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5 08:01: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制度化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多元產權選擇與微觀主體的動力激勵
產權是新制度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完善的產權制度安排是經濟增長的關鍵。但產權制度不會在自然狀態下生成,需要政府的介入。政府憑借其暴力潛能和權威在全社會實現所有權,降低產權界定和轉讓中的交易費用;為產權的運行提供一個公正、安全的制度環境;利用法律和憲法制約利益集團通過重構產權實現財富和收入的再分配,扼制國家權力對產權的干預。[2](P130~197)我們在考察中國地方政府的制度創新經驗時,可以發現,多元產權選擇是一個成功經驗,如廣東南海市的“五個輪子一起轉”、浙江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等多元產權企業、廣東順德對企業的多元產權改造等?,F在,從國有制、集體所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營個體所有制、混合制、合伙制、國外獨資和合資等等,都有應有的法律地位。哪種產權制度有利于經濟發展和適合于本地的實際,都應該予以扶持和鼓勵。這也是政府職責的應有之義。
當然,我們這里并不主張給予哪種產權形式以特殊政策,政府的主要任務是履行界定產權和保護產權的職責。對于公有企業,要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明確各級地方政府的產權界限,實現資產管理層次化到產權配置層次化的轉變。對于地方所有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和不適合改制的企業的資產管理,其管理模式可參考深圳的三級授權經營模式,把國有資產的最終產權與經營權分開,使國有資產的產權人格化,解決所有者虛位、國有資產無人負責的問題。為了真正實現政企分開,可以考慮在地方人大(屬廣義的政府范疇)設立類似于“國資委”那樣的機構,作為國有資產的人格化代表,并減少委托——鏈條,以便降低交易費用和提高監督的有效性。在產權保障方面,除了中央政府應建立起完整的產權法律體系外,地方政府也應有與中央政府配套的產權監管體系,對有關的產權主體進行約束和監督。對于一些小型國有企業和鄉鎮集體企業可以考慮以政府主導的形式對產權進行重組,進行積極的創新和試驗,甚至是“試錯”。在這方面,廣東順德的經驗值得參考,他們對公有企業的改制就是走產權多元化的道路,具體方式有:嫁接外資;劃股出售、公私合營;分拆求活;多種形式租賃、公有民營或民有民營;企業兼并、拍賣;控股、參股;債權股份化或債務等值化改造;企業“先關后改”;公開上市;依法破產。通過改制,使產權具有可分解性(即財產權可以分解為所有權和經營權),可分散性(即企業產權股份化、多元化和社會化)和可讓渡性(即產權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轉讓、買賣、出售、出租),滿足市場經濟對產權交易的要求,使得在產權市場尚未開放的情況下,實現產權制度創新的突破性進展,從而化解中央政府制度創新的規制約束。
除了對公有產權的界定和保護之外,地方政府還應繼續走增量改革之路,加強對非公有產權的保護。因為,這是目前很多地方最薄弱也是最迫切需要進行制度創新的環節。
產權主要是通過降低交易費用和實現外部性的內在化而實現對經濟的促進作用的。而能夠實現這兩大功能的產權應是那些資產能量化到個人的產權。公有企業在這一方面存在著重大的缺陷,由于資產不量化到個人,其委托—成本大,“內部人控制”使最終所有者難以實現對資產的有效監督,這是造成其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而私有產權因資產的明晰量化和權利義務邊界的確定性而產生極大的激勵,它的私人收益率最接近于社會收益率,由此帶來極高的生產效率。中國的改革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自1980年以來,中國私營經濟產值以平均每年71%的速度增長,到1999年6月,私營企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3%(而國有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例則從1978年的78%下降到1999年的33%)。目前,私營經濟的貢獻已經接近或超過國營部門,但其所占用的國家資源比重卻微乎其微,而“耗用了2/3最為稀缺的資本資源的國有經濟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只占1/3?!盵3]中國私營企業用非常有限的資源去高水平甚至是超常發揮其內在的潛力。
然而,我們應該看到,私營經濟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增長并沒有伴隨其他制度的相應變遷,它的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嚴重的制度障礙。從政府方面來看,主要的問題有:(1)產權保護制度欠缺。現有的法律和法規對私營企業合法財產和其他權益的規定比較薄弱,私營企業在與其他經濟主體之間出現糾紛時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護,從而使其發展的原動力受到削弱。(2)市場經濟中的公平公正原則沒有真正實現。私營企業在諸如市場準入、銀行信貸、稅費征收和其他社會負擔等方面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3)政府運作的不規范和官員擁有太多的超經濟權力,使私營企業主不得不從“尋利”轉向“尋租”,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從私營企業本身來看,問題主要有產權界區不清、家族化管理、規模小、產業結構的低級化和產品結構雷同等。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產權界區不清,表現在:相當一部分私營企業主家庭成員或家族成員內部自然人之間的產權界區不清;一部分私營企業,盡管其資本的形式確是私人資本,卻在法律形式上戴了一頂“紅帽子”;[4]一些私營企業是在沒有真正的出資人的混沌狀態下生成的,如負債借錢,從而造成天然的產權不清;一些私營企業主以個人的資本籌辦企業,卻以“合作”之類的形式注冊成立公司。產權主體界區不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利于企業的資本積累;企業法人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易于被侵害;影響企業的治理結構和管理權威;造成有關人員之間的權、責、利不明確,而產生“搭便車”的道德投機。[5](P42~57)
中國地方政府制度創新的路向:產權、制度化和范式選擇
科思將交易費用概念引入經濟分析中,揭示了交易費用與制度形成的內在關系。他認為,企業和市場的邊界是由市場的交易費用和企業內部的交易費用的相互比較來決定的。[6]但中國在向市場的過渡過程中,需要政府對市場的培育和扶持,企業與市場的交易過程多了一個政府的環節,決定了企業的交易費用必須考慮政府這一因素??聵s住通過實地調研并運用統計模型的方法分析了企業、政府和市場三者之間的交易費用變化,[7]認為企業的交易費用由4部分構成:企業與政府的交易費用;市場與政府的交易費用;企業內部交易費用;企業除負擔第二項費用之外的交易費用。中國私營經濟發展的初期,第一、二項交易費用是最重要的(這與科思的理論有所不同),是中國過渡經濟時期私營經濟發展中具有實質性影響的制度問題??聵s住進一步分析,寬松的準入政策比寬松的規制政策更有決定性作用。因為,寬松的準入政策會使私營企業更有發展的機會,而且政府也會采取與其相配套的規制政策,從而使私營企業的交易費用不斷降低,提高其發展的動力。本文認為,政府在實行寬松的準入政策和規制政策的同時,還要履行其產權方面的職能和社會職能,減少企業第三項和第四項方面的交易費用,以進一步調動私營企業發展的積極性。
論文中國地方政府制度創新的路向:產權、制度化和范式選擇來自
根據上述的事實,本文認為,地方政府在私營產權激勵方面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創新:
第一,切實解決私有產權的保護問題。我國的個體私營經濟從改革初期的“邊際的、填補空缺”的角色發展到現在的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獲得了國家的正式法律地位,可以說進入了國家的政治經濟體系范疇,政府理應作出相應的制度安排實施保護。目前,在國家的物權法還尚未出臺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可以結合本地的實際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建立保護私有產權的制度,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這一制度需求,實現地方性制度均衡,以消除私營經濟發展的心理顧慮。
第二,為私營經濟創造一個公平開放的制度環境,減少私營企業的交易費用。這里既包括降低私營企業的市場準入費用,也包括在土地使用、信貸稅收等方面的平等機會。但首先是要給予私營企業與其他經濟形式相同的市場準入條件,因為,市場準入條件的放松會帶來連續的制度響應,促使地方政府規范市場,降低規制費用,以及做好產權界定降低企業內部交易費用等工作。
第三,厘定產權邊界。私人產權界區不清本質上是私人企業主自身的問題。我們講保護私有產權,首先要尊重私有企業主自主選擇的權利?!耙驗樗綘I資本最清楚重新界定產權對企業發展究竟有效無效,最清楚重新界定產權所需要支付的代價究竟有多高。”[5](P58)但當私人資本意識到界定產權的成本遠遠小于繼續維持產權含混所蒙受的效率損失時,就會要求進行制度創新,要求政府出面界定產權。這時,地方政府就應協助做好企業的資產評估工作,界定產權主體及邊界,保證產權主體權利義務的落實。當然,在解決私人資本產權不清的問題上最為重要的是要給予其市場直接融資的制度條件。在這方面,目前我國還存在嚴重的制度短缺。市場融資有兩個主要渠道,一是公開上市發行股票,二是通過銀行借貸。而政策對私營資本上市有諸多限制,銀行貸款也有非??量痰臈l件。這雖然是中央政府制度創新空間的范疇,但地方政府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組織優勢去推動這些領域的制度變革。
第四,加強意識形態宣傳,消除社會對私有產權的歧視。意識形態的最基本功能就是通過強化人們對產權和其他制度的認同而減少統治階級的統治費用。但意識形態這種非正式制度安排由于源于“傳統根性和歷史積淀”,[8]比正式制度安排更具有持久性和滯后性。雖然從法律上中國早已確立了私營經濟在國家經濟生活中的合法地位,但人們思想中的“公有”意識仍根深蒂固,它仍然在很多情況下影響著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因此,地方政府應強化對私營經濟在中國經濟中重要地位的宣傳,并給予其應有的政治待遇,逐漸消除人們對私營經濟的歧視,使私營經濟的發展有一個寬松的社會環境。
第五,除了上述產權、制度環境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創新以外,地方政府還應建立符合市場運作規范的政府行政制度秩序、發展要素市場、引導私營企業的產業結構向高級化轉變、引導它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提供信息服務以減少交易費用和經營風險等。
二、以制度化約束規范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制度創新關系
一些后發國家尤其是東亞國家的歷史經驗表明,不發達國家在向市場制度變遷過程中,中央政府的有效協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權威主義的政治傳統和作用機制以及強調集體價值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是東亞國家現代化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國可以借鑒的富有價值的制度遺產。西方市場化和現代化的變遷過程是在比較有利的國際國內環境下一步步演變而來的,而現在的不發達國家既面臨著國內要求快速發展的社會壓力,又面臨著國際上日益增強的經濟政治壓力;既要保持不斷變革的勢頭,又要保持社會的穩定和統一,因此,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主導作用是應對這種復雜局面的重要保證。
中國地方政府制度創新的路向:產權、制度化和范式選擇
從過去一個世紀西方的發展規律來看,市場制度的發展和市場功能的擴大,并不是伴隨著政府功能的縮小,相反,政府功能尤其是政府的經濟功能在不斷強化。在政府體系內,出現了兩個集權化運動:一是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集權,二是議會權力向政府行政首腦的轉移。一個成熟的市場體系的有效運作,需要有一個有效的政府尤其是有效的中央政府,以保證市場的有序競爭。政府在市場運行中的功能是綜合性和整體性的,主要表現在:[9](1)有效的市場運作,需要有一個統一的、開放的和規范的市場秩序,以使原材料、商品、人才、勞動力、資金等資源要素能夠自由和有序流動,降低交易費用。但是,市場又是一種分散的力量,它在運行中很容易與地方性的力量結合,不斷地弱化社會的凝聚力。地方政府的“經濟人”性質使其出臺一些地方保護主義的制度安排,從而阻隔市場的統一,影響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動,最終導致市場功能和交易活動的萎縮。因此,只有具有高度權威的中央政府運用其組織力量才能塑造統一的市場秩序。(2)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是建立和健全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統一、科學、結構合理的制度體系是成熟的市場體系的必然要求,而統一的制度體系的安排和貫徹,只有在統一的政府權力體系中才能實現。(3)市場的運行需要公共產品和社會保障。一些公共產品投資大、見效慢,并具有壟斷性,特別是關系到全局性的公共產品,如基礎設施,它們是市場運行所必需的,需要政府的統一規劃和大量投入。
可見,在調整中央與地方制度創新的關系時,一定的中央集權是需要的。但是,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各地的資源稟賦千差萬別,需要多級的分層調控,需要多層的制度創新,不然,就會扼抑特色性制度潛能的發揮,扼抑人們對制度的合理預期和創新動力,地方市場的活力也就難以顯現。而沒有繁榮的地方市場就沒有繁榮的全國市場。為此,必須找到一條既有利于中央適度集權,又有利于調動地方積極性的兩全之策。這個兩全之策就是遵循市場的原則,以市場作為規制中央與地方制度創新關系的坐標:一是無論中央的制度創新還是地方的制度創新,都不要超越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即凡是市場能調節的就由市場調節,市場失靈的地方有的就需要政府進行制度創新。二是以市場的原則劃分中央和地方的創新空間,既要有利于全國統一市場的有序運轉,又要有利于地方市場的繁榮,發揮地方政府創新的積極性。
