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音樂差異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1-01 10:36:59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中西音樂差異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zhì),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西音樂差異論文

篇(1)

中圖分類號:J821 文獻標識碼:A

中國京劇和歐洲歌劇分別代表著東、西方戲劇文化藝術的最高水準,倍受人們的關注。中國京劇起源于祭祀歌舞,傳承了中國戲曲文化,薈萃了中國戲曲音樂、歌唱、舞蹈和各種表演藝術的精華,是中國戲曲藝術的代表劇種,被稱為“國劇”、“國粹”。它是一種歌唱表演的戲劇形式,以演員的歌唱為中心。通過研究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京劇和歐洲歌劇同屬于戲劇范疇,有一些共同點,但二者之間的差異性也非常大,追根溯源歸結為東西方的歷史、人文、民俗及哲學觀的迥異。

中國京劇和歐洲歌劇的產(chǎn)生、發(fā)展、到成熟,具有各自豐厚的藝術積淀,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中國戲曲,它的許多傳統(tǒng)精華至今還尚未全部挖掘出來。中國戲曲在中國傳統(tǒng)音樂研究中是一個比較冷寂的園地,20世紀末只有武均達等少數(shù)專家在堅守陣地。這幾年的研究成果稍碩,學術視野有所拓寬,該方面的論文、著作開始增多,各類音樂、文學類期刊、書籍和中國優(yōu)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中也有30余篇關于中國戲曲與歐洲歌劇演唱比較的文章。

本文則從梅蘭芳的《貴妃醉酒》和莫扎特的《魔笛》之間比較,探索出中西戲劇的異同,并試圖從兩者在聲音、故事情節(jié)等細節(jié)上的不同來宏觀把握中西戲劇背后蘊含的文化底蘊的無限意蘊。

1兩者從聲音上比較

中國戲曲和歐洲歌劇均有多聲種合作,但劃分依據(jù)的不同導致人聲的音響效果不同。京劇《貴妃醉酒》是梅蘭芳中年之后,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時代將前人作去蕪存菁賦予梅派特色的作品,其劇中人物的唱法聲調(diào)基本代表了京劇中的典型。

王文在中國戲曲呼吸的運用中講到,“天伏地,地伏天,天地貫通,氣走丹田”。在語言的運用中指出,西方語言屬于節(jié)奏性語言,高低起伏不大,但顆粒感較強,節(jié)奏變化多樣。中國語言屬于旋律性語言,樂音四聲的高低起伏是西方語言所沒有的。中國傳統(tǒng)唱法一般講究兩種共鳴焦點,一個是穿鼻而過的固定共鳴焦點,一個是在念字行腔過程中形成的游走焦點。中國戲曲唱法對喉頭位置的要求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相對的靈活性。

2故事情節(jié)不同

2.1精雕細琢,歸于天然:唱腔身段

《貴妃醉酒》是梅蘭芳中年之后梅派特色的作品。此刻的梅蘭芳,經(jīng)過青年時代編練《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歷史神話題材劇目,以及《鄧霞姑》《一縷麻》等時裝新戲兩大階段,心中已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因此《貴妃醉酒》雖然劇情十分簡單,僅僅表現(xiàn)貴妃失寵的借酒消愁過程,卻通過一招一式,唱念做舞,塑造了成功的貴妃形象。

有一種說法,“梅派”即“沒派”。欣賞梅派唱腔,心曠神怡的同時很難描繪它的特色,決不是因為梅派平庸,而是梅派演唱風格已斟于化境,達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程度。不及程派之幽咽冷艷卻自然天成地表達人物內(nèi)心之憂怨;不及荀派之俏麗活潑卻能生動地刻出人物一顰一笑的悲喜之情;不及尚派剛健挺拔,卻自有女性一番風流嫵媚。《貴妃醉酒》中,無論是前面的“四平調(diào)”還是后部的“二黃”皆不溫不火,不焦不燥,不蔓不枝,不靠怪腔高腔取悅觀眾,甜美溫潤,晶瑩素潔的娓娓道出楊貴妃之高雅性格及心態(tài)。

2.2觀賞《魔笛》是非常美妙而豐富的音樂之旅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劇,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許多歌劇元素,他融合了十八世紀以前德、奧、意、法、捷等國家所特有的各種音樂形式和戲劇表現(xiàn)手法,音樂語言十分豐富。

莫扎特的歌劇《魔笛》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整部歌劇透著莊嚴、肅穆的氣氛。他為我們呈現(xiàn)出十八世紀巴洛克時期的均衡、對立理念,王子塔米諾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鳥人則是盲目追求物質(zhì)享受的一方,祭司薩拉斯妥也以其高貴的情操來感化夜后的報復,莫扎特成功地將自己的意念寄托于這個童話般的題材中。

從這兩部經(jīng)擔的劇作中我們可以從角色、表演的形式等多方面看到中西戲曲文化的不同,中西戲曲各自經(jīng)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只有認清它們的相同和差異,并互相借鑒,才有助于它們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俞為民.《中國古代戲曲簡史》.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

篇(2)

中圖分類號:J63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11-0200-02

一、《愁空山》現(xiàn)有研究成果分析

在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中,有3篇與《愁空山》相關的碩士學位論文。首都師范大學的劉選在2009年撰寫了《異曲同工,同中求異――竹笛協(xié)奏曲〈愁空山〉兩個樂隊配器比較研究》一文,從樂隊編配的角度對比了兩個版本(民族管弦樂版本和西洋管弦樂版本)的《愁空山》在配器手法方面的特征。在樂隊編制方面,作者對比了兩個版本樂隊編制的異同,并指出作曲家對打擊樂器的重視和靈活運用的創(chuàng)作特點。在演奏技法方面,顫音、滑音等技巧得到廣泛運用,作曲家還使用了非常規(guī)研究技法,如用提琴弓演奏古箏、使用弱音器等,這些標新立異的演奏手法絕不僅僅是為了奪人眼球,而是在探索更新鮮、更獨特的音色,為作品中情感的表達服務。隨后作者對比了兩個版本樂隊音色的差異和特點,就各個聲部樂器音色差異及演奏效果做了詳盡分析。作者也緊抓住這一方面展開研究,做出了比較詳實的分析,得到比較深入的結論。

2010年又有兩篇碩士學位論文就此作品展開探討,分別是河南大學的周鑫的《〈愁空山〉的竹笛藝術分析》和西南大學的易鋼的《竹笛與管弦樂隊協(xié)奏曲〈愁空山〉配器分析》。周鑫對《愁空山》這部作品在作品背景介紹、演奏技巧特點分析、竹笛在樂隊中的使用方面做出了詳盡的分析,這篇文章在作品演奏技巧特點分析的部分作出了比較專業(yè)的分析,對技法和音色的運用闡釋了自己的見解。易鋼從配器角度分析了《愁空山》的創(chuàng)作技巧。文章首先分析了音樂作品的主題動機元素和曲式結構,隨后重點分析了作品的音色節(jié)奏、織體形態(tài)、音色融合及對比3個方面,其分析比較詳細、深入,尤其在音色節(jié)奏方面,作者將音色轉(zhuǎn)化的快慢看做音色節(jié)奏加以分析,從點、線、面3個方面的音樂轉(zhuǎn)換入手,分析了現(xiàn)代作曲家在音色使用方面的特征,尤其在傳統(tǒng)樂器與西洋樂器配合使用時,對音色的運用更顯現(xiàn)出作曲家的匠心獨運。這篇文章從配器角度對《愁空山》做了比較深入、準確的分析。

在期刊類文章中有2篇文章是對《愁空山》的音樂析評,這兩篇文章質(zhì)量都比較高,尤其是李吉提的《爾材必有用,飄然思不群――郭文景的竹笛協(xié)奏曲〈愁空山〉析評》,此文對作品的音樂分析非常深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展開論述,并從旋律、音色、配器手法多角度入手,肯定了作品中包含的戲劇性、交響性和悲劇性,予以作品高度評價。

縱觀與《愁空山》相關的所有研究,在配器和演奏技法方面成果比較突出,可見這部作品最大特點也在于此。在民族管弦樂創(chuàng)作道路上,《愁空山》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竹笛協(xié)奏曲創(chuàng)作方面獲得巨大成功。同時,這部作品在彰顯地域性音樂文化、探索民族音樂發(fā)展道路方面也很有值得研究的價值。

二、《愁空山》所引發(fā)出的問題

(一)審美取向問題

竹笛作為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器樂藝術,集中體現(xiàn)出了中國勞動人民特有的審美追求。換言之,就是其審美取向是大眾化的。一些經(jīng)典作品在民間的廣為流傳,也給了大眾以這樣的認識,即優(yōu)秀的竹笛作品一定是好聽易懂的,能夠為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和喜愛。然而從郭文景的這部作品來看,似乎與大眾的審美取向發(fā)生了偏差,作品在得到專業(yè)人士好評的同時,卻難以為普通大眾所接受。專業(yè)化和大眾化的兩種審美取向的平衡,成為了一個新的問題。

(二)風格表現(xiàn)問題

近年來,在文化多元化發(fā)展趨勢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一理念也得到了更多的認可。一個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作品民族風格的表現(xiàn),一方面能夠體現(xiàn)出一個創(chuàng)作者所具有民族責任感,一方面則能夠使作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但是從這部作品來看,顯然具有鮮明西方風格,作為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著名的才子,郭文景曾接受了系統(tǒng)和正規(guī)的西方作曲訓練,對各種西方作曲技法的運用可謂是左右逢源,這一點也在作品中有著多方面的展現(xiàn)。所以由此便又引發(fā)出了一個問題,中國民族音樂作品究竟該以哪種表現(xiàn)風格為主,是否可以引入西方作曲技法,這些技法將會對作品的整體風格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等,也都需要創(chuàng)作者、演奏者和欣賞者進行深入的思考。

(三)形式和內(nèi)容問題

藝術作品的形式和內(nèi)容是一種對立而統(tǒng)一的關系,內(nèi)容決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內(nèi)容。具體到《愁空山》而言,其內(nèi)容和形式特征都是十分明確的,內(nèi)容是大詩人李白的長詩《蜀道難》,地域文化、傳統(tǒng)文化等得到了深刻的表現(xiàn)。形式上則是運用了大量西方現(xiàn)代作曲技法。可以看出,內(nèi)容和形式之間有著“東”和“西”的明顯差異,如何消除這種差異,使之成為一個整體,成為了創(chuàng)作的一個關鍵點。一方面,內(nèi)容決定形式,正如《文心雕龍》所言:“夫情動而言形,理發(fā)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nèi)而符外者也。”道出了形式由內(nèi)容而決定這一本質(zhì)藝術規(guī)律;另一方面,形式自身也是具有審美法則的,能夠使內(nèi)容更加完善,繼而實現(xiàn)作品和接受者之間的溝通。從《愁空山》來看,作者對內(nèi)容和形式的關系有著充分的重視,在具體的處理中也做到了有機的統(tǒng)一,帶給了我們以啟示和借鑒。

