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理念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1-15 09:56: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可持續發展理念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可持續發展理念論文

篇(1)

水文地質工程一方面涉及到水文地質條件的評價分析,在實際調研的基礎上掌握水文地質工程開展建設區的實際氣象資料,從而獲得相關區域降水量及蒸發量的具體調研數值,為工程建設與開展提供一手資料。另一方面水文地質工程需要做好調研區域水層儲水結構的分析,重點了解水層分布情況,積極分析特定巖石條件結構下對地下水位的影響,為工程建設提供指導與借鑒。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的影響分析具有指導性與科學預見性,是開展大型地質工程建設的基礎環節。除了上述提到的兩個方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的影響還表現為水文地質受地下水位及水壓變化對地表建筑物引發的威脅,從理論上說地下水位上升直接引發土壤鹽堿化程度的加劇,土壤鹽堿化作用于特定的土層引發嚴重侵蝕。而反之地下水位的下降對地質環境的影響也十分顯著,引發地面下降及斷層裂縫等嚴重的地質災害,對地下水的質量也造成不小影響。此外開展水文地質工程引發地質環境的不穩定性,受水壓變化控制使得原有的地質結構出現斷裂,形成易損點,嚴重影響當地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

2 應對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影響的策略分析

(一)積極做好前期調研,加強地質水文的勘查分析。在進行地質水文建設之前,首先采取實際調研的方式切實了解水文地質工程對地質環境的潛在影響,在勘察分析的基礎上制定一系列的預備方案,采取對應措施進行有效防范。其次要做好地質工程建設的安全規劃與部署,積累相應的地質環境水文地質資料,做好前期的影響與成本預算分析,一方面保證水文地質建設對環境影響的最小化,另一方面最大限度保證地質工程建設的可行性與安全性。

(二)加強外在監督與管理,降低地質環境的二次傷害。水文地質工程的開展需要一定的工程監督與管理約束機制,在此基礎上保證管理到位,建設可靠。目前我國水文地質工程在開展實施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監督導致水文地質環境受損嚴重的現象十分普遍,因此加強外在監督與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只有積極做好工程資金的合理分配,采取最優化最環保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證對地質環境的危害停留在最小范圍內。

(三)創新技術手段,走生態環保建設發展之路。科技的不斷發展,為我們走生態建設環保建設之路提供了可能,采用先進的管理與施工技術可以獲取最科學詳實的研究資料,采用科學便捷的建設施工方式可以將其對地質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目前我國大部分水文地質建設都積極嘗試采用先進的科技彌補施工過程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常見的有應對地質問題的建筑基本加固技術及建筑底層優化技術,有針對地下水質的檢測與過濾技術等等,不一而足。因此通過技術的創新與傳統模式的轉變實現生態建設環保之路的構建,降低水文地質工程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具有現實可行性與推廣性。

3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以及工程地質的科技化發展方向

篇(2)

一、從經濟至上到均衡發展的開發經營理念

我國旅游景區開發與經營理念經歷了從經濟至上到均衡發展,從經濟增長主義到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演變。

(一)經濟增長主義階段

早期的旅游景區開發方法的重點是產品開發、土地規劃與市場促銷,主要目標是景區經濟利益最大化。這種理念導致的結果是環境惡化、犯罪增加、游客與社區居民關系緊張、廣告引導的游客畸形消費等。

(二)資源保護主義階段

隨著過度開發負面影響的擴大,人們對資源保護的關注逐步加強。以Gunn為代表的空間與資源主導的旅游景區開發理論,其核心概念是分區(Zoning),他將旅游景區分為吸引物、景區路網、社區與交通干線。上述屬于空間分區,還有時間分區,比如許多景區在候鳥魚類繁殖時間限制游客進入。分區管理的目的是保護自然環境與提供娛樂機會(Gunn, 1994)。這種開發理念注意對資源與環境的保護,但并沒有找到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和諧共存的方法,仍然把兩者看成是對立關系。

(三)可持續發展觀階段

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社區居民是旅游產品的核心。倡導從社區利益出發,由社區確定發展目標、控制開發過程,追求景區經濟、社會、文化與生態之間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區發展與社會承載力。聯合國開發署指出社區發展的原則是經濟自立、生態可持續、社區控制、滿足工人需求與建設社區文化。這種方法強調應將整個社區呈現給旅游市場,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與生活方式都屬于旅游產品。隨著引入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旅游理念,旅游景區開發開始重視資源環境利用的永續性,其中環境承載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消除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對立。按照世界旅游理事會的定義,可持續旅游是在滿足現有旅游者與地方社區居民需求的同時,保護與增強未來的發展機會。

二、現代旅游具有重視“體驗”的特點

(一)體驗經濟的特征

《哈佛商業評論》中指出體驗是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圍繞消費者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消費是一個過程,消費者是這一過程的“產品”,當過程結束時,記憶將會長久保存在對過程的“體驗”上。消費者愿意為這類體驗付費,因為它美好、難得、非我莫屬、不可復制、不可轉讓、轉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間都是“唯一”。體驗經濟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費和生產的“個性化”。

(二)最優體驗標準:暢

心理學家克珍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1990)在其名著《暢:最佳體驗的心理學》中提出了最優的體驗標準是“暢”(flow),即“具有適當的挑戰性而能讓一個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這些思想將對現行的景區開發理論產生深遠影響。“適當的”挑戰指活動的難度與一個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適應,太難的活動會讓人感到緊張和焦慮,而太容易的活動則會讓人感到厭煩,難以獲得快樂體驗。

(三)游客需求的轉變:快樂“三感”與“兩求”

過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經驗的大眾消費者。標準化的旅游產品就能夠滿足它們的要求。而體驗經濟時代的旅游者尋求個性化的服務、靈活性、更多的冒險與多種選擇。他們追求真實與差異,從逃避走向自我實現。游客旅游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追求快樂的體驗。快樂的三要素是:新鮮感、親切感與自豪感。新鮮感來自于差異,親切感來自于交流,自豪感來自于贊美。日常生活不能完全滿足快樂時,人們通過休閑旅游的方式來實現。實現的途徑是求補償與求解脫。求補償是尋求與自己的快樂標準相比,自己缺乏的東西。求解脫是與自己的快樂標準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東西。因此,一個旅游景區的使命是培養游客的“三感(親切感、自豪感與新鮮感)”與滿足游客的“兩求”(求補償與求解脫)。

