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0 18:07: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社會工作與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作者簡介]李曉陽,楊娟,王鑫鑫,襄樊學院經濟與政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0711班學生,湖北襄樊441053
[中圖分類號]C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9)11-0214-04
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模式是在眾多新興專業的產生與實踐中引申出來的一個新問題。所謂社會工作,是指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以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為宗旨的、以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為手段的專業性、職業化的社會服務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工作專業在各高校中已逐漸產生。但是由于此專業在我國教育史上發展歷程尚短,因此,對于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模式的研究較少。而對于一名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來說,能否在這種模式下提升專業素質和能力就成為能否適應社會需求的關鍵。然而,現今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模式存在著諸多不足,由此產生了許多問題。
一、我國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模式的現狀
(一)學生的自主性、實踐性、創造性缺乏
目前,在多數高校的文科教學領域中,如社會工作專業,不僅過多地重視了學科的科學性和理論性,而且長期以來存在著較為普遍的教師中心主義傾向。教師成為課堂教學活動中唯一的權威和主宰,學生參與嚴重缺乏。這不僅使學生常常感到不知所云。失去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束縛著學生的自主性和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
(二)教師的課堂實踐模式固定、單一
社會工作專業本身具有豐富的實踐內容,而表征它的語言文字則是抽象、簡單的,這就需要教師采取生動、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透過抽象、晦澀的語言文字和符號圖表,掌握它所代表的實際的理論、方法及原則。可是從各學校的普遍情況看,講授社會工作專業的教師有很大一部分是其他專業轉行過來的,雖然經過了一定程度的專業培訓,在專業理論知識上基本可以把握,但在實踐技術上還是有欠缺的。且講授該專業的經驗也略顯不足。現在很多教師沒有注意到社會工作實踐方法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運用傳統教學方式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或者簡單地讓學生進行一些案例分析。
(三)學校的軟硬件設備不足
由于中國的社會工作起步較晚,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許多問題,突出表現在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實驗室建設、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等剛剛起步,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嚴重影響了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一項調查顯示,全國設有社會工作專業的院校中,還有將近六成的學校沒有建立實驗室或正在籌建中。有些學校由于沒有專業實驗室,教師只能在普通教室中簡單模擬場景。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學生無法體會出技術要求的實質,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課程的基本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會使學生在綜合實習中面對更加復雜的問題而束手無策。
(四)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
“社會工作教育是專業價值培養與塑造的過程,是專業知識、技巧的傳遞過程。社會工作教育以實踐為目標,其理論要致力于應用,社會工作教育以學生為本,注重全人教育。”…但高校當前以教師的教學與研究論文為考核標準,并且以文章數量為基本考核指標,這無疑對社會工作這樣的行為社會科學來說是一種制約。
二、對我國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模式現狀原因的分析
面對在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中課堂實踐模式出現的種種令人擔憂的現狀,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作出深入的探討,如學生、教師、學校和社會等主觀因素及教育體制體系等客觀因素,從而促進此專業的發展。
(一)固有的教育體制和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深刻
在我國,社會工作專業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是實務性、操作性取向的專業。同其他專業相比,它并不注重提供純粹的理論性知識,而是注重提供服務的技巧,政策、資源的運用、轉化與管理,以及對知識的吸收和分化。相對于高等學校中設置的其他課程,它具有自身的獨特之處:一是實踐運用性強。雖然它是文科科目,但是它和許多理科課程一樣,并不是簡單的理論教學就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其內在的知識和精髓。二是綜合性要求高。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社會工作專業要求學生不僅要學習該體系所設置的專業理論課程,而且要學習與其體系相關的其他科目的課程。因此,此課程的教授模式應該有別于其他的專業。但是就目前社會工作專業在我國各個高校開展的情況看,此新型專業被束縛于固有的教育體制和傳統的教育觀念之中。其困境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被過多地強調要多多吸收老師所教的知識,著重理論知識學習;二是眾多高校社會工作專業課程模式安排均沒有跳出以傳授理論知識為目的的框架,盡管理論教育也很重要,但能力培養始終無法突出。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自體驗,才能學習到社會工作專業的內在精神和精髓。
