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9 04:21: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工商管理畢業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本科生導師制最初起源14世紀英國牛津大學,在牛津大學的教學中處于核心地位。學者們研究發現牛津大學本科生導師制內涵的精髓在于:通過師生互動交流合作,關注學生個體優長,設計個性化培養方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在我國,21世紀初本科生導師制首先在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進行試點,隨后各高校開始逐漸引進與實施。我校在2010年實施了本科生導師制。剛開始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時,主要是在第三學期根據學生的專業,將本科生分配到相應專業的指導老師名下,2012年開始調整在第二學期對大一的學生就分配指導老師,無特殊情況,指導老師大學期間不會變動,與畢業實習、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延續性。本科生導師制下,我校師生雙方在課余時間就學業學習、專業選擇、論文撰寫、各級各類專業競賽、職業生涯發展等內容進行溝通交流,還可參與指導老師的研究課題設計、實地調研,進入實驗室嘗試開放式研究型實驗等,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團隊學習、競爭合作、鉆研創新的氛圍,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2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教育部的相關文件可知,本科畢業論文是大學教學效果、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側重應用性和實踐性。近幾年,通過對本校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師生進行調研和訪談,結果表明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論文教學情況不容樂觀,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畢業論文教學的時間和精力缺乏保證。畢業論文通常安排在大四,這個時間正好也是學生忙于找工作、考研、公務員考試、考證等,精力分散,很多學生往往是在未經充分收集資料和調查基礎上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集中寫作。我校畢業論文教學過程分為選題、資料的搜集與整理、開題報告、正文的寫作、修改等幾個部分,學生必須正確地分配時間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寫作任務。另外,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師師生比持續攀升,1個專業教師往往指導7-8個本科畢業生,大多數教師還帶研究生或函授學生畢業論文,再加上其他較多的教學科研任務,使得以往的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模式無法保證論文指導質量。
其次,對畢業論文工作不夠重視。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學生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且招聘單位對學生畢業論文也無較多要求,導致學生對畢業論文寫作不夠重視。另一方面有些老師對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往往也是能放則放,紀律不嚴明,畢業論文的成績評定過于寬松,缺乏量化標準,學生也易敷衍了事,畢業論文教學不能提升到一個應有的高度。
再者,學生缺乏論文寫作基礎知識和前期科研能力的訓練。從課程體系上看,本科教學中幾乎沒有畢業論文相關的基礎課程訓練,致使學生到撰寫畢業論文時基本功欠缺,甚至不知如何查閱、引用、歸納、梳理、運用相關文獻資料。畢業論文寫作時,出現書寫格式不規范,選題大而空、缺乏實用性和創新性,甚至出現抄襲和引用不當等學術不端行為。
最后,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煩瑣,論文答辯流于形式。畢業論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指導老師都需要填寫大量表格,評審環節多而煩瑣。然而答辯和考核環節缺乏科學的評價標準,畢業論文的成績評定過于寬松,缺乏量化標準,對學生來說幾乎沒有什么壓力。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出現嚴重滑坡趨勢。
3本科生導師制下本科畢業論文教學的優勢
(1)師生互動相對頻繁,畢業論文教學時間充足。當指導老師與學生的指導關系確立以后,通過多次、方式多樣的交流溝通,有利于導師熟悉學生,發現學生的優勢與不足,進而有組織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個性優勢。同時指導活動與畢業論文進行結合,可以將畢業論文工作前移,學生在第三學年甚至更早,就可開始有意識關注論文寫作、論文選題等。因此,實行導師制后,對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由第四學年集中指導變為分段指導,在平時進行文獻資料查閱、實踐調研、寫作等訓練,畢業論文撰寫就輕車熟路了。
(2)激發學生科研意識,提高創新實踐能力。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是具有科研性質的論文,體現了學生的科研潛能、創新實踐能力的高低。在本科生導師制下,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導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具有學術權威的科研專著和論文,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術講座,組織、引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專業競賽、技能大賽,申報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引導學生去思考、質疑、探究,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為畢業論文教學進行思維訓練。
(3)培養寫作與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寫作和表達能力直接影響畢業論文的成績,也會直接影響未來就業、職位晉升與日常生活。在本科生導師制實施后,師生之間有了更多溝通的機會。導師可以合理安排學生參加論文寫作相關的活動,進行適度的寫作訓練。進入高年級后,可結合所學專業課程,增加有關文獻綜述、調研報告和期刊論文的寫作練習,掌握論文寫作規范。同時,學生可以在小組了進行口頭匯報,鍛煉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這是畢業論文寫作和表達的演練和基礎,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
4本科生導師制下實施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措施
4.1本科生導師制下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制度及政策保障
學校及教學單位對本科導師制教學模式的實施應給予高度的重視,提供本科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的相關政策及制度保障。例如,2012年10月本校工商管理學院試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管理辦法,其中提出“結合我院學科及專業特點,我院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成果形式為學術論文、調研報告、商業策劃、參加科研訓練和學科競賽取得的成績、在報刊雜志發表的優秀文章。”這一新的嘗試,可發揮學生的特長,選擇合適畢業論文形式,進一步激發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實踐創新的熱情和動力。為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實施的可行性,同期還試行了工商管理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對畢業論文成果形式、基本規范和要求、考核認定辦法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除傳統形式的畢業論文寫作形式以外,并提出符合相應要求的“調研報告、商業策劃、參加科研訓練和學科競賽取得的成果、在正式出版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可申請免于開題。
4.2本科生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運行管理措施
在本科生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改革要想順利進行,需要師生的共同協作。首先,導師的管理涉及學校人事處、教務處等職能部門以及導師所在院系。學校應明確指導教師的畢業論文教學任務,根據專業要求,確定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的人數以及如何考核評價等基本要求。各教學單位根據專業情況,制定具體的操作規程與管理措施,加強過程管理。其次,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也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及配合。對學生管理主要涉及教務處、學生處和所在院系等相關職能部門和教學單位。導師與學生之間的日常交流需要必要時間、地點以及方式的規范,如可以規定每月面談幾次,或者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通過短信、QQ群、電子郵件、微信和飛信等多種方式和學生交流補充,盡量保證每一個學生能得到應有的指導。對于學生在享受被指導權利的同時也需要按時完成導師布置的任務,并積極參加導師組織的各項活動,主動與導師交流,可要求學生填寫指導記錄進行約束。
4.3完善本科生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評價與激勵機制
本科生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需要一套完善的評價機制。管理機構需不斷完善考核機制,根據畢業論文教學過程,把考核指標具體化、定量化,考核結果應當記入教師的業務檔案,考核業績與年度績效、崗位聘任、晉職晉級掛鉤。如指導學生完成一個挑戰杯項目,并在全國比賽中獲獎,就可以給予導師獎勵;如學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或者第一申請人身份申請一項專利,導師都應當獲得指導獎勵。對學生參與畢業論文教學的評價也應要有一套嚴格的辦法,圍繞培養目標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對畢業論文教學中表現優秀的學生在學分折算、評優、免開題、畢業論文替代、推薦就業等方面給予不同程度的激勵。
5結語
經過近5年的運行,我校本科生導師制逐漸完善,在畢業論文教學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科生導師制下,對畢業論文教學進行改革,可在不影響整體教學計劃的前提下,讓學生早日進行畢業論文方面的準備,鼓勵參加一定形式的科研,參與實驗實踐訓練,既能達到畢業論文教學要求順利畢業,又有利于學生專業意識、科研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同時也提高了學校的聲望,是一項值得探索、嘗試、推廣,促進本科生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1-09-30.
[2]常睿.本科生導師制內涵解讀及運行模式探索[J].高校輔導員,2015,2(1):45-48.
[3]錢麗,肖仁橋.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9(10):180-181.
