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8 01:35: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批判理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大眾文化批判的內容馬克思指出,在技術高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里,生產的產品具有商品性,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商品的交換價值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區分。人們不再是關注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而是重點注重商品的交換價值,這樣,商品本身的性質和質量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商品的數量以及商品所帶來的商業利潤。在這種演變中,商品逐漸失去了自身的本質,失去了產品和人之間的人性化溝通,成為單純獲得利潤的物件,這種現象也體現在大眾文化上,大眾文化因此成為商品性文化。
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家們直接而肯定的論述,大眾文化在發達資本主義社會是商品性的存在。馬爾庫塞也指出:“在這個世界上,藝術作品,同反藝術一樣,即成為交換價值,成為商品。”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作為商品而存在的大眾文化,它的交換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它的使用價值,文化自身的本質屬性在社會中被忽略,“純粹的使用價值,肯定已經被完全的交換價值所取代。”這樣來說,阿多爾諾仿佛取消了大眾文化的使用價值而完全肯定了其交換價值。阿多爾諾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論斷,因為,在他看來,大眾文化真正價值的實現應該在于其滿足人的文化審美的需要。在發達資本主義社會中,大眾文化所激發的人類對社會地位以及社會財富的需要不是對人的積極肯定,一個具有自身創造性以及積極性的人是不需要這些的。所以說,這種文化使用價值不是對人的本質的積極的肯定,而是對人的本質的創造性、積極性、本質的否定。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大眾文化的商品性完全否定了人的本質,文化不僅僅是一個商品,而是完完全全地淪為商品,因此,大眾文化的這種商品性就有了批判的必要。大眾文化的這種商品性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體現在方方面面:在文化生產的過程中,文化成為純粹的利潤工具,利潤成為大眾文化生產的首要考慮因素,對一件文化的商品的衡量標準完全取決于獲取金錢的數量多少。大眾文化和社會上所有的盈利物品一樣,不具有任何區別意義,只要是盈利的物品在一定程度上的價值是和文化一致的。這樣,文化自身的本質創造性和積極性被泯滅。大眾把文化作為一般消費品的這種行為,使得文化的自身價值遭到了否定,文化在社會中的這種特殊型產品的屬性也被否定。在法蘭克福學派看來,文化和這些產品是沒有任何差別的,文化和所有的產品都被看成是人類為自身價值追求和金錢追求的過程中的一種承擔物,它們都是單純的商品。文化已經失去了自身具有的高壓性和神圣性,失去了對自身精神的提升作用,成為僅僅是給人類帶來短暫興奮的商品。文化作為社會活動的參與者,不僅僅在自身的活動中發揮自身作用,還在其傳播的過程中對周圍的事物進行滲透。不僅僅單純的文化產品成為文化工業賺錢的工具,其附帶的相關產業也成為社會牟取暴利的媒介。不僅僅是電影、小說等文化產品成為獲取利潤的物件,其相關的印刷品、無線電視等大眾媒介也成為牟取相關利潤的手段。文化的商品性逐漸滲透到了人們的一切娛樂活動中,大眾文化體系成為無處不在的盈利工具。
在整個文化體系中,人們對文化的追求不是對其內在價值的肯定,而是成為對效率的追求。人們關心的是產品能不能為自己獲取利益和社會地位,不再問其是什么,而是關注其能夠交換什么。人們關心的只是商品的交換價值,這種對文化自身使用價值的否定,使得大眾文化完全成為商品性的產品,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內涵。
二、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評析
一、主體性的含義
主體和主體性的思想是文藝復興以來才有的。在古希臘時代雖然已經具有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把人看作萬物的尺度,但還沒有明確形成主體性的思想,那時的人們所理解的人還不能說是一個主體,他們所理解的自然也還不是客體,古人所理解的人尚與自然處于和諧一體的狀態。
盡管沒有人系統地闡述過主體性思想,但近代哲學中卻到處充斥著人是主體的觀念。主體性思想構成近代以來西方哲學和文化中關于人的理論和觀念(諸如人本主義或人道主義以及個人主義)的基礎,甚至成為人們行為的指針,近代以來人類的許多進步與災難都與主體性思想有關。
所謂的主體性大致有這樣一些含義:
人是中心。人是萬物之靈,一切都是為人而存在的。人類的一切活動也都應當以人為中心、為宗旨而展開。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形成了形形的人類中心主義。
人是目的。人的行為是為自己的,即是自為的。不能把人當作工具,社會活動應當以人為目的,是為人服務的。一個人也不應當把他人當作工具,以之為自己謀利益。不把人作為目的的行為是不道德的。應當以人為本。
人是自然的主人,人是主體,而自然是客體。因為人是惟一能夠從自然狀態中將自身解脫出來并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生物。這就是說,人能夠通過自己的意識和實踐活動來掌握自然規律,從而控制自然。這樣,自然就成為被人類改造的對象,人類就可以凌駕于自然之上。
主體性就是主體的能動性。這種能動性體現為人不僅能夠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還能夠創造客觀世界,把世界改造成更符合人們要求的狀態。
主體性就是自主性。人一方面是自然的主人,能夠控制自然,另一方面又是自己的主人,能夠決定自己的行為,把握自己的命運。因而主體性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自由,作為主體的人,他是有自由意志的。
具有這樣一些性質的動物,被稱之為“主體”。作為個人,這樣的主體就是“自我”。人之所以是這樣一個主體,根本原因在于他具有意識:是意識使人與自然物體和動物區別開來,是意識使人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是意識使人能夠做出決斷,能夠認識并控制一定的自然規律,是意識使人具有自主的能力,是意識使人意識到自己是主人而非奴隸。
二、主體性的限度
主體性思想是針對中世紀神學對人的蔑視,或封建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中人的異化現象而提出來的。它在當時起了推動歷史進步的作用。它打破了神學教條對人的束縛,極大地促進了人的發展;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的尊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的個性得到尊重,人的才能得以充分的發揮。在政治制度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進步,專制制度大勢已去,政治制度越來越文明。
與此同時,它也導致了許多惡果。如生態失衡、環境污染、動物和植物迅速減少、對自然開發過度;在社會方面,則導致了個人主義、整體主義(變態的個人主義)以及人的不可遏制的種種欲望,等等。個人的自覺性是提高了,但人類整體的自覺性還沒有顯著的提高;個人是有意識的,但人類整體還沒有達到有意識的生存。所有這些都與主體性思想有關。人自認為是主體,是萬物之靈,大自然的主人,于是就為所欲為,而不考慮行為后果;肆無忌憚地追求個體的享受,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已經變成了一種經濟動物,不僅已經遠離了自然,而且已經喪失了人的多樣性。人與人之間變得越來越相似,一首歌、一種衣服差不多可以流行全世界,科學思維幾乎成為全世界所有人的共同思維方式,民族的文化甚至民族正在逐漸消失,只有在茍延殘喘的少數古老民族那里才有一點民族化的東西存在。
這一切說明,主體性是有限度的,不能無限度地濫用。主體性只是在認識領域中存在,即人僅僅是認識的主體,而 認識又是相對的,所以人的主體性也是相對的。此外,人的這種主體性只是相對于人的認識的一種存在,即它僅僅是人的一種看法,如果換一種認識者,那么他大概就會認為他才是主體。比如螞蟻,也許在它看來,它才是宇宙的主體,整個宇宙是為它而存在的。在這一點上,人與螞蟻沒有什么不同。有人認為,人是世界上的最高存在物,世界上的一切都應該為他服務。這不過是人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看法罷了,其他動物也同樣可以說這樣的話。人在行為上的主體性也是極其有限的,他只能在一個有限的時空范圍內活動,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決定自己的行為。主體性的最后限度就是自然,人只能適應自然,而不可能改造自然。
人的主體性的限度還在于,他是道德上的主體,即在道德上,在人們的相互關系中,人應當被看作是主體,互相把他人尊重為他自己的主人,從而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他人。但這也僅僅是一種應當,在現實中是無法完全實現的。人往往把他人當作工具,而不是目的,也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此外,即使假定一切人都不把他人當作工具,而只當作目的,那么這目的也是無法實現的。比如說,現實中的許多生產者的目的并不是為他人服務,而是為了賺錢,為他人服務只是表面上的手段,賺錢才是根本目的,如果不賺錢,他絕對不會去從事生產。因此,客觀地說,人既是工具又是目的,這樣的判斷才是全面且符合實際的。
三、對主體性的批判
人不可能是宇宙的主體。宇宙是無限的,而人是一種極其渺小的存在物,他所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的存在簡直可以忽略不計。銀河系由1000億顆恒星組成,而我們的太陽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顆;我們目前所知的宇宙又是由1000億個銀河系那樣的星系構成的,我們的銀河系也只占據一個很小的空間。在這樣一個廣袤得無法想象的宇宙中,人類連一粒輕塵都不知。人類無論怎么發展,他所上下翻飛的空間,也只是在宇宙的蓬蒿之間,他怎么可能是宇宙的主體?
