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管制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9-24 18:06: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社會管制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社會管制論文

篇(1)

管理形式雷同性強是社會失范的突出癥結之一,也稱作“形式主義”。社會管理失范促生了呆板的檔案管理形式,嚴重降低了檔案的內在價值。現階段,信息互動頻率逐漸增加,單位之間的信息互補性進一步加強,因此,檔案管理方案和管理模式范本就會流行于各個單位之間。會議和文件是管理的主要方式,無論是領導的言論,還是文件的內容都要求具有真實樸質的特點,嚴禁出現“套話”和“管腔”等形式主義的語言模式,然而受社會中形式主義的影響,領導演講和文件中大多出現了缺乏實用性、創造性的觀點,從而導致檔案中出現重復記錄的現象。比如在不同級別的文件中屢次出現“科學發展”、“人本主義精神”和“和諧團隊”等方面的內容,極大地降低了檔案的保存價值。檔案管理方式也是提升檔案價值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單位檔案管理模式多是沿用社會上通用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對增強單位競爭力無益,不利于企業的個性化發展。

1.2檔案信息失真,可靠性降低

真實性體現了檔案的基本價值,但由于受各種社會失范形式的影響,檔案管理中出現明顯的信息失真和浮夸現象。比如,在現代社會中,某些單位為了逃避稅收,篡改經濟數據;有些行政領導為了減少自身責任,少報或者隱報管轄內的安全責任事故或者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從而致使檔案記錄缺乏真實性,不利于國家及時做出指導政策。為了局部利益而背離客觀事實的做法較為常見,是形成管理失范現象的根源之一,客觀的社會實踐記錄才是確保檔案生命力的源泉。檔案失真包括兩個方面,即記錄內容失真和管理過程失真,后者是前者的保障。內容失真主要是指檔案記錄沒有真實反映社會實踐過程和實踐情況,以造假和虛構出的文字或者數字記錄活動情形,無實質性的檔案價值。管理過程失真,是為達到某種不正當的目的,而將真實的記錄進行銷毀或者更改,弱化檔案的原有屬性,不能真實地反映不規范的實踐過程。

1.3檔案內容缺失,完整性差

在現實的社會活動中,管理理性程度較弱,嚴重影響了檔案管理內容的完整性。社會失范易導致人們做出一系列的不規范行為,比如,在會議上,某些單位領導為了推脫自身責任,而使用模棱兩可的語言作為處理意見,或者談話時避重就輕,甚至要求相關記錄人員對自己的發言不予記錄。在這種情況下,檔案內容缺失較大,一些重大事項的處理決策和方案沒有得到及時、完整的記錄,或者方式較為含糊,不能為日后提供的參考依據。在社會管理缺失的環境下,各級領導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普遍降低,因此,不利于日后成績的發展。受管理缺失的影響,由于各種背景因素的影響,檔案記錄長期處于一種片面的記錄狀態,若不加以制止,不但降低了檔案價值,而且容易造成檔案管理短板,人們對檔案完整性的追求也會逐漸消退,對社會的長遠發展及其不利。

2提升檔案價值的方法

2.1優化管理內容,改變虛假的記錄習慣

在不同的社會中,檔案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的檔案是密閉的、獨有的,檔案中的技術和經驗可以成為企業對外競爭的優勢,也容易導致企業陷入孤獨的境況。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信息公開程度逐漸加深,檔案內容日益透明化,單位之間的信息互動越來越多,并在相互借鑒中取得共同進步。如何使公共的檔案管理經驗成為單位特有的競爭性力,必須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對檔案管理辦法進行革新。比如,對于單位內外部的技術文件、重大過失的處理方法進行收錄,并進行長期保存,然而,檔案的保存期限并不是越長越好,對于價值較為一般的檔案通過鑒定文獻類型,設定保存期限,同時按照國家相關檔案保存管理條例,定期評定檔案的價值,及時更新和消除“過期”文件。

2.2建立檔案管理體制,靈活創建管理機構

開展檔案工作,必須要有相應的組織機構保障,專門的檔案管理部門也是提高檔案價值的重要途徑。一般情況下,檔案管理組織形式分為以下兩種,即集中式和分散式,檔案管理形式必須與企業的發展情況相對應。目前,管理體制均有了很大的轉變,從單位的發展趨勢來看,一方面,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朝著團隊化組織方向發展,企業檔案的管理權逐漸公開化,單位領導需要進行統一設定設置專業的管轄部門,強調檔案管理的獨立性。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單位采取單位總部檔案管理和項目管理檔案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即單位內部設立自上而下的檔案管理機構體系,任命總部的管理人員為檔案部門主管,各項目的檔案管理員為部門成員,進行綜合管理。

2.3創新檔案管理方法,吸收時代元素

檔案管理方法關系到信息的有效收集量和保存價值的大小,單位應不斷更新檔案管理觀念,及時吸納優秀的管理方法。傳統的檔案管理方法已經成形若干個范式,并在相應的時期促進了單位的發展。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前進,信息化逐漸成為當今的發展趨勢,又創造出更多的檔案實體形式,為了更好地開展實體檔案和電子檔案工作,人們進行了多次嘗試,但管理效果仍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要向同時做好不同類型的檔案管理工作,管理人員應根據不同的檔案種類,確定相應的檔案管理方法。比如,對于數量較大的、使用頻率高的檔案,使用膠片或者磁盤的形式進行存儲,對于數據原始檔案,通過建立數據庫進行存儲,對于機密性較強的檔案則可利用以上兩種方法進行儲存。

篇(2)

社會實踐是一個艱辛復雜的過程,從最初的籌劃、實施到最后的完成和總結會耗費大量的人力,需要較長的時間。當前有許多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存在盲目性和從眾心理,僅僅憑著一股熱情出發,沒有做好充足的思想和心理準備,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有可能會半途而廢,一無所獲。除此之外,我國當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各種思想齊頭并進卻又良莠不齊,如果大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沒有科學正確的理想信念做指導,在實踐中就很容易受到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個人主義的影響,這樣一來社會實踐不僅會失去意義,更不利于大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校教育的職責是要將當代大學生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后繼力量,要想真正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主旨貫穿融入到社會實踐中,使之成為我們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不僅能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真正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而且能夠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操的形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實現大學生自覺主動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價值理念作為指導自身行為準則的教育效果。

2、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實踐的實施環節

社會實踐活動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外化途徑,也是價值認知、認同的根本途徑,對大學生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基礎性作用⑤。因此,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社會實踐的實施環節是大學生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和關鍵步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帶動、宣傳作用。十報告通過“三個倡導”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凝練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崇尚的基本價值取向。我們所主張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實踐的實施環節,就是將十報告中的“三個倡導”與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以“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為奮斗目標;以“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為思想基礎;以“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自身行為準則。充分發揮社會實踐中實施環節的重要作用,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更強的實踐性,更易于被當代大學生理解、接受并內化成為自身的價值信念,更好的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

3、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實踐的總結環節

我們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社會實踐的實施環節的同時,不應忽視實踐的總結環節,只有通過對社會實踐活動的成果進行總結、提煉,才能更好的發揮社會實踐的效果。首先,在社會實踐的總結中,大學生應該認真總結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性、科學性和指導性。通過這一思想總結的過程,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將由淺層的、表面的、感性的認識上升為深刻的、內部的、理性的認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到自身的理想信念中,并通過行為活動實現這一價值觀念的外化。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從社會實踐的總結環節入手,通過總結,發現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的不足和亟待改進的方面,努力實現社會實踐的優化。

二、社會實踐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開展形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內容,具有極強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因此對這一價值觀的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認知及思想認同的層面,更重要的是將其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領悟在實踐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從而實現知與行的有效轉化和對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1、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充分發揮和調動大學生積極性,將大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與廣大農村現實相結合的社會實踐活動,為高校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路徑,有利于大學生在基層社會實踐中了解基層,接受教育,增長才干。由于農業生產勞動的方式以及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特殊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普及在廣大農村地區顯得較為薄弱。結合這一實際情況,大學生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能夠通過自身的感悟和創造,將已經內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涵用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展現出來,更加有效地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的宣講和傳播。與此同時,在整個實踐的過程中,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會產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與踐行。因此高校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使大學生真正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講者與踐行者,同時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的傳播與發展搭建了良好平臺。

2、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

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是大學生出于自愿,基于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道義,從事公益事業的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價值理念、目標導向方面都具有內在一致性。首先,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所倡導的價值理念具有一致性。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宗旨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強調的是個人對于他人、社會的貢獻價值,宣揚為集體利益、志愿貢獻的價值理念;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也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出發,倡導廣大公民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國家、社會的進步發展擔負起應盡的公民義務。此外,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導向也具有一致性。大學生參加志愿活動就是要在奉獻和服務中形成正確的認知,樹立理性的人生目標和價值取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則是加強主流意識形態教育,通過價值觀教育,培養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堅定理想信念,使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因此,高校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相結合,鼓勵大學生積極投入到志愿服務活動中,在服務社會中宣傳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篇(3)

部分政府工作人員的貪欲和對公共權力的濫用,在創新社會管理上不可避免地形成諸多不應有的人為阻力。檢察院可以采取以下三項措施來清除障礙:一是不斷加大查辦職務犯罪工作力度,將阻礙社會管理創新的腐敗分子繩之以法,以清除隱匿于社會管理機體中的毒瘤。2011年以來某縣檢察院共立查各類職務犯罪案件56案81人,有效地遏制了職務犯罪的發生,為該縣營造了一個清廉高效的發展環境。二是以執法辦案中發現的問題為切入點,積極發揮檢察建議在參與社會管理中的作用。2011年以來發出檢察建議48件,對在履職中發現的一些部門管理漏洞認真分析,形成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檢察建議,納入有關部門的管理。三是對政府重大工程、重點項目、政府采購招投標等活動進行現場監督及跟蹤巡訪,從機制、制度、管理和監督等方面及時提出意見建議,并督促其整改落實。

2.防范處置因司法不公引發的突出社會矛盾

公平正義的失衡和司法人員道德的失范極易引起公眾的不滿,特別是在通信、網絡技術發達的當今社會,因有關部門執法不公、不嚴而引起的事件更易受到人們關注和炒作,進而演變成。法律監督是憲法賦予檢察機關的神圣職責,是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和需求。只有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才能杜絕因司法不公而引發的新的社會矛盾,整個社會的發展環境才能得到凈化。

3.營造促進社會管理有序運行的良好治安環境

首先,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創造良好法治環境。2011年以來,某縣檢察院共批準和決定逮捕各類刑事犯罪案件177案252人,提起公訴354案470人,批捕、準確率均達100%;次之,認真落實檢察環節各項綜合治理措施,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重點抓好違法犯罪多發人群、網吧等重點人群、行業的管理,進一步健全社會治安防控網絡。第三,積極開展法律宣傳。通過贈送法制宣傳資料、舉辦法制講座、開展法律服務等多種形式進行普法宣傳,不斷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增強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從而達到預防和減少犯罪發生的目的。