三、對引發(fā)問題的思考

(一)認清雅與俗的辯證關系

《愁空山》這類現(xiàn)代風格作品有很高的研究價值,這是當代作曲家對民族音樂的解讀方式,開拓了竹笛這類民族樂器新的發(fā)展方向。以《愁空山》為代表的現(xiàn)代風格民族器樂曲進入大眾的視野,從審美層面上講,這類作品的審美特征有別于傳統(tǒng)民族器樂曲,其不以如歌的旋律為基礎,音樂的主題動機是片段式的,不講究精致的描繪,如同潑墨山水畫,運用不同的音色組合渲染氣氛和意境,以此表達作品含義。這種創(chuàng)作方式明顯是受到西方現(xiàn)代音樂的影響,無論作曲理念還是創(chuàng)作技法,都有著與傳統(tǒng)截然不同的方向。許多人對此類作品不以為然,他們從審美上不愿意接受這類作品,并認為大眾喜愛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而且竹笛是民間樂器,其音樂本就應該通俗易讀。誠然,音樂作品的通俗化、大眾化對大多數(shù)聽眾而言有著更重要的意義,但是,當今的竹笛已經(jīng)是承載多重音樂符號的藝術標志,不僅是普通大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樂器,也是音樂家展示高雅藝術之美的樂器。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竹笛是一門大眾化的藝術,但是不代表著其僅能夠表現(xiàn)“俗”的一面。《愁空山》恰恰是一個證明,在作者對雅與俗辯證關系的正確認識下,作品的重雅而輕俗,正是對傳統(tǒng)竹笛審美觀一定程度上的糾正,也是作者對這門藝術發(fā)展所寄予的新希望。

(二)堅持融合化的風格追求

后殖民主義時期,殖民地人民開始反思自己民族藝術的獨特魅力,民族化藝術創(chuàng)作得到共識,但西方音樂文化既已植入,殖民地人民也普遍接受,因此,順應這種趨勢發(fā)展符合歷史發(fā)展方向,于是結合了西方音樂創(chuàng)作技法,卻透露著民族音樂風貌的作品出現(xiàn)了,作品中二元特征顯而易見。這類作品正是當代作曲家對時代的回應,當代作曲家的共同特征是既有深厚的西方作曲技法功底,又有強烈的民族熱情,因此其音樂作品也呈現(xiàn)出“中西兼顧”的特點,審美更加獨立,音樂追求個性化表達,將民族傳統(tǒng)與個人體驗緊密結合,這些都成為這一時代音樂作品的標簽。可以說,《愁空山》這類現(xiàn)代風格民族器樂作品既是時代需要,也是作曲家的主動選擇,更是民族音樂走向世界的一條發(fā)展道路。其次,隨著地域性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圍內(nèi)得到廣泛共識,音樂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得以彰顯,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得到發(fā)展時機,越來越多傳統(tǒng)的、原生態(tài)的音樂為人熟知,其中有許多還走向了世界舞臺,這些積極因素都推動了音樂創(chuàng)作。然而,音樂藝術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僅僅守住流傳下來的音樂財富不足以使中國民族音樂屹立于世界,在繼承民族音樂文化精髓的同時增添相適宜的新時代音樂元素,才能使傳統(tǒng)的精髓綿延至未來。《愁空山》便很好的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合,既保留了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和巴蜀地區(qū)民間音樂的基本特征,又運用精深的作曲技巧和配器手法,賦予竹笛史詩性、交響性和悲劇色彩,將富有地域性特色的音樂作品拓展到新的領域。將兩者真正融合在一起,使中西方的觀眾均對其喜聞樂見,才是當代創(chuàng)作者對這門藝術發(fā)展所作出的獨到貢獻。

(三)掌握內(nèi)容和形式的平衡關系

《愁空山》在內(nèi)容和形式關系的把握上,可謂是一個范例。首先,郭文景是有著濃郁的巴蜀情節(jié)的,其自由生活在四川,對于巴蜀之國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氣息有著一種本能的熱愛,也正是基于此,他才會選擇李白的關于四川的詩歌而不是其它。換言之,就是《愁空山》是一部情動于衷的作品。其次,在具體的表現(xiàn)形式上,其大量融入了西方現(xiàn)代作曲技法,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甚至由此對作品的整體風格產(chǎn)生了質(zhì)疑。但是在欣賞或演奏完作品之后,這種質(zhì)疑便煙消云散,原因在于其各種西方作曲技法的運用,始終都是以情感為基礎的,都是為了表現(xiàn)出他對巴蜀大地的熱愛,對傳統(tǒng)文化的肯定以及自身對人生、生命的獨特思考,而且難能可貴的是,其利用靈活而獨特的技巧,對有著明顯的差異的內(nèi)容和形式進行了過渡和溝通,使其真正的融為一體。如對配器的大膽創(chuàng)新、對音色的獨特追求等,都巧妙規(guī)避了內(nèi)容和形式因為差異而產(chǎn)生的多種問題,最大化的發(fā)揮出了兩者的積極作用,真正實現(xiàn)了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也自然使作品獲得了質(zhì)的飛躍。

總而言之,《愁空山》在配器方面中西結合的方式獲得廣泛認可,在審美方面也取得突破,將一個新的審美標準擺在民族音樂面前,并找到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平衡點,創(chuàng)作出既有現(xiàn)代感和時代特色,又有地域性民族特征的竹笛協(xié)奏曲。21世紀是一個追求多元音樂文化的時代,民族音樂文化的繁榮需要我們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童昕.蒼山如海――竹笛協(xié)奏曲《愁空山》析評[J].人民音樂,1997,(10).

篇(3)

【論文摘要】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常把英漢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異,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許多誤區(qū),阻礙了外語水平的提高,影響了教學效果。語言、文化和社會是密不可分的統(tǒng)一體。而語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差異,豐富文化背景知識,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稱,是在一個社會漫長的形成演變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產(chǎn)物;而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學會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所體現(xiàn)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此語言的精髓。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逐步滲透文化知識的內(nèi)容和范圍,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與把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外國語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獲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對方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過程。

下面先來看一個對白:一個外國人稱贊一個中國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國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來回答,于是外國人說:from head to toe (從頭到腳都美) ,中國人又謙虛地說: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見得,不見得) 。這樣的對話顯然是由于說話方對中西方社會習俗差異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國,稱贊對方或?qū)Ψ降募胰耸呛苤匾囊环N社交習慣,被人們稱贊時,要表示樂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謝,不要急于否認或自貶,也不應表現(xiàn)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國,聽到別人的贊美總要謙虛一下,因為這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異,在英語學習和用英語進行交際時,就會產(chǎn)生誤解和歧義,不能得體地運用語言,以致鬧出了笑話。

就文化差異的內(nèi)容來說,涉及面非常廣,從中西方的文學、音樂、美術、雕塑、建筑風格和人們的衣、食、住、交友、娛樂、節(jié)日等風土人情到日常見面問候、稱贊、致謝、道歉等生活習慣,還有中西方各自獨特的委婉語、禁忌語乃至體態(tài)語言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時對待同一個詞匯、同一個手勢、同一句話,英美人與中國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樣。所以,我們的英語教學幾乎是從第一天起就開始接觸中西方兩種文化的差異。通常有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差異:如ambition(野心)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我們常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國人卻常取褒義表示“有雄心壯志”;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人以謙遜為美德,中國人在待人接物,舉止言行總考慮溫文爾雅,通常會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過獎)來應酬,這往往會讓說話者感到你在懷疑他的判斷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來回答,弄得外國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對隱私的界定差異: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jiān)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稱謂上的差異;由于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同樣還把漢語中習慣上稱呼的“張醫(yī)生”、“王護士”稱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國稱中年以上的人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卻意味著衰朽殘年、去日無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諱“老”、都不服“老”。在美國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會里,老人們養(yǎng)成了堅持獨立的習慣。所以美國的老人都不喜歡別人稱其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國都用“年長的公民”(senior citizens)這一委婉語來指代老人。

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當面打開。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于別人所送的禮物,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并欣然道謝。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講英語的國家,談天氣是很保險的搭話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國人也喜歡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國朋友說“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會不太高興,有甚者會說“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著嗎?)”。還有禁忌話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顯的禁忌話題要數(shù)“how old are you?”。對于中國人來講可能覺得很正常,可是對于說英語的國家人來講他們更注重“個人隱私”,因此多半情況下,他們會告訴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見,文化差異的確是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nèi)容。更進一步說,在我們進行英語教學時,學生好比是整個建筑,文化是建筑風格,語言是建筑實體,而老師就是建筑設計師。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了解程度,直接決定著學生能否自如得體地運用英語的能力。而且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因素,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賦予語言以情感色彩,使學生帶著趣味情感學習,這樣學生對所學語言材料的印象就會深刻而牢固,理解也會透徹而容易,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筆者認為:可以在課堂上結合課本介紹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教師在語言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總結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詞匯和習慣用語。例如red 一詞,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與慶祝活動或喜慶日子有關,紅色象征著激情。但在英語中的紅色還意味著危險狀態(tài)或使人生氣,如red flag (引人生氣的事) 。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感謝、謙虛、贊揚、表示關心 、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自然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在課堂上,同學們可以交流與角色表演,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國外文化方面的資料,如畫報、雜志、圖片等,研究不同國家人民的服飾、裝飾、發(fā)型等,使他們在這一過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課外活動的形式更是多樣化,可以讓學生欣賞或?qū)W唱英文歌曲。誦讀英文詩歌,排練英文短劇。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運用英語電影、電視、幻燈、錄像等資料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對英語的實際使用耳濡目染。向?qū)W生推薦閱讀體現(xiàn)外國文化的簡易讀本,以增加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邀請中外“英語通”作中外文化差異方面的專題報告;組織英語角,英語晚會等,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huán)境,加深對文化知識的實際運用。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戌林海. 翻譯與文化背景知識. 外語教學與研究.

