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的功效與作用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20 01:31: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楊梅的功效與作用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楊梅的功效與作用

篇(1)

楊梅樹的葉子、樹干、樹根這些部位,跟果實一樣含有黃酮、多酚類以及花色苷等成分,其中鉀離子的含量非常高,這些都是維持人正常體液平衡所必需的礦物質成分。的確,早在中國古代藥典中,先人已經做出了關于楊梅藥用功效的結論。《本草綱目》記載,楊梅果實、核、根、樹皮均可入藥,果健脾開胃,葉可止血,根、干皮可理氣、消腫。在仙居,很久以來,都采取這種很簡便的方法敷在傷口上。而楊梅葉之所以對止血、跌打損傷有治療作用,就是葉子中的多酚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

就葉子當中有效成分含量會比果實當中的含量高,因為葉子當中的水分遠遠低于果實當中的水分含量。而且不同部位葉子的多酚含量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采集的時候也要注意。您千萬不要以為鄭老漢摘楊梅葉子,是逮哪兒就揪哪兒,如果把結果枝給揪掉了,楊梅的產量也就受影響了。采集楊梅葉子做藥用也是有原則的,看它的嫩枝是不是已經木質化了,假如沒有木質化,藥用價值不高;如果不是急用,就可以等到修剪的時候,把葉子收集起來曬干備用。

楊梅樹的皮雖然也能止血消炎,但是,要把鮮楊梅樹皮搗爛實在不易,所以,在民間多用于跌打損傷。內服時用水煎服,外敷時就要先將樹皮曬干,然后搗爛再用糯米飯打成糊狀,當作粘合劑,與樹皮末子和勻,一起敷于傷處。楊梅樹做藥,根皮、枝皮、干皮都可以用。通常情況下,等剪枝的時候把全部皮剝下來備用。如果急用就可以直接在楊梅樹上剝,而且不用擔心剝下樹皮會對樹有傷害,因為楊梅樹不僅能給人治病,自身的再生能力也非常強,半個月就會愈合。但樹皮也不能隨便砍,砍皮的時候,第一不要把整棵樹四周的皮全部剝下來,只能將一方面的樹皮剝下來;第二不要剝得太深,因為里面木質化部分沒有藥用價值,只有皮有藥用價值。如果四周環割或像這樣傷到木質化部分,不僅會阻礙營養的輸送,還會影響樹皮的再生。

在仙居民間不僅有用楊梅葉子止血、楊梅樹皮接骨的土方,而且,他們吃楊梅果是不讓洗的。楊梅其實含有非常高的營養成分,其中黃酮、多酚的含量就非常高。就是因為楊梅果中的多酚,在醫藥上被用作收斂劑,對瀉肚殺菌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您絕對不用擔心不洗會拉肚子。在仙居民間,用楊梅泡酒治拉肚子也是非常普遍的事。而且做楊梅酒,也不像釀“女兒紅”那么講究,不用把酒深埋泥土釀18年之久,也沒有什么復雜的工酒藝。只要肯動手,都可以釀制出酸酸甜甜的楊梅酒。原料也可以就地取材。

仙居本地有兩個品種,一個是荸薺種,一個是東魁種。泡酒的時候,用荸薺種也可以,用東魁也可以。東魁和荸薺比較起來,就是個體大、美觀。泡酒時,要選擇新鮮的、沒有腐爛變質的楊梅,要挑出成熟度不高的,否則就會影響酒的品質。裝瓶時還要把果梗去掉,這是為了不破壞楊梅中的花青素。花青素是一種非常容易被氧化的色素,如果它脫離果枝,在光線的作用下就非常容易氧化分解。氧化分解后,楊梅的營養成分就會很快流失,所以這道程序不能省。

泡酒的時候,要選擇優質的白酒,優質的白酒要在50°以上。因為楊梅是一種水果,浸泡進去它會降低酒精度,用50°以上浸泡以后它還能達到20°以上的酒精度,這樣有利于楊梅酒的長期保存。泡酒最好選用瓷、陶、玻璃罐之類的容器。特別是玻璃罐,你可透過玻璃,看到一粒粒紅艷艷的楊梅靜靜地臥在酒中,慢慢地褪去紅裝,而酒的顏色一天天地艷麗起來,這種感覺可是在瓷、陶之類不透明的容器上找不到的。過個十天半月甜酸兼具、色澤艷紅的楊梅酒便可以飲用了。夏天拉肚子,喝上一盅楊梅酒,吃上幾粒浸著酒香的楊梅,就能顯出楊梅酒的功效了。

當用現代工藝和規模化生產將民間的楊梅故事延續下去的時候,我們便發現,楊梅的價值正在人們的預料之外攀升。楊梅原汁是一種鮮榨的NFC楊梅原汁,NFC中文意思就是非濃縮復原,這里生產的楊梅酒釀制方法與民間也不一樣,釀制的楊梅果酒像干紅或利口酒,都是全質發酵酒,有別于老百姓的浸泡酒。

篇(2)

說起楊梅,往往會“未嘗先說齒流涎”。楊梅色澤鮮艷、甜酸爽口。不僅營養價值高。它還具有良好的藥理作用,有生津解渴、養胃健脾、排毒養顏之功效,可用于中暑、傷食,醉酒、嘔吐、瀉痢、外傷、潰瘍等癥。

做法:選500克個大、顏色暗紅的楊梅(過于熟透的不能要)。500克度數高的純高梁酒(35度以上);將楊梅的梗和葉去掉(梗含有單寧。被酒浸泡以后會影響酒的口感),用廣口玻璃瓶或陶罐密封;等2~3個月后酒色變深。楊梅香氣濃郁時即可飲用。楊梅與酒水可同時食用。25克為宜。

作用:楊梅酒具有通氣活血、消熱解暑。治腹瀉、消疲勞。增食欲的作用。盛夏時節食用會頓覺氣舒神爽,消暑解膩。

注意:楊梅性溫熱,陰虛火旺及牙痛、糖尿病患者忌食,多食會有全身發熱、多痰等上火的反應。而且楊梅吃多了容易胃寒。拉肚子,酸性物質會破壞胃酸和胃黏膜。導致胃病。

養顏抗衰:桑葚酒

古人云:蠶食桑葉能產絲。人食桑葚可長壽。歷代醫書記載,桑葚有補肝益腎。滋陰養血、通氣血、利五臟、駐容顏、抗衰老的藥效。它能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早白等癥,還具有營養肌膚、使皮膚白嫩及烏發作用。

做法:把新鮮干燥無液汁滲出的完好桑葚,按1:2的比例與白酒調配:冰糖100克或蜂蜜250克(個人口味加減),用玻璃瓶或陶罐密封2~3個月;喝時用紗布過濾。裝入容器慢慢飲用。每晚最多25克。

作用:桑葚泡酒,有生津止渴、滋陰補血、安神養心。潤腸通便、祛風除濕之妙用。

注意:桑葚性偏寒,故脾胃虛寒、大便稀溏者不宜服用。

補益氣血:櫻桃酒

素有“百果第一枝”美譽的櫻桃。色澤紅艷光潔。體態玲瓏如瑪瑙寶石,味道甘甜微酸。不僅如此,其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的含量很高,而它的含鐵量更是位于各種水果之首。鮮食有補益氣血、祛風除濕。透疹解毒的功效。因含有鞣花酸,可消除致癌物。預防癌癥。

篇(3)

1.酸梅湯為何有煙味?

燕京飲料有限公司研發部部長郝艷明指出,熬制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它是由青梅加工而成的。由于青梅特別酸,并不能直接食用,新鮮的青梅只能用于煮梅子酒。而且,青梅容易腐爛,不宜長期儲存,所以大量的青梅只能加工成烏梅,而這種煙熏味就是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青梅變成烏梅需要經過土制的烘烤方式,采用松木、雜木一起烘烤,烘烤的過程中顏色就變成了烏黑色,也因此得名烏梅。烏梅聞起來有淡淡的煙熏味道,用它熬制的酸梅湯也就有了煙熏味。

2.顏色不同,誰最正宗?

記者從市場上購買5種酸梅湯,其中一種呈現了鮮紅色。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那是因為加了玫瑰茄的緣故,是純天然的、真材實料的。可是,專家卻說這種酸梅湯材料有問題。專家指出,古方里酸梅湯的原料是用玫瑰花,玫瑰花的價格比玫瑰茄的價格至少貴一倍。商家選用玫瑰茄不僅可以增色,還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市面上酸梅湯的顏色深淺不一,專家說這可能是因為烏梅含量少,顏色比較淡,有些商家會添加焦糖色素,顏色就會比較深,而正規酸梅湯的顏色應該是琥珀色的。

3.三招在家自制純正酸梅湯

先準備原材料:烏梅30g,山楂片10g,甘草1g,陳皮2g,玫瑰花2g,桂花1g,冰糖140g。需要注意,選用烏梅時要選個大、肉厚、發沉的。因為烏梅和山楂都很酸,加入甘草可以緩和酸對人的刺激;陳皮可以抑制糖類轉化成脂類,有解油膩的功效;選用冰糖而不是白糖,因為冰糖甘涼,在酸梅湯中有藥引子的作用,可以使酸梅湯的功效更好,且口感更加圓潤。然后加入1.5升水,放入烏梅、山楂片、陳皮和甘草,大火燒開,小火煮50分鐘。隨后,加入冰糖和玫瑰花繼續煮10分鐘。等冰糖完全化開之后就可以出鍋了,因為桂花香易揮發,所以酸梅湯熬好過濾掉雜質之后再撒桂花,可以提香。

