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2 09:24: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地理學畢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商洛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0jyjx01012)和商洛學院科研項目(項目編號:09SKY028)資助。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以下簡稱資環專業)是1998年教育部根據學科發展的新形勢和社會的需要而設立的較新的本科專業[1]。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158所高校開設了該專業[2,3]。其目標是培養具有地理學、環境生態學和城市規劃學的基本知識,掌握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城鄉建設、區域經濟與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與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由培養目標就可以看出該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因此,對該專業的實踐教學培養模式、規格、環節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現以商洛學院資環專業為例,在專業定位的基礎上,探索該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研究現狀
商洛學院于2009年被國家正式批準招收第一屆資環專業本科生,至今已有3年的辦學歷史,2013年將有第一屆畢業生。該專業已經確定了城市規劃與設計的專業方向,設置了相對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學科體系,不斷探索實踐教學改革,力爭使畢業生有一個良好的出路。
該專業現有在校生人數為200多人,專職教師9人,兼職教師3人。并建有資環綜合實驗室、自然地理綜合實驗室、測量與繪圖學實驗室、地質地貌學實驗室、地圖實驗室等5個專業實驗室,可完成大部分課程的實驗與實習教學;建有商洛市城鄉建設規劃局《城市規劃原理》和商州區牧護關鎮《自然地理學》見習基地,基本能滿足學生部分課程的專業見習和實訓。
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1.明確實踐教學專業思路
資環專業是商洛學院新建的厚基礎、寬口徑的理科專業,其專業的知識面相對較寬。對于“立足地方,面向全國”的商洛學院的大學生而言,該專業也有專業知識理論性強、方向不明確的問題,致使建設初期一些學生處于方向迷茫、專業知識實踐能力不足的境地。為此,2009~2011年,我們多次組織相關教師赴吉隆坡建設大學、浙江萬里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長安大學、西北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濟南大學等高校進行專題調研和考察,學習資環專業和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向、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與辦學經驗,開闊了眼界和辦學思路。經過調研和全系教師充分論證,認為我院資環專業的專業方向應該定位為城鄉規劃與設計,并且對2009版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微調,加大了主干專業課程的設置,并且結合我院實際制定了《實驗教學大綱》和《實踐、實習教學大綱》,把專業逐步建設成為以實踐教學為特色的專業。
2.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
依據資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學生對實踐技能的要求,對實踐教學的組成部分進行了設置,構建了由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社會實踐和綜合實踐等構成的,與理論教學相協調、有明確的教學要求的實踐教學體系(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實踐教學體系的四個組成部分是由簡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既有基礎理論課程的驗證性實驗,又有畢業設計和大學生科技創新的綜合性實踐;既有對主干專業課程的技能訓練,又有相關的創新性實踐;既有校內實踐,又有校外見習基地的實訓;并且通過社團活動、社會調查和參與教師科研項目的專項調查等,讓學生提前參與到生產實踐和科研活動中來,做到實踐教學與科研活動相互促進[4]。
(1)基礎實踐教學體系
基礎實踐教學主要有自然地理學實驗、地質地貌學實驗、遙感實驗、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和測量與地圖學實驗與實習,這些實踐課程主要是以地理科學和“3S”技術為支撐手段,通過該階段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和掌握用現代信息技術解決資源、環境、城鄉規劃等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
(2)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專業實踐教學主要有城市規劃原理實習、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實驗與實習、土地調查評價實驗與實習、CAD制圖實驗、小城鎮規劃實驗與實習等近14門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我們與商洛市城鄉建設規劃局簽訂了合作協議,把該單位確定為資環專業的見習基地,每年帶領學生進行現場觀摩,并聘請該單位建筑設計院的高級工程師給學生授課。此外,我們還組織學生到商州區黑龍口鎮、丹鳳縣等地調研小城鎮土地整治規劃。通過這些實習活動的開展,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豐富了他們的規劃知識,使他們對專業知識的應用領域有了更好的理解,對社會的某些領域有了更深的認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社會實踐教學體系
1.辦學方向模糊不清
近些年,高師院校的連年擴招以及中小學校教師容量的相對有限,給高師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一定的壓力。同時,社會、市場對人才需求的多元性、綜合性以及層次豐富、結構完善的學科體系的發展,使原有相對單一的師范人才培養日顯不足。由于非師范專業和社會經濟結合更緊密,能給學校或學院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為適應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要, 增強學校辦學的實力, 地方高師院校紛紛設置非師范專業,在辦學方向和招生規模上傾向非師范專業人才培養,忽視師范專業人才培養。非師范專業多為新專業,學科建設趕不上其傳統的師范類專業,師資缺乏,大部分非師范專業教師是由師范專業教師轉型而來,大多缺乏應用型、實戰型技能及相應工作經驗,不但影響非師范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師范專業的師資力量,使得師范專業的擇業競爭優勢進一步被弱化。
2.與基礎教育地理課程改革脫節
當前,地方高師地理教育對新課程的理解和認識不夠全面,存在諸多與基礎教育地理課程改革脫節的現象。如多數地方高師地理科學專業重視地理理論科學的研究,忽略實踐教學的培養,課程內容與基礎教育地理課程改革的要求及中學地理教師必備的知識結構不相吻合,多數高師教師從未研究過基礎教育地理課程改革,更未執教過中學地理課程等。另外,多數地方高師院校教師教學技能課程設置比例較少,忽視中學教師應有師范素質的錘煉和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更新,不了解中學地理教學規律,講授課程缺乏相互協調配合,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體系,使得多數地方高師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滯后于基礎教育地理課程改革的需要。
3.課程設置不盡合理
受現行教學計劃及全國高校課程結構的影響,在課程結構中,地方高師院校地理科學專業對地理學綜合性、區域性特征的學習與培養均分散于各門課程中,既沒有明確的目標又沒有較完善的計劃。在課時安排上,一般地方高師院校地理科學專業四年總課時基本控制在2 800課時左右,其中 “兩課”、大學英語、體育、實踐教學和全校統一要求的通識教育課時,各院系不能調整,各類專業課、專業技能課的教學時數僅占總教學時數的60%。專業課教學時數少,課程內容壓縮,不但影響各類實驗課和選修課的開設, 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面、能力和專業思想的培養也受到限制。同時,由于許多地方高師院校對地理科學專業重視不夠,在招生計劃和招生規模方面每年僅招一個標準班或隔年招生,專業選修課程開設過多,難以保證所有專業選修課程的選修學生人數達到院系開設標準,造成專業選修課程的開設類似必修課,最終由院系確定,使專業選修課名存實亡,從而失去其本身的意義。
