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生物化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4-09 13:15:2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醫生物化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醫生物化學論文

篇(1)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是遼寧中醫藥大學醫學檢驗專業的一門重要主干課。課程將多種學科(生物化學、分析化學等)和多種技術(生物、儀器操作等)進行了融合,是研究與疾病診斷、治療、預防相關的生物化學標志物及其檢測技術和方法的一門應用型學科[1]。近年來,隨著檢驗醫學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臨床檢驗項目種類層出不窮,臨床醫生在診治疾病和判斷治療效果時對檢驗科出具檢驗結果的依賴程度也不斷提高,因而對大專院校培養醫學檢驗專業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對傳統《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緒論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通常授課時間為2學時,需要介紹臨床生物化學的發展簡史及現狀、臨床生物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臨床生物化學實驗室的任務及臨床生物化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地位。課程內容較枯燥抽象,與實際聯系較少,缺乏對全書知識框架和層次的梳理、重難點的強調及學習方法的傳授,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通過多年教學,作者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學生學習生《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緒論的教學法。

1讓學生學習前有法可依

以往的緒論教學,按照教材的編排開篇便直接提出“臨床生物化學”的概念:臨床生物化學是在人體正常的生物化學代謝基礎上研究疾病狀態下,生物化學病理性變化的基礎理論和相關實驗室檢測指標的改變,為疾病的臨床實驗診斷、治療監測、藥物療效和預后判斷、疾病預防等方面提供信息和決策依據的一門學科[2]。由于這段概念文字繁多,令學生一時不能完全理解,加之易與大學二年級學習的“生物化學”概念相混淆,學生反映掌握起來比較吃力。若能在緒論教學中借鑒已學相關課程的經驗,讓學生在學習正式課程之前有法可依,學生對于緒論乃至后續章節中概念、原理、方法等諸多內容的學習則會更加得心應手。例如,為引出“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的概念,作者在緒論教學中首先結合學生已經學過的《生物化學》課程脈絡,對本課程的整體框架進行梳理(見表1)?!渡锘瘜W》主要講授蛋白質、糖類、脂類、酶的基本元素組成、結構、性質及其代謝過程。與之對應,《臨床生物化學檢驗》主要講授人體內具有特殊意義的蛋白質、糖、脂和酶在生理和病理條件下行使的功能、水平變化、檢測方法及其代謝紊亂引起的疾病。兩相比較,便于學生記憶。此外,由于學生還未進入臨床實習階段,難免在學習檢測技術方法時覺得相關內容過于抽象。作者則指導學生結合已經學習過的《基礎醫學實驗基本技能》課程,將其中某些儀器操作和實驗技術的學習心得進行學習,兩相比較,便于學生理解。在緒論教學中,傳授給學生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信心。

2讓學生在思想上有積極性

以往的緒論教學,教師在提出“臨床生物化學”的概念后,即開始依次介紹臨床生物化學的發展簡史、現狀及臨床生物化學在實驗室的任務等內容。而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大都為理科生,對課程的發展歷史不感興趣,也覺得與自己關系不大。此外,由于尚未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大部分學生對于實驗室任務理解并不到位,認為其過于抽象。還有某些學生在初、高中階段對化學學習就非常吃力,因而在課程學習伊始便產生了畏難情緒。這些不利條件不僅影響了緒論的學習效果,更會嚴重影響后續章節的學習效果。若要從思想上調動學生學習《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的積極性,就要在緒論中闡明學習該門課程的必要性。首先,強調本門課程是同一學期另一門全英文專業課程《ASCPI考試》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中文內容沒能消化理解,那么英文題型的解答就會更加吃力。其次,強調本門課程所學內容也是臨床醫學檢驗技師(士)資格考試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此項考試是考察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知識和能力的重要考試,也是其取得資格證書和晉升職稱的重要依據。最后,強調學好本門課程即可對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常見疾?。ㄈ绺忻?、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的檢查結果(如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血脂、心肌酶譜等)及體檢報告內容進行自主分析,以激發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令其產生學習動力。

3讓學生在學習時有側重點

以往緒論教學,由于教學時間有限(2學時),只包含臨床生物化學的概念、研究內容、應用領域及先進技術等內容。教師若能在學習《臨床生物化學檢驗》之初的緒論部分就明確課程考核的標準,那么學生在入門時就有了切入點,也能更快進入學習狀態。一方面,作者在緒論的講解中,會對后續各章節“掌握”“熟悉”和“了解”這三方面內容在期末考試中的所占比例加以說明,以便讓學生在學習時有所側重。同時,也要向學生明確本門課程的總成績是由出勤、課堂提問、實驗操作等多方面量化考核而來,而不僅僅是靠一張期末考卷結果,避免學生單純背書應付考試。另一方面,還要跟學生交代一下各章節的計劃學時數,使學生對教材的知識安排有一個整體認識,了解到將要學習哪些主要內容,有哪些重難點內容,以便學生能夠提前預習,做到心中有數。如此一來,雖然增加了任課教師的負擔,但在課程之初自然而然地提出課程的總體要求,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令其在后續章節的學習中效率更高。

4讓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保持前沿性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3]的實施和完成,以大數據分析、生物信息學[4]為基礎的醫學研究,無論從內容還是從形式方面,都對生物醫學類課程的緒論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杜R床生物化學檢驗》作為一門飛速發展的科學,隨著檢驗醫學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臨床檢驗項目種類層出不窮,同樣面臨緒論部分教學內容相對滯后、教學手段單一、需要及時更新的問題。以往緒論教學中,依據教材編排內容,在介紹“臨床檢驗診斷方法和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研究”部分會從DNA、RNA和蛋白3個層面將基因芯片[5]在檢驗醫學中的應用進行詳細闡述,包括出生疾病干預工程、腫瘤的分子病理學、自身免疫疾病等,旨在拓展學生的視野。然而,基于二代測序[6]比對全基因組范圍的突變情況從而預測和診斷疾病的技術出現,以其高效性和準確性正逐漸替代基因芯片技術。全新的產前診斷技術,如產婦外周血中胎兒游離DNA無創性產前診斷[7]、耳聾基因檢測[8]、羊水檢查[9]等都隨著二代測序技術的普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蚓庉嫾夹g(CRISPR/Cas9)[10]的飛速發展及日趨成熟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療法)[11-12]也為癌癥患者帶來了希望。當今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求知欲和創造性,若能在緒論課中多舉上述與課程和生活相關的前沿技術,學生學習起來將更有興趣。此外,為了適應檢驗技術的飛速發展及新形勢下教學發展的需要,可以充分利用各種現代教學手段,例如在緒論中嵌入教學微課、視頻、音頻等數字化教學資源,布置課后相關論文閱讀等,均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5及時與學生溝通進行反思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是為本校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大三上學期開設的一門重要主干課。其屬于小班型授課,教師與學生能夠近距離接觸,并且通過上課時觀察學生的表情即能了解到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接受情況。課間休息時,教師可以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詢問學生的聽課感受,了解學生以往相關基礎課的學習情況,也可以對課程所學知識未來的應用,包括畢業論文選題方向、檢驗師資格考試、相關專業考研專業課復習等給學生進行鋪墊講解。這樣既能增進師生感情,也方便教師進行緒論教學的反思和總結。

篇(2)

一個重量不足10克的腫瘤為什么會奪去人的生命?這是每位患者最想弄清楚的問題,也是科學家苦苦探索的課題。

關于攻克癌癥的學說有近百種,但世界著名腫瘤專家科學預言:攻克癌癥的人最終可能是搞生物化學的!一對中國夫婦――化學教授張建國、細胞生物學副教授 榜琴從生化角度揭開了癌癥的真面目――D―乳酸就是產生癌癥的“元兇”。

一切科學理論的研究突破與成功,來源于正確的指導思想與方法,也決定著攻克癌癥創造新產品的級別與功效。張建國教授與榜琴教授,在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從純天然中草藥及綠色食品中以現代化高科技手段提取有效成份,組成了純中藥生化酶抗癌產品――亞寶“戀康”。這是國內市場上出現的一個針對D―乳酸生癌鏈的純中藥生化酶產品,也是一個從西醫生化(市場)病源抗癌的中藥產品,經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驗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批準,由山西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于今年3月20日投產上市。

張建國教授,1982年畢業于山西大學化學系, 榜琴教授,1982年畢業于山西農業大學細胞生物學系,為了共同的志向及愛好,他們同時來到了山西生物應用職業技術學校,分別擔任化學及細胞生物科、教、研工作,由于志趣相投,兩人結為伉儷,共度風雨人生……

1995年的一個傍晚,張建國教授的妻子榜琴拿起當天一份《中國中醫藥報》,不經意的念了起來:癌癥病人為什么總發熱……,處于職業的敏感,張建國教授腦子里猛然閃現一個念頭:“癌癥病人發熱與化學的放熱反應是否有聯系?”月光靜悄悄地灑在窗上,本來溫馨的小臥室,堆放起了各種論著、書刊及資料……

有結果了!一天他們找到了醫學科學家的證詞:“癌癥發熱并非炎癥引起,而是細胞分裂的直接結果?!狈蚱迋z于是十分興奮,分析、探討、爭論、設想,不知經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又一次達成共識并鎖定第二個目標,即尋找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放熱化學反應,而不是朝著細胞生物的其它方面深鉆。但關于細胞分裂過程中有關的化學反應,人們大都還未涉足,要有也只是些窺探和了解,要確定具體的放熱化學反應,幾乎是不可能。怎么辦?又是兩年快過去了,繼續進取還是停止設想,他們選擇了前者,加大了投資力度,拓寬了思路、開辟了新的研究渠道,在尚未發現有前人論證的情況下,他們試圖用化學熱力學確定物質相對“熵”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但失敗了。又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增加生成物的濃度來抑制放熱反應,也沒有取得多少突破。這時,一位同行戰友卻被癌魔奪去了生命,他們親眼目睹了惡魔的瘋狂肆虐,又一位當醫生的同學的母親也被肺癌煎熬著、不幾個月便去了。他們又一次鼓起了勇氣,更加堅定了突破難關的信心,而且大膽地做出了一個決定,讓張教授辭職,全力以赴投入實驗和研究。

