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0 15:30: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放樣實訓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工程測量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此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學到工程測量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隨著測繪技術的不斷發展,從設計、施工到管理等技術的進步和日趨完善以及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對工程測量課程的實踐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強工程測量實踐教學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工程測量實踐教學內容
由于我院課程體系改革和教學資源的整合,實踐教學的內容有所變動。目前,實踐教學任務包括:水準儀、經緯儀、平板儀、全站儀等的結構和使用。測量實訓項目包括:普通水準測量,三、四等水準測量,角度觀測,鋼尺量距,視距測量,導線測量,小平板儀測圖,測定建筑物高度,極坐標法放樣點位,建筑物放樣,曲線測設,沉降觀測,全站儀綜合實訓等。
二、工程測量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校內實訓項目與企業需求脫軌
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主要講授測繪的內容和技能,而建筑企業需要的是學生施工放樣的技能,這與教學要求相反、與工程實際需求相反。但這并沒有引起制訂教學計劃和任課教師的重視,他們現在仍然用以往的教學大綱內容授課,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效果,而現階段并沒有改進實訓項目。
2.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
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關的,現階段教師在上課時以完成實訓項目為目的,沒有能引起學生注意力的實際任務,實訓項目枯燥乏味,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
3.考核重結果,輕過程
本課程在我院以試卷考試評定成績為主,綜合成績偏重于理論,操作能力重視不夠,實訓只注重于成果的提交,而忽略了學生的操作過程,這使得部分學生動手能力較差,過分重視實訓數據的計算,甚至出現抄襲作業的現象。
4.儀器設備需進行更新
工程測量實訓室部分舊儀器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施工需要,如:DS3型手動水準儀與DJ6型光學經緯儀,在對點、讀數與記錄時特別容易出錯,現在的施工現場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儀器,隨著科技的發展,施工中常用的先進儀器應進入課堂,這些儀器對學生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學改革的措施與方法
1.整合教學內容,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隨著新舊儀器的更換,雖然及時調整實訓項目,但與企業所需有一定差距,針對這些差距,學院組織專業教師編制符合人才市場要求的實訓項目,主要增加全站儀施工放樣、工程識圖放樣、沉降觀測、GPS項目等項目,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實現教學與實踐的零距離接軌。
2.加強校企合作
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訓場所,學校按企業需求培養學生,師生共同參與到工程實踐中,消除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脫節。同時,校企合作開發實訓項目,配備相應的實訓設備,這樣對學院儀器設備的引進也起到了導向作用。
3.建立穩定、規范的實訓場地
為檢驗學生的實訓成果,建立導線測量、水準測量、建筑物定位放樣、曲線施工放樣、土石方計算等符合測量規范的校內、外實訓場地,既保證了學生的安全,也保證了實訓的效果。
4.改革考核方法
針對工程測量課程操作性強的特點,我院應對該課程的考試方法進行以下調整:平時成績占20%,實訓成績占50%,筆試占30%,在考試內容上重點考查學生應用測量知識的能力。這樣的考試方式,即注重了學習的過程,又考慮了學習的結果,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5.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確保實踐教學質量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因此,高職教師應是雙師型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外,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即高學歷和高技能。
以上是我對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的初步探討。實踐教學改革最終目標,必須以培養適應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高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為核心構建課程體系。這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只有通過艱苦努力,不斷創新,開拓進取,勇于實踐,才能達到預期目標。
關鍵詞:高職;船舶內燃機;教學改革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動力系船舶內燃機專業是直接為船舶行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高等應用型技術人才的,該專業經過多年的建設,已成為具有船舶和軍工特色的、體現高職教育思想的大專層次的專業,目前是湖北省和教育部高職教學改革的試點專業。本專業在總結專業教育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了具有專業特色的教學模式、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實訓基地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為湖北省高職高專重點專業及國家高職高專教改示范專業,并由此帶動了其他專業的改革和發展。
明確高職專業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專業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轉變教育觀念為先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課程體系改革為核心,以課程建設為重點,突出能力培養。通過專業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具有高等職業教育特色,以技術應用能力和素質教育為主線的教育教學體系,全面推進船舶內燃機專業建設,提高教學質量,辦出特色,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等應用型技術人才。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依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揮學院現有優勢,依托船舶行業,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方向。
第二,體現高職教育特色,建立以能力培養為基礎,以素質培養為核心的教學新模式。
第三,在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方向的基礎上,制定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學計劃,建立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為主線的課程體系。
第四,建立高職特色的實訓基地和實踐教學體系,探索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辦學模式。
第五,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注重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適應高職教育的需要。
確定船舶內燃機專業教學改革方向
