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庭社區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2-02-09 19:31: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幼兒園家庭社區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幼兒園家庭社區總結

篇(1)

二、注重宣傳工作。通過“家長園地”和“xx幼兒園家庭教育小報”向家長宣傳育兒知識以及本月的課程內容和一些科學教子的經驗信息,實施家園同步教育。

三、帶領孩子走進社區、走進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和發現一些社會現象,加強其環保意識,教育幼兒明辨是非,通過孩子的小手牽大手的活動,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和社區。

四、通過與社區配合,做好民族幼兒入園的調查工作,同時向社區居民發放宣傳幼兒園辦園理念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宣傳單,以此提升民族幼兒的入園率,提高家長培養孩子和科學教育的理念。

五、幼兒園與社區相互協助組織開展“好家長,好家庭”的評選活動。

六、家庭教育指導師走進社區,根據居民的需要進行“家庭教育講座”。

七、和社區聯合組織,開展“家庭教育現場咨詢”活動。

八、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開展中國傳統文化啟蒙教育,如:邀請有剪紙、空竹、戲曲等專業特長的轄區居民來園為幼兒做活動。

篇(2)

二、注重宣傳工作。通過“家長園地”和“xx幼兒園家庭教育小報”向家長宣傳育兒知識以及本月的課程內容和一些科學教子的經驗信息,實施家園同步教育。

三、帶領孩子走進社區、走進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和發現一些社會現象,加強其環保意識,教育幼兒明辨是非,通過孩子的小手牽大手的活動,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和社區。

四、通過與社區配合,做好民族幼兒入園的調查工作,同時向社區居民發放宣傳幼兒園辦園理念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宣傳單,以此提升民族幼兒的入園率,提高家長培養孩子和科學教育的理念。

五、幼兒園與社區相互協助組織開展“好家長,好家庭”的評選活動。

六、家庭教育指導師走進社區,根據居民的需要進行“家庭教育講座”。

篇(3)

一、根據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安排,一年內開展兩次家長開放日活動。使家長了解本班教師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情況,了解孩子在園情況。

二、注重宣傳工作。通過“家長園地”和“Xx幼兒園家庭教育小報”向家長宣傳以及本月的課程內容和一些科學教子的經驗信息,實施家園同步教育。

三、帶領孩子走進社區、走進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和發現一些社會現象,加強其環保意識,教育幼兒明辨是非,通過孩子的小手牽大手的活動,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和社區。

四、通過與社區配合,做好民族幼兒入園的調查工作,同時向社區居民發放宣傳幼兒園辦園理念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宣傳單,以此提升民族幼兒的入園率,提高家長培養孩子和科學教育的理念。

五、幼兒園與社區相互協助組織開展“好家長,好家庭”的評選活動。

六、家庭教育指導師走進社區,根據居民的需要進行“家庭教育講座”。

篇(4)

一、根據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安排,一年內開展兩次家長開放日活動。使家長了解本班教師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情況,了解孩子在園情況。

二、注重宣傳工作。通過"家長園地"和"Xx幼兒園家庭教育小報"向家長宣傳育兒知識以及本月的課程內容和一些科學教子的經驗信息,實施家園同步教育。

三、帶領孩子走進社區、走進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和發現一些社會現象,加強其環保意識,教育幼兒明辨是非,通過孩子的小手牽大手的活動,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和社區。

四、通過與社區配合,做好民族幼兒入園的調查工作,同時向社區居民發放宣傳幼兒園辦園理念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宣傳單,以此提升民族幼兒的入園率,提高家長培養孩子和科學教育的理念。

五、幼兒園與社區相互協助組織開展"好家長,好家庭"的評選活動。

六、家庭教育指導師走進社區,根據居民的需要進行"家庭教育講座"。

篇(5)

那么,如何幫助家長了解幼兒的心理,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怎樣發揮家庭教育在幼兒健康成長中的作用?運用哪些策略能有效地促進家、園教育的融合?幼兒園與家庭通過何種互動形式來真正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實現家庭、幼兒園、社區教育一體化,達到教育的一致性?如何充分挖掘社區中的教育資源?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幼教工作者深思。

