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5 20:43:0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跟賣實訓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導語:做好一門營銷,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營銷實訓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轉眼間,一周的市場營銷實訓結束了,給我留下的是無窮的回味和深刻的體會。這次的實訓主題是校園經濟。 校園經濟是面向學生、依托校園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區域性經濟。其主體是大學生,發展領域也主要來自于校園。這是個符合我們目前狀況的實訓,現在的我們面臨著找工作或創業的選擇。通過這次實訓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自身的關于創業的好點子,可以打開我們另一個通往成功的大門。
這次是一個團體作業,我們團體一共有五個人,當得知這次實訓的主題,我們各抒己見,看我們的創業從哪方面入手,最后根據我們團體五個人的特點和意見,我們確定我們的賣點是早餐。可能早餐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作為一個在校居住的大學生,每天面對食堂一樣的早餐或是外面我們認為不健康的早餐,還有一點就是現在的大學生都有睡懶覺的習慣,那樣就會忽略吃早餐。但是早餐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不能忽略。根據這些意見,我們的早點來早餐店就應運而生。我們的早餐店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親自把早餐送到消費者的手里。
做策劃書之前,我們計劃好了實訓每天的任務,根據計劃,我們在努力,每天都認真完成任務。首先我們分析了這次營銷的環境,只有先分析好營銷環境,才能制定好營銷戰略與策略。分析營銷環境時,我們五個人,一起考慮,每個人都說出自己的看法,不管正確與否,然后統一意見。環境分析完,我們也對這次確定的市場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接下來就是調研與預測,主要是問卷設計,接著根據問卷的填寫意見,再進行問卷分析。問卷設計,主要是確定我們是否有市場,大家對于這樣一個市場是否有興趣。跟據被調查人的意見,可以改良我們的產品,可以看清楚市場。面對回收的問卷,我們看到了很多誠懇的意見。我們對我們的市場充滿了信心,甚至有一些同學問我們是不是真的要開店。聽到詢問聲,我們信心十足,覺得當初我們的想法是可行的,而且大家都很重視早餐,只是有時由于時間的關系而放棄吃早餐。從一份一份的問卷中,我們看到潛在的大市場,并且前景很樂觀。然后我們制定了我們的目標市場并對其進行細分。這樣才能更好的根據市場確定下一步。緊接著就是營銷策略組合,這步是最關鍵的,需要從產品、價格、分銷渠道、促銷這些方面分析,每一個分析都要從實際出發,才能更好地把我們的產品推向市場。在進行4PS分析時,我們團體的五個人都在盡自己的努力,想盡辦法努力開拓我們的市場。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發揮更好。當然,要做好一個策劃,還需要對我們的創業進行預算,雖然我們沒有真正接觸過企業的創業,沒有看過企業的財務報表、財務分析等等,但是我們還是根據我們已有的市場,對我們的資金進行了一個預算。最后就是總結,通過總結,可以看到我們面對市場該從哪里入手,我們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這次的實訓,把書面上的知識運用到了實際,這樣不僅加深我們對營銷的理解,鞏固了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增強了我們的營銷能力。通過團體合作,我們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懂得了怎樣去配合一個團體,這為我們以后面對社會打下了基礎。這次的實踐經歷使我們終身受益,給我們積累了經驗,能夠讓我們更好地面對未來。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5-0-02
一、專業描述
本文所指的市場營銷專業特指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的市場營銷專業,所面對的教學對象主要為16至18歲年齡段的學生。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為超市、連鎖店、各類專賣店、便利店等商貿零售企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較強專業素質的市場營銷專業技能型人才。
專業能力:1.商品推銷能力;2.顧客溝通能力;3.客戶管理能力;4.賣場布置與商品陳列能力;5.手繪POP能力;6.市場調查與分析能力;7.商務文案寫作能力;8.商品采購與商貿談判能力;9.營銷策劃能力;10.銷售管理能力;11.銷售團隊建設能力;12.企業內部組織協調與企業管理能力;13.營銷案例分析能力與營銷手段組合應用能力。
就業方向:1超市、連鎖專賣店店員;2超市、連鎖店管理人員、店長等;3商貿企業業務員、業務經理;4市場調查公司業務員、業務經理;5銷售公司業務員、業務經理。
二、專業核心課程設置
專業核心課程的設置應該圍繞專業培養能力來進行,根據如前所述的十二項營銷專業能力相對應設置的專業課程包括以下十門等:
店鋪業務、營銷基礎、營銷實訓室實訓、銷售實務、客戶管理、商務文案寫作、企業管理、營銷策劃、市場調查、商務談判合同實操等。
各專業課程對應教學主要內容及能力培養目標如表1:
(一)各專業能力之間的關系
首先可以把這些專業能力分為為直觀動手能力類別和系統思考類別。前者包括:1.商品推銷能力;2.顧客溝通能力;3.客戶管理能力;4.賣場布置與商品陳列能力;5.手繪POP能力;6.市場調查與分析能力;7.商務文案寫作能力;8.商品采購與商貿談判能力。后者包括9.營銷策劃能力;10.銷售管理能力;11.銷售團隊建設能力;12.企業內部組織協調與企業管理能力;13.營銷案例分析能力與營銷手段組合應用能力。
也可以根據能力培養的難易程度分為容易、較難、很難三個層次。
容易的有:1.商品推銷能力;2.顧客溝通能力;3.客戶管理能力;4.賣場布置與商品陳列能力;5.手繪POP能力。較難的有:6.市場調查與分析能力;7.商務文案寫作能力;8.商品采購與商貿談判能力;9.營銷策劃能力。很難的有;10.銷售管理能力;11.銷售團隊建設能力;12.企業內部組織協調與企業管理能力;13.營銷案例分析能力與營銷手段組合應用能力。
(二)各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
各專業課程分別有側重的專業能力培養目標,見表1;課程學習先后的安排就根據能力培養的難易程度來安排,安排順序可見表1。在第一學期學習《店鋪業務》和《營銷基礎》,第二學期學習《銷售實務》《客戶管理》《商務文案寫作》, 第三學期學習《企業管理》《營銷策劃》《市場調查》《商務談判合同實操》,第四學期學習《營銷戰略》《員工管理》《網店創業》《溝通與團隊管理》。
科任老師在課程教學中可能會遇到講授知識點的重復,這時候老師應該注意能力培養的側重點。如《銷售實務》和《客戶管理》這兩門課,講授的時候都必然會觸及到顧客溝通,講授《銷售實務》 時應側重培訓學生顧客異議的處理技巧,而講授《客戶管理》時應主要培訓學生對于顧客需求的了解、顧客心理活動變化的把握等。
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每門課程都有自己專業能力培養目標的側重,但是我們又不能完全把課程之間分裂開來,要把營銷能力的培養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待。尤其是在教學方法上我們主張運用任務引領式的,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必然需要應用到好幾個能力和好多方面的知識。比如在《營銷策劃》的課程教學中,給學生布置某超市舉辦6周年店慶促銷活動的任務后。學生要完成此任務,首先要進行市場調研、然后擬出促銷方案、進行促銷活動預算、最后總結促銷效果。這一過程中學生必然運用到營銷手段的組合、市場調查的能力、團隊的分工協作、促銷文案的撰寫等等。科任老師應能先預見到這些問題,提醒學生并預備好相應的營銷案例或者材料,幫助學生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對學生在這一學習活動中所掌握的知識和表現出的技能進行及時的評價和成績的認定。
三、專業課程教學如何實現相應專業能力培養目標
根據表1我們可清晰看到各專業課程與專業能力培養目標之間相對應的關系,但是困難之處在于科任老師如何才能在課程教學中實現相應的專業能力培養目標。經過我校多年市場營銷專業建設的摸索,我們總結出以下經驗:
第一,學校要運用專項實訓建設經費為學生建立一個專業的營銷實訓平臺,形式可以是實訓超市、實訓專賣店、實訓便利店等,也可以是校企合作的形式。如我校建立的營銷實訓室,它是在營銷專業老師指導安排下,營銷專業學生具體實操進行運營的實體超市。既要實現營銷專業學生的專業學習的展開,同時也要求實現整體的經濟效益。在為學校師生提供日常商品銷售服務的同時,學生也通過系列營銷工作和營銷活動培養出相關的營銷專業能力。營銷實訓室下設銷售部、采購部、倉管部、策劃部、市場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網絡部等八個營銷職能部門,每個部門設置相應的工作崗位,每個工作崗位制定出相關的工作職責和技能標準,進入營銷實訓室的學生在不同的工作崗位進行流水作業,在每個工作崗位的學習工作考核合格后再輪換其它崗位,專業老師對學生在各個崗位的工作學習結合相關的專業課程給出成績的評定和學分的換算。最后匯總成學生的專業學習成績。這個環節的關鍵點在于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然后對接營銷實訓室各工作崗位的實習工作經歷。比如《店鋪業務》課程中的商品陳列內容,科任老師在講授完商品陳列的專業知識后,布置學生到營銷超市的理貨工作崗位上做2天的商品陳列工作,學生在實習工作中來完成老師布置學習任務,老師再根據他的工作成績和表現進行成績評價和學分認定。這樣就實現了專業教學內容和實習工作的結合。我們要求各科任老師都要把自己專業課程的教學與營銷實訓工作實現有效的結合。
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塊與營銷實訓超市對應的工作崗位和職能見表2:
第二,要十分重視教材的選用與教學材料庫的準備。學校組織營銷專業老師針對每一門專業課程都要精選教材,最好是組織老師聯系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編制教材。我校在2007-2009年組織編寫了市場營銷系列教材,并已經交付中國財經出版社出版,今后將進一步完善營銷專業教材體系。
除了精選教材外,整個營銷團隊的老師還要負責搜集整理營銷專業學習的材料(如案例、學生課業、各種表格、策劃書、總結等等)。材料的來源主要有3個方面。首先主要是來源于社會上商貿企業實際上應用的營銷資料,這方面資料的搜集存在一定的困難。但通過校企合作和企業公開的資料可搜集到一大部分。其次是歷年學生所做的課業,科任老師選出其中的優秀作品和典型案例充實到教學材料庫中。
第三,要做好營銷各項專業能力標準的制定與學分的考核工作。學校在制定營銷各項專業能力的標準時,先要深入到商貿企業尤其是超市連鎖專賣企業進行調研,充分了解到企業實際運作過程中各個具體的營銷崗位對工作能力的要求。根據這些了解到的信息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制定出適合學生的能力標準。我校先后深入到東莞大新商貿公司、東莞嘉榮百貨公司、沃爾瑪好又多連鎖超市等企業進行考察。
現試行的能力標準見表3:
四、結語
市場營銷專業是講求應用性與實戰性的專業,但目前在國內多數院校開辦的市場營銷專業都偏重于理論教學,這與該專業的培養目標不符,更與市場營銷專業的能力培養目標不符,造成營銷專業畢業的學生實際工作能力跟社會上的商貿企業的需求嚴重脫節。中等職業教育出來的營銷專業學生實操技能較差,應用能力不強,直接導致就業的嚴峻形勢,市場營銷專業日漸萎縮。然而,社會對市場營銷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卻日益擴大。巨大的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方式不適應之間的矛盾顯現出中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中職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改革必須朝著體現職業崗位性與實踐應用能力相融合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肖劍鋒.團隊與個人管理實務[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10.
