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工技藝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11-14 20:58: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傳統手工技藝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傳統手工技藝論文

篇(1)

當然,傳統手工技藝的非物質因素作為活態的文化,因為受到社會結構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以及其自身形態的限制,必然會使它的社會存在基礎日漸薄弱,最終面臨消亡的危險,這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放棄對傳統工藝非物質價值的繼承和保護,更不能去人為地破壞它。我們只有保護或重新喚起這種非物質的“文化記憶”,才可能了解傳統工藝的內涵,把握這種文化的整體意義,否則,我們失去的不僅是一種文化形態,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其中蘊含著的人類的智慧和精神血脈,這種損失是無法挽回的。

我們以剪紙為例。剪紙是勞動者為了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創造的一種藝術樣式,其歷史與地域的跨度都相當大。在陜北的農村里有這樣一種習俗,女孩子從四歲起就要跟隨母親學習剪窗花,承擔起用剪紙來美化家庭生活、祈福驅邪的任務,婦女們以剪紙來寄托感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靳之林認為,民間剪紙是“中華民族可視形象的民族本原文化與本原哲學文化基因密碼的傳承”形態之一,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農耕文化中,男人主要以生產工具從事生產勞動,婦女主要以剪刀從事藝術的傳承”。可見,剪紙等傳統手工技藝已經滲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節日風俗、人生禮儀和理想信仰等方方面面。因此,當這種傳統手工技藝在精神層面上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聯系時,它的社會功能與文化內涵就絕不是在工藝品商店中大量銷售的剪紙工藝品可以承載和體現的了。

再如,中國古代的玉器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與其它材質的器具相比,它蘊含更高的價值觀念。隨著玉器制作技術日臻完善,其社會功能涵義得到深化,價值理念也得到了提升。后來,玉器演化成為統治階級道德標準的物化形式――“禮”的化身。而在儒家文化中,玉溫潤、高潔、堅硬的特質又成了君子的象征,充當了最高道德標準的載體。因此,考古學家或工藝美術理論家在研究玉器時,一定不會把考古遺物或工藝、技術孤立起來研究,而是將其置于古代社會之中來綜合考量,并深刻挖掘這種傳統手工技藝的非物質價值。

總體來說,傳手工技藝的非物質價值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歷史價值。傳統手工技藝可以承載豐富而鮮活的歷史,反映整個民族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生存狀況,折射民族的集體心態和行為模式。為我們提供直觀、形象、生動地認識歷史的機會;第二,文化價值。傳統手工技藝是民族文化的生動表現,能映現出該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審美取向第三,精神價值。傳統手工技藝是民族生命力、精神的寄托,以及民族文化復興和民族文化整體可持續發展的源泉之一。總之,傳統手工技藝的作品既是某種技術的載體和物化形式,也體現著重要的歷史、文化、精神價值。

二、傳統手工技藝的基本特點

1、歷史傳承性

從歷史角度看,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主要是依靠世代相傳而得以保留,一旦這種傳承停止,也就意味著這種工藝的消亡。在民間,技藝的流傳往往是靠口傳心授,并且有很強的家族、地域和民族色彩,傳承人的選擇是非常嚴格的。這種時代相傳、一脈相承的延續性,不僅為我們研究歷史提供了佐證,更重要的是,我們民族的歷史和精神也以傳承的方式活在這些傳統手工技藝中。在一定意義上,保護了它們也就等于保護了我們的歷史文明和傳統文明的完整和獨立。例如,當我們把唐代古墓中出土的陶制玩具與當下西北農村的泥玩具放在一起時,就會發現,無論是題材、造型、制作工藝還是藝術風格都驚人地相似。千百年來工匠們一直延續著這種工藝,而孩子們也一代一代地玩著這樣的玩具長大。人們只知道這種工藝是“老人們傳下來的”,是有歷史淵源的,是美的、善的、好的,所以也有責任傳給下一代,即便講不出它美在何處、好在哪里,也同樣能感受其中凝聚的情感與精神。就這樣,一代一代人的個體意識通過這一工藝傳承與地域乃至整個民族的集體意識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而從小玩這些玩具的孩子們,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對我們這個民族產生一種深入情感和精神的認同。

2、多元一體性

傳統手工技藝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產生的,與當地的人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體現了當地的歷史、文化、生態、宗教、信仰、生產水平和生活習慣等。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統一時間長、民族交流頻繁、文化多元化的國度里,傳統手工技藝跨地域和跨文化的橫向傳播就成為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例如,家具作為一種陳設工藝,與使用者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三國時期胡床(馬扎)及其制作工藝傳入中原,繼而發展成圓凳和方凳,逐漸改變了人們席地而坐的習慣,也改變了中國人居室中以床和席位中心,家具低矮且沒有固定位置的情況。這正是由于傳統手工技藝跨地域、跨文化的傳播所造成的,無形之中兩個民族的思想觀念通過一種工藝融合在了一起。再以年畫為例,它是春節年俗文化的形象載體,在中國廣為流傳。明代中葉以后,木版年畫的制作工藝出現了成熟的風格流派,并最終形成了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和江蘇蘇州桃花塢等木版年畫產地。雖然年畫的制作技術和藝術特色不盡相同,但它們的題材、功用和基本藝術元素又是一致的,而且都傳達百姓對于現實生活的期許和美好理想的追求,在這一點上它表現出一種民族的趨同性。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正因為如此,同一類傳統手工技藝可以出現在不同的地域或文化域內,在具備共性的同時,又會帶有本區域的烙印。那么傳統手工技藝的地域性和流變性恰恰說明了我們民族多元一體的特點,而保護傳統手工技藝也就等于保護了記錄我們民族變遷、融合史的活化石,也是培養我們的民族認同感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需要。

三、傳統手工技藝保護傳承中的關鍵問題

傳統手工技藝的最大特點是它的“無形”性,看不見、摸不著,只能讓我們去感受和領悟,這種特性為它的保護工作提出了難題。但從理論上講,“有形”與“無形”只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它們就像一枚 硬幣的兩面一樣,相互依存。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物的保護達到保護“非物”的目的,即對傳統手工技藝實施“有形化”的保護是我們可以采取的重要方式。但這樣的保護究竟意味著什么,保護應該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能使傳統手工技藝的非物質價值得到更好的延續和發展等一系列問題,是我們應該重點思考和探討的。

其實,保護傳統手工技藝也就是對其文化內涵、審美價值的探索和研究,對傳承人的扶植與保護,以及對我們傳統文化的宣傳與弘揚等等,但最根本的保護目的是為了理解傳統手工技藝存在的真正意義,為其傳承與發展提供不竭的資源。為了確保傳統手工技藝的生命力,在對其實施保護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以兩個方面的問題:

1、整體性的保護

整體性保護是保護傳統手工技藝的關鍵所在。無論哪種手工技藝,都是在特定環境下的特定產物,拋開了具體的環境,傳統手工技藝便會消失。如果沒有了整體保護,傳統手工技藝就很可能會失去它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如果人為地改變原有的人文環境,或是使傳承人離開他所生存的文化空間,那么技藝也會變質,甚至因此失去原有的價值。例如,傳統的祭祀活動中供奉的各種喪俗紙扎,像紙人、紙馬、紙花轎等物品,無論造型、色彩都體現一種藝術性和審美性,但它們卻是人們用來祭祀供奉各種神靈、先人的替代物,這種非物質的象征涵義只有在祭奉儀式的過程中,將它燃燒化為灰燼,才能真正體現出來。再如元宵節中的花燈、儺堂戲用的面具、清明時放飛的風箏等,它們既是一種靜態的傳統工藝,同時又具有動態的表現形式,如果僅僅將它們放置于博物館的櫥窗中是難以體味其內在涵義的,只有把它們放歸到豐富多彩的傳統民俗活動中去,才能探求出它們與人們生活的本質聯系及它們內在的精神蘊涵,進而對它們有一個全面整體的認識。