然而,在科學領域里,試驗和研究越是尖端就越可能以失敗而告終。天底下普通工作人員搞科研,頑強的精神和毅力幾人能有?既使有,研究經費的不足和短缺也會使其夭折。張教授夫婦,同樣面臨這個問題,而且要比其他科研工作者有著更為嚴峻的現實危機。隨著時間的延長,張教授夫婦雖是豐富了腫瘤醫學知識,更多地搜集到了其它相關學科信息,但在腫瘤生化研究領域,除了偶爾間或很長一段時間才有一點小的認識外,總體上卻是沒啥進展,于是冷嘲熱諷、生計問題、子女問題、老人關系等,一個個向他們壓來,張教授也一度流浪飄泊給人打工, 教授卻時常悄悄地鉆研。

思路決定出路。1997年初,又一個靈感激發了張教授,醞釀已久的方案,使他們再次做出了大膽決定:“把癌細胞普遍具有的生化特征統統羅列出來,同時把每一特征所對應的化學物質確定下來,他們深信那些物質之間必然存在著某種聯系,如果能把那些聯系確定為一組化學反應,那么癌的真正面目就會暴露出來。”正是這一思路,才使他們的研究走出了困境。

他們的思路和方案,恰好與美國著名化學家、腫瘤學專家圣一喬其的想法極為相似,因為圣一喬其已經注意到,癌細胞分裂必然伴隨著一組化學反應的發生,即乙二醛酶在谷胱甘肽作為輔酶的情況下,將甲基乙二醛轉化為D―乳酸。但是圣一喬其由于受傳統細胞學根深蒂固的影響,總是設想乙二醛酶要么被一種膜包裹,要么被固定在某一位置,當它被釋放時,才顯示活性。正是受這一固有思想的束縛,他的研究才沒有取得應用的成果。而張教授與教授的思維方法與圣一喬其是不同的,他們認為: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是化學反應的結果,人的思維也是化學能的一種轉變,癌細胞失去控制并不斷的生長,表現在化學反應上,只能是自動催化反應,除此之外沒有第二種可能。這樣癌細胞中存在的一組化學反應就成了自動催化反應。另外,兩位教授對D―乳酸和甲基乙二醛的代謝也作了深入研究,特別是發現并證實了酵解過程中的磷酸丙糖會自發生成甲基乙二醛,說明只要有營養供應,反應就會持續下去,從而揭示了癌細胞“永生”的本質。此理論經知名專家推薦,1998年被《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雜志在封頁上刊發,美國、英國、加拿大、泰國等國家的腫瘤學研究機構以及中醫學會,相繼紛紛來函來電邀請張教授夫婦前往出國講學,國內更有不少研究單位及醫院的同行們直接趕到太原市與兩位教授切磋交談誠懇邀請。自1998年至今,他們先后在國內外腫瘤專業期刊公開發表腫瘤研究論文30余篇。

篇(3)

應用化學專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C&T China雜志專家技術委員會委員,現任上海蔻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兼技術總監

。其學術論文多次發表在IFSCC報告、PCIA會議、北京日化協會學術論文研討會、中國化妝品雜志等行業出版物和展會活動上。

部分論文 :

GuoSheng Hu “ Research on the natural sunscreen from Chinese herb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 175-181 (1998),reported b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FSCC and The 4th Hungarian Congress on Cosmetics and Household Chemicals, Budapest, 14-16 April, 1997,

在1999年和2002年的PCIA 上分別作了“天然植物成分對頭發防曬的保護作用”,“艾葉精油的空氣消毒作用”的報告。

資生堂在北京子公司的研究開發中心,采用了中醫學原理,利用多種中草藥配方開發新型化妝品,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高絲公司也在上海設立研發基地,研究中草藥化妝品的應用;韓國LG在上海的研發中心早就開始了中草藥化妝品的研究;世界最大的化妝品企業法國的歐萊雅公司也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宣布,中草藥化妝品的開發已被其定為重點。另一日化界巨頭聯合利華,也已經宣布“中草藥系列產品是上海研發中心的重點目標”。國際大公司在這方面的大量投入說明大家都非??春眠@個領域,其前景廣闊不容置疑,但是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會加劇。

中國化妝品企業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國際跨國公司抗衡,成為關注的焦點。就目前的狀態來看,中國的企業雖然具有熟悉國內本土法規和消費者的主場之利和勞動力成本低的成本優勢,但是在品牌影響力、產品研發創新能力、市場運作經驗、生產工藝技術、企業經營管理和資金實力等方面均不占優勢。

在化妝品領域中,目前本土企業還具有一定優勢的可能就是中草藥化妝品了。但是,隨著跨國公司在這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中國企業的領先優勢也正在不斷消失,被反超的危險性日益顯見。

一、 中草藥化妝品的概念

中草藥是我國古代醫家留給后人的一個重要寶庫,中國是傳統中醫中藥的發源地,對中草藥在保健美容方面的應用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歷代醫學經典著作,如戰國時期的《山海經》、秦漢三國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唐代孫思邈的《千金翼方》、宋代陳昭遇、王懷隱等編著的《太平圣惠方》、明代著名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清朝張璐的《千金方衍義》、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等都設有美容專篇,從理論到實踐都有深刻的闡述,并集錄了大量中藥美容養顏的實例和配方。古代醫書中中藥美容內容浩瀚廣博,是祖先遺留給現代人的寶貴財富。

作為中草藥化妝品需要具有以下特性:

來源于天然成分,以植物為主;

既可復方,也可單方;

借鑒中醫理論:如整體觀念(內服外調)、平衡理論(皮膚水分平衡、皮脂分泌量的平衡、角質層代謝速率的平衡)、人體與自然界的協調(不同地域、不同季節選用不同的產品);

聯系中草藥的文化背景:中藥的治療作用與西方天然植物概念具有文化理解方面的差異;

具有作為化妝品成分的必要質量標準:安全性、外觀和氣味、穩定性與化妝品相符合的功效(美白、抗衰老、祛痘、保濕等)。

中草藥化妝品與國外流行的天然植物化妝品的區別

天然植物――安全(天然不含化學品) 、綠色環保(無化學污染)、回歸自然、動物保護、不傳染動物疾病、作用溫和;

中草藥――除了上述特點外,還具有明確的功效性(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補血養顏、排毒養顏)

中草藥化妝品與藥品的區別

藥品:病人,治療疾病,醫生指導下使用(使用受到控制),可以有一定的不良反應,不考慮口味、氣味、外觀;

化妝品:正常人(消費者),改善人的外表為主,渠道銷售(使用不受控制),沒有不良反應,必須要考慮口味、氣味,外觀等因素。

古美容方中涉及的美容功能包括以下內容:

護膚:祛痘、美白、祛斑、嫩膚、去皺、潤膚、抗裂、凍瘡治療;

護發:烏發、潤發、祛屑、止癢、生發;

身體:除臭、香體、去毛、減肥(輕身);

其它:除口臭、堅固牙齒、潔白牙齒、美甲、除腳臭、治療酒糟鼻等。

常用中草藥美容養顏方的劑型如下:

口服:湯劑、丸藥、沖劑、粉劑、酊劑(藥酒)、糖漿;

外用:水劑、散劑、霜劑、糊劑、凝膠、帖敷劑、油劑、洗劑;

熏蒸劑:霧化吸入、熏蒸透皮。

古代美容方劑中存在的問題

加工簡單,水煎煮為主:有效成分少,雜質多,非水溶性成分(萜類、黃酮類、揮發油)含量較低。

配方合理性差:多種成分配伍過雜。

缺乏科學的驗證:多以臨床經驗為主。

外觀色澤和氣味難以接受:提取工藝落后。

有的處方含有目前已被禁用的成分:重金屬等以及屬于瀕危植物種類的。

二、目前我國中草藥化妝品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

優勢:

天然植物概念:在目前國際流行的天然植物大背景下,對中草藥化妝品的認同感明顯增強;

長期的臨床經驗積累:我國古代眾多的古方和新的經驗方為產品研發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文化認同感:消費者長期以來對中草藥特有功效的認同所形成的思維定式為中草藥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潛力;

資源、人才和產業優勢:我國大量的中草藥產地、高校和研究機關以及中草藥生產企業為中草藥化妝品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問題:

生產工藝落后:大多數還是采用水煎煮的方法;

研究方法粗糙:很少借鑒先進的現代科學方法;

宣傳夸大:古代文獻中一些帶有文學性的描述未經科學證實被直接引用;

法規滯后:缺乏及時、有效的監管措施;

檢測手段不配套:由于中草藥成分復雜,缺乏相應的檢測方法;

產業鏈不完善:缺乏專業性生產和研發中草藥化妝品原料的企業

知識產權保護缺位。

三、中草藥化妝品研發思路

挖掘傳統古方:我國古代醫家留下了大量有價值的美容養顏古方,是我們開發產品的線索和捷徑,很多化妝品企業通過從傳統中藥和古方中“尋寶” 而獲得了豐厚的收益;

采用現代科學的手段合理篩選中草藥:

用先進的科學手段提取、分離有效成分

(1)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去除影響產品安全性、穩定性、色澤、氣味、使用性能的雜質;

(2)確定有效成分:對有效成分進行分離和功效性檢測;

(3)多種有效成分的合理配伍:達到最大的效果(1+1>2);

(4)確定最適合的產品中用量:通過濃度/效果曲線選擇最合理的用量;

(5)最合理的有效成分純度:從經濟性和質量兩個方面考慮產品的純度。

用現代生物科學的方法進行功能檢測

常用功能性產品試驗方法有以下幾種:

(1)體外實驗:

①生物化學反應(酪氨酸酶抑制試驗、透明質酸酶抑制試驗、乳酸脫氫酶釋放試驗、自由基清除試驗、5α-還原酶抑制試驗、炎癥因子);

②細胞培養(黑色素細胞、表皮細胞、成纖維細胞、抗微生物試驗),抑菌試驗(痤瘡丙酸桿菌、糠蚍孢子菌、金葡菌);

③人工皮膚模型。

(2)動物實驗:炎癥、創傷、膠原蛋白含量、黑色素生成、過氧化脂質、痤瘡、角質層代謝。

(3)人體實驗:臨床試驗、自我評價、儀器檢測。

選擇適當的劑型

劑型適用性研究要求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目的

(1)有利于中草藥成分功效的發揮;

(2)有利于產品的穩定;

(3)有利于產品的安全性;

(4)方便消費者使用;

(5)較好的外觀。

配方成分相容性

中草藥化妝品配方相容性和穩定性考察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1)中草藥成分對配方穩定性的影響因素:色素、金屬離子、微生物營養劑、酸堿度(有機酸、生物堿)、揮發性成分對泡沫和乳化體系的影響、對防腐體系的影響;