[2]樊福生.店鋪經營實務[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10.
[3]鐘淑云.銷售業務[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7.
[4]鄔金濤.客戶關系管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一、實施分層教學的意義
《服裝店鋪管理》作為服裝設計(時裝零售與管理方向)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必修課程。它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店員管理、銷售管理、店鋪現場管理和店鋪盈虧平衡分析的綜合能力。在該課程的設計上通過前期三周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之后,安排了為期一周的服裝特賣實訓活動,通過服裝特賣的組織舉辦讓同學們對前期知識點進行實戰運用以達到更扎實掌握的目的。現代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更多的是輔助工作,所以對于該課程進行分層化教學主要出于以下幾點對于學情的考慮:
1.生源素質高低不齊
本專業的學生主要來源是通過自主招生形式。在文化課理論考試的基礎上通過面試環節的設置來考察學生個人素養、職業素養等綜合素質。由于考試臨場發揮好壞等原因,最終進入一個班的同學成績還是會有一些個體差異。班級里部分同學由于前期學習生涯中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或是專業基礎比較好可以很快適應高職類院校的學習生活。在《服裝店鋪管理》的課程學習過程中,這部分同學可以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對于知識點的吸收也明顯快速。同時班級里還有另一部分同學專業基礎不是很理想,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會明顯感覺比較吃力。同樣的知識點,其他同學已經基本掌握了,這些同學可能出于一知半解狀態。所以對于這門課的知識點學習可以圍繞教學大綱要求在對基礎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對不同的同學給出不同的更高層次要求。
2.學生性格特征迥異
每個班級40多位同學,由于每個人出生的生長環境、遺傳基因的不同,性格難免也會存在很多差異。所以在這門課程的第一次上課過程中就會給同學們做一個性格測試。通過這個性格測試將同學們大致分為和平型、活潑型、完美型以及力量型。每個性格類型的同學適合的工作內容自然也不同。結合《服裝店鋪管理》這門課程最終考察的是同學們的店員管理、銷售管理、店鋪現場管理和店鋪盈虧平衡的實踐操作能力,所以將這門課程針對學生性格特征進行子工作任務分工,可以幫助他們們找到自己的長處,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長處。特別是在最后一周的特賣實訓中,不同性格的同學擔任適合他們的崗位,也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也有利于明確未來擇業方向。
二、分層教學的過程
在《服裝店鋪管理》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展開分層教學:
1.知識點分層
知識點的分層并不是指讓部分基礎較弱的同學放棄一些知識點的學習,而是指對教學大綱中的每個知識點進行難易度分層。因材施教,對不同專業基礎的同學給出不一樣的知識點難度、不同的學習要求。舉個課程中的具體例子來說,《服裝店鋪管理》項目一中有一個模塊是對不同類型的服裝顧客進行分析。我們將這個知識點學習的分層分為兩層:第一個層次是針對班級里面基礎知識相對薄弱的同學,要求他們能夠根據進店顧客的言行舉止對其類型進行分析以及對不同類型顧客提出的要求能夠應對。而針對那些能力比較強的同學,除了要求掌握分析顧客的基本類型和應對的能力以外,還要求這部分同學掌握主動對不同類型的顧客進行服裝推薦的能力。這種圍繞同一個知識點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一樣的學習要求,可以最大程度的使學生在其能力范圍內發展。
2.特賣實訓分層
特賣實訓的分層是指在該課程的最后一周安排的服裝特賣中,針對不同性格類型的同學進行不同子任務的分層。將班級里40多位同學平均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中都必須由不同性格類型的同學們共同組成(不同性格的測試在第一堂課中已完成)。而不同類型性格的同學在整個特賣團隊中擔任不同的角色。例如和平型性格的同學因為性格中缺乏主動性,比較溫和順從,所以在整個特賣過程中需要得到老師同學更多的關愛和肯定,鼓勵其勇敢的跟顧客溝通、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因為這個性格類型附帶的細致、認真可以在特賣中注意一些細節問題的及時發現。對于性格完美型的同學,在特賣過程中容易堅持己見,以自己為中心,追求細節完美。所以團隊中其他的成員需要幫助其融入團隊合作中,培養和顧客、團隊成員的交際能力。活潑型個性的同學很適合擔任特賣當中的導購相關工作,因為他們天生具備的影響力、感染力和親切感容易拉近和顧客的距離。對于維系整個團隊的凝聚力也起到很好的作用。最后一種性格屬于力量型的同學,充滿動力是典型的行動者,可以在特賣中充當團隊組織者、領導者的角色,同時自身一些例如脾氣大、獨斷專行的缺點也會在整個團隊磨合的過程中緩和下來,學會放輕松。
3.評價分層
在對學生們的評價環節中,同樣采取評價分層的辦法,具體操作是指根據所屬不同層次的同學在進行評價打分的時候采用相對應的標準來單獨打分。不能用對待本身就很優異同學的打分標準去衡量一個原本就基礎差一些的同學。長期以往統一標準評分,會使那部分程度較差的同學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不同學生用不同評價標準,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勵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熱情,因為他們會知道,無論什么時候都有前進的動力存在。
中圖分類號 G420;G6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17-0332-02
《插花藝術》是高等教育中園林、園藝、環境藝術、城市規劃等相關專業的必修或選修課程,是植物學、花卉學、設計初步、植物造景等課程的后續開設課程,此時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審美素養。《插花藝術》課程教學中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項目教學法在插花藝術課程中的運用,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特點,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高。課程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想象力,能掌握插花的基本技能和造型原理,掌握各類材料的修剪與造型技巧,并且對市場有一定了解。學完該課程,學生進入相關行業工作,能做到應對市場制作出產品,或者為進一步深造奠定基礎。
1 插花藝術課程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插花藝術》課程教學分為2個部分,理論教學和實訓,實訓通常安排在課程后期。這樣的教學安排存在以下問題:插花是一門有生命力的、非常強調動手的課程,因此前期過多的理論教學顯得生硬和枯燥,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前期的理論教學和演示與后期學生實訓運用脫節,學生只是重復模仿,缺乏創新;學生不了解市場,課程講授介紹大量花材、配件及工具,但實際上由于季節和地域限制,市場上的花材和配件都是有限的,造成學生設計很理想卻無法適應市場進行產品制作;設計時學生往往不能把握實際尺寸,實訓時教師準備的材料常跟學生預想的不一樣;實訓時間短,學生針對插花的動手時間往往就在幾天內,不利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花材的藝術性如花材的風韻、姿態表現、光線角度等需要學生在大自然中親近、了解,因此親手觸摸和長時間觀察體會是非常必要的,而這些很難在僅僅幾天的后期課程實訓中做到。以上情況說明,《插花藝術》課程中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 項目教學法的基本情況
項目教學也稱為“基于項目活動的研究性學習”,有的也稱作“任務驅動教學法”。該方法可充分地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特點,強調學習過程的實踐,旨在讓學生融入到有意義的任務完成的過程中,積極、有目標地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期間自主進行知識構建與技巧訓練。項目教學法體現個性化和層次化的人才培養理念,提倡和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能按個性走上主動發展的道路[1]。
在《插花藝術》的課程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是要求學生通過市場調查,設定一個項目目標,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通過資料收集、理論學習、小組討論、教師指導等方式,最后能依靠一定的理論知識制作出適合市場定位的作品,并且能對所有開銷完成賬目核算,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進行產品的市場檢驗。項目結束后,學生能對各組作品和組內成員在項目進行過程中的各項能力做出評價,以此鍛煉學生的各項綜合素質,解決傳統教學中的一系列問題。
3 具體教學過程
3.1 確定項目任務
插花藝術是一門可操作性的生活藝術,市場應用廣泛,因此項目的確定并不是由指導教師來提出的。提出項目之前,要求學生先對其可見的花卉藝術資料進行搜集、生活觀察、圖書館查閱、網絡學習及市場調查,該過程實際上是對插花分類知識的學習,并且由于觀賞大量的作品,使學生對插花藝術的興趣有了極大地提高。將全班分為若干小組,每組3~4人,組內自主推薦項目,1名組長擔任信息匯總、組織和主要匯報工作。在資料搜集的基礎上,由小組討論自主提出最有興趣、最希望做出的作品類型,由指導教師結合典型性、可行性和每組的區別性,與各小組討論后做出項目任務的最后審定,如傳統東方式插花、禮儀花束、現代花藝、家居裝飾性插花等。
3.2 項目過程設計及方案制定
項目教學法有別于傳統教學之處在于學生能把握學習過程和內容,邊學邊做。因此在項目任務確定以后,教師結合知識結構的系統性,指導各小組有針對性地設計幾大主要的項目模塊,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進行學習和創作。如按照插花創作的步驟安排項目模塊:立意—選材—造型插制—評價[2]。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每一個模塊就是一個知識系統,學生在每個模塊的研究和討論中,不知不覺地將研究內容建立起一個系統的框架,并且由于每一個模塊都是為實踐服務,學生表面看來是在構思完善創作作品,而實際是學習了傳統教學中的各大理論,完成了項目過程的理解。在主要的項目模塊確定后,需要指導教師與各小組討論,針對每個模塊的難易度來進行時間規劃,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實踐實施方案,其主要目的是督促各小組按時完成各階段學習、實踐任務及匯報工作。
每個大型的項目模塊只是提出了一個知識系統,各個分支需要指導老師能夠熟練地把握,表現在大模塊中包括許多小模塊,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自主提出并解決,完成一個全面的知識框架,但知識點的遺漏需要指導教師及時進行補充。比如“選材”模塊中,包括花材選擇、花器選擇、配件選擇、工具選擇等內容,其中花材選擇還細分為花材形狀選擇、大小選擇、色彩選擇等。學生要成功設計并制作出插花作品,一定要學習和應用好這些知識分支,因此項目教學法是考驗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同樣也是考驗教師對整個知識系統和學習過程的控制力。
3.3 項目實施
由指導教師進行第1次的綜合講解,對于插花藝術的基本概念及范疇等知識需要學生能完全理解,然后按照指導教師提出的項目大模塊開始進行任務安排。項目組長要針對每個組員的特點來分配任務,鍛煉各自的協調和溝通能力。
“立意”模塊要求學生進行市場調查和生活觀察,確定不同目標作品類型的用途、擺放位置和表現情趣等內容。項目組長安排成員通過分頭拍照或繪圖等方式進行調查,匯總后進行小組討論,確定作品的基本構思。