三、“體驗”思想與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契合

(一)快樂體驗是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如果沒有關注游客的體驗,游客到一個景區如果沒有獲得快樂,就沒有游客。許多主題公園失敗的根源就是沒有給游客帶來新鮮感、親切感與自豪感,無法滿足游客的求補償、求解脫的心理。沒有了游客,何談可持續發展。

論文關鍵詞:旅游景區;開發與經營模式;可持續發展

論文摘要:中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我國旅游景區開發經營模式既要重視游客體驗,又要貫徹可持續發展觀念。文章旨在整合體驗理論與可持續發展理論來解決目前國內旅游景區開發與經營中最突出并普遍存在的產品錯位與資源環境破壞問題。

一、從經濟至上到均衡發展的開發經營理念

我國旅游景區開發與經營理念經歷了從經濟至上到均衡發展,從經濟增長主義到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演變。

(一)經濟增長主義階段

早期的旅游景區開發方法的重點是產品開發、土地規劃與市場促銷,主要目標是景區經濟利益最大化。這種理念導致的結果是環境惡化、犯罪增加、游客與社區居民關系緊張、廣告引導的游客畸形消費等。

(二)資源保護主義階段

隨著過度開發負面影響的擴大,人們對資源保護的關注逐步加強。以Gunn為代表的空間與資源主導的旅游景區開發理論,其核心概念是分區(Zoning),他將旅游景區分為吸引物、景區路網、社區與交通干線。上述屬于空間分區,還有時間分區,比如許多景區在候鳥魚類繁殖時間限制游客進入。分區管理的目的是保護自然環境與提供娛樂機會(Gunn, 1994)。這種開發理念注意對資源與環境的保護,但并沒有找到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和諧共存的方法,仍然把兩者看成是對立關系。

(三)可持續發展觀階段

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社區居民是旅游產品的核心。倡導從社區利益出發,由社區確定發展目標、控制開發過程,追求景區經濟、社會、文化與生態之間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區發展與社會承載力。聯合國開發署指出社區發展的原則是經濟自立、生態可持續、社區控制、滿足工人需求與建設社區文化。這種方法強調應將整個社區呈現給旅游市場,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與生活方式都屬于旅游產品。隨著引入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旅游理念,旅游景區開發開始重視資源環境利用的永續性,其中環境承載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消除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對立。按照世界旅游理事會的定義,可持續旅游是在滿足現有旅游者與地方社區居民需求的同時,保護與增強未來的發展機會。

二、現代旅游具有重視“體驗”的特點

(一)體驗經濟的特征

《哈佛商業評論》中指出體驗是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圍繞消費者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消費是一個過程,消費者是這一過程的“產品”,當過程結束時,記憶將會長久保存在對過程的“體驗”上。消費者愿意為這類體驗付費,因為它美好、難得、非我莫屬、不可復制、不可轉讓、轉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間都是“唯一”。體驗經濟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費和生產的“個性化”。

(二)最優體驗標準:暢

心理學家克珍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1990)在其名著《暢:最佳體驗的心理學》中提出了最優的體驗標準是“暢”(flow),即“具有適當的挑戰性而能讓一個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這些思想將對現行的景區開發理論產生深遠影響。“適當的”挑戰指活動的難度與一個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適應,太難的活動會讓人感到緊張和焦慮,而太容易的活動則會讓人感到厭煩,難以獲得快樂體驗。

(三)游客需求的轉變:快樂“三感”與“兩求”

過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經驗的大眾消費者。標準化的旅游產品就能夠滿足它們的要求。而體驗經濟時代的旅游者尋求個性化的服務、靈活性、更多的冒險與多種選擇。他們追求真實與差異,從逃避走向自我實現。游客旅游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追求快樂的體驗。快樂的三要素是:新鮮感、親切感與自豪感。新鮮感來自于差異,親切感來自于交流,自豪感來自于贊美。日常生活不能完全滿足快樂時,人們通過休閑旅游的方式來實現。實現的途徑是求補償與求解脫。求補償是尋求與自己的快樂標準相比,自己缺乏的東西。求解脫是與自己的快樂標準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東西。因此,一個旅游景區的使命是培養游客的“三感(親切感、自豪感與新鮮感)”與滿足游客的“兩求”(求補償與求解脫)。

篇(3)

高中地理這門學科主要研究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系,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有效的解決人與自然間的矛盾,并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保護意識的意識。

一、積極開展第二n堂,拓寬學生的視野

要想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滲透到高中地理教學中,僅僅依靠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是不行的。高中地理教師要帶領學生從地理課堂走出來,走入到第二課堂,即課外課堂,這樣便于學生掌握到更多有用、貼近自然的地理信息。

在開展第二課程時,教師不能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而是要將第二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自主觀察,自主發現問題,自主查找資料。同時,學生之間針對某一問題要相互討論、相互交流,這樣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當前,很多高中地理教師通過開展講座、開展調查等方式來豐富第二課程。首先,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和之前所學到的知識,定期開展主題不同的講座,比如:《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原則》等。其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在寒假或者暑假,組織學生進行為期五天的鄉土調查工作,分析該區域的實際情況,找到推動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再次,教師要將全國具有代表性、典范性的實例通過多媒體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在觀看、分析完實例之后,結合自身所學的知識撰寫與之相關的小論文,不斷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最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隨處可見,教師可以組織觀看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電視,了解當前世界自然環境的發展狀況,從我國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分析我國當前環境現狀,找出導致環境惡化的原因,并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導向,提出切之可行的對策。這樣做還能增強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識,便于學生將可持續發展理念運用到實際環境問題中。

