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程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8-02 05:43: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冶金工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冶金工程論文

篇(1)

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冶金工業工程按照多數施工企業具備的機械裝備程度,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和勞動組織,以及合理工期和合格工程進行編制的,反映了社會平均消耗水平。如安裝工程主要指:①設備、材料、成品、半成品、構件完整無損,符合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附有合格證書和試驗記錄。②安裝工程和土建工程之間的交叉作業正常。③安裝地點、建筑物、設備基礎、預留孔洞等均符合安裝要求。④水、電供應均滿足安裝施工正常使用。⑤正常的氣候、地理條件和施工環境。由于市場競爭激列,企業上一個項目,都希望盡快產生效益,難免趕工期、趕進度;改建、大修、維修項目多發生生產與施工同時進行、地下障礙物、現場干擾、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和勞動組織等情況。

(2)設計變更較多。

由于鋼鐵行業已產能過剩,目前冶金工業工程改造、大修、維修居多,設計上,新舊交接的位置、尺寸較難準確把握;新舊接合的整體功能滿足上也容易出現問題,有的尺寸視施工時的現場情況臨時定,因功能無法滿足,現場變更設計等情況也較多。

2冶金工業工程造價管理的主要特征

2.1預、結算的計價依據多樣化

通常情況下,工程預算、結算的計價依據為各省市在全統定額基礎上編制的《消耗量定額》,而冶金工業工程的行業特殊性及存在大量大修、維修的工程內容,在《消耗量定額》上很多找不到子目可套用,須結合使用《冶金工業建設工程預算定額》、《鋼鐵企業檢修工程預算定額》、《電力建設工程預算定額》以及企業自編定額。特別是小的改造項目、檢修、維修性質的項目,需自編定額或單獨議價定價。如:土建工程中的清除淤泥、鑿墻洞、基礎拆除、凝固性水渣鑿除等。

2.2概算估算不準,預算偏差大

在施工過程中,工程不可預見的情況較多發生、非正常的施工條件下施工等產生的費用變化是在概算估算階段無法準確估計的,加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設計變更費用上的增減也難以在預算時準確計算。

2.3結算審核爭議多

(1)由于《冶金工業建設工程預算定額》、《鋼鐵企業檢修工程預算定額》的修訂工作存在滯后性,有的新工藝、新方法在定額子目中不能及時體現,結算編制與審核時只能找接近的參考套用,不同人對定額的理解不同,加之對施工過程了解的程度不同,在定額的套用上往往達不成一致的合理意見。

(2)多種定額同時使用,有的分部分項工程在不同的定額中均有合適的可套用,承、發包方站的角度不同,認可的子目也不同。

2.4招投標標文、合同計價依據

冶金工業工程招標文件與合同需要結合不同的工程特點區別對待,并考慮多樣化。固定總價合同均產生包干工作內容外增加費用、定額計價與部分固定單價包干相結合、一份合同同時套用四五種定額等是冶金工業工程合同中常見的特色。此外,定期分析、編制容易引起爭議的分部分項工程定額子目是造價部門的重要管理工作。

3控制冶金工業工程造價控制措施

3.1將預算的加強與創新獎勵機制相結合,建立改善提案機制,有效控制投資

建立并完善工程造價的提案機制,主要目的為通過創新獎勵機制,有效激發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開動腦筋,不斷改進施工措施,優化項目設計方案,以實現節省投資、提高工程質量和縮短施工周期的密度,同時保證施工的安全。通過對比不同的施工預算方案,選擇最優的造價方案,以實現有效控制工程投資的目的。比如在優化是工程設計和工程施工組織方案時,主要以節約基建技術改造,或者增加投資費用,通過改善獎勵方案,實施正面激勵。在方案實施之后,改善成果,采用兩重遞進式來獎勵員工。

3.2嚴格控制工程全過程管理

施工全過程造價管理有如下意義:

(1)提高結算審核質量與效率。

表現三個方面:①承包方有的造價管理薄弱,預算員素質及水平不夠,結算編制質量差,業主主動事前提醒合同執行的注意事項,指導簽證辦理,可提高結算提交速度及結算編制質量。比如維修工程因項目小利潤低,有實力的承包商不愿承接,小的承包商往往無專職預算員,有的為施工員兼職,簽證的表達、結算編制非常不規范,在結算審核環節無法順利完成合同履行。通過結合造價要求來規范簽證,在施工過程中,業主施工代表及承包人施工代表才能夠及時辦理有質量的簽證。②指導施工詳圖的繪制,結合造價要求與施工管理部門共同制定具體的繪圖標準與要求,使之標準化、規范化,確保造價審核的順利進行。③對每一簽訂合同的承包人做事前告知工作,把業主的結算習慣、結算程序、工程施工過程中可遇見的特殊情況等整理成專門的資料,與承包人進行詳細交底。

(2)了解施工情況,提高定額套用的準確性。

很多定額爭議的解決是建立在熟悉施工情況的基礎上的,只有熟悉施工情況,才能分析子目的消耗量與工作內容是否相對吻合。有利于制定更為準確的企業定額。在了解熟悉施工情況的基礎上,結合造價審定結果,對每一工程進行造價分析,從而制定出企業定額。

(3)彌補設計缺陷,及時完善結算資料。

設計缺陷在趕工期趕進度的工程項目中時常發生,如:鋼結構圖紙設計不完整表現之一為只是簡單的示意、不畫結點板,這些都不利于檔案資料保存的完整性以及結算依據的有效性和充分性。造價人員的跟進可及時提出要求,確保及時完成施工詳圖的設計。許多檢修性質的工程設計圖中也往往只標注:具置、尺寸現場定。如未在施工過程中及時補畫或不畫詳圖,事后彌補將造成很大的困難。工程概算階段的投資控制,根據施工圖紙來確定工程量,并套用施工合同確定的工程定額、取費等,按照國家規定的材料價格、設備同比價格作為主要的控制依據。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按照施工圖來編制預算方案,報審預算方案。根據所編制和制定的設備材料報表,嚴格控制設備材料的價格。同時,在施工現場的控制中,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比如生產需要、設計變更或者設備的修配改等情況,及時補充費用,嚴格控制措施費用。

3.3工程決算階段的造價控制

冶金工程的決算是指對實際工程量的最終確定。而決算造價是否真實、是否能夠真實反映工程量,對工程投資的影響是決定性的。而工程量的決算程序包括:在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后,施工單位應按照施工中的設計變更、工程聯系單和現場簽證等,按照工程定額、招標文件和工程量清單等進行匯總,從而形成冶金工程的決算書,進行初審。在工程開工之前,按照施工圖紙來編制施工圖預算,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設計修改、補充或者設計變更,則應根據雙方合同中的變化條款,重新確定預算,并共同協商確定,批復之后完成決算。在這一階段,控制的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嚴格檢查施工單位的工程決算書是否真實、是否有效等;②嚴格檢查竣工圖紙中的設計變更與工程聯系單內容是否完全符合;③在檢查過程中,如果出現設計變更,明確是否有聯系單。在施工過程中,及時聯系單位監理單位確認,在決算時,重點審查該部分內容,防止費用的增加;④嚴格檢查工程量的變更能夠根據合同、附件執行到位。

篇(2)

二、根據動作經濟原則對掛號業務進行改進

通過對以上結果原因的分析,發現首先是因為工作人員辦公場所設備放置的不合理,其次是工作人員的動作不合理。下面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改進。

(一)設備重新擺放

工作人員拿到病例粘貼標簽時,右手先拿起粘貼單送到左手,然后右手再撕下粘貼單并粘貼。根據動作經濟原則,將標簽單直接放到左手邊,用左手拿起標簽單,右手撕下并完成粘貼動作,此時左手同時放下,這樣就省掉了第4步、第6步和第7步。工作人員要拿起卡進行刷卡操作,由于刷卡機在左手側,工作人員拿到卡之后要轉動身體在左側進行刷卡,根據動作經濟原則,為了減少身體扭動,將刷卡機和打印機的位置互換。同時,由于患者充錢時一般是整數,在出院退款時計算機上會顯示余額,所以計算器一般很少用到,根據動作經濟原則,將計算器與印章的位置互換可以減少右臂的移動距離。

(二)作業順序重排

由于打印機和刷卡機的位置互換,當工作人員用左手撕下票據的時候右手可以同時伸手拿取印章,然后工作人員可以同時放回印章并將病例、卡以及票據送至窗臺,這樣經過簡化合并之后可以節省2.5秒鐘的時間。另外通過表1可以發現打印機打票的時間是7秒鐘,時間較長,而此時工作人員完全處于等待狀態,根據重排原則,工作人員此時可以向患者收取費用,即將第23步、24步以及25步提前到第16步,這樣可以減少6秒鐘的等待時間。

三、改進效果

(1)掛號工作人員工作時間節省10s,工作效率提高了13.6%。

(2)按照醫院年急診量300萬計算一年可節省8333.33小時。

篇(3)

