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級干部培訓個人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2-11-20 22:32: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處級干部培訓個人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處級干部培訓個人總結

篇(1)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35-0251-02

高等學校肩負培養人才、知識創新、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重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高校干部是高校辦學理念的主要確定者,辦學方針的執行者,建設發展的主導者和管理者,開展好高校干部的培訓工作,提升其辦學治校能力,對于促進高校科學發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都具有重要意義[1]。高校科級干部是高校干部隊伍中數量上的主體,以蘇州大學為例,占65.1%,因此,認真分析高校科級干部教育培訓的現狀,在培訓理念、體制、模式上與時俱進,培養一支善經營、會管理的科級干部隊伍,是做好高校干部培訓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科級干部的特點、類型及教育培訓需求分析

高校科級干部主要特點是人數多,年紀輕,類型多,是最基層的干部。他們是具體業務的操作者。以蘇州大學為例,科級干部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機關部門科級干部

高校機關科級干部,作為學校機關的一個重要群體,肩負著重要責任,可以說學校每一項工作的開展,都有機關某個或某些科室的參與,也就離不開科級干部的參與,機關干部的整體水平對學校的各項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尤其在具體工作的落實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為機關科級干部,要有較強的大局觀和執行力、嫻熟的業務知識,一般需要有多年甚至多崗位的工作經驗。因此,機關部門科級干部培訓需求是要打造一支具備寬廣的視野、精湛的業務技能、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的科級干部隊伍。

(二)專職輔導員

十六號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所以輔導員是高校干部中具有干部和教師“雙重身份”的特殊群體。輔導員承擔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班級管理、輔導咨詢。因此,輔導員的培訓需求是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創新思維靈活、思想潮流前衛;德才兼備,樂于奉獻,潛心教書育人,熱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具備思政教育、就業指導、學業規劃、心理輔導等基本職業能力的干部隊伍。

(三)院系、科研教輔機構部門的科級干部

各院系、科研教輔機構一般設辦公室主任、教務秘書、科研秘書、組織人事秘書等部分科級崗位,擔負著辦公室日常事務處理、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他們和學校機關部門機構對接,成為學院師生與學校溝通的橋梁,例如,教務秘書一般與學校教務部門對接,科研秘書一般與學校科研部門對接等。要做到學校的政策及時下達,學院師生的意見要及時反饋。他們的作用舉足輕重,就拿科研秘書來說,眾所周知,對于高校來說,科研已經成為決定其競爭發展的重要指標。出不了科研精品的高校,是缺乏競爭力的。科研要搞上去,管理必須跟上。一個學院科研活動開展得如何,是對該學院科研管理水平的檢驗。而在具體的科研管理實踐中,院系科研秘書能否明確認識到自身工作的意義和角色定位,是做好科研管理的前提之一。因此,院系、科研教輔機構部門的科級干部的培訓需求是培訓一支溝通協調能力強,以師生為本的辦公室行政管理、服務、協調、監督隊伍。

二、高校科級干部培訓現狀

(一)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認為科級干部只需要培訓基本業務知識,能完成工作任務就可以的觀念在部分高校領導中依然存在,導致部分高校科職干部培訓經費緊張、場地受限、人員配備不齊、教學資源緊缺等現象。長期以來科級干部形成了“只管埋頭做事,無須抬頭看路”的心態模式,導致科級干部認為工作是硬任務,培訓是軟任務,存在著“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需要”的現象。

(二)培訓形式單一,針對性不強

高校科級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存在理論性較多,在實用性、實效性、針對性方面較為薄弱的現象。簡單穿插到其他干部培訓班、滿堂灌、“填鴨式”教學等成為主要形式,缺少分組分類、具有針對性的實踐案例培訓[2]。

(三)缺少監督評估和激勵約束機制

處級干部培訓統一組織管理(一般由組織部負責)相比,高校科級干部培訓一般由各自分管部門自行組織實施,培訓效果參差不齊,缺少歸口部門去監督評估和后續的跟蹤管理,導致高校在科級干部培訓、考核與使用上缺乏銜接性。對單位選調科級干部參加培訓缺乏調控手段,對學員管理缺乏激勵約束機制,干部教育培訓與選拔任用缺乏有機結合,造成“學與不學一個樣”的現象。

三、加強和改進高校科級干部的教育培訓路徑選擇

(一)創新理念、加強領導

高校干部的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從工作實踐上看,科級干部素質直接決定了基層工作水平;從發展角度來看,科級干部是高校事業的未來,其中相當一部分年富力強的科級干部也是中層干部的后備力量。這就要求學校主要領導干部和干部培訓部門必須解放思想,從觀念上重視科級干部隊伍的建設和管理。牢固樹立終身教育的觀念,確立全員培訓的目標,克服把科級培訓作為間斷的知識技能培訓的短期行為,著眼于科級干部培訓工作的經常化、長期化、系統化,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強化科級干部終身學習意識,使之樹立深化學習、接受培訓不單是自己應盡的義務,同時也是自己應享有的權利的觀念,努力營造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氛圍。