二、結合教材的實際特點,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

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時,要將基礎作為出發點,結合教材的實際特點,一步步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的滲透便于提高學生的是非觀,還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資源觀。比如:在講解“工業三廢”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要合理劃分教學步驟,明確此次教學活動的目標。具體的教學步驟如下:第一,工業三廢這一詞相信大多數學生并不陌生,教師要以此為噱頭,讓學生羅列出工業三廢不合理的排放給社會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第二,當不利影響被羅列出來之后,教師要讓學生思考如何消除工業三廢呢,推動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呢。第三,哪些地方成功的將工業三廢消除掉,并推動該區域經濟的發展呢。通過按照這三個教學步驟來開展教學活動,這加深了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識,還大大提高了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近幾年來,環境問題、資源問題日益凸顯出來,在理解這些概念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起來,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周邊的環境問題、資源問題融合起來,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比如:當老師談到“霧霾”這一環境污染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談論“霧霾”天氣所帶來的不理影響。隨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當年的倫敦霧霾事件,以及那次霧霾事件給倫敦所帶來的人員傷亡情況。隨后,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分析倫敦霧霾事件的原因以及倫敦當地政府是如何治理霧霾的。倫敦霧霾事件給人們一次血的教訓,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突飛猛進之勢,隨之而來的環境的不斷惡化。由此可見,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未來的發展需求,我國必須走人口、經濟、社會、環境、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四、合理運用鄉土地理,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新課程標準中曾明確指出:高中地理教學要結合鄉土地理,分析本區的自然、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并結合本區域的特征,走與本區域特征相符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當人類開始大肆發展經濟,肆意破壞自然環境時,一系列自然環境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在此背景下,可持續發展理念被提出來。為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開展鄉土地理學習,通過觀察、調查等方式來讓學生了解到家鄉的環境、經濟、資源等,并分析家鄉人們的生產活動、生活活動對自然環境所產生的影響。通過實踐活動,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可持續發展理念。由此可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確定具有實踐性,如果脫離了實踐而一味的講解理論知識,這樣的方法是不可行的。比如:當老師要講解“自然資源”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讓學生分析自身所處區域的資源特點以及發展現狀,并對本區域的資源進行劃分,將其劃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這樣便于學生合理的認識自然資源,并認識到資源與經濟這兩者的關系是相互協調的,不能為了發展經濟,過度消耗資源,從而有助于學生樹立資源與經濟同步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思想。

五、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要從多個方面、多個層次來將可持續發展滲透到高中地理教學中,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還加深了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識與理解。對于高中地理教師而言,教學目標不應該僅僅局限在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上,還需要將可持續發展教育作為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諧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參考文獻】

篇(4)

隨著人口膨脹,糧食短缺,生態破壞等全球問題的出現,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意義也越來越重要。1987年聯合國大會提出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對后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認為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在解決當前以及今后人類的困境所具有的重要作用。1994年美國對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定義是:一種終生學習的過程,它培養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與人文素養以及承諾參與負責任行動的世界公民。所以我個人認為中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也是一種終生學習的過程,它強調在中小學教育中就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尤其是人文素養,培養高尚靈魂、完美人格的教育。

一、中小學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障礙因素

然而,由于目前社會轉型帶來的復雜化及教育自身的缺陷使得中小學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仍然面臨許多障礙因素。

1、教育功能的兩面性

教育的功能有積極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系列的重要文獻中對教育的積極功能進行了系統的深刻的闡釋,指出:“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中起基礎性作用”,“教育是社會的核心,是提高社會生活質量的基本手段”,“教育是對未來的一種關鍵投機”但教育不是萬能的,比如,雖然學校教育可以保存優良傳統,優化文化及道德價值觀,但在意識形態和行為習慣上固守消極傳統道德文化是不可取得。教育在本質上是育人的,讓人聰明智慧的,但由于教育的指導思想不明確,教育方法和要領不得當,使得教育機械化、模式化,教育成了完成生產任務,被教育者失去了活力與動力。教育可以選拔人才,但選拔過程中必然免不了淘汰,被淘汰實際上給人一種失敗的感受,容易引發一些負面的社會影響。

2、教育形式的單一性

從課堂上看: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是一對統一體,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映內容,然而在教育實踐中,迫于升學率的壓力,有些教師仍然強調知識的綜合獲得運用,尤其是知識的邏輯性,教育方法單一,缺乏生活化、情感的培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甚至教學中過于生活化、直白化,缺乏理性的內涵、深刻的思考及必要的整合,課堂教學低效;從課堂外看:雖然新課程要求教師把課內教學活動與課外教育活動緊密結合,學生獲得知識的方式由單一的課堂知識傳授,變成課堂與課外、校內與校外、教材與互聯網相結合的多渠道方式,但由于實踐課程缺少經費,安全問題缺少保障,這一要求基本上形同虛設。因此學生缺少社會實踐能力,遇到現實問題就會不知所措。

3、傳播知識的選擇性

在課堂上傳播什么樣的知識也會影響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比如太陽的弊端應不應該給小學生講,理論與現實沖突的知識要不要給學生講。再比如熱情待人與不要與陌生人說話在哪一個教育階段講更合適。有些知識并不一定能促成文明,比如在課堂上我們了解了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在特定條件下消費有助于拉動經濟增長,提高經濟效益,但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講,過于提倡消費,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容易形成不良的社會風氣。

4、評價方式的片面性

雖然新課改后提出多種評價方式,建立了多元評價體系,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高考的壓力,在評價學生時仍然片面強調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和考試成績,評價教師仍然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評價學校領導主要以升學率的高低為標準。這種片面的評價方式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5、教育資源的不均衡性

目前,教育資源即人力、財力與政策資源,主要是投向關系升學率的重點學校,大多數非重點學校基本被遺忘或邊緣化,喪失了基本發展空間,這種資源配置的不公平必然加大區域發展的不均衡,帶來諸多問題和矛盾,使得教育缺乏后勁,不能更好地可持續發展。

二、中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對策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也逐步認識到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中小學在這方面傳遞的內容比較簡單,大都停留在鼓勵孩子回收垃圾、節能節電等方面,事實上,僅僅靠這些簡單的做法是遠遠不夠的。實施中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解決障礙因素,還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為本,就是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價值,具體到教育上,就是要把人身上的那些最寶貴的價值通過教育實現出來,一種合格的教育就應該把學生身上那些人之為人的價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的,應該是能夠讓學生把這些價值實現出來的。樹立這種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改變社會對現代教育目的的定位,不僅是為政治、經濟服務,為職業做準備,更是為了人格完善;樹立這種理念,有利于教育部門改革“以考試為中心,以分數為標準”的教學機制;也有助于教師改變為考試而教、把學生當工具當人力來生產的傳統教學觀,樹立為學生成長而教、把學生當作人來培養的新教學觀。所以,在中小學教育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理念為指導,不僅培養活潑、智慧的頭腦,更要培養豐富、高貴的靈魂。

2、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風氣

對于社會風氣,我國自古就有“風者,氣也;俗者,習也。”的說法,《論衡》中亦有“性習善而為善,習惡而為惡也”的教誨。宋代的程頤也把“生養隧,教化行,風俗美”作為一個安居樂業社會的三個基本標志。這里所說的風,是一種已經為許多人,甚至是大多數人所需求、所遵循的行為方式。所謂俗,即習俗,強調的是經過人們多年的積累,并且這種行為方式已經習染成俗,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習以為常的東西了。所以創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對人們進行習染,以“化民成俗”。可以更好地推動中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進行。而要創造良好的社會風氣,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管理者及家長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1)從教育行政部門的角度