長期以來,傳統的家庭教育一直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搖擺在縱容與嚴苛的兩極,幼兒教育與家庭教育脫節的現象普遍存在。許多家長對家庭教育缺乏辯證的分析和認識,空有望子成龍之心而無教子成龍之術,以致走進了教育的誤區。

教育家陳鶴琴認為:“做父母的沒有不愛自己的小孩的,可是愛的方法很容易弄錯。有些父母,不懂得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狀況,往往因為自己的成見,把孩子管束得像囚犯一樣。于是殘忍、暴躁等惡性,也隨之增長了。輪到他做父母時,不知不覺地便把他自己以前從父母處學得的方法,又教給自己的孩子,以致一代一代地受到惡劣影響?!睘槿烁改刚咝枰莆諓鄣姆椒?,對孩子科學施愛。

曾聽一位教育學家談論過教育過程中的中庸之道,他引用了馬卡連柯的一句話:“我所堅持的一個主要原則,就是找出一個中庸之道,也就是找出培養積極性和克制能力的尺度來?!?/p>

他認為在愛孩子的問題上,既不能沒有愛,又不能愛得過分,變成溺愛,而要找到愛的“度”,即做到嚴愛結合,剛柔相濟;在管理的問題上,既不能管得過嚴,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又不能任其自流,而應找到給孩子自由的“度”,即要做到寬嚴適度;在讓孩子聽話的問題上,既不能讓孩子不聽話、胡鬧,又不能讓孩子太聽話、唯唯諾諾,而應找到讓孩子聽話的“度”,使孩子既聽大人的話,又有獨立的見解;在表揚孩子的問題上,既不能無視孩子的進步,又不能把孩子捧上天,而應找到表揚的“度”,既鼓勵了孩子,又不使其驕傲;在批評孩子的問題上,既不能無視孩子的問題,不聞不問,又不能揪住不放,翻來覆去沒完沒了地批評,而應找到批評的“度”,既批評了孩子,又不使其情緒低落,破罐破摔。

但能真正做到以上要求的家長又有多少呢?因此,家長掌握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心理特征,遵循科學的教育原則,選擇富有成效的方法教養自己的子女,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是刻不容緩的。

教育家長、影響社會是幼兒園的責任和使命,也是提升幼兒園教育效率的秘密武器。我園通過調查和分析,研究不同家庭教育幼兒的方式、內容和效果,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內容、方法與教育特色,使家庭教育與我園教育協調發展,并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實現家、園相互配合,同步教育,構建家庭、幼兒園、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及運行機制,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具體做法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樹立大教育觀,構建家庭、幼兒園、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不斷探索在幼兒園開展家、園共育的途徑,總結家、園共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豐富教育資源;通過開展家長工作等多種渠道,促進家長和老師的交流和溝通,提高家長參與家、園共育的意識,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拓展家教指導的陣地,擴大教育信息的收集范圍和信息量,提高家長科學育兒的教育指導能力,使家、園共育更具實效性和可持續性,幫助家長形成新的家庭教育理念。

其次,主動走入社區,充分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在社會系統中進行教育;丟棄“只要我的孩子好,其他的我不管”的觀念,形成“大家的孩子都好了,我的孩子才會好”的良性教育氛圍;繼續開展“快樂體驗日”活動,對園外加大宣傳力度,使更多的園外孩子走進幼兒園,體驗快樂,讓更多的孩子喜歡集體生活、集體游戲,喜愛幼兒園和幼兒園的生活。

篇(6)

家庭、幼兒園、社區是幼兒成長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場所,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社區教育相互協調發展才能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促進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全面發展。重視家、園、社區合作共育,是當今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實踐模式。本文通過對家、園、社區合作共育的實踐研究,促進家、園、社區三方的資源合理配置,為幼兒的發展謀求新的道路。

