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設施建設匯總十篇

時間:2022-06-05 04:38: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公共設施建設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公共設施建設

篇(1)

中圖分類號:TU985.1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422(2013)09-0070-03

1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建設的腳步不斷加快、城市規模迅速擴展,在這種發展條件下城市的公共設施的設計和規劃成為難點。一部分的設計者會忽視公共設施的內涵,一味追求“大城市”的風貌,使得我國公共設施出現了“撞臉”的尷尬現狀,再加之大規模的生產銷售,讓這樣的狀況愈演愈烈。

在城市的大環境中,建筑與公共設施是其中的肉體部分,而文化則是一個城市的骨干與精神。外貌或許相似,可是精神與靈魂卻是獨一無二的,城市中的建筑與公共設施也是一樣。城市的地域文化是承載著城市發展歷史與文化積淀的文化脈絡,是體現每一個城市文化差異的關鍵所在,也是每個城市所獨有的內涵的表現。由此可見,地域文化與公共設施的關系密切且相互影響,本文就地域文化的展現與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的共生等相關問題展開分析。

2 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的重要性

公共設施是作為城市的家具在公共場所服務與社會大眾的設備或物品,是結合工業產品和公共環境的,起著協調人與城市環境關系作用的工業設計產物。公共設施與城市建筑共同構筑了城市的外在形象,是現代化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城市的氣質、風格及精神風貌都能夠從城市的建筑和公共設施看出端倪,它們是一個城市的形象、管理質量以及生活質量的體現。其中,公共設施也反映市民、城市文化、城市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

3 城市公共設施設計存在的問題

3.1缺乏視覺美感

城市公共設施與城市中的建筑物一樣不應該只是城市化進程的產物同時也應該屬于城市的公共藝術品,設計者應該以藝術的標準未進行設計,以藝術的審美來要求設計。不和諧、不美觀的城市公共設施不但不能提高現代人的精神生活品質,不能起到裝點城市美化城市的作用,反而是一種嚴重的視覺污染,影響了使用者的心情。

3.2盲目引進

我國的設計行業發展較晚,使得我國設計水平與世界一流大師有了一定的差距。然而,有些設計者為了趕上世界的腳步,不管合適不合適,盲目的引進國外大師的作品、設計,有些甚至照搬。這些設計絲毫沒有考慮到中國使用者的所處的環境、擁有的歷史背景、或是舒適尺度。這樣的公共設施設計漠視了文化與環境,也放棄了對文化內涵和異域特色的研究與探索,走入了設計的誤區。

3.3缺乏個性

我國公共設施的另一個大問題就是干遍一律,缺乏個性,更缺乏地域特色。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城市看到相同的面孔,城市公共設施的統一性與完整性固然重要,但我們也不能完全的脫離了所在的城市特色與環境特色。環境對公共設施的影響深遠,設計者不僅應該考慮到生態環境的和諧一致,更應該運用人文環境的色彩打破日趨統一的雷同感。

3.4人性化設計不足

公共設施設計是城市建設的一部分,人則是城市生活中的主體,因而公共設施設計是為人服務的設計,應以人為本。但是縱觀我們周圍的公共設施設計很多并沒有以人的需求作為出發點,沒有充分地考慮到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不得不說這是有待改善和提高的。

4

地域文化展現成為藝術設計的新觸媒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也劃下了他濃墨重彩的一筆。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是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文明表現。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與環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

地域文化在藝術領域一直都有著“必修課程”的文化價值。在語言藝術的研究方面我國各地不同的方言文化藝術一直都是語言學家討論的重點;在音樂表演藝術上中國古老的戲曲藝術就因地域劃分為一、二十個種類;我國的舞蹈藝術更是細致到五十六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舞蹈形式;繪畫藝術上我國南北畫風受到地域特征的影響更是明顯……

地域文化在純藝術領域的展現實在是不勝枚舉,而且在近十幾年地域文化的展現也成為了藝術設計領域的新的關注點。尤為明顯的是建筑設計研究,古建筑測繪更是成為了建筑專業學生的必經實踐課程。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關心我國不同地域的不同建筑形式,廣到搜尋測繪我國各地區的建筑種類及樣式,細到研究花窗花紋的文化背景。

藝術設計中的產品設計也是一樣,每一個產品的設計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個性,不同的使用者對設計也有著不同的需求,具有鮮明特色的設計才能脫穎而出。這樣的特色與個性,現在設計者更家喜歡從文化層面未尋找,而地域文化的展現就順勢成為了設計創作中新的觸媒。

5

嶺南文化展現與珠海市楊祠廣場公共服務設施設計的融合共生

5.1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文化與元素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原始祖先在珠海這塊土地上開發、繁衍、生息。珠海市歷史文化深遠,屬于我國嶺南文化的范疇,嶺南文化的種種也都可以在這片土地上追根溯源。與珠海一樣嶺南文化的精髓就是既融匯了多遠的文化因素,又受到了嶺南自己的自然、經濟、人文條件的影響。嶺南文化的主要表現為既保留古樸,又融匯中西,而在這兩者之間既找到了地域的共性,又各呈異彩。

嶺南文化建筑及其裝飾是我國建筑之林中十分特別的一類,經過歷朝歷代的設計師的智慧疊加和外未文化的;中擊融合,嶺南建筑充分利用了南國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嶺南人的生活特點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特色。作為城市建設的兩大板塊,建筑與公共設施的設計相輔相成,建筑設計上的嶺南文化元素以及各種獨特的裝飾特征及手法都是我們可以運用到公共服務設施設計之中的。

這一次珠海市楊氏大宗祠堂廣場的公共服務設施設計就是從嶺南建筑中尋找的靈感。例如嶺南的彩色玻璃窗花,這種漂亮的窗花造型就是典型的嶺南文化的產物,它將嶺南古老文化中的各種圖騰和花案和外來文化中類似教堂彩色玻璃的質感和技術結合起來,這正是我們之前說到的融匯中西的嶺南文化。再來嶺南建筑中挖掘到的建筑灰塑和建筑立柱以及獨特的鑊耳山墻造型和木雕裝飾都是運用到這次設計中的嶺南元素。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這次設計中的座椅設計(圖1),該座椅以嶺南傳統民居中狀似鑊耳的山墻屋為原型,抽象山墻的造型用在座椅的扶手兩側,用色主要是嶺南建筑有的灰青色和灰白色再點綴以中國紅,再運用現代材料制作成,使得座椅的嶺南風味更加濃重同時也不失現代感。

5.2地域文化對公共設施設計材料的影響

公共設施的材料選擇在基本上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對材料的選取是不同的,運用地域文化的公共設施對材料的選取也有所不同。材料的選擇可以照搬該地的原始建造材料,由于我國地大物博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這種原始的建造材料往往是通過了時間的洗禮與磨練最適合當地氣溫以及濕度,最符合地理環境。不過原始的建造材料不論是石材還是木材能夠留存下來的并不多,現在運用最多的方式就是運用現代的新型材料做出仿古的效果,或是現代材料與技術的疊加讓設計效果加強。

5.3地域文化對公共設施設計顏色的影響

“城市色彩”是現代城市設計中常常被提及的一個詞語,伯納共同的城市擁有不同的城市色彩,同一座城市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城市色彩也有所不同。城市色彩可以稱作是“城市的第二張名片”。當然,現代珠海與古老的嶺南城市色彩相差較大,那么將嶺南城市色彩融人到現代珠海之中也是將嶺南文化融入現代城市建設的另外一種新方式。當然差距較大的色彩之間不能完全的生搬硬套,我們在設計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四周環境是否融合。

5.4公共設施設計對地域文化的傳承

對于傳承性的與文化性的城市設計而言,公共設施作為城市規劃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共設施的對象是廣大市民,更是市民身邊每天所見和使用的產品,地域化公共設施的其中的文化會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直接作用和影響著市民對于文化的感官。人們可以通過身邊的一個小小的指路牌,路旁的花壇護道(圖2)或是等待公交時為其遮陰避雨的公交車站臺等等這些公共設施所展現的形象、運用的材料或是深遠的寓意,來讀懂這座城市的歷史,來感受城市對于文化傳承與發揚。

5.5地域文化的展現需與設計所處環境相和諧

地域文化的展現不能一味的復古或是對文化歷史的追溯,還應該注重是否與設計所在的環境相和諧。楊氏大宗祠廣場公共服務設施設計就是地域文化的展現與環境相配合的產物。楊氏大宗祠是珠海地區最大的一座祠堂,目前普遍的說法是認為它建于清代同治七年,它也是珠海最具有代表性的祠堂,單座祠堂保存最完整、最漂亮的嶺南傳統建筑設計。這樣的建筑加上嶺南的園林式設計、中軸線布局都使得整個大宗祠廣場歷史夠重感十足。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設計的仿古式公共服務設施顯得十分的融洽,再在稍外層在仿古的基礎上變形和融入新材料設計,是大祠堂廣場與外圈的珠海市區的過度。

6 “3+3”的新模式

篇(2)

 

城市中心公共設施是城市的組成內容之一,是城市生活機體不可缺少的成分。城市中心公共設施與城市市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中心公共設施的規劃、布局、造型群體組合等方面反映了當代城市的面貌,同時也體現了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水準與要求,可以說城市中心公共設施的建設是城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象征,是城市發展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城市中心公共設施規劃的原則

城市中心公共設施的分布規劃主要是在確定公共設施用地指標的基礎上,根據公共設施不同的性質、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對全市性和地區性一級的中心公共設施進行用地分布、組織城市和地區的公共中心。中心公共設施分布規劃的具體要求如下:

1、結合生活居住用地分布的原則

多數類別的公共設施為居民提供的服務項目是與居民日常生活直接相關,但相關的程度卻不同。應該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居住用地分布的原則設置中心設施。免費論文。

