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6 16:23: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適送別董大的詩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詩題中的“侍御”,為唐代官名“殿中侍御史”的簡稱。李侍御,為詩人的朋友,其生平不詳。“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護府,其治所在今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這首詩大約寫于高適入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幕府之前,是作者與友人在京城分別時的即席之作。
首聯“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中,詩人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以“行子”點明離別的現實,“金鞭指鐵驄(青白色相間的戰馬)”則借助想象,寫李侍御即將跨上戰馬,揮舞馬鞭,踏上征程。需要注意的是,這里“飛蓬”的含義。古詩中的蓬草,因其干枯后易被風折、隨風飄飛的特點,故這一意象常來借指漂泊不定的人們。如:李白《送友人》頷聯中“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中的“孤蓬”,是指行跡不定的游子;王維《使至塞上》頷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中的“征蓬”則指“單車欲邊”、獨身出使的詩人自己。首句中“行子”即李侍御,而聯系高適的早年經歷,“飛蓬”當指詩人自己。高適為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自二十歲到長安求仕,后北上薊門,漫游燕、趙,后又在梁、宋一帶過了十幾年“浪跡漁樵”的生活,自言“飛蓬”是極其恰當的。這樣詩歌在一開始表現出一種離別的愁緒和身世飄零之感,似乎要落入一般送別詩的凄清哀怨、低回留連的窠臼之中。
頷聯“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別開天地,顯現出一種豪放、進取的情懷。李侍御即將奔赴的遠隔萬里的安西都護府,是唐代抵御外族入侵的重要軍政機構,分管唐代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區。“功名萬里外”揭示李侍御的“心事”為投身報國,建功立業,而這何嘗不是高適本人的夙愿。《舊唐書·高適傳》記載高適“喜言王霸大略,務功名,尚節義”。他在《塞下曲》中也曾發出這樣豪邁的誓言:“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高適二十歲在北地的漫游生涯,就是想要在邊塞實現自己立功報國的理想。頷聯寫出了詩人與友人暢談壯志,互訴衷腸,舉酒祝福的熱烈場面,兩人情緒之高昂、立功之迫切可想而知。
1 送別詩產生的原因
杜甫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反映出古代交通不便,音信難通的客觀實際。唐代,這個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繁榮,疆域遼闊,國內外交流頻繁,流動人口多,人們或主動或被動地離開自己的家,有時便終生無法相見。因此,“離別”成為了人生中最令人心碎傷感之事,送別詩成為了唐詩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例如:《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春花爛漫時節,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好友孟浩然:他目送載著孟浩然的孤帆遠去,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留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表達出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在夜雨迷蒙的吳地,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和離別的愁緒。詩人王昌齡在清晨送別朋友辛漸北歸,只有自己還要孤寂地留在楚山之中。但是,辛漸啊,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的情況時,你只要回答“一片冰心在玉壺”就行了。表達了詩人晶亮純潔、清澈無瑕、澄空見底高尚品格和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2 送別詩的種類
2.1 親人離別
如柳宗元《別舍弟宗一》:“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池。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春,柳宗元的堂弟柳宗一從柳州(今廣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縣)去,柳宗元寫了這首詩送別。柳宗元因十余年來生活充滿坎坷,歷盡艱辛和磨難,而成“零落殘魂”,此時,與自己再貶柳州時一同前往的從弟柳宗直病逝,柳宗一也即將離開柳州,怎不令人黯然神傷。在送兄弟柳宗一到越江邊時,二人紛紛落淚,依依不舍。感情深沉濃烈,感人至深。
2.2 赴任遷謫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的朋友杜少府要從長安遠赴四川上任。人在長安,舉目千里外的四川,無限依依,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為求官漂流在外的人,離鄉背井,但真正的知己,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因此,在這即將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兒女情長般揮淚告別啊!表達出王勃面對離別,胸襟豁達;面對朋友,情真意摯。
2.3 落第歸隱
如孟浩然《留別王維》:“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人扉。”孟浩然40歲進京應進士不第,還襄陽時寫給王維的。詩人孟浩然向王維吐露出由于沒人引薦,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懷。全詩在怨懟的基調中,折射著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耐人尋味。
2.4 志同為友
如李白和杜甫,他們是唐代兩位最偉大的詩人,生活在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時期,人生坎坷,生活顛沛流離,在追尋人生理想的道路上,二人于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四月于洛陽相遇,并同往開封、商丘游歷,次年他們又同游山東,結下真厚友誼。但此后他們再也沒有相見。杜甫留下了《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等詩,表達了他對李白的掛念和對李白遭誣受害的同情。李白寫有《沙丘城下寄杜甫》,寫出由于杜甫不在身邊同游,自己歌興不起、酒興不再,表達出李白對杜甫的思念之情像永不停息的汶河水。
3 送別詩的主題
3.1 傷離別
如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朋友要從長安道四川上任,王勃長安遙望蜀川,迷蒙的風雨遮住了視線,間接表現了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
3.2 寬對方
如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達出朋友間只要彼此心相連,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像近鄰一樣,對朋友的寬慰之意畢現。
3.3 祝前路
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勃請朋友再喝一杯離別的酒,因為向西走出了陽關,就再也不會碰到知己了。其中包含了詩人對友人前路珍重、平安等諸多祝愿。
3.4 憂前途
如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春江渺茫,那擔心征帆晚來找不到停泊處所的心情,表現了詩人對友人艱險前途的擔憂。
3.5 明心志
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在送別感傷之中,表達出自己高潔的品格,孤傲的堅強性格。
3.6 勵志向
如高適《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充滿信心和力量地激勵朋友去奮斗、去拼搏,終會有名滿天下的那一刻。