4.加強幫教管理感化挽救工作凝聚社會正能量

一是積極協調法院、司法、公安等部門,加強對被依法判處管制、宣告緩刑、暫予監外執行、剝奪政治權利、裁定假釋等并在社會上服刑的罪犯的矯正,積極參加社區矯正工作,對監外執行罪犯進行考察,及時發現糾正存在的問題。2011年以來,某縣檢察院將監外執行罪犯全部納入微機管理,實現了對監外執行罪犯管理的系統化、規范化。二是積極參與青少年群體的教育保護工作,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辦理機制,成立未成年人犯罪專案組,強化案后回訪幫教,跟蹤未成年犯的改造情況及改造效果,以上法制課、成立幫教對子等形式,開展法制宣傳進校園等活動,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三是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安置政策,幫助解決刑釋解教人員就業、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困難。

5.開展工作創新為促進社會管理增添動力

一是積極探索“檢調對接”,對當事人有和解意愿、案件具備和解條件的,積極引導、促成當事人和解。同時,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執行和解、行政調解有效銜接,實現工作合力的最大集結。二是積極參與對網絡虛擬社會的建設管理。安排專人開展日常檢察動態與網絡輿情監測,及時收集涉檢輿情,快速發現網上有害信息,正確引導網上輿論,有效制止各種網上炒作等損害檢察機關形象的公共事件發生。三是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機制,加強信息交流,暢通發現渠道,促進相關部門認真履職。

6.推動社會管理制度機制建設不斷健全完善

結合檢察機關在執法辦案中發現的問題,特別是針對承擔社會事務公共管理職能的政府部門發生的失職瀆職犯罪案件,因社會事務公共管理部門管理問題引發的刑事犯罪案件等,定期提出關于完善社會管理制度的年度綜合報告,促進社會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三年來,在縣檢察機關推動下,縣政府及各部門共制訂、完善有關社會管理制度23項、健全機制9項,增強了社會管理的針對性、實效性。

二、檢察機關促進社會管理法治化亟待解決的問題

1.兩法銜接缺乏有效支撐

實現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的有效銜接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實踐中,部分行政執法部門中仍存在有案不立、以罰代刑等問題,直接影響社會管理法治化推進,必須從制度層面給予大力支撐,建立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的無逢銜接,加快建設信息共享平臺,積極推進依法行政。

2.職能發揮缺乏統一整合

檢察機關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涉及反貪、反瀆、民行、預防、刑檢、宣傳等多項業務部門。但目前各業務部門在履行職責時缺乏有效溝通,難以形成整體合力,工作力度不強。如發送檢察建議,就存在各部門各行其是,缺乏整體性、統一性考慮的問題。機關內部缺乏一個有效整合各項業務,統籌開展社會管理創新的專業部門或機構。

3.辦案效能未能充分發揮

雖然檢察機關每年都要查處大批職務犯罪案件,但從近幾年案件統計數字可以發現案件數量是呈上升趨勢的。為什么案件會越查越多,排除黨和國家對查辦職務犯罪工作高度重視,不斷加大打擊力度等因素之外,查辦案件所應有的警示、教育、預防等辦案效果沒有得到有效發揮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4.源頭問題沒能及時得以梳理

要善于把握促進社會管理的源頭性、苗頭性問題。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善于密切聯系群眾、與基層接觸廣泛的傳統優勢,對一些具有普遍性、區域性的社會管理問題深入研究、系統梳理,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益參考,從源頭上促進黨委政府重大公共政策不斷完善,努力消除不穩定因素,減少不穩定事件的發生。

三、檢察機關促進社會管理法治化的基本途徑

2013年1月,對做好新形勢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全力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過硬隊伍建設的要求。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學習貫徹黨的十精神和重要批示,必須更加注重法治在社會管理中的保障作用,更加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解社會管理難題,提高社會管理創新水平。

1.提高認識,準確把握檢察機關在社會管理體系中的角色定位

檢察工作與推進社會管理相輔相成,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檢察工作也是社會管理工作。列寧曾經指出,如果沒有一個能夠迫使人們遵守法權規范的機構,法權也就等于零。社會管理本源于政府職能,檢察機關源于憲法的授權體現法律監督地位。檢察機關在社會管理中的角色,就是正確履行憲法賦予的法律監督職能,為社會管理提供充分司法保障。人民檢察院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立足點、切入點在于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既不能游離于社會管理工作之外,又不能越俎代庖于行政事務之中,主要是依據憲法賦予的法律監督定位充分發揮監督作用,以黨的十精神和重要批示為統領,圍繞法治中國建設這一嶄新目標,以卓有成效的法律監督促進依法行政,為促進社會管理法治化服務。

2.立足源頭,最大限度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價值參考

檢察機關要緊緊圍繞黨委政府關于加強社會管理的一系列指示和部署,積極參與到重點工作中去。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指導實踐,以法治目光審視社會管理體系構建,通過法治方式促進管理創新。著眼服務社會建設大局,結合執法辦案和履行各項檢察職能,對普遍性、區域性的社會管理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向黨委政府提出對策性建議,對重大建設項目及重大公共政策的調整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促進重大公共政策完善,從源頭上減少不穩定因素的發生;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五進兩服務大走訪活動”等,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時發現傾向性苗頭性的民生訴求,積極向黨委和政府建言獻策,協助黨委和政府把住政策源頭;在執法辦案過程中,對于發現的社會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積極向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出檢察建議,完善內部制約監督,完善社會管理和服務。

3.嚴格履職,充分發揮執法辦案促進社會管理法治化的推動作用

檢察機關要有效履行批捕、、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訴訟監督等職責,切實擔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者、捍衛者的重任。一是著力促進法治政府建設。健全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快建設信息共享平臺,及時監督糾正有案不立、以罰代刑等問題,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充分發揮查辦案件的懲戒作用,嚴肅查辦和積極預防國家工作人員在產業轉型升級、公共資源出讓、國有資產管理、城鎮化建設等過程中,失職瀆職等職務犯罪,促使公職人員依法履職、審慎用權;把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擺上更加突出位置,廣泛進行預防宣傳,營造廉政建設的良好氛圍,促進行政權力依法規范行使。二是努力促進執法辦案效果的最優化。以法律眼冷靜觀察社會事務,洞悉每一起案件背后的深層次的社會關系、利益與矛盾,消除矛盾雙方的對立,尤其是要深查司法不公背后的腐敗問題,促進社會的和諧與安寧。正確把握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準確把握寬嚴適用的范圍和標準,積極推進量刑建議、刑事和解、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等工作,減少社會對抗,維護社會穩定。

4.積極參與,大力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建設

一是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對社會矛盾和影響穩定的因素及時進行排查,提出處置突發事件的預案;二是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深入開展對重點地區的排查整治,對排查出來的黑惡勢力、兩搶一盜等犯罪案件,適時介入偵查,依法快捕快訴;三是突出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配合有關部門構建社區防控網、街面防控網、卡口防控網、內部單位防控網、農村防控網為主體的五大防控網絡,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提高社會管理控制能力;四是加強對三類重點人群的教育管理,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潛在的突出問題,提高對流動人口的管理服務功能。

篇(4)

關于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投資者的心理比較復雜,一方面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有利于國有企業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也有利于增強投資者的股東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投資者擔心一旦龐大的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證券市場無法及時消化,會造成股市價格的大幅度回落,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可是,從社會資源配置角度看,龐大的國有股、法人股不能變現流通,以至于長期沉淀,既不能有效地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也不利于國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國有資產結構,盤活和有效利用這些國有資產。

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不僅僅限于其所代表的國有資產不能盤活可能產生的直接經濟損失,它還帶來一系列十分不利的社會經濟后果。當初開放證券市場,目的是配合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希圖通過證券市場促進國有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走出困境,實現國有企業的市場化。然而,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的規定將上市公司股權分為國有股和法人股,占上市公司全部股份的將近70%,這部分股權是封閉的,由政府或上市公司主要發起人集中掌握,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不但不會被削弱,反而會因為送配股而增強。上市公司真正可以上市流通的普通股總額一般只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0%左右,且高度分散于廣大股民之手,這部分股權高度大眾化。上市公司的這一股本結構削弱甚至完全摧毀了股份制的法人治理優勢,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監督制約機制與改制上市前沒有實質性區別,因為在股東大會里,無論是實行累積選舉法(即不給予多數股票所有者對結果的完全控制權),還是實行直接選舉法(即給予多數股票所有者完全控制權的“一股一票”,我國目前使用此法),都不可能動搖國有股、法人股的優勢地位。眾多分散的小股民既因為各自股本太少而沒有聯合起來行使監督制約董事會和經理人員的積極性,也因為聯合的組織成本、監督成本等交易費用過于昂貴而不可能聯手與國有股法人股相抗衡。

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股份制流于形式,一些企業并未真正轉換經營機制,因此不可能達到股份制改造的目的,不可能真正取得好的經營績效,以至設立證券市場的初衷落空。一些企業通過股票上市,從廣大股民那里籌集了一大筆資金,企業財務狀況暫時好轉,長期積累的問題暫時被掩蓋,但隨著這筆資金的耗盡,企業很快會重新陷入困境。

有一種觀點認為,造成我國上市公司效益逐年滑坡趨勢的原因是上市公司發行股票和上市流通時,過度包裝,信息披露不真實。其實,縱然我國上市公司存在比較嚴重的過度包裝問題,但是,一旦企業上市成功,就會無一例外地從股市上圈到大筆資金,即使原來企業效益和實力(比如財務狀況)并不如公開披露出來的好,也會因為平白無故地突然得到這么一大筆不需要還本付息的資金而徹底好轉。所以,只要企業上市成功,應該說,無論上市前有多么差,上市以后從財務和管理會計的角度看,起點應該算得上是一個相當好的企業的起點。如果企業能夠好好利用從股市上募集到的巨額資金,借著改制上市的機會轉變經營機制。踏踏實實加強經營管理,那么即使當初是包裝上市的,效益也沒有理由出現普遍滑坡的趨勢。上市公司效益出現逐年滑坡的趨勢,根本原因仍然是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公開發行股票和上市并沒有絲毫改變企業的經營機制,并沒有因為改制上市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只是單純為了融資圈錢的需要。

實際上,絕大部分企業公開發行股票和上市流通,只是憑空虛設一部分所謂流通股公開發行上市,并不是將已經存在的一部分實質性資產出讓給(哪怕是溢價出讓給)廣大股民,企業原來的實質性資產則通過包裝折合成龐大的國有股、法人股保留在原來的所有者和經營者手中,其中的虛增部分數額十分巨大。企業包裝上市,提供虛假信息欺騙投資者本質上屬于經濟詐騙,是十分錯誤的行為,也可以說是違法犯罪行為,應該徹底予以糾正和懲處,不能因為上市的是國有企業,上市可能“有助于”國有企業脫貧解困就姑息養,破壞正常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但是,即使如此,倘若沒有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的規定,國有股、法人股與現在的流通股享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那么,國有股、法人股股東或出資方代表也不至于置市場規律于不顧,將計劃經濟的東西披上股份制的外衣。如果國有股、法人股可流通,那么其持有者必然會積極追求證券市場溢價的好處,即使為了控股,也會改變行為方式,而不僅僅是僵硬地控制企業,這樣就不得不遵從市場規律,否則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投資者,股價得不到追捧。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國有股、法人股能夠上市流通,在市場特性上與現在的流通股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么企業上市時的過度包裝和虛假信息披露問題也會得到有效遏制,換句話說,正是因為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才產生或加劇了我國證券市場的過度包裝、虛假信息披露和過度的投機炒作問題。如果國有股、法人股能夠上市流通,就會使我國的證券市場保持合理的股票供給和需求關系,不至于供需過于失衡,股票價格過于偏離其價值,從而有利于從根本上防止股市的過度投機和泡沫,規范投資者行為。而且,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會大大增加證券市場的競爭性,如果過度包裝,信息披露虛假,即使一時得逞,欺騙了投資者,但是,一旦敗露,企業股票價格就會跌落下來,原來的國有股和法人股市場價值也回復到正常水平,甚至更低,從而使弄虛作假的企業遭到懲罰,其損失可能要大大高于從過度包裝中一次性騙得的收益。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其市場價值也是虛擬的,當然也就不存在市場價值回落風險,企業及其主管部門根本就沒有這種擔憂。

