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檢查報告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09 18:14: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院檢查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醫院檢查報告

篇(1)

《藥品治理法》第二十三條規則:“醫療機構配制制劑,須經地點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當局衛生行政部分審核贊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當局藥品監視治理部分同意,發給《醫療機構制劑答應證》。無《醫療機構制劑答應證》的,不得配制制劑”。該條目是對醫療機構配制制劑行為的一種規則,規則醫療機構配制制劑的前提前提是必需獲得《醫療機構制劑答應證》,不然,不得配制。

《藥品治理法》第二十五條規則:“醫療機構配制的制劑,該當是本單元臨床需求而市場上沒有供給的種類,并須經地點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當局藥品監視治理部分同意后方可配制。配制的制劑必需依照規則進行質量查驗;及格的,憑大夫處方在本醫療機構運用。非凡狀況下,經國務院或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當局的藥品監視治理部分門同意,醫療機構配制的制劑可以在指定的醫療機構之間調劑運用。醫療機構配制的制劑不得在市場發賣”。

《醫療機構制劑注冊治理方法(試行)》第五條第二款規則:“未獲得《醫療機構制劑答應證》……的醫療機構可以請求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然則必需還提出托付配制制劑的請求”。

依照上述司法條目的規則,醫療機構配制制劑必需具有以下前提:一是必需取得相關部分同意,獲得《醫療機構制劑答應證》;二是獲得所配制制劑的同意文號;三是配制的制劑在未經同意的狀況下,只能在本醫療機構運用;四是未獲得《醫療機構制劑答應證》,且獲得了中藥制劑同意文號的,經同意,可以托付具有受托前提的醫療機構或出產企業配制中藥制劑。

二、醫療機構制劑的認定

依照相關司法規則,醫療機構配制制劑必需經由同意。而當前,局部醫療機構為添加收益,便利病人,在未經同意的狀況下,依據傳統的秘方配制處了一些膏、丹、丸、散劑,以為其屬于臨方制劑。那么,這些膏、丹、丸、散劑能否應歸入醫療機構制劑治理,作為藥品監管人員,對醫療機構制劑的認定尤為主要。

《醫療機構制劑注冊治理方法(試行)》第三條規則:“醫療機構制劑,是指醫療機構依據本單元臨床需求經同意而配制的、自用的固定處方制劑”,第四十五條規則:“固定處方制劑,是指制劑處方固定不變,配制工藝成熟,而且可在臨床上長時間運用于某一病癥的制劑”。從上述規則可以得出:醫療機構制劑,就是醫療機構依據本單元臨床需求經同意而配制的、自用的制劑處方固定不變,配制工藝成熟,而且可在臨床上長時間運用于某一病癥的制劑。

筆者以為臨方制劑,是指依據大夫對某一個病人辨證論治后開具的處方的要求,由專業人員依照相關的工藝將藥物暫時代患者加工成分歧的劑型,是為了知足單個病人的分歧疾病獲得實時、稱心的醫治而為他們“見機行事”制造出合適小我的狀況的制劑。

三、當時不合法醫療機構制劑存在的首要方式

(一)無《醫療機構制劑答應證》配制制劑。一是未獲得《醫療機構制劑答應證》和制劑同意文號配制制劑;二是獲得了制劑同意文號,但不具有配制前提,未獲得《醫療機構制劑答應證》配制制劑;三是經由同意可以托付配制,卻未按要求私自自配制劑。

(二)未經同意,私自配制制劑。獲得了《醫療機構制劑答應證》,而未經同意,未獲得制劑同意文號配制制劑。

(三)未經同意,私自運用其他醫療機構制劑。一是未經同意,直接從其他醫療機構購進其制劑進行運用;二是以友愛醫院、協作醫院的方式,直接或變相發賣制劑,或以免費贈予的方式分配運用。

四、不合法制劑構成的緣由

(一)好處的誘導

臨床需求是前提,市場增補是時機。長時間以來,醫院制劑是在親密連系臨床與總結臨床理論經歷的根底上制成的比擬成熟的制劑,易于改良進步,合用性強,并能實時知足臨床醫療、科研需求,深受大夫和患者的歡送。但跟著法制治理歷程加速,市場供給才能進步,國度對醫療機構制劑規范的要求越來越高,局部醫療機構為降低本錢,追求更大的利潤空間,不肯在設備、技能、申報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隨意配制制劑,使得醫院制劑的質量不克不及獲得有用的保證,給社會形成了必然的平安隱患。

(二)政策的影響

篇(2)

二、病例書寫不規范,我們邀請了市醫院專家進行了培訓和指導,病例書寫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篇(3)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醫療護理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二)堅持科學發展觀,醫療服務能力和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三)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醫院三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我們得出如下啟示:

啟示一,要緊緊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堅持把發展作為興院強院的第一要務。

啟示二,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學科建設,進一步強化醫療質量意識。

啟示三,要緊緊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

啟示四,要緊緊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醫院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啟示五,要緊緊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堅持統籌兼顧,處理好各種醫患矛盾和問題。

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一)深入調研,找準存在的問題。

(二)深入剖析,找明原因。

(三)統一認識 ,邊學邊改。

三、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思路及措施

今后一個時期,主要措施如下:

(一)堅持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二)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大力推進醫院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1.繼續實施人才強院戰略,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2.按照醫院發展趨勢,合理配置、充實專業技術人員,確保臨床工作需要。

3.要繼續深化推進醫院各項改革,促進各項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4.繼續抓好第二周期醫院管理年的各項工作。

5.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為加快醫院發展夯實堅實基礎。

6.加強學科建設,進一步夯實學科基礎。

7.持續抓好醫療護理質量。

8.堅持以職工為本,更加關心愛護職工。

9.把學習實踐活動中的成功做法和經驗,以制度規范形式固定下來。

(三)加強自身建設,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篇(4)

貴局于2020年5月26日對我院進行了雙隨機檢查,檢查中發現我院存在以下問題:1、預檢分診制度未建立落實;2、依法執業工作未到位;3、放射防護不到位;4、從事放射工作人員未進行健康體檢、放射防護培訓及個人劑量檢測。

我院在接到書面整改通知后,林院長高度重視,立刻對照監督意見書,對我院各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督促整改。現將整改措施報告如下:

一、建立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將預檢分診和導診分開;認真完善門診日志要求登記內容一定要齊全。加強醫院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各項醫療核心制度和傳染病防控工作制度。規范人事管理,完善專業技術人員檔案,加強依法執業工作,按照《執業醫師法》《執業護士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要求醫、護、藥、技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二、對醫療廢物處置及傳染病防治工作進行常態化管理;

