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4 17:39: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師生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時 間 上課時。
地 點 教室
場 景 課桌椅子斜排在臺上,一張白板。
本文轉自, 小品劇本,簡歷模版 簡歷封面[
[幾位學生就坐,上課鈴響。老師走了進來,學生仍在互相說著話。
老師 安靜!安靜!昨天我們講到哪兒了,哦,對了,我們今天該講電磁感應現象了。你們翻開書中的88頁,現在大家看書。(稍頃)好了,現在你們都知道什么是電磁感應現象了嗎?
眾人 不知道!
老師 什么?不知道?不是叫你們看過書了嗎?你們的腦子難道是比豬還笨?馬銳,請你跟大家解釋一下什么是電磁感應現象。
馬銳 我也不知道。
老師 拿你們沒辦法。坐下吧。電磁感應現象是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它是由大科學家法拉第發現的。法拉第經過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才發現了它。法拉第屢(發"摟"音)次試驗,屢次失敗…(見馬銳舉手)馬銳,你有什么問題?
馬銳 (站起)老師,您念錯了。應該屢(發"呂"音)次試驗,屢次失敗,不念"摟"次。
老師 你先坐下,有問題課下提。不要影響大家聽講。法拉第不怕失敗,他試了很多辦法,可仍然沒有成功。他甚至把磁鐵用電線纏繞起來,可還是失敗了。最終它通過屢(發"摟"音)次失敗,終于……
馬銳:(未經允許)老師,你又念錯了。(班里響起了低低的嘲笑)
老師 馬銳!你是怎么回事?請你不要影響課堂紀律,我說過了,你有問題可以下課后到辦公室來找我交換看法,現在請你專心聽講。
馬銳 老師,這用不著下課再交換看法,我現在就可以給你看《新華字典》,那字念"屢"而不是"摟"(舉起一本打開的字典遠遠地指給老師看,課堂上一片嗡嗡的低語聲)
老師 有的同學就是愛顯示自己,好像自己比誰都聰明。你真懂了么?你要真要全懂了那你還坐在這兒干嗎?不要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瞅著誰都不如你,這種自以為是自以為了不起的態度老師最不喜歡,這種人將來沒什么出息!
馬銳 (笑著大聲說)老師,請你不要做人身攻擊!到底誰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又愛顯示自己?
老師 馬銳,你要是不愿意聽我講課,你可以出去!
馬銳 我為什么要出去?我沒有不愿聽講,只是希望你講得更好一點,不要誤人子弟。
老師 你給我站到黑板上面去!
馬銳 對不起,沒那本事!
老師 (氣得發抖)你出去,我現在請你出去!
馬銳 我憑什么出去,我有權坐在課堂里,劉桂珍老師--我交了學費!
老師 馬銳,你知道嗎,你是老師全班最不喜歡的一個同學!
馬銳 榮幸之至。
老師 好,好,好。如果你不出去,這堂課我就不講了,同學們,你們這堂課無法上下去的原因完全在馬銳,你們是想把課繼續上下去呢還是聽任馬銳一個攪得你們誰都無法上課?
一個調皮的男生:我們聽任馬銳攪得我們誰都無法上課。(全班哄笑)
馬銳 你不講課是因為你沒有能力講下去了。像你這種水平不講也好,講也誤人子弟。
老師 (高音尖叫)班干部!班干部站出來!班干部在那兒?維持一下秩序!
班干部 (小聲)你們別鬧了(全班更鬧了,老師生氣的過去推搡馬銳)
馬銳 老師,請你注意你的身份,你是一名人民教師,不是潑婦!
老師 你給我閉嘴!(老師給了馬銳一記響亮的耳光)
[全班靜默。幕閉]
第二幕
人 物 男生、女生、老師。
地 點 辦公室。
老師 知道我今天把你們倆叫來是為了干什么嗎?
男生 知道,您又想給我們單獨上堂德育課。不就是我們倆今天作業又沒交嗎?
老師 少跟我這兒裝蒜,我今天叫你們來是因為你們倆的關系。
男生 我們倆的關系怎么了,我們倆的關系挺好的呀,從不吵架,一直都很團結。
老師 你不覺得你們倆關系太好了,好得有點過分嗎?
女生 關系好的過分又怎么了,我們的關系可是建立在純潔的基礎上的,這事也不關別人的事吧?
齊 老師,(拍拍老師的肩膀)我看您是不是有點妒忌我們?
女生 老師,我們又不是沒見過師母,別看我是個女的,我都特能理解您。
男生 老師,您受苦了。
老師 好好好,我沒法跟你們談了,明天叫你們家長來。
男生 我就知道,您一拿我們沒轍,就叫我們家長。拜托了,您倒騰點新的好不好?