人也不可能是宇宙的目的。宇宙既然是無限的,就不可能存在著什么終極目的,它永恒存在著,又永恒毀滅著,此外看不出有什么目的。人僅僅是在它的無限循環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個小小的插曲,是它宏大的宇宙戲劇中的一個音符而已。之所以說人不是宇宙的目的,還因為人不是宇宙演化的最高或最后階段,宇宙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演化到人類就停止了,在宇宙中的那些更古老的星系中,必定存在著更高文明程度的生物。如果那此比我們文明程度更高的生物對我們說,他們才是宇宙的主體,要求我們人類為他們服務,我們能夠答應嗎?顯然不能。既然如此,那么我們有什么權利要求文明程度比我們低的生物為我們服務呢?人僅僅是宇宙中一個較低級的進化階段,因而不可能是宇宙的目的和主人。即便是那些高級生物也不可能成為宇宙的目的和主人。宇宙是無限的,任何有限的存在物都不能成為它的主人,只有它自己才是它的“主人”。
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不可能控制整個自然。自然界的各種規律,是大自然演化無數億年的產物,自然現在的這種存在狀態是由無數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而我們目前對自然的全部認識,僅僅限于一些有限的規律,這些規律只是自然界無數規律中的很少一部分。至于整個宇宙的規律,我們根本就不可能掌握,那么我們怎么能夠控制自然呢?我們的技術確實已經發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但這距離控制自然還很遠。因為,我們對一些事物的認識,只是認識到了它的結果,至于大自然為什么要這樣構成它們,這種構成究竟有什么意義,它們在整體中的意義,作用于它們上面的因素有多少,我們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盲目地改造自然,人類很可能會犯毀滅性的錯誤。例如,克隆技術、基因技術,就是很危險的技術,因為基因是在無數億年中形成的生物基本單位,其生成有著其必然如此的客觀理由,我們對它們隨意加以改變,究竟會引起什么樣的后果,很難預料,也許短時間內還不明顯,但將來等結果顯現出來恐怕就無法挽救了。轉基因生物工程等基因工程,說不定會制造出什么怪物,基至可能會導致新的生物、細菌或疾病的產生。
在宏觀上,我們隨意改變自然生態系統,已經受到了各種懲罰。塔克拉馬干沙漠在古代是一片綠洲,當時那里有許多國家,經濟也很繁榮。但由于人類對自然的肆意破壞,它逐漸變成了沙漠。當今各種自然災害的加劇,沙漠的擴大,無不與人類對生態系統的隨意改造有關。在數億年中形成的生態系統是一個整體,它的各個部分本來是相互適應的,而我們根據對于這個整體的各種規律及其相互之間的適應方式的不完全的認識,就要去改變它,那必然會造成生態失衡。我們的智慧無法與自然的智慧相比,假定讓我們來設計一個宇宙,絕對不會設計得這樣完美,我們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和智慧。隨意更改“上帝的伊甸園”,給我們帶來的恐怕不會是福音,而只能是末日審判。
自然不是我們的客體,只有我們所認識的那極小的一部分才是我們的客體。自然之產生并不是為了讓我們去征服她。她存在并不為了什么,只是存在著罷了。從自然與人的 關系來看,自然只是為人提供了一個可供棲息的場所而已。我們與她的關系,只是適應關系,我們只能適應她而不能改變她。
在主體性這種狂妄思想的指引下,人們片面地認為自然是盲目的,這是十分膚淺的看法。雖然她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我們不知道,或者說她根本沒有什么最終目的,但她的運動和發展的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如果自然是盲目的,她怎么會有嚴格的規律呢?我們又怎么能夠認識她呢?如果她是盲目的,那么整個宇宙就會處于一片混亂之中,而不可能像現在這樣井然有序。要產生出什么,所產生的東西有什么功用,如何存在和活動,這一切都是遵循一定規律的,怎么能說自然是盲目的呢?我們的身體就是自然目的性的最好例證:我們身體內各個器官的功用、位置、結構、衰老的過程等等,都是預定好了的,長了嘴就是為了要吃東西用的,長了肺就是要呼吸用的,怎么會沒有目的呢?
人們以為只有人才有目的,而其他一切存在物都沒有目的,因為只有人是有意識的。這也是一種自以為是的看法。且不說那些高于我們的生物是有目的的,僅就人的目的而言,也是相對的,人的目的只是相對于他現有的認識水平而存在的,這就意味著他的目的也是相對的,因為他的認識總是相對的。他的行為也遠不是自學的、有意識的,事實上人的大部分行為是盲目地、無意識地進行的,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欲求在行事罷了。至于為什么這樣行動,他往往并沒有考慮過。人的行為經常是受無意識支配的。還有,他存在的根本意義、終極目的,他全然不知。所以,從終極的意義上講,人也是盲目地活著。
人也不可能是社會的主人。否則,社會就會按照人的意愿發展了,可事實上并非如此。社會的發展自有它獨立的規律,人們對于社會的意愿并不能都付諸實施。歷史的經驗表明,對人類社會許多有意識的改造活動,往往還不如不改造好,這足以說明人不能完全主宰社會。
人也不是自己的主人。主體性是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但弗洛伊德主張,人不是他自己的主人,無意識才是他自己的主人。雖然弗洛伊德的觀點有些極端,但至少正確地指出了人的許多行為并不是有意識的。從弗洛伊德的分析以及我們實際的精神生活來看,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也遠不是統一的。一個人的內心中充滿了種種相互沖突的看法、傾向,每一個傾向都向他的意識獻媚,力圖為它所選中,當幾個傾向的競爭力相差無幾時,他就會感到痛苦,拿不定主意究竟采取哪一種傾向好。這時,他的內心世界好像有許多個人在辯論,好像是一艘不能自主地漂浮在各種意見的波濤之上的小船。正因為一個人的內心是不統一的,所以他會常常改變意見。因此,一個人出爾反爾并不值得驚奇。由此看來,自我也遠遠不是自己的主人。
從人在社會上的行為來看,人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那些強調主體性的人說,人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這種說法包含著這樣一個命題,即:人的命運完全是由意識決定的。這種觀點顯然過于簡單化了。人的命運,不可能是由一種因素決定的,而是受多種因素制約的,如社會因素、人的先天條件等。這些因素遠遠不是意識能夠控制的。反過來說,如果人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那么人們就會如愿以償了,相當總統的就成了總統,想當詩人的就成了詩人,想成為富翁的就成了富翁。可事實并非如此,恐怕大部分人都沒有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來生活。可見,人并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無論是從人類整體的行為還是個人行為來看,人都遠遠不是一個主體,遠遠沒有成為自覺。他既不能控制自己的整體行為,也不能控制自己的個體行為;既做出了種種有害自然的事情,又做出了種種傷害人類自己的事情。既然人類連自己的行為都不能控制,怎么能夠控制自然呢?人類在處理整體事務的時候,不同的人之間意見紛紜,甚至截然相反;在處理個人事務之時,自己的意見也難以達到統一。如果說人能夠控制自然,那么讓自然聽從哪一種意見呢?自然將會無所適從。
人只是一個相對的主體,遠非絕對的主體。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還是謙虛一點為好;狂妄自大,到頭來受到懲罰的只能是人類自己。
人遠遠不是自然和宇宙的主體,只有自然和宇宙自身才是主體,我們僅僅是這個主體的一部分,是它的從屬物,我們的主體性不可能超越這個永恒主體的規定。
一、“異化/物化理論”與媒介批判
馬克思早在1844年的《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提出了“物的異化”與人的“自我異化”的命題。馬克思指出:在對象化的勞動中,勞動結果表現為對人的本質力量的積極確證;而在異化勞動中,勞動結果表現為對人的本質力量的否定和消解。馬克思還論述了勞動異化的四種形式或規定性:即“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活動本身的異化”、“人的本質的異化”與“人與人的異化”。盧卡奇的“物化理論”則更深入剖析了發達工業社會中人的異化與物化。他的貢獻在于將物化同近現代社會的理性化進程結合起來,從理性特別是技術理性對人的主體性發展的負面效應的視角揭示現代社會的物化現象,并且深刻地指出這種“物化”正在內化,從而成為“物化意識”——這是對異化更深層的揭示。法蘭克福學派無論從理論建構還是現實解讀方面都極大地發展了馬克思的“異化理論”和盧卡奇的“物化理論”。在法蘭克福學派眼中,一切束縛人和統治人的異化力量或物化力量都是他們批判的對象:“我們自己創造出的物和環境在多大程度上變成了我們的主人,這是馬克思所未能預見到的;可是沒有什么比下述事實更加突出地證明了他的預見了,在今天全人類都成為他自己創造出的政治制度的囚犯,心驚膽跳的人類正焦急地盼望知道是否能從自己所創造的物的力量中拯救出來……”(注:《西方學者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67-68頁,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年。)
他們以一種人本主義的精神,通過對異化力量的徹底批判,追求人的自由、發展以及社會的全面進步。