1、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組織及管理制度。 

成立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包括醫務部門、護理部門、感染管理科、總務后勤及各臨床、醫技科室的負責人。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實行分級管理責任制。重新梳理醫療廢物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細節,進一步健全我院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建立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明確醫院院長為我院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醫院醫療廢物管理的領導工作。  

2、完善醫療廢物處置工作流程。  

根據《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了《鉛山衛東醫院醫療廢物處置流程圖》,并張貼于各醫療廢物產生科室醒目位置處。規范、指導各科室按照《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的要求,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處置等管理。為醫療廢物處置工作人員配備工作服、手套、口罩、帽子等防護用品,以保障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衛生安全。 

三 放射管理整改措施  

1、加強領導,完善管理組織及管理制度。 

篇(5)

一、基本情況

全縣轄有15個鄉,10鎮,共403個行政村,3194個村民小組,105422戶。總人口487048人,其中,農業人口455857。

二、村級防疫員隊伍建設現狀

1、學歷情況全縣村級動物防疫員共有403人,其中初中以上學歷的有184人,占總人數的93.05%(其中,初中學歷的有257人,占總人數的63.77%;高中學歷的有62人,占總人數的15.38%;中專以上學歷的有56人,占總人數的13.09%;)。初中以下28人,占總人數的6.94%。

2、年齡結構在403名村級動物防疫員中,61歲以上的有10名,占2.48%;51-60歲的有80名,占19.85%;41-50歲的有150名,占37.22%;31-40歲的有142名,占35.24%;18歲-30的有21名,占5.21%。

3、專業結構在這403名村級動物防疫員中,獸醫專業的有13人,占總人數的3.23%。在余下390名非獸醫專業的防疫員中,受到縣級以上業務部門培訓的并取得獸醫資格的有144人,其余246人均為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學徒。

三、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設置及職責

1、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設置

我縣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設置原則上是按照行政村的個數來設置的。即,全縣共有25個鄉鎮,403個行政村,按一村一名防疫員的標準,全縣應該有403名村級動物防疫員。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目前尚有13個村沒有防疫員,而部分村獸醫員相對超標。為了解決防疫人才需求的矛盾,我縣當前村級動物防疫員實行分片區包干責任制和人員調配制。即,一名防疫員負責一片區或一個行政村的動物防疫工作。按403名村級動物防疫員和403個行政村來計算,平均達到一村一名動物防疫員。

2、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職責

(1)根據上級布置的動物防疫任務,對重大動物疫病實行強制集中免疫,常年補免,確保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工作“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針”,保障免疫密度達到100%。同時,對其他動物疫病進行防疫。

(2)及時上報動物疫情,特別是重大動物疫情。

(3)承擔該片區的動物防疫診療工作。收費方式為服務性收費。

(4)按期統計上報畜牧生產情況,特別是規模養殖戶的情況。

(5)負責責任區域內動物防疫相關法律法規宣傳。

3、村級防疫員承擔非本職工作情況

村級動物防疫員除必須履行的上述職責外,還承擔著發展本地畜牧養殖業的重擔。他們在遵紀守法的原則范圍內,在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正確引導下,以科技為支撐,以誠信為基礎,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科技脫貧致富的模范帶頭作用。

四、村級動物防疫員的管理制度和辦法

1、村級防疫員的管理辦法

我縣村級動物防疫員的管理和辦法,主要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省、州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縣實際,來制定實施的。其主體部分有四點:一是指導思想;二是必備條件;三是職責及任務;四是獎懲辦法。目前村級動物防疫員的管理辦法正在進一步完善中。

2、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補貼情況

處于我縣財政困難實際情況,我縣403個村級動物防疫員的補貼均由縣級財政全額撥款每人每月工資30元。工資發放和管理方式均由各鄉鎮財政所統一負責。20xx年有200名村級動物防疫員,獲得中央財政基層動物防疫工作補助經費補貼每人每月110元,工資每月達140元/人。其余203名村級動物防疫員工資每人每月仍是30元。

五、村級防疫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專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

村級動物防疫員大多數是“半路出家”的學徒,大多數防疫員知識陳舊,缺乏系統的診斷技術和治療手段。有時還會因為運用了錯誤的傳統經驗而耽誤了動物的最佳治療時間,而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2、村級動物防疫員年齡老化

篇(6)

近年來,縣醫院領導重視,縣財政給予支持,加大能力建設,改善診療環境,添置儀器設備,縣醫院發展重點逐步從房屋、設備等硬件設施轉向人才、技術、管理等軟實力,努力實現醫療資源的進一步優化,醫院改革與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是由于基礎薄弱,縣醫院改革發展任務非常艱巨。特別是與發達地區縣醫院綜合實力差距較大,縣醫院人才、技術、管理等軟件建設亟待增強。突出表現在高水平技術人才極度匱乏,專業管理能力普遍短板。因待遇、生活及工作環境等原因,縣醫院難以吸引和留住技術骨干,縣醫院高級職稱和高學歷技術人員人才比例非常低。尤其縣醫院科室發展不夠均衡,重點科室優勢不夠明顯、重癥醫學及院前急救體系薄弱等問題。目前,我縣醫院只設有內、外、婦、兒、中醫、急救等級診療科室,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普外科、骨科等專科資質等級低、規模小,專科尚未實行三級分科,如普外科無力細分為肝膽、胃腸等四個專科。由于專業學科不足和診療技術水平及服務能力的有待提高,常見疾病患者外轉診治較為嚴重。如附表1所示:、、、疾病外轉率都比較高,也反映出縣醫院這些學科力量薄弱和建設遲緩。縣醫院管理手段也較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縣級政府財力有限或認識不足,未能落實財政補助政策,醫院發展資金主要依靠醫院自籌,而醫療服務價格遠低于成本,藥品加成收入成為醫院發展資金的主要來源。

附表2、常見外轉疾病不同級別醫院費用分析,從費用分析看,------等疾病,縣外醫院的費用明顯高于縣內醫院的費用(計算t值,p≤0.01),---等疾病縣醫院的治療費用低于鄉級醫院治療費用(因為縣醫院實施按病種付費管理,有些病種費用確實比鄉鎮醫院要低,計算t值,p≤0.05,結果有顯著性意義,),---等疾病縣醫院的治療費用明顯低于縣外醫院治療費用(計算t值,p≤0.01,結果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從統計分析再次推出結論:外轉與縣內技術水平的關聯性進一步提示醫院應盡快加大學科建設力度,加強醫院硬件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減少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方面與上級醫院的差距。