根據上述原則,中央的制度創新空間應是:制訂國民經濟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并以相應的制度安排,如通過財政政策、貸幣金融政策、產業政策等引導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建立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管理機制,保持總供求關系的動態平衡;對收入分配關系進行宏觀調控,建立既保證效率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與調節制度;維護國有資產的所有者權益,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建立和健全市場規則,打破地區、部門對市場的侵害和封鎖,培育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保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組織和提供公共產品(全國性的);協調工農、城鄉、地區關系,實現制度的均衡發展。地方政府的制度創新空間包括:根據中央政府的發展規劃,制定本地區的發展規劃,并作出與此規劃和中央宏觀目標相協調的地方制度安排;制定地方財政和區域性收入分配制度,引導和調節本地區的市場供求關系;培育地方性市場體系,推動區域市場與全國統一市場的開放和對接,為本地區社會經濟生活的規范運行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管理地方國有資產,保證其完整、保值和增值;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框架內調整本地區的產業結構,實現區域內資源的高效配置;組織和提供本地區的公共產品。
中央與地方制度創新空間界線的落實,除了以法律化的機制約束兩者之間的制度博弈關系外,還要建立中央對地方的有效監督機制:一是中央對地方的政治約束,這集中體現在中央對地方的人事控制權方面。二是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鏟除地方保護主義。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中央與地方的相互配合和協調,從法律、行政和經濟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治理。為了加大治理、預防和懲罰力度,可以把這一工作列入最高權力機關的工作日程,對其進行專項治理;中央和地方的紀檢、法律監督部門應將這問題列為執法監督的一項專門內容;中央對地方的績效評估中,應改變過于強調經濟發展指標的做法,引導地方政府放棄片面追求經濟速度的發展思路。三是中央對地方的經濟約束。要通過建立財政補助制度和財政監督制度等一系列經濟制度,形成一種中央對地方的硬性制約和推動機制,達到調控地方制度目標的目的。西方各國中央政府建立的對地方政府的“財政制約和推動機制”值得我們借鑒。它以中央政府控制大部分財政收入為基礎(中央財政收入總額約占國民總收入的60%以上),中央政府通過將收入的一部分以財政補助的形式撥給地方,達到引導地方政府實施中央制度安排和宏觀協調社會發展的目的。在亞洲的日本和韓國,財權主要集中于中央,然后中央政府通過撥款和補助等轉移支付手段,達到調整地區間財力差異,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目的。在日本,中央政府為貫徹自己的政策意圖特設了國庫支出金,采取直接撥款的方式,將一部分資金撥給地方使用,這部分資金在地方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高達20%。[10]因此,通過轉移支付,增強地方政府的制度變革能力,是一個可行的辦法。目前,我國在中央與地方分稅制下,中央通過轉移支付返還地方的稅收比率以及地方獲得中央補貼占上交中央稅收的比率,都要有規范的制度約束,保證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的穩定性和公平性,防止轉移支付總量被擠占及轉移支付的隨意性。同時,要根據中國的國情,確定轉移支付的比重,即應以不損害發達地區的經濟增長潛力為前提,否則就會造成與“效率優先”原則相悖的保護落后、挫傷先進的結果。我們在解決地區之間的差距問題上,不能簡單地采取“劫富濟貧”方法。要承認,一定的不平衡總是存在的。在某種意義上,不平衡還有利于增加不同地區之間的競爭壓力,促使各地更好地挖潛,實施制度創新,使資源配置達到更優狀態。落后地區的發展,主要應建立在對自身資源優勢的充分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切合實際的制度創新,摸索一條適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這才是一個治本的辦法。
中國地方政府制度創新的路向:產權、制度化和范式選擇
三、退出市場職能領域,實現制度創新的范式轉換
政府在市場經濟中應扮演什么角色,不同的理論流派有不同的側重。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自由主義到現代經濟自由主義從“政府失敗”出發,主張無需國家干預的市場,由“看不見的手”發揮調節作用;克服市場缺陷的出路是明晰產權而不是國家干預;市場失靈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而不是市場自身。而從15世紀末的重商主義到凱恩斯理論以及制度經濟學派,則從“市場失靈”出發,強調國家干預的作用。布勞恩和杰克遜認為,市場失靈的原因是存在公共物品與外部效應、存在不完全競爭(在自然壟斷的領域內存在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現象)、存在信息的不完全、存在不確定性。[11]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預去彌補市場的不足。
根據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市場本身就是一套社會制度,市場中的交易包括契約性的協議和產權的讓渡,還包括構造、組織交換活動并使其合法化的機制。簡言之,市場就是組織化、制度化的交換,它本身便包含著政治體系的力量與影響,深深地嵌入廣泛的政治與社會結構之中?!盁o形的手”背后有著有形的社會結構在調節以私利為目的的個人及其行動。在一個健全的市場體系中,需要有產權和交易活動能得到合法認可和有效保護的制度環境,這要靠政府的力量才能做到。所以,不存在絕對不受政府及其制度約束的市場“真空”,所謂的“市場失靈”其實在較大程度上是“制度失靈”的外顯。[12](P348)
但是,政府的作用只能限于彌補市場的不足,而不是取市場而代之:一是維持秩序職能,即有效保護產權和提供市場交易的基本博弈規則;二是解決市場本身無法克服的外部性問題,提供社會所必需的公共產品。地方政府作為地方利益的維護者和地方公共秩序的建設者,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上,要以制度創新去彌補市場的缺陷,實現市場化的制度均衡,既防止制度供給的過剩,也要防止制度供給的不足。
然而,我們在考察轉型期中國地方政府的制度創新時可以發現,地方政府經常直接參與本地企業的經營活動,代行了市場的職能。這種創新有其客觀必然性,因為在市場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難以誘發微觀主體的制度創新,或者即使微觀主體有創新的需求和動機,在中央制度進入壁壘的約束下也難以實現創新的愿望,從而使地方政府充當了制度創新的主角,彌補了市場和企業的不足,但其弊端也伴隨而生。一是造成了政企不分,增加了企業交易過程的環節和費用,也使企業難以獨立地走上市場。前面提到的“公用地災難”、中央與地方制度博弈目標的沖突等弊端,根源就在于地方政府代行了市場的職能。因為,與企業綁在一起后,地方政府就難免會從本位主義出發,在其權力范圍內施行有利于本地企業的制度安排,從而與其他地區和中央的制度變遷目標發生沖突,應驗了“諾思悖論”:成也政府,敗也政府。一方面,地方政府過多地干預市場,出現了制度供給過剩;另一方面,在公共產品的問題上卻出現了制度供給不足。要走出這一困境,就要實現制度創新范式的轉換:從代替市場到退出市場,即凡是市場能調節的領域交由市場去調節,由市場主體根據需求自主實施制度創新,政府則主要作為市場秩序的維護者而發揮作用。
政府退出市場職能領域后,在產權多元化的基礎上,微觀主體的誘致性制度創新才能萌生和繁榮,最終達到由政府主導的供給型制度變遷方式向需求誘致型制度變遷方式的轉變。只有實現了這一轉變,一個國家的制度變遷才會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持續性的制度均衡才有可能出現。因為,在一個自主和平等的環境中,微觀主體能夠及時感知和捕捉到獲利的機會,并在自愿和一致的基礎上,通過排除外部性和搭便車等問題,最終完成制度創新。這種創新,更有利于轉化為人們的自覺行為,“集體行動控制個體行動”,[13]達到制度創新的預期效果。
為實現制度創新范式的轉換,地方政府主要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創新:
第一,收縮公有經濟的市場戰線。公有企業的產權缺陷使其極易陷入資產無人負責的境地,改革的基本思路應該是:今后在一般競爭性行業里,不再搞公有企業。對原有一般競爭性行業中的公有企業要改造成非公有企業,包括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業。這是解決地方保護主義問題的一個根本辦法。由于地方所屬企業能夠增加與銷售收入掛鉤的上繳費用,能夠提供員工飯碗保障地區就業和社會穩定,所以地方政府總是傾向于外延式的經濟擴張,導致嚴重的重復建設問題,并且還會想方設法維持企業甚至是長期虧損企業的生存。只有斬斷了地方政府與企業的資產隸屬關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無效擴張的現象。道理很簡單,沒有哪一個私人資產所有者會允許企業的無效擴張的。
第二,明確政府職能的合理邊界。有關政府職能的邊界問題,總的來說,它應限于市場失靈和維護秩序領域。類似于企業投資和經營等微觀領域的事務,應交由市場去調節。但在實際管理活動中,受利益的驅動,地方政府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走入市場職能領域。最近某省政府出面組織,由若干國有資產公司出資組建熊貓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14]這種“拉郎配”的政府行為,是地方政府追求規模、熱衷于評比的排序、表現政績的傳統管理方式的延續。它明顯超越了政府職能的合理邊界,也遭到了部分企業的反對。張維迎說:“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地方,政府在處理企業問題上花得精力越多,企業在處理與政府關系上花得精力越多,這個國家就越落后。”[15](P210)
中國地方政府制度創新的路向:產權、制度化和范式選擇
第三,放松管制。管制即按照某種規則行事之意,目的是要使市場競爭處于一種公平的狀態,避免社會利益的損失。張維迎認為,西方管制的基本理念是怎么去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和有效運轉。他們普遍同意,自由簽約是最重要的,只要交易雙方的協議不形成對第三方的損害,管制就沒有必要;只有市場運轉會形成對他人利益的損害,而這種損害又無法通過當事人之間解決時,才需要政府管制。而我們過去的計劃經濟從一開始就立足于取消市場和消滅市場。[15](P99~111)由于政府官員在實施管制時有自己的效用函數和信息的不完全等原因,使政府管制經常失效,因此,我們現在的問題是要放松管制,而不是加強管制。目前,放松管制的重點是對傳統的行政審批制度進行改革。傳統的行政審批制度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是政府直接干預和控制企業的主要手段,由此產生了諸如阻礙資源有效配置、行政效率低下、尋租和腐敗滋生和蔓延等弊端。因此,改革的重點是減少審批的事項和明確政府審批的范圍,衡量的尺度是:一是市場尺度,即凡是市場能調節的,政府就不要設立審批去干預。二是經濟尺度,這主要從成本—效益方面考察審批的收益與成本是否對稱。三是技術的尺度,即從技術能力方面看行政審批能不能把審批的事務管住,審批管不管用。
TheWayofInstitutionalInnovationbyLocalGovernmentinChina:theChoiceof
PropertyRight,InstitutionalizationandParadigm
CHENTian-xiang
(CenterForPublicAdministrationof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Abstract:Thispaperconsidersthatthreemethodsshouldbechosentosolvethedifficultiesofinstitutionalinnovationbylocalgovernment:Firstly,thelocalGovernmentshoulddoitsdutyofpropertyright,promotediversifiedpropertyrightbyinstitutionalinnovation,andprotectprivatepropertyrighttosolvetheproblemofencourageofindividuals.Secondly,standardizingtherelationofinstitutionalinnovationbetweencentralgovernmentandlocalgovernmentbyinstitutionalization.Thirdly,thelocalgovernmentshouldquitthemarkettorealizeatransferofparadigmofinstitutionalinnovation,includingtheshrinkofthemarketlineofpublic-ownedeconomy,clarifytherationalboundaryofthefunctionofgovernment,looseningregulationetc.
Keywords:localgovernmentinChina;institutionalinnovation;propertyright;institutionalization;paradigm
參考文獻
[1]斌.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深圳模式:三級授權經營制——委托關系的案例分析及其啟示[J].經濟研究,1995(8).
[2]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6.
[3]陳鐵源.私營經濟降低改革成本[J].中華工商時報(京),2000年10月24日第1版.
[4]陳天祥.中國地方政府制度創新的角色及方式[J].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3).