2、可解讀性的保護

對傳統手工技藝的解讀是對其有效保護的基礎。從對一件傳統工藝作品的欣賞中,我們不但可以辨識出它的歷史年輪、演變規律,而且能夠解讀出它內在的精神蘊涵,也就是說,解讀出該民族傳統文化最深厚的根源,如他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心理圖式和價值觀念等。例如,民間年畫題材廣泛,傳達出的意念純樸豐富,主要是通過寓意、諧音等象征手法來表達人們的不同愿望與期許,像“鹿鶴同春”、“如意加官”就有迎祥納福、加官進祿的意思;像以童子和仕女為題材,內容為抱瓶、采蓮、佛手、仙桃,表示子孫繁衍、福壽無邊的涵義等。此外,由于傳統手工技藝是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它還反映出特定民族的風俗習慣等。比如說,魯北的傳統泥塑中有一種祈求祝福用的泥娃娃,形象憨厚、天真、樸實,白白胖胖,惹人喜愛,這類泥娃娃常被放置在兒媳婦的房里。進一步探求,可以發現這是魯北婚俗中的一種現象。在當地秋收過后,鄉間的人們便開始走訪親友,提親說媒,在臘月前后多有打發閨女、娶媳婦、辦喜事的人家,這是農家人的大事,農家人盼望在來年新春新生命開始的季節里,這個可愛的泥娃娃,能夠變成一個有生命的真娃娃。在這個祈求新生命降世的過程中,給農家人帶來的是對美滿幸福的真實的希望。這種隱含在“泥娃娃”中的民俗心理,已經久久地烙在農家人的心坎上,一代一代,約定俗成。

可見,傳統手工技藝及其作品承續著各民族社會生活、思想風貌、審美情趣等極為廣泛的內容,所以我們不但要繼承傳統手工技藝的文化形式,更要解讀它的內容,從中汲取精華,這樣,我們所繼承和保護的傳統手工技藝才不會喪失其真正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精神價值。

隨著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這種以非物質形式承載的文化記憶更容易被我們忽略和忘卻。因此,我們要充分重視對傳統手工技藝進行整體性和可解讀性的保護,使傳統手工技藝作為體現人類生產、生活、思維的一種方式,才能使我們在守護人類自身的精神家園,以及創造新的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永遠葆有深厚的文化資源。

注釋:

[1]:《文化的物質面與精神面》,《論文化與文化自覺》,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

[2]參見王文章主編:《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

[3]同上。

[4]靳之林:《中國民間剪紙的傳承與發展》,見《關注母親河》,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篇(2)

一、烏銅走銀概述

烏銅走銀作為一種瀕臨滅絕的云南獨特的古老制銅手工工藝之一,始于清朝雍正年間,已延續近300年之久,是滇文化的代表之一。2011年6月,“烏銅走銀”制作技藝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種工藝以銅為胎,在胎上雕刻各式花紋圖案,之后把熔化的銀(或金)水填入花紋圖案中,冷卻后打磨光滑處理,時間久了底銅自然變為烏黑,透出銀(或金)紋圖案,使其在莊重的黑底上襯托著銀光閃閃的燦爛紋飾,呈現出黑白(或黑黃)分明的裝飾效果,精雕工細,獨具一格,器物尤顯雅致。由于一般以鑲嵌白銀為主,故稱之“烏銅走銀”。傳統的烏銅走銀器物類型以文房清玩居多,伴隨現代社會對該工藝認識的加深、市場需求的擴大,烏銅走銀也漸漸走出之前的書齋閣樓,種類隨之擴充,日益大眾化、多樣化。這些工藝品因材質貴重,身價不凡,深受文物界和收藏界的珍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與審美意義。

二、造型審美分析

(一)器型

器型指的是器物的外在形體,即創造出的物體形象。烏銅走銀目前多應用于手爐、文房四寶、花瓶、煙具、酒具、茶壺、首飾、如意、香爐等器物。這些器具隨物賦形,大多呈圓形或“S”型曲線,圓潤而飽滿,結構均勻,比例和諧,具有原始形態之美。烏銅走銀的器物審美就總體而言,有表層與里層之別,表層審美指的是器物的造型與外貌所蘊含的象征意義,里層審美則強調器物深層的文化精神內涵。

烏銅走銀的象征性體現在器物的外觀器型方面,工匠所擇選的器物往往蘊意吉祥,如葫蘆形的酒壺寓意多子多孫,其源于葫蘆有很多供以繁衍的種子。精神文化內涵涉及器物的深層審美,烏銅走銀肇始之初,多見于瓶爐硯壺等文房清供,與文人日常起居息息相關,實用色彩濃烈。后期,在烏銅走銀的流傳與播散過程中,由于器物以金銀等貴金屬為材質,制作耗時費力,價格高昂,久而久之,器物的裝飾性壓倒實用性,成為文人雅士案頭把玩的器物。

(二)紋飾

紋飾圖案是烏銅走銀藝術審美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就表現內容來說,可分為三種:一為漢字書法,二為寫意紋樣,三為吉祥紋樣,例如:萬字紋、壽字紋、梅蘭竹菊、花鳥蟲魚、飛禽走獸、龍鳳鹿鶴、山水美景等。

隨物賦形是烏銅走銀紋飾的首要特征,功能不同,器具所繪圖案亦有所不同,從而在保留器物基礎使用功能的基礎上兼備豐富的文化內涵,使得器物造型與藝術審美相得益彰、互為生發,如在烏銅走銀墨盒制品中,常用的圖案是山水、書法、梅蘭竹菊,而在祭祀的香爐中所用的圖案是萬字紋、蝙蝠紋、壽字紋和荷花紋等,茶壺、茶杯等茶具上除了有萬字紋、壽字紋、云紋等圖案之外,大面積的裝飾是一些具有文化意蘊的人文典故畫面、場景。

1.隱喻性

烏銅走銀紋樣并不只是一組元素符號,相反,它有很強的暗示性與隱喻性,是典型的東方文明的審美特征。以常見紋樣“梅蘭竹菊”為例,梅之欺霜傲雪、蘭之王者之香、竹之虛心獨立、菊之斗寒爭妍,環肥燕瘦,各有千秋,均為傳統士大夫獨立人格的象征與表率。而其他的吉祥紋樣“d”字紋象征富貴不斷;盤長紋象征回環貫徹、一切通明;方勝紋象征雙魚相交、生命不息;雙錢紋通過諧音為“雙全”與蝙蝠、壽字紋組合在一起象征福壽雙全。這些富有寓意的傳統文化符號也體現了古人積極入世的幸福觀和以藝術來記錄生活、美化生活和寄寓信仰的藝術觀,反映了一種市俗和浪漫的美學傾向。

2.東方審美意趣

中國古代山水畫和花鳥畫在烏銅走銀的圖案上得以高度概括和運用,例如:山水樓閣、叢林茅屋、寒江獨釣、奇峰怪石、橋近山遠、樹影婆娑、霧凇雪梅等事物在烏銅走銀不同器型上都有體現,這種把中國傳統的繪畫與烏銅走銀特有的民間工藝合二為一的創造,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體現了東方審美意趣。從烏銅走銀的佳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國傳統繪畫的氣韻意境,以形傳神,形神兼備。除此之外,烏銅走銀上鏨刻的圖案紋飾以線刻為主要手段,這恰恰和中國畫以線繪形的造型方式相吻合。在胎上以金或銀填充圖案,這些圖案栩栩如生,經過著色胎變成黑色,黑白分明,陰陽相生,虛實相間,雅致意境油然而生,這也使中國傳統繪畫方式與烏銅走銀工藝的結合成為必然。

同樣,漢字書法也是烏銅走銀中常見的紋樣之一,這種中國由古至今的特色藝術與烏銅走銀這一民間手工藝相結合,無疑是把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揮到了極致。書法特有的形、神、意融合到器物中,民族藝術特色更鮮明,中華文化意味也更深厚。

三、意識審美分析

(一)歷史因素

從整個“烏銅走銀”手工技藝發展的脈絡來看,它的興衰與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由雍正到乾嘉,見證了烏銅走銀藝術審美的變遷。

雍正審美品位相對較高,推崇簡約純樸之美,在位期間,社會崇尚天然意趣,使得剛剛萌芽的烏銅走銀呈現出一種質樸明快的原生態美感,紋飾簡單,實用性強。及至乾隆,一方面伴隨烏銅走銀技術的嫻熟完備、可發揮余地變大;另一方面受帝王自身好尚的影響,這一時期的工藝品逐漸脫離雍正一朝的審美傾向,棄簡從繁、棄實用轉裝飾,漸漸朝繁縟、裝飾化演變。受這股思潮的影響,乾嘉之后的烏銅走銀慢慢舍棄前期的實用性與樸素審美,走向一條繁縟華麗之路。縱觀這一時期遺傳下來的器物,器物線條稠密,有很強的裝飾色彩。例如:清代所遺傳下來的煙膏盒,不僅走銀紋樣豐富,且器物中雕刻有鏤空人物圖,單耳和頂部有獅像高浮雕,器型簡單卻裝飾繁復符合這一時期的歷史特征。

(二)地理因素

清朝乾嘉年間,國力鼎盛,是“烏銅走銀”技藝得以發源的重要時期。國家的繁榮致使貨幣系統的需求大量增高,以精銅為主的鑄幣原料得以不斷開采,由此一來的銅工業使得石屏這個小小的縣城具有了濃厚的銅礦加工及銅工藝品打造的氛圍,讓這精湛的手工技藝制品得以誕生,清代云南為中央王朝提供重要鑄幣材料銅成為了此技藝形成的契機。此后,烏銅走銀承載著豐富多樣的滇文化,同時不斷融合吸收著漢文化的精髓。

四、結語

在雍乾時期社會整體審美與云南多民族文化審美的共同作用下,烏銅走銀這一獨具特色的民族工藝應運誕生了。它在保留云南地區多民族雜居下的文化特色的同時,更體現了模仿、糅合漢文化,尤其是古典東方文明的顯著痕跡,這在器物的器型與紋飾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烏銅走銀擁有其獨特精湛的工藝和東方審美內涵,對它的審美分析研究不僅是對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獨具魅力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王東方,鄭小強.雖方寸之間;卻情理之中――略談烏銅走銀的裝飾[J].現代裝飾(理論), 2014(6).