2、結合城市交通的原則

公共設施比較集中的地區往往也是城市中主要的交通產生學有所長吸引點,人流、車流非常集中。城市中心公共設施的使用性質不同,其交通生成量和交通流的特征也不相同,例如體育場館、俱樂部、博覽中心、會議中心等,在布置時必須考慮用地周圍的城市干道是否有足夠的通行能力,是否能方便快捷的集疏人流和車流,要根據不同公共設施區別對待,盡可能地避免城市中心交通擁擠和阻塞。

3、考慮各類公共設施之間關系的原則

城市中心公共設施等級不同,其配套內容也有所區別,在布置各等級的公共設施時,應以滿足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需要為目的,使各中心設施要有合理聯系或分隔,在使用中避免互相干擾,又要便于集中管理經營,方便使用。例如:學校、醫院和科研等中心設施,要求有良好的環境條件,不應與影劇院、游樂場等建設在一起。

4、服務半徑合理性原則

城市中心設施服務半徑是指某類公共設施到其服務范圍最遠處的直線距離,它是檢驗中心公共設施建設布置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影響公共設施服務半徑的因素很多,在人口密度高、公共設施需求量大的地區,相同規模公共設施的服務半徑比人口密度低的地方要小一些。按照國家有關對居住區的劃分標準,居住小區級中心公共設施服務半徑要小一些,居住區級和市級的公共設施的服務半徑就要大一些,還有自然條件、交通方便程度等也是影響中心公共設施服務半徑的因素。這些都是在建規劃中心公共設施服務半徑時應當考慮的因素。

5、環境協調的原則

城市中心公共設施本身既作為一個環境形成因素,同時它們的分布對周圍環境也有所要求。例如:醫療中心一般要求有一個安靜清潔的環境,露天劇場或體育場就要考慮自身發生的聲響對周圍的影響。可通過不同公共設施和其它建筑的諧調處理與布置,利用城市地形等其它條件,組織街景與景點,以創造具有地方風貌的城市景觀,使城市中心設施與城市的固定環境相協調。

6、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礎的原則

老城市中心公共設施內容、規模與分布一般不能適應城市的發展和現代城市生活的需要。它的特點是:布點不均勻;門類余缺不一;用地與建筑缺乏;同時建筑質量也較差。具體可以結合城市的改建、擴建規劃,通過留、并、轉、補等措施進行調整與充實。

二、城市中心設施的組織與分布規劃

城市中心指城市中各類大、中型公共建筑相對高度集中的地區,是城市居民進行政治、經濟、文化、商業、金融、娛樂等社會生活活動的中心。它是城市居民活動最頻繁的地方,也是城市第三產業發展最活躍的地方。這里群集有城市許多重要的公共設施,為了發揮城市中心的職能,和市民公共活動的需要,在中心往往還配置有廣場、綠地以及交通設施等,形成一個公共設施相對集中而緊湊的地區或地段,它是城市面貌集中表現的重要場所,因此城市中心規劃在城市規劃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必須給予足夠的關注。因此,可按使用功能對中心進行如下分類:行政中心;文教、科研中心;體育中心;商務貿易中心;金融、保險中心;綜合性中心等,如圖1所示。

城市中心設施用地是現在城市建設中的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使城市中心占地與城市規模相適應。英國的J•M湯姆遜曾統計了世界各地20個城市的中心區規模,最大的是倫敦,占地27.3平方千米;最小的是哥德堡,占地0.9平方千米。20個城市中心區的平均占地規模是8.6平方千米。我國有關專家學者也曾對6座百萬以口以上的特大城市進行調查,城市中心區平均用地規模為4.9平方千米,占城市總用地面積的2.16%,城市中心用地規模的擴展與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變化有著密切關系。從世界范圍看,西方發達國家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人口下降,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也是下降趨勢,第三產業則顯示出上升趨勢。城市從產業型向信息、服務型轉化,商業、商貿、體育保健、金融、服務、行政辦公越來越向城市中心匯集,使城市中心規模不斷擴大。從我國情況來看,城市社會經濟發展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城市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各城市中心區的規模也在有組織地或自發地擴大。在實際規劃中,要盡可能準確地預測各城市變化的總體趨勢,總結發展規律,提出引導政策和辦法,合理確定城市中心用地規模,合理規劃城市中心設施。

三、城市中心的規劃布置

1、城市中心的位置與布置

城市中心位置,應根據城市規模、性質、地形條件、主要交通設施的分布、城市中用地分布的特點、城市未來發展方向等因素來確定。城市改造中,城市中心的建設要從實際出發,不要盲目追求中心設施的大而全,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礎條件,盡是避免大量拆遷,節省建設資金。城市中心的基本布置方式有下列三種:

(1)廣場式布置

這種布置方式通過廣場形狀和周圍建筑物的變化,較好地體現了不同類別城市中心的性質和風格。城市政治、行政中心常采用這種布置方式,例如北京天安門廣場。這種方式窨組織層次比較豐富,城市景觀效果好。

(2)沿街和片區布置方式

這種布置方式商業服務氣氛較濃,常見于城市綜合商業服務中心。

2、城市中心交通組織的基本要求

城市中心是城市中社會活動最集中的地方,人流、車流量較大,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產生源和吸引源,也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關鍵區域。因此布置城市中心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注意掌握城市中心用地所產生和吸引的交通量與中心區道路交通設施所能提供的通行能力的宏觀平衡,以避免城市中心區的交通阻塞。

(2)城市中心既要與城市干道系統有可靠的聯系,以疏散車流、人流,又要避免將城市主要干道兩側都布滿大型公共建筑。免費論文。

(3)在城市中心地區應商業街內部設置步行交通系統,并在其周圍設置適當規模和數量的自行車停車場和機動車停車場。

(4)城市中心要與城市對外交通樞紐和市內公共交通系統有便捷的聯系。免費論文。

現在我國出于城市大發展時期,城市建設、城市改造日新月異,利用城市原有基礎,規劃好城市中心公共設施用地,盡量避免大規模的拆遷,節省用地、節約資金,以搞好城市中心公共設施建設,使城市成為宜居城市和生態城市,這是城市發展的需要,也是廣大城市市民的愿望。

篇(3)

1.地方性商業銀行概述

地方性商業銀行,又稱城市商業銀行,是我國現代金融體系中一種重要的補充形式。其起源于我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城市合作社,而在九十年代,城市合作社經歷城市合作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等形式變化,其股權結構也由國有資本為主導變為分散化、規范化的股權結構(李貞彩,2006)[1]。但是這些國有資本仍舊在整個股權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其背后往往就是地方政府,故地方性商業銀行絕大部分仍為國有金融機構的性質,是地方政府重要的金融工具和融資平臺。近年來,地方性商業銀行在公共設施的投資領域大展拳腳,雖不直接參與到具體的建設活動,但其對資本的提供、管理起到了非同尋常的作用。總的來說,地方性商業銀行是政府重要的金融工具,在地方融資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廣泛。

2.公共設施投資市場概述

2014年,中國公共設施的投資資金達46225.04億元,而同年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完成總額達到512020.65億元,即公共設施投資資金占整體的投資資金比重為9.02%,規模十分龐大。(數據來源:中經網統計數據庫)

公共設施的投資一直是一國經濟的重中之重,它不僅為人民帶來更多福利,使其分享國家經濟進步的成果,也是拉動內需、提高資本收益率、擴散投資乘數效應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各個地方的公共設施隨著科技和市場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多元化和廣泛化,對于公共財政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政府有效的集中社會閑置資本,并且繼續深化政府支出的乘數效應和引致效應。

二、公共設施建設發展的困境

1.政府與市場的邊界不清晰

公共設施作為一種資金投入量大、投資回報期長、在微觀層面上可能盈利較小的投資項目,其對投資主體的要求是比較高的。但在1994年中央進行分稅制改革之后,政府的財政收入大量減少并且增加了大量政府債務,其作為投資主體的能力不斷下降,以至于無法獨立承擔滿足在中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對公共設施建設的要求。

政府作為需求受托方和決策者,決定了一個項目工程的產生和具體要求,這樣就在市場供給上比其他市場主體更具有信息優勢,而作為監管者,政府有保證公共產品提供效率效果的義務,維護社會效益,而作為市場參與者,政府又應該追求利益最大化,追求更高的投資收益與更低的投資成本,這樣就導致了政府的角色與市場沖突,沒有明確的體現政府和市場關系。

2.公共設施資金布局不完善

據城建部于2015年所的《2014年城市建設統計公報》[2]中顯示:2014年完成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16246.9億元,比上年減少0.6%,占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3.17%。這個數字從絕對值來看已經很大,但從相對值來看仍然有所不足,按照世界銀行在1994年的《世界發展報告1994:公共設施的發展》中的說明,發展中國家的基礎建設投入應該占到全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9%-15%[3],而我國的占比還遠遠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公共設施投資需要的資金極為短缺。

同時,公共設施建設資金也存在地區分布不均衡的問題。中國東部沿海城市的資金“洼地”作用尤為明顯,雖然國家以轉移支付、優惠政策等方法向西部輸入資金,但由于西部經濟條件的限制,資金的流動缺乏主動性,并且由于我國大型國有銀行的統籌規劃可能會導致中西部地區缺乏足夠的資金來源,資金將以“中西當地大型國有銀行分行-總行-東部分行”的形式轉移,使得資金的地域差異進一步擴大。

三、地方性商業銀行參與公共設施投資探究

地方性商業銀行以政府投入資金為主,從產業組織理論的角度看,這既是對傳統的銀行市場分布的沖擊,也是為銀行業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充分發揮了市場化競爭的作用,使得整個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1.直接政府貸款