一、家、園、社區合作共育內容簡介

幼兒教育涵蓋包括家庭、幼兒園、社區在內的全方面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基礎,從幼兒出生就置身家庭教育中,作為幼兒最初的成長環境,家庭生活中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對孩子進行的教育稱之為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是幼兒教育的主導,作為學校教育機構的分支,幼兒園在教育部門的領導與監督下,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教育,以促進幼兒身心協調發展。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有著各自的優勢并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擔任著不同的職責。然而,隨著國家及社會對家、園教育的日益重視,社區教育也隨之逐漸受到家長、教師的關注。作為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補充與延續,社區教育能夠拓展幼兒的學習空間,通過在社區中開展各種各樣的服務性活動,為家長提供教育咨詢服務的場所。因此,對家、園、社區合作共育的實踐研究,形成三方教育的合力,對幼兒的全面發展起著積極地作用。

二、家、園、社區合作共育的問題

首先,幼兒的家庭、幼兒園、社區合作共育所受關注程度不高。以目前的教育體制來看,即便幼兒園教育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但家、園、社區合作教育仍然存在著重視度不高的問題。相關調查顯示:家、園、社區合作共育的活動僅僅是在學期初、學期末等特殊時期進行,有的幼兒園只有在問題出現的情況下才使用家、園、社區合作共育的方案解決眼下問題,致使家、園、社區合作呈現隨意性,缺乏計劃性的特點,使家、園、社區合作共育的實踐研究無法有效進行。

其次,家長與教師觀念的分歧。在幼兒園的教育中,教師常常自認為是幼兒教育的專家,時常要求家長配合其工作,致使家長處于被動的境遇。對于一些高學歷的家長,其具備自己的一套教育孩子的方式,所以可能會與教師在家、園合作中出現沖突,如溝通不當,會產生觀念上的分歧,而對于學歷相對較低的家長來說,一味地服從教師的指揮,完全成為家、園共育教育的執行者,缺乏培養幼兒的實踐創新。這兩者都可能會影響家、園合作共育的良好發展。

最后,家、園合作共育的活動過于單一,無法與社區教育有機結合。目前,幼兒的家、園合作教育中以召開家長會或舉行親子活動等形式的活動為主。然而,在教育咨詢,邀請專家舉辦講座等社區教育實踐的活動中尚未得到廣泛的應用,未能使社區教育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致使家、園、社區合作共育缺乏互動性,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共育。

三、促進家、園、社區合作共育的建議

1.提高幼兒園教師素質,增強家長意識。一方面提高幼兒教師的自身素質,另一方面增強家長的家、園意識。基于家、園合作共育重視度不夠的問題,首先要解決幼師的素質問題。全面提高幼師的素質,使幼師重視家、園合作共育的重要性;其次,幼師應將家、園合作共育的意識傳遞給家長,增強家長家、園合作共育的意識,這樣才能調動家長參與家、圓共育的積極性。

2.加強家長與幼兒園教師之間的交流。幼兒園教師應學會換位思考,以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為目標與家長進行積極交流。在育兒的成長過程中,幼兒園的教師與家長的觀念存在著分歧,為了促進幼兒的成長發展,教師首先應學會換位思考,家長也應主動積極地與教師交流溝通,主動配合幼兒園的正常工作,并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3.有效開展多彩的社區教育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教育活動,將家、園、社區合作共育落到實處。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社區教育各有各的優勢,除了充分開展家長會、親子活動的家、園教育的同時,也應有效利用公共設施在內的社區資源,開展社區服務性的幼兒講座,派專業幼兒教師進行幼兒教育的指導,充分地加強與促進社區合作的共育。

四、總結

通過以上對家、園、社區合作共育的論述,三方的合作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一方面有利于加強幼兒園以培養高素質教師的目標,加強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家長、社區對幼兒園工作的配合和支持,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進而可以確信家、園、社區合作共育對幼兒的教育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促進幼兒教育長遠地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早在1927年陳鶴琴先生就說過:“幼稚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科學的進步對教育影響越來越大,也使教育與社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教師已經不是幼兒信息的唯一或重要源泉了。