4.有蟲楊梅還能吃嗎

之前好多媒體報道,每次吃楊梅時總會發現一種白色的小蠕蟲,不知道是寄生蟲還是蛆。楊梅為什么會有小蟲呢?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馮雙慶指出,因為楊梅沒有外果皮,所以稍微碰破一點就有果汁出來,而楊梅的果汁很香很甜,就會吸引很多小果蠅。果蠅產卵之后就會鉆到楊梅的果肉里,繁殖成長。

網上說用鹽水泡楊梅,小蟲就會出來。記者從市場和超市各買了一份楊梅,放到鹽水里浸泡兩個小時之后,并沒有發現有小白蟲從楊梅中爬出來。這是不是說明清洗的方法不對呢?專家指出,用鹽或酒把蟲子逼出來是不正確的,因為楊梅到水里就沒有氧氣了,小蟲呼吸不了,就會自己出來,而用鹽水主要是為了殺菌,吃了以后更衛生。所以,只要在水里浸泡10分鐘,沒有小蟲跑出來就說明楊梅是干凈的。專家還說了,即便是有果蠅,誤食了對人體也沒有危害,因為果蠅一般就是吃果汁,還是比較干凈的。

5.新鮮楊梅巧挑選

篇(4)

先說說桑葚,每年農歷3~4月桑樹開花,5~6月結果,所結果穗就是桑葚,又名桑葚子,桑蔗、桑棗、桑果、烏椹。從植物學上講,桑葚實際上是由30至60個瘦果聚合而成的,未成熟時桑葚的顏色偏青白,味酸,初熟時為淺紅色,熟透的桑葚則為紫黑色,味甜而帶有些許酸味。近些年,隨著種植技術的改進,在北方每年4月就能看到新鮮上市的桑葚了。

桑樹的種植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在很久之前就被作為水果食用,同時桑葚也被視為滋補藥材,為中醫所廣泛使用。

中醫認為桑葚味酸、性微寒,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止渴、補肝益腎、潤腸燥等功效,《隨息居飲食譜》載桑葚能“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濕,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本草疏經》則記載“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熱,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據考證,2000多年前,桑葚就已是中國皇帝御用的補品了。

據測定桑葚富含蛋白質、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易被人體吸收的果糖和葡萄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及鐵、鈣、鋅等礦物元素,硒等微量元素及胡蘿卜素、纖維素等。此外,桑葚還含有活性多糖、黃酮類物質和蘆丁等成分。其營養價值遠勝于蘋果、葡萄等水果。

食用桑葚有助于防止人體動脈硬化,骨骼關節硬化,促進新陳代謝;可以促進紅細胞的生長,防止白細胞減少,并對貧血、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神經衰弱等病癥具有輔助療效。常食桑葚還可以明目,緩解眼睛疲勞干澀的癥狀,非常適宜長期使用電腦工作的人。桑葚本身具有生津止渴、促進消化、幫助排便等作用,適量食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刺激腸蠕動及解除燥熱。桑葚還能調節和促進免疫功能,常吃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除此之外,桑葚最被人稱道的是具有延緩衰老、美容養顏之功效。

桑葚中除含有大量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外,還含有烏發素,能使皮膚白嫩,頭發變得黑而亮澤。桑葚具有很好的延緩衰老作用,是中老年人健體美顏、抗衰老的佳果與良藥。《本草綱目》中說:“桑葚……久服不饑,安魂鎮神,令人聰明,變白不老。”認為久服桑葚可使人容顏煥發,腦力不衰,頭發不白。

中成藥制有桑葚蜜、桑葚膏等,用于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等癥。少年白發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肝腎虧損,可服用桑麻丸(內含桑葚、黑芝麻),久服可使自發轉黑、脫發再生。

桑葚有黑、白兩種,鮮食和入藥均以紫黑色者為佳。未成熟的桑葚不能食用。而生食桑葚務必先用5%的高錳酸鉀溶液或溫開水清洗干凈。

需要注意的是,桑葚中含有溶血性過敏物質及透明質酸,過量食用后容易發生溶血性腸炎。少年兒童不宜多吃桑葚,因為桑葚內含有較多的鞣酸,會影響人體對鐵,鈣、鋅等物質的吸收。桑葚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也應忌食。

保健小食方

桑葚糖

取新鮮桑葚200克,白糖500克。先將桑葚洗凈,搗爛如泥。白糖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煎熬至其變稠時,加入桑葚泥,不斷攪勻,繼續熬煮,至其能挑起絲時停火,倒入涂有植物油的搪瓷盤內晾涼,以刀劃成小塊食用。此法制成的桑葚糖外觀別致,味道甘美,具有滋養肝腎、延年益壽之功效,可作為年老體弱及腫瘤患者的保健食品。

楊梅

除了桑葚之外,這個季節也是楊梅上市的季節了。楊梅,又名龍晴。朱紅,因其形似水楊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楊梅。

楊梅原產于我國,以浙江的栽培面積最大,品種質量最優,產量也最高;其次是江蘇、福建與廣東。國外僅有少量栽培,多種植在庭院供作觀賞。因此,楊梅是我國特產水果之一,古有“初疑一顆值千金”之美譽,在吳越一帶,又有“楊梅賽荔枝”之說。

每年6月是楊梅的成熟時節。楊梅成熟后為深紅色,果外具狀突起。中、外果皮,色澤鮮艷,甜酸適口,有“果中瑪瑙”之譽。楊梅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糖水楊梅罐頭、果醬、蜜餞、果汁、果干、果酒等食品。

楊梅營養價值很高,是天然的綠色保健食品。據測定,優質楊梅果肉的含糖量為12%~13%,含酸量為0.5%~1.1%,富含纖維素、礦物質、維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果膠及8種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實中鈣、磷、鐵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楊梅富含多種有機酸,維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豐富。所含的果酸既能開胃生津、消食解暑,又有阻止體內的糖向脂肪轉化的功能,有助于減肥。

楊梅除了有較好的食用價值外,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楊梅可止渴、和五臟、能滌腸胃、除煩憒惡氣。”楊梅果實、核、根、皮均可入藥。用白酒浸泡的楊梅,盛夏時節,食之可消暑解膩。楊梅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有抑制作用,腹瀉時,取楊梅熬濃湯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斂作用。

食用楊梅前先用淡鹽水洗凈,食用時蘸少許鹽則更加鮮美可口,也可以蘸蜂蜜、酸奶、沙拉、煉乳,另有一番風味。

楊梅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食用楊梅后應及時漱口或刷牙,以免損壞牙齒。楊梅對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故潰瘍病患者要慎食。糖尿病患者忌食楊梅,以免使血糖過高。

保健小食方

鹽腌楊梅

篇(5)

楊梅為常綠喬木,雌雄異株,喜溫暖濕潤,較耐蔭,根系較淺。在文成,楊梅基地建設選擇在海拔600米以下,坡度在25度以下的,土壤疏松、排水良好、PH值為4.0~7.5含有石礫的砂質壤土和紅黃壤土。凡狼箕、映山紅、松樹、杉樹、桃金娘等生長良好的土壤最適于栽植楊梅;又因楊梅與菌根共生,故在比較瘠薄,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反比平坦肥沃地生長結果更好。平地土壤肥沃,排水不良,易引起枝葉徒長和落花落果。但楊梅適應性強,尤其是種植在陰坡地成活率更高,園地無需劈煉山,直接挖穴種植,但種植以后要比煉山栽植需管理精細點,以后每年逐漸擴穴培土護根即可。

楊梅分春植和秋植,采用嫁接苗造林。春植于1月~4月上旬,秋植為9月~11月。一般以春植為主。定植宜采用株行距5米×5米或4米×5米,每畝栽27株~33株。雌雄株比例100~200:1為宜,若當地有野生楊梅可不配雄株。定植穴為100×100×80立方厘米,每穴施堆肥50公斤左右或廄肥25~30公斤或餅肥3~4公斤,再加過磷酸鈣1公斤,上覆15~20厘米厚的肥沃表土。栽植時應選壯苗,起苗時盡量少傷根,并適當疏除枝葉。栽植把苗木置于穴內中心,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然后加上表面土或細土,用腳踏實或用鋤頭等工具敲實。澆足“定根水”,最上面覆蓋心土至高于地面20~30厘米,并將嫁接口蓋入土下為宜。苗木定植以后,7~8月高溫季節要及時松土、澆水和樹盤覆蓋遮陰,以減少水分蒸發。

樹冠整形有自然開心形、自然圓頭形和主干形3種。以自然圓頭形為主。幼樹的修剪主要是定干造型,培養早實豐產的樹體。一般采用“一干三主枝”自然開心形樹冠。即對定干后萌發的新梢,選留3-4個生長強健、方位分布均勻、相互間有一定距離(約20-30厘米)的枝條作主枝,并在各主枝上選留2-3個副主枝或側枝,使之分布合理,層次分明,在3-5年內基本形成樹冠骨架。成年樹的修剪主要是培養豐產的群體結構,調節生長與結實的關系,促進持續、優質、高產。成年樹修剪每年2次,分休眠期修剪和生長期修剪,生長期修剪可在4月中旬至9月中旬。休眠期修剪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及2月中旬至3月下旬。修剪包括除萌、摘心、拉枝、和撐枝及環割、環剝、倒貼皮、斷根等幾種方法。

培土在秋冬或春季進行,從減少表土沖刷,保護根系。培土一般就地取土,最常用的是山地表土、草皮泥等。幼樹生長量小,易被山間雜草、雜樹所掩蓋,導致生長緩慢,甚至死亡。所以幼樹施肥、澆水、夏天遮蔭等管理要精細,尤其是在夏天管理,要求在幼樹樹盤直徑1米左右范圍內,頭幾年連續中耕除雜草,并進行地面覆草,連續大旱年份,要進行三天一次在傍晚時分澆水,澆水以濕透苗木根部坭土為宜。擴穴改土以秋冬為宜,可全園一次性進行,勞力不足時也可以樹干為中心逐年擴穴。