吳敬璉等教授批評我國證券市場不規范,其實,問題的根源依然是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對這部分股票的管理只能繼續使用計劃經濟的行政手段,而國有股、法人股又在證券市場上居于絕對優勢地位,流通股的市場表現在很大程度上也依附于國有股和法人股,所以對證券市場的監管也只能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以至出現我國目前這種用計劃經濟的行政控制手段來管理在市場經濟各類要素市場中市場因素最為活躍的證券市場的怪現象,當然也就不能完全避免不當干預的不良后果,甚至出現政策市的“松緊”惡性循環。如果不是因為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股票供給和需求失衡,投資者對企業上市融資就不會是被動的接受者,企業上市融資時就不會不擔心甚至撇開證券市場上可能存在的發行風險,而將主要精力放在爭取監管部門的行政審批和上市額度上,不得不苦練內功,盡力提高自身價值。現在我國的股票發行制度雖然已經開始朝市場化方向發展,但是,只要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等待上市的企業和券商就有激勵繼續冒險,過度包裝,披露虛假信息,上市成功以后得到的高收益足以填補包裝中留下的缺陷,支撐一年以上的會計業績。

在二級市場上,因為股票供需失衡,泡沫本來就很嚴重,對國家相關政策和管理層監管的松嚴變動自然會很敏感,政策市的狀況也就不奇怪了,加上國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法人治理結構無效,投資者不可能對企業經營真正產生影響,長期持有一個企業的股票風險很大,不得不以追求股票價格的短期溢價為主要目標,追逐收益最大化的機構投資者同樣也不能免俗。相對于股票內在價值的變動而言,股票價格的短期波動對信息更為敏感。在獲取和利用信息(特別是內部信息)方面,機構投資者和所謂的大戶股民天然具有相對的優勢,券商和上市公司都更愿意為他們服務,他們也更有能力獲取和利用政策層面的信息。這樣就形成了今天的二級市場混亂局面,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都十分顯著,證券投資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為了生存和發展,也沒有像原來設想的那樣以中長期投資為主,發揮穩定證券市場的作用。

二、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客觀需要

我國傳統的社會保險制度是國家保險型制度,社會保險由國家和企業包下來。從1986年起開展了企業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基本的做法是實行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將“企業養老”過渡到“社會養老”。1995年“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改革思路被提出。1997年統一了企業和職工的繳費比例和個人賬戶規模,我國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起來。

一般論者,特別是證券業和部分研究社會保障制度的人士,在討論我國養老金制度時,都認為我國對養老金實行的是現收現付制,并且對現收現付制大加撻伐。從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歷程可以看出,1997年以后,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實際并非單純的現收現付制,而是現收現付制和基金積累制的混合形態,其中基礎養老金部分屬于現收現付模式,而個人賬戶部分則屬于基金積累模式。在養老金給付構成中,基礎養老金的收入替代率為20%,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收入替代率為20%~30%,可見,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甚至有些稍微偏重基金積累模式。

之所以有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還存在很多缺陷,以至有些方面呈現出現收現付制的假象。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帶有明顯的制度轉軌特征,當初設計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模式時,并沒有對舊體制下的養老保險欠賬采取專門措施,而是寄希望于暫時挪用個人賬戶的資金滿足已經退休和即將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金支付需求。這就造成個人賬戶的“空賬”現象,當我們談到我國養老保險金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時,一般也沒有將個人賬戶和基本養老金賬戶區分開來,而是籠統地說是收大于支還是支大于收,本質上是將個人賬戶和基本養老金賬戶混為一體,用個人賬戶的積累彌補基本養老賬戶的虧空,忽視了個人賬戶的基金積累性質,暫時掩蓋了基本養老金賬戶的巨額赤字現狀。

這種籌資模式符合我國社會保險(主要是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的現實條件,有其合理性。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已經退休和即將退休的人來不及建立個人賬戶,甚至也沒有積累起能夠保證基本養老金發放所需的資金,這部分養老金給付只能由國家包下來,但是實踐中國家并沒有這樣做,而是指望依靠現有的社會保險繳費,加上少量財政撥款加以解決。至于個人賬戶的空賬問題,則指望將來隨著經濟發展和時間推移,等到納入養老保險制度中的“老人”養老金給付問題自然消失,再騰出力量充實個人賬戶,實際就是想利用代際之間的時間差來解決問題。但是,這種改革思路和做法危機重重,很難實現,而且負面影響很大。

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基本養老保險金和個人賬戶養老保險金的籌集和給付徹底分開,真正做到專戶管理,不要相互挪用,個人賬戶養老保險金應該真正積累起來,保值增值。可是,這樣做的前提條件是妥善解決養老保險金的欠賬問題(或者說是養老保險制度中“老人”的全部養老保險金籌措問題,以及“中人”的部分養老保險金籌措問題),放棄動用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錯誤做法。依靠財政撥款解決養老金欠賬問題不太現實,財政不可能有那么多資金,而且因此而增加財政收入同樣是增加在職人員的負擔,在性質上與挪用個人賬戶養老金沒有什么區別。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動用存量國有資產。我國存量國有資產超過9萬億元,有相當一部分沒有盤活。從社會保險金對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的要求出發,從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和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出發,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將所得充實社會養老保險金,特別是滿足應該由國家包下來的“老人”養老保險金需求,以及“中人”養老保險金中應該由國家承擔的部分對資金的需求,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所需資金既主要應由國家負擔,同時又不能依靠國家財政,那么資金來源只能是龐大的存量國有資產了。非經營性國有資本和非競爭性領域的國家投資積累要承擔帶有公共品性質的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職責,一般不能進行變現流通,適于變現的國有資本是國家在競爭性領域的大量投資積累。如果國有企業改革成功,則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本會帶有很強的保值增值能力,并且因此有條件具備比較強的流動性,很容易通過一部分國有資本變現籌集到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所需資金。即使只考慮由1000來家國有企業(只占國有企業的極小部分)改制而成的A股上市公司,其中不能流通的國有股、法人股目前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7.8%,如果將這一比重降低到51%,那么就有478億股可以上市變現,以每股平均價格2.1元計算,則可籌集1003.8億元資金,如果將這一比重進一步降低到30%,那么就有597.5億股可以上市變現,以每股平均價格2元計算,則可籌資1195.32億元,兩者合計超過2000億元,加上其他配套措施,基本可以滿足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資金需要。

三、社會保險制度建設和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的結合模式

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解決社會保險金資金籌措問題應該和拓寬社會保險金投資渠道,解決社會保險金資金保值增值問題一并考慮。可以考慮將準備上市流通的國有股、法人股折股之后劃入專門成立的社會保險基金,作為保險基金財產,然后委托給基金管理公司或券商經營,實現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和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具體的做法是逐年劃撥一部分國有股、法人股進入專門的社會保險基金,成為社會保險基金的資產,這種特殊的社會保險基金的營運委托給基金管理公司,由基金管理公司選擇合適的時機對基金持有的國有股、法人股進行變現流通,滿足迫在眉睫的養老保險金給付需要,解決應該由國家負擔的“老人”全部社會養老保險負擔和“中人”的部分社會養老保險負擔,并將挪用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填平補齊,解決個人賬戶空賬問題。

至于國有股、法人股的價格和折算問題,考慮到我國證券市場不完善的實際,國有企業在改制上市的時候,往往有一定程度的包裝,加上二級市場投機氣氛比較重,存在一定的股市泡沫,完全按照二級市場上的價格劃入社會保險基金和變現流通顯然不合理,也會給證券市場帶來太大的沖擊。比較現實可行的辦法是根據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再綜合考慮市盈率因素,在每股凈資產的基礎上適當溢價,最后形成國有股、法人股劃撥到社會保險基金時的劃撥價格。當前我國股市市盈率平均在70倍左右,顯然偏高,為了證券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確保社會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劃入社會保險基金的國有股、法人股應該虛設一個用以計價的市盈率,比如10倍以內,最高不能超過該支股票上市時的發行市盈率。這樣,國有股、法人股的劃撥價格就等于每股凈資產乘以虛設的市盈率。

這樣確定的價格與二級市場上的現行價格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會誘使社會保險基金托管人和受托的證券經營機構急于將基金持有的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對證券市場造成太大沖擊。為了防止這種可能的市場風險,可以在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的步驟上定出嚴格的時間表,并且在證券市場逐步規范的同時,對劃撥到社會保險基金的國有股、法人股進行折股處理。比如按照劃撥價格與證券市場現行股價的百分比對國有股、法人股進行折股計算。當然,這只是一個思路,實際怎樣折股,需要考慮很多因素,特別是要在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和證券市場穩定發展之間取得平衡。為了保證社會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維護養老保險金領取者的利益,完全以市盈率很高的二級市場現行價格為基數折股可能就不合適,也許需要稍稍縮小這個基數。這種價格確定方法應該說是經得起我國證券市場未來發展考驗的。如果完全按照部分人的設想,給國有股、法人股定價特別低,比如不到流通股價的1/10,不但有違公道,管理層難以接受,而且不利于盡快籌集養老保險金,對證券市場未來發展也不利;如果完全按照另外一部分人的主張,國有股、法人股與流通股同股同價,既會嚴重打擊股市,又不具備現實可行性。

國有股、法人股劃撥社會保險基金的流量和時間的選擇,可以一次性劃撥完成,也可以根據養老保險金給付需要分期分批劃撥,從籌集資金,解決養老保險歷史欠賬角度看并無太大的區別,可是,從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和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角度出發,分期分批劃撥可能就不如一次性或較快地完成全部劃撥工作好。因為國有股、法人股一旦劃撥到由專業人士管理的社會保險基金,雖然一時沒有上市流通,也十分有利于國有企業產權結構的多元化,有利于國有企業盡快建立起規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改變目前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流于形式的弊端,推動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的成功。

社會上還有一種先變現后劃撥的方案,即直接變現方案。這種方案主張直接將國有股、法人股在證券二級市場上變現,所得資金補充養老保險金。與我們這里設計的方案相比,雖然這種方案也考慮通過逐步分批上市來減緩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對證券市場的沖擊,但是,相比之下對證券市場的沖擊仍然要大一些,而且,這種方案也沒有充分考慮利用證券市場實現社會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因而付出的代價要高一些,需要更多的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才能滿足社會保險的需要。