(二)集中與分散相結合,解決“工學矛盾”

“工學矛盾”在高校科級干部培訓中尤為突出。高校科級干部作為高校的基層力量,承擔著較為繁重的工作任務,基本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如果采取全集中培訓的方式,難以保證出勤率。采取分期、分主題,各部門根據需求,分批選送培訓對象,集中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等形式是解決“工學矛盾”的有效途徑。學校通過制定相關政策,適當固定每期培訓的時間段,各部門單位可以根據計劃,適當調整參訓人員的工作安排,做到脫產參加培訓,保證培訓質量。

(三)通識培訓課程和專業培訓課程相結合,提高教育培訓針對性

培訓課程的設置,以“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為原則,開展針對性培訓。“缺什么,補什么”,要求我們努力把握學校發展對干部素質的基本要求,把它落實到具體的培訓過程中;“需要什么,培訓什么”,要求我們加強對科級干部教育培訓需求的調查,根據不同類型科級干部的特點和成長規律,立足培訓對象的需要,多形式、多層次、多規格、有針對性地開展政治理論、業務知識與崗位技能、現代知識培訓,從而實現干部培訓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轉變。因此,科級培訓必須做到通識培訓與專業培訓相結合,才能提高教育培訓的針對性。通識培訓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溝通技能、行為規范、公文寫作等共性內容;專業培訓必須結合科級干部工作崗位內容,開展專業技能培訓,例如針對財務人員的財務知識培訓等[3]。通識課程,主要有學校培訓部門組織實施;專業培訓課程主要由相關部門組織實施,但是學校培訓部門要負責監督管理,同時確保經費保障等。

(四)創新培訓形式,增強培訓效果

一是注重現場體驗式培訓。可以采取分組分類到不同崗位現場體驗教學、案例分享等方式。傳統的說教式的教學,學習成果僅限于學識范圍的智力層面。這教學法是以“杯與壺”的學習理論為基礎,簡而言之,聽課者就像空杯子等著授課者從知識之源,也就是“壺”,將知識注入杯子里。這是一種被動的學習方式,針對主題內容,學員不會被要求去檢視他們自己的感覺、想法和領悟情形。他們可以保持個人完全的不自覺或對于主題內容引發自己或他人的情緒反應保持緘默。體驗式培訓致力于一個不同于說教式教學方式的學習訓練,體驗式培訓擁有不同的質量與特質,在于它牽涉參與者本身是否準備好在各方面來投入整個學習過程,所以培訓者是在以能動式的方法接受訓練。

二是注重研究式培訓。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研究式培訓體現了以學員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研究為主線的教學原則,積極運用了案例、啟發討論、課題研究等多種方法,不斷鼓勵學員進行研究性學習,增強培訓的吸引力,較好地滿足培訓學員的需求。以蘇州大學為例,科級干部可以申報包括“黨建研究”,“思政教育”等各類課題,引導科級干部研究破解工作中的實際難題。在培訓過程中凝練學習成果,以論文或報告的形式反映出開展某項對策性或學術性的研究成果。

三是以賽促訓。可以舉辦有針對性的比賽,在比賽中達到培訓效果,例如,由教育部思政司主辦、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承辦的“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就是很好的以賽促訓的形式。通過競賽,重在引導輔導員走職業化、專業化的道路,幫助輔導員強化職業意識,促進工作,增強科學性,提高時效性。

(五)完善科級干部教育培訓制度,保障教育培訓的長效性

學校必須完善科級干部教育培訓的制度規范,形成培訓質量評估、學習情況考核、干部激勵約束三位一體的制度體系,才能保障科級干部培訓的長效性。通過組織學員座談或發放教學效果評測表等方式,詳細收集參訓干部對于課程內容、授課教師、授課形式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做好培訓質量評估;把教育培訓期間的學習態度、黨性鍛煉等真實情況記入個人培訓檔案,認真做好學習情況考核;在干部選拔考察中,必須把科級干部培訓情況作為參考指標之一,形成激勵約束機制。

綜上所述,高校科級干部培訓是一項重要又復雜的干部培訓內容。高校應該從學校發展的戰略高度上重視科級干部培訓管理工作,培養建設一支高素質、有作為的高校干部后備力量。

參考文獻:

[1]李華,楊國梁.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現狀及對策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4).

[2]陳萃光,陳莉華,盛新風,潘靖之.高校中層管理干部能力本位培訓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繼續教育,2013(5).

[3]張忠福.課程模式與能力本位的課程模式述評[J].隴東學院學報,2011(5).