地方性商業銀行參與地方具體項目主要在公路、鐵路、土地開發、城建等方面。而其中土地開發和城建又是參與業務的重點。以前的土地開發與城建有BT、BOT等多種方式,而現在又開始PPP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探索,資本的合作必定對政府融資管理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而地方性商業銀行可以有效地彌補政府在融資方面的不足,有利于政府融資的規范化和常態化。

如上表所示,華融湘江銀行對公共項目貸款占自身比例達9.59%,位于本銀行貸款行業分布第五名,洛陽銀行對公共項目貸款占自身比例達4.94%,位于本銀行貸款行業分布排行第四名,成都銀行對公共項目貸款占自身比例達3.81%,位于本銀行貸款行業分布排行第六名,而徽商銀行對公共項目貸款占自身比例達8.93%,位于本銀行貸款行業分布排行第三名。

顯而易見的是,公共項目建設在地方性商業銀行貸款對象中處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很多項目不受到股份制銀行和國外銀行的青睞。而國有銀行雖然在公共項目市場中有一定的市場基礎,但是其存在銀行垂管的情況,對于地方政府而言與其合作不如與地方性商業銀行合作那樣方便高效。且從另一個角度說,地方性商業銀行的利潤很大一部分會上繳給當地政府,實際上從整體全局的角度來看,與地方性商業銀行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政府財政的壓力,有利于政府進一步穩固現金流,也有利于其在更多的方面進行財政支出。

2.投融資平臺

作為一個地區的政府性金融機構,地方性商業銀行可以充分地聚集當地的閑散資金,并且以成熟的衍生金融工具形式來操作運營。通過這一融資平臺可以提高融資效率,加強融資透明度,通過分散化決策,減小投資的風險負擔。從公共設施的性質來看,一般可經營性的公共設施更受到社會資本的青睞,但是公益性的公共設施也可以通過政府立項的方式來使得投資獲得充分的收益。

另外地。公共設施的建設往往會給當地帶來規模經濟效應,作為公共設施投融資平臺的地方性商業銀行不僅僅可以在公共設施方面有所建樹,更能夠在日益繁榮的資本市場中取得更多的收益。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其正外部性將會對地方性商業銀行的發展產生更為有利的影響。

四、地方性商業銀行市場參與的優勢評析

1.政府與市場的身份不沖突

地方性商業銀行相比于政府來說首先自然是強化了市場參與者的職能,從而能夠更為直接顧及社會效益和外部性。從另一個方面,作為監管者,地方性商業銀行只有監管現金的權利,而監管具體工程的權利留給了政府部門,加強了專業化也減輕了行政負擔。當然,地方性商業銀行作為專業的金融機構比單純的政府部門更為投資者所信任,所以其聚集資金的能力更強。

更為重要的是,地方性商業銀行的資金沒有全國統一籌劃的機制,資金最高上繳到省級總行,故一個地區的資金能夠充分的運用在地方的公共設施的建設中去,可以有效的擺脫其他地區的資金洼地“牽引”作用。減少國家與政府的轉移支付壓力。

2.投資新模式的政府新主體

新興的PPP、BOT等模式中,政府往往只是作為一個“出錢人”而不是一個“投資人”,對于風險的管理、成本的控制以及資金的監督都沒有足夠的手段實施。但是政府可以委托地方性商業銀行管理政府資金,并代表政府參與到投資新模式,成為更高效的市場主體。

篇(4)

“西咸一體化”的構想最早是在2002年由陜西省政府部門提出。而真正得到落實卻是在2009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并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內容指出“加快推進西咸一體化建設,著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目標[1]。到2011年5月31日,西咸新區全體干部大會在陜西省政府召開,西咸新區管委會領導班子正式成立。同年6月10日,陜西省政府出臺《西咸新區總體規劃》。2012年2月20日,國務院已正式批復《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西咸新區成為西部重點建設城市新區,此時西咸新區的建設正式步入正軌。

一、咸陽市體育公共設施現狀

(一)體育公共場地設施不完善。實地調查表明,投入不足是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體育公共設施較為單一,大多以小區內休閑娛樂的體育公共設施為主,缺少像籃球場、羽毛球場和乒乓球場這樣的競技型體育的體育公共設施,從而導致了居民對休閑體育項目選擇性的限制,迫使閑暇之余居民對體育的興趣缺失。

(二)體育公共設施的分布不均。體育公共設施的完善程度在大部分城市都是以市中心為圓點向周邊擴散,咸陽市也不例外。體育公共設施以市區中心較為健全,而鄉鎮村這些市區周邊的地區,體育公共設施建設顯得遜色許多。咸陽市主要體育公共設施大多集中在市區,由于居民住所的原因,有些居民居住地離體育公共設施距離較遠,使得居民參與體育鍛煉頻率不高,降低人們對體育休閑健身的積極性。不光如此,體育公共設施的分布不均還直接影響到鄉鎮村體育公共設施建設的發展,并且阻礙了鄉鎮村對公共體育服務的正常運行。

(三)缺乏體育公共設施的管理和后期維護。對目前的體育產業發展與需求而言,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大多數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尤其是鄉鎮村的體育公共設施,長年累月的自然現象作用,許多體育公共設施出現了老化或者生銹等問題以及人為損壞后沒有專業人士維修,居民對其質量及其管理評價度不高。另外現有的市區體育公共設施未能很好地引入人文關懷理念,對環境狀況的影響比較大。

(四)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當前,在城市建設規劃中,體育場地設施建設規劃作為其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受到了重視,國家先后出臺了《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用地定額指標暫行規定》及《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定》等法規,以確保城市體育場地設施建設落到實處[2]。例如《規定》要求區級社區需有1.5至2.0萬座位的體育場一個,2000―4000座位的體育館一座,居住小區需配備體育場所200―300平方米M千人,并且國家對新建小區體育設施配備標準也做出了嚴格規定[3]。國家對體育公共設施的建設扶持相對較大,但地方政府受重視程度不高,監管不到位。實際上,在咸陽市內擁有的體育場或體育館的區級社區少之又少,即使現有的體育場或體育館規模也差強人意。居民小區內,僅存在必要的體育公共設施,像競技型體育場所卻寥寥無幾。

二、發展對策

(一)加強社區體育公共設施的普及。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標志,體育事業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在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體育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4]。體育文化已經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也不斷的提高,同時也對閑暇時體育休閑的選擇性有更高的要求,新鮮的體育娛樂設施無疑會對當代人們的興趣產生極大的沖擊。所以普及完善的體育公共設施,不僅能滿足當代人們對體育休閑的不同需求,還可以更使人們深層次的認識體育,熱愛體育,同時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根據人口的密集程度,規劃體育公共設施的建設。社區體育作為國家體育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我大力倡導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全民健身計劃的有效實施途徑。工作的繁忙迫使民眾閑暇時間較短,而體育公共設施最主要的就是其本身的實用性。所以體育公共設施的建設位置首先應選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如廣場,公園,小區住宅附近等,如此方便人民日常鍛煉身體,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使人民更愿意接受體育,融入體育,進而增進發展全民健身的計劃。其次,在咸陽市鄉鎮村體育公共設施的建設過程當中,由于居民相對較少,而占地面積又相對較大的地區,選定體育公共設施的建設位置應該選在人們交通便利的地方,確保人們不會因為沒辦法出行,而導致的體育休閑的停滯。

(三)根據不同年齡人群的需求體育建設適應的體育公共設施。在周西寬的《體育基本理論教程》明確指出體育鍛煉在內容,具有更大的選擇性。對體育鍛煉內容及方法的選擇,必須依據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職業和性別等不同人群進行選擇[5]。所以說不同年齡層次有著不同的體育休閑選擇。

就咸陽市而言,青少年正是身體發育的年齡,青春期的作用促使青少年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再加上活潑好動這一特性,課余休閑則會把運動、娛樂相結合。對于這種人群的體育公共設施建設,我們必須堅持創新,在創新的同時還可以引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便利的體育公共設施,做到發揚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和創新雙贏,促進咸陽市青少年在運動中更好的成長,并使其從小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壯年期。人們對體育有了一定的了解,便開始對一種或者幾種競技型體育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于這一部分人群的體育公共設施建設,我們必須把“競技”擺在首要位置。然而隨著祖國經濟的不斷增長,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在對體育休閑的選擇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可以從環境上做文章,一個好的環境使人放松,使人舒心。利用咸陽獨特的地理優勢“咸陽湖”,在咸陽湖周邊大力建設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等一些競技型體育公共設施,使壯年期的人們在心情愉悅的條件下進行運動,確保其在一天忙碌的工作后得到壓力的緩解,旨在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老年期。隨著近幾年廣場舞文化的不斷擴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參與其中。說明體育運動已經非常普及,抓住這一點,在體育公共設施的建設過程中,一定要秉承“安全”這一理念。老年人由于身體結構的原因,使其不能進行激烈的運動或者長時間進行運動。在自己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我們也要為體育公共設施的安全負責。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西咸新區建設的大背景下,遵照國務院批復的精神為主要綱領,充分抓住強化建設這一機遇,對咸陽大力發展體育產業進行深入剖析,并做出長遠的發展規劃。以民為本,了解咸陽市居民對待體育的態度,以及體育鍛煉的目的,提高鄉鎮村居民對體育的熱愛程度,同時完善體育公共設施和體育公共服務。在建設體育公共設施的方面,建議當地部門在現有的場地、設施基礎上,改建或擴建體育公共設施,為就近居民提供多樣化的體育休閑活動。

(作者單位: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 楊西勇,薛海濤.西咸新區背景下咸陽市體育產業市場發展趨勢研究[J],體育觀察2015,(3)

[2] 尹玲.關于我國社區體育場地設施存在問題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28-31.

