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素養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6-18 04:44: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藝術素養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藝術素養論文

篇(1)

(二)照片信息包含有審美屬性普通的照片還不能稱之為攝影藝術作品,還必須從主客觀兩個方面進行提升。首先,從攝影的主體而言,拍照者只有提高了自身的藝術修養,成為有藝術創作能力的攝影師、攝影家或攝影愛好者,才能成為自覺的攝影藝術作品創作者。其次,就是對于照片必須用符合藝術標準的審美價值來衡量其是否為攝影藝術作品。然而,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攝影的大眾化普及為每位拍攝者通往攝影藝術之路奠定了入門基礎。隨著攝影進入藝術行列,也就產生了按照美的規律從事攝影藝術創作的攝影美學。照片或者說攝影藝術作品包含有審美屬性,這是不爭的事實。人們看照片的過程,就伴隨有一種審美的心理。即便看普通的人像照片或者風景照,欣賞者也是帶著照片真好看、真美這種普通的審美心理的,不要說具有更強藝術性、更高級的攝影作品,以及藝術欣賞者對這種攝影藝術作品的審美欣賞。實際上,照片的審美屬性是比較普遍的,盡管有低級和高級之分,攝影的拍照者或者說創作者的藝術修養也有差別,照片的觀賞者或者說攝影藝術的欣賞者的審美素養也有差異。但是,照片包含的信息,攝影的作品的光影、線條、色彩、質感等畫面語言以及所表達的主題一定是含有審美元素屬性的,和繪畫、雕塑等一切視覺藝術一樣。

(三)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需要攝影審美支撐攝影具有審美價值,視覺文化的影響力無所不在。我們已經置身一個全球化的影像社會,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需要具有審美屬性的藝術形式來實現,那么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就需要攝影審美支撐。不要把很容易掌握和普及的攝影當成只是隨手拍照相,只是玩樂一樣的無意義消遣。要看到攝影這種最普及、具有審美元素的拍照在所有大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中的潛移默化影響,要提高其對人文素養培育和提升方面的價值。同時,把大學生攝影這種非自覺的拍照,通過課程、校園文化建設等方式方法變成意義更加明確的認知和培育,要從理性認識和科學方法上促進攝影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精神培育所應擔當的藝術審美功能的實現。

二、攝影促進大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的途徑

在攝影藝術具有美學價值,且美學是人文精神和情懷的重要載體這樣的認知明晰后,攝影可以作為培育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方式方法也就可以理解了。大學應通過各種攝影藝術途徑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攝影藝術課進入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人文教育課程是幫助培養大學生對社會、對歷史文化、對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種終極關懷的情感,除了哲學、文學、藝術等大的學科專業支撐之外,作為藝術內容之一的攝影藝術也具有通識課程的屬性。從教育的本質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教育實踐看,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正成為素質教育中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攝影藝術課不僅是攝影和藝術專業里的專業或專業基礎課程,也完全應該成為大學通識教育體系里對大學生通識美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課程。人文藝術課在大學里具有重要作用,大學應重視藝術對一個人的成長、創造能力和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性。大學不僅要培養有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職業人才,更應該成為培養有社會責任感和人文精神的公民。攝影藝術課程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大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素質,發展其想象力和創造力,提升其人文修養,促進其人格完善,包括能力、方法、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內容,讓大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協調平衡發展,促進其全面發展。攝影藝術技巧和藝術理論教育課程的開設,可以滿足大學生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對攝影技能和人文精神修養的需要。據調查,法國一些重要的大學幾乎都開設攝影教育課,如巴黎大學、里爾大學、波爾多大學等。

(二)大學生的攝影藝術課外活動應該得到加強美育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級學校要在加強藝術課堂教學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1.成立攝影學會、協會類組織攝影藝術社團是高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進行素質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徑。攝影藝術社團通過開展各種攝影藝術類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大學生的攝影藝術實踐精神,提高其攝影的創作和欣賞能力,提升人文素養。大學生攝影協會可以把有攝影興趣、愛好的學生組織起來,開展攝影技術培訓、攝影創作和欣賞講座,進行攝影創作活動,搞攝影比賽與展覽,開展攝影藝術研討活動等,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團攝影藝術活動,提高大學生的攝影技術與藝術水平,提高其文化修養和人文情懷,使其更深入地關注人的精神世界、關注人的社會活動、關注大自然等,更好地實現大學教育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作為學校和社團的攝影藝術教育、實踐和活動對于大學生的攝影藝術和人文精神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可謂意義重大。

篇(2)

二、潛心培育,涵養素養

美麗動人的鮮花無不經歷陽光雨露的沐浴,鮮花盛開之前需要我們精心培育,給它澆水、施肥。我們要潛心培育幼兒這朵花蕾,為他們提供養料,促使他們更好地綻放。藝術素養是美育的重要途徑,也是人生重要素養之一,我們不能僅僅看重知識素養,更要關注幼兒階段藝術素養的熏陶和積淀。音樂和美術是世上最美的花朵,散發迷人的芳香,也是幼兒階段的藝術教育主要內容。我在平常的教學中,特別注重這方面的教學。例如,我在教學兒歌《小燕子》時,首先給孩子們播放了一段關于小燕子的視頻,讓他們感受小燕子的活潑可愛,然后組織孩子們戴上小燕子的頭飾,扮演小燕子飛翔舞蹈、銜泥做窩,在角色表演活動中認識小燕子的美麗和勤勞。在接觸感知小燕子后,我播放音樂讓孩子們欣賞歌曲《小燕子》,最后,組織孩子們在一步步感受體悟中學唱歌曲,并且帶領孩子根據音樂節奏律動。在豐富的活動中體驗情感,培養幼兒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發展幼兒的藝術素養思維和創造性。我們還經常指導幼兒參加繪畫、手工等形式的美術活動,為他們創設展示、交流作品的平臺,幫助提高藝術表現的技能,涵養他們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篇(3)