從2002年起,我們先后多次到有關企事業單位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專業調研,并聘請船舶行業有名望的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成立專業委員會參與專業建設和指導,就船舶內燃機專業所面臨的市場現狀、發展趨勢、崗位要求等相關情況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和思考,現歸納如下。
第一,學生的就業方向由原來單純的制造與維修逐步轉為以船舶內燃機制造、裝配調試、維修為主,向船舶動力裝置方向適當拓展,要求學生成為綜合型、復合型的應用專業技術人才。
第二,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在造船行業的應用,導致教學內容部分滯后,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行業的崗位需要,要求教學必須使學生盡快掌握行業內的最新知識與技能。
第三,在掌握公共英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便于學生查閱專業資料和進行對外技術交流。
第四,要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樹立愛崗敬業思想,安心本職工作。
要根據行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需求,依托船舶行業,發揮我院現有的教學資源的優勢,遵循高職教學改革既有相對的穩定,又有靈活性的客觀規律,堅持“寬窄結合、以寬為主、突出特色”的原則,進一步明確專業教學的改革方向和培養目標,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柴油機制造、使用、裝配調試能力以及船舶機艙布置設計、動力裝置安裝與調試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主要從事柴油機制造與維修、船舶設備安裝調試的工作。主要覆蓋四大崗位群:船舶內燃機制造、船舶內燃機維修、船舶內燃機裝配調試、船舶動力裝置。
高職船舶內燃機專業教學改革的具體實踐
(一)逐步調整并完善專業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總體設計,是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從開始制定船舶內燃機專業教學計劃至今,經過歷年的調整修訂,已日趨完善,其課程體系設置特色鮮明,針對性強。主要調整如下:
第一,堅持以能力培養為指導思想,以應用為目的選擇教學內容,從培養目標的職業能力出發,將有關的課程內容有機地綜合起來,組成新的課程模塊,如將《船舶內燃機原理》、《船舶內燃機結構》、《內燃機維修工藝學》重組為《船舶內燃機使用及維修》課程;將《船舶動力裝置》、《船舶動力裝置安裝工藝學》重組為《船舶動裝及裝調工藝》課程;將《船舶管系》課程和《計算機放樣》課程重組為《船舶管系放樣》課程等。
第二,強化能力培養和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有針對性地增加實踐教學內容,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所占課時的比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重約為1∶1。
第三,課程設置要突出綜合應用技術能力的培養,注重探索以能力為基礎的知識體系。課程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要突破原來的工科課程以學科體系為線索的指導思想,在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正確處理好廣度與深度的關系,并將專業知識覆蓋面適當放寬,使之更加科學、合理。
第四,增加選修課程開設的力度,實行彈性化教學。在專業限選及專業任選中加開選修課程,在全校性任選課中加大學生的人文教育,全面提高學生文化素質。
第五,職業素質教育要在教學計劃中得到充分體現,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堅持單項實訓與綜合訓練、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認真組織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認證和職業技能鑒定的考核,積極推行“雙證制”、“多證制”工作,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
(二)推進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
課程是將教育理論、教育目標與教育實踐聯系起來的結合點,是教育活動得以展開的核心,是教育目標得以實現的根本手段,是教材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的依據。因此,課程建設是關系到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是專業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我院近幾年重點進行了幾門核心專業課程的建設,根據教學計劃制定了完整的理論課程及實訓教學大綱,對課程實行“課程負責人制”和“主講教師負責制”,按照合格課程、精品課程的評估標準進行評估和建設,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進行認真的研究,注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并逐步在教學過程中實施。
第一,《船舶內燃機使用及維修》課程和《內燃機裝配調試工藝》課程注意從應用的角度選擇教學內容,強調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努力實現課程內容與生產實踐、傳統技術與高新技術在專業教學中的結合。大膽刪除陳舊過時的、偏多偏深而又不實用的教學內容,增加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船舶電控柴油機的新技術、新裝備、電子控制新知識,編寫了具有高職特色的適用教材。
第二,將原來的《船舶管系》課程和《計算機放樣》課程重組為《船舶管系放樣》課程,對理論知識要求以“必需”、“夠用”為度,增加了計算機管系放樣課程設計,并有針對性地就管系放樣教學軟件的教學內容編寫了《船舶管系放樣》教材。
(三)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高職教育的改革,除了在教材上具有與之相適應的內容和結構上的變化外,在教學環境和條件上,應該作適當的改善。除了最必要的實驗室之外,還要大力建設實訓基地,改善教學環境,保障實驗和實訓內容的實施。利用仿真實訓技術開發模擬職業崗位的校內實訓基地,如內燃機模擬實訓室、船舶仿真實訓機艙。此外,我院還與上海滬東重機、河柴集團、宜昌船舶柴油機廠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頂崗學習。
實踐教學是實現高職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是本專業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首先,應單獨制定專業技能訓練計劃,在計劃中明確具體內容和要求,以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其次,實踐課應單獨開設,單獨考核,在教學安排上實踐課主要以模塊式按單元組織教學,學習安排上相對集中,便于邊講邊練。如柴油機拆裝實訓、船舶軸系裝調實訓等。再次,應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中的質量控制,認真抓好每次實驗或實訓的管理,及時對實驗或實訓成績進行評定。最后,應實現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模式,專業實驗(訓)室對學生全天候自由開放,學生可根據教學計劃上的內容和要求,自行選擇實驗(訓)的時間和方案,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
(四)創新教學模式
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采用課堂教學、多媒體教學及現場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實行多元歸一的教學模式。其特點是:(1)在專業多功能學習室通過實物、模擬仿真系統進行理論教學。使學生如同置身于生產現場,增強感性認識,更好地使理論聯系實際,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多最新的知識,得到較理想的技能培訓;(2)改變過去教學內容相對滯后于生產技術發展,理論難與實踐結合,教師教得吃力、學生難以理解的狀況,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3)通過模擬仿真系統的開發和實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造性思維能力,保證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4)開發《船舶內燃機使用及維修》課程網絡教學資源,使該課程的教材、教案、CAI課件、公開課、柴油機拆裝實訓錄像、學習指導、模擬試卷等教學資源網絡化,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為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提供廣闊的平臺。