篇(2)

開展現場教學是黨校創新干部教學培訓模式的重要嘗試,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目的就是要通過現場教學這一方式,使學員們能夠親眼目睹各教學現場的發展變化,以及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筆者從近年來開展現場教學的實踐來看,要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注意幾個關鍵問題。

一、結合主題選好教學點是開展黨校現場教學的前提

開展現場教學的備課過程要求教師在教學前做到確定主題和選擇現場教學點同時進行,既要對教學主題所蘊含的理論觀點有深刻認識,又要對教學現場的實踐狀況有較充分的把握。同時,在選擇教學點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現場教學點的選擇要結合教學主題而定。

一般要有正反兩個方面,既要有優秀方面代表,也要有教訓方面的代表,不僅要選擇企業、工廠,也要選擇鄉鎮、社區和農村。這樣選擇現場教學點,對干部培訓將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辦好現場教學的基礎性前提。因此,選擇企業現場教學點就要選擇科學發展上水平的,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節能降耗顯著的,環保意識強的,管理有特色的,循環經濟鏈長的和技術產能落后污染環境較明顯的,既有正面的教材,也有反面的教材。只有這樣現場培訓才富有針對性,提高實效性。[1]

其次,現場教學點的選擇要按照學員確定。

按常規,到黨校培訓的黨政干部中以職務區分有處級干部、科級干部和村干部,以工作區分有機關領導、鎮、村領導。這就要根據不同培訓對象選擇不同的現場教學點,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提升培訓效果。黨校干部培訓班,安排綜合性的現場教學點,即既有發展經濟板塊,又有社會事業板塊;既有工業經濟,又有現代農業;既有鎮、街道的情況,又有村的面貌。這樣安排,使這類干部全方位了解本地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情況及經驗,以利于學員開闊視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對以后的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啟迪和借鑒。針對村級干部,要重點安排科學發展,管理上水平的村級經濟現場教學點和循環經濟企業鏈條長的現場教學點。針對管理企業的領導干部,要多安排看各類“重點”企業,到現場與企業經營者對話、交流,學習經營和管理理念,提升前瞻和決策能力。

二、做好互動交流是提高黨校現場教學實效性的關鍵環節

為辦好現場教學,使學員們在發展思路上受到啟發或從中得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提高教學實效性,要注重抓好學員、主持人、教學基地的當事人、點評人之間的互動環節。

首先,要明確參與現場教學的人的職責。

學員是現場教學的核心主體。在教學中,要求學員在課前做好思想準備和知識準備;課中要全身心地融入現場、感受現場;課后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并內化為指導實踐的認識和方法。主持人是組織、協調、引領各方完成教學流程達到教學效果的導演。現場教學對主持人教師的素質要求比較高,一是要有理論功底,并能結合教學基地的實踐,達到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二是具備主持技能,主要是指思維清晰、表達流暢等;三是要有應變能力,能夠始終緊扣主題,掌控流程,及時調整教學中出現的偏離情況。當事人一般是指向學員介紹情況并與學員互動交流的教學參與者,是直接參與基地建設的負責人或熟悉情況的知情者。當事人在介紹和交流互動中,必須緊扣教學主題,使學員深度融入現場教學中。點評人是指對現場教學進行全方位總結提升的教學參與者。一般來說,點評人應是教學主題所涉及領域的專家,既要對教學基地的實踐探索有較深入的了解,又要密切關注現場教學各環節尤其是交流互動環節中學員的思想動態。點評的過程應該是點評人將理論與實踐深度結合之后,幫助學員實現澄清認識、總結提升、啟發思維的目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點評人與主持人可以由黨校教師兼任。以上四類教學主體中,學員是核心主體,主持人是主導,當事人與點評人是實現教學內容深化的關鍵。

其次,要在現場教學基地實現互動。

現場教學一般是經過看現場和聽典型介紹之后進行點評互動。看現場,是學員對教學基地的直觀感受,既包含對現場教學基地實踐場景的直觀考察,也包括對其曾經經歷的歷史場景的回顧。聽當事人的介紹過程是將“看”的過程中得到的感性認識進行深化和提高的過程。如,以新農村建設為主題的現場教學,其介紹過程既是新農村建設歷史場景再現的過程,也是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實現路徑等挖掘的過程。之后的當事人、主持人與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過程,是基于“看”、“聽”的基礎上,使感性與理性進行碰撞,澄清認識,深入理解現場背后所體現的理念創新、實踐創新,并使感性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要求學員的提問、現場教學基地的當事人的回答、主持人的引導均要緊扣主題,有思想、能啟發。在這一環節中,特別要對主持人的引導提出要求:一是對學員提問中可能出現的離題情況,及時調整和引導;二是對當事人的回答進行提煉或歸納,使其的觀點更加鮮明,更加切合主題。[2]

第三,點評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對現場教學的全過程進行點評,是對現場教學的深化和內化的過程。就教學主題而言,它是一個深化的過程。專家點評的過程既是一個用理論解釋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將現有實踐上升為理論認識的過程。通過點評,使學員在現場所見的鮮活實踐與理論進行對接,使實踐抽象化、理論具體化。就學員而言,它是一個內化的過程。通過專家點評,學員在深化認識的同時,獲得方法論層面的啟迪與指導,找到理論轉化為實踐并進行創新的方法,并能用新的理論指導個人的實踐。因此,點評必須要深刻,符合三個基本要求:總結經驗要緊扣主題和現場教學基地的實踐,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煉啟示要深入剖析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內在聯系,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化;啟迪思維要給予學員思想的觸動和思維的啟發,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內化。