2將節能減排技術融入運營生產

2.1供電系統

2.1.1電壓制式與電壓等級目前國內外輕軌供電系統的電壓制式主要有DC750V和DC1500V兩種,津濱輕軌采用的DC1500V電壓等級可以顯著減少牽引變電所數量,全線牽引整流機組總安裝容量小,供電設備利用率高。另外,由于供電臂長度較長,位于同一供電區段的列車數量多,有利于列車再生能量的吸收利用。津濱輕軌中壓網絡采用35KV等級,35KV中壓網絡輸電半徑和容量大,電能損失小,設備完全實現國產化,從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節能的合理可行性。

2.1.2無功補償技術運營之初津濱輕軌主變電所35KV側現場實際測試結果表明,母線平均功率因數僅為0.4左右,且由于輕軌本身工作特性,尤其是夜間停運后。使母線一直處于無功倒送狀態,并且母線中5、7、11、13次諧波電流超標,造成能源浪費。為抑制無功倒送、節約能源、消除諧波,津濱輕軌分三期對主變電所加裝無功補償裝置,深入開展無功治理工作。為了防止出現過補和欠補情況,輕軌聯合設計院利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PSCAD/EMTDC軟件建立負荷及電纜的仿真模型,得出無功補償容量。通過對集中式補償、分區集中補償、分布式補償三種方案的效果評價與經濟對照,輕軌采用集中式補償方案,無功補償改造后供電系統無功功率基本維持在零附近,功率因數基本維持在0.99以上,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90萬元/月,每年節約1000萬元電力費用,年減CO2排量6220t。

2.1.3電力監控系統(SCADA)電力監控系統由設在控制中心主站的電力監控調度系統,設在沿線各變電所被控站的全所綜合自動化系統,設在車輛段供電車間的電力監控復視系統及遠動通道組成,用于對沿線變電所內主要電氣設備的遙控、遙信、遙測、遙調和遙視等。該系統實現了軌道交通電力輸配和消耗環節實施集中扁平化的動態監控和數字化管理。通過運營行車組織及節能管理相互配合,可不斷改進和優化能源平衡,達到系統性節能降耗的管控一體化。

2.2車輛設備

2.2.1車體采用不銹鋼材料的輕量化整體承載結構,流線型前端采用進口樹脂玻璃鋼結構,降低車輛負荷,提高了牽引動力效率,降低了牽引能量消耗。

2.2.2采用由VVVF逆變器、交流異步牽引電機和微機控制裝置組成的動力系統,使列車的智能動力輸出有效降低牽引能耗。

2.2.3全封閉的車體填充了隔熱保暖材料,避免了車內能量的流失。

2.2.4采用兩動兩拖的混合編組,既滿足了運營需求又達到了節能減排的效果。

2.3機電系統

2.3.1屏蔽門系統:津濱輕軌地下段采用全封閉屏蔽門技術,大幅減少了隧道與站臺區域的熱量交換。

2.3.2空調系統:為了應對傳統定速空調能耗大、故障走高的問題,津濱輕軌投資數百萬元對車站中央空調系統進行變頻改造,預計可節能20%以上。

2.3.3照明系統:地面車站充分利用自然光,并于2009年響應國家號召全線集中采購更換了節能燈具。

2.4自動列車清洗設備

為實現廢水零排放,津濱輕軌自運營前就簽訂了西班牙自動列車清洗設備的采購合同,該設備具有先進的循環再生過濾系統,分別采用固定沉淀、油脂分離、生物凈化、石英砂活性炭精濾等方式,有效除去水中污染物,達到回用達標。根據使用情況統計,水處理系統每年可減少廢水排放23868t,節省開支15萬元。

3讓節能減排技術服務員工生產生活

3.1太陽能

津濱輕軌投建車輛基地、停車場太陽能熱水系統,通過搜集氣象資料,計算太陽的輻照強度和集熱器面積,本項目共設計安裝集熱器125組,共計250m2,按照冷水溫度10℃,用水溫度45℃(即溫差35℃),太陽能保證率按照75%計算,則250m2集熱器年產熱量約為1268008MJ。即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后,每年可節約能量1268008MJ。按照太陽能設備使用壽命15a計算,15a一共可以節約燃氣費用約100~110萬元。

3.2輻射采暖技術

車輛基地庫區(組合車庫、列檢車庫、特種車庫)負責日常輕軌車輛各種修程作業,庫區面積7.569×104m2,建筑主體采用輕鋼結構門式鋼架,墻體為雙層加芯鋼板,平均高度達20m,由于不同庫區負責修程任務不同,并且同一庫區又劃分不同維修區域,機車維修通常為全天不定時開展,導致供暖需要具有區域及進段相對分散的特點。為了權衡庫區采暖在節能、環保、安全等要求,輕軌車輛基地庫區采暖系統擺脫了傳統的陳舊的暖通設計習慣,引進國際先進的節能型采暖系統—燃氣遠紅外輻射采暖技術為車輛基地庫區作業供暖。輻射采暖系統比傳統的蒸汽采暖系統節能40%。對同樣的室內溫度效果,該采暖系統的設計熱負荷只需其它傳統采暖系統的80%~85%,且設計室溫可比對流型采暖系統低2~4℃,按照工況廠房室溫達到14℃的下限標準,采用熱水管網對流供暖每年需消耗燃氣335.60×104m3,而采用輻射采暖系統供暖每年僅需消耗燃氣126×104m3,節約燃氣費用300余萬元。

篇(4)

一、城鄉商貿統籌發展的內涵與目標取向

城鄉商貿統籌是指城鄉商貿發展的統一籌劃、協調運行。作為先導性產業的商貿流通業,必須率先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以商貿流通產業的城鄉統籌拉動相關產業的城鄉統籌,拉動經濟社會的城鄉統籌。城鄉商貿統籌的目標取向不是消除城鄉市場差異,實現城鄉市場一致化、一樣化,而是加強城鄉商貿的整合和對接,充分發揮城鄉雙方優勢,實現城鄉商貿的相互融合與雙向互動。城鄉商貿統籌實質上是城鄉商貿結構的新安排,關鍵是打破城鄉分割的二元體制,建立城鄉互通的流通機制與制度,實現城市流通體系與農村流通體系的有機銜接和聯動運行,核心是城鄉商貿資源的統籌配置,重點是城鄉市場的統籌發展,以城鄉市場的一體化推動城鄉間商品和服務、資源與要素的順暢流動,使城鄉資源通過市場的聯結實現共享,實現城鄉市場的開放和融合,充分發揮商貿流通的先導性作用,以貿促工、以貿促農、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實現城鄉互動發展。

二、城鄉商貿統籌發展模式探析

作為城鄉統籌發展中的產業發展問題,從產業發展本身而言,城鄉商貿統籌發展既是一種政策性選擇和安排,又是體制的設計與運行。產業發展環境、制度與政策、產業發展主體、產業發展載體、產業發展客體之間相互影響,決定其發展模式的選擇;從城鄉空間關系上看,城鄉商貿統籌發展不是城市商貿和農村商貿的各自發展,也不是簡單的通過城市給予農村資金、人才等辦法支持農村市場加快發展,而是加大城鄉資源的雙向交流和優化配置。城鄉商貿統籌發展必須選擇有利于城鄉商貿融合、互動與互補的發展模式,單純從城市商貿或單純從農村商貿發展出發考慮問題都不符合城鄉商貿統籌的本質要求。參照城鄉統籌發展理論與城鄉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實際,本文對城鄉商貿統籌發展模式提出以下參考意見。

(一)城鄉市場網絡化發展模式

城鄉市場網絡化是指城鄉市場之間構成一個有序化的關聯系統及其運行過程,并通過這個過程獲得一種特有的網絡組織功能效應,以形成一定地域的城鄉市場之間網絡設施完備、產業內在聯系密切、要素流轉通暢、組織功能完善,并構成一個維系城、鎮、鄉市場網絡系統共生共長的空間過程。本模式強調城鄉市場統籌規劃,加強城鄉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區域內城鄉市場網絡化布局,完善城鄉市場網絡體系的銜接,加強城鄉間商貿產業聯系程度,通過連鎖化、網絡化、信息化發展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的多種關聯。如將城市與農村對接的市場服務向農村延伸,建立符合農村需要的農村消費品市場、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城市商貿流通企業通過發展產供銷一體化經營,與農民聯合興辦商品基地,發展“訂單農業”,擴充穩定優質的貨源。農村產地批發市場與城市連鎖超市、倉儲式商場和便利店建立聯系,直接配送商品進城;大型批發市場發展農村分市場,等等,通過城鄉市場的網絡化連接,解決工業品下鄉、農民買難與賣難的雙重問題。

(二)小城鎮商業發展模式

小城鎮是城鄉聯系的重要節點。本模式強調農村地區小城鎮商業的發展,以數量眾多、分布合理的小城鎮商業為節點,形成遍布全市的完整、分散的城鎮商業體系,將城市與農村兩個相對獨立的經濟體有機銜接起來,實現城鄉資源的雙向流動,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以中小城鎮為節點的資源要素雙向流動的網絡體系。小城鎮商業的發展,還有利于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小城鎮成為城鄉統籌中農村人口轉移的主要吸納地。

(三)供應鏈網絡連接模式

供應鏈網絡系統將分布于城鄉間的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絡,供應鏈網絡連接模式強調通過現代流通中的供應鏈、服務鏈和價值鏈,構筑城鄉間商流、物流及市場的雙向流通系統,形成縱橫交織、共生共榮、緊密聯系的網絡化城鄉商貿流通體系。城市與農村經濟活動分布于供應鏈網絡系統的不同環節中,依靠供應鏈連接紐帶,將城鄉間產供銷、產加銷業務活動連為一體。