我們的方案并不僅僅局限于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而是與整個社會保險體制改革和完善連在一起,并且通盤考慮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在初步解決了養老保險歷史欠賬以后,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著手解決個人賬戶養老保險金的空賬問題和保值增值問題。現有的養老金領取者資金給付以10年期計算,由國有股、法人股組成的特殊的社會保險基金可以分10年從容地完成國有股、法人股的變現流通和養老保險資金籌措任務。在這10年期間,這種特殊的社會保險基金所持有的國有股、法人股數量逐年減少,直至基本消失,即使最后仍然持有一部分股票資產,那也純粹是為了基金保值增值的需要實施的正常的資產組合策略的結果,已經與特殊的國有股、法人股減持沒有關系了。在進行國有股、法人股變現的同時,可以考慮為個人賬戶養老保險提取一部分資金,歸還原來的挪用虧空,解決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基金的空賬問題,然后進一步將原本是為了解決養老保險歷史欠賬和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而成立的特殊的社會保險基金轉變為專門為個人賬戶保險基金服務的養老保險基金。利用證券市場實現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為將來的退休人員(即現在的社會保險體制中的所謂“新人”)分享社會經濟發展好處創造條件。

對于養老保險金進人證券市場,目前社會上存在若干十分流行的錯誤看法。為了論證養老保險金進入證券市場的必要性,有的人提出養老保險金入市不但可以實現保值增值,而且可以利用證券市場籌資,即通過在證券市場上的投資運作解決社會保險金的歷史欠賬問題。這種想法是根本行不通的。我國證券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很不完善,系統性風險很大,容量也有限,根本無力滿足龐大的社會保險金的籌資需求,將養老保險負擔轉嫁給股民也不公平。每年抽出大筆資金滿足養老金給付需要也是不現實的,即使將來我國證券市場比較成熟了,也只能作為基金積累式的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場所。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或地區是依靠證券市場為社會保險事業籌資的。我國養老保險中屬于現收現付性質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部分如果走上健康發展軌道,本來就不應該有太多的結余資金,否則就失去了現收現付性質,增加企業和職工個人的繳費負擔,而且,即使有少量資金結余,也應該以安全性和流動性都十分強的現金、銀行存款和國庫券形式持有,以滿足基本養老保險金的給付需要。真正能夠投入證券市場的只有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基金,因為它屬于基金積累式的,而且資金籌集與給付之間存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差,不但有條件進行各種投資組合,客觀上也需要保值增值,但是現在個人賬戶養老保險金處于空賬狀態,嚴格地說養老保險是沒有多余資金進入證券市場的。

當然,一旦解決了社會保障資金的歷史欠賬問題和個人賬戶的空賬問題,個人養老保險基金真正積累起來,那么個人養老保險基金將十分龐大,根據國際經驗和我國人口與勞動力狀況,恐怕要形成能夠與銀行存款和證券市場資金相提并論的第三股資金力量。那時社會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問題就變得十分重要,對證券市場發展的影響也會十分顯著。解決社會保險金保值增值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實現社會保險金的商業化運營,其中社會保險金進入證券市場是重要內容。目前在社會保險金積累比較少,證券市場不規范的情況下,社會保險金進入證券市場應以間接方式為主,可以考慮允許社會保險金以一定比例投資封閉式和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將來也可以允許社會保險金以一定比例投資風險投資基金等產業投資基金,甚至少量進入房地產市場。隨著社會保險金的積累,特別是個人賬戶養老保險金的充實和積累,需要成立專門的社會保險基金。從效率角度考慮,沒有必要專門成立新的針對社會保險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社會保險金進入證券市場應該以委托給專業基金管理公司為主,投資實物資產應該以委托給證券公司和信托投資公司經營為主。

在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解決社會保險金資金籌措問題上,也可以首先借助國有投資公司的力量,在通盤解決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問題的大背景下考慮養老保險金的籌措問題。國有股、法人股規模十分龐大,除了滿足社會保險金籌資需要之外可能仍然綽綽有余。將國有股、法人股交由國有投資公司經營,由國有投資公司選擇受托的證券經營機構進行國有股、法人股的變現流通,未嘗不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四、結論性評論

篇(5)

關鍵詞:社會關系網絡;道德行為;監管;聲譽

一、前言

在組織行為的研究領域中,有關組織成員的道德行為的研究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話題。為了解釋組織成員道德行為和不道德行為的產生原因及開發出相應的管理方法,研究者們提出了組織成員道德/不道德行為的諸多影響因素,如個體特征、組織因素及道德事件的強度特性等。近些年來,社會網絡學派理論的發展為解釋組織成員的道德/非道德行為又開辟了一條新的研究路徑。Brass,Butterfield&Skaggs(1998)認為,以前有關員工道德行為的研究盡管得出一系列的用于解釋道德/不道德行為的因素,但還是忽略了一個重要方面:行為者之間的關系,很少有道德決策模型的研究者關注諸如人際關系的類型和結構等主題。

在商業倫理學者對道德困境和道德行為等的大多數定義中可以發現,道德包含了一種對“他人”的考慮。例如,學者們把道德情境定義為個人決策對他人的利益、福利和期望的影響;不道德行為被定義為對他人產生有害的后果的并且是“違法的、或在道德上不被社會所接受的”(Jones,1991)。因此,從本質上來看,道德行為是一種社會現象——它包含了一種行為者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是內生于其他社會關系結構之中的。從這一角度看,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來探索組織中個體的關系如何對組織中的道德行為產生影響就十分必要。在中國文化情境中,由于人們具有“社會導向”、“他人導向”和“關系導向”的文化特性(楊國樞,1981),社會關系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力尤其顯著,因此以社會關系網絡為分析框架的研究具有更顯著的意義。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試圖解釋組織中的社會關系網絡如何對組織成員的道德/不道德行為產生影響,也就是試圖運用社會網絡學派的一些概念和理論來剖析社會關系對于員工道德/不道德行為的影響的作用機制。

二、組織中社會關系網絡對于其成員道德/不道德行為的影響

從網絡學派的角度去看,一個人為什么會這樣或那樣地行為,其原因在于人們所處的獨特社會關系網絡以及他們在關系網絡中的位置。社會網絡理論假設組織行為者必然存在于一個關系社會網絡中,而社會網絡,則是一組行為人和行為人之間所具有的一些關系或所缺乏的一些關系聯結,這些既存的社會關系為行為者提供了約束和機會,從而對行為者的行動產生強有力的影響。

1.道德/不道德行為的指向對象。徐木蘭,余坤東,沈介文(1997)的研究表明,因為中國人大多具有“差序格局”的民族性,其對人事物的要求,常隨著他人與自己的關系的遠近而有所不同,在道德判斷中表現出極強的相對主義傾向。因此,個體傾向于根據彼此在關系網中的關系強度來選擇性地作出道德或不道德行為。

關系的強度是指關系的經常性、互惠性、情感聯系強度和親密性(Granovetter,1973)。不經常相互交往和交往結果是無關緊要的兩個人之間的關系被定義為弱聯系。具有弱聯系的兩個人可能只會相遇一次,交往時間十分短暫,之后就有可能不再相見。如果在兩個個體之間存在著一個非常弱的、一次性的私人交換關系,則不太可能誘發產生道德行為。比如說,在一次私人交換關系中,對一個陌生人撒謊可能不會產生不利的后果。從事不道德行為所帶來的后果——在弱關系中的損失——是很小的。

在組織中,組織成員會預期將來有進一步的交往。因此,我們發現在組織成員之間存在著最低限度的相互信任,這是兩個街上相遇的陌生人所不會具有的。在強關系中,雙方發展出合作、信任、親密性和同情心,通過經常性的交往,每一方都從信任關系中互惠并從他人那里獲得積極的回應。從事不道德行為的成本——強關系的喪失——也遠遠大于弱關系。

當Jones(1991)進行有關道德事件的強度特性的研究時,得出了相似的結論。他認為親近程度——一種考察心理的、社會的、文化的和身體的距離的方法——是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與陌生人相比,當行為者的行為關系到與自己親近的人的時候,他們會更容易意識到事件的道德本質,更不容易做出不道德行為。所有的研究可以導致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強關系培育了同情心和心理親近感,從而降低了不道德行為的可能性。

2.榜樣的作用。Falkerberg&Herremans(1995)研究了正式系統和非正式系統對組織道德的作用,其研究發現,非正式系統對道德行為的影響更大,行為榜樣是決定行為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經理和主管往往被視作行為的榜樣。

(1)差別關系理論。差別關系的簡單解釋就是一個人傾向于采納與他交往的人的行為或觀念,采納多少根據接觸次數的多少。根據Zey—Ferrell&Ferrell(1982)的研究,對來自廣告公司的被調查者來說,同級的行為是推測被調查者本人道德行為的主要依據,而如果被調查者是來自公司內部廣告部門的經理,最高管理層的觀念是推測被調查者行為的主要依據。這一研究發現使他們建議用差別關系理論對道德行為做部分的解釋。像廣告公司經理這樣的決策者與同級接觸較密切,所以傾向于采納同級的行為,而像公司內部廣告部門的經理那樣的決策者與上級接觸較密切,因而更容易采納上級的道德標準。

(2)角色構造理論。此外,Zey—Ferrell&Ferrell(1982)還提到了另一種對道德行為進行解釋的方法,即角色理論。他們分析了角色理論中相對距離與組織權威兩個方面,發現有證據證明,決策者與某個人的組織距離(即決策者和這個人之間存在的組織內部和組織之間的明顯界限的數量)越大,這個人對決策者的影響就越小。

在商業環境中,相對權威觀點認為最高管理層比同級對決策者行為的影響大。Baumhart(1961)的調查發現,決策者認為上級會做的行為是影響決策者做出不符合倫理的決策的重要因素。Hunt,Chonko&Wuilcox(1984)的研究表明,最高管理層鼓勵道德行為的行動是推測被調查者對道德問題看法的最好的單一依據,最高管理層鼓勵道德的行為,勸阻不道德行為的舉動會對員工的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

因此,總的來說,處于特定組織中的個體做或不做道德行為是深受其組織社會關系網絡中的他人的影響的,同級和最高管理層都對行為者道德方面的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其中最高管理層的影響最大。

3.監管和聲譽。不道德行為被察覺及由此所帶來的懲罰和喪失聲譽的可能性是組織成員進行道德決策時所要考慮的很關鍵因素。在這里就引發了兩個相關但沒有獲得充分研究的概念:監督和聲譽。這兩個概念都和“與他人的關系”相關。監督——行為被組織中的其他人發現的可能性降低了行為主體從事不道德行為的傾向。McCabe&Trevino(1993)發現個體的道德行為受其對行為被發現的可能性的感知的影響。其他的研究者也認為監查體系的存在、行為者對監查的感知對于行為者的道德決策和行為能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總而言之,這些研究發現人們意識到其他的組織成員可能會關注他們的行為,這種監督能夠約束不道德行為。