“選材”模塊是較大的知識體系,要求學生掌握花材形態及運用、市場上常用切花的花語及價格、花器材料和質感與插花類型的搭配、工具及配件選擇等。指導教師要注意一些交叉學科知識的鞏固,比如鮮切花的選購和保鮮是《花卉學》的內容。此時學生可通過大量的市場走訪選擇1~2個花器,若有制作禮儀插花的小組也可選購包裝材料進行包裝練習。鮮切花因生命期短耗損太大,因此指導教師提議學生在校園中采摘一些植物性材料進行插花工具的操作練習。學生根據作品構思和市場走訪選擇合適的花材,由小組討論后匯總花材種類、數量、顏色、大概價格等資料,做出表格后提交給指導教師。
“造型插制”模塊是插花藝術的核心,包括材料修剪整形和插花造型。材料修剪整形在第2模塊時可先用校園植物性材料訓練,鼓勵學生創新技能手法,熟練后可購買一定的鮮切花進行比例關系確定,練習修剪、固定和彎曲等技能。小組可通過練習基本花型進行插花技能的練習。此時學生容易進入一個迷區,就是可以模仿基本花型,但自己設計出的作品總會很別扭,且不知該如何修改。因此,指導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造型法則的學習,在學生制作的過程中強調重心、焦點、穩定感等構圖要點,從而引導學生的設計走向成熟。
“評價模塊”首先要求各項目小組互相參觀,學習把握作品的觀賞部位和角度,嘗試領會制作者的意圖,品味特別的制作設計手法,并且能說出自己的見解,提出意見。然后由指導教師帶領所有學生進行插花作品的欣賞,進行綜合評比。有條件的也可以由市場做出評價,將作品擺放在校園內或校門口進行調查,問卷、投票或拍賣售賣等形式都是可行的。
“結算”模塊是為了使教學更貼近市場,插花藝術除了要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同樣要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帶來經濟效益。從項目開始就要求每個小組專門設置1名人員進行賬目的記錄,將所有材料費、路費、資料費等都詳細記入賬目,使賬目分門別類、清晰明了,培養學生整理賬目的能力。依照作品材料費用及過程損耗,小組核算并提交作品的成本費和建議市場售價,并由各小組討論其合理性;若有作品拍賣或售賣,小組需另計利潤,進一步討論作品的市場推廣價值及改進。
每個模塊完成后要求項目小組提交報告1份,匯報模塊實施期間學習到的內容和項目進展情況,并提出遇到的問題,在指導教師的參與下,各組間相互交流問題和解決方法。
3.4 項目評估總結
項目進行結束以后,指導教師引導學生對整個項目進行過程總結,包括學生的個人總結、組員互評、指導教師評價等形式。學生學習成果主要不是知識的積累,而是在創設出的真實職業情境下學生職業實踐能力的提高[3]。每個學生對待問題時給出的方案與策略不同,使得每項任務的判斷標準并不是唯一,而是多樣化的,因此指導教師的評價重點在于,一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協調交流能力,在組內起到的積極作用等個人素質;二是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專業技能、創新精神等方面,且應注意針對項目對全過程做出綜合評價,或分階段分別評價。對于進步快、技能熟練、創新等方面較強的學生提出表揚,對優秀學生和作品發放獎狀或獎品進行鼓勵。
除此之外,指導教師對全過程進行總結是項目教學法的重要環節,通過觀察學生自主學習、技能操作和自評等過程,指導教師可以從中發現各種問題,加以研究分析,以此來改善將來的教學過程和方法[4]。
4 結語
此次項目教學法在《插花藝術》課程教學中的運用中也發現了很多問題:項目教學法對指導教師的要求高于傳統教學,既要區別于講授,又要把握住適當的引導;知識系統的熟悉和掌握程度要求很高;因為需要觀察學生每一步研究的方向,所以時間花費更多。對學生來講,動手操作并不難,最大難度在于要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因此項目起始階段怎樣提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需要指導老師認真地進行研究。另外,學生進行市場調查和售賣等活動時較靦腆,難以進入角色,討論時部分同學不善于表達觀點,這些都需要更多的鍛煉,也要求指導教師對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通過項目教學法在《插花藝術》課程中的運用與實踐,基本解決了該課程傳統教學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的脫節現象,使學生的自主構建知識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協調交流能力、適應市場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得到了鍛煉與提高,為職業教育的實現與企業崗位的無縫對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5 參考文獻
[1] 賀平.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8):43-44.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3(2012)11-0074-02
高職院校營銷專業目標是培養具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在專業培養計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各高職院校紛紛在校內、校外大力開拓和建設市場營銷專業實訓基地,并形成一定的規模,從而完成實踐教學。本文以我院市場營銷專業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為載體,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訓基地的內涵建設進行初步探索。
一、長江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實訓基地的現狀
(一)校內實訓基地
我院市場營銷專業校內實訓基地主要分兩部分:校內實訓室和校內生產性實訓室。目前,我院校內實訓室主要5個,分別是推銷與談判實訓室、營銷業務實訓室、商務禮儀實訓室、ERP沙盤實訓室、零售模擬實訓中心。利用校內實訓室開展商務禮儀模擬、賣場運營模擬、管理沙盤模擬等40余項商務模擬項目。使學生在仿真職業環境中獲得初步職業體驗。校內生產性實訓室2個,分別是長江大學生超市和淘寶創業實訓室。利用生產性實訓室進一步開展以真實工作任務為基礎的市場營銷相關的生產性實訓。
(二)校外實訓基地
我院市場營銷專業在建設校內實訓基地的同時,為了使學生所學知識能夠更好地與社會生產相結合,提升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在大力開發校外實訓基地。目前,我院已與武漢市著名零售企業武商量販、全國知名零售企業蘇寧電器、湖北英奧資訊公司、太平人壽保險公司湖北分公司、九州通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使其成為我院市場營銷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
二、長江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實訓基地存在的問題
(一)校外實訓單位不穩定,教學功能難以得到體現
學院的校外實訓基地每年都在不斷變化,學校花了不少精力建設的實訓單位往往一兩次實訓后就放棄與學校的合作。從學校方面來看,有限的實訓經費和實訓管理人員,導致學校與企業的日常溝通聯絡不夠,兩者關系生疏,且實訓時學校往往將大部分實訓管理工作交付企業,加大了企業對實訓學生的管理難度,實訓結果差強人意,造成很多企業只愿跟學校“一次交易”。
(二)實訓管理不規范,缺乏科學的評價機制
實訓管理不規范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對教師管理方面,尤其校外實訓對指導教師工作一般沒有太嚴格詳細的規定,大多數指導教師的工作僅僅是在實訓期間到實訓單位察看幾次,每次察看也只是例行公事的“蜻蜓點水”,到實訓結束時,象征性地根據學生的實習報告給學生的實訓結果打分,然后交上一份工作總結,這樣的實訓指導根本起不到任何實質作用。二是對學生管理方面,學校的校外實訓教學沒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案,學校對實訓教學的要求遠沒有對理論教學要求嚴格。很少有學生實訓課不及格,更不會因實訓課不及格而不能畢業。
(三)師資問題
我院市場營銷專業師資缺乏,目前專任教師僅有4人,而擁有企業經驗,具有實踐技能的“雙師素質”教師就更為匱乏,很多教師的經歷是從學校到學校,從學生到教師,更有一部分教師是從其他專業轉到營銷專業。沒有實戰經驗的教師對于學生在實訓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往往很難做出及時合理的解釋和引導,因為好多問題是書本上找不到的,對于沒有企業經驗的教師來說,對于問題的認識比起學生來說沒有更多的
優勢。
(四)實訓教學基地的社會服務能力不強
目前我院市場營銷專業的課程體系和培訓體系仍不完善,“校企共育”的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完善,專業建設與社會服務能力建設尚未緊密結合。
針對以上問題,我院在繼續加大對實訓基地硬件條件建設投入的前提下,還應從多方面入手,著重加強實訓基地的內涵建設,使實訓基地的建設實現“質”的提升。
三、實現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途徑
(一)加強實訓基地管理,增強實訓的有效性
1.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系與溝通。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后,學校應關注學校與企業的聯系,密切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感情,以圖實訓基地的穩固和進一步發展。
2.加強頂崗實習和校外實習的監督管理。建立學生外出頂崗實習和校外實習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以規章制度明晰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職責,以操作規范指導學生的校外實習。
3.嚴格師生管理,做好實訓后總結。挑選具備“雙師素質”的教師或有企業工作背景的教師作力實一訓指導教師,嚴格執行教師和學生的管理、監督和考勤制度,并要求教師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實訓教學,并指導學生認真完成實習實訓總結報告。
(二)加強實訓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實訓指導水平
1.對教師進行全方位培養,增加“雙師素質”教師數量。對專業理論課教師,提升其職業技能,采取指導學生技能競賽、參加專業技能培訓班、到高校進修、下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項目開發等,通過這些活動積累實踐經驗,掌握過硬的本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實訓指導能力。
2.打造具備教學、科研能力的實訓指導教師。一方面,學校從校企合作企業中選聘有工程實踐經驗的人員到學校擔任實訓教師,開展專題講座,指導專業實訓課程體系建設,通過校企交流,讓實訓教師提升職業崗位能力;另一方面,鼓勵教師參與企業項目開發工作,促進教師科研水平發展,提升實訓教學質量。
(三)加強實訓教學教材建設
高職院校要培養適應技術進步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就必須不斷更新實驗教學內容,與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相協調。實訓教學教材的編寫一定要建立在基地硬件條件基礎上,實訓教師要親自參與編寫。同時,要善于借鑒、學習、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教材建設成果。
(四)實訓基地建設要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高職教育不僅要緊緊跟上地方經濟的發展步伐,而且要有前瞻性,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程度越高,高職教育的發展越持續,發展空間越廣闊。高職院校實訓基地要很好地利用自身的優勢,與當地政府、行業、企業或者社會相結合,在為地方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同時,逐步開發實訓基地其他外在功能。
(五)實訓基地建設要完善質量評價體系