3.7 赴天涯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君向瀟湘我向秦。”詩人北向長安,朋友南向瀟湘,各自行程,各向天涯。
4 送別詩的藝術特征
4.1 直抒胸臆
如高適的《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前兩句描寫落日時分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現了詩人當時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后兩句直抒肺腑之言,詩人沒有沮喪、沉淪,既表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惜別之情,也展現出詩人豪邁豁達的胸襟。
4.2 借景抒情
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首聯,郊外,青山白水,景色如畫。頷聯和頸聯,李白在這山明水秀、紅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別朋友,朋友就要像蓬草那樣隨風飛轉,到萬里之外去了,表達出對朋友深切的不舍之情。尾聯,李白和朋友揮手告別,連那馬匹仿佛也懂得主人心情,在臨別時禁不住蕭蕭長鳴,似有無限深情。
4.3 使用修辭
如劉長卿的《重送裴郎中貶吉州》:“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末句用一孤舟比喻身為逐臣、漂泊遠去的友人。
4.4 虛實結合
如劉長卿的《送嚴士元》:“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君去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第三聯,詩人由眼前的“日斜江上孤帆影”這一實景而聯想到嚴士元所去之地湖南應是“草綠湖南萬里情”。這是虛實結合的筆法,拓寬了詩的意境,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朋友的惜別之情、思念之情。
送別詩作為唐代詩歌大觀園中的一朵奇葩,內容豐富,主旨鮮明、藝術表現力強,用語淺近,不事雕琢,彰顯出唐代送別詩獨特的風格和文學魅力。
參考文獻:
[1]張怡.李白送別詩的藝術特色研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8
[2]費洪根.中國古代送別詩的分類[J].東疆學刊,2003(09)
[3]許智銀.唐代送別詩的自然意象[J].貴州社會科學,2009(04)
詩詞鑒賞是高考必考題目,分值為8分。對于很多考生來說,這類題目很不容易把握,得分率很低。究其原因是很多學生缺乏鑒賞的技巧,讀不懂其中的意蘊,不能領悟作者的情感。
要讀懂古詩應遵循一定的規律。古典詩歌從題材和內容上可分為很多類型 ,我們可以借助類型知識來把握詩歌的題材,從而確定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我們熟悉了詩歌的這些知識就如同拿著一把打開詩歌大門的鑰匙,會給鑒賞詩歌帶來很大的幫助。
1.詠物詩
自然界的萬物大到山川河岳,小到花草蟲魚都是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詩人往往借此表達情感,抒寫自己的志向。詠物詩一般有三個特點:①題目有“詠”字②意象主要有“柳”“竹”“松”“梅”等③手法多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擬人、對比。鑒賞這類詩歌應抓住所詠之物的特征,透過所詠之物把握詩人的情感,做到“不即不離”。
2.邊塞詩
以描寫邊塞風光及反映邊疆將士奮勇殺敵,誓死報國,思念家鄉等思想感情為基本內容。這類詩歌的主要意象有:邊塞、大漠、長城、樓蘭等。例如王昌齡的“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首詩的意象有:雪山、孤城、玉門關、樓蘭,找出這些意象再結合最后兩句話分析出該詩的思想感情為戍邊戰士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
3.送別詩
這類詩歌主要抒發離情別恨或用以激勵勸勉或坦陳心志的送告白。這類詩歌常用的意象有:柳、長短亭、南浦、灞橋等。且題目中有“送”、“贈”、“別”等字眼。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表達的是對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高適《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激勵和勸勉。
4.思鄉詩
封建社會為了生計,為了前途,為了理想抱負很多人不得不離開家鄉,這一去山高水闊不知何時才能回家,敏感的詩人身處他鄉無處不起故園情。這類詩歌的標志性特征是〔1〕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除夕念親,日暮思歸。〔2〕托物意象:明月、大雁、楊柳等。〔3〕因夢寄情:如,“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4〕觸景生情:如“何事因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5.懷古詩
以吟詠或評論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為題材,抒發詩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壯志難酬的感嘆,揭批統治者昏庸荒,以此借古諷今。懷古詩常用意象有“六朝”“金陵”“赤壁”“秦淮”等和歷史相關的名城、事件或人物。常用對比、借景抒情、渲染烘托等手法。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通過身臨古赤壁追憶周瑜抒發自己被貶有才無處施展的感慨。姜夔的《揚州慢》運用對比手法描寫揚州今昔不同的景色,表達昔盛今衰的感慨。
古詩是中華民族千古傳承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它以精練的語言,豐富的想象,真摯的情感傳誦千年不衰,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道靚麗的風景。但是,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古詩中所蘊含的人文性與藝術價值,并能從中獲得啟迪,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引導。因為動情了才能被其所感,才能去領悟這些詩句的文化內涵,才能貼近詩人內心,讓古人的高尚情操引領我們前行。
一、背景講述中積淀情感
“詩”是詩人通過有節奏、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感的產物。每首詩都是作者對當時所處時代生活的真實寫照,飽含著自己獨特的情感色彩。如果在教學中,學生對詩作產生的政治背景,作者的性格,作者的遭遇等完全沒有認識和了解,那么學生就很難理解古詩的含義及其所包含的情感。因此,教師在課前,一定要讓學生通過上網、查資料等了解古詩產生的背景及其詩人的生平,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課堂中,教師再以補充背景做“引子”,這樣,不但能使學生很好地理解詩詞意思,而且能深刻地感悟到詩人想通過詩歌所表達的感情。在教學《別董大》一詩時,我介紹了詩作的背景:高適,字達夫,唐朝渤海滄州(今河北省滄縣)人。他半生流浪,了解百姓疾苦,同情勞動人民。曾兩度出塞,去過遼陽、河西,做過節度使、散騎常侍等官,對邊塞生活體會較深,邊塞詩寫得很好,與岑參齊名,并稱“高岑”。董大是唐玄宗時期著名的琴師董蘭庭,是詩人的朋友。寫這首詩時,高適正處于郁郁不得志時期,在北方的初冬季節,詩人與朋友置身于風雪之中,天寒日暗,四顧茫茫,怎能不產生天涯淪落之感呢?這荒涼、冷漠的景象,為送別創造了環境氣氛,高適隨雪而作,吟誦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千古名句。從而達到勸慰友人,激勵著自己的目的。通過以上介紹,學生不僅了解了詩歌的寫作背景,而且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
二、“唱”“畫”中激感
古人吟誦詩詞往往搖頭,字音間隔有序,實則情感投入很大,聽著自然韻味無比。而今,再加入古曲,注重古詩節奏劃分后,變更吟誦而唱,這樣的教學會激發學生積淀的情感,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涼州詞》時,我借助多媒體播放古曲《蘇武思鄉》,讓學生輕聲地讀,而后我又根據七言絕句節奏劃分的規律由慢讀到搖頭輕吟,再到和歌而唱,學生這時也自然會效仿老師而唱。在這種氛圍烘托中學生投入到詩人情感中去,而此時“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情感便由此而激發了。