(一)財務部應在每年或上年末建立新的會計年度的完整的帳務文件根據現行財務制度,運用當前在用系統的規則正確地設置全部級次的會計科目,會計年度中間可以任意追加新的會計科目,但以制單或記帳的會計科目不得介紹修改或刪除(帳務的修改工作由系統管理員執行)。
(二)轉換會計年度時,應在新的會計年度開始后的20天內,完成結轉各帳戶的年初手續,并保證數據檢驗平衡正確,年初余額在當年記帳以前可以修改,當年記帳以后如有調整,只能通過填制記帳憑證進行。
(三)任何登記入帳的經濟業務都必須填制記帳憑證,摘要區規范填入,在機上填制的記帳憑證編號應當連續,編號出現間斷時,應在斷號的第一張憑證上注明間斷的編號,并在打印輸出的該張憑證上注明斷號的原因并簽字蓋章。
(四)記帳憑證必須經過復核人員簽字后,才能根據其登記帳薄,復核人員必須在屏幕上直接對機器存儲的記帳進行復核簽字,同時要對打印輸出的記帳憑證或代用憑單進行簽字蓋章。同一張記帳憑證,制單和復核不能是同一人。
記帳憑證在記帳以前必須打印輸出(記帳憑證清單),沒有打印輸出的記帳憑證不得登記入帳。
(五)總帳及現金帳和銀行帳均可采用計算機打印輸出的活頁帳裝訂,出納人員根據審核人員審查并準許報銷的憑證,收入或付出款項,出納人員可以不登記訂本式日記帳,如現金處理收支較多可根據需要自設輔助帳。
單位每天必須將當日發生的現金收支數據輸入計算機并據以計算出庫存日報表,并在表上簽字蓋章。
(六)單位根據機器使用和人員分工情況以及工作需要,確定每月的記帳期限,每月至少記帳一次,每月月末以前應將當月所有收支及轉帳業務全部登記入帳。至少每月核對一次總帳,每季度核對一次明細帳。
(七)必須將儲存在機器內的帳簿數據打印輸出為書面帳簿,會計帳簿打印間隔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平時可以只打印已滿頁的帳簿數據,但每年年末必須將全部帳簿數據打印輸出。
《會計電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會計核算軟件的操作使用管理,確保會計核算軟件的正常運行及會計信息的全面、準確與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操作使用人員:
操作使用人員是指有權使用會計核算軟件完成職責范圍內會計電算工作的財務人員或財務部門工作人員。
根據會計電算化工作要求財務部門配備以下操作使用人員;
(一)系統管理人員:負責所有會計核算軟件數據的初始化、數據備份與恢復、系統運行錯誤的登記與排除工作;負責系統操作使用的組織與管理工作,分配操作人員的工作權限,并設置操作使用人員的保密字。
(二)數據錄入員:按照操作規程錄入憑證數據,并負責錄入數據的正確性校驗,對操作中出現的問題作詳細記錄并及時報告系統管理員。數據錄入人員無權修改原始憑證或手制憑證上的數據,不得進行憑證復核操作。出納人員,系統維護人員不能擔任數據錄入人員工作。
(三)數據復核員:負責對已錄入計算機的憑證編號及數據的完整性、正確性審核,確保入帳數據的完整與正確。
(四)數據管理人員:負責已復核數據的入帳、入帳后憑證、帳頁的打印輸出工作,協助系統管理員定期做好數據備份工作,負責程序軟盤、存檔數據軟盤、輸出憑證、帳頁及其他資料的保管工作,做好軟件數據擴資料的安全保密工作。
(五)系統維護人員:負責對會計電算化硬件和軟件的檢查及運行故障處理工作,以保障會計電算化工作的正常運行。
二、操作使用人員的操作權限:
(一)系統管理員必須根據用友財務軟件的特點和本單位會計電算體系與核算方式。會計科目的設置必須符合會計制度與單位核算、管理的要求。報表格式必須符合上級主要部門和財政主管部門要求。
(二)數據錄入員進行數據錄入操作時應嚴格按照憑證內容輸入數據。不得擅自修改憑證數據,如發現憑證數據錯誤立即通知憑證編制人員或系統管理人員,并根據修正后的憑證修改錄入的數據。數據錄入人員除可以進行數據錄入操作外,還可以進行數據查詢工作,但不得進行數據復核操作,復核人員亦不能進行數據錄入操作,復核時發現憑證錄入錯誤,必須通知數據錄入人員進行修改,復核人員不得進行已錄入數據的修改操作,待數據錄入人員修正錄入數據后再進行復核簽字操作。
(三)系統維護人員除實施數據維護時,一般情況下不允許隨意打開系統數據庫進行操作。實施維護時不準修改數據庫結構。其他操作人員一律不允許實施數據庫操作。
(四)用于會計電算化的硬件和會計軟件只有操作人員才能上機操作使用。其他人員一律不允許上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并經系統管理員認可合格后方可上機。
(五)操作使用人員上機操作前后必須填寫“上機操作登記簿”,如實填寫操作人員姓名、上機時間、操作內容、下機時間、操作期間系統運行情況等。操作人員的保密字必須牢記,并注意要安全保密,否則出現問題,操作人員和系統管理人員有不可推卸有責任。
(六)出納員、維護人員、程序人員均不準實施數據錄入操作。
(七)備份數據軟盤和存檔數據軟盤、帳頁、憑證、報表及其他資料由數據管理人員按規定統一復制、核對、存放、保管。
三、會計憑證的審核與管理:
會計憑證是計算機處理會計核算業務的依據。必須保證入帳前錄入計算機的會計憑證準確、可靠,因此應從以下幾方面嚴格把關:
(一)業務作主的審核:
財務部門收到業務人員編制的業務憑證后首先由稽核人員審核業務發生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確認無誤后再審查業務作主有無業務負責人,業務主管的簽章,如確認無誤則上機制單依此手工編制記帳憑證。
(二)手工記帳憑證的審核:
制單人手工編制完的記帳憑證必須交稽核人員審核后才能交數據錄入人員錄入。稽核人員必須認真審核憑證摘要的規范性、清晰性;憑證分錄和數據的合法性、準確性。如無誤再檢查憑證科目的平衡關系,最后審查制單人是否簽字。
(三)機制憑證的復核數據錄入人員錄入憑證數據后,由數據復核人員對錄入的憑證進行復查,確保與手工作主的一致性和復核人員復核無誤后簽字。
(四)復核后的憑證必須打印輸出、并經有關人員(稽核員、制單人員、出納、數據錄入員、數據復核人員、會計主管等)確認簽字后方可進行記帳操作。
《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會計檔案管理,確保會計檔案的安全,特制訂本規定:
(一)單位應根據帳簿數據準確編制或由機器正確生成會計報表,報表格式由會計主管部門統一設計或認可。
(二)報表的編制要求做到數據真實,計算正確,內容完整,手續齊備,做到帳證,帳表,表表之間勾稽嚴密,有所屬單位的應將所屬單位的報表數據輸入機器進行匯總,并將本單位報表、所屬單位報表和匯總表一并報出,書面報表必須由分管帳務的領導,會計主管和制表人簽名蓋章。
(三)單位的會計檔案包括存儲在磁盤(硬盤和軟盤)上的會計文件和以書面形式存放的會計作主會計帳簿和會計報表。
存儲在磁盤上的會計文件必須按規定及時打印輸出書面形式,末打印之前不得抹去。
由機器打印輸出的會計檔案發生缺損時,必須補充打印,并由操作使用人員在打印輸出的頁面上繁體字或蓋章注明,由系統管理員簽字蓋章認可。
磁盤形式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必須在兩年以上,其中會計科目和總由數據(包括年度和月度匯總數據)必須永久保存,明細帳、記帳憑證及其他數據資料在兩年后可根據需要決定存毀。
(四)必須經常對硬盤上的會計數據建立軟盤備份。備份是通過對硬盤的會計數據建立軟盤副本來實現信息存儲的,每月備份不得少于一次。不得直接對硬盤上的會計數據和作為正式檔案的備份軟盤上的會計數據進行任何非法操作,如要對磁盤會計數據進行加工,必須使用備份羅盤的副本,不得刪除硬盤和軟盤的數據?;謴拖到y數據必須使用最新的正式備份。
(五)必須妥善保管好會計數據的備份軟盤,備份軟盤應貼上寫保護標簽并用印章或封條簽封,或由專人保管。備份軟盤應裝在保護封套和包裝盒中,存放在安全,潔凈,防熱,防潮,防磁的場所,并定期進行轉儲。硬盤和正式備份軟盤不得隨便知心亂放和外借。
(六)會計數據的備份軟盤及自行開發原程序的備份分別在三個地點以上,應根據數據量和硬盤空間的大小情況,每隔一定時期(如半年或一年以上)清理一次硬盤,刪除硬盤上以前年度的會計數據,以利于提高機器的利用率和運行速度,沒有做過備份的硬盤數據不得清理刪除(三個存放地點分別為機房、檔案室、財務室)。
(七)磁盤會計檔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數據備份,數據恢復和清理硬盤等,由系統管理員專職執行并對磁盤會計檔案的安全的正確負責。
《計算機上機操作記錄制度》
《會計核算軟件管理的幾項規定(試行)》中對會計核算軟件的使用單位有明確要求──要有必要的上機操作制度。為了更好地完成系統維護的任務,了解故障發生的原因、地點、時間,以及如何處理和處理結果等情況,并作為下結段合理調整機時分配的依據,嚴格財務微機管理制度,現規定如下:
一、計算機操作人員必須登記當天所有上機操作情況。要求填寫日期,操作員姓名,操作內容,運行時間和運行情況。
二、操作過程中沒有問題則在運行情況及備注欄填寫運行正常字樣,若有問題發生則應及時登記記錄并向系統管理員報告。
三、不得進行末作登記記錄的任何軟硬件維護工作。
四、系統管理員在維護過程中發現的異?,F象和處理方法,處理結果都應有所記載,對于重大運行故障,除按規定登記外還須另行填寫故障報告單。
五、操作記錄每月裝訂成冊,日常由檔案管理人員妥善保管,年終整理歸檔。
六、要真實完整地填寫操作記錄,發生總是不登記者,按經濟責任制有并條款處理,以上規定由系統管理員監督執行,請所朋操作及維護人員遵照執行。
《會計電算化崗位經濟責任制》
隨著我公司會計電算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電算化的應用在財務會計核算管理方面無論在范圍上還是在層次上都有很大的發展,為了使我公司會計電算化工作沿著健康嚴謹的軌道繼續鞏固提高,確保此項工作的合法性、科學性、準確性、安全性,特制如下會計電算化崗位經濟責任制。
一、會計電算化管理崗位:
根據本企業的管理核算特點及上級對會計電算化管理崗位設置的要求,為了穩妥地進行以計算機替代手工帳的過渡,在總會計師領導下,本著財務會計崗位圍繞電算化開展工作,更好地發揮會計電算化為財務管理,核算服務的原則,以計算機替代手工帳后本公司設置如下管理崗位:
崗位:會計主管、崗位主管、系統管理、稽核、底稿制作、計算機操作、傳票復核、軟件開發、出納、內勤、成本管理、內部銀行管理、往來帳管理崗、專用基金管理、銷售管理。轉
二、崗位職責:
(一)總會計師:對企業會計電算化發展方向、規模及重大硬件、軟件的使用及應用項目進行決策,保證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會計主管:制訂會計電算化發展規劃,為總會計師提供重大硬件、軟件使用,應用項目和決策依據,根據企業特點合理的設置電算化管理崗位及配備崗位人員,檢查崗位人員工作情況。嚴格執行責任制對各崗位人員經濟現任的約束條款。
(三)會計電算化管理崗:
1.參與制訂本廠會計電算化發展規劃及電算化管理制度。
2.執行對操作人員的管理和計算機檔案管理職責,對會計軟件進行日常維護運行。保證計算機軟件及硬件的財產。
3.報告計算機故障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遇重大的系統運行故障必須根據故障的發生,自理情況填寫報告單并及時報予電算化主管。
4.正確分配系統操作人員的使用權限,參與軟件開發的管理。
5.保證各種電算化管理規定的正確實施。
(四)崗位主管:
1.電算化、成本、計劃崗位主管:
*協助會計主管制訂電算化發展規劃及總會計師提供重大硬件。軟件使用及應用項目的決策依據,負責軟件開發的管理。
*協調系統管理與會計管理崗位工作,保證計算機輔助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過渡及協調發展,保證各級電算化管理制度的正確執行。
*本公司成本管理及財務計劃的制定、預測。
*組織各崗位對公司經濟活動進行準確及時的分析。
*為會計主管提供崗位經濟責任制考核依據。
2.資金、專用基金崗位主管:
*負責銀行、現金出納崗、銷售崗、往來崗、專用基金崗的日常管理。
*上繳利潤、稅金、留利及貨款的管理。
*流動資金的日常核算管理。
*配合電算化主管使本主管崗位的電算化應用不斷完善。
*為會計主管提供崗位經濟責任制考核依據。
(五)系統操作崗位:
1.執行系統管理員對本崗位工作的具體指揮、要求。
2.及時準確地輸入及生成各種會計憑證、帳簿、報表。
3.通過系統管理員及時準確地為領導提供所需的查詢數據。
4.系統管理員給本崗位設置的口令不得告知其他任何人。
5.正確執行電算化管理規定中有關操作、使用、備份等條款。
(六)軟件開發崗:
1.執行系統管理員對本崗位工作的具體指揮、要求。
2.末經電算化主管、系統管理員核準的開發項目不得上機。
3.開發的軟件應充分利用本公司已經應用信息系統、報表系統的功能并應易接受、掌握。
(七)檔案管理崗:
1.執行系統管理員對本崗位工作的具體指揮、要求。
2.對存儲在磁盤(含硬盤及軟盤)上的會計文件、憑證、帳、報表等要及時備份。備份軟盤要編號及加蓋印章歸檔,對企業會計核算結果的歷年資料要備份三份,分別存放在不同地點。
3.對購置或自行開發的會計軟件的軟件文本要人作為會計檔案永久妥善保存,并負責督促計算機憑證、帳簿、報表的裝訂歸檔。
4.對硬盤上的會計數據和作為正式的備份軟盤上的會計數據不允許任何人進行非會計系統許可的任何操作。
5.注意保管查看計算機操作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系統管理員報告并負責操作記錄的整理裝訂,歸檔。
(八)稽核崗:
1.審核原始憑證的合法性及是否有經辦人、驗收人、主管領導簽字。
2.審核憑證制作底稿是否規范,運用會計科目是否合理,借貸是否平衡。
3.發現不合理的原始憑證及傳票制作底稿,及時退回業務發生崗位進行合格性處理。
4.簽于業務處理時間問題至少一周內對所有原始憑證及憑證制作底稿全面審核一次,確保憑證制作質量。
5.稽核后的憑證要加蓋崗位人名的印章,并對所有因人為因素造成又無及時稽核發現的憑證制作質量問題負責。
(九)復核崗:
1.保證計算機記帳前憑證制作質量起到把關的作用。
2.復核計算機憑證與作主制作底稿的一致性,配合稽核人員及時發現原始憑證,憑證底稿的質量問題。
3.按日整理當日所有原始憑證、憑證底稿及計算機憑證,完整的交付裝訂人員進行裝訂。
4.按日進行每筆經濟業務憑證的復核,發現問題后屬于操作問題通知操作人員進行處理,屬于系統維護問題通知系統管理進行處理。
5.負責審核計算機操作人員的操作結果并對審核結果負責,復核后的憑證要加蓋崗位人員印章。
(十)其他業務崗位:
1.其他業務崗位按原經濟現任制規定內容開展工作,發生問題按原條款處理。
2.其他業務崗位要全力配合電算化工作,執行領導對各崗位指定的有關電算化管理方面的要求。
3.末經系統管理人員允許,不得私自上機操作。
4.現金及銀行出納崗協助檔案管理員暫時負責每日憑證的裝訂工作并負責憑證封面要求內容的填寫。
5.各崗位要及時發現本崗位不適于計算機管理方面的問題,并努力提出有利于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建議。
三、關于各崗位工作的獎懲規定:
各崗位的職責條款與當期的獎金掛鉤,實行百分制考核,每崗位的五條職責共一百分(每條款二十分),如果崗位人員有違反本崗位職責的問題,經會計主管、崗位主管、系統管理員認定,按職責的內容扣除相應的分數。計獎實行活分活值考核。
計算公式:
獎金分值=部門獎金總額/各崗位得分總和崗位人員得獎額=各崗位實得分數*獎金分值
會計工作實行電算化申請
(一)紙質地質檔案的匯交及驗收