篇(3)

作者劉伯山,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專職研究 情況報告員、到了極大的發展,徽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結合的目的也就不僅僅是停留在文物保護的需要了,而是要打造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幫助鄉村農戶脫貧致富;至21世紀,以徽州物質文化遺存為主要開發內容的徽州人文旅游事業蓬勃發展,已經成教師心得體會 為了一個重要產業,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僅以黃山市來說,2009年,黃山市旅游業總接待游客2122.52萬人次,其中入境游客87.7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68.15億元,旅游創匯2.44億美元。全市納入旅游統計監測的景點有52個,共接待游客近1200萬人次,門票收入6億元。這其中,利用徽州傳統文化的物質文化遺存而開發的人文旅游景點是30多處,有門票收入的景點是23處,門票總人數達410萬多人次,門票收入達1.5億多元,如果再考慮旅游的吃、住、行、購等綜合因素,徽州人文旅游的實際收入還要乘上幾倍。

黃山市的旅游過去一直是以黃山自然風光游為主體,自20世紀90年代徽州人文旅游大規模開發以來,徽州人文旅游的總人數,2002年,歷史上第一次持平了黃山風景區;2009年,則達到了黃山風景區的1.75倍。徽州人文旅游目前已經是黃山市的支柱產業之一。

2.徽州傳統非物質文化的遺存直接導致了徽州傳統工藝的產業化開發。在林林總總的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目前得到產業化開發的主要是一些傳統的工藝和技藝,據筆者的調查,至2009年底止,其產業化經營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至少有27項,其中,屬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12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6項,它們還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屬于徽州傳統產業的技藝,其自古至今一直是獲得產業化開發的,如徽墨、歙硯、萬安羅盤、各種茶葉制作技藝、新安醫學等。另一類是原本只是用于滿足徽州傳統社會自給自足的生產、生活、習俗和精神需要的技藝,其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事業的發展,特別是黃山市旅游事業的發展而得到新開發,從而走向市場、走向產業化經營發展道路的,如新安畫派、徽派版畫等藝術和徽派傳統民居建筑營造技藝、五城豆腐干制作技藝等。

這些已經開發的徽州傳統技藝所產生的效益是巨大的。經濟效益,筆者無法統計;社會效益,僅以萬安羅盤為例。羅盤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延續和發展,既能用于辨別方向又能用于風水占卜。萬安羅盤是中國現存唯一以傳統技藝手工制作的羅盤,因誕生、生產地為休寧縣萬安而得名,其制作業至遲興于元末,明代得到發展,清代中葉進入鼎盛時期;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吳魯衡毓記”羅盤、日晷獲得了金獎;2009年12月,休寧縣萬安羅盤廠又成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特許生產商,生產的萬安羅盤被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認定為2010年該會特許(文史論文)商品禮品。

3.徽州古代文獻文書的遺存直接促進了徽學事業的發展。傳統的徽州社會與文化既是中國傳統社會與文化發展的典型投影,又是典型縮影,具有“標本”的價值和地位。因此,早在20世紀20年代,國內外就有人專題研究徽州問題:30年代,黃賓虹先生正式提出了“徽學”的概念:進入80年代,一門以“徽學”命名的新興學科廣為傳播,90年代后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在21世紀,徽學已是被學術界、文化界及社會各界共識為走向世界的顯學。二1j但徽學這門學科之所以能夠成立,大量典籍文獻和文書的遺存是極為重要的支撐。特別是徽州文書,它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美國學者約瑟夫·麥克德謨特在不多的幾位傳承藝人在黟縣的西遞、宏村、南屏等地開設了個人作坊,有了作坊式的經營;2002年以后,這項藝術的開發才真正走向產業化的道路,如在合肥市成立了安徽華韻徽雕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在雕刻上的產值達到400多萬元人民幣。位于黃山市屯溪區的黃山市百鳥亭古建筑構件設計制造有限公司,2004年初成立,原本還是小作坊式的、以從事小工程建筑業為主,之后才重點轉向從事古建筑構件的磚雕、木雕、石雕、彩畫的制作、安裝、銷售;現有員工20人,2009年的產值才150萬元人民幣,但產品銷售到了上海、湖南、浙江、江西及安徽省的合肥、馬鞍山等地。

篇(4)

民藝泛指民間藝術,是相對于所謂的“文人藝術”“宮廷藝術”“貴族藝術”而對鄉野藝術所做的界定,也就是“草根藝術”。廣義的民間藝術是指民間藝術從業者或勞動者個人根據自己的審美喜好,為了解決生活中出現的日用問題或為滿足民俗民風的需求而創造的各種物品或者文化藝術形式的總稱,涵蓋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地方)音樂、民間(地方)舞蹈和民間戲曲等多種藝術門類;狹義的民間藝術則偏向民間(地方)造型藝術,包括了鄉土美術(繪畫)、鄉土手工藝等各種物的表現形式。民藝創作者(民間藝人)往往以生活所需就地取材,以傳統的手工藝方式滿足日用和儀式需要。作品往往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與民俗活動密切相關,從而使得作品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比如元宵節的燈籠、端午節的龍舟、盛產竹子之地的竹刻、社火之鄉的臉譜等等,飽含著手藝人對于生活的熱愛和贊美。

民間工藝美術形式多樣,按照取材材質可以分為紙布皮藝類、竹木石藝類、面泥陶藝類、柳藤編藝類、金漆鑲嵌類等;按照制作技藝的不同,民間工藝美術又被分為編織類、印染類、雕刻類、繪畫類等等。從生產方式看,民間工藝美術多年來基本上傳承的是父傳子、師帶徒的家庭式、作坊式的手工作業或半手工作業方式。從實用功能看,民間工藝美術品的范疇既涵蓋了側重實用性和生活性的器物和裝飾品,也涵蓋了側重欣賞性和精神性的民間藝術和美術作品。民藝作品的題材和內容大都來源于民間或民俗生活,集中反映了民間社會勞動群眾共性的審美需求和心理需要。民間藝人用粗獷拙樸的造型,濃郁飽滿的色彩,既從客觀上滿足了對物品美觀實用的物質需要,又從主觀上表達了祈求吉祥如意、趨吉避兇的精神追求。

日本著名的民藝理論家柳宗悅先生也是知名的美學家,被譽為“民藝之父”。他在《民藝是什么》一文中這樣給“民藝”下了定義:所謂民藝,即民眾日常使用的工藝品之意。日常用品并不能脫離審美范疇而存在,真正的美是不可能在單純的藝術(art for art)中產生的,而必須是在為滿足生活所用而真摯地進行制作的物品中才能夠呈現。基于這樣的理念,柳宗悅先生認為民藝就是一條通向“美的王國”的道路,路上的風景狀態是誠實自然、簡潔實用、質樸牢固、健康閑適的;而經過的路人則應該擁有一雙清澈直覺的眼睛和一顆自在不羈的心靈,這種和諧的人物對照才是民藝的根本。