3.我國綠色食品營銷策略探討
4.淺論保健品企業營銷策略
5.對加快桂林建筑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探討
6.對我國中小型企業技術創新分析與探討
7.淺談我國家族企業科學用人機制的建立
8.對中小企業實施網絡營銷的探討
9.淺析我國大型超市自有品牌商品的開發
10.私營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與對策
11.淺析發展我國農業保險的對策
12.南寧市發展會展旅游的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
13.梧州人造寶石業發展策略的探討
14.提升餐飲企業顧客忠誠度策略的探討
15.淺析梧州市農產品市場信息化建設
16.建立和完善廣西中小型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思考
17.淺談運龍公司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8.職業道德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重要性的探討
19.淺談我國股權分置改革的意義
20.論提升我國企業品牌價值的途徑
21.對超市銷售促進強度和效用的探討
22.關于北海旅游引入分時度假的探討
23.我國C2C交易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的探討
24.對運用走動管理來加強企業團隊建設的探討
25.對引進綠色消費的探討
26.“肯德基”危機公關的啟示——從“蘇丹紅”事件進行分析
27.我國企業實施定制營銷策略的探討
28.昭平縣茶葉產業化發展問題的探討
29.關于廣西旅游企業網絡營銷的幾點思考
30.淺析我國區域家電的發展對策
31.廣西農村家電市場的營銷策略
32.關于“壯牛”水牛奶在梧州終端營銷策略的探討
33.廣西私營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34.淺論我國體育贊助對贊助企業的影響及發展對策
35.論我國工業企業利用市場,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信息的策略
36.水平營銷對提高中小企業競爭力的探討
37.謅議我國酒店員工培訓
38.EDI技術在我國物流企業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9.淺析房地產網絡廣告及其發展對策
40.開發梧州特色旅游策略的探討
41.論梧州歷史文化及其旅游開發策略
42.關于我國家電企業開拓中西部農村市場的探討
43.論廣西梧州冰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建設
44.廣西發展經濟型酒店的策略探討
45.論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在企業中的運用
46.淺論梧州市企,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業品牌競爭力提升的對策
47.論我國鐵路貨運市場營銷的問題及對策
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在其本科教學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生培養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同時畢業論文是大學生大學4年學習成果的重要檢驗。但近年來工商管理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作為工商類教師,應認真思考工商類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的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改良措施,有效發揮畢業論文的作用。
一、工商管理本科畢業生論文特點
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不含目錄外)包括工商管理( 110201 )、市場營銷( 110202 )、會計學( 110203 )、財務管理( 110204 )、人力資源管理(110205)、旅游管理(110206)。工商類本科畢業論文與其他類型的論文相比,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從選題的角度,工商類本科畢業論文選題主要涉及到我國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具有鮮明的時效性、應用性;二是從研究的方法上來看,工商類研究屬于人文社會科學的范疇,與自然科學相比,論文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的內容相對比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產生了一種工商類論文比較簡單的錯覺,學生臨時拼湊現象比較嚴重,論文質量難以保證。
二、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及其在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全面質量管理代表了質量管理發展的最新階段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全面質量管理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和深化,其含義已經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質量管理的領域,成為一種綜合的、全面的經營管理方式和理念,也得到了質量管理界廣泛共識。實施全面質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已經成為全球企業的一個熱點,并逐步從工商企業擴展到教育行業。TQM體現了現代質量管理的精華思想,其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對高校教學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的核心思想集中體現為"三全"和"一多"。"三全" 即全過程的管理、全方位的管理、全員參與的管理;"一多" 體現在管理方法的多樣化。學校的教學質量如同企業的產品質量一樣,也需要以全方位、全員、全過程及多樣化的質量管理作保證。在本科畢業論文 管理過程中,"全方位"是指與畢業論文有關的部門(學校和學院教學管理部門等)以質量管理體系來保證教學質量,并用多種方法和保障措施進行全面管理。"全員" 是指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通過全員動員,進行質量意識教育,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為提高畢業論文質量而圓滿完成自己的任務。"全過程" 是指從畢業論文選題、教師下任務書、學生做開題報告、中期檢查、撰寫論文到論文答辯、論文歸檔的全過程控制。此外,還應當注意豐富質量管理手段,實現畢業論文質量管理方法的多樣化。
三、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了網上問卷投放和實地采訪填寫問卷的形式,對與本科論文工作有關的學生及教師進行取樣研究。取樣的對象是2009級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和相關的教師。具體專業涉及工商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專業、旅游管理專業。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60份,回收248份, 回收率95.4%, 剔除無效問卷22份, 回收有效問卷22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1.1%。對于調查結果采用可靠性分析、效度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在以下相關問題上存在較為嚴重的質量問題:學生在思想和態度上對畢業論文重視程度不夠、部分教師對論文指導投入不夠,把關不嚴、論文選題偏空泛,難以深入、論文寫作方法不科學、內容不夠充實,工作量不足、論文意識薄弱,寫作功底較差、管理制度松散。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環境來說,由于就業壓力,許多高校都是將畢業論文安排在第七學期末和第八學期之前,而這段時間恰恰是學生就業和備考研究生的高峰時期,學生巨大的就業壓力使得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尋找工作上,而畢業論文只是次要問題,學校教務部門和指導教師為了保證學生就業率在論文質量把關上也形成了寬容處理的慣例。但是根本的還是學生、教師和學校三個主體方面的原因以及制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四、基于TQM全面提升工商管理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
(一) 構建全方位的質量管理體系
1、專業課程教學環節
(1)在專業課程教學各環節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發現、思考問題的能力。必須改革"一言堂"的做法,改革填鴨式教學方法,采用啟發式、探討式教學,以及其他能使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主動性的教學方法。
(2)從專業課程教學開始培養學生的論文意識。強化學生論文意識,應從專業課程教學開始。在運用啟發式、探討式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了解決問題,必然主動檢索查閱相關論文資料,并在這種檢索查閱中學習專業論文的寫作方法,并發現更多的問題。
(3)適當增加與畢業論文相關的寫作課程。應當在三年級或四年級由經驗豐富的專業課教師開設專業論文寫作課程,課時不必多,可以采取講座的形式,介紹常用的論文寫作步驟、技巧和注意事項。
2、實踐教學環節
(1)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師應當鼓勵學生撰寫調研報告、結合實習單位需要寫作策劃書、論證報告等,以增強學生的實踐素質和能力。
(2)強化學年論文、實踐報告等相關訓練環節。在課程論文的基礎上,應要求三年級的學生撰寫學年論文。學年論文在專業性、理論性、綜合性和篇幅的要求上應當明顯高于課程論文。這個環節的管理應當參照畢業論文,從導師指導、論文評價到學分計算都應當從嚴要求。
3、學校保障體系
(1)制度保障。學校應該增強保證制度。學校和學院應利用各種校企合作的機會,為畢業生進入企業實踐和實習搭建平臺,切實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和過程。
(2)條件保障。條件保障體系是畢業論文進行的物質基礎,是畢業論文開展的載體,為提高畢業論文質量提供良好的客觀條件。主要有實驗室、實驗材料、圖書資料、計算機上機及其他條件的使用及管理規定等。
(二)實行全員參與質量管理辦法
1、教務處方面。作為學校主要的教學職能部門教務處應負責全校畢業論文的宏觀管理工作及相關教學研究和改革;應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規范化要求,制定有關畢業論文安排、檢查、評優等方面的管理文件。
2、學院方面。學院要起到承上啟下、組織落實的作用。學院負責全過程管理,貫徹、落實學校有關文件精神并根據學院自身情況,擬訂本院工作計劃和實施細則,向各教研室布置畢業論文工作任務,定期檢查各教研室工作進度和質量。
3、教研室方面。教研室負責學生畢業論文的具體組織和實施,做好學生選題和指導老師的選擇工作,按學校文件指導畢業論文,安排答辯,做好論文評閱、成績評定工作。
4、教師方面。首先,能否正確的選題是畢業論文教學成功與否的首要一環。其次,加強質量過程控制。最后,每周還應該安排一到兩次的小組討論和匯報會。
幾年前,大學本科招生時,工商管理專業較為搶手,考生報考踴躍,招生人數甚眾。
但近年來,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嚴峻,在就業市場上的說辭較多。認為如果是搞具體工作他們不像會計專業或營銷專業的畢業生有一技之長,如果是搞管理又嫌他們沒有工作經驗。有鑒于此,人們(包括教師和本專業學生)議論紛紛,認為應該加強學生的會計技能和營銷技能的培訓,以適應市場需求。咋一聽,這種說法很有道理,“適應市場需求”。仔細一想,或許還可商榷。如果用人單位只強調會計或營銷的一技之長,這些學生何不原來就報考會計專業或營銷專業?難道就業市場就不需要“工商管理人才”?或許這只是問題的表象,問題的實質在于就業市場需要怎樣的工商管理人才。市場需求和專業特色是一個本科專業生存和發展的兩個支柱。如果就業市場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沒有需求,那么這個專業就沒有存在的基礎。如果這個專業沒有自己的特色,雷同于其他專業,那么這個專業也沒有存在的必要。工商管理專業的特色就在于能培養滿足就業市場需求的工商企業的專業管理人才。
一、市場是否需要工商管理人才?