(2)基質成分對中草藥成分穩定性的影響:光、空氣(氧化)、溫度、酸堿度、防腐劑、生產過程(均質、金屬器具);

(3)容器對產品的影響:密封性能、遮光性能、與內容物的相容性、使用方便性。

制定科學的產品質量標準

中草藥化妝品添加劑需要具備以下標準:

(1)天然中草藥中有效成分的標準:可采用光譜法(紫外-可見光)、色譜法(HPLC、GC、TLC)、定性標準、定量標準、半定量標準;

(2)與化妝品產品配方有關的標準:物理、化學標準(外觀、色澤、粘度、折光率、PH值等);

(3)衛生標準:微生物、重金屬。

切實可行的生產工藝

中草藥添加劑的生產工藝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1)藥材的選擇和鑒定:產地、質量、有效成分含量;

(2)提取方法:提高提取得率;

(3)純化技術:適當的純度;

(4)干擾性成分的控制:嚴格控制影響效果和影響配方穩定性的干擾性成分;

(5)添加劑的配制:要求添加成分適合于化妝品中應用(溶解性、透明度、分散性);

(6)儲存和運輸條件:光、空氣、溫度、金屬器具。

市場與研發的密切合作

作為商品化的中草藥化妝品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1)切實的功效性(一定程度的效果);

(2)體現中草藥的特色;

(3)理論依據和功效的證明(采用現代的科學方法,數據化,具有直觀性),能夠讓消費者理解和接受;

(4)消費者心理分析和消費者教育(發掘被掩蓋的消費者需求);

(5)避免中草藥的負面影響(外觀、品質、法規);

(6)與中草藥相關的配套服務(與中醫、中藥相關的使用指導);

(7)合理的生產成本和定價(商品化的重要因素)。

四、影響我國中草藥化妝品發展的基本因素

1. 中草藥加工生產技術的完善和產業鏈的形成:由于技術的進步導致產品質量提高和成本下降,使中草藥化妝品市場擴大;市場的發展促進企業在這方面的研究和開發作更多的投入,使技術進一步提高和產業鏈完善,兩者之間形成相互促進的關系;

篇(4)

1 概 念

癲癇,中醫稱之為“癇病”。常因肝陽內亢、風痰相結,引起腦氣不平,經絡壅閉,神明失用,故而發病。臨床以突然意識喪失,甚則仆倒,不省人事,強直抽搐,口吐涎沫,兩日上視或口中怪叫,移時蘇醒,一如常人為主要表現?,F代醫學認為,癲癇是由于多種病因引起的,以腦部神經元過度放電所致的突然、反復和短暫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的慢性腦部疾病。

2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其大多由于七情失調、先天因素、腦部外傷、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或患其它病,造成臟腑功能失調、痰濁阻滯、氣機逆亂、風陽內動所致。其病因概括起來有痰、火、驚、氣、血和先天等因素。病機的關鍵在于患者痰濁內阻,臟氣不平,陰陽偏盛,神機受累,元神失控。

3 治療方法

臨床醫家多從風、痰、淤、虛等方面,標本同治,治療癲癇。針刺治療癲癇的方式眾多,以體針、穴位埋線、頭皮針最為多見。體針具有操作方便,起效快,辯證靈活等優勢,穴位埋線具有療效持久,醫從性佳等優勢,而頭皮針是近年來使用比較廣泛的療法,作用直接,療效肯定。

3.1 體針 針刺治療癲癇療法眾多,但仍以體針療法為主。筆者選取傳統的辯證取穴和近年來較為推崇的任督脈理論和氣街理論,詳盡闡述其操作方法和療效依據。

3.1.1 辯證取穴 本病機理多為風痰閉竅、肝風內動、多臟腑失調。辨證針刺治療是臨床較廣泛的針刺選穴方法。如孫氏[1]等取百會透前頂,風池(雙側)透風府,神門(雙側),人中。治療后,顯效10例,占31.2%,有效l8例,占56.2%,無效4例,占12.5%,總有效率達87.4%。韓氏[2]等對肝風內動型取太沖、風池、內關、肝俞;風痰上擾型取風池、太沖、豐隆、大椎;肝腎陰虛型取肝俞、腎俞、太溪、太沖;心脾兩虛型取內關、三陰交、足三里、心俞、脾俞穴。夜間發作加照海,白晝發作加申脈。治療四個療程后痊愈22例,占62.9%;顯效12例,占34.3%;無效1例,占2.85%;總有效率為97.15%。焦氏[3]等取雙側風池、曲池、足三里為主穴,配以百會穴、印堂穴。治療3-4個療程后痊愈28例,占73.7%;顯效9例,占23.7%;無效1例,占2.6%;總有效率為97.4%。

3.1.2 以任督脈為主,結合辯證取穴 督脈為“陽脈之海”,對整個經脈系統有統帥的作用,其主干行于脊里,上達項后進入腦內,上循顛頂,故督脈與腦、脊髓關系密切,督脈之穴有開竅醒腦、熄風化痰、定驚安神之效。邵氏[4]等對121例患者在其癲癇發作期取百會、人中、合谷;間歇期取百會、大椎、風池、筋縮、腰奇。晝發加申脈;夜發加照海;痰多加豐??;抽搐不止加涌泉;心煩、失眠加神門;胸悶加內關;納差加中脘、足三里。連續治療3-5療程后發現,近期治愈37例,占30.58%;好轉72例,占59.50%;無效12例,占9.92%;總有效率為90.08%。趙氏[5]等以百會、大椎、神庭、膻中、鳩尾、關元為主穴,風痰閉阻者加肝俞、太沖、豐隆;痰火內盛者加肝俞、心俞、行間;肝腎陰虛者加肝俞、腎俞、太溪、三陰交。針刺5個療程后治愈9例,顯效13例,好轉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3%。李氏[6]等對9例患者采用大椎多層針法,選大椎穴直刺快速進皮,然后分別向上、下、右上、左上4個方向針刺,并可分為深淺兩層操作,進行小幅度捻轉和提插,出現相應針感后,留針20-30min,每隔5分鐘行針1次。治療9例患者中,痊愈5例,顯效3例,無效1例。

3.1.3 基于氣街理論,結合辯證取穴 氣街是經氣聚集運行的共同通路,而癲癇主要是因為風、氣、痰、淤壅塞經絡,以致氣機逆亂,元神失控而發病。陳氏[7]等選取人迎、風府、天柱為主穴,痰濁奎盛者配豐隆,肝腎陰虛者配太溪,脾胃虛弱者配足三里。治療35天后,基本控制12%,顯效率為10%,有效率為4%,效差3%,無效率為1%,總有效率為96.7%。

3.2 穴位埋線療法 本療法通過穿刺針對人體穴位機械物理刺激和埋線做為異體蛋白生物化學刺激的雙重作用以達到提高療效之目的,單純的針刺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整督脈和臟腑經氣,但針刺時間相對短暫,無法在局部形成長時間的刺激,所以穴位埋線更占一定優勢。張氏[8]等取主穴:大椎、筋縮、豐隆(雙);心俞(左)、肝俞(左)、陽陵泉(雙);心俞(右)、肝俞(右)、臂(雙)。風火上炎型加膽俞(左或右);風動痰阻型加風池(左或右);瘀血內停型加膈俞(左或右);心脾兩虛型加脾俞(左或右);腎元不足型加腎俞(左或右)。3組主穴輪流取用,每次埋線加配穴1個,配穴左右交替。連續治療3個月后顯效率為12%,有效率為10%,無效率為2%,總有效率為93.33%。顏氏[9]等取腰奇、豐?。话d癇、足三里;合谷、配穴,大發作配鳩尾、涌泉,晝發配申脈,夜發配照海,難治配長強。以人中、筋縮、天柱為主穴加以針刺。每周治療1次,3次為1個療程,若第1個療程未愈,4個月以后再進行第2個療程。20例患者中有15例1個月治愈,有5例半年治愈。

3.3 頭皮針 頭針療法即運用針刺大腦皮層在頭皮上的投射區,而使針感傳到相應皮層所支配的肢體、內臟上面而達到治療目的。楊氏等[10]用運動區、舞蹈震顫區配以針刺內關、水溝、風池、合谷、太沖、百會、四神聰、后溪、申脈,配以三陰交、豐隆、血海。治愈56例,占53.33%;好轉41例,占39.05%;無效8例,占7.62%;其總有效率為92.38%;腦電圖改善率達78.10%。李氏[11]等選取頭部穴位胸腔區、制癲區、舞蹈震顫控制區,背部穴位腰奇、長強針刺治療。臨床治愈36.7%,顯效率為12.4%,有效率為6.7%,無效率為16.7%,總有效率為83.3%。

4 現代機理研究

已有大量的研究證明針刺治療抗癇的機制主要與抑制癲癇放電、調整中樞單胺類與氨基酸類神經遞質、調節海馬內cAMP與cGMP含量、增加中樞阿片肽的含量、調控相關基因表達、降低海馬內NO水平等作用有關??拱d癇作用還與有關氨基酸類神經遞質的受體和皮層結構部位有關。

5 結 語

近年來,隨著科技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使得癲癇發病日趨頻繁。長期服用抗癲癇藥易引起體重增加,慢性認知、記憶、行為改變,少數可引發嚴重的肝損害,胰腺炎等疾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針刺在控制癲癇的發作,減小抗癲癇藥物的副作用,減輕癲癇常見并發癥狀方面具有其一定優勢,且療效較好。但目前尚缺乏高質量的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以研究針刺治療癲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故本文重在闡述目前常用的針刺治療癲癇的方法,為臨床針刺治療癲癇提供參考依據。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使更多學者和研究工作者致力于針刺治療癲癇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孫世曉.針刺配合中藥治療癲癇32例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5,21(3):32-33.

[2] 韓勵兵.辨證針刺癲癇的治療觀察[C].中國針灸學會200術年會論文,2009:827-829.

[3] 焦寶娟.針刺治療癲癇38例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醫生,2010,38(8):58-59.

[4] 邵素菊.通督健腦針刺法治療癲癇121例[J].山東中醫雜志,2005,24(2):96-97.

[5] 趙云雁.針刺任督脈治療癲癇60例臨床療效觀察[J].天津中醫藥,2006,23(4):281.

[6] 李帥.多向大椎多層針法治療癲癇9例[J].中國廠礦醫學,2009,22(2):248.

[7] 陳興華.氣街理論指導針刺治療癲痛患者的臨床觀察[J].第八屆全國中青年針灸推拿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2008:74-77.