在今天,異化現象更加突出,成了一種普遍現象。20世紀以后,異化對人的統治已從政治壓迫與經濟剝削轉向各種普遍的、異己的文化力量對人的自由的束縛。特別是隨著技術革命帶來的大眾傳播的全面繁榮,媒介在某種意義上,扮演著“異化”的幫兇——人們越來越多地借助媒介來了解外界,媒介營造的“仿真環境”成為一種實質意義上的新的異化力量,“媒介真實”代替了“社會真實”,生存在“媒介環境”中的當代人,變得遠離“真實”生活,失去批判精神與超越維度。媒介及其產品制約著人的主體性的發展,支離破碎的媒介信息與五顏六色的媒介產品漸漸迷惑了現代人的“雙眼”,他們習慣于輕軟的“表層娛樂”,而不再追問“深層意義”。媒介在其間一方面“異化”著他者,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覺中經歷著“自我異化”。正是因為媒介在當今社會異化過程中所扮演的這種多重角色,使得研究媒介,不能不關注媒介的“異化”與“自我異化”。而進行媒介批判就必須從“揚棄異化”的立場開始。媒介批判的目的,也正是要找到媒介“異化”他者的方面以及媒介“自我異化”的表現等,以此作為“揚棄異化”的突破口。
二、媒介的“異化”問題及媒介批判的內容
異化與異化的揚棄不是一次完成的歷史進程,而是一個開放的歷史進程。對此,馬爾庫塞具體從對象化活動的特征入手加以分析,認為人是對象性的存在物,只有通過“否定之否定”,即通過廢除他的外化和從他的異化中復歸,他才能達到一種普遍的和自由的現實。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只要有媒介活動存在,就有因此而生的媒介異化現象;而對于這些異化現象的“揚棄”與“批判”又不是一次性能夠完成的。隨著媒介不斷地發展,新的媒介活動、媒介現象產生,媒介異化會有新的內容及新的表現形式。從這個意義上媒介批判本身也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漸進的、長期的、不斷更新的進程。依據馬克思在1844年的《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對勞動異化的四種規定性——即“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活動本身的異化”、“人的本質的異化”與“人與人的異化”。媒介異化也可以分為“媒介產品的異化”、“媒介活動本身的異化”、“媒介組織與媒介從業者的異化”、“媒介組織與其他參照物之間的異化”。這些都應是媒介批判的主要內容。
(一)媒介產品的異化
媒介產品通常是指媒介制造出來供人們消費的文化產品。媒介產品的異化,指媒介產品在傳者制造過程中或受者使用過程中,背離了初衷,偏離了方向或走向了對立面的狀況與情形。媒介產品,這里我們以新聞作品為例——人們對于新聞的要求是“真實地報道周圍正在發生的事情”,“真實”是新聞的生命。而現實中,往往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常有這樣或那樣的“假新聞”出現,有的是在傳者制造過程中,為了追求新聞的“新奇性”而有意制造的;有的是在受眾解讀過程中,由于受到不同的受傳情境及心境的影響,從而影響了受眾自身對新聞的準確理解。媒介產品的這種異化情形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新聞永遠只能摹寫現實。在這一過程中,“傳者——傳播渠道——受者——環境”都直接影響著“新聞”(信息)本身的建構與解構模式,可以說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有可能改變“新聞(信息)”本身的走向,這其間就存在著新聞(信息)走向異化的可能。其他媒介產品也具有相同的規律,比如媒介娛樂產品、媒介教育產品等,媒介在提供一種娛樂形式,灌輸一種教育宗旨時,也意味著剝奪另一種娛樂途徑,削弱另一類教育主張。而這種“剝奪”與“削弱”并不總能夠接近合理。
(二)媒介活動本身的異化
劉建明教授在其專著《媒介批評通論》中曾將媒介批評定義為“對新聞作品及新聞活動的評價”。(注:劉建明《媒介批評通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媒介活動是媒介批判的一個基本范疇。媒介活動,粗略地定義為媒介從事的各類活動——具體來講,主要是指身兼“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二重使命的媒介所從事的“經濟活動”及“社會活動(主要是宣傳工作)”。媒介活動的異化,就是指媒介在從事“經濟活動”以及“社會活動(主要是宣傳工作)”過程中,由于媒介自身及外界原因,使這些活動脫離了最初的目的,成為一種否定、消極甚至是破壞性的負面力量。媒介經濟活動的異化,較常見的有,具有企業屬性與市場要求的媒介組織進行“經濟活動”時一味地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向市場屈服,致使媒介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因過份“親近”市場利益而受到削弱,從而使媒介陷入世俗化的境遇。媒介社會活動(這里主要是指宣傳報道)異化較突出的有“宣傳報道的泛意識形態化”及“宣傳模式的齊一化處理”等——在傳播過程中,一味地夸大階級傾向;一味地在意識形態上做文章;一味地阻擋多元信息輸入,采取“單面灌輸”的宣傳模式等,這樣做往往更容易使受眾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對媒介的宣傳“充耳不聞”,甚至故意曲解誤讀。媒介的宣傳效果因此大打折扣,媒介活動也因此走向了異化的彼岸。
(三)媒介組織與媒介從業者的異化
依照哈貝馬斯的理想,應當有一個“公共領域”作為公眾表達民聲民意的場所,但是,這一“公共領域”在當今卻面臨著一次新的結構轉型。對此,哈貝馬斯指出:“媒介最初的功能都局限于新聞交流與新聞監督。但是,報刊一旦從新聞報道發展成為思想傳播時,當個體文人的新聞寫作相互產生競爭時,一種新的因素——廣義上的政治因素——就與原來的經濟因素結合起來了。對于這樣一個發展大勢,畢希爾用這樣一段話加以概括:
報紙從純粹消息的機制變成公眾輿論的載體和主導,變成政黨相互斗爭的工具。這就引起報紙行業內部組織的變化……對于報紙發行人來說,這意味著他從一個販賣消息的商人變成了一個公眾輿論的掮客。”(注: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第219頁,學林出版社。)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媒介組織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已越來越多地背離媒介最初的功能。它在與政治及市場的妥協與同流過程中,不斷走向異化,這種異化過程有時甚至影響了媒介真實消息的原生功能。
媒介從業者的異化,表現在他們背離“把關人”的傳統職責,或為經濟利益,或為政治目的,在新聞的選擇取舍時背離新聞標準與新聞價值。比較典型的“有償新聞”現象——在這一過程中,公眾對事實的知曉權被剝奪,新聞的價值讓位于新聞的使用價值——由此形成了惡性循環,媒介從業者的信用及“把關人”的權威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喪失。此外,媒介從業者的異化,還表現在媒介人員“角色扮演”上的錯位,最為典型的就是媒介人的“光環效應”——即“一些知名主持人因職業原因,長期生活在鎂光燈下,從而產生一種高高在上的角色錯位”——這里媒介職業本身成為媒介人的一種異化力量,媒介從業者在這種異化狀態下,逐漸迷失自我,失去了應有的批判精神與警醒意識。
(四)媒介與其他參照背景之間的異化
文化力量、政治力量、經濟力量、技術力量等共同構成了媒介的參照背景。媒介與參照背景之間的異化表現在多個方面。這里僅舉兩例:
一例為“大眾文化”與“大眾媒介”之間的異化。大眾文化與大眾媒介之間是一種共生關系——大眾文化為大眾媒介提供了豐富的傳播內容;與此同時,大眾媒介為大眾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是,他們二者的共生關系如果處理不當,就會走向異化:一方面,大眾媒介為了取悅受眾,取悅市場,大量地傳播媚俗文化,迎合受眾喜好,從而導致大眾文化品質不斷降低;另一方面,長此以往,這種“低品質”大眾文化的大量傳播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受眾的品味與旨趣,進而影響和制約著大眾媒介品質的提高。
媒介與其他參照背景之間的異化,另一個突出表現,是媒介的“越權”行為。最常見的莫過于“媒介執法者”現象。當今社會,隨著大眾傳播日益發達,社會各方對大眾媒介的依賴因而逐漸加強。媒介獲得了往日不曾有的巨大“權力”——與“司法”“立法”“執法”三種權力并行,被稱為“第四權力”。其實,如果按照媒介權力的最初規定性,這一權力應該主要集中在“監測環境”,作為第三方,促進公共信息的順暢流動,及社會意義的共同分享等方面。媒介并沒有“裁判是非”“公論對錯”,甚至“現身執法”的權力。但是,這種“越權行為”正在成長為新的異化力量,不但對于媒介自身、其他社會組織,甚而對于整個社會而言,都是一種負面的、否定的因素。媒介在實現“執法”功能方面頗多參與,造成了人們對于媒介角色的一種“變形”期待——此時,媒介在公眾眼中已是直接左右事件的權力機構了。這種現象客觀上促進了公眾打官司首選媒體而不是法院的不合理狀況,越來越多的案件將會“纏”上媒體,媒介因自己的“越權”行為,將面臨許多不必要的負荷。媒介的這種“越權行為”一方面打破了公眾對于媒介的“正常期待”;一方面影響了其他社會機構組織功能的正常實現。在任何一個運轉正常的社會,社會組織都應該“自行其職”,媒介“越權”行為除了破壞社會的合理分工及整體運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越權”使得媒介自身角色混亂,社會含義模糊起來,媒介的社會定位及存在意義因此將受到質疑與挑戰。
實質上,異化理論為媒介批判提供了一種系統的思維與立體的視角,媒介批判因此而得以脫離平面化的“意識形態判斷”及單純性“文本解讀”的境遇;此外,異化理論還為媒介批判提供了批判方向:媒介批判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媒介在當今社會中的異化表現,從異化現象出發,找尋“揚棄異化”的方法與途徑。我以為,媒介批判就是以一種“批判的眼光”加“關懷的胸襟”,在批判與超越中使人們逐漸擺脫被自己創造物“奴役”的狀況,從而實現社會個體與社會整體的自由發展與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①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學林出版社。