(四)產業聯動模式

產業鏈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于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并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產業聯動模式主要是基于城鄉產業間客觀存在差異,加強商貿流通業與關聯產業的互動,以產業間和產業內不同行業間的有效合作和聯動,充分發揮城鄉產業比較優勢,促進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如通過延伸城鄉的貿工農產業聯動發展、商旅文一體化發展、專業市場、工(農)業園區與物流聯動發展等,實現城鄉產業互利共贏。

(五)龍頭企業(市場)帶動模式

本模式以經營主業突出、管理技術先進、核心競爭力強、輻射面廣、產業帶動力強的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市場)為主導,帶動供應鏈中相關企業(個體)商貿活動的開展,克服流通活動中“小而散、多而亂”、流通組織化程度過低、流通效率低下、產業帶動力不足的狀況。如“萬村千鄉”工程中以大型連鎖企業為龍頭,深入村社開辦連鎖超市、便利店,帶動農村商業發展;大型商貿龍頭企業、龍頭市場以“公司+基地+農戶”、“市場+基地+農戶”等方式,帶動種養加產業化,帶動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轉移。

三、城鄉商貿統籌發展對策——重慶之探索

(一)構筑城鄉一體化市場體系,推動城鄉商貿共同發展

1.完善體制,激活機制

消除妨礙城鄉商貿統籌發展發展的體制,建立資源在城鄉之間合理配置的市場體系。加強城鄉商貿統籌政策協調,在城鄉之間建立起均衡增長的良性互動機制,推動城鄉市場主體之間聯合、重組和經營網絡的跨地區、跨城鄉延伸,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商品流通組織體系與網絡體系,推動城鄉一體化市場體系發展。

2.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要素市場體系

打通城鄉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的市場渠道,促進農村的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和城市的人才、資本和技術等生產要素雙向流動和有效組合,提高資源要素的市場化程度,為商品市場的發展創造必要的體制條件。

3.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商品市場體系

統籌城鄉交通、通信等區域性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加快城鄉交通網絡建設;高起點建設信息化平臺,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城鄉普遍覆蓋的信息網絡,加快推進農村商務信息服務站試點,延伸公共信息服務到基層;促進市政基礎設施向農村地區延伸,實現城鄉同建共享。統籌城鄉商貿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將城市商業中心與周圍鄉鎮商業作為一個整體,統一規劃,在商場、市場及物流園區建設上,統籌布局,推進城鄉商品市場一體化進程。

(二)大力發展城鄉商貿流通產業,加強城市和農村商貿層級傳遞與支撐功能

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商業協調發展的思想,重慶加快主城特大城市、區域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四級商業中心建設。注重培育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商貿流通產業集聚,做優主城特大城市商貿流通產業。圍繞中央商務區、大型商圈、大型批發市場群和會展業,重點發展現代都市商業,提升都市區商貿流通產業能級與輻射能力;做大做強萬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六個區域性中心城市商業,建成區域性商貿流通次級核心和傳遞樞紐;做活中小城市商貿流通產業,加快區縣中心商圈建設與商業發展,帶動中小城市發展;大力發展小城鎮商貿流通產業,尤其要加強中心鎮鄉鎮商業發展,突出功能特色,以貿促工、以貿帶農,增強對非農人口的吸納能力,有效拓展城鄉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空間。

(三)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促進城鄉資源合理配置

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三商帶三農”作用,以商品帶農村、以商人代農民、以商業帶農業,推進城鄉商貿統籌發展。逐步形成以鄉村零售網點為基礎,以大中型批發市場和連鎖配送中心為骨干,以各類農村流通合作經濟組織和大中型農村流通企業為主體,農產品、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均衡發展,城鄉市場相互融合、內外貿易緊密聯系,法制健全、布局合理、服務規范、組織化程度較高的農村市場體系,初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的農村商品流通體制。

1.積極培育農村市場主體,增強流通企業活力

鼓勵和支持農民進入農村流通領域,積極支持農村經紀人隊伍和各類流通中介組織的發展。擬建設1000個農產品流通合作經濟組織,重點支持20個管理規范、服務功能完善、經濟效益較好的流通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培育10大農產品流通企業,發展一大批運銷大戶,建立一支農村經紀人隊伍。鼓勵具有競爭優勢的農產品流通企業通過參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購、托管和特許經營等方式,實現規模擴張。

2.建立和改造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

加強農村消費品網絡建設。加快形成為農村居民日常生活服務的零售網絡終端,搭建“農家店”收購農副產品、推動農副產品創自有品牌、進超市的綜合服務平臺。引導各類大中型流通企業利用品牌、配送、管理、貨源、信息、技術等優勢,通過投資或加盟連鎖的方式建立或改造農村消費品零售網絡,利用供銷合作社在農村點多面廣的優勢,充分發揮其連鎖配送網絡在農村市場中的作用。

3.構建順暢的農產品流通體系

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科學規劃城鄉之間、產銷地之間農產品批發市場布局,重點支持永川、潼南、榮昌等具有農產品產地優勢、傳統集散地優勢的區縣,高起點建設一批特色突出、輻射面廣、能與國內外市場接軌的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貿易中心,提高農業市場化程度。重點建設10家符合國際標準、面向國內外市場、現代化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完善和拓展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服務功能,積極推行農產品拍賣制、遠程交易、網上交易、集中配售、連鎖經營等新型交易及經營方式。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向上下游延伸經營鏈條,通過建立農產品基地、發展訂單農業、建設農產品采購和物流中心等方式,建立起農產品進入城市市場的快捷流通渠道。

4.積極發展農產品零售市場

啟動“農商對接”行動計劃,探索和推廣“超市+基地”、“超市+農村流通合作經濟組織”、“超市+批發市場”、“超市+社會化物流中心”等方式。鼓勵條件較好的連鎖超市發展直接從產地采購農產品的進貨模式,與農產品生產基地建立長期的產銷聯盟。努力提高連鎖超市、便利店、大型綜合超市等新型零售業態中農產品的經營規模。大力發展農產品物流。加快現有農產品物流企業改造升級,推動其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建設農產品冷鏈系統,初步建立起統一高效的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努力改善農產品物流環境。

5.完善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體系

積極發展農資連鎖經營,建立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新型營銷體系;放開農資市場準入條件,鼓勵各類投資主體進入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領域。建立和完善農業生產資料服務體系。鼓勵農資流通企業將農資銷售與服務緊密結合起來,開展配送、加工、采購服務和技術服務及農機具租賃等多樣化服務,促進農業生產。

(四)加快鄉鎮商業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因地制宜發展各類綜合性和專業性商品批發市場,為農村腹地的農副產品進入市場體系創造條件,形成發展現代農業的市場支撐體系,大力發展鄉鎮生活服務業,創造小城鎮宜居環境,充分發揮小城鎮尤其是中心鎮高度集聚人口、承接產業轉移、服務農村、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使小城鎮成為連接城鄉空間的紐帶和城鄉資源要素傳遞流動的平臺,在統籌城鄉中,發揮重要節點功能,成為緩解大城市壓力的“蓄水池”。

(五)以產業聯動延伸商貿流通產業鏈,增加轉移就業容量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興辦市場、發展生產、生活服務業,延長商貿流通產業鏈。扶持商貿流通龍頭企業向農業領域滲透,通過入股、訂單生產、自建等多種方式,結合農業產業化百萬工程,建立產銷聯盟或產銷一體化的商貿流通企業生產加工基地。重點培育石柱辣椒、江津花椒、涪陵榨菜等種植養殖、加工基地。形成“市場聯基地、基地帶產業、產業興市場”的貿工農一體化良性經濟循環模式。依托產業園區、物流園區,大力培育專業市場、產業園區和物流業聯動發展的產業集群。如以璧山西部鞋材交易中心為龍頭,建設西部最大的鞋材和鞋產品專業市場,建設璧山、銅梁鞋業基地,打造中國西部鞋都。充分發揮榮昌畜牧科技優勢,以榮昌西部飼料獸藥市場為龍頭,依托板橋工業園區打造畜牧優勢產業鏈,帶動畜牧產業聯動發展。商旅文結合,發展各具特色的農家游、鄉村游、風情游;積極鼓勵都市圈商貿流通企業面向市內外“走出去”、“走下去”,開拓新市場。

(六)以“五雙工程”為主要突破口,打造城鄉商貿統籌發展的戰略平臺

1.大力推進農村市場“雙建工程”

圍繞新農村建設,加快鄉鎮連鎖經營超市和村社便民放心商店建設,搭建工副食品和農資下鄉進村,農產品和廢舊物資出村進城的雙向流通平臺,力爭在3-5年基本形成以縣城為重點、鄉鎮為骨干、村社為基礎的商品零售網絡。

2.大力推進社區“雙進工程”

積極支持和引導連鎖經營企業運用連鎖經營方式在社區設立各類便民、利民的商業網點,提供定向、快捷、周到的服務,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改造和建設不同類型商業社區商業設施,不斷完善社區商業服務功能,為城鄉居民創造良好安居條件。

