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7 11:36: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刑事法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些藝術形式采用的法語詞匯全面,語法復雜,比如一些經典文學作品,有些則較為簡單,容易為初學者接受,比如兒歌、動畫片等藝術形式。因此,在選擇材料的時候,要注意把握難度。初級階段:根據二外法語的課程設置,學生最初面對的難題就是語音知識。法語的發音規則復雜,并且十分嚴謹,如果此時被困難嚇倒,以后的單詞不會標注音標,那么學生將不能自如地閱讀交流。此時最好是引入法語歌曲和簡單的詩歌朗誦兩種藝術形式。例如:《j’aienviedevivreavectoi》,這首詩歌發音簡單,內容多處重復,便于一定階段的法語語音知識學習后,進行的復習練習,且內容溫馨,便于記憶,激發學生的背誦熱情。而《jem’appellehélène》《lavieenrose》這兩首歌學生都耳熟能詳,能夠哼唱,加上歌詞簡單,單獨加以發音訓練,便可以輕松吟唱。初期的語音教學如果加上這樣的藝術形式,就能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感受法語的語音魅力。中級階段: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場景交流,就可以引入一些簡單的戲劇表演形式,或者讓學生自己編寫場景對話,也可以采用給動畫片配音等方式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比如原版教材《reflet》,里面類似電影的課程設計,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完成不同片段的演繹,加上道具和臺詞,學生的參與感增強,團隊合作下,經筆者實踐,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還可以讓學生根據經典童話,將之改編成戲劇,比如《小紅帽》等,然后參與表演,培養學生的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中高階段:隨著法語水平的提高,可以適當選擇只有法語字幕的電影,進行分段賞析。比如經典的《天使愛美麗》《放牛班的春天》等法國特色影片。除了電影藝術之外,還有浩如煙海的法國經典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賞析。此時根據學生的法語水平,可以選擇相應的法語文學作品經典選段,從簡單有趣,發人深省的《小王子》,到風格純粹,內容溫和的《你好,憂愁》,再到語言精練,內涵豐富的《包法利夫人》等等,不一而足。或者可以引入一些藝術家及其作品的文字或視頻介紹,這樣可以了解法國藝術的同時,擴充專業詞匯量,提高閱讀和聽力水平。當然,也可以加入新鮮的文化資訊,了解報刊文化。
1.2結合教材,圍繞主題選擇多樣藝術題材
在選取藝術題材的時候,盡量跟隨教材的腳步。一般而言,每隔幾個單元,都有一個鮮明的文化主題,就《簡明法語教程》而言,就出現了法國地理、法國飲食文化、法國節日、法國醫療等主題,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根據教材涉及的詞匯、語法難度,選取相應的藝術形式,可以是一則笑話,也可以是一個短小的視頻,一首歌,或者一個人的生平介紹。
2藝術形式導入課堂對學生有哪方面能力的提升
2.1法語語音、詞匯,閱讀以及交際能力
此前提到的很多藝術題材都來源于對話形似,比如電影和戲劇,在學生進行自主的戲劇表演訓練,或者場景對話的訓練之后,無疑會提高其交際能力,因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交際習慣甚至不同的思維方式,都體現在了不斷的交流和融合之中。而歌曲,詩歌,文學等藝術形式帶給學生更多的是詞匯量的擴展和語音語調的糾正。
一、行政法學基礎理論問題的提出在1978年以前,我國的行政法學研究尚處于“史前階段”,行政法的研究幾乎為空白。
1978年決定實行改革開放以來,行政法研究卻成了法學領域最具有活力的,這得益于政府職能的轉換,我國經濟體制的轉變和法律實踐。1983年,也就是我國行政法的創建階段,<<北京政法學院學報>>刊發了應松年教授、朱維究教授撰寫的<<行政法理論基礎的探討>>一文,此后學界對此問題的研究幾乎再也沒有中斷過,倍受學者的關注。武漢大學周佑勇教授甚至認為,行政法基礎理論的研究標志著我國行政法學已經沖破傳統的規范分析,走向理性思維的發展階段。⑴
對行政法學的基礎理論的研究,已經形成了比較豐富的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管理論、控權論、平衡論、服務論、公共利益本位論、控權論、公共權力論、新控權論、控權加平衡論、控權加服務論、行政職責本位論⑵等等。這些研究,對于深化對行政法的認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這些觀點當中,承載了我國行政法學者對行政法價值的考量與本質的理性探究。在行政法教材中,對這一問題的闡述也多放在“行政法的概念”一節,目的顯然,為了彰顯“什么是行政法”這一問題的本質所在,也就是,行政法何以為行政法?