或許有人會認為提這種問題簡直是幼稚。回答絕對是肯定的。但為什么在就業市場上,招收該專業畢業生的職位比例遠遠低于營銷專業和會計專業。這種矛盾現象也許可以從“工商管理”的概念發展,以使人們現在對這個概念認識上的偏差得到說明。
應該說“工商管理”的概念在范疇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工商管理涵蓋工商企業中的一切管理范疇,包括現在已經獨立成專業的營銷管理、財務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原來的人事管理)和物流管理。狹義的工商管理應著重強調計劃管理、組織管理、戰略管理以及決策,當然也包括運營管理、質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廣義的含義包括狹義的含義。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剛認識和強調工業企業管理和商業企業管理的時候,所意識的工商管理的概念是廣義的。以至于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工商管理”是“萬能”專業,其畢業生什么都能干,哪里都能用。隨著認識的深入和學科的發展,工商管理概念向兩個方面發展。一方面越來越一般化、越來越抽象,甚至連這個專業最主要的課程“管理學”都不針對工商企業了,已經抽象到面對一切組織的管理了。或許對這種發展的理解從專業上說有利于招生,但不利于就業。應該說,純粹從學科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種抽象(其實是“管理”概念的抽象)是學科發展的必然。另一方面越來越具體化、越來越實用,各種子學科從廣義的工商管理中獨立出來,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專科門類,支撐各具特色的專業。其實“工商管理”作為專業,也應該具體化,實用化。這種具體化和實用化的工商管理專業,應該以狹義的工商管理概念為基礎,構建學科體系和突出專業特色。
那么市場是否需要以狹義的工商管理概念支撐的工商管理的專門人才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管理的職能和工商企業中一些職位的性質說起。管理是對組織的管理。在工商企業中,從組織的結構上說存在許多不同層次的組織,如班組、工段、車間、各職能部門及高層組織。這些組織需要設置相應的管理職位。從性質上說,這些職位的功用不過是執行管理的計劃職能、組織職能及決策。這些職位需要具備相應管理知識的專門管理人員來充任。從數量上說,一個工商企業在這方面的職位數,遠遠多于財務管理的職位數。所需要的專門人才數量,也遠勝于財務管理人員的數量。那么這種數量優勢為什么在就業市場上不能得到相應的反映呢?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從經濟發展模式和用人單位的人才觀念,以及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加以分析。
二、經濟發展模式與用人單位的人才觀念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經濟得到了巨大發展,其經濟總量躍居世界前列。縱觀20多年的經濟發展,其發展模式在宏觀上大致可分為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兩個不同階段。80年代的發展模式在性質上是恢復性發展。發展的主體是國營企業。發展的方式主要是改善工商企業的經營管理。
這也就是在20世紀80年代工商管理吃香的主要原因。90年代的發展模式在性質上是擴張性的發展。發展方式主要是通過開放引進投資,形成外延式投資主導型發展。當發展依賴于投資時,投資主體的明晰化則變成了問題的關鍵。因此,產權制度的改革成為了90年代改革的主旋律。隨著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入,發展的主體逐漸從國有企業轉變為民營及私營企業。現在的經濟總量中,非公經濟的貢獻率已達到60%。90年代形成的外延式投資主導型的發展方式一直延續至今。在就業市場上營銷人員一直受到青睞便是明證。2003年,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1000美元。這是經濟發展方式應該發生轉變的重要信號。總理2004年初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專題研究班結業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達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現行匯率計算,到2020年將達到3000美元。這是整個現代化進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也是經濟社會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階段。”同時指出:“我國經濟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結構不合理,經營方式粗放,經濟增長主要靠增加投入、擴大投資規模,資源環境的代價太大。”在這種轉折時期,經濟的發展模式將從外延式投資主導型逐漸轉變為內涵式管理主導型。內涵式管理主導型發展模式的基礎是工商企業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工商管理人才。目前正處于這種轉折的開始階段。兩種不同發展模式對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有較大差異。如果說外延式投資主導型的發展模式更表現為對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的話,那么內涵式管理主導型的發展模式在不忽視市場營銷的前提下,更應該強調對狹義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以便向管理要效率。或許是人們已經習慣了90年代的發展模式,或者是剛處于轉折的開始階段,用人單位的人才觀念還未轉變,這種“應該”還未發生。事實上,這不只是觀念轉變的問題,還有個產權基礎的問題。現在的經濟結構中,非公經濟占有很大比例。非公企業的產權基礎一般是家族。由此決定了這些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一般是家族成員,而非專業管理人員。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家族企業對外人的不信任之外,還有對剛畢業的工商管理人才的能力的懷疑。其實這種懷疑也是有道理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僅取決于管理理論基礎的掌握,還取決于管理實踐經驗的積累。要消除這種懷疑,不得不從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學生的培養模式著手。
三、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培養模式之我見
1.2課程體系設置不精(1)課程設置特色不鮮明。課程體系是根據培養目標設置的,由于培養目標沒有根據應用型高校的特點進行準確定位,而是照搬重點大學或研究型大學的,所以在課程體系設置方面也模仿重點大學或研究型大學,專業特色無法體現,培養出的學生沒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缺乏競爭優勢。(2)課程和課時總量過高。研究型大學的培養目標定位于理論研究,所以在課程設置上追求理論知識的完整化和系統化,而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由于課程模仿研究型大學,所以每門課程也力求完整、系統,課程之間存在很多重復內容,如組織行為學和管理學等課程就存在大量重復的內容,導致課時總量膨脹,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趕著上課,被動應付作業和考試,自由學習發展時間過少,不利于學生依據個性進行知識的拓展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3)實踐教學流于形式。“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工商管理專業學習如果脫離實踐,只能是“紙上談兵”,其結果是學生對抽象的理論無法深入理解而缺乏學習興趣,學習上只求一知半解和考試過關。各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雖然也寫有各種實踐教學環節,但或由于條件的限制或學校管理者思想上的不重視,實踐教學大都流于形式,培養不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使學生無法適應實際工作崗位的要求。
1.3教學環節效果不佳(1)教學過程缺乏因材施教。教學過程應該“因材施教”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師很多沒有經過師范院校的培養,大多是從一些研究型大學研究生畢業的,無形中將其所就讀的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移植到現有的課堂教學中。然而,作為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與研究型高校的學生在文化基礎、接受理解能力等方面是有很大差異的,如果不能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還是采取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課堂教學模式,必定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組織能力、創造性的才能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的成長。(2)課程考核形式單一。很多課程的考核還是以期末閉卷考試為主,缺乏對平時學習的考核。而且目前中國高校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是老師期末給出比較詳細的復習范圍,學生即使平時不學習,只要期末按照復習范圍背一背就基本可以通過。這導致本身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意愿不強的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學生平時學習的不用功,上課不用心,作業應付,不求學到知識,只求考試通過,這樣是不利于學生知識的積累和能力提升的。
2用人單位及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自身的要求
2.1用人單位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要求及培養的評價根據對用人單位的調查,用人單位認為工商管理畢業生最需要加強的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敬業精神、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用人單位最重視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實際能力和專業知識。最不重視的是社會關系、性別和學習成績。他們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評價是,與實際部門缺乏聯系和交流,教學設施落后,對市場前沿問題關注較少,并認為教學管理弱化是人才培養中的主要問題。
2.2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對學校教育與培養的要求根據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對上海某高校2008、2009、2010屆(截至2010年7月1日)共計155名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進行的市場調查,結果顯示:43%的被調查畢業生認為在校期間最應著重積累工作經驗,33%的被調查畢業生認為在校期間最應著重鍛煉社交能力,11%的被調查畢業生認為大學期間最應做好的一件事情是培養寫作演講能力,僅有9%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校期間最應做好的事情是專業課程學習,認為在校期間培養良好品德為首要任務的僅占1%。調查結果顯示,為促進大學生就業,被調查畢業生中32.67%希望學校改變課程設置,24.67%希望學校提供用人單位信息,21.33%希望學校能夠建立實習基地,15.33%希望學校直接推薦用人單位,10.67%希望學校提供更多的實習信息,8%希望學校增加就業技巧方面的培訓,4.67%希望學校改善教學方法。從上述調查可以看出,用人單位對工商管理畢業生最重視的是其綜合素質和各方面的能力,其次是專業知識。而畢業生通過工作應聘以及工作實踐也意識到在校期間加強工作經驗的積累和提升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認為應該改變課程設置,轉變人才培養方式,從而增強就業競爭力。
3基于能力培養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3.1樹立職業能力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應用型本科院校應樹立職業能力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工商管理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充分分析市場要求,著力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高校的培養環節應能促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快適應企業基層管理工作崗位,盡快上崗工作,履行基本的計劃與控制、組織與協調、輔助和支持決策職能。所以應把“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明確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和要求;以職業能力為總綱,重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通過案例教學、職場訓練為代表的實踐手段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