紙質地質檔案驗收的重點在于匯交資料的完整性和規范性。完整性主要檢查匯交資料是否齊整。每一套地質報告都由報告正文、附表、審批文件、附圖(附件)等組成。匯交驗收不僅要查移交清單與移交文件是否相符,還應根據卷內目錄核對資料是否齊全。在匯交中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附圖短缺,因此,僅根據移交清單清點,無法查明原報告圖紙的缺失。規范性主要檢查匯交資料是否按照規范進行編制,如:報告正文打印裝訂是否符合規范、內容是否有殘缺;圖紙打印是否完整,是否按照手風琴疊圖方法正確疊圖等。每套匯交的地質報告需要有兩套,一套用于存檔,一套用于后期借閱利用。
(二)電子地質檔案的匯交及驗收
國土資源部下發的《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2006年)對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工作做出了具體規定,包括電子文件的命名、電子文檔的格式、電子文件在存儲介質中的組織形式、電子文件的匯交及驗收等。因此,對于電子文件的匯交和驗收工作可以按照《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范》(GB/T18894—2002)、《電子檔案移交與接收辦法》(國家檔案局檔發[2012]7號)和《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規定要求進行。
二、地質檔案的整理及保存
(一)地質檔案的整理
保管期限的劃分。根據《科學技術檔案工作條例》第一章第三條的規定,地質檔案屬于科技檔案范疇,在保管期限的劃分上分為永久、長期、短期三種。中心館藏的地質檔案盡管年代跨度大,但其對地質工作都具有不同的利用價值,且館藏資料數量總體不大,管理難度和成本都不高。因此,中心館藏地質檔案的保管期限都定為永久。隨著今后勘探開發程度的提高,再根據實際情況對年代久遠的地質檔案重新評估定級。分類劃分。對于地質檔案采用“3•X•X—XXX”方式編號,類目號采用三級類目編號,案卷順序編號使用三位阿拉伯數字。一級類目號為“3”。根據《山西省煤炭地局檔案分類大綱》的劃分,地質勘查類檔案編號為“3”。二級類目編號范圍為“1—8”,代表地質檔案類型,共8類;三級類目編號范圍是“1—7”,代表山西省境內不同煤產地(表1)。三級類目使用省內煤炭系統慣用的分區方法,按照山西省地理區域共劃分為六大煤田和五個煤產地。案卷順序號采用三位阿拉伯數字編號,編號從001號起,順序編寫。每組編號可以滿足最多999卷地質檔案歸檔。目前館藏歸檔數量最多的類目中,也僅有270卷地質檔案,其他各類目下存檔數量為幾十到一百不等,考慮每年檔案增加總數僅10卷左右,因此采用三位數進行編號可以在較長時間滿足需要。對于成果地質資料的組卷順序,地質行業有著規范要求,順序為報告正文、附表、附圖、其他附件,因此卷內編號時需保持原有順序。盡管每套報告卷內文件數量大相徑庭,但總數都不會超過1000件,因此編號可以采用三位阿拉伯數字編號。以報告正文為001號,依次排序。排號順序為報告正文附表各類圖紙其他附件。值得注意的是圖紙的排序應按照附圖目錄中的順序依次排序。另外,對于包含電子文件的地質檔案,在編制索引目錄時應將電子文件的文件名及保存路徑與相應紙質檔案的索引信息對應。
(二)地質檔案的保存
紙質地質檔案需裝入無酸紙盒存放在密集架上。由于地質檔案有各卷內件數相差大,借閱使用頻率高的特點,選用的檔案盒就需要同時兼顧結實牢靠、便于取拿、尺寸合理(經濟性)等特點。因此,承裝地質檔案的檔案盒選取了?。?20×30×50mm)、厚(220×306×75mm)兩種尺寸。由于檔案盒在密集架上是垂向排列,管理員只拿檔案盒的脊部,因而檔案盒脊部需顯示便于查詢定位的基本信息,包括檔號、案卷題名、盒內檔案的卷內順序號范圍、盒數及盒序號等。庫房應做好“八防”工作,并對庫存檔案進行定期抽檢,對因多次借閱利用發生磨損的的檔案及時修復,或使用電子檔案復制。電子地質檔案保存需刻錄三套,一套用于存檔、一套負責借閱查詢、一套異地保存。光盤須根據數據容量規模選用檔案級CD-R或DVD-R,刻錄光盤經過校驗后用光盤記號筆在光盤印刷層上標記案卷題名、檔號等基本信息,并裝入光盤盒中放入防磁柜豎直保存,避免擠壓。據《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范》(GB/T18894—2002)規定,光盤的保管溫度為17℃-20℃,相對濕度介于35%—45%之間,較紙質檔案都有很大區別。[1]對于電子檔案,庫房除了做到“八防”工作,還應重點防范磁場和酸性氣體對光盤載體的影響。存檔的光盤每4年進行一次抽檢,抽樣率不低于10%。[1]
三、地質檔案的利用
服務于生產是地質檔案的落腳點,但高頻率的翻閱使地質檔案極易產生過度磨損,因此,規范的查借閱程序,不但可以使地質檔案發揮應有作用,還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護。地質檔案的借閱需由申請人提出,作為申請人主體的只能是法人單位,不允許以個人名義申請借閱,并且中心只向局屬各勘查院提供原件外借服務,對系統外單位的申請只提供查閱服務。局屬各勘查院借閱時,經辦人應攜帶個人身份證明及單位委托書或介紹信,國土部門批準的項目立項書等材料向中心提出申請;系統外單位提出申請時還應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及相應的地質勘查資質證明。檔案部門接到申請后,審核申請材料齊備后報送局地質處審核。對局屬各勘查院提交的材料,地質處審核立項真實性和資料借閱范圍是否符合勘查范圍;而針對系統外單位提出的申請,還要審核立項審批材料的真實性等。通過審核的申請,提交分管局領導授權方可借閱。鑒于地質勘查工作對地質資料依賴程度高、使用時間長的特點。地質檔案的借閱時間以30天為界限,到期后如仍需繼續使用的,需攜帶檔案原件,到中心辦理續借手續。檔案原件需經管理員清點,并檢查無污損后,方可續借。這樣既可以滿足地質工作需要,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借出的資料得到監控和保護。
四、其他影響因素
(一)提高管理員素質
無論管理制度如何完備,作為檔案管理主體的管理員的素質對管理效果都有著決定性作用。[2]因此,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素質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地質檔案的管理員來說,除了具備扎實的檔案管理知識外,還應具備一定的地質專業知識。由此可見,對檔案管理人員地質知識的培訓也是提升地質檔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環,與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密不可分的。
(二)提高數字化程度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地質工作和檔案工作中的普及,可以利用現代計算技術對生產年代久遠,并僅有紙質版本的地質檔案進行數字化,這樣可以有效地延長這些檔案的保存時間,降低由于長期借閱造成的紙質檔案的破損,延長檔案壽命。[3]
21世紀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非常迅速,中小企業對國際化經營的期望很高,加快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深度經營的路徑優化尤為重要。
中小企業深度國際化經營的必然性
美國密執根大學的Cavusgil教授對企業的出口和直接投資活動進行考察,將企業國際化經營過程分為五個階段,即國內營銷階段、前出口階段、實驗性地卷入階段、積極投入階段和國際戰略階段。芬蘭學者LawrenceS.Welch和ReijoK.Loustatinen等認為企業國際化是指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分工,由國內企業發展成跨國公司的過程,包括內向國際化經營和外向國際化經營兩個方面。外向國際化經營的形式主要指直接或間接出口、技術轉讓、國外各種合同安排、國外合資合營、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內向國際化經營的內容主要包括進口、購買技術專利、三來一補、國內合資合營、成為外國公司的國內子公司或分公司。
本質地看,所謂企業國際化經營是指企業以國際市場為舞臺,以追求企業利益為目的,在世界范圍內從事資源配置、出口、合資合作和直接投資等一系列的生產經營活動的總和。
上述企業國際化理論主要以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跨國公司作為研究對象,認為跨國公司的競爭優勢主要來自企業對市場的壟斷、高科技和大規模投資以及高超的企業管理技術。而我國的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產品技術含量較低,較少的廣告支出,缺少名牌產品,不具備大企業所擁有的優勢。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不同于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國際化經營,必須尋求新的國際化經營路徑,改變那種以單純的出口貿易為主體、以低價競爭為手段、以廉價勞動力資源為核心、以低附加值產品為載體的國際化經營路徑,促進企業成長與市場拓寬同步發展。
我國中小企業深度國際化經營是指中小企業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參與世界經濟活動,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在世界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變遷中準確地進行市場定位和戰略選擇,形成核心競爭力,成長為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市場主體。
中小企業深度國際化經營分析的核心是企業選擇什么樣的國際化成長路徑,選擇什么樣的方式進入國際市場,如何培養核心競爭力。
我國中小企業深度國際化經營的制度約束
制度構建與制度變遷給企業帶來了融入新制度體系的機遇,為中小企業創造了公平的競爭環境和新的發展空間。但在我國加入WTO短暫幾年來,我國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和參與國際分工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是不爭的現實,中小企業在國際化經營制度的環境并不完善,尤其在深度國際化經營路徑的選擇中存在一定制度約束。
國內促進機制與國際貿易保護的協調
1998年以來,原國家經貿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先后出臺了30多部有關支持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各地方政府也相應出臺了100多個有關文件,中小企業的市場法律體系基本建立,公平的國內市場競爭環境逐步形成。近年來,中小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我國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5%以上,全國3/4的城鎮就業人口在中小企業工作,中小企業在我國各經濟主體中最具發展活力,全國65%的專利技術、75%以上的技術創新和80%的新產品都是由中小企業開發的。但中小企業的發展并沒有為其實現國際化經營奠定基礎,反而遭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遏制和市場競爭的沖擊,我國中小企業在國內市場上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對于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具有比較優勢的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不公正的制度約束。例如紡織品在配額取消后預期貿易增長與現實國際進口限制的問題,我國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將受到進口國特別保障措施的制約。
企業發展與制度缺失的矛盾
從我國中小企業的產權主體來看,我國非公有制中小企業數占中小企業總數的近80%,這還不包括沒有登記的農村和城市的個體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中小企業產權主體比較清晰,作為既是企業所有者又是經營者的管理人員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關注企業資產的增值能力和經營效果。
從中小企業的經營機制看,中小企業經營組織層次少,結構簡單靈活,能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迅速組織生產,準備周期短,適應性快。但是,中小企業成長與發展不僅僅要求有清晰的產權制度,而且要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我國中小企業的產權和組織結構特點決定了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困難。首先,數量居多的非公有制中小企業很難籌集到其國際化經營所需要的資本。其次,過分關注經營效果的中小企業主,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有時會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毀壞了中小企業的形象。再次,中小企業為適應市場競爭不斷地轉換經營行業和領域,不利于制定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的長期戰略。最后,缺乏制度規范的中小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家族式經營,隨意性很大,難以吸引和留住國際化人才。
事實證明所謂中小企業靈活的組織結構并沒有成為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優勢,反而阻礙了其國際化進程。
產業集聚與地方利益的沖突
產業集聚是相互聯系的中小企業集中在某一區域形成區位優勢和區域效應,以區域效應彌補品牌效應不足的實踐安排。大多數中小企業生產規模小,產品市場營銷投入低,不具備大型跨國公司的品牌效應,要拓寬國際市場,就必須通過聯合及建立聯盟等方式實現集群化。
中小企業集聚作為企業與產業組織的一種形態,不僅能為中小企業帶來設施同享的外部規模經濟,快捷獲取技術、信息和服務的便利條件,而且使中小企業在不犧牲大企業所缺乏的柔韌性條件下,提高集群內企業的生產率,更具有國際化發展的競爭優勢。按照市場經濟本質屬性的要求,加強和完善產業集聚內中介機構和公共服務建設是完善公共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政府經濟學的相關理論,這種公共產品的提供主體可以是政府、私人或相關團體,政府在規范、管理、協調、強制和激勵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方政府應該履行好公共產品供給主體的角色,為企業集群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改善本地商業環境,培育集群成長所需的要素條件和環境條件,提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機制,改善家族企業文化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加快經理人市場、社會中介評估機構等要素市場的培育。