[8] 張靜.穴位埋線療法為主治療全身強直-陣攣型癲癇90例[J].針灸臨床雜志,2006,22(6):8-10.

篇(5)

產品初上市時,人們將信將疑,由于這些病是世界性醫學難題,我自己也難預見長期使用的效果。于是我通過《產品信譽卡》針對用戶的心腦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高血脂和高黏血癥等病癥,承諾使用180天無效可退貨,并通過《質量跟蹤調查書》請用戶自己反映效果,既對用戶負責,又可見到使用的遠期效果。此舉得到用戶的歡迎和支持,一直延續至今。十年來廣大用戶經過長期使用實踐,通過書信和電話向我反映的效果表明,小分子水確實能根治高血壓和冠心病,至今已治愈3萬多人。即使是六七十歲或八十多歲的老人,飲用后血壓均能逐漸平穩正常,不再服藥。有些血壓高達180~235/110~130毫米汞柱,脈壓差70~170毫米汞柱的患者,飲用后血壓能保持在120~130/70~80毫米汞柱,脈壓差為35~45毫米汞柱的正常水平。這顯示其主動脈、大動脈的粥樣硬化已經消退,血管恢復了彈性。有的老人服了三四十年降壓藥,飲用該小分子水兩三個月,短的才一個月,血壓就正常了,且可停藥。這表明飲用后體內生物化學反應改善,小動脈的痙攣、收縮停止了。有的用戶飲用6個月后做生化檢測,高密度脂蛋白提高至1.8~2.62,最高者達到3.24~3.5,甚至3.8。這種高密度脂蛋白能抓運動脈內壁的脂質沉積,被譽為“血管清道夫”??克闹饾u升高,可使血管越來越干凈,使高血壓才能被根治。更為可喜的是,許多患了多年的冠心病,包括放了支架或做了“搭橋術”的較重的冠心病患者也痊愈了。大量用戶寫信來,深表謝意和稱贊。同時,許多用戶還反映,患了多年的高血脂、高黏血癥被治愈。前列腺增生、慢性胃炎、腸炎、咽喉炎、膽囊炎和濕疹皮炎等病癥也不藥而愈。(詳見省略)

篇(6)

現代生物學研究表明:人類的自然壽命應達120-130歲左右。論文百事通人們估計到2050年,65歲以上人口至少達25億。人口老齡化,提高生存質量,延年益壽,逆轉衰老是21世紀醫學界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之一[1]。

刺五加在我國古代《神龍本草經》里被列為上品,具有“添精補髓、強壯筋骨、進飲食、健氣力、不忘事、久服可輕身耐”之記載。文摘記載春秋時魯定公服五加酒以致死不死;張子聲,楊建始等服此酒不絕,得壽三百年?!皩幍靡话盐寮?,不用五金滿車”之說便是刺五加的高度評價和認可。從歷史經驗來,刺五加延緩衰老的作用不可否認;從現代研究的角度和層面上對刺五加進行深入的研究。將對21世紀人類抗衰老,逆轉衰老產生不可估量的價值[2]。

五加主要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as(Rupr.etMaxin)Harms的干燥根皮及莖皮。《名醫別錄》記載“五加……久服輕身耐勞”。性味:辛、溫。歸經:入肝、腎經。功效:五加一般指南五加,南五加皮有兩種,一種叫無梗五加,功效偏差于除風勝濕,抗炎鎮痛、補益作用較差。另一種叫刺五加,具有補中氣、益腎精、壯筋骨、強意志、進飲食、健氣力、不忘事、安神益智。調補五臟和延緩衰老的功效。

刺五加在傳統醫學中的臨床應用頗有研究,最實用于中氣不足、五臟虛贏、食少乏力、自汗喘促、腰痛腳弱,老人小便余湯,陽痿者。然而對老人疲乏困倦、驚悸健忘、頭暈失眠、哮喘多痰、發脫齒落、視物不清者,其療效更勝一籌。

經典選方一:五加酒(晉《太清靜》取五加削之,令長一寸(2.5cm)一升(晉代一升約200g)銼,取一斗(200ml)美酒漬之,十日成,渴服,勿令多也,久服令人耳目聰明,齒落更生,發白更黑,自身體輕強,顏色悅澤,并治陽痿,婦人生產余疾。

經典選方二:五加參精,刺五加和人參各300g,研末口服,每次3.6g,每日3次。對老年患者失眠多夢,精神疲乏,食欲不振者有明顯療效。

現代醫學對刺五加的研究較為深入,從刺五加根莖中分離出多種刺五加苷,目前已分析出刺五加苷A(β-谷甾醇葡萄苷)、B(柴丁香苷)、C(異秦皮苷)、D(已基豐乳糖苷)及E(構型不同的二種丁香脂素二元葡萄糖苷),其含量比例為8:30:10:12:4:20。刺五加苷具有與人參根中苷類相似的生理活性,根中還發現有芝麻素和多糖,刺五加葉中分離出刺五加皂苷I、K、L、M和刺五加苷A、B、C、D、E、F,它們的苷元皆為齊墩果酸,葉中還有槲皮素。根中含有木栓酮及芳香性不飽和有機酸;微量元素Na、Ca、Mg、P、Pb、S、Fe、B、Sr、Mn、Cu、Ni、Mo、V、Cr、Sn、Bi、Ag、Ti等[3][4]。

現代藥理和臨床醫學對刺五加的研究成果令世人矚目。

1刺五加可較大幅度提高老年人的適應能力

研究資料表明:刺五加能增加機體的非特異性抵抗力,減輕物理、化學和生物的各種有害刺激因素(例寒冷、灼熱、失重、過度運動創傷、強迫不動、離心等)對機體的傷害。動物實驗表明:刺五加提取物有較強的抗凍死作用,使大鼠因低溫冷凍引起的死亡率明顯降低,較大幅度提高大鼠對低壓缺氧的應激能力,并明顯抑制大鼠血清蛋白性關節炎的形成,從而調節由于物理、化學、或生物有害刺激因素所引起的紅細胞、白細胞增加或減少,刺五加可使其恢復正常。臨床資料證明,刺五加提取物能降低人體由冷凍和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含量下降而引起的發病率;能增加毛細胞血管在低氧、低氣壓下的防御能力;能增強機體的抗放射能力(如長期照總劑量1600-1700γ時)可使血象改善,若與抗生素合用,被照射60d,總量3000r的大白鼠的壽命可較對照組延長三倍,可使被放射物質侵害的紅細胞膜受到保護,刺五加作為放射損害的預防藥和治療藥是公認的[3][4]。

2刺五加較強的抗疲勞作用十分突出

研究發現:刺五加根的提取物或苷類均有較強的抗勞作用。小鼠爬繩實驗表明,刺五加苷的抗疲勞作用強于根的提取物,刺五加總苷的興奮作用較人參皂苷為強,大鼠腹腔注射刺五加總苷15mg/kg后,游泳作用延長1/4.游泳后休息1h即可消除低氧狀態,死亡時間可較對照組延遲52min。臨床上運動員服刺五加提取物,可大幅度提高機體的耐久力,如手球運動員比賽前45min服刺五加流浸膏4ml,運動中活動能力增強,共濟失調改善,運動速度提高16%,止后,心率焦對照組慢20%[6]。

3刺五加雙向調節免疫技能給腫瘤治療和化療、放療后機體的修復帶來希望

研究資料表明:刺五加對免疫器官和組織起促進和保護作用并雙向調節免疫機能。刺五加提取物可促進小鼠脾和胸腺增生,從而為T細胞和B細胞的成熟和分化及其功能的發揮提供了合適的場;它可顯著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功能,促進抗體的形成和補體的產生,并能提高骨髓的造血機能。臨床資料表明:肺心病患者注射刺五加提取物后,E玫瑰花形成率顯著增高,IgM抗體和補體也明顯增多。

我院640例由X線,化療或苯中毒所指的白細胞減低患者,應用刺五加后白細胞總數在2-3個月后恢復正常,較對照組提前20-30d恢復正常。

近年來研究發現刺五加提取物多糖類有誘生和促誘生干擾素(INF-α、NF-β、INF-ν)的能力,而干擾素能激活巨噬細胞,促進Iα抗原的表達和活化巨噬細胞,介導局部炎癥反應,使多種炎癥細胞因子(IL-1、IL-2、IL-6、IL-8產生)釋放,以利巨噬細胞產生免疫應答,刺五加是干擾素發生藥理效應的重要介質,促進干擾素維護細胞的自身穩定性,發揮免疫監視功能,發到抗病、防病及防止突變細胞的增生和轉移。動物實驗表明:刺五加多糖及刺五加苷B、D、E,對S801和S7811白血病細胞系能明顯提高細胞誘生干擾素的產量,可防止病毒,抗腫瘤和雙向調節免疫機能,促進T細胞,NK細胞及巨噬細胞發揮殺滅腫瘤細胞效應,提高機能抗腫瘤細胞能力,因此臨床上用于配合腫瘤手術、化療、放療期間的輔助治療,可取得良好效應,是臨床醫生明、高智舉措值得推廣[5]。

4刺五加雙向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從而使興奮和抑制過程達到平衡,維持生命指征正常

刺五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雙重作用,即可增加大腦皮層興奮過程,提高思維能力,又可加強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過程,使抑制趨于集中,使分化更加完善,從而使興奮和抑制過程達到平衡,以提高人的智力和體力勞動的效率。動物實驗表明:①刺五加提取物可消弱水合氯醛、巴比妥及氯丙嗪對兔腦的作用。②可顯著地延長戍巴比妥鈉對小鼠的睡眠時間,且入睡所需時間也短于對照組。③能明顯減少注射苯甲酸鈉咖啡因的小鼠的活動能力。臨床資料顯示刺五加對神經官能癥的有效率達90%,刺五加提取物對驚厥的治療中,于抗驚厥藥合用單用抗驚厥藥(硫酸鎂、地西泮、??巴比妥)的控制癥狀,痙攣的持續時間都有顯著差異。

5刺五加對循環系統的作用廣泛,雙向調節血壓,改善心肌血狀態獨樹一幟

刺五加對心臟血管運動中樞有雙向作用,使患者高血壓、低血壓均恢復正常。在麻醉貓的試驗中,它可使降低的血壓上升至正常。刺五加苷對腸鼠離體的外周血管、冠狀血管有擴張作用,從而降外周阻力降壓并增加冠狀動脈流量;保護由于腦垂體后頁所致的腸鼠急性心肌缺血;增加小鼠心肌血液灌注量;擴張麻醉貓腦血血,改善大腦供血量。臨床研究資料表明:刺五加對Ⅰ級、Ⅱ級高血壓患者具有顯著地降壓效果,使血壓平穩。我院20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臨床用藥觀察:1~3月治療總有效率達80%,EKG改善53.4%,對心絞痛、心悸、胸悶、氣短等癥狀有較好的緩解效果??梢哉J為:刺五加益氣、安神、活血三方面的功能并存,并互相協同作用調節循環系統機能。