3.2科學預測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學生應用能力培養的目的是滿足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求,但是,很多學校卻缺乏了解和預測社會需求的有效渠道,因此,如何有效預測和把握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求是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各個高校應該將此項工作當做重點工作來抓,可以考慮在學校的招生就業辦公室下面設立信息調查科室或委托相應的管理咨詢公司或社會調查公司,定期進行市場調查,提交市場調查報告,更好地了解和預測社會用人需求。
3.3準確定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與研究型高校和職業技術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應該有根本區別,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專業所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堅實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而且還要具備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技能,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需要。因此,應用型本科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應定位為:培養系統掌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懂經濟、法律和生產技術的基礎知識,有較好的外語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能在工商企業生產經營各職能部門從事綜合管理和專業管理,并具有一定實務性研究和創新以及創業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經營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學科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工商管理專業培養能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管理、財務管理、綜合行政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管理人才。工商管理專業的就業方向選擇性很大,但實際上畢業生進入社會后,與社會的匹配性不強,工商管理專畢業生面臨著巨大挑戰。如何突出人才培養特色,如何加強學生的特定專業背景下的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如何增強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是當前亟待研究與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通過工商管理專業人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需求的調研,期望探索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一些新思路。
一、調查內容與方法
(一)調查內容
本次主要是基于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的需求調研。
職業能力是指人們從事某種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職業能力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在某一職業上的勝任度。職業能力包括基本職業能力、專業職業能力與職業綜合能力三個部分,具體構成如表1。
表1 職業能力構成
職業素質包括責任心,職業道德,學習態度等,是對人內在的一種要求。不同的職業對基本能力與專業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某一職業對計算機要求很高,但可能對語言表達能力要求不高。但很多職業對職業素養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不同的職業在對職業素質要求上有一定的共性。筆者基于工商管理專業的特點,通過《天津企事業單位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調查問卷》,從對本專業的需求、勝任度、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及對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五個方面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做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調查問卷的設計
問卷按照被調查者所在企業的基本狀況、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需求 、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企業中的勝任狀況、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基本能力要求,專業能力要求、職業素質要求、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建議六個維度進行調查。
2.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情況
在本次調研中,被調查的人員為56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企業的部門主管。共發放56份問卷,回收56份,剔除7份無效問卷(答題不全),有效問卷49份,其中國家機關6份,事業單位21份,企業22份,包括:國有企業6份,民營企業7份,外資企業4份,其他類型企業5份。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1.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信任度分析
數據表明:在49份有效問卷中,被調查者所在企業對工商管理需求狀況是:非常需求者有4個,占8%;較多需求者有2個,占4%;一般需求者有27個,占56%;較少需求者有11,占22%;無需求者5個,占10%。
調查者所在企業過去三年對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的需求趨勢為:呈上升趨勢的有16家,占33%;呈基本持平的有25家,占51%;呈下降趨勢的8家,占16%。
調查結果表明,社會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的需求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只有少數企業不需要,可以得出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就業面是很廣的,市場的相容性很高。就需求變動來說,少數企業處于下降趨勢,其余大多處于上升趨勢或持平。
從每一種企業性質單獨分析需求變動,在國家機關中:呈上升趨勢的有67%;事業企業中呈上升趨勢的有38%,呈基本持平趨勢的有48%;其。可見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可在這類企業中有較大的需求。
總之,調查結果表明,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近幾年的市場需求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從整體來看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和就業總量都是比較樂觀的。
2.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企業中的勝任度分析
數據表明:49份有效問卷中,認為工商管理畢業生非常勝任的有4份,占8%;認為比較勝任的有32份,占66%;認為勉強勝任的有9份,占18;認為不太勝任的有2份,占4%;認為極不勝任的有2份,占4%。從整體來看,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勝任度還是不錯的,基本得到企業的肯定。
實際工作中,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會由于專業特性,自身對知識的應用在工作中存在各種不足之處,在分析勝任度的同時我們還調查了工商管理畢業生在企業中的不足情況,統計數據如下:認為能夠勝任高級工作,表現出專業水平的有3份,占6%;認為僅有書本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有19份,占39%;認為知識結構不合理的,沒有反映出業界的發展現實的有9份,占18%;認為高職高專的畢業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的畢業生實際能力更強的有5份占10%;認為職業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識寬而不精的有13份,占27%。從這些數據,可以直觀的看出工商管理畢業生在企業工作的主要不足之處表現在僅有書本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和職業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識寬而不精。這便涉及到該專業畢業生對知識的一種遷移能力,即一種轉化知識的能力。針對較寬的知識面,表現出的不精通,也是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工作中的一個挑戰。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得出企業在用人中相對于知識儲備更注重實際操作能力,這些高等教育的現狀多少有些出入。
3.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基本能力適應度要求
基本職業能力包括一般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基本外語能力等。針對被調查企業對畢業生英語的要求,數據處理如下:要求英語四級的有27份,占55%;要求英語六級的有14份,占29%;要求達到商務英語水平的有一份,占2%;要求到托福,雅思的有一份,占2%;對英語水平沒有要求的有5份,占10%。由此可得,90%的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英語水平有了要求,主要要求集中在大學英語四六級的水平。針對畢業生的計算機水平,統計數據如下:要求基本掌握office等辦公軟件的有6份,占12%;要求熟練掌握office等辦公軟件的有40份,占82%;要求有計算機初級程序員水平的有2份,占4%;其他要求的有1份,占2%,從這組數據可以得出,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計算機水平,基本以熟練office為主。
對于文字表達能力,在49份問卷中,有23份顯示應該具有,這個比例將近一半,同樣顯示了語言表達能力在企業工作中的重要性。
4. 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專業能力適應度要求
通過對企業更希望工商管理專業學的二級學科,頻數分布圖如下:
圖1 更希望工商管理人員所學專業
從上圖可以看出企業對不同專業方向的需求是不同的,對于一般性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的頻數比較大,目前市場的需求也會更大一下。其他專業會由于有些已經飽和或是國內發展不成熟等原因頻數較低。
同時,我們也調查了解了企業對畢業生考取并獲得相關證書的看法。調查結果為在49份有效問卷中有5份認為不需要考取相關證書,占10%;其余44份認為需要考取相關證書,占90%。由此看來考取相關的證書是有必要的,這是對自己有專業知識的一種說明。對于有必要考取證書的44份,如下圖:
圖2 有必要考取的證書
這里的證書是從事相關行業的一種資格證,是現代企業對畢業生的專業要求的證明,圖2表明企事業單位對工商管理人才人力資源和會計類證書的需求。
針對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需要培養的能力,除去所必需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市場營銷知識、信息獲取能力外,法律知識,貿易知識在現代企業中也顯得尤為重要,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的獲取決定一個企業的戰略規劃,和企業搶奪市場的速度。法律知識是保證企業受到非法打擊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能力期望是與社會背景,國際背景相吻合的,是在不斷發展的。
5.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職業素質適應度要求
我們選取了職業道德、專業素養、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工作效率、良好的協調與溝通能力、責任心強、學習新知識的態度進行選擇排序,從中選則四項重要的職業素質,再按主次排序。處于首位的職業素質的頻數、比率為:職業道德,27份,56%;專業素養6份。12%;身體素質0份;心理素質4份8%;工作效率1份,2%;良好的協調與溝通能力6份,12%;責任心強5份,10%;學習新知識的態度0份。這組數據可以分析出職業道德是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最為重要的職業素質要求。其次是專業素養、協調與溝通能力,責任心等。這些素質會與一個人的家庭背景,人生經歷,個人的價值觀有關,是人內心深處更深一層的體現,是不易被改變的一項,相比較而言,知識則更容易掌握,而好的道德情操卻不是那么容易形成。這些深層次的東西也是在校期間大家會忽略的一項,對于我們的就業卻是必不可少的。從而需要我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6.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建議