行政法學基礎理論問題的探討,在一定程度上等價了“行政法理”的的命題,凡是一種基礎理論,它對于學科的影響是全方位性的,這區別了我國早期行政法對行政法規范的分析。正是因為行政法基礎理論的問題的重大性,使這一問題在行政學界有不少的爭議。盡管理論成果眾多,但是并沒有形成一種主流的觀點,也或者說沒有形成流派。一元價值論強調對一個問題的正確回答只有一個,而一元價值論受到后結構主義和后現代主義追問,我們對于行政法學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鑒了國外行政法研究的成果,而西方后現代主義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卻又是全方位性的。后結構主義和后現代所關心的是多元價值,這些多元的價值本質上必須是異質的。⑶我們如果要形成真正的系統的行政法學體系,就必須對基礎理論承載的方法論功能進行反思。
筆者認為,要對行政法的基礎理論探討,必須首先認識這一問題的內涵是什么,只有了解了問題的實質,我們才能在這一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二、行政法基礎理論問題的內涵誠如以上所述,行政法基礎理論對于行政法學科的影響應該是全方位的,這種全方位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行政法理”。
筆者認為,行政法基礎理論至少應該回答了以下問題:
1行政法的概念,也就是什么是行政法行政法的概念是行政法學遭遇的第一個問題,如果第一個問題不能展開,或者表述含糊的話,就很難想象對行政法學研究的角度。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也表述了行政法學的價值,對實際的影響是:我們需要一門什么樣的行政法學?或者說,我們所期望的行政法應該是怎樣的?正因為對行政法學這個本質的問題很難全面或進行本質的闡述,有的學者刻意回避了行政法概念本質的表述,從行政法的表現形式入手進行。⑷
2行政法學基礎理論決定了行政法學研究的領域以行政法母國法國為例,最初采納的是公共權力說,但是隨著行政的發展,一些行政行為很難依據這個標準納入法律視野,以布朗戈案件為轉折,狄驥建立了的公務說,隨著行政職能的擴展,傳統的公共權力和公務說已經不能說明整個行政活動,于是出現了公共利益、新公共權力等多元標準說。對我們來說,這一問題的回答也直接關系到整個行政法學學科體系的建構,一個學科體系應該包括哪些內容?每部分的內容應該涵蓋哪些法律?例如,依據什么原理把行政訴訟法納入行政法學體系?⑸行政程序法應該納入哪一部分進行研究?如果缺乏行政法學基礎理論的指導,行政法學只能是一些雜亂材料的堆積,行政法學研究者也只能是眾多法律現象的“倉庫管理員”。同時,行政法學體系應該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它能兼容將來行政行為更多的不確定性發展,將一些新的行政行為及時納入行政法律的視野,而不必忙于修正得以建構行政法學體系的基礎理論。
3行政法學基礎理論應該成為行政法原則的理論支撐當今行政法學界和務實界對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已經達成了很大的共識,即行政法的原則為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然而這兩個原則卻是建立在對國外行政法比較研究的基礎之上,缺乏“本土化”的理論支持,以合法性原則為例,對這一原則的理論支持僅是憲法上的“法治原則”,“合法性原則淵源于法治原則并以后者為基礎,但法治原則屬于憲法原則,合法性原則屬于行政法原則”⑹。以憲法原則推演出行政法原則并沒有錯,但是我國是一個缺乏法治傳統的國家,不像西方國家一樣有著“契約論”和“自然法”的等理論的支撐,坦白說,我們根本沒有自己獨立的體系化的理念,在某種意義上,“”一詞被賦予了工具性價值,單以憲法第五條來作為行政合法性原則的理論支持未免顯的有點勢單力薄。
4行政法學基礎理論應當符合行政理念的發展趨勢在大陸法系國家,公法私法是傳統上對立的兩極,但隨行政職能的擴張演變,筆者認為“公法私法化”已經初露倪端,仍以法國為例,在80年代以前,行政機關在行政合同方面享有較對方合同當事人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權,包括對行政合同履行的指揮權、單方面變更合同權、合同解除權、對方違反合同的制裁權⑺,行政機關享有超出一般民事權利的權力,表現了強行政權力色彩,而在近二十年法國行政法的發展中,行政合同與往昔相比已經變的“面目全非”,“現在行政合同完全適用合同法(法國行政合同方面有公共工程特許合同,占用公產合同和公共采購合同——筆者注),行政機關與對方當事人地位平等,不再享有特權,行政機關違約必須承擔責任,過去實行過錯責任,現在國家更多承擔無過錯責任”;在近20多年的法國行政法發展中,公共服務部門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不要求政府撥款,做到自治自足,而且公眾與國家獨立存在⑻。