根據楊梅樹齡、生長勢及土質等情況,應采取科學的配方施肥,最好是先測出土壤的肥力,再科學配肥施用。幼樹以促進生長為主,注重速效肥料的施用,氮磷鉀比例以1:0.8:0.8左右為宜,以促進枝梢生長,盡快擴大樹冠,全年施肥2次。成年樹以促進結果、提高品質為主,氮磷鉀三者比例以1:0.3:0.4為宜。每年10月份以腐熟廄肥、堆肥及餅肥為主。成年樹每年春季和采后結合施肥進行培客土護根;施肥每年2次,春肥以鉀肥為主,采后肥以有機肥為主。具體成年樹要求砂質土壤每株施餅肥3公斤加腐熟廄肥10公斤;沖積土壤和紅壤土每株施餅肥3公斤加腐熟廄肥15公斤。壯果肥在每年5月夏梢發生前施入,以速效氮鉀肥為主。成年樹要求砂質土壤每株施5~7公斤草木灰(或尿素1公斤),加3公斤的硫酸鉀;沖積土壤和紅壤土則再加1公斤的硫酸鉀。有隔年結果現象的成年樹,結果小年可少施追肥,結果大年則必須施。大年時,在花蕾未開放前適度修枝疏果,防治病蟲害,確保果實個大、優質、豐產。每年6月底至7月上旬以復合肥為主,并嚴格掌握磷肥使用量,一般每株每兩年施用量不宜超過0.3公斤。注意硼、鋅、錳等微量元素的施用。對幼樹宜采取逐年擴穴深施的方法。成年樹采取表面撒施和條施,加土覆蓋的方法,要避免開大穴或開環狀溝施肥。

楊梅食療作用

1.助消化增食欲

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豐富,鮮果味酸,食之可增加胃中酸度,消化食物,促進食欲。

2.祛暑生津止渴

楊梅鮮果能和中消食,生津止渴,是夏季祛暑之良品,可以預防中暑,去痧,解除煩渴。

3.抑菌止瀉消炎

實驗研究表明,楊梅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對下痢不止者亦有良效。楊梅性味酸澀,具有收斂消炎作用,加之其能夠抑菌,故還可治各種泄瀉;而楊梅樹皮含鞣質、大麻甙、楊梅樹皮甙等,也是主治痢疾、目翳、牙痛、惡瘡疥癩等病癥的良品。

4.防癌抗癌

楊梅中含有維生素C、B,對防癌抗癌有積極作用。楊梅核仁中含有維生素B17,這是一種抗癌物質,所含的氰苷類、脂肪油等也有抑制癌細胞的作用。

5.減肥美容抗衰老

楊梅的果肉中的纖維素可刺激腸管蠕動,有利于體內有害物質的排泄,有排毒養顏的作用;楊梅所含有的花青素及維生素C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有提高免疫力、抗自由基、預防衰老、抑制癌癥的作用;楊梅所含果酸能阻止體內的糖向脂肪轉化的功能,有助于減肥,是現代靚姐帥哥減肥的理想水果。

6.降血壓防中風

篇(6)

適宜小滿節氣吃的蔬菜

小滿吃枸杞苗

?枸杞苗又叫枸杞尖。中醫認為,枸杞苗全株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除煩、滋陰明目的作用。適于治療陰虛發熱、消渴口干、手足心熱以及肝腎虧虛、兩目干澀、虛火牙痛等病癥。

?摘取枸杞嫩苗放入素上湯內灼熟或滾湯而食,啖之清爽祛暑;喜香口之味則可先炒枸杞苗至半熟,倒入蛋漿(發打蛋漿時先加入鹽,胡椒粉及生油拌勻)煎至金黃半焦,佐粥下飯皆美。

?小滿吃苦瓜

?夏季吃點苦瓜是清熱解毒的一劑良方。苦瓜具有清熱、養血益氣、補腎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譽為“脂肪殺手”能使攝取脂肪和多糖減少。

?選苦瓜關鍵在果瘤,也就是苦瓜表面凸起的地方。果瘤的顆粒越大越飽滿,瓜肉就越厚;果瘤顆粒越小,瓜肉就越薄。發黃的苦瓜一般都過熟,口感不好。炒苦瓜前最好用熱水焯一下,減輕苦味去除草酸以免影響鈣吸收。

?小滿吃苦菜

?小滿之日苦菜秀。苦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清熱、涼血、解毒,對癤腫、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殺菌消炎,對黃疸性肝炎、咽喉炎、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及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等均有一定療效;還能防治糖尿病、宮頸癌、直腸癌等。

?苦菜開水燙后,涼拌、做湯、炒食或者拌面蒸食均可,如涼拌苦菜、苦菜豬肝湯、清炒苦菜、蒸苦菜等。吃前一定要先用開水焯燙,這樣可以除去草酸,有利于鈣的吸收。

?小滿吃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黃花地丁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帶根的全草,全國多有分布。蒲公英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核黃素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中醫認為,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止瀉、利膽、保肝、健胃、降血壓等作用。

?為了減少蒲公英苦味,食用時可將其洗凈后在開水或鹽水中煮5~8分鐘,然后泡在水中數小時,將苦味浸出沖洗干凈,再煮湯或熬粥。

?小滿吃萵筍

?中醫認為,萵筍味苦,性微寒,有利五臟、通經脈、開胸膈、利氣、堅筋骨、去口氣、白牙齒、明眼目、通乳汁、利小便和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血尿、小便不利、產婦缺乳、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癥。萵筍還具有鎮靜作用,經常食用有助于消除緊張,幫助睡眠。

?萵筍葉中維生素B1、B2、C、E的含量分別是莖的3~5倍。葉中含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前體),幾乎是莖的6倍。萵筍葉所富含的葉綠素,有“綠色精靈”的美譽,能潤膚美容、清潔口腔、防齲除臭。因此食萵筍棄葉,大大降低了其食用的營養價值。

?小滿吃蕪菁

?蕪菁又名大頭菜。原產中國,是古老的蔬菜之一,全國各地都有栽培。中醫認為,蕪菁性平,味苦、辛、甘,入胃、肝、腎經,具有開胃下氣、祛濕解毒的作用。適于治療食積不化、消渴、熱毒風腫等病癥。蕪菁風味佳,可以代糧,也可菜用,或鹽漬加工。

?用其肉質根和莖葉進行腌制,是人人喜愛的佐餐佳菜。腌制后的大頭菜呈黃褐色,甘咸適中,香而微酸,脆嫩可口,生吃、炒吃均可,切絲與豬肉共炒,其味更美。

?小滿吃仙人掌

?仙人掌的開發價值較高,具有獨特的清香味,營養豐富,除含有許多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之外,還含有可增強人體免疫能力的抱壁蓮、角蒂仙、玉芙蓉等珍貴成分。長期食用可對人體產生清熱解毒、消炎解暑、開胃健脾、清咽潤肺等功效。

?在購買菜用仙人掌時,應選擇生長15~35天的嫩片,色澤嫩綠,少刺或無刺,表皮有光澤,無皺褶,以手掌大小為宜。嫩片在常溫下一般可保存15天,冰箱保鮮可達40天。制作菜肴的仙人掌首先應剔除小刺,選擇鋒利的薄菜刀可以很容易地把小刺削掉;如果仙人掌偏老,還可以適當削掉一些皮,使得口感更好。

適宜小滿節氣吃的水果

1、櫻桃

枇杷、楊梅、櫻桃并稱為“初夏果品三姐妹”。櫻桃含有糖、枸櫞酸、胡蘿卜素、維生素C、鐵等成分,尤其含鐵量為水果之冠,含胡蘿卜素高出蘋果、葡萄5倍,對防治貧血、護眼大有益處。中醫認為,其性味甘、酸、微溫,能健脾和胃,滋補肝腎,養血美膚,強健筋骨,生津止渴,澀精止瀉。

在挑選時,一定要挑選果實飽滿,看起來健康的顆粒,不要挑過熟帶有斑點的果實。有些老人為了圖一丁點便宜挑快要爛掉的櫻桃買,這樣的營養吃了還不如不吃。

2、楊梅

炎熱的夏季,難免胃口不好,不想進食,楊梅可以幫助你提高食欲。楊梅中含有多種的有機酸類,還有大量的維生素C,我們都知道楊梅口感有點酸,酸的東西都會促進食欲,加強胃腸的消化,所以吃楊梅可增加胃中酸度,消化食物,促進食欲。楊梅果肉含有非常豐富的纖維素,可刺激腸管蠕動,有利于體內的毒素排出,因此有排毒養顏的作用。

楊梅是一種偏溫熱的夏季時令水果。一些人楊梅吃多了會出現口腔潰瘍。不要被楊梅的甜味迷惑了,原來楊梅含酸較多,胃酸過多的人吃了容易損傷胃黏膜,出現反酸、噯氣,甚至還會灼傷食管。進食楊梅后漱漱口能保護牙齒。

3、枇杷

“小滿枇杷半坡黃”。時鮮水果里,大概只有枇杷的上市是“正當時”。枇杷這種水果,時令性強,并且上市時間短,因此想吃必須要抓住時間。許多止咳糖漿中含有枇杷成分,這是因為枇杷中含有苦杏仁甙,能夠潤肺止咳、祛痰,治療各種咳嗽。

枇杷,慎選太大或太小,太大的枇杷往往糖度不夠,而太小的會比較酸。果實外形要勻稱。表皮茸毛完整,如果茸毛脫落則說明枇杷不夠新鮮。另外,如果表面顏色深淺不一,則說明枇杷很有可能已變質。