(二)社會工作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現狀
從專業教育的師資隊伍上看,目前我國從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教師大多是“半路出家”的,經過系統專業學習的較少,多數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實務訓練。“無論是在社會工作價值理念的體認方面,還是在社會工作知識結構的拓展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這樣一來,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就形成了很大的矛盾。沿用其他科目的教學模式,使得社會工作專業的特殊性被忽視,影響了該專業的發展和學生的專業學習。社會工作專業教師首先應是一名實務社會工作者,應積極參與有關的實務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把理論和實務結合起來,傳授有效的實務知識和技巧。
(三)對新興專業的重視度過弱
新興專業是為了應對世界及社會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及需求而出現的,但社會各界、學生和學校等主體對其的重視度遠遠不夠。這表現在:首先,社會各界對社會工作專業認識不足。就我國目前的具體情況看,社會工作還不是一個職業化的崗位,社會上對社會工作專業缺乏職業認同感。其次,學生對社會工作專業缺乏重視。很多學生本身對此專業就缺乏興趣具有抵觸心理,加之教師的傳統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激發不了學生們的興趣,這樣就使課堂缺乏活躍的氣氛。最后,學校硬件建設滯后。與理論教學緊密相連同步進行的課程實訓,主要是依靠社會工作專業實驗室進行。“在社會工作專業中,許多主干課程中的技術性理論的教學都需在實驗室中的特定場景中進行,但就目前情況看,社會工作專業實驗室建設相對于理論教學還是滯后的。”實驗室缺乏及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模式單一化則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狀況、未來的發展前景及我國社會工作專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創新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模式的思考
面對社會工作專業課堂實踐中的種種問題,依靠單一的力量難以實現課堂實踐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筆者將提出五種不同的課堂模式,以更好地促進社會工作專業課堂教學的創新。
(一)教師講授模式
“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學生應具備社會工作者的基本能力,這些能力包括:溝通能力,即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能順利、高效地溝通;組織管理能力,是指應掌握一定的活動策劃、組織、監督和人事管理能力;公共關系能力,能掌握、利用資源,介入和協調矛盾;寫作能力,應掌握日常應用文、基本公文及其他常用文體的寫作;調查研究能力,能對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并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專業服務的能力,具有運用社會工作基本方法和技能去解決問題,向社會提供專業服務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僅要授之以魚,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漁。首先,實踐性、實務性是社會工作最本質的屬性、最突出的特征。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理論功底,也要有相應的實踐經驗,并把實踐經驗滲透到課堂教學中。這樣,學生就能借助教師的實踐經驗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才不會覺得理論太空洞,也會積極地跟著教師的思路走,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其次,“要改變傳統的‘粉筆―黑板一口授’為標志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實現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優劣互補,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現良好的課堂互動。
(二)情境模擬模式
“樹立專業價值觀首先要使學生對社會工作專業有一個深入、全面的了解,而了解社會工作專業的最好辦法自然不是教師的空洞說教,而是生動的實踐。”要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會工作的具體內容和內在的價值觀等,可以在課堂上采取情景模擬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中開展情境模擬可以采取兩種形式,“學生與學生”互動模擬和“教師與學生”互動模擬。情境模擬中的案例可以由教師根據上次課堂所學的知識技巧提供與之緊密結合的案例或者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典型性的案例。進行“學生與學生”互動模擬時,可以將班級劃分成幾個人組成的若干小組,由某一小組學生扮演社會工作者和案主進行社會工作情景模擬,而其他學生觀摩。在觀摩結束后,首先由模擬的小組談個人的心得,然后全班再根據本次模擬情況和案例進行討論。而在開展“教師與學生”互動模擬時,教師與學生互換督導、社會工作者和案主的角色模擬案例,在與教師的情境互動中,更能鍛煉學生們的應變能力,以充分展示他們的經驗、知識、技能和技巧等,學生的體會也會更加深刻。鑒于社會工作專業所具有的特殊性,沒有充實、恰當的實踐內容,僅僅停留于課堂教學,等于紙上談兵,形成不了完整的課程體系。因此,專業課堂教學實踐環節的落實,可借鑒基礎理論課進行課堂實踐的具體做法,也可以設計不同的案主,開展模擬助人服務活動。這樣既突出了此專業的特性,也創新了傳統式以“講”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
(三)學生主講模式
學生主講模式,即學生選取教材或者自身熟知的有關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在課堂中扮演教師的角色進行主講。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后要進一步查閱資料,深入分析各個知識點及所涉及的案例,做好針對性的教學備課。此時,教師則扮演學生的角色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在講授完畢后,由其余學生結合這部分知識給予評論,教師給予關鍵點的澄清和評價,以加深主講學生對所涉及知識的印象,同時對其他的學生有啟發性的作用以輔助對社會工作中一些知識的認識。在選取此種模式時,各班可以根據各班的實際情況進行輪流式的主講或者隨機式的主講。
