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教育差距調查報告匯總十篇

時間:2022-09-30 23:45: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城鄉教育差距調查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城鄉教育差距調查報告

篇(1)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知識與財富決定生活滿意度與樂觀度

對中國人民基本生活滿意度調查在2007年5―6月間完成。樣本區分為――大城市5個: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中小城市5個:保定、寧波、綿陽、錦州、咸陽;農村縣7個,分別位于:荊州、保定、寧波、綿陽、錦州、咸陽和江門。樣本在各地區均使用等額給樣的方法,每縣市的預定抽樣總量均為300人;使用多段隨機抽樣方法獲得樣本家庭,戶內合格受訪對象為18歲以上且其個人生日離訪問日期最近的成年人。本次調查最終獲得的成功樣本為5584個,其中城市居民為3243人,農村居民為2341人。(調查樣本基本構成情況:性別:男占49.6%女50.4%;受教育程度:小學以下占7.6%,小學占15.9%,初中占31.6%,高中/中專/中技占26.5%,大專占10.9%,本科以上占6.9%)

城鄉居民中對當前生活的滿意度評價與未來生活水平預期的樂觀度呈正相關的關系。也就是說,對現在生活比較滿意的人,對未來生活質量的提高同樣會更有信心,但如果對現在生活不太滿意的人,他們對未來生活改善的信心也低(參見表1、2)。

交叉分析顯示,性別因素的影響并不明顯,而受教育程度、目前生活水平的檔次、個人生活感受和預期的相關性影響則極為顯著:小學文化程度對未來生活持悲觀預期者為8.6%,持平預期者為23.8%,樂觀預期者為42.0%,不確定預期者為25.6%,而在大專文化水平者中,悲觀預期僅為4.2%,持平者為15.7%,樂觀預期者為70.1%,不確定預期為10.0%;在自己報告屬于低檔生活水平者中只有34.7%的屬于高樂觀群體,而在自己報告屬于高檔生活水平者中達到77.1%的人屬于高樂觀群體。

表1:受教育程度與對于未來生活變化預期間的關系。(單位:%)

小學以下 小學 初中 高中 大專 本科以上

悲觀 10.8 8.6 6.9 5.3 4.2 2.1

持平 21.0 23.8 20.1 17.5 15.7 15.2

樂觀 37.1 42.0 53.8 63.8 70.1 74.1

不確定 31.0 25.6 19.2 13.3 10.0 8.5

表2:自我報告的個人生活水平與對于未來生活變化預期間的關系(單位:%)

低檔 中偏低 中檔 中偏高 高檔

悲觀 15.1 7.9 3.8 3.4 0

持平 24.3 22.7 17.5 12.2 11.5

樂觀 34.7 51.7 62.1 73.2 77.1

不確定 25.8 17.9 16.4 11.1 11.5

情緒指標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結果,在低于小學文化程度者中茫然(無聊/發愁)者與快樂(愉快/興奮/浪漫/溫馨)者之比為24.3%:8%,小學文化水平者中為26.3%:8.7%,初中為20.5%:9.5%,高中為13.5%:12.4%,大專為10.3%:15.9%,本科以上為4.4%:16%。在生活水平方面,自認屬于低檔生活水平者中茫然者與快樂者之比為36.4%:4.7%,中偏低檔生活水平者為18.8%:9.3%,中檔為11%:12.9%,中偏高檔為9.3%:16.4%,高檔為3.8%:23%。

在城鄉居民總體中,每10個人里大約有4個人感到平靜滿足,有1個人感到愉快浪漫溫馨,有1個人平淡冷漠,有2、3個會無聊、發愁、焦急和緊張,還有個別的會隨遇而安。如將所有的情緒大致劃分為積極的、中立的和消極的三種,則此三者間的比重約為5:5:1.5。對比分析可以發現,不同的人群在平靜滿足、平淡冷漠、緊張感方面的差距不是特別大,而最能體現差異的兩類情緒是:無聊發愁和愉快浪漫溫馨,這也就是我們在上面提及的茫然與快樂這兩類情緒。在所有的情緒中,女性(46.2%)比男性(39.4%)更具平靜滿足感。城鄉之間比較,更可見農村居民的平靜滿足感稍低于城市居民,而無聊發愁的人群者差不多2倍于市民(參見表3)。這與我國當前城鄉居民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差別是相關的。

表3:城鄉居民當前情緒主要分類選項分布(單位:%)

總體 城市居民 農村居民

平靜滿足 42.9 45.7 38.9

無聊發愁 16.5 13.1 21.1

平淡冷漠 12.2 13.2 10.9

愉快浪漫 11.1 11.4 10.8

焦急緊張 7.7 5.4 7.2

隨遇而安 4.4 5.0 3.5

調查結果說明:知識與財富決定生活滿意度與樂觀度。

【方法指導】針對調查報告文體的特點,考生在閱讀過程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鎖定開頭,快速、準確地把握調查報告的主要對象、內容。通常在調查報告的開頭會有一個類似于消息的導語,借以提示全篇的主要內容,使讀者形成一個總的印象,以便于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從“對中國人民基本生活滿意度調查在2007年5―6月間完成”一句,可確定本文的主題。

2.關注主體,了解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注意事件的細節。主體部分是調查報告的中心,是充分表現主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結構安排上一般采用縱式、橫式和對比三種結構形式。

如果是按照調查報告的順序、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寫,那么這種結構就是縱式結構。這種結構形式比較簡單,適合線索單一、內容集中的報告內容。特點是內容連貫,結構條例清晰。

如果把調查的內容分幾個部分來加以敘述和說明,那么這種結構就是橫式結構。它是比較常見的結構形式,即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側面來表述問題,論述比較全面、透徹,適合表述的問題比較復雜、層次較多的報告內容。

如果是把兩個不同對象對比來寫,那么這種結構形式就是對比結構。這種結構形式讓人們從自始自終的對比中認識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以及所產生的不同結果。

調查報告在結構安排上,不管采用什么結構形式,都要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詳略得當,聯系緊密,層層深入,以便于更好地表現主題。如本文就是橫式結構,調點在“知識與財富是否決定生活的滿意與樂觀”,詳略得當。

3.篩選調查者收集或總結的重要數據,精讀調查者發表議論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內容。精確的數字是用來直接說明觀點的,可以反映事物的真實面貌和實質,可以增強說服力。統計數字說明觀點,精確性較強,且有明確的目的性。如本文三個表格中的數字,是得出結論的重要依據。

4.整合文中的信息,注意調查報告中的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系。不論是一個材料還是幾個材料,我們都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同時也要注意材料內部的邏輯關系,注意材料是怎樣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說明觀點的。

調查報告在材料運用過程中,有的是先擺材料后提出觀點,有的是先提出觀點再用材料加以說明。本文就是先擺材料后提出觀點。

5.鑒賞評價,明確調查報告的基本傾向以及產生的影響。報告的內容針對性較強,它往往是作者觀點態度的再現,又與當前整個社會或某些階層息息相關,因此影響很大。閱讀時要將視野擴大,將文章放到當前社會的大背景中,聯系當前的社會政治經濟狀況、主流思想文化、各階層的關注程度,實事求是地進行評價闡釋。尤其對文本的某種特色要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6.探究感悟,對調查報告進行探究,應更多地從社會價值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進行一些社會學的原理,關注民生、經濟,有時可以從自身的角度來對問題進行實例分析。

【設題】

1.這份調查報告是通過什么方式進行調查的?是怎樣整理、歸納調查所得到的材料的?

2.本文的開頭部分為什么要詳細說明樣本抽查的形式與方法,在數據材料的運用上,本文有什么特點?請你結合文章,進行簡要分析。

3.本文在文末得出了調查的結論:知識與財富決定生活滿意與樂觀度。有人認為這一結論是在對事實的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并根據大量的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但也有人認為,對生活的滿意與樂觀度是一個社會綜合問題,它應受到諸如經濟情況,社會地位,人的心理心態,甚至是社會保障機制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單從知識與財富入手不能說明問題。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篇(2)

城鄉知溝 鄉村教育

中圖分類號 G206 文獻標識碼 A

當今信息社會,網絡媒體的作用與影響力日益增強。一種思維是互聯網在城市的普及與在農村的缺位,必然造成城鄉“知溝”差距進一步拉大。另一種思維則是互聯網在知識與信息上的海量性及幾乎不受時空限制的傳輸特性正是縮小城鄉“知溝”差距的利器。這兩種思維都缺乏對人的因素的考慮,犯了工具決定論的錯誤。網絡媒體只是一個工具,人的因素才是問題的主因。因而,本文認為網絡媒體要起到縮小城鄉“知溝”差距并阻止這一差距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進一步擴大的話,則必須加強農民對網絡媒體的使用能力提高農民的媒介素養,而做到這一點,先行條件則是要對農民做好相關方面的教育培訓,即相關的“鄉村教育”要推行起來,因為有效使用網絡媒體離不開一定的知識及相關技能這一必要前提條件。

一、網絡媒體在農村稀缺的現狀與原因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05年12月31日調查表明,我國城市網民大約有9168.6萬人,城市網民普及率為16.9%;而同期鄉村網民1931.4萬人,網民普及率僅為2.6%。鄉村網民數量是城市網民數量的1/5,普及率是城市網民普及率的1/6。CNNIC在截至2006年底的數據是:農村家庭擁有的電腦數量為每百戶2.7臺,遠低于城鎮電腦擁有量每百戶47.2臺。CNNIC提供的《2007年中國農村互聯網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07年6月,農村網民規模為3741萬人,其中農村中小學生網民1575萬,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網民達2000萬人。從這個報告中可以得知,留在農村的真正意義上的農民,上網者僅有166萬。

CNNIC第20次調查報告顯示,2007年6月為止我國網民達到1.62億,其中城鎮網民占到近8成(76.9%),而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還只是5.1%。CNNIC2008年的調查顯示:53。3%的不上網的農村居民是因為不懂電腦或者網絡而不上網。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國網民規模達到3.38億人,農村網民規模達到9565萬人。