社區工作尤為重要,幼兒園與社區合作互動工作是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幼兒園改革的重要主題。在倡導和諧幼兒園教育理念中社區工作就顯得更加突出于重要。需要迫切將幼兒園工作于社區工作相互融合。而且隨著國家對幼教事業的高度重視,各種題材的教材資料隨風而入,一夜之前像洪水一樣泛濫成災,在這洪水般涌來的信息流中泥沙俱下,與教育一致不一致的信息在相互碰撞中對幼兒發生著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保證教育的效果,幼兒園所能做的,就是把社會影響作為與教育相聯系的統一體來考慮。是教育的積極影響與社會積極面相結合產生倍增效益。同時削弱不良及消極影響。封閉教育不可實施,圍墻之內的教育很脆弱,不堪一擊。

目前也有很多家長的意識認為幼兒教育靠老師就行,在家父母足夠,還有的家長認為自己文化水平很低,沒有能力參與到教育當中來,要不就是沒有時間,放手教育。還有個別家長認為會算題了,會背古詩了就是學好了?!队變簣@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設良好的條件?!庇變簣@周邊均擁有豐富的資源,如企業、超市、學校、銀行、廣場、人工湖等等,這些都是幼兒園教育的很好的天然素材,如果能很好的利用起這些社會實體資源,那我們就會在區角環境創設方面省出很多的資金來,利用在硬件投資上,而且這些天然素材是我們老師們無法創設的資源,利用實體資源和幼兒園里的班級區角環境教育相結合,將實體天然素材轉化為幼兒的學習內容、學習材料和教育資源,那么幼兒的認知能力、技能情感、態度發展將會得到很好地發展。這樣既可以豐富幼兒的教育資源,又可以減少老師教育教學難點,還可以更加立體直觀的讓幼兒接受教育。同時可以促進教師快速成長。以此來提高民辦幼兒園的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我會經常通過各種機會尋找與挖掘周邊的社區教育資源,與幼兒園的教學形式雙向互動,雙向服務的良性循環。打造民辦幼兒園的品牌教育。

如何將社區工作很好的利用到幼兒園教育教學當中來?

以幼兒園周邊社區設施為天然題材,將實體與課本相結合,降低幼兒學習難點。通過對周邊社區資源的利用與挖掘,豐富幼兒的學習環境。讓幼兒早期解除社會教育。通過對本課題的探討與研究實踐,初步形成幼兒園社區相互融合,使教育貼近生活化。通過對該課程的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技能迅速成長。

組織教師進行社區資源挖掘,并集體教研,共同備案,將本學期的所有區角與社區資源相結合進行設置。并且一起進行健康教育的策略與方法研討。和社區提前做好溝通工作,并且得到社區工作人員的支持與配合,讓社區了解教育,讓幼兒體驗合作與關愛。在與社區合作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幼兒并且讓幼兒感受到各行業的規則意識。還要讓幼兒走入社區時感受到一種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教師要提前做好各個社區活動時的活動預案,并且搜集相關的教材,挖掘教育亮點。

首先要讓教師明白社區教育資源的含義和實際意義是什么,了解哪些是適合幼兒園可利用的資源,根據班級年齡特點進行篩選和制定。將篩選出的資源進行分類并且建立資源庫,方便教學使用。通過活動教學進行總結,并且建立個案資料,進行跟蹤、分析和對比。

將所有資源庫的社區資源進行研究和認定,并且對教師進行資源培訓,按照年齡段進行劃分和制定教案。和社區進行聯系并且組織幼兒根據主題課程活動進行實踐。通過實踐后,對參加幼兒進行分析,擇出個案,建立資料檔案,并且進行跟蹤和分析。通過社區資源實踐后,和班內主題區角進行相結合教育,從而開發出更多的教育課題,進行課外延伸活動。

