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9 10:58: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混凝土施工工藝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前言:
我們將石、砂等成分用來做集料,與凝膠材料水泥,用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于水攪拌,進行風干固體成型后就形成了我們建筑必須用到的普通類型混泥土。從這我們能知道。建筑中使用的混泥土是將凝膠材料膠結集料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復合形材料。在建筑工程與土木工程中都必須用到,混凝土出現的問題需要得到改善。
一、混泥土種類
我們常見的例如石膏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與硅酸鹽混凝土等都是屬于無機膠混凝土;聚合物、瀝青混凝土等是屬于有機混凝土。可以根據膠凝材料種類可劃分為以上兩種。按照表面密可以分為按普通混凝土、重混凝土與輕混凝土等。不同的混凝土都有不同的骨料,較重且較為密實的集料應使用密度較高的混凝土,重混凝土是最合適的,例如鋼屑混凝土、重晶石混凝土等。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則是普通種類的混凝土。其表觀密度在每立方米一千九百五十千克至兩千五百千克之間,以石、沙為集料。再接下來就是密度較低的混凝土輕質混凝土,由輕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大孔混凝土組成。
二、混凝土綜合性能
水泥品種、水灰比、集料品種、用量與成型、攪拌及養護均直接對混凝土的應用強度產生影響。按照標準化的抗壓強度我們可進行混凝土強度等級劃分并用標號表示,可將其分為C10、15、20與25等。混凝土抗拉強度僅僅是其抗壓強度總量的不到八分之一,因此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與抗壓強度兩者比值則是優化混凝土性能重要層面之一。在溫度、濕度與荷載作用下混凝土則會發生變形,其具體形式涵蓋塑性變形、彈性變形、溫度與收縮變形等。在短期荷載影響作用下我們主要采用彈性模量進行其彈性變形描述,而基于長期荷載影響作用,應力保持不變而應變則呈持續增加趨勢,該類現象我們可稱之為徐變,而維持應力不變,應變不斷降低的現象則可稱為松弛。
三、混凝土工藝原理及配合比
本著混凝土具有的摻入強力活性劑喝減少水分的成分,經過可能性的設定成分與測量攪拌體系精準度、對于外加劑的量和水灰比例要合理化的掌控經過澆筑出模型以及必須做的保養護理等一系列步驟來取得施工目的。再選擇比例調配時我們應該充足的考慮到所需的持久性、硬度、施工時的可泵性和易性這些方面,保證混凝土在凝結時所需要的時間,能全方位限制它的坍落度導致的危害利益。要想在施工中使用混凝土就必須要經過精密的調配和現場坍塌試驗以達到最高標準。確定配制混凝土強度階段我們應依據檢驗強度評定標準及相關建筑施工混凝土結構規程建議規定,
綜合考量建筑施工現場條件環境變化及差異進行配合比確定。同時我們應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為零點二八至零點三二范疇之中,不應隨意提升或降低等級強度,C60級別或以上等級混凝土的水灰比則不應高于零點二八,同時我們可借助外加混合料或高效減水劑等方式進行拌料和易性綜合調整,在確保和易性標準基礎上我們應盡量降低用水量。為有效優化工作度,倘若我們采用高效減水劑則應控制其用量低于水泥用量的百分之一點五至百分之二。水泥用量我們應控制在每立方米四百五至五百千克之內,倘若混凝土在六十兆帕之上我們則不宜應用每立方米大于五百五十千克的水泥,為有效降低控制水泥用量,我們還可額外加設礦物摻合料,例如添加硅粉等。同時我們應控制砂率在百分之二十六至百分之三十二范圍內,泵送運行階段則應將砂率控制在百分之三十二至三十六范疇中。計算摻有F礦粉的配合混凝土比例我們可應用假定容重或絕對體積方式,先進行不摻入F礦粉時混凝土的基準配合比計算,而后再置換入F礦粉至混凝土基準配合比之中約用量混凝土的百分之十進而合理的代替水泥。確定模坍落度階段我們應依據具體運輸時間以及澆筑混凝土措施技術完善確定。
四、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藝應用策略
(一)拌制混凝土
拌制混凝土攪拌工藝與投料順序控制階段我們應嚴格準確的控制施工配合比,確保設置靈活,按照重量計量原材料,進行準確測定,并嚴格依據允許偏差進行科學控制,即水泥偏差為上下百分之二、高效減水劑、水與摻合料偏差為上下百分之一、粗細骨料偏差則在上下百分之三之間。攪拌混凝土階段我們應精準控制用水量,實施砂石含水量的仔細測定并基于用水量進行扣除,在配料階段我們應利用稱量自動裝置與自動檢測砂子含水量儀器,進行攪拌用水量的自動化調整。該過程中我們不應隨意的進行加水,可用粉劑高效減水劑,也可通過溶液制作加入其中,并在加水實踐階段中將該部分溶液用水予以扣除。攪拌階段我們應采用滯水工藝進行減水劑的末次加入,確保均勻拌合與均勻配置混凝土,該環節對混凝土的應用質量與強度產生了直接影響作用,因此我們宜采用強制式攪拌機實施拌合處理,尤其應注重充分的拌合時間,即不低于一分鐘。
(二)澆筑與運輸混凝土
基于混凝土擁有較快的坍落損失變化,因此我們應盡可能在較短時間段內完成施工環節,即施工進程中要求我們嚴密、精心的指揮與組織施工,有效協調各運輸、攪拌、澆筑工序的作業實施,確保各環節銜接緊湊,并在六十分鐘內快速完成。混凝土密實性對其強度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建筑施工應用進程中為有效保障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實性,我們應應用高頻度的振搗器,依據斷面結構尺寸進行分層振搗、澆筑。
(三)混凝土養護控制
為有效避免早期混凝土失水令其強度下降或由于內外溫度差額較大引發表面裂縫現象,我們應強化養護。澆筑混凝土完畢后,我們應在八小時之內進行必要的覆蓋處理并養生澆水,施澆次數應以確保混凝土表面結構處于濕潤狀態,完成澆水后的養護期限不應低于十四個晝夜。冬季施工階段我們則不宜進行澆水養生,可采用涂刷養生也或覆蓋塑料薄膜的合理養護方式。澆筑混凝土結構完成后我們應確保其上升到一定強度才可進行拆模,即不應立即拆模進而有效避免混凝土呈現早期的表面裂縫令其結構不良破壞,只有確保濕度與溫度的適宜條件才能令混凝土強度正常發展。混泥土種類我們常見的例如石膏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與硅酸鹽混凝土等都是屬于無機膠混凝土;聚合物、瀝青混凝土等是屬于有機混凝土。可以根據膠凝材料種類可劃分為以上兩種。按照表面密可以分為按普通混凝土、重混凝土與輕混凝土等。不同的混凝土都有不同的骨料,較重且較為密實的集料應使用密度較高的混凝土,重混凝土是最合適的,例如鋼屑混凝土、重晶石混凝土等。
結語:
總之,為充分激發建筑施工進程中混凝土應用優勢性能,我們只有明晰其綜合性能、工藝原理與配合比、制定有效實用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藝應用策略,才能真正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建設水平,創設顯著建設效益。
參考文獻:
[1]周加華.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抗裂性問題及其對策[J].價值工程,2010(21).