老師 好,那這次我就不請你們家長了,打今兒起,這周班級的值日就由你們包了,下周再看你們的表現。
兩人 啊!憑什么啊?(這時男的手機響,男的看了眼手機,對女的說)
男生 真對不起,今天的值日你先替我做好嗎?我下午有急事。
女生 你真忍心讓我一個女孩子做一整個大教室的值日,你一個大老爺們倒顛兒了。
男生 我今天真的有急事,明天我替你做還不成嗎?
女生 不成,不成,我認為你應該自己獨自一人做一周的值日。我可是因為你才受罰的啊!到底是誰的短信,讓你肯犧牲我(說罷搶過男的手機看)嗯,這號碼怎么這么熟悉,這不是咱們班小紅的手機號嗎?好啊,你竟然腳踏兩只船。
男生 你誤會了,她只是叫我過去幫一下忙。
女生 你別跟我玩這個里個兒楞,你這個花心大蘿卜,你丫等著,回頭看我哥怎么抽你丫那的(憤然離座,到辦公室門口,回頭沖著老師說)老師,再見,代我向師母問好!
男生 唉,等等,你聽我解釋(追下)
女生 我聽你解釋個頭!
老師 哼,小兔崽子,跟我這兒玩幺蛾子,還嫩點。多虧我今天沒收了小紅的手機。知道嗎,姜還是老的辣啊!(幕閉)
第三幕
[音樂起,一位女孩依偎在老師的腿旁。
女孩 老師,您愛我們嗎?
老師 是的,我非常愛你們,我把你們當成我親愛的孩子,當成我精神的延續,當成我勞動的驕傲成果。
女孩 那您是不是愛我們每一個人?
老師 (有點遲疑)是的,我親愛的孩子。
女孩 真的嗎?
老師 (略帶傷感)可能不是吧,確實,我對你們當中的一些人感到很傷失望,對你們當中的一些人感到很厭惡,對你們當中的一些人很冷漠。
女孩 那您是否討厭當老師?
老師 不!我熱愛我的工作,猶如我熱愛光明一樣,請相信我,我是非常愿意教育好你們每一個人的,啟迪你們每一個人的心靈,開起你們每一個人的智慧之門,培養好你們每一個人的善良之心。
女孩 老師,我相信您,我相信您愿意把我們每一個人培養成才。
老師 可那是我辦不到的。你們每一個人千差萬別,上帝又不給我選擇學生的權利與能力,我無法把你們每一個人培養成才,無法把你們每一個人培養成我們的驕傲,你們注定會有人成為我們的驕傲,當然,可能也有人會成為我的恥辱。
女孩 老師,其實,我們都想成為您的驕傲。
老師 謝謝,我知道你們都想成為我的驕傲,可是,當你們令我憤怒的時候,當你們令我的尊嚴受到侵犯的時候,我往往忘記了這一點,使我憎恨你們。
女孩 老師,尊嚴對您是不是很重要?
老師 我想是的,也許這就是我們的特點吧--非常重視自己的尊嚴。因為我們要靠完美的尊嚴來教育你們,享受教育你們的樂趣,尊嚴對我們是無比的重要,沒有尊嚴,我簡直無法想象怎樣來教育你們。
女孩 那您會不會有時過于重視自己的尊嚴,而忽略了我們的尊嚴?
老師 嗯,也許吧,我的確有時忽略了你們的尊嚴,甚至犧牲你們的尊嚴來維護我的尊嚴。對不起,我的孩子。我也是人,我有時也很自私,我有時也會放縱自己的丑陋。人們都說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工程師也是人,也有需要被教育的一面。
女孩 謝謝您,老師,您的話使我更加深刻理解了您,老師,我還想知道,當我們比您優秀時,您會感到害怕嗎?
老師 會的,在我們的心底里會的。雖然我愿意讓你們優秀,雖然我稱贊你們的優秀,可當你們比我優秀時,我的心中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我害怕被你們超越,我害怕被你們淘汰,我害怕被你們拋棄。我明白長江后浪推前浪的道理,但這是不可避免的。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可我連自己都不崇拜,又怎么可能崇拜你們?我必須養家糊口,我必須買菜做飯,我必須評定職稱,我必須接受那煩人的審查考核,我又怎么能是一個快樂而成功的園丁呢?