6刺五加調節內分泌及代謝系統功能,在保護下丘腦一垂體-腎上腺軸,增加,調節血糖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動物實驗表明:①刺五加可阻止大鼠因非特異性刺激(如低壓缺氧、長時游泳等引起的腎上腺皮質細胞內維生素C含量降低和外周血的嗜酸性細胞降低現象)而引起的糖皮質激素分泌減少。連續給藥,使大鼠尿中17酮類固醇排出量明顯增加;②刺五加E可阻止應激反應“警戒期”所持有的解剖及生物化學改變,如腎上腺增生、膽固醇含量減少,胸腺縮小和胃出血。同時阻止應激反應“衰竭期”中所出現的腎上腺、胸腺、脾、肝、腎的重量減輕。③刺五加可減輕長期使用氫化可的松引起的腎上腺皮質萎縮。④刺五加可促進雄性小鼠精囊、前列腺重量及RNA含量增加,促進早熟和體重增加,對雌性小鼠有明顯的促進卵巢的發育并促進雌激素的合成與釋放。臨床上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報道:輸精管結扎術后,性機能障礙1~8年不等的患者,應用復方刺五加制劑口服5~8w,有較好療效,增加、頻度增加,持續時間延長,陽痿不舉改善。⑤刺五加可促進DNA、RNA及蛋白質合成,對正常及肝損害小鼠肝臟DNA,肝及血清中蛋白質合成油促進作用。

刺五加對老年性慢支炎有較好的扶正固本作用:其根的醇提取液有止咳祛痰作用,病人服用后食欲增進,睡眠改善,復發次數減少,對各種原因引起的體質虛弱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刺五加流漬膏治療青光眼有一定療效,可使患者視敏度提高,視野擴大,精神和視覺疲勞減輕。

刺五加臨床用藥參考劑量:

1、抗衰老健身:3-6g/日

2、治療老年?。?.5-9g/日

3、調節機體免疫機能:6-12g/日

4、調節內分泌功能:8-12g/日

刺五加臨床應用禁忌:

刺五加性偏燥,對于陰虛火旺者慎服?!侗静萁浭琛吩疲合虏坑酗L寒邪而有火者不宜用,肝腎虛而有火者亦忌之。《得配本草》云:肺氣虛,水不足者禁用。新晨

綜上所述:刺五加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有延緩衰老,強壯筋骨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資料表明:刺五加有增強適應能力、抗疲勞、調節中樞神經系統、雙向調節免疫功能、心血管系統功能及內分泌系統功能、促進骨髓造血機能,抗輻射,防腫瘤等增進健康諸多功能。臨床上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低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性機能減退等均有較好療效。刺五加對全身各重要器官功能的雙向調節、促進陰陽平衡,氣血的調節,十分有利于延緩衰老的進程。刺五加安全范圍大,幾乎無毒性,各種劑型的應用使治療簡單化、合理化、科學化,刺五加為人類健康事業將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何正顯.對21世紀抗衰老、逆轉衰老方法的探究.中華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11,1-3.

[2]陳可翼.抗衰老中醫學.中醫古籍出版社,1989.7.

[3]Dr.RonaldKlatz,etal.“GrOwYengwithHGH”,NewYork,Harper.Pererlnial.1998.

[4]Brody,J.“RestoringEbbingHormonesMaySlowAging”TheNewYorkTimes,July18,1999.

篇(7)

經過幾代學術帶頭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上海龍華醫院在中醫骨傷科、中醫腫瘤、中醫外科、中醫腎病、中醫脾胃病、中醫呼吸病等領域均取得重大創新,相繼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建設單位。時至今日,上海龍華醫院走出了一條“國內領先、亞洲著名、國際知名”的現代中醫傳承與創新發展之路,并在探索如何建設現代化研究型中醫院的發展道路上積累了一定經驗。可以說,不忘中醫文化之本的“龍醫人”帶著濃厚的“中藥味”,在不斷變換的時代中傳承著歷史賦予的重任。

展望未來,上海龍華醫院將進一步圍繞“打基礎、建機制、謀長遠、出成果”的總體要求,堅持以臨床研究為根本,強化臨床科研規范化,培養高水平人才與隊伍,基地與醫院相互依托,不斷完善學科與基地聯動發展機制,為實現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總體建設目標繼續努力。

中西結合 醫研融匯

現如今,提及老中醫,難免給人一種“玄之又玄”的錯覺:望聞問切,把脈開診,之乎者也,寫方抓藥。

全自動多色分析流式細胞儀系統、多功能全自動樣本制備工作站、熒光倒置顯微鏡、病理圖像分析儀、冰凍切片機、Micro-CT圖像采集與分析工作站、Ⅰ期臨床試驗病房、GCP研究平臺、臨床科研信息一體化平臺……走進上海龍華醫院,各類實驗室,各種各樣的進口實驗設備可謂琳瑯滿目、種類齊全。讓人不禁心生疑惑,這難道是中醫院嗎?

不錯,這是一所現代化的研究型中醫院。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中醫通常根據經驗診治,不作試驗、缺乏數據、鮮有分析,全憑個體經驗感覺。正是在這種所謂“黑箱理論”的影響下,困于難以找到符合現代循證醫學框架的理論根據,傳統中醫一直飽受歐美發達國家醫學界的詬病。上海龍華醫院一改久有的“經驗”體系,引進現代化、國際化研究模式,與西方國家采用同樣的試驗標準、同樣的臨床設計方案、同樣的檢測方法,參照“循證醫學”要求,不斷填補與夯實基礎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的循證證據。

具體而言,中醫治療惡性腫瘤,被譽為是繼西醫手術、放療、化療“三大法寶”之外的“第四把利劍”。但是長期以來中醫多采用以攻邪為主的“攻法治療”,治療效果不甚顯著。令人贊嘆的是,上海龍華醫院腫瘤科劉嘉湘教授突破了這一理論瓶頸,以現代科學方法不斷豐富“扶正治癌”法則,成為中醫治療腫瘤“鑄劍師”中的佼佼者。而“鑄劍征途”耗費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年華。

歷經多年臨床實踐與探索研究,1972年,劉嘉湘教授提出“扶正法”治療惡性腫瘤,并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以及防治腫瘤放、化療毒性反應的中醫診治體系。創始之初,他遭受到超出預估的質疑與詆毀。為了得出最準確的試驗數據,劉嘉湘嚴格采用國際科學試驗方法。一開始不知道是隨機試驗好還是隊列研究好,他就去咨詢統計學專家,得知隨機數據更有代表性就堅定選擇隨機化設計。他嚴格遵循西醫統計學方法執行,將患者隨機分組,一組只采用化療,另一組僅給予中藥,第三組既接受化療又服用中藥,方法學規范、嚴格流程控制,每天護士定時定量備藥、發藥、監督吃藥,謹防患者亂吃藥等偏倚因素干擾。最后,數據統計全部由第三方把控。而且,前期動物實驗的數據資料齊備。

從“六五”、“七五”、“八五”直至“十一五”,劉嘉湘觀察了上千個病例,應用實驗腫瘤學、現代免疫學、生物化學、細胞分子生物學等現代科學方法,進行臨床觀察與動物體內外實驗研究,統計了大量病患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等硬指標數據。最終論證了由他研發的“扶正中藥”――金復康的顯著治療效果。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金復康治療組患者中位生存期為13.5個月,5年生存率為11.17%;中藥聯合化療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15個月,5年生存率為20.71%,均優于單純化療組患者(8.9個月)。

在一系列臨床有效病例和經得住考驗的循證數據面前,人們不由得口服心服。目前,由他首創的“扶正治癌法”不僅被國內中醫、西醫學術界廣泛接納,成為中醫藥治療腫瘤的主要治則之一,而且獲得世界醫學重視。至今,這位79歲的抗癌大師仍活躍在臨床一線。

除金復康口服液外,劉嘉湘在“扶正治癌”理論基礎上研發的肺癌中藥治療新藥還包括芪天扶正膠囊,以及中藥外貼治療癌痛的蟾烏巴布膏。臨床證據表明,上述扶正中藥不僅能夠提高機體細胞的免疫能力、有顯著鎮痛效果,有效率高達93%,同時長期用藥無成癮性和毒副作用風險,堪稱國內首創并達國際先進水平,被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為國家級中藥新藥。憑著這些沉甸甸、高含金量的數據分析、實驗報告,中藥新藥“金復康”還喜獲素以標準苛刻著稱的美國藥監界首肯,經美國FDA批準現于美國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癥中心進行Ⅱ期臨床試驗。一旦通過,我國首個治療肺癌的中藥新藥將有望步入國際市場。

交叉協作 佳績頻傳

中醫學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同于傳統中醫的“固執己見”,在科研上,上海龍華醫院歷來鼓勵龍醫人大膽創新,提出“向西醫同道學習,強化醫院臨床科研能力”的宗旨。

在骨傷科王擁軍教授頭腦中,科學研究也需要戰略眼光,要把握科學研究和社會發展大勢;既要具備清醒的自我認識、開放的全球視野、強烈的危機意識和高瞻遠矚的眼光,同時要明白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在世界醫學、生命科學發展中具有的原創性科研意義;以古鑒今,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與醫學的內涵,虛心學習并開拓創新之術。他將上述中醫科研思想高度濃縮為“取勢、明道、優術”六個字。

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國后,眼界大開的王擁軍率先在脊柱病研究所“大展拳腳”,啟動一系列改革:建立中醫脊柱病、骨代謝疾病以及骨免疫疾病實驗室,引進并完善“符合中醫特色,具有世界水平”的實驗室管理技術,將脊柱三維步態分析系統、芯片檢測技術、Micro-CT、RNAi、系統生物學、基因敲除和轉基因模式動物技術等先進科技方法運用于中醫藥研究。他在國內中醫院校率先建立基于表達特異性報導基因克隆細胞株的體外藥物篩選平臺,以及基于基因敲除、轉基因動物的體內藥物篩選平臺……