通過問卷中的開放式問題,企業工作者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的建議有:(1)、加強口語;(2)、加強社交禮儀;(3)、加強商務英語;(4)、公共關系;(5)、心理教育課程;(6)、法律知識課程;(7 )、社會政策研究;(8)、實踐課;(9)、人文類課程;(10)、藝術鑒賞類課程; (11)、文學課程;(12)、公司財務管理;(13)、演講與溝通能力;(14)office高級操作培訓;
三、調研結論和建議
通過本次關于天津企事業單位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調查問卷,我們可以發現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生的需求也因企事業單位的性質不同而不同。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勝任度在企事業單位達到基本滿意。該專業畢業生在企業中的不足之處也表現出一定的共性。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在我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和自身的特點塑造自己。高校在培養工商管理人才的時候也可以參照企業需求,社會需求來進行。具體的結論建議如下:
1.突出核心課程,完善教學環節
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已經過了30 多年了,目前社會在不斷地發展,經濟業務的交易運行事項也變得愈加復雜難解。現階段應該對這30 多年里所有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經驗加以分類、整理和歸納,特別是當前中國大多數工商企業面臨極其復雜、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環境,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實戰能力、應變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應該采用最符合、最適應我國國情的,貼近工商管理實際的教學材料,讓學生在中國的企業市場實情下接受專業知識教學。要根據市場需求和職業標準,從職業能力分析入手,有針對性地設置相應課程,如社交口才、商務英語、文藝類課程、中外公司企業文化、職場商務禮儀、職場心理學、辦公軟件高級課程、社會政策研究課、企業實踐調研課等;
同時突出以企業工商管理人才所需能力為核心設計課程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引入企業實際管理和技術人員,增強學生對企業實踐和相關工程技術的了解;同時改革評價方式傳統的以書本知識為中心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結合試卷或結課論文(期末)、模擬實習公司、章節案例演講、項目策劃書等全方位的對學生具備的職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職業素養進行考核。
2.學生加強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規劃
工商管理專業的在校生應該關注近幾年工商管理類下二級學科的人才需求與興趣方向,選擇一個細分的專業方向,改變寬而不精的知識結構,加強責任心、培養職業道德同時熟練的掌握office等辦公軟件,并根據自身就業方向,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3.形成理論和實踐并重的專業培養方案
現代企業不僅考察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知道什么,知道多少,更加看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會做什么會做多少。因此,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在體現本校本學科專業特色的基礎上,應該合理劃分專業知識結構和職場能力結構,強化管理類基礎理論和實際管理能力的培養。在基礎理論知識部分,工商管理的管理教育要使得將來的管理者形成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基本理論基礎。
4.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加強與企業合作
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能力趨于多元化,學校與企業間應加強合作,定期組織職業素養的綜合評價,邀請企業家、專業人士進入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讓學生能夠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加強工商管理類學生對現代企業的了解,從而培養企業所需的工商管理類人才;同時不定期的開展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紀律教育,通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斷培養專業素養高、溝通能力強、責任心強且實踐能力強的優秀畢業生。
(指導老師:趙紅梅副教授 天津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一、引言
當前,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提倡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延伸到高校的教學管理當中。工商管理作為高校管理類的分支學科,近年來受到了廣大的關注。高校通過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為企業輸送經營管理、企業項目策劃等方面的專業管理人才,促進企業的發展。雖然工商管理專業在我國的高校都有開設,但是在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就業規劃等多方面與西方國家的教學有著明顯的區別與聯系。在本文中,針對文化背景不同的西方國家與我國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的區別與聯系,展開了深刻的討論。
二、中西工商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上的區別與聯系
1.人才培養。我國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上和西方國家院校有著很大的差異。首先是對培養對象而言,也就是工商管理專業的招收學生而言,主要分為在高考時選擇工商管理專業的大專或者是本科人員,還有就是一些在職人員,在工作之余進行工商管理知識的學習、提高工作能力的人群。而針對我們現在的高中生而言,面對著高考的壓力,在填報志愿時也會考慮現今的就業方向,許多高中生選擇工商管理專業,主要是工商管理專業涉及的學科多,例如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統計學等學科都會涉及到,更主要的是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業面廣,所以,促使更多的學生選擇工商管理專業。而在西方國家,像美國、英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工商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在了大學本科以上的教育領域,也就是大部分人讀工商管理專業就是攻讀工商管理專業碩士學位。在西方國家,將工商管理專業碩士稱為MBA學位,而讀得此專業的人都是一些有著不錯工作和較高經濟來源的人群,相比那些沒有基礎的人,他們有更多工作上的經驗,他們攻讀MBA,是為了掌握更多的工商管理技能,提高自身的價值。另外,中西方的高校在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上,也存在著區別。我國在人才培養目標上的設定上過于空洞,缺乏具體的目標導向。而國外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養上有設置統一的管理模式,且培養目標規范、有一定的指導性。比如在美國加州的一所工商管理高校,其中在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設置的目標就是畢業生要對銷售公司的產品進行設計,并對顧客進行銷售,這樣的專業課程設計將課程與學生的實踐活動聯系在一起,這不僅是學生的學習計劃,也是畢業生今后的就業規劃。
2.課程設置。工商管理專業是一門企業經營管理和內部管理相結合的課程,涉及的專業課程較為復雜,主要包括市場營銷、管理與應用、統計學等多方面,而且各個學科下面又分為不同的學科類別。就目前我國的高校而言,工商管理專業設置的課程較多,遠遠高出于國外的院校,而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眾多,所以只能是學到各學科的一些基本知識。與我國高校的眾多學科相比,國外的高等院校采用修學分的方式來完成學業。比如美國多數高校實行學分制,要求學生畢業需修滿45個學分,每科5個學分,需要學生自主選擇15門課程,這個學科選擇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自己選擇,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有較高的教學成效。這就要比我國高校要求每門學科都要學習要好的多,通過修學分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靈活的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輕松的掌握學科知識,當然修學分的期限也有一定的規定,一般是2到3年內修滿相應的學科學分。我國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在課程結構設置上也與西方國家存在著差別,我國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過多的是注重本專業的學習,一般的專業課程占到總科目的70%以上,一些選修的科目經常被舍棄或者是被本專業的學科占用,而在國外工商管理的高校選修課所占的比例較大,例如,美國學校的選修課占總課時的1/3還要多,法國院校的選修課比重更是達到了60%以上,這也是造成我國工商管理學生理論知識強,實踐能力差,而西方國家的工商管理學生知識面廣,具有創新思維的主要原因。
三、中西工商管理專業在教學管理上的區別與聯系
1.教學模式。中西方的教學模式一直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在中國的課堂上,多采取集中授課的方式,一個課堂多數都是40多人的課堂,而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教師很難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3]。就工商管理專業而言,在國外的高校當中,采取小班授課的方式,這樣老師可以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而我國高校在應試教育觀的影響下,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很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在西方國家的院校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上,國內高校強調學生進行相關工商管理學科的論文撰寫,而國外的畢業論文,教師更注重學生親自到公司去實踐,將工作心得與感悟做成畢業報表或者是針對一個企業項目進行管理設計,將最終的設計成果作為畢業成績,這樣對學生在今后的工作會有一定的幫助,也為學生今后更好的工作奠定基礎。不過,相對于西方院校實行讓學生去公司實習的做法,我國高校的教學管理上也有一定的相同之處,我國高校的畢業學生在畢業之時也有許多企業提供實習崗位,給學生鍛煉的平臺,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2.就業前景。針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就業前景,由于我國每年畢業生人數較多,而社會提供的崗位數量又是有限的,所以造成了許多學生在畢業之后找不到工作,就業難的問題持續存在[4]。在國內,一般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只有一些重點院校的學生可能會進入企業做一些會計、財務管理、財務總監等這樣的職位,但大多數的學生都選擇了與本專業不符的職位,所以學到的工商管理知識很難應用到。但是,在國外,更多的是將工商管理專業的知識、能力運用到公司的具體業務當中,更符合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科要求。在西方國家由于注重人才的能力培養,而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又有很強的知識面和管理能力,所以很多企業都需要這樣的人才,來為企業服務。
四、結語
工商管理專業是涵蓋眾多學科的一個專業,在社會發展和文化教育不同的情況下,我國與西方國家的工商管理專業既有區別,也有聯系。我們需要將這些優缺點進行整合,使中國學生不僅掌握工商管理專業的知識,更能提高工商管理的能力。作為高中生,面對著高考的壓力,選擇工商管理專業學科后,要進行深入的學習,提高自身能力,為今后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做準備。
作者:王琛 單位:西安市鐵一中學
參考文獻:
[1]田翎君.淺析中西方工商管理專業的區別與聯系[J].中國集體經濟,2015,31(06):167-168.