建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對教學全過程中的各主要環節制定質量標準,以此來保證教學實訓質量。一由學院教學監督系統對各實訓教學環節、實施過程及教學質量進行監督,對基本教學資料及教學管理文件進行抽查;二由學生來對教師教案、講課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三由教師與教師之間對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和授課質量等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 楊賢傳.高職營銷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對策研究[J].對外貿易,2012,(4).
[2] 王召鵬,徐通泉.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內涵建設的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8).
《國際商法》是一個制度完善的獨立法律部門,所以涉及內容廣而深。包括了:國際商法概論,商事組織法(合伙企業法、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商事合同法,國際貨物買賣法,產品責任法,法,國際海上、鐵路、航空貨物運輸發,海上保險法,票據法,國際商事仲裁法等內容。非法學專業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生在上此門課程之前,并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法律知識。而《國際商法》的課時一般安排在五十個左右,課時有限。在有限的課時內,如何針對國際商務專業調整課程內容,讓學生在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同時,適應高職院校的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是承擔這門課的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
2.傳統教學方法效果不佳
《國際商法》雖然屬于應用法學,但是法律知識的應用以掌握理論知識為前提,學生掌握理論知識主要還是來自于教師的講授。而高職院校的學生更注重實操課的學習,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所以對于國際商法這樣一門體系大且枯燥的法律課程,單向性的教學缺少師生互動,缺少學生實踐的機會,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為了應付考試盲目死記硬背,從而達不到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有的老師可能會在理論知識講解完畢后,安排案例分析用來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但是這種單一的案例分析方式,實際上還是老師的個人演示,并不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3.考核方式
國際商務專業的《國際商法》課程沒有單獨安排實訓課,所以考核方式一般是設置為閉卷考試。閉卷考試的題型往往是固定的,一般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案例分析等。而單一的考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認為考試前死記硬背就能通過考試,不再注重課堂內容,同時也不能讓教師精準地把握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
二、國際商務專業《國際商法》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及方向
1.根據專業有針對性的調整
課程內容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國際商法》這門課程之前,已經學習的《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國際結算》等專業課程,課程內容都與《國際商法》有一定程度上的銜接。比如《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學習的有關國際貿易術語的慣例、爭端解決等知識點;而海上貨物運輸及保險也在《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這門課里有所介紹;《國際結算》課程更是對國際貨款支付的相關概念做了介紹。因此教師在安排授課計劃的時候,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要考慮有哪一些內容是不需要重復講授的,重點講解學生沒有接觸過的法律知識。并且,針對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生,要讓學生明白哪一些是作為從事外貿工作的人員所必須了解的日常法律事務。因此應該針對實際外貿業務流程過程中會遇到的法律問題,來逐個突破,去補充和完善教學內容。
2.讓案例教學法
貫穿整個課程雖然國際商務專業開設《國際商法》這門課,更多的是要增強學生的法律知識,提高法律運用能力,但是必須掌握一定理論知識才能實現。所以直接講授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方法。同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案例教學應該貫穿整個《國際商法》的教學。而案例教學也應該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學生的自主討論和思考為主,老師的引導為輔。讓學生在真實的案例或情境中學習,激發參與和學習的熱情。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取一下方法:(1)案例分析法由于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生法學基礎比較薄弱,所以教師在講完理論知識后,可以列舉幾個簡單的小案例,更好的解釋相關法律概念或法規的內容。也可以根據章節內容,按照任務導向型的方式,在學習理論知識之前,以一個案例作為任務,要求學生帶著案例聽課,在學完本章節理論知識后,適當的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思考來解決。通過案例分析,更好的幫助學生吸收和消化理論知識。(2)分組討論小組討論是學生參與度很高的互動學習方式之一。教師可以在講完理論知識后,用一個課時的時間,選擇一個典型的案例,提出如干問題,將學生分成6~7人一組在課堂上自由討論。由每個小組發表自己的意見,組與組之間進行互評,最后由教師進行歸納總結。比如在進行商事組織法教學時,可以給定一個背景材料,讓學生分組討論設立一個企業,要求每組拿出一個最佳投資方案。這能使學生全程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團隊合作精神。(3)模擬實訓因為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生,通過之前的專業課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跟國際商法相銜接的知識,所以可以以國際貿易業務流程為導向,設計多個模擬環節,從買賣合同的談判、起草、執行到國際商事仲裁等,讓學生充當各個環節里的不同角色,使學生從自己的角色出發,運用法律知識來分析、思考、判斷案情。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快速的掌握自己學到的法律知識,還能夠把《國際商法》與國際貿易實務聯系起來,具有實踐操作性。
3.考核方式多樣化
課堂教學引入小組討論以及模擬實訓,所以考核方式也因此多樣化。在傳統的用筆試成績來決定一個學生成績好或壞的基礎上,加入實訓方面的考核。對課堂小組討論以及模擬實訓時的表現打分,學生最后的成績由平時成績70%(出勤20%+小組討論、模擬實訓50%)+期末成績(筆試30%)構成,既達到了本校考核標準,也使考核多樣化,客觀合理。
關鍵詞:高職高專 國際金融 教學改革
1 國際金融課程的特點
1.1 較強的專業性與綜合性
國際金融內容龐雜,涉及面廣,包括國際收支、國際儲備、外匯與匯率、國際結算、國際貨幣體系等知識。除了涵蓋金融經濟知識,還涉及會計、數理統計等知識,除了與金融密切相關的外匯與匯率、國際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危機等知識外,還有國際收支的分析、國際結算工具的應用等。因此,學習國際金融課程,除了需要具備扎實的金融經濟基礎外,對會計、數學、統計等知識都要有較好的掌握。
1.2 理論與實踐并重
國際金融課理論性強,如內外均衡理論、政策搭配選擇、外匯決定理論、金融危機傳染理論等,這些知識不僅抽象,而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少。另一方面,國際金融課中的外匯買賣、資金業務、國際結算等內容,實踐操作性也很強,金融企業希望學生對這些業務能夠操作自如,處理嫻熟,從而快速成為業務精英,因此,國際金融課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很高。
1.3 知識更新快
與其他理論性很強的課程相比,國際金融的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在不斷的發展變化,因此,其教學內容也應體現其理論的發展變化。如歐元區的成立,使歐洲十多個國家的貨幣退出流通市場,十多種曾與歐元區居民的經濟金融生活息息相關的貨幣退出了歷史舞臺,歐元成為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內唯一法定貨幣;而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則暴露了當前國際金融理論的缺陷。可以說,此次危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國際金融理論的危機,它對已有的國際儲備理論、外匯管制理論、金融監管以及國際貨幣體系等有關國際金融的內容都構成了沖擊,這必將推動國際金融理論的完善與發展。
1.4 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但課程較難
與公司理財等其他專業課相比,學生對國際金融課有較濃厚的興趣。一方面是由于國際金融與經濟發展和國際形勢聯系緊密,國內外的財經雜志和媒體都經常報道與國際金融有關的新聞事件;比如2007年發生在美國的次貸危機為什么會迅速從金融行業蔓延至實體經濟,從金融危機演變成全球經濟危機,又給全球經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學生對此都興趣盎然。另一方面是隨著我國外匯儲備的增加、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出國旅游和留學人數的增加,國際金融與學生的生活產生更多聯系,因此學生迫切希望了解與國際金融相關的知識。但是由于該課程較強的理論性和眾多拗口的專業術語又往往導致學生對該門課程望而卻步,對其后續學習產生畏難心理。例如,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內外均衡、政策選擇、匯率決定等理論性很強的知識點時都表示難以消化。
2 高職高專國際金融課目前存在的問題
2.1 教材不適
目前,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國際金融教學所使用的教材大都與本科教材雷同,同時有片面追求名牌大學教材的傾向。這類教材強調理論的完備性與知識結構的系統性,但內容過于抽象,對于大專學生來說,缺乏針對性,實踐部分內容太少,學習和掌握起來較為困難。
2.2 課程設置類似本科院校,缺乏高職特色
與本科教育強調學科性、知識的系統性和理論性不同,高職高專院校遵循“以就業為導向,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培養專業基礎扎實、技術應用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原則,應用于實踐是其人才培養的使命。這就要求高職高專院校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職業素養與社會適應能力的鍛煉。課程設置上應以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為主線,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設置課程和教學內容,突出課程的職業功能性和行業適用性。但目前多數高職院校在課程構建上模仿本科院校,側重理論性較強的綜合課程。
2.3 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實訓方式不能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