篇(5)

中圖分類號:TU984.1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24-0184-01

公共設施即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為滿足社會公眾的需要而提供的公共建筑或基本設備,例如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文化娛樂設施、交通設施、體育設施、郵政電信設施、商業金融設施等,由此可見公共設施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和公益性,其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公共設施不僅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城市的建設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一、公共設施有利于城市建設發展規模的擴大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經常會在原有的較關鍵或社會影響力較大的公共設施的基礎上進行新城區的建設,從而使城市的規模得以擴大,由于公共設施的存在會提供一定的就業機會,所以會吸引大量的人向公共設施附近聚集,而為其提供生活所必須的物品及住處的產業也會隨之入駐,使其周邊形成相對繁榮的區域,使原本處于城市周邊的地域逐漸被劃為城市規劃的組成部分,例如動車城株洲市,甚至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漸代替老城區,成為城市發展的重點。例如蘇州市在其老城區東西兩側公共設施的基礎上建成了新加坡工業園區和蘇州街區;鄭州市在其東南公共設施的基礎上建成了鄭東新區,在城市周邊大型公共設施的基礎上發展新城區已經成為現階段城市空間及功能向外拓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大型基礎設施周邊已經具備了居住、生活、商業等基本雛形,當在此基礎上進行城市建設時,其與原有城市中心就可以形成新的系統結構,使城市開發具有動力支持。政府通常按照此建設思路,在進行區域開發時會先將市中心某些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公共設施移至建設區域或在建設區域設置分機構,并在其基礎上進行物質生產、流通等條件建設,從而帶動新城區的發展。例如某市想將西南方向的空地納入城區建設中,就會在其針對性的城市建設前,將市區中比較有影響力的某些學校、醫院引入新城區,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基礎實施建設。

二、公共設施為城市建設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公共設施是城市居民生活所必須存在的場所,如果沒有公共設施的存在不僅城市居民的就業崗位會大量的消失,城市居民的收入會大幅度縮減,而且城市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都難以保障,所以城市建設發展需要有公共設施為其提供最基本的支持,公共設施具有強烈的公益性,所以其存在和發展都是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為前提,例如作為教育公共設施的學校,其存在可以為社會提供所需“知識型”人才,而人才儲備也是城市建設發展的基本保證,社會公共福利設施及政府管理設施可以保證城市發展的規范性,使城市發展建設的大環境得到保證,為其提供持久動力。例如城市中的文化娛樂設施的存在,可以豐富城市居民的業余生活,在無形中抵制了不良習慣在城市中的蔓延,為城市的良性發展提供可能;交通公共設施的存在和不斷完善,為城市進行經濟活動提供支持,使城市建設發展獲得經濟保障等,由此可見,公共設施不僅有利于新城區的出現,而且可以促進已出現城市的深化發展。

三、公共設施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衡量指標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及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些大型城市出現,例如北京、上海等,其不僅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代表,甚至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領頭羊,而其公共設施建設水平更是超出其他中小城市,可以說公共設施現階段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衡量指標,代表了城市發展水平和未來發展的潛在動力,例如醫療衛生公共設施水平、教育公共設施水平、交通公共設施水平等大型城市都要明顯高于中小型城市,而這將會吸引更多的人涌入大型城市,促進其進一步發展,有些城市為了顯示其綜合實力,甚至花費巨資打造高水平的公共設施,以吸引大眾的眼光,例如武漢市花費巨資建設武漢長江大橋、大連市建設海洋公園等都是試圖通過公共設施建設,擴大城市的影響力,從而吸引更多的外來居民及外來資金,擴大城市建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將超出物質文化,所以,公共設施建設在城市建設發展中的作用會愈加突出。

四、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公共設施雖是城市建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需要消耗大量的建設成本,但其反過來會為城市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推動其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已經成為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衡量指標,所以應全面的認識公共設施與城市建設發展的關系,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公共設施建設。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1概述

城市公共設施分布不是孤立的,它們與城市特別是其中的居住用地和綠地的分布與組織緊密相關,因此應通過規劃進行有機的組織,使其成為城市整體的一部分。公共設施建設項目要成套地配置。配置的含義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指整個城市各類公共設施建設應該配套齊全:二是指在局部地段要根據公共服務設施所服務的對象及性質,配置相應的設施,以方便群眾。各類公共設施要按照與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確定合理的半徑。根據服務半徑確定其服務人數的多少,推算出公共設施的規模,不同服務設施有不同的服務半徑,應根據各城市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合理地確定。公共設施的分布要結合城市交通組織來考慮,公共設施的建設要根據使用性質及交通狀況,結合城市道路系統和地塊情況統一安排。城市的改建、擴建,要充分考慮原有的公共設施,通過合理的留、并、遷、轉、補等措施進行調整和充實。公共設施建設要考慮合理的順序。在按照規劃進行分期建設的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應與不同的建設階段的城市規模、發展速度和居民生活的改善過程相適應。

這樣,在城市建設時期既能保持必要的公共設施,又不致過早或過量建設,造成投資浪費。

2城市主要公共設施的規劃與建設

(1)城市文化、體育設施的建設:任何城市的發展,首先決定于它的經濟基礎,取決于物質生產的進步和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也就是物質文明的建設,但是,一個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設,不僅是它的經濟基礎的反映,而且反過來給經濟活動以巨大的影響,兩者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型城市,應當兩個文明一起抓,注重搞好文化設施建設。體育在世界上被視為民族精神的櫥窗、社會文明的主要標志。它是任何社會都需要發展的,在社會主義社會要求發展得更為迅速更為普及。一個民族,如果體育不振興,就不能成為充滿活力、文明健康的民族。在城市建設上,過去往往忽略體育設施的建設,許多城市在制定發展規劃時,在新建居民區、學校、廠礦時,沒有或很少給體育一席之地。這樣,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體育場地不足的矛盾就越來越尖銳了,鑒于這種狀況,國家體委要求省轄市和地市縣逐步做到“兩場一房一池”,即擁有400m跑道的田徑場、帶看臺的燈光球場、一個訓練房、一個游泳池。這是舉辦運動會最起碼的要求。作為小城市,雖然從客觀經濟條件上遠不如省轄市和其他大中城市,但也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充分重視體育設施的建設,逐步建立比較完善的體育基礎設施,健全各類體育組織,普及群眾體育活動,使體育成為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2)城市商業網點的建設:隨著城市的出現和發展,商業網點就作為實現商業行為的場所而同時存在和發展著。

雖然由于城市規模和性質不同,城市商業方面存在著程度之別,但商業總是不可缺少的。城市體現商業功能的物質條件就是商品、商業從業人員和商業網點設施。商業網點設施是商品流通的支撐點,它的數量和質量對于活躍市場、發展商品生產有著重要作用。城市商業網點承擔著促進城鄉商品流通和為城市居民提供基本服務的任務,是公共設施中與居民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基本設施,城市商業網點的數量、水平及服務內容,體現了城市商品流通程度的高低,也反映了居民消費觀念的一個側面。規劃建設好城市商業網點,有利于推動城市商品經濟的繁榮與發展。所以,在城市布局中,要安排好商業網點的分布,合理增加數量,提高質量,做到行業配合,布局得當。

3配套公建的規劃布局

(1)商業服務與金融等有關項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區各級公共活動中心。在使用方便、綜合經營、互不干擾的前提下,可采用綜合樓或組合體。基層服務設施的設置應方便居民,滿足服務半徑的要求。居住區內公共服務設施是為區內不同年齡和不同職業的居民使用或服務的,因此公建的布局要適應兒童、老人、學生、職工等居民的不同要求。同時各公共服務設施又有其自身設置的經濟性和要求方便居民使用等共同特點,從而可將有利經營、互不干擾的有關項目相對集中形成各級公共活動中心。一般由百貨商店、專業商店等商業服務項目和銀行、郵電局(郵政所)等金融郵電項目,文化活動中心等文體建筑組成。根據居民生活需要有的項目要適當分散,符合服務半徑、交通方便、安全等要求,如醫院、幼托、學校、綜合基層店、居民存車處等,對于可兼為外來人流服務的設施宜設置于內外人流的交匯點附近,以方便使用和提高經濟效益。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是與規劃組織結構類型、組團劃分、道路和綠化系統反復調整、相互協調后的結果。為此,其布局因規劃用地所處的周圍特質條件、自身的規模、用地的特征等因素而各具特色。對公共活動中心,宜將可連帶銷售,又互不干擾的項目組合在一個綜合體內,以利綜合經營、方便居民和節約用地。

(2)配套公建的規劃與建設:根據各地居住區規劃的實踐,為滿足3~5萬居民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務設施,應配建派出所、街道辦、綜合百貨商場、理發店、綜合修理部、文化活動中心、門診所等;為滿足0.7~1.5萬居民要有一套基本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務設施,應配建托幼、學校、糧油店、菜店、綜合副食店等,為滿足300~700戶居民要有一套基層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務設施,應配建居委會、居民存車處、綜合服務站、綜合基層店、早點小吃、衛生站等。基本原則是當居住區的居住人口規模大于組團、小區或居住區時,公共服務設施配建的項目或面積也要相應增加,當居住人口規模大于居住區時,可增配醫院、銀行分理處、郵電支局、豆制品加工等,以滿足居民多方面的日益增長的基本需要。

4結論

總之,公共配套設施的建設應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同時投入使用。居住區的公共服務設施不配或少配會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晚建了也會給居民生活造成困難,如不及時配建小學,小學生要回原居住地上學,長途往返十分不便。晚建了派出所就沒有地方辦理戶口遷移等手續或至本區外兼管的派出所去辦理,造成管理和使用不便。

篇(7)

關鍵詞:

公共設施 系統化 情感體驗

中圖分類號:TU985.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15) 05-0078-02

城市公共設施在提供城市居民生活便利的同時也是城市的一道風景,其設計的本土化是眾多城市及城市街區在塑造城市特色統一形象時使出的一張王牌。本土文化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是該地區、民族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習慣和思維特征的結晶,是一種獨創的文化形式。在公共設施設計中合理地融入城市文化要素,對于形成城市良好的視覺形象和鮮明的城市文化印象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城市公共設施種類眾多,在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生理需求的基礎上,公共設施設計中對于用戶情感體驗的關愛也成為設計師所必須關注的話題。本文將以本土化設計為背景,以系統觀和情感體驗為研究出發點,分別對涉及功能關愛、城市印象、城市情感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展開深入探討。

一 基于系統觀的公共設施設計研究

系統觀是從整體、全局、相互聯系上研究設計對象的有關問題,強調設計的整體性及要素之間的相互滲透與協調。系統觀的思想衍生出一種科學的、系統的設計方法,該方法將傳統模式的產品設計從戰術提高到了戰略層面,公共設施的設計亦不例外。城市公共設施主張以城市生活的“人一事一物一場”為系統研究的交互界面,以下三個方面的研究分別從“人物”之間的相對微觀系統和“物一場”之間的中觀系統展開探討。

1.公共設施產品開發的本土化思考

公共設施是服務于公眾生活的功能性產品,其設計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但隨著地域差異關注度的提高,不同地區的同類公共設施的功能與形態差異化設計也逐漸體現,如產品功能形態、材料選擇、尺寸確定、色彩搭配等。而針對不同種類的產品,在開發設計中思考內容與方向的差異性應更加明顯,以下研究從具有較強共性的三個方面進行。

功能形態方面,我國南北氣候條件差異大,南方潮濕多雨,北方則相對干燥,因此公共設施設計的差異化也應有所體現。以公交候車亭為例,公交候車亭包含頂棚、立柱、休息座椅、站臺、站牌等部分,在設計中主要針對其結構形式、頂棚形態、休息設施等方面進行設計思考。根據氣候條件的不同,在公交候車亭設計時應考慮的問題也出現了如表1中所示的區別。

尺寸方面,我國衛生學專家唐錫麟教授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馬立廣等人的研究資料顯示,我國不同行政區域的人群身高具有一定的差異,其中馬博士的研究中提到,隨著地理緯度的升高,我國成年人身高呈現出逐漸升高的趨勢。而近些年的統計數據也表明我國男女身高最低與最高的省份,平均身高差至少在6cm以上。基于此,在公共設施設計中涉及確定高度上下限、適宜作業高度等人機尺寸時,設計者應在參考“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的國家標準的基礎上,結合該地區的區域性數據差異,進行適當調整,以體現公共設施設計的地域服務性。

色彩方面,眾所周知,我國各民族有明確的色彩使用愛好與禁忌,古人云:“入鄉問禁,入境隨俗”,在本土化的公共設施設計中,合理的色彩選擇與搭配是對當地民族文化最基本的尊重,并能有效地推動該地區特色文化的發揚與傳承,直觀地體現出城市的文化特色。

2.城市意向在公共設施設計中的體現

十以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色越來越濃。曾指出:“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軟實力。”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要求中也提到,新型城鎮建設要“讓城市居民望得見山、看得到水、記得住鄉愁”,對城市化建設的生態文明和文化傳承提出了建議與要求。

公共設施設計在推動城市文化傳承方面有其獨到的功能,尤其在城市形象的整體塑造方面。如何讓用戶在城市里能“記得住鄉愁”,設計者必須探尋能引發“鄉愁”體驗的視覺要素。中國諸子百家提出了許多博大精深的思想,在幾千年的文明傳承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以長江文明、黃河文明及北方草原文明為源頭,發揚并傳承開來。(圖1)

在公共設施設計中,找準城市或某個街區的視覺意向尤為關鍵。為提高設計的針對性,廣泛的用戶和地域文化研究勢在必行。比如圖1所示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公共設施設計,分別針對太極發源地河南焦作、園林城市蘇州、北京前門大街的城市或街區意向展開,有效地體現了當地的地域文化特征。

3.地域生態特征的可持續性體現

城市是人與生態環境矛盾的突出所在,正如上述提到,城市居民有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生態需求。公共設施與自然環境應遵循和諧相處的原則,順應自然發展趨勢,有節制地改造和利用。

2013年12月,國務院首次界定全國的262個資源型城市,其中衰退型城市有67個。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讓城市建設的決策者和執行者都對本地資源的合理化使用與保護有了更強烈的意識。各種生態能源的運用呼之欲出,我國各區域城市都有相應的生態特征與優勢,其能源特色也已經運用在當地公共設施,尤其是路燈的設計中。然而包括太陽能、水力資源、風力資源等自然資源在公共設施設計中的應用并沒有廣泛推廣。圖2所示是一種高速公路路燈的設計,憑借汽車快速行駛過程中形成的風力帶動燈具自身旋轉實現發電,根據高速公路的環境特征進行了針對性較強的設計。

有效的資源整合和城市生態能源的運用,對于公共設施的可持續性發展意義重大,同時也能大大地減少城市建設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傷害,在城市發展、公共設施建設、自然保護三者之間形成了良性循環。

二 基于情感體驗的公共設施設計體系

1.公共設施設計的安全與安全感體現

在網絡搜索引擎中輸入“公共設施安全問題”,得到了四百多萬條相關結果,公共設施的安全性已然成為社會關注話題的一大熱點。

安全性設計方面,結構的穩固耐用性、適合區域居民行為習慣的操作方式、能夠被用戶準確翻譯的標示符號、基于各種身高人群的合理尺寸設計等是解決公共設施設計的生理安全所必須關注的問題。

安全感是人類心理對安全的需求,是一種感性體驗,安全感的獲得基于生理安全的基礎之上。調研發現,城市居民的安全感獲得主要與城市整體治安水平、社會保障、生活便捷性、信息公開程度等要素相關。因此,能夠帶來安全感體驗的公共設施設計,要考慮居民的隱私保護需要、信息獲取便捷性、人際交際空間合理化等多方面的情感需求。在設計實踐中對于產品形態的結構、產品易用性、人機數據、行為方式、特殊群體關愛等多方面有針對性地展開深入研究,一方面滿足用戶對安全感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解決公眾在情感需求上存在的矛盾。

2.城市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的表達

心理學上講,認同感是歸屬感的前提,認同感會幫助人產生歸屬感,而歸屬感則會讓人想留下來。調研發現,城市歸屬感的獲得與人、事、物等多重因素相關,而“物”則包含了城市的公共設施建設。社區社會學研究者張佳蓉教授曾提出,“居民對所處社區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在某種意義上表現的是對社區設施的認知和滿意度”。而同樣作為城市組成部分的城市街區設施的設置與設計也具有相似的功能。

就地域化的公共設施設計而言,歸屬感的獲得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形態設計,“物”歸屬感的激發是基于對“人”與“事”的認知,設計者需從具有深刻影響的“人”與“事”入手,從各個維度找尋出可以物化或形象化的視覺元素,并合理地運用在相應的公共設施產品的設計中,以體現其主題性的內涵;二是設施設置方面,公共設施的服務類型、管理辦法需要因地制宜,給用戶以溫暖的體驗,讓用戶有強烈的被信賴感。如我國以杭州為首的城市公共自行車租借系統,一方面使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合理限時內免費使用的政策讓用戶感覺到了城市如家的態度。

3.以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為目標

幸福感是人類基于各類需求滿足之后而產生的愉悅情緒。讓居民幸福也是我國“十二五”規劃中各地政府工作報告涉及的高頻詞匯。我國自2007年開始舉行“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評比,“幸福感”也成為衡量居民生活質量與社會發展水平的軟測量指標,在歷年評比榜單中,杭州以絕對有優勢的出現率和頻繁高居榜首的姿態被稱為“幸福感升級”的城市。杭州自1990年開始就出臺了《城市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基本配套規定》,此后依據新形勢的發展多次修改完善,對居住區的文化、體育、養老設施等配套建設條件加以調整。以服務居民為目標,提升居民幸福感為己任,體現了政府層面對城市公共設施投入的積極態度。

篇(8)

一、引言

在現代社會類別繁多的公共產品中,公共工程是極其重要的一種。它們一般耗資巨大,耗時長久,建設難度往往超乎一般私人部門能力所及,而且它們對于現代社會的公眾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于提高公眾的生活福利意義重大。公共工程的建設具有外部性,一項公共工程建設與否,在何處建設,由誰出資建設,由誰負責施工,建成后歸誰所有,以及如何運營以滿足公眾日常需求等等問題的決定往往會涉及到許多人的切身利益,因而成為整個社會關注和爭論的焦點。

按照傳統的公共產品供給理論,公共工程的建設主要由以政府來完成。在現代社會,特別是二戰之后,由于經濟發展迅猛,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公眾開始對各種各樣的公共設施產生了強烈的需求。此間,無論是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還是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都出現了政府大舉投資建設公共工程項目的熱潮。然而政府所掌握的資源畢竟是有限和稀缺的,由政府一手包辦公共工程的建設,不僅出現了工程建設效率低下,進展緩慢,預算透支等情況,而且也使得政府機構急劇膨脹,政府負債累累,不堪重負。之后在西方出現了一場所謂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就是對這種情況的反思,依據分權、競爭和激勵的原則,私人部門開始進入公共工程的建設領域,出現了公私合作的各種形式。然而,私人部門的介入雖然讓政府從沉重的財政負擔中有所解脫,但卻引起了諸多爭議,至今相關的爭論依然沒有停息,對于如何為公共工程項目選擇合適的建設模式仍然沒有定論。正因為如此,對于公共工程項目建設模式的分析,進而尋求公共工程建設的適當模式,顯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特別是我國正處在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時期,這就顯得特別重要。

本文主要對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模式的現狀進行梳理,并從公共模式、私人模式、混合模式等角度來探討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模式現狀。