②孫伯睽《盧卡奇與馬克思》,南京大學出版社。
③鄭一明《西方的文化哲學思想研究》,重慶出版社。
④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商務印書館。
⑤衣俊卿等《20世紀的新》,中央編譯出版社。
⑥霍克海默《批判理論》,重慶出版社。
⑦馬爾庫塞《與文明》,重慶出版社。
⑧馬爾庫塞《理性和革命》,重慶出版社。
⑨哈貝馬斯《作為意識形態的科學、技術》,學林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4) 12-0000-01
英美文學教學質量與批判性思維能力是相輔相成的,英美文學課程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基礎課程,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可以提高英美文學課程質量,從而實現通過英美文學教學提高英語專業學生英語綜合能力這一目標。傳統英美文學課程過于重視對文學概論的講讀,嚴重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傳統英美文學教學質量嚴重受限,造成學生缺乏創新力、獨立分析與提出問題的能力普遍偏低,使通過英美文學課程加強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培養這一目標沒有達成。
一、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維概念的出現可以追溯到John Dewey提出“反省性思維“,其主要內容是加強教育階段對學生自主判斷能力的培養,以便于學生可以有效應用自主判斷能力處理信息。2000年,由國家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中曾指出:“當代高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應在強化其掌握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基礎上,培養英語專業人才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應培養專業英語人才的創新能力,從而使學生可以在英語課程中不斷發現新的問題并提出,達成培養高等院校英語專業人才全面發展這一目標。批判性思維能力與《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強調的各項能力培養有著直接關系,所以通過英美文學課程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是達成培養我國英語專業全面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批判性思維能力是融合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性思維模式,所以英語專業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后,可以對語言教學進行獨立分析與處理的能力,從而使英美文學課程教學質量與英語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二、英美文學課程中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
(一)了解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現狀
英美文學課程中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應該選擇針對性培養,所以首先應該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現狀,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確定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設計。現階段影響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主要因素是:英美文學作品閱讀量少;英美文學作品閱讀方法錯誤;因詞匯量有限造成的英美文學作品閱讀苦難;沒有明確目的性閱讀英美文學作品。通過對影響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原因的分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進行英美文學作品閱讀只是趨于形式,沒有真正抱有審美態度去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在英美文學課程中培養出優質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二)運用課堂提問引導批判性思維
課堂提問是引發學生自主思考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英美文學課程中教師要注重課堂提問的應用,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教師與學生之間根據問題內容開展對話與討論活動,引導學生領會英美文學基本概念并深入分析,從中發現更多的文學知識點并結合自身客觀態度進行評價。教師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要包含英美文學事實性,在這個基礎上提出英美文學知識性問題和思考性問題,是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需要運用自身能力對問題進行分析,綜合教師課堂中講授的內容推理出問題答案的邏輯,學生要自己組織語言對問題答案進行概括,最后加入自身客觀理解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很好的引導學生產生批判性思維。
(三)向學生開展批判性思維評論示范
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影響是最為直接的,所以在英美文學課程中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應利用這一因素開展批判性思維評論示范教學,通過教師示范授課幫助學了解文學作品評論方法。教師在開展批判性思維評論示范教學過程中,應運用文學理論進行英美文學作品進行解讀,從而使學生掌握教師解讀英美文學作品的正確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正確應用文學理論對文學作品進行解讀。教師開展批判性思維評論示范教學應從文體分析著手,因為文體學實踐性強這一特點可以提高文學批判的客觀可信度,同時文體分析也是為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打下一個良好基礎,教師開展批判性思維評論示范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產生批判性思維,所以在應用過程中要本著“以學生為主”這一核心理念。
(四)通過文學評論寫作提高批判性思維
文學評論寫作是檢測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文學評論寫作過程中的指導,使學生將批判性思維能力有效應用到文學評論寫作中,從而使文學評論寫作與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教師在學生文學評論寫作過程中應全程指導,首先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選題與論文大綱設計,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應用正確的文學理論進行論證,教師應對學生文學評論論文進行詳細檢查并修改,在修改過程中應注意將錯誤原因與正確修改標注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文學評論寫作方法。學生進行英美文學評論寫作過程中需要應用批判性思維,通過批判性思維確定論文選題、大綱、論點以及內容,通過實踐性活動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現階段我國對高質量綜合型英語專業人才需求量很大,其要求高等院校在培養專業英語人才過程中,應以培養高素質的全面型英語專業人才作為主要目標。批判性思維能力對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學生具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可以促進其英語能力全面進步,所以高等院校在英美文學課程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使學生在英美文學課程學習中建設出良好的批判性思維,從而在基礎上加強英美文學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使其為我國培養出更多的高質量綜合型英語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韓少杰,易炎.英語專業寫作教學與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外國語言文學,2009.