不僅如此,上海龍華醫院向來注重多學科交叉協作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的實驗研究,除與國內高校保持合作外,亦先后與哈佛大學、霍普金斯大學、華盛頓大學等5所美國大學,英國利物浦大學、加拿大溫哥華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建立長期穩固的臨床與科研合作關系。2005年,上海龍華醫院在泰國華僑中醫院開設龍華中醫腫瘤中心;2007年,再與新加坡義安中醫藥中心達成協議,長期選派人員開展相關臨床任務,實現業務量不斷上升同時大力推進了與國外醫療機構的合作交流。

近年,上海龍華醫院的中醫理論創新、中醫方法學研究、中藥復方研究、證病結合研究能力不斷提高,SCI收錄學術論文影響因子逐漸提高。通過不懈努力,現已經完成“扶正祛邪法”、“益氣化瘀補腎法”、“筋骨平衡法”、“健脾法為主”、“益氣養陰、調攝沖任法”等多項子領域臨床診療規范與療效評價研究。例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診療規范與療效評價標準研究,“益氣化瘀補腎法”治療頸椎病的臨床診療規范與療效評價標準研究,“筋骨平衡法”防治慢性筋骨病,“健脾法為主”辨證治療中晚期胃癌臨床診療規范與療效評價標準研究,“益氣養陰、調攝沖任法”治療乳腺癌的臨床診療規范與療效評價標準研究等。肺癌中醫辨證分型標準和療效評價標準被列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頸椎病中醫診斷療效標準被納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項目,中醫、中西醫結合頸腰綜合征診療指南成為中華中醫藥學會整脊分會規范,脊柱側彎體療操治療青少年脊柱側彎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廣項目。

5年來,上海龍華醫院還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華醫學獎一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中西醫結合獎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各類獎項30多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7項,公示19項;形成165個醫院制劑,擁有中藥新藥證書12項,實現成果轉化39項,成果推廣應用19項。

再者,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重點研究室/中醫三級實驗室、衛生部“十二五”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重中之重”臨床醫學中心、百余國家級科研項目、科研項目級別、項目量和科研經費在上海市同類醫院均名列第一……這累累碩果絕非偶然。

作為上海唯一擁有上海市中醫外科和中醫腫瘤臨床醫學中心兩家臨床醫學中心的中醫院,科研一直都是上海龍華醫院的重中之重?!耙钥蒲袨楹诵膸优R床,以臨床為基礎帶動科研創新”,即臨床產生的問題由研究所研究,研究所研發的技術、藥物再由臨床檢驗。正是得益于此醫研融合,上海龍華醫院這所中醫院才能在與西醫院的慘烈競爭中辟出一條“康莊大道”,永葆中醫的神奇魅力。

老干扶持 小荷初綻

在上海龍華醫院,尊老是一種傳統。

碩士生、博士生高級別“徒弟”每日接送“老師傅”上下班,中午幫著打飯,陪同“師傅”前往外地開會調研……事無巨細,凡是和師傅有關的工作,徒弟們全都親力親為。點點滴滴,都出自內心的敬重與愛戴。

老中醫,愈老愈貴。54年前,黃文東等八位知名老中醫齊聚上海龍華醫院,將畢生行醫所學帶來并留在這里。他們對醫院精心“呵護”,為醫院的成長奠定了扎實的學術與人文基石。繼第一代“元老”之后,胡建華、姚乃中、邵長榮、王大增、劉嘉湘、施杞、陸德銘等28位第二代名中醫漸行成長成熟并挑起大梁。

新生代力量的培養始終是上海龍華醫院的核心工作。傳統中醫,以名醫招收弟子的方式得以傳承。上海龍華醫院不僅一直堅守著“師徒”傳承模式,并創造性地提出了“名中醫工作室”。由醫院牽頭,名老中醫公開招收學生,各位學生可自愿報名,經遴選后正式獻花鞠躬拜師,一位老中醫親帶3?5名學生。每周,工作室的師生要共同門診2?4次,并一起參與查房,由老師口授心傳,確保弟子如愿得償“真傳”。弟子們在抄方子、整理病案、報成果、口授內容整理匯編過程中受益匪淺。名中醫劉嘉湘總結提出,有的東西不是書本上能學到的,要多聽多看,有時候一兩句話卻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經驗之談。

“名中醫工作室”為上海龍華醫院培養了一撥又一撥“名師高徒”,如婦科李祥云教授、學生鄭錦,骨傷科施杞教授、學生王擁軍,腎內科陳以平教授、學生鄧躍毅等。2007年施杞與王擁軍師徒二人同時榮獲“上海市勞動模范”,一時傳為美談。

王擁軍對師傅施杞教授滿懷感激之情,因為對他而言,施杞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長者,更是如同父親一般的親人。正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叵氘斈?,王擁軍有機會公費出國深造,但必須交納保證金,施杞“擁軍出國,我來擔保,不用交押金!”的一句話令王擁軍銘記一生。師傅傳承給學生的,不單是學術思想,還有一種精神。師傅常說“于仁厚處用心,于熟精處用功。對待患者博愛,對待學術踏實”,這種仁愛、博愛的醫德,又何嘗不是前輩們留給我們最美好、最珍貴的一劑“良藥”。循著師傅的足跡,現今王擁軍也已桃李天下,徒弟梁倩倩博士榮登“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得主,這在上海市中醫界尚屬首例。

毋庸置疑的是,“名中醫工作室”發掘中醫古籍經典并融匯新知,為中醫繼承發展留下了理論精華。數據顯示,自工作室創建以來,已然整理醫案醫話超過萬則,臨床隨診筆記兩萬余篇,出版書籍230余種,千余篇,而且收集了大量的寶貴影像資料。劉嘉湘教授的“扶正法治癌”,朱培庭教授的“膽病從肝論治”,鄒菊生教授的“眼深部望診、角膜深層辨證”等,無不成為現代中醫理論創新的經典之作。

如今,上海龍華醫院已從當年的“元老”豐富發展為擁有31個“名中醫工作室”的全國示范中醫院、上海市三級甲等醫院。而且“名中醫工作室”效應已席卷全國各大中醫醫療機構,成為中醫傳承的不二法門,其中不乏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上海市海派中醫流傳傳承研究基地。2012年9月8日,上海龍華醫院又率先創立了全國首個以專家姓名冠名的中醫流派學術研究中心――“石筱山傷科學術研究中心”。

再者,上海龍華醫院針對年輕人的苗圃計劃、龍醫團隊系列人才培養方案陸續出臺。新的學科人才培養理念以及中醫復合型人才“六結合培養模式”再次大放異彩。“六結合培養模式”,具體包括中醫與西醫結合,理論與臨床實踐結合,醫古文與外語結合,醫藥學與生物學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業務技術與組織管理結合。

此外,上海龍華醫院“注重人格培養,立身樹人”。因為,中醫藥要發展、要走出國門,更需要優秀的中醫科研人員。由此,醫院要求學生加強外文文獻的閱讀和整理,要求在國外高水平的期刊上發表文章,要求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正是在這種嚴格要求的氛圍下,研究所的創新團隊佳績頻傳。

半畝方溏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施杞教授根據長期的臨床、科研與教學實踐,總結出“1+1>2”的人才培養超越模式?!?”是指施杞教授對學生們所做的工作――“引路、鋪路、養路”,即引領學科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科研思路,培育弟子們獻身中醫藥事業的高尚情操。他堅持一手抓軟件、一手抓硬件,建成了全國一流的中醫骨傷科現代研究平臺。2012年,施杞教授榮獲“上海市教書育人楷?!睒s譽稱號。正是在這些培養模式軌道中,上海龍華醫院走出了王擁軍、許玲、季光、莫文、李和根、劉勝、張惠勇、梁倩倩、楊燕萍、卞琴、崔學軍、李晨光、王琛、王琳、鐘逸斐、孫建立等后輩翹楚。

軟硬俱佳 云帆滄海

走進國際學界,將中醫藥發揚光大,雄心勃勃的“龍醫人”從沒有停下腳步。閉門造車的中醫發展模式已讓傳統中醫吃盡了苦頭,走不出國門、得不到國際認可。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沒有國際影響就等意味著沒有競爭力。作者認定醫院必須培養一批不但中醫功底厚實而且具備中西醫結合實力的復合人才,談國際影響才不是一句空話。

在施杞教授、王擁軍教授的帶領下,“前移式培養模式”率先在脊柱病研究所實行。近5年,研究所共計投入超過160萬元,資助優秀醫生、科研骨干、優秀博士研究生出國深造,學成之后再為醫院、為研究所、為國家做貢獻。截至今日,上海龍華醫院先后派出17個博士研究生“好苗子”中,學成期滿的12位已滿載16個國際級學術獎項悉數“衣錦還鄉”。

歸功于“有中醫內涵的留學博士”,研究所成功申請到3個國家級重大國際合作項目,這在過去是龍醫人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目前,這所中國中醫藥界的首家脊柱病研究所已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的多所著名高校達成長期合作協議,攜手深化中醫藥防治椎間盤退變性疾病、中醫藥促進脊髓修復與再生以及中醫藥治療骨退變性疾病等相關領域研究。

2008年,上海龍華醫院被國家發改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定格為“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同期承擔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和“骨退行性病變”二大疾病系的研究。2012年,醫院成為上海市“重中之重”的“中醫藥防治慢病(惡性腫瘤、骨退行性病變)臨床醫學中心”。

上海龍華醫院再接再厲、不斷奮進,今年又組織申請了“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意義有三:其一,結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以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的臨床規范化研究評價為切入點,以高水平臨床循證醫學研究為核心,構建中醫藥綜合防治惡性腫瘤臨床科研協作網絡,使臨床研究水平達到國際規范化要求,并不斷向社區、基層轉化。其二,建立國際臨床規范化研究技術平臺,使之成為我國乃至國際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臨床評價的基地和轉化醫學中心,取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其三,積極開展應用基礎研究,采用系統生物學方法和技術揭示“扶正治癌”治療惡性腫瘤的生物學基礎,為中醫腫瘤學的臨床推廣應用提供理論支撐。

這是上海龍華醫院給自己規劃出的三點新坐標,無疑對科研水平、臨床水平、國際合作、人才儲備、硬件配套再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在這里,任何一個決策都經歷過規范的“循證分析”考證。醫院相關人員負責收集數據,把全國各家同類型醫院的政策數據全都匯總起來,共計分析了973例,同時制定出96個參數,十幾大項用于政策研究。繼而,借助醫學科研循證方法,包括科技投資比例、配備專業人員、科技成本效益產出比等醫院建設的各核心要素標準都具備科學的政策研究和指標依據。每一項決策都確保了雄圖壯志的主觀意愿與科學管理理念、手段的客觀保障有機和諧。