4、荔枝

讓人流口水的好吃水果還有荔枝。荔枝主要盛產于南方,被譽為“果中之王”。白居易曾贊嘆荔枝是“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荔枝味甘酸、性溫,歸脾、肝經。并且,荔枝還有補脾養血、生津止渴、理氣止痛等作用,宜于虛寒胃痛,腹痛、腹瀉;氣滯胃痛、腹痛,呃逆。熱證、陰虛火旺者忌食。

荔枝,挑選時可以先在手里輕捏,好荔枝的手感應該緊實而且有彈性。從外表看,新鮮荔枝的顏色一般不會很鮮艷。如果荔枝外殼的龜裂片平坦、縫合線明顯,味道則甘甜。

5、青梅

初夏是青梅的世界,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但青梅鮮果酸澀,一般不能直接吃,需加工食用,其中最有名當屬青梅煮酒。

怎么做青梅煮酒呢?很簡單。把青梅置于黃酒中加熱,到青梅稍稍變色,趁熱飲一口,梅的酸甜借著酒香蕩漾開來,令人心曠神怡,這就是傳說中的青梅煮酒了。也可以把青梅榨汁,直接混在酒中飲用。梅子酸,和酒一起,除了增加香味,還可以減緩喝醉。

6、李子

李子是夏天不可或缺的水果。微酸的李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由于李子85%都是水分,所以有助于緩解饑渴,且會讓人有飽腹感,是理想的減肥食品。李子還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有助于腸胃運動和排便,減少便秘。

李子含高量的果酸,多食傷脾胃,過量食用易引起胃痛,潰瘍病及急、慢性胃腸炎患者忌服。多食易生痰濕、傷脾胃,又損齒。故脾虛痰濕及小兒不宜多吃。

小滿節氣養生食譜

小滿過后,雨水多起來,天氣悶熱潮濕,中醫稱之為“濕邪”。據專家介紹,人體的脾“喜燥惡濕”,受“濕邪”的影響最大,不少南方人一到雨季就會有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癥狀,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膩或黃膩等,中醫叫做“濕邪中阻”。因此,小滿養生注意健脾化濕為主。這里養生專家介紹了幾款適合此節氣的食譜。

芹菜拌豆腐

配料:芹菜150克,豆腐1塊,食鹽、味精、香油個少許。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后用涼開水冷卻,控凈水待用。

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攪勻即成。

功效:平肝清熱、利濕解毒。

冬瓜草魚煲

配料: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黃色,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先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風、利濕、除熱。

荸薺冰糖藕羹

配料:荸薺250克,藕150克,冰糖適量。

做法:荸薺洗凈去皮,藕洗凈切小塊。砂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藕同入鍋內文火煮燉20分鐘時,加入如冰糖再燉10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篇(7)

小滿適宜吃的水果

據專家介紹,夏天的水果多屬于寒涼性的,比如梨、蘋果和各種瓜類。一般來說,實熱體質的人夏天代謝旺盛,交感神經占優勢,出汗多,經常臉色通紅、口干舌燥、易煩躁、容易便秘,夏天特別喜歡吃涼東西。所以,熱體質人群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寒涼性的水果。

但是,寒性水果不能多吃,否則反而對身體有害。比如,蘋果味道甘甜,具有止瀉、通便、助消化的作用,經常吃可以使肌膚白嫩。但由于其中含有豐富的糖類和鉀鹽,食用過多會有損心、腎健康,像冠心病、心肌梗塞、腎炎及糖尿病患者都不能多食,而中氣不足、精神疲勞的人倒可以當做滋補水果多吃一點。而像梨、柑橘、柚子等水果,具有止咳、化痰、潤肺、助消化的作用,但多吃卻容易造成腸胃紊亂,還能導致牙痛、痔瘡,甚至引起皮膚黃斑。因此,有胃病、胃寒的人最好少吃。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氣虛、脾虛的人在選擇西瓜、香瓜、芒果、梨和香蕉這幾種冷性的水果時要特別謹慎,最好不要吃。氣虛,一般是指中氣不足,力氣弱的人或孩童,這些人一般臉色比較蒼白、體格瘦小、吃不下飯;而脾虛,是說消化系統比較差,腸蠕動慢。所以,越吃寒冷的水果,越會降低腸胃蠕動,使肌肉無力,吃多了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導致腹脹。因此,腸胃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孩子,不太適合吃寒涼水果,如果真的很想吃,可以在午飯后、晚飯前,少吃一點,不可過量。

小滿吃什么水果?

1、楊梅

炎熱的夏季,難免胃口不好,不想進食,楊梅可以幫助你提高食欲。楊梅中含有多種的有機酸類,還有大量的維生素C,都知道楊梅口感有點酸,酸的東西都會促進食欲,加強胃腸的消化,所以吃楊梅可增加胃中酸度,消化食物,促進食欲。楊梅果肉含有非常豐富的纖維素,可刺激腸管蠕動,有利于體內的毒素排出,因此有排毒養顏的作用。

楊梅是一種偏溫熱的夏季時令水果。一些人楊梅吃多了會出現口腔潰瘍。不要被楊梅的甜味迷惑了原來楊梅含酸較多,胃酸過多的人吃了容易損傷胃黏膜,出現反酸、噯氣,甚至還會灼傷食管。進食楊梅后漱漱口能保護牙齒。

2、西瓜

西瓜含水量在水果中是首屈一指的,所以特別適合補充人體水分的損失。此外,它還含有多種具有皮膚生理活性的氨基酸,易被皮膚吸收,對面部皮膚的滋潤、營養、防曬、增白效果較好。

3、李子

李子是夏天不可或缺的水果。微酸的李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由于李子85%都是水分,所以有助于緩解饑渴,且會讓人有飽腹感,理想的減肥食品。李子還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有助于腸胃運動和排便,減少便秘。李子含高量的果酸,多食傷脾胃,過量食用易引起胃痛,潰瘍病及急、慢性胃腸炎患者忌服。多食易生痰濕、傷脾胃,又損齒。故脾虛痰濕及小兒不宜多吃。

4、檸檬

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檸檬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現象、美白淡斑、收細毛孔、軟化角質層及令肌膚有光澤。據研究,檸檬能降低皮膚癌發病率,每周只要一勺左右的檸檬汁即可將皮膚癌的發病率下降30%。

5、橙子

橙子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P,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血中膽固醇,可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確保夏日里的身體健康。

6、獼猴桃

獼猴桃含有Vc、VE、VK等多種維生素,屬營養和膳食纖維豐富的低脂肪食品,對減肥健美、美容有獨特的功效。獼猴桃含有抗氧化物質,能夠增強人體的自我免疫功能。

7、櫻桃

枇杷、楊梅、櫻桃并稱為“初夏果品三姐妹”櫻桃含有糖、枸櫞酸、胡蘿卜素、維生素C鐵等成分,尤其含鐵量為水果之冠,含胡蘿卜素高出蘋果、葡萄5倍,對防治貧血、護眼大有益處。中醫認為,其性味甘、酸、微溫,能健脾和胃,滋補肝腎,養血美膚,強健筋骨,生津止渴,澀精止瀉。

適宜小滿時節吃的蔬菜

枸杞苗

枸杞苗又叫枸杞尖。中醫認為,枸杞苗全株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除煩、滋陰明目的作用。適于治療陰虛發熱、消渴口干、手足心熱以及肝腎虧虛、兩目干澀、虛火牙痛等病癥。

摘取枸杞嫩苗放入素上湯內灼熟或滾湯而食,啖之清爽祛暑;喜香口之味則可先炒枸杞苗至半熟,倒入蛋漿(發打蛋漿時先加入鹽,胡椒粉及生油拌勻)煎至金黃半焦,佐粥下飯皆美。

苦瓜

夏季吃點苦瓜是清熱解毒的一劑良方。苦瓜具有清熱、養血益氣、補腎健脾、滋肝明目的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苦瓜中的苦瓜素被譽為“脂肪殺手”能使攝取脂肪和多糖減少。

選苦瓜關鍵在果瘤,也就是苦瓜表面凸起的地方。果瘤的顆粒越大越飽滿,瓜肉就越厚;果瘤顆粒越小,瓜肉就越薄。發黃的苦瓜一般都過熟,口感不好。炒苦瓜前最好用熱水焯一下,減輕苦味去除草酸以免影響鈣吸收。

苦菜

小滿之日苦菜秀。苦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清熱、涼血、解毒,對癤腫、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殺菌消炎,對黃疸性肝炎、咽喉炎、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及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等均有一定療效;還能防治糖尿病、宮頸癌、直腸癌等。

苦菜開水燙后,涼拌、做湯、炒食或者拌面蒸食均可,如涼拌苦菜、苦菜豬肝湯、清炒苦菜、蒸苦菜等。吃前一定要先用開水焯燙,這樣可以除去草酸,有利于鈣的吸收。

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黃花地丁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帶根的全草,全國多有分布。蒲公英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核黃素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中醫認為,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止瀉、利膽、保肝、健胃、降血壓等作用。

為了減少蒲公英苦味,食用時可將其洗凈后在開水或鹽水中煮5~8分鐘,然后泡在水中數小時,將苦味浸出沖洗干凈,再煮湯或熬粥。

野蒜

又名薤白、薤根,藠子,小獨蒜,薤白頭小蒜、小根菜。呈不規則卵圓形,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底部有突起的鱗莖盤。它的莖葉長得很像蒜,也有蔥、蒜的味道。

主要吃法有拌豆腐、炒臘肉、炒雞蛋、小蒜白木耳粥等。野蒜能通陽散結、行氣導滯。常食對降低血糖有益。

小滿養生講究未病先防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時期,小滿作為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從這時候起就要調整我們的日常飲食起居,才能平安的度過炎熱的夏季。

小滿節氣正值五月下旬,氣溫明顯增高,如若貪涼臥睡必將引發風濕癥、濕性皮膚病等疾病。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我們要特別提出“未病先防”的養生觀點。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

篇(8)

想象力往往是創新的靈感和源泉,張學信在調色板上反復進行調色,也許他是想從顏料三原色中獲得某些啟發,也許是為了激發一種新的想象力吧!選育一個新品種,首先得找到具有這些優良性狀的材料,再經過雜交和至少六代的提純復壯,才能使新品種的性狀穩定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嘔心瀝血,張學信終于在他的試驗田里發現了第一粒綠色糯玉米。這第一粒綠色糯玉米的出現,讓張學信心潮澎湃,因為他知道,有了這粒珍貴的綠色糯玉米種子,他的心愿就能夢想成真了!一般人都知道玉米的原產地在中美洲,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糯玉米最早是在中國發現的。不過,普通農家糯玉米品種的產量非常低,一般畝產只有200公斤左右,所以長期以來,糯玉米都被當作是一種鮮食的高檔食品。可張學信對彩色糯玉米卻充滿著更多的想象,這位以種子為畫筆,在玉米地里創造出五光十色的畫師,還希望在糯玉米上創造出更多奇跡!