中圖分類號: TU37文獻標識碼: A
(一)混凝土施工
⑴、做好混凝土澆注前的施工準備工作
a 混凝土澆注前進行詳細技術交底工作,對所有施工機械進行一次檢查,備足、備齊各種施工用料。
b 混凝土澆注前,對模板、支架、鋼筋和預埋件進行檢查,清除模板內的雜物、泥土和鋼筋上的油污等雜物,符合要求后進行澆注。
⑵、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應使用機械拌制。零小工程當坍落度大于50mm時,也可用人工拌制。拌制混凝土所用各項材料應按重量投料。采用人工拌制混凝土時,應在鐵板或其他不滲水的平板上,先將水泥和砂干拌均勻,再加入石子,并徐徐加水,反復濕拌均勻。
⑶、混凝土運輸
混凝土運輸過程中不應發生離析、漏漿、坍落度損失過多等現象。當運至澆筑地點發生離析現象時,應在澆筑前進行二次攪拌,但不得再次加水。用機車運輸混凝土的裝載厚度不應小于40cm。
⑷、混凝土分層澆注,分層振搗,需要保持平衡受力的部位,嚴格對稱澆注;相鄰兩層澆注時間間隔盡量縮短,確保上、下層混凝土結合質量和整體強度,不形成施工縫,澆注混凝土的自由落高不超過2.0m,超過時使用串筒、溜槽等工具進行。
⑸、混凝土采用機械振搗密實,振搗時間為10~30S,以混凝土表面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機械振搗時不得碰撞模板、鋼筋預埋件。
(二)混凝土構件養生
混凝土終凝后立即進行養護,12h內即應覆蓋和灑水,直至規定的養護時間操作時間(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操作時,不得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和損傷。混凝土養護達到規定的拆模強度后拆模。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之差不超過15℃,以防止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當新混凝土的強度未達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表面來往行人或架設上層結構用的支撐和模板等設施。
(三)施工環保、水土保持措施
⑴ 施工前,根據本標段工程特點,詳細調查施工駐地、施工場地、取棄土場、施工便道、砂石料開采區域的環境概況,編制由于施工活動可能造成的施工區域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有關部門審批,保證施工方案將環境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
⑵ 施工過程中采取完善的環保、水保措施,本著“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原則與工程本體同步實施,不留尾巴,不留后患。確保工程所處的環境不受污染和破壞。把因施工原因產生的噪聲、大氣污染對現場人員及公眾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保護生態和水資源環境,廢水、棄碴、泥漿以及工程按規定排放、處理,完工后及時恢復植被,杜絕水土流失。生產、生活區集中布置,并對可能產生的污染種類,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生產生活垃圾分類集中存放、集中處理,達到集中控制,減少污染范圍之目的。把本標段建成“健康、生態、綠色、環保”達標工地。
⑶ 工程施工完成后,及時進行施工現場清理,拆除廢棄臨時設施,多余材料及建筑垃圾清運出現場,作到工完場清。
臨時占地時應考慮施工完后復耕或撒 草籽綠化。施工中產生的有害物質按國家有關規定處理,不隨意棄置和排放。
(4)施工中產生的廢棄混凝土、砂石廢料要及時收集,運送到指定投棄地點。
(5)見施工環保、水土保持管理組織機構框圖
(四)雨季施工措施
(1)在工程場地包括生活區和施工區(特別是水泥庫)做好排水工作,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配備合適流量的水泵,用以排除地表積水和防止水泥受潮。
(2)加強與當地氣象部門的聯系,在確保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做好雨天施工生產安排,盡量減少雨季對施工工期的影響。
(3) 對施工材料要做好防雨準備,對作業現場的電器、開關箱以及通訊線路采取必要的防雨措施,以免發生觸電、漏電等安全事故。
總之,考慮到雨季、冬季的特點,合理安排工程項目,確保工程流水作業的步序總體推進,盡量減少對工程進度的影響。
(五)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及質量檢測
(1)質量保證體系
除了從人員、設備、材料、施工前準備、工程施工過程等方面進行預控外,還有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網絡,以確保工程的質量。
①組織保證、思想保證措施
a、經常宣傳“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口號,并貫徹落實到工作中去。
b、組建一個強有力混凝土灌注工作組,選派優秀的施工骨干來組織、協調整個項目施工。
c、制定科學的組織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實行機長負責制,對質量實行一票否決制。
d、由質管組定期、不定期地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以確保工程質量。
e、開工前對全體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負責學習設計文件,體會設計意圖,確保施工中實施。
f、定期進行質量評比工作,對質量優良的機組實行獎勵,對質量較差的作出批評、警告、罰款、清場等處罰措施,對不能勝任的機組人員將清除出場,并對所發生的質量事故進行總結,實行“三個放過”,以防再次發生類似事故。
②質量管理網絡(見質量過程控制圖)
⑵安全保證體系
①安全生產管理
a、建立并完善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見安全管理網絡圖),開展安全生產管理活動。
b 、建立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自的人員安全責任,落實安全責任,實施責任與目標管理,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檢查。
c、建立安全臺帳,做好施工中安全臺帳的記錄工作。
②安全技術措施
a、組裝和拆遷機具、登高作業必須戴好安全帽,系上安全帶,并有統一指揮,進入施工場地嚴禁穿拖鞋。
b、施工現場應配備有齊全的各類電氣保護裝置,并能有效地防雨、防水。所有電機應處接地狀態,接地電阻不大于4Ω。雨雪天加強電氣安全檢查工作,確保電器防水。
c、施工操作中嚴格注意電壓、電流等儀表,電流控制在100A以內,不得長時間超負荷運行。
d、機具移車、轉向要有專人指揮,專人負責移動電纜及管線安全,嚴防碰撞、擠壓磨傷電器。
e、現場操作人員應戴好防塵保護品,以免粉塵粘附皮膚或吸入肺內。所有操作動作要統一訊號,統一指揮,操作要相互協調。
③安全管理網絡圖(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框圖)
(六)文明施工
(1)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確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思想,在生產過程中時刻注意自身的形象。
(2)注意環境衛生,對灰罐中排出的水泥灰(氣)應進行處理,防止污染附近的農作物和環境。
(3)保持機械的完好率,防止機油滲漏而造成污染。
三、結語
施工單位只有在重視混凝土建筑物的特點的基礎上,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并落實符合自身建造的混凝土結構建筑物的實際情況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證建筑的質量和往后建筑的安全使用,同時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在同行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康青建.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J].甘肅農業,2009(6)
[2]林宇彬.混凝土建筑施工質量管理與安全控制[J].工程論壇,2006(5)
2SBS改性瀝青混凝土相關信息介紹
2.1SBS改性瀝青混凝土的內涵
SBS改性瀝青混凝土是一種混合用料,SBS改性溶劑和一些混合劑添加到傳統的瀝青材料中,從而得到的一種混合瀝青溶劑,這種混合溶劑比傳統的瀝青溶劑具有更高的抗熱性和抗裂性,這種溶劑可以充分發揮瀝青溶劑的優點,同時可以充分發揮SBS改性溶劑的優點,混合后的溶劑使得粘合性變得更強,彈性大大提升,出現的裂縫也具有較好的自我愈合能力,在高速公路上,在城市的主干道上,在機場的跑道上,都被廣泛的應用。其中施工工藝流程圖見圖1。
2.2混合料的用量
當使用SBS改性瀝青混凝土時,最重要的是把握兩者之間的用量比例。混合料中瀝青的使用量不能過多,一旦出現過多的現象,就會使得公路出現泛油光的現象,如果是在天氣惡劣的環境下進行施工,一旦瀝青用量過多,就更難去調整;瀝青的使用量也不能過少,一旦出現過少的現象,瀝青的用量減少,將會大大影響整個高速公路的整體質量,將會導致公路出現坍塌或者不平整的現象。表1簡單列出了這種瀝青混合料的各自用量的要求。
2.3石料的用量
在使用SBS改性瀝青混凝土時,要特別注意石料的使用量的多少,石料的目的是增強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載能力,從而使得整個路面的承載能力增加,緩解公路出現的裂縫或較深車撤的情況,大大增加公路的使用年限,在混合料中添加石料時,要采用質量較好的、有保證的石料,質量有保證的石料一般是指那種干燥、比較平整、沒有經過風化以及有相應的硬度的石料種類,
3SBS改性瀝青混凝土施工工藝
3.1施工準備工作
在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準備好施工的材料、施工所需要的相關設備、施工所需要的相關施工工藝、施工相關的專業人員,這樣一來,施工工作才能高效、順利開展。在正式進行施工之前,一個專業的高技術水平的施工團隊是必不可少的,這個專業團隊對著施工工藝有著專業的知識儲備,明確了解施工所需的工藝和施工技術,深知施工的指標和標準要求,其次這個專業團隊需要非常了解對SBS改性瀝青技術的配制和應用,如在什么地段混合料中各個成分各占多少的比例,從而保障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高質量,達標施工所要求的標準,除此以外,還要充分準備施工過程中可能需要用到的施工輔助材料如水泥、砂石和混凝土等材料,最后,在進行施工之前,要對所有的機械設備進行整調工作,使所有設備都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從而可以有效避免施工過程中意外發生的相關問題,為整個施工過程的順利開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礎。在完成所有的施工前準備工作后,清理好施工的現場,各個施工人員準時到崗,質量監督人員一旁協助,準備好后,即可開始施工工作。