還例如,傳統行政法學認為行政強制的單方性、高權性、命令性、支配性,這種傳統的觀念源自于大陸法系國家行政行為權力性和不可處分性,而有學者出于對公共利益的全面考慮,對參與型和互動型的行政理念的關注,對這種傳統的觀念進行了置疑,認為行政強并非絕對沒有和解的必要性及可行性⑼。而有觀點認為,市民社會與國家的分離和互動發展,奠定了法治運行的基礎,中國要真正走上法治,就必須重構國家與市民社會的關系,確立多元權利基礎、公權力權威和良法之治,并實現依法治國與市民社會理性規則秩序的回應契合⑽。有學者更指出,透過市民社會的建構逐漸確立國家與市民社會的二元結構,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良性互動關系,才能避免歷史上反復出現的兩極擺動,推進中國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的改革⑾。
三、行政法學基礎理論中的范疇對行政法基礎理論研究的范疇
筆者認為主要包括:
1現代行政理念與行政職能行政理念與行政職能的轉換是行政法學領域的一個老問題,現代的行政已經從管理的行政向服務的行政轉變,從命令的行政向合作的行政轉變,從強權行政向弱權行政甚至非權力行政轉變,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是什么內在的動力推動著行政理念與行政職能的轉換?有無規律可循?
2個人與群體在西方思想史上,我們不難發現“個人”與“群體”是許多思想家進行敘事的角度。,如共和主義阿倫特關于“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對立,個人自由主義的旗手哈耶克關于“個人主義”與社會的對立⑿。公民個人權利與行政權力、公民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入題都應從這個角度入手。
3公共利益與公民個人利益傳統的行政法觀念認為公共利益與公民個人利益的沖突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現象之一⒀,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因對憲法關于為公共利益而對征用的補償的修改再次成為學界關注的問題,什么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界定的標準是什么?這個詞匯給人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秘,而法律要求的不能是很含糊的表述,任何很含糊的表述都會成為權利或權力濫用的借口。用法律給“公共利益”進行規范的表述已經顯示它的必要性⒁。而且我們也需要全面對傳統行政法觀念中的公共利益于個人利益的關系進行分析,究竟是否公共利益與公民個人利益之間存在著不可消弭的張力?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愛爾維修認為道德就在于“最大多數人的利益”,他說:“道德主義者不斷地譴責人性中的惡,但這只能表明他們在這個問題上是多么無知。人并不惡,他們只是由其利益所驅動。道德主義的譴責自然不可能改變人性中的這種動力。需要譴責的不是人性中的惡,而是立法者的無知,因為他們總是把個人利益放在與共同利益對立的位置上。”⒂
在處理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問題上,應該沖破傳統上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對抗的這種慣性思維。我們認為行政機關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當某項為公共利益進行的行政任務因個人利益的阻礙而難以完成時,行政機關可以采用其他路徑完成,如果采用的路徑可以完成這項任務但成本過高或者除非公民個人對公共利益做出“特別犧牲”才能完成任務的話,也應該重新考量公共利益本身,公共利益是一些公共的資源,如果量化平均分配的話,公眾中每個人分的的份額是否非常可觀?也或者公共的利益是一種遠期的利益,大部分公民個人對應該分配的這份利益不是非常急需或者近期的意義不是非常重大,這種因為公共利益做出“特別犧牲”的個人卻因此遭受了重大的損失的話,那么這種“特別犧牲”應該就是非正義的。同時,公共利益也不是一元化價值的載體,是多元價值的聚合體,如果為了某一兩種價值的實現而犧牲了其他的價值,那么這種“公共利益”也是非正義的。