論職稱,張學信是農民級,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對五彩糯玉米做出這么大的貢獻,不得不令人稱奇!科技進步帶來的不僅是五彩的糯玉米,還有五彩的生活享受!

拉長楊梅生命鏈

楊梅出落得容華絕代,國色天香。它的果皮是許多殷紅色細細的肉柱聚集在一起組成的。看起來鮮嫩欲滴,晶瑩圓潤,就像一顆顆碩大無比的紅寶石。輕咬一口,酸甜可口的汁液就噴涌而出,溢滿您的口腔,特有的果香也隨著飄散出來,真是色、香、味都絕了。

也許真的是紅顏多薄命,燦爛的美總是短暫的,如曇花一現,轉瞬即逝。在所有水果中,最嬌嫩的恐怕就是楊梅了。楊梅成熟日,正是陰雨連綿時,在梅雨時節,它們不易晾干,很容易變質。多年來,民間就采用了一些傳統辦法,來盡量挽回損失。比如把一些楊梅一邊晾,一邊拌進糖和鹽,能夠做成蜜餞。還有就是把楊梅泡進白酒里,做成楊梅酒。酒浸泡過的楊梅能夠清暑熱、祛風濕和治療上吐下瀉等癥狀。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延長楊梅保存時間,使它能夠走向遠方,進入更廣闊的市場,讓更多的消費者品嘗到這江南佳果呢?那就需要把楊梅采摘下來后,盡快送到楊梅保鮮技術加工中心,進行保鮮處理。根據中心的標準進行進一步挑選后,再放到攝氏三到五度的冷藏室,就可以做保鮮處理了。楊梅從冷藏室出來后,就被拿到包裝車間,用塑料袋封好,然后通過專用機器先抽真空。為了抑制它的變質,給他充惰性氣體,比如氮氣和二氧化碳,充完以后,把楊梅放到這個泡沫塑料箱里面,在兩袋楊梅的中間還要夾放一袋冰塊,泡沫塑料箱要用膠帶和包裝膜密封好,再放進冷庫。因為減少氧氣含量,補充氮氣能夠抑制楊梅的呼吸作用,防止楊梅腐爛。如果再加上冷氣低溫儲存的話,防腐保鮮的效果就更理想。楊梅的保鮮期能延長到15天以上,這就意味著在如今的交通條件下,它可以運往任何大城市,市場的輻射擴大了,楊梅的銷量也隨著大大增加。但是用來進行保鮮處理的楊梅是有一定標準的,那些不適合作保鮮處理的楊梅怎么辦呢?可以把新鮮楊梅壓榨成汁,再發酵釀造低度營養型的干紅楊梅酒和楊梅利口酒,這深加工而成的高檔果酒為豐收的楊梅開辟了新的出路。

楊梅保鮮和深加工技術消除了果農們的后顧之憂,提高了楊梅的附加值,延長了楊梅的產業鏈,現在楊梅走出山區,銷往全國各地,并且進軍國際市場。

金銀花的變奏曲

金銀花剛開的時候是銀白色,兩三天后就會變為金釵黃色,這樣新舊相摻,黃白互映,一對一對,像雙胞胎似的,所以金銀花又叫雙花,還有的地方叫鴛鴦花。不過花形和顏色都長得差不多的金銀花,植株卻長得很不一樣。有像爬山虎一樣趴著長的,有枝條密集灌木型的,還有像樹一樣站著長的,真可謂形態各異。

金銀花是一個很龐大的家族,屬忍冬屬,同屬中有各種不同的栽培種,表現的特性也不一樣,根據不同性質,量材而用,讓它發揮最佳的使用價值。像爬山虎一樣趴著長的是藤本的金銀花。它生性潑辣,好鉆空子,貼著地面匍匐前進,哪里有空就往哪里鉆。這種金銀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根系發達,見土就扎根,一根根樹根像鋼筋一樣牢牢地釘進土里,而地面上就是密密麻麻的枝條,即使有再大的風雨也不會把地面的土沖走。這不僅可以防風固沙、保護生態環境,而且還能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在金銀花尚小時,可以采花賣,等長大了可以把樹賣到西北荒漠地區,既賺了花錢,又賺了樹錢,可謂一舉兩得。

金銀花的樹型修剪是在栽后的第二年進行的。直立粗壯的樹干長到三四十厘米的時候,把頂梢剪去,促進側芽盡快生長,等側芽都長出來了,再合理地選留幾對枝芽,經過這樣的修剪定形,原來無序生長的叢生小灌木就會逐漸長成主枝粗壯、枝條分明、傘房形的花樹了。這種人為有目的地修剪,一方面使得樹枝能夠保持合理的疏密程度,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有利于田間管理,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產量。樹形金銀花一畝地可采鮮花五六百斤,許多金銀花種植戶都在嘗試著把不同品系、地區的金銀花和各種變異的新品金銀花進行組合嫁接,讓金銀花快速長成樹形。

嫁接成功的紅色金銀花不僅藥效成份高,而且花香濃郁,從花中提取的精油也引起化妝品界的關注。紅色金銀花的問世,不僅為金銀花家族增添了新成員,而且拓寬了人們對金銀花的開發和利用思路。如今,金銀花在鮮食、香料、化工和保健食品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各種金銀花產品層出不窮。其功效也從原來單一的藥用,逐漸發展到生態、觀賞等不同領域。

泰國游來的筍殼魚

筍殼魚是柬埔寨的國魚,淡黃的身上有一圈圈花紋,乍一看,就像剛出土的竹筍,因此而得名。它是淡水魚,沒有土腥味,肉質細嫩,氨基酸的含量特別高。

吳光明在廣州從事水產養殖十多年,深諳養殖之道。他去越南西貢考察,獲知當地養殖的筍殼魚質優價高。如獲至寶,萌生了引進孵化養殖的想法。當時,新加坡、臺灣、香港,包括中國內地都掀起了消費熱潮,但由于從越南引進的種苗源于野生捕撈,人工培育的需經過泥塘刮苗,加上運輸路途遠,消毒防病措施不足,幾次引種培苗成活率都不高。為了讓筍殼魚有個最佳的養殖環境,他到海南島辦起了養殖場,養殖筍殼魚的魚池要求水質清晰,溫度要控制在27~30度之間。選用的親魚都是500克左右,發育狀態比較好的魚種,催產以后20天就能產卵了。魚苗從池里出來以后,經過清點、消毒、充氧、包裝等一系列措施后,就可以送到水庫進行育苗養殖了。當筍殼魚的魚苗從水庫里面撈出來后,經過消毒就可以放到網箱里面進行人工養殖了,在這個養殖場里還可以看見上面有許多的塑料筐,它實際上是筍殼魚在網箱養殖過程中的餌料食臺,要用新鮮的魚肉塊來馴化它。根據它吃碎魚塊的數量,慢慢調整,大約兩個星期以后就可轉成人工飼料喂養。老吳的泰國筍殼魚除了能在水庫網箱里養殖以外,還可以在陸地用池塘養殖。吳光明養殖的筍殼魚在自然條件下產卵并孵化出了魚苗,獲得了好的收益。

塑料瓶里養章魚

章魚屬于海上魚產品中的美味佳肴,非常暢銷。正因為價格高,歐成壽準備養章魚,可這章魚怎么養呢?請教了相關方面的專家后,歐成壽開始在淺海區的養殖漁排上進行試驗,根據章魚的生物習性,把養殖場選擇在風平浪靜,無污染,水深十多米的內灣海區。

章魚是生長在“潮間帶”的軟體動物,適合的水溫大概是在28度以下,鹽度大概在20‰ ~28‰,PH值在7.5~8.5之間,因為有合適的水溫和鹽度,自然海區里生長的章魚就喜歡在這一帶產卵,每當潮水退去后,海區灘涂邊上就自然分布著許多章魚苗,于是歐成壽就和家人帶著工具去捕抓章魚苗。

苗種的問題解決了,可這么小的章魚苗用什么來養呢?他看見孫子喝的可樂塑料瓶,靈機一動,隨手拿來一個瓶子,在上面鉆好孔后,把章魚放里面還真不錯。可用瓶子養了一段時間后發現,章魚受傷的情況特別嚴重。原來章魚長有八條感覺靈敏的觸腕,每條觸腕上約有300多個吸盤,它力大無比,無論誰被它的觸腕纏住,都難以脫身。由于養殖瓶上鉆的透氣孔過大,瓶里的章魚很容易就把觸角伸出瓶外,加上它們殘忍好斗的性格,稍一接觸就斗個你死我活的,傷病自然就落下了。后來用瓶掛養,這樣它不會沉到底部,淤泥也不會沉到里面,它的腳也不會摩擦,又便于管理,成活率比以前高了很多。有了理想的設施做保障,還得解決吃飯的問題,由于章魚屬于肉食類動物,比較喜歡吃活的餌料,并且特別喜歡吃螃蟹,雖然螃蟹一身硬殼,章魚又沒有牙齒,可螃蟹就不是它的對手。在養殖過程中,一般春秋季節每天投餌一次,冬季水溫低時,章魚的食量小,可以每隔三四天投喂一次,投餌料要打開瓶蓋,把前一兩天投的餌料剩下的渣子倒掉,將瓶子洗干凈,再進行投食喂養。