二、藝術類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的原因

(一)學生對人文素養認知不清

學生自身對人文素養概念的認知不清是素養缺失的首要原因。通過對某藝術高校學生的調查數據顯示,從人文素養的內涵角度來看,只有不到10%的學生表示自己對人文素養的內涵非常了解;大部分學生表示自己對人文素養的內涵僅僅聽說過或是一般了解;一小部分學生表示不清楚或從未聽說。從人文素養的重要性角度來看,學生普遍認同人文素養的重要性,但對如何提高自身人文素養卻不太明了。大約50%的學生有想法但沒有行動,30%學生有想法并有行動,仍有相當比例的學生表示既沒想法,也沒行動。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其素養高低直接反映了整個社會素養底蘊的深淺,因此學生對人文素養認知不清也反映了當前“經濟為先”的社會大環境對人文素養的忽視。

(二)校園人文氛圍不濃厚

校園氛圍與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密切相關,藝術類院校在校園中打造人文氣氛相對薄弱主要表現三個方面,一是,學校對人文素養重要性的宣傳和引導不足,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被調動,營造校園人文氛圍的活動難以落實。二是,校園人文建設主要以定期開講座、授課培訓為主,內容單一、手段僵化,忽視了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和主體地位,這種多而不精的低效工作起不到有效的作用。三是,人文素養塑造的目的性不明確。學校建設人文校園時沒有突顯出人文素養蘊含的教育意義,忽視了解決學生學習被動、理想缺失、信仰迷茫等問題的實際需求,學生依舊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途徑和利用資源來提高自身素養。

(三)人文課程設置不足

目前,我國藝術院校中極少有開設人文類學科的課程,大學內部人文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分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藝術院校不同于綜合大學具有學科文化的優勢,院校人文氛圍較低,而藝術類院校對人文課程重視不足更是減少了學生接受人文教育的途徑。藝術院校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內容上重視實用性,偏重于職業教育。藝術類院校重視專業課程必然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但人文教育對學生文化底蘊的培養是任何課程都替代不了的。人文教育的弱化進一步加劇了藝術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

三、藝術類院校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策略

(一)加強人文校園環境建設

優化校園環境,提升文化內涵是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藝術類院校要加大校園文化硬件與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重點實施人文景觀建設,通過將文化元素融入景觀建設之中,在美化育人環境的同時增添校園的文化氣息。藝術類院校可在教學樓內張貼引導學生奮進的名人畫像,通過設置藝術名家風采畫廊和各種充滿人文氣息的文化展板,將人文教育滲透到學生日常學習活動中。宿舍樓的走廊和樓梯墻壁上張貼溫馨提示,通過文化設計彰顯人文關懷和營造溫馨氛圍。人文校園的打造在營造校園氛圍的同時,能潛移默化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藝術類院校要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教師的文化素養決定了教學態度和教學水平,一個人文素養高的教師必然在教學中處處體現出嚴謹治學的態度和人文精神,在教學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揮課堂人文教育優勢,將素質教育理念潛移默化地深入到學生內心。隨著大學教學和課程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轉變為課堂活動的參與者,自身轉變為課堂教學的策劃者、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處理和藝術發揮,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在本質上真正實現大學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教育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落到實處。

(三)增設人文課程

院校要針對藝術生人文理論知識薄弱的現狀增設人文課程,課程內容包括文學、哲學、歷史、教育學、社會學、法學、科學史等,進而大力培養藝術專業學生的文化素養,積極引導大學生展開對“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等根本性命題的關注與思考。

篇(4)

二、在體育教學中進行藝術素養培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我國新課程教育體系的改革,我國體育教學中進行藝術素養的培育已經取得了極大的進展,但是,筆者認為在體育教學中進行藝術素養培育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缺乏高水平的體育藝術教材

在進行體育藝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基本上還是處在摸索階段,沒有一套科學、正規的體育藝術教材能夠依照。通常都是在一堂體育教學課程中,一半時間用于進行技術體育的教學,一半時間進行藝術體育的教學。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體育藝術教材建設,是今后加強體育藝術課程教學的重要問題。

(二)體育藝術教學的師資隊伍素質較低

在體育課堂中進行體育藝術素養的培育,這對任課教師自身的藝術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就我國目前的體育教學情況來看,體育教師往往存在著學歷較低、職稱較低的狀況。除此之外,體育專業教師的專業構成比較復雜,有的是藝術體操、健美操等項目轉項教師,有的是藝術院校、體育院校或師范藝術類專業的畢業生,有的是社會外聘藝術及體育類學者。上述不同的教師在體育藝術教學中各自有其優勢與缺陷的存在。基于這一現狀,筆者認為有必要加強體育任課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完善自身所欠缺的知識能力,尤其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文化知識含量,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在我國大多數中小學體育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嚴重的教學力量不足的問題,對于這一問題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再培訓,另一方面要有專職的復合型教師充實到教師隊伍里來。

三、加強體育教學中藝術素養培育的幾點對策

(一)加強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音樂元素

音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動聽的音樂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藝術情趣。當學生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中進行體育鍛煉時,就能夠一邊進行體能上的鍛煉,一邊接受優美旋律的熏陶與感染,這時體育教師在進行對音樂的講解與渲染,就能夠使學生在心靈與音樂自然而然的產生共鳴。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音樂元素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加入,能夠降低學生在體育課堂鍛煉中的疲勞感以及厭倦,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在增強學生的運動感、激發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以及創新精神等方面起著其他教學方式不能比擬的重大作用。因此,體育教師可以根據本次教學的內容、性質以及學習要點等多方面因素,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融入恰當的音樂元素,這樣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一邊進行動作示范,一邊配合音樂的樂律,從而為學生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營造一個充滿激情與活力的課堂氛圍。尤其是對于那些課堂內容比較枯燥無味,或者那些需要加大運動量的耐久跑或者其他形式的身體素質練習中適當地聽些比較激憤的音樂旋律,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被這些激昂的音樂旋律分散掉一部分的注意力,提高學生鍛煉過程中的興奮程度,延緩學生的疲勞時間。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劇烈運動之后,可以播放一些旋律比較輕柔的音樂,這樣能夠使學生的身心能夠從緊張的鍛煉中放松下來,有助于學生精神的放松。