法蘭克福學派是20世紀西方的代表學派,曾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過全面而深刻的理論批判,內容涉及多方面內容,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其中,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是其批判理論中最富特色的主題之一,也是其影響最為深廣的內容之一。
一、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產生的理論背景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誕生于法西斯德國。當時,法蘭克福學派對法西斯利用大眾文化操縱民眾意識有痛切的感受與極端的反感。他們發現,納粹主義利用的是經過藝術和審美化的文化包裝后的東西來控制和操縱人們的思想,而并不是一種裸的意識形態。隨著德國工人階級運動的失敗以及納粹地位的提升,法蘭克福學派對民眾的信任度逐漸降低。馬爾庫塞描述道:“該時代是一個充滿集權恐怖的時代:納粹統治的力量登峰造極,德軍的鐵蹄踐踏著法蘭西,西方文明的價值和標準,不是與法西斯制度的現實同流合污,就是被法西斯制度的現實取而代之。”
二戰期間,法蘭克福研究所遷往紐約,在這很長時間內,法蘭克福學派對美國式的大眾文化展開了激烈的批判。這主要是因為,法蘭克福學派深受歐洲古典文化的影響,本能的反感美國的大眾文化;同時,美國大眾文化的危機與人的生存困境客觀存在。大眾文化淪為賺錢的手段和工具,其本身也不再服從于自由的創造本性和審美的精神需求,而走向迎合民眾的需要和口味,走向平庸和媚俗。由于科學的實用價值被推至極端,物質需要的滿足成為最重要的價值尺度,人的精神家園日益被人們所淡忘,人成為消費社會、大眾文化的被控制物。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就是形成于法西斯德國和消費主義的美國這兩種典型的社會環境之中。但是它又遵循著一種歷史的社會的邏輯,繼承并發揚了西方早期人文主義對理性主義的文化精神和工業文明理念的批判,也對近代文化啟蒙精神的反思。
二、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主要特征
馬爾庫塞和霍克海默把大眾文化概括為“肯定的文化”即“這種文化的特征是通過為人們提供一個不同于現實世界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而平息社會的內在反對性和反叛欲望,通過使人們在幻想中得到滿足而美化和證明現存秩序,為現存辯護。”阿多爾諾和霍克海默把大眾文化概括為“文化工業”,他們在《文化工業:作為大眾欺騙的啟蒙》中提出了文化工業的概念,用于指憑借現代科技手段大規模地復制、傳播商品化了的、非創造性的文化產品的娛樂工業體系,在推銷文化商品的同時操縱了大眾意識。憑借現代技術和大眾傳媒,以獨特的大眾傳播媒介,如電影、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等操縱了非自發性的、物化的、虛假的文化,成為束縛大眾意識的工具,并通過娛樂來欺騙大眾,行使統治功能。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評理論對西方文化價值危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體現了一種對晚期資本主義文明的強烈批判精神,但是總體上說,他們對大眾文化持有的還是否定的、消極的批判態度。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商業性。法蘭克福學派大多主張大眾文化的商業性質是其眾多屬性中最為顯著的特征。在工業社會中,一切以經濟為基礎,以效益為目標,因此大眾文化的過程更本質地表現為一種經濟過程,一種商業行為,大眾文化的生產徹底貫徹了商業性原則。也正是大眾文化的商業化特征,導致了大眾文化生產的批量性、復制性和標準化。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指出:“在壟斷下的所有的群眾文化都是一致的,它們的結構都是由工廠生產出來的框架結構,這一點已開始明顯表現出來”。大眾文化的這種工業化生產性質,可以同時把同一文化產品投人到市場,給每一個人受眾以相同的感觀享受。文化工業按照一定的標準和程序,大量復制具有較強商業價值的各種產品,利用傳媒使這些產品在文化市場上周而復始地出現。
2.標準化。文化生產和文化產品越來越趨于一律。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大眾文化的制造者更多的是為了消費而進行生產,從而使這種生產完全是標準化的類似于工廠生產出來,被大眾購買。這就使得文化的生產和消費呈現出非個性化的傾向。阿多爾諾認為,流行音樂結構簡單、旋律反復、機械敲打,像刻板的教條一樣,使聽眾不由自主地產生機械反應。這樣下來藝術的個性、自主性與創造性被扼殺了,藝術欣賞的自主性也被瓦解了。
3.強制性。在法蘭克福學派看來,文化工業的真正意義在于為現實進行辯護。大眾文化推銷顧客必須消費的產品,從而維持現存的生產制度和體制,這就要求文化工業改變和控制大眾心理。文化工業的典型做法是“不斷重復”、“整齊劃一”,也就使顧客的文化需要本身是受生產者制約的,其消費帶有一種強迫的性質。在廣告工業和文化工業的廣告效應下,人們在心理上逐漸形成一種趨同傾向,流行成了大多數人認可的唯一道德標準與審美標準。這種支配性的力量使“閑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給他的東西”。在現代社會正是通過不計其數的生產大眾文化產品的機構,把因襲守舊的行為模式當作自然、合理的模式強加給個人,履行著操縱意識的職能“文化工業”決定著娛樂商品的生產,控制和規范著文化消費者一的需求,成了一種支配人的閑暇時間與幸福的力量。
4.欺騙性。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大眾文化具有很大的欺騙性。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用了許多篇幅來描述大眾文化的欺騙性,他們認為大眾文化的欺騙性表現在各種藝術活動中。大眾文化通過提供娛樂消遣、生產娛樂產品等方式迎合著機械勞動中的人們的文化需要,使工作一天后身心疲憊的人們在娛樂和享樂中得到放松和安慰。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就曾指出“享樂意味著全身心的放松,頭腦中什么也不思念,忘記了一切痛苦和優傷。這種享樂是以無能為力為基礎的。實際上,享樂是一種逃避,但是不像人們所主張的逃避惡劣的現實,而是逃避對現實的惡劣思想進行反抗。娛樂消遣作品所許諾的解放,是擺脫思想的解放,而不是擺脫消極東西的解放。”因此,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在大眾文化壟斷下,人們往往表現出逃避現實的特征,并且慢慢失去思想。他們認識到,在發達工業社會中,無論是大眾文化的制作者,還是大眾文化的欣賞者和消費者,都表現出“逃避現實”的特征。
三、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現實意義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以文化批判為手段,對晚期資本主義進行了綜合的分析,奠定了大眾文化研究的理論基礎。但是由于它對大眾文化的全盤否定,相繼受到了一些大眾文化理論研究者的批判,但其對大眾文化理論研究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是不可泯滅的。至今,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理論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阿多爾諾等人對大眾文化的批判,許多問題至今仍是一個活生生的現實。20世紀的大眾媒體如好萊塢電影、流行音樂、廣告業及電視業等,仍然在無止盡地復制著商品世界。正如詹姆遜所說,“從阿多爾諾和法蘭克福學派到所有現代批評家都在強烈譴責這類整個墮落下去的文化產業,包括廉價低劣的文藝作品、肥皂劇、廣告、好萊塢影片以及一切所謂的亞文學等,昔日的大眾社會的種種弊端,現在可以說不但是原封不動,而且是變本加厲地長人了今天的消費社會、媒介社會、信息社會和電子社會。”
因此,對待和把握談判者的感情表露也是解決人的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商務交往中,人的情緒高低可以決定談判的氣氛,如何對待談判者的情感表露,特別是處理好談判者的低落的情緒,甚至是憤怒的情緒,對今后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有深遠的影響。
有經驗的談判專家建議,處理談判中的情感沖突,不能采取面對面的硬式方法。采取硬式的解決方法往往會使沖突升級,反而不利于談判的繼續進行。對待過激的情緒問題,我們不妨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著手解決。
1.首先關注和了解對方的情緒,也包括你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的談判對手表示出非常生氣,或沖你大發雷霆,那么一定要密切注意對方的情緒變動,當然也要包括你自己的情緒。應首先弄清楚對方生氣的原因。是對方在尋找報復的途徑,還是個人家庭問題干擾了商業問題?對方是想通過發脾氣的手段取得你的讓步,還是對方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的一種情感宣泄?弄清楚原因是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在對方情緒不穩的情況下,不宜急于作出解釋和澄清。
2.讓對手的情緒得到發泄。
中圖分類號:B089.1 文獻標識碼:A
德國著名理論家阿多諾和法蘭克福學派霍克海默等人都致力于文化批判理論的構建。當今中國的大眾文化日漸繁榮,而作為阿多諾批判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文化工業批判理論,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已經引起前所未有的重視。
1阿多諾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的形成背景
1.1社會背景