三、提升教師素質是增強創新效果的根本保障

組織學員現場教學,要求黨校教師不斷提升業務素質,適應新的教學方式,以增強黨校創新教學方式的效果。

首先,黨校教師要全面掌握教學基地的情況。

黨校教師既要有業務能力,更要有敬業精神;要事事處處做有心人,注意點滴積累,不斷提高。帶領現場教學的老師要較全面地掌握教學基地的實際情況,在實施現場教學時區分對象,有所側重、準確生動地講解,并在適當的時候向不同學員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給大家討論、交流,允許學員向講解員或現場教學點相關領導提問,形成互動,達到教學相長,學學相長。針對不同層次的培訓對象,對現場教學講解的要求有所不同。如局級干部班,要求不但有面上的介紹,還要有理性的分析;對村級干部班只介紹面上的情況即可。帶領現場教學的老師在介紹點上要學習的經驗時,也要提醒學員注意教訓的借鑒,不斷積累后發優勢,使學員看得真切、聽得入耳,印象深刻,具有實效性。

其次,黨校教師組織教學要富有獨創性。

能夠充分調動教師和學員的積極性,有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黨校在組織黨員干部培訓現場教學時,既要有導游小姐的熱情、不庸俗,更要有黨校教師的嚴謹、不浮躁,增強現場教學的全面性,富有教學的獨創性。如在確定現場教學點的過程中,既要結合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又要考慮當前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在實施現場教學時,在每一個現場的介紹和講解之前都要向學員提出一個思考問題,讓學員帶著問題聆聽講解員的介紹和講解,促使學員邊聽邊思考,邊得到啟示而產生創意。學員才能夠有效結合其他環節,進行比較分析,深度思考,體會現場教學基地實踐所體現的獨特性、創新性、典型性,才能啟迪思維。

篇(3)

這次培訓主要內容是:一是總書記“七一講話”;二是晉煤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武華太在礦處級干部培訓班開班儀式上的講話;三是企業集團化管理及風險管控;四是企業管理創新;五是團隊執行力;六是黨性修養或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這六個方面的內容,對于我們這些奔跑在企業基建時期的工作者來說,這樣的課程是非常有實際意義的。它既可以提點、強化我們工作中的職業精神,職業修養,同時也可以培養我們工作中的管理能力,職業技能。而這次的培訓,正是這樣一種難得機會,讓我可以有機會提升自我,認識自己的優點,價值,從而奉獻企業,奉獻到工作中去,我相信這是每一位工作者內心所向往呼喚的。

這六大內容,都非常深刻的闡述了各自的精神和要點,而教授那精彩的演講,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也讓我對這六大方面大有了新的認識。具體來說,我認為企業管理創新與團隊執行力建設這兩個方面更加具有學習的必要性,是企業發展培養人才的關鍵理論課程。具備現代化管理水平,提高職業化素質的人才,團隊執行力建設相當完善,我想應該已經具備了為企業,為社會謀福利,創奇跡的能力,這也是企業最需要,最要求的。

企業管理創新檢測的就是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所謂學習力就是一個人、一個企業或一個組織學習的動力、毅力和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習力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始終,是企業獲得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如何提高企業管理創新能力,必須做到:

一、提高認識,完善激勵,激活員工學習動力

學習的動力源于學習目標的確立,思想意識的提高使員工獲得了不僅要個人學而且要團隊學的全員動力,而內部激勵機制完善更催發了個人學習內動力。一是薪酬激勵。要完善崗位聘用制度,對有學歷而無學習與創新能力的不聘,對無學歷而勤奮學習,不斷有創新成績的給予破格聘用。二是獎懲激勵。制定新產品開發獎勵辦法、小改小革獎勵評選制度、設立“金點子”獎等,對在管理創新、科技攻關、產品創新等方面做出成績的給予及時的獎勵。極大地鼓舞了員工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目標激勵。制定各種培訓目標,明確學習的步驟與計劃并量化考核。在員工中開展一對一幫教、集中培訓、傳統性技術比武等活動。對各部門的綜合技術水平和個人技術等級目標要納入公司目標責任考核中,并與集體和個人的能力工資掛鉤,進一步激發員工學習的熱情。

二、確立愿景、建立組織、強化員工學習毅力

學習型企業的創建要扎扎實實深入持久,必須保持員工的學習毅力,也就是堅持學習、學有成效。為此,公司應組織創建學習型企業領導小組,提供組織保障、落實監督措施、規定目標跟蹤具體辦法;確立學習愿景規劃,并層層制定貫徹執行辦法;建立獎懲約束機制,確保員工學習的積極性。如我們首先確立學習型企業創建目標,圍繞整體目標,層層開展培訓需求調查與分析,再結合企業的實際,設計出專門的培訓計劃記錄表,對學習內容、目標要求、學習進度、時間、學習型式等做出詳細的安排,并做出對學習效果驗證的具體要求,報企管部對各種學習措施的落實效果進行考核。

