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學習材料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20 03:55: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拼音學習材料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拼音學習材料

篇(1)

分類號G441

1 前言

漢字是典型的非拼音文字。由于漢字本身不具有明確而可靠的形一音轉換規則,初學者難以根據字形知道其讀音,因此,人們往往利用漢語拼音作為聯接字形和字音的橋梁。拼音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可以促進漢語低年級兒童克服閱讀中的生字詞障礙。幫助兒童將書面生字詞轉化為熟悉的口語詞匯,實現閱讀理解;目前,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明顯。然而,來自小學教學一線的報道卻指出。大量使用注音教材的低年級學生直呼音節的能力很強。而識別漢字文本的能力卻較差。有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由于閱讀材料不恰當的注音方式使得學生過多依賴拼音、忽視漢字字形造成的。例如,伍新春等人發現無論是在獨立閱讀還是分享閱讀情境下,閱讀材料的注音方式都會影響兒童的學習效果。其中,僅為生字注音的閱讀材料最不利于學生的漢字學習。這可能是由于在生字注音方式下,拼音作為生字所特有的新異刺激。提示學生這是一個生字,導致學生直接命名拼音,分散了對字形的注意和加工,阻礙了字形一讀音之間聯接的建立。近期一項針對注音方式對留學生學習漢字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結論。

上述研究雖然均發現了生字注音方式不利于學生的漢字學習,但對于何種注音方式最優卻沒有一致的結論。在獨立閱讀條件下,無論是漢語一年級兒童還是留學生。均在全文注音條件下的學習成績最好;而在教師有一定參與的分享閱讀條件下,學生閱讀沒有拼音的文字材料時學習率最高,并且生字注音方式對能力差的學生干擾作用最大。這可能意味著在探討閱讀材料的最佳注音方式時,閱讀材料的使用情境和閱讀者的能力水平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討論在沒有教師的直接詞匯教學時,注音方式對兒童伴隨學習(incidental learning)效果的影響。而在伴隨學習過程中,兒童不以學習生字詞為外顯目的,只是在閱讀過程中隨意、偶然地習得生字詞,漢字學習是閱讀活動的一個副產品,其研究結論對于兒童課堂漢字學習的指導意義有限。在目前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中。除了主要依靠于學生伴隨學習的二類生字之外,還有相當數量的一類生字,要求學生通過教師的重點講解掌握其形音義,達到四會。這兩類漢字的學習效果差異究竟有多大?每一類漢字是否存在最適宜的注音方式?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最適宜的注音方式是否不同?為此,本研究試圖探討在課堂語文教學情境下,教學形式和注音方式在兒童漢字學習中的作用,理論上可深入認識影響兒童漢字學習的有關因素,實踐上可為今后的漢字教學實踐提供重要參考。

2 研究方法

2.1 被試

北京市普通小學的四個一年級自然班。共107人。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生的語文能力分為高(37人)、中(36人)、低(34人)三個組。所有兒童的母語為普通話,參與實驗前已熟練掌握拼音。

2.2 實驗材料

實驗材料為4個故事。每個故事的總字數(200字左右)、生字密度(20%左右)基本匹配,整體難度基本一致。每個故事有三個版本:全文注音、生字注音和無注音,共計12份學習材料

從每個故事中挑出20個生字,這些生字都沒有在小學一年級課本中出現過,并經過教師評定,匹配漢字的筆畫和出現次數。將每個故事中的10個生字作為重點教學漢字(一類生字),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解其音形義。另外10個生字作為伴隨學習生字(二類生字),無重點講解。

將80個目標字制成三個隨機序。分別做成單字測驗(僅呈現單獨的目標字)、新詞測驗(將目標字組成一個原文中沒出現過的詞,非目標字注音)和句子測驗(引用故事中原句,非目標字注音)。要求兒童命名。所有測驗均個別施測,兒童每答對一個目標字得1分。

2.3 實驗設計及實施

將上述12份學習材料以及4個故事的不同學習條件。用拉丁方設計分成四個組,每組中的四個故事分別對應全文注音、生字注音、無拼音和不學習四種條件中的一個。請一名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小學老師,采用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法,分別為四個班各講授三個故事(第四個故事不學習,作為基線)。每個故事兩個課時,在同一周內進行,每個班的學生接受一組實驗材料,除了傳統的閱讀教學之外。教師僅對每個故事中的10個重點教學生字進行詳細講解。

2.4 數據收集與整理

在課堂教學結束兩周后進行測驗,分別計算學生在不同教學形式和注音方式下學習生字的成績以及基線水平。為避免測驗順序不當造成學習效應,每個學生均按照單字、新詞、句子的順序接受測驗。

3 結果與分析

3.1 注音方式的作用分析

以單字測驗、新詞測驗、句子測驗的正確率為指標,分別計算兒童對伴隨學習和重點教學漢字的命名正確率。

以單字測驗、新詞測驗、句子測驗的正確率為因變量,學習方式(三種注音方式及基線)為自變量,分別對伴隨學習和重點教學的漢字進行多元方差分析。結果發現,伴隨學習和重點教學條件下得到的數據模式基本相同,學習方式的主效應顯著,進一步的多重比較發現,凡學習過的生字測驗成績都明顯高于基線水平。但三種注音方式之間均不存在顯著差異,表明在課堂教學情境下,無論是教師詳細講授的重點教學一類生字,還是不要求學生達到四會的伴隨學類生字,兒童均可進行一定的學習,并且學習效果不受閱讀材料注音方式的影響。