在合理宏觀決策同時,上海龍華醫院更強調“精細化管理”,使辦公流程更加科技化。通過計劃、統籌、決策,通過信息化技術監督執行,行政科研效率大大提高,為民眾服務更為便捷。

篇(8)

飲食調節的意義以及

論文內容:

飲食調節與疾病醫治初探

一.飲食調節方法在醫治疾病中的作用概述:

1.使急性病能夠通過醫治而達到使病情迅速緩解,治愈,防止轉化為慢性病的效果

2.能使大多數慢性病得到有效根治,縮短病程,減少用藥。使病人醫治得起,減輕國家,單位,個人的負擔。

3.可以防止舊病復發。如癌癥病,精神病以及各種慢性炎癥病復發。鞏固醫療效果。

4.可以防止人體及病菌對醫藥品產生耐藥性。提高醫藥品的使用價值,減少經濟損失,提高疾病治愈率。

5.可以攻克頑疾。如:癌癥病,糖尿病,精神病,乙肝病,心腦血管病,結核病,還有紅斑狼瘡等。

6.能夠提高醫療水平,增強醫院威信,增加醫院收入,同時此方法人人可行,無需投資,而且見效顯著,是一種利國利民的好方法。

二 飲食調節方法定義及意義

1定義:飲食調節醫治疾病的方法。就是要求病人在運用醫藥治病的過程中,以及病情好轉后的一段時間內,在飲食上要有所忌宜,即忌吃一些使病情加重惡化以及使病情復發的食物,還要忌吃一些使醫藥品減低療效的食物。多吃一些有利于身體康復的食物,改正偏食和飲食不當的生活習慣,達到飲食的目的。

2.意義:堅持飲食調節,以配合醫藥醫治疾病,這是經過長期探索出來的寶貴經驗.在治病過程中,它關系到疾病醫治效果的好壞,醫療費用的高低,病程的長短,病情的輕重,以及是否能夠根治的大。

3.飲食調節包含著科學飲食的內涵,首先糾偏的對象是病患者.有的放矢,其效果顯而易見,會引起人們注重生活飲食,提高人民身體素質。

三. 飲食調節與治病的辨證關系

正常人體表現為體內酸堿平衡,這是一個生物化學環境平衡。其主要功能是保證人體細胞代謝正常。在酸性體質內。細胞的合成代謝大于分解代謝。長期偏重與酸性飲食者,往往會長成肥胖型人體,會引發血栓等疾病。而長期偏重與堿性飲食者,就會形成堿性體質,其體內細胞的分解大于合成代謝。在堿性環境中,食物中的鐵元素不易被分解和吸收,因而會產生缺鐵性貧血,造成人體免疫功能下降。長此以往,人體就會長得清瘦,貧血,而且神經興奮失眠,大多數慢性病患者往往是堿性體質。繼續下去,當人體內堿性度達到一個臨界點,激發了人體癌基因,人體就會轉化為癌癥體質,發生癌癥病,艾滋病。所以人體內的正常酸堿度是保證人體呈中性體質,細胞代謝正常,體態優美。結實健康的條件。

人體的陰陽平衡,是人體的物理環境,是保證人的血壓。體溫正常的需要,而陰陽失調,偏陽性者,表現為患高血壓病,糖尿病,發熱,陽盛陰虛等體癥。偏陰性者,則表現為低血壓,風濕病,陰盛陽虛,中氣不足,身體寒冷,神疲等

人體的營養平衡,要求食物中各種營養素如蛋白質,糖。脂肪。鈣。鈉,鐵……各種維生素,按一定的 比例供給,人體所需的每一種營養素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有一個大體上的比例,這樣才能滿足人體發育生長的需要,否則,人體就會因營養過多或者缺乏而引起相關的疾病,如:缺鈣會引起佝僂病。

人體的三大平衡關系,對于人體的發育成長至關重要。是決定人體素質強弱的重要因素。而三大平衡與人的日常飲食狀況關系尤為密切,所以必須注重飲食上的三大平衡。飲食上的不平衡,就會導致人體上的不平衡,人的食物中同樣分為:酸性食物,如:脂肪,糖,豬肉;中性食物:大米,面粉,薯類。堿性食物:蔬菜類;有熱性食物如姜,蔥。狗肉,寒涼性食物:綠豆,絲瓜。芭蕉……還有含堿性較重的過敏性食物如蝦,鴨……所以飲食上的不當會形成習慣性的偏食,是產生一些慢性頑癥的主要根源。

飲食與治病的關系,飲食是本,醫藥醫治是方法手段。飲食是常住性的,醫藥則是臨時性的。注意調整飲食再配合醫藥醫治,治病就象拔蘿卜,連病根一同拔去。光講醫藥而不講飲食調節治病如同割韭菜,病會復發。這是從人體發病機制來講的,這是其一

其二,在治病過程中,醫生看病開藥,醫藥必須要通過患者體內吸收,并產生化學反應而使病情得到控制,緩解。醫藥中的一系列抗生素,抗癌,大多數是酸性藥物,在人體酸性環境中醫藥療效高,在中性環境中療效一般,而在人體堿性環境中療效減低,所以忌食堿性重的食物,是保證醫藥的療效的重要的一招,是防止醫食相克,相反的情況出現飲食不調,醫藥減效,醫生為了使醫藥發揮較大療效,則往往加大藥量成倍,幾倍,這樣就造成醫療費用大,病人身體承受力加大,醫藥能治病,但用量過大也能將人治死,醫生難以掌握用藥。所以飲食調節可以促使醫生安全用藥,病人也減少痛苦及節約醫藥和減輕經濟負擔。

其三,根據人體某器官患病,在飲食上既要有用科學飲食平衡營養,以保證整體的需要,改善人體大環境。還要有針對性的吃一些補充患病器官的營養,如肝炎病,在飲食上首先是中性食物。以保證飲食上的酸堿平衡,陰陽平衡之外還要適當地增吃一些豬肝來補充,吃肝補肝,吃腸補腸,缺什么就吃什么。以此類推,皆從豬身上取來補充人體相關器官,這就是在整體上要平衡,個別上要特殊照顧,使患者早日康復。

四. 食物的分類及安全飲食

1.酸性食物,指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糖這類食物。如:豬油,白糖,紅糖,母雞,白酒等補血補氣類食物。食入量為總食量的15-25%。

2.中性食物:含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如:大米,面粉,紅薯,是人類的主食,應占總食量的50-70%。

3.堿性食物:蔬菜,水果,應占總食量的20-25%。

4.含堿較重使人體具有過敏,加重炎癥性疾病病情的食物有四十幾種,在正常情況下宜少吃,適量適當的吃一些可以興奮大腦神經,提高工作效率,而在患病期間則忌食。

5.溫熱性食物有:大棗,姜,蔥,蕓須,五香八角,狗肉,辣椒,淮山等。其功能可使人體發熱,行氣,散風寒,發散,高血壓,發熱病人忌食。低血壓,風濕病人可適當吃。

6.寒涼性食物:綠豆,絲瓜,冬瓜,苦瓜,大蒜,韭菜,涼薯,芭蕉,西瓜,西紅柿。空心菜,白菜,黃瓜等具有清火,解暑滋陰,解毒降壓,利尿的作用。

高血壓病人,發熱者可適當地吃一些,達到降壓降火的效果,低血壓者。風濕病人忌食少食為宜。

7.虛損性疾?。喝绺鞣N炎癥,癌癥,結核病,皮膚病,外傷等,病人安全飲食食物種類:大米,豬油,豬肉,鹽,母雞,豆腐,大棗。枸杞,大小白菜,南瓜,豆角,苦瓜,絲瓜,紅薯,面粉。紅糖,白糖,蘿卜,茶葉,菠菜,萵苣,綠豆,西紅柿,豬骨(豬頭肉忌食)。

五. 忌食過敏翻病食物細則及注意事項

要想治病好得快,請忌食下列肉和菜(過敏食物四十幾種)

1.肉類食物:牛肉、鴨、蝦、江魚、老鼠肉、鴿子肉、

生公雞、豬婆肉、麂子肉、鵝、豬頭肉。

2.蔬菜類:芥蘭苞、箭桿菜、大青菜(酸菜)、黃花豆、黃花菜、鳳尾菇、茼蒿、大韭菜(害菜)、魔芋(附子豆腐)毛尾筍、蠶豆、檳榔芋、海帶、鵝米豆、福壽瓜、針尖菇、秋南瓜、芹菜。

3.糧食與其他食物:高粱、粟米、玉米、粽子粑、皮蛋、濃茶葉水、咖啡、紅瓜子、炒花生、煙、泡打粉、茄子、芝麻。

上述食物含堿較高,在膳食中,若過多食入,就會使人體內的酸堿度值偏向堿性,降低人體內的營養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而引起不少虛損性疾病。因此,在醫治一些疾病期間,需要忌食之,以免加重病情,同時還可以避免人體、病毒產生抗藥性、耐藥性、增強醫藥療效。

4.適應范圍:外傷、各種急慢性炎癥、傳染病、結核病、各型肝炎、糖尿病、癌癥、貧血、白血病、紅斑狼瘡、甲亢、精神分裂癥、過敏、腳氣、皮膚病、風濕、心腦血管病、尿毒癥、結石病、強直性脊椎炎、白癜風、腰椎病、失眠等均有效。

5.忌食期限:輕病、小病為7-20天,住院病人忌三個月至半年,各種慢性病忌1-3年,各種癌癥忌3-7年。(過了忌食期限后,重大疾病患者不可掉以輕心。一旦恢復舊的飲食習慣,疾病又可再度復發。切記)

篇(9)

近年來,醫療知識及技術正快速更新,特別是對于重癥醫學專業來說,幾乎每一兩年都有顛覆性的理論出現,這對于從事重癥醫學專業的醫師來說有著更高的要求,需要及時更新理論知識以跟進當今醫學進步步伐。然而針對于廣大基層醫院的臨床醫師普遍情況,由于各種資源的短缺,往往不能及時獲取最新的醫學理論知識,而通過前往醫學相對發達、綜合水平較高的三級甲等教學醫院進修學習,是獲取新知識、新技術最直接有效的途徑。而對于提供進修途徑的三級教學醫院來說,如何更好地對進修醫師進行教學培養,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永恒主題。本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學科科室,每年帶教、培養來自區內各地的大批進修醫師,在帶教培養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就此談一些心得體會。