3.大力推進“雙十工程”

在重點培育建設納入全國“雙百市場工程”的觀音橋農產品批發市場、永川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及商社集團新世紀百貨公司、糧油集團公司的基礎上,選擇培育一批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流通企業,在資金和政策上予以支持,盡快形成一批帶動力強的大型農產品流通主體,構建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穩定市場供應,豐富“菜籃子”,助農增收。

4.大力推進“雙帶工程”

依靠流通企業、餐飲企業和農產品市場,到農村建生產基地,辦加工廠,帶動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帶動農產品流通,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如重慶市商貿流通龍頭企業重慶商社集團投資10億元與北碚區政府在北碚靜觀、水土一帶,合作開發1.1萬畝的“重慶市生態農業科技產業示范區”。示范區包括三個項目,一是“美麗鄉村嘉年華”農業休閑觀光旅游園;二是在水土建一個占地2000畝的西南農產品物流港,主要把當地農副產品通過超市、商場銷售網絡賣到全國;三是山地農業科學城,以山地農業技術試驗和新型農產品開發為核心,使之成為重慶市及外地農科院所提供新品開發實驗的基地。

5.大力推進“雙轉工程”

充分發揮商貿流通產業吸納就業能力強的優勢,啟動“農村商貿人才培訓陽光工程”,通過多形式、多行業、多層次的職業技能培訓,將一大批農民培訓轉化為商人,將一大批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從商就業。城鄉商貿統籌發展,任重而道遠,非一日之功可蹴,必須大力改善發展環境,營造富有活力的體制機制環境。加大對商貿流通領域創業投資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完善融資擔保、創業輔導、市場開拓、信息服務、中介服務等服務平臺,鼓勵城鄉居民創業,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與創業條件,為農村轉移勞動力提供“草根創業”平臺。要千方百計提高農民消費水平,積極鼓勵農民外出經商務工,增加非農收入,形成推動城鄉市場共同發展的持續動力。

參考文獻:

[1]賈后明,何春宏.以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市場建設[J].學術交流,2007(3):66-69.

[2]龔勤林.論產業鏈構建與城鄉統籌發展[J].經濟學家,2004(3):121-123.

[3]高云虹,曾菊新.城鄉網絡化與西部地區城鄉發展模式選擇[J].經濟問題探索,2006(8):13-18.

篇(5)

一、支持科技自主創新的稅收政策分析

(一)稅收激勵政策現狀

近些年來,為推動企業技術進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的稅收扶持政策,鼓勵企業科技創新。這些稅收扶持政策對于推動我國企業技術進步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從總體上看,稅收政策對于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沒有形成足夠能量的激勵機制。主要表現在:

1.對研發環節給與支持的稅收激勵政策只占很小的比例。稅收激勵只是對已經形成科技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已經享有科研成果的技術性收入實施優惠,而對技術落后繼續進行技術更新的企業以及正在進行科技開發的活動缺少鼓勵措施,使企業只關心科技成果的應用而不注重對科技開發的投入,不利于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3.稅收政策的制度性缺陷,抵消了政策優惠的力度。生產型增值稅對高科技企業發展的抑制作用;企業所得稅內外有別導致內資企業稅負偏重,嚴重制約企業的積累和發展能力,是長期存在的制度性因素。總體而言,稅收政策產生的效應,制度性缺陷的抑制力更強。

4.稅收優惠政策并沒有根據各個稅種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稅收優惠形式的特點形成科學的激勵機制。由于忽視了稅種之間的內在聯系,一個稅種少征,往往另一個稅種多征,形成各稅種之間政策效力相互抵消。

5.對于高科技人員的優惠措施較少。我國現行稅收政策中對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并沒有明確的個人所得稅優惠。這些問題的存在既不利于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又降低了高科技行業人才的積極性,又降低了高科技行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使大量人才外流。

(二)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政策建議

稅收作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政府宏觀調控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立和完善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稅收是建立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財力基礎,而且運用稅收政策還可以激勵企業逐漸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主力軍,有利于創新成果的轉化。因此,必須創造更適合的稅收扶持與激勵政策,來適應目前科技進步,尤其是自主創新以及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要求。

1.制定上下游產業鏈協調的稅收政策.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企業自主創新的重點應該放在自主創新和引進技術再創新的環節上,因而我國針對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應該由偏重產業鏈的下游向產業鏈的上游轉移,即從生產銷售環節想開發研究環節轉移,確立企業的研究開發環節為稅收激勵的重點。

2.建立起對所有企業適用的具有普惠制的創新激勵機制。現行的許多優惠政策仍然存在諸多限制,只有部分企業可以享有優惠政策,而自主創新不是局限在部分企業,而是所有企業。因此,應當取消現行優惠政策中不合理、不公平的限制性條件,使特惠制變為普惠制。

3.改革增值稅,加強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加速推進增值稅轉型改革,擴大增值稅改革的試點范圍,實行地區與行業相結合的辦法。擴大增值稅增值范圍,實行全面征收。適當擴大高科技行業享受增值稅優惠的范圍。對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實行零稅率,做到徹底退稅,使其以不含稅價格進入國際市場,增強其競爭力。

4.加大對科技人員的稅收優惠政策,拓寬高新技術企業的籌資渠道。我國現行稅法幾乎沒有針對高科技人才的稅收優惠政策,高新技術企業在實際企業發展中缺乏必要的人才激勵機制。強化對高科技人才的優惠主要體現在個人所得稅方面,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高科技人才個人所得稅免征額,對高科技人員在技術成果和技術服務方面的收入減征,特殊成績獲得的各類獎勵津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5.完善稅收制度,形成制度性的稅收激勵。建立起臨時性與制度相結合的稅收優惠政策體系,并在稅收制度的設計上從整體上考慮稅種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各稅種優惠形式的特點,各有側重,從各個層面、各個環節共同發揮作用。

6.增加對科技環境保護的政策傾斜。針對環境保護、節約能源等有利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創新活動,稅收應給予特別優惠,這種優惠政策能加強我國的政策導向,有利于我國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推動我國節約型、生態型社會的建設。

二、支持科技自主創新的金融政策研究

(一)金融支持政策現狀

近年來,為了促進科技產業的發展,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我國已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及相關優惠政策,如加大科技貸款的投入總量,鼓勵企業的技術創新行為等,這些都對促進科技型企業的自主創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我們也看到,當前我國仍處于經濟轉軌時期,投融資渠道比較狹窄,金融產品較少,尚不能完全滿足投融資主體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和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受到了金融環境的制約與影響,許多自主創新企業面臨發展困境,整體技術裝備水平也較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發揮不強。目前我國政府資金主要針對產業的支持,直接針對產業項目,計劃經濟比較濃厚而時常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則更多的采用間接平臺,建立機制,營造環境,相比之下,后一中方式更容易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

2.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可以利用的投資工具形式單一,從而導致了金融機構在針對中小企業開展業務時,所承擔的風險與可能的收益之間不對稱的問題,結果嚴重影響了金融機構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積極性。

3.風險共擔機制。在努力實現雙贏的同時風險共擔也非常重要。目前我們只能實行全額的擔保,這樣的作用基本將金融機構的風險轉嫁給擔保機構,不利于發揮各方面的作用。

(二)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金融政策建議

發達和完善的金融業是推動企業自主創新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強大的資本市場將對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行為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完善企業創新的金融機制,將金融服務重點轉向自主創新,加大金融系統對企業創新的支持力度,通過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促進自主創新更好更快的發展,實現金融改革與科技創新的良性互動。加強和完善對企業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機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充分發揮政府導向作用,完善鼓勵企業創新的信貸政策和投融資政策。一方面,要整合政府資金,加大扶持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積極運用政策調節手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支持企業創新,加強政府資金與金融資金的相互配合,通過基金、貼息、擔保等手段引導更多的資金支持自主創新與科技成果產業化。

2.政策型銀行要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政策性金融機構對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的規模化融資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項目、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項目等提供貸款,給予重點支持。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對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所需的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的進出口,提供融資支持。

3.通過改善金融環境,促進商業銀行對自主創新企業的服務。商業銀行對國家和省級立項的高新技術項目,應根據國家投資政策及信貸政策規定,積極給予信貸支持。商業銀行對有效益、有還貸能力的自主創新產品出口所需的流動資金貸款,要根據信貸原則優先安排、重點支持,及時提供多種金融服務。政府可以建立企業自主創新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和擔保基金,引導商業銀行開展對自主創新企業提供差別化、標準化的金融支持。

4.加快中小企業板建設,設置中小板“綠色通道”一是加快發展對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力度。盡快恢復中小企業板的融資功能,為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發展上市設立“綠色通道”,降低門檻,簡化程序,縮短時間,減少費用。二是強化中小企業板監管措施。三是推動中小企業板制度創新。推進上市準入制度創新,建立適應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退市機制,推進全流通經濟制下的交易與監管制度創新。四是加大中小企業上市資源的培養力度。

篇(6)