女孩 對不起,老師,我們沒想到您也是如此的不容易。
“同學們注意,同學們注意!今天我們召開緊急會議,請大家立刻下操場!”校長那雄厚的男高音縈繞在同學們耳邊。大家全都炸開了鍋,爭先恐后的往樓道擠,狹小的樓道當即擁滿了人群。
不知是誰推了我一下,我沒站穩,當即一個趔趄,就像一葉扁舟一樣摔了下去。同學們驚恐的叫了出來,我感到一陣熱乎乎的東西流在了我的臉上。“啊,是血!她流血了!”幾個膽小的女同學尖叫了起來。
盧老師走了過來,她皺著眉頭,緊鎖的目光停留在我的身上:“她怎么啦?”班長立刻說;“老師,她摔傷了。快送她去醫務室吧!”盧老師一聽說我摔傷了,忙走過去,把我給扶了起來。同時指揮班長:“班長快帶其他同學去底下開會!”同學們一哄而散。
盧老師把我扶到醫務室,醫務室的老師立刻給我清潔傷口。等清干凈了,她凝視著我的臉龐,對了盧老師焦急的說:“這孩子臉部摔傷了,快送去醫院吧!”盧老師焦急極了,她沖醫務室的老師道了聲謝,便背著我去醫院。
在去醫院的路上,我看見盧老師滿頭汗水,我對老師說:“老師,您累了吧?要不您把我放下,我自己走?”老師立刻說:“沒事。你頭上的傷要緊,我不累。”可我分明看見了老師臉上的汗珠,我伏在老師背上,淚珠滴在了老師的衣服上,把衣服打濕了。
醫院終于到了,盧老師把我放下,找了一個醫生掛號,醫生給我開了藥,并要我好好休息。盧老師幫我拿了藥,就去打電話給我爸爸媽媽,等爸爸媽媽趕來了,老師足足看了我一個小時,見我沒事了,這才準備返回學校,并囑咐我明天后天不用上學了,在家好好養傷。我沖老師道了聲謝,老師這才沖沖離開醫院。望著老師離去的背影,我的眼淚止不住跌落下來。第一次發現,眼淚是咸的。
【二】
我住院了,在醫院里。
清晨,陽光微微照耀在我的臉上,折射出一種溫暖、美好。
“喂!”一個人叫住了我,一看原來是我們班的同學小梅。
小梅沖我微微一笑:“你怎么回事?才摔了一下,就變成這樣了?!我呀,給你帶了作業和你喜歡吃的蛋糕,你休息好了,無聊了就去做會兒作業。功課別落下了!”
中學圖書館是學校教育教學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研教改不可缺少的信息來源,也是學生擴展視野的重要基地。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的增多,圖書館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這樣,對圖書管理員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在新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圖書管理員僅僅有高度的熱情是不夠的,還必須與時俱進,做師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才能做好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經過幾年的總結,我對中學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積累了幾點看法:
1、牢固樹立“讀者第一”的思想。“一切為讀者服務”、“為人找書”、“為書找人”,最大的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這就是我們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中心任務。當今的圖書館正朝著文獻載體多樣化、服務手段自動化、服務方式網絡化方面發展。但無論形式怎樣發展,圖書館的服務宗旨――“讀者第一”永遠不能變,它仍是當前圖書館得以生存的基礎,我們作為學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一員,要認真做到了解學校的各科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了解廣大師生的需要。根據各學科教學的需要,千方百計地采取多種形式,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師生推薦、提供所需參考的資料,供教師備課和學生學習之用。當好提高學校整個教學質量和擴大學生知識面的后備軍。
2、加強與讀者的交流,不斷調整服務的內容和方式。當前,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不斷豐富,服務方式漸趨多樣化,服務功能日益加強。服務領域已由文獻借閱、復制、檢索、代譯、查新咨詢、文字報導、聲像制作、信息研究、專刊檢索等傳統的信息服務,擴展到計算機網絡、數據庫服務。服務方式從單一走向多樣化,從被動走向主動。服務功能由傳統的文獻和信息的搜索、整理、加工、傳遞朝著發揮信息集散作用,開展信息深加工、開發信息產品和充當信息、知識引導者的方向發展。面對圖書館事業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變化,我們只有加強與讀者的溝通、交流,及時調整服務的內容和形式,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才能真正扮好自己的角色。為了老師和學生的閱覽,我館從早期的單純開架閱覽,調整為現在的閱覽、外借、典藏合一。并開放保存本書庫,讓讀者自由瀏覽、閱讀與外借。我館在提高服務廣度的同時,注重提高服務的深度,將中級圖書館員從第=線送到第一線,在借、閱、典藏合一的現場,為讀者提供求知、求解服務,并根據讀者的需求,系統地對信息加以組織,形成專題知識庫,為不同的讀者提供了個性化服務。
一個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才會具備優良的素質。具體表現在,精神煥發,精力充沛的進行教學,并有堅毅、樂觀的性格、嚴整剛毅的志向與力量,這樣通過教師以自己的品行為榜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當中不知不覺中受教師的影響,使學生也形成堅強的意志與自制力,因而更富有理性,善于思考,發奮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像這樣,在教師身體力行過程中,不僅使學生的學習有了提高,而且使學生受到感染,更加的敬慕教師,從而增進了師生關系。如果這位教師不僅做不到以上方面,且在上課時無精打采,語言粗俗,不僅不能成為學生的榜樣,而且勢必對學生起著不良的影響,就無從談起師生關系了。所以教師的良好的素質影響著師生關系。