(一)調查內容本次主要是基于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的需求調研。職業能力是指人們從事某種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職業能力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在某一職業上的勝任度。職業能力包括基本職業能力、專業職業能力與職業綜合能力三個部分,具體構成如表1。職業素質包括責任心,職業道德,學習態度等,是對人內在的一種要求。不同的職業對基本能力與專業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某一職業對計算機要求很高,但可能對語言表達能力要求不高。但很多職業對職業素養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不同的職業在對職業素質要求上有一定的共性。筆者基于工商管理專業的特點,通過《天津企事業單位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調查問卷》,從對本專業的需求、勝任度、職業能力、職業素質及對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五個方面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做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調查問卷的設計問卷按照被調查者所在企業的基本狀況、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企業中的勝任狀況、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基本能力要求,專業能力要求、職業素質要求、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建議六個維度進行調查。
2.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情況在本次調研中,被調查的人員為56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企業的部門主管。共發放56份問卷,回收56份,剔除7份無效問卷(答題不全),有效問卷49份,其中國家機關6份,事業單位21份,企業22份,包括:國有企業6份,民營企業7份,外資企業4份,其他類型企業5份。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1.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信任度分析數據表明:在49份有效問卷中,被調查者所在企業對工商管理需求狀況是:非常需求者有4個,占8%;較多需求者有2個,占4%;一般需求者有27個,占56%;較少需求者有11,占22%;無需求者5個,占10%。調查者所在企業過去三年對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的需求趨勢為:呈上升趨勢的有16家,占33%;呈基本持平的有25家,占51%;呈下降趨勢的8家,占16%。調查結果表明,社會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的需求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只有少數企業不需要,可以得出工商管理專業的本科就業面是很廣的,市場的相容性很高。就需求變動來說,少數企業處于下降趨勢,其余大多處于上升趨勢或持平。從每一種企業性質單獨分析需求變動,在國家機關中:呈上升趨勢的有67%;事業企業中呈上升趨勢的有38%,呈基本持平趨勢的有48%;其。可見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可在這類企業中有較大的需求。總之,調查結果表明,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近幾年的市場需求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從整體來看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和就業總量都是比較樂觀的。
2.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企業中的勝任度分析數據表明:49份有效問卷中,認為工商管理畢業生非常勝任的有4份,占8%;認為比較勝任的有32份,占66%;認為勉強勝任的有9份,占18;認為不太勝任的有2份,占4%;認為極不勝任的有2份,占4%。從整體來看,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勝任度還是不錯的,基本得到企業的肯定。實際工作中,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會由于專業特性,自身對知識的應用在工作中存在各種不足之處,在分析勝任度的同時我們還調查了工商管理畢業生在企業中的不足情況,統計數據如下:認為能夠勝任高級工作,表現出專業水平的有3份,占6%;認為僅有書本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有19份,占39%;認為知識結構不合理的,沒有反映出業界的發展現實的有9份,占18%;認為高職高專的畢業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的畢業生實際能力更強的有5份占10%;認為職業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識寬而不精的有13份,占27%。從這些數據,可以直觀的看出工商管理畢業生在企業工作的主要不足之處表現在僅有書本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和職業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識寬而不精。這便涉及到該專業畢業生對知識的一種遷移能力,即一種轉化知識的能力。針對較寬的知識面,表現出的不精通,也是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在工作中的一個挑戰。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得出企業在用人中相對于知識儲備更注重實際操作能力,這些高等教育的現狀多少有些出入。
3.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基本能力適應度要求基本職業能力包括一般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基本外語能力等。針對被調查企業對畢業生英語的要求,數據處理如下:要求英語四級的有27份,占55%;要求英語六級的有14份,占29%;要求達到商務英語水平的有一份,占2%;要求到托福,雅思的有一份,占2%;對英語水平沒有要求的有5份,占10%。由此可得,90%的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英語水平有了要求,主要要求集中在大學英語四六級的水平。針對畢業生的計算機水平,統計數據如下:要求基本掌握office等辦公軟件的有6份,占12%;要求熟練掌握office等辦公軟件的有40份,占82%;要求有計算機初級程序員水平的有2份,占4%;其他要求的有1份,占2%,從這組數據可以得出,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計算機水平,基本以熟練office為主。對于文字表達能力,在49份問卷中,有23份顯示應該具有,這個比例將近一半,同樣顯示了語言表達能力在企業工作中的重要性。
4.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專業能力適應度要求從上圖可以看出企業對不同專業方向的需求是不同的,對于一般性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的頻數比較大,目前市場的需求也會更大一下。其他專業會由于有些已經飽和或是國內發展不成熟等原因頻數較低。同時,我們也調查了解了企業對畢業生考取并獲得相關證書的看法。調查結果為在49份有效問卷中有5份認為不需要考取相關證書,占10%;其余44份認為需要考取相關證書,占90%。由此看來考取相關的證書是有必要的,這是對自己有專業知識的一種說明。對于有必要考取證書的44份,如下圖:這里的證書是從事相關行業的一種資格證,是現代企業對畢業生的專業要求的證明,圖2表明企事業單位對工商管理人才人力資源和會計類證書的需求。針對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需要培養的能力,除去所必需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市場營銷知識、信息獲取能力外,法律知識,貿易知識在現代企業中也顯得尤為重要,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的獲取決定一個企業的戰略規劃,和企業搶奪市場的速度。法律知識是保證企業受到非法打擊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能力期望是與社會背景,國際背景相吻合的,是在不斷發展的。
5.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職業素質適應度要求我們選取了職業道德、專業素養、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工作效率、良好的協調與溝通能力、責任心強、學習新知識的態度進行選擇排序,從中選則四項重要的職業素質,再按主次排序。處于首位的職業素質的頻數、比率為:職業道德,27份,56%;專業素養6份。12%;身體素質0份;心理素質4份8%;工作效率1份,2%;良好的協調與溝通能力6份,12%;責任心強5份,10%;學習新知識的態度0份。這組數據可以分析出職業道德是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最為重要的職業素質要求。其次是專業素養、協調與溝通能力,責任心等。這些素質會與一個人的家庭背景,人生經歷,個人的價值觀有關,是人內心深處更深一層的體現,是不易被改變的一項,相比較而言,知識則更容易掌握,而好的道德情操卻不是那么容易形成。這些深層次的東西也是在校期間大家會忽略的一項,對于我們的就業卻是必不可少的。從而需要我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6.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建議通過問卷中的開放式問題,企業工作者對于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的建議有:(1)、加強口語;(2)、加強社交禮儀;(3)、加強商務英語;(4)、公共關系;(5)、心理教育課程;(6)、法律知識課程;(7)、社會政策研究;(8)、實踐課;(9)、人文類課程;(10)、藝術鑒賞類課程;(11)、文學課程;(12)、公司財務管理;(13)、演講與溝通能力;(14)office高級操作培訓;
三、調研結論和建議
通過本次關于天津企事業單位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調查問卷,我們可以發現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生的需求也因企事業單位的性質不同而不同。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勝任度在企事業單位達到基本滿意。該專業畢業生在企業中的不足之處也表現出一定的共性。現代企業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在我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和自身的特點塑造自己。高校在培養工商管理人才的時候也可以參照企業需求,社會需求來進行。具體的結論建議如下:
1.突出核心課程,完善教學環節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已經過了30多年了,目前社會在不斷地發展,經濟業務的交易運行事項也變得愈加復雜難解。現階段應該對這30多年里所有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經驗加以分類、整理和歸納,特別是當前中國大多數工商企業面臨極其復雜、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環境,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實戰能力、應變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應該采用最符合、最適應我國國情的,貼近工商管理實際的教學材料,讓學生在中國的企業市場實情下接受專業知識教學。要根據市場需求和職業標準,從職業能力分析入手,有針對性地設置相應課程,如社交口才、商務英語、文藝類課程、中外公司企業文化、職場商務禮儀、職場心理學、辦公軟件高級課程、社會政策研究課、企業實踐調研課等;同時突出以企業工商管理人才所需能力為核心設計課程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引入企業實際管理和技術人員,增強學生對企業實踐和相關工程技術的了解;同時改革評價方式傳統的以書本知識為中心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結合試卷或結課論文(期末)、模擬實習公司、章節案例演講、項目策劃書等全方位的對學生具備的職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職業素養進行考核。
一、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實踐特點及實踐環節的必要性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3](1998年頒布),工商管理類是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包括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本科專業。從這些專業看,工商管理類專業與其他自然學科的專業不同,由于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的宗旨是滿足工商企業對經營管理人才的需求,其畢業生也大多從事企業實際管理工作。因此,此類專業的實踐特點更加明顯。
對于工商管理類的專業教學而言,雖然通過理論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對實踐技能的掌握,但理論學習僅僅是技能掌握的前提,真正的技能必須在實訓過程中通過實踐強化才能掌握[3]。因此,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的培養就必須重視教學模式中的實踐環節。沒有實踐環節的訓練與提高,也就不可能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二、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實踐環節面臨的問題