1 加強醫德醫風教育

眾所周知,當今醫患關系非常緊張,大多數的醫療糾紛往往都是由于醫患之間溝通不暢造成的[1-3]。大量事實證明,具有良好醫德的醫務人員,治療效果好,漏診、誤診少,醫療糾紛少,反之,醫德不良的醫務人員往往責任心不強,服務態度差,即使技術水平較高,也常常出現責任性差錯和事故,不僅給患者增加額外的痛苦,甚至造成傷殘、死亡。特別是對于重癥監護病房的(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而言,由于入住ICU的患者生命危在旦夕,家屬往往處于精神極度緊張甚至崩潰的邊緣,但凡一些小的醫療失誤或者言語過失便會造成矛盾的放大,為此,要積極搞好醫德醫風建設,促使每一位從事ICU的醫護人員充分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是光榮的、重要的,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與患者安危有關,對患者承擔著道德上的責任和義務。如能把這種道德責任轉化成信念,醫務人員就會自覺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時時處處以患者利益為中心,積極主動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帶教老師作為進修醫師接觸最多的人,老師的言行對其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每一位帶教老師要有高尚的情操,既要關愛患者,也要關愛進修醫師,以身作則[4-5]。

2 因人施教,個體化原則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域的科學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多數進修醫師以來自基層醫院居多,他們的醫學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帶教老師要善于洞悉進修醫師的知識水平,采用因人施教,個體化原則進行教學指導:(1)對于年齡偏大的,接受能力不強的進修醫師,可以采取少排夜班,多跟班,多課時的理論授課方式,甚至在平時授課時,盡可能采用舉例的方式傳遞知識,便于理解和掌握,平素多說些鼓勵的話,可以提升他們的信心。(2)對于年紀輕,富有活力的進修醫師,可以采取鼓勵多動手,多提問,甚至發現問題當場提出當場解決,鼓勵出現激烈討論問題的情況,避免打擊這類進修醫師的積極性。(3)對于理論知識薄弱的進修醫師,鼓勵其在空余時間多閱讀,并且適當推薦通俗易懂的醫學書籍供其閱讀。(4)對于動手能力較弱的進修醫師,可以通過多帶教,增強其信心、勇氣,不厭其煩的多講解操作細節,提高其技能水平。

3 加強理論培訓,培養正確嚴謹的臨床思維

正確嚴謹的臨床思維是建立在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的,要培養正確的臨床思維,必須先掌握準確的醫學理論知識。對于從基層醫院前來學習的進修醫師來說,薄弱的醫學理論基礎是其最大短板,受制于基層醫院的條件,很多進修醫師畢業后往往缺乏足夠的條件提升基礎理論知識,而當今醫學信息的更新卻是如此之快,特別是重癥醫學專業的知識,相關診療規范、指南不斷更新,如不注重對進修醫師的理論培訓,則會造成診療的不規范,降低重癥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增加發生醫療糾紛的風險。

3.1 直接理論知識培訓 可以通過舉辦小講課、教學查房的方式。由于ICU涉及的專業知識十分廣泛,對臨床醫師的要求較其他專業偏高,所以授課或查房所涉及的知識面應當廣而深,既涉及到基礎理論知識如病理生理、生物化學、解剖等等也應涉及到內外婦兒等臨床學科,必要時授課可以邀請相關專業的教授進行理論培訓[6]。

3.2 運用相關工具 借助醫學書籍以及檢索文獻資料是學習基礎理論最傳統也是最有效的途徑[7]。另外通過使用現代化軟件如ppt、Excel、word等做病例總結性分析,往往對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 實行啟發性教學,培養整體性思維 要實行啟發式教學,關鍵在于帶教老師要對本專業的知識掌握全面、深入,在老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進修醫師敢于提問,敢于思考,敢于刨根問底,回答正確者能說清病理機制,錯誤者能找到原因,做到知其然亦知所以然[8]。對于散在的疾病線索,帶教老師要善于學會總結性歸納,啟發進修醫師的整體性思維,能夠做到將各種散在的線索歸于一個病因,盡可能用整體思維分析疾病的發生發展,用一個病因解釋所有相關的病情變化[9]。

4 重視臨床技能培養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在醫學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臨床技能培養長期以來較臨床知識而言,往往被臨床醫師忽略,然而臨床技能水平的高低往往是患者搶救成功率高低的關鍵因素,特別對于重癥醫學科這個專業而言,更突顯其重要性。ICU是一門很注重臨床技能的學科,在臨床工作中,往往需要緊急的插管、穿刺、先進儀器的操作等,這些情況常為突發,一線醫師往往等不及上級醫師前來指導搶救必須原地緊急實行搶救措施,此時,搶救醫師的技能水平高低就成為決定著患者的生命是否延續的關鍵因素,所以必須注重每一位臨床醫師的技能培養。

在進修醫師進入臨床時,要了解每位進修醫師的技能操作水平情況,盡可能為他們提供不同等級的操作機會,特別是針對那些在基層醫院鮮有機會的技能操作,但是如果過度放手往往因容易發生并發癥而損害患者的利益,所以應“放手而不放眼”,保證醫療安全。

設立全面的臨床技能教學平臺,包括基本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和科學研究等平臺;要配備有完善的教學資源,如電視教材、多媒體課件等;加強臨床技能教學與相關科室的合作關系,如可以與呼吸內科合作學習纖維支氣管鏡操作,與耳鼻咽喉科合作學習氣管切開術,麻醉科學習氣管插管術等[10]。

5 增強科研興趣,培養科研能力

醫學是一門知識更新速度很快的學科,只有從事醫療行業的醫務工作者具備有較高的科研能力,方能夠時刻把握最新醫學信息的進展,及時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將這些最新理論知識及早應用于臨床實踐工作中,不斷累積經驗教訓,書寫并發表相關醫學論文,這樣才能達到同行業內的先進水平。而筆者發現,前來進修的醫務工作者的科研能力普遍較欠缺,他們往往缺乏明確的目標及對如何開展臨床科研工作毫無頭緒,認為在基層醫院受制于體制、醫療資源、醫療水平等相關因素的制約,根本就不適合開展臨床科研工作,即便有好的思路,也往往因為各種原因難產。這就造成我國基層醫院的醫學理論、科研水平普遍較弱的現狀難以改變的尷尬局面。而國外,如美國的醫學信息學教育就比較成熟,其發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與成熟的學科培養體制,能夠對各層次從事醫學工作者進行針對培訓,達到滿意的效果[11]。為了提高進修醫師們的科研水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5.1 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掌握現代醫學進展的主要工具就是能夠熟練使用醫學英語,方能及時準確地把握國際上最新醫療進展情況。醫學專業英語的熟練掌握和自如運用對于個人知識面的拓展以及今后專業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往往最新的醫學進展來自于國外的英文文獻,只有掌握較高水平的英語閱讀能力,才能利用空余時間“隨心所欲”的汲取醫學信息。而我國的醫學生普遍英語水平較低,往往是學而不能致用,特別是對于基層醫院的進修醫師這一群體,英語閱讀能力普遍較弱[12]。為提高其英語能力,首先要做到提高其對醫學英語的興趣,這就要求帶教老師在平素教學工作中讓其感受濃郁的英語氛圍,如在交班、教學查房、病例討論、小講課等相關場合適時的用英語表達,讓其自然地融入此氛圍中,主動接受相關的英語教學,反復聽到常用的英文單詞語句,自然會掌握本專業的相關英文單詞。其次,可以采取利用小講課的方式,對最新的外文文獻由帶教老師進行逐句翻譯,并適當講解語法,培養進修醫師的閱讀思維,后期還可以通過指導進修醫師如何檢索英文文獻,培養其查閱相關知識的能力[13]。

5.2 提高搜索文獻的能力 通過醫學文獻檢索可以提升醫術水平,既是科學研究選題的需要,也是科研成果的主論依據,更是具有較強教學能力的需要[14]。當前傳統醫學文獻檢索課程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如普遍采用大班教學、學生對知識理解不深、教學安排不合理、考核方式不合理等。要提高文獻能力,應適當改革教學方式方法:以教師為主體變為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學會通過思考、討論、查資料、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改革課程內容:可以在教學內容中加入文獻分析、課題查新和課題申報、論文撰寫等內容;優化教學效果:可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如利用微博、QQ、微信等社交平臺,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任課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工具與學生交流,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實時指導學生學習[15]。

6 采用雙向考評制度

在進修結束時除了應該對進修醫師的理論知識及臨床技能水平進行考核之外,同時亦應該進行對進修老師帶教模式的反饋意見進行調查,及時發現帶教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糾正改進,這樣可以促進今后的帶教水平進步。

通過多年的進修醫師培養,總結了上述的帶教經驗。通過在本科的進修學習,絕大多數進修醫師圓滿完成了進修任務,回到自己所在醫院后將所學知識技能運用在臨床實踐中,提高了所在醫院的重癥醫學專業的診治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又寧.醫患矛盾如此尖銳的根源到底何在[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6):401-403.

[2]劉雅莉,景濤,田金徽,等.新西蘭醫療風險防范及監管機制現狀的循證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6,6(9):673-680.

[3]劉霽堂,殷猛.淺析醫療糾紛的根源及對策[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142-143.

[4]王晶,龐莉,張捷,等.淺析低年資臨床住院醫師醫患矛盾發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1):150-152.

[5]范順陽,張德銀.臨床教學中醫患溝通技能培訓方法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1,8(33):147-148.

[6]潘彭飛,于湘友.重癥醫學教學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0,30(2):195-196.

[7]蘇曉英.住院醫師醫學文獻檢索培訓的實踐與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19(5):488-489.

[8]王濤,熊建瓊,張雷.提高重癥醫學教學質量的探索[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2):234-235.

[9]陳宏.危重癥醫學教學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07,16(5):1016-1018.

[10]盂衛東,杜娟花,陳東,等.醫學臨床技能教學改革與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10):968-970.

[11]呂少妮,任淑敏,王倩飛.美國醫學信息學教育的發展及其啟示[J].中國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3,22(11):13-17.

[12]劉彤,陶英,李培,等.醫學英語教學方法的探討[J].中國病案,2012,13(4):78-79.

[13]劉震雄,聞勤生,黃裕新,等.淺談如何做好進修醫師的臨床教學工作[J].西北醫學教育,2012,18(3):632-634.

上一篇: 副高工職稱論文 下一篇: 鉆床實訓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一 | 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视频 | 日本强奷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日本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