制定符合本地區的政策,在教育資源投資時要本著集中使用,分散投放的一條原則,分年度集中投向不同學校,使有限的教育資源得到有效地發揮,為各中小學的發展創造了空間;要支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宣傳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最好從小學一年級就實施新課改,加強相應的培訓,為中小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正確的指導方向;鼓勵各中小學自我發展,突凸個性,形成特色,有特色才能有發展,有包辦、不施壓、不以高考成績論學校領導的“政績”,從政策上保障教師職前、職中培訓經費,保證教師“帶薪休假”,為各中小學的發展創造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

(2)從學校管理者的角度

基于本校情制定學校教育理念,使教育理念成為學校每個成員的價值共識和情感共識,形成學校文化,增強學校發展的凝聚力,同時避免教育理念的形式化,重視教育理念的實踐化;要減少對教師教學成績的排名,為教師職前職中培訓提供自己保障,而且在加強教師教學技能培訓的同時還要注重教師職業道德方面的培訓;在情感上不僅要關愛每一位學生,還要關懷每一位教師,以人為本,以情動人,才能調動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

另外,還要注重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建設一個文明整潔、優美有序的校園環境,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校園文化環境建設,要求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協調一致,要求思想性、學術性、藝術性高度統一,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與宗旨。可以在校園增加一些人文景觀,比如懸掛校訓、名人畫像、文明公約、名言警句、建造各種紀念性建筑物,發揮文化對人的思想情趣感染作用,以啟迪校園人的奮進精神;增添優美清雅的自然景色,多種花草,陶冶積極健康的審美意識;保持整齊潔凈的居住環境,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完善現代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

(3)從家長的角度

孩子從出生開始,首先面對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子女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尤其是可持續發展教育方面的意識,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動態,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3、教師應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1)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知識分子不讀書,是文化人的恥辱,教師不讀書,是教育的悲哀。作為教師,面對時代的發展,不僅要準備一桶水,更多的藥隨機應變準備好幾桶水或活水,不僅要讀書,還要向他人學習,多交流,多思考,在讀書中學習,在學習中教學,在教學中科研,在可嚴重提升學習和教學能力,在自我反思中促進自身的成長,成為一個專業化學習型教師。

(2)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關愛每一位學生,同情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避免按成績把學生劃分為三六九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因為學生具有向師性特點,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更好地打造和諧課堂,人文課堂,避免一些因厭師而厭學,厭校的傾向,幫助每一位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要追求高素質、高品質的學生而不是高分數的學生,淡化以分數為標準的評價方式,注重多種評價方式,尤其是品德能力方面的評價;在傳授給學生的便要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良好人格的性能成;不僅著眼于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的優勢得以發展;主動開發課程資源,學生資源,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讓課堂在預設中有生成,避免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避免內容與形式脫離以課堂,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4、學生自身應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

篇(5)

中圖分類號:TQ172.75

一、 油井修井的內容和特點

從目前來看,長慶油田擁有石油總資源量85.88億噸,天然氣總資源量10.7萬億立方米,同時還蘊藏著豐富的煤炭、巖鹽、煤層氣、鈾等資源。所以對長慶油田的開發利用也日漸繁多,因此,油井修井技術的應用也逐漸增多。油井的修井工作是一個比較繁雜的工作,它的危害也比較大,如果利用不好,就會對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違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長慶油田在不斷地開發利用油井的過程,也在不斷地創新改革,讓油井的修井工作逐漸的完善起來。

1. 油井修井的特點

油井修井的特點主要是工程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必須用大型的修井設備,并配備大修鉆桿、大修轉盤等專用設備工具才能開展工作、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等等。所以,在油井修井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工作設備的創新和對環境的保護。尤其是像長慶油田這樣的大型油田,更應當起到帶頭作用,帶頭創新改革

、帶頭把環境保護作為發展得重點。 (此圖為長慶油田修井過程)

2. 油井修井的內容

油井的修井是為了確保油井能夠持續順利的使用,從而采取的維護和保養措施。油井修井的過程十分的復雜,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才能保證油田的正常開發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日常的油井修井工作大致有:解除儲集層損害的修井、低滲透性儲集層井的修井、壓力部分枯竭油層的修井、堵水修井、防砂修井等等方面。每種修井工作或多或少會對環境產生些影響,因此,我們應當不斷地改進技術,不斷地創新改革,才能讓長慶油田的發展更加迅速。

二、 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和原則

1. 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內容

可持續發展是指在保護環境的條件下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的需求的發展模式。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全人類利益高于一切”、 “生存利益高于一切”、 “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不能侵犯后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權力”,而在油井修井的過程中,只有把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內容作為長慶油田發展的基礎,才能符合和平與發展的主題。

2. 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主要是公平性原則、可持續性原則、和諧性原則、需求性原則、高效性原則、階躍性原則。長慶油田應當時刻本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來進行油井修井的工作,同時還要結合公司的理念、宗旨、精神,讓長慶油田未來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三、 油井修井與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對于長慶油田來說,油井修井是一項還有待完善的工作。但是經過這些年不斷地完善發展,并逐漸與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使得長慶油田為保護環境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油井修井工作與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兩者在創新改革中關系更加緊密。從具體的方面來分析:

目前的除垢方法主要有機械清除、清水淡化、高強聲激波、酸化及化學除垢法,尤其是酸化及化學除垢法,主要利用采用酸(鹽酸、硫酸)處理,有時也用堿(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鹽(碳酸鹽和酸式碳酸鹽)及其混合物作為酸處理的輔助手段,來對污垢進行溶解,有時候還會利用有機酸類和脂類與其它物質的混合物以及鰲合劑(EDTA)酸處理。這樣一來,就會對環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不利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因此,對于這種情況,長慶油田就要利用清水淡化、高強聲激波等,這些對環境產生較小影響的方式,這樣才能把公司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運用在工作中。通過不斷地創新改革長慶油田的清水淡化和高強聲激波的工作不斷地完善,主要體現是定期用清水沖洗油管和井筒,以溶解水溶性鹽垢(如氯化鈉等),高強聲激波主要是利用聲激儀產生的高強聲激波震掉和擊碎較松散的鹽垢,這樣有利于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不會造成對資源的浪費,也使得長慶油田得到了長足發展。

壓力部分枯竭油層的修井工作是長慶油田實施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另一項重點工作。這項工作主要是在考慮壓力部分枯竭油層修井之前,規劃出有效的人工舉升系統來進行工作,從而保持壓力或采油新方法對于從壓力部分枯竭油層增加產量和采收率。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石油的產量,盡量不浪費油氣資源,與此同時,也讓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更加明顯。