學生主講模式,一方面可以延伸學生對此專業的了解,起補充性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用自己的方式講述出來,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見解。
(四)討論分享模式
進行分組討論和思想交流不僅是交流學習成果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擴大知識面的一個重要方法。社會工作專業的特點要求在課堂實踐模式的選擇中,要適當地加入討論分享環節,讓不同的方法為大家所用。這是因為社會工作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能講授或模擬所有的問題和情景。不同的學生在解決不同的問題中,會有自己的方法和經驗,如果大家能有一個分享交流的平臺,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更多更有效的實踐方法。
在討論分享的具體操作中,首先是要將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組,每組人數不宜太多,以3―5人為宜,每組有各自的組長負責。其次,要確定討論的內容和方向。有時候討論的內容可以是具體的問題,例如可以就最近出現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也可以對專業課程的課后問題進行討論;同時,討論的內容也可以是方向性的,比如對現存社會問題的看法。這樣每個組選擇的可能是不同的社會問題,也會用不同的分析角度對社會問題進行剖析,通過分享各組的成果,便會成為大家共同的知識。最后,對于討論分享的頻率,應該選擇2―3周一次,每次為10―15分鐘。
一、大學班主任成為有效班級心理輔導者的條件
無論是兼職大學班主任還是專職班主任(輔導員),都會面臨角色的沖突。班主任要想成為有效的班級心理輔導者,就要做好由教育者、管理者向心理輔導者角色的轉變,學習與掌握心理輔導的相關知識,特別重要的是要擁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一)班主任應擁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班主任自身的人格有著特殊的力量與教育的作用,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塑造與心理健康發展。班主任應具有如下人格特征:1.真誠、友善、熱情、豁達、幽默。2.積極的自我意識。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自愛自信;清楚并欣賞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觀。3.善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關懷學生、平易近人;愿意做學生的榜樣,發揮示范的作用,嚴于律己。4.具有自我成長的取向,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視野,不斷地更新知識結構,勇于創新。5.具有良好的班級組織與管理能力;遵守職業道德,以學生的利益為重,保守秘密,尊重學生的隱私權。
(二)班主任應做好向心理輔導者角色的轉變
影響心理輔導活動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輔導者的角色問題,輔導教師要符合學生的心理期待。大學班主任多是由專業課老師擔任,有些大學班主任是由專職輔導員來擔任。任課教師與專職輔導員在工作中常常充當權威者與紀律執行的監督者的角色。學生期待的心理輔導者的角色是他們的朋友、顧問,能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引導、啟發他們,幫助他們解決適應問題與成長問題。在輔導活動中,班主任常常會遇到紀律執行的監督者、管理者與心理輔導者的角色沖突。班主任在班級輔導中應轉變角色與工作方式,由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轉變為朋友、顧問、指導者、協調者的角色;班主任同時是輔導活動的促進者、示范者,必要時也可以作為班級輔導活動的成員參與活動,與學生平等相處,達到真情流露,心靈交融。班主任在輔導中應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改變以班主任為中心的師生關系,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注重班主任權威因素的傾向,強化教育的平等意識;改變灌輸式教育方式,注重師生互動,注重師生情感因素的輔導方式,努力縮小師生間的心理距離。
(三)班主任應掌握班級心理輔導的知識
大學班級心理輔導,不同于主題班會。班級心理輔導需要以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因此,大學班主任應學習班級輔導的相關知識,提升自己的輔導能力與技巧。班主任應掌握如下知識:1.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包括:大學生在情感、愛情、人際關系、個性、升學與就業等方面的心理特點;大學生在不同年級階段遇到的發展問題與適應問題;如何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對有心理問題學生的初步鑒別。2.班級心理輔導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包括掌握和運用團體動力的基本理論,班級心理輔導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的基本原理與技術;班級團體成長的過程;大學班級文化對學生心理的影響;關于班級心理輔導主題的知識。3.班級心理輔導中的基本技術。包括:積極傾聽、價值澄清、鼓勵支持、發問、調節示范、自我開放、與學生個別會談的技巧等等。
(四)班主任應掌握關于班級團體的知識
班主任在設計班級輔導活動時,應掌握有關班級團體的知識:1.班級團體發展過程。班主任應知道班級團體正發展到什么階段;目前主要的發展任務是什么;可能遇到的發展問題是什么;自己目前應做什么工作;如何利用班級團體對學生個體產生影響或開展輔導活動等。2.班級團體心理狀態。包括班級成員間的關系、班級團體的社會氣氛、班級團體規范、班級團體凝聚力、班級人際溝通以及如何通過心理輔導活動提高班級團體凝聚力、如何形成班級團體規范、如何形成良好的人際互動等。
班主任應研究這些班級團體因素在學生個人心理健康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班主任不僅應研究如何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來組織和教育班級團體,而且應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班級團體中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各種因素來實現其教育。