高職船舶內燃機專業教學改革的成效與思考
高職船舶內燃機專業教學改革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經過幾年的努力,通過了湖北省教育廳的專業教學改革終期驗收,2005年被評為湖北省高職高專重點專業。
第二,船舶內燃機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形勢一直很好,連續五年一次性就業率均超過95%,社會聲譽好。
第三,在湖北省教育廳投入資金和學院配套資金支持下,擴建了柴油機拆裝實訓室、船舶軸系裝調實訓室,建成了專業多功能學習室、內燃機模擬實訓室和船舶仿真實訓機艙。目前船舶內燃機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占地面積約2000m2,總投入已達600萬元。
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模式是以“應用”為主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路,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高職高專院校應以能力培養為線,使高職高專教育得以健康、穩健發展。測量綜合實訓作為我院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純實踐課程,尤其突出地體現了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道路橋梁施工放樣能力作為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項核心技能,對本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根據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學生完成工程測量技術課程課堂教學后,在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測量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通過一次系統的訓練,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過程,模擬實際路線施工過程,完成控制測量、中線測量、縱斷面測量、橫斷面測量及帶狀地形圖的繪制。培養學生承擔施工一線的各項施工測量工作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善于溝通和合作的品質、吃苦耐勞和客觀科學的職業精神,進一步深化理解所學理論知識,真正掌握測量和施工放樣的專業技能,為后期專業課程的學習及今后解決實際工程中有關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時間安排通常為三周。本文從教學組織過程及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改革探討。
1 實驗室建設及管理
1.1 測量儀器的更新
測量綜合實訓需要用到多種儀器,傳統的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尚不能完全滿足需求,隨著測量儀器的發展,GPS也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工程中。不少學生校外實習反映儀器跟不上形勢,GPS用得越來越多,校內卻不能普及教學,而工程上越來越少見的經緯儀,教學中花了大量時間。因此,為更好地促進職業能力培養,應積極創造條件,有步驟的加強實驗室投資,更新測量儀器設備。如購進對講機以解決野外測量時觀測人員與跑尺人員之間的聯絡;購入GPS定位儀等先進儀器充實實驗室硬件,以滿足教學的需要。
1.2 加強實驗室管理
學生實訓儀器要愛護。綜合實訓所用儀器較多,經常出現保管不當的現象。實驗室應建立儀器借還、設備損壞賠償制度,學生綜合實訓使用儀器應以小組為單位寫借條,領取儀器后進行儀器的檢校,及時發現儀器問題。若在實訓期間發生儀器丟失或損壞現象,需照價賠償。
2 測量綜合實訓的組織
本次綜合實訓,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完成一條路線的外業勘測和外業數據處理。通過實訓,學生應具備下述測量技能:能進行外業附合(或閉合)導線控制點的選擇;能熟練操作使用水準儀、全站儀等常規儀器進行測量三項基本數據(高程、角度、距離)的采集;能進行導線內業計算;能操作使用傳統測量儀器或全站儀進行公路中線測量、縱斷面測量、橫斷面測量;并能繪制縱、橫斷面地面線圖;熟悉操作全站儀進行中樁放樣;能對各項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并完成成果處理。
為達到實訓效果,在實踐中可靈活掌握進度。組織主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2.1 利用實訓基地,及時調整計劃
校內實訓基地為學生實習提供了方便,校內有11個GPS及1個水準點可供聯測和引用。為便于學生查找問題,每班分為8個組,每組5-6人,每兩組一條線路獨立操作。選線時兩組同時進行。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按要求選線。
因實訓受天氣條件影響,天氣好時要求學生抓緊時間,若遇實習期間天氣情況不佳,可適當調整計劃,如選測帶狀圖的一段。
2.2 任務明確,嚴格考勤
綜合實訓第一天要召開實訓動員大會,明確實訓任務及進度安排、強調愛護儀器的重要性。測量綜合實訓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各組員的密切合作,如果不能團結一致,就會影響測量進度及成果。為保證實訓任務的完成,應嚴格考勤,要求每個組的組長負責本組的考勤工作,有事有病向班主任和指導教師請假。指導教師則采用不定時抽查,無特殊情況三次未到者,實訓成績考核不及格。教師每天親臨各組指導,及時糾正現場錯誤,減少不必要的返工,同時應杜絕作弊及造數據行為。
2.3 及時檢查已測數據,總結經驗
每日外業工作結束后,要求學生及時進行內業成果處理,若有超出限查要求情況,及時進行重測。對于不合格成果,引導學生自己找出問題所在,在確定不存在計算錯誤的情況下,要求學生對測量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可能出錯的地方。通過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 學生實踐情況分析
3.1 采取操作輪流制,提高學生積極性
為避免出現“大鍋飯”,個別學生不操作的情況,要求實訓期間采取操作輪流制,組長制定各測站操作人員計劃。操作輪流制也能進行后續問責,若發現測站數據錯誤,由該同學重測。操作輪流制能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對自己所測數據做到心中有數,使個人技能得到鍛煉。
3.2 加強學生計算能力,充分利用工具計算
高職高專教學一個常見問題是學生的計算能力普遍偏差,因而時常出現測對算錯的情況。
為提高計算準確性,有條件時可要求學生手算的基礎上進行電算,利用專業軟件或程序集,檢驗數據計算的正確性。如今學生普遍都有手機,又愛玩手機,可安裝輕松測量軟件在手機上,進行放樣數據的計算。學生對此類新型計算方式都是頗感興趣,輕松掌握。
3.3 加強記錄規范,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態度
實訓動員時對學生的記錄、計算作嚴格要求。實訓所取得的各項數據的記錄,必須按記錄手簿用2H鉛筆認真填寫,且隨觀測隨記錄;記錄錯誤時,不準用橡皮擦去,不準在原數字上涂改,應將錯誤的數字劃去并把正確的數字記在原數字的上方;長度單位厘米、毫米值不能改動,角度單位分、秒值不能改動。數據運算要求根據所取位數按“四舍六人,五前奇進偶不進”的規則進行數字湊整,相對誤差K的值要求用分子為1的分數形式表示,以便一目了然看出測量結果是否符合要求,等等。通過嚴格的記錄、計算要求,培養了學生嚴肅認真的良好習慣。
4 考核及經驗總結
測量綜合實訓采用個人與團體相結合的考核模式評定,突出團隊合作精神的考核,體現個人技能表現。采取個人技能、團隊考核、教師評價相結合。
個人技能占15%,通過現場儀器抽考確定;團隊考核占20%,通過團隊各階段成果完成進度、質量情況評價;教師評價共65%,包括平時表現10%,實結15%,圖表資料40%。
凡有以下情況之一者均以不及格處理:缺勤天數超過實習天數的1/3;實習中發生吵架事件;損壞儀器工具及其他公物;未上交成果和實習報告;偽造成果或抄襲他人成果;操作考核不及格。