此外,繪畫是學生最喜歡的形式。在小學古詩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恰到好處地運用簡筆畫進行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詩句,深入領會詩中意境,也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鑒賞力。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短短兩句話,就寫出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夕陽落照江水和殘陽鋪在水面的美麗景象。如何讓學生體會到當時景色的優美和詩人輕松愉快心情呢?我先用線條畫出一條江水,然后再根據詩意用“綠、紅”兩色渲染,很快勾勒出了一幅美麗的秋夜江景圖。看著圖,再體會“鋪”字的含義。同學們一下子就迸發出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體會到了詩人諳盡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離開朝廷后的輕松愉快的心情。
三、貼近生活體會情感
任何藝術都是源于生活的,沒有現實的生活作為源泉,它會失去感情,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只有我們以現實作為參照,把最樸實的生活細節與詩中所呈現的情境相結合,這時,再讓學生去體會作品中所反映的詩人情感,就會更有立體感。詩人鮮明的情感特征,不去講解,學生也能體會得到。例如,教學《鋤禾》一課時,我針對有的學生隨意浪費糧食的不良現象,首先播放了一組反映非洲兒童悲慘生活的照片:照片上的兒童瘦骨嶙峋,雙手無力地耷拉著,一雙失神的大眼睛盯著鏡頭,好像在訴說著饑餓帶給他們的無盡痛苦。震撼人心的照片,再加上老師的講解介紹,同學們一下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明白了珍惜糧食的重要性。緊接著,我又播放了一段農民在地里勞作的視頻畫面:頭上驕陽似火,腳下土地滾燙,偌大的田地里,一個弓著腰,赤著腳的老爺爺正揮汗如雨地勞動著……一行大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伴隨著音樂出現在屏幕上。如此生動形象的畫面,無需教師過多講解,學生便會深深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勞動的艱辛,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便油然而生。最后,教師穿插“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名言,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和思想品德教育,讓尊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種子在同學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四、演繹詩作碰撞情感
一、濃重的環境渲染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即情語。”(《人間詞話》)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我國古典文學的主要特征,在詩歌中體現得尤為突出。盡管范仲淹說過人應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詩人往往是唯心的、主觀的,他們認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他們認為“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他們認為“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他們認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等,情感是他們看待事物的主體,一切客觀的存在是服務于情感的,所以景物已不再是單純的景物,是作者感情的先行者,是抒發感情的載體。古道邊的依依楊柳,吹拂著不忍離去的戍子之心;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是汪倫對李白的友誼;客舍外青青的柳色,是王維對朋友的依依惜別;長亭外一聲聲凄切鳴叫的寒蟬,讓柳永的心更添幾分惆悵……
二、細膩的情感刻畫
濃重的環境描寫只是為了渲染一種氣氛,而這類詩歌的主題在于抒發“離別”的情感,離別的情感又體現在不同的細節中。慈母把對愛子的“意恐遲遲歸”寄托在“臨行密密縫”(賈島《游子吟》)中,李白用“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友人》)表達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而王維則通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來表達對友人的無限關切,“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是柳永與戀人別離時的纏綿悱惻、欲說不能,而高適則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的豪邁,掩蓋了許多離別的憂傷,給遠行的朋友以極大的鼓舞與勉勵。
三、典型的意象選取
中國古典詩歌十分講究意境的創設,選取典型的意象來抒情,這樣不僅顯得意境優美,感情含蓄,而且情景交融、心物合一,境界自出。王國維說:“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間詞話》)清王夫之《萱齋詩話》中曰:“情景名曰二,而實不可離。”就“離別”這一主題的詩歌中,大致會用以下的意象。
1.楊柳。它源于《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的依依之態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永《雨霖鈴》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都有此種含義。
2.長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休憩或餞別送行。北周文學家庾信在《哀江南賦》中說:“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謂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長亭”作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別詩詞中不斷出現。如“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等,而王實甫《西廂記》中的“長亭送別”片段則將這一意象的內涵推至一個高峰。
3.酒。元代楊載說:“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詩法家數》)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著深深的祝福。將美酒和離情聯系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盡管他們“都門帳飲無緒”,但送別的酒是少不了的。在中國歷史上,與酒結下不解之緣的更為突出的則是李白,他說:“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金陵酒肆留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而在《客中行》中則更為灑脫:“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酒成了離別的佐料。
四、鮮明的襯托對比
1.促進學生感悟自然能力的培養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詩人在表現個人的內心情感時較為隱晦,往往通過隱喻的方式表達個人思想。很多愛國主義詩人在抒發自身的愛國情懷時,往往會添加對美麗自然景觀的描述。小學生的內心世界無法達到詩人那樣的豐富,便會通過空間想象能力來勾勒出詩中的自然情景,通過自然情景的想象使學生對自然感悟的能力得到培養。
2.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力
古詩詞人文教育中所展現出的思想文化都是當時社會背景與詩人自身心理的反映,其中蘊含著詩人寫作時的心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古詩詞進行教學,能有效地讓學生領會到詩人當時的心境,讓學生在空間想象的過程中使自身的思維創造力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在詩人所宣揚的情感中被感化,逐漸形成古詩詞中詩人的良好修養,對一些愛國情懷和人生哲理進行創造性的感悟,進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3.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眾所周知,當前我國小學詩詞課程資源涉及歷史、科技和文化,這些課程資源中也包含著各個時期的文化。強化小學人文素養教育,能夠將古詩詞中人文素養中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行滲透,進而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文化時使自身的思想觀念得到矯正,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文化時形成全新的經驗與理念,做到有所思、有所感和有所悟。