二、民藝的現狀

中國的民間藝術門類眾多,源遠流長。但是在機械化生產、智能化制造等現代化生活的語境下,民間藝術的現狀表面上一派繁榮,其實在生命力的延續上不容樂觀。

首先,許多民間藝術和傳統技藝瀕臨失傳甚至絕跡,民間藝術的政策生存空間無限大,而實際的生活生存空間卻無限小。雖然國家和政府制定了很多關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非遺”技藝傳承與保護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各地都涌現出一批“非遺”技藝傳承人,但是普遍的現狀是后繼無人,一些“非遺”技藝面臨著 “人去藝絕”的尷尬境地,處于自生自滅的“癱瘓”狀態。

其次,大量民間藝術的珍貴實物和資料仍然散落于民間,亟需民藝研究人員進行整理和保存。很多地方政府搞文

博會、文創展和“非遺”技藝培訓,但是對當地的民藝資料的整理、民藝博物館的建設等關注不夠,投入的人力和財力有限。

第三,民間藝人的“自閉”很大程度上阻礙著民藝的發展。大多數民間藝人的技術已比較精湛,但在藝術審美層面還存在著一定的盲區,產品過于傳統呆板,不能滿足現代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

最后,現代設計產業的浮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民藝的發展。雖然現在有很多企業和設計師在做民藝產品的設計研發,但往往流于形式,僅僅是為了某一個或者某一系列產品,采集些表面的設計元素,不是以研究、傳承的心態來對待民藝;也有一些所謂的“大牌”服裝和箱包設計,用拼湊的所謂“中國風”系列來吸引眼球,其實也誤導了年輕一代的審美價值觀。

三、“民藝”的回歸

值得慶幸的是,大眾對于民間各種工藝品的喜愛是發自內心的“認祖歸宗”,文化的認同感無需置疑,只是對產品的實用性、審美性、大眾性等還不甚滿意。目前國內外出現了對于傳統民藝進行“生產性保護”的探索和實踐。

眾所周知,日本的民藝以“匠心精神”聞名世界,工匠們用一生追求著一件事物每一個細節的完美。民藝家柳宗悅先生自 1926年開始致力于倡導日本民間藝術的復興, 1936年創建日本民藝美術館并創辦《民藝》雜志至今。我們在驚嘆日本手藝人對于作品的執著時,這份代代流傳的“文脈”更值得我們尊敬。中國的民藝似乎缺乏“匠心精神”,雖然中國也有很多為民藝鼎力付出者,比如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第一人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先生, 2009年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數據中心,致力于城市保護和民間文化遺產搶救,曾經對我國 56個民族遺存的民間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進行了一個“地毯式”的考察,而且堅持做了 10年。

中國的民藝,有很悠長的歷史淵源,歷史長河中“匠心精神”的傳承者中亦有中國人的面孔。只是我們只顧著趕路學習和趕超發達國家的藝術和技術,忽略了中華民族的初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要復興中國的民間藝術,沒有幾十年的積淀是不可能的。

(一)普及民藝教育

民間藝術可以說是中國的母體文化,是各族人民經過世世代代與生活的不斷碰撞而傳承下來的智慧結晶。它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反映了勞動人民的審美情趣,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中華文明發展史中非常亮麗的風景線。雖然國家和政府已經采取了種種措施,但從長遠的眼光來看,教育應該發揮潛移默化的熏染作用,“匠心精神”的復興必須從孩子開始,要滲透進孩子舉手投足的日常生活。同時,在中學、高職、大學等教育中也應將民藝的素質教育融入其中,設計類專業開設民間技藝的傳承課堂,讓民藝教育成為教育新常態。

民間藝人,不僅僅是技藝的載體,更應該是民藝文脈的載體,是藝術與生活的橋梁,他們也是受教育的群體之一,在傳承技藝的過程中也要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技近于道而不是技止于道。

(二)手作不等于民藝

說到“民藝”,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會把它等同于手作。其實,民藝不是簡單的手工藝品,也不是復制某一種制作工藝,它是某一種獨特地域文化的載體。從設計的角度去分析,它有自己唯一的造型、色彩和材質系統,也有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換言之,它有自己的語境和溝通方式。因此,對于民藝的傳承不是手作所能擔當的,機械化生產可能會成為更好的生產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手段。

對于設計師來說,應當探索設計在民間工藝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建立起自己的行動方向和模式,通過對民藝的研究和開發,創造出具有設計成果和文化價值的案例,讓作品承接傳統與現代,賦予產品可持續性的文化脈絡。

(三)知識產權保護

當前,機械化生產產品的蒼白無趣以及后現代生活方式的多樣化讓人們把目光投向了手工技藝的溫情,這也讓民間工藝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但目前民間工藝品不論是題材還是色彩形態,不同品類間的抄襲和模仿比較普遍,原創型、創新型的產品少而又少。如何鼓勵“匠心 ”精神在民間藝人之間傳承,把工藝真正當作手工的藝術來對待,這才是民藝傳承的內在動力和有力保證。

完善對民間工藝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原創者的利益,提高抄襲者的成本,這也是鼓勵民間工藝原創性的重要杠桿之一。

(四)回歸“民藝”的根本

民藝的根本在民間生活,不論是其政治、經濟、文化的表現形式,都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區域性生活特色。傳統手工藝的生存或者消亡,并非來自人們的一廂情愿或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更多的取決于它與市場經濟的適應程度,與現代生活文化的融合程度。

市場化的運作模式結合民族傳統文化形態的滲透植入,民族性與商業性可以在生態旅游平臺上尋找一個最佳的均衡點。把可持續性民藝、可持續性村寨、可持續性農業等統一規劃在特色地域發展規劃中,立足民族的區域性文化傳承,推進產業經濟的持續性發展,催生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在民族特色產品的活態開發、生產、流通的同時,推動注重民族文化傳播的人文生態旅游,甚至延伸到發展地方農業生態體系。讓民藝回歸民間、回歸生活,給本土生活附加更多的舒適感和幸福感。

四、結語

民間工藝往往立足于生活所需,以方便實用為準則,在造物史上開創了質樸親切、真誠平實的審美精神。每一件造物,不論是色彩布局、造型結構、材質工藝,都保存著人類本初造物的樸拙自然,平衡著人們浮躁狀態下的物質需求和精神向往。

大美不言,美來自民間。民藝之美,是自然之美,飽含著鄉村田野的清香、灶頭炕尾的溫暖、大口吃喝的豪爽、天地鬼神的敬畏,并且將這些點點滴滴的色香味體驗深深融入到衣食住行的每一個瞬間,這是人類任何其他藝術形式都不能比擬的。在網絡虛擬生活、自媒體無序傳播、城市生活越來越浮躁的今天,讓手藝重回我們的身邊,溫暖和滋潤我們的日常,撫慰狂躁和空虛的心靈。讓民藝回歸生活的根本,這將是我們最大的本分和榮耀。因此,本論文題目中的民藝,前后應有兩種理解。前者指物質的、技藝的民藝,后者是文化的、生活的民藝。

篇(5)

當代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文化支柱產業,從當前發展情況看,由于人們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藝術品的收藏已經成為一種投資形式,從而推動了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此外,隨著對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保護力度不斷加強,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再次受到重視。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傳統手工藝品涉及品種十分廣泛。據相關資料統計,我國有8000多項傳統手工藝門類入選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工藝美術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手工藝涉及各個門類,如陶器、瓷器、漆工(泥金、漆、雕漆、堆朱)、琥珀、珊瑚、玳瑁、貝殼、角、皮革、面花、剪紙、琺瑯、琉璃、玉石、服裝、刺繡、染織等。這些工藝美術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凝練,成為中華文化的精髓。這些在生活中孕育而生的工藝美術,不但體現了一種精湛的手工技藝,也透視出人類藝術審美的發展情況,展示出一種活態文化體。這些工藝美術品蘊含著人們的造型思想、審美意識、技術能力、心理價值觀念等,反映出中華民族文化世代傳承發展的脈絡,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資源。目前,一些高校十分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挖掘,在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修訂2稿)中,“工藝美術”被提升為“設計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這足以證明高校將成為推動工藝美術發展的重要力量,工藝美術專業將成為國民教育的基礎科目。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工藝美術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隨著科學技術和創意產業的不斷發展,傳統工藝美術將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

二、高校在引領工藝美術發展中的優勢

不斷進步的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使人們的生活品質發生改變,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斷提升,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工藝美術品息息相關,尤其對工藝美術品在生活中的裝飾需求越來越多。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要求高校在培養人才方面要與時俱進,培養新型的工藝美術專門人才。高校不能局限于對傳統的繼承,而要與時代同步,開發和研究傳統手工藝與現代人們的審美理念需求,生產和設計出更多優秀的工藝美術產品,從而滿足人們的需要。此外,高校教學資源多學科交叉可以解決很多工藝難題,能有效彌補傳統手工作坊的設備不足等問題。高校的教學設備資源在保護工藝美術技藝方面占據優勢。工藝美術專業以再生產為主要教育形式,對教學設備的要求很高。高校的實驗室設備,比如特種機工藝室、傳統手工藝扎染和蠟染工藝室、陶藝工作室、金屬工藝創作工作室、雕刻工作室等,為工藝美術專業提供了較強的設備資源。