二、造成轉診率高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體制和治理機制不完善,政府財政投入不足。總體來

看,縣級醫院在基礎設施條件、人才隊伍建設、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體制機制也需要綜合改革。政府對縣立醫院的財政撥款不能對醫院進行足額補償。醫院既要完成政府下達的指令性任務,又要確保自身生存發展,在經營上就難以避免趨利性。有時,縣醫院還出現負債經營現象。目前,縣醫院負有債務萬元,這些負債大部分只能通過收取患者的醫療費用來償還,從而直接推動了醫藥費用的上漲。

(二)專科建設乏力,人才隊伍建設滯后,嚴重制約縣級醫院發展。高水平的醫務人員以及專業特色人才相對不足,人才隊伍不穩定,“引不來、留不住、養不起”現象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率相對較高。

(三)醫療設備配置不足,基礎設施建設落后,難以滿足需求。財政對縣醫院的配套能力不足,財政缺口仍較大,建設投入與實際需求的差距較大,縣醫院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總體進度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需求。醫院業務用房陳舊落后,存在安全隱患;診療設備與省市三級醫院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影響了部分診療項目的開展,難以適應縣級醫院醫療衛生服務。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相對落后,群眾信任度不高。

(四)農民期望值提高,新農合補償標準低。首先農民的經濟條件有明顯改善,這是改革開放、社會向前發展的成果,是客觀不爭的事實,經濟條件的改善導致期望值的明顯提高,其次提高本地新農合補償比例,加大本地治療和外地治療的補償差距,應該是降低外轉率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社會公平性的表現,同樣的疾病,同樣的繳費金額,而外轉治療會耗費更多的新農合資金,對在縣內治療的患者來說造成不公平。第三,目前新農合基金的補償范圍,只限于參加新農合農民的醫藥費用補償,除外責任、目錄外用藥、診療項目外費用不能納入補償范圍;如門診統籌補償、住院補償等也不統一,某種程度上降低了農民來縣醫院就醫的積極性。

三、加強縣醫院能力建設、降低轉診率的措施與建議

為進一步提高縣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和能力,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和患者的就醫需求,縣委、縣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及縣醫院,要站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高度,進一步加強領導,把縣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和能力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給予政策、人力、財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多措并舉,協調聯動,加強縣醫院能力建設、切實降低轉診率,提高縣醫院的醫療水平,更好地為全縣農民群眾服務。

(一)全縣上下聯動,推進縣醫院綜合改革。就是要通過體制機制改革,保障醫藥衛生體系規范有效運轉。一要建立補償機制。要落實財政投入政策,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切斷藥品和醫療之間的利益聯系,減少藥品濫用,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堅持縣醫院的公益性,就可以大范圍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增強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保證縣級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縣域內就診率明顯提高,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二要建立上下聯動機制。充分發揮縣醫院在縣域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龍頭作用,開展城鄉對口支援、危重病例遠程會診、重大疑難病例轉診等工作,大力支持和帶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逐步形成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醫療服務模式。三要建立監管考核機制。加強績效考核,開展縣醫院評審評價工作,建立健全縣級醫院醫療安全質量控制評價體系,持續改進縣級醫院醫療質量安全。

(二)加快專科學科建設,提高診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加快縣醫院的專科、學科建設,是提高診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降低轉診率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一是有利于推動全縣整個醫藥衛生事業健康協調發展,增強衛生科技系統的整體素質和力量,使科學技術能對經濟和社會發揮更好的作用。二是有利于形成優勢和特色,帶動縣醫院乃至全縣醫療與科技工作的開展。社會對不同門類的學科的需求度在不斷變化,有著主次、輕重、緩急之分。通過開展重點學科建設,有利于醫院集中建設一批高質量、有特色的優勢學科,這些優勢學科將成為醫院科學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并以此為“龍頭”和依托,充分發揮其示范作用和技術輻射作用,帶動縣醫院其他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逐步形成一個門類、結構、比例較合理的科研體系,增強醫院科研實力和后勁,為醫院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三是有利于促進醫院高層次人才的培養,重點學科建設有賴于一支思想素質好、業務技術精、學術造詣深的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學術帶頭人隊伍。通過重點學科建設,有利于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有利于增強學科帶頭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使他們在一定的壓力和較優越的條件下不斷成長,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作用,使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多作貢獻。

(三)加大資金投入,改善縣醫院硬件環境。縣醫院應當由政府規劃、建設,醫療機構的基本建設、大型醫療設備的購置、職工工資等,要納入財政預算,并按照足額撥付以維持縣醫院正常運轉、專科學科建設和業務技術的開展。政府應當認識到,醫療衛生是一個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特殊行業,同時也是一個涉及到社會穩定的重要行業,不應該簡單地把它視為一種普通的行業推向市場。同時,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縣醫院的扶持和政策傾斜力度,尤其裝備、充實、完善縣醫院急救、檢驗、感染性疾病科基礎診療設施建設,全面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醫療救治能力和診療水平。開展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縣醫院主要臨床及醫技科室醫務人員業務素質和執業能力,提高主要臨床和醫技科室診療能力和服務水平,這樣醫院的公益性才能充分體現出來,農民才樂意來院就診看病。

(四)提高補償標準,增強新農合的吸引力。加大新農合對本地住院治療的補償力度,提高補償標準,是降低外傳率、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效手段。患者外轉與新農合補償的關聯性分析結果顯示,有較高水平的新農合補償是農民外出治療的較大因素。因此,縣委、縣政府要從長計議,盡快出臺受益于民的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農民群眾(患者)就近就醫,本地就醫,讓參合農民得到更多實惠,增強新農合的吸引力。

首先,要明確工作目標,穩步發展新農合。在已全面建立新農合制度的基礎上,要以便民、利民、為民為出發點,大力加強制度建設,鞏固和發展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農民基本醫療需求相適應的、具有基本醫療保障性質的新農合制度,逐步提高籌資標準,進一步調整、完善和統一統籌補償方案,全面推行門診統籌,擴大參合農民受益面和受益水平。

篇(7)