二、新課標下優化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文教育的有效路徑
1.融入古詩詞的背景文化,強化學生人文情懷的感受
我國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選材都是經典古詩文化,每一首詩詞的發生背景都有極大的差異性。古詩詞的表面文字抽象、難懂。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為此,教師在古詩詞中要盡量將每首詩詞的文化背景進行講解,讓學生從詩詞講述的故事中進行深入學習。當學生對每首詩詞的背景文化有一定了解之后,便能更加準確地體會當時詩人作詩時的心情,進而透徹地了解古詩詞所表達的文化內涵。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一定要組織好相關的語言,確定科?W的教學目標,并強化學生對人文情懷的感受。
教師在對小學語文六年級的古詩《別董大》進行教學時,學生只能對其中的“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進行字面理解,而不明確高適對景物的描寫是出于什么原因。為了讓學生更加明確此詩的深層內涵,教師便可以將《別董大》的故事發生背景進行簡單陳述,使古詩詞的背景文化留在學生的腦海中,并按照 由大到小的方向進行介紹。例如,教師可以先告訴學生這是一首送別詩,之后再詳細地介紹。如此一來,學生在詳細的文化背景下便明確了古詩的產生背景,使學生的人文情感得以強化。
2.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情境創設的教學方式在我國語文教育中的應用極為廣泛,學生能在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提高學習興趣。古代詩人在進行作詩作詞時,往往會融入個人的生活感受,然而其所描述的生活又高于其生活。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式。第一,導入情境,教師在對《商山早行》進行教授的過程中,可以將創設出的情境定位在煙霧蒙蒙的早晨,通過各種動物的叫聲打破寧靜,這種畫面感十足的情境能讓學生身臨其境。第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鑒于之前情境的創設,學生便會迫切地想知道為什么早行?要去哪里?這種求知欲望便會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三,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對創設的情境進行感悟,進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商山早行》是唐代詩人溫庭筠所著,雖然唐代離我們的年代已經很久遠,但通過情境的創設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學習效果也十分明顯。
3.對古詩詞的詩句細化解析,提高學生文化情感
對于學生而言,古詩詞中的詩句十分抽象,但從字面的理解很難明確詩詞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和內涵。這是因為古詩詞是詩人通過文字的濃縮形成的,在詩詞的制作中,很多詩句還采用倒裝的方式進行組合,并對一些潛在的含義進行省略。這正是學生在學習古詩詞中的障礙。為此,教師必須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古詩詞進行講解,對詩句進行細化解析時要具有針對性,進而使學生對古詩詞形成正確的理解。
比如,教師在對李白的《贈汪倫》進行講解時,要對詩句進行細化解析,讓學生體會到詩句中抒發的友情。同時,教師也要對“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的自然景物進行分析,讓學生在深入感悟李白內心情感世界的同時,進一步感受中國詩詞文化中那種獨特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此外,教師還要對詩詞中的特殊表達形式進行解釋,例如詩中“忽聞岸上踏歌聲”的“踏歌”,學生往往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教師便需要對“踏歌”進行單獨的解釋,即民間的一種唱歌形式,一邊唱歌,一邊用腳踏地打拍子。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240篇(段),積累一定量的古典詩詞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能夠為學生打下堅實的人文基礎,因此,古典詩詞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在語文教材中,古典詩詞一般都是以《詩詞五首》的課文形式出現的,并且這五首詩詞之間沒有明顯的關聯,一般教學都是利用兩到三個課時完成。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此好像并不十分感興趣,畢竟單純的對一首詩的學習實在過于單調乏味,學生只是見一首學一首,學一首背一首,背一首忘一首。怎樣讓學生想學、樂學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筆者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發現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教學古典詩詞效果顯著。所謂點,指對課文中某一首詩或詞的學習,面則是對這首詩詞的作者和作品方面知識的了解,點面結合就是指在教學中以這首詩為點引出一系列的與之相關的知識來。那么,如何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來教學呢?實踐中,我主要運用以下兩種方式。
一、知人論世
古典詩詞產生的年代已經久遠,如果當時的背景知識不了解,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理解,可能似是而非,可能牽強附會,可能斷章取義,因此,了解古典詩詞的作者和背景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更加準確的去理解、欣賞詩歌。當然,很多語文教師也經常這樣做,但大部分情況下只是簡單的介紹作者及作品。我覺得,了解作者作品不能只是浮光掠影、蜻蜒點水式的介紹,而應該是以一個研究者的心態去了解背景、認識作者、探究作品及創作思想。例如,學習語文版教材八年級下冊第29課《詩詞五首》中的一首詞《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首先應認識李清照,我們不僅僅要了解她的姓名字號,還要了解她的生平事跡,了解她與丈夫趙明誠的夫妻恩愛、興趣愛好,了解她一生的兩個時期,了解她南渡以后的不幸遭遇,甚至了解她的奇聞異事,否則,就無法賞析這首詞。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一代詞宗”,為什么這首詞卻又如此豪放呢?應該明白:這首詞《花庵詞選》題作“記夢”,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來說,李清照在南渡以后寫的詞都是消沉愁苦之作,唯獨這一首卻是例外。近代梁啟超評價:“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可謂一語中的,道破天機。而這些則需要教師適當的點撥。
我們不能為學習某首詩詞而去學習它,課本選取的詩詞只是一個窗口,應該透過這個窗口去察看更大、更美的古典詩詞的世界。因此,我在教學這首《漁家傲》時,先指導學生自己去通過預習了解李清照人生經歷,而在備課時則查看相關書籍和網絡資料,如《宋詞鑒賞》、百度百科上李清照簡介、百家講壇康震副教授講李清照等資料,經過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整合出李清照人生經歷的兩個階段:幸福的青少年時期和凄慘的中老年階段。前期又分為兩個階段,幸福的少女生活和甜蜜的婚后生活。李清照出生于一個士大夫家庭,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少年時期便能工善詞。這一階段她的詞有:《點絳唇》(蹴罷秋千)《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等,多寫少女情態和女兒情懷,詞風清新自然。后來,她與太學生趙明誠兩情相悅并且有情人終成眷屬,二人志趣相同且能詩善詞,共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甜蜜的生活。這一階段她的詞有:《減字木蘭花》《醉花陰》《一剪梅》等,多寫二人快樂生活、在丈夫面前撒嬌情態和別后的相思。南渡以后,二人漂泊江南,情況逆轉。尤其在丈夫趙明誠去世以后,李清照更是無倚無靠,孤苦伶仃。這一時期的詞作有:《武陵春》《聲聲慢》等,多抒寫背井離鄉之愁,寂寞孤苦之狀,詞風哀婉沉痛。另外,南渡初期,她寫過《夏日絕句》,在詩中鮮明的表明了自己的價值取向:生要轟轟烈烈,死也壯懷激烈,以此諷刺南宋朝廷的腐敗無能。了解了作者的這些人生經歷,不僅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了李清照,更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的這首《漁家傲》詞。當然,我們介紹作者不同時期的詩詞最好是學生學過的或者是學生熟悉的,這樣更易于喚醒沉睡在學生腦海里的知識,引起他們的關注,更能調動他們參與課堂交流的積極性,否則,可能陷入曲高和寡的尷尬境地。