其他組織成員的存在也使行為個體更多地考慮做出不道德行為對聲譽有可能產生的影響。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及其相關研究表明,大多數成年人處于以“傳統層次”進行道德思考這一道德階段,這一階段的人們意識到并遵從自己的角色規范和他人的期望。在這一道德發展階段,人際關系和社會贊許是進行道德決策思考時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朋友之間或熟人之間從事不道德行為而被發現的可能性是一種極大的威懾,如果A對B做出不道德行為,那他就冒著在C或組織中的其他人那里喪失聲譽的危險。如果他的不道德行為被C所察覺,那他就有可能失去和C的關系。4.從事不道德行為的機會獲取。1992年Burt提出“結構洞”這一概念用來指稱兩個行為者之間的聯系的缺乏。如果兩個行為者沒有直接聯系,必須通過第三方才能發生聯系,則這個第三方就占據了“結構洞”的有利網絡地位。在組織中與組織外部關系打交道的職位特別容易利用不聯系的兩方來控制交易。例如組織的采購人員和銷售人員就容易成為組織與客戶之間或組織與供應商之間的結構洞。這些跨組織邊界的行為者就可以利用這一便利來欺騙雙方為自己謀取利益。

由結構洞三角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在網絡中的某些位置可以預言不道德行為的產生的可能性。例如,在網絡中的個體的位置可以由它的中心性來說明。個體的中心程度尤其與監控和聲譽相關。中心性是指一個個體經由最少數量的直接和非直接聯系與網絡中的每個人進行接觸的程度(直接聯系比非直接聯系更為“親密”)。那些與很多人有直接聯系的員工被認為更具有中心性。個體與他人的直接聯系能增加其行為被監控的程度,而與他人的不直接聯系則決定了有可能聽說其不道德行為的人數,這就意味著聲譽的損失有可能發生的程度。如果個體做出不道德行為,其所具有的高度中心性意味著高度的監控和廣泛的聲譽損失(以及處于高度中心性地位的權力和聲譽)。

研究者也探討了組織層級體系中的位置所帶來的影響。一項有關高層、中層和低層員工的研究(Frink&Klimoski,1998)表明了關系結構如何影響個體的道德決策。低層員工通常在組織中沒有形成大的社會關系網絡——他們主要與自己的同事和直接上司打交道。因而,對于他們來說,來自于社會網絡的監管是很少的,同時喪失聲譽的風險也是很低的。這些員工傾向于服從他們的上司的期望,覺得沒有義務去監視和舉報上級。中層管理者們聯系著彼此不直接發生聯系的下屬和上級,所以在這一網絡結構中他占據著結構洞,因而為他們從事不道德行為提供了良好的機會。然而,中層管理者的位置通常是具有高度中心性的,(直接和不直接的與許多人發生聯系),他們的行為被下屬、同級的管理者以及上司所觀察和監控。因此,對于中層管理者而言,由處于結構洞所帶來的從事不道德行為的機會被中心性所限制。對于聲譽的強烈追求動機驅使他們以符合組織道德期望的方式行事。組織中的高層管理者經常處于一個聯系所有者、董事會或其他外部利益相關者和其他組織成員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控制著組織的重要資源,因而,這些處于高級管理職位的人有更多的機會去從事不道德的行為并能從不道德行為中獲得更多的回報。他們一般無須對他人說明自己的行為因而較少受到組織內外的監管。盡管組織中的高層管理者經常被寄予道德期望(要求其具有更高的道德標準),然而就像其工作角色本身的這種模糊性一樣,來檢測其道德行為的標準也是模糊和可變的。這種分層次研究法表明,如果組織不能建立一個體系來鼓勵各層次員工的道德行為,那么長期來看,組織的有效性就會面臨重大問題。

三、對管理實踐的一些啟示

1.組織高層管理者的影響。組織中的高層管理者對于其下屬成員的道德/不道德行為有著十分巨大的影響。一些針對企業經理的調查發現他們經常感受到來自上級的壓力去做出違反自己道德原則的行為,為了能夠在組織中獲得成功,他們不得不順從上級的要求,這種來自于上層的直接壓力是導致員工不道德行為的重大因素。其次,高層管理者本身也是其下屬的模仿對象,高層管理者的不道德行為為其下屬的行為發出了強烈的信號,可以招致下屬的模仿。因此、高層管理者對待道德問題的價值觀、態度和行為設定了一個組織的道德氛圍的基調。然而,由于高層管理者在組織中的獨特的地位,他們從事不道德行為的機會更多,對他們的行為進行監管也更不容易,因此更要求組織的高層管理者的道德自律性,通過有意識的行動來提高整個組織的道德水平。

2.鼓勵組織成員間的相互監管。由于員工不道德行為的隱秘性,在組織中對員工不道德行為的控制是極端困難的,并要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如果無法監管員工的行為,員工就會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以犧牲組織利益為代價追求為自己帶來利益的行為。因此有必要在正式的監管體制之外尋求替代和補充方案。如果組織成員愿意監管并向組織舉報自己同事的不道德行為,那么這將為組織提供一種極佳的、更低成本的控制員工不道德行為的方法。因為同事之間的交往更為密切,更易于覺察彼此的不道德行為。

然而,在組織中鼓勵這些行為是有極大困難的。因為同事間的監管和舉報行為會遭受群體內壓力以及彼此之間的關系的壓力。在一個工作群體中的社會機制會產生壓力使得同事間的監管和舉報行為變成是受排斥的和冒風險的,這一類行為被看成是對群體不忠誠的,因而群體可能會發展出許多對這類行為的制裁措施,如被放逐或排斥于群體之外。同樣,這種行為也會引發關系壓力,因為同事不會喜歡“告密者”,這種行為會招致被報復的風險。

篇(6)

二、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影響下文學創作漏洞

文學創作有自己的標準。在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影響下,當代文學創作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內容和形式上更加豐富,但是部分文學創作卻是不盡人意的,具體原因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作家精神價值追求的冷漠和責任感的缺失

作家的創作動力不夠,沒有積極進取的意識。體制帶來的影響雖說是外在因素,但是在這種體制下,作家的思想認識和價值取向卻是作家自身的因素。創作的作品多數存在著類型化的趨向。與此•58•同時,作家不再關注社會民生和生活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精神資源的匱乏和社會價值觀念的貧瘠。

(二)大眾文化時代對作家創作的價值取向的影響

隨著大眾文化的盛行,人文理性和技術理性顯示出越來越多的沖突。當代作家面臨文學創作最大的迷茫和抉擇。作家自身創作素材的匱乏、創作過程的遲緩和市場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和不平衡。在追名逐利的過程中,逐漸失去創作的初衷,部分作家為了迎合市場而放棄了自身文學創作的信念。

(三)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作家文學創作能力的弱化

文學是有魅力的藝術。文學創作應該具有一定的高度。中國當代文學創作應該把文學的高度和魅力展示給讀者,而計算機語言的智能構詞法,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作家對文字的推敲和有效使用。作家過分依賴程序化的語言,從而放棄了對文字語言使用的主動性。

三、多元化社會價值觀下網絡文學與當代文學創作的關系

(一)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下的網絡文學現狀

網絡傳播的興起,使當代文學創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網絡傳播的條件下,文學創作者與讀者接觸更親密,溝通更頻繁,而這正是網絡傳播對當代文學創作的最重要影響之一。網絡文學作為當代文學創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網絡文學的存在與傳統的出版形式已經形成了彼此認可、合作互補的雙贏局面。網絡媒體的發展讓網絡文學有了新的市場。通過網絡資源,人們在短時間內建立了大量的文學網站,網絡期刊和各類文學論壇占據了讀者們的視野。

(二)多元化下的網絡文學是對當代文學創作的充實和補充

在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的背景下,20世紀80年代網絡文學應運而生。經濟政策、管理方式的變化,還有不斷進步的科技和更替速度得到大大提升的資訊設備。這些現象緊密地聯系起來,最終導致人們的價值觀念走向多元化。人們開始有了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這些因素使得網絡文學的考察視角變得豐富。網絡文學的創作方式、存在形式和文學機制都呈現出新的價值趨向。不同的傳播方式迎合了不同的文學特征,不同的文學特征則需要不同的傳播方式。網絡文學對當代文學創作的影響,還具體表現在作者文學創作欲望表達的擴張、題材與文體的拓展、文學形態的變化、文本創作與傳播方式的變換等幾個方面。

四、多元化社會價值觀念下文學創作中寫作理念和手法的發展方向

(一)站在國家和人民的立場

傾聽國家和人民的聲音隨著商品經濟和傳媒技術的迅猛發展,大眾文學迅速崛起。中國當代文學出現了多元化的格局。社會價值觀念以及文化格局發生結構性的轉變,社會結構呈現多樣性。在多元化發展的社會大環境中,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孤立的,都存在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中,扮演著一種角色。作家是一種職業,是一種社會行業。因此,作家要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要對社會負有責任。作家的文學創作雖是個體勞動,卻不會是個體事業。因為,作家代表的是一個行業。作家的文學創作,不僅僅要滿足于個人的需求,更為重要的是,應表達對社會生活的一種關注和關心,反映社會價值觀念,引導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作家所創作的文學作品要與國家的命運和社會的需求相聯系,融入到國家和社會生活中,要具有現實擔當的作用,也要具有指導教育的意義。這樣才能贏得廣大讀者的喜愛和尊重。隨著我國綜合競爭國力的迅速提高,各行各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不僅人們生活幸福了,而且社會價值觀念也多樣化了。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的時代,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都充滿著文學創作的素材。這正是作家創作文學作品的黃金時期。在這種條件下,作家應該站到人民的立場,關心人民的生活,傾聽人民的心聲。這樣,作家才能創作出反映時代,具有影響力的好作品。

篇(7)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08-0215-01

目前,文化館在新形勢的影響下已不能很好地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因此,為取得可持續發展,文化館應清晰認識自身的文化責任、社會職能,并在日常工作實踐中找尋二者的契合點,強化社會職能,通過擴大服務項目和服務對象來努力提升文化館的服務水平。

一、文化館承擔的文化責任

文化館具備較強的文化性質,理應承擔社會文化責任,主要內容包括文化服務、傳承、傳播、教育及構建等責任。(1)文化館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依托先進的文化確定出自身指導群眾開展文化活動事業的服務責任,具體體現在信息利用、社會服務兩方面,即為社會各方提供各項文化信息利用需求,發揮主導公益文化的重要作用,以提高群眾的文化品位,提升全民文化素質;(2)文化館是保護并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基地,這些寶貴遺產是真實的歷史記憶,文化館應履行文化傳承責任,科學利用并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該項責任文化館義不容辭;(3)文化館是傳播文化信息、普及大眾科學知識的源頭,應充分發揮傳播文化資源的優勢,挖掘文化館的文化價值,并及時將社會需求的科普文化知識吸收,肩負文化傳播責任并認真履行。四是文化館是一個公益單位,承擔著提高群眾文化素質、廣泛開展文化教育的責任,這是其他教育機構不能代替的。五是文化館的存在就是一種文化景觀,承擔文化建構責任,體現人類的文化活動,從而構建一種普遍的社會化活動。