3.2混合料組成及配合比設計
(1)目標配合比設計取有代表性的樣品送到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試驗,根據成品料的顆粒組成進行試配,確定各種規格集料的比例;根據經驗,選擇瀝青用量,以0.5%的間隔做馬歇爾試驗,測定試件密度并計算空隙率,瀝青飽和度、礦料間隙率物理指標進行體積分析,測定馬歇爾穩定度及流值等物理力學性質,確定最佳瀝青用量;進行高溫穩定性、水穩定性、低溫抗裂性能檢驗;由上得到的目標配合比確定冷料倉的供料比例、進料速度并試拌使用。(2)生產配合比的設計在目標配合比確定以后,根據實際施工的拌和機進行施工配合比設計。按目標配合比各冷料倉送料,集料通過烘干筒并經過二次除塵后通過拌合機篩分進入各熱料倉,從各個熱料倉中逐一放料到裝載機斗,卸在平地上,從不同部分取樣到試驗室,用四分法取樣品進行篩分試驗;根據各熱料倉集料的顆粒組成,確定生產配合比和各熱料倉比例做生產配合比的馬歇爾試驗,取目標配合比設計最佳油石比和±0.3%三個油石比,進行馬歇爾試驗和試拌,通過室內試驗及從拌和機取樣試驗綜合,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3)生產配合比的驗證按生產配合比確定的級配進行試拌,一般試拌5~8盤,分析每次拌和各熱料倉的質量和瀝青用量和設置質量差異、分析每盤設置溫度和出料溫度差異;然后每盤分別取有代表性樣品做抽提篩分試驗和馬歇爾試驗,檢驗混合料級配和油石比,馬歇爾指標,水穩性和高溫穩定性,并經中心實驗室試驗,完成施工配合比的驗證。(4)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如表2所示。根據設計文件要求和現場各種規格集料的篩分情況,按照配合比設計步驟,本段AC-13C瀝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層使用的生產配合比設計為:油石比5.32%,9.5~13.2mm料31%,4.75~9.5mm料32%,0~4.75mm料34%,礦粉3.0%,抗剝落劑為瀝青用量的0.3%,馬歇爾相對毛體積密度為2.41g/cm3;空隙率5%;礦料間隙率15.4%;瀝青飽和度71%;馬歇爾穩定度11.5kN;流值2.9mm。
3.3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工作
在用混合料進行攤鋪工作之前,要對下承層部分進行仔細而又徹底的清理工作,對于下承層表面的浮砂可以進行人工清掃工作,對于下承層表面的浮塵可以使用風機吹干凈,而黏結在下承層表面的一些污垢可以使用鋼刷將其去除。如若下承層中存在的挖槽、松散等現象應先按照施工的標準用瀝青混合料進行修補。瀝青混合料在攤鋪時要保證溫度控制在170~180℃之間,最低溫度不能低于160℃,否則將會大大降低攤鋪的質量和效果。在攤鋪工作進行之前,要先進行攤鋪機的熨板的預熱工作,預熱的溫度要至少高于85℃,同時熨平板的壓實等級要調整到中強度的水平,剛開始的壓實度至少要高于85%,而且在壓實過程中,熨板必須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不能與路面之間存在有縫隙,從而可以有效避免混合料的卡入而出現的路面條痕的現象。攤鋪的整個厚度要用相關的專業設備進行控制,這樣才能保證整個路面的平整度,攤鋪機的攤鋪工作要以一種勻速、均勻的方式進行,如表3所示。
3.4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工作
在整個瀝青施工工作中,SBS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工作是最重要的環節,要保證施工工程的質量,就要做好壓實環節的工作,整個碾壓過程要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在施工過程中要保證“跟的緊、壓得慢、頻率快、幅度低”,重要才能保證壓實的效果符合施工工程的標準要求和規范,同時,碾壓時,要注意碾壓的溫度,剛開始進行碾壓工作時,溫度應當高于150℃,碾壓結束的溫度要高于90℃,這樣才能切實保證碾壓的效果。在碾壓工作中,應當注意應在碾壓機已經平穩后再開始進行振動,在整個碾壓過程也不能忽然緊急剎車,要做到緩慢平穩的轉換方向,整個碾壓過程都要注意不能突然改變碾壓的路線或者碾壓的方向。同時,碾壓要在離路面的幾十厘米進行,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出現瀝青混合料的擠出現象,同時還要在外緣地段留有一定的剪切區,這樣可以更加方便壓實工作的進行。
4結束語
SBS改性瀝青混凝土技術是近年來瀝青技術的一個重大創新,該技術操作簡單、成本消耗較少、同時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承載力,已經在多處高速公路、機場公路等廣泛應用,這項技術對提高路面的整體穩定性和整體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充分把控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質量問題,這樣才能在發揮改性瀝青混合料優勢的同時保障工程的高質量。
作者:王勇 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Abstract: the virgin pulp concrete is relative to ordinary concrete character, the concret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both is unified, i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crete standard each performance index; The difference is virgin pulp more emphasized concrete appearance: a molding, don't do any outside decoration, concrete surface level off is smooth, the color and luster is even, construction seam set of neat, beautiful, not be allowed ordinary concrete quality problems (such as cellular, pits and sand line, etc), the concrete surface not damaged and pollution, and various performance which conform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onsumptions.the common faults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virgin pulp concrete; Configuration template; The steel bar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U21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原漿混凝土屬于一次澆筑成型,不做任何外裝飾,直接采用現澆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為飾面,表面平整光滑,色澤均勻,棱角分明,無碰損和污染,僅在其表面涂刷一層或兩層透明的保護劑,因而顯得十分天然、莊重。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原漿混凝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要達到以上要求,施工過程中必須在模板、鋼筋、混凝土等細部做法上精益求精。
1 原漿混凝土的施工工藝
原材料選擇 ①砂 中砂,天然河砂,細度模數3. 0 ~ 2. 5,含泥量≤3. 0% ,泥塊含量≤1. 0% ,無有害物質;②石 碎石,粒徑 5 ~ 25mm,連續級配,針、片狀顆粒含量≤15%,含泥、石粉量≤1. 0%,壓碎指針≤12.0%,無有害物質,顏色為青藍色;③水泥 普通硅酸鹽水泥;④粉煤灰 一級,細度不大于 12,燒失量不大于 5%,需水量比不大于 95%,三氧化硫含量不大于 3%,含水率不大于 1%;⑤高效減水劑 減水率不小于 15%,混凝土水灰比≤0. 40,含氣量 3. 5%,緩凝時間≥10h,摻加防凍劑后,混凝土顏色保持不變,抗凍- 5 ~ - 20℃ 。
2 施工工序
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測量放線,標出樓層軸線、標高、原漿面模板對拉螺栓孔的位置調整鋼筋豎向鋼筋綁扎標定對拉螺栓孔豎向位置綁扎水平向鋼筋鋼筋隱蔽驗收支設原漿面模板原漿面模板安裝質量檢查、驗收支設非原漿面模板,并進行質量檢查整體模板、對拉螺栓檢查驗收原漿混凝土澆筑。
3 配置模板的方法
根據建筑結構的設計尺寸設計模板,模板布置原則是按標準尺寸外墻從墻體中間分別向兩邊均勻排布,余量留在每個區相鄰的伸縮縫位置處,這樣保證了明縫、拼縫及孔位均勻分布。外墻模板的下部另加下包板;在門窗洞口處使用門窗洞模板,施工時,先支設好門窗洞模板,再根據模板編號支設墻體外側原漿混凝土模板。
模板配模量以最高層的結構為標準,模板高度方向以首層的模板配置向上流水。當局部樓層或墻體變化時,外墻模板的水平蟬縫位置必須按設計要求分布,內墻模板的施工工藝及順序作相應調整。
4 鋼筋施工方法
鋼筋配料是根據設計圖中構件配筋圖,先繪出各種形狀和規格的單根鋼筋簡圖并加以編號,然后分別計算鋼筋下料長度和根數,填寫配料單,經審查無誤后,方可以對此鋼筋進行下料加工。所以一個正確的配料單不僅是鋼筋加工、成型準確的保證,同時在鋼筋安裝中不會出現鋼筋端部伸不到位,錨固長度不夠等問題,從而保證鋼筋工程的質量。因此對鋼筋配料工作必須認真審查,嚴格把關。
鋼筋綁扎前,應核對成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等是否與配料單相符。如有錯漏,應糾正增補;為了使鋼筋綁扎位置準確,應先劃出鋼筋位置線。墻體鋼筋的豎向鋼筋綁扎完成后,在澆筑混凝土前應校正,墻體鋼筋網綁扎時,鋼筋扎絲的彎鉤應向混凝土內,墻體拉接鋼筋不得超長。對鋼筋特別密的梁、柱節點,要放樣確定綁扎順序,留出澆筑口和振搗孔。
5 混凝土施工方法
5. 1 原漿混凝土施工要求
1)原漿混凝土的色彩依據現澆樣品由建筑設計師確認。原材料的規格、品種、產地,應依據經確認的組成樣品混凝土的原材料予以確定。
2)對于有預留洞、預埋件和鋼筋密集的部位,應采取技術措施,確保順利布料和振搗密實。在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當發現混凝土有不密實等現象時,應立即予以糾正。
3)澆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應適時用木抹子抹平,搓毛兩遍以上,且最后一遍宜在混凝土收水時完成。
4) 澆筑過程中,應用木槌敲擊模板,使原漿面混凝土致密,并防止石子外露。
5) 混凝土下料分層厚度小于 50cm,分層振搗密實。
6)混凝土從攪拌站機卸出后到澆筑完畢的延續時間應不超過 60min。
7) 混凝土運至澆筑地點,應立即澆筑入模。如混凝土拌合物出現離析或分層現象,應對混凝土拌合物進行二次攪拌。