[2]張蓉.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知識的滲透. 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3]羅明燕. 論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策略.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篇(4)

“音樂美學是藝術哲學的一個分支,是以研究音樂藝術的美學理論為宗旨的一門基礎性的理論學科。它是把音樂的本質(zhì)與特性,音樂的形式與內(nèi)容,音樂的創(chuàng)作、表演與欣賞,音樂的功能,音樂的美與審美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本文從音樂美學角度出發(fā),以音樂美學中的“音樂的美與審美”原理為視角對當代音樂審美中的多元化進行簡要闡釋,通過音樂美學的理論依據(jù),通過科學的、辯證的的論述,最后證明民族聲樂要發(fā)展必須要走多元化的道路,唯有多元化發(fā)展才是順應歷史發(fā)展的、良性的、可持續(xù)的。

一、 民族聲樂多元化

1、多民族文化決定民族聲樂多元化發(fā)展

民族的差異形成各民族文化、信仰宗教、藝術表現(xiàn)、審美等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也直接的影響了我國民族音樂在音樂文化、表演形式、聲腔、舞蹈、器樂等方面的個性特征。歌唱是民族音樂最廣泛的、最基本的表現(xiàn)方式。

就民族聲樂來說,多民族文化的差異會造成音樂表現(xiàn)的差異,同時也會造成審美上的差異。例如同樣是表現(xiàn)愛情主題的云南白族民歌《小河淌水》與陜北民歌《拉手手》,在文化上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小河淌水》中歌者唱到“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由歌詞可以看出歌曲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的、夢境似的畫面,柔婉的歌聲,深厚的情誼,隨著小河的流水,飄向阿哥所在的地方,歌曲對愛情表達顯得格外怡靜與含蓄。而陜北民歌《拉手手》表現(xiàn)則顯得非常的直接與憨厚,歌中唱到“你要拉我的手,我要親你的口,拉手手,親口口,咱二人疙嶗里走。”這四句與《小河淌水》的含蓄比起來,很可能會很讓人臉紅和產(chǎn)生無盡的遐想,當然其中的差異也就不言而喻了。

2、地域差異決定民族聲樂多元化發(fā)展

我國的面積廣闊,由地域的變化產(chǎn)生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之間由于生活習慣、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響又產(chǎn)生了各種風格迥異的民族歌曲,這些民族歌曲在內(nèi)容、表演、語言、旋律、唱腔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差異。如果將我國的最西點、最東點與最南點用直線連起來就會形成一個三角,再取中心點就會得到四個方位,分別是新疆、黑龍江、海南和陜西。新疆與哈薩克斯坦等國接壤,受到中亞與西歐音樂的影響,新疆的音樂具有異域的風情,例如歌曲《大阪城的姑娘》,音樂為自然小調(diào),節(jié)奏具有哈薩克舞蹈的特征,自然大方的流露出小伙對姑娘的愛慕;黑龍江的《烏蘇里船歌》與《大阪城的姑娘》相比具有很大的差異,《烏蘇里船歌》為傳統(tǒng)的民族五聲調(diào)式,音樂純樸自然,歌聲悠長嘹亮,具有奔放豪邁的北方音樂氣質(zhì);海南位于我國最南端,本土民族黎族的傳統(tǒng)民歌《跳柴歌》具有鮮明的舞蹈節(jié)奏特性,歌聲秀氣、輕盈形象的體現(xiàn)出南國的風土人情;陜西,處于我國中西部,民歌資源豐富,近幾年音樂評論界對陜北民歌的興趣尤為濃重,上文中的《拉手手》就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陜西民歌,這里不再贅述;由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地域的差異必然對民歌的發(fā)展產(chǎn)生多元的的結果。

二、音樂美學視角下的民族聲樂多元化體現(xiàn)

音樂美學的研究范疇比較廣,本文僅從“音樂的美與審美”的角度針對民族聲樂進行闡述。音樂美學中民族聲樂美的形態(tài)主要體現(xiàn)在音樂美、伴奏美、詩詞美三個方面,美是相對于審美而言的,如果沒有審美的話,美就無從存在,下面就結合民族聲樂的美與審美談談民族聲樂多元化。

1、音樂審美評價中時代的、民族的、階級的差異是大量而普遍地存在著的。

同一首歌曲隨著時代的變遷、民族的差異、社會地位的不同在音樂審美上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審美結果。例如《義勇軍進行曲》50年代的時候人們唱起這首歌會,情緒會非常激動,那種隨著戰(zhàn)爭的勝利、國家的建立,幾乎所有人唱到這首歌都會熱淚盈眶,但是隨著時代的推進,今天我們再唱這首歌就只會有厚重、崇敬的感受,這就是時代變遷所造成的審美差異。音樂審美中的民族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的,例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云南白族民歌《小河淌水》與陜北民歌《拉手手》,若把兩個人物形象放在一起,《拉手手》的形象會認為《小河淌水》的的形象過于“娘娘氣”不夠潑辣,反過來《拉手手》的形象太過直接與無理,缺少紳士風度,但將兩手作品放在本民族中則是非常合理的。階級的差異自古以來就存在,“統(tǒng)治階級把反應勞動人民生活和愿望的民間音樂斥為聲,再把維護其統(tǒng)治的雅樂稱之禮樂,”例如劉三姐所唱出的人民心聲,統(tǒng)治階級則認為粗俗、迂腐不合時宜。

2、審美需求中的民族聲樂。

審美需求決定受眾群體。受眾群體對民族聲樂的審美需求是多方位的,例如風格上來說人們會需求戲曲、民族歌曲、通俗歌曲、說唱,表演形式上會喜歡獨唱、表演唱等,當然也可以說人們對民族聲樂的需求是多元的。這種多元性的需求是受民族聲樂多元化的存在、審美上的差異所影響的。

三、音樂美學視角下民族聲樂多元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音樂是美的藝術”,只有是美的音樂其發(fā)展才能源遠流長永不停息。音樂美學給我們指明了民族聲樂發(fā)展的方向,那就是必須要順應時展,創(chuàng)作與表演符合時代審美要求、符合受眾群體價值取向的民族歌曲。眾民族的個性差異決定了多元的價值取向,在民族聲樂多元價值取向的支撐下必然要向多元化進行發(fā)展。民族聲樂要發(fā)展必須要走多元化的道路,唯有多元化發(fā)展才是科學的、良性的、可持續(xù)的。 (作者單位:河南許昌學院)

參考文獻:

篇(5)

一、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必要性

1.新大綱要求所需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隨著社會生活和經(jīng)濟活動日益全球化,跨文化交際日益增多,人們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識以便理解來自不同文化的知識,因此,文化積累比任何時代都豐富和深刻得多。教育部2009年1月頒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對原大綱內(nèi)容做了修訂,修訂后的新大綱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引導學生了解、認識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可見,大綱要求我們有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因此,中職英語教學必須重視跨文化教育,通過英語語言這個載體,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英語文化,體驗中西方文化的異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2.現(xiàn)實交際所需

在英語學習中,學生經(jīng)常會遇到由于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或中西文化的差異,而出現(xiàn)歧義、語用失誤迭出的現(xiàn)象。大家對這兩種現(xiàn)象并不陌生:一是苦讀多年英語的學生碰見英美人士,根本沒有勇氣開口與之攀談,只有“Yes”到底或“No”到底。二是一見老外便激動地說: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going? /How much money do you earn a month? 他們可能只是想打破見面時的尷尬,殊不知這是一些冒犯的問話,侵犯了對方的隱私,會引起對方的反感。這種社交語用失誤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習者缺少目的語文化知識、缺乏跨文化差異意識。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與能力是跨文化交際實踐中所需。所以,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文化導入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以幫助學生減少語用失誤,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與能力的途徑

那么,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滲透跨文化教育,建構中職生應知的跨文化交際的知識、技能,從而形成跨文化意識與能力,筆者就此問題,闡述了一些日常教學中的看法。

1.巧妙利用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文化傳輸?shù)闹髑馈O旅婧喴榻B一下各種課型的文化導入:

(1)詞匯教學

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新大綱要求學生到畢業(yè)時應達到的詞匯量:基礎要求1700w,200phr;較高要求1900w,300phr;拓展2200w,400phr。英語詞匯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因為“語言詞匯是最明顯的承載文化信息的工具”。在日常的詞匯教學中,教師不應只是單純地教給學生詞匯的讀音、本義,而應適時地介紹詞匯的文化意義,重視其文化的影響,特別應重視詞匯的文化差異,因為同一概念的詞在不同的文化下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意義。 如dragon在西方是罪惡的象征,在圣經(jīng)故事中,與上帝作對的惡魔撒旦被稱為the great dragon,如果把一個女人叫a dragon,則表示她很兇狠、令人討厭;但在中國dragon是吉祥的圖騰形象,在歷史上,龍還是皇帝的象征,我們還以“龍的傳人”自稱。教學實踐表明,在詞匯教學中重視文化導入,能使學生不斷地形成跨文化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匯、準確使用詞匯,從而提高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賞力。

(2)聽說教學

中職英語教材中每單元的Listening & Speaking 模塊,是基于語境的對話形式呈現(xiàn)。在情景對話中,英美人士的待人接物、言行舉止、風俗民情自然顯露出來。因此,在聽說教學中,一方面,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理解語言的社會語境:觀察什么場合用什么語體;了解說話人的身份;說話者之間交際的深淺與語體的關系等。而學生通過了解對話中的文化語境,可以體驗到不同的交際氛圍和文化氛圍,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識,掌握正確的交際規(guī)則。另一方面,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總結歸納出英美人士在口頭交際中常涉及話題的語言規(guī)律,尤其是與母語觀點相差較大的,如:說閑聊、說禁忌、論娛樂、說恭維、說謙辭、說請客、說致謝、說消費等,以便消除聽說障礙,使語言更為地道、得體。如A:“You sing very well.”B:“Thank you.”這就是英美人士的恭維觀,他們說話三句不離稱贊語,聽者無須自謙,只須道謝即可。又如見面時聊什么好呢?其實,討論天氣是與英美人交談的一個合適的話題。學生有了這樣的文化差異的認知,便不會出現(xiàn)上述的一些誤會了。

(3)閱讀教學

中職英語教材中各單元都編有Reading & Writing 以及Life & Culture 板塊,旨在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開拓國際視野。這些閱讀材料內(nèi)容涉及到很多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充分體現(xiàn)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的這一重要理念。因此,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不失時機地向?qū)W生傳輸相關的文化知識,引導學生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如閱讀中常出現(xiàn)類似Black Friday(耶穌受難日,復活節(jié)前的星期五)這樣的專有名詞或一些典故和習語,如果學生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就會造成困難。又如:“Food and Drink”文中提到的black tea是中國人的“紅茶”, 這是由于中國人和英國人著眼點不同,同是茶,我們中國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顏色, 故稱“紅茶”,而英國人注意到茶葉本身的顏色是黑的,故稱“black tea”。了解這樣的中西文化差異,學生就不至于把“紅茶”說成red tea了。事實上,閱讀教學堅持文化信息的導入,堅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不僅能較好地消除閱讀理解上的障礙,而且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會膚淺地停留在課文所提供的那點信息,而是向他們開啟了一扇了解異國文化的窗。