4公民個人權利與行政權力公民個人權力應該是行政權力行使的界限,對這一點,國內和國外的行政法學都給于了應有的尊重,也是當代行政法學的軸心所在。筆者以前比較贊成以行政權為核心建構行政法學體系,但是應該注重“效率”與“公平”,功利主義代表邊沁把功利原理稱“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或最大福樂原理”,這也應該是當代行政理念之一,同時要注意被羅爾斯所批判的功利主義對“效率”和“公平”的埋沒:只癡迷于社會的整體利益而漠視弱勢者的自由權遭受的惡待⒃。相對于強大的行政權力,公民個人權利當屬弱者。特別是我國在經濟蓬勃發展,人民的物質利益快速增長的時期,我們應當特別尊重非物質方面的權益。筆者認為,應該擴大行政訴訟法的受案范圍,把被行政權力侵犯的其他非人身和財產的權利納入救濟范圍。超級秘書網
5與行政法行政法素有活憲法、小憲法、動態憲法之稱,行政法是憲法最重要的實施法,觀念、制度、價值以及制度的設置對行政的發展的作用自然也應該納入行政法學的視野,也是行政法學基礎理論同樣不可回避的問題。
6本土法律資源與國外法律資源不可否認,對國外行政法的比較研究對我國行政法學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當前我國建設的實際,要根據我國的歷史傳統、行政法的發展現狀、以及我過當前的建設實際相結合,唯有此,才能更好地利用對國外行政法比較研究的成果,也才能更好地為我過當前的法治建設把脈,找到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行政法與行政法學的發展路線。
參考目錄:
作者:王振 武立松 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在施萊爾馬赫認為,理解是解釋技術的根基,解釋學問題的關鍵就不是對各種解釋技術的膚淺討論,而在于理解本身。這樣說來,如何有效破解“文本會造成誤會”這個問題就成了解釋文本理論的核心所在。他主張解釋者應該參照作者以及作者最初的所處的語言領域來確定給定文本的含義,應該參照文本中一個詞與周圍詞的共存關系來確定該詞的含義。尤其重要的是,解釋者應該努力穿越時空,深入到文本作者的心靈世界,以作者的思維立場與價值訴求去進行文本闡釋。解釋者若僅僅是表明自己對文本的看法,這是一種任意,是不足取的。施氏將理解看做文本解釋的基礎的觀點,在狄爾泰看來還遠遠不夠。狄爾泰說:“我們說明自然,我們理解心靈”。因為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同是人類智慧創造出來的真正的科學,兩者的差異性僅在于認知理性的路徑有別。自然科學是以外在的視角來揭示世界的可證實性與可認識性,而人文科學則是內省的視角來理解世界的精神生命。如是之故,狄氏確信,理解就是重新體驗過去的精神和生命,理解就是精神科學的基石和人文科學的普遍方法。這樣,詮釋學就完成了從文本解釋之技術到精神科學的方法論階段的轉變。由于二人同是站在方法論和笛卡爾、康德式的主客兩分認識論立場上來構建其詮釋學理論,因而這一時期的詮釋學被稱為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詮釋學,也即“作者中心論”意義上的詮釋學。將解釋學界定為主客兩分關系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層面的高度,這樣認識的目的歸結就是探索文本作者的真實含義,求得對作者意義的唯一正解。這樣的看法遭到了尼采的反對。為了追求一種徹底的反實證主義的路徑(反對所有簡單的既定事實的模式),尼采最終完成了一種痛苦的視角主義(anagonalperspectivism),一種作為折射為多種解讀和解釋的實在的觀點。他說:“基本的預設是,存在著一種完全正確的解釋——或者更確切地說,一個單一的正確解釋——對我來說,這在經驗上是謬誤的……,并不存在單一的美妙的解釋”。[7]于是,詮釋學迎來了其從認識論、方法論到本體論轉向的第二次“哥白尼式的革命”,[8](52)這次轉向的思想巨匠是海德格爾與伽達默爾。海德格爾不再把理解束縛于一種理念性的人的與物質相對的精神樣態,他把理解從科學方法論中徹底地解套出來,認為理解屬于“此在(Dasein)”的存在方式,是此在的現在進行時的自我解釋,亦即是人生存在世的方式。[9](15)在海德格爾這里,“在(Sein)”是確定在者作為在者的那種東西,是一切在者得以可能的基礎和先決條件,是使在者宣示其為在者的活動與過程。[10](592)而“此在(Dasein)”指的是人。海氏認為,任何一個在者均有其在,但一般在者對自己何以在、怎樣在并無所感知與思考,他們無力生發關于在的問題也不可能企望由他們來追問在。而只有人這種特殊的在者才能對為何“在”、如何“在”提出問題并探索之。所以“此在”指的是“人”而非“人在存在”。這樣一來,每一種解釋行為都是建立在人的理解的基礎之上的。理解是本體論的,它構成人存在的必要因子。申言之,海德格爾實現了從方法論、認識論的解釋學到本體論的解釋學的本質性轉變,從此解釋學就不再是主體對客體解讀的二元構造而成為對人存在本身的現象學詮釋,成為一種哲學解釋學。