通過測量綜合實訓,能提高學生對整個測量過程的認識,將零散的知識點串成一條線,從而讓學生了解數據之間的前后關聯及相互影響。在測量實踐中,教師要嚴格檢查學生的實訓成果,一旦超限要幫助學生查找出錯的原因,加以改正,若發現學生擅自篡改數據或編造數據要嚴厲批評教育。測量實訓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還可以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以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對學生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很多學生畢業之際問及校內最深刻的事情,都回答是測量綜合實訓,充分反映實訓對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更好地推行教學改革,使學生能學有所用,就是教改的成功。
【參考文獻】
[1]唐杰軍.道路工程測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馬真安.工程測量實訓指導[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在現在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減少圖案課程編排中變形方面的比重,在題材的選擇和變現方式上更加傾向自由隨意的風格。
(1)在課程設計和安排上,應該盡量條理化和清晰化圖案設計的設計規律的講解,教師在課程中就應該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己發現規律、自己總結規律,這種規律類似于學科知識,枯燥無味,過于枯燥晦澀的規律往往會限制住學生的跳躍性思維,尤其是處于思維極度發展的青少年,過于規律化的條理性規律會將學生局限在這些規律之中,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無法跳出來,遇見任何事情都習慣用這個規律去解決,從而導致作品生硬呆板,缺乏個性和創意,通過變形,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總結總結自己作品中表現出的規律,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圖案設計中所存在的規律。
(2)21世紀是一個青春非常,充滿個性的時代,較之前相比,每個人的審美理念和時尚觀念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崇尚自由民主、思維跳躍的時代,而圖案設計作為美化生活的一個有力武器,就更應該靈活多變,體現當代人多變的性格。也就是這道理,我們不必再將自己局限在之前設定好的條條框框里,我們可以放開自己的思維。作為授課教師,不要談“變形”色變,而更應該緊跟現展的潮流,充分體現當代設計理念和潮流,不必再跟“幾何”等概念牽扯。新的時尚觀念也帶來了新的圖案理念,自由跳躍的畫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有利于學生設計潛力的發揮和培養。
(3)教師在授課中,要增強教學內容的連貫和互動。尤其是在實訓課中,要貼近藝術,滿足藝術設計課程的要求,把之前單獨設計的動物、植物、人物、景物等課程融會貫通起來,發展成為多種方面的多方面訓練。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選擇。同時教師要注意到不同學生所存在的不同的優勢,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要單獨進行輔導,并且要強調在表現手法上不能在過于拘泥,可以把所學過的所有的表現手法進行歸納和選擇,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和意識。
一、必須對中國傳統紋樣進行深入的記憶,以及熟悉外國傳統紋樣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中國越來越融入了世界的潮流,外國文化不斷涌入中國,使得中國傳統的文化難以得到繼承和發揮。現在的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缺乏已經成為大家公認的事實。在課堂中,由于各種教學工具的使用,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也缺乏重視和激情,在要展開設計時,往往面臨的就是沒有靈感沒有思維,在面對復雜難懂的紋樣圖案時,往往又表現出了不耐煩和缺乏耐心。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況?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缺乏對中國傳統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所以說,在傳統的圖案教學活動中,最主要的就是教會學生重視當今傳統的圖案紋樣,為自己鋪平設計之路。讓學生試圖自己總結傳統圖案設計的規律。如何能準備把我住傳統紋樣設計的精髓,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在學習中,把握住每個圖案的造型類型、色彩搭配、構圖方式等等,并對這些加以總結,只要將這些進行仔細的歸納和分析,我們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把握古人的設計理念和設計精髓。
二、結合傳統圖案設計理念進行創新
其實仔細研究便可發現,學生在對傳統紋樣設計進行學習之時,往往存在很多的學習誤區。比如:沒有靈感,照搬照抄源設計,要么就是對源設計進行簡單的修改,換湯不換藥,其所表現的作品枯燥乏味,沒有生動性。何為重塑,就是對傳統的作品進行回爐重造,重點體現創新觀念。在課堂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根據當今流行的時尚設計理念,當今季度所流行的暢銷元素,對經典進行重新解釋和再造,體現自己的創新理念,表現自己的設計思維和理念。讓自己的作品更多的貼上時代的標簽。賦予它時代意義。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所做的這些,都是為了讓學生把握住圖案實訓課程的精髓所在,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枯燥乏味的課程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實訓,讓學生體會到圖案與時代之間的密切關系,讓自己的作品更多的被賦予時代含義。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和見解視野更加的開闊,就可以進一步的引導和激勵學生,使學生朝著正確的設計之路上順利前行。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采取更加有趣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我們可以將學生已經設計完結的作品進行一些一些小小的改動,可以將這些作品移植在短袖、一次性紙杯、陶瓷杯等實物上,這樣的話,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動手參與的熱情,還可以增加實訓課程的樂趣,活躍課堂氛圍,以一種最直觀的方式將作品體現在實際生活當中,讓學生理解作品設計與單純的藝術構想方面的差別。自由這樣,學生才會想要動手,才會愿意動手。動手能力才會得到你最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盤湘龍.《設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探討[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1,06.
[2]黃爾.模擬公司模式授課制在藝術設計專業的作用[J].資治文摘(管理版),2009,03.
[3]曾超.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初探[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3.
一.概況描述
本次競賽為2012年浙江省高職高專院校技能大賽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選拔賽測繪競賽。3月初通知有三項測量測繪競賽,只是知道三個標題,沒有技術文件,只能開始前期準備工作,組建指導教師隊伍,組織學生報名,收集相關測量規范,填寫競賽項目申請表。
4月6日參加第一次競賽技術文件研討會,確認本次競賽共五項,確定儀器種類。原本比賽只有二等水準,測量計算器編程,數字測圖等3項,但專業性太強,一般院校很難參加,故又增加一級導線和全站儀放樣兩項。每校可組3隊,每項只能報2隊。
4月10日,我校建工學院經過集訓,測試選拔,正試確定由建工和道橋專業8位同學組建兩支隊伍參賽,每隊5項全報。由于電子水準儀及卡西歐9750-GⅡ仍在采購中,只能開展數字測圖,全站儀放樣和一級導線測量的準備工作。4月12日, 競賽技術文件頒布。研讀文件,訓練全面展開。參賽學生每天下午集訓,周六周日全天集訓。比賽時間定為5月11-13。
4月24日,新購的2臺萊卡電子水準儀及6部卡西歐FX9750-GⅡ計算器到位,但離比賽時間很近了,訓練難度很大。完善儀器使用、軟件使用、數據傳輸、報表生成等科目。
4月底, 競賽補充通知,就細節及個別項目時間,路線進行調整。訓練也相應調整。
5月1日-10日學生全天集訓,完善比賽各環節。5月11-13參加競賽。
二.競賽分析
1.參賽院校實力分析
本次競賽共有18所高職高專院校參賽,其中4所學校有測繪專業,這4所學校應該實力較強,其他學校只是把測量作為一門課程而開設的,但各參賽院校積極性很高,希望借此練兵和提高。