2.充分利用課外優(yōu)秀英語教材和讀物

僅靠一套中職英語教材來進行跨文化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程度的差異,向?qū)W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教材以備選用,如《新概念英語》《環(huán)球英語教程》《走遍美國》《初級英語聽力教程》等,通過對這些原汁原味的教材的學習,學生對英美國家的文化才有更深的了解,無形中也加強和培養(yǎng)了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鼓勵學生閱讀一些簡易的文學作品,如《書蟲》。英語專家胡文仲說:文學作品能夠提供最生動、具體、深入、全面的材料,使讀者從中得到對于西方文化有血有肉的了解。讀者的感情與書中的人物融合在一起,親身體會人物的喜、怒、哀、樂,完全進入作者所創(chuàng)造的情境,在不自覺中汲取了文化營養(yǎng)。可見,閱讀優(yōu)秀英語教材和讀物是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3.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突破各種資源的時空限制,使得課程資源的廣泛交流與共享成為可能,給英語學習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網(wǎng)絡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學生則可以合理選擇和有效利用網(wǎng)絡資源,更直觀地感受并比較中西方文化異同,增強跨文化意識與能力,同時使得英語學習更有趣。如涉及到Holidays話題時,學生通過上網(wǎng)查詢可以快捷了解中西方不同的節(jié)日及節(jié)日來歷、主要活動等,感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又如談到學生喜愛的Music這個話題時,學生可上網(wǎng)下載了解各地著名的音樂,如美國搖滾樂、鄉(xiāng)村音樂、非洲音樂、印度音樂等,使自己置身于愉悅的異國文化中。另外,優(yōu)秀的英文影片同樣為學生提供了異國風土人情、地理環(huán)境、歷史人文等豐富翔實的文化信息。

4.積極開辦第二課堂

中職院校完全有條件開辦英語第二課堂,如組織英語角、開設語言與文化講座、舉辦圣誕夜晚會等,讓學生在參與各種活動過程中,真實體驗異國文化氛圍,從而有效地促進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

總之,跨文化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復雜的過程,只要我們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堅持不懈地努力,多渠道、高密度地滲透跨文化教育,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文化積累,就能為今后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編寫組.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辭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篇(6)

開幕式上,國際音樂教育學會主席哈肯(Hakan Lundstrom)、德國波斯坦大學音樂教育系主任揚克(Brigit Jank)、德國布萊梅大學教授克萊南(Gunter Kleinen)分別作了主題發(fā)言。

哈肯發(fā)言的主題是《歌唱的聽覺傳播:一個音樂人類學和音樂教育的共同話題》。他說,音樂人類學和音樂教育是可以相互合作、相互促進的。對于音樂教育而言,學校教育之外的音樂教育傳播往往被形容為非正規(guī)教育,但是正規(guī)音樂教育同樣包括非正規(guī)的音樂傳播。在音樂人類學看來,學習音樂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環(huán)境,音樂傳播是音樂教育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他報告了他于1965年在德國南部的一個研究結果,就習得方式而言,當?shù)氐姆绞娇偸锹犛X的,即口耳相傳。他進一步比較了學校音樂學習和聽覺的音樂習得之間的差異之處:學校音樂學習注重音樂的完美、正確地再現(xiàn)曲目以及學習的有效性。而聽覺的音樂習得注重變奏,注重聽和整體性地感受音樂。他強調(diào)口耳相傳的習得行為和學校音樂學習之間的連續(xù)性,指出了口耳相傳的音樂習得方式置于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

揚克在發(fā)言中首先以波斯坦大學為例介紹了德國音樂教師的培養(yǎng)機制,她說,對于一個專業(yè)的音樂教師而言,音樂學與音樂教育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因此,波斯坦大學設立了一些如何接通理論和實踐的研究課題。揚克還介紹了德國跨文化的音樂教育研究,她說,在德國,有些學生對外來音樂很感興趣,而有些學生是采取排斥態(tài)度的,因此,他們往往邀請一些不同國家的音樂家走進學校,來討論這方面的問題。揚克最后介紹了她主持的一項有關中國音樂在德國學生中的知曉度和德國音樂在中國學生中的知曉度的問卷調(diào)查的研究結果:中國學生對德國音樂有較高的知曉度,德國學生知道很少的中國作曲家、表演藝術家、音樂教育家。

克萊南演講的題目是《音樂教育中我們熟悉的陌生感:不同文化間音樂理解的問題》,他說,文化的發(fā)展有必要對未知文化進行了解,但是不同文化之間往往會感覺到陌生感,彼此之間難以接受,這種體驗不僅表現(xiàn)在外來文化中,在自身文化中也同樣存在。

音樂教育的決策和行動目標離不開哲學的指引,20世紀下半葉,西方哲學研究逐漸由系統(tǒng)論、認識論哲學轉(zhuǎn)向到解釋學哲學,并深刻地影響到當下我國音樂教育的學理思考,亦成為本次論壇的重要專題之一。針對“當代音樂教育哲學”這一論題,共有近20篇論文參與討論。

謝嘉幸以《從“教”到“學”:E-learning改變了音樂教育的重心》一文拉開了這一論題的討論,著重介紹了在多媒體教學技術沖擊下當代中國音樂教育改革所發(fā)生的變化,提出多媒體教學技術極大地促進了音樂教育觀念、方法以及教學內(nèi)容的變革,將音樂教育傳統(tǒng)以“教”為中心的模式,轉(zhuǎn)變成了以“學”為中心的模式。李勁松關注在西方自然科學“簡單性”思維影響下,非西方音樂理解中的關鍵因素――意境、歧義被遮蔽的現(xiàn)象,對音樂教育的簡單性理解展開了批評。范曉峰在論文宣讀中提出,音樂的理解是音樂的存在方式之一,理解依據(jù)兩個條件,一是理解自己的母語文化,二是理解自身文化之外的他文化,理解必須建立在不同的文化屬性上。于曉晶介紹了羅蒂的后哲學文化觀,提出了后哲學文化音樂教育的建構立場。任超平認為音樂教育應該在對審美音樂教育哲學和實踐音樂教育哲學展開批判中吸取合理內(nèi)核,并提出了“創(chuàng)美音樂教育”的設想。管建華介紹了埃利奧特撰寫的《追憶國際音樂教育學會四位名譽會長及對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一些反思》一文的要點,并對文章中包括音樂現(xiàn)代性和后現(xiàn)代性五個方面的反思做了文化和學術背景的分析,認為埃利奧特在文中提出的音樂教育后現(xiàn)代轉(zhuǎn)向,為我們音樂教育的研究及理論的建構提出了新的視角和一種音樂教育理論學術轉(zhuǎn)型的思考。陳培剛提出了“音樂教育亟須加強人文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的命題,提出了音樂教育中培養(yǎng)人文思辨能力的四條路徑。覃江梅介紹了當代音樂教育哲學研究的新進展,認為當代音樂教育哲學的研究已經(jīng)初步顯示出行動、多元、批判、共享的格局。朱玉江對“作為審美的音樂教育和作為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音樂教育”做了哲學分析,認為作為美育的音樂教育對確立20世紀以來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帶來了人文知識的遮蔽和對話的缺失等問題。尚建科對韋恩?D.鮑曼的《音樂的哲學視野》一書進行了述評,認為鮑曼音樂教育哲學思想建立在對“音樂意義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審美音樂教育哲學確定性話語的解構”以及“實現(xiàn)音樂教育哲學‘從審美到實踐的跨越’”的認識和反思上。董云從“生態(tài)觀”的教育解析音樂教育,提出生態(tài)觀視野下的音樂教育應實現(xiàn)三個轉(zhuǎn)向,即回歸生活世界的意義、音樂能力與人文素質(zhì)整合發(fā)展、走向體驗的音樂教育。

隨著世界文化多元化發(fā)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已成為當代音樂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在這一行動策略中,音樂人類學是其重要的理論源泉。本次論壇上,“音樂人類學與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成了近三十位來自海內(nèi)外學者的共同話題。

來自芬蘭的尤卡(Jukka louhivari)認為: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主要目的就是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容忍,促進人們進一步了解本民族文化。在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作曲、來自加拿大的馬丁(Jeffrey Martin)則提出,當代音樂教育哲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創(chuàng)造性,音樂教育的價值不僅體現(xiàn)在現(xiàn)時的學習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往后的生活是否有作用。來自巴西的麗娜(Liane)報告了四個有關正規(guī)與非正規(guī)環(huán)境下學習音樂的案例,認為在非正規(guī)場所學習的人對學校音樂教育缺乏興趣,這與學習的價值觀取向有一定的聯(lián)系。新加坡教育部的徐志剛報告了一項“新加坡青少年學習音樂以及其他學科動機之比較”的研究,這個研究報告凸顯了新加坡青少年學習音樂的消極態(tài)度,比起其他學科,一般學生不太重視校內(nèi)音樂課。臺灣南華大學的周純一介紹了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的辦學情況,重點報告了該系的課程設置和策略,以及“中國雅樂團”的建設情況和“重建禮樂文明”的教學理想。香港中文大學的于少華和蔡燦煌分別就“中國音樂研究的‘話語權’”和“應用民族音樂學”作了較為詳盡的闡釋。于少華認為,在中國音樂研究領域,大量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僅流傳于國內(nèi),真正的跨國對話、交流與互動仍有待推動及發(fā)展。蔡燦煌分析了應用民族音樂學形成的背景、目的和本質(zhì),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厘清應用民族音樂學在當今學界、華人社會與普世價值上所面臨的不同挑戰(zhàn)與定位。洛秦介紹了上海音樂學院“世界音樂概論”的課程標準,他認為,世界音樂不僅是社會文化知識的接受和賞析,更是對音樂文化概念的重新評價和認識。劉勇在報告中提出,音樂教育實際上有不同的領域,首先應該分清這些領域,而后再去研究不同領域的具體問題和具體策略。張玉臻、雷達的報告以印度音樂為視角。張玉臻介紹了印度傳統(tǒng)音樂教育中的師徒傳承,她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印度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傳承模式。雷達研究了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特奧多爾(Gustav Holst Theodor)音樂創(chuàng)作的印度文化觀,評價了印度文化對英國及歐洲大陸產(chǎn)生的影響。楊曦帆提出培養(yǎng)多元文化的音樂視野需要“現(xiàn)場體驗的實踐”的問題,盡管今天的課堂也在提出文化多元化,但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未能脫離窠臼。劉詠蓮介紹和引述了約翰?布萊金在有關舞蹈人類學方面研究的基本觀點與主要內(nèi)容,并評述了對英國舞蹈人類學研究的推動作用和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王曉俊認為近百年中國民族樂器演奏教學存在深度隱憂,如技術對文化傳統(tǒng)的遺棄等。張巨斌分析了中西音樂織體結構相異的社會學原因,提出音樂教師教育應加強社會學內(nèi)容。周鐘提出宗教學認知在世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世界音樂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宗教學認知。楊殿斛通過個案調(diào)查,指出了當下音樂教師培養(yǎng)過剩與錄用有限之間的矛盾。苗金海以內(nèi)蒙古少數(shù)民族音樂學校教育作為個案,探索了藝術院校傳承音樂文化遺產(chǎn)的新模式。張應華報告了我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教育傳承調(diào)查與研究的課題,重點對我國當代少數(shù)民族音樂教育傳承的課程策略進行了評述與反思。