三、高校應在繼承的基礎上引領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

近年來,一些高校教師積累了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手工藝方面的經驗,發表相關學術著作和論文,指導學生參加工藝品設計競賽。還有一些教師通過出國學習,開闊了專業視野,具備了較高水平的工藝美術專業的教學和科研能力。一些地方高校與當地工藝美術大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建立合作關系,利用地域性資源優勢,邀請大師進高校教學,達到資源互補的目的。并且,高校的專業設計思想能夠深入傳統技藝,在不斷磨合中提升了工藝美術品的審美品位。遼寧傳統工藝美術歷史輝煌,岫玉、撫順琥珀、本溪剪紙、遼硯、面花、皮影,以及滿族服飾文化、錫伯族文化等工藝美術門類內涵豐富,地方特色鮮明,這些傳統工藝美術在為遼寧工藝美術文化發展提供源泉的同時,也展示了遼寧工藝美術歷史的深層內涵。遼寧省的一些高校應立足遼寧區域資源優勢,推動遼寧文化發展與繁榮,為傳承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貢獻,使這些傳統工藝美術在當代重新煥發生機,為高校工藝美術專業的發展提供豐富的資源。

篇(6)

中圖分類號:J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8-0157-02

長株潭地區是湖南省經濟文化中心,伴隨該地區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步伐,其空間布局、功能定位、經濟結構和社會形態等都發生著迅速而深刻的轉型。在現代強勢文化的沖擊下,一些優秀的民間美術文化遺產的生存空間不斷受到傾軋,其原本依托的生態環境也已經或逐漸被破壞殆盡。如何挽救長株潭地區瀕危的民間美術文化遺產,并對其進行“活態”地保護與傳承,是必須直面的問題。從“活態”角度研究其傳承模式,不僅延續了歷史與文化脈絡,更有利于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社會煥發蓬勃生機。

一、重構文化生態,打造傳承載體

民間美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類別,它的存在和傳承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僅有可供靜態展示和流傳的“有形”藝術品,還承載著諸多 “無形”的文化特征,如手工藝和民俗等。談到民間美術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和延續,就必須考慮到這種精神性的存在對生存環境的特殊要求,它不能脫離文化遺存原本存在的土壤,只能在特定的“文化生態空間”中生存。在長株潭城市一體化的高速進程中,大量民間美術文化遺產賴以生存的基礎事實上已經不復存在了,能否重構這種文化生態,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一)建立民間美術文化遺產活態展示館。

長沙的“湘繡博物館”館藏了大量湘繡名家的繡品,但這只是對民間美術文化遺產的“靜態”保護,近年來,在杭州和江西等地新建的“手工藝活態展示館”采用“情景還原”的方式對“文化生態”整合與重構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此類博物館一般分為:陳列展廳,用以介紹各類工藝品的歷史淵源、制作流程、藝術特色等;另設手工作坊廳及興趣室,由藝人為參觀者表演傳統工藝,游人也能動手操作,現場體驗同時兼有教學功能;此外還有配設有生產廠房和營業廳等。這正是“活”態保護的一種形式,長株潭地區亦可借鑒這種保護范式,建立“民間美術文化遺產活態展示館”,將展館作為文化的傳承載體,“靜態”展示與“活態”傳承并行,實現民間美術文化遺產在當代乃至未來的不斷延續和發展。

據2012年普查的情況,長株潭地區民間美術類文化遺產的分布狀況為:長沙市26個,株洲市14個,湘潭市5個。①可將湘繡、火花、銅官窯陶瓷、瀏陽石雕、望城剪紙、棕葉編、醴陵皮影戲、中國紅釉上彩繪技術、株洲縣朱亭鄒桂文木雕、株洲縣劉雙喜油漆畫、蘆淞區百井剪刻紙藝術、藍印花布等內容遴選后納入展館,展館不僅展示完成的作品,還同時展示制作過程和工序,如能以展示、教學、體驗、生產、銷售結合的形式呈現,則較之靜態的實物、文字、圖片更為全面,能讓文化遺存保持鮮活而持久的生命力。

(二)保護民俗文化,全民參與,營造適宜的社會環境

盡管以“活態展館”的形式能呈現傳統手工藝的部分形態,但畢竟是一種標本式的保護,已經全然脫離了民間美術的生長環境,且保護的種類有限,只能是挽救瀕危文化遺產的權宜之策。“上導之為風,下行之為俗。形成習慣,世代傳承,是為風俗。”②唯有形成風俗和習慣,民眾才會自覺自發地將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融入日常生活。在這個問題上,最關鍵且長效的辦法是需要政府積極引領保護民俗文化,全面提高公眾的文化自覺意識,全民參與保護與傳承,營造適宜的社會環境。譬如在高度現代化的日本和韓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依然中會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集中展示各類傳統工藝品;在政府劃分出來的歷史街區和民俗村,工匠依然在手工作坊從事著傳統工藝,生產和售賣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品。也唯有如此,各類民間美術文化遺產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活態”的保護和傳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和韓國的做法切中肯綮,我們當效法之。

二、賡續文化薪火,構建傳承體系

(一)傳承人、后繼者、民間協會共同構成的傳承隊伍

民間美術文化遺產實現“活態”保護與傳承的另一個關鍵是保護“人”,作掌握特殊技藝的民間藝人是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他們是極其珍貴且瀕危的文化資源。要解決民間美術傳承人“斷代”問題,我們應該通過宣傳和激勵提升民間藝人和傳統工匠的社會地位,使全社會意識到他們的文化價值,將他們等同于“藝術家”而非“工匠”來對待。此外,還需要定期向公眾開放手工作坊,吸引公眾注意,提升藝人自豪感和對自身價值的認同感;要求傳承人不斷研修、學習以促進技藝的提高;再以文字、圖片、錄音、錄像等方式全面記錄他們掌握的民間美術文化遺產的表現形式、技藝和知識等;分階段、有計劃地征集并保存他們的作品,制作成教材和宣傳片,以電子媒界的形式傳播等。

民間美術文化遺產要保持“活態傳承”的狀態,還要注意藝人工藝技術的繼承與改善以及“后繼者”的培養。盡可能為藝人提供活動空間,定期組織手工技能表演,以展覽或競技等形式供藝人交流、施展和拓展技藝等。提升年輕人學習和從事傳統技藝的興趣;通過媒體傳遞授徒信息,在全國范圍開展拜師學藝活動、組建民間協會等都有利于“傳承人隊伍”的形成,能確保該項遺產后繼有人。

(二)將民間美術與學校教育結合,持續培養有生力量

培養民眾的民間美術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開發和利用地方美術資源,自覺自發地參與保護與傳承,需要將民間美術文化遺產課程納入整個教育體系,使民眾從小接受民間藝術的熏陶和潛移默化,成為傳承與保護工作中可持續發展的有生力量。

幼兒的民間美術教育主要是對孩子進行有目的滲透和熏陶。通過家長帶領幼兒參與民俗活動;在幼兒園設立民間美術體驗教室來欣賞作品,培養兒童對藝術品的感覺、知覺和美感意識;選取能進行實踐操作的民間美術樣本進行臨摹和創作等;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家鄉傳統藝術的熱愛。

小學階段,長株潭地區各學校可以因地制宜,與校內資源進行整合,進行校本課程的研發,如藍印花布、火花設計、剪紙等易于實踐的內容等,都是豐富的民間美術課程資源。可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體驗制作過程并舉辦展覽,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此外,還可以以“民間美術文化遺產”為主題,定期舉行全省繪畫和作文競賽,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兒童對當地民族民間美術文化遺產的認同感。

中學階段,注重拓展對民間美術文化遺產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培養學生對本土的民間美術的關注,了解地方民間美術的發展歷史和現狀,熟悉當地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地方民間藝術造型特點、審美特征、工藝流程等。在日常教學中以“熏陶、滲透、融入、踐行”的方式培養保護與傳承的后備人才。

地方高校應邀請民間藝人進課堂授“絕活”,鼓勵美術教師向老藝人拜師學藝,將民間美術文化遺產課程列為必修或選修科目。有條件的高校,還可成立民藝系,培養有志從事民藝工作的專業化人才,肩負起傳承民族民間文化的重任。