戰后第三世界的工業化走過了一條曲折的道路,既有輝煌的成績,也有痛苦的失敗。根據戰后第三世界工業化發展的實績,大致可將其分為三個階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為工業化的起步階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為高速發展階段,70年代后期以來為停滯—衰退階段。這三個階段的發展留下了一條“增長—衰退”的鐘型曲線。這條鐘型曲線集中反映了戰后第三世界工業化發展的基本狀況,是我們研究與認識第三世界工業化發展規律時必須首先承認和尊重的基本前提。

第三世界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增長率在1956—1960年為4.9%,1961—1965年為5.1%,1966—1970年為5.6%,1971—1975年間為6.6%,1976—1980年為4.5%,1980—1990年為2.6%,1990—1994年竟為–0.11%。第三世界國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經歷了高速發展的15年,這是奇跡般的15年。

但是從70年代后期開始,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后陷入了停滯和衰退。80年代對于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是“失去的十年”,對98個第三世界國家的統計表明:80年代中有10個發展中國家平均GDP出現了負增長,占總數的10.2%。90年代對于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更加嚴峻。在被統計的102個第三世界國家中有35個在1990至1994年間平均GDP出現了負增長,占總數的34.3%。(WorldBank,1996)最近,巴西全國經濟開發銀行公布的研究報告《80年代的巴西經濟》(1999)中指出:從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間巴西的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1.7%,比“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的年增長率2.9%又進一步下降了。90年代對于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來說將意味著又一個“失去的十年”。

從“奇跡的15年”到“失去的20年”,一條鐘型曲線,赫然展現了第三世界國家工業化發展的曲折與艱難,它也向人們提出了一個需要深入思考和認真回答的問題——為什么第三世界的工業化走過的是一條先增長,后衰退的道路?其中的規律性是什么?

二、第三世界工業化發展條件的轉化

第三世界工業化的發展與經濟全球化有著密切的關系,第三世界工業化的發展受到了經濟全球化及世界經濟體系的制約。

在50年代前后,概括起來說,第三世界國家在工業化的初始階段一般具有三個有利因素:其一,具有發展工業、服務業的較廣闊的國內市場空間;其二,具有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其三,具有較好的外部經濟環境。正是這三個關鍵性的因素在第三世界工業化初期,對推動第三世界的工業化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第三世界戰前的經濟形態大多是落后的農業經濟,工業基礎極其薄弱。獨立后實行工業化的初期,在外國資本進入的推動和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工業和服務業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

其次,第三世界的工業化初期的高速發展得益于國內豐富的廉價勞動力進入工業化生產提供的高額利潤率的支持。

第三,在工業化初期,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十分落后,在與發達國家的經貿往來中,以極其低廉的自然資源、原材料換取發達國家的工業品。因此,第三世界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互補性”很強,客觀上也有利于第三世界工業化的初期發展。

但是,第三世界的工業化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進行的,第三世界的工業化運動也是當代資本國際循環的一部分。資本國際循環既有促進第三世界工業化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隨著介入資本國際循環程度的加深,不利的因素逐漸導致第三世界工業化發展出現了嚴重的障礙。從內部結構看,不能不遺憾地指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加入國際分工與資本國際循環后,經過近50年的發展,盡管在絕對意義上經濟有所增長,但經濟、社會結構并未隨之得到優化,甚至遭到了劣化,出現了嚴重的結構性矛盾。

——產業結構內部,農業、農村的衰退,造成工農業發展失調。在歷史上,西方國家通過殖民化解決了早期工業化發展中的工、農業的結構性矛盾。但是,在今天的世界經濟體系中第三世界國家卻無法重復西方的作法,其工業化的原始積累主要是內向性的,大多具有剝奪農業和農民的性質,并最終導致了農業的衰退。當前第三世界國家的農業衰退主要表現在糧食危機上。戰后初期多數第三世界國家尚能保持糧食的自給自足,進入80年代后糧食緊缺日益加劇并發展為糧食危機,非洲大陸爆發了震驚世界的。90年代以來糧食危機依然沒有明顯緩解,甚至范圍還有所擴大。聯合國糧農組織曾對90個發展中國家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有70個國家的糧食狀況趨于惡化。農業、農村的衰退導致國內市場發育緩慢甚至出現萎縮,反過來為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設置了障礙。

——工業體系內部出現了“雙重化”的結構分化趨勢。這一現象在以外向型經濟為主要發展戰略的發展中國家顯得尤為突出。“出口導向”是許多拉美國家和部分東亞的發展中國家及地區在70或80年代以來采取的主要發展戰略,也是其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然而,過分依賴海外市場、特別是西方市場,卻使本國和本地區的產業結構和工業結構內部出現了不均衡的變動。如韓國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對外貿易經常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以上,結果產生了國內生產結構雙重化的效應,即導致了出口型產業的過度膨脹和內需產業的相對萎縮,為經濟波動埋下了隱患。

以韓國的半導體業為例,80年代末在國際市場需求的刺激下,韓國企業大量投資半導體生產,并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助。但9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半導體市場轉向蕭條,韓國龐大的半導體出口業頓時陷入困境。有人估計,韓國國民生產總值受此影響高達20%,與半導體業相關的金融機構也受到嚴重牽累。經濟過度開放,過度依賴外資和海外市場,阻塞了發展中國家國內產業鏈的自然延伸,使產業發展空間趨于狹窄,加深了發展中國家對于發達國家的依賴程度。一旦國際市場上風吹草動,發展中國家就難免出現經濟波動。

——社會結構分化,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發展中國家是以所謂的“比較優勢”加入國際經濟的分工體系的,然而“垂直分工”依然是這一分工體系的結構特征。那么,發展中國家究竟有什么樣的“比較優勢”呢?說到底是發展中國家的廉價資源,包括人力和自然資源。這也正是發達國家所需要的和看中的。這樣的“優勢”正好把發展中國家送入國際垂直分工的底部,在發展中國家造成了“不發達的發展”。

戰后,第三世界國家伴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大都發生了嚴重的社會分化,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斷擴大。1996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表的《人文發展》報告指出:1965年至1980年間,發展中國家的貧困人口約為2億,而1980年至1993年,這個數字上升為10億。另據聯合國拉美委員會的統計表明,60年代被視為工業化樣板的拉丁美洲國家,70年代以來的社會收入分配差距一直在拉大,相對貧困和絕對貧困現象均在發展。70年代初期,擁有社會總收入一半左右的富有階層占總人口的10%,而到90年代初期占總人口5%的富人就擁有社會總收入的50%;另一方面,城市貧困人口比重從70年代初期的42%上升到目前的60%左右。墨西哥的最高和最低收入差距相差25倍。巴西50年代確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相當于410雷亞爾,1992年最低工資標準降至70雷亞爾,巴西有11.6%的勞動者的月工資只達到這個標準。

80年代以來,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增長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迅速發展為基礎的。1985年至1991年,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四國的制造業年平均增長率為11.48%,比同期四國的第三產業平均增長率高3.5個百分點。勞動密集型產業吸引了大量西方資本,擴大了出口,但并沒有帶來本國技術水平的升級。雖然這些國家的工業化程度雖在一定階段內有所提高,但卻付出了沉重代價——經濟剩余大量向西方發達國家轉移,進而加劇了本國的社會分化,最終損害本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以泰國為例,泰國的經濟增長不可謂不快,1989年至1995年是泰國經濟增長的高峰期,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為9.4%,危機前泰國人均國民收入已超過2500美元。但泰國真正富有的只是占人口20%的高收入階層,他們的收入在國民收入所占的比例高達55%,而最低收入的20%人口只擁有國民收入的4.6%。

社會分化的直接后果是造成了國內市場和內需產業的需求約束,造成了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階層的有效需求不足,并進而使剩余資本大量轉向金融、房地產投機。社會分化實際上是東南亞地區泡沫經濟膨脹的深層原因。

——國際貿易環境惡化使第三世界工業化有利的外部條件日益減損。在工業化初期,發展中國家以極其廉價的原材料及粗加工產品與發達國家交換,自然“經濟互補性”很強。但隨著部分發展中國家出口導向加強、生產能力和產品檔次一定程度的提高、技術含量一定程度的增長,對發達國家形成了壓力。南北經濟關系中互補性相對減弱,競爭性相對加強。國際貿易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并使第三世界國家深受其害。以至于有的西方學者認為,今后不再會有新興工業國家了,由于世界貿易環境的改變,依靠外向型經濟走向工業化的道路已經不能通行。(Broad,1988)

農業衰退、工業結構“雙重化”、社會分化和國際貿易環境惡化,構成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第三世界國家工業化發展的陷阱。這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條件下世界經濟體系中一種特殊的發展現象。如果說第三世界面臨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的話,我們認為:它具體的意味是“發展陷阱”有可能最終斷送第三世界的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

三、第三世界工業化停滯可能的后果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各國之間經濟聯系日益緊密。在當代世界經濟體系中,處于“”地帶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出現停滯與衰退,勢必對于“中心”地帶產生反饋,勢必對于西方發達國家乃至全球經濟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對“中心”的反饋

第三世界工業化停滯對于西方和全球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是個復雜的問題,還需要進行長期的觀察與深入的研究。根據80年代以來可以觀察到的情況看,經過初步研究我們認為:在世界經濟體系“”產生的問題與危機,可能將依以下三個步驟對于“中心”產生影響。