篇(7)

一、語言、文化與翻譯

翻譯是運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內(nèi)容和意義準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而傳統(tǒng)的翻譯觀往往將翻譯局限于語句結構的簡單轉(zhuǎn)換,忽視了翻譯是跨文化信息交流與交換的本質(zhì)。Juri Loman指出“沒有一種語言不是植根于某種具體的文化之中的,也沒有一種文化不是以某種自然語言的結構為中心的。’,tl]這說明語言是文化的產(chǎn)物,又是文化的載體,它深刻地反映出使用該語言的民族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所獲得的智慧與經(jīng)驗。語言的使用必須要體現(xiàn)出鮮明的民族文化個性。因此,我們在進行翻譯時,應從跨文化的視角,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異,避免翻譯信息的走失,確保譯文的原汁原味。

在翻譯的過程中,僅僅掌握一些語音、詞匯和語法知識是完全不夠的,畢竟我們所翻譯的內(nèi)容并不是語言符號本身,而是它們所承載的文化。文化很復雜,主要包含群體成員共享的知識、信仰、道德、風俗等。而翻譯過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是蘊含在語言層面的小文化,即一些詞語、慣用法等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而這些都是可譯的。刀良好的雙語(母語和第二外語)文化修養(yǎng)和綜合知識功底會幫助我們譯出好的作品。因此,在翻譯教學中恰當?shù)匾宋幕蛩兀幸獾嘏囵B(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有助于學生克服文化障礙,實現(xiàn)語言間的順利轉(zhuǎn)換。

二、文化差異與翻譯

中西間的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這種差異體現(xiàn)在語言的各個方面。比如,中國人重寫輕說,主張慎言;而以柏拉圖為代表的西方人卻主張雄辯、暢言;中國人提倡中庸之道,表達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卻推崇直截了當,清晰明了。因此,中西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翻譯的障礙是不容忽視的,這種差異往往會導致翻譯信息的失真和走失。

1.地域文化差異

地域文化是指在地理、環(huán)境、氣候作用下而形成的文化。莎士比亞有一著名的詩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 s day? 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莎士比亞有把自己的情人比做美麗的夏日,我們?nèi)绻麖闹袊幕霭l(fā),將很難理解這樣的柔情。由于英國屬于高緯度國家,夏季的平均氣溫也只在20度左右,正是涼風習習,好不浪漫的時節(jié),因此,這樣的比喻也就是情理中的了。此外,南北半球的差異,也會影響到人們對環(huán)境的認知。在中國,河水東南流,所以就有“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詩句,而西方河水一般是向西北流人大海,那么漢詩“功名富貴若常在,漢水亦應西北流”的英譯就要考慮到地域文化的差異了。對“西北流”可以做變通處理,譯為"backwards”就解決了雙方的理解難題了。

2.宗教文化差異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深受儒家、道教和佛教的影響,形成了我國頗具特色的語言表達方式。譬如,“佛法無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得道升天”。而西方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創(chuàng)世之說。《圣經(jīng)》極大影響了西方語言,“aspoor as a church mouse"(家徒四壁),"Judas’ kiss"(死亡之吻)。當處理這些帶有濃厚文化色彩的詞匯時,簡單的直譯是不夠的,一定要結合相應的文化典故加以意譯。那么,從宗教文化角度出發(fā),把佛教用語“阿彌托佛”譯為基督教中的“God bless you!”則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

3.風俗差異

最為典型的是針對“龍”的文化內(nèi)涵上,中西之間產(chǎn)生了很大的分歧。在中國,龍被視為神物,我們?yōu)槭驱埖膫魅硕院馈9庞旋埮邸堫佉徽f,而現(xiàn)今我們又用“龍飛鳳舞”、“生龍活虎”來形容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而在怪經(jīng)》當中,龍(the Great Dragon)代表了黑暗勢力,那么如把“望子成龍”死譯為“expecting one’ s child to be adragon"則完全喪失了語言背后文化的意象。因此,出于跨文化交際的需要,把“龍”譯為“Loog”而非“dragon" 。同樣,對于一些英語詞匯的翻譯也應兼顧到中國文化。比如LANCOME蘭翹、Ardor雅黛、VICHY薇姿、Avon雅芳等諸多國外品牌譯名采用了“芳”、“黛”、“雅”、“姿”等漢字,迎合中國人的審美情趣。

三、將文化意識引入翻譯教學

我國著名的翻譯家王佐良先生曾說“不了解語言當中的文化,誰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而對于翻譯教學而言,目的并非在于教會學生進行簡單的文字轉(zhuǎn)換,而在于幫助他們掌握一定的翻譯規(guī)律和技巧,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形成正確的翻譯思維,從而實現(xiàn)語言間“保真”轉(zhuǎn)換。因此,文化原則在翻譯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加強學生母語文化素養(yǎng)

恩格斯曾說“只有將母語同其他語言對比時,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所學的語言。”深厚的母語文化功底會大大提高學生對外國語的理解力。在翻譯過程中,學生總會以母語為參照對另一種語言進行理解與比對。對母語文化深刻的理解,也會幫助學生對文化差異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理性的認識,進而實現(xiàn)兩種語言之間的真正交流。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對于真正好的翻譯,熟悉文化甚至比掌握語言更為重要。

2.增加學生文化信息量的攝入

篇(8)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7)04-0103-03

一直以來,翻譯都是一項類似文學的活動,在翻譯中會有創(chuàng)作和譯者的思想在其中,而翻譯比喻的使用,正體現(xiàn)了翻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長久以來,翻譯活動的參與者常常會運用各式各樣的比喻來描述翻譯,使得眾多枯燥難懂的翻譯理論能以生動活潑的形象示人。雖然我們對翻譯比喻已經(jīng)較為熟悉,也常常在論文以及各類講座中地談論以及使用它,然而,卻鮮有人研究中西方翻譯比喻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以及有些翻譯比喻中所隱藏的翻譯活動中各參與者之間的關系,人們對于翻譯比喻的認識,常常只是停留在表層上,未能系統(tǒng)深層的挖掘其背后的知識。19世紀70年代后,傳統(tǒng)的翻譯研究出現(xiàn)了諸如結構主義、解構主義以及女權主義等理論分支,而美國學者勞瑞?張伯倫就是女權主義翻譯理論這一分支的代表人物。她早1988年的《性別與翻譯的隱喻含義》一文,就從女權主義的角度分析了翻譯理論中一些涉及女性的翻譯比喻以及隱喻。在中國,站在翻譯比喻研究最前沿的是香港浸會大學的譚載喜教授,其著眼點在于梳理發(fā)掘各種翻譯比喻,進一步發(fā)掘和領悟翻譯實踐和翻譯理論的質(zhì)意義之所在。本文通過分析中西方翻譯比喻的實例,運用分析比較的方法對中西方翻譯研究中出現(xiàn)過的典型、為人熟知的翻譯比喻進行全面掃描,進而分析出中西方翻譯比喻所隱含的不同文化內(nèi)涵差異,以及所體現(xiàn)的翻譯活動中各參與者之間的關系。

一、翻譯比喻的定義

所謂“翻譯比喻”就是關于翻譯的比喻,是指翻譯或者把翻譯比作另外一類事物(譚載喜,2006)。如較為有名的法國學者梅內(nèi)將譯文比喻為“不忠實的美人”,德萊頓將譯者比作“原文的奴隸”,等等。翻譯比喻以類比和形象的手段來界定翻譯活動中的各種理論意義,其功能以及效果往往要好于平鋪直敘的枯燥乏味的解釋,可使理論更為形象、更易理解。

二、中西方翻譯比喻的文化內(nèi)涵及差異

各式各樣的翻譯比喻,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也反映著創(chuàng)造者與應用者的聰慧以及母語文化的詩學體現(xiàn)。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有異彩紛呈的文學想象力,也有文學背后所體現(xiàn)的獨特的人文社會情懷。不同時期的翻譯比喻體現(xiàn)了不同時期的社會背景以及中國特有的文化特點。

公元5世紀的鳩摩羅什,是佛經(jīng)翻譯的大家之一,他就提出“有似嚼飯與人,非徒失味,乃令嘔穢也”,認為翻譯工作恰如嚼飯喂人(馮友蘭,2013),道安則在《比丘大戒序》中將翻譯喻為“葡萄酒之被水”,錢鐘書認為“翻譯猶如沸水煮過的楊梅”(錢鐘書,1984)。這幾處翻譯比喻表明“民以食為天”的思想在中華文化中根深蒂固,諸如鳩摩羅什、道安以及錢鐘書等翻譯家們也不免用最為熟知的東西來比喻翻譯。

中國自古就是以農(nóng)業(yè)為本的國家,古代的經(jīng)濟也是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千百年來形成了“上農(nóng)”的思想。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王科一先生就有:“拿種子的譬喻來說,雖然‘桔逾淮北而為枳’,但畢竟不會變?yōu)樘O果、柿、梨,要緊的是不能蕃殖謬種,易言之,譯詩的起碼的,但也是首要額要求,是傳達原作的境界,要入神,這也可以說是譯詩的‘極致’。”(王科一,1962)

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藝術領域的繪畫等都也漸入翻譯家們的知識體系中。而中國水墨丹青又與西方寫實的素描油畫大不相同,它更多的是講求神似寫意,讓人們更多地領會畫面中所蘊含的的委婉意義;西方的繪畫則是強調(diào)寫實,更注重光線與角度,讓人一目了然。我國的翻譯理論研究起步較晚,除了借鑒西方的翻譯理論外,中國的翻譯家們也會結合自己的翻譯實踐以及自身文化,提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翻譯理論。如傅雷先生在翻譯《高老頭》時就曾總結出:“以效果而論,翻譯應當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認為翻譯如畫中國國畫,譯作應是寫意,力求能傳達所畫事物的意境,不必一一“臨摹”。傅雷的藝術造詣極為深厚,對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各個領域都有涉獵,同時他還是出色的藝術評論家。他從自己所熟識的藝術領域的專業(yè)出發(fā),結合中國繪畫與西方寫實繪畫的不同之處,完善“寫意”之說,形成“神似”之理論。我國大文學家錢鐘書則認為:“翻譯正如用琵琶,古箏,方響奏雅樂,節(jié)拍雖同,而音韻乖矣。”翻譯如奏樂,不同的樂器奏同一樂曲,聽者所聽到的感覺不同。翻譯也如此,不同的譯者翻譯同一譯作,定然不同,譯作也會帶有譯者的風格。以翻譯中國古典詩詞見長的許淵沖先生則提出“三美”理論,即“意美”、“音美”以及“形美”,他結合古典詩詞的音律、寫意等特點創(chuàng)造了譯作應超越原作的理論。