8) 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時,其間歇時間宜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
關鍵詞:道路混凝土;施工工藝;養護;
1、道路混凝土的特點
道路混凝土主要是指路面混凝土。由于道路路面常年受到行駛車輛的重力作用和車輪的沖擊、磨損,同時還要經受日曬風吹、雨水沖刷和冰雪凍融的侵蝕、因此要求道路混凝土必須具有較高的抗折強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久性。
道路混凝土是以硅酸鹽水泥或專用水泥為膠結材料,以砂、石為集料,摻入礦物摻合料和少量外加劑拌和而成的混凝土,經澆筑或碾壓成型,通過水泥的水化、硬化作用從而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用于鋪筑道路的混凝土。該類混凝土以其剛度大、承載能力強、耐水性、耐高溫性強、耐侯性、耐久性優良、平整度衰減慢、耐油、酸堿腐蝕性強、使用壽命長的優點受到業內人士的普遍歡迎。
2、道路混凝土原材料的技術要求
道路混凝土混合料由水泥、粗集料、細集料、水與外加劑等原材料組成。這些原材料有下述技術要求。
2.1 水泥
水泥是道路混凝土路面中最重要的膠凝材料,其質量直接影響道路混凝土路面彎拉強度、抗沖擊振動性能、疲勞循環周期、體積穩定性和耐久性等關鍵物理力學性能和路用品質,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2.2 粗集料
在道路混凝土路面材料中,粗集料起著構造混凝土結構骨架的作用。粗集料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整體混凝土材料的抗壓、抗折強度、細集料。
2.3 細集料
在道路混凝土材料中,細集料主要起著填充空隙以及使混凝土結構致密的作用。他影響到混凝土材料的收縮性以及強度特性。
2.4 外加劑
在配制道路混凝土時常用的外加劑有流變劑、調凝劑和引氣劑三大類。
2.5 接縫材料
道路混凝土板體的接縫是路面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薄弱、易壞、影響路面使用壽命的重要部位。
2.6 道路混凝土配合比
道路混凝土主要是以混凝土抗折強度為設計指標,其抗彎拉強度應不低于4.5MPa。抗折彈性模量不低于3.9×104MPa。為保證道路混凝土的耐磨性、耐久性和抗凍性,其抗壓強度不應低于30MPa。道路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一般是先以抗壓強度作為初步設計的依據,然后再按抗彎拉強度檢驗試配結果。砂、石用料仍按普通混凝土設計方法進行,水灰比一般不應大于0.5。
3、道路混凝土施工工藝
3.1 施工準備
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單位進行技術交底。施工方應根據設計圖紙、合同文件、攤鋪方式、機械設備、施工條件等,確定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方案、編寫詳細的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并確定施工實施方案。
3.1.1攪拌場設置
各等級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配備的計算機自動控制攪拌樓(站)應符合規定。攪拌場應盡量設置在攤鋪路段的中間位置。
3.2 道路混凝土攪拌
3.2.1攪拌設備
1)攪拌場的拌和能力配置
a)采用滑模、軌道、碾壓、三輥軸機組攤鋪時,攪拌場配置的混凝土總拌和生產能力可按下式計算,并按總拌和能力確定所要求的攪拌樓數量和型號。
式中, ——攪拌樓總拌和能力(m3/h);
b—攤鋪寬度(m);
——攤鋪速度(m/min)(≥1m/min);
——面板厚度(m);
——攪拌樓可靠性系數,1.2~1.5。
b)不同攤鋪方式所要求的攪拌樓最小生產容量一般可配備3臺攪拌樓,最多不宜超過4臺。攪拌樓的規格和品牌盡可能統一。
2)攪拌樓選配
攪拌樓的配備應符合上表規定。應優先選配間歇式攪拌樓,也可使用連續式攪拌樓。
3.2.2 拌和技術要求
攪拌樓在投入生產前,必須進行標定和試件。在標定有效期滿或攪拌樓搬遷安裝后,均應重新標定。施工中應每15d校驗一次攪拌樓計量精確度。
3.3 道路混凝土的運輸
3.3.1 運輸車輛配置
遠距離運輸或攤鋪鋼筋混凝土路面及橋面時,宜選配混凝土罐車。
3.3.2 運輸技術要求
1)總運力要求
應根據施工進度、運量、運距及路況,選配車型或車輛總數。
2)運輸時間
混凝土運輸的最基本要求是:運輸到攤鋪機前的拌和物必須適宜攤鋪。
3.4 道路混凝土路面鋪筑
道路混凝土路面的鋪筑方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有人工攤鋪、滑模攤鋪、碾壓法等,下面就施工效率最高,最受大家歡迎的滑模式攤鋪法進行研究。
3.4.1滑模機械鋪筑
滑模攤鋪機是由螺旋桿及刮板將混凝土按要求高度攤鋪之后,用振動器、振搗棒、成型板、側板搗固,用刮板、拖板、及修邊器進行修整的連續攤鋪的機械。
3.4.2滑模式攤鋪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點
滑模式機械攤鋪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大的特點是不需要軌模,整個攤鋪機的機架支撐在4個液壓缸上,它可以通過控制機械上下移動以調整攤鋪機的攤鋪厚度。
3.4.4施工工藝
首先由螺旋攤鋪器把堆積在基層上的水泥混凝土向左右橫向鋪開,刮平器進行初步齊平,然后振搗器進行搗實,刮平板進行振搗后整平,形成密實而平整的表面,再利用搓動式振 動板對混凝土曾進行振實和整平,最后用光面帶進行光面。
1)第1作業行程
第1作業行程由攤鋪機牽引著裝載鋼筋網格的大平車,從已平整的基層地段開始攤鋪,此時可從正面或側面供應混凝土,隨后的鋼筋網格大平板車,按規定位置將鋼筋網格自動 卸 下,并鋪壓在已攤平的混凝土層上,如此連續不斷地向前鋪筑。
2)第2作業行程
第2作業行程緊跟在第1作業行程之后壓入鋼筋網格,混凝土面層攤鋪、壓實、整平、光面等作業程序。鋼筋網格是用壓入機壓入混凝土的。
4 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養護
道路混凝土在鋪筑完成后要及時進行養護,使混凝土中拌合料有良好的水化、水解強度發育條件以及防止收縮裂縫的產生。養護時間一般約為14~2ld。混凝土宜達到設計要求,且在養護期間,禁止車輛通行,在達到設計強度的40倍后,方可允許行人通行。
結論
道路混凝土施工工藝是一項關乎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的工程課題。對道路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的把握能夠指導我們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物力、財力、以及資源消耗,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穿針引線。
道路混凝土施工工藝需要嚴格把好原材料的選擇,配合比設計這兩關,合理的選擇攪拌場的設置位置,參考必要的技術規范,配備相應的施工機械等就可以保證道路混凝土路面的建設,但是,道路混凝土路面的養護工作一定要重視起來。
只注重道路混凝土路面的建設而忽視了在施工階段的養護,那么,必然導致巨大社會、經濟資源的浪費。這與我們的國情是相悖的。故道路混凝土施工與養護同等重要,切不可只注重施工而忽視養護。
參考文獻:
2施工工藝要點
冬季環境下,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環節多,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因素多,目前,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配比、攪拌及澆筑控制和后期養護等。
2.1材料配比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配比對其抗凍性影響顯著,且改變材料配比的施工工藝主要適用于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具體方法如下:a.采用早強硅酸鹽水泥,其水化作用較強,前期發熱較大,強化過程較普通水泥快,抗壓強度大。b.適量增加混凝土中水泥含量,降低水灰比,增加水化熱量,加快達到相應硬度指標所需的時間。c.引氣劑。引氣劑的使用,導致氣泡生成,水泥漿體積增加,有利于拌和物的流動,泥漿黏聚性得到提高,混凝土抗凍性增強。需要強調的是,引氣劑的使用以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變為前提。d.摻加早強外加劑。工程中,常用的早強外加劑有硫酸鈉和MS-F復合早強試水劑,它們可以縮短混凝土的凝結時間,提高早期強度。e.集料選擇應保證顆粒硬度高、縫隙少,以使自身與砂漿的膨脹系數接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混凝土中添加防凍劑,則不能使用高鋁水泥;若外加劑含有鉀、鈉等離子,則應該避免使用活性骨料。
2.2保溫措施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時,混凝土溫度直接影響施工質量,具體施工過程中,控制混凝土溫度的方法如下:a.環境氣溫在-10℃左右時,采用蓄熱法。通過對原材料(水、石、砂)進行加熱,實現混凝土在攪拌、運輸和澆灌等環節后余熱的保有量,加快水化放熱過程,提高水泥抗凍能力。b.環境氣溫在-10℃以上時,采用外部加熱法。通過加熱構件附近空氣,實現熱量傳遞,對混凝土加熱,保證混凝土能夠正常硬化,避免發生破壞。工程實際中,常用的外部加熱法有火爐加熱、蒸氣加熱、電加熱、紅外線加熱等。上述各種溫度控制方法的適用條件、優缺點見表1。2.3攪拌控制攪拌過程中,為提高混凝土冬季施工質量,需要從攪拌材料、工藝兩方面特別注意。
2.3.1材料方面a.保證混凝土攪拌材料清潔。材料中不得含有其他雜物(冰雪、凍塊等),避免影響混凝土的溫度。b.攪拌摻外加劑的混凝土時,若外加劑為粉劑,則按照要求摻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時進行攪拌;若外加劑為液體,則要根據配合比先配制成規定濃度溶液后,再根據使用要求配制成施工溶液。
2.3.2工藝方面a.攪拌過程盡量采用機械攪拌,以保證混凝土攪拌均勻,從而增強混凝土的強度及抗凍性。b.在條件允許范圍內,延長拌和時間。c.就近設置混凝土攪拌地點,縮短運輸長度,減少受凍時間,減少其熱量損失。
2.4澆筑控制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除保證澆筑的連續性外,主要從提高倉內溫度、澆筑中覆蓋泥凝土面、模板外側隔溫和把握澆筑時間上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
2.4.1倉內溫度提升當大氣溫度降至0℃以下時,通過在澆筑倉面搭設內部含有升溫設備的保溫棚,使倉內氣溫達到正常溫度以上。
2.4.2澆筑中表層覆蓋若對混凝土加溫,則其表層有熱氣,冷空氣伴隨澆筑過程進入澆筑倉后,倉內溫度降低,因此需要密封一層塑料薄膜在混凝土收倉面上,薄膜表面覆蓋保溫被,以減小新澆混凝土熱氣的散失。
2.4.3模板外側隔溫對外側模板進行保溫處理,以防止混凝土通過模板散熱。
2.4.4澆筑時間選擇若施工現場日平均氣溫低于-10℃,則停止澆筑;若瞬時氣溫低于-10℃,則選擇高溫時段進行澆筑,以避免在施工時混凝土產生裂縫。