首先,在發生第三世界國家工業化發展普遍放慢甚至衰退的情況下,第三世界作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投資場所、產品市場的作用下降。這一階段“”表現出對于“中心”的經濟重要性下降。這一趨勢自80年代以來已經較為明顯地出現。60~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對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一直在穩定增長,發展中國家在總體上是資本凈流入地區。其中當時經濟增長迅速的拉丁美洲國家吸引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第三世界直接投資的50%。進入80年代以后,特別是隨著拉丁美洲國家發生債務危機,經濟發展處于停滯、衰退狀態,西方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投資迅速減少,并出現了資本回流現象。1984~1988年發達國家對拉丁美洲國家的直接投資減少了50%。發展中國家占西方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總比重中的份額,從6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中期的10%。(陳雨露,1997)80年代后期以來,西方資本流向東南亞地區發展中國家的數量增加,但1997年東南亞爆發危機以來又大幅度減少。在國際貿易方面,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下降。80年代中期,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額的25%左右,目前下降到20%左右。

其次,第三世界作為西方發達國家投資場所和產品市場的作用下降,加劇了西方的資本和產品的過剩,對于8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的“泡沫化”起了促進作用。在當代世界經濟體系中,第三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擔負著實際經濟物品的生產,而相形之下西方經濟日益“泡沫化”,即在經濟總量在繼續以較高速度增長的情況下,實質性物質生產活動卻在日益下降。

以美國為例,自70年代以來美國的實物經濟出現了明顯的萎縮。以1967年的按人口平均的產出量為基數,1990年同1967年相比,按人口平均的資本貨物的產出量,化肥下降了21%,建筑機械下降了46%,油田機械下降了67%,工業建筑下降了63%,海洋運輸船只下降了5%;按人口平均的生活資料的消費量,紡織品下降了66%,鞋和皮革制品下降了70%,轎車的生產量下降了43%,住宅建設下降了13%,學校建筑下降了50%,醫院建筑下降了17%;按人口平均的中間產品的產出量,水泥下降了73%,粗鋼下降了43%,硫璜下降了89%,銅下降了95%,鎳下降了98%,鋁土礦下降了98.5%。(Larouche,1995)

7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經濟長期存在巨額貿易逆差。據美國統計摘要提供的資料,構成美國外貿巨額逆差的主要是礦物燃料和制成品的入超。其中礦物燃料的入超是美國外貿逆差中最大的一組產品,主要包括原油、石油制品和天然氣等。90年代初這三項產品中的貿易入超均在450億美元以上,1990年竟高達578億美元。其次是制成品貿易的巨額入超,主要是運輸工具及零部件、輕工類產品、電器類產品等等。上述情況一方面反映了美國國民經濟結構的轉型,重點轉向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但另一方面畢竟也反映了在整體經濟活動中實物生產下降的事實。

篇(7)

[論文摘要] 編寫適應高職院校冶金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特點的教材是培養學生專業外語綜合能力的基礎。教材必須反映出專業英語交叉學科的特點,符合冶金技術發展的方向和學生應用的需要。 

高職院校冶金工程專業學生培養外語能力的要求,開展冶金工程專業為了達到英語教學的需要,必須編寫適應高職院校冶金工程專業特點的專業英語教材。 

一、教材必須反映英語教學的共性以公共英語的思路編寫突出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 

為了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的綜合能力,進行聽、說、讀、寫、譯等五個方面的訓練。必須轉變以往專業英語教材編寫過程中,重閱讀、重翻譯的思路;把專業英語按照公共英語的教學思路來進行編寫,從詞匯、句法、文法三個方面入手,利用專業英語的教材,來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英語能力。明確專業英語教學的定位——特殊范圍內的英語教學的兩層含義。首先,是英語教學;其次是介紹的內容是有關冶金工程的內容英語教學。即英語教學是共性,專業英語教學是個性。教材的構成應用以下幾個部分組成:正文、詞匯表、詞匯練習、句法練習、翻譯、應用文訓練等。 

二、教材必須反映冶金工程專業英語教學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 

冶金工程專業英語的教材要反映出冶金基本單元操作,冶金過程中所涉及到其它學科的知識——如環保、經濟指標評價、冶金過程的發展歷史、冶金設備、典型金屬的冶金原理及提取工藝和流程。緊緊抓住專業詞匯的學習、訓練這條主線,使學生能夠通過專業英語的學習和訓練,初步建立起用專業英語這一工具進行專業溝通的能力。 

三、教材必須適應高職院校特點,拓展學生知識面 

教材必須適應高職院校寬口徑,重能力培養的特點,從“大冶金”的思路出發,教學內容要根據市場對冶金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和冶金技術發展的趨勢來進行編寫。做到“一進一退”來編寫教材。“一進”是指教材應延伸到采礦、選礦部分,了解采礦、選礦的基礎知識。“一退”是指還冶金工程材料科學分支的本來面目,介紹物理冶金及新材料研究與應用的相關內容。使學生通過專業英語的學習了解冶金技術的新進展及采選礦基礎知識、材料科學的最新動態,拓寬知識面。 

四、教材必須適應學生需要,培養學生專業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根據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就業及工作中的實際需要,教材應突出對學生專業語實際應用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即突出應用之訓練及常用交流方式的介紹。 

按照先讀后寫,先聽后說的思路來進行學生專業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由學習模仿——應用的模式來重點培養以下幾項能力——撰寫英文摘要、寫推薦信、求職信、會議常用發言、模擬求職對話。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應用是學習的動力。學生一旦體會到能從冶金專業外語的學習中獲益,便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專業英語的教學。 

五、教材內容必須適中,符合高職冶金工程專業的教學計劃 

根據我校冶金工程專業的教學計劃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材內容應該在12~15單元,每單元可由a、b、c、d四篇文章組成,其中a、b兩篇文章可作為精讀材料;c、d兩篇作為補充的閱讀材料。這樣既保證了教學,又可使學生有一定地自主學習的余地。使課堂的精講多練與學生課余的自主學習相結合,形成冶金專業英語教學的良性互動,提高教學質量。 

六、結束語 

高職院校冶金工程專業英語教材的編寫,只要把握好專業英語,專業與英語交叉的特點,根據高職教育要才培養模式,反映學生的實際需求,內容適中;就能更好地適應專業英語的教學要求,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欒國顏.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英語教學探討與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7,(1). 

[2]韓紅.對專業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08,(29). 

[3]胡仲禹.淺談化學類專業英語的教學[j].南昌高專學報,2005,(2). 

[4]孫濤,張瑩.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方法談[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3). 

篇(8)

會計學院各系、各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和2012屆本科畢業生:

根據我院2012屆本科畢業論文工作計劃安排,我院畢業論文工作嚴格按照教師指導選題、教師下達任務、學生開題、學生做畢業論文、結題、評閱、組織答辯、綜合評分和總結的程序和步驟進行。鑒于目前我院畢業論文工作進展情況,現將我院2012屆畢業論文指導有關事宜再次通知如下:

一、下達畢業論文任務書階段

1.完成該階段的時間:2011年11月7日至2011年12月4日。

2.對學生的要求:接受指導教師下達的畢業論文任務書。

3.對指導教師的要求:對完成選題的同學下達任務時,要求內容具體,工作量飽滿。填寫“畢業論文任務書”,向學生下達論文任務。另外,要有學生簽字確認的指導記錄。

4.對系主任的要求:監督本系的教師對學生下達任務書。

二、學生開題階段

1.完成該階段的時間:2011年12月5日至2011年12月21日。

2.對學生的要求:根據任務書的要求,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認真地進行畢業論文調研、資料收集,完成外文翻譯、文獻綜述的寫作;在得到指導老師同意開題的前提下,提交開題報告。

3. 對指導教師的要求:指導學生進行畢業論文調研、資料收集;檢查學生外文資料及譯文,審閱學生撰寫的文獻綜述并簽上指導教師姓名及檢查日期。在符合開題要求的前提下,準予學生開題,并審閱開題報告,簽署審閱意見。另外,要有學生簽字確認的指導記錄。

4.對系主任的要求:根據“畢業論文的工作條例”中對開題的要求,監督本系的教師指導學生開題。

三、學生畢業論文寫作階段

1.完成該階段的時間:2011年12月22日至2012年3月21日。

2.對學生的要求: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收集的資料以及論文要求,積極認真的進行畢業論文的寫作。在本階段,學生必須找指導教師指導4次及以上,并對每一次指導教師的指導內容寫出50字以上的記錄(包括指導老師對論文評語),交指導教師簽字。另外,每位學生還要填寫“畢業論文(設計)承諾書”(從教務處網頁下載),由指導教師簽名后,裝入學生的畢業論文資料袋中。

3.對指導教師的要求:認真的對學生的論文進行指導,保證畢業論文質量。在本階段,教師至少要對學生進行4次及以上的指導,并在學生填寫的指導記錄表上簽字。

4.對系主任的要求:做好本系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檢查和報告工作。

四、畢業論文結題

1.完成該階段的時間:2012年3月22日至2012年3月29日。

2.對學生的要求:完成畢業論文結題工作,并按“畢業論文規范化要求”打印、裝訂,然后向指導教師提交所有畢業論文材料,準備答辯。學生應提交的資料有:(1)畢業論文任務書;(2)畢業論文開題報告;(3)針對畢業論文課題任務的調查記錄或報告;(4)外文資料的譯文及原文(須有指導教師檢查簽字);(5)文獻綜述(須有指導教師檢查簽字);(6)畢業論文正本(含磁盤);(7)畢業論文成績評定表;(8)畢業論文答辯記錄表(從教務處網頁下載)。畢業論文材料用學校下發的論文檔案袋裝好,對于所提交資料在檔案袋封面目錄中沒有的項目,請自行填寫在封面上。材料不全或未