三、擴充載體,學以致用,提高員工學習能力

我們在設計載體,開展活動中,著重圍繞干部員工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重點解決怎樣學更有效的問題。為此,我們應根據企業中現有人員的素質狀況,從實際出發,建立了適合不同層次需要和不同工作需要的各種載體,在組織形式上采用外送培養、內部培訓、聯合培訓、定期講座等辦法,在活動形式上采用集中培訓、調研、學習、經驗交流、崗位目標學習等。利用比較學習,開展多次的內、外部學習交流活動,取長補短,促進先進經驗的推廣與利用。

執行力是一個企業或員工對上級或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下達的工作任務貫徹落實或完成的程度。幾年來,領導力與執行力一直是公司老生常談的問題,隨著公司經營體制不斷理順,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完善,團隊執行力建設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員工素質

員工隊伍素質的高低,決定著領導力與執行力的強弱。特別是針對煤礦管理這一行業,我們面臨的員工群體文化素質低、技術水平落后、綜合素質差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作為礦技術負責人,如何做好領導與執行是勢在必行的工作。通過這一年的基層管理,我個人認為,應該從多角度去引導,去教育下屬員工,多表揚、少批評,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教育培訓,一味教條地貫徹公司的工作標準與流程,反而會適得其反。所以,采取多種方法,使培訓工作能起到實質性的效果,從而增加其執行力。

二、轉變員工工作態度

基層人員工作態度不夠積極,是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多拿錢,少干活是多數人的想法,也是造成管理處工作滯后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想管理處的工作能上一個新臺階,提高執行力,首先要解決思想問題、態度問題。態度是內心的一種潛在意識,是個人能力、意愿、想法等在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外在表現,積極的工作態度始終是員工脫穎而出的重要砝碼。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管理和科學的激勵機制

每一項制度的建立,都是經過充分的討論研究的。對一經公布實施的管理制度,就要堅決貫徹執行。制度落實是內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制度建設成敗的關鍵。制度落實,首先,領導要身體力行,以身作責,率先垂范,做制度的模范遵守者,執行者;其次要加強對員工的思想、首先等方面的教育,增強其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再次要強化監督機制,加強檢查督促,增強員工執行制度的外在動力。企業在提高執行力的情況下,要特別注重員工的激勵機制,做到獎懲分明。對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員工及時進行獎勵,對工作滯后的員工進行處罰,要一視同仁。

四、對員工實施人性化管理

事實上,增加員工的執行力,僅靠制度的強化和監督制約是不夠的,特別是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員工外出打工已不再是處在單純的為了生存的階段。任何人到一個企業,總是期望能展示自己的才華,能實現自己的價值,能力得到領導的認可。因此,領導者在單位中實

中層的干部培訓心得體會

如何提高中層管理者執行力的思考

什么是執行力?按照著名管理學者余世維教授的說法:執行力就是按質按量完成工作的能力,個人執行力的強弱不是取決于單一的素質,而是多種素質、能力結合的表現。

六月底我參加了公司組織的中層干部管理培訓,通過汪曉林老師“關于中層管理和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課程理解和再學習,收獲很大,本次培訓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了做一名稱職中層管理者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意義,也感觸到提升中層管理者執行力對我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我認為中層管理者要提高執行力,在工作中至少需具備兩種能力:準確領會公司高層領導理念的能力和管理好本部門工作上的實施能力。那么,到底該如何提高這兩方面的能力呢?參考本次培訓課程以及個人的工作經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著手提高執行力:

第一、明確領導意圖是前提。正確領會領導布置工作的意圖和初衷,是做好一個高層信息傳達者的首要任務。

不能正確理解領導的意思,將會出現企業決策方案在執行的過程當中,方向的小小偏差、會在不斷的執行中,誤差變大,最終導致整體工作的偏差,越到后期離原定的目標越遠,甚至是背離了領導的意圖和目的,產生工作的失誤有可能給公司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可以說明確領導的要求,才能制定工作目標和行動計劃、逐項落實、跟蹤反饋,這就要做到:

1、平時做到與領導和睦相處;

2、自覺做好助手和下級;

3、學會與不同類型的上級相處;

4、不斷充實和學習,能夠站到更高的角度,替領導換位思考;

5、通過匯報,確認領導的要求,要把明確后的領導要求,準確的輸送給執行人。隨情況的變化不斷校準要求,如有偏差,盡快改正,保持工作方向的明確,走在正確的路上,完成各項任務。