二、文化館擁有的社會職能

文化館主要擁有三大社會職能:(1)組織文化活動,具體包括積極參與政府舉辦的重大文化活動,以及自辦活動、合作活動等。文化館組織開展的日常文化活動主要是文化娛樂活動,是經營性質的;(2)輔導群眾文化,包括群眾藝術輔導、組織管理輔導、理論研究輔導、文化娛樂輔導、宣傳鼓動輔導。文化館基層輔導主要由群文工作部和文藝輔導部完成,最主要的職能就是輔導群眾藝術。當下,部分群眾藝術輔導是有償性質的,也有一部分是基層無償輔導,但文化館輔導群眾文化的工作體系內的公益性群文理論輔導、文藝輔導急需加強;(3)創作群眾文藝,這是文化館擁有的重要社會職能之一,是主要的對外宣傳窗口,不僅體現著地區文化層次,還展示著地區經濟發展取得的成果。文化館主要通過創作音樂、小品、舞蹈、歌曲等藝術樣式,為群眾文藝演出、文藝表演團體、文藝調演等提供創作節目,以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參與并承擔起政府指定的文藝創作活動,對大型文藝演出提供節目策劃等;探討并研究文藝創作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推動文藝更快地發展;輔導并幫助群眾進行文藝創作,支持社會創作活動等。

三、融合文化責任與社會職能,提升文化館服務水平

(一)擴大文化館服務項目,及時樹立品牌意識

與專業文化比較,群眾文化的重點是不同的,不僅要負責組織開展業余的文藝展覽及文藝創作活動,還要為社會各界提供群眾文化人才,這就是文化館自身的品牌優勢。文化館可嘗試開展各種形式的、獨具文化特色的培訓輔導活動,把藝術培訓轉變成考級班,如禮儀文化培訓、普通話培訓、企事業單位文化干部培訓、餐飲業領班培訓、舞蹈編排培訓等,并協辦、策劃各類大型的慶典活動、文化活動,輔助企業做好文化宣傳工作等,扮演社會各界文化交流的橋梁角色,進行專家文化咨詢,保護民間藝術遺產并做好文化傳承工作,打造文化品牌,成功將文化館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號召力擴大,最終提升社會服務水平。

(二)擴大文化館服務對象,積極適應文化需求

社會大眾對于文化的需求在于享受文化館提供的社會文化服務,而企業文化、廣告文化、家庭文化以及社區文化等的興起為文化館走向市場提供廣闊空間。(1)廣告文化、品牌文化及所有的商業文化等賴以生存的基礎就是文化的宣傳及信息傳遞功能,它能在文化館塑造良好社會形象、擴大文化宣傳、提供文化資源信息等方面提供各種專業化服務,促進企業積極參與市場文化競爭,并應成功贏得主動權;(2)地方形象的改變要依賴社區文化,以宣傳地區特色,促進地區投資環境、市場環境等及時得到改善,展示地區精神面貌,促進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在新形勢下,文化館更應積極參與市場,努力適應文化需求,大量開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確保自身在發展中更好地為市場提供全方位服務。

四、結語

在新形勢下,文化館要正視自身的文化責任及社會職能,充分發揮服務于群眾文化發展的主導功能,積極擴大服務項目和對象,拓寬基層文化工作,勇于突破,與時俱進,以有效提升文化館的服務水平,爭取促使社會廣泛關注并認可文化館,給予文化館建設事業更多的支持。

篇(8)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5.07.061

The Theory of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ZHOU Yun

(Department of Marxism Education,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418)

Abstract Fei Xiaotong initially propose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called on the community to reflect on their own culture. Kim Yu Wujin perfected this theory that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ulture aimed fully to reflect the core values. But what is the core valu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mad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can be said, the result is reflection. Therefor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does not just put forward, but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through the consciousnes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 methodology, from highly theoretical refining summed up.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universality

1 文化自覺:反思、價值、提煉

1.1 文化自覺的第一要義是反思

先生曾提出21世紀人類將面臨一個基本問題,即“各種不同文化的人,也就是懷著不同價值觀念的人,怎樣能在這個經濟上越來越息息相關的世界上和平共處?人類在21世紀怎樣才能和平地一起住在這個小小的地球上?為此我們在精神文化領域里需要建立起一套促進相互理解、寬容和共存的教育體系,我稱這個體系為跨文化交流。”①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和平共處”,潛在的問題是“我們的文化向何處去”。中華民族一百年來都在尋找出路,從當年民族存亡的出路,到今天民族振興的出路,歸根結底還是文化生命的出路。為此,費老開出的藥方就是“跨文化交流”,即力主世界各族人民應該處于各種文化和諧共生的共同體中,各文化在不斷交流中獲得新生。

這就引申出一點,要進行跨文化交流,首先必須認清自己的文化。如果對本民族的文化都模棱兩可,那么交流只能是紙上談兵。這里所謂的“認清”,用費老的話說,就是“文化自覺”。

費老說:“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②這就是說,要認識自己的文化,并在此基礎上理解所接觸的其它文化,然后在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他認為,人不應該只滿足于以自發的方式處于一種文化(如中國文化)中,而應該自覺地對她進行反思,對其積極方面進行維護與彰顯,對她的消極方面則要清楚甄別加以拋棄。

所以講,“文化自覺”的第一要義就是“反思”。費老在很多場合都強調的“反思”,其實是一系列的追問,即文化的內容是什么,怎么去分析它,如何去理解它,對我們的生活起了什么作用,我們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文化本身是怎么變動的,為什么變動,動到哪兒去了等等問題。這就是對習以為常的傳統進行一個全面徹底的剖析,從而獲得一種“自知之明”。

這種自知之明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可以讓我們在文化大碰撞的時代不至于妄自尊大,也可避免妄自菲薄,當然也能懂得復歸守舊與全盤西化的錯誤,明白只有在傳統的基礎上走出自己的道路才是正確的方向。

1.2 文化自覺的核心對象是價值觀念

如果說費老“文化自覺”中的文化是泛指的中國文化,那么俞吾金先生則對“文化自覺”中文化的外延進行了有效的限定。

俞先生通過分析哲學的方法發現,“文化自覺”應該以“文化自身”為反思的對象。因為更高意義上的“文化自覺”具有“元批判”(meta-criticism)的含義,學者應該“自覺地反思并清醒地意識到文化自身的有限性及其適用范圍,拒絕對文化概念進行無界限的濫用。”③對概念外延的限制有很重要的意義,俞先生重點指出中國近代史上兩次“科學技術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革命”的思想循環,警示了我們泛文化的討論并非是歷史的進步,很多實際問題無法通過“軟綿綿”的文化來解決。相反,無意義的討論還有可能使我們誤入歧途。

那么,關于“文化自覺”之對象該如何確定呢?俞吾金先生歸結為“價值觀念”,他說:“我們應該嚴肅地拒絕對文化概念的濫用,自覺地把對文化的理解限定在狹義文化概念的范圍內,即把文化理解為觀念形態的東西,而其核心則是價值觀念。”④文化的概念不應該過于寬泛,將它限定在思想觀念領域中或許對我們的幫助更有價值。就是說,政治的問題歸于政治解決,不要寄希望于政治文化。同理可得,科學、軍事、藝術、宗教等等領域都要與思想觀念劃定界限。質言之,我們應該豐富“文化”的內涵,但必須縮小“文化”的外延,這樣我們所進行的“文化自覺”將更有針對性。

1.3 文化自覺的對象需要高度提煉

費老的文化自覺聚焦的是文化反思,其貢獻在于方法論的確立。俞吾金先生對文化自覺之對象的限定,則是對文化自覺之內涵的明晰,是對文化自覺有效性的進一步深化。

費、俞兩位先生為我們在文化自覺這條路上開拓了一個方向。沿著個方向,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對中國文化的價值觀念進行具體化的努力。也就是說,我們對傳統價值觀念所做的反思應該要有一個明確的結果,需要高度的提煉。

中國文化的傳統價值觀念大體可概括為個人、社會、國家三個層面,這就是《中庸》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的價值原則極為豐富,關于個人的價值有諸如“禮義廉恥”、“孝悌仁愛”等原則,關于社會交往的有“殺身成仁”、“舍生取義”,關于家國天下的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原則。傳統價值的內容很多,有些具有永恒性,比如民本思想、家國觀念;但有些也具有歷史局限性,比如愚忠愚孝,是需要揚棄的。

其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組十二個范疇正是從個人、社會、國家三個層面,系統地總結了傳統價值中最核心的內容,更是對傳統價值觀念的有效揚棄。可以說,十二個范疇是對豐富的傳統價值觀的高度提煉。由于它是工具價值與內在價值的統一,所以它是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價值原則。職是之故,我們可以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思想價值的高度提煉,它其實就是文化反思的重要結果。

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自覺的結果

2.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接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結合好與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切不能輕視。陳衛平教授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族傳統文化不是斷裂的,而是接續的。也就是說,總結和繼承傳統文化原本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題中之義。如果丟掉了對于傳統文化的總結和繼承,所謂的‘中國特色’是無法成立的。”⑤所以說,要正確理解中國化的理論本質,就是要注重接著講與接著中國傳統講。簡言之,就是要使傳統的智慧開出現代的新生。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兩個“接著講”的統一。接著講,意味著核心價值觀必須從實際出發,適合現實國情;接著中國傳統講,意味著核心價值觀必須是對傳統價值的總結與提煉。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其實就是大同理想、民本思想、和合思想的高度提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從心所欲不逾矩、有教無類、天下為公、以道觀之物無貴賤等原則中都可以找到線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個人道德,在極端注重倫理傳統、個人修養的儒家思想中更俯拾皆是。

馬克思講:“一個成人不能再變成兒童,否則就變得稚氣了。但是,兒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嗎?他自己不該努力地在一個更高的階梯上把自己的真實再現出來嗎?”人類文明的童年有他自己的智慧(如原初的仁義道德),而這種智慧應該要在“更高的階梯”(社會主義文明形態)上再現與復活。所以說,傳統價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關系可說是源與流、本與末的關系。

2.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自覺下的普適價值

按照費老的理論,除了對自身文化有深入認識外,更要適應、學習當下世界中的多元文化,然后“建立一個有共同認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與各種文化能和平共處、各抒所長、聯手發展的共處守則。”⑥就是說,反思自身文化還不是文化自覺的終點,文化自覺的目的是要在多元文化環境中提出“共處守則”,其實就是各文化都能認同的“普適價值”。

費老并不贊同文明沖突的必然性,他認為“共處守則”或者共同體是可以存在的。這體現在他的那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名言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其實就具有高度普適性。西方人從未放棄尋找普世價值,中國的古代先賢也沒有放棄過普世價值,但是中西古今的“普世”歧義重大。然而有些基本的普遍適用的價值也是存在的。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從萬里雪飄的冰封北國,到風光旖旎的熱帶雨林,從3.2萬公里長的海岸線到8800多米高的珠穆朗瑪峰,廣袤的中國大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所有這些民族能最終組成“多元一體”的大整體。費老認為,這就是普適價值起的作用。

其實“多元一體”中的“一體”,不僅是地域性的一體,而是價值上的一致。傳統中國的普適價值是儒家價值,但她有時代局限性。費老告訴我們,對待傳統文化應該要“溫故知新”。這個從傳統價值中生長出的“新”,我們現在就可以歸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以一國看天下,其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也是適用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原則哪一個國家都不能或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原則任何社會都必不可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原則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雖說這組價值觀以“社會主義”為限定詞,是中國傳統價值的提煉,但不難發現,普適性的價值是可以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達成共識的。或者說,核心價值的提煉不僅僅為了造福本國,如果的確具有普適性,那么其實也可惠及其他文化主體,這可說是中華文化為世界文化的繁榮做出了貢獻;也是以文化自覺為方法論的,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入理解。

注釋

①⑥.文化自覺與反省[A].中國文化的重建[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85-194.