經過對以上兩個例子的研究分析,我們發現油井修井工作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長慶油田在發展油井、進行修井工作的同時,還要注意對資源可持續戰略的實施,這就要求長慶油田不斷地創新改革,完善開發利用油井和修井工作,讓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不斷地深入長慶油田每一個員工的內心。

四、 總結

長慶油田的油井修井工作還在不斷的完善發展當中,正向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前進。通過文章的論述,我們得出油井修井工作與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關系相互發展、相互促進,在修井的過程要注意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也要適應油井修井的工作,所以,長慶油田在發展的過程中,要結合公司的理念、宗旨、戰略,更重要的是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相結合,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篇(6)

 

引言[1]。其中,傳統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哈佛大學Adolf A.Bberle以及諾貝爾得主Milton Friedman等主流經濟學家認為企業不應該承擔社會責任或者企業的唯一社會責任就是盡可能高效率的使用資源,以增加利潤為主要目的[2];Oliver Sheldon和E Merrick Dodd等人認為企業既有盈利功能,又要承擔利潤最大化以外的社會服務功能[3];在Freeman的利益相關者理論觀點的影響下,企業社會責任應包括企業經濟和社會公益二元企業目標[4];我國學者盧代富從法律角度認為,將企業社會責任簡約化

1 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企業社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推廣,把可持續發展納入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已經成為一個共識[6]。1999年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號召公司遵守的社會責任中,就包含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主要包括:企業對環境挑戰未雨綢繆;主動增加對環保所承擔的責任;鼓勵無害環境科技的發展與推廣。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企業社會責任主要是指企業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有益于消費者和公眾身心健康的理念融入企業活動的全過程和各個方面,轉變企業生產方式,實行清潔生

2 海爾集團概

海爾集團是世界白色家電第一品牌、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截止2009年底,海爾在全球建立了29個制造基地企業文化論文,8個綜合研發中心,19個海外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6萬人,已經發展為大規模的跨國集團企業。2005年底,海爾進入第四個戰略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全球市場占有率5.1%,海爾冰箱和洗衣機分別以10.4%和8.4%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在行業中排名第一。另外,海爾在智能家居集成、網絡家電、數字化、大規模集成電路、新材料

3 海爾在推動可持續發展

3.1 加強生命周期全過程管理,

從物質流的角度分析,加強海爾家電生命周期的全過程管理,加大清潔生產力度,實現資源的節約、集約、再循環利用。家電生命周期全過程管理包括資源獲取、生產領域、廢舊產品的回收、再利用等,圖1。通過物質流分析,對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環境影響分析,把握物質消耗的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對原材料及能源的采購、節約、循環利用等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不斷強化環境管理,降低各環

圖1 海爾家電生命周期全

近年來,海爾集團一直致力于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視角貫徹“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經營、綠色服務”的清潔生產思路,2008年國內40個事業部全部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并向低碳模式轉型,表1,海爾通過建立ISO14000清潔生產驗收,環境管理體系提高了企業環境管理水平,

表1 近年來海爾清潔

時間

進展

2003-2004年

下屬的能源動力公司和家用空調事業試點清潔生產

2005年

制定清潔生產工作方案,有質保公司牽頭在全集團內全面推進清潔生產

2006年

海爾企業部29個事業部一次性通過清潔生產審核

2007年

海爾企業部34個事業部一次性通過清潔生產審核,通過優秀率達到90%

2008年

海爾國內40個事業部全部通過清潔生產審核

2009年

《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于 2008 年5 月1日正式實施。該辦法鼓勵企業自愿進行環境信息公開,并對公開內容、方式以及獎勵方式等做了說明,為企業開展環境信息公開、接受公眾監督提供了法律依據。海爾從2005年起連續五年《企業環境報告書》,從環境管理、環境目標、環境績效、物質流分析等方面將相關的環境信息真實地傳達給社會,同時也詳細介紹了企業文化、產品質量管理等背景信息,環境報告的編

海爾主持或參與了152 項國家標準的編制修定企業文化論文,制定行業及其他標準 425 項。海爾是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最多的家電企業中國。2008 年 12 月 31 日,《山東省企業環境報告書編制指南》由山東省環境保護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2009 年 1月1 日實施,這是國內首次以地方標準的形式規范企業的環境信息公開行為。《指南》提出了編制企業

3.3不斷加大自主創新力度,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支持企業創新戰略的一系列綜合特征,包括企業的可利用資源及分配、對行業發展的理解能力、對技術發展的理解能力、戰略管理能力結構和文化條件[11]。過去企業的高速發展,主要是靠技術引進、抓住市場機遇,自主創新所貢獻的成分較小。現在,企業發展需要更多的是自主創新。沒有自主創新,企業就不可能快速發展。目前海爾正在著手兩個方面的自主創新:一是產品創新;二是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是環保、節能的重要手段,作為奧運史上唯一成套白電贊助商,海爾響應這一理念,在

3.4 逐年增加環保投資,優

環保資金的投入、使用、管理對于環境績效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12],企業環保資金的投入對于企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海爾在環境管理方面投資 38 萬元,在污染防治方面投資623 萬元,在節能降耗方面投資 355萬元,其中環保配套投資500萬元,改善工藝設備資金350萬元。環境管理投資主要是定期參加山東省和青島市組織的各種環保培訓,掌握最

綜上所述,企業是工業污染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節能減排、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的微觀主體。海爾集團向世界展示了其在節能減排、環境友好產品開發和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環境負荷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對于樹立企業綠色形象,提升品牌價值和社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強化企業環境責任,對企業不斷加強環境管理,降低環境負荷有重要的意義。海爾在推進資源能源合理利用、污染物減排、環境友好產品開發和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等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海爾集團是中國企業適應全球化浪潮的成功典范,其成功經驗可為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提供案例支撐。

新環保政策和環保動態;聘請專家對內部環保工作人員進行環保培訓;督促員工學習政策法規和國際先進的環保技術,提高員工的環境意識和環境管理能力;污染防治主要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環保配套投資、日常監測費、廢氣排放費等。節能降耗方面投資主要是改善工藝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能耗物耗、節能降耗宣傳費用等。

化環保投資流向

產品設計、開發、生產等環節實現全流程“綠色”環保。在節能方面,南海意庫項目的整體方案比同類建筑節能 70%,其中海爾磁懸浮中央空調為其貢獻了40%的節能效果。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的管理創新主要是指環境管理創新,海爾較早的確立了提高環保意識,將環境保護理念貫穿于全體員工的環境管理方針企業文化論文,在積極推進 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清潔生產審核和能源審計、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化基礎上,開展綠色經營活動,全面打造綠色海爾,逐步推進環境保護制度化。