由于德國在這一時期深受希特勒納粹政策的迫害,文化作為影響人們思想的重要因素也未能幸免,受到了納粹國家的野蠻操縱,致使文化淪為了納粹國家統治的工具。納粹國家運用藝術或者其他的文化形式,開始對人民大眾進行了思想上的控制和管理,使得大眾失去正確思考辨別的能力,沒有了正確思想的指引,只能聽從納粹統治者的指揮和管理,任其擺布。
1.2個人因素
阿多諾出身在富有的猶太人家庭,從小就受到歐洲古典文化的熏陶。在逃亡美國期間,美國的所有事情,包括文化,抑或音樂,對于阿多諾都是不小的沖擊,深深烙在心里和腦海中的東西,都用全新的方式注釋,使得阿多諾極度反感,所以阿多諾對當時的大眾文化做出了批判,以及明確了自己的立場和想法。
2阿多諾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的主要內容
2.1文化工業導致了文化的商品化
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分析是阿多諾文化批判的重要根據。在阿多諾看來,大眾文化已偏離了正常的文化軌道,當它走向工業的同時,也就淪為了純粹的商品,它以資本的運作為主要手段,以攫取利潤為活動的最大動力,遵循市場經濟的邏輯,并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商品拜物教的特性。在阿多諾的心目中,真正的藝術是排斥商品性的,同時也是自尊的。基于這種認識,阿多諾拒絕承認文化工業的產品是藝術品。文化商品化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一方面大量的財富都聚集在了生產者和銷售者身上;另一方面導致大眾的物質和精神極其貧乏。
2.2文化工業導致了文化產品的標準化
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轟轟烈烈的進行,高科技日益介入到文化工業中,使各種各樣的藝術產品通過復制和批量生產的方式大量流入市場。而經過市場經濟中的價值規律的篩選和淘汰之后能夠再進行大規模生產的產品都能賺取較大的利潤,因為,文化工業的全部實踐都把裸的盈利動機放到各種文化形式上。在阿多諾看來,一切按配方程序制作的產品,都是沒有獨特的風格。而產品一旦標準化生產,也會影響大眾的消費標準。
2.3大眾文化具有欺騙性質
雖然文化工業造成了商品的標準化和統一化現象,但同時它也能衍生出各種各樣虛假的而非真實存在的風格和個性,產生了一種假象――似乎每個接受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意愿和個性做選擇。意識形態通過對文化產品的滲入,使人們在對文化產品進行消費時無所覺察地陷入統治階級預設好的陷阱中。所以社會中的每個人都難以逃脫文化工業的操縱和控制,他們看上去是自由的,實際上卻是被動的。阿多諾由此得出結論,大眾文化對國家權力失去了對抗的能力。
3阿多諾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的局限性
首先,阿多諾只看到了技術進步會使文化喪失其審美價值,而忽略了科技手段在藝術發展中的應用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新的科技手段的出現,會創造出更多的新的文化形式。比如藝術品,尤其是珍貴的藝術品,一般只能在博物館中看到,要想拿到手中實在是困難。而新的科技手段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可以實現藝術品的批量生產。這樣,藝術就不再是“高高在上”,進入了尋常百姓家,變得更加貼近人民大眾的生活,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文化都顯得更加具有親和力和平民化。
其次,阿多諾忽略了人們大眾的主動性和選擇性。在阿多諾的看來,人民大眾是一群毫無分辨和選擇能力的“無知”民眾,他們只能聽從文化的發展和傳播,不能自己進行思考判斷。而事實上,大眾不僅僅是一個群體,它更是由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所組成,他們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他們有各自的喜好和興趣,因而面對大眾文化的強大攻勢,他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點做出不同的反應,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受其控制。比如電影,看完后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的影評,有的人只看到了表面現象,甚至會被這種表面現象所迷惑,但也有人能看到它反映的社會問題并進一步思考解決方法。
總之,阿多諾文化工業批判具有很大的理論價值,它豐富了大眾文化的視角,擴展了文化研究的平面。但是,阿多諾以其否定的立場,籠統地、一概地否定了文化工業,是有失偏頗的。從目前來看,我們不可能將大眾文化徹底扼殺和否定,因為,任何一個時期的文化最終是屬于產生的那個時期的,在歷史的變遷之中,我們要不斷地用發展的眼光來辯證地看待它們,只有這樣,阿多諾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的真正價值才能完全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時代對教育的要求。當今時代是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海量的知識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增加。“知識經濟”業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標志性特征。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正在以巨大的力量改變著世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培養具有良好知識基礎又具備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世界各國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擁有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是國家強盛的有力保證。而要培養創新型人才,關鍵是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具有批判性思維,使得學生在抓住知識要領的基礎上,敢于和善于質疑辨析,在事實和邏輯的基礎上理性思考,合理推斷,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成為適合社會發展的合格人才。因此,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已經成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標,也是時代對教育的要求。
2.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性質疑和科學判斷力。很多人不敢質疑,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不會質疑,不知道怎樣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批判性思維是理性的思維,不論對問題的懷疑還是對客觀事實的評價都是建立在理性判斷的基礎上。這就要求學生要對所懷疑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和推理,而不是不假思索地對自己提出問題全盤否定,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我們在講解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過程中,提出了狹義相對論是建立在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上時,一些學生就結合有些報道說發現超光速的物體進而提出問題,提出超光速真的存在的話,現有的以光速為極限的理論是不是都得坍塌?甚至一些學生在學習了狹義相對論后,武斷地認為牛頓的經典力學就被淘汰了。這說明學生也提出了問題,但是缺乏合理質疑和對科學的判斷。這要求老師要引導學生運用理性的批判思維思考問題,給出正確的答案。培養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就是不要根據直觀的感覺接受已有的知識或者結論,不受外部環境的暗示干擾,善于發現問題并提出質疑,不斷分析解決問題的依據,反復檢查已擬定的假設、計劃和方案。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善于明辯事非曲直能力,有利于培養他們合理推斷和科學的批判精神。
3.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實踐和創新能力。沒有絕對真理,只有相對真理。在人類知識發展的長河中任何一條固有知識都可以被質疑,沒有任何一個理論能夠成為知識向前發展的不可動搖的基石。知識的新舊更替過程絕不是新知識的簡單疊加在舊知識之上,而是伴隨著對舊知識進行合理修正和揚棄的過程,這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知識創新過程就是運用批判性思維在舊知識基礎上推陳出新的過程。例如在大學物理教學中,一些學生發現了書本上有些知識的不足之處,卻不能提出解決或者進一步完善的方法,就不利于推進知識的進步。而批判性思維就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舊知識提出合理的質疑,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行理性探究,最終找到可靠的知識和真理。這一過程必然伴隨有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大膽質疑前人的學說,提出合理的假設和推斷。如果在教育過程中,注重這種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必然有助于提高學生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他們的科學實踐能力和勇于創新精神。
二、大學物理課程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途徑