按時提交者將不予安排答辯,由此造成不能按時畢業的,后果自負。4月29日未能定稿的同學,不能參加集中答辯。

3.對指導教師的要求:指導學生結題,檢查學生提交的論文資料袋中上述項目是否齊全,對學生的畢業論文下評語,并打出指導成績。另外,要有學生簽字確認的指導記錄。

4.對系主任的要求:檢查本系畢業論文指導結題工作進行情況。

五、畢業論文評閱階段

1.完成該階段的時間:2012年3月30日至2012年4月26日。

2.對學生的要求:認真準備畢業論文答辯。

3.對評閱教師的要求:根據本系負責人的安排,交換畢業論文。根據論文評閱要求(“畢業論文工作條例”),在2012年4月26日前完成畢業論文的評閱。

4.對系主任的要求:做好本系畢業論文交換評閱安排工作,并指導和督促教師按時評閱,檢查畢業論文資料是否齊全。

六、畢業論文交換階段

1.完成該階段的時間:2012年4月27日至2011年5月4日。

2.對學生的要求:所有學生需認真準備畢業論文答辯。

3.對評閱教師的要求:根據本系負責人的安排,在2012年5月4日前完成畢業論文的交換工作。

4.對系主任的要求:提出公開答辯教師名單,做好公開答辯工作和本系畢業論文交換答辯安排工作,并檢查教師評閱情況,核查畢業論文資料是否齊全。

七、畢業論文集中答辯和綜合評分階段

1.完成該階段的時間:2012年5月5日至2012年5月12日(其中:2012年5月5日和6日為集中答辯時間)。

2.對學生的要求:根據劃分的小組,準時參加小組答辯。嚴格考勤,不得缺席;等候成績通知。

3. 對答辯教師的要求:根據學院及系的統一要求,檢查畢業論文資料,認真地完成對學生的畢業論文的答辯工作。

4.對答辯小組的要求:按照成績評定標準對學生的答辯成績進行評定,并計算出畢業論文的總評成績(評定等級和分數),完成畢業論文成績的登記工作。然后交學院畢業論文工作委員會處,向學院推薦優秀畢業論文。

七、畢業論文資料整理歸檔和總結階段

1.完成該階段的時間:2012年5月13日至2012年5月23日

2.對畢業論文工作委員會要求:整理畢業論文資料,做好畢業論文資料的歸檔保管,進行畢業論文相關資料的上報和總結工作。

在整個論文期間,各指導教師應在整個畢業論文工作階段應本著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對學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指導、評閱、答辯和評分;學生應有專門的畢業論文工作記錄本,并做好論文寫作工作的各項記錄工作;應該由指導教師確認證明的記錄必須要有指導教師簽名和日期;學生提交的論文資料由指導教師清點,在論文評閱交換前如有遺漏由指導教師負責。

以上要求如有不完善的地方,由我院畢業論文工作委員會另作要求。

篇(9)

畢業設計是本科學生畢業前最后一個學期的實踐環節,是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大學本科四年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對大學生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理論知識、計算機等課程實際應用能力的全面檢驗。同時也是大學生知識融合、實踐應用、解決工程問題和自主發揮的一個主要時段,對于大學生走向社會、縮小融合社會差距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

1傳統畢業設計評分模式

傳統的畢業設計評分模式是學生通過畢業答辯后,指導教師、評閱教師和答辯教師的綜合分給定成績。這種做法的最大缺陷是對于學生畢業設計過程沒有一個合理的、相對量化的、客觀真實的評價,特別缺少過程評價。因此,建立一種新的、更加全面的評價方法至關重要,而新建立的畢業設計多維度評價體系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不足。太原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冶金工程專業是一個新建的本科專業,冶金工程本科專業的師資大多是由冶金機械專業和從其他院校新招募來的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和鋼鐵冶金專業的青年教師。這對于來自不同專業的教師如何進行融合,如何發揮各自的專業特長,如何有效開展冶金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工作是我們專業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認真考慮和思考的問題。

2畢業設計多維度評價體系的建立

根據自己多年來在校指導大學生畢業設計的實踐經驗,并借鑒國內學者已經發表的一些文獻資料[1,2],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評價大學生畢業設計的質量,需要構建一個畢業設計多維度評價積分體系,主要由指導教師、交叉指導教師、評閱教師和答辯教師評定的分值,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累積后獲得的綜合成績。

2.1評分標準

無論指導教師、評閱教師、交叉指導教師和畢業答辯教師對學生在畢業設計評分子項的含義有一個統一的認識是客觀評價的基本保障,為此編制了評分標準細則,詳細規定各細目的權重系數、具體考查要點和評分標準。這樣評價教師有了統一的標準,使不同答辯小組的同學獲得的成績差異性較小。

2.2指導教師評價

指導教師和學生平時見面交流最多,對學生在畢業設計中所表現出來的實際基礎知識水平、專業知識功底、日常工作基本態度、出勤率、圖形實際表達能力、外語翻譯的知識水平、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體現、畢業設計日志、完成任務的基本態度和質量有著較全面的了解。因此,針對這些內容加以評價。相對文獻[1]的評價標準降低了整個成績的占比。

2.3交叉指導老師評價

交叉指導老師設立的原因是:師資大多是由冶金機械專業、材料加工工程專業及鋼鐵冶金專業的青年教師。這對于指導學生掌握有關冶金工程方面的畢業設計不夠全面。采用不同專業方向的教師交叉指導,會更好地發揮他們專業特長的優勢,對畢業設計會有良好的全面的指導作用。如甲乙兩個設計小組,一個由冶金機械專業的教師指導,另一個由鋼鐵冶金專業的教師指導,兩組搭配,交叉指導。因此,交叉指導老師評價內容和指導老師評價內容相類似。

2.4評閱教師評價

評閱教師看到的是學生的畢業設計最終結果,要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畢業設計,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寫出評語。主要對照學生的畢業設計任務書來看其完成情況、計算說明書分析論證的正確性、計算機及外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有無獨立見解和工程背景、說明書中圖表公式的規范性、圖面質量和圖形表達能力、畢業設計日志書寫的認真程度等進行評價。

2.5答辯教師評價

答辯教師在畢業設計答辯時,針對每一位學生的說明書的基本介紹、就其語言表達能力、說明書圖表公式的規范性、圖面質量和正確性、在答辯過程中回答問題的正確性、有無獨立見解和工程實用價值、以及綜合訓練(理論結合實際、文獻資料收集與應用、計算機繪圖技術、計算機商業軟件使用情況(三維建模、數值模擬、曲線回歸等)、手工繪圖水平、成本核算等)情況等加以評價。基于上述看法,分別設計出了各評價教師對不同子項的評價成績占比。關于指導教師和交叉指導教師的打分內容應該更加具體。評閱教師打分點為:畢業設計整體完成情況,計算的正確性,獨立完成情況,計算機能力和翻譯能力,文字語言表述能力及其排版的規范性等內容。其中,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為:能用計算機進行繪制二維圖或三維圖、實驗數據曲線回歸、建模等操作;使用計算機對設計說明書進行文檔錄入、表格繪制和排版打印等能力。綜上所述,考慮評價教師的側重和所處角色,成績評價教師所占權重比例為:指導教師占比25%、交叉指導教師25%、評閱教師占比20%,答辯教師占比30%,這四部分成績為學生畢業設計綜合成績。

3實際應用情況

通過2015年~2018年期間在冶金工程專業2011級~2014級九個班的應用實踐,建立了畢業設計的多維度評價體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盡管冶金工程專業和其他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略有不同,不僅有工藝計算,而且也有大量的工程圖紙的繪制,但畢業設計評價的標準大體相當。2)本次冶金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成績的評價體系中增加了交叉指導教師評價內容,不僅可以發揮不同專業教師的特長,而且增加了成績評價的多樣性和公平性。3)在指導教師、交叉指導教師和評閱教師的評價子項里增加了畢業設計日志的評價內容。讓學生做畢業設計日志可以鍛煉他們整體規劃能力、記事表述能力、方案設計正確記錄能力、草圖繪制能力、督促定期完成階段性任務的能力、以及說明書里無法體現的過程記錄。冶金工程專業畢業設計雖然涉及原料工藝、煉鐵工藝、煉鋼工藝以及對應的技術裝備等方面的內容,將其按照上述細目分類進行評價,可以更加科學合理公平。

參考文獻:

篇(10)

自1999年大規模擴招后,我國的高等教育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大部分地區的高考錄取率超過了80%,一些地區的本科錄取率超過了40%,甚至更高。但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跟不上高校擴招的步伐,存在生師比過高、缺乏大師、教師來源單一且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這在一些省屬本科院校的新辦專業上表現的尤為突出。比如南華大學的安全工程專業,2004年開始正式招生,到目前為止全職專業教師才有10人,而安全工程系每年有畢業生120人左右,因此畢業設計(論文)的工作任務繁重。此外,大部分教師都承擔了一定的科研任務或者在職攻讀學位,造成指導教師相對投入時間和精力不足,指導深度不夠,這在客觀上也影響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2.學生認識不足