我國部分地方政府為吸引投資為中小企業集聚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各個地方政府為地方利益,給中小企業跨區域發展及實現產業積聚造成制度障礙的現象。
企業間合作與競爭的博弈
產業內分工是當代國際分工新格局的重要內容,這種分工是依據同一產業內部產業鏈條的不同環節來進行的,產業鏈條是由產業技術、生產和營銷三個環節組成。20世紀80年代以來,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從著眼于產業鏈價值最大化目的出發,著力于研發和品牌營銷,控制核心技術和經營技巧,而把加工制造環節轉移出去,其生產結構呈現出典型的“啞鈴型”;而中小企業則在產業價值鏈條中,尋求自己的發展空間,明確自己的發展定位,承接跨國公司的這種產業環節轉移,著力于產業鏈價值相對低廉的加工制造環節上。
如耐克公司掌握產品設計、關鍵技術,授權本國及其它國家的中小企業按其產品規格、技術標準生產產品,自己則在全球建立營銷網絡,進行產品的廣告宣傳與銷售及提供售后服務,占據產業價值鏈的最高端。我國中小企業要改變專業化水平低的“小而全”的企業組織結構,擺脫與大企業“獨立抗爭”的被動局面,必須在一定條件下要尋求與大企業建立穩定的網絡協作、合作競爭關系。但中小企業在這個產業鏈中面臨著契約風險、文化沖突、責任與利益的沖突、甚至會被兼并和邊緣化的危機,可以說中小企業在競爭與合作中面臨著成長的困境。
中小企業深度國際化經營的路徑優化
中小企業要克服制度約束,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優化其國際化經營路徑,在國際產業轉移與變遷中把握自身產業優勢,在制度完善中促進中小企業國際化成長,在準確的特色定位中拓寬國際市場,在技術創新中培養核心競爭力。
在產業變遷中找準國際化經營比較優勢
對于當今國際分工,發展我國主要從事勞動要素密集的最終消費品生產。我國中小企業要成功實現深度國際化經營必須從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出發,按照要素稟賦類型對我國的中小企業進行劃分,可以把我國大陸中小企業歸入勞動密集型。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特點,將在很長時間內規制著我國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發展的產業選擇,也是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發揮比較優勢可利用的一種資源。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僅僅指傳統的制造業,IT制造業也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
目前世界IT產業制造業生產技術正在大規模地向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迅速集聚,為我國急需發展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了機遇。
勞動要素密集的IT產業、文化產業、信息咨詢、金融保險等服務業,與傳統的勞動要素密集型的制造業相比,主要的差別在于它產業技術含量高,不因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而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具有較高的附加值。
在制度完善中促進企業國際化成長
中小企業深度國際化經營路徑的優化要求企業加強制度建設,促進企業在國際化經營過程中的不斷成長。在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實踐中,中小企業成長過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普遍存在著對成長準備不足、成長沒有伴隨相應的組織調整與變革、成長中的管理“失控”、成長中多元化經營的誤區、企業成長中的“組織病”等現象。隨著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張,中小企業原有的“淺度”國際化路徑往往又會變成企業進一步成長的障礙,中小企業深度國際化經營過程也是企業制度不斷建立和完善的過程。
首先,完善企業管理的制度,加強內部控制,建立相應的管理隊伍,分享企業管理的權限及責任。其次,完善企業間協作制度建設,加強企業間合作和避免惡性競爭及契約風險。中小企業要加強相互生產協作,構建戰略聯盟,形成產業集聚。再次,完善企業市場網絡建設,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和加強與客戶的溝通,模糊企業邊界,實現虛擬經營。最后,完善融資制度建設,克服企業國際化成長過程中資源不足與資金短缺的困境。
在特色定位中拓寬國際市場
選擇有效的路徑進入國際市場是中小企業深度國際化經營路徑優化的重要內容。美國沃頓商學院教授Root教授認為,國際市場進入模式是指企業將產品、技術、工藝、管理及資源進入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一種規范化部署。中小企業要避免與大公司的競爭、逐步拓寬國際市場空間,必須立足產業特色,以特色產品滲透國際市場、以價格優勢拓寬國際市場、以獨有技術占領國際市場。無論是生產型中小企業,還是服務型中小企業或者是高科技中小企業,都必須強調專業化、特色化經營。由于中小企業本身資金實力有限,不可能按照多樣化經營戰略發展,那么中小企業就必須通過專業化特色化來占領細分化的市場,確立自己的市場競爭優勢。
中小企業的發展要始終貫徹“專、精、特、新”的方針,圍繞一個產品,或者一個零件、一種工藝、一種服務做精、做細、做透、做專,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確立自己的國內市場地位和國際競爭優勢。
在技術創新中培養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標準化國際認證國際法律問題
企業社會責任問題是企業歷史發展進程的必然產物。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企業社會責任”一詞的出現到20世紀60年代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明晰辯論,從70年代人們對企業社會責任定義和范圍的界定到80年代的企業社會責任運動,[1]從90年代企業社會責任的守則化到目前正在推進的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標準化,這一過程,不僅體現了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演變,更表明了國際社會對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態度:由企業推動的經濟增長固然重要,但人類的生存標準、生活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等也決不可懈怠。
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新發展,呼喚相應有效和實事求是的國際法律文件,以敦促企業遵行相應的國際標準,尊重和維護相關主體的利益和權益,促進國際經濟的良性發展,推動國際社會的和諧進步。但由于“企業公民”的身份以及各國家在歷史文化傳統、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政治制度以及法律價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這不僅需要協調好國際政治、國際經濟等方面的關系,更需要關注并解決好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給國際法帶來的種種挑戰。
一、企業經濟活動的信任危機與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成敗得失
(一)企業經濟活動面臨的信任危機
企業是社會微觀經濟活動的“細胞”,也是現代市場經濟中最重要的“細胞”。關于企業的性質和本質,盡管在理論上存在著不同主張,[2]但都不能否認,追求經濟利益是企業嘗試建立并謀求發展的最根本動機。為此,企業需要從事相應的經濟活動,并通過這些經濟活動達到其運營目標,實現其經濟功能。[3]然而,伴隨其經濟活動的還有些“副產品”,勞工問題、環境問題、消費者權益問題等表現得最為突出。
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企業追求達成其經濟功能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使其不僅面臨著自身經濟活動的信任危機,[5]更面臨著自身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危機,企業社會責任運動應勢而行,并在世界范圍內擴展、蔓延。
(二)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成敗得失
企業社會責任運動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在當時情況下,其矛頭主要指向跨國企業經營和擴張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它強調在市場體制下,跨國企業除了為股東追求利益外,也應該考慮其他相關利益者的利益;并且要求,跨國企業在貿易自由化、資本流動自由化、謀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應該擔負與此相關的勞工、環境、消費者等社會問題的社會責任。
盡管存在著上述難題,但在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作用下,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在國際范圍內大有普及之勢。這不僅表現在企業社會責任守則的制定和廣泛推行方面,更表現在國際貿易中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證問題上。在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固然重要,但企業社會責任守則的制定、執行或認證,似乎已成為企業有效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二、企業社會責任守則的效力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認證
(一)企業社會責任守則及其效力
企業社會責任守則是企業向公眾展示其擔負相應社會責任的內容要求和具體承諾,目前盡管林林總總,但其功能和作用一般都包括兩方面:其一,應對企業經濟活動面臨的信任危機;其二,明晰企業經濟活動的道德底線。
(二)國際市場競爭中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證
由于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與國際貿易或者說國際產品訂單掛上了鉤,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證正變得炙手可熱。但在認證中,必須弄清楚以下問題:
第一,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有限性。當前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是普遍意義上的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在企業社會責任運動推動下由跨國企業的社會責任發展、普及而來的。但無論如何演變,企業的社會責任應該著重于“與企業利益相關”的問題,應該強調與企業運營和轉貼于發展相關性的社會問題。任意擴大企業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的范圍,會給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而任意縮小企業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可能會使之流于形式,并對相關利益者的權利和利益造成本不該有的損害。
第二,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標準”的國際性。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被推行適用的社會責任守則各種各樣,這些守則,都稱其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標準”。但是,由于企業特別是跨國企業所執行的企業社會責任守則不一致,對于同時接受不同企業訂單的某一特定企業來說,該以哪個守則為準?又該如何協調這些守則之間的關系?幾乎所有的企業社會責任守則都要求企業遵行相關國際條約所列的原則,但基于企業非國際(公)法主體的理論和事實,企業如何直接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在上述問題還不能解決以前,這些守則或“標準”的“國際性”,顯然讓人質疑。因此說,當前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標準”,應該僅僅是民間意義上的“國際標準”,或者更確切地說,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標準”僅僅是商業伙伴之間的社會責任標準的要求問題。
三、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標準化與國際法面臨的挑戰性問題
當今更加相互依賴的全球社會,不僅賦予了我們一種新的倫理觀念,而且也賦予了我們制定新的法律和政策的物質基礎,[10]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國際標準化過程充滿希望。然而,我們在“享受樂觀”的同時,更要認識到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標準化給國際法帶來的嚴峻挑戰。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標準是否具有國際法的法律性質?