《漁家傲》這首詞展現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圖。通過夢境設想與天帝問答,寄托自己對現實的失望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據《金石錄后序》載,南渡時,她曾經在海上航行,歷盡海上風濤之險,詞中寫到的景象應該是這一段生活的外化。她從閨閣中走出來,視野逐漸開闊起來,寫出這樣的詞也易于理解了。如果不了解李清照的這些經歷,或者說是簡單介紹,學生如何能夠理解?當然,要把作者一生的主要經歷搞清楚,可能需要半節課或者一節課甚至更多的課堂時間,有的老師不愿意“犧牲”這個時間,但我覺得語文教學不是簡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應該是盡一切可能去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基礎。而這種詩詞教學方法正好符合《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也符合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關注人的發展”。
學習古人的詩詞,要了解古人的志向抱負和人生經歷。詩言志,他們的詩詞都是在他們遠大的志向抱負和獨特的人生經歷中創作的,同時又以此來表明他們的志向和情感。如學白,我們應了解他“濟天下”的抱負和高傲的個性,了解他漫游的經歷和長安的閱歷,只有這樣,才能理解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邁,才能理解他“行路難,行路難”的慨嘆,才能理解他“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快意。學習蘇軾,我們應了解他早年良好的家庭教育對他思想性格的影響,了解他寬大如海的胸懷和濟世報國的人世精神,了解他人生經歷的兩個階段尤其是這兩個階段的分水嶺“烏臺詩案”對他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理解他“鬢微霜,又何妨”的執著,才能理解他“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的傷感,才能理解他“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脫。
這樣,學習了一首詞,學生不僅僅對這首詞有所認識,還對詞的作者和當時的社會也有了較為清晰而深刻的認識了。這個過程,一方面學生掌握了的知識,培養了探究事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教師廣博的知識儲備在有形和無形中熏陶感染了學生的情操,有的學生甚至還有更大的啟發,他佩服教師的學識水平,羨慕教師的知識儲備,也要去主動追求,去了解更多的知識,而這個學習的過程則又是自覺的、主動的和有序的,又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當學生弄清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和現象時,當他們把新知與舊識融
會貫通時,他們又為自己的所得而快樂,激發了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狀態進入了良性循環的狀態。這也正是《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比較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160篇(段),中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量的古典詩詞,如果中學語文中的古典詩詞教學還是單純的就詩講詩、就詞論詞的話,恐怕這種教學方法太過于呆板單調了。我們不能把眼光僅僅局限于某一首詩詞,而應該建立知識的網絡結構,聯系已經學過的同一類型的尤其是同一題材的詩詞,對于鞏固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知識、建立知識體系具有重要作用。而運用比較閱讀教學古典詩詞可以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拓寬學習的領域,構建知識的體系。
例如,教學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時,可以聯系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辛棄疾、陸游和文天祥都是南宋時期偉大的愛國人士,都歷經“山河破碎”的沉痛和“身世浮沉”的坎坷,都有著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情懷。《破陣子》中“可憐白發生”表現了辛棄疾壯志難酬的憤懣和老驥伏櫪的志向,《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表現了陸游年齡雖老、不忘報國的豪情壯志。這兩者都有英雄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悲憤和無奈,便只有在夢中去沖鋒陷陣、殺敵報國!愛國熱情如此執著!《過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則表現出文天祥視死如歸、舍生取義的民族氣節和愛國情懷,與辛詞“贏得生前身后名”異曲同工。三位詩人的詩詞見證了南宋王朝的窮途末路、茍延殘喘,比較閱讀了這三首詩詞,我們不僅對辛詞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而且更加為他們堅定地愛國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之感,而南宋末年的那一段屈辱歷史更加讓人刻骨銘心!三首詩詞互相映襯、互為補充,如一劑強效針注入學生的靈魂深處,為他們點亮了愛國的心燈,而單純的學習其中的任何一首也達不到如此震撼人心的效果。這是愛國題材詩詞的比較閱讀。
大千世界,萬事萬物,既獨立于天地,又彼此間千絲萬縷,渾然一體。新課標主張各學科間整合、兼容,教師應當深入淺出地對語文課文進行挖掘,發揮同類課文的集體優勢和整體功能,尤其是選作教材里的同一詩人、作家的幾篇作品更應該加強內在聯系,只要教師多指導、點撥,能夠與學生一起搜集、整理、感悟,搞優質教育教學,就能拓寬學生知識深度和廣度,培養其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只有我們教師愛生活,愛詩,課堂才會有生活,有詩,我們的學生才能體會到語文的美,學習的美,生活的美。
詩詞文中深層次的問題學生一時理解不了,我認為不必太在意,不必花更多的時間。因為有些詩句、文章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來閱讀。只要學生能夠朗讀、背誦下來,他們在學習生活中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就算成功了。教育專家袁行霈說:“中國古代對詩歌藝術的把握,不重細密的分析,而重整體品鑒;把握的方式是直觀的、印象的、頓悟的。”
學過同一個詩人、作家的詩句、文章可以客串起來,做一個整體了解。譬如,談到陶淵明,他是對情有獨鐘,有周敦頤的《愛蓮說》中“晉陶源明獨愛菊”一句作證,更有他自己的詩句“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的生動真切地寫照。陶淵明偏愛與他的性格有關;他在《五柳先生傳》中說到他自己“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他有二大愛好:好讀書、性嗜酒、著文章;獨不喜歡做官,并不是他對官不感興趣,而是因為他“不為五斗米折腰”,所以他辭官回家,過著隱士的生活。他“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只要“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違”就算真正生活過一回了。他這樣享受田園生活,其實日子過得相當凄慘,“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雖然讀書常使他“欣然忘食”,寫詩讓他“頗示己志,忘懷得失”,然而沒有酒喝,對于一個酷愛酒的詩人來說,就意味著沒有靈感,就等于被判了生活徒刑。他只好把自己請進一個人間天堂――“世外桃源”了,這恐怕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同社會。讓我們循著那個漁人的足跡去探望一下那個人間天堂吧:“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并且還特別想要去品嘗―下那些熱情好客的村中人準備好的美酒。