例如,我們周邊有大型的購物超市,每一學期我們都會針對中班以上的幼兒成立班級區角活動××超市,然后老師們通過教研活動后制定教學方案,選出代表聯系購物超市,組織幼兒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帶幼兒進入超市進行購物,并且讓幼兒自行購物和付款,然后將所購物品進行分享,這也正好將我們的主題活動進行了延伸教育。然后組織教師進行活動總結與分析,將個案進行資料建立、追蹤與總結,并且制定班級區角游戲活動,與社區實驗進行對應教學,最后教師們進行案例分析與研究,進行總結教學,將課題整理并研討。 最后我們利用學期末的時候,將所有資料匯總,組織幼兒進行角色互換,讓幼兒進入超市視自己為售貨員、收銀員等工作人員,讓幼兒到社會上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了解周圍的環境及成人的工作,懂得勞動光榮,勞動艱辛,萌發對勞動人民的情感,學習如何去珍惜勞動的成果。同時,提高孩子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使人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在社區活動中要形成德育基地,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提高家長、老師、社會全面配合的協調性,更為重要的是幼兒的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幼兒園要主動加強與社區的溝通與聯系,爭取社區的合作與支持,召開周邊居委會主任會議,請他們參觀幼兒園的環境設施,共同制定合理的社區聯系方案和計劃,使幼兒園與社區的聯系工作得以順利開展。要走進社區進行家教宣傳,提高社區成員的家庭教育意識,積極向社區居民宣傳黨的教育方針;正確的教育觀念,科學的育兒知識,派幼兒園領導和有經驗的教師定期到社區進行家教科學知識講座;節假日,到社區、廣場、福利院、敬老院、部隊等地把幼兒園編排的幼兒節目表演給廣大社區居民觀看,促進社區聯系,服務社區文化。

還有組織幼兒參加“孝親敬老”活動,走到社區養老院和福利院,感受愛的傳遞,走到銀行、居委會、醫院等等社會場所,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在社區教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社會行為的培養是行之有效的,它克服了空洞單調的口頭說教形式,以直觀、具體的實踐活動中方式為幼兒所接受。社區教育活動中使孩子們的著眼點從“我自已”轉移到“我們周圍”,使他們學會不僅關心自已還要關心他人,同時,社區中成人的工作、成人的社會行為對于幼兒具有強大的感染作用,可以影響幼兒以同樣的方式對代他人。幼兒社會行為的形成有助于幼兒掌握正確的與人交際能力,是幫助幼兒適應社會生活,發展社會能力的關鍵。

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起社區教育與園所教育相結合的新模式。幼兒園、社區是兒童發展中影響最大、最直接的微觀環境,作為幼兒最早接觸的社會文化環境,它對幼兒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其經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擬的。幼兒園可以邀請熱心幼兒教育的家長、社區內各界人士,成立家長、社區教育委員會,共創社區教育基地。幼兒園教育教學應多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將幼兒教育融入社會的大系統中,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方面的發展。

篇(8)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92

俗話說“一歲看大,三歲看老”。教育學家馬卡連柯曾說過:“教育的基礎主要是5歲以前奠定的,它占整個教育過程的90%?!彪S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指出,要重視和發展嬰幼兒的早期教育。同年9月1日起實施的學前教育地方性法規――《北京市學前教育條例》明確提出:“本市倡導和支持開展3周歲以下嬰幼兒的早期教育?!?003年,教育部等10個部門下發了《關于幼兒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家庭科學育兒的能力。面對學前教育發展的新趨勢,面對激烈的競爭帶來的社會上對兒童早期教育開發的市場需求,面對兒童擁有最佳人生開端的成長需要,幼兒園教育管理工作者正在不斷探索早教新模式,積極構建教育資源共享的大平臺。

1 合力營造早教氛圍,引發社會共同關注

以北京科技大學幼兒園(以下稱北科大幼兒園)為例,它是一所具有53年辦園歷史的北京市“一級一類”托幼園所,現有幼兒390名,12個教學班,6個半日親子班有140名幼兒;教職工60人,帶班教師學前大專以上學歷93%。多年來始終堅持依法辦園、規范辦園,積極營造“愛心、誠心、耐心、創新”園所文化,有著較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渾厚的文化底蘊。

依托于北京科技大學雄厚的教育資源,北科大幼兒園堅持樹立強服務、創品牌的發展目標,力求依靠全體教職工的積極努力,走進社區,走入家庭,積極探索社區科學早期教育的新模式,為社區的每一個孩子營造一個優質的教育環境,為社區嬰幼兒及其家長和看護人員科學育兒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學的指導與服務,努力構建教育資源共享的大平臺。