全面打造綠色海爾

環境報告書的原則、基本要點、工作流程、內容框架及指標等級,從企業概況、環境管理、企業環境保護活動等 6 個方面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全面反映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環境信息。海爾參與編制了山東省《企業環境報告書編制指南》,更好的推廣企業環境報告制度,在企業環境報告制度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篇(7)

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在經濟、社會的穩步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是可持續發展觀發展到教育領域當中應運而生的理念。

一、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概念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名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并指出:可持續發展是“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犧牲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由挪威的首位女首相GroHarlemBrundtland首次系統的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涵義。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全國工作委員會秘書處的觀點認為,根據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是為解決可持續發展一系列實際問題而實施的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為了幫助學生形成符合可持續發展需要的行為習慣、價值觀念、科學知識與生活方式,從而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①

二、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經濟功能

(一)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可以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

可持續發展教育可以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為經濟發展提供正確的的發展價值指向。小學屬于基礎教育,是每個人生存和生活必須要接受的教育,教會小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能力,從幼年開始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例如,小學數學可以滲透給學生不亂花錢意識,小學品德培養小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和環境憂患意識等,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普通小學生轉到有基本能力的潛在勞動者。

(二)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可以把觀念深入到學生內心,產生節約責任意識,在后續的教育上繼續強化,加上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勞動技能,在以后工作崗位上就會自覺為提高生產效率而鉆研。

(三)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可以讓經濟發展更環保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要借助人的力量把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可持續發展理念是辯證的,是科學的,是經濟發展必須遵守的條例。堅持可持續發展科學可以提高生產環節的廢物處理水平,不能以傷害環境謀求經濟發展,得不償失。

三、從經濟角度實施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策略

(一)教育部門加大對小學教育的投資力度

利用“大扶貧”戰略等一系列資金,引進國家教育經費的投入,提高稅收的利用率,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辦事,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發展同經濟的發展聯系起來,實施精準扶貧工作,完善學生獎學金發放機制,加強對學校教學的監督工作。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和國外優秀小學進行合作,開展我們同發達國家專家的雙邊合作。增加民間教育和經濟往來的頻率。

(二)促進不同地區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公平

在西方經濟理論中,公平和效率是市場的代言人。然而隨著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小學教育歸屬于基礎教育,要求教育公平和公正。我國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均衡,發展水平和發展深度都有很大差距,如果完全按照市場的調節作用則必定導致教育不均衡不公平。教育部門應當將市場當作服務于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發展的手段和方法,既要對于教育方向的市場配置資源適當放權,相關教育部門也要適時引導教育發展的方向,促進教育公平,將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適當放開社會資本對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投入

小學發展可持續發展教育不僅需要教育部門的重視和投入,學校自身也要想方設法為本學校的教育提供更好的條件。發展可持續發展教育需要有經濟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教師,需要活動經費,需要開展課程的合適場合,而這都離不開教育投資。可以公開融資和利用眾酬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并設立相關監管部門,及時公布資金和資源的使用情況,資源使用透明,相信社會各界對教育投資的熱情只會只增不減。小學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讓它在經濟學角度發展很有裨益,應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合理調整教育成本,既要注重社會成本,也要注重經濟成本。從社會發展考慮辦學理念,尊重教育規律,從學校和學生的利益出發考慮一切。

作者:丁秀蓮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ESD)項目./_d1479.htm.

篇(8)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9-0110-02

公選課(即公共選修課)是指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以人文素質與科學素質教育為核心的綜合素質類教育課程。公共選修課作為高等院校改革的標志成果之一,已成為高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對高校素質教育的要求逐步提高和大學生對知識需求多元化的雙重背景下,許多高校開出了一批具有時代特征和個性特色的公共選修課程,受到廣大高校學生的歡迎。然而,面對公共選修課迅猛發展的局面,我們仍然可以清醒地看到,公共選修課在高校中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如學生課堂積極性不高、課程知識和社會發展關聯性不高、學生作業抄襲、課程內容偏于理論等。針對這些問題,作者結合從事本校《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公共選修課的三年多教學實踐與體會,談一下在該課程中實施的一些教學改革方法,旨在為加強公選課的課程建設,提高公選課教學質量提供一些有益探索。

一、貼近社會現實,豐富教學內容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作為華南農業大學的一門公選課,除了涵括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知識外,還要緊跟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最新成果、技術和發展動態。因此,在教學內容上,教師需要關注社會環保熱點問題,大幅度增加國際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方面最新的動態與進展,并將這部分內容作為每節課引導性的部分,調動學生的課堂興趣。例如,可結合美國大使館PM2.5事件講授大氣顆粒物的基本知識;結合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事件講授核污染的防治;結合“走高效生態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講授生態農業技術等。這樣,不僅使學生能較為深入地掌握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所涉及的一般知識,又能使學生對環保的認識結合實際情況,避免流于課本理論,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問題深入思考。另外,針對現在學生經常使用網絡的習慣,提供若干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網站如“生態環境網”、“低碳網”等供學生進行課后拓展。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學生基礎知識不齊的狀況,公選課應側重于普及知識方面,但要避免講授的知識表面化與科普化傾向,以免挫傷部分優秀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每節課都要有一些較為專業的知識,這樣才能適應學生對公選課的學習期望。

二、采取多種手段,調動學生興趣

教學方法的好壞,不僅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教學中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如講授大氣對流對污染的影響時,點燃一支香煙,置于帶有隔板的倒置燒杯中,直接觀察大氣顆粒物在燒杯內的運動過程,把枯燥的理論形象化,學生容易理解,也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如,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大量增加圖片內容,每頁課件均以大尺寸具有視覺沖擊性的圖片展示,對應文字相對減少,留給充分空間讓學生去思考圖片信息。同時,利用課間休息給學生觀看5~10分鐘視頻,讓學生對視頻中環保問題進行討論,對環保問題出現的根源、過程、危害等發表看法。在學生對問題有了充分認識后,老師可啟發和引導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使課本理論知識內容“活”起來,進而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選修公選課的學生作業和學校活動較多,往往會出現“下課拋腦后,上課想不起”的學習狀態。每次課結束后留下1道拓展題,下次上課前用5分鐘時間提問,學生共同回答,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課前提問也可以促使學生上課專心,課后能閱讀相關資料進行知識拓展。