小章魚在塑料瓶里幸福生活著,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有綠卡的姜和蒜

這幾年山東萊蕪的農戶靠著生姜、大蒜還真是賺上了錢,而且還漂洋過海賺起了洋錢。這姜疙瘩、蒜疙瘩怎么就變成了金疙瘩呢?帶領農戶種植生姜大蒜的柳漸增,一語道破其中的原委。

2004年初,山東省在全國實施了一個“出口農產品綠卡行動計劃”,在生姜大蒜上搞起了一種叫作GAP的種植規范。也就是說蔬菜從種植到收獲加工的每個環節都必須遵循這個操作規范。2005年5月份,柳漸增的基地建設順利通過了歐盟的GAP認證。要想按照GAP的規范來種菜,處處都要講科學、講原則。如今科學的操作方法讓密植變成了稀植,姜塊、蒜頭的個兒就會盡可能的長,單株的產量和品質也相應提高。合理密植僅僅是GAP標準化操作的一個開始,要想真正提高蔬菜的內在品質,就必須嚴格控制有害物質的殘留。此時,農藥和化肥對蔬菜來說就像是把雙刃劍。在類型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一些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制劑、化學制劑。用藥還要講究方法,針對不同時期防治的主要病蟲害和次要病蟲害,找到最合適的時間用藥,并且還得準確知道安全間隔期的天數。除了嚴格施藥方法,施藥器械也必須專用。其實GAP種植除了用藥、施肥,還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規范。

有了GAP保駕護航,高品質的生姜、大蒜也都戴上了綠卡。生產出的生姜大蒜品質好,而且安全放心。這樣的生姜、大蒜質量好,口感也很好,在歐洲市場上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定購客商絡繹不絕。

不一樣的

有機肥

河北樂亭市的史大哥種了三個棚的黃瓜。今年棚里的黃瓜長得不錯,史大哥隔一天就能摘一回,每次都能出200多斤。由于市場銷量不錯,史大哥每次來棚里摘菜,都要插上門以防來搶菜的菜販子。

同樣種黃瓜,同樣都有多年的種菜經驗,史大哥家一個棚的黃瓜一年能賣出四萬元錢。而別人家的收入卻只有他的1/3,史大哥種菜是不是有啥秘密武器呀?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史大哥種菜高產的秘密就是肥。現在用的肥料是液體的,黑色的,用量非常少,放進噴霧器里還要用水稀釋,用起來怎么看都像要打農藥的,這都不算新鮮,最新鮮的是,這肥還是有機肥,是通過物理方法從海洋生物中直接提取的,制作工藝不同造成劑型的不同。

有機肥里起主要作用的是有機質,然后是腐殖質或腐殖酸,通過工藝的方法直接給它提取出來,簡化了有機肥到腐殖質再到腐殖酸的轉化過程,相當于在土壤中進化的過程轉化到工廠里進行生產,減少了有機肥轉化的過程。現在的腐殖酸經過工藝制作已經成了小分子物質,通過噴施,直接從葉部進入體內,達到最大化的吸收和利用。通過噴灑,增加了葉片的葉綠素含量,葉綠素增加了就能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營養物質越多,產量品質自然好。

蔬菜也要聽音樂

植物的生命音符無時無刻不在脈動。觸摸會使含羞草合上葉片,豬籠草蓋上蓋子,而聲音則能讓敏感的跳舞草翩翩起舞。在蔬菜大棚里放一個專門給蔬菜聽音樂的儀器――聲波儀。蔬菜聽了音樂,是又增產又防病。那是因為聲音使植物內部細胞活性增強,加快植物本身細胞內電子流動性速度,促進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傳輸和轉化作用,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此方法可以大面積推廣,用于西紅柿、蕓豆、黃瓜、白菜等蔬菜。

適合植物的音樂對于蟲害來講也許是一個噩夢,聽到這樣的聲音,蟲子寧愿避而遠之,這也是為什么聲波可以防治病蟲害的原因。當植物進入生長旺盛期的時候,聽到這種聲音能夠促進它的呼吸強度,這樣就能保持植物細胞內氧化水平在一個較高層次,能夠殺滅病菌分泌的一些病毒,提高呼吸強度之后,提供一些能量,還有一些中間產物,能夠形成某些對植物有利的隔離區,防止植物病斑的擴大和其他植物病害。這種聲波儀可以根據所種植物的不同,播放不同的音樂,唱不同的歌曲。能夠提高作物的產量,提高果實或者營養體的品質,使作物早熟,驅除病蟲害。

經過實驗,聽音樂使葉菜類平均增產在30%左右,果實類蔬菜增產能夠達到25%,對玉米一些作物也都有很明顯的增產效果。追求產量的化學農業時代必將被物理農業甚至生物農業所代替,聲頻發生器正是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理特點,通過對植物自身機體的調節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農藥、化肥的需求量大大減少,這樣不僅可以種出綠色農產品,還能改善土壤培肥能力。

植物具有類似于人體和動物經絡的控制系統,普遍具有自發聲和接受聲刺激的能力,該設備對植物施加特定頻率的聲波處理,使其與植物的自發聲產生諧振,匹配吸收,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綜合吸收能力,促進其科學生長發育,達到增產、優質、抗病的目的。在增加作物產量、提高營養品質、增強抗病性能、延長貯藏時間和提高種子發芽率等方面都有顯著效果,且不污染農產品,表現出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從“化學化”向“生物化”發展。未來農業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生物化的綠色、潔凈的農業時代。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綠色食品,確實把握市場變化的方向,才能提高國際競爭力。

沙礫石上

種西瓜

在寧夏中衛市舉辦的首屆西瓜擂臺賽上,80多位瓜農帶著他們精心挑選的西瓜前來競選瓜王。要當個瓜王可不容易,不僅瓜的個頭要大,而且體形品質都要得到專家的認可。

來參加擂臺賽的老吳真不是自賣自夸,他的西瓜確實比較甜,很好吃,個頭大,外表也勻稱,于是到瓜地探個究竟。他的西瓜全都種在石塊上,難道石頭縫里真能長出西瓜來?

中衛市位于寧夏中部的干旱地帶,土地沙化嚴重,連草都很難生長,更別說種莊稼,老百姓開始人為地在地里鋪上沙礫石種農作物,這些石塊石片阻斷了毛管水的上升,能達到保墑的作用。另外石片經過白天日照后,溫度比較高,晚上溫度降低后,產生溫差,西瓜的品質自然就會比較好。再者,這些沙礫石經過長期的風化作用,里面含有豐富的硒等稀有元素,經過根系的吸收,西瓜里就有了硒的成分,這種成分對人體是有好處的,所以這兒的西瓜除了叫壓沙西瓜,還有一個名字叫硒沙瓜。種好瓜先要選好地,壓沙地應該選在地勢比較平坦,或者坡度比較小的地方。壓砂的時間最好在土地凍結以后和春季解凍之前。在地里鋪上一層厚度為10~12公分的沙礫石,到播種時節,為了節約水分,一般采用穴播的方式,先灌水再播種,種子上面覆一層一厘米左右的濕土,再蓋上薄薄一層沙礫石,覆膜種瓜對土壤同樣起到了保墑的作用,而且確實能夠增產增收、保收。因為種上 了西瓜,老吳每年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這讓全家有了生活保障。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瓜農們有了石頭上種西瓜的妙招,掌握了干旱地區的種瓜技術,再加上政府的水源支持,這條致富的門路算是有了保障。

迷你一品紅走俏圣誕節

篇(9)

陰差陽錯遇見中醫

迪亞拉的家里共有五個孩子,他排行老三。爺爺曾是當地的草醫,父親則是馬爾卡拉醫院的院長。

1984年,迪亞拉由馬里政府選派到中國深造。到中國之初,他先在北京醫科大學普外科學習,后卻漸漸被中醫的博大精深所吸引,于是決定棄“西”從“中”。“既然來到了中國,就應該學習有中國特色的中醫。”他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在那里讀完了5年的本科。

“大學第一學期‘醫古文’只考了40多分,好慘哦!”說起第一次嘗到考試不及格的情景,迪亞拉笑著搖了搖頭。學習中醫需要大量古代典籍知識,不懂這些怎么能學好中醫呢?為了迅速提升自己,迪亞拉不僅向同學請教,就連古裝劇都是他的老師。課余時間,他看古裝劇、聽古戲、逛博物館,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中國文化。看到不認識的字就去翻新華字典,醫學古漢語字典也被他翻得破破爛爛,甚至掉了頁。迪亞拉幾乎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到了“研究”中國文化上。他認定,中醫就是他一生的理想追求。

一展身手家鄉認可

1990年暑假,迪亞拉回到了家鄉,決定到醫院一展中醫之長。當時,畢業于廣州中山醫科大學婦科專業的師兄是醫院的院長。師兄聽說迪亞拉要來醫院坐診針灸,臉上露出了懷疑的表情,還把中醫稱為“巫術”。