3.2 教學形式的效果分析

伴隨學習和重點教學的生字并不相同,為了避免材料選擇造成的可能差異。首先檢驗了兩類生字的基線水平是否相同。結果發現,在三種測驗情境下,兩類生字均不存在顯著差異,由此可認為兩種教學形式下所選擇的生字原有難度相同。由于三種注音方式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分別將伴隨學習和重點教學條件下不同注音方式的各個測驗成績合并求均值,分析兩種教學形式的效果差異。

以單字測驗、新詞測驗、句子測驗的正確率為因變量。教學形式為自變量的多元方差分析表明,重點教學生字的測驗成績要明顯好于伴隨學習的生字,F(1,104)=80.650,p

趨勢,這可能意味著教師的講解能夠較好地促進兒童漢字知識的掌握和遷移,但對原來語境中的再認作用相對較小。

3.3 能力因素分析

為了考察能力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按照通行的方法,去掉基線(不學習故事)的測驗成績,以單字測驗、新詞測驗、句子測驗的平均正確率為因變量,能力因素為被試間自變量,注音方式為被試內變量。對伴隨學習和重點教學漢字分別進行3(能力)×3(注音方式)的多元方差分析。結果發現,兩種教學形式得到的數據模式基本相同。即注音方式和能力之間的交互作用不顯著、注音方式的主效應不顯著,只有能力因素的主效應顯著合并兒童在各種注音方式下的學習成績,計算不同能力的兒童在兩種教學條件下的各個測驗成績。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對于伴隨學習的生字,在單字測驗和新詞測驗中。三組學生之間兩兩差異顯著(p

為了比較課堂教學情境中的伴隨學習率與分享閱讀、獨立閱讀條件下的差異,根據伴隨學習生字的單字測驗成績,計算了學生的伴隨學習率。計算公式為:伴隨學習率=(單字測驗正確率-基線)/(1-基線)。結果發現,本研究中全體學生的平均伴隨學習率為11%,能力高、中、低學生的伴隨學習率分別是15%、11%、8%,表明各種能力水平的學生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獲得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學生的語文能力越高,其伴隨學習的可能性也越大。

4 討論

4.1 注音方式對兒童課堂漢字學習的影響

閱讀材料的注音方式是一個十分重要但又少有人進行深入探討的課題。為了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順利完成從書面文字向口語詞匯的轉換。我國的教育者常常為漢字加注拼音,但是拼音的添加方式卻有很多種。最常見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低年級語文教材和課外閱讀材料通常采用的全文注音方式,另一種是小學中高年級教材所使用的生字注音方式。已有的關于拼音在分享閱讀和課外閱讀中作用的研究表明。生字注音方式分散了學生對漢字字形的注意,拼音對于兒童建立漢字的形音聯系起到了阻礙作用,不是一種理想的注音方式。而本研究卻發現,在課堂教學情境中,無論是重點教學生字還是伴隨學習生字,不同的注音方式對于學生的漢字學習沒有顯著影響。

漢字作為非拼音文字。除了少量形聲字之外,無法根據字形正確讀出生字讀音,初學者在學習生字時。主要依賴于他人的示范或者漢語拼音來獲得讀音信息。本研究中的學習材料、注音方式和實驗設計與已有的探討拼音在兒童分享閱讀和獨立閱讀中作用的研究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兒童所獲得的教師的支持以及與閱讀材料的互動方式、接觸時間及次數。在獨立閱讀條件下。既無成人的指導,也不鼓勵學生之間的討論,因此,學生需要更多地依賴于拼音來進行閱讀:而分享閱讀是介于獨立閱讀和課堂閱讀教學之間的一種早期閱讀方式,雖然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整個閱讀活動以激發兒童的閱讀動機為主要特色,不強調對生字詞的講解,閱讀活動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因此,拼音仍會起到一定的提示讀音的作用。而在本研究中,課堂情境下的常規語文教學強調對閱讀材料的精讀和深度分析,兩課時的教學時間也是已有研究的兩倍,學生不僅有時間熟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并理解細節。還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重點教學生字的形音義:對于伴隨學習的生字,也可在教師的多次示范朗讀和課文講解過程中反復接觸。因此,拼音的作用已經完全被教師的課堂教學所取代,注音方式對兒童的學習沒有顯著影響。綜合以上研究的結果來看,兒童在閱讀過程中獲得的外部支持越多,對拼音的依賴程度越低,注音方式對兒童學習的影響也越?。憾诔赡耆酥笇л^少的情況下,則需慎重選擇理想注音方式的讀物。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已有的關于注音方式的研究,均為短期的實驗教學干預研究,測驗指標也多是兒童的漢字識別或閱讀理解成績,且都以普通話兒童為研究對象。至于注音方式對于漢字學習的長期影響如何,是否會在激發兒童的閱讀動機方面具有不同作用,這些結論是否適用于方言地區的兒童等,則值得進一步探討。

4.2 課堂教學中的伴隨學習與重點教學

閱讀的基礎是字詞知識,兒童字詞知識的多少能有效地預測其閱讀理解成績。目前大量有關“從語境中自然學習生詞”的研究已證實,詞匯知識的獲得除了依賴于課堂中的字詞直接教學之外。伴隨學習也是兒童詞匯量迅速增長的一條重要途徑。

本研究采用真實的課堂教學情境。首次系統比較了漢語一年級兒童在伴隨學習和重點教學條件下對生字的學習效果。結果發現,無論在何種測驗情境下,重點教學漢字的學習效果都顯著優于伴隨學習的漢字。這表明,就教學效益而言,教師的講解對于促進兒童的漢字學習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的分析顯示,隨著測驗中語境的增強,重點教學的優勢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意味著教師的重點講解對于促進兒童在無語境或新語境中的識別漢字的作用更為顯著;而在原來的句子語境條件下,兒童可以通過上下文語境來推測生字的讀音,表明一年級的兒童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根據上下文語境推測生字讀音的能力。