4.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地理科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科學,其基本思想是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歷來地理學的教學計劃中都要安排一定時間在實驗室進行專業實驗,在野外進行專業實習。但是,由于師資不足,實習與實驗經費短缺,實習基地少、課程多、任務重,許多地方高師院校地理科學專業野外實習或被迫縮短時間,只開展基礎地理野外實習,或被迫取消;由于實驗儀器設備陳舊、缺乏,教學時數偏少,實驗課被迫縮短,多以基礎地理驗證性實驗為主。畢業論文是地方高師院校本科教育一個不可缺少的實踐教學環節,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及從事科研的能力。由于許多地方高師院校資源庫建立不完善,必備的實驗與科研條件缺乏、院系對專業發展不重視等原因,使學生對地理學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極為陌生,給學生撰寫地理科研論文帶來限制,在論文觀點、研究方法、分析手段上缺乏創新性,往往生搬硬套,任務性明顯,使研究成果難以取得創新性的突破。
二、地方高師院校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
的探索
1.明確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人才培養目標
地方高師院校地理科學專業的主要任務是向中學輸送合格的中學地理教師,其培養的師資質量將直接影響地方中學教育的水平。因此,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愛國敬業,掌握地理學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具備現代教育理念與現代教育技術,具有較強的教學、教研與科研能力的合格中學地理教師應為地方高師院校地理科學專業主要的人才培養目標。另外,為適應地方社會經濟對寬(專業)口徑、厚(專業)基礎、適應性強以及有相當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交叉型高素質人才需要的變化,地方高師院校地理科學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上,不應拘泥于為中學培養合格中學地理教師的培養目標,還應根據學生、社會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需要,肩負起培養層次目標和職業目標合格的工作者的重任。這樣的人才培養,既有利于畢業生就業的靈活性,又可以為其繼續碩士研究生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2.密切關注基礎教育地理課程改革
作為輸送中學合格地理教師的母機,地方高師院校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應密切關注基礎教育地理課程改革和新課程實施的變化,在理論上,掌握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加強基礎教育地理課程改革研究;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加大師范類專業課程的比例,尤其是師范類專業技能課程的比例,使師范類專業課程在專業總課程結構中的比例達到25%以上,師范類專業技能課程在師范類專業總課程結構中的比例至少達到50%,突出師范性、教育性、實踐性;在師范類專業技能課程的培訓中,要體現傳統地理教學與現代地
轉貼于
理教學相結合的理念,突出傳統地理教學和現代地理教學的優勢,如三板教學技能、專業教具制作和使用(含電教等)技能、教法與教材分析技能、教案編寫技能、說課技能、組織教學技能、地理課外活動技能、現代地理教學技術技能。此外,還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三字一話、教師口語、教師禮儀、班主任工作及心理健康的培訓,使學生能夠自如地駕馭中學地理課程教學,將所學知識轉化為教育教學工作。
3.科學合理進行課程設置
培養“寬口徑、厚基礎”的人才,需要學生具有比較寬厚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具有這種知識結構的學生走上社會以后,能根據社會的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專業方向。由于大部分學生畢業后以參加實際工作為目標,因此,從“厚基礎、重實用、突特色”的視角出發,地方高師院校地理科學專業課程設置應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環境發展,既重視傳統地理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又加強現代應用技能的培養,以滿足人才培養的適應性與通用性需要。在課程設置及實施中,院系應合力做好如下幾點:①以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并重為理念,加強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專業課程與教師教學類課程、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聯系,調整、重組專業基礎課程,突出地理學綜合性、區域性特征;②保證教師教育專業課程及其技能課程的課時比例,強化師范性、教育性;③加強地理信息系統(gis) 、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以及現代計算機繪圖技術(cad、3dmax、photoshop)等專業應用技術課程的設置,培養專業技能;④克服選修課開設困難,使選修課設置名副其實。通過課程設置的優化組合,構建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結構,為學生進一步深造及社會挑選做好準備。
作為一名黨員,時刻認識到不斷加強政治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結合本職工作,認真學習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在實踐中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嚴于律己,廉潔奉公,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為地震災區捐款捐物,繳納特殊黨費,為災區來的學生排憂解難.
二,工作情況
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不斷開拓進取,使我系的各項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一),理清思路,明確工作重點.
根據學校的有關要求,密切結合我系實際,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明確了我系的工作計劃.計劃重點突出,圍繞教學條件的改善,重點搞好五項建設,即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建設,學科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室與實習基地建設;圍繞迎評工作,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即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畢業論文,考試工作,教風學風工作.
(二),真抓實干,具體落實
1,師資隊伍建設.認真落實引進計劃,引進博士1名,碩士1名.在職教師中,有1名同志碩士研究生畢業學成歸來,有5名同志獲得高校教師碩士學位;有1名同志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有1名同志轉為碩博連讀.
2,專業建設.在堅持穩定發展現有專業基礎上,成立了新上專業調研小組,特別對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土地管理與房地產開發)專業進行了調研,為新上專業打下了良好基礎.按照學校部署,作為我校特色專業的旅游管理專業積極申報了省級特色專業.
3,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旅游管理優勢學科三年建設期滿,順利通過學校評估驗收.組織老師們積極參與上級( )科研項目的申報,共申報國家社科,省軟科學,省教育廳,泰安市科技局,泰安市社科等項目12項,有2項獲得立項.有3項科研成果獲__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組織了地理學一級學科及旅游管理學科碩士點的申報材料.組織旅游管理團隊申報了泰安市委組織部立項的優秀科技創新團隊.
4,課程建設.省級精品課程《中國地理》,通過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申報了國家級精品課;有3門課程申報校級精品課,其中1門榜上有名.
5,實驗室與實習基地建設.加強了地理科學教育實習基地和旅游管理賓館實習基地建設,3個教育實習基地在新泰相繼掛牌,江蘇一家五星級酒店成為我系新的實習基地,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開辟了野外實習基地.實驗室建設上,旅游管理實驗室及天象館等獲準立項.
6,課堂教學.配合學校中青年教學競賽,積極組織教師加強訓練,參與競賽,我系取得了二等獎1名,三等獎2名的較好成績.
7,實踐教學.地理專業完成教育實習與野外實習.旅游專業學生于7月,擬于1月奔赴東莞和杭州,常熟等地進行賓館實習.該專業學生的野外實習得到了切實落實,組織了省內外兩條線路的野外實習.
8,畢業論文.按照教務處的總體要求,對于屆畢業生論文工作的各個環節嚴把質量關,學生畢業論文整體質量比往年明顯提高.屆畢業生論文工作也已進行了具體部署.
9,考試工作.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我校考試工作有關規定,從考試動員到監考,從命題到閱卷各個環節規范程序,切實增強廣大教職員工的責任心,落 實責任追究制.在學校組織的試卷檢查中取得了較好成績.
10,教風學風建設.鼓勵支持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增強責任心,愛崗敬業.通過召開學生座談會,加強學生考勤,強化班主任職能,加強考風考紀,表彰考研同學等措施,進一步加強了學風建設.