(二)加強體育課堂教學中的美術元素

篇(5)

1 文化素養對藝術院校學生的重要性

1.1 對藝術院校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意義重大

作為藝術院校的學生必須有過硬的專業素質,這是毋庸質疑的。要擁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就必須擁有豐富的知識,不僅僅局限于專業知識。而人文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此人的知識是否豐富、素質是否高尚。因此,人文素養對于藝術院校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意義舉足輕重。

1.2 有助于提高藝術院校學生的創造力

要想成為一名具有創造力的優秀藝術工作者,應該擁有一下品質:首先,他們擁有發達的審美感受能力、創造性的想象、豐富的情感和嫻熟的藝術表現技巧。其次,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對生活的敏銳而深刻的洞察力是藝術工作者必須具有的素質。最后,對人生的嚴肅態度、對人類命運的巨大責任感是藝術工作者的主要道德品格。而人文素養的提高正是為提高藝術院校學生的創造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2 四川音樂學院學生文化素養的現狀調查以分析

四川音樂學院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所集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傳媒、工業設計、藝術理論、藝術教育、藝術管理九大學科為一體的多學科、多層次綜合高等藝術院校。研究者對四川音樂學院圖書館讀者文化素養現狀進行問卷調查與分析,共隨機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92份,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學生的文化品味、知識視野、情感態度、人文情懷、生命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然觀、發展觀,以及學生對圖書館文獻資源利用情況、需求狀況、對圖書館館藏特色和館藏資源的建議等。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2.1 藝術院校學生對文化素養的認識不夠,有待提高

調查結果表明對人文素養清楚的僅僅只有16%左右,絕大部分被調查者都是不怎么了解什么是人文素養。有97%的被調查者能充分意識到加強人文素養的必要性,渴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但被調查者的人文社科知識卻較為匱乏,絕對大部分被調查者都不能達到及格線。對于人文素養的認識有待提高。

2.2 價值觀、人生觀定位較為模糊,多方因素導致大學生忽視文化素養

調查結果表明,被調查者60%對自己的人生定位模糊,個人主義較強,沒有很好的團隊意識,缺乏對他人的尊重與關懷。在被問及什么因素導致大學生忽視文化素養時,被調查者67%認為社會主流導向,造成學生忽視文化素養的提升;同時,41%的被調查者認為學校措施乏力,無法吸引大量大學生參與到提升文化素養中去。可以看出外在環境對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影響非常大。

2.3 該校各院系對于圖書館資源的認識和利用不夠

被調查者大部分不清楚圖書館有哪些種類的文獻,對于電子資源更是了解甚少。在被調查者中,平均每周到圖書館不足3次的占54%,而在查找信息的途徑調查中,利用圖書館查找資料的只有10%左右。調查數據顯示館內較為豐富的人文社科文獻借閱量也較少。這些數據就表明了被調查者利用圖書館進行自主學習的意識還很淡薄,對文化素養相關的知識了解不夠。

3 圖書館對于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優勢

圖書館是高等學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和龐大的大學生受眾群體,肩負著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重任。圖書館是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擁有豐富、優秀的信息資源和各類具有專業信息素養的圖書館員,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幫助大學生提高文化素養,幫助他們正確對待信息資源所傳達的意義,讓他們從中感受到祖國文化的豐富性和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幫助他們理解中國民族文化,學會尊重其他外來文化;幫助他們提高批判解讀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2]。

4 四川音樂學院通過圖書館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具體措施

4.1 優化圖書館的館舍環境,營造和諧文化氛圍

古人的讀書活動多與山水相伴,古代的藏書樓、書院也因此常置于優美的園林之間,使自然環境與學者的精神生活、內在情感相互融合,文人騷客們從風水的靈性中汲取了源源不息的養分,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心靈最高境界。對于這一點,現代圖書館應該借鑒,力求把館周邊的環境建設得清靜優雅[3]。作為藝術院校的圖書館,更應該多多體現藝術風格。該館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實踐,比如改善館內布局,增加優美字畫,開設信息共享空間等等,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吸引了更多學生的眼球,使他們越來越愿意到圖書館來學習。

4.2 圖書館可以積極開展各項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大學生的文化生活 在發展中的現代圖書館,不再像傳統圖書館把圖書館工作定義為對文獻本身的收集、存儲和傳遞,把文獻保障系統理解成收集、組織、存儲和物理地傳遞文獻的場所或機構,而是一種可以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服務功能和系統形成的活動機制,是面向整個信息環境來組織、控制、選擇和聯結使用信息資源,從而極大地提高它的能力的功用。因此,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可以借助更多的途徑來進行。該館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講座,例如有關文學、影評、名人講座等等,都可以增長學生的各種見識,同時也吸引了更多讀者來圖書館。另外,該館舉辦館報,每年的圖書宣傳活動,書評活動等來進行知識獲取,傳播,交流作用,更促進大學生積極主動利用圖書館文獻資源。

篇(6)