4.3 能力與課堂伴隨學習的可能性

針對能力因素的分析顯示,對于伴隨學習的生字,除了高能力和中能力學生在句子測驗中的成績沒有顯著差異之外,能力不同的學生在其余測驗中均存在顯著差異。這表明學生原有的語文能力是兒童漢字伴隨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相關因素。兒童原有的語文能力越好,在閱讀過程中伴隨學習生字的可能性也越大,這和已有的研究結論完全一致,表明能力與伴隨學習率的關系具有跨越閱讀情境的一致性。而對于重點教學的生字,高能力和中等能力學生在所有測驗中的差異均不顯著,兩組兒童都明顯優于語文能力差的兒童,這可能意味著中等能力的學生在教師的字詞教學中受益最大。字詞知識的外顯講解可減少他們和優等生之間的差異。

篇(2)

剛從幼兒園升到小學的農村一年級學生,在初次接觸拼音反應的焦慮、乏味、恐懼、甚至厭惡,產生的不安定、不接受現象,對拼音學習和語文學習都是致命的,令老師堪憂。這時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如何讓每個孩子對課堂充滿期待與渴望,讓他們預見自己會是學習的小能手?如何讓每個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愛上拼音、進而愛上語文呢?筆者通過調查、研究,進行了以下拼音教學操作形式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培養意識:學習拼音愛動腦、勤動手,快樂成長

對于未接觸的知識與未知的領域,孩子會充滿期待和渴望,但萬一受到挫折又會不愿認真對待或置之不理。拼音學習對于個別孩子來講,就像一只“攔路虎”,拼音學不好,可能對整個一年級甚至以后的學習失去信心。跟孩子們分析了拼音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后,也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拼音只要講究正確的方法,端正學習的態度并不難。

一年級孩子尚小,“先入為主”效應占主導地位,近代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就曾經指出:“保持和復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睕]有接觸拼音就被傳言怎么難,孩子承受能力差很難會樹立學好拼音的信心。

二、營造氛圍:課堂教學趣味性、民主性,快樂收獲

布盧姆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于此,筆者在拼音教學中努力調動學生的感官,進行多種實踐性活動的嘗試,注重課堂的趣味性和民主性,提高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拼音的內驅力。

(1)看一看:學習新的拼音,引導他們學會看圖,學會觀察圖片與拼音之間的關系,能激發一年級孩子淺層次的理解與記憶,提高看圖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動態的視頻總是學生的最愛,在日新月異的信息大時代,搜索到關于拼音教學的動態視頻是輕而易舉的,但如何在繽紛的資料中選擇最實用的?需要斟酌,權衡時間上的有限性,資料上的實用性。

(2)做一做: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孩子通過動手操作得到的知識記憶更深刻。故采用制作卡片的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在小學階段,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動手操作的直觀性豐富了教學內容的感性教材,是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基本途徑,是符合兒童認知規律的。學生借助操作的直觀理解抽象的拼音知識,促進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協調發展。

(3)編一編:朗朗上口的自編自創的拼音兒歌教學法,是根據拼音字母其形、音的一些特點,編成孩子易學、易背的兒歌,使孩子們在兒歌的誦讀中學習和掌握拼音。從兒童心理特點以及對事物的認知特點上我們可以發現,兒童一般對于押韻的語句容易記住。因此,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把一些拼音知識編成兒歌引入課堂,使得學生在誦讀拼音兒歌中學會漢語拼音。

(4)猜一猜:所謂猜謎語教學法就是根據拼音的音、形的特點來編一些謎語讓學生猜。這類教學法通常運用于復習課中,復習課如果不采用一些特別能吸引學生眼球和注意力的教學方法,是很難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的。因為都是已經學過的內容,提起來他們都認為索然無味,如采用這一方法,會引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無形中更發展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等。

(5)玩一玩:游戲教學法是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拼音教學內容和游戲活動有機結合,使教學內容形象化、趣味化,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從初入學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讓他們在開開心心的游戲活動中學習,將拼音學習變得生動有趣,不僅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而且在游戲教學中孩子們可以得到肯定,能夠被認可是每個學生所需要的。

篇(3)

愛聽故事是小學生的天性。在拼音教學中,我時常將教學過程編成一個故事,如小兔采蘑菇,遇到了各種危險,請小朋友幫忙;動物王國里,動物捉迷藏;小朋友去拼音王國,闖關拿門票;一起去郊游,做準備工作,收拾背包,準備食物;還有當下流行的喜洋洋智斗灰太狼等。如在教學“j”“q”“x”時,我創設了帥氣的戴著墨鏡的主人公魚魚熊,大家跟著魚魚熊一同出去旅游。一路上認識了老朋友聲母,接著在公園大門口遇到了新朋友“j”“q”“x”,為了禮貌地認識新朋友,魚魚熊摘下墨鏡與新朋友一一握手。然后,我讓學生戴上寬大的墨鏡對故事進行情境表演。這個故事本身具有較強的情節性和趣味性,再加上教師繪聲繪色的描述,以及穿插其間的活動參與,深深地吸引了學生,“j”“q”“x”和“ü”相拼的難點一下子化解了。這樣,學生在愉悅的課堂中學習,不僅輕松地掌握了知識點,也更多地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功。