西方文明雖不及中華文明年代久遠,但文化特點獨特,如獨特的天主教及基督教宗教文化、與中國不同的圖騰文化等。同時,西方文明到近代開始飛速發(fā)展,逐漸形成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文明格局。這其中翻譯理論也產(chǎn)生了很多學派與分支,推動了翻譯理論的發(fā)展。英國19世紀杰出的翻譯家菲茨杰拉德在翻譯《魯拜集》時總結:“活犬勝死獅。”認為譯作雖然不能面面俱到地將原作呈現(xiàn)出來,但是譯作注入了譯者較為新鮮的思想,是鮮活的。

19世紀70年代后,翻譯理論蓬勃發(fā)展,興起了許多分支,研究也更加深入,女權主義翻譯理論就是其中之一。而該學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國學者張伯倫,在其《性別與翻譯的隱喻含義》一文中,對翻譯理論中最為有名的隱喻“不忠的美人”進行了分析。梅納日認為,翻譯的忠實與婚姻的忠實有著很大的相似點:譯文像婚姻中的女方,而原文則是婚姻中的男方,婚姻中女人應對男人忠實。翻譯也如此,譯作應忠實于原文。張伯倫認為該理論是在貶低女性的社會地位,認為譯作不必完全忠實于原作,因為還要考慮到譯作和原作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差異。

此外,西方的奴隸社會歷史比較漫長,所以奴隸社會在西方的文學藝術等領域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例如17世o英國的翻譯家德萊頓說:“(譯者)都是奴隸,都在為別人干苦力,辛勤地打理著葡萄園,但是最后釀出的美酒卻是歸主人(原作者)所有。如果翻譯得不盡如人意,我們便成了眾矢之的;如果翻譯成功了,這卻是我們應盡職責,沒人稱贊半句。”這說明在當時社會,譯者遠不及作者的作用大,這段話多少有為譯者“喊冤”的意味。同時可以窺到,奴隸社會對德萊頓等翻譯家們的影響。

三、翻譯比喻中的各要素關系

在很多翻譯比喻中,有些是探討翻譯活動中涉及的各要素的關系的,即原作和譯作的關系、作者和譯者的關系等。此外,還有許多學者將研究的重點放在翻譯的過程中,所以也會有很多有關翻譯過程的翻譯比喻。現(xiàn)對這幾種關系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翻譯與譯作的關系

德國翻譯家施奈特格爾認為:“藝術翻譯是一種拼死拼活的決斗。”這表明翻譯是一場很艱苦的斗爭,需要譯者與原文進行斗爭。法國的德里達認為:“翻譯的過程是處女膜破裂的過程,是對原作的粗暴進入。”他認為翻譯的過程就是將原作進行解構,融入譯者自己的文化背景及知識體系,因而,譯作不完全等同于原作。此外英國的蘇珊?巴斯奈特認為,翻譯過程像婚姻一般,“理想的翻譯可以看做是兩種不同文本間的美滿婚姻,它將兩者領到一起,和諧共處,同甘共苦”。認為翻譯過程是將原作和譯作想結合,以達到一個圓滿和諧的效果。此外,巴西的一些翻譯家對翻譯有一個奇特的比喻,他們將翻譯者描繪成一個“同類相食者”(cannibal)的形象:翻譯者將原文“吞下去”,然后“吐出來”(創(chuàng)造出一個全新的東西來),這個比喻展示了一種對翻譯本質(zhì)認識的觀念性變化,即吸收、內(nèi)化、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

(二)原作與譯作的關系

法國17世紀的翻譯家梅納日就曾經(jīng)針對原作與譯作的關系提出了著名的翻譯比喻:“美而不忠實的女人。”(Les belles infidèles)認為無論譯文譯得如何成功,也不可能蓋過原文的“風頭”。他認為要注重研究原作與譯作的關系。德國學者本雅明認為“譯文是原文的來生”,即在經(jīng)譯者加入了自己的思想以及對原文的感悟后,譯文會比原文更為豐滿。此外,美國學者讓?帕里斯則認為:“成功的譯作不是原作的兒子,而是原作的兄弟,因為譯作和原作都始自先驗的思想,這種先驗的思想就是作品無形的父親。”他認為原作與譯作“出自同宗”,是“兄弟關系”,他們同出于“先驗主義”,是憑譯者和作者以直覺感覺而行文的“父親”。譯作與原作的關系一直是翻譯領域較為有爭議的話題。傳統(tǒng)的翻譯理論中,譯作是原作的重生,應在思想內(nèi)容、文章風格等方面接近并忠實于原作。但在實際翻譯的過程中,譯文無法在思想與風格方面與原文完全保持一致。所以,就譯作與原作的關系來講,它們之間應存在明顯的差異性。

(三)作者與譯者的關系

古希臘學者菲洛認為“譯者是作者的代言人”,譯者就是作者委托的“”,就是作者第二,菲洛用生動的語言指出了譯者和原語作者的關系。另外,加拿大的女權主義者謝麗?西蒙認為:“譯者和女人在它們各自的階層上都是弱者,譯者是作者侍女,女人則比男人低下。”她從女權主義的觀點出發(fā),認為譯者在整個翻譯活動中的地位遠比不上作者。除此之外,翻譯理論中還有一個更為著名的翻譯比喻,即17世紀英國的翻譯家德萊頓所提出來的“(譯者)都是奴隸,都在為別人干苦力,辛勤地打理著葡萄園,但是最后釀出的美酒卻是歸主人(原作者)所有。如果有時翻譯得不盡如人意,我們便成了眾矢之的;但如果翻譯得成功了,這卻是我們應盡職責,沒人稱贊半句。”這是“譯者地位不如作者地位高”的觀點支持者。當然,無論翻譯理論家們對于作者和譯者的地位孰高孰低持何種觀點,譯者和作者作為翻譯活動中最為重要的兩個因素,也一直是翻譯理論家們的主要研究點。

翻譯比喻是描述翻譯活動的一個獨特手段,也是翻譯文化中一個生動有趣的研究點,同時也是更好更全面的認識翻譯活動的一個很好的渠道。通過翻譯比喻,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翻譯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涉及多種學科――文學、社會學以及倫理學等領域的活動,關于翻譯比喻的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可以成為跨學科研究翻譯學的一個新穎的研究視角。研究翻譯比喻不僅有助于業(yè)界增進對翻譯本質(zhì)的認識,同時也對翻譯學學科領域的擴大和充實具有獨特意義。

參考文獻:

〔1〕Lori Chamberlain, Gender and the Metaphorics of Translation. [A]. In Lawrence Venuti (C).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s[C]. L ond 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37.

〔2〕Sherry Simon,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 ledge,1996.59.

〔3〕傅雷.《高老頭》重譯本序[A].1951翻譯研究論文集(1949C1983)[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4.80-81.

〔4〕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4.

〔5〕錢鐘書.林紓的翻譯[A].1979翻譯研究論文集(1949-1983)[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4.267-295.

篇(9)

一、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重要性

語言與文化的相關研究由來已久。英語論文 作為語言的載體,文化始終在英語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近年來,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研究十分活躍,大多集中在理論研究上。胡文仲(1997)為跨文化交際提供了研究方向,建議從詞匯、語篇結構、文體特點、語用規(guī)則、講話順序等九個方面進行研究分析;何自然(1997) 就英語學習中出現(xiàn)的“離格”現(xiàn)象進行了細致科學的分析,提出語言教育者應對此予以寬容。以上學者從不同研究視角向我們展示了中西文化的差異以及這種種差異在語言教學中反映。還有一批資深英語教師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分析了影響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文化因素,其關鍵在于不理解兩種文化在語用方面的差異,只從語言本身出發(fā)自然在使用時不知所措。北京大學的高一虹教授將語言文化的研究又推進了一大步,在她著名的《語言文化差異的認識與超越》一書中,不僅向我們展示了語義、語法、語篇、語用、體態(tài)語和語言態(tài)度層面的文化差異,還倡導各方學者應該在此基礎上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本質(zhì)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不僅要了解、接受、欣賞這樣的差異,在頭腦中首先建立逐漸清晰的文化定型,再在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中,產(chǎn)生批判性思維,最終實現(xiàn)文化超越(高一虹,2000) 。眾多學者的理論研究引起我對常規(guī)課堂教學的反思。誠然,我們完全可以借助我們已經(jīng)為英語專業(yè)學生開設的文化必修課程(英美文化概況、中西文化對比等等) 來促進學生對文化主題的認識,提高他們的文化差異意識。然而,更重要的是應該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不知不覺感受到文化之間的差異并通過對不同文化的了解促進他們的英語學習,同時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跨文化交際的能力。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開始嘗試在課堂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把文化和所涉及的教學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在獲得語言知識的同時,加深他們對于文化差異的認識,增強語感,培養(yǎng)他們應用語言的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增強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在教學大綱中增加文化內(nèi)涵、制定文化教學目標之外,我還設計了任務型的教學任務來實現(xiàn)這些目標,并分析了活動實施后的效果以及對未來教學的啟示。

二、文化目標的制訂與實現(xiàn)目標的途經(jīng)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都會觀察到很多學生和外國人交流時產(chǎn)生的交際障礙以及隨之出現(xiàn)的尷尬場面。(胡文仲,1994) 比如一次下課后在樓道碰巧聽見一名我班學生(大二) 和外教的對話:

外教:Hey , Lucia , you look so pretty in the blue scarf !

學生:Thank you. My friend bought it for me from Shanghai . Do you like it ?

外教:Oh , yeah. I like it .

學生:Well , if you like , I can ask my friend to buy one for you.