國際法是適用于國際社會的法律,是名符其實的法。[11]它所建立的不是一種以統治權為基礎的法律秩序,而是一種以國際社會的者“平等協作”為條件的法律體系,因此,國際法常常被認為基本上是一種弱法(weaklaw)。這恰好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國際法最本質的屬性和特征。[12]
現有企業社會責任守則的內容,均建立在國內法和國際法相關規定和原則的基礎上,而且從形式上看,均是較為確定的規范或者規則。盡管其中存在諸多的主觀性,但為了應對商業競爭壓力,為了迎合地方政府的要求,對于接受相應守則的企業來說,該守則就應該具有某種程度的法律性質的拘束力。
(二)在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標準下,企業能否成為國際(公)法的主體?
法律主體關系到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問題。就當前看來,國際法的主體一般指國家和政府間國際組織。國家是國際法的基本主體或者正常主體,能夠直接享有國際法賦予的權利,也能夠直接承擔國際法所要求的義務。政府間國際組織是國際法的派生主體,其在國際法上的權利和義務是由國家讓渡的。在現有的國際法理論中,企業還不被認為是國際(公)法的主體(但它是國際經濟法的主體,更是國內法的主體),而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除了包含相關的國內法律、法規外,主要地涉及國際人權法律文件、國際環境標準等,但基于企業非國際法主體的理論和事實,為有效解決企業社會責任問題,企業能否直接承擔相應的國際法律義務?
1.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是指企業匯編的所有制度及辦法中,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實際使用的數量與總數量的比率。企業眾多的管理制度或辦法中,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有些是在實際使用,有些則沒用使用,那些沒有被使用的制度及辦法盡管在企業中存在,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如領導不重視,存在重大漏洞或矛盾、沖突而沒有辦法彌補、修改等等原因導致其難以被使用或執行。這些難以被使用或執行的制度、辦法有可能是某一整套制度或辦法,也可能是在某一制度、辦法中的某些部分。使用率是觀察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存在的有效性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制度及辦法執行力中執行程度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可以體現企業自上而下對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推行力度。
2.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對企業的全部管理制度及辦法進行梳理、分析,并計算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以此做為觀察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存在的有效性及存在的作用能力,是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修訂的依據,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計算方法如公式一。在企業實際管理過程中,其中一個管理辦法完全沒有使用,而另3個管理制度及辦法中,第一個管理制度總共有8項內容需要使用,但實際管理當中只應用了其中5項;第二個管理辦法總共有4條內容需要應用,但實際管理當中只應用了其中3條;第三個管理辦法中總共有9條內容需要應用,實際管理中全部應用,如下表1-1。該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為:(3/4×(5/8+3/4+9/9)/3)×100%≈60%一般情況下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使用率如果低于95%,說明該企業的管理制度及辦法存在的有效性非常差,存在的作用能力嚴重不足,應該考慮加強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推行力度。
二、量化分析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及作用率
1.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是指企業正在使用著的管理制度及辦法解決相關問題的有效能力,是這些已使用著的管理制度及辦法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所發揮的功能大小,能否有效的解決企業相關問題,并保證企業運營的正常秩序。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是反映企業的管理制度及辦法的功能強弱,設計的是否合理、有效的重要指標之一,是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力強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企業對管理制度及辦法修訂的重要依據。
2.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需要通過作用率來反映該指標屬性及合理性。企業管理制度企業管理者需要將企業中每項制度及辦法進行排列,并找出每項管理制度及辦法中解決問題的無效率部分內容,其中解決問題的無效率部分是指,不能夠系統、全面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或者解決問題的同時帶來其它負面問題的,且這些負面問題又反過來影響著該問題的實際解決效果的,或者解決問題的功能已不適應企業發展需求,或者存在重大漏洞,難以較好執行的等等情況。該企業已使用的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作用率為:((1-20%)+(1-40%)+(1-25%)+(1-20%))/4)×100%≈74%一般情況下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作用率如果低于90%,說明該企業的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差,功能發揮程度不高,應該考慮重新修訂。3.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還有一個解釋,就是企業能夠利用管理制度及辦法解決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多少問題,或者說,企業通過制度及辦法解各種實際問題所占比重。假如一個某企業一年中需要規范的秩序及要解決的問題為X個,通過管理制度及辦法可以解決其中Y個問題,那么Y/X×100%就是該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解決問題所占的比重。
三、量化分析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執行力
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執行力是指企業推行制度及辦法的意愿、能力和程度,是將企業的制度及辦法轉化成效益的能力。日本著名的“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一個企業的成功,20%在策略,80%在執行。企業所有的管理制度及辦法都要通過人的行為活動來體現和完成,而每個人性格特質不同,能力不同、對制度及辦法的理解、認可程度是不一樣的,由于匯編的制度及辦法來源于不同的專業、部門,其擬定環節具有分散性,匯編環節才具有集中性,企業中員工,甚至包括一些中、高層管理者,對不同專業、部門擬定的制度及辦法的執行力必然會有所差異,所以分析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執行力時,除了制度及辦法本身的有效性外,重點分析這些管理制度及辦法的行為載體,也就是企業員工。
1.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力的計算方法(1)影響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力強弱的主要有兩大因素,一個是企業制度及辦法本身的有效性,另外是管理制度及辦法的行為載體,也就是制度及辦法使用人,企業員工(包括高、中層管理人員)。分析企業員工時,主要分析其綜合能力及對制度及辦法的執行程度。例如,某企業的管理制度及辦法的有效性為82%,企業員工綜合能力非常強,則系數M取值3,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執行程度一般,則系數S取值2,那么該企業的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力為:F=(3×30%+2×70%)×82%=1.886通過查“F值與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執行力的情況對應標準表”,該企業管理制度及辦法的執行力一般。
(一)財務部應在每年或上年末建立新的會計年度的完整的帳務文件根據現行財務制度,運用當前在用系統的規則正確地設置全部級次的會計科目,會計年度中間可以任意追加新的會計科目,但以制單或記帳的會計科目不得介紹修改或刪除(帳務的修改工作由系統管理員執行)。
(二)轉換會計年度時,應在新的會計年度開始后的20天內,完成結轉各帳戶的年初手續,并保證數據檢驗平衡正確,年初余額在當年記帳以前可以修改,當年記帳以后如有調整,只能通過填制記帳憑證進行。
(三)任何登記入帳的經濟業務都必須填制記帳憑證,摘要區規范填入,在機上填制的記帳憑證編號應當連續,編號出現間斷時,應在斷號的第一張憑證上注明間斷的編號,并在打印輸出的該張憑證上注明斷號的原因并簽字蓋章。
(四)記帳憑證必須經過復核人員簽字后,才能根據其登記帳薄,復核人員必須在屏幕上直接對機器存儲的記帳進行復核簽字,同時要對打印輸出的記帳憑證或代用憑單進行簽字蓋章。同一張記帳憑證,制單和復核不能是同一人。
記帳憑證在記帳以前必須打印輸出(記帳憑證清單),沒有打印輸出的記帳憑證不得登記入帳。
(五)總帳及現金帳和銀行帳均可采用計算機打印輸出的活頁帳裝訂,出納人員根據審核人員審查并準許報銷的憑證,收入或付出款項,出納人員可以不登記訂本式日記帳,如現金處理收支較多可根據需要自設輔助帳。
單位每天必須將當日發生的現金收支數據輸入計算機并據以計算出庫存日報表,并在表上簽字蓋章。
(六)單位根據機器使用和人員分工情況以及工作需要,確定每月的記帳期限,每月至少記帳一次,每月月末以前應將當月所有收支及轉帳業務全部登記入帳。至少每月核對一次總帳,每季度核對一次明細帳。
(七)必須將儲存在機器內的帳簿數據打印輸出為書面帳簿,會計帳簿打印間隔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平時可以只打印已滿頁的帳簿數據,但每年年末必須將全部帳簿數據打印輸出。
《會計電算化操作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會計核算軟件的操作使用管理,確保會計核算軟件的正常運行及會計信息的全面、準確與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操作使用人員:
操作使用人員是指有權使用會計核算軟件完成職責范圍內會計電算工作的財務人員或財務部門工作人員。
根據會計電算化工作要求財務部門配備以下操作使用人員;
(一)系統管理人員:負責所有會計核算軟件數據的初始化、數據備份與恢復、系統運行錯誤的登記與排除工作;負責系統操作使用的組織與管理工作,分配操作人員的工作權限,并設置操作使用人員的保密字。
(二)數據錄入員:按照操作規程錄入憑證數據,并負責錄入數據的正確性校驗,對操作中出現的問題作詳細記錄并及時報告系統管理員。數據錄入人員無權修改原始憑證或手制憑證上的數據,不得進行憑證復核操作。出納人員,系統維護人員不能擔任數據錄入人員工作。
(三)數據復核員:負責對已錄入計算機的憑證編號及數據的完整性、正確性審核,確保入帳數據的完整與正確。
(四)數據管理人員:負責已復核數據的入帳、入帳后憑證、帳頁的打印輸出工作,協助系統管理員定期做好數據備份工作,負責程序軟盤、存檔數據軟盤、輸出憑證、帳頁及其他資料的保管工作,做好軟件數據擴資料的安全保密工作。
(五)系統維護人員:負責對會計電算化硬件和軟件的檢查及運行故障處理工作,以保障會計電算化工作的正常運行。
二、操作使用人員的操作權限:
(一)系統管理員必須根據用友財務軟件的特點和本單位會計電算體系與核算方式。會計科目的設置必須符合會計制度與單位核算、管理的要求。報表格式必須符合上級主要部門和財政主管部門要求。
(二)數據錄入員進行數據錄入操作時應嚴格按照憑證內容輸入數據。不得擅自修改憑證數據,如發現憑證數據錯誤立即通知憑證編制人員或系統管理人員,并根據修正后的憑證修改錄入的數據。數據錄入人員除可以進行數據錄入操作外,還可以進行數據查詢工作,但不得進行數據復核操作,復核人員亦不能進行數據錄入操作,復核時發現憑證錄入錯誤,必須通知數據錄入人員進行修改,復核人員不得進行已錄入數據的修改操作,待數據錄入人員修正錄入數據后再進行復核簽字操作。
(三)系統維護人員除實施數據維護時,一般情況下不允許隨意打開系統數據庫進行操作。實施維護時不準修改數據庫結構。其他操作人員一律不允許實施數據庫操作。
(四)用于會計電算化的硬件和會計軟件只有操作人員才能上機操作使用。其他人員一律不允許上機。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并經系統管理員認可合格后方可上機。