孟子說得好:“知人論世”就是這個道理。其實,課本涉及到的重要詩人、詞人、作家均可以如法炮制。
二、按古詩文所歌詠的事物、描寫的對象,文章題材、表現主題等進行歸納教學和復習
教材中有許多表達深厚友情的送別名句和積極向上、蘊含深刻哲理的佳句。我們若能像串聯珍珠一樣把它們輯錄在一起,細細地加以咀嚼、玩味,一定會是妙趣橫生、美不勝收,讓人胸寬氣爽、精神倍增的。表達友情的古詩詞名句就可以信手拈來: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孟浩然:《過故人莊》)
4.“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等等。
三、采用比較、對照閱讀,可以提高學生欣賞古詩詞文的品味
我們可以根據王國維談“意境”的有關論述: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據此設計訓練題目,自我檢驗我們的理解力:“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松問照,清泉石上流”等應算是無我之境;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等是有我之境也。
張繼的《楓橋夜泊》中“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是古詩中寫“愁”的絕唱。而古人寫“愁”的名句真可謂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例如,同樣是說“愁”,岑參的“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就有些壯觀、美麗的意味;白居易的“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讓多少悲劇人生同命相憐,潸然淚下;而辛棄疾有時的感覺很勉強:“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同樣是抒情的圣手,言“愁”的巨匠,李白、李煜、李清照的風格就迥然不同。
詩仙李白愁苦中不失浪漫、豪放,“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是苦中找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足見人生道路之艱難,然徘徊之中不墜志,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謝眺樓上,他“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仍是煩憂不斷,卻想的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即便是在“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時候也不忘記“呼兒將出換美灑,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煜是南唐的帝王,后來淪為宋朝的階下囚,巨大的失落感無以復加,簡直愁魔纏身,奈何不得,怪不得“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那種“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的日子是永遠不會而來了。
愛國主義情感維系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民族團結和經久不衰,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為濃郁,最為強烈的部分。愛國主義情感教育一直是學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應做好以下幾點:
1、熱愛祖國的教育。“位卑不敢忘憂國”是南宋詩人陸游一生愛國憂民的真實寫照,他在《示兒》一詩中寫道:“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人臨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國的和平統一,其愛國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王昌齡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都抒寫出了他們的愛國之情。教學時,我們要讓學生在理解詩句意思和時代背景的基礎上,深入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感。教育學生學習古人熱愛自己的祖國,長大后做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自己的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2、熱愛家鄉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足見對家鄉的熱愛。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在《靜夜思》中寫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久別故鄉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詩也寫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表現自己對家鄉的戀戀不舍。教學時,我們可抓住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學生從小熱愛自己的家鄉。
二、 在古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誼教育。
1、親情教育。親情是倫理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親情教育是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的一個重點。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道“每逢佳節倍思親”,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動至極。孟郊的《游子吟》歌頌了偉大的母愛。魏朝曹植的《七步詩》則從反面教育我們親人之間不可互相迫害,應和睦相處。教學時,要啟發學生感受親人對自己的關愛。努力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高尚品質,幫助學生維持良好的親情關系,使學生有一個和諧的親情網。
2、友情教育。孔子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對學生來說,與朋友的交往是他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有朋友的學生,不僅會孤陋寡聞,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視的。古人一向重視朋友的間交情,如李白的《贈汪倫》,表現了詩人和汪倫之間純樸而深厚的感情。高適的《別董大》、王昌齡的《芙蓉樓送別辛漸》、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等詩都是為朋友而作,表達了朋友間的深情厚誼。教學時,可引導學生深入感知,領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育他們要珍惜朋友之間的感情。
三、在古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環境觀的教育。
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嚴峻課題。在注意環境保護的同時,我們可結合古詩教學,著重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環境觀。
1、熱愛水資源的教育。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教育學生節約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廬山瀑布》中寫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幅壯麗的瀑布圖,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贊嘆之余,我們不禁要反思:假如沒有了水,還會有瀑布嗎?大自然的許多與水相連的神奇景觀還會存在嗎?