在0-3歲嬰幼兒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影響最為重要。北科大幼兒園早教基地的主要工作就是了解家庭的教育現狀,掌握嬰幼兒的年齡特點,設置適合兒童發展的游戲內容,面向社區0-3歲嬰幼兒及其家庭提供科學育兒指導與教育服務。從宣傳入手,走街道、進社區、深入家庭,積極宣傳嬰幼兒早教教育的重要性,力求引起社區的支持、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家庭的積極參與,很好地營造了社會共同參與的早教氛圍,逐步形成發展社區早期教育的共同體。

2 需求調研精心策劃,力求早教走進社區

通過對周邊社區200多名適齡兒童家庭的調研我們得知,40%的兒童由老人或保姆看護,24%的兒童為老人、父母共同看護,且由于缺乏科學養育知識,存在諸多教育誤區,家庭對兒童接受科學教育和指導有著強烈的需求。這時,一支專業化的教師指導隊伍,對于共同探索適宜兒童發展而言至關重要。

北科大幼兒園面對這樣的現狀,首先加強了對專兼職教師的培訓,組織教師參加北京市早教專業培訓和交流研討活動,并定期學習觀摩和研討。隨后,多次開展專題研究,將調研中收集的家長教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兒童的行為表現以及嬰幼兒飲食習慣等困擾家長的難點逐一擺出,尋找幫助、解決之道。最后,經過反復學習和實踐,針對半日親子班的家長提出的育兒難題,總結出“引導法”和“參與法”,在實踐中鼓勵家長不斷進行嘗試。“引導法”是教師通過現場拉手、撫摸、擁抱、親吻、對話、游戲等方式為家長做示范?!皡⑴c法”就是邀請家長來參加幼兒園的教研活動,使家長逐步掌握科學育兒的方法。此外,面對社區未滿3歲兒童,還舉辦了“合理營養 均衡膳食”的專家講座,并通過發放資料、營養咨詢的方法宣傳科學喂養。

通過工作的不斷深入和對早教規律的進一步了解,幼兒教師深入社區指導早教的工作成效顯著,不僅促進了嬰幼兒的健康成長,解決了家長育兒中的困惑問題,還使得教師的教養策略和指導方式得到提高。在針對不同看護人的教育需求個性化指導的研究方面,教師們成功完成多項指導案例,彌補了以前幼兒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空白。

3 創建適宜早教形式,積極滿足家庭需求

按照北京市教委提出的“五個一”的工作要求和海淀區“讓每個兒童都享受優質教育”的目標,北科大幼兒園投入專項資金購置配備了親子園的設備、玩具,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多內容的社會化教育服務。

針對嬰幼兒的特點和不同家庭的需求,充分利用園內現有的教育資源,為社區適齡兒童家庭提供需求化專業化的早教服務,在早教活動的形式上體現了多形式、多層面:

在活動形式上,開辦陽光寶貝親子樂園,舉辦雙休日親子班,已有500多個家庭參加;舉辦入園前幼兒“分離焦慮”的半日親子體驗;多次聯合周邊社區共同舉辦大型公益性活動,近千人次參加;建立了3個早教流動站;根據殘障兒童、流動人口對教育的需要,采取了送教上門的形式開展早教活動。

篇(9)

當今農村人們漸漸地開始重視對幼兒的教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庭都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但怎樣培養?優秀的定義是什么?每個家庭給出的結果和實際教育的模式都不一樣。俗話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十二五期間,我園確立了“農村幼兒園開展家、園、社區共育的實踐研究”的課題,希望在此項課題的深入開展和研究過程中,主動把幼兒園、社區、家庭三者緊密聯合,通過多形式的互動方式,發揮各自的優勢,最終給幼兒創造一個優秀的教育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完善、獨立的人格,有效促進幼兒多元化的發展,力爭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在課題實踐中,我們深深體會到,要搞好家園合作,必須本著尊重、理解、信任的原則與家長平等合作,確立新型的家園合作關系,方可形成教育的合力。在實踐過程中,我園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加強觀念上的認同與交流,把握好家園互動的核心