看到外教臉上詫異的表情,我深深感到我們的教學中太欠缺文化意識的引導和輸入,從而導致學生在交際過程中產(chǎn)生這樣問題。Seelye 在著名的“Teaching Culture , Strategies f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書中討論了在第二語言教學中融入文化指導的意義和方法。他們提出了六個與此相關的具體目標:

Generating student interests ;

Probing the relevance of social variables ( age ,sex , social class , religion , race , or ethnicity) ;

Exploring the connotations or reactions of the target culture ;

Exploring the situational variables and conventions that shape behavior ,

Understanding that people act the way they do because they are using options of behavior allowed by society ;

How to evaluate a generalization about a culture in terms of the evidence that sustains it . (Seelye , 1997)

借助于這六個基本目標,從專業(yè)英語教學的實際出發(fā),針對我觀察到的學生在語言交際中的問題,我制定了適合英語專業(yè)二年級學生的文化教學目標,涉及到了西方文化的多個層面。同時,我還設計了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可以在課堂上實施的文化活動來實現(xiàn)這些目標,希望能通過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對西方文化有一定的認識,還要讓他們明確中西文化觀念上的明顯差異,以盡量避免在語用過程中應用不當?shù)腻e誤。

目標一: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熟悉英語國家的地理特征。

在日常教學中,有不少課文涉及到國外的某些著名城市,旅游景點等等。我發(fā)現(xiàn)對于這些地方的地理方位及特點等知識的欠缺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有時即便是理解了,在運用時也不恰當。在這類課文的教學中,我鼓勵學生查閱各種資料,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一些相關的圖片等資料,然后設計以“旅游“為主題的交際活動(如“在紐約帶團”) ,讓學生分組在布置成各旅游景點的教室中進行“旅游”,各個“景點”還分別指定了“導游”給大家介紹該地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風土人情。

目標二:設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

國家不同的行為方式,體會不同的人文環(huán)境中人們的價值觀,預測他們對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并學會解決文化交際沖突的辦法。

在教學中我常常發(fā)現(xiàn)學生對英語國家人們的行為方式,價值觀不夠了解。體現(xiàn)在做活動的時候,總是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在虛構英語環(huán)境中模仿本族人處理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弊端,我設計了兩種教學活動:一種是引導學生在閱讀有關書籍,觀看英文影視的基礎上,幫助他們了解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另一種是在此基礎上,以編演短劇的方式讓學生把了解到的文化差異表現(xiàn)出來,比如編排一些體現(xiàn)文化沖突的小故事(見“示例一”) 。

目標三:設計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英語詞句中的文化內(nèi)涵的認識。

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選取了一個學生非常喜歡的話題:英文歌曲。學生通常都喜歡唱英文歌,可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對歌曲并不很理解,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們并不清楚歌曲所表現(xiàn)的文化內(nèi)涵。于是我就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精選一首英文歌曲和一首中文歌曲,設計有關的課堂活動啟發(fā)學生在理解字面意義的基礎上,挖掘歌詞中隱藏的中美文化內(nèi)涵,然后進行對比,從歌詞的角度領悟不同文化所體現(xiàn)的不同的價值觀(見“示例二”) 。

目標四:設計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興趣。

Brown (1986) 指出:一個成功的語言學習者應該是一名成功的文化學習者。要幫助學生達到這一目的,英語教師必須首先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興趣。碩士論文 我采取的方法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使他們有機會接觸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切身感受外國人對事物不同的看法,在交流中加深彼此的了解。我利用曾在美國教授中文的便利條件,邀請一些在中國學習中文的留學生來和學生們座談,一起參加課堂文化活動。這種方式極大地促進了英語文化教學。

目標五:設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結構。

我們的一些教學內(nèi)容涉及到英美國家的社會的各個層面,如法律、商業(yè)、教育、宗教等等。我?guī)椭鷮W生查閱有關資料并結合影視手段使學生對這些社會結構有一定的直觀認識,在此基礎上,設計辯論等課堂活動讓學生討論中國在這些社會層面的不同特點,從而加深學生對英美社會的認識,并布置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寫出對他們觸動最深的中外不同的社會現(xiàn)象。此外,還鼓勵學生排演課本劇展示課文中出現(xiàn)的“美國陪審團”的操作規(guī)程,讓學生們“自設法庭”模仿解決一個刑事案例,以此了解西方法律的相關知識。

目標六:設計教學活動促使學生探討并理解英語國家的教育觀。

毫無疑問,作為各類文化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不可忽視的教學內(nèi)容。基于中外不同的教育體制和教育思想,我以小測驗的形式(見附錄一) 把這些差異展示給學生,然后啟發(fā)他們思考不同的教育思想所帶來的不同的教育效果,鼓勵他們探討各方面利弊,從而比較深刻地理解英美國家的教育觀。啟發(fā)學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產(chǎn)生的不同教育結果。

三、任務型的文化教學活動示例分析

如上所述,對于每個文化教學目標都有與教學活動直接相關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下面將選取與“目標二”和“目標三”對應的教學活動加以分析,體現(xiàn)目標實現(xiàn)的具體過程。

示例一

目標二:設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國家不同的行為方式,體會不同文化環(huán)境中人們的價值觀,預測他們對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并學會解決文化交際沖突的辦法。

有效活動設計:如何解決交際中出現(xiàn)的文化沖突。

活動介紹

人與人交往的方式因文化而異。兩個不同民

族的人在交流中很容易產(chǎn)生誤解。這個活動的目

的就是在某些特定的場景下幫助學生了解美國人

與人交往時的習慣和原則。美國人自主意識很

強,他們樂于尊重他人的意愿,即便是在待客之

時;而中國人熱情好客,總是盡其所能地接待客

人。醫(yī)學論文 此外,中國人總是情愿為朋友做事,將之視為

交友之道;而美國人卻認為,如果過份熱情幫助朋

友做本是他們份內(nèi)的事,會使朋友誤解為別人在

懷疑他們的辦事能力。這些文化觀念上的差異特

別容易引起文化沖突,我因此設計了兩個相關場

景促使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文化差異并思考如何避免這

樣的沖突。

活動目的

1. 使學生了解美國人的待客方式。

2. 讓學生比較中美兩國不同的待客方式。

3. 使學生了解并體會美國人與朋友交往時

對朋友自主性的重視。

4. 幫助學生了解在跨文化交際中應注意的一些文化差異。

活動步驟

1. 將活動指示頁發(fā)給學生,讓他們先獨立完成任務。

2. 將學生分成4 - 5 組,討論短文場景,交流對問題的看法。

3. 引導學生討論兩則事例中的文化主題,總結不同國家在交友方面的差異。

4. 鼓勵學生集思廣益,找出解決文化沖突的辦法。

5. 讓各組修改故事細節(jié),使之符合各國文化習慣。

6. 各組匯報討論結果,全班交流。

活動指示頁.

Task sheet 1

Read the following situation and then choose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s below. More than one answer is possible.

Why Not Let Me Serve Myself ?

Doreen , an American teacher who was working in a college in Beijing was invited to one of her Chinese colleagues’home to have dinner. In the dinner , the hostess frequently urged Doreen to eat more and drink more. Sometimes the hostess stood up and used a pair of ”public”chopstick to pick up all kinds of food to put in the guest’s plate. Gradually , Doreen felt bad because she actually couldn’t eat that much and some of the food she didn’t like at all ! Then she said politely , ”Thank you , I can serve myself. ”But the Chinese hostess never stopped. Doreen was confused and didn’t know why.

1. Why did the hostess frequently put food into her guest’s plate ?

She wanted her to eat in order to get some compliments about her cooking.

She wanted to show her hospitality in such common way as most Chinese do.

She didn’t want to see any food left .

She wanted to be polite by providing as much as

she could as a hostess.

2. Why was Doreen confused and felt uneasy ?

She hated some food in her plate.

She expected the hostess to let her serve herself .

She wanted to choose the food by herself .

She didn’t like the food the hostess cooked.

活動指示頁2

Task sheet 2

Read the following situation and then choose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s below. More than one answer is possible.

I Can Manage it Myself !

Sophia , a new foreign teacher in a college of Beijing , just finished marking of her students’final

paper. She was expected to fill in students’scores on another piece of paper provided by Chen , the department secretary , whom she had already been very familiar with. When she got to the office to ask for the sheet of paper to fill in the scores , there were many people there so she put the students’test paper on Chen’s table and decided to come over later. She met another American teach in the corridor and they talked for 10 minutes. And when she came back to the office , Chen smiled at her and said , ”O(jiān)h , Sophia , don’t worry , I have helped you fill in the students’scores here and you needn’t do that . You can go home now. ”Sophia felt not happy at all and she didn’t understand why Chen had done what was supposed to be her job.

1.Why was Sophia unhappy ?

A.Because Chen didn’t do it perfectly.

B.Because Chen did that without her permission.

C.Because she could do it herself and Chen’sbehavior may imply her incapability of her job.

C.Because Chen was not her friend.

2.Why did Chen do that for Sophia ?

A.Because she thought they were friends and she should help her with such a little thing.

B.Because she liked Sophia very much.

C.Because she had nothing to do at that moment .

D.Because she felt obliged to help friends when she could.

任務參考答案: Task 1 : 1. B , D 2. B , CTask 2 : 1. C 2. A , D

示例2

目標三:設計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英語詞句中的文化內(nèi)涵的認識。

有效活動設計:通過對中英文流行歌曲的歌詞的分析探究不同的價值觀。

活動介紹

不少中國學生喜歡美國流行歌曲。可當我問他們?yōu)槭裁聪矚g這些歌曲時發(fā)現(xiàn)他們并不太理解大部分歌曲所要表達的文化內(nèi)容。誠然,作為音樂欣賞,對歌詞的鑒賞也許并不很重要,然而同樣作為音樂愛好者,我認為理解外語歌曲的深刻內(nèi)涵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欣賞水平,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收獲。尤其作為英語學習者,從歌詞中挖掘文化內(nèi)涵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不同國家的流行歌曲往往傳達著不同的文化氛圍和價值觀。利用學生們喜歡的歌曲啟發(fā)他們思考這些問題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活動目的

1. 讓學生欣賞他們喜歡的中英文流行歌曲。

2. 使學生了解不同國家歌曲的主題。

3. 幫助學生領會歌詞所表達的不同生活價值觀。

4. 啟發(fā)學生對比歌詞中傳達的中美文化的內(nèi)涵:中國文化中團體精神和美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

活動輔助材料和手段: 兩首錄制好的中文和英文歌:羅大佑的“黃色的臉”和Mariah Carey 的“Hero”。質(zhì)量良好的放錄機。

活動步驟

1. 將學生分成3 - 4 組。

2. 播放Mariah Carey 的“Hero”,讓學生盡量寫下他們聽到的詞句。

3. 再次播放“Hero”,讓學生分組討論歌曲的內(nèi)容,然后各組向全班報告討論結果。

4. 播放兩遍羅大佑的“黃色的臉”,讓學生分組重復以上步驟。

5. 把準備好的歌詞發(fā)給學生,提醒學生注意畫線詞句,再次討論歌詞內(nèi)容。

6. 發(fā)給學生活動指示頁,讓他們討論上面所提問題。

7. 再次播放兩首歌曲,要求學生討論出歌詞中所包含的文化意義。

8. 各組總結討論結果,全班進行交流。 活動指示頁

Read the questions below concerning the two songs you are listening and then discuss your answers in groups .