二、游戲中學習

游戲,是小學生每天都向往的。在教學中,我將拼音的學習融合到簡單的小游戲里,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新知、鞏固舊知,學生都興趣十足,熱情高漲,再枯燥的拼讀教學也會變得生動活躍起來。如學習“un”“ün”時,我設計了簡單的開火車游戲,不僅有單軌火車,還有雙軌火車,與拼音結合,就“超級變變”,變成了“un”“ün”,這樣采用變魔術的方法,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手指操練法也是拼音教學的一個有效方法,可以同桌配合,一個做手型,一個發音,促使學生動腦、動手,在游戲中記住字母的形狀。如左手拇指和食指一彎就成“o”,松開一點就是“c”,再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成“g”,兩個食指交叉就是“x”,“c”中加右手食指就是“e”,等等。此外,還有兩個或三個人出拼音牌拼讀;火眼金睛尋找出錯的音節;字母接力賽復習聲母;小貓釣魚找拼接;挖地尋寶拼讀等等小游戲。這樣,讓學生在充滿挑戰和樂趣的游戲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扎實拼音學習的基礎。

三、課間操鞏固

課堂四十分鐘,對于一群才七周歲的學生來說,的確長了,集中注意力學習四十分鐘更是有點苛刻。課間操是個很好的緩沖辦法,那么,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怎樣讓課間操發揮作用呢?我收集了幾個得意的做法。如鞏固拼音時,我讓學生一起唱拼音休息歌:“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 b p m f ......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a o e .....站要直,坐要正,我們來背整體音節認讀表zhi chi ....專心聽,勤動腦,學好拼音基礎牢”。學習區分左右時,我引導學生這樣做:“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拉拉你的左耳,拉拉你的右耳;指指你的左眼,指指你的右眼。拍拍你的左肩膀,拍拍你的右肩膀;揮揮你的左手,揮揮你的右手”。區分方向時,我帶領學生這樣玩:“兩只小蜜蜂,飛在花叢中。左飛飛,右飛飛,上飛飛,下飛飛,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當然,課間操結合拼音復習只是一個語言載體,目的還是在于讓學生活動一下身體,更好地投入到下面的學習中去。

四、兒歌幫助記憶

篇(4)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129-01

一、拼讀教學與學生生活實踐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素材庫,同時也是學生進行拼音學習的重要方式。小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會話能力積累,有了一定的實踐技能,但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還不夠,特別是字音(音節)的拼讀是學生拼音入門學習的難點。人教版新教材采用了許多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音節的編排,教師可以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直接切入音節,拼讀難點。如教學漢語拼音三拼音節gua、guo、hua、huo、kuo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個西瓜、一口鍋、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擴大的圓等圖片。上課時,先請孩子們認一認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實際上是正在調用他們原有的“語言儲備”),然后引導學生:想一想,它們(指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來的?當學生理解有困難時,教師可用課件分別展示出聲母和相拼的韻母以及聲調,并對應擺放在圖片下面。最后啟發學生:這些聲、韻母合在一起加上別的聲調就成了別的字音了,你們想認識它們嗎?再以此分別推出以上五個音節的四聲,讓學生讀一讀,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說出雙音節詞或一句話即可)。這種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擴展活動無一不是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的。

學生初步學習了拼音方法后,還須經過大量的“耳聽口練”才能把知識轉化為綜合認知能力,以達到看到音節便能準確、熟練地讀出來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現的209個音節。為了增強學生的拼讀興趣和效果,我從學生最熟悉的口語入手,從學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從學生使用的學習文具入手。從學生最樂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為學生營造喜聞樂見的拼音音節氛圍,使他們愛學樂學,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拼音能力了,又發展了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拼音學習與觀察情景圖片的整合

低年級學生認識世界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認識到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認知能力,在教學中善于將情境圖片與拼音學習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借助一定的情境進行拼音知識的學習。人教版新教材拼音部分在聲母、韻母、音節、識字、兒歌、看圖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了巧妙的組合。特別是與學習內容緊密聯系的情景圖,給師生帶來了更大的創造性的學習空間。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認真研讀每一幅情景圖,想辦法激活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借助情景,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從記漢字。

1、看懂留意,練習拼讀。有的情景圖內容簡單,物體的名稱和音節對應出現。如第7課,媽媽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賀卡??梢宰寣W生自己看圖、練讀音節、認記漢字。

2、抓住畫面特征,記住字形。有的情景圖中的事物具有體現字形的特點,但圖上的物體真正體現字形的往往只在畫面的某一處。教學時應讓學生先整體后部分觀察畫面,突出最形象的體現字形的部位,啟發學生想像。

3、充分利用插圖加深記憶。剛學會拼音字母的學生,拼讀音節是有一定難度的,在教學生看圖讀音節識字時,首先引導學生看圖,看懂圖意就很容易拼出音節了。學生在認讀時,遇到認不出、說不上的漢字,教師可以描述圖意,幫助學生復現畫面內容,使學生回憶起字的讀音和字形,

三、做好拼音識字與閱讀兒歌的有效整合

在低年級階段,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引導學生進行拼音理論知識的學習,時間一久就會導致學生的審美疲勞,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做好拼音識字與閱讀活動、兒歌教學的有效整合,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或者趣味化的閱讀活動來豐富學生的拼音學習范圍,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為兒歌或口訣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材料,識字卻是他們由拼音的學習轉入高一層次的學習活動。人教版新教材在編排上抓住了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拼音教學內容中編排了大量的兒歌,把拼音與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我認為這樣的安排不僅鞏固了漢語拼音的運用,而且便于運用漢語拼音學習一部分構字率較高的獨體字,為學習合體字準備了條件。每一課中都有圖畫表示獨體字的意義,字的上面都配有漢語拼音音節,圖下又有漢語拼音短文和詞組。句子來概括圖意。學生通過讀兒歌、既學會了一些漢字又沒有增加單純識字的心理負擔。

