盡可能在課堂上讓學生多進行拼讀訓練和記單詞訓練。
八年級時的英語教學重點是進行閱讀訓練。因七年級時拼讀和記單詞已過關,學生對英語學習已有一定的興趣,也已有了一定的詞匯量,這時教師騰出較多的時間,把與課文知識點或內容相關聯的短小有趣的文章呈現給學生,先欣賞后理解,在趣味盎然之中,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擴大了詞匯量,又不知不覺地提高了閱讀技能。現在的中考,大多是閱讀理解題,平時文章看多了,閱讀能力培養好了,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成績肯定好。教師只需多花點時間,精選好文章即可,根本用不著學生試卷做了一張又一張,教師改得眼花了還是效果不理想。
九年級時的教學重點是寫好作文。因八年級時已加強了閱讀訓練,學生已看了很多好文章,對九年級的學生來說,寫作已不是難事,教師只需加強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就好。
總而言之,英語教學要實現輕負高效并不難,一是要抓住學生的心,設法讓學生喜歡英語任課教師并喜歡上學英語,這一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備好課,要為學生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既要營養價值高,又要美味可口;三是初中三年要作為一個整體來教學,要以培養能力為主,千萬不要急功近利,搞題海戰術,累了學生又累了自己。掌握了這三個原則,相信教師每天都會快快樂樂地上班、輕輕松松地教學,既快樂了自己,輕松了自己,又快樂了自己,解放了學生,何樂而不為呢?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3)03-0180-01
七年級英語是初中英語的開端,讓學生邁好初中英語的第一步,對他們學好英語至關重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開設了英語課,但由于小學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同和師資水平的不同,使進入中學學習的小學畢業生的英語水平出現了良莠不齊、高低懸殊的現象。如何讓初中新生順利完成中小學英語的過渡,為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七年級英語入門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一 做好中小學英語銜接的教學
全面實施《英語課程標準》以來,小學英語教學成為起點,初中英語教學是在小學英語基礎上的延續和提高,兩者彼此獨立又相互聯接。但在六、七年級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存在著銜接方面的問題,主要是:中小學英語教學存在著各自為政的現象,教育教學管理相互脫節;小學與初中英語教材脫節、知識內容跳躍大,七年級新生面臨許多英語學習的困惑,他們的英語成績兩極分化現象過早出現。
1.中小學生對比分析。小學生的感知能力、模仿能力和記憶力強,具有好奇、好動、愛表現、善模仿的特點,他們上課思維活躍、敢于開口、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課堂氣氛好;剛進入七年級的學生和小學生差不多,積極發言,積極參與小組練習,氣氛熱烈。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學習難度的增加,功課的增多,會使他們對英語的興趣慢慢消退,從而降低了英語學習效率。小學生學習態度好,重感情,對英語活動能積極主動參加,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相應出現焦慮、害怕、羞澀、沮喪、緊張等一些消極情感,心理負擔和壓力增大,他們怕考試,怕出錯,怕受到責備,由此而不敢開口,學習積極性消退。小學生一般碰到問題時,能主動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也樂于幫助其他同學;但中學生卻不太主動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特別是成績較差的學生,更是如此,他們的自尊心強,自信心弱,他們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對所學的語言知識不能靈活運用和實踐,由此而產生對語言學習的恐懼和厭惡。
2.教學目的與教學內容的銜接。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側重點是不同的,初中英語直接服務中考,強調學生的讀和寫,小學英語側重于學生的聽和說。這就要求初中教師在開始七年級新生的英語教學前,應該先與小學老師交換教學信息,了解七年級課本與小學英語在詞匯、語法、日常交際用語等的異同處,分析中小學教材的內容,找準銜接點;同時通過對學生的調查,了解學生對英語知識掌握的情況,結合七年級課本,對學過的內容加快進度并進行擴展,對沒學過的內容或掌握不好的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以便融會貫通,進行新舊知識的過渡。
3.教學模式與方法的銜接。小學英語側重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課堂上幾乎是邊玩邊學;而初中英語側重于學生的讀寫能力培養,是以單一的輸出為主,很容易讓學生“好玩”的心理變成學習的負擔,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教材的趣味性,盡量運用各種直觀的教具和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情境,我每堂課基本上都是以游戲熱身引入、以競賽形式貫穿新課,最后以筆頭輸出的方式檢查學生對知識聽、說、讀、寫的掌握情況,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在趣味活動中學習新知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銜接。