二、公共工程項目建設模式的現狀分析

(一)公共模式

公共工程項目建設的公共模式,即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完全由公共部門來主導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公共部門決定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直接負責公共工程項目的施工任務,并且直接為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承擔所有的成本,直接經營和維護建成的公共設施,自然也完全對這些設施擁有產權。

由于建設活動各環節主體的公共部門的不同,這一籠統的公共模式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不同的類型。

1. 政府主導的建設模式

政府主導的建設模式意味著,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由政府獨自決定工程建設與否,并且由政府所投資成立的公共企業負責公共工程項目的具體施工,政府通過其公共支出完全承擔整個公共工程項目建設的建設成本,在這些公共工程項目建設完成后,政府通過設立專門的機構來進行經營,自然這些建成的公共設施的產權也是歸政府所有的。至于政府為公共工程所承擔成本的補償,則有兩種途徑,其一是通過征稅,其二則是通過向使用這些公共設施的公眾收取使用費。

由政府來主導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主張政府在允許自由市場中的個人為了追逐利益而充分競爭的情況下,還應擔負三大職責,其中就有為社會提供公共設施這一項。

由于公共產品的外部性破壞了自由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能力,公共產品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刺激了人們免費搭車和無節制消費的欲望,造成了由私人提供的公共產品數量不足,由政府來提供公共產品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政府擁有所有公民讓度出來的權力,它能夠通過稅收向它認為應當為其所消費的公共產品提供成本補償的公民強制性地收取稅款,以此來杜絕免費搭車的現象。

對于某些純公共產品來說,比如收入再分配,由政府提供或許是唯一的選擇。然而,對于所有的公共工程項目來說,完全由政府來建設的話,卻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第一,對于絕大部分公共工程項目來說,它們是準公共產品而非純公共產品。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是為了獲得有用的公共設施,這些公共設施或者是提供既定服務的建筑,或者如高速公路、橋梁等具有“進入”和“通過”性質的區域,或者如供、排水系統,電力系統,網絡系統等具有能控制的“傳輸”性質的線路系統。這些設施都可以認為是對外有一定排他性,對內有一定限度的非競爭性的產品。也就是說,收益的人群是可以大概確定的。因此,如果能夠讓這些收益人來補償假設成本的話,就不必使用政府的強制征稅的方法了。

第二,隨著公眾對公共設施的需求與日俱增,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越來越多,如果這些工程都必須由完全由政府建設的話,政府必將要征收更多的稅收,而政府本身機構的規模也將愈加膨脹。過多的稅收會影響市場的活力,而且也減少了手頭缺錢的公眾進行福利選擇的機會,而且,對于一個掌握著數量如此巨大的政府來說,它自我膨脹的欲望會愈加強烈,對政府的約束和監督將變得更加困難。況且,對于對公共設施的無窮無盡的需求而言,整個社會的資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而政府為追求政績總趨向于竭力滿足所有的需求,對于那些需求并不急切的工程來說也是如此,這樣將會導致整個社會資源的枯竭。

第三,政府的稅收還發揮著整個社會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征收越多,這種收入再分配的效果就越明顯,就在社會公平的問題上產生更大的影響。政府因為要進行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向公民征稅,必須考慮到各社會階層的承受能力,必須保證他們的公平。這種收入再分配的行為是強制性的,政府的大規模稅收卻很難完成維護社會公平的任務,這往往由于某些強大的利益集團和“體制內”的既得利益者的影響而使該任務發生偏差。

第四,那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關系,這可以推廣到上一級政府和它的下級政府之間的關系。在集權制的政府體制下,往往會出現一個嚴重影響社會公平的情況,那就是上級政府集中其下屬的所有政府的稅收來建設某一個地區的公共工程,而那個地區往往就是該上級政府的駐地。這相當于該政府轄區內所有的公民都在為該政府駐地的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買單,卻沒有和該駐地的居民一樣可以享受到這些公共設施帶來的福利。這是不公平的。這會引起地區間的發展差距,而引發這種差距的原因竟然是由于上級政府對其直接駐地的偏愛(當然該政府的工作人員就是這些公共設施的收益者),這是讓人難以接受的。在我國,嚴重的城鄉差距就是這樣的一個明顯的例子。

因此,如果所有公共工程項目都由政府來建設,將是不經濟的,也是不現實的,還會帶來潛在的對社會公平的不利影響。

2. 社會主導的建設模式

由社會主導的建設模式,就是由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組織來代替政府在公共工程項目建設中的角色。

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組織就是指公民社會中那些各式各樣的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本文認為,在社會主導的建設模式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的那些公共組織可以依據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與組織成員是否有直接利益關系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其一為自治型的公共組織,另一則為慈善型的公共組織。

(1)自治型公共組織主導的建設模式

自治型的公共組織由社會上各色各樣的人組成,雖然大體來說,某個組織的成員在社會身份上總會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性,但他們畢竟從事著不同的職業,有著不盡相同的教育背景和收入,甚至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一般居住在同一社區的情況會更常見)。這些組織或許有常設的機構和專職的工作人員,或許根本就沒有,而只是一個松散的利益同盟。一般他們不具有從事公共工程項目施工的生產能力,因此工程的施工還得由公共企業或者私人企業進行。他們一般會擁有建成后的設施的產權并負責日常的經營維護,最關鍵的是,這些公共組織將承擔建設成本,而資金的來源則是組織成員的捐獻。它們的成員往往會是這些公共工程建成后的受益者。他們傾向于投入到那些產權界定清晰的具有強烈的俱樂部產品性質的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中去,比如他們所屬的社區的學校、醫院或者公共圖書館等等。

很顯然,由社會主導的建設模式的實質在于:與政府主導的模式相比,前者更直接地明確了由工程的受益者承擔建設成本的原則,由相關的社會成員以協商合作的方式對工程建設做出貢獻,而不是由政府向全體公民強制性地征取稅收。由于這些組織的成員的出資額是他們內部協商決定的,這有利于更深層次的社會公平的實現,即每個人依據其經濟能力對公共設施的提供進行適當的成本補償。

總之,相對于政府,這種以利益和鄰里關系為基礎結成的互助和自治性質的組織顯然是松散的,不太可能對其工作效率抱有過大的期望。而且他們愿意投資建設的工程項目往往只是集中在較小范圍內的小型工程。

(2)慈善型公共組織主導的建設模式

至于慈善型的公共組織,他們的投資于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并非是由于他們的成員會受益于這些公共設施,而是出于一種利他主義的情結。“慈善”或者“利他主義”這樣的描述或許會和經濟學上理性、自利的經濟人假設產生矛盾。利他主義者們雖然不追求對于他們付出的成本的經濟補償,但是同樣卻可以獲得內心的幸福和滿足,這和消費產品所獲得的內心滿足并沒有什么不同,他們得到的只不過是有著同樣效用的不同形式的補償罷了。

與自治型的公共組織不同,這些慈善型的公共組織往往由常設的機構和專職的工作人員負責組織的日常工作,但是這些從事日常工作的工作人員并非組織資金的來源。組織的資金來源很大程度上源于社會上個人和企業的捐款。他們把這些錢投入到他們認為有利于增進社會福利的工程項目的建設中。

這些組織同樣幾乎都不具有生產能力,他們也必須委托公共企業或私人企業從事具體的施工,不過他們是成本的承擔者,擁有設施的產權,而且傾向于直接經營這些設施。因為這些組織的慈善性質,所有他們往往更加愿意投資那些能夠幫助貧窮階層的公眾提高生活質量從而增進社會公平的公共工程項目。這些組織的規模大小不一,有些會具有令人吃驚的財力,他們發揮更多的是一種對社會福利的調節能力。

因此,自治型的公共組織對于較小范圍內產品清晰的具有俱樂部產品性質的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十分熱心,而且相當有效,同時充分體現了社會公平的原則。慈善型的公共組織則更愿意充當社會福利的調節者,投身于那些能促進社會公平的公共工程。

(二)私人模式

公共工程項目建設的私人模式是指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完全由私人部門掌控的一種建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公共工程的建設與否完全取決于私人部門的決定。私人部門將完成實際的施工,成本的承擔以及工程完工之后對公共設施的經營和維護,而且私人部門將對該公共設施擁有產權。

同樣的,依據成本承擔主體的不同,可以將該模式分為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由私人企業以營利性的方式提供,一種是私人部門的慈善性提供。

1. 完全基于自由市場經濟的建設模式

完全基于自由市場經濟的公共工程項目建設模式,就是把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純粹地看成一種純私人產品的提供,完全由價格機制來調節該工程建設的需求與供給。因而,自由市場上的私人企業會通過對未來收益的預測來決定是否建設某一公共工程,工程的施工由私人企業完成,成本由私人企業承擔,并通過公眾為使用該公共設施所支付的使用費來獲得補償成本。自然,私人企業將擁有該公共設施的產權。

市場經濟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經濟制度。福利經濟學的觀點認為,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自由市場經濟的環境不僅可以有效配置資源,達到帕累托最優,而且還能在外部進行收入分配之后重新達到帕累托最優。

然而,要滿足使市場發揮如此完美作用的條件其實是不太可能的。而經濟活動中的外部性就會極大地影響到市場作用的發揮。公共產品是外部性的極端形式。對于公共產品,由于它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人們往往樂于無限制的、掠奪性地使用這些資源,導致了所謂的“公地的悲劇”,而且在市場中,自利而理性的人們還往往喜歡并善于逃避為享受這些公共產品而應承擔的合理成本,這就是所謂的搭便車的問題。這樣,在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私人部門肯定不會樂意承擔這種收不回成本的產品,進而造成公共產品的供給不足,從而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損害了社會成員的福利。即使對于公共工程項目這種比較接近于私人產品的準公共產品的提供來說,完全基于自由市場經濟的建設模式也會帶來效率的損失。