2.5后期養護后期養護是施工后期保證混凝土溫度、防裂的重要手段,需注意以下幾點:a.采用保溫材料(草袋、麻袋等)。新澆筑和剛拆模的混凝土表面,先鋪蓋塑料薄膜,再覆蓋保溫材料,保溫材料要保持干燥。b.時刻統計氣溫變化,若突遭低溫天氣,則立即停工并做好保護措施。c.注意根據工期要求、工程結構特點、現場條件、氣溫變化合理調整養護期,一般情況下,養護期為10~15d;表2為不同環境溫度、不同水泥混凝土的養護時間。d.根據實地情況,制定合理的養護方案,及時更新養護設備,培訓養護人員的養護技能。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工業經濟為主的新型經濟體制逐步完善,也促使了各種廠房工程的飛速發展。廠房工程本身擁有著跨度大、強度高、施工條件復雜、工程周期長等特點,這也對工程的施工帶來了嚴重的阻礙和影響,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中認真的總結和歸納,針對工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深入研究,探討其相關的工作標準。
一、工程概述
在當前的廠房工程建設中,通常都是采用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施工的,這也是大跨度、高層次建筑工程中采用最多的一種混凝土施工技術。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對于提高工程質量、工程進度有著重要意義,也是整個工程使用功能和整體質量得到保障的關鍵。
1、工程概況
某廠房工程是一個主體結構為五層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工程結構,在施工中整體工程高度為27.5m。建筑承重構件是以現澆鋼筋混凝土梁、現澆鋼筋混凝土柱和有關樓板共同組成的,其中在施工中第一層的柱結構混凝土強度為C45,第二層~第四層的柱結構混凝土強度為C40,第五層柱強度為C35;整個工程屋面、樓板、構架層的強度為C30。由于工程本身是一個廠房工程,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對于施工設計、地坪表面處理都取消二次裝修,是采用混凝土原漿磨平進行的。其中底層高度為6m,2~5層的高度為4.2m。
2、混凝土施工工藝
大體積混凝土是目前建筑工程領域中一項備受關注的施工技術,其在施工中是通過國家規范、業主需求和施工單位的技術水平進行綜合施工的,且在施工中需要深入的研究其中多方面話題,確保工程施工質量能夠達到科學的預計標準,能夠滿足目前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施工技術要點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廠房建筑日益增多,廠房建筑基礎由于承受較大的荷載,往往采用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裂縫是大體積混凝土常見的質量通病,它直接影響到結構的整體性、耐久性、防水性。在廠房工程建設中,通常都是采用大體積混凝土作為主要的施工技術,在施工中需要認真總結和分析,針對工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深入的進行研究和控制,進而保證工程施工效益。
1、施工劃分
根據原施工段劃分,按照平面位置分為四個段,即按照伸縮縫進行劃分。但由于建設單位調整設計,把3~13軸線/A~G軸線改為地車庫,且方案未正式確定。因而前期施工段劃分為兩段,在J~K軸之間留設施工縫,先行施工K~Q軸線/1~13軸線結構混凝土。每段底層柱子砼約105m3,梁、板砼500m3;標準層柱子砼約66m3;梁、板砼500m3。計劃一天一夜內完成混凝土的澆灌工作。混凝土澆灌方法采用一次性梁板柱澆灌的方法施工。
2、高程施工控制
首先,在施工之前,施工單位應當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控制水準點采用水準儀準確的將節點引測到塔吊之上,在樓層施工之前做好相關的標記,以此來控制樓面層的高程。
其次,根據樓層控制標高,把此標高引測量到各柱子鋼筋上。一般情況下比完成面高10cm。
再次,在每塊現澆板中間部位,使用同梁板標號的混凝土塊,高度同樓板厚度的混凝土塊來控制樓板表面高程。
三、混凝土施工工藝
1、模板工程
模板的類型主要以鋼模板、木膠合板、玻璃鋼模等為主,鋼模板一方面容易滿足設計造型卻不浪費材料,另一方面本身的剛度能滿足大體積構件的需求,但其施工難度大材料單價高;木膠合模板成本較低,但其配模難度較大又不容易滿足設計造型及拼縫的需求,并且在配模過程中材料浪費較大,同時其強度較低因而不適宜大體積梁板構件使用,操作過程中易造成較大變形導致混凝土施工質量難以控制;玻璃鋼模板則易滿足設計造型、拼縫等要求,且施工過程不宜浪費材料,但其配模難度大且加工費用高,同時材料單價高,以及操作時易刮蹭混凝土導致混凝土外觀破壞。因此,在實際工程應用中應結合幾種模板性能、特點及經濟狀況等多種因素來決定模板類型。
2、鋼筋工程
鋼筋工程施工前,應保證入模鋼筋表面清潔、無油污等污染,并應保證鋼筋尺寸準確同時保證保護層厚度。在綁扎鋼筋過程中應嚴格按照連接、錨固、搭接等規定尺寸進行。綁扎完畢后應將多余的部分綁絲折向混凝土內部以免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在表面露出鋼絲頭導致銹點出現,在關模前對鋼筋、扎絲檢查以確保其無漏筋、漏絲現象,尤其應檢查陰陽角部位是否存在觸模現象。墊塊采用與混凝土顏色一致的墊塊,墊塊間距應根據鋼筋密度來確定,并保證板底墊塊采用梅花形布置,梁底墊塊為正交布置,若存在墻體截面尺寸變換現象則應適當調整鋼筋間距以保證鋼筋在變截面處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外觀質量;應保證保護層塑料膏環顏色及硬度和材料本身的抗折強度滿足要求。
3、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工程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考慮采用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以保證施工混凝土的垂直運輸。地下部分混凝土的運輸采用汽車式混凝土輸送泵及塔式起重機及拖式混凝土輸送泵配合施工。地上部分,采用拖式混凝土輸送泵及塔式起重機配合布料桿施工。
由于混凝土標高有兩種,混凝土具體澆灌時先澆灌柱子砼,然后再澆灌梁板砼。加之底層柱子較高,達到6米,柱子計劃分三次進行澆灌,其他樓層柱子計劃分兩次澆灌,中間停歇時間約30min。
4、混凝土養護
施工后期要注意對清水混凝土飾面的保護,清水混凝土如養護不當,表面極容易因失水而出現微裂縫,影響外觀質量和耐久性。因此,混凝土澆灌完畢以后要按照固定進行及時、足時的養護,以免出現混凝土強度不足、顏色不均。清水混凝土的養護方法一般采用覆蓋澆水養護法,覆蓋應用塑料薄膜,禁止使用草包覆蓋澆水養護法,以免黃水浸入混凝土內無法消除,影響清水混凝土觀感。對的混凝土表面,應及時采用粘性薄膜或噴涂型養護膜覆蓋,進行保濕養護。
四、結束語
實踐證明,在優化配合比設計,改善施工工藝,提高施工質量及加強養護等方面采取有效技術措施,堅持嚴謹的施工組織管理,完全可以控制混凝土溫度裂縫和施工裂縫的發生,達到良好的自防水抗滲效果;提高管理力度,認真落實制定好的技術措施,能有效控制一次性成型金剛砂地面的表面平整度和光潔度,滿足廠房的使用要求。
參考文獻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應用方向及特點分析
1.1現代建筑設計要求的提高對施工技術、混凝土強度等方面也相應提高了要求。
為了保障建筑工程樁基基礎的穩定,進行的地下防水混凝土澆筑、灌注樁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地面墻體等是時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應用的主要方面,其應用極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整體強度、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因此,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對于混凝土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是施工工藝工作中的重點,是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各項施工工作的關鍵。以科學的混凝土工藝施工能夠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避免質量通病的發生,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奠定基礎。
1.2混凝土施工的特點。
混凝土施工的特點滿足了高層建筑及特殊結構的受力和使用要求,在高層建筑中可顯著減少結構截面尺寸,增大了工程的使用面積與有效空間;加快施工進度,保證工程質展以及節約用水、鋼材,工程成本低。高強混凝土是具有富配合比,低水灰比特點,而且高效減少劑,是配制高強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由于高強混凝士的坍落度損失快,要求在施工中從攪拌運輸到澆筑各環節要緊扣,在短時間內完成。高強混凝土拌合物特點是粘性大,骨料不易離析,泌水量少。對于混凝土尤其是高強混凝土具體應做到:
(1)高強混凝土的拌制:投料順序及攪拌工藝;嚴格控制施工配合比,原材料按重量計,要設置靈活,準確的磅砰,堅持車車過秤。定量允許偏差不應超過下列規定:水泥±2%;粗細骨料±3%;水、摻合料,高效減水劑±1%;高強混凝土攪拌時,應準確控制用水量,應仔細測定砂石中的含水量并從用水量中扣除,配料時采用自動稱量裝置和砂子含水量自動檢測儀器,自動調整攪拌用水。不得隨意加水;高效減水劑可用粉劑,也可制成溶液加入,并在實際加水時扣除溶液用水。攪拌時宜用滯水工藝最后一次加入減水劑;保證拌合均勻,制配高強混凝土要確保拌合均勻,它直接影響著混凝士的強度和質量。要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拌和,特別注意確保攪拌時間充分,不少于60秒。
(2)高強混凝土運輸與澆筑:快速施工。由于高強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快,必須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施工完畢,這就要求在施工過程中精心指揮,并有嚴密的施工組織,從攪拌、運輸、澆筑幾個工序之間要協調作業,各個環節要緊扣,保證一小時內完成;密實性對混凝土的強度至關重要。在施工過程中為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要采用高頻震搗器,根據結構斷面尺寸分層澆筑,分層震搗。澆筑混凝土卸料時,自由傾落高度不應大于2米;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接處的施工宜先澆筑高強混凝土,然后再澆筑低等級混凝土,也可以同時澆筑。此時應特別注意,不應使低等級混凝土擴散到高混凝土的結構部位中去。