由藝術學院領導班子分工負責,學院辦公室、教學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協助,按照科學發展觀整改落實階段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保障措施和機制,已經完成學院發展規劃的修訂工作,啟動學院發展規劃修訂計劃并執行,為藝術學院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結合藝術學院建院五年來的辦學經驗和社會對人才培養需求的變化,修訂與完善了教學計劃

由李志強、劉文忠負責,教學管理中心、教學秘書協助。

根據社會對人才培養需求的變化,對我院五個專業方向的140門專業課程進行修整和完善,其中對新調整的

39

門課程,進行了全面修訂。并按照新修訂的教學計劃已經全面執行。通過修訂于完善教學計劃,使我院對五個專業方向的課程設置定位科學,專業特色突出,課程結構更加合理,基本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和專業定位。

三、

建立藝術學院實踐教學體系,使實踐教學真正成為藝術教育的主體,結合多層次的教學和科研活動,帶動了教學建設與改革的深化與完善。

這項工作主要由劉文忠、劉欣及教學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負責。現在已經按照實踐教學體系進行全面實施。通過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使藝術學院以開放的思維和全面的視角組織各項活動,及時利用社會、周邊發生的重大事件作為母題,對學生進行綜合擴展實踐鍛煉。把產學研真正成為一體,更好地與社會需求相結合。

四、加大了教師隊伍的建設

這項工作主要由藝術學院全體領導班子及學院辦公室、教學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各部門負責

。通過各專業教研室根據學科建設和青年教師培養方案,依據教師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并督促和檢查本教研室教師的學習情況,以及把知識儲備工程作為支撐,組織青年教師進行講課比賽和精品課程講課比賽,等一系列工作,使教師隊伍更加趨于合理,并能夠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形成一個梯隊式的合理的教師隊伍結構。

五、結合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

主要由劉建強、李志強、劉文忠、馬鳳林及教學管理中心、科研管理中心負責。通過狠抓青年教師隊伍建設,

認真做好青年教師思想品德的建設,及藝術修養的提高,使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

六、加大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勵制度

主要由李志強、劉欣及科研管理中心負責,現已建立科研工作指標科學量化,按照量化標準進行獎勵。

七、繼續完善制度建設與管理流程,規范好各種制度,達到科學有序發展

篇(8)

從二年一月至今年六月份,寶安區檢察院共辦理非法行醫批捕案件共37件44人,其中批準逮捕29件32人,不批準逮捕8件12人,占受理總數的22。其中二年2件4人,占當年受理數的20;二一年3件3人,占當年現數的27,二二年2件2人,占當年受理數的18,二三年一月至六月1件,占受理數的20。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非法行醫案件的不捕率保持在20左右,有居高不下之勢,明顯高于其它案件年均不捕率6。

2、辦理非法行醫案件的基本情況

從二年一月至今年六月份,寶安區檢察院共辦理非法行醫案件29件32人,依法27件30人,不2件2人,不訴率達6。

此外,在此辦理的非法行醫案件中,雖沒有出現無罪判決,但被告人的行為是否存在“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造成就診人死亡”加重情節,檢察機關的指控與法院的判決認定情況不一致的情況較多,此類案件有9件,占此類案件的33。

3、非法行醫案件不捕、不訴的主要原因

辦理的非法行醫案件中,不批準逮捕、不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犯罪主體不符合法律規定而不批準逮捕或不的有件人,占不捕、不訴案件總數的10;〈2〉“情節嚴重”難以認定而不批準逮捕或者不的有5件7人,占不捕、不訴案件總數的50。〈3〉在存在被害人重傷、死亡的案件中,傷亡后果與行為人的行醫行為有無因果關系難以認定而不捕、不訴的4件6人,占不捕、不訴案件總數的40%。

二、司法實踐中辦理非法行醫案件爭論的主要問題

“未取得醫生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這是《刑法》對非法行醫罪的規定。但是在實踐中,司法工作人員對非法行醫罪的規定理解不一,爭議較大,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一〉:如何合理界定非法行醫的犯罪主體

雖然《刑法》明確規定非法行醫犯罪的主體是“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但在司法實踐中對非法行醫罪的主體問題之爭紛繁復雜,主要有:

一是何為醫生執業資格?

有人認為,所謂醫生執業資格就是醫師資格,具有醫師資格的人行醫不應成為非法行醫犯罪的主體。我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國《執業醫師》第8條,第13條和第14條已有明確規定,“國家實行醫師資格考試制度”,“國家實行醫師執業注冊制度”,“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國務院《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以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也有類似的規定。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取得了醫生執業資格的人當然具有醫師資格,但取得了醫師資格的人不一定具有醫生執業資格。也就是說醫師資格考試合格,只意味著取得了醫師資格,滿足了醫生執業資格的條件之一。所以,醫生執業資格是醫師資格和執業證書兩者的統一,只要缺少醫師資格或者執業證書其中之一的人即可成為非法行醫罪的主體。

二是具有醫生執業資格的人異地執業能否成為非法行醫犯罪主體

《刑法》規定非法行醫犯罪主體為“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那么,是否就排除已取得醫執業資格的人成為非法行醫罪的主體可能性呢?在實踐中不乏具有醫生執業資格的個體醫生超出執業注冊機關的轄區范圍進行異地執業,此類人能否成為非法行醫犯罪的主體呢?我們認為此類人亦同樣可成為非法行醫犯罪主體。根據《執業醫師法》規定注冊醫師必須在注冊的執業地點執業,更變執業地點的必須辦理變更注冊手續。所以,對于超出執業機關的轄區范圍進行異地執業未重新注冊的,應視為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可成為非法行醫犯罪主體。

三是集體執業資格的醫療機構中行醫的人員,擅自從事個體行醫的,是否構成非法行醫罪的主體呢?

《執業醫師法》第13條,而第14條規定“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可以為本機構中的醫師集體辦理注冊手續。”在這種情形下,是否意味著這些機構中的醫師便具有個體執業資格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執業醫師法》第19條就規定:“申請個體行醫的執業醫師須經注冊后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滿5年,并按照國家有關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行醫。”因此,這些機構的醫生未經批準從事個體行醫的行為與這些機構無關,屬于非法行醫,情節嚴重或造成就診人死亡的,應以非法行醫罪追究刑事責任。

〈二〉:情節嚴重的標準是什么?