作為海德格爾學術思想的繼任者與超越者,伽達默爾在完全贊同海氏關于理解和解釋是人的存在方式的立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指出:凡是理解均存在一個前理解的問題,在理解文本時,理解者都是在自己前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理解者不可能是一張白紙,總會受到自身前理解的約束與推動而無法從根上消除之。也可以說,前理解是理解的前提條件,正是因為前理解,理解者的理解才得以可能。這個前理解在結構上是由前有(fore-having)、前見(fore-sight)和前概念(fore-conception)三部分[11](35)組成的。前理解的存在表明,要做到像傳統解釋學那樣,穿越時空的距離,將解釋者置于作者那樣的地位去理解作者本意是不可能的。人的歷史性存在決定了解釋者不可能完全復原文本的視域,而是會進行一個“視域融合”的運動過程,也即自己的視域與文本視域進行融合,并由此形成一種全新的視域。在解釋的過程中,解釋著與文本作者的關系是一個語言對話的相互理解的過程,雙方不是簡單的自說自話而是相互受到對方的影響并逐步向一種新的觀點過渡的過程,因而解釋始終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因語言形式表達的文本具有多義性,而解釋者與作者對語詞的理解會有不同,這就決定的解釋結論的多樣性。也就是說,解釋具有循環往復、螺旋式上升的本性而非一次性完成的工作,解釋具有穩定性,但此穩定性是一種相對而非絕對。也因此,可以說解釋無所謂終局性謝幕演出,也無所謂“唯一正解”。本體論解釋學極大地消融甚至全面否定了解釋對象的客觀性,而力挺解釋主觀性的核心角色地位,因而是一種讀者中心論的解釋學。這引起了許多學者的質疑與反對。出于對解釋主觀性過于招搖的不滿,意大利學者貝蒂指出,無論主觀性在解釋中的作用如何重要,影響如何深刻,但客體總歸是客體,是一個真實的存在,在對客體的解釋中始終應該蘊含有一種客觀上可得證實的意義存在。解釋學要遵循現實性原則與相符性原則,前者強調理解者在重構原創造精神時需把文本解釋為他自己的生活存在,而后者意在保證解釋者的精神或思想必須與原作者的精神或思想相一致。[4](809)保爾•利科也認為,詮釋學關注的主題應該是文本本身:“詮釋學的核心關切并非是透視深藏于文本背后的意圖,而是顯影文本面前的世界”,“真正的自我理解如海氏與伽氏所欲言的,乃是某種可以由文本的內容所框定的事物”。[12](469)但是,利科的解釋學觀點并非是簡單肯定解釋客觀性的歷史回歸,而是一種主客觀性辯證統一基礎上的時代超越,是一種“本體論與方法論的統一”意義上的綜合詮釋學。科里主張,在作者、文本與理解者三者之間,存在著以文本為活動中樞的兩個環節上的主客觀性的統一:其一是“文本形成環節”,在此環節作者的主觀性意圖與文本客觀性內涵之辯證統一;其二是“文本解讀環節”,在此環節文本客觀性內涵與理解者主觀性視域之辯證統一。這種詮釋學理論首先體現了黑格爾式的主客觀調和的善的理念。黑格爾在《法哲學》(thePhilosophyofRight)中指出,公共的倫理世界證明了客觀的既定法和解釋人或市民的主觀自治之間的調和。主觀性與客觀的和絕對的善的統一是倫理世紀或道德生活;在其中,我們發現了和解,因為它符合(善的)概念。[7]而且,立刻還主張,作者和讀者這兩種主體性的存在物以文本為橋梁得以實現相互之間的勾連與融通。利科的解釋學就不僅僅是解釋主觀性與客觀性的辯證統一,更是一種主體間性的哲學詮釋學理論,代表著詮釋學理論新的時代高峰,必將對包括刑法學解釋在內的法律解釋學產生深遠的影響。
“哲學變,一切變”[13](514)詮釋學的演變軌跡也對張明楷先生的刑法解釋學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其刑法解釋學的“讀者中心論”之本體詮釋學根據和刑法解釋學與刑法哲學之關系論兩個方面。首先,我認為張明楷先生的刑法解釋學的詮釋學基礎是“讀者中心論”之本體詮釋學。在張教授看來,發現刑法的漏洞不是本事,而把有漏洞的刑法解釋得沒有漏洞才是真正的學術貢獻。以下是學界十分熟悉的張先生的刑法解釋學箴言:“刑法解釋是一種創造性活動,而不是消極地、被動地去發現立法者的原意。”[3](33)在此,張教授首先突出了解釋者的主觀性。“一個用語的通常含義,是在生活時事的不斷出現中形成和發展的;刑法條文沒有固定不變的含義,對成文刑法的解釋不可能有終局性的結論,任何解釋均只具有相對的合理性。解釋者理應充分關注刑法文本的開放性,需深深懂得無限豐富的生活現實會不斷充盈刑法的含義,不僅在法條文字中、而且在具體的生活事實中發現刑法的真實含義,從而使刑法具有生命力……為了從生活中發現法律的真實含義,解釋者必須正確對待自己的先前理解。……解釋者不可固步自封于己身的先前理解,而應將自己的先前理解置于刑法正義理念之下、法典相關條文之間、多變生活事實之中進行檢驗。”[14](2)這里,張教授勾勒出他對解釋前理解的非常之重視。那么,如何具體實現解釋者與刑法文本之間的視域融合呢?張教授認為:“刑事立法是將正義理念與將來可能發生的事實相對應,從而形成刑法規范;刑事司法是將現實發生的事實與刑法規范相對應,從而形成刑事判決。作為解釋者,心中當永遠充滿正義,目光得不斷往返于規范與事實之間……解釋者心中必須始終懷有一部自然法,以追求正義、追求法律真理的良心解釋法律文本。”