第二,表率作用是榜樣。作為一個中層干部,不能只靠說別人,也要靠自己做,打鐵先要自身硬,必須身先士卒、百折不撓的樹立起自己的榜樣形象。仍要繼續嚴格要求自己,遵章守紀,不放松個人管理,不遲到早退、認真布置任務、愛護并節約公司財產、積極響應集團公司的活動、配合其他部門等諸多事務上都做好作用。成為手下的員工心悅誠服的榜樣,中層管理者的管理才更有說服力和執行力。

第三,主動積極是作風。中層管理者不能事事等領導交待,也不能凡事都親力親為。首先要積極主動的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鋪墊和準備,把會出現的問題以及各種預案工作做到前頭,從提升本部門的基礎工作開始,將部門打造成隨時接受新任務和快速處理工作的強力隊伍。通過不斷的審視自己部門該做的事兒,明晰責權、出臺考核、獎勤罰懶,引導員工變得積極主動,才會打造一個主動積極的部門,執行力也就有了保證。

第四,工作到位是準則。中層管理者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把握好工作的程度,做到不急不緩、多做不多說。要想作到位,必須做到:

1、頭腦到位——多思考如何做好工作的方式方法,管理部屬;

2、嘴巴到位——在管理中就是要上下溝通,既要及時匯報,又要隨時督促;

3、眼睛到位——細致觀察環境的變化,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4、耳朵到位——廣泛聽取領導以及下屬員工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5、腿腳到位——經常深入現場,保持第一手資料的搜集。 工作到位與否是衡量執行力的標尺,把握住這個尺度,要靠勤奮的磨練自身素質,最優的利用資源,交辦的工作到位了,領導滿意,員工用心,中層管理者才能在實際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第五, 不講借口是態度。在領導面前不講借口,恪守職責,不給執行力留缺口。“借口”的實質就是推卸責任。在擔當責任與尋找借口之間,體現了一個中層管理者的敬業和擔當,服從和誠信的工作的態度。問題面前首先想到的是借口,那就根本談不上執行力。不但培養自身的擔當心態,還要從明確部門內的各項工作職責和工作流程入手,不推諉,不扯皮,讓下達的任務可以第一時間找到對應的責任人開始,快速掌控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督導和傳達。

第六,團隊合作是保證。中層管理者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經過遴選后的團隊成員,要給予充分的鍛煉,成員雖然不能要求赴湯蹈火,但也是要在各個方面要求成員獨當一面的。所以要多進行團隊活動,在互動中多多接觸每個員工,了解每個員工,以便在團隊內培養成一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幫助,相互尊重、相互激勵、相互交流,發現優點的團隊合作氛圍。為發揮團隊的才智和力量,做好基礎工作。團隊外,才有各部門之間應各司其職,補位不越位,補臺不拆臺,分工合作,揚長補短,形成公司合力的可能。只有通過團隊合作對中層領導者能力的放大效應,執行力的提高才能落到部門工作的各個角落。

第七,公平公正是原則。公平公正是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原動力之一。作為中層干部要公平公正對待下屬的工作業績、表現,正確的做事。工作中要對事不對人,要一視同仁。想問題、辦事情,都要從大局出發,公道正派、是非分明、一身正氣,能堅持原則、堅持正義、牢記使命,這樣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放心工作的決心和擔當的勇氣,能樹立正氣,保證執行力不偏離。

篇(4)

截至6月30日,全市共舉辦各類法制講座52場,法律咨詢活動35場次,出動法制宣傳車81輛次,更新法制宣傳欄60余塊,噴繪法制宣傳標語500多條,懸掛宣傳橫幅300余條,發放法律書籍3萬余冊,發放各種法制宣傳品1萬余個,接受群眾咨詢3500人次。全市各級調解組織共受理民間糾紛1150宗(其中:區鎮村調委會1011宗,醫調委41宗,旅調委51宗,訴調對接47宗),調解率100%,調解成功率97%,成功防止民轉刑11宗,防止群體性上訪事件24件。共接收刑釋解教回歸人員114名(其中刑釋105人,解教9人),幫教率100%,安置率86%,刑釋解教人員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累計接收各類矯正對象154人,66人解除矯正,現有社區矯正對象86名。市法援處共受理各類法律援助584宗,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1232.7萬元,為群眾解答各類法律咨詢907人次。我市現有律師事務所14家,執業律師149名,公職律師27名,辦理各類法律事務1778件,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1%,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1億多元。市公證處共辦理各類公證8610件,業務總量同比增長96%。國家司法考試考區報名人數775人,比去年增長16.7%。

二、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認真實施“六五”普法規劃,扎實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上半年,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六五”普法規劃的要求,扎實有效推進法治和國際熱帶旅游城市建設進程。