2、熱愛鳥類等動物的教育。鳥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動物的生存,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協調。在古詩中,涉及寫鳥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曉》中寫道:“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處處鳥語,使春天顯得有了氣息。杜甫在《絕句》中也寫道:“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鸝的鳴唱和白鷺的飛翔,充滿了一派生機,從側面反映出自然環境的美好。此外,駱賓王的《詠鵝》,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等詩都是環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壞鳥類等動物的生存環境,那么絕不會有“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詩)的動人美景。
3、熱愛花草樹木等植物的教育。葉紹翁在《游園不值》中寫道:“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以出墻來的一枝紅杏贊美了滿園春色。楊萬里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寫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以荷花的美來襯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賦得古原草送別》中寫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僅描寫出小草頑強的生命力,而且表達了自己對小草的深切贊美。賀知章在《詠柳》中寫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這兩句將柳樹、柳條描寫得非常美,既寫出動人的形態,又寫了碧綠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詩均有相關的描寫。這些用來教育學生熱愛花草樹木等植物,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具體直觀,具有很強的教育性。
中國的“詩教”傳統古已有之,孔子曰:“不學詩,無以立。”(《論語·季氏》)而詩教的目標何在呢?《禮記·經解》記載:“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溫柔敦厚”是中國古代對人的道德要求,由此可見,詩擔負著教化的重要責任,不僅以個體的“立人”為目標,更意在培養個人平和溫厚的德性,從而塑造一個國家的精神面貌。詩教首先是一種境界教育,培養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責任感和使命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一以貫之的主線,也是衡量個人德性的重要標準,因而一直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目標。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傳播方式和教育理念的變遷,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漸趨多元化,而以審美、情感和心靈教育為指向的“詩教”,無疑是進行責任感、使命感教育最細膩也最直接的切入點。因為詩歌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詩經、漢樂府到鼎盛的唐詩甚至現代詩歌,無不充滿了可讀可頌、可學可書的經典,題材也廣泛多元,無疑是開展詩教的豐富資源。
南宋陸游的《示兒》一詩滿含悲愴情緒,抒發了面對故國淪喪卻無力改變的赤子之心:“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是我國杰出的愛國詩人。在他一生寫作的九千多首詩作中,始終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詩人彌留之際仍念念不忘祖國統一,其愛國之心感人至深,傳頌千古。許多邊塞詩也洋溢著同樣的愛國主義精神,在對邊地生活和自然風物的描寫中傳達出思念故國的強烈情感,王昌齡的《出塞》即是一例。其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一句,更是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保家衛國。此詩氣勢流暢,雄渾豁達,抒發了渴望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再如曹植的《白馬篇》歌頌了一位武藝高強又富有愛國熱情的青年英雄,借以抒發作者的報國之志。詩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又凝聚和閃耀著時代光輝,詩的末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集中展示了英雄捐軀為國、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境界。這樣的詩作,對同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而言,是容易引起共鳴的。此外,從屈原的“雖九死其猶未悔”“哀民生之多艱”(《離騷》),到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無不展示了有識之士的憂患意識與責任感、使命感,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魂。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淺出地對詩人生平經歷和詩歌的歷史背景進行講解,為學生解讀詩歌提供充分的語境;講授時要從詩句字面含義進行延伸和深入,使學生能夠在理解時代背景的基礎上,體會詩人憂國憂民之情。
古典詩詞在某種程度上,是以文學形式展現的民族歷史,也包括民族的文化記憶、人格記憶。中國古代的優秀詩人無不將自身對自然宇宙、人類生存、國家安危的關注與思索融入篇章,“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大理想使他們的詩作呈現出磅礴的氣魄、深邃的思想、開闊的視野和深厚的使命感,能給今天的青年人以震撼心靈、啟迪智慧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育。
二、詩教是人格教育,培養高尚情操