學生進入七年級,隨著學習目標的改變和學習任務的加重,心理負擔和壓力隨之增大,他們會不自覺的改變自己的學習習慣。對于英語課程來說,必須保留學生在小學時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好習慣,同時還要培養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勤于思考、獨立完成作業、課后復習、自覺學習的好習慣。課堂上我注重向學生介紹英語學習的好方法,如不要死記硬背單詞,教會學生利用音標、構詞法、聯想等進行英語詞匯記憶;在聽和閱讀的訓練中,要求學生連貫和整體理解,盡量做到根據前后文猜詞取義,或舍去一點,抓住整體,保障思路暢通;每次測驗后,讓學生查找錯誤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改進學習方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二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剛從小學升入中學的七年級新生,會有很多方面不適應,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教育和培養,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在聽、說、讀、寫每一個環節上狠下功夫,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1.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理念。教師要轉變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的幫助者,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始終處于主導地位,使每個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個性健康發展。
2.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學生通過預習,可以對即將學習的新內容有個初步的了解,把握其大意,讓學生帶著問題來聽課,使聽課更具有針對性,可以提高聽課效率。從心理學的角度講,預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調動學生學習新知的熱情,刺激學生的求新意識,讓學生以一種迫切的求知心態進入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七年級新生,由于在小學沒有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根本不去預習新課文,因此影響了最終的聽課效率和學習效果。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3.培養學生正確的聽課方法。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形式,學生聽課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我們首先要告訴學生聽課的基本要求,聽課時要專注,做到目不轉睛,排除與學習無關的雜念,還要做到聽得準確、看得清楚、記得牢固;其次,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互動,跟隨老師的教學去思考;再次,要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理清聽課思路,理解老師的授課方法;最后要讓學生全身心地主動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讓眼、腦、口和手都動起來,主動參與,獲取知識。
4.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讓學生根據遺忘曲線規律進行記憶,要求學生一要注意英語復習的及時性,長時間不去復習,就等于是重新學習;二要注意英語復習的計劃性,可以隨著記憶鞏固程度的提高,逐漸減少復習次數,間隔的時間也可以逐漸加長;三是要注意英語復習的系統性,做到“溫故而知新”。 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除了教師要強調掌握復習規律之外,還要強調學生必須端正復習態度,多下苦功。
5.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師要指導學生善于思考、學會質疑,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巧妙地給學生創設問題的情境,使學生“想問”;其次教師要營造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敢問”;最后,教師要把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把思維的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會問”;通過學生的“問”,使學生“學會質疑”,進而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三 入門教學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不要設立過高的目標。目標是必需的,但目標過高往往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特別要保護七年級新生的學習積極性,把握好教材的要求尺度,尤其“聽、說、讀、寫”功能不能盲目追求全會,不能給學生造成壓力。
2.對學生要求不要面面俱到。剛從小學進入中學的七年級新生,肯定有很多東西不懂,我們不必擔心,通過學習,他們慢慢就會清楚。我們不能恨鐵不成鋼,把課文的音、詞、句、法一股腦全講,結果是教師磨破嘴唇,學生一無所知。