當今的中國正處于發展和變革時期,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其成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關乎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這也是現代高等教育工作者們關注和熱議的話題,在我國一些大學的教學改革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也成為教學改革的目標之一。物理學是在人類對自然界的規律的認識和生產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所以利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批判性精神理所當然地充當重要的角色。我們認為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應該在以下方面開展批判性思維教學。
1.必須改變只注重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教授學生學好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反思,引導學生批判性地思考問題,反思自己思維的不足之處進而更好地獲取知識。例如講解麥克斯韋的位移電流假說的時候,很多學生對此概念的提出要么就不去想物理本質,要么簡單地從字面上把它和傳統的傳導電流混為一談。這個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安培環路定理在非恒定電流情形下遇到的矛盾,面對這樣的困難,提出我們是否存在對一些物理概念理解的誤區或者不足。然后講解麥克斯韋為了解決這個困局,并且利用電流的連續原理和高斯定理導出了非恒定情形下的安培環路定理,認為變化的電場也產生磁場,提出了“位移電流”概念,并且進行了有效論證。這樣使學生明白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批判性思考的巨大價值,啟發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
2.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勇于挑戰權威,提出自己的觀點。在教學中允許學生提出不同意見,培養學生對知識進行質疑,這樣可以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特別是在講解物理歷史中一個新理論產生的過程時,教師要注重向學生展現這些大物理學家們在遇到問題時所突現出來的敢于突破固有觀念束縛的批判性精神,引導激勵學生嘗試去建立自己獨立的思維方式。例如講解量子論的誕生過程的時候,首先把黑體輻射的實驗規律與經典物理給出的結果的矛盾展現出來,陳述很多物理學家在經典物理學的基礎上做了相當大的努力但遭到失敗的事實。教師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進行評判,然后講解普朗克是如何批判性地提出與經典物理學概念格格不入的能量量子化假設而使得問題得以解決,能量量子化概念沖破了經典物理框架的束縛破繭而出。這樣彰顯了勇于向傳統理論提出質疑的批判性精神的重要性。
3.教師要注重培養培養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意愿和技巧。有的學生善于用批判性的思維去思考物理問題,但是缺乏批判性思維的技巧,相反有的學生掌握了批判性思維的技巧卻沒有運用批判性思維的主觀能動性。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老師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要兼顧培養起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的意愿和技巧,因為二者的相互促進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關鍵所在。這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充分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例如講解實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時候,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物質運動的個性和共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的主觀能動性。然后講解德布羅意的物質波假設是在光的二象性的啟發下提出的,他是以科學類比的方式提出一個科學命題,并對此命題展具體論證。引導學生學會用科學類比等方法思考問題,逐步培養批判性思維的技巧。
作者簡介:張蒙蒙,遼寧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專業:刑法。
風險社會理論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理論,它不僅涉及了許多重要的國際風險變量因素,其對西方國家的廣泛影響也足以說明其重要的理論地位。我國開始關注風險社會理論是從近幾年開始的,雖然這一理論進入我國的時間并不是太長,但由于其所關注的因素與理論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我國的部分刑法理論,可以從一個新視角上解釋了我國某些刑法中的問題,因此關于風險社會理論的研究也引起了大量的關注。針對這種風險社會理論的認識也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看法與思想,在尋求為風險刑法理論做出正當解釋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誤區,因此有必要對風險社會視閾下的風險刑法理論進行一定的分析與反思。
一、風險社會視閾下的風險刑法的理論闡述
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與全球一體化的趨勢日益突出,為人類社會帶來了更多的風險與變量,風險社會已經成為不可抵擋的人類社會發展風潮。面對不斷發生著復雜變化的社會形勢,傳統的刑法理論在應對風險方面的弊端也在漸漸的顯現,因此就提出了風險刑法的相關理論。因此風險刑法就是在風險社會環境下,增加刑法的風險應對能力,同時在面對社會風險及風險狀態時,應當以正向的積極應對來做出回應。在傳統刑法理論背景下所面臨的風險社會各種變量,已經不斷對刑法提出了挑戰,要想繼續維護人類社會的良好發展方向,刑法做出相應的改變與調整是必然趨勢,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對刑法的必然要求。在風險社會的視閾下,刑法必須以保護人類社會繼續向前發展與推進為原則,同時還應當能夠在面臨風險社會的各項風險因素情況下,準確的對風險因素做出應對機制,實現對風險社會的各項風險因素的防范控制。
對風險刑法理論的要求就是繼續保持并堅持以保護社會為原則,以保障人權為基本要求,保持社會在風險狀態下的有序發展。傳統刑法理論是針對犯罪行為及責任的劃分來區分是否應當予以刑罰處理,而在風險社會視閾下,這種傳統的理論應當逐步向安全刑法的方向轉變,即以保障社會安全為主,將傳統刑法理論的視角改變,由傳統的保障相對自由視角轉變到維護社會有序發展的方向上。具體的風險刑法理論要求主要包括,將定罪標準前移實現有效預防案值風險行為、對人們行為規范進一步拓展實現更加全面的法律約束力、關于責任范圍的規定進一步擴大并向多樣化轉變、關于定罪的各項要素進一步調整、將定罪原則及判定標準進一步完善實現創新、擴大刑法理論的影響、對量刑情節進行更加嚴格與科學的設定等。
根據對風險社會視閾下的風險刑法理論基本闡述,不難發現風險刑法理論是將傳統理論的側重點在面臨社會風險因素時的轉移,由原本的側重自由轉變到側重社會秩序與社會安全上來。這就要求對刑法理論的立法主張進行有效地調整,并且以危害社會安全為判定行為是否有罪的標準,將對行為定罪的標準與原則提前化,從而實現防范社會安全風險的目標。
二、風險社會視閾下的風險范疇分析
(一)風險刑法理論對風險范圍的誤解
風險刑法理論的提出與制定是一項非常復雜且困難的推進過程,不僅是由于風險社會理論的普及教育需要一定的過程,就風險刑法理論本身而言,也存在著對風險社會理論的誤解,因此造成了一些風險刑法理論中不合理的方面,使風險刑法理論在針對風險社會視閾下進行自身調整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誤區。風險社會理論對社會風險的劃定是有一定范圍約束的,風險刑法理論對風險社會的的理解卻是將一切社會問題都納入到社會風險因素中,例如交通事故、醫療事故、信息安全、礦難、、恐怖活動,這些基本的社會安全問題都被劃分到社會風險因素中作為依據,實現風險刑法理論的調整。此外一些風險刑法論者甚至將貪污、群體性事件、貧富不均等現象,劃分到風險刑法理論應當顧及的社會風險因素中,這種認識與理解沒有真正的領會風險社會理論的中心思想,同樣也無法通過風險社會理論來提升風險刑法理論的科學性及有效性,使其走入誤區。
根據我國風險刑法理論的分析不難發現,其所針對的社會風險因素提高側重于傳統社會中的事故風險,而非風險社會理論下的社會風險因素,這種理論僅僅是將風險一詞作為刑法改革的依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當今社會的不安全現象與人們的不安心理,但卻距離真正的風險社會理論越來越遠。之所以形成對風險社會理論的這種誤解,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風險社會的理論與傳統社會風險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是一種對社會發展的風險狀態所進行的風險因素分析,而處在傳統社會狀態下的人們要想真正了解風險社會的理論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同樣作為身處于傳統社會中的刑法理論變革者,要跳出傳統社會的局限,提出真正能夠適應風險社會的風險刑法理論,也有具有很大困難的。
(二)對于誤解的回應