What are the themes of the two songs ? Whatdifferences have you found in these two songs ?

What do the words underlined mean to you ?

What different cultural values are showed there ?

What kind of the value do American people have ? How is it different from Chinese value showed

in“YELLOW FACES”? How do you think of thevalues ?Do you agree ?Why or why not ?

歌詞頁

HERO

There’s a hero

If you look inside your heart

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Of what you are

There’s an answer

If you reach into your soul

And the sorrow that you know

Will melt away

And then a hero comes along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And you cast your fears aside

And you know you can survive

So when you feel like hope is gone

Look inside you and be strong

And you’ll finally see the truth

That a hero lies in you

It’s a long road

黃色臉孔

詞曲:羅大佑

眼睛內(nèi)的心上的人飄的云

眼睛看的心情的人飄的云

HEI TUMBA LA LE TUMBA HEI HEI TUMBA TUMBA

LA LE TUMBA HEI

HEI TUMBA HEI TUMBA TUMBA TUMBA LA LE HO

一樣的手, 一樣的血,

一樣在艷陽普照下點點生存

假如你張開的雙眼

給我一點心照的諾言

給一張風吹雨淋后依然黃色的臉

眼睛內(nèi)的心上的人飄的云

眼睛看的心心上人飄的云

聽說那是一個相同的夢

聽說那是一個相同的心

文化教學實踐活動效果分析

實踐證明,以上的“任務型文化教學活動”職稱論文 深受學生歡迎,課堂氣氛相當活躍。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課堂教學中有意識的文化導入,學生們開始有意識地吸收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消化其文化內(nèi)涵,最終學會在跨文化交際中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溝通中的矛盾和問題。具體而言,學生們的進步,以及對未來的教學的啟示主要表現(xiàn)在下面幾個方面:

1. 廣泛汲取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知識

通過結合教學的課堂互動活動,學生對西方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有了進一步了解。他們了解了西方國家特別是英美各國的地理特征、社會政治結構、教育理念等基本知識,比如學生通過“紐約帶團”的活動了解了紐約各地的風景及人口結構;通過“自設法庭”了解了美國陪審團的操作規(guī)程。課后學生們普遍認為這樣的教學活動生動形象,讓他們在“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相關國家的文化知識。

2. 深入理解目的語國家的文化內(nèi)涵

了解各種文化內(nèi)容只是文化教學的初級目標,我們所設計的活動中還有一部分是啟發(fā)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深入思考英語國家的文化內(nèi)涵,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挖掘語言之外的引申含義。“英語歌詞探秘”(示例二) 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討論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們討論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主題,并大呼這樣的英語課“過癮”。除此以外,由于很多學生都有出國深造的打算,因此,以了解西方國家的教育觀為目的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對將來出國有充分的思想和心理上的準備,便于他們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一些剛剛出國留學回來的學生的反饋,也說明這樣的教學使他們受益匪淺。

3. 利用跨文化比較的初步知識思考解決實際問題

深入理解西方文化的內(nèi)涵還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在英語專業(yè)的教學中,我們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yǎng)他們利用掌握到的文化差異思考解決實際交際中的問題。示例一明顯體現(xiàn)了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此類教學活動,在啟發(fā)學生探究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和處理方法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商討解決交際中出現(xiàn)的矛盾和困難,真正實現(xiàn)文化超越。學生們反映這樣新穎的教學活動把他們帶入了一個從未涉足過的領域,讓他們在發(fā)現(xiàn)文化奧秘的同時,鍛煉了解決交際問題的能力,許多學生說,他們在和英語國家的人交流的時候“心里有底了”。由于頭腦中的文化意識增強了,與外國人交往時也更有信心了,學會了在交際中首先去了解人家對事情的觀念和感受,不是一味地按著自己的文化思維處理問題。這些令人欣慰的教學效果也使我對文化教學更加自信。

4. 文化教學和英語學習動機的相互影響效應

在英語專業(yè)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的同時,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原來不善于發(fā)言的學生變得愛發(fā)表意見了;原來稍顯死板的課堂教學也變得活躍起來。幾乎每一個單元的課學生們都會自動地挖掘其中的文化含義,積極討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與此同時,由于英語學習有了更為深厚的文化背景,語言技能的訓練也有了更接近目的語的土壤,原來枯燥的學習變得智趣盎然。反過來,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提高也鼓舞著我更加深入地探索文化教學的方法和途徑,更加積極地有意識地導入文化知識,并啟發(fā)學生在了解文化內(nèi)涵的同時產(chǎn)生批判性思維,不是簡單地接受老師灌輸?shù)闹R,而是經(jīng)過詳盡的思考消化所學到的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這些知識鞏固、升華,實現(xiàn)真正的文化超越。

五、結語

毋庸置疑,文化是外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涵,語言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文化學習的過程。Brown 曾經(jīng)指出, 文化是聯(lián)系語言和思想的有機整體(Brown ,1986)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設計的任務型的文化教學活動有效實現(xiàn)了文化教育的各個目標,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正如高一虹分析的那樣,我們還必須警惕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文化定型現(xiàn)象,避免由此產(chǎn)生的文化交際中新的困難以及對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片面吸收。文化超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未來的教學中,這將是我們下一個新的目標。

參考文獻

[ 1 ] 胡文仲,1997 “, 試論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研究”《, 外語與外語教學百期論文選萃》,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2 ] 何自然,1997 “,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言‘離格’現(xiàn)象芻議”《, 外語與外語教學百期論文選萃》,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3 ] 高一虹,2000《, 語言文化差異的認識與超越》,北京:外語與教學出版社。

[ 4 ] 胡文仲(主編) ,1994《, 文化與交際》,北京:外語與教學出版社。

篇(10)

學習一種語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際,這一點是不可否定的。而是不是記憶了大量的詞匯、短語、句型就意味著能夠正確使用這種語言進行交際了呢?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就真正學到語言了呢?實踐告訴我們,答案是否定的。準確地說,學習、掌握、并能夠正確使用一種語言就意味著同時了解、精通這種語言的文化。霍夫斯坦特對文化下了這樣一個定義:所謂“文化”,是在同一個環(huán)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種個體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會經(jīng)驗、受過相同教育的許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體,不同的國家或地區(qū)的人們,這種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會有差異,是因為他們向來受著不同的教育、有著不同的社會和工作,從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跨文化交際中,文化差異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那就意味著教會學生語言的同時一定要伴隨著語言文化的滲透。

一、從語言與文化的角度來看

語言與人類的文化息息相關。一方面,語言與文化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語言包含在文化這個大概念之中;另一方面,文化又借助于語言這種媒介得以傳播與發(fā)展。反之,文化的內(nèi)容、形式又直接影響語言的形成與發(fā)展。不同種族的人對于語言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表達方式,這也折射出不同的語言具有不同的語言特點。不同種族的人由于處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加之受教育、人們的思想、宗教、風俗習慣、社會準則等因素的差異的影響,導致人們往往在跨文化交際中,會產(chǎn)生理解的偏差,最終難以取得良好的交際效果。

二、從不同語言文化的差異來看

1.語言的基本單位——詞匯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傳情達意的基本單位。一個詞匯會表達豐富的涵義,與這一涵義相對應,人們頭腦中就會形成一種意象。然而同一個詞,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就會有不同的意象和聯(lián)想。比如;dog在中國文化中大多數(shù)情況下含有貶義或中性的含義。如:雞犬不寧、漢語中用“狗腿”來比喻與別人狼狽為奸、為惡人做事的人。民間俗語中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而英、美文化中卻包含褒義,如英語詞匯中用以下詞匯aluckydog來表示“幸運的人”,alovelydog表示可愛的人,ahappydog表示“快樂的人”,“Loveme,lovemydog”意為愛屋及烏,英語諺語中也有“Everydoghashisday.”來表達“凡人皆有得意日。”

2.語言的影響因素之一——文化

從打招呼、對贊美之辭的態(tài)度、交談話題及表達關愛之情等方面都能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如中國人見面與人打招呼,會說:你去哪里?你去干什么?而西方人往往會覺得這是在打聽對方的私事,是不禮貌的。而他們見面打招呼總是說:Hello/Hi!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或Howareyou?It'saniceday,isn'tit?人們在一起交談也不會涉及個人隱私,天氣、音樂、愛好、電影、時尚等等會成為人們交談的話題。再如,面對對方的贊美,中西方國家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反應。如果你對英國人說:“YourEnglishisperfect!”他會欣然接受,很高興地回答你:“Thankyousomuch!”而中國人對此的回答截然不同,會笑著說:“哪里哪里,您過獎了。”以此來表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的謙虛的品格。

3.語言的影響因素之二——社會準則

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價值觀體系,而這種價值觀體系直接作用于人們的社會生活。長期生活在某一文化背景下的人,語言與行為受價值觀的影響,會出現(xiàn)不同的表現(xiàn)。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社會準則。例如生活中,中國人收到對方的禮物時,會不斷地說:“哎呀,您太見外了!來就來吧,還帶什么禮物?”“讓您破費了。”“你還帶著禮物,多不好意思呀!”然后把禮物先放在一旁,不會當著客人的面去打開,而是待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開。西方國家的人則完全不同。他們收到禮物時,一般當著客人的面就當即打開,而且會由衷地說:“Howbeautifulitis!”“Wow!Itissobeautiful!Ilikeitverymuch!Thankyousomuchforyourgift!”這種截然不同的行為就向我們透露出中西方價值觀及思維模式的差異,中國人意識中有這樣的想法,當著別人的面就打開禮物是一種不禮貌的舉止,會給別人一種沒有教養(yǎng)的印象。而恰恰相反,西方人認為,能為別人送去他所鐘愛的禮物,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因而,接受禮物者往往會當著客人的面就把這種對禮物的由衷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并且讓對方知道。

綜上所述,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言,普及度極高,它已經(jīng)成為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獲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而作為英語教學的目的與不可或缺的過程之一,文化是語言形式所負荷的內(nèi)容,又是語言形式特色的產(chǎn)生根源。教師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引導者,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在教會學生英語詞匯、句型、語法結構的同時,注重英語語言文化的滲透,讓學生從深層次去理解和把握語言,告訴學生語言是建筑實體,而文化是建筑風格,學習語言一定要注意不同語言的文化差異。只有通過教語言、教文化來指導整個英語教學,才是科學的英語教學的最高層次,這也將直接關系到學習者在跨文化交際是否會取得成功的效果。

上一篇: 建筑半年工作總結 下一篇: 項目部安全匯報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vt一区二区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成高清日本亚洲成高清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sa | 午夜一区二区亚洲福利VR | 亚洲国产在人线午夜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