林語堂談到中國詩歌時,認為它“為中國文明保持了圣潔的理想。它時而訴諸浪漫主義,使人們超然在這個辛苦勞作和單調無聊的世界之上,獲得一種感情的升華;時而又訴諸人們的悲傷,屈從,克制等情感,通過悲愁的藝術反照來凈化人的心靈”。中國詩歌中對理想世界的歌頌、對情感的升華和心靈的凈化,使得身處紛擾世事中的人們內心葆有對高潔品格的追求和對崇高精神的向往。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雖然是一首送別詩,但其中別有真意,借寫朋友間的離愁別緒,表達了自身的執著信念。首兩句中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別時的落寞心情;后兩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自比冰壺,表達詩人的開朗胸懷和堅強性格,以及堅持操守的信念。早在六朝時期,詩人鮑照就用“清如玉壺冰”(《代白頭吟》)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盛唐詩人如王維、崔顥、李白等都曾以冰壺自勵,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人格。在此詩中,王昌齡托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口信,借以傳達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充分闡釋作品的背景,使學生領會詩中深意,從而激發學生的獨立人格和進取精神。中國古典詩詞中表達高尚情操的詩篇比比皆是,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中的堅貞;“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浪淘沙》)中的執著;“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中的高潔;“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悲憫,以及“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中的淡泊等等。
詩歌與詩人的人生經歷、人格修養具有天然聯系,這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優秀詩作得以傳頌千古,其魅力來自于詩人的高潔情操、奇偉風骨,而詩歌的“性情”反過來也會對讀者的人生施以影響,參與其人格的打造、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構筑,使讀者的生活不斷被美和道德的光輝所照亮。詩歌一旦進入人心,將會以審美的、藝術的方式構筑一個人的思維路徑與情感體驗,以這種方式建構的價值觀,一定會比枯燥的說教更富心靈養料,給人以持續的道德教化。
三、詩教是情感教育,養育健全心靈
中國古典詩詞是情感教育的絕佳教材,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提出“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 的詩歌創作理論,意在強調情感于詩歌的基石作用;《毛詩序》亦有云:“詩者,志之所志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情發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 同樣指出了情感表達為詩的本質屬性。詩說出詩人的情懷、胸襟和旨趣,能夠喚醒一個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實現以情感人、以情化人的目標。
親情是倫理道德的基石,也是古典詩歌著力表達和頌揚的情感。孟郊在《游子吟》中以白描行詩,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依依惜別、深沉的愛與敬重。“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簡潔的語句中所傳達出的真摯情感令人動容。此外諸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中的游子望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手足之情,“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賀知章:《回鄉偶書》) 中的落葉歸根,“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中的靜夜思鄉等等,也都是吟誦親情、鄉情的名句。教師應在教學中啟發學生,使他們從自身經歷出發,結合古詩,充分體味親情的真摯與和諧。
友情也是常常入詩的題材。舉凡“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無一不是歌頌友情的千古名句,其中不單凝結著詩人與友人間的親密感情,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寫照。教師在教學時應引領學生深入體會詩中情感,并教導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珍視友情,待人以誠。
以詩為材料對人進行情感教育,將為德育提供一種新的理念,即去除現行德育中的材料理性化、方式工具化、目的功利化的弊端,提升德育的溫度和魅力,貼近生活,關懷生命,以詩意的語言、豐沛的情感充溢受教育者的心靈,讓他們在充實、溫暖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上,辨明意義、建構精神體系、形成價值觀念,促進其作為生命主體的獨立、自由與完善,養育他們健全的心靈世界、豐富的情感結構,同時推進道德教育的開展。
四、詩教是人性教育,傳達普世價值
古詩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絢麗瑰寶,其價值不僅在于詩語言優美、辭采斐然,更在于其中所蘊涵的優秀價值觀和道德標準。詩是感性的,容易使人產生共鳴;詩是優美的,容易激發人的想象。以詩育德,正是從學生的體悟和感受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文化精髓的教化和滋養,以培養健全人性,體會普世價值。
美學家李澤厚這樣解釋詩歌對于人性的教育功能:“詩啟迪性情,啟發心智,使人開始走上人性之道。可見‘成己’、‘成人’、‘為己之學’等等都遠非知性理解,而是情意培育即情感性、意向性的塑造成長,此非理性分析或概念認識可以達到,而必直接訴諸體會、體認、體驗;溶理于情,情中有理,才能有此人性情感及人生境界。”可見,人性作為一個宏大的概念,其建構在人的情感屬性之上,也是構成高尚人生境界的重要基石。李澤厚的理論與中國古典詩歌的特征不謀而合,就是強調詩歌背后的人情和人心,力求物與人的合一,融匯詩人的人生心得和人生旨趣,如此才堪稱詩歌的至高境界,并正確傳達人性價值。
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屬性,是人對自然界的認知、感受、體會,自然之物通過情感進入人的內心世界,參與對人之性情的建構。六朝樂府民歌《江南》描繪了一副清新動人的圖畫:“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人身處美好的自然環境時,會由內而外生發出一種歡欣與喜悅,這是人與自然景觀的和諧相融,它不需要過多思考、辨析,是人性中真與美的自然流露。除了和悅之喜,人性中也包括由景物生發,對痛苦的感知和傾訴。李清照的《聲聲慢》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開篇,通過乍暖還寒天氣、三杯兩盞淡酒、滿地黃花堆積、梧桐細雨的描繪,抒發了“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心緒,表現了作家在飽嘗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顛沛流離等一連串打擊之后凝集心頭的內心苦痛。對詞中無限痛楚抑郁之情的感受和理解,自然也是培養健全的情感結構之必須。人性不僅應該包括對自身感情的體驗,也應包括更大意義上的理解和同情。白居易在《賣炭翁》一詩中塑造了這樣一位老翁形象:“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通過這首歷歷如繪的詩作,培養學生的同情之心、惜弱之情,是再好不過的人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