自然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環境的組成特征、結構功能和空間分布規律的一門學科,其研究對象包括地質、地貌、水文、植物、土壤等各個地球表層的環境系統。課堂教學過程中傳授的自然地理理論知識都是前人通過大量研究和實踐的原理,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學理論與實際的自然地理現象相結合,并內化為自身的智慧[1]。作為自然地理學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野外實習具有極強的區域性和地方性,應充分結合區域實際,在自然環境中分析客觀世界中的各種自然地理現象,學以致用。
一、本校自然地理野外實習的現狀
廣西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專業通過近5年的教學實踐,目前已經形成野外實習教學體系,建立地質地貌、植物土壤、氣象水文等多個穩定的自然地理學課程野外實習基地,初步形成與理論教學內容密切聯系的、系統的野外實習教學內容。
經過歷屆學生實踐,實習線路選擇已基本成熟,既有部門自然地理學獨立線路,也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實習線路。例如:①灌陽縣野外踏勘地質實習:實測地層剖面,構造現象的觀測和分析,巖石、礦物及化石的觀察辨別。②資源縣八角寨丹霞地貌實習:實認丹霞地貌(峰林、孤峰、峰丘),不同作用下形成的丹霞地貌(流水侵蝕、崩塌、風化)。③漓江―毛洲島―古東瀑布河流地貌實習:觀察河流侵蝕地貌(下蝕、側蝕),堆積地貌(河漫灘、階地、心灘)。④銀子巖―冠巖喀斯特地貌實習:辨認喀斯特地貌發育類型(石芽、石柱、石筍、落水洞、溶洞等)。⑤巖溶地質館―桂林理工礦物標本館地質實習:室內實習,學會辨認巖石、礦物。⑥青獅潭水庫―兩江四湖―水文站水文實習:研究河流、湖泊自然地理特征,河流、湖泊水情、水量變化及水的物理特性和化學成分。⑦會仙濕地水文、植物地理及生態學綜合實習:調查濕地水質、植被和土壤類型及其整體的生態系統。⑧貓兒山綜合自然地理實習:基于地質地貌學包括植被、土壤垂直地帶性觀察,濕地水文植被土壤調查,峽谷河流水文學,山頂氣象站觀測等綜合自然地理實習。⑨黑山植物園―雁山植物園植物地理實習:簡單介紹植物分類,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知識。⑩桂林氣象局氣象學實習:儀器參觀學習,氣象工作介紹,簡單實測氣象數據。
二、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存在的問題
我校在自然地理野外實習中除已經滿足常規教學所應具備的實踐項目外,還充分體現出以地方自然資源為教材的野外實習。我校野外實踐教學模式經過多年實踐,已有獨立的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手冊,師生都較為滿意,學生熱情度較高。同時,自然地理野外實習與校內實驗緊密結合,成為擴展校內實驗教學范圍、提高實驗教學效果的有利補充。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有部門也有綜合,充分體現地理學科特色,培養學生從微觀到宏觀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借鑒與對比已有野外實習模式優缺點的基礎上,開展以發揮學生主動性、自主創新性,并與科研課題相結合的野外實習教學新模式,部分學生將野外實習的研究與畢業論文相結合,提高了自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其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問題可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教學方法有待創新,對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培養不足,實習效果欠佳。實習過程中教師基本仍采取集體教學方式,以講授為主,忽略學生自身發現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缺乏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得不到鍛煉,且解決過程往往獨立進行,缺乏小組討論、合作學習[2]。
二是經費、交通、教師資源、安全、住宿等實習條件有限,實習組織難度大。受限于學校提供的經費及實習時間安排,我校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時間較短,實習地點均為桂林市內,很多實習內容無法得到展開,如火山、海洋地貌、冰川地貌等。實習地點雖都在桂林市內,但大多在偏僻野外,部分地區交通不便,需要長時間步行,實習學生眾多,帶隊教師人數有限,安全問題無法得到充分保證。
三、自然地理野外實習的建議
1.完善實習線路和實習內容
最新高校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辦法強調應以學生為本,因此實習內容、實習線路的選擇更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做法如下:①由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自擬實習路線,確定實習內容,提出需解決問題;②教師評議并對實習內容、路線、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必要修正;③學生實地觀測尋找證據,發現新問題,探究新知識;④現場討論,教師輔助;⑤教師補充典型自然地理現象的剖析與闡釋;⑥歸納總結,撰寫報告,學生全程參與,教師分步指導。
2.構建野外實習教學新模式
野外實習教學不應該只是簡單的觀察、記憶,應轉變實習教學主體,立足于培養學生分析、研究并得出結論的過程,該過程即是一般科學研究的過程,將自然地理野外實習與學生的課題研究、畢業論文充分結合[3]。最終在實習匯報時能有一定的研究主題,考核方式也采取論文答辯式,使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為今后的實際工作做好準備。同時,該新模式應充分結合當地自然資源,分析其特點,挖掘野外實習素材,利用地方自然資源開展實習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分析該地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能力。
3.加強實習教師隊伍建設
開展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教學新模式的前提是努力提高專業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能力、素質。當前高校擴招,學生人數眾多,教師人數已滿足不了野外實習的需求,這就要求當前從事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教學的教師不僅有較為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一定的創新思維,也要有豐富的野外實習經驗。同時,還應適當增加指導教師數量,以保障學生野外實習安全。
4.充分運用新技術手段
當前傳統的自然地理實習手段仍以野外觀察、調查、測量與取樣分析等為主,觀測范圍有限。如果想要宏觀分析調查大面積地區,需要結合RS、GPS、GIS等技術。通過對主要地表參量的反演(植被指數、植被覆蓋率、葉面積指數、地表反照率、地表溫度等),可以對地理環境各參數的變化作出較為準確的分析[4]。在GIS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自然地理野外實習的平臺系統已經成為自然地理綜合實習未來發展的方向。教師遠程操控,并對學生實習進行準確記錄,學生在網上進行模擬實習,及時與教師進行交流。
自然地理野外實習作為地理科學專業重要的一門實踐課程,其改革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應完善實習路線、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構建實習教學新模式、充分結合地方自然資源、采用新技術手段、不斷豐富實習內容。同時,在自然地理實習過程中,應注重創新能力的鍛煉、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實習這項集體活動中學會與人共處,相互合作,磨練意志,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朱高龍,.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31-134.
[2]衣華鵬,張鵬宴.自然地理實習基地建設與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135-138.
中圖分類號:K901;G642 文獻標識碼:A
本科生綜合導師制是指在師生雙向選擇的前提下,由專業造詣深厚、品德兼優的老師擔任本科生的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品德、生活及心理等進行個別指導的教學制度。湖北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正在試點本科生綜合導師制,這對地理學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都提出新的要求。強化基于綜合導師制的教師因材施教,滿足學生個體發展需要是深化地理學特色綜合導師制實踐、培養創新人才的長效機制。
1本科生綜合導師制定位
本科生綜合導師制是以高等學校學生學年論文、階段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一體化指導為主線,兼顧學生的思想品德、就業咨詢、選課指導等內容,對學生的學習、科研、思想、就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指導的教學管理制度與方法。相對于傳統的輔導員、班主任制度及研究生導師制而言,本科生綜合導師制強調個別指導和協同培養的人才培養機制,特色鮮明。本科生綜合導師制不僅“導學”還要“導向”,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教書育人的辦學宗旨。
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結合地理學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實施本科生綜合導師制,重點在于對本科生的“綜合”指導和創新思維培養。同時,有效對接學工輔導員、班主任的相關工作,使三者之間各有重點。