高職教育是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取職業崗位能力,強調的是職業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因此,實踐教學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目前很多高職高專院校金融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實踐教學資源匱乏,學生所學的知識和能力與實際工作內容相差甚遠,這與高職教育“培養技術應用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相違背。因此,在國際金融的教學中,增加實踐實訓教學在教學計劃中的比重是目前面臨的迫切問題。
總的來說,目前高職高專國際金融課的教學忽視了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特殊情況,教學沒有跟高職高專教育的培養目標密切結合,沒有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3 改進高職高專國際金融教學的措施
針對目前高職高專國際金融課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加以改進:
3.1 選用適合高職高專的教材,合理設置課程
目前市場上專門針對高職高專的國際金融教材較少,而且基本上是本科教材的壓縮版,缺乏針對性、適用性。筆者所在學校精心挑選了一本標有“21世紀高職高專精品教材”的《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教材,但是教材跟本科教材差別不大,強調理論,而且低級錯誤和排版錯誤也不少,如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借貸寫法與會計常規相違背,國際結算內容這章則理論太多,而且各類票據的圖案跟實際差別較大等,這讓很多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耐性與興趣,學習積極性大大受挫。因此,筆者希望國家能加大力度編設真正具有高職高專特色、適合高職高專的國際金融教材。
在課程設置上,由于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技能應用型人才,強調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應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線,強調課程設置的職業功能性,并注重關鍵職業能力的培養,堅持職業對技能和知識的需求來設置課程。
3.2 用通俗的語言講解
國際金融課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課程,里面涉及的很多理論即使是金融專業的學生也不一定觸類旁通,還有很多拗口的專業名詞,所以即使學生對這門課程感興趣,但也會被里面復雜的知識體系弄得無所適從。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使用通俗的語言解釋相關概念。由于高職高專教育對學生所學知識的系統性和理論性要求不強,因此只要能讓其理解某個知識點就可以了,所以用通俗的、口語化的語言講述理論性很強的專業術語,也是不錯的選擇。如在講國際收支時,可以這樣形容國際收支,就好比一個人欲在當今社會生活,就必須掙錢,也必須為其購買的東西付錢,發生收入和支出,而國際收支就是一國從外國掙的錢與支付給外國的錢的差額。收大于支,則為順差;入不敷出,則為逆差。
3.3 加強實踐教學
高職高專教育強調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國際金融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國際金融中一些看似復雜、難以理解的原理,在實踐操作中其實比較簡單,比如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炒匯等,如果只是單純的講述如何編制收支平衡表,什么是匯率,匯率變化會給經濟帶來什么影響,如何判斷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由于這些內容非常抽象,學生容易聽得一頭霧水,而且會認為這些知識跟自己的生活毫無關聯。然而,通過在金融實驗室進行外匯交易模擬實訓,學生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匯率的變化,匯率變化帶來的影響,這樣學習起來不僅直觀,而且易于掌握。筆者所在學校在開設《國際金融》課的同時開設了《外匯交易模擬實訓》,擁有設備配套齊全的大型金融實驗室,通過在實驗室進行模擬外匯交易,不僅使學生易于接受相關知識,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其實踐操作能力。
3.4 引用講授與討論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方法
作為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如果一味采取“滿堂灌”的授課方式,不僅教師講的辛苦,學生聽的也累,因此教師不防調整一下教學方式,采取講授與討論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大專學生對于話題討論、參與式教學都能積極發言。例如國際融資一章基本全是理論知識,學生學習起來較吃力。教師可以在講授完基本的概念理論,學生初步接受之后,引入案例討論。由教師搜集業務經營范圍各不相同但都需要對外融資的多個企業,讓學生組成討論組,扮成企業管理者,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并分析各種融資方式的差別和選擇理由,最后由教師做客觀的點評與總結。采取這種方式,學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3.5 完善師資隊伍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與實施者,高職院校能否培養優秀的技能型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師的素質密切相關。高職院校一方面應加大力度完善師資隊伍,努力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教師人才,另一方面可聘請一些具有行業經驗的優秀人員擔任實踐教師,讓理論知識與實踐實現更好的結合。
3.6 教師自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
國際金融是時代性和綜合性很強的課程,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擴展知識面,拓寬視野,與時俱進。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國際金融領域將會出現更多的新問題,國際金融理論與實踐將得到不斷創新,因此,需要教師持續自主地學習,緊密跟進國際金融理論與實踐領域的最新進展,用最新的知識武裝自己,將最新理論與知識傳達給學生,不斷擴充、更新、完善知識體系。
參考文獻:
1、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開設的必要性及簡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學科,它培養的是從事國際貿易業務的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作為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智育也要注重德育;既要注重理論.也要注重實踐;既要注重知識,更要注重素質和能力。從目前調查情況來看我國普通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對口就業率為60%而一般外貿職業院校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達到70-90%甚至有的達到100%。這表明外貿企業更希望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培養能與外貿崗位相對接也就是說它們更注重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教育。特別是隨著我國外貿經營權的全面放開對外貿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開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國際貿易實務課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一門主要課程,它具有綜合性、實踐性、應用性和時效性等特點知識涉及面較廣。通過本課程的講授可以讓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國際貿易基本概念、理論和慣例弄清實務操作機理,領會相關知識、理論和技法掌握《公約)}、Incoterms2000、UCP600、ISP98等常用國際公約和慣例,理解分析和處理國際貿易業務中出現的現實問題;并且通過仿真模擬操作可以讓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國際貿易業務的具體流程和操作.成為社會需要的外經貿人才。
2、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實踐分析
目前.各院校都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建設上不斷創新,努力嘗試各種教學模式。但從總體來看.這些教學模式還存在種種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
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是很多高校教學中的一個普遍現象。造成這種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原因主要有:
2 .1.1過度依賴教材,致使課程結構缺乏合理性
現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材雖然很多但從總體來看.各地所編寫的教材為了追求學科知識體系的邏輯嚴密性,過于偏重理論知識點的介紹即使有側重于實踐教學模式的新教材也不免是紙上談兵。另外世界形勢變化非常快而很多新貿易政策的出臺和新理論的出現往往需要較長時間而其作為教學內容被納入教材則耗時更久這就使得本課程的實踐性和時效性很難通過教材完全充分體現出來。教師如果只按照教材內容安排講授那么這種情況下所形成的課程結構就很難適應發展的需要,與實踐脫節也就在所難免。
2.1.2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很多高校教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師是畢業后留校或直接從其它學校畢業后分配過來的理論知識雖然掌握的很好,但卻缺乏直接接觸和從事外貿工作的經歷。這就使得他們在講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對于實踐的內容顯得力不從心很難不使自己的課程講授偏向理論而忽略實踐。特別是國際貿易實務中出現的各種單證,講授教師都從來沒有見過或操作過就更不可能將其如何填寫、制作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向學生傳授明白。這種從書本到書本的傳授方式,是很難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
2.2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仍然遵循老師傳授教材中的知識點學生記筆記、做練習題的方式進行授課。這種照本宣科的方式,單調乏味,很難使學生發揮積極主動性激發他們的興趣。即使現在很多高校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也僅僅是將原先固定的黑板換成能變動的黑板而已,其作用并未充分發揮出來。同時由于國際貿易實務對操作性要求較高很多單證實務的內容僅靠教師通過多媒體進行講授而沒有學生的實際上機模擬操作和真正接觸有關的操作場景是很難理解和把握的。因而現實中,我們看到很多學生只會死記硬背一些國際貿易實務中的復雜條款和專業知識,而不能融會貫通其外貿的實際能力并沒有通過在校學習而獲得提高。
2.3考核方式不合理