中圖分類號: G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1)05-0122-02

一、藝術有助于發展全面思維

人的思維分為邏輯思維(科學思維)和形象思維(藝術思維)兩大類,二者不可分割。如果只重視其中的一種,就是不健全、不全面的思維,它可制約一個人素質的全面提高。藝術的根本優勢在于發展人的形象思維,因為審美的過程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審美過程需要想象和創造。想象和創造是審美思維過程最基本的品質。形象思維可以突破某些條件的約束,是對思維的解放。“應試教育”恰恰對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一種束縛,而且是很大的束縛。如何能夠更好地發展大腦的健全的思維,要很好地研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因此一個人必須把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夠形成高質量、高素質的健全的思維。小時候有想象力,思維得到了健全的發展,以后才能夠有更好的創作。玩沙子、捏泥人、看螞蟻搬家,對孩子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必要的營養素。離開了這些,沒有童心,沒有童趣,缺乏想象力,就很難培養出健全的人格。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感知和領會美”,感知和領會美是審美教育的基礎和關鍵,是審美素質的核心。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生活美是無處不在的,關鍵是要有好的教師誘導。

二、藝術有助于豐富感情世界

藝術是人類取得一切認識活動定向的基本手段,是人類情感活動和認識活動的重要手段。藝術所達到的其他種種目的,也都是建基于它的這個最基本的認識功。我們對科學的追求可以是有明顯的時代意義和人自身之外的,但藝術必需有人自身的情感的介入,是人類不可分割的部分。就古典音樂來看我們欣賞它,總是有一種特別的感覺,能體會到它很不一般的靈氣和靈感,喚起你內心深處的共鳴,這樣的感情令你魂牽夢繞,真該叫做心聲。它的表現力也是超乎尋常的,像一位魔術師,快樂、悲傷、安靜、瘋狂、憂郁、高雅……只要你能想到的,幾乎無所不能;她用一種更加優美的語言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而且正因為這語言的奇特,讓你產生更多的情感和幻想;假如你的心是一把精致的七弦琴,她會是一位阿波羅般的好琴手,纖纖素手輕盈地撥動琴弦,產生的美妙和弦,你可以感覺到吧?古典音樂是一杯好茶,沁人心脾,需要靜靜地品味――初入口時是苦的,卻不難喝,漸漸地有些淡淡的甜味,若隱若現、難以捉摸,此時,聞著清香,偶爾看見茶葉上下漂動,心中不禁飄起一份神往,一段清靜。這,方是第一泡,往后,才有些韻味呢。古典音樂也是一杯濃濃的咖啡,香氣四溢。生活在這信息爆炸的快節奏世界的你啊,別永遠那么倉促,難道一點不為這香味所動嗎?停下來喝一杯吧,體會她的悠閑、她的高雅、她的完美,而她美侖美奐的一切皆需你的欣賞。請相信,你得到的絕不會比你失去的少。如今,復古是一種時尚,不管是不是附庸風雅,至少我們還可以聆聽古典音樂,這樣的美麗不該被浪費吧?她應當是經久不衰的,的確,無論在哪里、什么時間,經典的音樂沒有變。其實所愛的東西并不一定要得到的,或許古典音樂就是如此,能夠側耳傾聽,就足夠了。

母親眼里自己的孩子最漂亮,情侶眼里自己的情人最美麗,藝術家眼里自己的作品最優秀,就因為他們在那里體驗到了一種確證自己真實的感受。是自己的感受,不是別的什么,只能為自己的體驗所打動,是“我的”情感。美的感受本不應該如此,但是在這里卻被轉換為美感,是情感體驗的最重要的方面,因而,就成了“情人眼里出西施”。

羅丹說:“藝術家是人類情感的記錄者和發現者。”藝術不能夠離開感情,在藝術過程中,藝術家、欣賞者和藝術作品之間必須以感情作為橋梁,作為紐帶,才能產生教育的效果。藝術離不開感情,感情最能打動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藝術教育的特點不僅僅是以技巧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現在的兒童、少年,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聯系少了,疏遠了,淡漠了。感情世界的貧乏,會給國民素質帶來很嚴重的損失。所以,培養學生健康的豐富的感情世界,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內容。

三、藝術有助于完善心理結構

通過不同藝術能力的綜合,在各種藝術心理能力之間建立起豐富的聯系,形成完整而又互通、互補的藝術心理結構。人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和藝術能力的培養,要依靠人類四大器官綜合運用所形成的心理結構。這四大器官分別是聽覺、視覺、形體、言語這四種可以被視為“從古到今全部世界史的工作成果”(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朱光潛譯本,載《美學》第2期)的人類器官。需要指出的是,四大器官中其中任何一種器官,都不能單獨構成完整意義上的藝術能力。例如聽覺器官,我們常說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但是,作為聽覺器官的耳朵,雖然只是接收聽覺信息的器官,但是器樂的演奏需要肢體某些部位精確的運動才能完成,聲樂的演唱,需要語言、發聲的控制才能完成。而指揮家還要靠體態語言來表達其對音樂的理解和意圖。音樂的活動并不只是接受信息,而且還要輸出信息。

各類藝術之間,不僅經常是相互啟發,并且,各種藝術能力的發展,也需要相互的溝通和支持。沒有這種藝術能力的互補,人類的藝術感覺就不會如此豐富,也不會創造出一些新的形式。例如美術與音樂上相互溝通的羅可可風格、印象派風格等。聲樂表演和欣賞中聽覺與視覺在藝術通感上存在著互補。人們經常利用聽覺與視覺構成的通感,進行藝術的創造、欣賞活動。即使是聽純音樂,如果沒有藝術通感(包括與聽的藝術感知相關的文學、繪畫藝術方面的各種修養和生活閱歷等),也不會有更高、更細微、更豐富的音樂感知能力。這些無論是對中國還是歐洲古典音樂的鑒賞中,都是重要的。因此,從人的綜合藝術能力來說,聽覺與視覺藝術,在藝術感知上是互補的。另外,聽覺與形體上的動覺、與言語的表達,也具有更為內在的聯系。形體藝術的音樂性、言語藝術的音樂性,在藝術鑒賞中是經常被人提到的。