一天,一個懷有四個月身孕的孕婦因打嗝到醫院就診。之前,師兄已經為其診治過幾次,并未見效。無奈,這次師兄將患者帶到了迪亞拉面前。“你這個搞巫術的,來看看這個病人有沒有辦法治?”師兄腳都沒邁進迪亞拉的診室,說完話就要走。“你別走……”迪亞拉一邊忙著將患者扶至病床上,一邊對師兄說。

迪亞拉在患者手腕的內關穴和腳上的公孫穴進針,行針5分鐘后,患者癥狀緩解。緊接著,他又在患者背部定喘穴行針。約半個小時后,孕婦打嗝的癥狀完全消失了。“太神奇了!”師兄感嘆道。

拒絕了師兄的盛情挽留,迪亞拉再次回到中國深造。在廣州學了中醫的“嶺南派”,又去四川拜在“神針楊”楊介賓門下學習“峨眉派”。2012年他還進入了湖南中醫藥大學博士后流動站開展臨床科研。11年苦讀,他最終成為全球第一位獲得中醫博士學位的外國醫生。

日久生情有了真愛

博士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迪亞拉在成都一家中醫院坐診。“沒有一個人找我看病。”他對著空蕩蕩的診室守了三天,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隔壁診室排著長隊。終于在第四天,一個患者推開了大門看到他,驚慌地叫了一聲就跑出去,診室總算是有了一點動靜,他也沒覺得委屈,直接推門追到了掛號臺。

“我是來看中醫的呀,怎么黑黢黢的呢!”患者對著護士用四川話抱怨了一番。迪亞拉都聽懂了,他說:“這樣吧,我給你扎針,如果沒有效果,我不收你一分錢。”他就這樣爭取到了第一個病人。把脈、看舌頭、分析、扎針,迪亞拉細致而熟練。第二周,這名患者給他又帶來了自己的朋友,這樣的口耳相傳之中,迪亞拉成為了一個小有名氣的黑人中醫。

事業步入正軌,愛情也悄然而至。迪亞拉信奉基督教,常到成都順城街的一家教堂去,他在那里認識了當時27歲的楊梅。她由于長時間操作電腦,眼睛日漸近視。迪亞拉為之扎針,止住了視力下滑。他又建議她戴耳環:“對防近視會有作用。”

接觸多了,雙方都有了一定好感。小心謹慎的楊梅剛開始對迪亞拉心懷芥蒂,但她發現迪亞拉有著強烈的事業心和淵博的知識,慢慢地,她從心里接受了這位非洲黑小伙。

楊母有風濕,楊梅邀請這位黑人朋友為母親治療。第一次來串門的迪亞拉不像別人一樣稱呼二老為“伯父”“伯母”,而是叫“爸”“媽”。楊梅的父母一聽很是惱火,要趕迪亞拉走。迪亞拉連忙解釋,在馬里,一般稱呼上年紀的熟人為“爸”“媽”,才化解了危機。迪亞拉給楊母扎針,楊梅熱情地端茶遞水,倆人親密得很,楊梅的父母很快就看出了端倪。楊父堅決反對女兒與之來往――馬里有相當一部分人還實行著一夫多妻制。最終,迪亞拉以真誠打動了楊家父母。

1997年8月,迪亞拉、楊梅在成都天主教堂舉行了結婚儀式,不久有了一對可愛的兒女。

術德兼備培訓村醫

迪亞拉的第一份工作還沒做多久,院長找到他:“你的病人是最多的,但是你的獎金是最少的,你不能多開一點藥嗎?”迪亞拉拿來工資條,獎金是172.5元,還不足他讀書時補助的零頭,院長第三次找他談話的時候,他也遞上了自己的辭職報告。

辭職后,迪亞拉加入無國界醫生組織,擔任協助麻風病和大骨節病項目的醫療官。

迪亞拉來到云南,他發現那邊的鄉村醫生狀況不容樂觀。“這支隊伍(鄉村醫生)曾經為中國的醫療發展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礎,但如今卻得不到重視,所以我要幫助他們。”迪亞拉向當地政府申請,讓鄉村醫生來免費學習,他包攬他們的路費、住宿費、伙食費,畢業之后還要送他們三大件(聽診器、血壓表、體溫表),除了這些,還有工作服、一些藥品和書籍,讓他們回去安心開展工作。

堅守鄉村行醫17年,迪亞拉僅在云南紅河州就培養了村醫3000多名。紅河6個老少邊窮縣,90%的村委會都有了自己的鄉村醫生。

未雨綢繆內外開花

每當有人把中醫看作偽科學,迪亞拉比中國人還著急,他說他和中醫同行要做的最重要事情,就是把中醫整套w系推廣到西醫世界,而不是改變中醫自身向西醫妥協。中醫在眾多質疑聲中,依然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不僅僅是因為國家政策的支持,更多的是中醫這個整體醫療體系的效果為世人所見證!

篇(10)

摘要:通過響應面分析法對超聲波提取梵凈山野生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二氫楊酶素的工藝條件進行優化。以乙醇體積分數、料液比、提取時間為影響因素,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采用3因素3水平響應面分析法,根據Box-Benhnken中心組合試驗設計原理,以二氫楊酶素提取率為響應值,進行響應面分析,優化超聲提取梵凈山野生藤茶中二氫楊梅素的條件。結果表明,超聲波提取藤茶中二氫楊梅素最佳工藝條件為乙醇體積分數51.00%、料液比1∶26.00(g∶mL)、超聲波時間40.00 min,在此條件下二氫楊梅素的提取率為28.41%,回歸模型預測的二氫楊梅素提取率為28.61%,經驗證RSD為1.16%,擬合度較好,說明響應面法優化超聲提取藤茶二氫楊梅素的工藝條件穩定可行。

關鍵詞 :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二氫楊梅素;超聲波提取;響應面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S567.5+3;R2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02-0416-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2.040

藤茶屬葡萄科(Vitaceae)蛇葡萄屬(Ampelopsis),學名為顯齒蛇葡萄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俗稱甜樹茶、甜茶藤等,是一種多年生的藤本植物,生長在海拔400~1 300 m的山坡、林中、河灘等陰濕和肥沃的土壤中,是一種典型的藥食兩用植物[1]。藤茶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質、維生素、多酚和黃酮等,其中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最重要的藥理作用,而二氫楊梅素是其中最重要的黃酮類化合物,藤茶系目前國內外發現的二氫黃酮類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植物[2],經試驗證明,二氫楊梅素具有抗氧化、鎮痛、止咳、廣普抑菌、保肝護肝、降血糖、降血脂、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抑制腫瘤等多種功效[3],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梵凈山位于貴州省東北部江口、印江和松桃3縣交界之處,總面積567 km2,主峰鳳凰山海拔2 572 m,是武陵山系最高的山體,是一個以珍稀植物和動物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接納為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的成員[4]。該保護區植被類型多樣,主要有針葉林、闊葉林、竹林、灌叢、沼澤5個類型[5],植物資源極為豐富,達1 800種[4],是非常寶貴的藥用植物資源庫。目前關于梵凈山野生藤茶二氫楊梅素的提取尚未見報道。

本研究以梵凈山野生藤茶為原料,在超聲波輔助提取藤茶中二氫楊梅素的基礎上,采用Box-Behnken響應面法對提取條件進行優化,為開發梵凈山野生藤茶及其綜合利用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儀器

試驗所用藤茶采自梵凈山,將藤茶在60 ℃下烘干,經高速萬能粉碎機粉碎,過40目篩,將其裝于干燥試劑瓶,貼上標簽作為待測樣品。

主要試劑:二氫楊梅素標準品(純度>98%,上海融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95%乙醇[分析純,重慶川東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無水三氯化鋁(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等。

主要儀器:GUTEL超聲波清洗器(上海冠特超聲儀器有限公司);101-3型電熱鼓風干燥箱(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FW80型高速萬能粉碎機(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KQ-C型玻璃儀器氣流烘干器(鞏義市予華有限責任公司);電子分析天平(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SHZ-DIII予華牌循環水真空泵(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公司);T6型新世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等。

1.2 試驗方法

1.2.1 標準曲線的繪制 準確稱取二氫楊梅素標準品5.2 mg,用95%的乙醇定容到50 mL容量瓶中揺均,分別吸取溶液0、0.25、0.50、0.75、1.00、1.25 mL置10 mL容量瓶中,精確加入質量分數為5%的AlCl3溶液3 mL,用95%的乙醇溶液定容到10 mL,揺均后放置40 min,在315 nm的波長下測定吸光度[6],以標準溶液的含量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圖1),得到的回歸方程為:A=78.686x+0.006 7,R2=0.998 9(n=5)。

1.2.2 藤茶中二氫楊梅素含量的測定 準確稱取1 g藤茶粉末放入錐形瓶中,按1∶20(g∶mL,下同)的料液比加入50%的乙醇浸泡10 min,放入超聲波功率80 W處理40 min吸取提取液抽濾。將趁熱抽濾的提取液裝于大試管中,抽取0.1 mL于10 mL的容量瓶中,用95%的乙醇定容至刻度搖勻,抽取1 mL于另外的10 mL容量瓶中,加入5%的AlCl3 3 mL,用95%的乙醇定容至刻度揺勻,同時做空白液對照,在室溫下放置40 min,于分光光度計中測定吸光度[7],其提取率的計算公式為:

二氫楊梅素的提取率=(A-0.006 7)×V×P×K/1 000×G×78.686×100%

式中,A為提取液的吸光度;V為提取液的體積(mL);P為稀釋倍數(P=1 000倍);G為藤茶的質量(g);K為二氫楊梅素在總黃酮中的質量分數(K=0.86)[8]。