二、良好的師德能提高教師的職業素質進而融洽師生關系。
一位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他自然而然的會要求自己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具體表現在,不自覺中熱愛著教育職業,熱愛著教學工作,熱愛學生,并會自覺的規范自己的行為。這樣他便會受到學生的愛戴,贏得學生的歡迎與尊敬,進而才會出現良好的師生關系。如果這個教師沒有從心底里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那么他便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師生關系也因此受到了影響。
三、良好的師德能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進而增強師生關系。
一個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他會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在了解學生方面,從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年齡特征、個性差異等方面出發來了解學生,并能處理好共性與個性、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在教材內容方面,使教材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從而使學生順利的掌握教材。只有這樣他才會使學生學到更多更好的知識,進而獲得學生的敬愛,師生關系也因此增強。
四、良好的師德能提高教師的藝術素養進而增進師生關系
一個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才會在教學中顯露出較高的藝術修養,才能更好的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具體表現在,真摯的感情、優美的語言、閃光的哲理、恰當的態勢和流暢的表達等方面。通過這些途徑不僅使學生更加喜愛上他的課,而且增添了學生對他的敬慕,進而使師生關系更加融合。
不知是時展太快還是怎么了,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改變,學校里也是一樣的,不只是學生開始看日本動畫片了,老師與學生的關系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僵硬了。
當初魯迅先生的老師壽敬吾那可叫一個嚴厲,沒看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嗎?那里面的魯迅先生可是一個十足的搗蛋鬼,但在先生眼皮底下可是乖得很哪!老師說東他就絕不說西;再說孔圣人,他教的那些學生可都是一等一的乖呢!就連當初成天打架、穿著奇異的子路,不都也是對他畢恭畢敬的嗎?總之,當時的師生關系就是“尊師有恒”,僵硬極了,聽爸爸說,他小時候讀課文時,遇到老師名字里的字時都要拐著彎讀,說這是對老師的尊重,足以見得,那時,師生,就是尊卑關系。
當然那只局限于解放前了!現在的師生關系可不是那樣的,都是在提倡“師生平等”的思想觀念,如果再說交老師要鞠躬屈膝,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那才叫奇怪呢!
現在的學生再不會想顏回子路那樣經常和老師一起郊游,吟詩作對了,而是每天老師找學生談話,了解班里的真實情況,上課時會費勁腦汁的給學生們開玩笑,完全沒有當時搖頭大念“不力行,但學問,長浮華,成何人”的情形,反正,就是說明了現在師生和古代的師生關系是相反甚至是對立的,不能說“師生平等”是不對的,但也不能說是完全對的,學生跟老師犟嘴還心安理得,理由:師生平等,但畢竟老師還是長輩,最基本的尊重還是應該有的。
有多少人敢理直氣壯的拍拍良心口說他沒有在背地里說過老師壞話,給老師起過外號?不管時展多快,尊敬師長的老本還是不能忘的,這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做人必備的一種品德!
一些學生也并不太關心陳老師的去向。“我們這些成績差的,老師不喜歡我們,動輒一個耳刮子,嘛要掂記這樣的老師?”徐筠實話實說。
記者接觸到的幾位學生或多或少都有被老師扇“耳刮子”、扯頭發的經歷,“太平常了,老師一發火,先是吼,就動手。”
雖然教育部曾經下文,要求老師不許體罰學生。但在一些中小城市,教師體罰學生仍是常事。
“暴力”的老師
“一晃三年,我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一個好老師。”11月16日,周末晚上10點20分,王易林坐在學校辦公室里,剛剛批改完學生們最近一次測試。這個27歲的年輕人,三年前大學畢業后來到揚州,成為當地一名中學語文老師。
“每天備課、改作業,早上看學生晨讀,晚上跟著他們晚自習,該做的我都努力去做好。一天下來,累得要死。”他對《新世紀周刊》說,“可是啊,學生不能理解我,有的還恨我。我有時急躁會給他們兩個巴掌。但我是為了他們好,替他們著急。”
上班第一年,初出茅廬的王易林被分到初一2班,“我還記得那是上午的第二節課,我正講著課,倒數第二排的一個男學生埋著頭吃東西,發出很大的聲音,同學們朝他看,他還得意地搖頭晃腦,我一看,就生氣了。”王易林回憶,他走到那個學生面前,罵了句:“沒臉沒皮的狗東西!”一把搶過學生手里的漢堡和牛奶,摔出窗外,“你這么愛吃,那就給我出去吃!”說著,王易林猛地抓住學生的衣領,拖著往教室外走。學生完全被身高1.8米的王易林嚇呆了。
王易林拉著學生到了教室前門,猛地往外一推,學生摔倒在門外花圃旁,手掌磨掉一大塊皮,鮮血直流。
“說實話,那一刻看到學生受傷,心里突然被扎了一下,但嘴上還是挺硬。”王易林說,那次以后,班上的孩子都開始怕他了,上課不再那么放肆。“改變的不只是學生,我慢慢發現,自己動輒就發火打學生了。”王易林說,一旦依賴粗暴簡單的教育方法,就很難收手。
課間或者在校外,偶然與學生相遇,王易林都會發現,自己的學生遠遠地就會避開他。“這不是我想要的,但是我無能為力。現在各個學校都在拼著命提高學生成績,我自然不敢放松,有些學生不識時務,我就想去揍。”