1.改變教師、家長的合作觀念

在以往的家園互動中,家長方面更側重于“看”和“聽”,基本屬于旁觀者,合作的天平是傾斜的。在課題研究的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家長對孩子的影響,要確立新型的家園關系,才可有效地形成教育的合力。我園的做法是:(1)更新教師的觀念:通過園務學習、教研活動等讓教師認識到家園平等合作的必要性,喚起家長的主人翁意識。(2)探究家長“口味”、滿足家長“需要”,激起家長參與合作的意愿,為家長提供多種交流表現的機會和條件。具體做法有:家長有求必應的“回音欄”“家園聯系”等固定形式的活動,另外還有不定期舉辦的“家長沙龍”“趣味親子游”等,為家長創造更多的與幼兒園溝通的機會,在心得交流多、溝通渠道廣的情況下,逐漸有了從觀望態度過渡到配合合作再到主動參與的轉變。

2.了解社區的工作“性質”,尋找合作的平衡支點

社區工作面廣,特色多,我們在仔細了解后,發現其中的科普園地、健康教育、社區圖書館等都可以作為與幼兒園合作的切入點,幼兒園和社區相互提供教育資源,雙方取得理解和支持,建立互利合作的情感紐帶。

3.成立“家園社區互動委員會”

幼兒園先后制訂了《幼兒園家庭教育基本內容與要求》《幼兒園家委會章程》等,使家長與教師明確各自在家園教育中的作用及工作要求,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來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贏得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家園社區互動委員會,顧名思義就是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共同合作建立的機構,三方各由優秀的代表組成,定期召開會議,反饋各方信息,聽取建議共商合作教育事宜。

二、幼兒園、家庭、社區合作教育工作已初具特色

1.幼兒園主動出擊,為社區排憂解難

作為農村拆遷小區,社區的條件有限,一些場地的需求和專業人員的需求常常弄得社區主任頭疼萬分,而社區經常要舉辦很多公益性的活動和對社區居民開展各類教育,幼兒園主動將現有的場地資源、教師資源、家長資源、教育設施資源等提供給社區,社區開展的許多活動中,有了我們教師、家長、幼兒的積極配合和參與,增色添姿不少。

2.安排家長走進社區

有一次社區老教師開展“家庭教育”的講座,之前家長接到通知后都不以為然,我們也有點擔心,社區主任自信地說,老教師演講團演講了很多次,很受歡迎的,事實證明,老教師的演講十分精彩,家長們都聽得很認真,有的家長從社區回到幼兒園后還說:“沒想到講得這么深入人心,真希望多聽幾次類似的講座?!庇谑?,家長對參加社區的活動多了幾分興趣,提高了積極性。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合作教育

課題研究以來,我園開展了很多相關的活動,如“小手拉大手、獻愛養老院”,帶領孩子和父母一起走進養老院;“親子趣味繪畫”,孩子和父母合作創作繪畫;還有“老少同樂聯歡會”等等,這些活動有的是家長和幼兒園組織的,有的是社區組織的,每次活動的重點教育目標不同,教育對象及側重點也不一樣,但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能從中學習到知識,感受到“愛”的滋潤,這也是三方合作教育最期待的目標。

三、在家園合作教育環境的影響下,我園孩子的行為習慣、道德情操等有了明顯的改變

1.孩子的情商得到了提高

合作教育后,我們觀察了孩子的行為變化、情感變化,幼兒隨著社區活動的增多,與大人、同伴溝通交流的增多,與大自然接觸的增多,學會了如何控制或平息焦躁、憤怒、憂郁等不良情緒,這對孩子的一生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篇(10)

為進一步推進我園社區內早期教育的發展,我園將積極探索以幼兒園為核心,依托家庭、社區,探索0-3歲早期教育模式,開展0-3歲早期教育的研究,發揮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優勢,不斷提高本轄區家長的早期教育水平。

二、主要目標

1、加強家長對0—3早期教育的認識,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教養方式,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

2、加強早教師資力量的培訓,提升教師設計、組織、開展早教指導工作的能力。

3、開展多種形式的早教服務活動,增強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提高托班年齡段的入園率。

三、主要工作內容及措施

1、了解我園社區0-3歲兒童早期教育現狀與發展需求,為開展早教工作奠定基礎。

2、成立幼兒園早教小組和早教志愿者服務隊,開展0-3歲兒童早期教育的師資培訓,選派一批青年教師外出接受早教培訓,或早教園本培訓,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從事早教指導與服務。