我感到從一年級開始,學生每認記一個字時都應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大致了解字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要充分利用漢語拼音這個工具引導學生讀準字音;二要運用造句的方法使學生大致了解字義;三要運用漢字構字的規律讓學生了解字形。教師還要注意強化聽、說、讀、寫的互相滲透。聽,聽字的讀音,聽老師范讀或同學朗讀;說,讓學生說出自己識字的方法,說一句完整的話;讀,拼讀音節,認讀生字,按詞的組合朗讀句子,讀懂句意;寫,按照漢字的構字規律指導學生練習書寫。通過充分調動眼、口、耳、手的功能,使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綜上所述,在拼音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難點、重點,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巧妙的進行引導教育,以便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感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篇(5)

對于一年級新入學的孩子來說,他們很難高效率、集中精力、興趣盎然地聽一節40分鐘的課,更別說學習漢語拼音這一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了。因此,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我把學拼音與學課文同時進行,每節語文課30分鐘聽故事說故事識漢字,留出10分鐘左右教學拼音,可以放在課的開始,也可以在結束前10分鐘。在教學內容上采取分散難點,先記住音,后認讀形。一節課要記住每個字母的讀音和字形,學生的負擔會很重。我們的拼音教學是從聽錄音開始,每天兩次10分鐘播放漢語拼音錄音帶,同時將漢字拼音字母表掛在黑板前,讓孩子們邊聽邊讀。三天以后,學生們對每個字母的發音和寫法大致有印象了,再分批強化鞏固,每節課花10分鐘認讀3~4個字母的音和形,教師適當進行正音。這樣學生不僅學得輕松,而且遺忘率低。

2 趣味情境“圖與歌”

生動形象的畫面,朗朗上口的兒歌是小朋友喜歡的。漢語拼音的教材圖文并茂,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圖畫,并精心設計兒歌,千方百計地給孩子們提供“情境圖”與“語境歌”。如,教學b、p、m的情境圖為:許多人爬上山坡(po)去看大佛(fo),一個小朋友用手摸(mo)大佛,爸爸告訴他:“你聽,大喇叭里正廣播(bo),大佛是文物,不要用手摸?!迸c之相配的語境歌是:“爸爸帶我爬山坡(po),爬上山坡看大佛(fo),大喇叭里正廣播(bo),愛護大佛不要摸(mo)?!苯虒W時情境圖用以指導學生觀察,并相機出示字母,語境歌則用以鞏固所學的字母。小朋友在圖與歌的情境中學習,知道了字母并不是神秘的東西,而是存在于日常的語言之中,從而縮短了學生與漢語拼音的距離。

3 教學方法要靈活

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歌謠、口訣等韻文是小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材料。人教版新教材在編排上抓住了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打破了單一學拼音的方法,將學字母、拼音節、看圖識字、看圖說話、讀句子、讀兒歌有機地結合起來,這種安排不僅鞏固了漢語拼音的運用,體現了在語言環境中學拼音的思想,而且便于運用漢語拼音學習一部分構字率較高的獨體字,為學習合體字準備了條件。學完拼音,學生認識了70個高頻字,讀了11首兒歌,學習內容的多樣化,既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一開始就受到多方面的語文啟蒙教育。例如,拼音第四課《d、t、n、l》,除學字母、拼音節的練習外,還有兩項內容。第一項是看圖識字,先引導學生看圖說話:一匹馬馱著米袋在前面走,后面小兔追上來告訴他,他的米袋漏了。然后,帶調拼讀音節,認識“大、米、土、地、馬”五個字。第二項是讀兒歌《輕輕地》,兒歌只有四句,卻明快活潑,充滿童真童趣,“小兔小兔輕輕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們好”。兒歌采用全文注音,第一次出現的本課所學的音節用紅色標出。安排兒歌的目的是在語言環境中復習鞏固拼音,進行初步的語言訓練。

篇(6)

低年級學生對直觀形象的學習材料興趣濃厚,識記能力強。因此,在教學時,要充分喚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才能讓其在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中學生新知。如:在學習“家門口不遠,就是金色的海灘”這一句話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作者的家門口不遠處就是金色的海灘,你的家門口是什么呢?”簡單的一句話,勾起了學生對家鄉的回憶,家門口的一切浮現在他們眼前。于是,他們有的說:“我家門口不遠處有一條小河,媽媽常常在河邊洗衣服。”有的說:“我家不遠處有一條公路,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在奔跑?!庇械恼f:“我家不遠處有一幢高樓,高樓里住著我的同學?!薄?/p>

二、創設生活情景

由于低年級學生的生活面不寬,有些課文中的情景,學生并沒有觀察過,因而并不是他們所熟知的。這就需要我們借助教具等媒體手段,為學生創設或展現一種現實生活的情景。如:在教學“家門口不遠,就是金色的海灘”時,為了讓學生積累“金色”一詞,我出示了這樣的訓練題——“金色的(??? )”。為了讓學生能很快地將平時大腦中儲存的信息反饋出來,我將提前設計的金色的稻田圖通過投影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很快地說出“金色的稻田”、“金色的田野……”然后再用投影展示一幅金光燦爛的太陽圖景,學生的視野被這一熟悉的生活圖景所拓寬,思維被激活。他們興趣盎然,爭先恐后地發言:“金色的陽光”、“金色的太陽”、“金色的沙灘”、“金色的土地”……

三、利用生活情景

近日,筆者聽了我校一堂一年級的識字課。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達成這堂課的學習目標,教師在孕育鋪墊的環節中,展示了這樣一個片斷:

師:我知道小朋友們平時很會學習,給自己家中的家具上都取了名字。哪位小朋友給大家展示展示?

篇(7)

第一步:“化整為零”與“登門檻效應”

什么是“登門檻效應”呢?