2.競賽項目分析
本次競賽設二等水準測量、測繪計算器編程、數字測圖、一級導線、全站儀坐標放樣5個單項,其中前三項也作為團體項目,而后兩項是在4月初才增加的,主要面向一般院校。5個項目中二等水準測量和測繪計算器編程一般院校均未開設,儀器設備等不具備,參賽中發現很多院校都是為了參賽緊急購買的電子水準儀和CASIO FX-9750GⅡ計算器; 數字測圖、一級導線、全站儀坐標放樣這三項一般院校均可參與,其中數字測圖難度較大。5個項目中,只有數字測圖項目我校2011年下半年開始加入實訓教學; 二等水準測量和測繪計算器編程項目未開展,而且也只能緊急采夠儀器設備; 一級導線項目開展較少,但相對容易,介入方便。測繪計算器編程項目成本低(CASIO FX-9750GⅡ計算器單價600),但比較費時,短時間內很難出成績,應該在平時加強。
3.我校競賽條件及獲獎項目分析
我校2011上半年完成了校園測量控制點成果測設,2011年下半年完成了測量儀器的采購,擁有新的TOPCON全站儀23臺,針對全站儀相關的項目均能進行模擬訓練。4月底電子水準儀到位后開展強化訓練。
獲獎項目基本反映了我們的準備情況和實力, 我校參賽隊伍在本次競賽的二等水準測量、測繪計算器編程、數字測圖中均獲獎,其中數字測圖項目成績相對較好,但在一級導線、全站儀坐標放樣兩個項目中沒有收獲,確實是參賽項目太多,隊員精力分散,這兩個項目投入時間少。
4.參賽院校獲獎分析
共18所院校參賽,獲一等獎的學校有3所,獲二等獎的學校有10所,獲三等獎的學校有11所,5所學校未獲獎。各項目獲獎比例是一樣的,因此獲獎項目總數基本反映了各校在測量測繪項目上的整體水平。我校隊伍獲獎項目總數靠前,但強勢項目較少。
三. 測量競賽的訓練總結及競賽對測量教學的作用
1. 關于精神狀態
集訓之初,我校參賽隊伍就確定了每隊五項全參加(一支隊伍五項全參加的很少)的信念,與其他院校交流,借此檢驗我們的實力,找到我們的差距。持續一個多月的訓練確實辛苦,但隊員們都堅持了下來。比賽過程中,我們是最辛苦的參賽隊伍,第一個開始(早上8點),最后一個結束(晚上7點),但我們的參賽隊伍表現了良好的精神狀態,全程積極的完成競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展現了金職院的風采。
在本次競賽中,個別院校即使借儀器(主要是二等水準測量中)也要參加競賽(雖然效果不明顯),這也反映了一種參與的精神,值得尊敬和學習。
2. 關于參賽隊伍組建
集訓隊伍組建應提早, 集訓期間應從多方面測試集訓隊員,需考慮的因素包括身體條件(體力、身高、敏捷性) 、計算能力、CAD繪圖能力、書寫能力、心理素質、吃苦耐勞、主動性、團結協作能力、專業搭配。本次集訓及隊員確定已盡可能從各方面考慮,但經驗及心理的歷練只能在大賽中完成。有幾所院校均派出了三支隊伍,以減輕單支隊伍的壓力,我校也可以考慮組建隊伍時將單個隊伍的參賽項目分散,但不應放棄,這樣可以集中精力獲得更好成績。
3.關于競賽集訓對學生課程的影響
競賽集訓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受天氣影響,想取得進展必需進行大量訓練,對學生課程有影響,雖辦理了請假手續,但持續的高強度訓練確實辛苦。本次競賽有的學校直接給學生請了一個月的假,集中訓練,效果明顯。因此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
4.關于項目模擬訓練
集訓中,針對各項目進行了模擬訓練,如場地條件、路線、可能出現的狀況,經過大賽驗證,我校在二等水準測量、數字測圖、全站儀坐標放樣項目中模擬訓練較好,但一級導線項目中邊長設置不夠長, 全站儀坐標放樣項目訓練時間太短。
5. 關于女生參賽
本次競賽有幾所學校派出了女生組隊。女生的優勢在于細心、計算能力強,但本次我校只組建了兩支隊伍,每支隊伍參加全部五項比賽,對體力消耗很大,因此未派女生組隊,如果3支隊伍,則可以考慮女生組隊。本次項目一級導線測量,我校兩支隊伍未在規定時間完成坐標計算,值得反思。
6.競賽對測量教學的作用
競賽中發現,限于各校的教學條件和重視程度,很多院校都只能開展一級導線和全站儀放樣項目。如何合理利用已擁有的先進儀器設備(如我校已購有萊卡電子水準儀, FX-9750GⅡ計算器,TOPCONRTK GPS)值得我們思考, 應該將這些先進的儀器設備增加到實驗實訓中,相信這也是對測量教學質量一個大的提升。
競賽技術文件和裁判均由浙江省測繪局質檢站制訂和擔任,比較嚴謹和科學,各院校參加競賽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和交流。
但是電路板全部封裝在系統內部,看到的只是電氣符號和電路圖。實訓部分只是記錄實驗數據和波形,并作出相關分析,效果不好,也不可能全部把掛件打開使用。結合仿真實驗、硬件實驗及課程設計、現場試驗設計步進式教學方法思路先進,但是企業現場教學難以實現。
怎樣在現有條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實訓設備達到高效的教學質量,基于項目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提供了思路。基于項目的教學做一體化,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實施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職業崗位工作步驟,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6步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具有很大的創新性和實用性。一個項目一般至少需6到8個學時,要求按照6步實行教學做一體。結合一次課往往是理論分析與動手實踐結合,而不是資訊分析———項目相關理論學習———項目實施。怎樣才能真正實現理論和實踐的交融漸進,以調光燈系統為例,從基礎實驗、仿真實訓、項目實訓三個方面進行探討。調光燈系統和其他項目一樣,其核心是電力電子器件、觸發電路、變流電路三部分。按照從簡單到復雜,三部分的結合成為一個系統。
基礎實驗在一體化教學中的體現對晶閘管的學習過程,用實訓室的器件展開。首先,認識器件。每一組學生發放幾個晶閘管,學習辨認晶閘管的陽極、陰極和門極,在此基礎上引入晶閘管結構、等效電路。其次,了解晶閘管的工作原理。在教師引導下,做晶閘管的試燈試驗,并記錄相關結果,師生共同總結晶閘管導通關段條件。再次,記錄晶閘管的型號,師生一起分析晶閘管的相關參數。最后,在教師指導下,用萬用表測試管子的性能,并且聯系測試實訓臺上所有晶閘管的好壞,判別晶閘管。觸發電路的學習過程,以最常用的單節晶體管觸發電路為例。在教師引導下,用示波器對各個部分的波形進行測試,并分析原因。使用過程中某個觸發電路可能損壞,通過示波器的測試也能夠找出故障。最后對觸發電路的工作過程和影響因素進行總結。
仿真實訓在一體化教學中的體現一體化教學中涉及的實驗實訓都要用到電力電子器件,需要三相交流電源和雙蹤示波器等設備。操作過程雖然嚴格要求,但是同學們稍不注意就會出現過流和接地報警,甚至燒保險絲、損壞實訓裝置。因為系統電路都是封裝在掛件內部,一旦損壞難以查找原因、難以修復。另外電力電子線路是一個系統,示波器、器件、觸發、同步等任何問題出現,系統就無法啟動。計算機仿真不需要三相交流電和設備的操作,在MATLAB/SIMULINK運行環境下,用戶只需將所需電氣元件的模塊添加到模型編輯窗口,并將它們連接起來就可以快速地組建仿真模型實現電力系統的計算仿真。還可借助計算機仿真彌補實訓設備的不足。調光燈主電路為單相半波電路,按照要求找到相關元件構建模型。雙擊示波器后,可以看到電源電壓、輸出電流、輸出電壓、脈沖及晶閘管的電流電壓波形。據此,可以和學生一起分析各波形出現的原因,深刻理解電路工作原理。改變觸發延遲角,則可實時觀測由此波形的變化,深刻理解調光燈的原理。同時移開觸發信號或者移開晶閘管可以模擬觸發電路故障、晶閘管斷路時的輸出效果,對實際電路的調試提供幫助。
綜合實訓在一體化中教學的體現項目主體由器件的選擇、觸發電路的安裝測試及變流電路的安裝組成。按照項目要求和項目圖紙安裝好電路,經檢查無誤通電試車,觀察燈泡的亮暗變化,并記錄相關輸出波形。實際調試不像仿真那么容易,這是一個綜合的過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項目無法完成。因此,要形成良好的習慣:實訓臺電源狀況檢查;晶閘管好壞的鑒別;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的調試;晶閘管調光電路的安裝;電路檢查;同步檢查;脈沖移相角調整。按照這樣的順序,層層監測,可以最大效率完成項目。
作者簡介:李強(1975-),男,湖南寧鄉人,碩士,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
中圖分類號:G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08)12-0062-03
實驗、實訓等實踐性教學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和動手能力,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養的必備環節。實訓基地建設是進行實踐教學的物質基礎和重要保障。國外高職教育發展歷史長,在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方面有許多切合本國實際的成功經驗,并處于不斷發展之中。深入研究國內外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的成功模式,總結可供借鑒的經驗和相應的建設思路,對提高我國高職實踐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發達國家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的典型模式