三、結合課外實踐,增強感性認識

公選課教學既要注重知識體系,也要與實踐充分結合。公選課面向多個學院多種專業的學生,由于沒有相對應專業實踐的支撐,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偏于理論,完全沒有課程內容所對應的感性體會,常會出現教師講的“口干舌燥”,而學生仍難以真正掌握的情況。如講授水體污染時涉及的各種水質指標是怎么測出的?城市交通中的噪音主觀感覺和測定的聲音分貝數之間是怎樣對應的?對此,我們在進行《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教學時,充分利用學校周圍的一些污染河流和交通道路,學生自愿報名,利用周末時間攜帶若干簡易儀器到現場進行觀察測定,這明顯增強了感性認識,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近年來,本課程的講授過程一直進行著此種“微型實踐”,這種實踐教學大大調動了學生的選修興趣。因此,課堂教學一定要充分重視實踐教學,在當今大學生對實踐動手能力需求日益強烈的背景下,開展一些公選課的“微型實踐”可以達到進一步充實知識、提高能力和實現創新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方式,強化激勵機制

科學、合理、鼓勵創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保證教學質量,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公選課過去一直采取期末論文考核方式,出現的問題是學生不愛思考,不重視能力培養,上課不聽,下課不看,有些學生在網上下載文章應付,極易出現抄襲現象。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教改中試行了多種形式并存的考核,即課堂考勤(占10-20%)、隨堂快速測驗(占20-40%)、課程論文(40-60%)。課堂考勤采用簽到和提問兩種形式,簽到保證課堂考勤的連續性和公正性,而點名提問可防止代簽現象。隨堂快速測驗主要目的是強化鞏固學生對當堂理論的掌握,一般放在當堂課程教學結束時,時間10分鐘,題量控制在10個以內,題型由名詞解釋、判斷、選擇等組成,避免學生覺得作業過多而產生抵觸心理。在課程論文方面,在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一半時,即鼓勵學生開始寫作課程論文,主題可以選擇課堂上討論的內容,以提高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度。通過更多和外院外專業的同學交流,為課程論文尋找多方面的觀點和素材。另外,提倡學生結合《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公選課的課外實踐活動進行論文寫作。課程論文一方面嚴格控制字數,一般情況下控制在3000字以內,其目的是防止學生東拼西湊四處抄襲。另一方面,提高課程論文主題的選擇標準,要求學生必須從自身感受出發,結合當前存在的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小”問題,展開討論,談出觀點。這樣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課程論文的質量,學生必須親自動手查資料,動腦構思形成觀點。《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實施這些新的考核方式后,學生普遍反映較好,覺得自己環保知識和寫作能力有所提高。

總之,公選課教學改革涉及多個方面,除了從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實踐化及課程考核多樣化等方面開展外,還需要結合學校關于公選課的管理政策,如選課人數、選課學生年級差別、開課學期等方面進行調整。同時,要充分考慮公選課的課程特點,如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應用技術類等,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公選課課程的教學改革應全方位開展,多種手段并用,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孔亮.高校教學改革視野下提高公共選修課質量的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11).

[2]劉文廣,楊蘭柱.汽車文化,公選課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甘肅科技,2008,24(3).

[3]關勤.加強公選課建設提高公選課教學質量[J].浙江工程學院學報,2004,21(4).

[4]郭小林.改革高校課程考試制度的對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11).

篇(9)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2-0109-01

一、引言

銀行能否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合理經營與穩健發展,主要在于其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大水。因此,對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測定,對商業銀行深化改革與創新來說意義重大。目前,對于銀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仍在初步階段,在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測度方面一些學者進行了有益探索,但大部分僅限于定性分析或者簡單的定量分析。

國內對銀行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也基本限于定性分析。劉仁伍(2005)利用金融結構、金融調控與制度安排等要素,構建了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量化標準。何昌(2005)通過比較實際銀行信貸供給增長率與實際信貸需求增長率來評價銀行發展的可持續性。衛嫻(2008)則直接利用財務指標分析法來衡量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內外學者對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從定性到定量,在理論上有一定的突破和發展。Jeucken分階段論述了銀行對待可持續發展的態度,并進行了評價。

本文以我國15家上市商業銀行為樣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做一個評估并進行排序,并對此實證結果進行簡要分析。

二、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實證分析

(一)變量定義及數據選取

評價指標的選取在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過程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同的評價主體對應著不同的評價目的,而評價目的不同又直接影響評價指標的選擇。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及指標的全面性、代表性,本文選取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存款市場占有率、貸款市場占有率、存款增長率、貸款增長率、貸存款比率、存貸增長比率、資本充足率與不良貸款比率共十個指標分別定義為變量X1、X2、X3、X4、X5、X6、X7、X8、X9、X10。

本文選取我國15家上市銀行截止2010年12月31日的年度數據,其數據來自各上市銀行2010年的年報、財經類網站及中國人民銀行網站,部分數據由原始數據計算獲得。

(二)實證分析

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評價中的各項指標,是從商業銀行的不同角度來測定其經營效率的,而多維分析容易出現相關性與重疊性問題。利用SPSS軟件通過降維對2010年各商業銀行Zscore標準化后的相關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可得各指標的相關系數矩陣。

由檢驗知,球形Bartlett檢驗的顯著性水平為0,低于0.05,拒絕相關矩陣是單位矩陣的原假設,適合采用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的按照方差貢獻率來確定綜合因子的權重,從而避免了人為設置權重的隨意性,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合理。前3個因子的方差之和占總體樣本方差的82.328%,比較滿意,因此取前三個公共因子F1、F2、、F3。F代表因子綜合得分,由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可以看出,F1主要反映X2、X3、X4、X5、X6、X8的信息,F2主要反映X7的信息,F3主要反映X1、X9的信息。

根據因子得分表中各因子和其前面的系數,可得各因子的具體表達式,然后再利用累計方差貢獻表中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數,計算各商業銀行的綜合得分,得表達式:

可持續發展水平值

F=(50.733F1+17.157F2+14.437F3)/82.328,

=0.61623F1+0.20840F2+0.17536F3

由標準化處理后的相關數據代入公式可得各商行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值及排名情況如下表所示。

(三)結論分析

從上述實證結果可以看出,我國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普遍不高,得分前三位的分別是南京銀行、寧波銀行與浦發銀行,后三位的是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與工商銀行。總體上看,上市城市商業銀行的綜合得分高于,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又高于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表明上市城市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結合我國銀行業發展現狀,我國商業銀行目前普遍存在市場定位不明確、創新能力不足、資產質量差等問題。