非法行醫罪在客觀方面的一個特征是該罪屬于情節犯,行為人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才能定罪。但法律對“情節嚴重”沒有明確的規定,成為一直捆擾司法人員的實際問題,也是的非法行醫案件不捕、不訴的最主要原因。在寶安區檢察院從是二年至今所辦理的非法行醫不捕、不訴案件中,因“情節嚴重”難以認定而不捕、不訴的有5件,占全部不捕、不訴案件的50%。

由于“情節嚴重”這一起刑標準難以把握,一方面公安機關未能主動、有效地對沒有導致就診人傷、殘、亡,但長期進行非法行醫活動,嚴重破壞正常的醫療衛生管理秩序的行為人員開展立案偵查工作,導致對非法行醫刑事打擊不力的局面。另一方面,對于造成就醫人員身體嚴重損害、死亡的案件中,在不能認定行為人行醫行為與就醫人的身體嚴重損害、死亡的因果關系的情況下,難以按“情節嚴重”這一情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三〉如何確定加重情節的因果關系?

非法行醫罪規定“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造成就診死亡”的屬于非法行醫罪的加重情節,但非法行醫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是否要有刑法的因果關系呢?這是辦理非法行醫案件中遇到的另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有人認為,非法行醫的傷亡結果與醫療行為之間不具備直接的因果關系,即只要行為人實施了醫療行為并導致 就診人死亡的,就要承擔“結果加重”的刑事責任。至于是否就診人自身的身體原因或者其它外界因素導致傷亡發生,不作為非法行醫的構成要件,只作為酌情從輕處罰的情節考慮。這種觀點的理論支持是認為非法行醫罪的行為人的主觀意志是間接故意,即在認識因素上行為人對自己缺乏行醫技能和控制病情發展的能力是明知的,對病人在得不到有效、及時治療時會傷殘甚至死亡也是明知的;在意志因素上,對病人的傷殘、死亡采取了漠然視之、聽之任之的放任態度。

我們認為,上述觀點是不能成立的,有“客觀歸罪”之嫌。如果行為人在非法行醫過程中,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引起就診人重傷或死亡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這完全符合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都應當以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論處。非法行醫罪的主觀方面故意的內容體現在行為人明知自己無醫生執業資格而非法行醫。至于行為人在非法行醫的過程中造成就診人身體嚴重損害或死亡的后果,其主觀上只能是過失。所以,我們認為只有對重傷、死亡后果持過失罪過形式,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著必然直接因果關系,才能作為結果情節處罰。

〈四〉、如何規范非法行醫的司法鑒定

在“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造成就診人死亡” 的非法行醫案件中,司法鑒定顯得相當重要,是認定非法行醫行為與傷害死亡等后果的最重要的法律依據。但目前對非法行醫罪的司法鑒定處于無法可依、無章可循、各行其道、各自為陣的狀態。

其一是沒有統一的法定鑒定機構。目前,偵查機關辦理非法行醫案件時,有的案件委托本地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下稱鑒定委員會)作鑒定,有的委托法醫鑒定中心(下稱鑒定中心)作鑒定,還有的既有鑒定委員會的鑒定,又有法醫中心的鑒定。但是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鑒定委員會是醫療責任事故和醫療技術事故的法定鑒定機構,是本地區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唯一合法組織,只有它的鑒定結論才能作為認定和處理醫療事故的依據。換言之,鑒定委員會出具的鑒定意見只是處理醫療事故或認定醫療事故罪的依據,無可爭議地具有法律地位。但是,非法行醫者未經衛生行政機關批準或承認的衛生技術人員,不屬于《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的醫療事故的行為人的主體,其造成的后果不屬于醫療事故。因此,由鑒定委員會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認定非法行醫的結論目前是缺乏法律依據的。而鑒定中心的法醫學鑒定,是指具有法醫學鑒定人資格、受司法機關指派、聘請或者委托、就交付的事物進行研究認定,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鑒定結論。但對非法行醫罪的鑒定是否具有權威性,其法律地位也同樣是不明確的。因此,在辦理非法行醫案件過程中,特別是存在兩個部門不同鑒定意見的情況,究竟適用哪個部門的鑒定意見就顯得無所適從。

其二是沒有統一的鑒定標準。目前針對人身傷害案件,有《人身重傷鑒定標準》和,《人身輕傷標準》;針對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傷、殘、亡案件,有《道德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鑒定》標準;針對職工工傷及職業病,有《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至殘程度鑒定標準》;針對醫療事故,有《醫療事故分級標準》。可見,同樣是人身傷、殘、亡,發生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傷殘的評定標準,這些標準適用范圍不同,因此其標準的寬嚴程度各異。在現有的一系列有關人身傷殘鑒定標準中,對于非法行醫至傷殘亡進行司法鑒定時按何種標準作為依據,目前法律也沒有明確規定,一般都是由受委托的鑒定部門根據自己的相關行業確定參照標準來作出鑒定意見。由此作出的鑒定意見由于參照標準的合法性受到懷疑,其作為刑事證據的合法性、合理性也存在疑問。

其三鑒定意見的內容不統一。鑒定中心與鑒定委員會由于各自參照的標準、工作方式等存在差異,因而各自出具的鑒定意見的側重點也是有所不同。鑒定中心的意見著重傷亡原因,而鑒定委員會的鑒定意見則著重認清責任。即使同是鑒定委員會的鑒定意見,其內容要求和文書格式也有千差萬別。例如對徐忠祥、李繼容非法行醫的鑒定意見,寶安區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鑒定認為:徐忠祥、李繼容替產婦農海蓬所作的醫療措施與誘發產婦羊水栓塞、胎兒宮內窒息死亡存在直接關系。而中山醫科大學法醫鑒定中心的法醫鑒定卻對行為人的行為是否與被害人的死亡存在關系未作判斷,其結論是:死者農海蓬系羊水栓塞及大出血致死。對于類似的情況,法院如何來信證據往往涉及到行為人罪與非罪、罪重與罪輕的問題。

三、完善非法行醫罪的一些建議

為了解決在司法實踐中對非法行醫罪理解不一、難以操作的問題,改變對非法行醫犯罪刑事打擊不力的局面,對非法行醫罪進行司法解釋,明確相關問題是當務之急。我們建議司法解釋必須明確如下幾點:

一是明確犯罪主體的范圍

明確醫生執業資格是醫師資格和行醫行為地衛生行政部門核發的執業許可癥兩者的統一,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則是指未取得醫師資格或者執業許可證之一,或者醫師資格和執業許可證均未取得。對于超出核發執業許可證的衛生行政部門的轄區進行行醫的,可以成為非法行醫的主體。