當前大學校園學生的學習風氣普遍下滑,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態度不端正;加之受社會上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和片面追求利益、不尊重人才和知識的不良風氣的影響,意志不堅定的大學生學習熱情下降,這在畢業班的學生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如有的學生已經簽了就業協議,認為所做畢業設計(論文)的內容與將來從事的職業關系不大;有的學生忙于升學的事情(如碩士研究生復試)或者準備各級公務員考試或者利用畢業設計(論文)期間考取駕照等等,心思根本沒有放在畢業設計(論文)上;也有的學生認為畢業設計(論文)很簡單,答辯前幾周通過東拼西湊就能完成,對于指導教師的要求和進度安排不以為然。

3.教學資源不足

從嚴格意義上講,指導教師也是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重要教學資源,但是在本文中把師資單獨列出來進行討論。除此之外,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還需要專用教室、良好的圖書資源和網絡數據庫、本校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數據庫、實驗室條件(包括學生計算機機房)等教學資源。目前,除了藝術設計類等少數幾個專業以外,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基本上沒有專用教室,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主要是在宿舍中利用電腦完成。學校的中文文獻和數字資源相對比較豐富,但是數字資源的下載有IP地址的限制,而外文文獻資源相對比較缺乏。安全工程專業實驗室經過幾年時間的建設,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但是大多數只能做一些驗證性實驗或者簡單的測試,具有培養創新人才功能的綜合性實驗開展得很少。

4.過程監控不嚴

雖然學校和學院針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制定了很多規定,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對畢業設計(論文)進行中期檢查,按照比例抽出學生參加校級公開答辯,對上一屆的畢業設計(論文)進行抽查等。但是學校畢業生眾多,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期間主要由指導教師負責,而指導教師的水平良莠不齊,對學生的要求嚴格程度也相差甚遠,使得在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開題、答辯等諸多環節存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

5.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不佳

以上四方面的原因,再加上部分學生綜合素質較差、自學能力較低,對學校現行的教育管理體制難以適應,創新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寫作能力均較薄弱,導致很難做出好的畢業設計(論文)。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不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少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格式不符合南華大學的要求,排版問題比較突出。

(2)選題不合理,抄襲現象比較普遍。畢業設計(論文)從形式上做到了一人一題,但是內容上很多是雷同的,比如安全評價方面的;而根據歷年的資料進行統計,設計占的比重偏低(30%左右),而論文占的比重偏高(70%左右);結合工程實際和教師課題的較少,自選課題占的比例過大。

(3)畢業設計(論文)答辯情況不理想。大部分畢業生的答辯PPT制作質量比較低劣,答辯過程敘述不清楚,回答問題情況不理想。

二、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對策及措施

針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存在的以上問題,結合南華大學安全工程專業近年來的畢業設計(論文)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以下改革措施。

1.擴大指導教師隊伍

要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指導教師是關鍵。針對安全工程系師資力量不足的現實情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積極調動學校、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學院的力量。比如每年將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任務通過友好協商的方式安排給其他學院和本學院其他系的教師,一方面體現了安全工程的學科交叉屬性,另一方面也減輕了安全工程系教師的壓力和工作量,效果較好。

(2)積極引進教師。安全工程系自2011年開始積極從其他院校和本校的研究生中招聘引進青年教師。2011年引進2名碩士,2012年引進1名碩士,2013年引進2名博士,計劃2014年繼續引進2名博士。

(3)采取以老帶新的方式積極培養年輕教師。按照學校的規定,只有講師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才能獨立指導畢業設計(論文),而新進的碩士要2~3年才能獲得講師職稱。安全工程系通過指定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者博士學位的教師作為青年教師的指導教師,青年教師每年協助其指導教師負責一定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指導,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2.提高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的認識

(1)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動員。在每一屆的畢業設計(論文)開始之前,召集畢業生進行動員,系主任強調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并宣布相關的紀律和要求。

(2)召集指導教師開會,明確指導教師的責任,指導教師在日常的指導工作中要反復和學生強調畢業設計(論文)的重要性。

(3)對極少數不認真的學生給予延期答辯,延期答辯不通過的,和下一屆畢業生一起答辯。

(4)對畢業生請假進行嚴格審批和控制。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階段請假的,必須經指導教師、學工室輔導員教師和主管院領導的審批,而且對請假的時間跨度進行嚴格控制。總之,采取正面教育為主,反面懲戒為輔的手段,引導畢業班學生重視畢業設計(論文)工作。

3.努力改善和補充教學資源

(1)不斷改善專業實驗室的條件。利用財政部的專項資金,積極購買了部分先進的大型儀器,比如從美國原裝進口的空氣動力學粒徑譜儀等。

(2)積極建設本科生的計算機房。通過學院的努力,新建了可以同時容納30人上機的計算機房,本科畢業生在進行畢業設計(論文)時可以申請使用。

(3)學生在做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中,如果需要下載外文電子文獻,可以先收集好所需文獻的名稱,然后通過指導教師收集和下載全文,再返回給學生。

(4)充分利用校外資源。一方面鼓勵保研到外校的學生在將來的碩士階段指導教師處開展畢業論文工作,學校先后有保研的學生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完成畢業論文,效果很好;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在實習單位和就業單位開展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提高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4.加強過程監控

(1)建立指導教師QQ群,系主任事先將學校、學院的通知、畢業設計(論文)的標準格式等相關要求在共享中,其他教師可以自由下載和學習。

(2)加強對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工作的指導。下達任務書之后的四周之內,要求學生在查閱相關文獻和調研的基礎上,完成開題報告和英文文獻的翻譯,并且要制作開題報告PPT,然后參加安全工程系組織的答辯,只有答辯通過后才能開始下一步的工作,否則要求重新選題或者重寫開題報告。

(3)要求每一位指導教師建立自己的畢業設計(論文)QQ群,并且開通飛信,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掌握學生的動態。

(4)認真組織中期檢查。每年的4月安全工程系在學校和學院的指導下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中期檢查,包括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記錄本、指導教師的工作記錄本、學生已完成部分的電子稿、畢業設計(論文)原始資料(含電子稿)等。

(5)答辯前對畢業設計(論文)進行復制比檢測,要求所有參加答辯的學生都要進行檢測,對復制比過高的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學生進行認真修改,修改后進行二次檢測,直到合格才能參加答辯。

(6)嚴格答辯過程管理。在正式答辯前組織學生參加預答辯,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學生最后的成績由指導教師的評價、評閱教師的評價和答辯表現綜合確定。

(7)對相關材料及時進行歸檔。包括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紙質稿、電子稿、復制比檢測證明、畢業設計(論文)記錄本和原始資料,指導教師的工作記錄本,評閱和答辯相關材料等。

三、改革取得的初步效果

第一,建立了適合安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整套管理制度,格式更加規范。從2011屆和2012屆的畢業設計(論文)來看,格式不合格的非常少見。

第二,選題更加多樣化。根據學科特點,提出了“大安全”的選題思想,這就使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形式更加多樣化,放寬選題范圍,題目只要是結合本專業知識和具體的工程實踐均可進行,對不同學生采取了不同的題目。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其更好地完成畢業設計(論文)任務。

第三,由于在答辯前,要求學生進行復制比檢測,抄襲的現象有所遏制。

第四,青年教師參與指導畢業設計(論文),他們工作有激情,有一些新的想法,認真負責,對提高設計和論文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第五,在正式答辯前進行預答辯,預答辯中指導教師提出了較多的修改意見,因此正式答辯的PPT的質量、畢業設計(論文)紙質稿質量、學生的介紹和回答問題情況都有較大提高。

第六,指導教師的責任心有所加強,指導方式更加多樣化。師生之間利用現代通訊工具,如手機、飛信、E-mail、QQ群等聯系方式進行隨時溝通。根據大部分畢業生是利用電腦在宿舍完成畢業設計(論文)這一實際情況,有的指導教師直接到學生宿舍進行集中輔導,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七,隨著安全工程系承擔的科研課題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學生跟隨指導教師參與部分科研工作并完成畢業論文,客觀上實現了科研實踐支持教學的目的;部分學生在畢業前參與了省級或者校級的學生創新課題,在畢業論文階段時適當進行加深,這些學生的論文質量往往比較好,提高了畢業設計(論文)的整體質量。

第八,隨著安全工程系實驗儀器設備的增加和實驗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借助于實驗設備完成畢業設計(論文),或者是采用商業軟件進行數值模擬實驗研究,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第九,畢業設計(論文)的歸檔資料越來越規范。安全工程系設立了教學秘書,由青年教師擔任,專門負責畢業設計(論文)資料的歸檔,并收集畢業設計(論文)及其原始資料等的電子版刻錄成光盤永久保存。

上一篇: 酒類銷售工作總結 下一篇: 聯誼會主持詞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强 | 日韩精品旡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一二三四 | 久久免费视频二区 | 日本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色资源站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