3、開展家長咨詢、親子講座等科學育兒指導活動,定期向家長發放0--3歲嬰幼兒的科學喂養、育兒指導、教育策略等內容的宣傳

材料,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

4、召開家長研討會,家長、教師共同研討科學的育兒策略。

5、進行親子園活動室的建設:添置戶內、戶外鋪軟地墊、嬰幼兒使用內外中小型體育游戲器械及玩具、0--3歲的書籍、光盤、磁帶等。 開辦“親子樂園” 開展雙休日親子教育活動,為寶寶提供活動與交往的機會,開發其潛能,為家長提供家教指導。

6、開設幼兒園親子閱覽室,制做0—3歲各年齡段幼兒的發展目標及教學內容展示板供家長閱讀,以便家長更深入的了解早教的活動內容及教育宗旨。

四、各月重點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學期早教工作實施方案

2、成立0-3歲兒童早期教育試驗研究工作小組。

四月份:

1、對適齡嬰幼兒進行摸底調查,建立檔案。

2、開展幼兒園社區0-3歲兒童早期教育調查與現狀分析。 五月份:

1、開展0-3歲兒童早期家教指導講座。

2、結合幼兒園活動,邀請家長觀摩小班早操展示、班級教學活動。

3、深入幼兒家庭進行早教宣傳和接受家長咨詢。

六月份:

1、開辦“親子樂園” 開展親子教育活動。

2、對本階段早教工作有關資料進行整理與收集。

3、對本學期早教工作進行小結。

幼兒園早教工作計劃【2】

一、現狀分析:

自幼兒園早教中心成立以來,我園積極開展社區0——3歲嬰幼兒教育的指導與服務工作,為幼兒園周邊地區的早期教育質量的提升不斷努力。在前期早教工作的開展中,我們定期對周邊地區的0——3歲嬰幼兒家庭組織親子活動、向家長宣傳、傳授科學的,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今年暑假期間,我園三位教師非常榮幸的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早教師資培訓,聆聽了香港著名親子教育專家桑呂敏妮老師的講課,學習了有關《0-3歲生理心理發展與親子游戲設計的關系》、《0—3歲親子游戲設計原則及方法》《親子課程的設計》等內容,這對于我園早教師資團隊的成長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二、工作目標:

1、將周邊社區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繼續納入本學期的工作中,從宣傳入手,擴大早教服務范圍,使更多的0—3歲嬰幼兒家庭受益。

2、利用周五上午的時間定期開展0—3歲嬰幼兒早教活動。

3、深入家庭,指導家長用科學的教育方式育兒,提高家庭教育的實效性。

三、具體任務及措施:

1、定期開展不同月齡的嬰幼兒早教活動,幫助嬰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發展。

2、知道參與親子活動的家長,在活動中理解、領會早教老師的教育方法,用科學的教養方式養育孩子,促進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3、定期召開家長研討會,家長、教師共同研討科學的育兒策略。

四、具體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商討、制定早教工作計劃。

負責人:張翠芝

2、走訪幼兒園周邊各村隊、社區,發放早期教育宣傳資料,統計0——3歲嬰幼兒名單,建立0——3歲嬰幼兒聯系手冊。

負責人:全體教師

九月份:

1、教研活動:24個月——30個月嬰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

組織人:張翠芝

2、親子活動——時間:第二、三、四周的周五上午。

指導教師:王 婷

組織教師:劉培培 霍靖冉

十月份:

1、親子活動——時間:第一、二、三周的周五上午。

指導教師:張娜娜

組織教師:劉培培 霍靖冉

2、家園早期教育研討會:研討內容——早期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組織教師:張娜娜

十一月份:

1、教研活動:30——36個月嬰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

組織人:張翠芝

2、親子活動——時間:每周的的周五上午。

指導教師:王 婷

組織教師:劉培培 霍靖冉

十二月份:

1、親子活動——時間:第一、二、三周的周五上午。

上一篇: 值周工作要點 下一篇: 車輛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午夜福利蜜桃 | 亚洲国产制服另类久久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视频网站 | 久久国产精品亚色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