(3)養護:為避免高強混凝土因早期失水而降低強度及由于內外溫差過大造成表面裂縫,因此要加強養護。高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在八小時內加以覆蓋和澆水養生。澆水次數應維持混凝土結構表面濕潤狀態。澆水養護日期不得少于14晝夜。冬施時間要延長拆模時間,采取保溫措施,不得遭受凍害損失等等。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藝
2.1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分析
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時,通過現代建筑工程地下工程中調整混凝土配合比、摻外加劑或使用新品種水泥等方式提高自身密實性、增水性和抗滲性的地下混凝土工程。其施工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對主體工程的控制以及對施工縫的處理,以達到地下混凝土工程防水、抗滲設計的要求。同時,還要為防止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中過振、漏振、跑漿等造成混凝土不密實而影響其防水性能。其具體的施工工藝控制首先要注重木模施工前的充分濕潤、鋼模表面的清潔、基底積水泥土雜物的清理等工作,力求減少混凝土滲漏隱患的發生。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注重防水混凝土澆筑量的控制,避免由于澆筑量太大使振搗器不能有效進行振搗、發生漏振、欠振等情況,避免振搗不實造成的蜂窩、麻面、孔洞的很難過質量缺陷,影響地下防水混凝土防水抗滲性能。另外,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藝控制還要注重內部鋼筋、綁扎鋼絲等不能接觸模板等,具體施工中需要針對振搗器類型進行工藝控制儀。通過科學的施工過程工藝控制保障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為建筑工程基礎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工業廠房混凝土澆筑工藝控制與管理
為了滿足生產過程運輸、設備運輸、耐磨、整體性好的需要,現代建筑工程廠房施工中多采用混凝土澆筑作為地面施工工藝進行施工。同時,為了滿足特殊生產環境的要求,許多工程也采用混凝土澆筑墻體的設計作為主要結構。其施工過程必須針對施工工藝特點及其質量控制點進行施工,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質量,滿足生產需要。現代廠房混凝土澆筑工程需要混凝±澆筑過程的連貫以保障混凝土的完整性,增加混凝土工程強度。這也使得廠房混凝土施工多采用大面積連續性的混凝土澆筑,不留施工縫隙。但是由于大面積混凝土結構澆筑后,水泥內外溫差較大且極易產生裂縫。因此,其工藝控制與技術管理成了杜絕混凝±澆筑裂縫產生的重要因素。其工藝控制與管理需要通過嚴格設備管理保障施工用設備的穩定,同時以備用設備預防設備故障對施工的影響。廠房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要求澆筑施工要選擇春秋稍冷的季節進行,以降低入模溫度。混凝土配料時嚴格按照通過試配驗證的配合比進行計量,同時加強混凝土攪拌時間,以保障個中外加劑充分攪拌均勻,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質量。混凝土澆筑過程應分層分段進行,根據廠房建筑結構特點以及鋼筋密度決定澆筑高度。振搗過程也應采用快插慢拔、插點均勻分布的方式以保障質量。混凝土入模過程必須采用帆布下料斗進行下料入模,避免產生收縮裂縫。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還要通過適當的保溫與養護防治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減少混凝土白面的熱擴散,防止溫度降低過快產生裂縫。同時還能夠延長散熱時間,防止產生貫穿裂縫。通過科學的工藝控制與管理提高混凝土施工質量。
2.3加強混凝土強度檢測,保障工程施工質量
混凝土強度檢測時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施工工藝控制外的重要工作。但是其強度檢測與施工工藝卻有著重要的聯系,需要針對混凝土工程結構、施工工藝進行科學的檢測方式選擇,以在無損狀態下保障監測數據的準確。目前常用的施工現場混凝土強度檢測主要有回彈法、超聲回彈法、鉆芯法、后裝撥出法以及超聲法幾類。每種方式所具有的特點決定了其使用溫度與適用齡期范圍。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在混凝土工程工藝設計過程中,考慮強度檢測技術方式,并通過技術文件等為強度檢測奠定基礎。同時也通過強度檢測對施工工藝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為企業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混凝土結構裂縫的發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各類裂縫產生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幾種:一是結構型裂縫,由外荷載引起的。二是材料型裂縫,主要由溫度應力和混凝土的收縮引起的。干縮裂縫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程度不同而導致變形不同的結果:混凝土受外部條件的影響,表面水分損失過快,變形較大,內部濕度變化較小變形較小,較大的表面干縮變形受到混凝土內部約束,產生較大拉應力而產生裂縫。相對濕度越低,水泥漿體干縮越大,干縮裂縫越易產生。干縮裂縫多為表面性的平行線狀或網狀淺細裂縫,寬度多在0.05~0.2mm之間,大體積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見,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混凝土干縮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質和用量、外加劑的用量等有關。混凝土的裂縫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危害的程度是可以控制的。裂縫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通過設計、材料、施工等方面綜合將裂縫控制在無害的范圍內。
(1)在設計上,要合理地選擇結構形式,避免斷面突變,降低結構的約束程度。
(2)在材料方面,滿足混凝土的技術性質要求,即滿足混凝土的和易性技術指標要求。影響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水泥漿的數量,水泥漿的稠度、含砂率、外加劑,水泥品種和骨料的性質,拌合物拌制后的時間和溫度控制等。
(3)在改善基礎狀況上,其一是減少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在基礎設計中可以采取調整基礎的埋深度,不同的地基計算強度和采用不同的墊層厚度等方法,來調整地基的不均勻變形。其二是適當加強基礎的剛度和強度。其三是正確地設置沉降縫。沉降縫位置和縫寬的選定應合適,構造要合理,可以和其結構縫合并設置。
(4)在施工措施方面,混凝土的制備:①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根據設計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耐久性、坍落度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經過試配確定,不得使用經驗配合比。②混凝土攪拌:為了拌制出均勻優質的混凝土,除合理地選擇攪拌機外,還必須正確地確定攪拌制度,即嚴格規范一次投料量、攪拌時間和投料順序等。模板工程上①模板構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桿件間的變形不同而導致混凝土裂縫。②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夠的剛度,防止施工倚載(特別是動筒載)作用下,模板變形過大造成開裂。③合理掌握拆除側模時間,拆模時間不能過早,應保證早齡期混凝士不損壞或開裂。但也不能太晚,盡可能不要錯過混凝土水化熱峰值。關于混凝土的澆筑、養護:①澆筑混凝土時,嚴格控制澆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層、分塊澆筑。對已澆筑的混凝土,在終凝前進行二次振動,提高粘結力和抗拉強度,并減少內部裂縫與氣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動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②混凝土澆筑后,必須保證混凝土均勻密實,充滿整個模板卒間,新舊混凝土結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潔。為保證混凝土的整體性,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當必須間歇時,其間歇時間宜縮短,并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③加強混凝土的早期養護時間。養護的目的是為混凝土硬化創造必要的濕度、溫度等條件。常采用的養護方法有:標準養護、熱養護、自然養護,根據具體施工情況采用相應的養護方法。結構合理受荷。施工中和使用中合理增加荷載。不得過早拆模,施工時構件堆放不得超載,不得過于集中,張拉預應力在合理的強度范圍內施工,及時觀測,檢查裂縫的出現,發現裂縫立即整改。為了防止裂縫并應及時控制溫濕度變化,減輕溫濕度應力可以從控制溫濕度和改善約束條件兩個方面著手。
控制溫濕度的措施如下:
①采用改善骨料級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摻混合料,加引氣劑或塑化刺等措施以減少混凝土中的水泥漿用量;②拌合混凝土時加水或用水將碎石冷卻以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③熱天澆筑混凝土時減少澆筑厚度,利用澆筑層面散熱;④規定合理的拆模時間,氣溫驟降時進行表面保溫,以免混凝土表面發生急劇的溫度梯度;⑤施工中長期暴露的混凝土澆筑塊表面或簿壁結構,在寒冷季節采取保溫措施。
總之,裂縫是混凝土結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它的出現不僅會降低建筑物的抗滲能力、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會引起鋼筋的銹蝕,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響建筑物的承載能力,因此要對混凝七裂縫進行認真、區別對待,采取各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預防裂縫的出現,保證建筑物和構件安全、穩定地工作。
0引言