1.圍繞中心,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重點開展打擊“非法一日游”、旅游景區經營規范治理活動,配合全市“打違工作”,大力開展嚴厲打擊違章建筑宣傳活動;以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宣傳活動為契機,深入全市各重點項目施工地點和農民聚集地發放《進城務工人員維權手冊》和《出門在外常用法律知識》近8000本;著力健全干部學法用法培訓考核制度,發放《公務員學法用法讀本》5000余冊,做到公務員人手一冊;圍繞“三八”婦女維權周、“3·15”消費者權益保障日和“6·26”國際禁毒日等特定宣傳日,大規模的組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與市教育局認真健全完善學校法制副校長聘用制度,切實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普法陣地建設、教師普法三落實。4月21日,市教育局、市普治辦統一舉行全市教師普法考試,參加考試教師6000多名,及格率100﹪,優秀率82%,全市教師法律素質得到較大提高。

2.突出重點,著力實施“法律六進”工程。深入開展“法律進鄉村、學校”、“法律進機關”、“法律進學校”、“法律進企業、單位”法律六進工程。組織開展“百場法制講座下基層”、“送法近群眾”活動、“三下鄉”和“科技活動月”同行活動,深入天涯鎮、吉陽鎮等地開展講座38場次,場均培訓村“兩委”干部和群眾185人。半年來,共發放宣傳資料38521冊,新建基層法制宣傳欄30個,更新基層法制宣傳欄內容60余塊,為全市125個行政村聘請義務法律顧問,受教育農民、居民達10萬人次;我市堅持普法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努力推進企業、單位、行業普法創新工作,深入天涯海角旅游有限公司、天涯水業集團公司等企業開展“誠信企業”和“法治企業”專題法制宣講活動,樹立本地企業誠信經營的良好形象和順利完成“法治企業”創建各項任務;結合我市外來人口管理創新工作,在汽車總站開展特定主題的法制講座并贈發《職工學法用法手冊》,同時在汽車總站設立免費法律書籍發放點,從源頭上加強外來人口法制宣傳教育。

(二)進一步加強司法行政工作,加固我市維穩第一道防線

1.突出社會矛盾化解,抓好人民調解工作。目前,我市共設立市、區(鎮)、村三級調委會150個,專業性、行業性調委會3個,配備人民調解員655個,小組信息員1260個,逐步形成了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體系。一是狠抓業務素質培訓。結合我市訴調對接機制啟動工作,以提高人民調解員的業務素質,分別舉辦了人民調解員技能知識培訓班,全市參訓人員400多人次,取得較好的成績。共調解糾紛1011宗,調解成功986宗,調解率100%,調解成功率97%,成功防止民轉刑11宗,防止群體性上訪事件24件。二是以實施“以案計補”為契機,基層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有序開展。為充分發揮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加大對我市人民調解員的業務經費支持,我局決定提高人民調解以案計補的標準,除了每月對每個調解員給予200元的補貼外,還對每宗符合標準的調解案件給予50—200元的補貼,取得了良好成效。三是探索行業、專業調解,實踐社會管理創新。各專業性調委會自成立以來,效果顯著,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上半年共調處案件139宗,其中,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處理案件41宗,2宗到法院,調解達成協議計賠償金額121.19萬元。旅游調解委員會已成功調處糾紛61件,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工作室成功調解案件47宗,涉案標的額400多萬,接待解答當事人咨詢百余人次。

2.深入指導基層法律服務工作。我局以省司法廳關于法律事務所規范化建設年為契機,指導全市5家法律事務所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把基層法律服務工作推向制度化和規范化。司法所通過積極溝通協調,想方設法為法律事務所提供案源線索,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法律服務。上半年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共擔任法律顧問23家,受理法律業務125宗,調解糾紛48宗。省司法廳對我市法律事務所和法律工作者進行了2012年度考核,5家法律事務所和21名法律工作者全部考核合格。

(三)努力推進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服務社會創平安

1.安置幫教工作穩步開展。我們按照“幫教社會化,就業市場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職責規范化”的要求,不斷完善落實“三年跟蹤”、“五年跟蹤”和“三包”責任制。一是繼續做好接茬工作,及時做好登記,錄入電腦,并督促司法所落實跟蹤幫教;二是加強就業技能培訓。通過種植、花藝、刮膠、水產養殖等安置幫教技能的培訓,解決他們的一些生活實際問題,同時又從思想上給予正確引導,繼續落實好“兩勞”回歸人員的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努力幫助他們盡快走上自食其力的健康之路。三是建立完善幫教管控對象臺帳表冊,規范和強化銜接管控工作,梳理安置幫教人員檔案,做到一人一檔一卷,底子清、情況明、不脫管、不漏管。全面清理跟蹤幫教年限已到的刑釋解教人員,上半年跟蹤幫教114人,累計跟蹤1192人。

2.社區矯正工作積極探索。一是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會議、文件要求,做好摸底調查,完善工作臺帳。對全市范圍內社區矯正對象進行了全面摸底、清查、登記,搜集社區矯正對象的個人信息及相關工作信息,建立健全社區矯正人員檔案;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堅持做到‘‘五個必須’’,即矯正工作初期必須與矯正對象見一次面、必須進行一次談話、必須建立一份檔案、矯正對象思想波動時必須過問、矯正對象本人及家庭出現困難時必須在政策范圍內幫困解難;三是加強監督管理。健全完善三級管理網絡(即矯正人員家屬、村居委會、區鎮),嚴格落實社區服刑人員獎懲、考核制度,探索建立日常考核與司法獎懲的銜接機制,創新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督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矯正人員的個人臺帳并做到準確無誤。