在很多高校中,傳統的考核模式就是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授課內容命題在期末印制試卷,由學校統一安排時間學生做試題,老師閱卷給出分數。這種考核方式看似公平合理但并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習態度和能力。尤其像國際貿易實務這種操作性要求比較高的課程,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只是說明了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死記硬背能力,而無法反映出學生運用這些基本知識點、基本技能的能力。因而,通過這種考核方式是無法推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轉變學習觀念和學習態度,向應用型人才發展的。
3、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內容
3.1合理安排課程和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
本課程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方面脫節的主要原因就是對教材過度依賴以及教師實踐經驗的匾乏。因而要保證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銜接,就需要從這兩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革。
3.1.1擺脫對教材的依賴,合理安排課程結構
為了突出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要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保證理論知識夠用的情況下加大實踐教學在整個課程安排中的比例。為此可以將課程結構做出如下劃分:
(1)講授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各項條款和相關內容。這一部分主要涉及外貿合同中的基本知識點,可以讓學生統一參考相應的國際貿易實務教材。教師在講授本課程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可以穿插一些案例,并在課堂上相應增加學生自己分析和討論的時間。同時為了讓學生對所學案例有更深的認識可以將講授中所有涉及的案例以及其他的案例練習編輯一個案例集統一發給學生,以便于學生課后能繼續分析和學習。
(2)講授國際法規和慣例。由于國際貿易業務中會涉及很多的國際法規和國際慣例而這些法規和慣例又是指導學生從事貿易實踐活動的基礎是其取得成功的保證,所以這一部分要加大學生的學習時間。授課教師可以在講授前先行印發一些常用的國際法規和慣例,然后結合案例對這些法規和慣例中的條款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加強記憶以及理解。
(3)講授國際貿易單證實務。這一部分主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除了對相應單證填寫進行講解之外更應該安排至少2/3的時間進行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一是仿真模擬操作包括進行場景模擬和實訓室上機操作二是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鼓勵學生在生產和實際工作現場接受訓練和教育。
3.1.2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
為了解決國際貿易實務講授教師在實踐經驗方面的欠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組織教師外出進修。通過進修教師可以與同行進行交流探討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方面的改革內容特別是就如何增加國際貿易實務中的實踐教學進行經驗共享,并能在交流中獲取前沿的學科知識、吸取最新的國際貿易實務方面的信息和先進的教學方法。
(2)選派教師到企業實習。教師缺乏外貿實踐工作經驗是造成講授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最主要原因。對于這一方面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由學校以多種方式與企業進行合作并跟企業協商派本校教師到企業內部相應崗位從事工作.讓他們將所學專業理論知識有機會運用到實踐中去并從中學習和獲取實踐經驗。 (3)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實訓室和實訓基地的建設。實訓室盡管只是一種模擬操作但由于它是最為靠近現實外貿操作的場景學習模式所以教師積極參與其建設過程以及組織學生進行仿真模擬操作,也是自己增加和積累實踐經驗的過程。另外盡管實訓基地主要是為學生實踐操作而設立,若教師能與企業中的專業人員一起配合順利完成指導學生實習的工作那么其過程中反饋的很多信息也是有利于其實踐經驗積累的。
3.2積極探索教學方法的改革合理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
3.2,1結合國際貿易實務相關知識點加大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一種把部分真實生活引入課堂從而可以使教師和學生對之進行分析和學習的模式口它可以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不過要充分發揮其作用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1)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為了讓學生把握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可以在其中為學生設立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對案例進行閱讀、思考、分析、討論,以便于其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完整而又嚴密的邏輯思維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只有如此教學才能有計劃進行。
(2)案例要客觀真實。要讓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在學生看來基本上都是真實的不要過多加入編者的評論和分析讓學生自己先進行探討。由案例的真實性決定案例教學的真實性更能引起學生 興趣。
(3)案例要具備較強的綜合性。這就需要案例較之一般的舉例內涵要豐富,其分析、解決過程也較之一般的舉例要復雜以此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種基本理論知識和靈活的技巧來處理問題 的能力。
(4)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案例教學是組織學生進行自我學習、鍛煉能力的一種手段學生屬于主要地位,教師屬于輔助地位。應該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進來、深入案例、體驗案例角色啟發學生建立一套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5)注意過程的動態性。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所以整個過程需要老師掌控好不能過于呆滯也不能失去秩序。
(6)進行概括總結。在講授中可以讓學生總結也可以教師自己總結講明案例中的關鍵點以及討論中存在的不足和長處。在總結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論強化以前討論的內容,提示后續案例.給參與者以鼓舞。
3.2.2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網絡學習平臺
為了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改變原先單調乏味的教學方式。這種改變主要包括:
(1)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盡量增加課程信息量運用多種軟件和工具使多媒體教學中的內容更加直觀、形象、生動。特別是像國際貿易實務這種實務性強的課程在應用多媒體授課時要結合每節課的主要內容,播放一些真實的貿易流程,以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專業內容。
(2)利用網絡資源構建網絡學習平臺
為了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的教學研究。教師可以在校園網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國際貿易實務學習的網絡平臺。在此平臺上應教案、多媒體課件、練習題、最新信息、國際貿易網站的一些鏈接并將其與實訓室中的模擬操作軟件系統鏈接以便學生課后能自主模擬操作;同時開設在線答疑,以便隨時與學生就疑惑的問題進行交流。
3.2.3完善實訓室建設,實現仿真模擬化教學
通過建立和完善實訓室可以較為有效地改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方面的不足。不過,要注意在實訓室建成后一定要實現仿真模擬化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全程參與的親歷式的場景學習模式。在這些場景里學生是以具體的國際貿易業務工作人員置身于國際貿易業務的場景仿真模擬中,在已掌握的國際貿易理論和實務知識的基礎上對每一步操作形成一個全新的感性認識從而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掌握國際貿易業務操作的基本步驟和技巧。為了配合仿真模擬化教學的實行,還應該引入相應的教學軟件通過教學軟件系統平臺模擬一個開放的競爭的仿真國際貿易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存在多家進出口公司,每家進出口公司都可以查詢各類貿易信息。每位學生將作為一家貿易公司的業務員通過網絡環境獨立地從事國際貨物買賣業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嫻熟高效地進行正常的業務操作、贏得利潤而且也必須通過反復實踐來學習處理貿易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規避風險、降低損失。
3,2.4加強校企聯合建立實訓基地
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為了拓寬學生視野更好地培養其動手能力應該積極發展與企業的合作建立一些校外實習基地。在校外實習基地建成后課程教師應與企業經驗豐富的外貿人員一起編寫實習計劃和方案。根據與企業的協議,定期安排一些學生進入企業參觀和實習并定期組織經驗豐富的專家(如企業中的外貿人員以及海關、銀行、商檢等部門的專業人員)到學校給學生講課。這種方式一是可以讓學生能對外貿業務以及專業部門的流程和職能有一個直觀的感性認識二是可以從一些有經驗的外貿業務員手中學到一些實際操作程序以便于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社會的需要。
3.3多樣化考核方式,建立公正合理的考核體系
改變原先單一的考核方式,采取多樣化的考評方式和指標.重點突出對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保證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授課效果進行檢驗的客觀公正性。具體做法有:
3.3.1合理編寫考核大綱,增加實踐內容命題
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和授課情況編寫考核大綱.在考核大綱中要詳細說明本課程的命題方式以指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在命題時,除了考核基礎知識外應更加注重對專業技能的考核特別是在細化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增加一些能將所學專業知識融合到實踐中的應用型命題。同時,為了體現本課程的時效性.考核大綱和試題庫應經常調整和更新。