“登門檻效應”用一個詞來形容,即是“得寸進尺”。我們讓學生直接讀寫一個音節比較復雜的單詞時他們不愿意做,也做不好。我們讓學生去讀寫一個較小的音節時他們卻很樂意去做,很容易就能做好。所以,我們在教學單詞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首先,把一個“大”而“難”的單詞分成比較小的簡單的發音單位。然后誘導學生一步一步去完成任務。也就是“得寸進尺”。

例如:teacher可以把它分成tea cher兩個發音單位,然后讓學生先把tea這個發音單位拼讀、拼寫熟練(為什么要“拼讀、拼寫”后面會詳細說明)。因為這個要求難度很低,學生很快就能完成好。確定學生都已經會了再讓學生把cher這個發音單位拼讀、拼寫熟練。因為前面的任務他們已經很輕易地就做到了,所以也就很樂于去完成第二個任務了。等到學生們都已經熟練掌握了這兩個音節,再讓他們讀出和寫出teacher這個單詞他們立刻就能做到。

為讓學生更快、更好地登上“門檻”光化整為零還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好的拼讀、拼寫方法,只有把這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才能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

第二步“拼讀、拼寫”與“心理遷移規律”

這種方法就是借用學生已有的“漢語拼音”學習的知識經驗、技能和態度對后繼新的學習的遷移來讀、寫單詞。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探討一下。

第一,“遷移”的概念是什么?

心理學中有一種心理現象:學習的遷移。

我的觀點主要采用了山東省教師資格認定考試所用的教材:《教育心理學》(小學部分,由林豐勛主編)中的觀點。

遷移的概念是:“學習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這種新舊知識學習之間的相互影響就是學習的遷移?!?/p>

通過學習“遷移”的概念我們應該知道:學習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新、舊知識之間會發生學習的遷移。

第二,遷移發生的前提是什么?

我們還是要看這段話:“任何學習都是在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技能和態度的基礎上進行的。已有的知識經驗、技能和態度影響著后繼新的學習?!痹谶@里我們要強調的是“已有”這個詞,通過這個詞我們也不難看出遷移發生的前提是: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技能和態度。

第三,遷移發生的范圍有哪些?

“任何學習都是在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技能和態度的基礎上進行的。已有的知識經驗、技能和態度影響著后繼新的學習。”這句話說的就是遷移在學習中所起的作用。而在這幾句話中我們首先應該強調幾個地方,第一是:“任何學習”。第二是:“都是”,這也就是說任何學習都普遍存在遷移規律。

第四,遷移發生的程度受什么影響?

“原有的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遷移方式,原有的認知結構的特征直接決定了遷移的可能性及遷移的程度”。書中還說:“已有的背景知識越豐富,越有利于新的學習,即遷移越容易。”

漢語拼音學習和英語單詞學習之間的遷移。

第一,漢語拼音學習和英語單詞學習之間遷移的可能性。

通過前面我們對遷移發生的前提條件的了解可以斷定漢語拼音學習和英語單詞學習之間具有遷移的可能性。

第二,漢語拼音學習和英語單詞學習之間發生遷移的范圍。

前面我們知道了遷移的發生是在任何學習中都會發生的。既然這樣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漢語拼音的拼讀、拼寫和英語單詞的拼讀、拼寫一定會發生遷移。

第三,漢語拼音學習和英語單詞學習之間發生遷移的程度。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1、漢語拼音和英語單詞之間的共同點。

英語單詞是一種拼音文字它的拼讀和漢語拼音的拼讀有很多的共同點。

“學生遷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其學習內容的深化程度?!薄拜^多的共同成分將產生較大的相似性,并導致遷移的產生?!边@也就是說,舊的知識、技能等和后繼新的知識,相似性越多越容易發生遷移。書中同時還舉了英語和法語的學習,它說:“英語和法語這兩種學習材料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具有許多共同特征,學習這兩門外語時,在聽、說、讀、寫以及記憶、思維等學習過程、學習結果方面也具有共同的要求。這些共同的成分決定了兩種學習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彼此之間很容易發生遷移。”

2、漢語拼音和英語單詞之間的相似形。

既然相似性能導致遷移的產生,那么,我們就來看看英語單詞和漢語拼音間的相似性。我認為英語的輔音字母和漢語拼音的聲母在發音方面具有共同的成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組合的讀音和漢語拼音的韻母在發音上具有共同的成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輔音和聲母,元音和韻母,它們在寫法上具有共同的成分,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拼讀上具有共同的成分,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這許多的相似性一定會導致遷移的產生。

3、原有的認知結構和已有的背景知識。

篇(8)

在教學拼音時,應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 在教學拼音字母時,應根據圖和字母的結合性展開趣味教學,如教學g,k,h時,設計一個“捉迷藏”的環節,讓學生在圖中找到三個字母(記形),再通過課件演示讓小朋友跟字母寶寶打招呼(讀音)。孩子們享受到了成功的樂趣,并且也很快記住了g,k,h的音和形。教學音節拼讀時,如是圖文結合的音節,讓學生看圖猜音,如教學bā bá bǎ bà,,先出示圖,再出示聲母、韻母,讓學生自主發現bā―豬八戒,bá―拔蘿卜,bǎ―打靶,bà―爸爸。看著圖,學生很容易地拼出了音節,而自主發現的樂趣比枯燥的一遍遍教讀更能讓孩子記憶音節的發音。另外,還根據主題圖讓學生復習音節的拼讀,并讓學生練習說話,把拼音學習和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結合起來。

2 、創設課堂中的趣味性。

(1)游戲法。低年級兒童天真活潑、喜唱好跳,根據這一特性,我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發展的最佳期,克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含的快樂因素,把歡樂引進課堂。如教學聲母n,我范讀并講解了發音方法后,指導學生讀時,可采用開火車的游戲教學。學生依次站起來發音。火車可以順著開,也可以倒著開,此游戲法既使課堂教學動靜結合、活潑有趣,又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2)演示法。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低年級學生的記憶以直觀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而拼音的知識則比較抽象,所以利用教學器具進行直觀演示,是開展拼音教學的好方法,當制作精美,色彩豐富的教具展現在學生眼前,更能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多看,啟發學生多說,結合老師童話式語言的講解,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情境下愉快學習。