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人們對于室內設計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施工工藝與室內的設計應該與時俱進,才能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1]。在新時期,室內設計既要自然環保,又要實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藝與自然融合,既能體現高貴清雅的特點,又能滿足人們對室內設計的要求。施工的工藝比較簡單,成本低,材料環保,質量非常可靠。在室內設計中,該工藝已被廣泛地應用。
1室內設計理念
1.1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在室內設計中,應將人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作為基礎,將居室所處的環境、功能性質和一般的標準等相關的內容作為依據,充分地運用現代化建筑美學和設計技術的相關原理,使室內設計能夠有效地滿足人們的需求[4]。
1.2強調個性化的設計理念
個性化的室內設計理念,就是在室內的設計中,有效地突出居室自身的個性化特點,從而滿足于人們某一方面的需求。例如,在酒店的個性化設計上,酒店的文化定位和主題定位就是個性化的主要表現。酒店的文化定位,是體現以人為本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無論是對地域文化的表現,還是對酒店精神的體現都非常重要;酒店主題的定位,就是定位酒店顧客的特征,突出酒店的風格特色。
2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的起源和發展
在室內設計裝潢的過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是一種常用的新型施工工藝,最先興起在日本。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是柯布西耶清水混凝土建筑設計風格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實踐可以證明,人們在不斷地接受和認同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的效果和價值,因而也在不斷地提高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的研究深度,使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藝不斷地發展和成熟,并從日本逐漸傳播到德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從形式上來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流派,設計的風格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無論是室內裝潢的典雅、厚重,還是溫馨、自然環保等特點,都能通過這種設計體現出來。為了能使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更好地發展,還應該不斷地改進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藝,使室內設計與清水混凝水施工工藝不斷地創新和進步。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就是混凝土在不做任何外裝飾的情況下,一次澆筑成型,只在構件的表面涂1~2層透明保護劑,運用混凝土的自然表面直接做裝飾面的施工工藝。清水混凝土的構件,從外觀上來看,色澤均勻和表面平整是主要的表現,接縫處沒有明顯的痕跡。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改進了傳統的施工方法和工藝,消除了普通混凝土施工的麻面、蜂窩、氣泡以及漏筋等相關的施工缺陷,相對于普通的混凝土,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在結構的耐久性等方面優勢非常突出[3]。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是控制整個混凝土施工過程的綜合技術。為了有效地保證清水混凝土外觀和內部的施工質量,應該制作、設計以及安裝施工中的模板體系。既要科學地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又要有效地控制將混凝土的養護和澆筑,從而使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質量達到標準。
3在室內設計中,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的優質特性
1)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的安全性能
清水混凝土是由骨料和水泥以及混合添加劑等相關材料構成,材質比較特別,因此,無論是在施工過程中,還是使用過程中,安全性能都有所提升。其一,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性。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用添加劑將混凝土自身的特性改變了,粘結力增強了,致使混凝土在施工中,與墻體粘結的穩固性增強了,脫落的現象不容易產生;其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清水混凝土中所含有的添加劑,使混凝土原有的化學和物理特性改變了,加入一些防水劑和防火劑,使混凝土房屋使用的安全性增加了,漏水問題和火災隱患減少了[5]。
2)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提高了室內設計的美感
在室內設計中,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能夠將設計的美感更加自然地體現出來,在效果和形式上,都能夠使人從心理上感受到辦公室和居室等的感覺。清水混凝土的材料無論從肌理上,還是色澤上,都能夠給人視覺上的樸實和真情,是人與自然的一種純粹的融合,從設計上而言,也是一種提高和脫俗。使人在享受中找到真實的自我,在個性化中將生活的壓力消除,既熱情又簡約。
3)清水混凝土的環保性
當前,人們最關注的就是健康問題。在家居的裝潢方面,環保問題就更應該重視起來。清水混凝土所有的材料都是人工合成,是天然的,對人身體沒有傷害,所有的添加劑都是根據國家的環保要求,嚴格地按照標準執行的,使無毒害的作用得以有效地保證。為了避免有些骨料中石材具有的放射性傷害人體,也對此進行了嚴格的測試,在選擇所有的材料時,都是將人體的健康和綠色環保作為核心。
4)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實用性比較強
在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建筑施工材料的實用性能必須要得到重視。實用性得以有效地保證,才能夠使工程施工的使用空間得以拓展,施工得以有效進行[6]。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能夠結合墻面具體的情況和設計造型的要求,進行涂飾和加工,還能夠預制和加工一些比較特殊形狀的構件。因此,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的實用性比較強,建筑工程中使用比較方便,適應能力比較高,特別是在一些比較復雜的施工要求下,與其他的材料相比較,在使用上更加具有優勢。
5)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在居室廚衛的裝潢上的優勢
居室廚衛裝潢既要重視安全環保以及防污,又要注重防滑和護滲等相關的問題,清水混凝土材料所用的添加劑能夠將這些問題解決,使居室廚衛的裝修需求得以有效地被滿足。因此,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在設計廚房的應用中比較廣泛,例如防水劑和防火劑等。此外,清水混凝土的防滑和抗磨性能也比較強,對提高廚衛裝潢的質量都有很大的幫助。
6)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使用的壽命比較長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所有的材料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性,相對于傳統的施工材料,不會出現脫落、起皮以及掉渣等現象,在結構上也更加穩定,消除了縫隙和斷裂的現象,致使使用的期限增強了,修復問題的成本減少了。
4在室內設計中,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的藝術價值
1)融合于自然,純真且質樸
時代在飛速發展,生活節奏也在加快,人們的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加,因此,人們開始更加追求家居環境的減壓和輕松,能夠將工作帶來的繁多思慮和復雜情感消除。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具有的獨特的性質,與人文和自然以及情感等互相進行協調,并緊密結合其他的材料,將質樸和真實隨處體現出來,使人能夠感受到心理上的平靜,享受精神上的輕松。
2)色彩主體簡單而變化無窮
對于室內設計的環境而言,影響的主要因素就是色調,人們通過色調既能夠感受氛圍,又能夠對家的情感和心理上的變化進行體會。灰色是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的主體色調,雖然看起來色彩比較單一,但是能夠利用對水泥骨料和品種以及添加劑的改變等方法,去將各種類型不同的灰色進行創造,使人們使用的要求得以有效地實現,從而使人與居住環境心理與情感的溝通得以實現。
3)設計中的協調性
由于清水混凝土與其他的材料相比較更容易結合,致使設計中的很多麻煩減少了,給使用其他的材料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在使用結構和性能以及搭配顏色上,適應性都比較強。例如,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在色調上,是一種堅硬而冷漠的感覺,金屬和玻璃給人的也是同樣的感覺。另外,清水混凝土的材質與石材和木材都有較高的結合度,給人的視覺效果都是樸素且自然。
5總結
綜上所述,社會在快速地發展,人們對于室內設計裝潢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既要具有健康、自然和綠色的特點,又要具有安全和環保等相關的特點,同時,還要與現代社會人們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相適應。有效應用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是發展室內設計的必然趨勢。因此,應該深入研究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藝,對結構、美學、施工、工藝以及材料等相關的各個方面進行研發和創新,將室內設計的和諧韻律和自然風情進行打造,居住的環境進行有效地改善,從而使居住的質量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侍蘭蘭.基于移動平臺的室內裝修中材料與施工工藝交互教學系統[D].北京工業大學,2016.