盡管許多高校已經認識到實踐環節在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并且加強了該方面的改革與實踐。但在課程設置、師資選擇等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1.實踐課程設置不合理、教材缺乏。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目前很多高校的工商管理類課程設置仍然是以理論科為主“,理論課多,實踐課少”的現象依然存在。盡管很多學校已經認識到實踐課的重要性,并有意識的開始增加實踐環節,但由于受經費投入、師資條件的影響,上述現象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這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各個學校都已經開設了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等諸多環節,但保障各環節的實踐和經費投入有限。根據調查和實踐證明[4]:實踐性教學和理論教學的比例應在3∶2~7∶3之間比較合適,但目前實踐環節的比例還遠遠達不到這一比例,因而學生并不能達到實際訓練的效果;另一方面,領導對實踐環節的重視不夠,往往把把理論教學看得更重要些。
就目前而言,工商管理類課程的教材并不缺乏,而且每年都在推陳出新。但對這些教材進行研究發現,一方面,教材雷同現象嚴重,很多教材的章節設置甚至內容安排都差別無幾;另一方面,教材主要集中在理論教學方面,缺乏專業實踐環節的教材。即使有一些專注于實踐環節的教材,作者也不能把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很好的結合,因而,可供選擇的實踐教學教材仍然顯得捉襟見肘。
2.經費投入不足、對實踐教學的認識存在誤區。由于實踐環節的設置需要大量的設備購買和師資配備,因而,必要的經費投入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1989年,美國學者沃克溫(J.F.Volkwein)的研究也表明:經費投入的多少與高校質量、水平和成功程度有著密切聯系[5]。顯然,實驗、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具有實踐經驗教師的聘任就成為開展好實踐教學環節的前提,也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基本保證。但很多學校由于認識上的不足,使得經費投入明顯不能滿足需要。即使有一些學校認識到實踐環節的重要性,并投入的大量的經費,卻也僅僅局限于購買了大量的硬件設備,然后一放了之。因此,建設適應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工作需要的、完備的實踐與實習基地,也就成為當前諸多學校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3.雙師型教師的缺乏。雙師型教師,即指那些既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教師。由于工商管理類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使得實踐經驗對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培養表現得更為明顯。教師作為整個實踐性教學的靈魂,其理論水平的高低與實踐經驗的豐富程度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尤其是一些案例教學和模擬教學中,生硬的理論知識并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缺乏實踐經驗的老師對模擬效果也很難做出精確的點評。這就需要每位教師不斷學習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參與企業的管理實踐,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學校在人才引進時,往往更看中的是應聘教師的學歷和文憑,如是否具有博士學位等,并不太注重其是否具有實踐經驗。但工商管理類創新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理論水平、實踐經驗以及創新能力。教師應該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中,把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作為己任并集中精力啟發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4.缺乏有效的實踐教學操作標準和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形式,需要和理論教學一樣,制定一套明確的管理制度、完整的教學大綱、持續可行的經費投入計劃以及教師考評體系。和傳統的理論教學不同,由于其發展較晚,很多學校都是在摸索中前進,并沒有一套標準化的操作規程,這所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實踐課程的混亂與不規范,如實踐教學中對學生雖有要求往往流形式,缺乏嚴格的檢查,使得整個教學活動極具隨意性。因此,為了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優勢,就要求各教學和管理單位,在制訂實踐教學計劃時,必須先制定規范的實踐教學標準,同時要求實踐課程設計不但要重基礎,還要重專業,實現學生專業與素質的綜合培養。
開展教學評價的意義主要是通過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考評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與學習效果,因而包括對學生的評價和對教師的評價。但對于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評價,由于缺乏經驗的支持,就變成了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如果無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合理的評價,就會導致學生學習不主動、不認真,從而導致實踐環節的失效;如果不能對教師作出綜合評價,就會導致缺乏實踐教學的積極性,甚至會敷衍了事。因而,制定有效的實踐教學操作標準和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也就變得尤為重要。
三、提高創新人才實踐能力的途徑
1.改革課程設置、增加實踐環節所占比重。通過改革教學培養計劃和課程設置,從而增加實踐環節所占比重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一個有效途徑。課程設置的改革可以通過實驗教學模塊和實習教學模塊來進行[6]。實驗教學模塊主要是指導教師根據課程需要,有目的的設計涵蓋專業知識面較廣的實驗內容,由學生根據實驗要求在實驗室完成,如ERP實訓、網上炒股模擬、商務談判模擬等。實習教學模塊則主要包括企業實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企業實習的目的是使學生親自參與企業的生產實踐,通過親身體驗達到對企業業務的一個全過程、全方位的感性認識;專業實習則是希望到校內外的實習基地參觀與學習,幫助學生加深了解基礎理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的能力;畢業論文的目的則是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全方位、全過程的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通過畢業論文檢驗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基本技能的能力。工商管理類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
圖1工商管理類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
當然,改革課程設置,還必須有規范的教材與教輔。由于目前實踐教學用書可選擇用書并不是太多,高校應該鼓勵具有豐富和成功經驗的教師編寫一些實踐用書,并在應用的基礎不斷加以修改,從而最終達到規范和提高。
2.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創新型人才的實踐能力,就必須具有一支既具扎實的理論功底,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由于目前高學歷的年輕教師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他們正逐漸成為高校師資的生力軍。盡管他們具有較高的學歷和深厚的理論功底并十分擅長理論教學,但由于其中多數都是一畢業就走上講臺,缺乏從事工商管理工作的實際經驗,因而講起課來也就“紙上談兵”,缺乏激情和感染力。解決此類問題實際有多種途徑。
第一,拓寬師資來源渠道。高校對教師的引進應該打破傳統的僅僅局限于高校畢業生和校際之間的人才交流外,還應該把目光投向部分企業。對于在企業具有一定實際經驗,又具備優秀教師素質的人才加以引進,從而豐富教師群中的實踐性知識。第二,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制定規范的教師企業實踐計劃。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一方面,學校可聘請企業的管理人員擔任學生的校外導師,指導學生的實踐課程并言傳身教一些實踐知識;另一方面,利用暑假或寒假等較為集中的假期,學校可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去企業對口部門從事一些相應的工作,積累實踐經驗。通過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和規范的教師培訓計劃,雙資型教師的比例必會逐步提高,高校地實踐教學水平也必會上升一個新的臺階。
3.加強校內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實踐出真知,實踐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須環節。但該環節賴以實施的保證實校內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一方面,高校應該多方籌集資金,加大對校內實驗室的建設,包括硬件與軟件的購買,還包括實驗環節課程的設計;另一方面,高校還應該放眼校外,充分利用校外資源,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基地,如高校應該和當地或外地有條件的企業進行聯合,建立大學生的教學實踐基地或校企共建開放型實驗室等,為大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和場所,進一步培養、鍛煉、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除此之外,高校還應該充分利用“產、學、研”平臺,讓具備條件的大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課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毅力和責任心[7]。
4.構建基于實踐能力的雙評考核體系。構建基于實踐
能力的雙評考核體系,就是對學校的實踐驕傲學環境和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評價。對學校的實踐教學環境評價是一般根據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從教學條件、教學管理、教學效果、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等幾個方面進行考察并設置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利用專家打分法、AHP法、DEA等確定各項評價指標的權重,進而綜合評價學校的實踐教學環境。
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評價則可以根據本文所述內容,從企業實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核與評價。以畢業論文設計為例,畢業設計作為工商管理類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實踐環節,是對學生專業學習過程的總檢驗,也是大學生進行的首次創造性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有益嘗試。因此,對畢業生畢業論文質量的評價也就變得尤為復雜,一般情況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見表1)。
在經濟全球化、教育大眾化的今天,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進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措施和根本保證。
應用型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一)實踐教學具有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
理論教學以講授理論為主,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學,也僅僅限于介紹文字材料,無法給予學生感性認識。實踐教學相對理論教學更具有直觀性、探索性、啟發性等特點,是對理論教學的延續、補充和深化,其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都具有特殊意義。
(二)地方普通高等學校應著力培養應用型人才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斷攀升,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量大增,學生就業成為政府關注的又一大問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經濟學、工商管理類本科人才社會需求和培養現狀調研報告》指出:以需求為導向,分層分類培養人才。國家重點建設大學應針對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需要,著力培養高層次、國際化經濟管理人才,地方性高等學校應從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的需要出發,著力培養復合型、應用型經濟管理人才。
(三)工商管理類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更強調實踐能力培養