中國古代樂論中講詩歌、音樂、舞蹈不同的藝術形式共構一體,其統一的存在方式稱為“樂”。樂的活動,也是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其中詩言志,歌詠言,以及情感的表達,直到“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是講的不同藝術能力的綜合和溝通。從某種意義上說,綜合的藝術能力、以及在這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藝術通感,構成了人類最基本、也是最完整的感知能力。并且,通過不同藝術能力的相加和綜合而產生的藝術能力,所產生的,是超出原有藝術能力的新能力。實際上,各藝術門類其自身發展,正是在走向綜合的過程中,創造和產生出許多新的、綜合的藝術形式,甚至成為最受歡迎的藝術形式。如音樂劇,歌劇,舞劇,戲曲,行為美術以及電影、電視藝術等。

從人類藝術能力的發展來看,如果沒有這種綜合藝術感知能力在藝術的創造和審美背后作為一種支持,我們甚至可以說,僅從狹隘的角度去理解和認識聽覺、視覺、形體、言語藝術的能力,不但在藝術創造上會使藝術失去七彩的光澤,也不會在審美中形成豐富的審美意象。不同門類藝術所具有的獨特性、特殊性,相對于人類藝術實踐中最終形成的綜合藝術能力,其存在本質上只是“相對分離”的存在,并且受制于事物之間的依賴、統一和綜合,始終處于相互的聯系和轉化之中。僅從音樂藝術的特殊性講,恰恰是由于這門藝術作為“聽覺藝術”的特殊性,客觀上促使這門藝術在其發展中不斷尋求綜合藝術感知能力的支持,尋求與其他藝術門類的聯姻。這在音樂史的知識體系中、在人類音樂活動中,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說明。如果看不到藝術的特殊性與綜合性的普遍聯系和相互轉化,僅僅將藝術的特殊性視為藝術的本質,這至多只有一半的真理性。

不同藝術綜合能力的運用,可以完善和形成人的完整的藝術心理結構,并在各種心理能力之間建立起豐富的聯系。在情感與智力、想象與創造的聯系中,人的藝術能力,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起到激活心理機能、提高人的創造性能力的作用。可以說,在人的包括藝術能力在內的多種心理能力的綜合中,蘊含著巨大的心理潛力,其作用可以使人的認知、情感、意志、想象以及創造能力得到高度發展。

四、藝術有助于拓展發展空間

托爾斯泰說:“如果烹飪的藝術不會被人漠視的話,更健全的美學理論當會產生出來。”所以,藝術的基礎也是確定地在于人類的生物需要方面。聲、色、香、形的認識是印證人類自身的發展,變成了一種情感性的反映。同時,人類在認識到物質的作用基礎上,在不斷地變幻物質,從精神方面,把物質的世界做了改變,有了神話,有了工藝美術,有了舞蹈和音樂。對自己的不滿足和對自然的不了解,藝術、政治、宗教同時產生了。可以說藝術使這個世界發展了,也是人自身不斷地拓展著發展的空間。

從藝術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來看,藝術化的生活,是人類的生存方式之一。藝術在任何時候,無論是從歷時的還是共時的角度,都與人的生活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系,藝術在不斷地延伸著生活的空間,發展著生活的內涵。因此,要建立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科學四種關聯的觀念。不僅為了掌握藝術能力,由此建立起一種合乎人性的生活方式。

藝術活動有精神的支持、有心靈的附著、有文化的內涵、有品格的提高。藝術能力與人文素養,不是生硬的結合,給藝術能力的表現套上人文的外衣,而是人文精神通過藝術活動,從中自然體現出來。藝術能力與人文素質整合以后,為人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篇(7)

1.2質量控制在實施調查前,向咨詢專家詳細介紹本研究的內容以及填寫問卷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在實施調查中,對問卷填寫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進行嚴格監控,在后期問卷回收中采用雙人錄入。

1.3統計學方法采用Kendall''''s秩相關檢驗。

2結果

2.1專家基本情況15名專家篩選過程中,注重代表性和權威性并重的原則,所有專家都具有豐富的科研經驗和教學管理經驗,對本研究內容相對熟悉,因此可以認為專家熟悉程度較好、判斷依據充分,專家隊伍權威性較高。本研究邀請的15名咨詢專家的研究領域、職稱和學歷構成見表1。

2.2專家咨詢質量

2.2.1專家積極程度本研究的3輪專家咨詢問卷回收率均達100.0%。3輪問卷調查中,專家均對咨詢內容進行了嚴格的審閱,給予了嚴謹的指導、并給出了中肯的意見與建議,并對指標的清晰度、可測量性和準確性進行了細致的推敲和修訂,表現出對本研究的極大支持。

2.2.2專家意見集中程度專家意見集中程度用指標重要性賦值均數和滿分比2個參數來表示。在第一輪專家征詢中,3個一級指標和14個二級指標重要性賦值均數>3.0;3個一級指標中,除了A1指標滿分比為33.33%外,其余指標滿分比>50%,9個二級指標的滿分比均>50%;三級指標中,除了B1下的3個三級指標外,其余指標的重要性賦值均數均>3.0。在第二輪和第三輪征詢中,修正后評價指標體系的3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和41個三級指標的重要性賦值均數均>3.0,滿分比均>50%。說明經過2輪專家咨詢后,專家基本取得了較為集中的意見(見表2)。

2.2.3專家意見協調程度本研究中,對專家協調程度采用CV和rk來評價。CV表示專家對某一個指標的波動程度,rk越小說明專家協調程度越高[3],其計算公式為。而rk反映了不同被調查者對指標評分的一致程度。3輪專家征詢中,所有指標的CV均介于0.021和0.239之間,對3輪專家征詢的評價結果進行Kendall''''s秩相關檢驗,rk分別為0.313、0.451和0.457,均P<0.05,提示3輪專家征詢意見協調性較好。3輪專家咨詢結果的協調程度見表3。