(五)操作使用人員上機操作前后必須填寫“上機操作登記簿”,如實填寫操作人員姓名、上機時間、操作內容、下機時間、操作期間系統運行情況等。操作人員的保密字必須牢記,并注意要安全保密,否則出現問題,操作人員和系統管理人員有不可推卸有責任。
(六)出納員、維護人員、程序人員均不準實施數據錄入操作。
(七)備份數據軟盤和存檔數據軟盤、帳頁、憑證、報表及其他資料由數據管理人員按規定統一復制、核對、存放、保管。
三、會計憑證的審核與管理:
會計憑證是計算機處理會計核算業務的依據。必須保證入帳前錄入計算機的會計憑證準確、可靠,因此應從以下幾方面嚴格把關:
(一)業務作主的審核:
財務部門收到業務人員編制的業務憑證后首先由稽核人員審核業務發生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確認無誤后再審查業務作主有無業務負責人,業務主管的簽章,如確認無誤則上機制單依此手工編制記帳憑證。
(二)手工記帳憑證的審核:
制單人手工編制完的記帳憑證必須交稽核人員審核后才能交數據錄入人員錄入?;巳藛T必須認真審核憑證摘要的規范性、清晰性;憑證分錄和數據的合法性、準確性。如無誤再檢查憑證科目的平衡關系,最后審查制單人是否簽字。
(三)機制憑證的復核數據錄入人員錄入憑證數據后,由數據復核人員對錄入的憑證進行復查,確保與手工作主的一致性和復核人員復核無誤后簽字。
(四)復核后的憑證必須打印輸出、并經有關人員(稽核員、制單人員、出納、數據錄入員、數據復核人員、會計主管等)確認簽字后方可進行記帳操作。
《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會計檔案管理,確保會計檔案的安全,特制訂本規定:
(一)單位應根據帳簿數據準確編制或由機器正確生成會計報表,報表格式由會計主管部門統一設計或認可。
(二)報表的編制要求做到數據真實,計算正確,內容完整,手續齊備,做到帳證,帳表,表表之間勾稽嚴密,有所屬單位的應將所屬單位的報表數據輸入機器進行匯總,并將本單位報表、所屬單位報表和匯總表一并報出,書面報表必須由分管帳務的領導,會計主管和制表人簽名蓋章。
(三)單位的會計檔案包括存儲在磁盤(硬盤和軟盤)上的會計文件和以書面形式存放的會計作主會計帳簿和會計報表。
存儲在磁盤上的會計文件必須按規定及時打印輸出書面形式,末打印之前不得抹去。
由機器打印輸出的會計檔案發生缺損時,必須補充打印,并由操作使用人員在打印輸出的頁面上繁體字或蓋章注明,由系統管理員簽字蓋章認可。
磁盤形式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必須在兩年以上,其中會計科目和總由數據(包括年度和月度匯總數據)必須永久保存,明細帳、記帳憑證及其他數據資料在兩年后可根據需要決定存毀。
(四)必須經常對硬盤上的會計數據建立軟盤備份。備份是通過對硬盤的會計數據建立軟盤副本來實現信息存儲的,每月備份不得少于一次。不得直接對硬盤上的會計數據和作為正式檔案的備份軟盤上的會計數據進行任何非法操作,如要對磁盤會計數據進行加工,必須使用備份羅盤的副本,不得刪除硬盤和軟盤的數據。恢復系統數據必須使用最新的正式備份。
(五)必須妥善保管好會計數據的備份軟盤,備份軟盤應貼上寫保護標簽并用印章或封條簽封,或由專人保管。備份軟盤應裝在保護封套和包裝盒中,存放在安全,潔凈,防熱,防潮,防磁的場所,并定期進行轉儲。硬盤和正式備份軟盤不得隨便知心亂放和外借。
(六)會計數據的備份軟盤及自行開發原程序的備份分別在三個地點以上,應根據數據量和硬盤空間的大小情況,每隔一定時期(如半年或一年以上)清理一次硬盤,刪除硬盤上以前年度的會計數據,以利于提高機器的利用率和運行速度,沒有做過備份的硬盤數據不得清理刪除(三個存放地點分別為機房、檔案室、財務室)。
(七)磁盤會計檔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數據備份,數據恢復和清理硬盤等,由系統管理員專職執行并對磁盤會計檔案的安全的正確負責。
《計算機上機操作記錄制度》
《會計核算軟件管理的幾項規定(試行)》中對會計核算軟件的使用單位有明確要求──要有必要的上機操作制度。為了更好地完成系統維護的任務,了解故障發生的原因、地點、時間,以及如何處理和處理結果等情況,并作為下結段合理調整機時分配的依據,嚴格財務微機管理制度,現規定如下:
一、計算機操作人員必須登記當天所有上機操作情況。要求填寫日期,操作員姓名,操作內容,運行時間和運行情況。
二、操作過程中沒有問題則在運行情況及備注欄填寫運行正常字樣,若有問題發生則應及時登記記錄并向系統管理員報告。
三、不得進行末作登記記錄的任何軟硬件維護工作。
四、系統管理員在維護過程中發現的異?,F象和處理方法,處理結果都應有所記載,對于重大運行故障,除按規定登記外還須另行填寫故障報告單。
五、操作記錄每月裝訂成冊,日常由檔案管理人員妥善保管,年終整理歸檔。
六、要真實完整地填寫操作記錄,發生總是不登記者,按經濟責任制有并條款處理,以上規定由系統管理員監督執行,請所朋操作及維護人員遵照執行。
《會計電算化崗位經濟責任制》
隨著我公司會計電算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電算化的應用在財務會計核算管理方面無論在范圍上還是在層次上都有很大的發展,為了使我公司會計電算化工作沿著健康嚴謹的軌道繼續鞏固提高,確保此項工作的合法性、科學性、準確性、安全性,特制如下會計電算化崗位經濟責任制。
一、會計電算化管理崗位:
根據本企業的管理核算特點及上級對會計電算化管理崗位設置的要求,為了穩妥地進行以計算機替代手工帳的過渡,在總會計師領導下,本著財務會計崗位圍繞電算化開展工作,更好地發揮會計電算化為財務管理,核算服務的原則,以計算機替代手工帳后本公司設置如下管理崗位:
崗位:會計主管、崗位主管、系統管理、稽核、底稿制作、計算機操作、傳票復核、軟件開發、出納、內勤、成本管理、內部銀行管理、往來帳管理崗、專用基金管理、銷售管理。二、崗位職責:
(一)總會計師:對企業會計電算化發展方向、規模及重大硬件、軟件的使用及應用項目進行決策,保證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會計主管:制訂會計電算化發展規劃,為總會計師提供重大硬件、軟件使用,應用項目和決策依據,根據企業特點合理的設置電算化管理崗位及配備崗位人員,檢查崗位人員工作情況。嚴格執行責任制對各崗位人員經濟現任的約束條款。
(三)會計電算化管理崗:
1.參與制訂本廠會計電算化發展規劃及電算化管理制度。
2.執行對操作人員的管理和計算機檔案管理職責,對會計軟件進行日常維護運行。保證計算機軟件及硬件的財產。
3.報告計算機故障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遇重大的系統運行故障必須根據故障的發生,自理情況填寫報告單并及時報予電算化主管。
4.正確分配系統操作人員的使用權限,參與軟件開發的管理。
5.保證各種電算化管理規定的正確實施。
(四)崗位主管:
1.電算化、成本、計劃崗位主管:
*協助會計主管制訂電算化發展規劃及總會計師提供重大硬件。軟件使用及應用項目的決策依據,負責軟件開發的管理。
*協調系統管理與會計管理崗位工作,保證計算機輔助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過渡及協調發展,保證各級電算化管理制度的正確執行。
*本公司成本管理及財務計劃的制定、預測。
*組織各崗位對公司經濟活動進行準確及時的分析。
*為會計主管提供崗位經濟責任制考核依據。
2.資金、專用基金崗位主管:
*負責銀行、現金出納崗、銷售崗、往來崗、專用基金崗的日常管理。
*上繳利潤、稅金、留利及貨款的管理。
*流動資金的日常核算管理。
*配合電算化主管使本主管崗位的電算化應用不斷完善。
*為會計主管提供崗位經濟責任制考核依據。
(五)系統操作崗位:
1.執行系統管理員對本崗位工作的具體指揮、要求。
2.及時準確地輸入及生成各種會計憑證、帳簿、報表。
3.通過系統管理員及時準確地為領導提供所需的查詢數據。
4.系統管理員給本崗位設置的口令不得告知其他任何人。
5.正確執行電算化管理規定中有關操作、使用、備份等條款。
(六)軟件開發崗:
1.執行系統管理員對本崗位工作的具體指揮、要求。
2.末經電算化主管、系統管理員核準的開發項目不得上機。
3.開發的軟件應充分利用本公司已經應用信息系統、報表系統的功能并應易接受、掌握。
(七)檔案管理崗:
1.執行系統管理員對本崗位工作的具體指揮、要求。
2.對存儲在磁盤(含硬盤及軟盤)上的會計文件、憑證、帳、報表等要及時備份。備份軟盤要編號及加蓋印章歸檔,對企業會計核算結果的歷年資料要備份三份,分別存放在不同地點。
3.對購置或自行開發的會計軟件的軟件文本要人作為會計檔案永久妥善保存,并負責督促計算機憑證、帳簿、報表的裝訂歸檔。
4.對硬盤上的會計數據和作為正式的備份軟盤上的會計數據不允許任何人進行非會計系統許可的任何操作。
5.注意保管查看計算機操作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系統管理員報告并負責操作記錄的整理裝訂,歸檔。
(八)稽核崗:
1.審核原始憑證的合法性及是否有經辦人、驗收人、主管領導簽字。
2.審核憑證制作底稿是否規范,運用會計科目是否合理,借貸是否平衡。
3.發現不合理的原始憑證及傳票制作底稿,及時退回業務發生崗位進行合格性處理。
4.簽于業務處理時間問題至少一周內對所有原始憑證及憑證制作底稿全面審核一次,確保憑證制作質量。
5.稽核后的憑證要加蓋崗位人名的印章,并對所有因人為因素造成又無及時稽核發現的憑證制作質量問題負責。
(九)復核崗:
1.保證計算機記帳前憑證制作質量起到把關的作用。
2.復核計算機憑證與作主制作底稿的一致性,配合稽核人員及時發現原始憑證,憑證底稿的質量問題。
3.按日整理當日所有原始憑證、憑證底稿及計算機憑證,完整的交付裝訂人員進行裝訂。
4.按日進行每筆經濟業務憑證的復核,發現問題后屬于操作問題通知操作人員進行處理,屬于系統維護問題通知系統管理進行處理。
5.負責審核計算機操作人員的操作結果并對審核結果負責,復核后的憑證要加蓋崗位人員印章。
(十)其他業務崗位:
1.其他業務崗位按原經濟現任制規定內容開展工作,發生問題按原條款處理。
2.其他業務崗位要全力配合電算化工作,執行領導對各崗位指定的有關電算化管理方面的要求。
3.末經系統管理人員允許,不得私自上機操作。
4.現金及銀行出納崗協助檔案管理員暫時負責每日憑證的裝訂工作并負責憑證封面要求內容的填寫。
5.各崗位要及時發現本崗位不適于計算機管理方面的問題,并努力提出有利于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建議。
三、關于各崗位工作的獎懲規定:
各崗位的職責條款與當期的獎金掛鉤,實行百分制考核,每崗位的五條職責共一百分(每條款二十分),如果崗位人員有違反本崗位職責的問題,經會計主管、崗位主管、系統管理員認定,按職責的內容扣除相應的分數。計獎實行活分活值考核。
計算公式:
獎金分值=部門獎金總額/各崗位得分總和崗位人員得獎額=各崗位實得分數*獎金分值
會計工作實行電算化申請
2制造車間生產抽象化描述
將車間抽象化為三個層次:車間管理層、生產層、支持層。第一行為車間管理,各管理環節如CAPP、ERP、CAE等分別作為一個Agent,信息化程度很高,不是本文研究對象。第二行為生產層,環節Agent中設備屬性不易移動,位置屬性值基本為定值,在訂單不穩時,對物流資源(天車、叉車等)依賴較大。第三行為生產支持層,由各類生產支持資源Agen(t如天車)集合體構成,接受并響應各類Agent申請,擔負主動向Manager報告故障,處理簡單故障,為生產層服務,受管理層指揮,是調度中最活躍的因素。Agent在收到與查詢相關的信息后,一些資源Agent形成自己獨有的調度機制,直接響應各類申請,主動向信息需求者提供信息以及相關服務,響應函數是整個車間調度的重點、難點。車間調度服從以下原則:①生產調度必須服從生產工藝要求,必須按工藝要求順序進行。②生產調度促進新的均衡生產產生。新訂單導致均衡生產被打破,調度期望以最小代價優化可調環節盡可能接近均衡生產要求。③支持因子生產調度服從生產環節需求,服從經濟原則,避免浪費和沖突。優先響應造成車間總體損失大的環節,避免某種資源集中響應。④滿足時間需求的最小投入原則,完工時間必須滿足訂單需要情況下,進行成本優化。
3Agent集合體知識獲取
車間生產環節地點固定、任務繁重、環境惡劣,隨著傳感設備及物聯網的發展,Agent資源采集應該簡便、可靠性高,達到虛擬車間和現實車間結合。有三種類錄入Agent特征值方式。集中錄入單元Agent在車間設置錄入站,采集、錄入數據采集,獲取生產、設備狀況等信息。環節錄入單元Agent通過環節終端設備帶有的網絡接口輸入采集、錄入知識。自動采集單元具有資源調度率高、接口復雜的資源Agent等充分利用傳感器自動采集及時輸入車間數據庫以保證迅速及時調度。實時策略對Agent屬性進行分類、分機管理以滿足不斷變化的車間Agent的請求。
4生產調度的優化
車間調度存在兩類問題:前面環節生產不足導致后繼環節停工和前面環節過剩導致后繼環節阻塞問題。在以銷定產的生產模式下,車間建設初期按照均衡生產要求,環節要素構成的Agent集合體不再是完全剛性的,需要考慮柔性Agent集合體與剛性Agent集合體的搭配,以最小投入達到最大柔性效果,產品變動時,通過簡單Agent集合體調整促進新的柔性Agent集合體產生與新的流程再造,達到以最小的移動、整合達到新的均衡,減少兩類問題的產生。滿足服務整體效益優先,整體生產時間最小或整體經濟損失最小,提高作業滿意率,減少作業環節擁堵現象。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3-0144-01
當前我國學校教育把班級制度管理作為約束學生行為、習慣、生活以及學習方式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對于我國學校班級規范的審視中不難看出,懲罰式的管理占主流,這樣的條款在班規的表達中非常頻繁。而具有倫理關懷的管理方式卻被忽視和淡化。班規的建設從制定到實施到評價效果,整個過程都是刻板規矩的論述。關懷性無從體現。
一、當前班規中存在的問題
1.班規的制定為教師單方面進行
在我國中小學的班級中,班規一般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產生的,并不具備師生間的民主性。由教師單方面制定規范來約束學生,這樣不僅節省教師的時間和精力,也使學生更容易被教師所管理和教育。但是,這樣的班規無法保證公正性和客觀性,因為教師的個人意志無法上升為整個班級的意志。忽視了師生間平等信任和關懷的關系,這種情況下制定的班規是教師對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強制性規范,并不是出于尊重和關心意義下的愛的管理。