從上述數據來看,農民上網還不是普遍現象,雖然近年來農村網民數量逐漸有較大的增長,但農村網民主要是農村中學生以及農村青年打工者,他們已不是純粹意義上的農村網民。這從電腦在農村的占有率就很明顯地反映了這一特征,雖農村網民逐年有較大的增長,但農村居民電腦擁有量增長緩慢,這就說明網絡媒體在農村仍缺乏市場。據農業部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全國農民上網的平均比例只有O.2%,且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西部地區農民的上網率幾乎為0。這一反差帶來的結果是城鎮居民在信息的獲取上與農村居民的差距逐步擴大,加上城鎮居民的知識占有優勢帶來的對網絡媒體的有效主動利用,必然遞進式地增加其信息與知識而進一步擴大城鄉“知溝”差距。

網絡媒體在農村普及率低的原因:一是實用性不大導致的需求心理不足。我國小農經濟的特性決定了大部分地區的農民并不需要利用互聯網來建立起農產品的“產、供、銷”渠道;二是青少年上網成癮導致不少只對電腦有粗淺感性認識的農村居民認為電腦是壞東西,這也影響了農民的購買欲望;三是二次付費偏貴帶來的“買得起,用不起”的購買顧慮同樣影響購買欲望;四是使用網絡媒體對知識與技能上的要求,又對農民購買電腦設置了一道心理障礙。

可見,解決電腦在農村難以普及的關鍵則是發展教育與經濟,因而,要想網絡媒體在農村普及并利用其縮小城鄉“知溝”差距,發展相關方面的“鄉村教育”則是必須要做好的前提工作。

二、網絡媒體在縮小城鄉“知溝”差距上的優勢

利用大眾媒體縮小“知溝”差距的做法早已有之,我國近代報業開啟民智的傳統其實就是一種努力縮小中西“知溝”差距的做法。相對而言,網絡媒體在縮小城鄉“知溝”差距方面的功能更為強大更為便利。對于互聯網而言,其在這方面的明顯優勢就是其信息的海量性與互動性,具體而言:一是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強大搜索功能。對于不知曉的知識,輸入關鍵詞基本都可以從中得到通俗易懂的回答;二是各類網站的健全性。通過互聯網,各行業的基本知識都可以清晰全面地呈現給使用者。而針對不同層次與年齡人的網站,更能讓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不同愛好的使用者能做到各取所需;三是各類博客、時評、論壇、社區等欄目的豐富性,完全可以起到過去政論報刊的作用而開啟民智,這對農民如何開拓思維與更新觀念具有很好的啟迪作用。同時,就知識容量及信息容量而言,紙媒體在容量上具有限定性,而電腦則幾乎不受限制,是一個無所不包的電子圖書館。

網絡媒體除上述優勢以外,其互動性則又是其他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其互動性幫助了使用者在尋求這些知識時的便利與能動性。網絡既是一個娛樂的平臺,同時也是學習的平臺。對于農民,只要有學習欲求,通過電腦基本可以彌補鄉村信息隔絕的不足,也可以彌補農村書籍資料匱乏和缺乏教師這一問題。正如美國現代化的理論家英格爾斯對于大眾媒介對現代化的積極作用的描述:“大眾媒介給人們帶來有關現代生活諸多方面的信息;給人們打開了注入新觀念的大門……所有這一切在能夠接受外來影響的人那里。將會導致更多的現代性。”網絡媒體的出現在信息上使整個世界呈現“地球村”狀態,因而利用互聯網在幫助農民開啟民智以及“睜眼看世界”這些方面具有傳統媒體無法做到的技術優勢,對改變農民對農村向現代化變遷,皆是一種有力的推動工具?!按蟊妭鞑ピ谀撤N程度上可以補償自然形成的鄉村隔絕狀態……大眾傳播開闊了農民的視野,傳播了信息,說服農民接受變遷?!?/p>

我們多談論近代報人利用報紙作為縮小中西“知溝”差距并開啟民智的工具,網絡媒體綜合三大傳統媒體的優勢以及在知識與信息上的“超市”特征和互動性,應是發揮這一功能的更好媒體。但是,如何利用互聯網縮小城鄉“知溝”差距,使農民會正確使用互聯網會對互聯網的信息進行批判接收與理解則是關鍵,而問題是在我國農村,農民缺乏的就是知識并進而由于知識缺乏導致的無法對互聯網的正確使用和利用。因此,建設新農村培育新式農民,對農民開啟民智縮小城鄉“知溝”差距,互聯網是一個有效的工具,但對農民進行針對性的鄉村教育則是關鍵前提。

三、對“鄉村教育”這一網絡媒體在農村普及的關鍵前提條件分析

網絡媒體在縮小城鄉“知溝”差距上與其他大眾媒體相比具有絕對優勢,但其在使用上的復雜性與對知識的高要求則是其在鄉村普及的重要障礙,農民要想在互聯網上能動地尋找自己想要的資料以及準確理解相關資料,而不導入僅僅尋求娛樂與刺激的偏向,則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與媒介素養。同時,由于互聯網的平臺特性,網民需要的信息不是直

接地呈現在網民面前,需要網民自己從這個平臺上去搜索并選擇,而這個搜索選擇就對網民的知識水平、個人修養與愛好提出了_一定的要求。這也是文化水平高者多把互聯網當成獲取信息與知識的工具而文化水平低者則把其僅當成娛樂的工具的體現,因此,要想互聯網在農村普及并達到縮小城鄉“知溝”差距的功能,對農民進行相關教育尤為必要,否則,“網絡下鄉”等良好愿望的措施都可能治標不治里。

解放前,梁漱溟、晏陽初、黃炎培皆認識到改變農村則必須對農民進行文化教育,三人都認識到對農民進行教育才是改變農村的治本之方。如梁漱溟認為,通過鄉農學校對農民進行教育,才能做到鄉民自治。晏陽初認為,對農村要搞平民教育,包括文化教育和藝術教育。如今,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背景下,要建設新農村培育新式農民,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則是根本,農民知識的增長與農村經濟的發展是兩個最基礎的基石。梁漱溟指出:“總言之,救濟鄉村便是鄉村建設的第一層意義,至于創造新文化,那便是鄉村建設的真意義所在?!?。梁漱溟還認為在社會改造時期,則應注重社會教育、成人教育、民眾教育。這些觀點用在今天同樣正確,因為新式農村的建設,沒有新式農民則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沒有文化知識做基礎則根本不可能成為新式農民。而能發揮這一教育功能從而縮小城鄉“知溝”差距的網絡技術則是開展這一教育的有力工具。

篇(3)

中圖分類號:F323.6

勞動力流動是勞動者以改變就業形式、改善收入狀況等為導向的一種跨地域流動行為。在任何時期的任何國家,勞動力流動都是勞動力市場的一種常態。根據2010年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數據推算,2010年農村就業勞動力達到1.55億人,比上一年增加了765萬人,增長率為5.2%①。另據國家統計局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2011年我國進城農民工數量達到1.59億人,占城鎮就業的比例高達44.2%②;2012年進城農民工數量則高達1.63億人,占城鎮就業的比例也達到44.0% 。大規模的農村勞動力流向城鎮,是我國二元經濟發展階段的一個重要現象。我國流動人口特別是鄉城流動人口規模之大,增長速度之快,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我國的人口流動已成為“人類歷史上在和平時期前所未有的、規模最大的人口遷移活動 ”③。

一、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歷史沿革

根據不同時期國家對農村勞動力流動政策的不同,改革開發以來我國的農村勞動力流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8年以前的嚴格限制流動階段。在1978年之前,由于我國處于計劃經濟階段,對勞動力流動嚴格控制,對勞動力實行有計劃的流動,不在計劃之內的流動被稱為“盲流”。在城鄉嚴重分割的情況下,農村居民由農村遷移到城鎮的途徑很少,只能通過城鎮企業有計劃的招工、子女上大學、部隊干部轉業等途徑來實現遷移。

第二階段,1980年以后勞動力流動開始恢復,進入允許遷移階段。隨著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向鄉鎮企業流動。而且從1984年開始,國家允許農村居民自帶口糧、自籌資金進城務工經商,這個政策極大地刺激了勞動力的流動,此時農村勞動力流動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時期。張曉建(1997)估計,1980年代末在城市務工經商的農村勞動力達到了1500多萬人④。

第三階段,1990年代進入跨區域流動階段。進入1990年代,勞動力流動進入一個時期,主要是由農村地區流向城鎮地區,由中西部地區流向東部沿海地區,跨區域流動頻繁。國家統計局1995年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顯示,1995年出省的農村勞動力人數大約為2500~2800萬人⑤。

第四階段,2000年以后進入快速的大規模流動階段。從2000年開始國家實施了積極的遷移就業政策,主要包括取消對農民工進城的不合理限制,推進相關配套改革保障農民工權益,促進勞動力市場發育。這些鼓勵政策極大地激發了農村勞動力的合理流動:2002年末,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數量就突破1億人,達到1.05億人,占城鎮就業的比例也高達42.3%⑥;此后一直到2012年,進城務工人員數量一路攀升,占城鎮就業的比例也一直維持在40%以上。

二、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現狀

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規模

勞動力流動是指勞動力從一個地區向另一個地區遷移、流動的過程。近年來,勞動力的大規模流動,特別是農村向城市的勞動力流動引起了學者和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2006年《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指出,我國的流動人口達到總人口的10%以上,“我國目前正經歷著人類歷史上在和平時期前所未有的、規模最大的人口遷移活動,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遷移流”③。仲小敏(2000)估計,全國在城鎮就業的農村勞動力數量1995年為3600萬,1996年為4000萬,1997年達到4600萬,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京、津、滬三地的流動人口占本地常住人口的比重達到20%~25%,廣州市甚至達到38%,這些流動人口50%以上是由農村遷移出來的。⑦《200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外出農民工數量達到1.45億人,比上一年增加492萬人,增長率為3.5%⑧。另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北京市外來流動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0%上升到2010年的35.90%,2010年上海市該比重甚至達到39%⑨。