三、振興傳統工藝,擺脫傳承窘境

長株潭地區民間美術文化遺產的種類繁多且分散,除“湘繡”已形成規模化發展外,其他多屬于規模極小的零散作坊,處于無序發展和自生自滅的狀態,因不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面臨瀕危窘境。要避免單一以“遺產”或是“館藏”的方式存在的局面,就應該讓民藝作品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不斷被生產和銷售,在發展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真正的“活態”存在方式。

這需要政府職能部門承擔具體而有效的工作。首先通過調查研究,不斷開拓市場,為該地民藝作品的生產和銷售提供信息,再設立長株潭地區工藝品信息網,搭建藝人與消費者溝通和對話的平臺。其次,對在傳承發展傳統技藝、大力培養后繼者以及拓展銷售渠道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民間藝人進行表彰和獎勵,以促進傳統工藝的振興。第三,對學習民藝品制作的年輕人發放生活補貼,保障其生活,能專心致志從事民藝傳承工作。第四,定期舉辦民藝作品的展覽和展銷活動,讓民間藝人彼此交流和展示技藝,以促進技藝的提高。

振興傳統工藝,走產業化發展道路,是民間美術文化遺產擺脫傳承窘境的有效途徑。要建構合理有效的手工產業,長株潭地區應該將經濟價值較高的民間美術文化遺產加以利用,如重點扶持和建立湘繡、銅官窯陶瓷、瀏陽石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作為展示與宣傳民間藝術的窗口;幫助長沙粽葉編、石、醴陵皮影、株洲縣朱亭鄒桂文木雕、株洲縣劉雙喜油漆畫、蘆淞區百井剪刻紙藝術、藍印花布制作等民藝品走向市場,吸引更多民營資本進入民藝產業等。

科學合理的產業化既能為民間藝人帶來理想的經濟收入,改善其生存狀態,又可以更好的發揮其文化價值。以傳統文化拉動地方經濟,又能推動民藝品與市場結合。從“湘繡”的保護來看,在產業化后得到了穩定的傳承和發展,已經成為長沙市經濟產業和居民生活的組成部分,不僅為社會提供了所需的產品,還使“湘繡”本身找到了存在價值,更為重要的是保持了民間美術文化遺產的“活”性,使活態傳承成為可能。

四、嘗試創新思維,實現傳承發展

在現代工業化生產的背景下,由于民間美術作品墨守成規和因循守舊,不可避免地經歷了由盛而衰的過程,被視作粗鄙俗氣的物品而遭到疏離,正在逐漸淡出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何讓傳統工藝和民間美術作品融入現代社會,既滿足民眾生活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需求,并最終成為現代化自身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現代文明的發展和民藝品的使用并非不可調和的矛盾,倘若兩者能互為補充、相互融合,往往能創造出令人驚訝的經濟和文化奇跡。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尋求變革與創新,實現民間美術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倘若一味只依靠政府投入來保護,那注定只能是茍延殘喘,逃不過湮滅無形的命運。更何況“持續變化”本就是活態美術文化遺產的基本屬性,正是一代代民間藝術家們的繼承與創新,才使得遺產本身不斷增值。

石濤說過:“筆墨當隨時代”,民間美術之所以逐漸淡出時代潮流之外,其主要原因依然是維持固有形式,沒有緊跟時代步伐。就像長株潭地區瀕危的遺產藍印花布,其圖案的依然只停留在傳統的形式――二方連續、吉祥圖案等規整的紋樣。如果能在圖案的設計上尋求創新,結合現代藝術形式、融合傳統與當代藝術,立刻就能拉近與世界流行時尚的距離,從而廣受歡迎。此外,我們還能在藍印花布的功用上做文章,比如設計整合含藍印花布元素的坐墊、抱枕、腰靠、汽車內飾、包裝盒、旅游紀念品等等,都能引領時尚,讓這門古老的藝術煥發生機,重回民眾的日常生活。

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說:“舊邦新命”,“舊邦’是應當保持且珍視的文化傳統,“新命”當指隨時代而變,對傳統文化進行改造和推陳出新。也唯有不斷地吐故納新,才能增加民間美術文化遺產對現代社會的適應性,參與現代化的構建,時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勁的發展動力。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11c0096)

注釋:

①徐美輝著.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報告.藝術中國,2012年第10期.

②顧祿著,王昌東譯.圖說古風俗:清嘉錄.北京,氣象出版社,2013年版,第2頁.

篇(7)

1優秀民間文化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對新農村的建設目標和要求中明確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穩步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勾畫出了美好藍圖。這個思想體系中,文化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因素。農村文化中的民俗、民族語言、生活民居、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戲劇、民間曲藝、民間雜技和各種傳統技藝等豐富的民間文化更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村新文化的根基和源泉,是農村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今的農村文化出現了一種尷尬的局面:一方面,豐富的傳統民間文化資源被忽視,遭到冷遇,走向衰落;另一方面,農民的文化生活極為單調、貧乏。

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提出,“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上在農村,文化的多樣性也在農村。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財富之一,是民族歷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因此保護和傳承民間文化不僅是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需要,更是保護我國的文化多樣性,保存我們民族的文化根基的迫切需要。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將研究的重點轉向對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民間文化保護和傳承的研究。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走遍山東、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7個民俗文化集中呈現的省份,而一些有悖于我國民間文化傳統文化保護的現象讓他痛心疾首,因此他振聾發聵地提出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把‘新農村’變成‘洋農村’”,要注重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很多有研究者提出,民間文化是新農村文化的根基;民間文化形式多樣,有利于豐富和活躍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民間文化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有利于彌補農村文化建設專業工作人員的不足的困境,便于農村文化活動的開展;加強傳統民間文化建設有利于發展農村民辦文化;傳統民間文化建設需要的經費投入少,可以減輕政府農村文化建設的資金壓力。因此,新農村文化建設必須以傳統民間優秀文化為支撐。

那么,如何結合民間文化在農村中的生存現狀,開展民間文化的保護,以真正促進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內涵,這是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

2民間文化在農村面臨的困境

2.1經濟全球化威脅民間文化多樣性存在

經濟全球化對民間文化的沖擊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文化價值體系的沖擊,我們無法回避一個事實,當前全球化是伴隨著西方的經濟理念、管理模式、價值觀念等內容共同推進的。為了在全球化中取得優勢,我們必然要求自己在宏觀和微觀中都按照當前最先進的相對統一的經濟、文化理念生存和發展,甚至按照與此一致的價值觀進行思考。從這一點這就能解釋為何現今好萊塢的大片可以在全球大行其道,麥當勞、肯德基、沃爾瑪在全世界分店林立。經濟全球化對民間文化的另一個沖擊是過度商業化,尤其是在經濟發展較快地區,民間文學、戲劇、曲藝、詩歌、音樂、舞蹈、繪畫、工藝美術、建筑、服飾、器具及傳統節日、慶典活動和民間工藝、民俗活動等等,已經發生了巨大變遷。商業化的過度開發和濫用,人為的損毀和扭曲,個別地方甚至已損害到“面目全非、慘不忍睹”的程度。

2.2農村人口結構變化堵塞民間文化的傳承通道

農村人口結構的改變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大規模的城鎮化進程,二是數以億計的農民工大軍的產生。前者從根本上改變了原來農村人口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按照“存在決定意識”、“生存方式決定思維方式”的原理,城鎮化無疑取消了傳統民間文化的存在土壤。

同時,大量農村青壯年人口以農民工形式涌入城市后,使得農村的“留守”人口以老人和兒童為主,對于民間文化而言,出現了最為直接,也最為嚴重的損失,它失去了傳承者,老一輩的藝人、工匠無法通過傳統的“口口相傳”、“手手相傳”方式將自身的技藝傳下去。

2.3民間文化自身“現代化”變革不足

理論上來講,面對上述兩個困難,民間文化并不意味著必然的萎縮和消亡,作為一個名族最為深刻的印記,文化根植于民族本身。故而,振興民間文化不能一味要求國民以“懷舊”的情緒面對民間文化,其生存和發展有待于自身的“現代化”變革。當然,在此筆者需要指出,這種“現代化”變革絕對有別于上文提及的過度商業開發,而應將民間文化的內涵形式與“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緊密結合,在這一點上,韓國(以“江陵端午祭”為例)的許多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3促進民間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以江蘇鎮江為例