二是明確情節嚴重標準

目前理論探討和實踐中一般認為行為人的以下情節之一的,屬于“情節嚴重”:(1)非法行醫時間較長的(例如可確定為三個月以上);(2)非法行醫獲取利益較多的(例如可確定為五千元人民幣以上);(3)經行政處罰后不思悔改,仍從事非法行醫活動;(4)在非法行醫過程中調戲、侮辱、猥褻婦女、兒童的;(5)使用假藥、劣藥索騙患者的;(6)行醫行為造成患者身體損害的,但達到嚴重傷殘標準的;(7)造成患者嚴重傷殘或者死亡,但行醫行為不是傷亡后果的直接原因,只是輔助因素或者誘發原因,或者屬于延誤病情、加速病變的。

三是明確加重情節的因果關系

應明確“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是指非法行醫直接造成就診人的人身損害程度到達了《醫療事故分級標準》的一級乙等至二級丁等(即傷殘一級至五級)或者參與程度達到了75以上;或者在導致就診人死亡的各項原因中,非法行醫的參與程度達到50—74。

明確非法行醫造成就診人死亡是指非法行醫是導致就診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或者參與程度達到75以上,作為主要原因的。

篇(9)

大學生人格健康調查量表UPI主要用于及時早期發現治療有心理問題的學生,1966年由日本大學的心理咨詢專家與精神科醫生集體編制而成的。1993年由清華大學樊富珉、王建中主持對UPI的有關條目、篩選標準、實施過程等進行了較為系統的修訂。現在國內許多大學的心理咨詢機構常常使用該問卷調查表。UPI操作簡捷,評判便利,能夠快速了解基本心理狀況,適合于人數眾多的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衛生教育。

一、對象與方法

二、結果

SCL90各項因子大于3分的情況:軀體化3人、強迫癥狀40人、人際敏感40人、抑郁29人、焦慮17人、敵對18人、恐怖16人、偏執24人、精神病性10人、其他13人、總均分9人、陽性均分44人,分布情況按統計人數的多少由高到低,排列第一的是強迫癥狀和人際敏感,第三的是抑郁,第四的是偏執。

根據分類篩選情況,約請Ⅰ類學生中符合大于25分以上(含25分)、25題做肯定選擇者、第8、16、26題中有至少2題做肯定選擇者及SCL90任何一個因子大于、等于3分這幾項條件任何一項者263名學生,約談學生占學生總數的17.39%,每人面談時間為15分鐘。

三、討論

大學生是思維活躍也是心理問題的高發群體之一,根據一項以全國12.6萬名大學生為對象的調查顯示,有中等程度心理問題的學生比例約為20%。中國心理協會對北京6000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抽樣調查顯示,有l6.5%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與此數據相比較,我校學生的測量結果與全國平均水平相近。當然,測量結果還要考慮被試學生的合作程度,被試學生要能正確理解題意,能認真完成,基本了解自己。部分學生會趕時間不認真填寫,有些學生把普查當作是一種類似網絡上的趣味心理測驗游戲,隨便答題,不認真、不嚴肅,還有些學生不了解心理普查的目的和意義,認為是學校在“查毛病”,怕被查出“毛病”裝進檔案,害怕測驗結果對自己不利,影響自己的前途,胡亂填寫虛假信息或在答案中一律選同一選項,使測試無效;還有部分學生在接到約談通知后就預感自己“有心理問題”而不愿意來,在隨后開展的檢出學生約談工作中發現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這樣一來,不僅他們本人的測驗結果是錯誤的,還會影響到整體的結果。

四、對策

(一)原因

青年時期是擺脫依賴,獨立走向社會的時期,大學新生都有一個角色轉換與適應的過程,剛入學的大學生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心理學上將這一時期稱之為“大學新生心理失衡期”。新生對新的環境、新的人際關系、新的教學模式不適應,產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調;另外,新生作為大學中普通的一員,與其以前在中學里作為佼佼者的感覺大不一樣,這也是導致心理問題的誘因之一。大學新生對新環境不適應,如果得不到及時調整,便會產生失落、自卑、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有的學生還會因長期不適應而退學。所以,應該特別注重對大學新生入學后的心理調適,幫助他們度過心理失衡期,成功進行角色轉換。除了新生適應問題之外,導致學生心理困惑的還包括學習與生活壓力、交際困難、情感困惑、網絡依賴、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就業壓力等多重原因構建醫學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模式,要結合醫學院校的專業特點和獨特的校園文化氛圍,在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礎上整合資源,面向全體學生、全員參與,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主導,著力于學生素質的提高,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的協調發展,通過設置課程、專題講座、校園文化活動、心理測量與咨詢、危機干預等諸多方面構建出適合醫學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對策

1. 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就現狀來看,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及技能亟待加強,盡快形成一支專業教師隊伍已迫在眉睫。由于大學心理健康專業涉及到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醫學等知識,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這就要求心理學教師既要有很強的敬業精神,對教育和咨詢對象的愛心,又需要相關的專業知識,還必須經過專業訓練。

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內容,使之成為全員教育,自主教育,廣泛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咨詢中,完善和豐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途徑,引導學生從正向的積極的角度開發潛能,為所有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

將生命教育的培養貫穿于醫學生“救死扶傷”的職業使命中,從認知層面上讓學生了解身體及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提升教育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懷,從情意層面上引導學生欣賞、熱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從實踐層面上讓學生掌握生存的方法、與他人相處的方法以及愛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方法。

將學生的心理健康自主維護意識與學生社團活動和朋輩輔導等發展性活動相結合,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我檢驗、自我審視、自我調節,完善自我心理認知,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把心理咨詢作為提高學生心理素質、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和手段。心理咨詢工作是一個要求較高的工作,對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僅僅是掛一塊牌子,那就失去了該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其機構、場所、編制、經費制度等都比較規范,心理咨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相反,如果心理咨詢工作的規范性差、隨意性大,該項工作就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學校應定期選派優秀教師外出培訓、交流。結合醫學院校特點,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咨詢工作體系,對已經發現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跟蹤了解,與家庭相配合,共同做好學生工作,開展經常性的定期心理檢查及咨詢服務。