二戰后發達國家由于戰后經濟重建的需要,職業教育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得到了快速發展,并形成了適合本國國情的、區別于普通高校學歷教育的、具有高職特色的發展模式。就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模式而言,德國的“雙元制”和澳大利亞的TAFE模式各具特色,是發達國家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的兩種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模式。
(一)“雙元制”模式
這是以德國為代表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國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辦學制度,即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擔負培養人才的任務,按照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組織教學和崗位培訓。雙元制”的其中一元是指學校,其主要職能是傳授與職業有關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接受嚴格的文化理論教育;另一元是指企業,其主要職能是讓學生在企業里接受職業技能方面的專業培訓,接受嚴格的實踐操作訓練。在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雙元制”模式十分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訓,理論和實踐之比約為3∶7或2∶8。而且理論教育也注重實用性,與實踐聯系緊密,服從實踐需要。
企業的培訓場所包括有工作崗位、實訓工場和跨企業的訓練工場。實訓工場的任務是把那些在勞動崗位上無法傳授或訓練的技能及相應知識傳授給學生,工件不形成產品,純屬消耗。此外職業學校也有教學車間,補充企業里無法完成的實訓,為理論教學提供直觀和演示手段。企業的實訓教師一般都是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并在完成職業培訓后,具備2-5年職業實踐的專業人員。實訓教師同時還必須通過教育學、心理學考試,符合《實訓教師資格條例》的要求,高水平的師資成為實訓基地發揮效用的重要保證。
(二)TAFE模式
這是以澳大利亞為代表的人才培養模式。它是一種國家框架體系下以產業為推動力量,政府、行業與學校相結合,以學生為中心進行靈活辦學的、相對獨立的多層次綜合性人才培養模式。它注重能力本位的教育和培訓(CBET),推行統一的國家職業能力資格證書制度,通過分析有關職業能力,確立權威性國家能力標準,建立相應課程標準,并由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承擔技術職業資格等級證書課程的教學。根據學生實際所獲知識能力評定技術能力等級,并采取國際上先進的案例結合情景的開放式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互動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學制上有全日制課程、部分制時間課程、工讀交替制課程、函授與遠程課程以及企業學習日課程。
TAFE學院建有完善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由于有政府的投資和企業的贊助,實訓基地不僅設備數量充足、設施完善,而且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為實踐教學創造了必要的、現代化的教學環境。在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十分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教室就是實驗室,學習環境與工作環境融為一體。教室里一般擺滿了教學用具及一般性試驗設備,邊講邊練。學生的實訓操作教學都在實習車間進行,業余時間對學生開放。這種安排方便了學生的實習和實踐,提高了教育效率和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速度。TAFE的教師實踐經驗豐富,全部是從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中招聘,專職教師至少有三年的實踐經驗,還需定期去企業進行專業實踐,同時受過大學專業教育和相關專業的培訓,持有教師資格證書,通過4級職業證書。
二、發達國家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的主要共同點
由以上兩種典型模式的分析,結合其它發達國家的不同職業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的特點,國外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的主要共同點可總結為:實踐教學圍繞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展開,以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中心,以就業為目的,滿足工商業部門大量一線崗位的用人需求。實踐教學內容與崗位能力標準緊密相關,崗位能力標準則由行業專家、社會或國家結合崗位任務制定。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行業、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校企合作培養廣泛開展,并有國家法律保障或鼓勵制度。實訓基地建設中,國家、社會、行業投資比例大,設施、技術先進,與企業水平和生產實際相近,有些直接建在企業,由企業進行某些階段的實訓教學。實訓師資技術實踐經驗豐富,并經過教育教學培訓和考核,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準入條件較高,管理考核嚴格。
與我國實訓基地建設所面臨的資金缺乏,籌措渠道單一;設備不足,配置不合理;功能不全,重復建設;師資實踐能力、教學技能不足;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單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不同程度脫節等實際問題相比,國外職業教育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體現出了如下明顯的優勢和特色:
(1)政府在職業教育上具有完善的法規政策和資金投入保障。
(2)實訓教學設施完備,校企合作緊密,社會和企業對實踐教學承擔了很多責任和義務,投入和貢獻很大。
(3)實訓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和能力要求密切相關,并多采用模塊化教學,各模塊具有相對獨立性,完成相應模塊或單元的學習,可以具備相應崗位或完成相應工作任務的能力。
(4)實訓教學人員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大多來自企業,對除專業技能外,同時對于其教學技能具有較高的要求,準入和考核制度嚴格。
(5)對學生的職業能力評價具有客觀性和權威性,考核標準統一,執行嚴格。
(6)在考核標準上具有統一性,但在學習方式上具有較大的自主性和開放性。
三、發達國家實訓基地建設對我國實訓基地建設的借鑒與啟示
我國現行的高職教育模式和觀念正處于不斷改革和發展過程中,情況與國外有較大差別。結合我國國情和實訓基地建設現狀,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我國高職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要注意如下幾點策略和思路。
(1)政府主導和市場引導相結合推動實訓基地建設
政府主導作用一要體現在制度保障上,通過制定政策法規引導職業教育和實訓基地建設的正確方向,吸引更優秀的人才投身實訓教學,促使社會、企業對于實訓教學設施的關注和投入;二要體現在規劃組織上,通過研究、制定職業教育發展和建設規劃,發揮資金的規模優勢,實現區域統籌,提高實訓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三要體現在資金扶持上,不光有政策扶持,還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實訓教學條件,提高實訓教學質量。
市場引導則鼓勵社會資金和企業以多種方式投資建設或與學校共建實訓基地,既堅持教育事業的公益性,又允許根據市場規律實現合理的投資回報。既可滿足企業對員工培訓的需要,又有利于學校或當地人才培養條件的改善,擴大社會培訓的功能。實現投資收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2)以就業為導向,明確人才培養定位