3.切忌以講代練。英語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交流等交際活動進行語言演練,達到使學生熟練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目的,我們在課堂上以講解什么重點、難點而取代學生的演練,扼殺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
4.不斷更新教法。教師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做到了語言的情景化,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我們有了多媒體設備,就不能仍按老教法去講單詞、詞組、句型、語法,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
5.不要挫傷學生的積極性。七年級新生學英語,難免出錯,這是正常的,我們要積極引導,糾錯要講究方法,不能挫傷學生交談的積極性,以免造成部分學生不愿主動參與活動,使教學陷入困境。
七年級學生,剛從小學升學,很多方面還不適應中學的學習,還需要我們的精心教育和培養。只要我們方法得當,從七年級就重視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培養,學生一定會把英語學好的。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3]吳道存.《怎樣教好英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逼吣昙売⒄Z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和開端,是學生邁好英語學習的第一步,對他們今后學好英語至關重要。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初中英語教學的教師,我覺得初中英語入門教學首先從七年級教學抓起,主要應該實施以下幾個基本方略。
一、要重視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語言尤其如此。七年級學生對英語很有好奇心,教師應一開始就抓住這種有利因素,注重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教師只有在課堂上不斷地鼓勵學生多用英語進行交流,課外多用英語進行閱讀、寫作和運用英語,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英語的實際價值,產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
如在進行Unit 3 This is my sister教學時,我要求學生每人帶一張自己家的全家福照片,在課堂上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家人,貫穿于全單元的每堂課。學生除了用英語陳述各自的家庭成員外,還互相提問,興趣盎然。這樣,英語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愉快的活動,學好英語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總之,只要教師加以積極正確的引導,學生對英語就會產生興趣,就會感到英語就在自己的身邊。同時,要讓學生知道英語的廣泛用途和學好英語的重要性,讓學生一開始就重視英語學習,下定決心把英語學好。
二、要重視英語語音的教學
在英語學習中,語音、語法、詞匯的掌握屬于基本功,而語音是基礎的基礎。學生怕英語,往往是從聽不懂、不會讀、單詞記不住開始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音標和單詞的拼讀規則。英語是拼音文字,只要掌握了音標和讀音規則,大量的單詞就可以自己拼讀了,它比漢語好學。因此,我從初一開始就結合字母教學生國際音標。
英語有48個國際音標,其中元音20個,輔音28個。
根據舌位圖,先教12個單元音:前元音[e][][I][i:],中元音[∧][a:][][:],后元音[u][u:][][:]。它們的口形分別是從小到大。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每一個單元音發音口形的大小、舌頭在口腔中的前后位置,使他們準確地把握好每一個音的正確讀音。舌位圖淺顯直觀,根據舌位圖來教單元音,學生很容易接受。
8個雙元音分別是由兩個單元音構成,分別帶有三個[I]的[eI][aI][I],帶有三個[]的[I][ε][u]和帶有兩個[u]的[u][au]。在單元音學好的基礎上,只要把雙元音的讀音要領告訴學生,雙元音就很容易掌握了。
接著教28個輔音音標。在教輔音時,先教11個清輔音[p][t][k][f][s][θ][∫][t∫][tr][ts][h],在學生能讀、能默寫這11個清輔音后,再教15個濁輔音 [b][d][g][v][z][δ][з][dз][dr][dz][r][l][m][n][]。在教濁輔音時,告訴學生,濁輔音中的前10個和清輔音中的前10個是一一對應的,對應的一對發音的口形、舌頭的位置基本相同,只是發音的氣流有區別。最后再教2個半元音[w][j]。只要讓學生記住10對對應的清濁輔音,記住其中有三個鼻音[m][n][],大頭就解決了,其它所剩幾個也容易掌握。
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學好音標后,能夠自己拼讀單詞,從而讓學生通過讀音和拼讀規則來記單詞,這樣單詞就容易記了。單詞記得住,能讀、能聽、能拼寫,學生就不會再怕英語了。而且通過音標識記英語詞匯,不必時時刻刻請教老師和同學,能夠變被動式學習為主動式學習,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自然增強。
三、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在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諸能力中,聽說能力始終是擺在第一位的。新課程標準更是強調了這一點。在七年級英語入門教學中,英語知識點還不太多,主要以情景會話為主。教師要盡可能地創設英語情境,想方設法讓學生多聽多說英語,形成良性的英語聽說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