[15](序說)“而不能大腦一片空白,目光僅往返于法條文字與漢語詞典之間。”[16](145)最后,張先生堅定地指出:“在東海揚塵、白衣蒼狗的時代,一個解釋者不能兩次對同一法條作同一解釋。”[2](前言)這樣,本體詮釋學“解釋結論的多樣性”與“無所謂終局性解釋,也無所謂絕對正確、完美而唯一的解釋結論”的主張完全得以呼應。然而,正如前述,本體論詮釋學刻意消融文本客觀性的哲學主張并非完美科學,招致了多方的質疑與批判。而且事實上,本體詮釋學因其所倡導的“詮釋學循環”從其產生的那一刻起就大面積侵入法學領域,從而引發激進的視角主義的深深恐懼。在激進的視角主義看來,解釋有時被描述為一種建設性或構成性實踐,偶爾解釋者會認為一種接近的權力高于文本。因為政治的侵入,法治處于一種墮落為“人治”的危險之中。這一危險引出了一連串的相關擔憂:在此法律不是變成了武斷任性,特定解釋者的隨心所欲的俘虜或工具嗎?在此我們不是證明了權力對于法律,意志對于理性(這是詮釋學循環希望消除的)的勝利嗎?對于羅森而言,詮釋學的政治意義源自于它與權力政治的共謀,它的對于尼采式權力意志的或多或少公然地支持。用政治術語說,有教化意味的詮釋學(也許甚至無啟示意義的詮釋學)是一種中產階級對于真理之暴力與鎮壓的性質的恐懼的表達。[7]所以,張教授的刑法解釋學因為其哲學根基的不牢靠而使得其解釋結論的合法性大打折扣,不能不引起筆者的審慎質疑。其次,我認為張明楷先生關于“刑法學是刑法解釋學與刑法哲學的統一”的觀點也涉嫌“認知上的片面性”。張教授認為:“解釋學不是低層次的學問,刑法解釋學也不是低層次的學問,而是含有深層的哲學原理;刑法解釋學與刑法哲學并非性質不同的兩種學問,這也是本書將刑法學理解為刑法解釋學與刑法哲學的統一體的理由。”這里首先存在的問題是張教授誤讀了伽達默爾的本體論詮釋學,沒有意識到真理與方法在伽氏詮釋學中的對峙關系。歐洲社會的近代史,就是一部科學發展史。隨著人類在自然科學領域的許多重大發現,使得人類第一次以自身的理性實現了對自然界的主體性認知,第一次以自身的力量實現了理性的除魅。自然科學方法在現世世界全面開花結果,昭示了人類前所未有的掌控自然界的巨大能量,隨后演化出實證主義哲學的哲學新領域——方法論哲學時代就此登上人類社會發展的舞臺,并領銜主演了一幕幕美奐絕倫的精彩劇目。然而,與人類普遍對自然科學方法論的沾沾自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伽達默爾卻顯得憂心忡忡,他深邃地指出了方法論時代的可悲后果,那就是人類的“被物化“或者說”異化”。在此,人與方法的邏輯關系由前者主宰后者異化為前者被后者所主宰,并成為使人物化的原因,方法從人的仆從的位置僭越到控制人的主體地位。
在這種主客異位的異化面前,真理不再是扮演對人生存在與意義揭示的角色,而成了與人相異的東西,并以一種咄咄逼人的姿態釋放這樣的信息——人類只有通過方法才能獲得真理。“因此,他首次提出要讓真理與方法區隔開來,即方法并不能保障人獲得真理,方法并無能力給人們提供一條通往真理的必由之路。恰恰相反,真理魅惑著具有方法的人,方法不僅使真理異化,而且將其徹底放逐在外。”[17](47)其次,說刑法解釋學蘊含著深層的哲學原理,這當然無可厚非,因為哲學的品性就是對其他科學的高屋建瓴的指導,但由此裁定刑法解釋學與刑法哲學就沒有性質上的不同,則為筆者不敢茍同。哲學雖然在一段時期曾被稱為科學的科學,是一切學問的指導,但是事實上哲學不能代替具體學科的發展,哲學原理無法替代各門學科自己的原理與定則。“就刑法適用而言,刑法解釋當然比刑法哲學重要,但因為前者重要并不能就此證成兩者之間的區隔界限的不存在。事實上,刑法解釋學與刑法哲學雖是以刑法本身為其共同的觀察研究對象,但二者的研究視角、思維路徑和行為范式卻是有著明顯的不同。再者,二者把握問題的層次有著階梯形的差異,其研究的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18](173)正所謂刑法之中研究刑法為注釋刑法學,也即刑法解釋學,而刑法之上研究刑法才是刑法哲學。因此兩者盡管可以相通但絕非可等量視之。第三,刑法解釋學的特殊價值取向決定了本體詮釋學的理念不能完全應用其中。本體論詮釋學的解釋文本之“非唯一正解”與“創造性活動”理念,如果是針對美學、文學等學科領域來說是恰到好處,因為“一千個讀者心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作品進行創造性的體認與解讀,或者說讀者對作品的理解比作者可能會更勝一籌,都實屬情理之中,并且是應當積極追求的價值取向。這也是文學、美學之所以引人入勝的原因之所在。但是,刑法解釋是一個審慎考量對于一個公民的生殺予奪的過程與活動,在這其中對穩定性與可預期性的唯一結論之重要性如何重視都不為過。所以說,刑法解釋學與刑法哲學是相通的,但絕不是相同的。由此,筆者再一次質疑張教授的刑法解釋學之哲學根基,而對其在相關刑法問題解釋的結論之妥當性需在以后的研究中作進一步體察。