根據1983-2011年《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相應年份人口統計數據以及其它資料整理出了我國1983-2012年的進城農民工數量及其占城鎮就業比例的數據,由于受數據可獲得性的限制,其中1984-1989年的數據缺失。為了更直觀地描述進城農民工的數量及其占城鎮就業比例的變化趨勢,圖1給出了它們的變化曲線圖。從圖1中可以看出,1983-2012年我國進城農民工數量總體上處于上升趨勢,從1983年的200萬人增加到2012年的16336萬人,同時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主要表現為:1983-1994年處于快速上升時期,主要原因是從1980年開始國家開始允許勞動力的鄉城遷移,農村勞動力流動開始恢復,且到了1990年代勞動力跨區域流動頻繁,農村勞動力流動進入一個高漲時期;1995-1997年處于下降階段,原因是這段時間進城農民工由于在城鎮受到歧視等因素影響,部分勞動力開始回流到農村;1997年之后隨著國家對農民工權益保障力度的加強以及農民工工資的提高,農村居民進城務工的意愿和動力增強,進城農民工數量處于穩步上升階段。從圖1也可以看出,農民工占城鎮就業的比例總體上處于上升趨勢,從1983年的1.7%提高到2012年的44.0%,其變化的趨勢及階段性特征與進城農民工數量相類似,即“上升——下降——上升”的變化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以后進城農民工占城鎮就業的比例出現了下降趨勢并趨于穩定,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出現了大規模的農民工回鄉現象,但由于受國家實施的經濟刺激和就業調整政策影響,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農村外出就業人口逐漸恢復常態;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就業人數的增長,進城農民工數量的增長量相對較小,主要原因是2008年之后農村剩余勞動力規模出現了很大程度的下降,導致能夠轉移到城鎮就業的農民工數量減少。有學者估算表明,現在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并沒有之前所想的那么大。蔡昉、王美艷(2007)利用反設事實法,通過估算農業中種植業和飼養業的勞動力需求數量,根據農村勞動力的不同轉移規模,估算出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和比例的三種不同情形,得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規模和比例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且農村剩余勞動力50%左右是40歲以上的勞動力⑩。另據估算,我國目前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在9000萬人左右,與本世紀初相比大約減少了6000萬人,而且目前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主要是以剩余時間的形式存在的,絕對意義上的剩余人口并沒有這么多!。

(二)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形式和特征

對我國來說,勞動力流動主要是指勞動力由農村向城鎮、由農業向非農業的轉移過程。在計劃經濟時代,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主要是城市工業部門以招工形式為主的有計劃的轉移。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戶籍管理的松動,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形式轉變為以就地轉移和跨區域轉移為主的轉移形式。所謂就地轉移,是指農村勞動力由農業向本地縣城的轉移,即鄉外縣內的流動。這種轉移形式在改革開放之初最為明顯,主要原因是農村副業、鄉鎮企業以及城市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所謂跨地區轉移,顧名思義,是指農村勞動力的跨省流動;廣義上的跨地區轉移還包括跨縣流動,即縣外省內的流動??绲貐^的勞動力轉移雖然開始時間較短,但已經成為當前或許未來一段時間內勞動力轉移的最主要形式。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國的勞動力流動@達到26139萬人,其中就地轉移#達到3996萬人,跨地區轉移$達到22143萬人,分別占農村勞動力流動總人口的17.27%和84.71%。與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相比,就地轉移人口和跨地區轉移人口分別增長了71.37%%和82.89%⑨。另據2012年國家統計局《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數據,2011年農村外出就業人口中,跨省就業比重達到47.1%,比上一年提高8個百分點;縣外省內就業比重為32.7%,比上一年上升了3.4個百分點;鄉外縣內就業比重為20.2%,比上一年下降了9.6個百分點;2012年跨省就業比重為46.8%,縣外省內就業比重33.2%,鄉外縣內就業比重為20%,增減趨勢與2011年基本一致^。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勞動力跨地區轉移占總勞動力流動的比重和增長幅度大大超過就地轉移,已經成為勞動力流動的最主要形式。本文所說的勞動力流動是指勞動力的鄉城遷移,更準確地說是指勞動力跨地區的鄉城流動。

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主要特征有:

1.以男性為主

Zhao(1999)根據1995年四川省農村住戶調查數據的計算結果表明,男性占遷移人口的72%,而農村非遷移人口中男性只占49.6%,且作者使用Logistic模型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勞動力遷移的概率低4.7%&。根據2006年《我國農民工調研報告》,男性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體的66.3%,而女性只占33.7%*。2010年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數據顯示,農村外出就業勞動力中男性所占的比重為64.6%,比上一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農村勞動力流動以男性為主的特征一直延續到現在,2012年的最新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男性農民工占66.4%,女性占33.6%^。

2.以青壯年為主,且年齡有提高趨勢

Zhao(1999)使用的調查數據顯示,遷移人口的年齡比非遷移人口將近小10歲,且隨著年齡的增大,遷移的概率降低&。Deng(2007)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收入分配課題組2002年在全國12個省份所做的城鎮住戶和暫住戶調查數據分析結果表明,流動人口比城鎮人口年齡將近小6歲) 。2006年《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數據顯示,外出農民工_平均年齡只有28.6歲,其中,16~20歲的農民工占18.3%,21~25歲占27.1%,26~30歲占15.9%,31~40歲占23.2%,40歲以上占15.5%+。2010年國家統計局《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數據顯示,農村外出就業勞動力的平均年齡為33.8歲,其中,16~20歲占6.5%,21~30歲占35.9%,31~40歲占23.5%,41~50歲占21.2%,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占12.9%1。2012年最新數據表明:外出農民工平均年齡為37.3歲,其中,16~20歲占4.9%,21~30歲占31.9%,31~40歲占22.5%,41~50歲占25.6%,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占15.1%。值得注意的是,進城農民工的平均年齡有了提高(2006年為28.6歲,2010年為33.8歲,2012年為37.3歲),且青壯年(21~40歲)所占的比重也在下降(2006年為66.2%,2010為59.4%,2012年為54.4%),這意味著40歲以上的外出農民工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外出農民工收入增速下降(2012年外出農民工收入增加額比上年同期減少118元,增幅下降了9.4個百分點^),且東、中、西部外出農民工收入趨同(2012年東、中、西部農民工月收入分別為2286元、2257元、2226元^),青壯年農民工由于其受教育程度較高,在自己家鄉較容易找到一份相同性價比的工作,也就是說,外出務工的機會成本提高了,而且城市的工作有較高的替代性。

3.受教育程度高于農村非流動人口

Zhao(1999)使用1995年四川省農村住戶調查數據表明,遷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非遷移人口,為7.56年:6.24年,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傾向于遷移,但農村人力資本水平最高的那部分人除外,這些人并不是選擇外出務工,而是就地占據基層資源,比如擔任村干部等職能崗位&。根據2006年《人口與勞動綠皮書》,2004年外出農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農民工比重達到81.6%,比全國農村勞動力人口的平均水平高18.3個百分點2。2012年的數據也是如此:外出農民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6.5%,農村非流動人口只占10.9%^。

4.勞動力流動的區域間不平衡

Cai & Wang(2003)根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研究發現,在2000年,東部地區有65%的跨省勞動力遷移是發生在地區內部,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分別有84%和68%的跨省勞動力遷移到東部地區3。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沿海發達省份的常住人口所占比重在增加,而內陸欠發達地區的常住人口所占的比重在下降4,這反映了我國的人口流動是從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向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遷移過程。此外,流動人口的人力資本水平呈現出區域不平衡性。Raa & Pan(2005)根據1992年的分省面板數據研究發現,西部和中部地區流動到東部地區的是技術工人、管理人員等人力資本較高的人員,而東部地區流動到中部的是非技術人員,很少有流動到西部地區的5。另據《200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數據,2009年在東部地區務工的外出農民工占全國外出農民工人數的62.5%,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占全國外出農民工的比重分別為17%和20.2%⑧。2012年的調查數據也證實了這一區域不平衡現象:外出農民工中在東部地區務工的占42.6%,中部地區占31.4%,西部地區占26.0%1。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外出農民工中在東部地區務工的2012年仍占42.6%,但與2009年(62.5%)相比該數據已經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相反,在中西部務工的農民工比重有了較快的提高。原因不外乎是東中西部外出農民工收入趨同,外出務工的機會成本增加了。

5.社保參保率低于城鎮居民

由于農民工在城鎮從事的大都是非正式職業,且有一半以上的未簽訂就業勞動合同6,從而導致外出農民工的社保參保率較低,且明顯低于城鎮居民參與水平。圖2反映了2012年城鎮居民和外出農民工社保參保率的差異。從圖2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12年“五險”中,除了工傷保險外出農民工比城鎮居民參保率略高以外,其他類社會保險參保率城鎮居民均比農民工高很多。至于外出農民工工傷保險參保率為什么要比城鎮居民高,原因顯而易見,跟農民工從事的高風險行業密切相關。有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外出農民工中有60.7%從事制造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等安全事故高發的行業;從事這些行業的農民工工傷保險參保率也高達73.5%^。

(三)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因素

根據勞動力遷移的經典理論,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影響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農村居民在城鎮就業的預期純收入

農村居民在決定是否向城鎮遷移時考慮的不僅是在城鎮就業的預期收入,還要考慮城鎮生活成本,包括貨幣成本和心理成本。所謂貨幣成本是指農村居民由農村遷移到城鎮所花費的交通費用、找工作花費的時間和金錢等;心理成本是指遠離親人,適應陌生環境所帶來的心理壓力等。如果預期收入與生活成本的凈值大于零,則選擇遷移,否則不遷移。

2.戶籍制度

在我國,農村勞動力決定是否遷移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戶籍制度,遷入地的戶籍管理越松或戶籍限制越少,勞動力流向該地的可能性越大。

3.遷移距離

在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遷移距離也是影響遷移的一個重要因素。遷移距離的遠近直接影響遷移者獲取勞動力市場信息的成本、回家鄉往返交通成本、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心理成本。因此,農村勞動力的遷移呈現出就近區域上的聚集性。例如,安徽、江西等地的外出勞動力大多流向上海、江蘇、浙江等地,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大多流向廣東,河南、河北大多流向北京等地。

4.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平均收入水平差距

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是影響我國勞動力跨地區流動、鄉城流動的重要因素。例如,沿海發達地區居民人均收入較高,外出勞動力就較少;而內陸中、西部地區居民平均收入較低,外出務工的可能性就較大。城鎮居民人均收入較高,外出務工的可能性較小;而農村居民平均收入較低,外出務工的可能性就較大。