2本科生綜合導師制主體特征分析
2.1學生主體特征
學生個體化思維方式、愛好、性格、態度、責任心等的差異決定需要對學生進行差別化指導,這就要求導師能夠因材施教。以湖北大學2013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生為例,在統一的專業課程體系下,不同學生個體的偏好存在較大差異。有些學生從專業知識入手逐漸對科研產生濃厚興趣、有些學生以專業課程為基礎參加相關的學科競賽(如挑戰杯、創新創業計劃等)、有些學生在本專業體系的基礎上開展交叉學科的學習。學生們體現出來的各類需求不僅僅是基于興趣和愛好的,還需要導師從專業思維、學術思想方面進行引導。
2.2導師主體特征
導師對學生的指導在內容上應該定位在學年論文、綜合實習、學位論文、課程設計(作業)等四個方面。導師的職責范圍不能“攤大餅”似的擴展,要對接各自專業特長和教學風格。同時,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實際情況,適度指導,過高要求和過低要求都不利于學生成長。
3基于綜合導師制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3.1團隊組織模式
導師個體的思維往往存在局限性,團隊的作用是明顯優于個體。因此,要充分利用已經形成的科研團隊和教學團隊,定期召開團隊會議,增加討論并制定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目前具有人文地理學、植物地理學、環境生態學等多支教學和科研團隊,團隊間形成互補、團隊內形成合力。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的綜合影響力能有效推動導師和學生的交流互動,各個團隊通過項目成果交流和討論讓導師們能夠了解其他導師的研究方向,拓寬知識面、提高學術水平。當然團隊組織的更大作用是能讓優秀的同學盡快融入團隊,快速認識自己,并根據自我偏好參與科學研究和專業課學習。激烈的討論和頻繁的交流一定會碰撞出新觀點、新思想,這些不循規蹈矩的結論會讓學生們產生新的認識、摒棄舊的觀點,是他們形成創新思維的重要源泉。
3.2產學研結合模式
構建綜合導師制背景下產學研結合模式,協同科研、教學和生產在功能與資源上的優勢,將創新思維上、中、下對接耦合,既能將技術創新應用于產業發展,也能讓學生較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基于綜合導師制的產學研結合模式的核心支點在于創新,生產、教學和研究都離不開創新,教學中注重對新方法、新成果的推介,科研中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生產中注重創新技術的應用。強化導師在產學研結合中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是“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的體現,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
4本科生綜合導師制實施應關注的問題
綜合導師制應該是雙向選擇的,學生可以根據偏好選擇導師,導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學生。遴選之前進行宣傳引導,保證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導師,雙向選擇之后導師要盡快融入角色。班主任、輔導員和綜合導師之間的相互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培養質量,因此合理權衡三者之間關系尤為重要。形成三者之間聯動機制能夠有效增進師生感情,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團隊。
綜合導師制的核心目標之一在于培養創新(拔尖)人才,通過導師團隊的引導,逐步讓學生形成創新的思維方式,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因此,如何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仍是未來一段時期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養亟需破解的難題。
L芑鶼钅浚汗易勻豢蒲Щ鶼钅浚?1501593)。
參考文獻
一、基本情況概述
北京林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局共建的“211工程”國家重點大學。該校園林學院是我國建立早、規模大、師資力量強的園林教育基地。園林學院旅游管理系的前身為創始于1994年的森林旅游專業,1999年教育部學科專業調整為旅游管理專業,2002年獲得旅游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成為首批獲得旅游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截至2010年,為國家培養旅游管理本科畢業生600名、碩士40余名,并對全國各地高校和景區的進修教師、管理技術人員進行了專業培訓。圍繞人才培養建議重組旅游師資團隊,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與機構設置框架的束縛,整合院內或校內乃至校外各種旅游教育和人才資源優勢,構建面向旅游景區的“六項全能”(滿足食、宿、行、游、購、娛需求)分類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北林大旅游管理專門人才培養特色,提升北林大旅游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檔次。在培養人才的環節上樹立“以教學為基礎,以技能培訓為推動環節,以科研為發展導向”的大旅游教育觀,按照“產— 學—研”一體化的思路,構建教學—實訓—科研一體化的開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養新模式;實行旅游景區與院校結合的管理運作模式,配合旅游景區的運營,成立相應的培訓機構,為旅游人才培養鋪路架橋,保證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達到理論功底深厚、實踐技能熟練的標準;在辦學方式上以合作辦學、聯合培養、教師互訪、學術交流等形式,積極開展和加強國內外橫向聯系,實現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質量向國內高水平看齊、與國際接軌。依托所在的園林學院,面向旅游規劃、旅游景區的管理與建設,培植專業特色。應特別關注生態旅游景區的規劃、管理與建設,如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農村生態景觀、濕地公園、地質公園、郊野公園、世界自然遺產等。
二、團隊建設任務
1、完善教學團隊的梯隊建設
完善教學團隊的梯隊建設,形成教授、副教授和講師的組合模式,重點在學科創新與發展方面下功夫,在整體上提升旅游管理學科的學術統一性,加速本學科的跨越式發展。
2、平衡教學團隊的專業結構
現有教師的專業背景集中在風景園林學、地理學、林學、外國語等方面,這與旅游管理學科的跨學科特點還有一定差距,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科體系的完善與發展,影響教學計劃的有效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力度與廣度。旅游管理學科具有跨學科的特點,其研究多基于地理學、文化學、經濟學、心理學、管理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倫理學、人類學、美學、風景園林學和林學等多學科。在不斷完善學科專業結構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該學科的優勢力量,打造北京林業大學旅游管理學科特色。
3、構建教學團隊的教學與科研平臺
目前學科沒有教學科研載體,學科團隊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之外,鮮有機會參加專業相關課題以及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進一步造成社會影響力與學科知名度與國內同學科相較差距逐漸擴大,使得學科在專業前沿探求等方面機會少、后勁不足,從以往研究生畢業論文可以明顯發現,目前學科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體驗、旅游影響、統計方法等方面,盡管這些研究對于夯實學科發展基礎具有重要作用,但卻較少涉及學科核心的旅游管理技術與方法、旅游規劃技術、生態旅游核心技術等的相關應用性的研究,這與目前碩士研究生培養注重應用研究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由于沒有教學科研載體作為學科團隊交流的平臺,學科師資之間學術交流較少,出現研究方向與課題的重疊,無法更好地發揮學科交叉互初具優勢,研究生導師指導研究生論文課題方向較為集中,也無法體現目前學科所具有的生態旅游、旅游地管理、旅游規劃和旅游文化四個研究方向。
三、團隊建設途徑
1、研究與建設
(1)團隊特色
①旅游管理學科團隊由從事旅游專業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10名教師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5人;擁有博士學位者6人,另有3人博士在讀。此外,多為教師具有在美國、日本、英國、芬蘭等國的海外留學和訪學經歷,為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②團隊教育背景多元,由園林、林學、地理、管理等組成,學術結構交叉性好、互補性強,學科發展比較平衡。
③團隊以青年教師為主體,思想活躍、樂于進取,有較強的團隊凝聚力,勇于探索多樣化教學方法和前沿化的科研思路。
④注重與教學、科研與實踐緊密結合,團隊教師在旅游規劃、生態旅游等方面均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認可。
⑤團隊重視學科交流與對外拓展,與學界與業界均建立了廣泛的交流機制,這些交流與合作為學科發展了拓展視野、加速了學科總體水平提升。
(2)專業特色
北京林業大學的旅游管理專業是在園林學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學科,旅游管理教學團隊吸收了我校園林教育的經驗、融合了旅游學科的特點,形成了以園林學為背景,融生態旅游、旅游規劃設計、景區管理、旅行社、會展企業等方向于一體的特點鮮明的旅游管理專業特色。