2.3指標修訂與篩選第一輪咨詢后,根據專家意見,將二級指標“B1學術信息價值意識”下的“具備信息素養認知”、“認識學術信息的重要性”和“認識學術信息素養的重要性”3個三級指標刪除,增加“認識學術信息的理論價值”、“認識學術信息的應用價值”、“學術信息的交流價值”3個三級指標;在二級指標“B3學術信息獲取”下增加“從醫學實驗獲取學術信息的能力”、“從臨床治療獲取學術信息的能力”、“從師生傳承獲取學術信息的能力”和“從學術會議獲取學術信息的能力”4個二級指標,并對部分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的歸屬進行了調整。第二輪咨詢后,根據專家意見,在二級指標“B5學術信息應用”中增加了三級指標“篩選所需學術信息的能力”,刪除三級指標“學術信息的交流價值”,并對部分指標的文字描述進行修正,專家意見基本一致。第三輪專家咨詢中,根據專家意見又對部分指標描述進行了修正,并依據專家評分和指標篩選條件對指標進行最終評價,所有指標均滿足指標篩選條件,最終形成包含3個一級指標、9個二級指標和41個三級指標的醫學研究生學術信息素養評價指標體系。

篇(8)

當前在各項經濟生活中,文化藝術產業蓬勃發展對科學技術等各領域進行著滲透和影響,文化藝術已成為新經濟時代的綠色朝陽產業,成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基于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藝術類專業在新的時期也呈現了新的發展,得到了極大提高,主要表現為:社會認知進一步提高,帶動和創造了一些附屬產業及價值。所以藝術類專業還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應該用一種新的觀念來看待藝術這一朝陽產業。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傳播途徑和方式的更新與轉變,通過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和傳播媒介相結合,未來藝術的發展將更迅猛,以更多元的形式綜合發展,逐步介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媒體、社會文化、醫療保健等領域影響社會生活的發展和變革。即便是藝術在形式上如何變化,藝術本原還是需要基于最基礎的藝術理論來支撐,在支撐之上才能進行發展和變化。所以在此之上我們需要培養伴隨著藝術產業而發展的專業型職業性藝術類人才。

二、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就市場而言,培養現代社會專業型職業性藝術類人才是可行也是非常迫切的,這也為高等職業教育開設藝術類專業提供了論證。通過高等職業教育來培養具備藝術類別里某一特定職業和藝術職業群所需的應用型、技術型的專業人才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符合推進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一步提高發展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增強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人才市場的需求呈現出不均衡狀態,主要表現在:人才培養目標不合理,專業設置不科學,專業與實際能力薄弱,課程設置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師資隊伍缺乏雙重性,就業觀念偏狹等問題,同時在招生上因藝術類專業學習的特殊性和個人的差異性致使學生學習吃力,老師教學吃力,致使畢業生質量不高,達不到一個藝術類從業者必備的基本技能。在新的時期,一方面要借鑒普通高教藝術類專業的良好經驗,另一方面要努力摸索創建適合高等職業教育藝術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等職業教育的藝術類人才,是當前高等職業教育藝術類專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對藝術類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方案進行理性思考和定位,轉變觀念,努力扭轉“夾縫中求生存”的被動局面。

三、高等職業教育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構成要素分析

在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穩健發展和新興社會藝術的蓬勃興起之下,藝術教育開始全面邁入高等職業化的道路,伴隨職業教育的興起而發展。“職業”二字是高等職業教育的藝術教育的特殊屬性,有非常豐富的內涵,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以實踐能力為基準的,面向市場第一線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的藝術教育則是為與藝術相關的行業培養的各種應用型、實用型人才,這與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吻合的,也是非常貼切的。

(一)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則是人們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規律的基礎之上的。科學的教育理念是一種‘遠見卓識’,它能正確地反映教育的本質和時代的特征,科學地指明前進方向。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現實,實現教育理念是一個長期奮斗的過程,即要把教育理念與教育理想、教育的遠見卓識聯系起來加以把握,又要對教育主體的教育實踐發生影響,具有引導定向的意義。高等職業教育理念的確定是對高職教育體系的定位,人才培養模式要在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對于藝術職業學院而言,教育理念要體現出社會現狀、職業需求、以人為本以及發展空間的思想理念。結合社會現狀。職業教育的特點在于同社會經濟發展聯系比較緊密,而且更加直接,具有協同性。對于高職藝術類專業的開辦要以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來決定其發展的標準和模式,合理地設置社會需求的專業方向,其發展的規模、速度和質量要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體現社會文化的先進性。迎合職業需求。要體現出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和高等性,就要緊密結合相關于社會各領域和各層次對于藝術文化類的職業崗位的需要來設置其專業和專業的方向,體現出職業教育的應用和第一線性,就要以動態的職業觀來迎合社會對藝術文化類職業的需要。體現以人為本。職業教育是新時期具有中國特色的時展的產物,旨在將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為應用型、實用型教學的出發點,提升人的潛能,關照人的發展,特別在高職的藝術類專業的教學培養中,不能盲目地追求學生在該職業能力上的培養,而忽視個性、過分統一化。要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在教學方法和管理方法上都要具有高職藝術類人才培養的特色,以人為本,在強調基礎職業技能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個人的興趣、尊重個性的培養和發展。拓展發展空間。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教育本身的一大基本特性,高職教育作為整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戰略重點,其發展程度和水平將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發展,在教育理念的實施過程中要體現出以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的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不能只偏重本身的學歷教育而忽視非學歷教育,要樹立為繼續教育創造條件的觀念,將高職教育面向終身,按照終身教育理念來發展。