5.年齡因素

在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以青壯年為主,這與外出勞動力所從事的職業有關。農村的外出務工人員大多數從事的是“3D(Dirty, Dangerous and Demeaning7)職業”,這些職業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且大多是建筑、制造等行業,年齡成為從事這些職業的必需條件。另外,年齡越輕的人,遷移的心理成本越小,而且遷移收益的回收期更長,從遷移中獲得的潛在收益的現值也越大。我國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16~25歲的勞動力占全部遷移人口的50%左右,16~35歲的勞動力占全部遷移人口的3/48。

6.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婚姻狀況、子女上學、家庭贍養老人等問題,這些也是影響勞動力遷移的因素。Mincer(1978)的研究發現,未婚人員遷移的可能性更大,妻子的工作服從于家庭的遷移,家庭中存在學齡孩子會降低遷移的可能性9。另外,隨著家庭規模的擴大,遷移的潛在成本會成倍地增加。

7.受教育程度

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遷移的可能性越大。因為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資本存量就越高,從遷移中獲得的潛在收益也就越高。此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對生活的追求越高,改變現狀的動力和愿望也越大。

三、相關政策建議

根據前文的分析,我國大規模的農村勞動力流向城鎮,既受經濟方面因素如農民工在城鎮的預期收入等的影響,又受城鄉之間不平等的因素如戶籍制度和城鄉分割的勞動力市場等的影響。因此,農村勞動力流向城鎮是我國在二元經濟發展階段的重要現象和典型特征。要進一步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流動既要增加農民工收入,又要通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培育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來消除勞動力市場的歧視和不平等,而農民工在城鎮的收入水平除了受自身人力資本素質影響以外,很大程度上還受歧視性因素的影響(如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和勞動力市場)。因此,要促進農村勞動力的流動就要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和培育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兩大方面著手:

(一)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

戶籍制度是影響農村勞動力流動的一個最主要因素。有學者的研究發現,本世紀初的戶籍制度改革對農民工流動的影響不大,主要是因為部分省市僅僅是統一了城鄉戶口稱謂,城鄉戶口所攜帶的實際差別并沒有消失0。因此,要促進農村勞動力流動就必須要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

戶籍制度改革的重點在于剝離與戶籍相掛鉤的城鄉歧視性政策和一系列隱利,統籌城鄉居民的遷徙權-(陳光普,2013)。戶籍上所附加的各種福利政策人為地加大了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不公平和收入差距。要剝離與戶籍捆綁的社會福利,關鍵在于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戶籍觀念。

繼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離不開與戶籍制度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建立可攜帶的社會保障制度,消除城鎮和農村地區在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方面的差距等。這些改革措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村勞動力的合理有序流動提供了制度保證: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限制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的盲目流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調動那些有能力轉變為城鎮“市民”的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積極性;同時對于解決流動人口的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問題以及子女上學等問題有重要作用。

在進行戶籍制度改革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成為城鎮居民,而這些人的收入比城鎮居民的收入要低很多。Deng(2007)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收入分配課題組2002年全國12個省份的城鎮住戶和暫住戶調查數據研究發現,流動人口小時工資只有城鎮人口的61.67%),但比農村居民的收入高很多。雖然這些務工人員成為城鎮居民會降低城鎮居民的人均收入,但在邊際上降低的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幅度會更大,進而導致城鄉收入差距比原來的更大。因此,在進行戶籍制度改革的同時,要采取措施大幅度提高成為城鎮居民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收入水平。丁守海(2006)通過測算認為,當前的農民工工資要提高1/3左右才是合理的=。提高農民工工資水平的措施包括消除農民工在城鎮所受到的就業、工資以及社會保障方面的歧視;增加他們再教育和培訓的機會,增強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等。

(二)培育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

根據前文的分析,勞動力市場的發育程度對農村勞動力的流動有重要影響,越完善的勞動力市場,或者說城鄉一體化程度越高的勞動力市場有助于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地區的流動。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城鄉分割現象仍然存在,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程度仍然很低。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不僅能矯正勞動力市場的資源配置扭曲,還能增加農村居民收入,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促進勞動力流動就要加快培育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

我國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的最主要表現是,城市勞動力市場劃分為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主要勞動力市場是指向具有城市戶籍的本地人提供就業崗位的勞動力市場;次要勞動力市場是指向外來農民工提供就業崗位的勞動力市場,這些就業崗位大多數是工作條件差、工資待遇低的崗位。造成我國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的根本原因是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其它城鄉分割制度,如城鄉分割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勞動就業制度,這些制度阻礙了農村勞動力向城鎮就業部門的自由轉移。戶籍制度一方面使得城鎮勞動者優先獲得就業機會,而農村勞動者在勞動力市場中處于劣勢地位;另一方面戶籍制度限制了農村流動人口在城鎮享受與城鎮居民均等的福利制度的機會。因此,要培育和發展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促進勞動力由農村地區向城鎮地區的自由流動,首要的、最根本的措施就是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

此外,培育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還需要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就業制度,包括取消對進城農民工在就業工種方面所受到的不合理限制以及對勞動者的身份歧視,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就業信息網絡和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制度,包括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實行農民工社會保險與城鎮居民社會保險的相互銜接,以及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相互銜接和轉換。政府部門還應該把勞動力市場改革的重點從戶籍制度改革向就業制度、社會福利制度改革轉變,消除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流動所受到的各種政策、制度因素的限制,以此來促進和吸引農村勞動力從流動狀態向城鎮永久性居民轉變。

城鄉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的培育還離不開勞動力市場制度、各種規制和協調機制的建立、健全,如加快勞動立法、加強工會作用、建立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等等。此外,政府職能要從以經濟干預為主向提供公共服務轉變,保護勞動者權益、降低勞動者所承受的就業風險,加大政府對勞動者的社會保護力度,同時發揮各類社會組織在建立、健全旨在保護普通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的社會保護機制方面的積極作用。

注釋:

①來源于2010年12月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數據。

②來源于2011年和2012年國家統計局《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③蔡昉:《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力問題報告,NO.7》,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頁。

④張小建:《中國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啟示錄》,中國勞動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頁。

⑤來源于國家統計局1995年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公報。

⑥進城農民工數據來源于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城鎮就業數據來源于2002年《中國統計年鑒》。

⑦仲小敏:《世紀之交中國城市化道路問題的探討》,《科學經濟社會》2000年第1期,第38~42頁。

⑧參見國家統計局農村司:《200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2010年。

⑨來源于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公報。

⑩蔡昉、王美艷:《農村勞動力剩余及其相關事實的重新考察——一個反設事實法的應用》,《中國農村經濟》2007年第10期,第4~12頁。

!蔡昉等:《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201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頁。

@指居住地與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不一致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指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

$指不包括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公布的數據計算得來的。

^來源于2012年國家統計局《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Yaohui Zhao. “Labor Mobility and Earnings Difference: The Case of Rural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47, 1999, p. 767~782.

*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年版。

(來源于2010年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數據。

)Deng Quheng. “Earnings Differential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vol. 2, 2007, p.8~16.

_指調查年度內,在本鄉鎮地域以外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農村勞動力。

+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年版。

1來源于2010年國家統計局《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2蔡昉:《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力問題報告,NO.7》,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48~49頁。

3Cai Fang and Wang Dewen. “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 Working Paper Series No.26, February2003,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4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公報。

5Thijs ten Raa and Haoran Pan. “Competitive pressures on China: Income inequality and migration”,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vol. 35, 2005, p.671~699.

6根據《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2012年外出農民工中簽訂勞動合同的只占43.9%。

7Tao, Z. “China’s Migrant Workers”, Address to the National Social Administration Workshop, Beijing, 2006 August.

8蔡昉、都陽、王美艷:《農村勞動力流動的政治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頁。

9Mincer, J.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86, 1978, p.749~775.

0孫文凱、白重恩、謝沛初:《戶籍制度改革對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經濟研究》2011年第1期,第35~40頁。

-陳光普:《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影響因素的動態計量分析》,《經濟師》2013年第3期,第38頁。

=丁守海:《農民工工資與農村勞動力轉移:一項實證研究》,《中國農村經濟》2006年第4期,第56~62頁。

參考文獻:

[1]蔡昉,都陽,王美艷.農村勞動力流動的政治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2]蔡昉.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力問題報告,NO.7[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

[3]蔡昉,王美艷.農村勞動力剩余及其相關事實的重新考察——一個反設事實法的應用[J].中國農村經濟,2007(10):4-12.

[4]蔡昉,等.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201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

[5]陳光普.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影響因素的動態計量分析[J].經濟師,2013(3):38.

[6]丁守海.農民工工資與農村勞動力轉移:一項實證研究[J].中國農村經濟,2006(4):56-62.

[7]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

[8]孫文凱,白重恩,謝沛初.戶籍制度改革對中國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影響[J].經濟研究,2011 (1):35-40.

[9]張小建.中國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啟示錄[M].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7.

[10]仲小敏.世紀之交中國城市化道路問題的探討[J].科學經濟社會,2000(1):38-42.

[11]Cai Fang ,Wang Dewen. 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J].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003, 3(2).

[12]Deng Quheng. Earnings Differential between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Migrants [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07 (2):8-16.

[13]Mincer, J.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8 (86):749-775.