篇(9)

圖書館是為社會服務的文化機構,社會的需求決定了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也決定著圖書館的社會職能。圖書館的社會職能是在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并在圖書館發展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但他們的落腳點都與社會需求發生著聯系。沒有社會的需求,就不會有價值屬性。因此,對圖書館社會職能的認識也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社會需求來看待。

對于圖書館的社會職能,長期以來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觀點。1975年在法國里昂召開的圖書館職能科學研討會上,國際圖聯將圖書館社會職能總結為四個方面:一是保存人類文化遺產,二是開展社會教育,三是傳遞科學情報,四是開發智力資源。后來我國圖書館界將其歸納為教育與傳遞情報兩大職能,這是對圖書館社會職能比較確切的定義。筆者擬就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在知識更新加快的今天人們需要的已不僅僅是獲得新知識,而是學會如何獲取新知識。而獲取新知識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加強學習。讀是最好的學習方法,讀書最好最方便的地方莫過于圖書館。它以豐富的藏書,使所有人終身受用,并且不受學歷、年齡、專業限制。圖書館是人們學習知識和掌握知識的最重要的一條途徑,是廣大群眾共享知識的最重要的通道。它已成為社會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族素質在全社會的科學文化水平方面,肩負著全社會教育的職能。

那么,公共圖書館在社會教育中又肩負著什么特殊的使命呢?

首先,公共圖書館對所有人開放,對全社會開放。它綜合了各門學科,以培養自我,終生學習為目的。以豐富和提高社會文化生活為宗旨,它提供給個人一個終身教育的陣地。其次,公共圖書館館藏豐富的特點,可針對不同讀者的需求,開展多樣化的教育活動。公共圖書館可利用其館藏豐富的特點,盡量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務,并且可利用其特點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動,發揮其社會教育職能。第三,公共圖書館可以向社會提供一條提高國民素質的途徑。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藏書豐富,對全社會開放的這一優勢,吸引讀者利用圖書館,喜歡圖書館,從而助長全社會的讀書風氣,實現對個人的教育,從而提高全社會人員素質。另外,公共圖書館還可利用其遍布的網絡和藏書的優勢,不定期地舉辦一些活動來有意識地進行社會教育活動提高人們的知識修養和自身素養。根據以上有利條件,公共圖書館應積極發展自身的優勢,豐富服務手段,來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社會的職能。

二、傳遞情報職能

一個圖書館的藏書再多,再全面,如果這些文獻資料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不能為廣大讀者所利用就等于是一堆廢紙。圖書館收藏文獻資料,是為傳遞人類的文獻信息實現其藏書價值。圖書館工作的社會價值就在于真正實現其藏書的價值。因而就要向人們不斷地傳遞圖書館的文獻信息,以供人們利用其藏書。圖書館實現其傳遞情報的職能有賴于圖書館信息化。只有實現信息化,圖書館將能為讀者提供各種信息和信息產品,以實現其傳遞情報,傳遞信息的職能。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的普及,電子化閱讀對傳統閱讀模式產生了強大的沖擊,文獻資源的電子化,數字化,使得文獻信息的傳遞更加快捷,方便。圖書館傳遞情報的這一職能日益明顯,未來的信息化圖書館,將是傳統圖書館,自動化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共存的圖書館。紙印型圖書,縮微圖書,電子圖書,虛擬圖書,將共同構成它的館藏。未來社會的發展將以信息產品的生產為中心,信息知識將成為比物質和能源更為重要的戰略資源,為適應未來社會信息化的要求,圖書館的信息化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歷史證明,科學技術是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動因,縮微復印技術,聲像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將使圖書館事業發生質的變化。

三、如何強化

提高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關鍵是提高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與情報傳遞職能。首先要求圖書館有一定數量、一定質量的藏書,有一個合理的藏書結構。選購圖書時要保證所選圖書的內容、質量,及時把握需求動態,了解各科各專業對文獻的要求,以減少購書時的盲目性,并且要緊跟時代潮流,密切注視科技的發展,與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的科技水平相一致,從而提高藏書質量。其次,強化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必須樹立主動服務的思想,圖書館教育職能發揮得如何,取決于圖書館藏書的利用程度,圖書藏而不用,教育職能只能是處于待開發狀態。重藏輕用,教育職能只是部分地被實現。這兩種情況都不能使教育職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圖書館有一定數量的藏書,是實現其教育職能的物質基礎,但教育職能最終能否實現,則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圖書館的服務方向。圖書館工作有其自身規律性,這種規律性取決于自身的工作環節程序及相應的技術管理方法。從讀者方面來說,文獻冊數越多,范圍越廣,開館時間越長,外借形式越靈活,讀者利用圖書館就越方便,圖書館發揮社會教育職能就越大,但這和圖書館的自身條件,如設備、經費人員、勞動強度等方面密切相關。這樣便使圖書館的自身管理與讀者的利益形成對立,如果不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將直接影響到讀者對圖書館的利用,進而影響到圖書館教育職能的發揮。因此,圖書館必須克服困難,把滿足讀者的要求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加強館員的教育及職業道德培養,盡量方便讀者,盡可能滿足讀者要求。同時,積極改善圖書館的自身條件,更大程度地服務于讀者,方便讀者。

加強咨詢工作,強化情報意識是較為直接、較為重要的強化情報傳遞職能的方法。圖書館的咨詢服務主要是普及檢索方法,幫助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檢索到自己所需的文獻,以利用圖書館來提高知識。同時在加強咨詢服務的同時要注意強化情報意識,強化情報意識是情報咨詢工作的更深層次要求。作為圖書館館員,其工作不是簡單、機械地借還書,而是處在讀者與文獻的中間,其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育情報職能的發揮程度,因此館員要具有豐富的圖書館知識與其它學科知識,以便對讀者進行閱讀指導。

圖書館的社會職能與傳遞情報兩大職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探尋圖書館的社會職能,對于更有效地發揮圖書館的作用,提高圖書館服務社會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潘仁彬.圖書館社會職能探討.圖書館建設,95.3.

篇(10)

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始建于50年代初期,包括養老、工傷、醫療、生育等保障制度。1986年又在國有企業建立了待業保險制度。截至1996年底,全國已有8000多萬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2000多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離退休費社會統籌,收繳養老保險基金1100多億元,支出1000億元,結余100多億元,歷年累計結余500多億元。醫療保險制度除試點城市外,全國還有1800萬職工參加了醫療費用社會統籌。各級勞動保險機構為300多萬失業職工提供了失業救濟,通過實施“再就業工程”,幫助200多萬下崗人員和失業者實現了再就業。全國已有206個城市建立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100多萬貧困居民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這些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對于保障人民生活,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原有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弊端便日益暴露出來。

問題

(一)國家和企業包攬過多、負擔過重

計劃經濟下的社會保障支出基本上由國家和企業包攬,以近幾年來實行統籌的養老基金和待業基金為例,絕大多數由企業負擔,個人負擔很少。各地向企業統籌的“兩金”比例,為職工工資總額的20%左右,有的省達30%以上,而向個人籌集的比例為工人工資的1%到3%,這樣不僅不利于國家集中更多的資金用于經濟建設和社會保障事業,而且也不利于減輕企業負擔,不利于企業走市場,同時由于只享受社會保障權利而不盡義務,使人們容易滋生依賴思想和惰性,造成資源浪費和消費結構不合理。

(二)覆蓋面小,社會保障范圍狹窄

我國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從城市來講要限于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部分集所有制企業的職工。據統計,至1994年底,全國城鎮人口中,享受社會保障的人員占城鎮總人口的45%,這幾年有大幅度增加。從農村來講,中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72%以上,加上農村生活水平低于城市,貧困人口多(8000萬貧困人口的絕大部分在農村),農村人口是社會保障的實際主體。但是到1994年底;享受社會保障的農村人口僅占農村總人口的8.5%,農村社會保障對象主要限于為數甚少的優撫和社會救濟人員。這幾年來,農村的養老保險、合作醫療等社會保障事業有較大發展,但是與社會發展的要求還相差甚遠。

(三)社會保障基金“現收現付”,缺乏積累

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基金主要靠國家財政支出和企業從當年收入中“現收現付”,缺乏積累,缺乏足額安全供給,往往造成入不敷出。隨著我國人口壽命延長和老齡化高峰的逼近。國民收入用于供養人口支出比重日趨增大,國家與企業不堪重負。缺乏足夠的積累,社會保障事業將難以維持。

(四)企業獨保,缺乏社會互濟

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社會保障基本上是各企業各自安排,各自為戰,缺乏社會互濟。對職工的生、老、病、死,由企業統包下來自保,造成企業社會保障負擔過重,難以用大量資金投入生產,改進技術,更新產品。更新產業結溝,因此而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使其難以生存發展。更有甚者,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善,“交了錢,事情還得企業自己辦”的現象普遍存在,例如失業保險,有些地方企業交了失業保險金。但是每辭退一名職工還要交一筆錢,企業承擔著雙重負擔,導致缺乏積極性和應有的效率。

(五)“平均主義”、“吃大鍋飯”

有了困難就伸手,向國家要,向企業要,而且互相攀比,比索取,比社會保障所得;不比勤奮,不比貢獻。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這種社會保障制度的后果削弱了奮發進取精神,影響了效率提高,不利于生產力的發展。

(六)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不善,監督不力

非專款專用,而是挪作他用。例如失業保險基金的支出,管理費占30%,轉業訓練和生產自救費占50-60%,直接用于失業救濟的只占10%左右。這就大大削弱了社會保障基金應有的實際效益。甚至還有不少擠占、挪用、貪污現象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社會保障的順利推行。據財政部1996年對10個省的保險基金的檢查統計,有的地方保障基金用于基本建設項目一投資房地產,投資、參股投資、放貸、借款、擠占基金、濫支管理費等違紀金額達62.33億元。

(七)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混亂

我國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既存在集權過多,統權過死的現象,又存在政出多門,權力分散的弊端,不僅缺乏縱向橫向的監督機制,而且缺乏完整的內部調控機制。一方面行政管理與業務管理政事十分,政府包管一切;另一方面則生老病殘都由單位管理,形成所謂“單位保險”。管理體制的混亂;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社會保障事業削發展

對策

堅持社會保障的正確原則

適度合理原則適度合理是指保障制度要切合國情符合客觀實際。太高了會使社會保障的公共開支龐大,造成財政赤字,會增加稅收,造成群眾負擔過重;會削減生產投資,影響經濟實力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會助長人們的惰性與依賴性;會導致通貨膨脹,國力負擔不起,到頭來使過高的社會保障制度難以為繼。太低了,人們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與工傷救濟、下崗補貼、生育補助、住宅津貼等一系列社會保障問題難以解決,直接影響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連基本的生活水平都難以維持,當越來越多的人們的生存和基本權利難以得到社會保障的時候,的行為必然隨之增多,從而也必然會引起社會動蕩。只有在社會保障功能、系數和覆蓋面都比較大的情況下,才會有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社會保障必須適度,其一,在確定社會保障項目與待遇水平時,既要考慮社會保障的實際需要,又要考慮到國家的國力;其二,社會保障范圍要逐步擴大,社會保障水平要逐步提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而增長,社會保障基金和國民收入總比例要保持適當;其三,還要考慮社會保障救濟金與被救濟者以前收入的替代關系,使前者對后者的替代率符合要求。