(3)課程特色
①課程門數多,課程體系完備。目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和專業選修模塊三種類型,專業基礎模塊包括旅游學概論、旅游地理學、旅游資源學、旅游經濟學、旅游環境解說、旅游調查方法、節事及活動策劃、旅游英語、旅游綜合實習等,專業核心模塊包括旅游規劃、旅游文化、旅游景區管理學、旅游市場營銷學、會展旅游策劃與管理等,專業選修模塊包括生態旅游導論、旅游地學基礎、旅游心理學、旅游目的地管理、世界旅游地理、旅游英語口語、世界遺產概論、旅游社會學等,形成了“金字塔結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體現“寬口徑、厚基礎、重特色”的培養目標。
②內容更新快,實踐應用性強。旅游業的高速發展,對旅游管理教學內容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為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表達與溝通能力、實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協作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多,與產業活動結合緊密,教學內容緊密與行業特點相適應。
2、配套建設
圍繞項目目標開展的教學條件建設、隊伍建設(包括對教學和管理人員的培訓),以及配套教學管理措施落實和制度建設等,簡要論述所在單位為保證項目研究的順利進行而采取的各項措施。
(1)創新性教學改革措施
①在對目前旅游行業發展和旅游教育對策研究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需要,重新制定了人才培養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分布開展課程體系的改革和建設;
②根據不同課程的內容特點,靈活多樣地組織教學,鼓勵雙語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新教學方法的嘗試與探索。
③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通過社會實踐、第二課堂和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等形式,推行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努力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2)實驗教學或實踐性教學
①旅游管理專業實驗、實習課程數量較多,主干專業課程基本上都有與理論教學相配套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實踐環節的加強,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
②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設計)一般都給工作實習或指導教師的科研和設計實題進行,科研與實踐選題比例大于80%,學生的畢業論文與設計均有較強的實際應用價值。
(3)教學資源建設
根據新人才培養模式重實際工作能力和技能培養的特點,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重點強化實踐基地建設,學科與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多家旅行社、飯店、會展公司建立了廣泛的業務聯系,為學生廣泛開展科學研究和實踐性課程奠定了基礎。
(4)網絡教學
網絡教學建設主要是積極參加學校的網絡教學建設體系,部分課程已進入教學平臺,具有全套教學文件和教學課件,為學生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對照項目任務書中關于在項目執行期間的改革活動規劃,深入總結自項目生效以來圍繞項目目標開展的各項研究與改革,如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以及各類教學研究的初步成果等。重點論述項目研究的整體思想、調研結果、推進情況和初步實施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4-0154-03
地理學經過長時間的學科建設和學科發展,教學課程體系早已相當成熟。隨著全球性的資源環境問題、生態退化問題、城市化問題等的出現,傳統的地理學已不適應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發展。國家教育部于1999年對高等院校的專業設置進行了調整,地理學由原來以學科分化為特征的自然地理專業和人文地理專業,調整為以學科層次為基礎、學科綜合為特征的地理科學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和地理信息系統三大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設置順應了時展的要求,理論上可解決我國現階段城鄉發展過程中的資源配置和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
一、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發展介紹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作為地理學的二級學科,其目的在于培養具有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能力的綜合性人才。該專業設立的時間短,但開設的院校數量相當多。據統計,自從1999年設立該專業開始至2006年底,開設該專業的學校已達125所。且開設的院校類型多樣化,既有綜合性大學、師范類院校、工程類院校,也有農林類院校和建筑類院校。該專業主要是面向如何正確處理、協調資源、環境以及城鄉規劃三者間的關系。已有的高校多建立在自然地理類、人文地理類、資源環境類、城市規劃類、管理類等已有學科的平臺上,并密切結合了地理科學、環境科學、城市規劃與管理科學的核心內容,涵蓋知識面很廣。該專業的主要應用方向有:土地利用與規劃管理、城市與區域規劃、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及應用等。涉及的應用面相當廣,且對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包括面向管理層的應用——研究區域人口、資源、經濟和環境等的協調發展;面向操作層的應用——工程化的趨勢。近年來,隨著城鄉規劃體系層次的發展需求不斷深化,相關學科知識交叉性的日趨增強,資環專業相關學科的研究領域也不斷拓廣、拓深,可研究范圍逐漸擴大、研究層面日益拓寬,具有特色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逐漸顯示出其發展生命力。
二、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受人才市場需求的影響,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發展速度迅猛,設置該專業的高校數量在1999年僅有32所,2002年達到55所,2006年則增至125所。在該專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多年的辦學實踐經驗和日趨嚴峻的學生就業壓力說明,資環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正受到多方面的挑戰。尤其是逐漸增加的就業難度和近似飽和的人才需求市場對該專業造成了相當大的沖擊。該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凸顯:
1.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厚基礎、寬口徑。開設該專業的院校類型多樣,如綜合性院校、理工院校、農林院校、地礦院校。學校所依托的基礎平臺多元化,為了體現、突出學校特色,不少高校都基于優勢學科和平臺開設了一些方向模塊課程,致使過早地脫離了地理科學這一專業的“母體”。但受傳統的、經典的地理學專業課程體系的影響,多數院校在設立之初并無明顯特色。
2.資環專業開設時間較短,各高校專業人才不足,師資短缺現象較普遍。開設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雜亂無章,專業培養方向不夠明確,課程教學體系結構不盡合理,實踐性教學環節相對薄弱。課程體系構建較盲目和隨意,大多院校基本上采用類似的專業培養定位、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設置,將地理科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作為專業主干課程,片面的追求專業主干課程的細而全。有些高校的特色方向與依托的平臺近似,并沒有形成分流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機制。實踐性課程設置也大都依賴原有專業條件,缺乏實踐創新體系。
3.現行課程體系培養的畢業生就業去向不明確,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從專業的培養目標上看,資環專業的寬口徑,可使該專業的畢業生能在城市建設、國土資源、環境保護以及相關教學研究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就業。但由于該專業與其他專業有較大的專業課程重疊,致使該專業的畢業生與城市規劃等老牌專業的畢業生相比,專業基礎和實踐能力較為薄弱,競爭力不強。雖然不少學校設置了幾個特色專業方向,力圖將學生送往對口的部門工作,但效果不明顯,結果不盡如意,導致學生就業并沒有固定的行業領域。此外,隨著該專業就業對口單位對用人的學歷門檻、綜合素質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這更使得資環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問題愈加突顯。
據調查,全國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多樣化,去除考上研究生要繼續深造的人數占較高比重外,其余的就業類型比例分布較均勻,分布在各類機關、企事業、科研設計單位、工程單位及部隊等,畢業生就業方向呈現出“滿天星”式的局面[3]。
三、當前地理學新技術介紹