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生應當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由于學生擔負這一責任的意愿不同,所以學生固有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語文學習興趣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它能極大地促進語文學習。學生對語文學習內容、語文學習活動抱有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愛好,就會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產生良好的心理條件,從而進入積極的語文思維狀態,自覺地、高標準地完成語文學習任務。
然而,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升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卻越來越低。為了搞好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對于語文學習興趣激發策略進行探討,就具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
一、滿足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需要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擁有“口頭表達或寫作中有效運用語言和文字的能力”,“對語言文字的掌握能力”。[1]也就是說,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語文的能力和學習語文的需要。《語文課程標準》設定的內在依據是學生本身,它強調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幫助學生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2]
滿足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首先要確定每個學生獨特的語文學習需要、興趣和目標。教師可以從檔案中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或對學生行為和表現進行觀察,但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調查或個別訪談。通過這些工作,教師才能確定每個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同時也使學生對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產生清晰的概念。下一步就是確定學習目標。目標的確立實際上就是一個制定語文學習計劃的過程。語文教師不能越俎代庖,應給學生機會,讓他們自己根據各人的情況確立語文學習的目標。
語文教師的工作,一是讓學生意識到確立目標的重要性,確定目標可為學生提供一條兌現興趣、達到目標的策略,有助于形成積極的預期。二是對確定目標的方法進行必要的指導。學生對自己的興趣最有發言權,而語文教師則對語文教學內容非常了解,還能提供關鍵的語文學習要素或技能。在幫助學生確定了他們的語文學習的個人目標后,語文教師就站到了一個更高的位置。隨后要做的就是找出語文教學目標和學生語文學習個人目標的聯結點,把二者結合起來,構建一定的活動策略。
二、讓學生自己對語文學習負責任
語文教師作為學習興趣的激發者,要致力于充分調動學生先天固有的學習語文和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傾向。語文教師是語文學習的設計者,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一種資源,是幫助學生使用相應學習策略的引導者。語文教師的中心任務是教會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自我監控,教會學生為自己設置恰當的學習目標,并選擇恰當的策略來實現這些目標。語文教師應當關注的首先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其次才是學生學習語文結果。
作為語文教學的設計者,教師需要創造機會,設計情境,和學生一起選擇語文學習主題。然后,教師就主題的內容和實施標準與學生形成共識,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語文學習需要。一個有五六十學生、作文水平差異較大班級,在進行作文訓練時就可以這樣做:師生先共同確定一學期的作文主題,教師再根據學生作文的實際情況把訓練主題的技能要求由難到易區分為有梯度的目標,并就每一層次目標應完成的訓練內容、應達到的標準和學生達成共識。最后一步就是考慮學生的行動計劃并把該主題的學習結果反饋給所有學生。[3]