鎮江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一座著名的江南文化名城,也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有著“真山真水”的獨特風貌,自古便以“天下第一江山”而聞名遐邇。

鎮江具有以白蛇傳傳說、《華山畿》和華山傳說為代表的民間文學,以南鄉田歌、古琴藝術為代表的民間音樂,以揚劇為代表的傳統戲劇,以玻璃雕繪畫、上黨挑花、揚中竹編為代表的民間美術,以鎮江恒順香醋釀制技藝及唐老—正齋膏藥制作技藝為代表的傳統手工技藝,以金山寺水陸法會為代表的民俗。以針作筆的正則繡、工藝精湛的竹編、“亂趣”的郵貼畫更是稱為鎮江民間工藝品“三絕”。可以說鎮江的民間文化底蘊深厚,品種豐富、源遠流長。

如何使得這些優秀的傳統民間文化有效融入現代的新農村建設,筆者認為應該加強一下幾點:(1)加強農村民間文化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要堅持地域性、傳統性、生活性、“百花齊放”、“原汁原味”、“棄粗取精”等原則;(2)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3)加強領導重視程度,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合理保護開發民族民間傳統文化;(4)加強農村民間傳統藝術人才和文化骨干隊伍建設,傳承和發展民間傳統文化;(5)鼓勵、扶持以傳統民間文化為主的農村民辦文化;(6)發展民俗文化旅游,利用經濟杠桿調動社會積極性;(7)加強立法,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制訂民俗文化保護政策,科學合理地制定文化保護規劃;(8)加快民俗博物館建設,提高民俗文化保護的技術含量;(9)采取的措施保留和改善民俗文化活動場所,舉辦相關民俗文化活動;加(10)強民間文化的調查,加強宣傳,提高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篇(8)

21世紀初以來,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成果(論文)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014年,僅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關鍵詞搜索到的文獻數量已達到了32894篇,這表明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這一領域,并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使“非遺”這一概念漸入人心。2003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其中,對“非遺”所下的定義為:“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個定義指出了“非遺”的范圍,產生方式以及作用。在學校中開展“非遺”教育,讓“非遺”在校園里生根發芽,培養更多關注“非遺”、熱愛“非遺”的師生,才是“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的真正內涵。

當前,全國很多學校都或多或少安排了各種形式的“非遺”活動,如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學校里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基地”,定期舉辦展示與體驗活動,成立以滿族傳統文化為主的各種學生社團,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教研室”,結合“非遺”進行科研立項,等等。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既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又充實了課堂,提高了教師的“非遺”素養,值得借鑒。怎樣明確在職業學校中推廣“非遺”文化,建設“非遺”校園的必要性?怎樣吸收已有的成功經驗,并且因地、因校制宜,與職業學校的實際相結合?怎樣才能充分利用“非遺”文化,做好推廣工作?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進一步思考。

第一,職業學校應當認識到推廣“非遺”文化的必要性。當前,青少年面對的是一個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時代,以手機、電腦為主要載體的網絡文化已經充斥了他們的生活,網絡呈現的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西方的強勢文化侵蝕著我國的青少您。對于“非遺”,青少年知之甚少,根據一份調查數據顯示,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有72%的學生不知道,對于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84%的學生不知道,這是一個很嚴峻的現實。

第二,依照法律規定,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將“非遺”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建設“非遺”校園。《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十四條:“學校應當按照國務院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開展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如云南大理,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團體)及傳承人請進校園,為校園文化表演及傳授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這也是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此外,探索“非遺傳承五個一模式”,即安排一個“非遺活動周”,鼓勵班主任舉行一場有關“非遺”的主題班會,出一期有關“非遺”的黑板報,并根據實際,給師生以“走出去”的機會,參觀一到兩個“非遺”基地,全方位地將“非遺”納入校園文化之中。

第三,探索建設“非遺”班級,或將“非遺”納入職業學校學業評價體系。職業學校以技術教育為長,塑造的是合格的勞動者,職校生的優勢在于出色的實踐能力,“非遺”中有很多手工技藝,如上述的揚州雕版印刷、漆器等,如能將這些內容納入到教學計劃之中,輔以相對應的“非遺”教材,賦予一定的學分,學生在“非遺”傳人的指導下,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書本上所學不到的體驗,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又能吸引更多的學生熱愛“非遺”,熱愛傳統文化。

以上的三點思考,目的在于建立“非遺”傳人與機構和學校、師生的合作機制,建立“非遺”進校園、進課堂,學生參觀與動手相結合的良性循環機制,建立“非遺”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的新型校園文化模式,多方合力,共同推進“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共同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非遺”素養,提高職校學生的文化認同感。

篇(9)

關鍵詞:

新技術;景觀藝術設計;設計思維

雖然當今社會的新技術日益更新進步,但是這局限于技術層面,而在藝術,比如本論文涉及到的景觀藝術層面上還有所欠缺,歸根結底是缺乏將技術性和藝術性相融合的一種思維。信息時代的到來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使景觀藝術在這一背景之下面臨著機遇和挑戰。論文接下來將從新技術對景觀藝術設計的影響以及其帶來的利弊層面進行分析。

1簡析新技術背景

伴隨著社會經濟和環境的改變與發展,景觀藝術設計領域也從傳統的園林藝術向現代化景觀進行轉變,在轉變的過程中,新技術背景為景觀藝術的轉型與升級提供了新的戰略機遇,更加多樣化的形式與可供利用的技術手段不斷更新著現代景觀藝術設計思維。

1.1新技術

新技術的獨特性就體現在第一個字上,所謂“新”強調了與以往傳統技術的升級與創新,表現出與傳統技術相比下新技術的優越性。新技術指的就是新的材料、結構和工作方法,并且以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為依托,在景觀藝術設計領域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

1.2社會各階段的技術與景觀藝術狀況

工業社會前期,手工技術的景觀形態是當時的主要內容,在這一時間段,技術手段與藝術想法比較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園藝工作者的整體意識強烈,對細節了解充分,這使得景觀藝術得到了整體性發展。工業革命之后,科學技術的作用逐漸在人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顯現出來,這一時期科技的發展為大工業生產帶來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在建筑領域,與之相輔相成的景觀藝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但是單一化的藝術并不是主流,這讓人們想要追求更加多樣的藝術形式,景觀藝術受到沖擊。進入當今信息時代,網絡技術的應用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又對社會上的不同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景觀藝術的發展也在這個新技術背景之下被推進。西方國家的技術發展較我國早,所以我國在當今技術背景之下的景觀藝術發展與西方的景觀藝術設計軌跡具有相似性,對現代技術的應用也有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但是應該立足我國國情,取其精華,中國的景觀藝術設計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2新技術帶給景觀藝術設計的影響

國家的社會制度、經濟、文化等背景都會給那個時代下的藝術領域帶來很大的影響,本篇論文以景觀藝術設計為研究的對象,以新技術作為時代的背景,具體分析了新技術背帶給景觀藝術設計思維的影響。

2.1新技術背景的組成要素

新技術是一個比較難以界定的范疇,因為技術的形態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改變,但是我們可以總結出新技術背景的基本要素以供理解。新技術背景的基本要素茲列如下:①新技術是以網絡信息和數字化概念為核心驅動力的新的技術形態,新技術的基礎是計算機技術,傳輸方式更加豐富多樣,信息處理和傳輸速度更加流暢快速;②新技術并不是一個獨立的概念,它是由文字、圖形、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共同構成的組合型技術,技術含量較之前傳統技術更高,新技術在各個方面的交流與互動性更強;③新技術的形態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所以其更新換代和創新性更強。

2.2新技術的優勢

新技術的獨特優勢就表現在它的高效性、智能性和不可替代性,新技術的應用使得社會上的各領域工作的效率更高,不僅節省了社會資源的應用,而且針對一個行業或經濟體而言,可以極大地減少其投入的成本。新技術的智能性使得各個領域的應用方式和形態以及呈現出來的成果具有更多樣化的特點,更加新穎靈活。新技術的不可替代性是因為新技術的開發和使用必須具備相當高的專業性與技術性,一般的技術形態并不能滿足新技術背景下的需求和應用條件,所以新技術在社會上的各個領域中的應用是具備絕對優勢的。具體到景觀藝術設計方面,新技術會在景觀設計的結構與規劃中發揮效用,而且其抽象性可以在景觀設計完成之前得到景觀藝術設計最后的整體性效果,這樣就可以對其進行及時地調整,除此之外,新技術還可以是景觀藝術設計的效果更加符合現代化社會下人們的審美需求,滿足社會的需要。