近年來,地理學受到大量新技術的沖擊,并逐漸與之相滲透、融合,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專業方向[4]。新技術主要有:①地理信息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以空間數據庫為平臺,可對地理空間數據進行實時采集、數據更新、數據處理、空間分析及為各種與空間位置有關的實際應用提供咨詢和輔助決策,是空間信息技術的主要部分。它以空間分析和地學應用模型為支撐,實現各種信息的模擬與綜合分析。GIS使得地理學家更加便利的分析、挖掘已擁有的地理資源和信息,為進一步的地理研究應用提供強有力的輔助決策支持。②遙感。遙感技術是指在遠距離不接觸目標物體前提下,可根據接收到的物體所反射、發射的電磁波來判定、測量并分析探測目標物體的性質。從資源信息獲取、傳輸、處理,到實驗室分析,遙感都為地理學家提供了主要的數據信息來源。隨著遙感向“三高”(高空間分辨率、高時間分辨率、高輻射分辨率)的發展,大量復雜的地理問題都可直接或者間接地借助于遙感得以解決。③測量與地圖學。測量和地圖學提高了地理工作者對地理數據的獲取、分析和結果輸出等工作的效率,并對地理空間數據的深入分析和對數字制圖的標準化、規范化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④時間分析和空間分析。通過對長期積累的地理資料進行時間序列的分析,可以獲得具有規律性的地理知識。空間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統的核心功能,是GIS區別于其他類型系統的一個主要標志,可為地理知識的空間表達提供重要的依據。⑤計量地理學。該學科運用多種數學統計的方法,從更高層次上來分析、理解、解釋地理現象,側重于用多種經典數學模型來對地理學進行定量表達。
四、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與優化
當前,關于資環專業課程體系設置與優化的研究并不多。要對資環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必須認真分析社會人才需求、客觀分析專業定位,要突出專業方向,體現學科特色。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適應面廣”的原則培養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專門人才,結合現在通用的“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結構,在上述地理學科新技術支撐下,采取了相關優化措施。
1.調整課程結構。開設了該專業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選修課數量偏少、范圍偏窄,在教學計劃中占分值比重偏小的現狀。應考慮適當壓縮專業必修課的比重,加強專業選修課的比重,提高選修課在教學計劃中所占的比重。經綜合考慮,各類課程的學分結構可調整為:必修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占60%~65%,選修課占35%~40%。選修課在專業培養中地位十分重要。
2.基礎課模塊。基礎層次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對專業有明了、宏觀的認識。基礎課程可為其他課程的開設提供鋪墊,基礎課程的開設對專業的建設方向意義重大。基礎課主要有自然地理學、地圖學、管理科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地球信息科學、測量學等。
3.專業必修課模塊。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綜合性很強,其主干學科為地理學、環境科學、地球信息科學。為了明確專業定位,反映學科特點,突出專業特色,專業必修課模塊應包含自然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方法、遙感技術與應用、地圖學、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區域分析與規劃、生態學、管理學、GPS原理與應用、計量地理學等課程。突出地理科學和生態科學及相關科學的地位,培養學生基于人地關系和區域規劃視角下對資源、環境等全面觀察、深刻思考的能力。在信息技術時代,更應充分利用信息科學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全球定位系統等“3S”技術,培養綜合能力型人才,以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
4.專業選修課模塊。高校可根據已有的基礎條件、學生對課程的多種客觀需求以及社會對畢業生不斷變化的需求狀況,靈活開設“課程超市”,讓學生有更多的課程選擇范圍。課程應多樣化,明確方向性和靈活性,以拓寬學生的選擇空間,讓學生進行“自助式”的課程消費。
5.教學實踐環節。教學實踐環節是專業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實踐環節主要包括分散性實習、集中性實習、教學實習、野外實習、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其中社會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均在企事業和政府部門中進行。學生通過在不同階段的實習,將城鄉規劃與管理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提高其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各項實習環節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分析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等。還可以酌情對興趣濃厚、獨立能力較強的學生增設具有高難度訓練和科研雙重性質的第二課堂,經過多層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訓練,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增長見識,拓展視野。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在專業培養、課程設置、技能培養等環節都大量的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測量與地圖學、計量地理學等地理學新技術的支撐。以社會市場對人才需求為導向,按照現代社會綜合素質人才質量觀,以“3S”技術應用和物質層面上的城鄉規劃管理為重點,將多專業學科交叉滲透、互相支撐、協調發展。為了培養既擁有扎實的地理學專業思想內核,又能掌握城鄉規劃管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應用能力的綜合素質較高的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在專業課程設置時,可以基于突出地理學科新技術,優化課程設置,建立多學科融合、分層次、多模塊的教學體系,探索人才培養與生產實踐、工程項目相結合的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吳云清,張莉.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創新立體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鄉村研究很多學科都能夠找到切入點, 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對其研究較早。鄉村社會學研究側重鄉村社會變遷, 鄉村地理學則側重于從地域分布、空間的觀點分析鄉村的各種問題[1]。隨著鄉村的演進及學科的發展, 二學科研究內容交叉重疊的現象比較明顯。鄉村社會地理即是針對鄉村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現象, 從地理學視角進行分析: 時間上以鄉村社會變遷為主線, 空間上探討社會現象對鄉村各主體空間分布及分異規律的影響。
1 研究進程
1.1 鄉村社會地理研究溯源
1.1.1研究時序分析
鄉村地理學發展較早, 二戰前, 其研究內容主要是農村聚落的歷史分析( 包括農村聚落的起源、結構與類型) 、土地利用問題, 同時有一些對于鄉村社會現象的研究, 如德國學者如魏伯、奧特倫巴描述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形態、鄉村道路網、農舍、村落等農業活動所引起和制約的文化景觀或鄉村景觀, 但總體上研究較少[2]。
二戰后到1970 年, 各國( 不僅是歐洲國家) 的城市重建以及經濟發展引發的城市化浪潮, 畢業論文推動了城市地理學研究的高漲, 而忽視了鄉村的研究[1], 另一方面, 這一階段由于把對鄉村區域的研究簡化為對農業問題的研究, 世界各國普通存在農業地理興盛而鄉村地理極度薄弱的現象[3], 這一階段是鄉村地理學的衰退期[1], 而鄉村社會地理因而沒有發展起來, 但社會學對鄉村社會現象的研究較多, 地理學也存在一定研究。
1970-1990 的二十年間, 環境壓力及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導致對鄉村可持續發展研究, 鄉村地理學出現“再生( rebirth)”現象[1], 這一期間對鄉村社會的研究一直成為國外鄉村地理學的一個熱點, 推動了鄉村社會地理的發展, 但不同國家研究內容存在一定差異[2]。表現在研究者的重視, 組織了許多學術活動, 并提出了一些發展理論。如美國經濟史學家Johnson 在1970 年代初所提出鄉村增長中心發展理論; 弗里德曼( 1975,1979) 等人提出了鄉村社區發展理論等[4]。隨著研究的深入, 相關研究范圍逐步擴大到包括鄉村發展的許多方面, 主要有鄉村社區、鄉村人口結構、遷移和就業, 居住問題、鄉村城市化、城鄉相互作用以及鄉村規劃等。一些研究中尋求地理學者和社會學者共同研究的關鍵主題。1980 年代許多學者還進行了鄉村地區發展政策效果評價的研究。對鄉村社會現象的研究具體如下: Ambrose 認為鄉村仍然是明顯的等級社會, 包含至少五個明顯區別的階層; Newby( 1979) 認為鄉村居民被多種因素所束縛( 如貧困) , 因而形成社區以尋求互惠[5]; Bunced 研究在這一過程中鄉村居住模式演化; Gilg 研究了鄉村區域人口和雇用問題; Roger 對于鄉村住房問題有一定研究; Lewis 運用新的方法對鄉村社區進行了研究; Tanner對鄉村區域娛樂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Robins 總結了鄉村規劃和環境保護的不同方面[6]。
1.1.2研究對象分析