2.班規的執行中缺乏情感的浸入,學生無法感受到關懷
在班規的執行過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嚴格的標準以及外在的強制性。而情感的作用卻經常被忽視。因為班規與懲罰相伴而生,懲罰一般情況下都是與嚴苛對應,與溫柔相背離。有的教師在執行過程中標榜班規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卻忽略了情感的重要性?!胺ㄍ馍杏腥饲椤?,更何況一個班級。教師在執行班規的時候應該先問清學生犯錯的原因,這樣才能使班規充滿感情,而不是冷冰冰的工具。
3.班規的內容條目生硬,缺乏人文關懷
從班規的具體條目中不難看出很多的班規缺少關懷。通篇生硬強制的Z氣,將教師和學生對立起來,影響班級管理的效果。隨手翻看中小學的班規,總是大篇幅充斥著“不許”“必須”“禁止”“嚴禁”的詞語。此類處罰并且帶有恐嚇性質的規定并不能夠幫助學生端正態度,不犯錯誤。而是對學生違紀行為的提前預設,尚未出問題的時候就已經把學生放在錯誤的一面,無疑告訴學生他們永遠處于犯錯誤的邊緣,這是錯誤的導向。
二、當前班規存在問題的原因
1.教師缺乏關懷情感的投入
諾丁斯強調關懷是人的基本需要,關懷的來源有兩種,一是自然關懷,一是倫理關懷。自然關懷是一種自然反應,不需要個體的努力,自然而然散發的關懷。但是,更多時候,我們雖然看到了他人的需要,但卻因種種原因不愿予以關懷,這時就必須以倫理關懷來對他人的需要做出反應。教師需要對學生滲透的就是倫理關懷。而學生需要學習和內化的,同樣也是倫理層面的關懷。
在學校中,學生個體生命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關懷。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總是以訓導者而非關懷者的身份出現,這樣的教育既是冷漠的,又是機械的。有時候教師即使對學生表現出關懷來,這種關懷也不是健康的,是片面的。因為教師關心的往往不是學生個體生命的健康成長,而是學生的成績。片面追求學生智力的發展,忽視了這個年齡的學生渴望得到的關懷以及個人生命的尊重,也忽視了學生養成的關懷素養的需要。
2.學生缺乏關懷素養的學習
“在師生關懷關系中,學生最基本的道德實踐是保持對教師關懷行為的敏感性和反應力?!睂W生學會關懷、學會自主性發展是最讓教師感到欣慰的。而在班級里充滿感情和關懷、尊重和愛戴的風氣使學生不僅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熏陶自己,同時也能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學生應在具有良好關懷品質的班級環境中學會由此及彼,悅納自我、善待他人,將學知識與學做人融為一體。
三、如何基于關懷教育理論對班規加以改進
1.班規的制定上以關愛學生為主要目的
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師的積極情感是以師愛為核心的。關愛學生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落實到班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班規的制定上要認清制定班規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為了更好地關愛學生。世界上只有一種教育,就是愛的教育。班規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和強制性,但它并不是國法、校紀,班規的出發點仍然是教育和自省。因此,班規在制定上,需要體現關愛。要成為愛的力量而不是法律紀律性質的強制力量。
2.班規的產生方式上體現關懷平等的師生關系
班規的制定要由全班全體學生討論通過,不是班主任的個人意見,班主任可以是班規制定的參謀者和指導者,要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班規的制定。這樣可以保證班規應有普遍的約束力。這種約束力針對的是任何學生甚至是班主任自己。必要時候需要班主任“以身試罰”才能得到全班同學的認同。
3.班規的內容上體現以學生為本以及對學生的關懷
班規的內容應該是滿含溫暖和關懷的,不僅為了管理學生,同時也為了保護每個學生的根本利益,讓所有孩子都享受到班規賦予他的權利。班規是師生的共同約定,是幫助和指導,是溫情的告誡。這樣具有關懷的班規才能讓學生感覺到愛,讓班集體充滿關懷的氛圍。
參考文獻:
和諧理論下的“和”字,意在組織中嵌入“合意”;“諧”字是各種物要素的“合理”投入。總體而言,其中包含了“協調、一致”之意,只有二者為實現目標而尋求優化性時,和諧理論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管理問題。
一、企業文化及其制度耦合機理分析
作為一個物理學概念,耦合是指兩個或以上系統通過相互作用,實現彼此影響之目的?;隈詈蟽群瓉砜?,其前提是各方應當存在一定的內在關聯性;結果是各方屬性發生變化。企業文化與制度,是企業管理系統的子系統,二者之間相互滲透、融合以及促進和作用,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發揮二者相得益彰的功能,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企業文化與制度之間的耦合關系,可從容實質、目標、手段以及發展和依賴關系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企業文化與制度的重合性
基于內容實質的視角來看,企業制度是企業文化的彰顯和體現。企業制度是規定企業內部員工行為的規范,不僅可以看出企業推崇的理念,而且能夠看出企業的做事風格和方式與,因此企業制度能夠體現其文化。比如途牛網的發展機制――途家愿景:幫助業主更好地管理異地不動產、使旅行者享受家一般的旅途;途家使命:讓人們盡享大自然及美好建筑的恩澤;途家價值觀:誠信、責任、尊重、激情;途家口號:讓不動產增值,與家一起旅行。從途牛的序言可以看出,和諧管理理念已經滲透到了企業的文化與制度,以問題導向進行優化設計,并且充分發揮人的能動作用,從而實現互動耦合,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企業制度也是文化的外在表現,體現了企業以及員工的精神。同時,將企業推崇與倡導的理念和價值觀,有效地轉化成具有實際可操作的管理機制、員工的行為,即企業文化的制度化轉變過程,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無形文化借助有形制度這一載體得以彰顯。如果制度內涵沒有被企業員工認同,則制度只能單純的是管理者單方面的所謂“文化”,僅僅反映了企業管理規范、條例而已,對員工無法產生內在約束力;相反,若制度的內涵能夠被員工們心領神會,就能夠自覺的遵守,此時制度也就成了文化。基于管理目標的視角來看,企業的文化及其制度之間,雖然二者存在著形式上的差異,但最終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均為了激發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此來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
2、企業文化與制度的相互融合與滲透
基于和諧管理理論視角來看,企業文化管理過程中表現出一定的非理性化,注重內在價值的開發以及集體感受,同時還要充分發揮非正式規則以及群體氛圍的重要作用,這對企業可以賦予一種生命力、精神源泉以及價值動力,從而引導企業正確的發展。對于制度而言,其在管理應用中強調的是理性化,重視規范、科學標準的作用,致力于結構框架建設的科學合理性、程序的規范性以及制度的標準化。企業文化在管理系統中,所起的是根基、保障的作用,這也決定可企業制度管理效率和特色;管理制度促進企業員工在價值取向上以及組織目標等方面產生高度的認同感,從而使群體與個體達成一致?;诎l展特征視角來看,企業制度促進文化的發展;企業加強文化管理,應當以完善和健全的制度為支撐,以此來促進文化能夠獲得員工們的認知和認同,并最終轉化成他們的行為,進而實現文化管理之目的。企業制度體現了核心理念,能夠有效的強化文化建設和發展,長期的實踐與不斷的完善,使企業文化能夠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扎根,使員工能夠達成思想共識。隨著企業環境的不斷變化,新文化及其需求不斷出現,循環往復的發展促進了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時,企業的文化又促進了制度的實施與創新和改進。文化是制度規范在企業員工價值理念層面的集中反映,反過來文化又會對制度起反作用。思想決定行為,企業文化建設和發展,必然要求員工理念以及價值觀的創新與提升,企業制度也隨之得以創新。
從依賴性方面來看,企業文化作為制度指定的指導思想,全面貫穿和落實在制度執行全過程之中。在指定企業制度時,內容應當符合文化理念。對于現行的企業制度而言,應當及時糾偏,根據已確認的文化理念以及行為準則,確保與文化理念不發生相背離的現象;同時,還要強化與文化相融合,修正與文化不相容之處,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杜絕剛性制度侵蝕文化理念。企業制度是文化建設和發展的保障,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規范和要求,可以使企業遵循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更加的制度化和科學化,這有利于企業員工行為的規范化與合理化,以此來確保文化的形成以及鞏固發展。從實踐來看,現代化的制度是企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業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文化成為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而且也是典型的管理理論形式。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企業文化與制度之間是耦合關系,二者之間具有互動性。文化、制度兩種管理模式的功能是相輔相成的,目的在于企業的管理秩序、管理績效以及可持續發展。
二、和諧管理理論下的企業文化與制度耦合策略
根據和諧理論的特點及其要求,建立健全與之相符的和諧企業管理和發展秩序。可以使企業更好地支撐戰略目標以及階段定主題得以實現。然而,需要強調的是,企業在追求目標以及階段性主題過程中,也會不自覺地對其管理制度和體系進行優化完善。事實上,從國內企業發展現狀來看,也體現了該點。企業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雖然各時期的階段性主題存在較大的區別,但是從整體管理和發展視角來看,企業在追求目標以及階段性主題過程中也是管理體系得以完善和改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企業的制度與文化之間是互動耦合的,而且是潛移默化中實現有機融合與相互促進,是共同支撐企業發展的無形力量。
1、基于企業文化誘導的企業自主演化,以保持其自生秩序良好性
和諧理論下的企業,更加關注的是企業系統演化過程中的特性與人的能動性,以此來獲取最大可能的自生秩序。根據和諧管理理論,能動演化機制所要解決的是企業文化及其誘導下的企業如何自主演化與相關問題。為了能夠獲得更高層次的自生秩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當接受“企業人”的干預,同時企業還應當在企業文化的誘導下進行自主演化。企業建立伊始,在各主題階段均引導圍繞著“人”來開展管理活動,企業一直都重視“人”所具有的一種主觀能動性,正是因“人”富于的烙印,從而使企業在文化誘導下向高層次秩序演化。企業的“人”既有員工也有企業家,具有高度責任感、公眾形象、精神境界較高的老總,只有這樣才能帶出具有敬業、創新意識和精神的管理班子和隊伍,這樣企業才能追求先進、健康以及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從而為社會提供可靠、卓越的產品。對于企業而言,其文化培養是發展的最高點,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水平和方向;員工的個人素質提高,既是企業的立足點,又是企業發展決定要素和基礎。企業的“人”問題,有助于人與組織的相互信任,而且能夠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2、企業制度優化控制,有利于企業管理秩序的保持
實踐中可以看到,任何優秀企業均與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這為企業的運作以及最終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了基礎。企業通過利用“控制機制”構建預期秩序,在企業管理制度層面上,對職能部門以及子系統管理機制、規章條例等進行優化和完善化。在企業管理機制層面上,完善和健全順暢的管理機制、協調機制以及監督機制和疏導機制,從而為制度以及規章條例的執行提供基礎和條件。通過該種方式,實現了企業管理制度的合理化、完善化,并且進一步提高管理機制實施過程中的科學化。從整體上來看,管理制度與文化之間環環相扣、相互促進。在企業組織系統中,存在著很多的制度規范合理程度,嚴重制約著更高層次的制度科學有效性;處于高層次機制的健全與完善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組織設計的制度能否執行和實施。
3、企業管理制度的優化與文化自主演化之間的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