篇(4)

時間:寒假假期

地點:本地區

對象:各行業,各年齡段的人

范圍:足球運動

主題:足球運動在本地區的普及情況

科考方法:填寫調查問卷的形式

調查后的分析:

本次調查給我最大的感觸是:足球運動在本地區的普及情況很差。

調查前,我準備了二十多份調查問卷,這些問卷是用來給農民,學生,以及商人或工人等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人填寫的,據搞查了解,我總結如下:

一.國家對足球運動的推廣和投資力度不夠,當前的體制下不利于足球的普及與提高,城鄉的足球投入有較大差距。

在當前,全社會都在搶抓機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正好體育也是促進社會和諧,提高人民體質的好事。地方上教育和體育已經和二為一,改為教體局。也為足球的普及提供了基礎。如果能在廣大農村開展千校百隊活動,讓校與校、村與村之間經常搞一些足球比賽,這對足球的普及大有好處。這種比賽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提高體質的同時,又能提高對國家,對家庭的責任感。讓他們不再沉溺于網吧的侵害。

二.學校足球普及困難重重

據中國足協最近調查的41個城市中,15個城市中同時在中小學開展校、區、市級足球賽,僅占41個城市的36.6%。而只有11個城市在中學開展校、區、市三級足球比賽,僅占總數的26.8%。另有15個城市開展情況不祥。超過六成以上的城市難以保證中學、小學同時開展足球聯賽,這讓中國足球在學校探求發展之路舉步維艱。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是傳統訓練體制的制約。足球職業化后,過去計劃體制下的專業足球隊轉變成市場環境下的職業隊。體育局與足球隊之間沒有隸屬關系,業余體校、體育學校不再有向上輸送人才的指標,使得中小學訓練單位失去后備人才輸送方向。

篇(5)

一、互聯網在中國農村發展現狀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 2009年1月13日的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2.98億人,比2007年增長8800萬人。其中,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到8460萬人,較2007年增長3190萬,增長率超過60%。

對比2007年中國網民的城鄉結構,2008年中國網民中鄉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斷提升,互聯網正在不斷向農村地區滲透。

農村網民的迅速增長固然可喜,但農村互聯網的普及仍遠遠不夠。與我國農村人口遠多于城鎮人口的現狀相反,目前我國農村網民只占了總網民的28.4%,而我國農村人口卻占了總人口的55.1%。由此可見,我國農村網民的發展空間很大,未來幾年內仍將是我國網民增長的重要力量,農村當然也就會成為政府和電信、互聯網企業發力的重要市場。

二、互聯網在中國農村發展特性分析

1.互聯網是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最便捷最經濟的途徑

我國城鄉信息化差距甚大,目前城鎮互聯網的普及率為35.2%,而農村僅為11.7%??梢娢覈r村信息化仍比較落后,甚至影響了國家信息化的發展水平。因此,我國政府將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規劃到實施,從政策到基礎設施,都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農村信息化的推廣手段及途徑尚不完善,信息化在農村的擴散相對較慢。

可喜的是,近兩年來我國農村互聯網迅速發展。據CNNIC統計數據顯示,到2008年底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到8460萬人,農村網民的年增長速度(60.8%)明顯高于全國網民的增長速度(41.9%)。而在2008年中國新增的8800萬網民中,新增的農村網民有3190萬人,占36%。可見,農村已成為我國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區域和新網民的重要來源,互聯網將是目前我國推動農村信息化化建設最便捷最經濟的途徑。

2.需求潛力大,農村移動商務市場空間巨大

首先,農村有龐大的潛在用戶群

CNNIC的《2008-2009中國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國手機上網用戶達到1.2億,城鎮手機上網用戶7665萬人,占城鎮網民總體的36.5%。農村手機上網用戶約為4010萬人,占農村網民總體的47.4%。手機上網在農村地區的普及率普遍高于城鎮,為移動電子商務提供了沃土。加之“家電下鄉”工程的推進,農村的手機用戶規模也在不斷增多,并將源源不斷的加入到移動網民的行列,契合農村手機網民需求的移動電子商務應用,將擁有一個龐大的并且在不斷壯大的潛在用戶群。

其次,農村市場需求潛力大

CNNIC的調研數據顯示,農村網民近年來在使用網絡購物和網絡支付兩項應用上的比例保持著穩定的增長,但增速明顯低于城鎮,這一方面表明農村網民對電子商務的需求和認可度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由于農村上網設備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教育水平不高等因素的限制,農村電子商務與城鎮電子商務的差距越來越大。面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和不平衡的城鄉差距,移動電子商務勢必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低成本、“隨時隨地”的優勢,通過打通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等通路,迎合并不斷深挖農村市場需求。

3. 農村網吧問題需要關注和治理

(1)農村網吧經濟繁榮

目前,家庭和網吧仍然是網民上網的最主要的兩個場所。但是,受上述因素影響,城鄉網民上網場所的選擇側重有所不同。農村家庭上網的人群比例為68.0%,比城鎮低14.3%;而農村的網吧經濟較為繁榮,網吧網民比例為54.2%,比城鎮高16.2%。對于農村網民而言,網吧與家庭幾乎居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網吧成為廣大農村網民進行網上生活的重要場所,隨之也帶動了農村網吧經濟的繁榮。8460萬農村網民中,網吧網民人數已達到了4585萬人,年增長率達79.7%。其中,約有787萬人只在網吧上網的網民。

(2)農村未成年出入網吧急需規范

未成年人大多處于學齡時期,農村未成年網民中,81.6%都是學生,學生大量進入網吧上網,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業。加之農村未成年人網吧上網主要以娛樂為主,交友聊天、網絡游戲的使用率較高,他們對互聯網加深現實人際關系深度方面的作用較為認同,而對網絡世界的信任感則較低。

4.青少年成癮傾向:農村比城鎮更普遍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4次調查報告顯示, 農村青少年成癮傾向網民占比高于城鎮,農村青少年網民中一天不上網就感覺難受的認同比例達到13.9%,高出城市相應比例0.9個百分點;同時,認為與現實相比,更愿意呆在網上的比例也高于城鎮相應水平。

與城鎮相比,農村地區上網資源更加有限,網吧上網比例較高;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缺乏足夠的家庭監管,無約束的上網行為是網絡成癮巨大隱患。農村青少年娛樂活動更為單一,上網的娛樂性高于城鎮網民。

三、結束語

對于網站和互聯網上網服務業而言,廣闊的農村市場、八億的潛在消費者無疑也是一個難得的發展商機。傳統農業正在向科技化、文化的方向發展,網絡作為新傳媒,肩負著信息傳播的責任,很多的農業產業鏈會通過信息搭橋,整合農村地區豐富的資源和巨大的市場,從而給中國農村廣闊天地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中國農業地區的互聯網用戶的增長率顯著高于全國的網絡用戶增長率,相信互聯網發展的下一個亮點會在農村出現。

篇(6)

一、互聯網在中國農村發展現狀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09年1月13日的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2.98億人,比2007年增長8800萬人。其中,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到8460萬人,較2007年增長3190萬,增長率超過60%。

對比2007年中國網民的城鄉結構,2008年中國網民中鄉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斷提升,互聯網正在不斷向農村地區滲透。

農村網民的迅速增長固然可喜,但農村互聯網的普及仍遠遠不夠。與我國農村人口遠多于城鎮人口的現狀相反,目前我國農村網民只占了總網民的28.4%,而我國農村人口卻占了總人口的55.1%。由此可見,我國農村網民的發展空間很大,未來幾年內仍將是我國網民增長的重要力量,農村當然也就會成為政府和電信、互聯網企業發力的重要市場。

二、互聯網在中國農村發展特性分析

1.互聯網是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最便捷最經濟的途徑

我國城鄉信息化差距甚大,目前城鎮互聯網的普及率為35.2%,而農村僅為11.7%??梢娢覈r村信息化仍比較落后,甚至影響了國家信息化的發展水平。因此,我國政府將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規劃到實施,從政策到基礎設施,都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農村信息化的推廣手段及途徑尚不完善,信息化在農村的擴散相對較慢。

可喜的是,近兩年來我國農村互聯網迅速發展。據CNNIC統計數據顯示,到2008年底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到8460萬人,農村網民的年增長速度(60.8%)明顯高于全國網民的增長速度(41.9%)。而在2008年中國新增的8800萬網民中,新增的農村網民有3190萬人,占36%??梢?農村已成為我國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區域和新網民的重要來源,互聯網將是目前我國推動農村信息化化建設最便捷最經濟的途徑。

2.需求潛力大,農村移動商務市場空間巨大

首先,農村有龐大的潛在用戶群

CNNIC的《2008-2009中國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國手機上網用戶達到1.2億,城鎮手機上網用戶7665萬人,占城鎮網民總體的36.5%。農村手機上網用戶約為4010萬人,占農村網民總體的47.4%。手機上網在農村地區的普及率普遍高于城鎮,為移動電子商務提供了沃土。加之“家電下鄉”工程的推進,農村的手機用戶規模也在不斷增多,并將源源不斷的加入到移動網民的行列,契合農村手機網民需求的移動電子商務應用,將擁有一個龐大的并且在不斷壯大的潛在用戶群。

其次,農村市場需求潛力大

CNNIC的調研數據顯示,農村網民近年來在使用網絡購物和網絡支付兩項應用上的比例保持著穩定的增長,但增速明顯低于城鎮,這一方面表明農村網民對電子商務的需求和認可度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由于農村上網設備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教育水平不高等因素的限制,農村電子商務與城鎮電子商務的差距越來越大。面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和不平衡的城鄉差距,移動電子商務勢必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低成本、“隨時隨地”的優勢,通過打通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等通路,迎合并不斷深挖農村市場需求。

3.農村網吧問題需要關注和治理

(1)農村網吧經濟繁榮

目前,家庭和網吧仍然是網民上網的最主要的兩個場所。但是,受上述因素影響,城鄉網民上網場所的選擇側重有所不同。農村家庭上網的人群比例為68.0%,比城鎮低14.3%;而農村的網吧經濟較為繁榮,網吧網民比例為54.2%,比城鎮高16.2%。對于農村網民而言,網吧與家庭幾乎居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網吧成為廣大農村網民進行網上生活的重要場所,隨之也帶動了農村網吧經濟的繁榮。8460萬農村網民中,網吧網民人數已達到了4585萬人,年增長率達79.7%。其中,約有787萬人只在網吧上網的網民。

(2)農村未成年出入網吧急需規范

未成年人大多處于學齡時期,農村未成年網民中,81.6%都是學生,學生大量進入網吧上網,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業。加之農村未成年人網吧上網主要以娛樂為主,交友聊天、網絡游戲的使用率較高,他們對互聯網加深現實人際關系深度方面的作用較為認同,而對網絡世界的信任感則較低。

4.青少年成癮傾向:農村比城鎮更普遍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4次調查報告顯示,農村青少年成癮傾向網民占比高于城鎮,農村青少年網民中一天不上網就感覺難受的認同比例達到13.9%,高出城市相應比例0.9個百分點;同時,認為與現實相比,更愿意呆在網上的比例也高于城鎮相應水平。

與城鎮相比,農村地區上網資源更加有限,網吧上網比例較高;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缺乏足夠的家庭監管,無約束的上網行為是網絡成癮巨大隱患。農村青少年娛樂活動更為單一,上網的娛樂性高于城鎮網民。