我國高職教育受傳統學歷教育的影響,有些學校辦學方向和人才培養定位不準,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和任務,沒有以就業為導向,沿用過去學術人才培養模式。導致實踐教學效果不顯著,學生動手能力差,實踐能力不強,不能適應企業工作崗位。高職教育應明確就業導向思想,明確專業定位,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辦出高職特色。
(3)以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為中心開展實踐教學
按照社會崗位能力要求,確定正確的培養目標,突出學生就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既重視技能培養,又重視實訓教學在職業道德方面的培養目標,使學生既能就業,又能立足一線崗位,持續發展。
(4)推進校企合作,走校內外結合的實訓基地建設模式
德國雙元制和澳大利亞的TAFE模式下實訓基地及實踐教學模式都不可能在我國復制。我國現行制度和傳統下,企業以自身生存發展為主要任務,承擔的教育職能很小,不可能象德國一樣出資建造并維護一個功能完備的校外實訓基地,保有一支專業的實訓教學隊伍供學生實訓教學。政府和學校有限的教育投入也不可能象澳大利亞一樣建成功能完備的校內實訓基地。但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行業辦學特色突出,職業院校要充分利用行業優勢,與企業緊密合作,采取校內外相結合的方式,規劃建設校內與校外互補的實訓基地,即一般專業通用性強和關鍵能力形成的的設備,以校內為主,校外為輔;而專用性強,尤其是巨型設備,以校外為主,校內為輔;這可作為目前條件下數控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思路。
(5)建立嚴格的考核和準入制度,提高“雙師型”教師實踐教學水平。
相比國外的實訓教學師資實力和準入條件,我國雙師型稱號的取得顯得有些形式化。大學畢業生只要從事教師職業,都能比較容易地通過形式上的教育教學培訓統考,獲得教師資格證。雙師標準的另一職業資格等級證也較易獲得,目前60%以上的雙師教師是沒有兩年以上企業技術從業經驗的。這種師資難以真正掌握教學技術和專業技能,是制約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聘請具有實踐技術經驗的教師,推行嚴格的培訓和考核制度,打造真正的“雙師型”實踐教學隊伍是提高實訓教學水平的保證。
(6)改革實訓教學內容和方式,開發模塊化課程
加強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結合,改革課程體系,推行模塊式教學,根據崗位分析結果,把職業能力要素分解、轉化,組合成教學單元與實訓項目,構造模塊化課程,加強基本技能和實踐能力訓練,提高實訓課程的針對性、靈活性、開放性和實效性。
(7)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產教結合的培養模式
實訓教學要建立與企業盡量相同的真實生產情境,實訓教學引入企業產品生產。通過產品生產、技術服務創收減耗,提高實訓基地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建設、運行、再建設的良性循環。加強與企業的聯合和合作,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學生通過頂崗實習,加工產品,加強質量、安全、環保意識,加強責任感和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強化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提高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
(8)探索“雙證制”培養的不同方式,貫徹國家職業資格標準
實訓教學內容和考核標準參照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使學生獲得嚴格的技能訓練,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達到公認的職業能力標準,提高社會認可度和就業競爭力。
四、結束語
當前我國高技能人才緊缺,而承擔大規模技能人才培養任務的高職院校由于實訓條件差、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導致學生崗位技能和實踐能力不能適應崗位要求的問題仍較為突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實踐教學與實訓基地建設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教育觀念、教育目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歷史文化傳統不同,我們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借鑒、吸收國外成功經驗。只有在實踐當中不斷探索,大膽創新,加強交流協作,才能不斷提高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首珩.共享型國家高職高專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4,(34).
[2]陳偉文,陳廉清.加強數控技術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06,(11).
實訓基地是中職學校加強實踐性教學、開展實習實訓的有力保障。新形勢下,在中職類學校建設一批具有較高設備水平的綜合性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將有力推進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發展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中重學歷、輕技能及“紙上談兵”的尷尬局面,大幅度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1實訓基地的主要功能
1.1實踐教學功能
校內實訓基地不同于實驗室、實習場地,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功能是實現課堂無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系統、規范的基本技能操作訓練。實訓基地應該能夠讓學生進行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學習,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能體現具體工作過程中的各項基本要素,并反映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讓學生親身經歷結構完整的工作過程,真實具體;學生借此獲得“工作過程實戰經驗”。例如中職類學校中的鋼筋翻樣加工課程,應能夠使學生通過實訓學習獲得鋼筋翻樣、加工、安裝等多項操作技能。
1.2技術服務功能
校內實訓基地積極創造條件、加強與企業的聯系,開展專業技術應用、開發研究,努力實現產學研相結合。依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就業崗位需求的變化,開發新的職業技術技能培訓項目與培訓內容,推動和促進職業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
2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與運行環境
2.1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
校內實訓基地是實施實踐教學環節的主要場所,設計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應滿足以下要求:具有明確完整的學習工作任務,能顯現直接具體的工作成果;具有獨立的工作過程,并適合學習與其相關的職業技能;具備理論實踐相結合的特點;提供學生獨立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分析問題最終達到解決常見問題的能力;完成工作任務后,師生共同總結評價工作過程。
2.2實訓基地建設的運行環境
校內實訓基地是實施實踐教學環節的主要場所,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專業崗位基本技術技能的訓練、模擬操作訓練和綜合技能訓練,同時讓學生參與一定的實際生產。學生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和模擬操作訓練主要在實訓室進行,綜合技能訓練和實踐能力培養主要在實習場地進行。在新形勢下,中職學校創設實訓基地建設,應滿足:實現學習與工作的有機結合;根據需要可以讓學生單獨或者以小組形式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有較大的活動時間和空間;既像車間工廠,可以工作和生產,又像教室會議室,可以學習和討論。 轉貼于