篇(10)

xx縣人民法院認真堅持“三個至上”指導思想,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高度重視審判質量監督管理,以監督求公正,以監督保質量。按照“從嚴治院、制度建院、公信立院、科技強院”的工作思路,確立了制度建院的理念,修改完善了37項管理制度,給干警建立了《案件質量檔案》、《機關效能建設檔案》、《廉政建設檔案》,基本形成了案件流程管理體系、案件質量監督體系、機關效能考核體系、廉政建設管理體系四位一體的監督機制,有效地規范了審判行為。

xx縣轄區面積1599平方公里,共轄5個鄉鎮、2個農牧場,1個街道辦事處,2個工業園區。xx縣人民法院有在編干警62人,平均年齡41歲。20xx年,xx縣法院確定為“制度建設年”,20xx年確定為“案件質量年”,并以此平臺,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完善了監督管理機制。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崗位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勤廉自律保證金制度》、《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實施辦法》等30余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了符合xx縣法院審判工作實際、體現審判工作特點的監督管理模式,形成了人人有目標、事事有監督、層層抓落實的制度體系,促進了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連續四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政法綜治先進集體,連續三年被xx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集體。20xx年以來,被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榮記二等功、被評為“銀川市文明單位”、“銀川市法院系統先進集體”、“銀川市法院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先進集體”、“銀川市總工會職工之家”、“xx縣實績工作突出單位”。

xx縣法院“四位一體”的監督機制的建立,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它是把對內部工作的監督和管理職責融為一體,是一個以提高審判質量為目的,以審判工作規律為依據,以指標體系為導向,以考評機制為動力,將案件流程管理、違法審判監督管理,法官崗位目標管理和法官考評管理等加以有機整合的綜合性審判監督機制。

一、審判流程管理體系。

xx縣法院制定完善《審判流程管理制度》、《執行流程管理制度》、《立案規則》、《信息輸錄管理辦法》、《審判公開、執行公開實施意見》等制度,完善審判流程管理體系。

一是發揮立案庭、審監庭的職能作用,做到“卡兩頭、抓中間、重協調”,確保案件質量和效率。立案庭就案件的審限、程序等進行審核,強化審判人員的審限意識、程序意識。審監庭建立健全法官審判質量檔案和書記員技能考核檔案,做好案件評查工作和法律文書評比工作,強化審判人員質量意識;實行目標管理責任考核,把“八率”作為考核重點“抓中間”。即將依法公開開庭率、人民陪審員參與庭審率、調撤率、結案率、執結率、服判率、上訴率、案件改判和發回重審率,做為各庭半年、年終考核依據,實行了月統計、月分析、月通報,以促進審判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重協調”,堅持全院工作一盤棋的原則,建立了各庭之間協調配合機制,充分發揮整體合力。

二是通過將審判流程管理的實施與法院信息化建設有機結合,通過電腦網絡對立案、送達、開庭、結案等審判、執行流程環節進行有效的跟蹤管理,規范了審判、執行程序;庭審記錄實行了計算機錄入,庭審中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同步閱讀書記員的記錄,保證了書記員記錄的準確性。

三是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審判公開、執行公開的若干規定》,從立案到執行全面實行陽光審判、陽光執行,給當事人免費發放訴訟指南、風險告知書,公開法院辦事程序及本院相關制度,切實做到依法公開、及時公開、全面公開,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充分保障當事人的知情權,增加審判、執行工作的透明度,以公開促公正。

四是強化了審判監督庭的職能作用,完善申訴、申請再審監督機制,實行申訴、申請再審案件登記制,及時調卷復查,對確有錯誤的裁判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究的原則依法糾正,對申訴無理的依法駁回。對重大疑難案件實行聽證制度,促使當事人息訴服判。20xx年以來共受理各類申訴、申請再審案件7件,進入再審程序的有6件,占85.7%,現已審結6件,結案率為100%。

五是建立健全執行工作監督機制。成立執行局,實行監督權、裁決權、執行權相分離的工作機制,針對執行人員執行不力、執行行為不規范等問題,制定《執行合議制度》、《委托評估拍賣制度》、《構建執行大格局制度》等制度,采取內部交叉執行、提級執行、指定執行、更換承辦人、嚴格執行款物管理等措施,加強對執行人員的監督,規范了執行行為。

二、案件質量監督體系。

1、案件質量評查監督。xx法院制定《案件質量評比辦法》,對案件實行 “三評查”原則(即審監庭評查、專職審委會委員復查、審判委員會抽查)。設置包括調閱卷宗、填寫評查表、責任認定、案件通報以及異議、反饋在內的 一系列程序,使案件評查工作由抽象變具體,由概念變數字,保證評查工作的客觀公正和可操作性。

一是立案庭、審監庭常規評查。各業務庭當月審執結的案件必須于當月的25日前交立案庭報評,由立案庭對案件程序性事項進行審核,無超期報評及超審執限等情況的,轉交審監庭參評,審判監督庭每月對全院審結、執結的案件逐案進行評查。經審監庭評查后,對照本院《案件質量評比辦法》的評查標準打分確定等級,常規評查材料包括評查標準、案件質量百分考核登記表、補正通知書、案件評查歸檔表四種。

常規評查的標準是對存在的問題按百分制采用累積扣分制,不計上限,根據問題的程度,分別扣2分至10分,得分為85分以上的為一類案件,70分至84分的為二類案件,70分以下的為三類案件。另外規定了直接確定為三類案件的18種情形。在評查中,如案件被上級法院發回重審、改判或存在質量問題,由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類別。

案件質量百分考核登記表記錄的是評查中發現的審判質量及不規范的問題,比照本院制定的評查標準逐項列舉并扣分。補正通知書是對列舉出的問題以通知的形式下發各業務庭,限期對存在的不規范的問題予以補正,但對于案件存在的質量問題則嚴格按照評查標準予以扣分確定類別。案件評查歸檔表是將評查完畢的案件登記并歸檔,未經審監庭參評的案件不得歸檔。

二是專職審委會委員復查。xx縣法院為進一步加強審判質量監督管理力度,每月由專職審判委員會委員對審監庭參評的案件進行復查,發現問題報審判委員會集體討論,并對承辦人處罰,對審監庭雙倍處罰的評查方式。20xx年以來,專職審判委員會委員對1672件案件進行復查,切實增強了案件承辦人的辦案規范,強化了審監庭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