[2]姚立娟.高職院校建筑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課程教學改革探討[D].河北師范大學,2015.
[3]郭麗敏.構成主義理念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應用[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5.
[4]王火明.混凝土預制塊路面力學行為及結構設計方法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4.
1 設置混凝土后澆帶,減少溫度裂縫
設置后澆帶是防止和減少超長混凝土結構溫度收縮裂縫的有效措施之一,這種措施對施工工藝要求較低,目前使用廣泛。它利用混凝土早期收縮量大的特性,釋放早期收縮應力,以減少混凝土因溫度變化和收縮開裂。后澆帶的設置雖然簡單,但施工時也應予以充分重視,一旦處理不好,不僅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還會給結構留下安全隱患,并影響結構的防水性能。設計時應注明以下幾點:(1) 后澆帶位置上, 板鋼筋采用搭接接頭, 以使兩側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縮, 梁主筋斷開困難較多, 可不斷開。(2) 后澆帶處, 板、梁可附加鋼筋, 一般為斷開處鋼筋面積的一半。(3) 后澆帶應從受力影響較小的部位通過。(4) 后澆帶兩側設鋼筋網片, 防止主體混凝土流入后澆帶。(5) 后澆混凝土采用無收縮或微膨脹混凝土,強度較主體提高一級。(6) 后澆帶支撐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時方可拆除。
1.1 后澆帶的施工設計
1.1.1 后澆帶間距。《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規定為30~40m。建議具體工程應結合建筑物長度,氣候環境特點綜合考慮,一般應控制在30m左右,不宜過大。
1.1.2 留設位置。小跨梁開間或受力較小的部位,一般可在梁跨1/3處;平面布置時,要注意梁的布置宜平行于后澆帶以免梁截斷太多,視具體情況可沿平面曲折通過。
1.1.3 后澆帶寬度。《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規定為800~1000mm,建議預留的寬度要考慮滿足鋼筋錯開搭接的要求,可適當大于1000mm。
1.1.4 鋼筋的連接。目前對后澆帶內梁縱向鋼筋處理有兩種做法,一種將梁板鋼筋均斷開后搭接(高規0要求),但由于梁鋼筋搭,焊接處理困難,質量不易保證,易給結構造成隱患;第二種做法是將板鋼筋斷開,梁鋼筋直通不斷,此法目前工程采用較多,但由于梁截斷較多時,鋼筋全部不斷開會約束混凝土收縮,影響設計效果。因此建議:梁上部鋼筋,腰筋及板墻鋼筋斷開后錯開搭接或必要時先搭接后補焊;梁下部鋼筋不斷開,可適當加大配筋,這樣既可大大減小梁鋼筋全部不斷開對混凝土收縮形成的約束,又可避免梁鋼筋全部斷開后造成的鋼筋搭焊接困難。
1.2 施工現場注意事項
1.2.1 澆筑間隔時間。按施工規范要求,應在兩側混凝土澆筑完畢2個月后才能進行澆筑,且澆筑時溫度宜低于主體混凝土的澆筑溫度。由于混凝土早期收縮量大(相對1年的收縮量,1個月約占45%~55%,2個月約占65%~75%)故應按照規范規定進行施工。澆注時間還應根據具體施工情況確定。大型工程一般會以后澆帶為界進行分段施工,當相鄰施工段進度相差較大時,后澆帶的施工時間就不能簡單的按照規范確定。例如某高層建筑,由于地下室面積較大,當某些施工段仍在施工時,以有兩座塔樓施工到地上6、7層了,因此施工單位決定將后澆帶的澆注工作在全部主體結構完工60天后進行。因為一般情況下高層建筑主體完成后的沉降量已達最終沉降量的60%~80%,這時再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其兩側結構沉降差異較小,由此引起的結構內力也較小。
1.2.2 選用微膨脹混凝土。微膨脹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比兩側混凝土高一級,后澆帶部位使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后,由于鋼筋及兩側混凝土的約束作用,縫內混凝土密實度得以提高,而且增強了與兩側先澆混凝土的結合,避免在交接面產生裂縫,提高了結構的整體性和耐久性。
1.2.3 澆筑準備。后澆帶兩側宜設鋼筋網片,防止主體混凝土流入后澆帶;澆筑前應將接縫表面鑿毛,清洗干凈并刷上水泥凈漿。
1.2.4 混凝土養護。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后,其養護時間一般不少于28天。根據混凝土散熱(降溫或保溫)養護等需要,可采用圍擋放水,濕麻袋覆蓋)灑水保濕等養護措施;在不影響后續工序施工的情況下也可采取噴灑混凝土養護劑的方法,有效保持混凝土內水分不蒸發,避免表面裂縫的產生。
2 采用微膨脹―補償收縮混凝土施工工藝
采用設置后澆帶的辦法對防止大面積混凝土整體收縮出現的裂縫一般是可行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先澆混凝土屬普通混凝土,密實性、抗裂性和抗滲性較差;后澆帶的設置受最大間距的限制,總面積越大,后澆帶的數量就越多,施工場地作業條件惡化,必然影響進度;施工連續性差。當混凝土中摻入適量(一般為5%~10%)的微膨脹劑就形成了微膨脹―補償收縮混凝土。膨脹劑的作用是與水泥中的組分發生反應而生成鈣礬石,它把混凝土中相當一部分自由水變成結晶水,以固體形式存于混凝土中并使其適度膨脹。在鋼筋的約束下,混凝土受壓而鋼筋受拉(即自應力混凝土),就能達到預應力混凝土那樣的高抗裂性和不透水性;由于微膨脹混凝土抗裂性較高,先澆混凝土分塊尺寸可以增大,從而可減少后澆帶的數量,還可以膨脹加強帶(微膨脹劑摻量一般為10%~15%)代替后澆帶,提高混凝土的整體性并可縮短工期。
2.1 原材料準備。微膨脹―補償收縮混凝土對施工質量要求較高,因此應格外重視原材料的采購和進行現場取樣檢驗。
2.2 混凝土測溫。微膨脹―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澆注為連續進行,當一次形成的混凝土體積較大時,為控制內外溫差低于25℃,應在混凝土不同部位設置測溫點,用于測量大體積混凝土硬化過程中內與外、邊緣與中間的溫差,以便及時采取控溫措施。測溫頻率一般在混凝土溫度上升階段每2小時測溫一次,溫度下降時每8小時測溫1次,同時記錄大氣溫度以作對比。
2.3 混凝土降溫。混凝土內外溫差超過25℃時,應考慮采取主動降溫措施。施工前,可在大體積混凝土內布設Φ50的普通鋼管作為降溫管,降溫管的間距根據結構形狀確定,并設置水泵和控制閥等裝置,利用管內循環水流帶走混凝土內部的熱量。
2.4 施工時要嚴格保濕養護,宜適當延長養護時間。
3 施工中采用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3.1 合理采用混凝土強度等級
配制高強混凝土時,為了保證混凝土強度,往往會采用高標號水泥和增加水泥用量,施工坍落度提高水灰比等措施,其結果必然導致混凝土的收縮增大,對超長結構十分不利。因此為了減少或消除裂縫并保證構件強度,應盡量使用低標號混凝土(一般不超過C40較好),并采用膨脹混凝土,同時嚴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以減小混凝土的收縮變形。
3.2 無粘結預應力技術和設置后澆帶結合使用
根據混凝土收縮裂縫的特點并考慮造價、施工等因素,可設計將無粘結預應力技術和設置后澆帶結合使用。按照“先放后抗,抗放結合”的原則,首先利用后澆帶釋放混凝土收縮拉應力,然后對構件施加預應力,在混凝土中建立有效壓應力來抵抗收縮拉應力,提高結構整體的抗裂性能。施工順序如下,先采用后澆帶為分隔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達設計強度后,分段進行預應力筋張拉,2個月后澆筑后澆帶混凝土,最后進行跨越后澆帶的預應力短筋張拉,從而使板中預應力筋得以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