(二)培養目標

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即目標是以職業能力為第一位,就業是人才培養的價值取向,可見高職教育是以特色和質量為突破口,并且具有最鮮明的職業技能性。對于高職藝術類專業的定位,以及與其它專業的區別,若在培養目標上認識不清,則會導致其在培養目標上的無針對性,而會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高職藝術類專業應該是為社會培養專門化的具有一定文化素質和藝術理論素養,具備教學、輔導等方面的能力,面向基礎教育服務并與基礎教育相銜接,適合社會需求的實用型、復合型高等藝術職業性人才,基礎專業和實踐能力強是它的主要特性,應該具有師范性、基礎性、專業性、實踐性的特點。“師范性”是指高職藝術類專業的教育與本科藝術院校的培養目標不同。專門的藝術院校及本科類院校是培養在某一方面專業突出的人才,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專業要求高、精、尖。高職藝術類專業要求學生在專業上全面發展,在藝術類的崗位上其工作內容專業基礎的方向和思路正確。“基礎性”是指高職藝術類專業在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的同時,也作為今后再教育的基礎,現階段高職藝術類專業教育是終身學習藝術的一個基礎,要學會學習,學會傳授,也為今后更深入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專業性”是指高職藝術類專業的教育要求學生具備所需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能力、基本素養,能夠適應藝術文化發展的需要,同時,在當今環境下,也要適應社會藝術文化發展的新觀念,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變革和拓展。“實踐性”是指要增強高職藝術類專業的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藝術實踐基礎,能勝任面向社會第一線的實用型人才需求,與社會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專業設置

對于教學工作而言,靈活主動地適應社會需求的關鍵環節在于專業設置,專業設置是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重要構成要素,高職教育需要根據各分科的分工和社會產業結構的需要,結合專業目錄設置適合的學科門類。同時,專業設置也是培養人才的基礎性工作,能體現和反映出人才培養的規格和市場就業方向,專業的設置要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和需求,遵循高職教育的規律,不僅要考慮到學校的發展規劃、目標等因素,還要考慮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以社會的需求為導向,順應現代產業化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和要求,科學合理地設置專業,突出院校與區域,與所屬行業所需求的特色型專業。就高職教育藝術專業而言,要考慮:(1)藝術類專業和藝術相關行業和區域的現實發展對所需要的音樂類人才相適應。(2)高職院校與藝術相關行業和區域上是否聯系緊密,是否能根據市場、以及招生計劃的完成情況對該人才的需求來設置和調整藝術類的專業以及專業的方向,優化課程結構。(3)逐步提高現有的專業的辦學條件和水平,把握藝術類行業在科學技術上的發展和變化,并提高教學質量和實訓場所。

(四)課程模式

“課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的基礎上,課程編制所采取的計劃方式以及所確定的基本框架。高職的課程模式都是由高職教育的目標、性質和功能來具體呈現和操作的,要實現高職教育的質量和社會功能的吻合,課程模式的設立和建設十分重要,需要正確地理解職業教育課程的內涵,把握課程體系的目標,并建構科學合理的課程模式。課程模式的核心是課程設置、課程結構、課程內容三方面,對于高職藝術類專業來說,課程模式的構建要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

(1)在理論教學方面,要根據藝術類專業培養目標,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基礎的課程要體現出以應用為目的,專業的課程要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藝術基礎類的課程設置與其它人文、科學教育的課程設置在實踐和理論上要處理得當;要讓各個課程之間進行合理的銜接,形成以藝術類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培養為要求的課程模式和體系。

(2)在實踐實訓教學方面,要摸索建立實踐教學體系,并提高實踐教學在整體教學計劃中的比重,形成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應用能力、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能力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職業技能,如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最基礎的各項表演,對于基礎教育教學的把握,讓職業綜合能力與職業的素質進行結合,并將實踐的教學體系和理論的教學體系互相滲透。

(3)在教學方法和手段方面,要積極實行以實踐為基準的啟發式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在考試模式和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和改革。結合藝術生的特點,注重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結合現代的信息技術,探索適應高職藝術類專業教育要求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考核的方式和方法。

(五)培養途徑

培養途徑是將教育的理念進行貫徹的中間環節,是對培養目標進行實現的過程,它是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實施的人才培養活動的途徑。職業教育的培養途徑是學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一系列認識和實踐活動的方式和方法。基本途徑、教學途徑、非教學途徑、綜合途徑是培養途徑的主要內容。在高職藝術專業中最基本的途徑是采用一般性的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社會藝術實踐,這也是普遍認同和采納的培養途徑的方式;最主要的培養途徑是在教學過程中對專業的教學和培養,屬于教學途徑;非教學途徑是指學校的校園文化,包括第二課堂、校風、學風,對學生思想理念和素質,藝術個性的培養等產生的積極的影響;綜合途徑是高職教育所倡導的產學研一體化相結合的培養理念,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六)培養制度

篇(9)

1 動漫行業現狀及需求分析

動漫行業是國家大力支持和扶持的新興產業,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財政部等10個部委的《關于支持國產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使國內動漫產業在短時間內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動漫專業作為一種藝術設計形式,具有廣泛的應用環境和專業前景,在未來必將得到迅猛的發展。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影視動畫產值2010預計可達900億元人民幣,雖然在幾年內迅猛增長,但仍然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廣大的市場需求帶動人才的培養,帶動動漫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現狀根本無法滿足爆發性增長的市場需求,所以各地區不斷地涌現出一大批的影視動畫公司和影視動畫基地,動漫從業人員的急劇增加并未帶來我國動漫產業的輝煌發展,究其原因,國內動漫產業自主研發和原創能力較底,導致國內動漫產業以引進、加工和運營為主。目前進口的歐美、日韓動漫產品仍占據了我國動漫消費市場的主要份額。因此,培養專業的影視動畫設計人才,大力發展影視動畫事業,是滿足社會行業需求、加速經濟增長的必然。但如何培養原創型動漫人才成了高職院校面臨的首要問題。