二、大學班主任開展班級心理輔導的措施
(一)調查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班主任應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收集學生的個案資料。
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大致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基本情況。主要包括:(1)身份資料: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民族等;(2)家庭情況:家庭組織結構、家庭成員及工作性質、家庭成員受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3)在校情況:包括學習成績、綜合測評成績、獲得獎學金及助學金情況、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特長、交際水平(含同學關系、宿舍舍友關系、是否有戀愛關系、校外人際關系)、擔任社會工作情況(擔任學生干部職務、參加校內外社團等)、勤工儉學情況;(4)重大社會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員死亡、父母離異、生活條件改變、經濟危機、貧困、考試成績不及格、影響生活的重大挫折、疾病等。
2.學生的個性特征。包括:學生的興趣、性格、氣質特點,什么品質占主導地位,存在哪些個性方面的問題等等。
3.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學生是否有心理健康問題,程度如何;是否接受過心理咨詢;影響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
4.學習心理及職業能力傾向分析。學生的學習動機狀況分析,包括是否對本專業感興趣、未來的專業發展方向、有何感興趣的職業、有無學習計劃、出勤情況。學生的能力、特長、職業傾向,生涯規劃情況、是否準備考研等。
(二)組織朋輩心理輔導
朋輩心理輔導是指由年齡相當者對需要幫助的同輩提供傾訴、支持、安慰或咨詢服務。與班主任相比,朋輩心理輔導具有其特殊的優勢。由于輔導者與被輔導者的年齡相仿、文化背景相同、體驗相似、彼此容易溝通與理解,所以他們之間的自然鴻溝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動性高,彼此容易接納,彼此的說服力與影響力比較強。朋輩之間的相互理解程度高于班主任對學生的理解程度,他們更容易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信賴的關系,減少輔導時間與精力的耗損,提高輔導效果。由于班主任同他們在一起生活與學習,所以,輔導可以在自然情景下進行,減輕了被輔導學生的心理壓力。班主任在開展此項工作時應注意選擇具有良好心理素質、樂于助人的學生來做朋輩心理輔導員,并且給予他們輔導知識的幫助與培訓,并定期對他們的工作進行督導。
(三)構建班級社會支持系統
社會支持對個體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社會支持在平時維持個體良好的情緒體驗和身心狀況,從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社會支持包括:1.工具性支持:指提供物質或直接服務以幫助他人解決實際問題。2.情感性支持:包括關心、理解、鼓勵、尊重、溫暖。3.認知性支持:主要指在信息方面提供支持,如提供信息、建議和指導。4.友伴性支持:指通過友伴一起從事休閑或娛樂活動,滿足個體親和需求,轉移個體對壓力事件的注意力,增進健康情感等。
大學生遠離家鄉到外地讀書,他們與社會的聯系主要是與同學、老師及學校內外的社團組織等。許多大學生不重視社會支持的作用,因而也沒有意識到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知道積極求助,所以往往束手無策,更有甚者采取出走、自殺等過激行為。現實中我們看到,一些學生遇到經濟緊張、貧困、失戀、求職困難等問題,他們不好意思向同學、老師求助,甚至不好意思向遠在家鄉的父母求助,使自己處于緊張焦慮狀態,產生心理問題。班主任應對學生進行社會支持方面的心理輔導,使學生意識到社會支持的重要性,使他們學會利用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學會以積極的心態求助,并且學會主動尋求物質、信息、情感等社會支持的方法,主動構建自己的社會關系網絡。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構建宿舍、小組、班級、院系、學校社團及校外等社會支持的網絡系統,幫助學生創建良好的交往關系,使學生學會相互幫助與共存的交往方式,并在班級團體的網絡中發展自己的社會性。
(四)積極開展班級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大學班級心理輔導是發展方面的心理輔導。輔導的目標是促進大學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發展。班主任應根據班級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不同階段的適應問題,班級團體的發展情況等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班級心理輔導活動。對大一的學生主要應進行入學適應輔導、學習方法輔導、生活輔導、生涯規劃輔導;對大二的學生進行人際交往輔導、情緒輔導、愛情與性輔導;對大三的學生主要進行考研與就業輔導、自我意識、完善個性輔導;對大四的學生進行求職輔導、職業適應輔導、耐挫力輔導。各年級輔導內容有所側重,也可以交叉進行,如生涯規劃輔導應貫穿于大學四年期間的整個過程。
班級心理輔導應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豐富、靈活的輔導形式。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游戲、寫心理作業等。輔導活動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室外進行,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校外進行,如利用春游、秋游在校園、公園、風景區等地開展輔導活動。活動前班主任應與學生協商,共同制定輔導計劃,特別是活動前應讓每一位學生明確輔導的目標、意義、內容與形式,以增強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班主任應創建平等和諧的班級心理氣氛,促使學生在輔導中主動交流互動,使他們在互動中認識自我,彼此啟發,給予反饋、支持與鼓勵;學習新的行為方式和接受新的觀念,并嘗試改變不良行為,促使學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與發展。班級心理輔導活動也能促使班風積極的改變,班集體的凝聚力增強和學生對班級的滿意度、榮譽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