1.2.3 單因素試驗 設置單因素試驗分別考察超聲波提取二氫楊梅素時乙醇體積分數、料液比、提取時間對二氫楊梅素提取率的影響。①乙醇體積分數。室溫(20 ℃)下放置10 min、料液比1∶20、超聲時間40 min、超聲波功率80 W,乙醇體積分數分別取30%、40%、50%、60%、70%、80%。②料液比。室溫(20 ℃)下放置10 min、超聲波時間40 min、超聲波功率80 W,料液比分別取1∶10、1∶15、1∶20、1∶25、1∶30、1∶35。③提取時間。室溫(20 ℃)下放置10 min、乙醇體積分數50%、超聲波功率80 W,提取時間分別為20、30、40、50、60、70 min。

1.2.4 響應面優化試驗設計 根據Box-Benhnken中心組合試驗設計原理,結合單因素試驗結果,利用Design-Expert.V8.0軟件設計響應面試驗,選取乙醇體積分數(A)、超聲波時間(B)、料液比(C)為自變量,二氫楊梅素提取率(Y)為響應值[9-12],做3因素3水平共17個試驗點的二次回歸正交組合設計試驗。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Originpro7.5、Design-Expert.V8.0軟件來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單因素試驗結果

2.1.1 乙醇體積分數對二氫楊梅素提取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隨著乙醇體積分數的增加,提取率逐漸增加。當乙醇體積分數為50%的時候提取率達到最大,繼續增加乙醇體積分數,二氫楊梅素的提取率又呈下降趨勢,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二氫楊梅素為極性化合物,根據相似相容的原理,當溶劑體系的極性與二氫楊梅素的極性相當時,二氫楊梅素的提取率達到最佳。從圖2中可以看出,乙醇體積分數為50%時,溶劑體系的極性與二氫楊梅素的極性相當,所以這時候的提取率達到最大,因此,乙醇體積分數為50%時最佳。

2.1.2 提取時間對二氫楊梅素提取率的影響 由圖3可以看出,由于二氫楊梅素熱穩定性相對較好,在較短的時間內,其結構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在其他條件恒定時,二氫楊梅素的一般提取率的超聲波提取時間為20~50 min,隨著時間的延長提取率呈現先增后降的趨勢,當超聲波提取時間為40 min時,二氫楊梅素的提取率達到最大,因此40 min為最佳的提取時間。

2.1.3 料液比對二氫楊梅素提取率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隨著溶劑的增加,可以使細胞壁內外濃度差增大,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提取效果就越好。從圖4可以看出,料液比在1∶10~1∶25之間時,隨著溶劑的增加,二氫楊梅素提取率逐漸增大,在1∶25時達到最大,之后隨著溶劑的增加,二氫楊梅素的提取率反而緩慢的下降,因此確定料液比為1∶25最為合適。

2.2 響應面試驗結果

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確定響應面各因素及水平如表1所示。采用Design-Expert軟件,選用Box-Behnken模型,以野生藤茶中二氫楊梅素提取率為響應值,設計3因素3水平共17個試驗點的響應面試驗,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通過Design-expert.V8.0軟件對響應面試驗結果進行回歸分析,以A、B、C為自變量對提取率Y進行數據擬合建立如下多元二次回歸數學模型:Y=28.17+1.72A+1.08B+1.79C-0.095AB+0.24AC-1.36BC-6.14A2-3.44B2-2.87C2為了檢驗方程的有效性,對藤茶中二氫楊梅素提取的數學模型進行了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此模型F值為28.93,P=0.000 1,該模型極顯著,失擬項不顯著(P=0.084 9>0.05),說明建立的模型與實際有較好的擬合度。該方程的回歸決定系數為0.973 8,說明有97.38%的響應值符合此模型,校正決定系數為0.940 2,說明有94.02%的試驗數據可用此回歸模型來解釋,其中變異系數為5.08%、精密度為14.365%,說明此方程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精密度[13]。綜上所述,該模型能較好地擬合實際超聲波提取藤茶中的二氫楊梅素。

為了更直觀地表現兩個因素同時對藤茶中二氫楊梅素提取率的影響,通過Design-Expert.V8.0對試驗因素A、B、C以任意一項為固定值對其余兩項進行響應面分析和作圖[14],以考察各交互項對藤茶中二氫楊梅素提取率的的影響,結果見圖5、圖6和圖7。

由圖5(a)可知,當料液比確定為最佳值1∶25時、乙醇體積分數不變,可知提取時間響應面曲線圖比較平緩,在料液比為1∶25、提取時間不變時,隨乙醇體積分數的增加,提取率先增大后減小,說明在此條件下乙醇體積分數對響應值的影響比較大。從圖5(b)可知,提取時間和乙醇體積分數的等高線呈圓形,說明提取時間和乙醇體積分數對超聲波提取藤茶中二氫楊梅的交互作用不顯著。

由圖6(a)可知,當乙醇體積分數確定為最佳值50%時,提取時間不變,隨著料液比的增加,提取率先增大后緩慢降低,當料液比不變時,隨提取時間的延長,提取率也緩慢降低,說明在此條件下提取時間和料液比響應面曲線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說明兩者增加對二氫楊梅素的提取率影響效果明顯。從圖6(b)可知,提取時間和料液比的等高線圖呈橢圓形,說明提取時間和料液比對超聲波提取藤茶中二氫楊梅素的交互作用顯著。

由圖7(a)可知,當提取時間確定為最佳值40 min時,乙醇體積分數不變時,料液比響應面比較平緩,說明在此條件下料液比對二氫楊梅素提取率影響效果不明顯,當料液比不變時,隨乙醇體積分數增大提取率先增大后減小,說明此條件下乙醇體積分數對二氫楊梅素提取率影響效果明顯,從圖7(b)可知,乙醇體積分數和料液比的等高線呈圓形,說明乙醇體積分數和料液比對超聲波提取藤茶中二氫楊梅素的交互作用不顯著。

綜合分析響應面試驗結果可知,考慮各因素交互作用可知AB、AC交互作用不明顯即乙醇體積分數與提取時間、乙醇體積分數與料液比交互作用不明顯,BC交互作用明顯即提取時間與料液比交互作用明顯。

通過Design-Expert.V8.0對二元回歸方程求最大值[15,16],得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乙醇體積分數51.45%、料液比1∶26.48、提取時間為40.96 min,提取率為28.61%。根據實際情況選取乙醇體積分數為51.00%、料液比為1∶26.00、提取時間為40.00 min,在此條件下重復試驗5次測得二氫楊梅素的實際提取率為28.41%,接近理論提取率,RSD為1.16%,說明響應面法建立的藤茶二氫楊梅素提取數學模型具有穩定可靠性,試驗結果與模型符合良好。

3 小結

以梵凈山野生藤茶為原料,通過單因素試驗,分析了乙醇體積分數、超聲波提取時間、料液比對野生藤茶中二氫楊梅素提取率的影響。用Design-Expert.V8.0軟件中的Box-Benhnken(BBD)中心組合原理設計響應面試驗,建立了以乙醇體積分數、提取時間、料液比為自變量,以野生藤茶二氫楊梅素提取率為響應值的多元二次回歸數學模型,得出超聲波輔助提取梵凈山野生藤茶中二氫楊梅素的最佳提取工藝為:乙醇體積分數51.00%、超聲波時間40.00 min、料液比1∶26.00,在此條件下實際提取率為28.41%,與Design-Expert.V8.0分析預測值相差較小,RSD為1.16%,因此認為經優化后的提取條件合理可行。梵凈山野生藤茶中二氫楊梅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免疫、降血脂、降血糖等保健作用。因此,野生藤茶中二氫楊梅素在食品和醫藥工業中,具有廣泛的開發價值。

參考文獻:

[1] 鐘 梅,陳玉瓊.正交優選藤茶飲料的微波提取工藝[J].湖北農業科學,2009,48(2):432-434.

[2] 劉建新,周天達.瑤族藤茶對兔腸平滑肌的影響和解酒實驗研究[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1998,4(2):43-44.

[3] 曹敏惠,徐勝臻,倪德江,等.藤茶中二氫楊梅素的提取和應用研究進展[J].化學與生物工程,2008,25(12):17-19.

[4] 周政賢.梵凈山研究[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

[5] 吳征鎰.中國植被[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6] 姚茂君,黃繼紅.二氫楊梅素的超聲波輔助溶劑提取工藝[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07,26(3):20-23.

[7] 鄭 成,高曉明,楊 鈴,等.藤茶中二氫楊梅素的微波萃取[J].廣州化工,2005,33(2):12-14.

[8] 高建華,羅堯晶,寧正祥.植物黃酮二氫楊梅素的提純及結晶形態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06(1):81-84.

[9] 閆克玉,高遠翔.響應面分析法優化槐米總黃酮提取工藝[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9,30(7):21-24.

[10] 徐紅艷,包怡紅,楊麗蕓,等.響應面法優化超聲波輔助提取胡桃楸種仁殼總黃酮工藝[J].食品工藝科技,2012(17):248-251.

[11] 熊建華,吳 琴,林麗萍,等.響應面分析法優化超聲提取樟樹籽油的工藝[J].中國糧油學報,2013,28(3):65-69.

[12] 羅 麗,梁 琪,張 炎,等.響應面法優化超聲波輔助提取沙棗果總黃酮工藝[J].食品工藝科技,2013,34(5):269-274.

[13] 林忠寧,何友建,陸 烝,等.響應面分析法優選靈芝超聲波提取工藝的研究[J].中國食品學報,2012,12(7):97-103.

[14] 買吾蘭江,買提努爾,艾來提,等.響應面超聲波提取黃花柳總黃酮工藝[J].新疆農業科學,2009,46(4):867-872.

上一篇: 施工單位竣工總結 下一篇: 技工學校教師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色吧福利视频导航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AV日韩A∨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在线在线看 | 中国性色在线视频 | 精品国产偷窥丝袜在线拍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