從研究對象角度分析, 1990 年代以前的鄉村社會地理研究基本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研究客體主要為物質實體, 并由1950、60 年代增加的量化和科學化所加強, 這反映了環境決定論持續的影響; 伴隨人口的減少和逆城市化, 在一系列鄉村研究中出現對人口學特征的研究, 如列舉人口數量、分布和密度; 對社會公正的研究, 如Harvey 提出地理學要與社會公正相連接; 對家庭和社區的研究, 許多地理學者在研究中尋求與人類學和社會學的關聯, 認為這類研究至少也是社會地理學的一個方面[7]。
1.2 新的研究進展
1990 年代以來, 國外社會地理學主要研究如下方面: 圍繞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來確定研究出發點; 從社會問題的空間表述、空間因素、空間過程和區域特征來確定研究角度; 針對社會問題中受害一方來確定側重面; 重視城市社會在西方社會中的主導地位來確定重點區域[8]。此時的鄉村地理學出現兩個明顯轉向, 其一是社會文化轉向。與二十世紀人文地理學第三次轉型趨于一致[9], 鄉村地理學研究也開始由側重空間分析向社會文化轉型, 特別是近年來特別明顯, 使得社會文化成為地理學“社會論”的核心理念, 并構建了明晰的新的研究內容[10]。許多學者將社會和文化研究的理論用于鄉村社會地理研究。Pratt 指出了鄉村和文化地理學融合的形勢; Seymour 在鄉村地理學理論發展討論會中, 也提到放松文化和鄉村地理學的明確的邊界; Halfacree 把鄉村作為“非物質的感知構建”來研究。這些研究顯示鄉村社會地理超越了自身和文化地理學的界限。其二是鄉村地理研究的后現代轉向。1990 年代早中期, 很多學者開始認為對鄉村的研究已經、或將要、或必須向后現代轉型。人們開始著眼于從更加人文化的角度研究鄉村的優勢、局限和問題, 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①陸續有一系列的對鄉村“被忽視方面”的研究; ②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對性別關系角色進行了重新認識。Murdoch 和Pratt 在其研究中, 對鄉村的現代主義進行了分類: 作為時間概念的現代主義; 抽象理論的現代主義; 結構分類的現代主義( 特別指鄉村和城市間的劃分) ( 表1) [7]。此時許多鄉村地理學的研究, 已超越了早期有限的地理思想的界限, 開始了明顯充滿政治色彩的研究。Philo 認為關注不公正、開發以及鄉村居民生活的改善推動了此種研究, 并認為此時的鄉村具有多元的文化結構和意義; Phillip 認為此時在鄉村社會地理研究中, 已將政治的、物質的和非物質的因素聯系在一起[7](
具體來說, 除繼續關注早期鄉村現象外, 鄉村社會地理順應上述趨勢, 其研究也出現了許多新的主題。Michael Roche在2001 年對鄉村地理學研究進行總結后, 指出現在缺少對鄉村可持續性的研究, 并針對廣泛的爭論, 對后生產主義者的鄉村空間進行了再思考[11]; 之后他又基于對鄉村地理學2002 年出版的期刊總覽, 認為許多傳統的研究沒有減少, 只是近年有些轉變, 研究并指出三個共生的鄉村發展模式: 農業—工業化、后生產主義和鄉村可持續發展[12]; 基于人們對鄉村過于理想化的印象, Cater 和Valentine 等人對于鄉村剝奪( exploitation)進行過相關論述[5,13]。
另一方面, 近年來人們開始關注網絡與信息對鄉村的社會影響。Grimes 研究了信息社會中鄉村地區的發展前景, 他認為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及大量信息的掌握, 縮減了鄉村與市場的距離, 并提高了鄉村地區的對外學習的能力與機會, 但遠距離的工作( teleworking) 即使被夸大為鄉村地區最美好的前景, 將來也只會給城市和市郊而不是偏遠的鄉村, 帶來絕對的發展優勢[14], 此外他還對信息技術對鄉村發展的利弊及鄉村網絡社會的增加狀況進行了探討[15]。
1.3 發展的路徑
縱觀鄉村社會研究的整個歷程, 不難看出鄉村社會地理發展而來的兩條路徑。首先, 鄉村地理學研究向社會轉向。地理類的文獻中, 關于鄉村社會的探討和研究十分豐富, 并且包含鄉村社區、鄉村景觀、城鄉關系、鄉村旅游、各種鄉村沖突和問題及政策制度等諸多方面[5,13]。其次, 社會學者開始關注涉及鄉村空間的問題。早期鄉村社會學者研究中就部分涉及到地理學的內容, 近年來出于研究及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逐漸將空間現象納入研究范圍, 相關學術論文明顯增多。Lobao 和Saenz 指出“: 在鄉村社會學科中忽視空間的分析, 地理空間在組織階級關系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6]; Friedland 對于鄉村研究雖然從鄉村的社會學表象寫起, 但對農業和田園風光的問題分析, 卻有著強烈的地理氣息[17]。
2 當前主要研究內容
一、改革的必要性
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已進入創新創業的轉型階段,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是當務之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頒布《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要求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技術大學。在此背景之下,地理科學專業也面臨著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艱巨任務。實踐教學體系是地理學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教學環節,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地理科學教學實踐體系的現狀
在專業實驗室建設方面,該專業現擁有省級實驗教學中心1個,擁有環境監測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等8個專業實驗室;建有登封嵩山、江蘇南京、連云港、山東日照等多個野外實習基地;與商丘市氣象臺、商丘市污水處理廠等相關部門達成業務共建單位。在服務社會方面,學生每年都有計劃地開展專業實習實踐活動,如開展商丘市劉口黃河故道實地調查、碧水藍天小組三下鄉活動、水木清華社會實踐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豫東土地利用及覆被變化等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很好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綜上,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對歷屆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學院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應用型課程設置偏少,野外實習考核方式單一,針對地方需要的地理特色課程缺乏等。
三、地理科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探索
1.實踐教學改革目標
以地理學和地理教育現代化為目標,淡化演示性、驗證性實驗,突出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通過建立學生到企業、農村、社會等基地開展實踐實習的有效機制,構建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實驗教學―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為主線,以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科技創新、社會實踐和學科競賽為輔助的實踐教學體系,實現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節約和最高效率的利用。
2.實踐教學改革方案
(1)加強實踐教學,分流培養。實踐課程體系的改革是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核心工作,直接影響培養目標的實現。學院本著“夯實基礎、拓寬口徑、強化能力、注重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充分利用企業、地方、社會等開設第二課堂,通過“校―地”“校―企”聯合辦學的方式,實施學程分段、學業分流,構建“師資型”“學術型”的人才分類培養模式,培養一批能適應中原經濟區社會發展需求的專門人才。
(2)整合實驗室資源,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以省級“環境與規劃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為核心,整合實驗室資源,增設基礎性實驗課、專業性實驗課、綜合性實驗課及設計性實驗課,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以“專業共享實驗室”的理念統籌建設實驗室體系,如將城鄉規劃、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等設立為專業共享實驗室,并分步驟對以上實驗室進行集中投入和建設,實現院內甚至校內實踐教學資源的共享。
(3)強化野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地理科學專業教育一直具有開展野外實習的良好傳統,地質學、地貌學、植物地理學等自然地理學科的野外實習教育,要求學生多接觸自然與社會,全方位鍛煉自身的能力。
(4)探索“產―學―研”培養方式,服務于地方經濟。建立學生到企業、農村等實踐基地開展社會學習的有效機制,探索“產―學―研”辦學的新方式。依托本專業點建立的省級“環境與規劃實驗教學中心”,以及校級“數字城市”“北斗測繪公司”等科技創新平臺,瞄準豫東區域的環境演變、自然災害與風險評估、經濟開發與規劃、旅游資源開發與管理、城市發展與規劃等社會熱點,凸顯商丘師范地理科學專業服務社會的地域特色。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3-04-158-02