周琳是淮安市一所中學的初三英語老師,去年大學畢業,本來想著回家鄉無錫工作,因為編制問題無法解決,只好留在淮安工作。
“這個蘇北的小城市,落后得很,我真的一天都不想呆。”周琳說,她一直在托人找關系,爭取調過去。她承認對學生沒有耐心。
看到班上學生上課開小差,周琳的慣用懲戒手法就是揪眼皮,“從眼角揪住一點皮,一擰,再左右晃兩下,學生受不了的。”她坦率地說,已經懶得和學生磨嘴皮子。有一次,一個學生課間爬窗戶進教室,被她發現,她就讓那個學生蹲在窗臺上,保持翻窗躍入的姿勢,整整一節課。“后來那個學生實在撐不住了,摔下了窗臺。”
與記者攀談時,周琳的幾位同事也不時插話。“現在的孩子太復雜,又不懂事,你不能對他們客氣,要不就翻了天了。”“是啊,那些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被家長寵壞了,總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不嚴厲點哪行。”
對抗的學生
“事實上,體罰他們往往只是治標不治本,有時候會導致師生關系更加惡化,學生越發抗拒學習。”徐州市賈汪區一所中學的高一歷史老師段飛對《新世紀周刊》說。在他們學校,有些學生的言行非常惡劣,在課堂上接吻,被老師批評,居然操起書包里的鐵棍子就砸在了老師的頭上,老師縫了20多針。而學生只記了個留校查看的處分。
此前2003年3月,廣東省陽江市海陵鎮中心小學六年級數學課上,一名叫黃先緒的男學生因為與同桌大聲講話,任課的陳老師上前訓斥時,學生拿出小刀扎向陳老師,致老師右眼失明。
接受采訪時,揚中市第一中學9年級12班的徐筠一再說:“我成績差,老師常常罵我打我,我一般不會回去告訴家長,告訴了也沒用,爸媽說不定還會給我一頓板條子。我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對抗。”
“什么方式,當然我還不敢和老師對著打,有的學生就逃課啦,你打我罵我,讓我學,我就偏不學。”徐筠說。
“現在都什么年代了,老師還是把我們看成傻子一樣,要我們無條件地服從。”南京市十一中學的高三學生趙啟航評價一些老師說。
江蘇省鎮江市的一位老師告訴《新世紀周刊》,在他5年的教學生涯里,也曾經多次體罰過學生,家長們都知道,但是都挺支持,“中國有句老話,嚴師出高徒,不打不成才。”但是他也承認,這么多年來,很少與學生真正交心,“非但不能如此,還常常彼此對立得很,我的自行車無數次被學生扎破胎,衣服上無數次被偷偷貼上寫有侮辱字樣的紙條。”
懲戒教育難題
國家新《義務教育法》2006年9月1日正式在全國實施,其中明確規定老師不得以任何形式體罰學生。在一些大中城市,學校對這一規定執行得比較嚴格。學生及其家長也對老師的體罰行為極其敏感。今年6月,南京市一所中學的一位老師因為打了學生一記耳光,除了向學生及家長道歉外,還被家長索賠2000元。去年一位女教師因與學生發生爭執,推了學生一下,最終賠償1000元了事。“現在的學生真是沒辦法管,連碰都不能碰。”一位老教師發牢騷說。
“這也導致了另外一個極端的師生關系,老師無為而治,或者干脆放任不管,害怕與學生產生類似糾紛。”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郭華對《新世紀周刊》說。曾經轟動一時的北京海藝辱師事件中,那位上了年級的老師在課堂上面對極其無禮的學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人們一方面聲討那些無良的學生,一方面也在反思,教師應該以怎樣的方式管教學生?
“我一直認為懲罰是一個高難度的教育手段。”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說。“體罰、侮辱學生人格尊嚴是要嚴格禁止的,但不能走極端,教育也需要適度懲罰,無批評教育是不對的,是偽教育,它使人脆弱,可能讓學生在危險面前信馬由繕。”
一位中學副校長也指出 “現在對學生沒有有效的懲罰措施。由于學生在高中之前是沒有檔案的,所以“記過”處分這種懲罰對初中生特別是行為習慣較差的初中生效果尤為不明顯。在國外,比如日本和韓國,都有細致而嚴格的關于學生的懲戒的制度,犯了什么錯就要受到什么樣的處罰,學校在處理時可以找到依據。”有專家認為,當制度化的懲戒手段得以確立后,一定程度上會減少師生之間惡化的關系。但更多的教育人士則認為,無論如何,體罰是不應該存在的。
新教育實驗
“學生可能有主動挑戰你的時候,但那一方面是出于孩子的天真和好奇,一方面是他們已經有了很強的自我意識,不想受老師威權作風無條件的管束,你必須將其視為平等的主體。另外,現在是網絡時代,知識來源多樣,孩子們可以從很多途徑學習知識,有些領域未必不如老師。”南京師范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王志蘭說。
Analysis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vestigation on Class 208 of Changsha No.28 Middle School
KONG Meili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s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student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280 students in the class, the clas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quo expectation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disharmony causes, and the classes of students to teachers' expectations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en put forward a proposal to build a harmonious three classes, namely, 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students should know how to respect the teacher.