風險刑法理論者對于風險社會理論誤解的回應做出了辯解,他們認為這種誤解并非是誤解,而是對風險理論的創新,將風險社會的因素放置于傳統社會環境中,對其進行刑法理論上的調整,即迎合的風險社會對社會風險應對的初衷,也對當今社會各種風險因素進行了有效地控制及規避。他們認為社會風險本身的意義就與風險社會近似,而各種風險因素在傳統社會中的表現與風險社會中的風險也是無異的,都可以被劃到社會風險的范疇中,因此通過刑法手段來應對與解決傳統社會中的風險因素,也就是風險刑法的理論內涵。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推進,傳統的風險因素尤其是事故風險隱患也在不斷的增加,而面對這樣的社會狀態,沒有特別針對事故風險所提出的刑法理論,實現對這類社會現象的有效管理,但是這仍然無法通過調整刑法理論對這些事故進行約束及管理。傳統的刑法理論在針對這些重大的傳統風險因素處理上,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干預力度,可以說基本上能夠適應傳統社會的風險事故管理,因此還沒有達到必須通過建立風險刑法理論來對傳統社會的事故風險進行干預的程度。
三、風險社會視閾下刑法理論的批判
(一)風險社會視閾下刑法理論受到的批判
風險刑法理論的提出所針對的社會風險因素,不僅遭受到質疑,更遭到了其它學者的批判。對于風險社會下的風險刑法理論,一種批判聲音是以傳統刑法理論的基本概念與立場出發對風險刑法理論提出批評,這種批評理論認為風險刑法理論作為在風險社會視閾下的理論,與現實中的傳統社會存在著沖突和矛盾,雖然可能在面對風險社會的發展趨勢中起到一定的社會制約影響。但由于風險刑法理論本身就存在著一些風險因素,因此無法通過在現實社會中的狀態分析判定風險刑法的科學性。此外,他們還認為風險刑法是風險社會下的刑法理論,而傳統社會的風險狀態并不等同于風險社會,因此風險刑法理論距離現實社會的風險狀態有著很大的距離,不需要通過風險社會理論的依據進行風險刑法理論的提出和落實。另一種還有一些對風險刑法理論進行批判的學者從社會學的角度對風險社會的理論進行了批判,由于風險刑法理論就是基于風險社會的視閾下開展并提出的,而對于風險社會的理論,他們則直接表示了質疑和批判,從這個角度來表明對風險刑法理論的批判立場。他們認為風險社會理論所提出的社會狀態并不是現實中的社會狀態,因此不一定是真實存在的,同時他們還認為人類社會的風險因素并沒有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革而發生本質性改變,因此風險社會理論本身就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因此在此基礎上提出的風險刑法理論也沒有足夠的現實意義。
(二)風險社會視域下刑法理論遭受批判的反思
針對風險刑法理論批判者對風險刑法理論的批判學說,雖然提出了對風險刑法的質疑和批評,但卻沒有從任何一方面涉及到風險刑法對風險社會的誤解。面對不同學說對風險刑法的批評,應當能夠正視這些學者所提出的批判角度,并對風險社會的理論進行更加深入了認識與了解,然后有針對性的進行風險刑法理論的有效調整。針對第一種質疑所認為的風險刑法從傳統社會的風險因素出發這一點,在風險刑法理論中確實存在著這方面的誤區,而唯一正確的判定標準不僅是以風險社會理論為依據,更應當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為根本。第二個批判的聲音是針對風險社會理論作為進行批判學說的切入點,它對風險社會理論本身的科學性與現實性提出了質疑,這不僅是由于其復雜性所決定的,更是由于在風險社會理論視閾下,風險刑法理論沒有從風險社會風險因素出發造成的。風險刑法理論所依據的社會學理論,是以傳統社會的各種風險因素與狀態做為理論和現實基礎的,因此這種因素無法反映風險社會狀態下的各種社會變量,也無法使風險刑法理論具有現實意義。
四、風險社會視域下刑法理論的反思
一、阿多諾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的理論溯源
馬克思關于商品拜物教的理論是阿多諾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的重要來源。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商品具有拜物教性質,商品中凝聚著的人的勞動已經脫離了人的質而用量化了的“物”的價值來測知。“作家所以是生產勞動者,并不是因為他生產出觀念,而是因為他使出版他著作的書商發財。”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揭示出商品生產的本質,即物質產品的生產和精神產品的生產都是為了在商品交換的過程中獲得價值。阿多諾繼承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思想,認為“具有典型文化工業特征的文化不僅僅是商品,而且是完全徹底的商品。”[2] 盧卡奇的“物化”理論也對阿多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有著深刻的影響。盧卡奇提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物化”理論,即:“商品關系變為一種具有‘幽靈般的對象性的物[事物],……它在人的整個意識上留下它的印記:他的特性和能力……表現為人‘占有’和‘出賣’[外化]的一些‘物’,像外部世界的各種不同對象一樣。根據自然規律,人們相互關系的任何形式,人使他的肉體和心靈的特性發揮作用的任何能力,越來越屈從于這種物化[對象化]形式。”[3]盧卡奇認為,隨著商品的彌漫,人類社會陷入了“物化”狀態,人通過勞動創造的物反過來控制了人,人與人的關系表現為物與物的關系,物化的社會造成的物化意識磨滅了無產階級的批判和改革精神。阿多諾很重視盧卡奇的物化概念,認為文化工業本身也是一種物化現象,他的文化工業批判理論也是對物化現象的批判。
二、 阿多諾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的主要內涵
1947年,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在《文化工業:作為大眾欺騙的啟蒙》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文化工業”這個概念。阿多諾對文化工業市場化進行了全面批判, “就藝術迎合社會現存需求的程度而言,它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一種追求利潤的商業。”[4]阿多諾認為,文化產品的創造者不斷把文化產品商品化和標準化,無非是為了瞄準大眾的錢袋,文化工業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而制造出大量的文化產品。阿多諾批判大眾文化的市場化導致文化創造性的喪失,批判文化工業不斷對大眾誘導和操縱,把滿足大眾真正的個體需要作為生產產品的第二目的,把占領市場和獲取巨額利潤作為第一目的。因此,對文化產品的制造起決定作用的,不再是創造性的發揮、個性的表現和風格的尋求,不再是審美的要求和主體的真實感受,文化完全沒有了創造性和獨立性。同時,阿多諾批判文化工業為了滿足消費市場需求而大規模的生產標準化的文化產品。這就使文化產品不再具有無可替代的個性,而是不斷的被均一化的生產出來,表面上看起來琳瑯滿目的文化產品實際上都有著統一的模式和標準,都是為了滿足相同的需要而制造出來的“標準”的商品。
三、對我國當前文化產業市場化發展趨勢的反思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文化產業對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文化產業的市場化和消費化發展趨勢,正消解著文化應有的精神內涵和教育引導功能。現階段,我國文化產業的市場化傾向趨勢日益嚴重,大眾文化產品從一開始的策劃、生產到消費都帶有濃烈的市場色彩,文化本身的內涵價值與人文關懷則被逐漸淡化了。例如:90 年代的《紅太陽頌》等革命歌曲宣揚的革命性內容與當今的消費文化并不一致。但經屠洪剛等歌星“現代改造”后,這些當年讓幾代人熱淚盈眶的歌曲變成了走俏于市場的暢銷作品。[5]為了迎合市場,這些昔日的經典歌曲被剝離了本質內容,被市場改裝為形式化的消費品。大眾文化的市場化也導致大眾消費觀的變異,大眾文化的消費化趨勢引導人們把追求名牌和物質消費當成從事一切活動的終極目標,與他人進行消費攀比,消費一些和自己生活條件不相符的產品,給自己和家庭帶來很多的壓力。同時,很多品牌利用大眾的消費心理,不斷地更新換代自己的產品,如蘋果、三星等手機品牌不到一年就更新換代,以更高檔的質量和外觀設計誘惑大眾的消費欲望,控制大眾的消費生活,把大眾引向消費主義的物質世界了,失去了對精神世界和精神文化的追求。
四、克服我國當前大眾文化發展負面效應的對策
要想規范我國當前的市場化和消費化趨勢,推進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的發展,就要科學引導文化產業的市場化方向,倡導和培養大眾科學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意識。首先,大力弘揚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主流文化。這就要求我們調整好文化產品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的關系,既要追求文化產品的經濟利益,更要注重文化產品的內涵精神和教育引導意義,大力弘揚能夠反映我國國家意志、社會主義文化價值觀和“中國夢”科學內涵和時代要求的主流文化,充分發揮主流文化的規范引導作用。其次,進一步增強大眾文化工作者創造和傳播大眾文化產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作為人類思想上的戰士和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大眾文化工作者應以提升大眾文化的精神內涵和人文價值為使命和責任,在創作和傳播大眾文化產品時,融入科學精神和現代意識,豐富大眾文化的多樣性和內涵性,鼓勵和引導大眾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大眾文化,抵制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思想對大眾文化的沖擊,確保大眾文化發展的純潔性和健康性。最后,我國大眾要進一步發揮自身在大眾文化創作中的主人翁地位,要從自身的現實生活、自身的情感世界和自身的精神需求出發,主動的選擇有利于提高自身修養和品位的文化產品,主動地從自身的角度和立場出發創作真正屬于大眾的文化產品。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9.
[2]T.W.Adorno.The culture industry.J.M.Bernstein ed.Routled.
[3][匈牙利]盧卡奇著,杜章智等譯.《歷史與階級意識》[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