三是審判委員會抽查。審判委員會針對審監庭每月評查卷宗,對已參評歸檔的案件按照10%的比例進行抽查,確保案件質量。對抽查出現問題的卷宗,不僅對案件承辦人進行處罰,還要按照規定雙倍處罰審監庭,通過嚴格案件評查制度,杜絕了案件“帶病”歸檔。同時為確保案件質量,對發回、改判、再審案件實行審委會復查制。主要針對發回重審、改判、再審等案件是否存在質量問題進行的評查。為確保遺漏,各業務庭發回重審、改判、再審案件由立案庭登記。所有發回、改判、再審案件先由庭室、承辦人自查,再由審判監督庭核查,最后由案件承辦人提交審判委員會復查討論決定,追究責任。20xx年以來共有發回、改判案件 件,經過復查共有 件發回、改判案件被審委會確定為三類案件,并對 名審判人員進行了經濟處罰,有效地避免了定類的隨意性。

2、審判質量跟蹤監督。xx縣法院以《審判流程管理辦法》、《裁判文書評比辦法》及《庭審考核實施辦法》為標準,在案件流程中設多個監督點進行跟蹤,形成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動態監控機制。

一是定期開展法律文書評比。每月由審委會委員對當月參評案件的法律文書進行評查,評查出合格法律文書、優秀法律文書或最差法律文書,對評選結果進行通報,對優秀法律文書予以展示并獎勵,對最差法律文書進行處罰,杜絕裁判文書帶“病”出門。

二是開展庭審評議活動。成立由全體審判委員會委員組成的庭審考核領導小組負責庭審考核工作,開展形式分為現場觀摩、網上查看和對庭審過程全程錄像,由審委會委員及中層領導干部定期觀看。評議的內容主要是對庭審禮儀、庭審內容、庭審效果等進行考核,看審判人員和書記員是否按照到庭,著裝是否規范,語言是否簡煉,庭審是否清晰等,對庭審不規范行為提出指正,規范庭審活動,增強司法透明度。

三是開展查案件講評活動。由審委會委員定期結合本院發回、改判、再審案件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講評,提出整改意見。由審判監督庭總結案件評查中發現的問題,帶著問題組織法官、人民陪審員、書記員分別學習,從而使暴露的問題及時得到處理,發現的錯誤隨時得以糾正,防止類似問題再次出現。

四是制定《案件質量責任倒查辦法》,認真落實違法審判責任追究制度。對被上級法院發回重審、改判、經本院評查發現有瑕疵等十類案件列入倒查范圍,實行案件責任終身制,堅持圍繞案件查問題,圍繞問題找原因,圍繞原因追責任。對出現問題的案件追究承辦人、庭長、審委會委員、執行人員、主管院長的相應責任,并成立案件質量考評委員會,負責案件責任倒查工作。今年結合隊伍警示教育活動的開展,對歷年舊存積案逐庭進行了清理,對查出的14件積案,嚴格督辦,已全部清結,對存在拖案、壓案的審判人員嚴格按照規定交相關部門進行責任倒查。

五是注重總結、利用案件監督管理成果,每月編發通報,包括案件審限情況通報、案件質量評查情況通報、裁判文書評查情況通報、庭審考核情況通報、案件質量倒查情況通報等六種。案件審限情況通報是案件報送立案庭后,由立案庭對案件送達、開庭審理、宣判等是否超期或超審限進行審核,對超期限或超審限的予以通報并處罰。案件質量評查情況通報是審監庭每次常規評查后,根據評查情況,將各種審判質量問題向全院予以通報,供全院干警查閱補正,并引起重視。裁判文書評查情況通報和庭審考核情況通報是審判委員會根據對裁判文書的抽查情況和對庭審考核的情況,對法官裁判文書和庭審存在的問題予以通報,提出需規范和整改的意見。案件質量倒查情況通報,

對出現問題的裁判文書,追究撰稿人、簽發人的責任,并連帶處罰;對被上級法院發回改判的案件實行復查,查找問題、分析原因、兌現獎懲,促進案件質量的提高。實行審判管理通報制度,每月對全院收結案情況,審判人員個人辦案數、調撤率、服判率、實際執行率等指標進行動態分析,審判委員會委員將裁判文書考評情況和不定期抽查庭審情況向全院干警通報,便于領導、庭室和法官了解審判工作動態,加強監督管理。

三、效能考核體系。

制定了《崗位管理目標管理責任書》、《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的實施意見》、《優化司法環境實施意見》、《禁酒令及執行辦法》、《考勤制度》等制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效能考核管理體系。

一是建立“三個檔案”。建立干警業績考核體系,不斷完善干警業績評價辦法,建立審判人員案件質量和書記員技能、機關效能建設、黨風廉政建設“三個檔案”, 做到一人一檔,做為對干警考核、晉升的依據。

二是層層簽定責任書。將工作要求、目標任務、職責要求和制度要求等內容分解量化到《崗位目標管理責任書》中,層層簽定責任書。庭室考核主要內容包括隊伍建設、司法為民、內務管理和審判業務四項,其中隊伍建設、司法為民、內務管理占30%,審判業務占70%,審判庭和綜合部門分別考核。實行季度檢查、半年督查、年終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對責任書完成情況進行獎懲,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人人有任務的責任網絡體系。

三是實行末位整改和評先評優“一票否決”制。法院依據三個檔案記載數據,客觀公正地評價干警工作業績,真正把考核結果作為對法官立功受獎、評先選優、提職晉級、經濟獎懲的主要依據,激勵大家勇于爭先。無論是案件審理、執行,還是宣傳、調研工作,干警在完成基本任務后,超額完成部分都可以得到獎勵。同時結合相關制度,定期考核、定期通報。

四、廉政建設管理體系。

xx縣法院把廉政監督機制擺在突出位置,重點查處利用審判權、執行權貪贓枉法的人和事,維護司法廉潔,逐步健全完善“不愿為”的自律機制、“不敢為”的懲戒機制、“不能為”的防范機制、“不必為”的保障機制。

一是年初與干警、干警家屬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家庭助廉責任書》,召開家庭助廉會議,加大落實力度,將黨風廉政工作的各項要求量化細化分解,層層落實到具體部門和責任人。規范對干警八小時以外的監督,公布舉報電話,嚴厲查處接受當事人邀請出入娛樂場所、接受吃請等不廉潔行為。

二是落實“一崗雙責”制。召開庭室負責人會議討論制定了院長、副院長、專職審委會委員、庭長工作職責,明確了院長、庭長抓工作、管隊伍的雙重職責,強化了審判管理、行政管理和隊伍管理。制定《審委會議事規則》強化了審委會對案件監督,明確了審委會、主管院長、合議庭、獨任審判員職責,理順案件審判監督關系。

上一篇: 經濟問題論文 下一篇: 信用社安全工作計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 日本香蕉尹人在线视频 | 亚欧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图片区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