Key word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onstruction strategy; questionnaire analysis
問題的提出:“師生關系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及日常交往過程中形成的以認知、情感和行為反應等為主要形式的心理關系”。①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發展以及教育質量都有重要的影響,但當前中學教師對師生關系主要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尚有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
調查目的:實施素質教育師生是關鍵,在課程改革的全面開展下,傳統的師生關系面臨了嚴峻的挑戰,而無論是教育理念的轉變,還是教育內容、方法的改革,最終要依靠師生互動來達到教育目的。本文從280班學生對師生關系的主觀體驗作為切入點進行問卷調查,為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供參考。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輔以訪談法和文獻研究法。研究共發放問卷52份,回收50份,有效問卷50份。
1 調查結果及分析
1.1 對師生關系認識的調查
本研究在學生對師生關系重要性的認識程度,以及對影響師生關系主要因素的認識和理解方面做了調查。就師生關系對學生日常學習影響程度的調查,結果顯示,68%的學生認為良好師生關系對他的日常學習作用很大,并且起著主導作用,24%的學生認為有點作用,僅有8%的同學認為沒有作用,說明絕大部分學生都認識到了師生關系在其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但也有少數學生沒有關注或者重視師生關系。為了進一步調查學生對師生關系的認識,我們還進行了一項關于“你認為影響師生關系主要的因素是什么”的調查,統計結果如表1:
表1“你認為影響師生關系主要的因素是什么”統計結果
在對影響師生關系因素的歸因上,大部分同學認為主要因素是老師,其次是學校、社會方面。其他學者也有類似論述,“師生關系是對立統一的,教師處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和諧師生關系中起著主導作用。”②可以說,構建良好師生關系,老師起著關鍵的作用。從這個數據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在影響師生關系因素的認識上,主要進行的是外歸因。
1.2 對師生關系現狀的調查
本研究主要調查了280班學生與老師發生矛盾次數的情況,目前與老師的關系處境方面。表2所示為學生與老師發生矛盾次數的統計結果。
表2 “你和老師之間發生過矛盾嗎”統計結果
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與老師偶爾會有一兩次的矛盾,少部分同學經常與老師發生矛盾,說明該班師生關系尚存在不和諧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都必然地或普遍存在著沖突”,③但這里的沖突是人與人之間正常的交往,正如都齊(Deutsch)所說:“只要有不相容的活動,就會有沖突。”④老師要懂得處理好這種關系,給予其正確認識和評價,而不是采取壓制的態度,使沖突上升為矛盾。但是在當前教學實際中,老師對師生沖突常采以懲罰手段,拒絕追根溯源,導致沖突演化升級。
在有關“你認為當前與老師的關系怎樣”一項調查中,統計結果顯示,“我表面上尊重老師,但實際不尊重”的占16%,“無所謂,談不上什么尊重不尊重的”占20%,“我尊重老師,老師不尊重我”的占4%,可以看出,該班大部分同學與老師不能相互尊重,處于非良性的關系。
1.3 對師生關系不和諧原因的調查
師生關系是在師生交往中建構起來的人際關系,在交往互動中造成不良師生關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有關“你認為和老師發生沖突的原因可能是”(可多選)的統計結果中,認為跟老師有矛盾是和老師之間有代溝,觀念上有差異的占48%,認為是和老師之間缺少溝通的占40%,認為是因為老師經常批評、指責學生的占28%,認為是老師的態度不友好的占32%,認為是自己的行為舉止欠佳的占32%。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將師生關系不和諧歸因于觀念差異。價值觀的代溝,不局限于師生關系,而是普遍存在于人際交往中,任何愉快和諧的交往都應該是建立在雙方價值觀上的統一。社會的快速發展導致老師與學生的價值觀脫節,老師多滯留在過去的階段,優秀的老師應該要學會脫離自己的思維框架,多進行換位思考。
對這一問題,有關學者也有相關論述,“師生關系主要取決于教師本人的教育觀念和專業水平與個人素養。”⑤而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術語稱之為“皮革馬利翁”效應,“教師對于學生的期望可以讓學生產生巨大的改變,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師生關系”,⑥因此教師對學生有無期望,有什么期望,是符合學生觀念的期望,還是背離學生的期望,對構建一個和諧師生關系有很大的影響。
1.4 對老師的期望以及師生關系期望的調查
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及維護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學生對教師的期待在其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本研究主要從該班學生對老師的看法,希望老師改進之處,以及學生心目中理想的師生關系幾方面來調查學生對老師以及師生關系的期望。
調查發現,班上76%的學生最喜歡的數學老師,在進一步訪談中得知,數學老師平時對該班學生很關心和照顧。對喜歡這門學科老師最主要的原因(可多選)進行統計,數據顯示,認為是態度溫和,有親和力的占60%,認為是有教學經驗,授課方式新穎、易懂的占48%.認為是愛崗敬業,認為是理解、尊重、體諒學生的占 60%,認為是對待學生一視同仁的占32%,從中可以看出學生最希望老師能夠有親和力,能夠理解、尊重和體諒他們,其次則是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對該班學生認為他們的老師需要改進的地方統計如表3:
表3 “你認為老師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哪些”統計結果(可多選)
表3顯示,同學們認為老師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是不要拖堂,在對學生的訪談中了解到,該班是全校唯一一個有中午放學制度的班級,每天都有罰同學留校,放學也通常拖到6點,多數同學對此不滿。其次是多尊重理解學生,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訪談時學生也反饋通常是老師單方面為了班級事務找學生,老師則很少認真去做學生的聽眾。
師生關系可分為融洽型、疏離型和對抗型三種。⑦對該班學生對師生關系期望的統計結果如表4。
表4 “你認為理想的師生關系是怎樣的”統計結果(可多選)
從表4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同學希望跟老師和諧友好相處,與老師平等交往,而不是敵對相處,說明該班學生有意愿與老師構建一個融洽型的師生關系,基于此,老師也應該響應學生需求,做出相應的努力。
2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建議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形成對學習的積極態度,主動參與班級、學校活動,與同學建立積極的情感關系,發展良好的個性品質和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⑧不良的師生關系則與學生的同伴拒絕、行為、較差的社會能力和消極的學校適應相關,⑨為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問卷中關于“你認為怎樣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的開放題,可以把該班學生的建議歸納為如下幾點。
首先是老師應該要在課后多與學生交流和溝通。在問卷以及訪談中,同學們表示希望有一個老師朋友,但是老師通常在下課后就離開教室了,學生與老師的接觸限于課堂上。老師在處理學生違紀違規問題時,經常僅憑主觀判斷而武斷處理,導致了現在就算學生知道被誤解,被冤枉,也不會跟老師去交流的現狀。為解決此問題,我們在實習期間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在班級文化墻上增加了“我說我話”一欄,鼓勵同學們大膽寫出自己的心聲,寫下對老師的意見,在這一欄里,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老師也可以看到學生們一些隱藏的想法,“我說我話”欄目或許是值得借鑒的一個模式。
其次是希望老師換位思考,能夠一視同仁,而不是以成績來作為評定學生的唯一標準。在實習過程中,我們發現該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采用的分團制都是以成績來選拔團長,在成績較好和成績稍差的幾個同學同時犯錯誤時,老師偏信于成績較好的學生的陳述,這種差別對待讓學生們積累了“埋怨”,“不服”的負面心理,結果是表面上問題解決了,但學生內心并不接受,拉遠了師生距離。
再次,老師在做某項決策時可以參考學生的建議。比如該班班主任所做的一項對男女生頭發管理的決策上,要求全班所有女生都剪學生頭,俗稱“西瓜頭”,所有男生剪平頭。盡管班主任在班上宣布此項決定時,反對的呼聲很大,但是她仍然堅持這一決策,引發了很多反抗與不滿。雖說在管理班級時,需要一些統一的措施,但或許應適當尊重學生的個性與意見。
基于對問卷的分析,訪談時了解到的學生的見解以及實習期間的觀察,在此我也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提出一些建議。
2.1 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學生觀是“教師對學生在教學中的角色、 地位、作用等的基本看法,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認識、態度、行為及能否平等地對待學生,尊重學生,進而影響學生的發展。”⑩在傳統的師生關系理念上,雖然有教師應理解、尊重、愛護學生的觀念和要求,但是它更強調教師在教育關系和社會關系重占據絕對支配地位,而學生只能唯命是從,不可以隨意評價老師。在新課改下,更應該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2.2 教師要提高自己的素質
教師要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威信的樹立上,權威型的教師依靠學校和社會賦予教師的權利等外在條件來管理班級,某些老師甚至超過了法定權利,存在侵害學生權利的行為。民主型的教師更加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從學生內心著手,使學生愛自己,尊重自己,服從老師對班級的管理。教師要在教學能力、教學手段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在榜樣樹立、言傳身教上提升自己的人格素質。
2.3 學生要更尊重老師
新課改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帶來了相應的問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常有某些不尊重老師的舉動,例如上課直呼老師小名等。“師道尊嚴”的觀念仿佛被遺棄,學生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為了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的相互尊重是基礎。
注釋
① 張野,李其維,張珊珊.初中生師生關系的結構與類型研究[J].心理科學,2009.32(4):804-807.