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真實的職業環境,即其需要盡可能貼近生產、技術、管理、服務第一線,努力體現真實的職業環境,讓學生在一個真實的職業環境中按照未來專業崗位對基本技術技能的要求,得到實際操作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二是高技術含量,校內實訓基地專業的設置需要緊跟行業和企業發展前沿的綜合性生產訓練項目,瞄準實際操作人才缺乏的高技術含量和新技術行業的職業崗位,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學到和掌握本專業領域先進的技術本領,使投入具有前瞻性、持久性。三是開放性好,在環境和總體設計上要具有社會開放性。不僅可以為校內學生提供基本技能實訓場所,而且能承擔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的培訓任務,為社會提供多方位服務,成為對外交流的窗口和對外服務的基地。四是通用性強,充分利用有限資源,最大限度地節約資金,盡可能使所建設的實訓基地適用性強,能進行多學科的綜合實訓,相關專業盡可能通用。
3實訓基地建設的管理
實訓基地是中職學校加強實踐性教學、開展實習實訓的有力保障。新形勢下,在中職類學校建設一批具有較高設備水平的綜合性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將有力推進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發展方式的轉變,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中重學歷、輕技能及“紙上談兵”的尷尬局面,大幅度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1實訓基地的主要功能
1.1實踐教學功能
校內實訓基地不同于實驗室、實習場地,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功能是實現課堂無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系統、規范的基本技能操作訓練。實訓基地應該能夠讓學生進行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學習,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能體現具體工作過程中的各項基本要素,并反映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讓學生親身經歷結構完整的工作過程,真實具體;學生借此獲得“工作過程實戰經驗”。例如中職類學校中的鋼筋翻樣加工課程,應能夠使學生通過實訓學習獲得鋼筋翻樣、加工、安裝等多項操作技能。
1.2技術服務功能
校內實訓基地積極創造條件、加強與企業的聯系,開展專業技術應用、開發研究,努力實現產學研相結合。依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就業崗位需求的變化,開發新的職業技術技能培訓項目與培訓內容,推動和促進職業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
2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與運行環境
2.1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
校內實訓基地是實施實踐教學環節的主要場所,設計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應滿足以下要求:具有明確完整的學習工作任務,能顯現直接具體的工作成果;具有獨立的工作過程,并適合學習與其相關的職業技能;具備理論實踐相結合的特點;提供學生獨立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分析問題最終達到解決常見問題的能力;完成工作任務后,師生共同總結評價工作過程。
2.2實訓基地建設的運行環境
校內實訓基地是實施實踐教學環節的主要場所,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專業崗位基本技術技能的訓練、模擬操作訓練和綜合技能訓練,同時讓學生參與一定的實際生產。學生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和模擬操作訓練主要在實訓室進行,綜合技能訓練和實踐能力培養主要在實習場地進行。在新形勢下,中職學校創設實訓基地建設,應滿足:實現學習與工作的有機結合;根據需要可以讓學生單獨或者以小組形式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有較大的活動時間和空間;既像車間工廠,可以工作和生產,又像教室會議室,可以學習和討論。
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真實的職業環境,即其需要盡可能貼近生產、技術、管理、服務第一線,努力體現真實的職業環境,讓學生在一個真實的職業環境中按照未來專業崗位對基本技術技能的要求,得到實際操作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二是高技術含量,校內實訓基地專業的設置需要緊跟行業和企業發展前沿的綜合性生產訓練項目,瞄準實際操作人才缺乏的高技術含量和新技術行業的職業崗位,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學到和掌握本專業領域先進的技術本領,使投入具有前瞻性、持久性。三是開放性好,在環境和總體設計上要具有社會開放性。不僅可以為校內學生提供基本技能實訓場所,而且能承擔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的培訓任務,為社會提供多方位服務,成為對外交流的窗口和對外服務的基地。四是通用性強,充分利用有限資源,最大限度地節約資金,盡可能使所建設的實訓基地適用性強,能進行多學科的綜合實訓,相關專業盡可能通用。
3實訓基地建設的管理
2 根據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進程安排表如表1。
3 測繪綜合實訓均在仿真的實訓基地完成
綜合實訓在總體設計上要提供相應的任務書與指導書,布置綜合實訓任務,對于一項模擬測繪生產實訓任務,在實施之前必須先進行技術設計,相關技術設計規定參照行業現行規范標準執行。為了更好完成綜合實訓任務,需要有一個仿真的實訓基地作保障,在完善與建設實習基地方面,我們主要采取建立固定的校內教學實習基地與校外生產實習基地相結合的方法。現已建立多個測繪實訓基地,有地形條件良好、交通便利的沈北新區帽山地形測量實訓基地、虎石臺控制測量實訓基地、虎石臺工程測量實訓基地等校外實訓基地,為測繪專業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工程測量、GPS等課程服務。
4 畢業頂崗實習時間不少于半年,健全實習指導大綱、考核標準等
近幾年我們推行畢業崗位實訓和就業安置相結合的方法。以往的畢業論文或設計已被畢業崗前實訓報告和就業安置相結合的“二合一”方式取代。畢業設計環節大都放到施工企業中去進行,同時進行上崗前的訓練,企業通過這一環節,了解畢業生并作為企業接收的考察過程。在讓同學們下到施工單位前,我們規定了崗前實訓報告的格式及要求,每天要填寫測量日志,還有施工單位的實訓評價等相關資料,近幾年我們一直通過這種方式完成畢業生上崗前的職業能力訓練,使學生畢業后與施工單位達到無縫對接。
畢業答辯前兩周指導教師開始審閱實訓報告,提出修改意見,答辯環節教師嚴格把關,提出與其實訓報告有關的內容,所提問題的應用性和針對性均較強,答辯時有嚴格的評分標準,能夠全面考核本人的理論水平和應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施工現場測量問題的能力,這種方式是本校工程測量專業在2005年開始改革的。經過兩年的試運行,取得了一定教學效果和值得總結的經驗,對高職高專院校如何搞好畢業環節教學是一項有益的探索。
圍繞本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該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有三次大型仿真測量實訓項目,分別是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和工程測量實訓,每次實訓結束后都有嚴格的實際操作考核。
5 能夠有效利用教學儀器設備創造性地開展內容先進的實訓項目
由于測繪儀器的發展,傳統的三角控制測量已被GPS和全站儀導線所取代,根據現場測量新技術的應用,將經典的控制測量實訓變為GPS觀測與數據處理、全站儀5秒導線及三角高程測量、J2經緯儀實訓、精密水準測量四大塊,改造后的實訓方案更接近實際現場情況。同時教師在授課中也注意與施工現場的密切結合,如在工程測量課程講授中注重了全站儀坐標測量與坐標放樣、GPSRTK數據采集和數據放樣的強化訓練,并在課程中進行了人人過關的嚴格考核。為了達到實習、實訓仿真,我們在虎石臺地區和帽山分別建立了控制測量和地形測量永久實訓基地,共埋設23個首級控制點。可滿足兩個班級的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實訓需要。同時與省測繪院和其它路、橋、隧道施工單位合作每年由他們提供基地來滿足工程測量崗前實訓的需要(如省路橋總公司、沈陽市政、沈陽高等級公路工程公司、鐵道部十三局、十九局等)。經過幾年的運行,教師、學生、用人單位均比較滿意。
6 積極探索并實踐多樣化的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