土壤地理學是土壤學與地理學、環境科學、地球化學、生態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學科,屬于高等師范院校自然地理與環境專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與高等農業院校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必修的主干課程之一。該課程學習的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土壤圈圈層特點及其在陸地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土壤的基本特征、形成演化及土壤剖面形態特征以及土壤野外描述,不同空間的土壤分布規律,土壤景觀的認識以及土壤系統分類等基本知識[2]。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認識土壤資源、土壤資源的變化以及人類影響下土壤資源的演化趨勢進行預測。
對于師范院校來說,土壤地理學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來學習,包括理論與實驗實習兩大部分。理論部分包括土壤學基本概念的學習,如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質、土壤的形成、分類體系等,接著是土壤的地理分布規律的學習。在試驗實習部分主要涉及到土壤的李歡分析手段與方法以及土壤野外調查與制圖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總的來說土壤地理學教學、實驗、實習是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也是學生畢業后能夠勝任中學地理教學以及組織學生進行第二興趣小組,開展課外活動的能力。土壤地理學的實驗、實習也為日后學生從事研究生工作、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傳統教學模式與當今社會需求不相適應[3] 傳統的土壤地理學教學內容陳舊,應與當前社會需求相適應。隨著科研的不斷提升,土壤方面的熱點問題不斷涌現,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問題、最新的研究方法應及時補充到大學教材中去。這樣才會達到科研促進教學的目的。如土壤碳庫變化、古土壤解譯古氣候、土壤中碳氮元素循環等。
1.2 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中,多是采用老師教授,學生聽的方式[4]。尤其是在大學授課當中,兩節課的大課所涵蓋的內容多、知識量大,學生很難對課中所講解的內容全盤理解和接受。并且在講授過程中,土壤地理學的一些理論,如土壤發生學原理、土壤分類體系等,比較枯燥、乏味,很多學生對于空洞乏味的講授毫不感興趣,缺乏興趣,以致學生不愛聽課,或是聽課當中開小差,玩手機現象較多。針對這一現象,土壤地理學在授課過程中應多增加實習授課,在實習過程中講授理論。如土壤剖面的觀察,讓學生親自參加土壤剖面的挖掘過程,并且講授挖掘剖面所要注意的事項,如挖掘剖面方向的選擇,要大致計算好太陽角度的變化,計算好剖面挖掘的時間,這樣才會使得剖面挖掘完給土壤剖面照相才不會有陰影。讓學生在參與土壤剖面挖掘的過程中,隨著挖掘的難易程度就能感受到土壤的硬度,對剖面挖掘好后土壤層次的劃分打下了基礎。若只是在課堂中采用土壤剖面照片進行講授,學生很能理解土壤的結構、顏色、質地等,在野外實習中,通過學生自己親自挖取土壤剖面,在剖面中講授土壤相關的物理性質,學生會理解的更加透徹,從而增加了學生的興趣,為以后從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 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實驗儀器缺乏 目前各師范院校地理科學專業開設的實驗課程主要包括3個項目。分別是物理性質的測定,如容重、水分、土壤顆粒組成的測定以及土壤pH的測定。而關于土壤地理學中的實驗例如土壤氮、磷、鉀、有機質等傳統實驗都沒有開設。而大多數師范院校在開設地理科學專業的同時,配備的實驗課非常少,遠遠不能滿足土壤地理學實驗的需求。因此,師范院校應該在土壤地理學儀器購置時,應投入一定的資金力度,比如建立一個土壤地理學實驗室,不僅可以滿足傳統教學的需求,對于學生日后做畢業論文,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實驗平臺。
2.2 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
2.2.1教學模式 目前大多數院校開設的土壤地理學實驗多是驗證性的實驗,學生只要按照實驗方法、步驟去做,都可以完成,教師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缺乏自己思考的空間,缺乏對學生創新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5]。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學生被動的記憶、被動的接受知識,增加了學生的記憶負擔。因此,應該除了傳統土壤地理學實驗項目的開設以外,還應增加探究性實驗,例如不同立地條件下土壤養分狀況對比研究、不同區域土壤結構分析等,使得學生在掌握實驗分析的同時,去設計整個實驗的設計過程,初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
2.2.2 實驗的前期準備 前期的實驗器材以及實驗藥品的配置,都是實驗員準備,學生完全不知道藥品怎么配,尤其是對于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由于沒有分析化學的基礎,缺乏對藥品試劑配置的基本能力[6]。但是土壤地理學側重土壤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研究,只有學生之前了解樣品采集地的地理發生、發育環境,才能對實驗所做的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從而得出合理的結論。用老師準備好的實驗樣品,學生就不會對樣品采集地的環境有所了解,學生就會對所做的數據憑空分析,造成一定的誤差。因此,在開設實驗分析項目之前,讓學生參與樣品采集的過程,樣品的前處理過程以及藥品的配置。
2.2.3 實驗考核方式 學生完成實驗后,大多數都是抄寫實驗報告,而我們的考核方法大多是以學生抄寫的實驗報告作為打分的依據。并且實驗過程中,都是小組的形式,很多學生不動手,不參與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應把實驗的考核等同與基礎理論課的考試,不能對實驗課的考核流于形式,確實有學生實驗操作能力不夠或者實驗過程中不參與的,可以給予掛課或者不合格處理,下學期繼續補考。這樣有了嚴格的實驗考核機制,學生才會重視實驗。
2.3 缺少研究性實驗 基礎性實驗可以鍛煉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操作與技能,比如實驗儀器的使用,實驗技能的訓練等,但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創新精神的鍛煉確有著明顯的不足。研究性實驗可以圍繞當前土壤地理學的科研熱點,引導學生選題、進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最終使得學生學會研究成果的表述[7]。這樣一個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使學生學會了怎樣去學習。
3 組織好土壤地理調查實習
土壤地理學屬于交叉學科,是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在平時理論課講授過程中只接受了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的教育,對土壤類型的認識,土壤剖面的觀察,僅限于圖片,很難對土壤地理學的知識有深刻的理解。首先在野外實習過程中,要帶領學生到野外觀察土壤剖面,這個土壤剖面要讓親自參與挖掘過程,要在老師的嚴格指導下,按照專業的標準,挖取標準的剖面。其次,要劃分土壤發生層次,土壤發生層次要依據土壤顏色、質地、結構、水分、新生體等進行劃分。接著要按照野外土壤剖面描述手冊的要求,對土壤發生層的各層次進行描述。最終采取土壤樣品。這樣一套土壤地理學的剖面描述、觀察、采樣,學生全程參與,不僅掌握了土壤地理學理論課中很多難理解的知識,而且學會了土壤樣品的一種采集方法。在實習過程中,還可以利用簡單的野外工具做室外實驗,如利用稀鹽酸看土壤樣品是否有氣泡冒出,進而推測該樣品是否有碳酸鈣的存在。
我們可以開展一些特色的教學實習,如結合伊犁本地特色,伊犁氣候、水資源豐富,是盛產蘋果的區域。我院地理科學專業還可以與當地林果業相關部門合作,通過老師的指導,開發一些無公害蘋果、樹上干杏、桃等,從而理解這些無公害生產需要怎樣的土壤條件,從而使學生掌握野外土壤調查的基本技能。
4 實驗與實習有機結合起來
目前大多數院校開始的土壤地理學實驗課程,實驗分析中所需的樣品都是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學生沒有參與前期樣品的采集過程,或者說分析的樣品與后期野外實習采樣的樣品不是同一個樣品。這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所得到的數據分析中,很難對土壤所處的地理環境很好的把握與理解,勢必造成一定程度的誤差,因此,應把學生在野外采集的樣品作為室內分析實驗的樣品,從而為分析結果提供準確可靠的保障。
總之,土壤地理學是地理科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也是學習自然地理學的基本專業知識,只有安排好教學、實驗、實習,使得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扎實的實驗操作技能及初步的科研思維,為以后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天杰,鄭應順,王云.土壤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朱鶴健,何宣庚.土壤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房莉,余健.對土壤地理學傳統教學方式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31):99-100.
[4]華珞,王學東.關于 “土壤地理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0(3):44-47.
[5]李粉如,段立珍,張永峰.土壤地理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2009,15(12):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