1、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開設的必要性及簡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學科,它培養的是從事國際貿易業務的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作為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培養既要注重智育也要注重德育;既要注重理論.也要注重實踐;既要注重知識,更要注重素質和能力。從目前調查情況來看我國普通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對口就業率為60%而一般外貿職業院校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達到70-90%甚至有的達到100%。這表明外貿企業更希望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培養能與外貿崗位相對接也就是說它們更注重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教育。特別是隨著我國外貿經營權的全面放開對外貿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開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國際貿易實務課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的一門主要課程,它具有綜合性、實踐性、應用性和時效性等特點知識涉及面較廣。通過本課程的講授可以讓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國際貿易基本概念、理論和慣例弄清實務操作機理,領會相關知識、理論和技法掌握《公約)}、Incoterms2000、UCP600、ISP98等常用國際公約和慣例,理解分析和處理國際貿易業務中出現的現實問題;并且通過仿真模擬操作可以讓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國際貿易業務的具體流程和操作.成為社會需要的外經貿人才。
2、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實踐分析
目前.各院校都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建設上不斷創新,努力嘗試各種教學模式。但從總體來看.這些教學模式還存在種種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
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是很多高校教學中的一個普遍現象。造成這種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原因主要有:
2 .1.1過度依賴教材,致使課程結構缺乏合理性
現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參考教材雖然很多但從總體來看.各地所編寫的教材為了追求學科知識體系的邏輯嚴密性,過于偏重理論知識點的介紹即使有側重于實踐教學模式的新教材也不免是紙上談兵。另外世界形勢變化非常快而很多新貿易政策的出臺和新理論的出現往往需要較長時間而其作為教學內容被納入教材則耗時更久這就使得本課程的實踐性和時效性很難通過教材完全充分體現出來。教師如果只按照教材內容安排講授那么這種情況下所形成的課程結構就很難適應發展的需要,與實踐脫節也就在所難免。
2.1.2教師缺乏實踐經驗
很多高校教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師是畢業后留校或直接從其它學校畢業后分配過來的理論知識雖然掌握的很好,但卻缺乏直接接觸和從事外貿工作的經歷。這就使得他們在講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對于實踐的內容顯得力不從心很難不使自己的課程講授偏向理論而忽略實踐。特別是國際貿易實務中出現的各種單證,講授教師都從來沒有見過或操作過就更不可能將其如何填寫、制作以及應該注意的事項向學生傳授明白。這種從書本到書本的傳授方式,是很難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
2.2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仍然遵循老師傳授教材中的知識點學生記筆記、做練習題的方式進行授課。這種照本宣科的方式,單調乏味,很難使學生發揮積極主動性激發他們的興趣。即使現在很多高校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也僅僅是將原先固定的黑板換成能變動的黑板而已,其作用并未充分發揮出來。同時由于國際貿易實務對操作性要求較高很多單證實務的內容僅靠教師通過多媒體進行講授而沒有學生的實際上機模擬操作和真正接觸有關的操作場景是很難理解和把握的。因而現實中,我們看到很多學生只會死記硬背一些國際貿易實務中的復雜條款和專業知識,而不能融會貫通其外貿的實際能力并沒有通過在校學習而獲得提高。
2.3考核方式不合理
在很多高校中,傳統的考核模式就是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授課內容命題在期末印制試卷,由學校統一安排時間學生做試題,老師閱卷給出分數。這種考核方式看似公平合理但并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習態度和能力。尤其像國際貿易實務這種操作性要求比較高的課程,這種單一的考核方式只是說明了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死記硬背能力,而無法反映出學生運用這些基本知識點、基本技能的能力。因而,通過這種考核方式是無法推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轉變學習觀念和學習態度,向應用型人才發展的。
轉貼于
3、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內容
3.1合理安排課程和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
本課程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方面脫節的主要原因就是對教材過度依賴以及教師實踐經驗的匾乏。因而要保證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銜接,就需要從這兩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革。
3.1.1擺脫對教材的依賴,合理安排課程結構
為了突出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要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在保證理論知識夠用的情況下加大實踐教學在整個課程安排中的比例。為此可以將課程結構做出如下劃分:
(1)講授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各項條款和相關內容。這一部分主要涉及外貿合同中的基本知識點,可以讓學生統一參考相應的國際貿易實務教材。教師在講授本課程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可以穿插一些案例,并在課堂上相應增加學生自己分析和討論的時間。同時為了讓學生對所學案例有更深的認識可以將講授中所有涉及的案例以及其他的案例練習編輯一個案例集統一發給學生,以便于學生課后能繼續分析和學習。
(2)講授國際法規和慣例。由于國際貿易業務中會涉及很多的國際法規和國際慣例而這些法規和慣例又是指導學生從事貿易實踐活動的基礎是其取得成功的保證,所以這一部分要加大學生的學習時間。授課教師可以在講授前先行印發一些常用的國際法規和慣例,然后結合案例對這些法規和慣例中的條款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加強記憶以及理解。
(3)講授國際貿易單證實務。這一部分主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教師除了對相應單證填寫進行講解之外更應該安排至少2/3的時間進行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一是仿真模擬操作包括進行場景模擬和實訓室上機操作二是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鼓勵學生在生產和實際工作現場接受訓練和教育。
3.1.2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
為了解決國際貿易實務講授教師在實踐經驗方面的欠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組織教師外出進修。通過進修教師可以與同行進行交流探討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方面的改革內容特別是就如何增加國際貿易實務中的實踐教學進行經驗共享,并能在交流中獲取前沿的學科知識、吸取最新的國際貿易實務方面的信息和先進的教學方法。
(2)選派教師到企業實習。教師缺乏外貿實踐工作經驗是造成講授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最主要原因。對于這一方面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由學校以多種方式與企業進行合作并跟企業協商派本校教師到企業內部相應崗位從事工作.讓他們將所學專業理論知識有機會運用到實踐中去并從中學習和獲取實踐經驗。
(3)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實訓室和實訓基地的建設。實訓室盡管只是一種模擬操作但由于它是最為靠近現實外貿操作的場景學習模式所以教師積極參與其建設過程以及組織學生進行仿真模擬操作,也是自己增加和積累實踐經驗的過程。另外盡管實訓基地主要是為學生實踐操作而設立,若教師能與企業中的專業人員一起配合順利完成指導學生實習的工作那么其過程中反饋的很多信息也是有利于其實踐經驗積累的。
3.2積極探索教學方法的改革合理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
3.2,1結合國際貿易實務相關知識點加大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一種把部分真實生活引入課堂從而可以使教師和學生對之進行分析和學習的模式口它可以增強課程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不過要充分發揮其作用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1)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為了讓學生把握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可以在其中為學生設立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對案例進行閱讀、思考、分析、討論,以便于其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完整而又嚴密的邏輯思維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只有如此教學才能有計劃進行。
(2)案例要客觀真實。要讓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在學生看來基本上都是真實的不要過多加入編者的評論和分析讓學生自己先進行探討。由案例的真實性決定案例教學的真實性更能引起學生 興趣。
(3)案例要具備較強的綜合性。這就需要案例較之一般的舉例內涵要豐富,其分析、解決過程也較之一般的舉例要復雜以此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種基本理論知識和靈活的技巧來處理問題 的能力。
(4)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案例教學是組織學生進行自我學習、鍛煉能力的一種手段學生屬于主要地位,教師屬于輔助地位。應該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進來、深入案例、體驗案例角色啟發學生建立一套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5)注意過程的動態性。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所以整個過程需要老師掌控好不能過于呆滯也不能失去秩序。
轉貼于
(6)進行概括總結。在講授中可以讓學生總結也可以教師自己總結講明案例中的關鍵點以及討論中存在的不足和長處。在總結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論強化以前討論的內容,提示后續案例.給參與者以鼓舞。
3.2.2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網絡學習平臺
為了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改變原先單調乏味的教學方式。這種改變主要包括:
(1)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盡量增加課程信息量運用多種軟件和工具使多媒體教學中的內容更加直觀、形象、生動。特別是像國際貿易實務這種實務性強的課程在應用多媒體授課時要結合每節課的主要內容,播放一些真實的貿易流程,以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專業內容。
(2)利用網絡資源構建網絡學習平臺
為了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的教學研究。教師可以在校園網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國際貿易實務學習的網絡平臺。在此平臺上應教案、多媒體課件、練習題、最新信息、國際貿易網站的一些鏈接并將其與實訓室中的模擬操作軟件系統鏈接以便學生課后能自主模擬操作;同時開設在線答疑,以便隨時與學生就疑惑的問題進行交流。
3.2.3完善實訓室建設,實現仿真模擬化教學
通過建立和完善實訓室可以較為有效地改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方面的不足。不過,要注意在實訓室建成后一定要實現仿真模擬化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全程參與的親歷式的場景學習模式。在這些場景里學生是以具體的國際貿易業務工作人員置身于國際貿易業務的場景仿真模擬中,在已掌握的國際貿易理論和實務知識的基礎上對每一步操作形成一個全新的感性認識從而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掌握國際貿易業務操作的基本步驟和技巧。為了配合仿真模擬化教學的實行,還應該引入相應的教學軟件通過教學軟件系統平臺模擬一個開放的競爭的仿真國際貿易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存在多家進出口公司,每家進出口公司都可以查詢各類貿易信息。每位學生將作為一家貿易公司的業務員通過網絡環境獨立地從事國際貨物買賣業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嫻熟高效地進行正常的業務操作、贏得利潤而且也必須通過反復實踐來學習處理貿易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規避風險、降低損失。
3,2.4加強校企聯合建立實訓基地
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為了拓寬學生視野更好地培養其動手能力應該積極發展與企業的合作建立一些校外實習基地。在校外實習基地建成后課程教師應與企業經驗豐富的外貿人員一起編寫實習計劃和方案。根據與企業的協議,定期安排一些學生進入企業參觀和實習并定期組織經驗豐富的專家(如企業中的外貿人員以及海關、銀行、商檢等部門的專業人員)到學校給學生講課。這種方式一是可以讓學生能對外貿業務以及專業部門的流程和職能有一個直觀的感性認識二是可以從一些有經驗的外貿業務員手中學到一些實際操作程序以便于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社會的需要。
3.3多樣化考核方式,建立公正合理的考核體系
改變原先單一的考核方式,采取多樣化的考評方式和指標.重點突出對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保證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授課效果進行檢驗的客觀公正性。具體做法有:
3.3.1合理編寫考核大綱,增加實踐內容命題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4428(2016)04-115-02
一、國際金融學課程的教學特點
國際金融課程通常是針對商學院本科生設置的專業課,涉及非常廣泛,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課程,課程教學強調的是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應用經濟學的分析方法來解釋國際金融市場的種種現象,并能夠注重國際金融理論在實踐中的運用,總的來說國際金融學具備以下特點。
(一)知識點覆蓋面廣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國際金融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國際收支、匯率等基本理論,了解國際儲備的構成及管理方法,學會幾類主要的外匯交易,并熟悉國際金融市場運作方式及國際資本流動規律,最終學會用所學原理與方法分析各種國際金融問題,同時為進一步學習和深入研究其他后續課程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
(二)與實際聯系緊密,內容更新快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來往越來越多,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是不斷發生著變化,而這些變化又會引起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而國際金融學的課程內容也必然隨著國際形勢及國際金融市場變化而不斷更新,及時地結合新情況和新問題進行教學改革。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以來的次貸危機和隨之而來的歐債危機,它們對世界經濟造成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因此深入研究其形成原因及預防機制是非常重要的,這也就成為國際金融課程中要研究的新內容。所以國際金融學課程教學需要不斷地融入新事件、新理論,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與實際經濟活動不脫節。
二、實踐教學作為國際金融學輔助教學的重要性
國際金融學所包含的國際金融活動很大程度上都與匯率有密切的關系,而經濟主體,不管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會進行外匯交易活動等。而已有的國際金融等課程更多的是闡述外匯交易等實踐課程的理論基礎,而缺乏系統的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的總體目標是使學生能夠增強國際金融實踐操作能力,具體目標是要求學生不但能夠掌握外匯交易的基本理論知識,了解外匯交易的方法、風險的分析和控制,也要能夠解讀外匯行情、利用分析軟件對外匯走勢作出合理判斷,并順利實現外匯買賣的即時與委托交易的模擬操作。目前國內僅有部分高校開展了國際金融實踐教學,而多數高校還是純理論教學,這樣導致學生僅對外匯交易的理論內容有所涉及但沒有系統的外匯交易應用方面的學習,因此動手能力較差。因此加強實踐教學能夠深化學生在《證券投資學》等專業課程中學到的投資的基本概念,深化學生國際金融學理論教學中學到的匯率變動的基本概念和得到交易的基本程序與方法,通過外匯模擬交易的具體操作,使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金融交易實務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與常用詞匯,把握各類金融外匯交易的基本特點與交易常識,進而更好地將國際金融學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儲備,這就是教學的最終目的。
三、國際金融學教學設計形式多樣化
(一)理論教學
國際金融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其中涉及的匯率理論、國際收支理論等需要有很強的理論基礎才能夠掌握,所以首先加強對學生的理論教學,只有在理論已經充分吸收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實現不同的實訓形式。教師應該有效地結合自身已有的知識整合相關理論,選擇板書、多媒體等教學工具,詳盡地闡釋理論,并且及時關注課堂學生反饋情況,通過課堂小組討論等形式更好地與學生互動,從而讓他們更牢固地掌握理論知識,為后續實訓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金融實驗室軟件模擬
為了更好地進行實踐教學,仿真現實經濟情況進行外匯模擬教學是最佳的教學方式,因此學校建立金融實驗室并安裝相關外匯交易軟件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實訓講解每次實訓的主要內容,不同實訓內容的注意事項及可能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使學生對即將要進行的實訓有清晰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完成實訓內容。在外匯實訓的現場指導中設定具體交易環節,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進行練習。外匯交易相對復雜,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可能遇到多種不同的問題,現場指導能夠及時解決問題,并將常見問題記錄,以后補充在實訓報告中供學生參考。這樣的仿真模擬交易才真正做到了學生參與其中,感受國際金融市場瞬息萬變的事實對世界經濟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對手上的虛擬貨幣造成的影響。只有經歷過才能更加理解國際金融市場學習的重要性。
(三)建立實訓基地
作為學生很少有機會到銀行、證券公司和外貿公司等參加實踐活動,而這是學生了解金融機構和外貿企業的業務流程和外匯交易特點的重要途徑。事實上是銀行、證券公司幾乎不需要本科生進行外匯交易相關的實習,所以高校如果能夠聯系大型外貿公司的資本運作部門建立實訓基地,應該說是對在校仿真模擬實訓之后的一個最好的補充。目前這方面對各學校來說實施都比較難,但是也有不少高校在這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一些實訓基地的機會。另外還有個解決路徑就是學生利用假期回老家的相關公司進行外匯交易方面的實習,通過家鄉的關系網適當地尋找這樣的機會也是不錯的方法。
(四)開展專業講座
除了豐富的課堂理論教學、新鮮的外匯交易實踐教學以外,高校在國際金融學教學過程中適時地邀請外匯交易方面的專家進行講座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外匯交易專家應該是從事多年的實際外匯交易,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通過講座為學生講解近年來外匯市場的發展比枯燥的課本描述歷史發展更容易讓人記憶猶新。尤其重要的是真正的外匯交易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突然性的事件等的應急處理辦法等,這些知識是教師經驗欠缺的重要部分,因此通過專業講座的形式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一堂課。
(五)課后多渠道溝通
現在的90后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表現力都比較強,這就需要給他們提供可以釋放自己、施展自己才華的平臺,他們也非常需要教師的認可。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更要在課余時間跟學生有充分的交流互動。所以課后學生利用網絡在宿舍學習,教師采用視頻會議或郵件聯系的方式與學生溝通,并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對已經學的理論和做的外匯實踐進行總結,真正做到吸收消化知識。
四、結論
通過分析我們知道要想實現國際金融學比較好的教學效果應該從以上幾方面努力,不斷創新教學形式,鼓勵授課教師進行課程設計的創新。但在實現以上教學形式創新的過程中也有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
(一)加強校企合作
正如以上提到的實訓基地建設的困難,作為實訓基地本身能夠加強教學效果,所以如果能夠以學校為平臺和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應該是比較好的方法,當然在此過程中授課教師也應該能夠想到為企業服務的措施從而使得校企獲得雙贏才能夠長期合作下去。
(二)加強教師的業務能力
很多教師本身理論基礎非常扎實,也能夠進行虛擬的外匯交易等實踐,但仍然缺乏真正的實踐。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心理因素的影響在兩種情況下有可能做出截然相反的投資決策,因此授課教師加強實踐操作非常重要,這種可以通過去公司實習也可以通過自行開戶進行外匯交易的方式。
參考文獻:
[1]沈軍,王聰.國際金融教學內容體系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