2.3新技術對設計思維未來發展的影響

當今社會迅速發展,信息時代到來,新技術也隨之取得了更多的突破性成果,它對景觀藝術設計思維的影響力也不斷增強,因此新技術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景觀藝術設計之中,這使得景觀藝術設計思維變得更加活躍開放,不僅僅是沿襲傳統的景觀設計精髓,景觀設計師們的思維也逐漸向著更加全面發散的方向靠近,景觀藝術設計的專業人士不必再受到傳統藝術設計思維的限制,可以緊跟時展的潮流,設計出符合現代化甚至是后現代化的景觀藝術作品。新技術背景之下不僅僅對解放景觀藝術設計思維具有變革性的意義。同時對景觀藝術設計過程中應用到的方法和技藝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上文提到了新技術的獨特優勢,在景觀藝術的設計應用過程中,現代化的技術是景觀藝術設計可以采取更加高效智能的手段,而不是像傳統景觀藝術設計一樣停留在手工畫圖,人力操作的低級階段,這同樣是新技術背景對景觀藝術設計帶來的巨大影響。

3結束語

在信息革命之后,整個世界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應運而生的新技術在社會上的各個領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力,上述論文以景觀藝術設計為例,闡述了新技術下景觀藝術設計思維的變革,思維的進步是藝術進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同時,新技術還給景觀藝術設計的過程帶來了更加先進的實施方式,這也給景觀藝術設計提供了新的發展潛力。當然,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新技術的發展在給景觀藝術設計帶來眾多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弊端,只是就現在而言新技術帶來的影響是利大于弊的,但是我們仍然要防患于未然,正視新技術背景對景觀藝術設計的影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這樣才能讓新技術的進步為景觀藝術設計帶來更多的福音。

作者:廖夏妍 單位:樂山師范學院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林挺.新技術背景下的景觀藝術設計思維初探[D].江南大學,2009.

篇(10)

1 什么是藝術以及藝術碩士

(1)“藝術”的概念。“藝術”在古拉丁語中為“ars”,意思為“技藝”,其含義之廣,囊括手工技術、模仿、魔術、建筑術以及烹飪術等,還包括政治術、辯論術等;然而在我國古代,“藝術”中的“藝”來源于甲骨文中的“藝”字,意為種植,是人在種植的象形字;《詩經·唐風·鴇羽》中有:“工事糜爛,不能藝稷黍”。

(2)“藝術碩士”的概念。藝術碩士分為藝術碩士創作型(Masters of Fine Arts,簡稱MFA),其最高學位就是MFA和藝術碩士研究型(Masters of Art,簡稱MA),其終極學位是Ph.D(博士學位)兩個方面。中國MFA課程的設置,分為核心課、必修課和選修課三個方面,核心課包括藝術理論,藝術創作方法研究等;方向課包括不同學科的專業課。以景德鎮陶瓷學院研究生院設計藝術學方向為例,與其他地方的公共課不同,核心課是以藝術理論專題和創作方法專題研究的方法進行。

2 藝術碩士的開拓

(1)藝術碩士課程設置。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文件規定“藝術碩士專業學位(MFA)分核心課、方向必修課和選修課。核心課是提高學生的審美體驗,增強其理解作品、表現作品和把握作品風格的能力;方向課是為了學生進入到各自的專業領域學習而設置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修養,使學生的專業技術從實踐和理論修養兩方面得到提高;選修課是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一定空間而設計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業方向來選修課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國內藝術碩士院校培養過程。國內院校培養過程是指按照培養目標,在導師的指導下,經相關課程學習和創作實踐,使藝術碩士在知識和創作方面得到相應的提高,使其塑造成一個合格的高層次藝術人才的過程。培養過程主要涉及課程學習、學位論文、創作實踐等階段。學位論文的評閱及畢業創作的評審是著重審核藝術碩士是否能夠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來解決所從事藝術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審核其解決實際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

以景德鎮陶瓷學院為例:攻讀藝術碩士專業人員必須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成績合格,并經研究生管理部門審查認可后,方可申請參加學位論文答辯。學位論文有2位專家評閱(校內校外各一名)。答辯委員會有5位專家組成,應有來自社會美術專業團體或工程部門的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專家。(導師可到席,但不擔任答辯委員)

(3)藝術碩士院校質量評價。質量評價指以培養目標為依據,對教育管理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調控和對結果進行檢驗。藝術碩士質量評價的兩種常見評價方式有藝術碩士考核制度與藝術碩士畢業創作實踐。藝術碩士培養質量評價包括教育管理部門、社會和自我評價三個方面。比如:景德鎮陶瓷學院,對于畢業創作設計,就要求每位攻讀藝術碩士。

3 藝術碩士的創新

(1)將部分課程從“課程制”轉為“課題制”的教學模式。以景德鎮陶瓷學院研究生陶瓷方向為例的教育和學習過程中,最好能將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改變傳統的以臨摹為主的教學模式,強調在創作中進行綜合性的學習。將部分的課程安排從“課程制”轉變為“課題制”,從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轉變成為以藝術創作的課題為訓練內容的“課題制”。“課題制”是指圍繞具體的美術創作課題進行的相關理論和實踐的教學。過去在每門單一課程中所學內容,在創作時需融會貫通,綜合應用,一般會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過程。而“課題制”有真做、陪做、虛擬等方式。以美國頂級陶瓷院校Alfred University(艾爾弗雷德大學)為例在陶瓷類Graduate Student handbook(研究生手冊)中,有明確規定:在第四個學年,教學員工會以書面的形式邀請學生呈遞有關被呈現在畫廊展覽中作品的陶瓷藝術論文。并且,學生將被要求與單獨以及所有的教職員工一起工作。最終,教職員工會從展覽中挑選部分作品收藏于艾爾弗雷德的ScheinJoseph國際陶瓷博物館的Glory Hole部門收藏。如此一來,藝術碩士生在壓力下,學習主動性不斷增加,同時,學校這樣類似的硬性規定“課題制”實行過程中,學生與導師不斷交流,使學生的科研能力以及鉆研精神迅速提高。

(2)拓展“雙導師制”的合作模式。藝術碩士的教育與學習中,優秀的教學隊伍是強化培養管理水平的基本保證,于是,是否具有一個符合藝術碩士教育培養目標要求的師資隊伍就顯得非常重要。曾經風靡全球的頂級藝術設計學院——德國包豪斯(Bauhaus)設計藝術學院在世界藝術發展史上產生的影響對我們當代藝術碩士教育和學習具有積極的啟發作用,其“雙導師制”教學模式,對我國高校的藝術碩士教育和學習管理仍具有現實的意義。

以景德鎮陶瓷學院為例,學校可以根據自身學科背景,陶瓷設計和陶瓷藝術設計創作的特點,陶瓷方向的藝術碩士“雙導師制”可以采用校內導師間互相合作、校際導師間互相合作以及校企導師間互相合作的模式。校內各導師間合作模式可發揮學科間的綜合的優勢、推進校內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并且在學科交叉的氛圍中,可以不斷的激發藝術碩士生們的創造性。與景德鎮陶瓷學院不同,艾爾弗雷德大學在陶瓷類藝術研究生學習過程中,教學大綱明確要求:研究生的必修課和對應學分是:課題研究:陶瓷藝術方向:課題:陶瓷研究生研討會*2學分;高級陶瓷*20學分;原材料*2學分;釉料的配制*2學分;世界陶瓷史*4學分;論文陶瓷藝術*20學分;論文報告開題*4學分;工作室選修課*4學分。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與各專業導師間相互合作,交叉地系統地學習有關陶瓷類的各項知識,從原料的制備到具體工作室中藝術品創作的實踐,而不僅僅只限于自己導師的強項專業的學習。

而導師間的合作,可通過實行“課題制”教學模式帶動藝術碩士生以科研項目或大型藝術創作項目的方式,以藝術展覽為依托,推動資源共享和學科交叉的學習。校際導師間的合作模式是指利用國外藝術類大學或藝術類科研機構等學術資源設立平臺,設置交換生等項目,使藝術碩士生能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導師指導下進行全面綜合性的學習,近而促進校際導師的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1] 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李偉.“三位一體”搭建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新平臺[J].裝飾,2008.

[3] 郝新生,靳國慶.高等教育學[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 愛因斯坦文集[M].商務印書館(第一卷),1983.

上一篇: 飲料業務工作計劃 下一篇: 公共事業管理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精品电影91 | 天天看在线视频国产 | 中国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中文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