因此,對于受益人相對容易確定的公共工程這個公共產品而言,完全基于自由市場經濟的建設模式還是能夠調動市場經濟中的各種生產要素的,能夠一定程度上刺激私人部門的資本進入公共工程的建設領域,為公眾的福利提供更多的選擇。但是,這種“自由”也可能會產生效率的損失,而且它基本沒有為社會的公平作過任何主動的嘗試。

2. 基于慈善的建設模式

基于慈善的建設模式,是一種極其特殊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處于一種難以預測的狀態中。某些具有利他主義精神的個人或者企業將會為公眾提供他們認為值得的公共設施。與社會主導的建設模式不同,這些個人和企業并不通過作為中介的慈善性的公共組織來提供公共工程,而是直接投身于工程的建設中。他們一般不會直接對工程的施工負責,而是把它委托給公共企業或私人企業,也不會直接經營這些公共設施,同樣的會將這項工作進行委托,而且不會企圖擁有該設施的產權(少數情況除外)。他們只是為工程的建設承擔成本,而且不尋求任何補償。

關于慈善模式,其歷史悠久或許超過了許多人的想象,雖然這種“慈善”往往并不純粹,而經常帶有些政治動機。比如在羅馬的共和時期及其后的帝國時期,那些顯赫的將領和皇帝經常會給羅馬城的公民們修建公共浴池和競技場等公共設施以豐富他們的娛樂生活。

慈善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它的不確定性和隨意性。因為在這個模式中,決策的主體是沒有經濟動機的個人或私人企業,他們僅僅是為了提供一個有效的公共設施以增進公眾福利而已,并不一定會有資源利用效率和社會公平方面(比如這個設施是建在一個地方而不是另一個地方,這就關系到了社會公平)的完善考慮。而且,這種利他主義的慷慨,未必會出現在公眾最需要的時候,也未必會出現在公眾最需要的地方,甚至不知道它會何時出現以及出現多少。

對于大多數公共工程的建設來說,基本上都不能太指望這種慈善能夠發揮多大作用。

(三)混合模式

公共工程項目建設的混合模式是對公共模式和私人模式的一種混合。混合意味著在公共工程項目建設模式的各個環節中,公共部門(包括政府、自治性的公共組織、慈善性的公共組織)和私人部門(包括自由市場經濟中的私人企業和出于慈善而介入的個人和企業)都可以各自發揮作用。

混合模式的出現顯然是因為前面所涉及到的那些完全主導式的模式有許多的局限,不僅它們之中的某一種模式無法完善地解決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問題,而且就算它們一起來供選擇也不足以達到目標。因此,混合建設的模式得以出現并已廣泛應用。

對于混合模式而言,由于各個環節的內容都可以不同的主體來單獨決定,或者由他們共同決定,因此在理論上可以有許多的不同的形式。本文這里將著重對公共工程項目建設的實踐中出現的較為成熟的兩種模式進行分析。

1. 政府與營利性私人部門共同提供公共工程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公私合作關系)在某種程度上描述了這種模式的行為方式。這是混合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種形式。

毫無疑問,在現代社會,政府和市場經濟下的私人部門是經濟生活中最重要的兩個主體。他們都掌握著龐大的社會資源,都有強大的生產力。然而如上面所分析的,由他們各自獨立地承擔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對于很多的公共工程項目而言,都會造成或多或少的效率損失和實現社會公平方面的不力。而將政府和市場結合起來,無疑將是一種重要的嘗試。

在這種模式下,政府和私人部門將按照他們所簽訂的合同共同為公眾提供公共設施。兩者之間的合作形式非常靈活,可以是結成一種承包關系,即或者僅僅只是由政府出資讓私人部門為其從事專業化的施工工作,或者由私人部門按照政府的要求和標準同時經營政府已經建成的公共設施(典型的是O&M:operate & maintenance);還可以是完全是由私人部門出資進行公共工程的建設,并按照其與政府的合同要求通過這些設施為公眾提供服務(典型的是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還可以是政府以貨代款的方式授權私人部門按合同規定建設公共工程、擁有和經營這些公共設施一段時間,然后再轉讓給政府(典型的是BOT:built-operate-transfer,這其中也包括了BOT, BOO,BOOT等略作變形的模式)。其他的形式還有很多,如服務外包、DB(設計建設協議)、DBM(設計建設維護協議)、DBO(設計建設運營)、LBO(租賃建設運營)、BLT(建設租賃轉讓)、特許經營(Operation License)、項目融資(Project Finance)等等。

這種模式的目的是要發揮私人企業在市場化的生產和經營中的效率和服務精神,同時也是利用私人企業的龐大的資金來加快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以滿足公眾需求,緩解政府沉重的財政壓力。政府在此間的主要作用是監督和規范私人企業的生產和運營活動,最大限度地保證公眾的利益,防止企業的逐利行為損害公眾的基本福利,同時給與之合作的企業創造政策上的良好環境以幫助其高效地進行工程的建設。

PPP伴隨著那一場所謂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從上世紀80年代在英國出現以來,已經進行了許多的實踐。以PPP模式建設的公共工程項目包括了從不起眼的小社區醫院到耗資巨大的英法海底隧道。同時,這種公私合作的建設模式也在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蓬勃地發展起來。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模式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公共管理日益社會化、市場化的條件下公共工程項目建設的一個主流的發展方向。

然而,公私合作的建設模式并非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它的公平性受到了許多的詰難。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由這種方式為公眾提供公共設施,已經使公眾消費這些公共服務的代價明顯地上升了。比如在美國,幾乎所有的病人都會抱怨醫療費用太過昂貴。同時,公眾對于公私合作的動機表示了懷疑。他們認為這可能會演變為政府與私人企業,損害的是公共利益。同時,由于公私合作模式涉及到了極其復雜的融資借貸、所有權轉讓以及租賃等關系的處理,其中各個利益主體的關系錯綜復雜,它的實際運作常常會產生極高的成本,這也會產生效率的損失。

總之,這種公私合作的模式并非是解決所有公共工程項目建設難題的靈丹妙藥,對于那些耗資巨大,政府無力獨立承擔,而且工程屬性和接近于私人產品的項目來說,這種模式確實是很有價值的,但是政府必須能夠發揮其維護社會公平的職能。

2. 政府與社會共同提供公共工程

此即政府和社會的合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各類公民社會的自治組織將和政府一同為公眾提供公共工程。

上面已經分析過,對于公民社會的自治組織而言,他們樂于投資那些最終使他們受益的公共工程項目。但是這些組織是松散的、無生產力的。這種模式下,政府的介入,更準確地說,是幫助,將對工程的建設大有裨益。

與公私合作模式不同的是,在政府和社會合作的模式下,操作要簡單得多。這些公民社會的自治組織,他們的成員是工程的直接受益人,他們經過協商籌款,通過投資表達它們的意愿和利益訴求,因此它們的利益就是公眾的福利,政府幫助他們進行公共工程項目的建設,就是幫助他們增進福利,因此從社會公平的角度看,這種模式是最有價值的。同時,由于主要是由受益人來補償工程的建設成本,因而資金的利用效率理論上也會是高的。

但是,這種公民社會的自治性組織有它自身的局限性,最關鍵的是它的規模不可能很大,因為只有數量在一定范圍內的同時有著一定程度利益相關度的社會成員之間才有可能達成一種平等的互益的一致,才有可能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工程的建設,因此,這種模式在小范圍內能取得不錯的效果。當然,如果在每個社區都能通過此種模式來提供公共設施,有效增進該社區公民的福利,那么對于整個社會來說,也是一項偉大的成就。

三、結語

當前,已有了不少關于公共工程項目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其中的一些在一定范圍內還是完全能作為成功案例的,但目前還沒有哪一種模式或相關理論是完全成熟的,這一領域的研究也還正處于探索之中。

文中所綜述的每一種建設模式都有它的優缺點,只能在一定的環境和范圍下是適用的,因此,這方面的理論創新和具體實踐,都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開展。

公私合作模式應用的前景是廣闊的。一般而言,通過私人供給來保證公共工程項目的效率,通過公共供給來解決公共工程項目的外部性并保證公平,但它們之間的合作模式如何才能更為有效,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實踐。

【本文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地方電子政務的公共性及其提供模式研究”(06CZZ018)以及云南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創新團隊”和云南省“公共事業管理”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的階段成果。作者單位:鄧崧,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黃煥欽,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Owen Hughes,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M],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5.

Owen Hughes, 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M],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4.

亞當?斯密:《國富論》[M],華夏出版社,2005年。

篇(9)

【關鍵詞】 咸陽市;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生態化

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全球共識,自2012年黨的十首提“美麗中國”、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來,在各類場合有關生態文明的講話、論述、批示超過60次。他要求采取綜合治理的方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與全過程,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來操作,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隨著市民生態意識的增強和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人們對保健、休閑娛樂、社交、時尚運動、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不斷高漲,使得體育公共服務生態化建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體育公共服務場地設施主要有公共體育場館、公共體育設施(體育公園)、以健身路徑工程為主的社會健身休閑場地、優化調配體育場地資源,包括經營性體育場所以及各級機關、學校、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所屬的體育場地設施等多種類型。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從渭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實際出發,運用生態觀念和生態美學思想,按照美的規律,營造和諧、平衡的體育鍛煉環境,為人們提供更安全、健康、舒適又高效的公共場地設施服務。

一、咸陽市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的現狀

1、體育公共場地設施不完善

調查顯示,體育公共設施的分布不均勻,投入不足的問題仍較突出。主要的場館建設大多集中在市區,且市區內很多社區體育場地設施配套建設不達標,尤其居民住所離體育公共場地設施距離較遠,居民參與體育鍛煉頻率不高。多數縣級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出行方式以步行為主,居民對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的滿意度相對市區居民較高。鄉鎮村場館建設比較滯后,鄉鎮街道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滯后阻礙了公共體育服務的正常運行。