公平與效率相結合原則社會保障制度具有雙重職能,雙重目標,它既是實現公平的一種社會穩定機制,又是發展生產力的一種社會動力機制,二者相輔相成,而以發展生產力為前提,因此在推行保障制度中必須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機會均等,競爭擇優的目標序列。既要打破各種壁壘,鼓勵競爭,促進生產力發展;堅持講求效率原則;同時又要給予社會成員最基本的工作和生活保障,以體現公平原則。所謂“公平”是指機會均等,所有需要社會保障的人員都

有平等地參加社會保障的機會,凡是符合社會保障條件的,都有平等地獲取社會保障救濟的權利。

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原則在社會保障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社會保障相關)與相對方(被保障者)都享有各自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每一方既是權利主體,又是義務主體,雙方的權利義務在總體上應是平衡的重合的和法定的。對于行政主體(政府社會保障機關)來講,它要依法行政,既要依法按條件發放社會保障金,保護被保障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又要防止被保障者權利的違法行使或濫用,維護和推進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康發展。對于被保障者來說。他一方面依法享有獲取社會保障待遇的權利;另一方面他又有個人投保依法繳納一定數額的社會保險金、支持和維護社會保障制度的義務。被保障者所享有的權利與應履行的義務是相適應的,檔次也要大體相當。

社會化管理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原則社會化管理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社會保障事件要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實現多層次管理,避免由國家統攬包辦;二是要多力籌集資金,不能單純依賴國家;充分發揮國家、集體、個人三方面的積極性,國家在其中扮演“最后出臺”的角色,負責宏觀管理與補助調節;三是社會保障中除發揮社會各方面、各機構的作用外,還要發揮道德系統、法律系統的作用,運用社會杠桿來調節各方面的關系;四是將目前機關、企事業單位承擔的事務性工作逐步轉為社會化服務,如將企業發放養老、失業統一改為社會化發放,可由銀行發放或由郵局發放,也可由社會保障機關發放。

政府對社會保障的宏觀調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將大部分社會保障基金通過財政預算直接分配,一部分社會保障基金由政府通過賦稅調節,實行間接分配;二是社會保障工作由單純用行政手段管理轉為依靠法律和經濟手段進行管理;三是政府對社會保障管理側重于服務,著重做好宏觀控制與調節工作;四是政府成立社會保障機構,統一負責經常性的社會保障的業務工作;五是政事分開,例如社會保險行政管理和保險基金管理、運營要分離開來,政府主管部門的任務是制定政策、規劃、制度和標準,加強監督和指導;保險基金收支和運營,保值與增值則由相對獨立、統一的經辦機構負責。

物質保障與精神鼓勵相結合原則物質保障與精神鼓勵有各自的特性與作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其中物質保障是前提和基礎,精神鼓勵是指導和支柱。對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需要社會保障的事情太多,而國家建設需要大量資金,而且必須把經濟建設放在首位,用于社會保障的資金是有限的,難以滿足日益發展的社會要求,因此在努力發展經濟,不斷擴大社會保障的物質基礎的同時,要十分注意精神鼓勵,充分發揮精神鼓勵的巨大作用。一是振奮作用:增強公民“我是社會主人”的意識,使保障對象產生自尊感,溫暖感,幸福感;二是啟迪作用:啟迪公民的自立意識,化消極度因素為積極因素,變坐以待斃為自立自強;三是智力開發作用”社會保障對象有了科學技術的支援,有了知識和智慧,有了奮發自強的精神和主人翁意識,就能創造人間奇跡。

納入國家財政預算管理原則為了保證社會保障基金合理有效的使用,防止被擠占,挪用,保證其安全、完整并努力實現其保值、增值,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的結余額,除留足兩個月的支付費用外,80%應用于購買由國家發行的社會保險基金特種定向債券,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自行決定基金做其他用途,社會保險基金營運所得效益,全部并入社會保障基金并免征稅款。為了管好社會保險基金,行政部門應建立相對獨立的社會保險預算,確保社會保險基金的專款專用,不得用于彌補財政赤字。

轉變社會保障機制

由“福利全包”向“基本保障”轉變實行國家、集體和個人共同分擔保障基本需求的社會保險模式,進行利益調整和制度創新、建立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基本社會保障制度。大力發展企業補充保險、各類商業保險和個人儲蓄保險。通過建立這種國家、單位、個人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可以使國家只承擔宏觀管理與調控的“有限責任”,提高社會效率,維護社會公平,又可以滿足不同企業與不同收入職工對保險的不同要求。

由“平均主義”向“效率與公平相結合”轉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保障制度,既要保障職工的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既要公平,又要效率,要貫徹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引進競爭機制,獎優汰劣,獎勤罰懶,有效地激發職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例如在醫療和養老保險中建立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原則,其中社會統籌貫徹公平原則,個人帳戶體現與勞動者貢獻大小相聯系的效率原則,這樣把公平與效率有機聯系起來。形成一種保障與激勵相結合的機制。

由“企業獨保”向“社會互濟”轉變實行保險基金的社會統籌,建立社會保險體系,這種社會保險制度具有“社會性”和“互濟性”特點,所謂“社會性”是指失業保險堅持保險對象普通性與受益機會均等性原則,面向全社會失業人員,不能因為其就業單位的經濟成份而區別對待。在大范圍內實行失業保險、能使效益好的企業幫助效益差的企業。當前我國相當多的國有企業經濟效益不好、而三資企業、私營企業的景況卻有所不同,逐步將這些企業納入失業保險的范圍,那么失業保險金的調劑范圍就大了,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國有企業的壓力和負擔,在較大范圍內實現由企業自我保障向社會互濟保險的過渡,體現了保險業分散風險的“大數法則”,均衡了企業的各類保障負擔,降低了因單位或企業效益差別所產生的保障風險,由此也保障了職工享受一定社會福利和平等就業的基本權益。而且,保險職能和監管體系的社會化,可以使各種社會保障責任從企業中分離出來,在助于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利于建議現代企業制度。

建立切實可行的社會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由以下幾個層次組成,一是由國家財政支持的保障項目,包括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服務四項。二是國家法律強制實行的社會保險;由國家、集體、個人三方承擔社會保障項目。包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和住房保障六項。三是商業保險、包括個人投保,企業投保的互保障三項。為了既減輕國家負擔,又滿足職工不同層次,不同水準的多種保障需求,必須在搞好社會保障的同時,發展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并根據險種特點,采取適宜的保險模式。在補充保險類型上,對采用企業補充、互助基金、個人投保、個人儲蓄多種形式。在保險方式上,可采取分散式個人投保,集中式企業投保,通過基金會間接投保等多種方式。在投保對象的選擇上,可以先從效益好的企業和行業入手,為基本保險制度的順利進行乃至行業統籌,為將來過渡到屬地管理創造條件;在制度形態上,養老保險可采取個人帳戶等形式,醫療保險可采取病種費用保險形式;其他險種可根據風險程度和保障能力適當設置。

建立健全‘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退休職工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為當地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0%,由社會統籌。個人帳戶養老金為

個人帳戶積累額除以120(即退休職工平均預期余命月數),一般按職工繳費工資的11%建立基本養老金個人帳戶,其余部分由企業繳費中劃入。隨著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企業繳費部分逐漸下降。這種養老金制度把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結合,基本養老保險保障最低生活,社會互濟與自我保障相結合、公平與效率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與多層次養老保險相結合。

醫療保險也要實行“統帳結合”;即實行公費、勞保醫療費用與個人掛勾,就醫時個人適當負擔部分醫療費用,離退休人員醫療費用和在職職工大、重病醫療費用由社會統籌,這種“統帳結合”的辦法,經過鎮江市和九江市兩市試驗,獲得了初步成效,即保障了職工的基本醫療費的過快增長,本對均衡企業負擔。

建立健全以社會統籌為主要內容的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制度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產品的更新,產業結構的調整,有一定數量的失業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各發達國家的工業發展過程中無不如此。關鍵是我們要正視失業和下崗問題,正確處理和解決它。政府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辦好再就業工程,同時給失業、待業的下崗職工以適當的生活補貼。這種失業救濟與下崗補貼以社會統籌為主。工傷保護也實行社會保險,這樣有利于保護勞動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后獲得醫療救治、經濟補償和職業康復的權利,分散工傷風險,促進工傷預防。

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長期以來,我國社會保障事業分別由不同的政府部門負責管理,多頭管理社會保險,加大了管理成本,增加了基金的風險,影響了政策的統一,制約著改革進程。針對這種分開管理弊端,今后應按照政企分開、決策管理、營運監督分離原則,理順社會保障的管理體制,實現制度統一,政策規范、管理法制化、政企分開、監督有力的目標。

逐步規范社會保障基金的營運和監督制度為了保證社會保險基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健全基金管理的監督制度,由社會保障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政策;社會保障經辦機構負責基金的具體收支活動,基金的征集由稅務部門,財政部門負責對基金進行預算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社會保障基金的投保管理機制,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不斷完善基金的投資結構,力爭在較低的風險下,獲得較高的投資效益。

加快社會保障的法制化進程要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救護、失業救濟、下崗補貼等一系列有關社會保障的法律、法規,使社會保障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同時加強社會保障機構自身的法制化建設,實現組織、資金、物資、工作計劃與規劃等方面的法制化管理,提高社會保障工作效率、強化管理機制,發揮社會保障的最大功能。

逐步實現社會保障的社會化

社會保障的實質是以個人自立為基點,承認幫助個人抵御在市場經濟社會中可能遇到的生活風險是社會的義務和政府的責任,獲得幫助是個人的權利。社會保障的基本原則是自助者公助。社會保障的基本功能是為個人維持最低生活需要提供提保證。以利于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社會保障覆蓋全社會需要保障的人,數量多,范圍廣、社會性強,是一種社會事業,社會事業只有在政府的組織、協調、宏觀控制下,依靠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辦好,因此社會保障事業必須逐步推向社會化。社會保障的社會化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服務對象社會化服務對象是社會保障的相對方和和受動主體,社會必須在發展生產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礎上,面向城市與鄉村,面向工、農與知識分子,面向全社會,盡可能給更多的社會成員提供平等地享受社會保障的機會,服務全社會。

資金來源社會化發展社會保障事業,除了大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力,以便國家能夠提供更多的財力支援外,主要還在于動員會社會的力量,廣辟財源,多方籌資,國家撥款、企業出資、個人繳納,社保資金由國家、集體、個人按一定比例合理負擔。有特殊困難的人在勞動就業,發展生產,增加經濟收入方面,國家應提供優惠和扶助措施,實現積極意義上的社會保障。

上一篇: 超市員工規章制度 下一篇: 社區衛生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制服丝袜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自拍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