② 劉慧清.留學生閱讀教學的思考[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4):38-42.
③ 郝善學.課堂中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23:273-276.
④ Mort on Deuts ch(1973).沖突的消除:積極的過程與消極的過程[A].轉引自歐文斯著,竇衛霖等譯.教育組織行為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⑤⑥曹璐,徐雅南.理想師生關系的構建策略[J].創新教育.
⑦ 屈智勇.不同班級環境類型對學生學校適應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4(10):207-211.
由此及彼,我們現在師生關系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到底是因為功利教育盛行還是學生尊重教育的缺失,都值得我們去探討。
“師生”這個詞是我們現在的習慣稱法,在古代多以“師徒”稱之,《韓非子?詭使》中就有“私學成群,謂之師徒。”從古至今,師生關系都是每個中國人傳統倫常關系中重要的非血緣關系之一。中國歷來注重孝道,而古語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對老師的敬重要像對父親一樣重要。有許多關于尊師的小故事流傳至今為大家所熟知,如曾子避席、魏昭尊師、程門立雪,這些故事里不僅讓我們感嘆古代學子求學的誠懇也提醒我們要端正學習的態度,尊重我們的老師。古代的學生在談話、舉止間都體現出對老師絕對的尊重,而在現在的課堂上,學生因為老師的口音發笑甚至學老師的口音講話都是很常見的事情。老師不與我們計較并不代表我們就可以習以為常,因為老師絕不會因為我們念錯字答錯題而嘲笑我們。在我們漫長的學生生涯中仿佛都會經歷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我們對待老師的態度是不同的,我想最終我們都是要學會尊重老師的,因為學習知識也是學習做人的過程。
老師與同學之間常常存在著一些誤會,面對老師的誤會,同學們的做法不太相同。最常見的做法有以下幾種。
1。當面頂撞。這種做法是我最不贊同的一種,因為當老師正在對你進行批評時,老師的情緒也是很激動的,如果在這個時候頂撞,老師的情緒會更激動,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并且老師還會認為你很不謙虛。即便老師真的誤會你了,要辯解也要等到事后,這是對老師最起碼的尊重。否則,只會讓師生之間的摩擦更大。
2。從此對老師產生意見,甚至憎恨老師。這種做法更是不可取,老師說你幾句也是為你好,有時候言詞過于激烈一些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有哪個地方說的不對也不應該從此就憎恨老師,畢竟老師都是為了你好。有什么地方說的不對可以提出來,不好意思當面說可以采用書信的形式。如果就此而憎恨老師甚至還會影響到你這一科的成績。我想,師生之間的誤會應該沒有不能化解的。
3。不辯解。這種方式我認為是比較好的一種,誤會如果不是太大就不必解釋了,要以寬容的心對待他人。可是面對誤會,極少一部分同學采用了忍耐的方式,這正是我們所缺少的,我們要學會寬容,學會忍耐。大人之所以比我們成熟,就是因為他們比我們能忍。一點委屈也受不了是不行的。其實,老師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我們,這種“愛的誤會”是不必辯解的。
最后,向各位老師提一點意見:請各位老師盡量做到“明察秋毫”,把事情調查清楚了再下結論,以減少師生之間的誤會,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和睦!
多少年季節輪回,多少個春夏秋冬,你用真情傳播著智慧的火種。黑板上的粉筆不停飛舞,但加減乘除,卻算不盡您灑出的汗水!詩詞歌賦,更頌不完您做出的奉獻!
有這么一段話始終在我耳邊回蕩: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態;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獨立。老師,是您教會了我感激,是您教會我做人,更是您讓我明白“奉獻幾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的道理。
人的一生是漫長的,也是短暫的,再這段漫長而又短暫的歷程中,我們會經歷無數事,遇到無數人,但是,我想,最令我們刻骨銘心的人還是那一位位曾經教導過我們,塑造了我們的靈魂和人格的老師。
這些老師,有的深沉,穩重,有的陽光,熱情,有的陪我們走了好長時間,有的與我們或許只有一面之緣……。
無論他們是怎樣的,總是他們把我們從懵懂一點點帶到成熟,從無知帶到博學,從稚嫩 帶到堅強。
無數次的,當我們迷失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之中時,總會看見一座熟悉的燈塔,那時老師用他們的愛心和心血為我們照亮的燈塔;無數次的,當我們跌倒在人生的困境之中時,抬起頭,總會看見那深情的目光,那時老師用他們的智慧和耐心融成的目光。
一時之間,我的腦海里浮現出與高老師朝夕相處的畫面:春天時,老師向我們撥撒著文學的種子;夏天,老師頂著酷暑,堅持給我們上課;秋天,老師為了頑皮的同學操心操肺;冬天,老師冒著嚴寒為我們批改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