(3)表演法。適當地運用表演形式進行情境教學,讓孩子們參與生動的表演,既學到了知識,又鍛煉了能力。如拼音字母比較難記,特別是形近的拼音字母,如b,p f,t等等,可編一套拼音手指操,把拼音字母都通過手指的組合表現出來,并讓學生邊讀邊表演,在幫助學生記住字形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4)故事法。寓教學內容于故事情節中。 聲調教學中,應主要講清聲調符號的形狀和四聲的讀法??蓪ⅰ八穆暋?的學習內容編成故事,并制作成動畫課件,生以觀看動畫片的形式來自主學習。

(5)擺字母的方法。擺學具練習要由易至難,循序漸進。先練習找拼音,即:老師讀出一個聲母或韻母,讓學生觀察老師的口形,而后快速地從學具中找出對應的聲母或韻母。然后再練習拼復韻母(方法同上)。再練習擺二拼音節,最后練習較難的三拼音節和帶調音節。在進行擺放學具練習時,可以同時開展各種各樣的比賽,也可以指名到黑板上進行擺放表演或比賽。

3.讀拼音的趣味性。

聯系生活讀,學生在入學前往往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在拼音教學中時,特別要注意聯系兒童生活實際,把學習漢語拼音放在語言環境中,加強拼音與聽說讀寫的聯系,教學中可以采用給音節帶調組詞的方法,如:qī―七個、欺負;qí―紅旗、下棋;qǐ―起來、企鵝;qì―氣球、汽車,也可以練習給音節帶調說話,如教學“ai”時,讓學生先帶調組詞再說話,“ài―愛,我愛爸爸,我愛媽媽,我們愛祖國,通過孩子們自由地組詞說話,把無意義的拼音符號與兒童生活、語言聯系起來,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

; 二、根據兒童語言特點,運用兒歌突破難點

兒歌或口訣是小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材料。在拼音教學中,抓住字母字形的特點,特別是遇到難點的時候,編一首兒歌,學生在邊讀兒歌邊拍手邊識記中便可以突破難點,記住字母的形體。這樣學拼音既生動活潑,又輕松愉快。如:單韻母只有6個,看似容易,但對初次接觸拼音的學生來說也是困難的。我抓住單韻母字形的特點,運用形象化的語言,結合插圖編成兒歌:

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 a a;

大公雞,哦哦叫,攏圓嘴巴o o o;

水中游來一只鵝,水中倒影e e e;

漂亮小i帶帽帽,咧開小嘴 i i I;

樹上有個烏鴉窩,翹起小嘴u u u;

小魚吐個小泡泡,吹起笛子ü ü ü 。

篇(9)

小學生學習中直接面對的是小學語文課本,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學習和語言的工具,在教師和學生雙向的實踐中進行口語交際練習。課本不僅是學生學習語言p積累語言和拓展知識的優秀范例,還是培養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好“教材”。教師要很好地活用這一源泉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服務。教師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得深入挖掘教材,設計好課堂教學,適時適度地滲透口語交際訓練的切入點。

1.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

剛入學的兒童,常常說話不完整,不規范。因此,在學生剛入學學習漢語拼音時,就要開始進行說話訓練,并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逐步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如:在教學四聲音節時,學習ye的四聲:yē子,我喜歡喝椰子汁。yé爺,爺爺身體很健康。yě菜,奶奶在山坡上挖野菜。樹yè,秋天到了,樹葉變黃了,一片一片往下落。學生可以根據四聲,組不同的詞語,造不同的句子。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匯,又便于理解字義,并練習運用。既掌握了“ye”的四聲,又進行了語言訓練,而不是單純地學拼音。

2.在識字教學中訓練口語交際

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擴詞、造句。此外,讓學生說說自己如何記住這個字或說說某類字的構字規律,也可以訓練學生的說話。如在教學形聲字“蜻,情,睛”時,先讓學生懂得聲旁幫助記字義,形旁幫助辨字形。再讓學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說出這個字怎樣寫,怎樣記憶,給生字找朋友,再運用詞語說句子。

3.在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

教師主要是通過描述課文與學生的“對話”,教師與課本、課文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這三者的交際。如教學《蝸牛的獎杯》一課時,在學生接觸感悟了本文大量鮮活的語言后,我設計了一個模擬采訪練習:你得過什么獎?得的是什么獎?你獲獎后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是第一名你會怎么樣?接著讓學生再續故事:有一天,老蝸牛帶著小蝸牛一起出來散步。正好看到前面在舉行飛行比賽。老蝸牛望了望天上正在飛行的蜻蜓、蜜蜂、蝴蝶……嘆了口氣,說“……”讓學生討論并思考:老蝸牛會對小蝸牛說什么呢?小蝸牛會怎么說?這一環節讓學生想象說話,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拓展想象的空間,發展了思維,同時在交流中使學生的情感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寓意的獨特的體驗。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學生暢所欲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意的構思從孩子心底流露出來,真令人欣喜。低年級學生以想象見長,給學生創設一種寬松的表達環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二、利用語文課堂創設各種交際情境,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著名兒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師曾說:“言語的發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有趣的語言交際環境,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交際氣氛,讓學生產生強烈的交流欲望,積極地進行思考p觀察p想象,這樣他們才樂于交際,善于交流,他們的語言才會似叮咚的泉水涓涓流出。

1.語言描繪情境

教師用富有感染性的語言為學生創設情感畫面,使他們積極主動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鳴點,并在言之有物p嚴之有序的基礎上做到言之有情。