工商管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社會科學。世界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對于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來說,雖然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對實踐技能的掌握,但理論學習僅僅是掌握技能的前提,真正的技能必須通過實踐強化才能掌握。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經濟學、工商管理類本科人才社會需求和培養現狀調研報告》顯示,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絕大部分是到企業就業。用人單位最重視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實際能力和專業知識。因而,要培養滿足市場需要的管理人才,必須對工商管理類專業教育進行改革,加強實踐教學。
應用型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存在問題
(一)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多年來我國地方普通高校在辦學模式上主要沿襲學術型院校“重理論、輕實踐”的做法,沒有把實踐教學提高到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不符合社會對工商管理本科層次人才的能力要求。在學時安排上,實踐教學學時明顯偏少,尤其是專業主干課程的實踐教學學時占該門課程總學時的比例普遍較低。
(二)實踐教學體系不健全
目前,雖然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在本科生教育的單個實踐教學環節有所改革,但是實踐教學尚未形成完整統一的體系和思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不能完全銜接。工商管理類專業普遍設置了不同的實踐課程,但彼此相互孤立、缺乏聯系,綜合性模擬實驗課程較少,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三)實踐教學經費不足
相對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需要更多的經費投入。鑒于社會和教育部對實踐教學在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的宣傳和引導,各高校都已強化了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比重。但是,隨著高校擴招,基本建設等耗用的資金較大,人均實踐教學的經費投入普遍不足。
(四)實踐教學師資力量不足
國外高校的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大多在任教的同時也兼職于企業做咨詢顧問,對工商管理的現實環境與實際問題了解較多,也更加注重對一些實際問題的分析和研究。但是,高校專業教師絕大多數是“從學校到學校”,雖然他們具有較強的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能夠勝任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但由于沒有從事過工商管理實際工作,缺乏管理的實踐經驗,必然缺乏進行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基礎。
(五)實踐教學基地匱乏
基于教育部2004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的規定,各個學校都或多或少建立了一些實習基地。但大多數院校的校外實習基地是靠關系建立和維持的,難以穩定。為增加就業的砝碼,相當多的學生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和取得各種證書,對畢業實習不感興趣。
應用型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教育部2007年1號文件和2號文件特別強調:要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要開展實習基地建設,拓寬校外實踐渠道;要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推進高校在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實踐環節等綜合性改革。根據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突出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將實踐教學分為實驗教學、校外實習、社會調查、學科競賽和畢業論文五大模塊,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形成一套“多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一)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把所學的管理理論應用于實際,提高學生對相關課程的認知能力。實驗教學包括基礎課程實驗和綜合實驗課程。基礎課程實驗是以專業主干課程為基礎構建的實踐課程。綜合實驗課程綜合學生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通過在校內營造企業的真實業務環境,使學生對所學過的各部分理論內容融會貫通,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去思考、分析、判斷事物,培養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
(二)校外實習
校外實習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了解企業管理的實際工作內容和運作方式,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走向社會打下良好基礎。校外實習分為認識實習、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認識實習讓學生從感性上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為進一步學好專業課做好鋪墊。專業實習讓學生參與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活動過程,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能力和解決現實問題的創新能力,為以后專業課程的學習及確定自己的就業方向打下基礎。畢業實習是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和訓練。
(三)社會調查
社會調查是讓學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到相關單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了解社會,增長知識與才干,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學生通過對家鄉或某地區企事業單位對人才需求的情況、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狀況等進行調查,了解行業與社會發展水平,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調動學生投身社會的積極性,強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四)學科競賽
學科競賽是在結合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以競賽的方法,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工作的能力和通過實踐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學習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動。對于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來說,學科競賽將理論性、知識性、趣味性和競技性結合起來,能夠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入掌握和運用企業經營管理及決策知識,剖析企業運營過程,提高創業與就業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五)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開展學術研究的實踐教學形式,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論文要求學生綜合所學全部理論,集中探討某一層面的具體管理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文字組織能力和科研能力。
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實踐教學改革實踐實例分析
北京物資學院商學院現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下屬的工商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和市場營銷四個本科專業,自1985年開始招收本科生以來,經過2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在專業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實踐教學方面,跨越校內專業模擬實驗到學生第二課堂的學科競賽和科研活動再到校外實習基地以及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經驗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全方位開展實踐教學
在工商管理類專業所有專業課程中,全方位開展實踐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是一種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結果,無法準確分辨某項管理工作運用了什么知識。此外,教學過程是一個整體,不能僅指望通過一門或幾門實驗課程的教學,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因此,北京物資學院提倡各門課程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采用案例教學等不同的實踐性教學方式。
(二)建立先進的教學實驗室
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實驗教學主要利用實驗室進行各種實踐模擬。近年來,北京物資學院在實驗室建設方面加大力度,目前,工商管理類專業可以利用的實驗室包括:ERP沙盤實驗室、SAP實驗室、用友實驗室、金蝶實驗室、蘋果實驗室、汽車營銷4S實驗室、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和會計電算化實驗室等8個實驗室。另外,為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平臺建設,購置了SAP、微軟、蘋果、用友、金蝶等知名廠商的應用軟件課程,幫助學生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認證,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豐富學生課余實踐活動
北京物資學院每年都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社會、經濟中的熱點問題,開展廣泛的社會調查活動,撰寫調查報告。如:社會調查、“三下鄉”活動、市場營銷大賽等等。此外,還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到企業去做實習生。
(四)鼓勵學生參加學科競賽
學科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實踐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北京物資學院組織學生參加的學科競賽活動主要有:“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高等院校企業競爭模擬比賽、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對抗賽、全國大學生管理決策模擬大賽(簡稱“商道”)、全國商業模擬挑戰賽(簡稱“尖峰時刻”)、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Global Management Challenge,簡稱GMC)、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新行動計劃等。近年來,北京物資學院商學院的學生中有多人在全國及省級學科競賽中獲獎。
(五)培養雙向型教師隊伍
北京物資學院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鼓勵教師深入到企業掛職鍛煉,開展橫向課題研究,參與企業的運營管理。另外,還充分利用校友資源,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行業精英擔任兼職教授,請他們定期或不定期地給學生授課或開設講座。
(六)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
目前北京物資學院在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已與中瑞岳華會計師事務所、北京市注冊會計師協會、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等幾家單位簽訂了協議,分期分批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專業體驗和實踐,聘請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來校給學生做專題報告。根據與校外實習基地的協商,在新的實踐教學體系中,延長了校外實習的時間,專業認識實習延長至6周,專業實習延長至10周,畢業實習延長至12周。
總之,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應用型人才,而實踐教學體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專業特點,可以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要加強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從而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的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洪燕云,謝忠秋.應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10)
2.劉林.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實踐教學有關問題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