2 培養動漫專業學生“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的重要性

當前動漫人才的緊缺使我國的動漫教育規模在短時間內急劇擴張,全國各地開設動漫專業的院校遍地開花,由于沒有形成系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被投放到市場的動漫專業學生往往無法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動漫人才培養走上了快車道,人才質量卻在逐漸下降。原因之一在于我國高職院校的動漫教育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培養的動漫學生對中國哲學、宗教、歷史、文學、民俗等知之甚少,忽略了學生人文素養及藝術素養的培養,缺乏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轉化,缺乏藝術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缺乏人文精神,導致動漫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不高,沒有穩定的核心價值觀,缺乏原創能力。從業后無法滿足動漫市場對人才的需要,更無法引領中國動漫走向國際市場。中國動漫的唯一出路就是堅持走原創道路,培養動漫專業學生“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是堅持走原創道路的重要途徑。要發展中國的動漫產業,必須大力發揚、挖掘中國傳統文化,這在當前的動漫產業發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對高職院校的動漫學生尤為重要。堅持培養動漫專業學生“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是職業院校發展動漫專業的根基。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重視“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的培養,需要注意調整課程結構,彌補高職院校學生底子薄的現象,努力既提高學生的人文和藝術修養,又提高學生的原創能力,培養原創型的復合性動漫人才,推動中國動漫積極發展,創造中國動漫的輝煌。

3 高職院校動漫專業學生“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教育研究

在高職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要真正加強動漫專業學生“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必須進行如下方法和途徑的嘗試。

3.1 弘揚中華動漫文化,注重本土傳統文化的挖掘

在中國的動漫領域中,要想成為一位原創型動漫人才,關鍵是要弘揚中華動漫文化,注重本土傳統文化的挖掘。中華動漫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五千年的文明,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動漫文化傳統,深深影響著當代中國動漫產業,要全面認識中國傳統動漫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弘揚中華動漫文化,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動漫家園。加強中華優秀動漫文化傳統教育,重視中華優秀傳統動漫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與動漫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相結合,堅持不懈地抓好移風易俗,改造和發展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間傳統節慶內容、風俗、禮儀。我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有足夠的文化資源可以挖掘,我們要掌握好、運用好中華動漫文化、傳統文化,不能讓他們成為別人原創性源泉,我們要在本土傳統文化的挖掘上呈現出自己的原創性。我們要在弘揚中華動漫文化和挖掘傳統文化基礎上,創作出屬于中國民眾的原創性動漫作品,這樣才更容易占領國內本土市場。大力推進中國動畫文化品牌的確立,宣揚中國民族的動漫特色,是動漫產業輝煌的必由之路。

3.2 加強“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動漫道路,要求動漫專業的學生必須加強“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制訂動漫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培養原創型復合性動漫人才。進行動漫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調整課程設置,增加“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課程安排。其一要增設專業創新性課程,樹立“文理相通、文理互補、文理相長”的教學思想,確立優化動漫課程、推進素質培養,不斷完善社會人文課程、實現課程的優化和整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其二要營造人文素養的大環境。在高度重視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賦予專業課程人文的因素,將動漫設計與人文的知識結合起來,賦予其更加鮮活的內容及思想深度。其三加強品德教育,強化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要求學生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先要從自己、從身邊做起,把認真學習,孝敬父母,關心集體提升到承擔社會責任的高度來認識和實踐。其四注重生活情趣和才藝的培養。真、善、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德智體美勞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在人文素質的養成中有著重要的陶冶功能。以上是加強動漫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的最佳方法和途徑。藝術素養,是指一個人對藝術的認知和修養。具備藝術素養,主要是具備藝術的基礎知識和審美能力,它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氣質。藝術修養的深淺決定著其動漫作品藝術水平的高低,因此,動漫設計人員為更好地從事動漫藝術創作,承擔社會責任,就必須不斷學習、鍛煉和培養。鼓勵學生積累人文知識,內化人文精神,提高藝術素養。多讀、多看、多想、多參觀高質量的動漫作品是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有效方法。提高審美能力、加強藝術修養,除了欣賞優秀的作品,走近生活、走近社會也是必要的,但這不是普通的生活,需要你仔細觀察,慢慢品味。積累豐富的經驗和廣博的素材。動漫創作的靈感其實來自于生活、取自生活。動漫具有藝術特征,創作是通過藝術的提煉、加工、概括和創造,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情感思想轉化為具體生動,鮮明可感的藝術形象,它需要動漫設計人員不斷思考,不斷反思,不斷創新。

綜上所述,通過對高職院校動漫專業學生“人文素養”和“藝術素養”的教育研究,應用其方法和途徑,提高動漫專業人才創新能力,是全面推動動漫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篇(10)

主題活動的內容要有關聯性,要有節奏感,分開成段,合起來成章,使活動開展時形成有機的整體。為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實踐中應注意主題活動的切入點。

如對生長在內蒙古的孩子來說,蒙古包、哈達、奶茶、牛羊等等都是很熟悉的。藍天碧草潔白的蒙古包,草原上飄逸的白云,在彎彎的河邊啃青的牛羊,這些畫卷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藝術之美。我們可以設計以“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為主題的系列藝術活動,整個主題活動由攝影、繪畫、文學等活動組成。

繪畫要以幼兒心目中的草原為主,在老師的適當指導下讓孩子們畫出蒙古包、草原、河流、羊群等。

通過上述活動,讓幼兒真切地感受到藝術要素間的關聯性,并將其潛移默化,培養其整合能力、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通過文學作品的學習,并以文學作品作為切入點尋找藝術主題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二、通過單科活動提升幼兒藝術素養

上一篇: 典型經驗材料 下一篇: 前臺試用期個人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观看a视频 | 亚洲特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日韩AV不卡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