2、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維護監管不規范

就目前的發展與需求而言,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的管理維護大多數都處于無序狀態。尤其是鄉鎮村的公共體育設施,損壞后無人問津,居民對其質量及其管理滿意度不高。另外現有的市區體育公共設施未能很好地引人人文關懷理念,缺乏對人生存狀況的關注。

3、缺乏文化性與觀賞性

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為人們提供健身休閑娛樂需求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著城市的文化魅力。然而現有的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缺乏對咸陽市地域文化的認識。為此咸陽市體育公共設施設計可以結合本土地理環境、民俗文化進行生態化設計,構建出符合居民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體育公共場地設施,以提高體育公共服務的質量。

二、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生態化與生態美學的關系

生態美學與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生態化建設有著密切的關系。生態美學的研究可以為美學視野中的生態環境創造必要的理論準備,而且還能夠直接為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生態化建設提供思路和方法,可以促進生態文明活動的開展。體育場地設施生態化設計需要遵從自然生態,突出地域文化,強調健身娛樂等服務功能;主要是體育場地設施與咸陽自然環境的關系,并協調人與設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的生態化建設活動實際上是彌補人類過度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失而采取的措施,這種措施旨在使人與自然達到動態平衡、和諧一致的狀態,這也是體育場地設施生態化建設活動的最終歸宿和目的。生態美學提出的人與自然達到動態平衡、和諧一致地處在生態審美狀態的存在觀,為人們適度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提供了合理的尺度。正是由于兩者的密切關系,確立了本研究的理論基點。

三、咸陽市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生態化設計

公共場地設施設計是一個涵蓋社會、文化、技術、美學等諸多方面因素的領域。隨著公共服務需求的全面增長,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的種類和范圍趨向于多樣性、選擇性、個性化和生態化。我們可以從服務功能、生態美學、地域文化等方面尋找突破口,把生態設計原則融入體育公共場地設施設計的每一個要素當中。

1、以服務功能為立足點

意在滿足人們開展體育活動,進行休閑娛樂等方面的生活需要。體育公共場地設施強調的是體貼周到地保護健身者,高度重視安全性和適用性的同時,還應關注其環保性。例如,在居住區,要提供小型健身廣場,還需要坐椅,亭子等供大家休息,下棋的空間,放置簡易安全的健身器材也是必備的,體育健身設施的設計要注重滿足青少年、老年人、婦女等不同社會群體的體育需求;健身設施可以配以基本的文字或圖示說明,讓鍛煉者可以科學正確了解該設施的鍛煉方法和手段;使體育公共場地設施設計能夠真正滿足人們的行為感受和需求,實現其健身服務的基本功能。

2、以生態美學為著重點

生態化的公共場地設施不只是孤單的體育場館的建設和場地設施的簡單拼湊,它作為現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滿足人們親近自然,重返自然的心理需求,從情感上拉近人與大自然的距離。充分利用城市自身的優勢和自然環境的因素,將陽光空氣植物土壤皆納入到場地的改造之中有助于節約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體育公共場地設施在選址方面要考慮位置及朝向,通過造型或醒目的色彩等方式,方便人們尋找。在公共體育設施技術上可以采用可拆卸裝置,減少連接件及零部件的數量,避免零部件之間使用粘合劑會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3、以地域文化為立意點

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一樣的城市風貌。例如公共體育設施、公共休息桌椅、提示牌、跑道等,可以挖掘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合生態理念打造富有區域特色的咸陽市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的設計,不僅體現了城市體育公共設施的內涵,增添了大眾人文審美情趣,也是再生傳統民俗文化的途徑。我們要借助體育公共場地設施的廣泛性和持久性,強調其設計的藝術性、民族性、生態性,讓民俗文化在公共場地設施中得到補充和拓展。

四、結語

生態化場地設施設計旨在對整個場地設施進行有序合理的組合,并試圖協調公共場地設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以期獲得最佳經濟效益與使用效益。目前我國生態化的場地設計未廣泛實施,希望通過不斷實踐,進一步積累完善場地設施設計生態化構建的經驗,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觀,使體育公共場地設施達到人、城市、場地設施和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

【參考文獻】

[1] 鄭曉祥.生態體育的內涵與特點[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31(2)43-46.

[2] 梁麗珍.渭河流域咸陽段發展生態體育之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08.06.

[3] 梁麗珍.發展生態體育之戰略選擇與可持續研究――以渭河流域為例[J].資源與人居環境,2009.02.

篇(10)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sectors is restricted by the great capital ga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ese restrictive factors make investing and financing market reform the basic outlet to increase on investment. So concret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stablish the operating system to get over the barriers of civil sectors reform. And more non – governmental capital should be allowed to enter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seperating the duty of government from entrepreneurs , guidance from management。

【Keywords】civil sectors ; investment and finance ; reform

中圖分類號 :F320.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我國城市公共設施的投融資現狀和特征

城市市政公用事業包括城市供水,供熱,供氣,公共交通,排水,污水處理,道路,橋梁,市容環境衛生,垃圾和城市綠化等在內的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經營和維護。城市公用行業投融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投資主體對市政基礎設施進行投融資的運作過程和行為方式。對市政公共設施投資是滿足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市政公共設施建設的改革也在不斷的加深。并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

1 投資總額有一定上升, 但投資與經濟增長比例不匹配。

近年來, 國家對市政公共建設的投資力度明顯加大。“八五”期間總投資2600 億元, 是“七五”期間投資的5.2 倍;而“九五”期間總投資約7000億, 是“八五”期間的2.7 倍。但由于公共建設原有投資的基數過小, 盡管絕對水平有較大幅度地增長,從相對數看, 這一領域的投資額就顯得與我國經濟增長不相匹配。以城市公用設施建設和維護投資占GDP的比例看, 20世紀80年代末為0.14% , “八五”期間為0.18% , “九五”期間為11.7% , 2001 年達到21.6%。

2 投資主體單一, 政府唱主角,非公有資本涉足較少。

我國城市市政公共建設投融資模式主要為中國家財政和負債融資占有絕對的比例, 為80%以上。由于市政公共設施經營的特點是行政性壟斷, 行業內部激勵機制不足, 導致來源于企業積累和經營資源的資金占有的比例小。其中非公有資本和外資的比例相當小。因此, 我國市政公共建設的投資依然是政府唱主角, 沒有充分利用我國漸為成熟的市場經濟機制發揮非公有資本在這一領域的應有作用, 這也是制約我國市政公共建設進一步發展的根本原因。

3 利用資本市場融資能力十分有限。

利用資本市場融資能力低下無疑對市政公用行業直接融資能力大打折扣。利用資本市場融資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資金“瓶頸”特別是資金需求相當大的行業的最有效途徑之一。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國市政公共建設在這一方面的能力十分脆弱。目前我國深滬兩市上市公司中僅有城市供水, 燃氣,公交和地鐵等城市市政公用企業7家。而我國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利用債券融資總共占該領域投資的比重僅為0.34 %。

二,公共建設民間投資的主要模式

1 BOT模式

BOT即“建造-運營-移交”,所謂BOT項目融資,是政府與投資企業簽訂協議,授予項目公司特許經營權,由項目公司籌集資金,完成項目建設,這種方式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基礎設施工程項目管理方式,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基礎設施的經營權有期限地抵押以獲得項目融資,或者說是基礎設施國有項目民營化。在這種模式下,首先由項目發起人通過投標從委托人手中獲取對某個項目的特許權,隨后組成項目公司并負責進行項目的融資,組織項目的建設,管理項目的運營,在特許期辦通過對項目的開發運營以及當地政府給予的其他優惠來回收資金以還貸,并取得合理的利潤。特許期結束后,應將項目無償地移交給政府,在BOT模式下,投資者一般要求政府保證其最低收益北,一旦在特許期內無法達到該標準,政府應給予特別補償,近幾年來,BOT成功的例子舉不勝舉,例如咸陽渭河三橋、京承高速公路二期、遂渝高速高路和南京過江隧道等一批BOT項目的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 TOT模式

TOT即 “轉讓-經營-轉讓”,它先有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在一定時期內有償轉讓于非政府投資主經營,政府回收的資金課用于新的項目建設,并最終擁有項目的所有權。TOT模式在建設環節、政府風險、前期成本、產品定價和融資時間方面均比BOT模式更符合效益(效率)原則,更能合理配置社會資源,滿足理性主體最大需求。

3 BLT模式

BLT即為“建設-租賃-轉讓”,以一定期限內項目的出租收入作為建設者的投資回報,到期后租賃權由項目產權人收回。

4 ABS模式

ABS即“資產支持證券”,它是以項目所屬的資產為支撐的證券化融資方式,即以項目所擁有的資產為基礎,以項目資產可以帶來的預期收益為保證,通過在資本市場發行債券來募集資金的一種項目融資方式。目前,ABS資產證券化是國際資本市場上流行的一種項目融資方式,已在許多國家的大型項目中采用。1998年4月13日,我國第一個以獲得國際融資為目的的ABS證券化融資方案率先在重慶市推行。

5 PPP模式

PPP模式即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合作的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PPP適用的范圍較廣,包括醫療衛生,教育,交通、信息技術,環境保護和政府融資等。由于公共基礎設施具有明顯的公益性,社會效益要高于經濟效益,同時其初期建設投資巨大,單靠運營過程中的收入難以彌補。因此,PPP模式的使用對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拓寬融資渠道、發展多元化的投資主體以及有效緩解建設資金的不足等方面將會產生積極作用。

6 合資模式

合資模式即為政府和民間資本合資共同建設項目,典型的例子是2001年法國昭和水務公司與奉賢自來水公司第三水廠合作成立了上海首家中外合資的昭和自來水公司。

上一篇: 出資合同 下一篇: cad課程教學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在线 |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一本大道香蕉大在线日韩 | 亚洲一区二区乱码 | 天天噜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黑白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