2.學生表演創設情境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睂W生只有對學習材料感興趣了,才會激起情感,情感又會觸發語言動機,提高語言技巧,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往往會對那些內容有趣p情節生動p人物形象的兒童文學作品,如寓言故事p動物故事等表現出極大興趣。因為孩子是最善于模仿和創造的,教師就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讓學生扮演一定角色體驗語言,誘發他們的創造力,利用學生“表演”才能,創設語言環境。在低年級的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創設表演情境,是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只要充分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口語交際,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3.實物創設情境

小學生智能發展尚處于低級階段,他們觀察事物往往比較粗略,正像克魯普斯卡婭曾經說過:“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完全不會觀察,可以這樣認為,他們的眼睛不用來看,耳朵不用來聽。教師的人物就是教他們學會看p聽p感覺。”因此,在教低年級小學生說話時,要教會他們觀察。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易于學生觀察。

三、重視語文課堂激勵性教學評價,增強口語交際興趣

評價,是口語交際訓練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是調控訓練的重要手段。因此,口語交際訓練必須抓好評價環節。在講究實用性的基礎上,更應注重藝術性,具有藝術性的評價才能產生最佳效能,促進整個訓練不斷縱深發展。

1.評價要突出激勵性

口語交際話課上,一定要重視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因為學生有興趣,才有交流的動機;有興趣,思維才會活躍。而培養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激勵”。人的深層需要都有渴望別人賞識的愿望,小學生更是如此。他們有極大的爭強好勝心理。無論思維p說話,他們都愛表現自己,每做一點兒事,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們需要老師常用肯定和表揚的方式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所以,在口語交際教學評價中,教師要多表揚少批評,多激勵少指責。

篇(10)

怎樣理解信息技術與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意義?所謂信息技術與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不是知識簡單地、孤立地拼湊或疊加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機整體。隨著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推進,整合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主要趨勢。探索多媒體信息技術在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整合,非常有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二、探尋整合的足跡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力?!?/p>

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提高教學效率?我深知,與其說是一種機遇,不如說是一種挑戰。因此,我在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中有意識地將信息技術有效地引進自己的語文課堂,使信息技術與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學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1.信息技術與漢語拼音教學的整合。漢語拼音是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基石。漢語拼音字母作為表音符號,學起來比較抽象。電教媒體在拼音教學中的妙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度過小學學習的第一道難關。

(1)善用媒體資源,突破學習難點。對于剛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字母的發音和書寫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為了搬掉學習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在字母發音和書寫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網絡共享資源,把同學們帶進美妙的動畫王國之中。如在學習聲母j時,我把網絡共享資源課件“在線flash學拼音”引入了課堂。在動聽的音樂中,隨著老師的講解和示范,同學們耳朵聽著老師的講解,眼睛看著j的flas,小嘴巴忍不住地小聲讀著。和著那好玩的動畫筆在四線格中的移動,同學們的手兒也不由自主地書起空來,大大降低了j的發音和書寫難度。同學們的注意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你看,連班里最好動的小明也瞪大眼睛跟著學習呢!

(2)活用多媒體,輔助拼音復習?!皽毓识隆?,鞏固既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基礎,又是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的必要條件。我在漢語拼音的鞏固教學中,根據一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這樣既能達到復習鞏固的效果,又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扎實。如在復習聲母的時候,我借助投影儀讓學生用小棒和棉線在實物投影儀上擺字母。你聽,擺出字母的同學多高興呀!“我用棉線擺出了s!”“我用棉線擺出了w!”“我用棉線擺出了z!”“我用小棒擺出了x!”“我用棉線和小棒擺出了b、p、d、p!”“我用棉線和小棒擺出了t、k!”許多學生忍不住跑到講臺上,興奮地把自己的杰作投影出來,與同學共享。同學們在歡樂的創作和展示中,既復習了拼音字母,又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2.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的整合。識字是閱讀、習作的基礎,也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如何把枯燥的生字教學變為學生的樂學,提高學習效率?多媒體技術可謂是一把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

(1)巧用電教媒體,為識字教學增效。課件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那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從而提高了生字的學習效率。如在學習“年”字時,我發現該字的筆順筆劃學生不易掌握,于是,我就制作了一個寫有“年”字的動畫課件。然后,播放課件,把字的筆順、筆畫一筆筆慢慢地表現出來,并配之動聽的音樂,讓學生感知。因此,學生看了動畫,對所學生字有了進一步的掌握。又如一些易寫錯的字,我會利用課件,重點閃動筆畫或偏旁,突出重點、難點,加強刺激記憶。這樣,真是樂在其中。

(2)共享媒體資源,拓展識字空間。多媒體網絡具備大量儲存信息的優勢,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豐富的學習材料,并能使資料共享,有助于培養學生通過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表達及發現問題、利用資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生字時,為了拓展學生思維,我集思廣益,把網上的一些較好的學習方法活用于自己的教學之中,進行生字教學的拓展延伸,并用電腦及時反饋。比如在做“補筆畫”這個游戲時,我把學生最愛寫錯、最容易遺忘的筆畫、筆順等部件空出來,讓學生做“填補”游戲、做錯時,電腦小精靈會及時提醒孩子們:“做錯啦!做錯啦!”做對了,電腦小精靈又會馬上表揚鼓勵:“你真棒!你真棒!”多媒體與課程的有機結合,使孩子們在學習活動中加深了印象,強化了記憶,調動了熱情,提高了參與。

三、享受整合的快樂

上一篇: 醫院秋冬會戰總結 下一篇: 中藥學研究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开心网激情五月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有码 | 亚洲欧洲视频一区直播在线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亚洲伊人久久久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