三、相關建議

結合銀行業改革發展的前景,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1、明確市場定位,優化機制體制。堅持市場化、商業化與國際化,依照現代金融機構要求,努力構建現代化有國際競爭力的商業銀行,爭取在目標市場建立自己的經營特色,以提高競爭能力。并引用國外先進的經營理念與管理方法,逐步優化自身體制和機制,通過業務合作與強強聯合,整合已有資源,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以實現規模效益。

2、提高服務質量,完善創新體系。堅持客戶至上的經營理念,在對接客戶中實行差異化戰略,著力打造強競爭力的特色銀行。并積極營造有利于金融創新的良好內外環境,大力推進理念創新、業務創新、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堅持鑄造品牌的戰略理念,在創新中樹立正規化形象,著力打造名副其實的現代銀行。

3、加強風險管控,提高資產質量。對于經營風險的商業銀行來說,加強風險管理是其生存與發展的前提與保證,也是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堅持好中求快的發展理念,在激烈競爭中追求可持續發展,著力打造質量優良的優質銀行。堅持審慎經營的風險理念,在強化內控中提升精細化水平,著力打造管理規范的流程銀行。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參考文獻

[1]何昌.中國銀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初步評估[J].金融與經濟,2005,(10):22-23.

篇(10)

一、引言

當前我國有1500多個縣(不含縣級市)。這些縣的土地面積占我國總土地面積的90%以上,縣域人口的數量也占全國總人口數的80%以上,工農業的總產值占全國工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以上種種數據表明縣域經濟是我國的國民經濟基礎,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縣域經濟的發展狀況與我國國民的利益息息相關。本文主要以大田縣為例進行分析。大田縣的縣域經濟屬于資源稟賦型,這種類型在我國的縣域經濟中十分典型且分布極為廣泛。因此,以大田縣為例進行研究具有極強的代表性。

二、研究區概述

林業資源一直是我國自然資源中十分寶貴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越來越深入到各個領域之中。林業的發展領域也在積極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但縣域經濟的發展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某些時候是相沖突的。在這種情況下,縣域經濟為了得到更好地發展會違背林業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本論文研究的樣本福建大田縣地處福建省的中部,位于三明市的東南面,地理坐標117°28′58″-118°03′13″E,25°28′53″-26°09′42″N。全縣橫貫東西寬57km,縱貫南北長75km,地形南北走勢,土地面積22.94萬hm2,含18個鄉鎮。截止到2009年末人口數達367184,縣域經濟國民生產總值66億元,其中人均20401元。

三、研究資料與研究方法

本文資料主要來自2005年―2009年間福建省大田縣的國民經濟統計年鑒、大田縣林業現狀統計資料和林地征占用使用情況等。

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是結合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進行研究。其一,對縣域經濟和林業的關聯性進行分析,依據林業資源的變化指標和國民經濟指標做為樣本,對這兩組樣本中的各個數據兩兩一組進行對比分析,將數據記錄成關系數矩陣,并分別置于SPSS(統計產品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軟件中進行數據分析,用相關系數來衡量兩個數據集合之間的線性關系。當一組變量顯示為正態分布,且二者呈現線性關系時,說明兩個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總體上是簡單相關。其二,要建立縣域國民經濟預判模型。通過對兩組數據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將縣域的國民經濟與林業的各項指標分別以因變量與自變量表示,利用多元的線性回歸方程構建縣域國民經濟的預判模型。假定自變量縣域國民經濟和因變量林業各項指標之間呈線性關系并進行分析驗證。

在數據信息的處理方面,主要使用Excel2010和SPSS17.0進行數據的整理和分析。

四、研究結果與結果分析

經過資料收集與資料分析,最終就縣域經濟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聯性進行了歸納總結。

首先,在縣域國民經濟和林業資源經濟方面,通過對大田縣的林業資源經濟的量化分析,選取兩者之間的動態關系并分析兩者的變化規律指標,借以反映林業資源經濟在縣域國民經濟的不同時期所起作用與關聯性關系。通過整合數據分析,可以發現林業資源經濟與縣域國民經濟在總體上具有極強的關聯性。林業資源經濟的發展和縣域經濟呈現正相關的趨勢:一方面林業資源經濟的發展與其自身規律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另一方面林業資源經濟也與相應時期的國家政策相聯系,隨政策的變化而有所波動。總體上來看,林業資源經濟與縣域國民生產總值呈現線性關系,林業資源經濟是縣域國民經濟的自變量,對縣域國民經濟的產值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國內生產總值。

其次,從林業的保護與利用和國民經濟發展方面來看,結合大田縣從2005年―2009年的林地征占用情況可以看出,大田縣資源稟賦型的經濟生產模式必然會因資源的開發而大量征占用林地。縣域國民經濟和征占用林地的上升趨勢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3]。

再次,從林業中的各個因素都與縣域國民經濟之間的關系方面來看,林業方面包括:林業總產值、有林地面積、林地保有量、林分蓄積、征占用林地面積和征占用林地數量等因素;縣域國民經濟方面包括: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工業總產值以及農林牧漁總產值等。兩兩相比較可以發現兩方面因素呈正相關的幾率很高。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林業的各項因素與縣域國民經濟呈現正相關趨勢,可以建立線性回歸的縣域國民經濟預期模型。經過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定性分析預定量分析,結合實地調查和各種文獻數據,建立的關于大田縣縣域國民經濟最優預期模型為:

Y=18570000+5.136X1-149.837X2+13.123X3+0.153X4

在模型中,因變量Y為縣域國民經濟,自變量X1為林業總產值、自變量X2為有林地面積、自量X3為林地保有量、自變量X4為林分蓄積。

五、結束語

對縣域經濟與林業之間的發展關系進行分析能更好地認識林業發展。經過系統的社會科學研究分析可以發現縣域經濟與林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依賴。通過本篇論文的分析可以選擇最優方案實現縣域國民經濟預判,在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同時提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將林業發展成為以實現以生態建設為中心的新型林業。

參考文獻:

[1]蘇迎平.生態文明視角下縣域經濟產業結構演變內在機理分析[D].福建農林大學,2012.

[2]黃賢松.縣域經濟與林業可持續發展關聯性分析――以福建省大田縣為例[J].林業勘察設計,2013,01:17-20.

上一篇: 電容式傳感器 下一篇: 訴訟保險制度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香蕉日本视频线播放 | 香蕉视观看在线a | 曰本亚洲欧洲色A在线 | 制服丝袜亚洲中文欧美在线 |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