三、結束語

對于網站和互聯網上網服務業而言,廣闊的農村市場、八億的潛在消費者無疑也是一個難得的發展商機。傳統農業正在向科技化、文化的方向發展,網絡作為新傳媒,肩負著信息傳播的責任,很多的農業產業鏈會通過信息搭橋,整合農村地區豐富的資源和巨大的市場,從而給中國農村廣闊天地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中國農業地區的互聯網用戶的增長率顯著高于全國的網絡用戶增長率,相信互聯網發展的下一個亮點會在農村出現。

篇(7)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于××××的調查報告”、“關于××××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范文:

農民工文化需求調研報告

文化需求是社會人的一般需求。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當新生代農民工物質需求逐步得到滿足時,其他方面的需求就會被激發出來,文化需求顯得相當突出。

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需求現狀分析

1.新生代農民工對文化娛樂生活的需求。文化作為一種符號傳遞著新生代農民工的精神狀態。新生代農民工已經由生存理性轉變到社會理性,物質已經不再是他們唯一的需求,他們的文化精神需求同樣迫切。但是由于經濟原因,農民文化消費能力不強;另外,包括政府部門在內的社會各界,對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需求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注,把農民工的需求排斥在外,其文化娛樂生活極其單調。調查顯示,新生代農民工休閑娛樂方式主要停留在睡覺、聽廣播等較為原始、低級的娛樂方式上。即使有的農民工開始接觸網絡等較現代化的娛樂方式,他們也大多把網絡作為打發時間的工具(聊天、看電影等),而沒有有意識地利用網絡在信息傳遞、文化提升、人際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新生代農民工相對單調的文化生活致使他們在價值觀上也呈現出保守、落后的特征,大大不利于其市民化進程。

2.新生代農民工對專業技能的需求。學好一門過硬的技術是大部分新生代農民工最強烈的愿望。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水平比傳統農民工雖然有了顯著提高,但因為沒有一技之長,他們即使有心擺脫出賣苦力的低級打工狀態,也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個“坎”,就是求職過程中的技術門檻,他們普遍陷入一種“技術困境”。另一方面隨著產業的升級,城市現在緊缺技術工人,但求職農民工80%沒有任何技能,遠遠滿足不了市場要求。 雖然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有了初步的學習意識,但由于學習成本較高以及收益的不穩定性,對于學什么、怎么學,卻還存在著很多迷惘和認識上的誤區。

3.新生代農民工對科學文化知識的需求。雖然新生代農民工文化水平較傳統農民工文化水平有顯著提高,但是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卻遠遠低于城市從業人員,這種差距與農村城市化的進程不相適應。新生代農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就要不斷學習,接受新知識、新技能,從根本上適應農民到市民角色的轉變。隨著新生代農民工維權意識的逐漸增強和自我意識的覺醒,他們要想順利地爭取自己的權利,必須有相應的法律知識和文化知識與之相匹配,他們的實踐需要決定了他們對文化知識的渴求。另外,許多農民工在城市遭受到了缺乏科學文化知識帶來的困惑和失望,有些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希望子女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需求原因分析

1.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學習欲望強烈。新生代農民工與上一代農民工相比,文化水平都比較高,基本上是初中以上,還有一部分是高中生,甚至有些接受過中?;蚋呒碱愓n程培訓,知識面、信息來源比較廣。同時在工作過程中,新生代農民工的學習熱情較高,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種觀點在新生代農民工中得到最廣泛的認同。他們不僅僅自己有著強烈的學習欲望,而且對下一代也寄予很大的期望。對知識的渴望使新生代農民工對文化供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的文化狀況遠遠不能滿足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需求。

2.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的認同度較高,土地意識淡化。新生代農民工自身特性變化和技能素質提升,加上農地制度變遷使得他們新生代農民工的鄉土社會認同在減弱,他們大多數人往往直接從學校進入外出務工行列,有的還是在城里跟著打工父母成長起來的,對于現代產業規律的熟悉程度遠高于傳統農業。同時,他們極力謀求對城市社會的認同,在經歷了城市生活及文化氛圍的熏陶之后,更感覺到城鄉社會的差距,從而表現出對城市社會更強烈的向往。他們不管各種制度性的障礙仍然存在,轉變就業觀念、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積極主動地融入城市生活。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對文明生活的追求對傳統的思想觀念、雙重制度和限制政策提出了挑戰。

3.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期望值較高,立足長遠發展。新生代農民工進城務工的目的,更多的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謀求發展。他們有較強的拼搏意識和進取精神,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他們不僅僅滿足于掙錢來改善家庭生活,而是要求有所發展。他們更看重個人的能力和機會,相信只要通過個人努力拼搏就能獲得成功。在爭取待遇、謀求更大發展空間上,這一代農民工要求更加直接。一些新生代農民工刻苦學習專業技術,以提高就業的競爭能力。他們把務工當做學習、提高、適應的過程,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從農民到工人到更高社會層次的生存方式與人生道路的轉變。這要求政府和社會必須重視新生代農民工對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渴求,滿足他們的發展需要。

滿足新生代農民工文化需求的對策建議1.多方推進,豐富新生代農民工文化生活。盡管新生代農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經和城市居民差異不大,但在精神上,他們仍獨自結成了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和城市文化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要滿足新生代農民工的文化需求,使他們盡快融入城市文化,需要政府、社會、企業和農民工自身共同努力。

一是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是豐富農民工文化生活的主導者,要把豐富農民工文化生活納入公共服務范疇,不斷增強公共服務的職能。

二是企業要充分發揮農民工的主體作用。要根據農民工的需要層次,增加文化活動設施,豐富農民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同時,要組織農民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活動,激發農民工的參與熱情。

三是積極發揮社會組織的重要作用。社區、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要經常為農民工組織一些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體活動,滿足他們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2.加強教育培訓,全面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素質。對新生代農民工而言,自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獲取資源能力的高低,進而影響著他們的社會認同狀況和社會融入能力。

篇(8)

[分類號]G203

1 引言

國內研究主要分析我國東西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信息差距及其社會影響。而新近的調查發現,我國互聯網的普及率差距超過信息差距的總水平…,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體間存在顯著的互聯網信息差距,而且還呈現出加劇的傾向。需要從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信息需求與認知能力出發,結合我國的互聯網發展模式與特征,探討治理差距的對策。

本文首先區分互聯網信息差距的不同層次。在此基礎上,具體闡述我國城市群體間互聯網信息差距狀況與成因,以促進就業與社會和諧發展為目標,明確治理差距的政策思路,基于我國城鄉二元分割的具體情境,提出分階段的治理措施。

2 互聯網信息差距的三個層次

雖然已有文獻尚未明確劃分其過程的層次性,但可以從中發現,群體間互聯網信息差距涉及接入、使用、獲益能力差距三個層次。

2.1 第一層次――接入差距

以歐盟的互聯網調查和美國商務部的系列調查為代表,許多研究根據創新傳播理論分析了互聯網接入的發展過程。研究發現一國的不同社會群體開始接入互聯網的時刻、飽和率水平都有顯著差異,可以用圖1所示的分層模型來表述:

群體A屬于信息富有者,是一國最先接入互聯網的群體,該群體中的個體接入比例最高;群體C是信息貧弱群體,開始接入互聯網的起始時刻最晚、群體中僅有較低比例接入互聯網之后就不再有新增的采用者。

2.2 第二層次――使用能力差距

不同群體的互聯網使用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使用能力包括基礎性技能、結構性技能兩個層面。基礎性技能即對網上文獻的閱讀理解能力,包括英文水平,主要是通過基礎教育取得的;結構性技能是使用互聯網收集信息、加工數據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使用超文本以及各類軟件等工具的能力,建立在基礎性技能之上,主要通過信息技術培訓與學習取得。參與網絡游戲、瀏覽網頁與設計圖文、開展網上交易之間的技能差別是顯著的?;A性技能具有相對穩定性,而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著結構性技能持續變化。

2.3 第三層次――獲益能力差距

互聯網使用能力在經濟資本、社會資本的輔助下,形成獲益能力,即運用互聯網支持工作、改善個人生活等方面的能力,是在信息社會中生存的一種戰略性能力。綜合已有研究,本文認為互聯網使用能力、社會資本、經濟資本和獲益能力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獲益能力差距最難以縮減。由于掌握的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差異,即便在使用能力等同的條件下,圖1中的群體C從互聯網使用中獲得的收益也低于群體A和B:

3 我國城市互聯網領域的信息差距現狀

3.1 我國互聯網發展模式與信息傳播特征

與發達國家不同,我國的互聯網發展建立在政府推進和外來技術的基礎上,形成了“政府一信息服務組織一用戶”自上而下的信息服務體系。自2005年后,我國互聯網快速普及,正處在快速擴張初期,開始向農村滲透。2009年普及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12月已有網民3.84億,成為人口最多的網民國家。區別于發達國家的一個關鍵性變化,是產生了多樣化的互聯網應用方式創新。除電腦之外,手機、游戲機、電視機等,都已具備網絡接人能力,手機和電腦共為互聯網信息服務的重要基礎設施,互聯網隨身化、便攜化趨勢日益明顯。持續更新的互聯網媒介,推動了我國信息傳播向分眾化、個人化方向發展。

3.2 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

我國城市信息貧弱群體主要包括城市戶籍的無業與失業人員、在業低收入人員等以及農民工兩類。

3.2.1 城市互聯網接入差距

根據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關于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2008~2010三年中,我國總體互聯網接入率在持續增加,網民城鄉結構對比基本沒有變化;而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接入率遠低于平均普及率,其中農民工的接入率明顯低于城市戶籍信息貧弱群體的接入水平,幾乎沒有提高,如表1所示:

3.2.2 城市互聯網使用差距在以上海、廣州和北京為代表的大城市及其周邊城市中,同一城市中的不同群體之間存在明顯的互聯網使用差距。以互聯網發展全國領先的北京市為例,包括流動人口、郊區農民在內的各群體的信息化水平可分為高端、中端、低端三個層次,所占人口比例分別是9%、37.6%、53.4%。各群體之間在收入水平、電腦擁有率、互聯網接入、上網時間長度、網絡應用方式等方面差距較大。高端群體網絡接人率近100%,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廣泛使用電腦和網絡,平均每周上網時間超過30小時,網絡應用水平高;中端群體電腦擁有率超過五成,網絡接入率近50%,平均每周上網時間13小時;低端群體電腦擁有率低,幾乎不能上網、沒有郵箱。占人口半數以上的低端群體包括城郊農民、下崗與無業人員、殘疾人、家庭婦女以及農民工,傳統媒體仍是他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雖然缺乏國家層面的量化數據,北京市的互聯網應用結構作為一個參考,部分反映了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數量以及該群體與其他群體間的互聯網使用差距。

3.2.3 城市互聯網獲益差距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網絡應用產生的價值很有限。在我國社會轉型的背景下,制度環境缺乏穩定性、組織機構快速變遷、個體流動性大幅提升,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信息服務需求主要涉及就業、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生活服務等方面,而利用互聯網提供上述服務,在我國仍處于初始階段。第24次CNNIC互聯網調查指出,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等群體因回避社會現實而上網的傾向,超出主動的互聯網應用,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者、企業管理人員等則與之相反;農民工與辦公室職員在網上教育、網絡銀行、電子商務等應用的普及率上有巨大差距。第25次CNNIC互聯網調查發現,與我國整體網民相比,手機網民中農民工和城市無業、失業人員所占比例更高;而手機上網中使用率最高的應用是聊天,達到71.5%,信息貧弱群體從互聯網應用中獲得的利益十分有限。

4 我國城市互聯網差距成因與治理

4.1 群體間互聯網信息差距的成因

在個體層面,低教育程度、職業狀況、收入水平以及對互聯網的有限認知是我國城市互聯網接人與使用差距的四個主要成因,社會資本和經濟資本對產生互聯網獲益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CNNIC歷次調查發現,個人不上網的兩個主要原因依次為:缺乏上網所需的技能、不具備上網條件。國家統計局的《2009年農民工監察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外出農民工中初中

文化程度比重占64.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5%,以從事低收入的制造業、建筑業和服務業為主。月平均收入為1417元,幾乎沒有在崗位上獲得信息技術培訓,制約著該群體對互聯網的使用。我國市場化定價的互聯網接入費用每戶平均77元/月,網吧上網費用平均44.8元/月(第22次CNNIC互聯網調查),網絡接入價格占收入水平較高。城市戶籍的信息貧弱群體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略高于農民工,但是也難以支付市場化的信息技術培訓和網絡接入費用。信息貧弱者獲取信息的途徑以先賦性社會關系為主,鏈合關系短缺,導致其社會支持系統薄弱,難以通過使用網絡獲得利益。

在社會層面,農村互聯網信息基礎設施薄弱、城市公共信息設施的難以獲得性,是造成農民工、城郊農民這兩個細分群體低接入率的兩大外部主因。信息資源供給存在制度性缺失,是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獲益少的主要原因。信息貧弱群體對信息服務的類型和定價決策以及信息內容和傳播形式沒有實質性影響,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對符合信息貧弱群體需求的信息資源整合不足,未能支持這一群體的就業、學習、生活事務。

4.2 治理互聯網信息差距的政策視角

城市信息化的本質是建立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動,改善城市交通、教育、安全與公共衛生、社區服務等,促進城市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公眾的深度參與。我國城市信息貧弱群體數量龐大,與其他群體間存在較大的互聯網信息差距,城市信息化進程缺少堅實的社會基礎。在缺乏外部干預的情況下,現存差距將會加速擴大,互聯網差距會與既有的多種社會分化相互滲透,導致信息貧弱群體難以參與信息技術手段支持的社會活動,加劇這一群體在社會、經濟等多個方面的劣勢。

已有研究發現,僅采用技術性思路,例如改善互聯網基礎設施、降低互聯網接入費用、提供網絡技能培訓等技術性措施,不足以縮小群體間的互聯網信息差距。自2000年以后,相關政策設計開始轉向社會性視角,在采用技術性政策措施的同時,從信息貧弱群體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發展障礙出發,通過社會政策,向這一群體賦權,使之形成自我發展能力。治理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涉及教育、就業政策與信息化政策等多個領域,需要提高信息貧弱群體的信息使用能力和職業技能,增加其社會資本,完善公共服務,使這一群體獲得更多利益。一個有效的途徑是通過公私部門、非政府組織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合作,共同治理互聯網信息差距。

5 治理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的思路

需要根據《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建立一個社會矯正機制,縮小我國城市群體間的互聯網信息差距,改善信息貧弱群體的就業與生活狀況,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5.1 治理我國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的戰略目標

與發達國家不同,我國信息化發展的社會基礎還較為薄弱。本文認為,我國治理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的目標應具有階段性,以提高接入率為基礎,設定近期和長期目標,見表2。

5.2 治理城市互聯網信息差距的對策

5.2.1 近期的治理措施

?改善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可獲得性。應加強城市公共網絡端口建設,將學校、圖書館、社區學習中心等接入互聯網,使信息貧弱群體能夠接觸網絡。建議以民政部門的社區信息化建設、各地區的社區學習中心為依托,通過社區、居委會統一管理,借助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向各類信息貧弱者提供廉租或捐獻電腦、免費或低收費網絡服務;各地區應探索將城市公共網絡資源向農民工開放的模式,改善他們對網絡的獲得。應融合網絡與傳統媒體,整合從中央到地方的已有信息資源和服務,向信息貧弱群體提供多樣化的信息渠道。

?提高互聯網使用技能與收益。目前面向信息貧弱群體的信息化培訓存在多方投入、多頭管理、缺乏整體規劃等問題,應鼓勵信息技術培訓機構、用工企業和非政府組織,以及開展就業支持計劃(例如國務院扶貧辦的“雨露計劃”)的政府部門進行合作,結合就業需求(無論是正式或者非正式就業)設計教學內容,使信息貧弱群體通過培訓提高信息使用能力,增強這一群體在就業市場上的靈活性。

5.2.2 長期的治理措施

?強化信息化的社會基礎。應推進競爭政策和普遍服務政策,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降低互聯網接入費用;根據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把握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趨勢,為本土產業技術創新形成包容性空間,繼續推進信息無障礙標準,增強縮減信息差距的技術基礎;借鑒國外經驗,重視全民信息技術教育,避免信息差距的代際傳遞。

?提高信息服務質量。采取措施促使各類信息服務主體承擔社會責任,要求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中文網絡等媒體對信息內容加強自律管理,創建符合信息貧弱群體需要與認知能力的信息內容。重點是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提高公共信息服務的用戶導向性,使城市信息貧弱群體能夠獲得關鍵性的公共信息服務。

?形成長效信息培訓運行機制。信息技術培訓需要進行平臺建設,吸引地方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的長期投入,對培訓項目進行科學的評估和改進。在實踐中,一些跨國公司聯合公益性、非營利性組織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面向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社區學習中心,項目設計和管理的規范性高,重視培訓師資和當地的骨干力量,產生了規模效應,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社區學習模式。

?增強城市信息貧弱群體的社會參與能力。我國在較長時期內不會改變以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中高級藍領短缺的就業市場狀況會延續。城市信息貧弱群體就業以藍領職業為主,而當前的教育體系和就業選擇、社會資源分配不利于藍領。國家應提高職業教育的成效,創建更為多元的文化環境,使藍領在社會參與、經濟與文化資源分配中獲得更為公平的機會,提高收入和職業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新紅,中國數字鴻溝報告2008,電子政務,2008(11):25-43

[2] Empirlca Work Research Centre (Ireland) , University of Bath.Thematic Study to Analyze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Avcess to ICT as a Means of" Combating Social Exclusion. Luxembourg: Eu-ropean Union, 2006:33-42.

[3] Steyaert J. Inequality and the digital divide: Myths and realities//Hick S, McNutt J. Advocacy, activism and the lntemet. Chicago:Lyceum Press, 2002 : 199-211

[4]Bonfadelli H. The Interact and knowledge gap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2, 17(I): 65-84

[5]邱林川,信息社會:理論、現實、模式、反思,傳播與社會學刊2008,5:71-99

[6]Cartier C, Castells M, Qiu J L. The Infomaation have - less: Inequali-ty, mobility, and translocal networks in Chinese cities. Studies in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at, 2005, 40(2) : 9-34

[7]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北京市數字鴻溝研究報告(2005)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

[8] Van Dijk J, Hacker L. The digital divide a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henomenon. Information Society, 2003, 19:315-326

[9]刁松齡,城市化進程中外來農民工信息服務研究――以珠三角為例,圖書情報工作,2009。53(4):136-139

[10]李曙光,我國信息服務體系構建現狀與對策,國家圖書館學刊,2009,68(2):67-70

[11] McClure R, Jaeger P.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olicy research: Im-portance, approacbes, anti realitie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i-ence Research, 2008, 30(4): 257-264

篇(9)

中圖分類號:G5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6-0035-02

在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大背景下,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的薪酬水平普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與此同時,也經常有這一地區的教師通過各種途徑反映自身工資水平低下,難以激發和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怎樣保持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的薪酬滿意度,激發和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顯然已成為亟待探討的重要課題。本文以湘西少數民族地區30所學校的377名教師為樣本,進行了薪酬滿意度的調查和實證研究。

一、數據來源

本文的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職業收入狀況數據來自于自編的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職業收入調查問卷,在范圍上涵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屬8個縣市,在類別上涵蓋了地方高職學院、城市職業中專、城市與農村中小學幼兒園等各級各類學校,根據方便性原則,并按照學校層次、性質等的不同選取30所學校,在每一所學校則主要采用分層抽樣法選取調查對象,分別根據教師性別、教齡、學科按一定數量選擇教師。此次活動共發出問卷400份,收回有效問卷377份,有效率為94.25%。有效問卷中的性別、年齡、職稱的構成比例參照表1。

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的年均收入為21050.76元。教師對目前薪酬滿意度的認知水平偏低,究其原因在于現有收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且與教師收入預期指標也存在不小的差距,見表2。

二、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薪酬滿意度分析

影響教師薪酬滿意度的因素多種多樣,比如:教師個人資歷、收入狀況、分配公平感知、工作任務量、職業壓力感、薪酬制度等,其中教師個人資歷因素大部分是經由教師的感性認知對滿意狀況產生影響,認知差別由此形成。