(四)圍繞民生需求,努力提高律師公證的法律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思想政治和執業紀律教育。組織對公證處、各律師事務所進行內部管理考核,通過量化打分的方式督促公證處、律師事務所加強管理。在全市律師、公證隊伍中組織開展“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教育活動月”活動,組織律師、公證員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等執業規范,加強自律。二是拓寬律師公證服務范圍,為社會經濟和社會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務。今年,我們積極組織律師公證參與涉法涉訴、、突發性事件的接待調處和公證工作,進一步拓寬法律服務范圍,引導律師公證員利用專業的法律服務,當好法律“謀士”。鼓勵公證律師積極參與人民調解、訴前調解、庭外和解工作,引導律師公證員積極介入我市舊城改造等敏感項目工作,為政府建言獻策,維護拆遷群眾合法權益。截止6月底,全市律師、公證員參加“市領導大接訪”、市局“涉法涉訴”等接訪活動92場次,參加法律宣傳、法律咨詢、法制講座等義務法律服務活動367人次,為經濟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三是行政審批質量和效率大幅度提高。我局駐政務中心行政審批辦公室,不斷提高行政審批質量和效率,努力為辦事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截止6月底共受理并辦結行政審批(服務)申請61件,按時辦結率100%,提前辦結率100%,服務受到辦事群眾的普遍好評,在政務服務中心組織的全市萬人評議活動中獲得群眾100%滿意單位。

(五)充分發揮法律援助職能,切實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

上半年,市法援處共受理各類法律援助584宗,比去年同比增長9%,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1232.7萬元,為群眾解答各類法律咨詢907人次(上門咨詢719人次,電話咨詢188人次),法律文書86份,有力維護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和贊譽。同時,我們大力開展法律援助宣傳,制作一批司法部新修訂的法律援助格式文書,印發法律援助宣傳資料3萬份,不斷擴大法律援助影響力。3月份,我市法律援助基金會通過了省民政廳的2012年度基金會考核,意味著我市法律援助基金會的財務制度、資金使用效率、項目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得到了省廳的肯定和認可,向規范化、公開化、公益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六)精心籌備司法考試,竭誠服務廣大考生

今年是國家司法考試考區設立的第二個年度,在總結去年的工作經驗后,我局高度重視,積極籌備,認真做好2013年國家司法考試報名服務工作。報名期間,在政府門戶網站、晨報、電視臺、調頻廣播、微博等媒體考試報名通告,開設服務熱線、服務qq、服務微博等,為考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報名期間接聽考生咨詢電話約300個,發送服務短信1248條,報名人數775人,比去年增長16.7%。同時,認真做好法律職業資格審核、證書備案、《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發放、《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持有人調檔、選定2013年國家司法考試考點學校等各項工作。

(七)進一步加強思想教育和隊伍建設,為司法行政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我局一貫高度重視領導班子建設,突出抓好班子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一是加強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服務型機關”、“整治庸懶散奢貪”、“黨風政風行風建設”“學、倡廉潔”等一系列學習教育活動,對本系統的干部職工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堅定、業務上精通、作風上優良、紀律上嚴明的司法行政隊伍。半年以來我局黨支部共召開發展黨員大會4次,發展入黨積極分子1人,預備黨員2人,正式黨員1人。深入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優秀等次的黨員9人,合格等次的黨員62人,合格率達到100%。同時加大隊伍培訓教育力度,參加處級干部培訓6人次,其它崗位培訓累計150人次。2013年5月,市直機關工委黨風廉政檢查組蒞臨我局檢查,我局獲得了93分的好評。二是加強宣傳教育力度。在各辦公場所的醒目處張貼廉政標語,每臺電腦上設置廉政桌面,每位干部職工的桌牌背面貼上廉政警語;征訂廉政書籍和廉政教育紀錄片,定期組織干部職工觀看電化教育影片。半年以來,累計發放法制宣傳冊近千份、張貼標語60多條,懸掛各類宣傳橫幅20余條,發放各類教育書籍200多本,組織各種電化教育活動10余場次,有力提升了廣大干部職工和人民群眾對司法行政工作的認可度。

三、存在的不足和困難

半年來,我市司法行政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

(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協調、監督、保障機制不夠完善;開展法制宣傳的形式還不是很豐富,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讓群眾喜聞樂見的法制宣傳形式和載體有待于進一步創新。

(二)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和業務范圍需進一步擴展,醫調委、旅調委、訴調對接等行業性調解機構工作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交調委盡快落實辦公場所問題。

上一篇: 總體方案 下一篇: 假期實習報告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人人搡人人爽国产精品 | 台湾AV国片精品福利 | 亚洲中文字幕2019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婷婷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 | 日本新一二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