1.薪酬滿意度:

(1)薪酬滿意度總體水平不高。對377名教師進行調查發現,對自己現在的收入水平感到“滿意”的只有4.84%,相反,感到“不滿意”和“很不滿意”的卻占調查總數的70.01%。由此得出結論,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實行以來,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對薪酬滿意的總體認知程度仍然偏低,有一大半的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不滿意自己現有的收入水平。

(2)薪酬對外競爭性的滿意度較低。大部分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覺得,薪酬的外部競爭性比較弱。對“基本工資與社會同等專業人士相比是否滿意”,75%認為“不滿意”和“不太滿意”,“滿意”的比率為0。所以說,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薪酬的競爭力很薄弱,這也導致近年來湘西少數民族地區優秀教師的流失現象比較嚴重。

2.影響因素與分配公平心理感知:

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收入組成部分主要有:崗位工資、地方性績效工資,各種補貼和福利性收入等。研究證明,教師的實際收入水平與教師學歷、教齡、績效等個人資歷因素有關系,呈現教師資歷越高,教師的收入水平相對越高的總體趨勢。所以,事實上教師薪酬滿意度受到教師薪酬待遇以及教師從收入中感知到的分配公平大小的影響。調查還看出,年齡對也薪酬滿意度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其顯示,青年教師對薪酬水平多數選擇“不太滿意”。年齡大于35歲的教師薪酬滿意度比年齡35歲以下的教師明顯容易得到。亞當斯說過,影響人們報酬滿意度很大水平上取決于他們對社會的比較過程。人們總是要將自己所作貢獻和所得報酬與別人橫向、縱向比較。不止這些,人們總是要將自己目前所作的貢獻和待遇與自己的過去進行對比,要是兩者之間的比值差不多,則會有公平感,反之,沒有公平感。所以說,教師薪酬滿意感與教師獲得的報酬和對獲得報酬是否產生公平感都有直接聯系。

(1)薪酬外部公平性。外部公平一般指薪酬的外部競爭性。本次調查數據顯示,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年均收入21050元,這不僅明顯低于中華英才網上的2004年全國教師的平均年薪22274元,與其他行業相比則差距更大,教師的薪酬不具外部競爭力。中華英才網2004年下半年的薪酬調查報告,全國“培訓機構、科研機構與教育”類的年薪為26433元,排在第39位,與排名居首位的通訊、電信業互相比較,年薪比大致為1:2.08,與農、林也在1:1.07的比例。具體數據如表3。

這幾年來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分配制度的改革雖然提高了教師收入,但教師現有收入水平與市場要求、其他行業人員還有一定差距,這也看出了廣大教師希望政府能進一步加大教師的福利投入,急切需要提高經濟地位的心態。麥可思的《201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藍皮書》顯示,2007屆本科畢業生三年后從事金融(銀行/基金/證券/期貨/理財)職業類的人群月收入最高,為7508元,三年后月收入最低的是從事中小學教育的本科畢業生,月收入為3499元。伴隨社會整體工資待遇水平的提高,教師薪酬外部比較的公平感強烈變低。值得特別了解的是,教師通常認為高收入行業與其他行業間的收入差距關鍵是由國家行業政策導致的,而不歸咎于行業勞動者的努力程度。同等條件的人員只是由于所在單位不一樣而導致收入和待遇相差甚大,行業內部分配不公的情況必定會抑制低收入行業人員的工作熱情。學校本就是優秀高端人才聚集的地方,教師的工資收入理當與其人力資本投資成正比。以現在的收入水平來看,教師薪資水平在勞動力市場上尚缺少外部競爭力。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收入的市場競爭力通常成為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和人才流動的首要條件。

(2)薪酬內部公平性。內部公平是指收入水平能與本身的價值相匹配,反映員工所擁有的知識、技能等。調查表明,在進行內部比較時,資歷是影響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內部專業技術職務的不同造成了教師薪酬待遇的差距。據調查,滿意度最低的是年收入在1.5萬~2萬的教師,當中有68.2%的人“不滿意”或“很不滿意”;年收入在2萬~3萬的教師中42.8%表示“不滿意”或“很不滿意”;而年收入在3萬以上的僅有19.2%的教師表示“不滿意”或“很不滿意”??偠灾?,教師教齡越長,學歷、專業職稱越高,整體工資就越高,相應的對收入的滿意度也就越高。

(3)薪酬個人公平性。個人公平是指教師現時對比以前勞動和回報,收入水平能引起個人勞動投入的差異等。在個人勞動投入方面,我國規定的是8小時標準工時制,但廣大教師的工作遠大于8個小時。采訪中老師們反映說,工作時間過長、工作量、責任大,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教學評價、超額的工作量、學生的安全,勞動強度已經超出了教師的承受能力。要是按照教師的實際情況,平均的工作時間每天超過10小時,工作時間遠高于國家規定,工資與付出又并不對等,教師個人感覺投入得不到相應的回報,滿意度降低,自然就會產生不公平感。

綜上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收入分配公平心理感知探究得出,分配改革制度有效實施提高了湘西少數民族地區教師工資,但教師認知的現有收入水平依然低于本地別的行業同類型人員收入,薪酬對外不具競爭性;實行績效工資增長機制后,教師投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教師投入的增加使他們未能獲得更大的效益,教師薪酬缺乏個人公平感。收入情況尤其是教師感知的分配公平性是影響教師薪酬滿意度的一個重要變量。

三、結論與建議

所有影響教師薪酬滿意認知水平的因素和對教師收入水平產生影響的戰略性因素,都可能變成制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的標準,但解決這些制約條件的束縛,也許會對教師促成激勵。顯而易見,激勵性薪酬福利體系設計非常重要。針對湘西實際情況,提出以下教師薪酬改革建議:

1.按不低于公務員收入水平設計教師薪酬。強烈呼吁大幅增加教師的薪酬水平,起碼應該使教師與公務員收入水平不相上下。即使近幾年教師的薪酬水平有大幅度的上漲,但仍處于偏低水平,面對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吸引力明顯不夠,并且,關于現有人才的競爭性和激勵性也有待加強,否則廣大教師很難安于本職工作。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7年中國公務員和中小學教師年平均工資分別是28171元和24254元,二者之間差3917元;2008年國家公務員和中小學教師年平均工資分別是33869元和27950元,之間差5919元,總體來說,教師與公務員收入的差距呈逐漸拉大趨勢。對這一情況,實際上我國《教師法》在第6章第25條規定了教師應該等同甚至高于國家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漸提高。

2.合理教師收入水平的社會定位。就現在勞動市場態勢來看,收入水平的高低,依然是吸引與穩定一線骨干教師與優秀人才到湘西少數民族地區從教的首要條件。參照市場勞動力指導價位,建立有競爭力的薪酬制度,結合教師個人人力資本的投資水平,表現對其所學知識、技能和經驗的肯定,是教師收入水平定位的前提。只有讓教師收入水平與知識密集型行業一樣條件人員的收入不相上下,才有助于吸引優秀人才。調查報告表明,以為公立學校中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理當定位為政府公務員編制的教師占83.4%,因為教師肩負著民族的興衰、培養人才的重擔,是公共事務領域范疇,只有這種明確的定位,才可以有效地落實西部地區尤其是農村邊遠地區教師的合法權益。

3.縮小城鄉教師工資差距?,F階段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城鄉差距過于懸殊。2008年的《國家教育督導報告》表明,全國農村小學、初中教職員工均年收入水平只是城市教職工的68.8%和69.2%。然國外發達國家,中小學教師等同于公務員,其國內城鄉之間的工資收入差別不大。甚至,很多國家為了吸引教師到農村和邊遠艱苦山區任教,對這類教師提高了工資福利待遇,改善其生活條件。我國城鄉教師收入相差懸殊使得農村教師流失現象非常嚴重,導致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均衡。唯有廢除城鄉教師工資二元化體制,建立統一工資制,對農村教師在工資職務等方面政策傾斜,才可能漸漸縮小城鄉教師工資待遇的差距。

參考文獻:

[1]英才薪資調查(2004年下半年)統計結果[EB/OL].

http:///result.

篇(10)

我們調查得知:農村中小學教育問題十分嚴峻,例如

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后

盡管目前農村中小學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中小學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中小學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經常缺乏資金買新的。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問題多多

鄉村學校任教的老師大多是剛大學畢業的教師,他們的教學經歷較弱,待到教學成熟就被調離崗位,從而新教師來臨,導致學生一直在適應老師,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住房、福利待遇等無法得以保障。

三、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

農村學生“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是農村教育的主要癥結。據有關統計資料,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初高中畢業生中60%以上要回到農村,尤其是農業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這一比例更高,達到80%以上。這些學生大多返鄉務農或外出打工。但農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課程設置、教材編寫與農業生產經營、城鄉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相脫節,學到的基礎文化課,就連勞動技能課也都解決不了很多農村產業技術與經營管理問題。畢業后的農村青年不能盡快融入到當地的經濟建設中,造成農村勞動力的巨大浪費和盲目流動。一些初中畢業后不能升入重點高中的孩子,寧可融入了滾滾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職成教育學校學習深造。因而出現了“升學無望,就業無路,致富無術”的教育怪圈

以上三點還只是我們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幾點,還有許多具體的問題和解決措施在我們的調查報告當中,在填寫調查問卷過程中,我們還遇到了種種問題例如:我請一位一位家中有輟學學生的家長為我填寫時,他三番兩次地拒絕。在路上,我攔截了這位家長。在只是簡單與他說明一下,他第一次拒絕我那是情有可原??墒牵斘易屑毰c他溝通說明我的來意時,他還是果斷的拒絕我,而且顯示出極不耐煩的樣子時,不免令我有些沮喪。在幾天的問卷訪談中,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人,有熱情友好的,又冷酷無情的,有……

的確,人生要因為經歷而美麗。因為這次經歷,才讓我了解到社會的現實,才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我想這次社會調查的經歷將永遠成為我記憶中的一抹靚麗的色彩。因為它教我懂得了如何去與其他人溝通,如何去處理緊急事件……

上一篇: 高端產品營銷方案 下一篇: 管理技術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日韩亚洲免费视频 | 熟女精品激情免费视频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应用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 亚洲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