這樣的學習主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滿足學生的個體愛好與需求,因而學生在課堂上也必然是積極主動的、興趣盎然的。
三、鼓勵學生承擔挑戰性學習任務
鼓勵學生承擔挑戰性學習任務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種或某類任務,是個體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動中的具體體現。[4]不喜歡學語文、對學好語文沒有信心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上自我效能感低,對自己學習語文的能力、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問題沒有信心。
為學生提供挑戰性的語文學習任務可增強其語文學習的自我效能感。語文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供具有挑戰性但不是太難的語文學習任務。學生能從完成任務時所進行的具體操作中獲得有關自己語文學習能力的信息,從而增加學習語文的信心。任務不能太容易。太容易的任務學生能很快完成,但從中不能了解自己解決語文問題的能力。任務也不能太難。太難的任務學生不能完成,其負面結果又會降低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和長期的動機。
問題是,語文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不會主動選擇具有一定挑戰性的語文學習任務。為了鼓勵學生積極迎接挑戰,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通過樹立榜樣鼓勵學生迎接挑戰
向學生證明,語文課堂是一個所有同學共同分享語文知識的場所。在課堂上,語文教師要避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尊重每個學生在語文學習的不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為了做到這一點,當語文學習興趣低的同學在課堂上發言、表現受到別的同學消極評價時,語文教師要嚴肅的制止。教師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給學生迎接挑戰的策略。
(二)評價每個學生所取得的獨特成績
對學生完成挑戰性任務進行評價時,傳統的方法是不適用的。為了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應進行個性化的評價。筆者曾進行過“課前五分鐘”的語文活動。每節語文課的前五分鐘,安排一位同學到講臺上進行說話練習;內容不限,可以講故事,讀文章,甚至可以背誦課文。每月按不同的說話內容分別評出最佳者,給予獎勵。當學生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會以一種適當的方式評價時,學生的語文學習動機將會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
(三)鼓勵學生承擔挑戰性學習任務的活動
對于中學生來說,以一種積極的、建設性的方式參與到一個更加開放、自我指導的學習環境中,需要進行一些新的學習和新的練習。對語文教師而言,既能提供教學指導又能讓學生參與的有效方式就是組織一些有針對性的語文活動。如辦文學社團、小報社,舉辦各種有關語文的比賽,如作文比賽、朗誦比賽、辯論比賽、講演比賽等等。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要善于學習,善于尋找適合學生身心特點和學習規律的方法、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開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潛力,這樣才能扭轉眼下語文教學的頹勢,開創師生有效地、快樂地學習語文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劉竑波.多元智能與教師[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
[3]張化萬.我的語文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7.
一、創造輕松的學習環境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活潑好動、喜歡新奇的事物、不喜歡被拘束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將學生死死地固定在座位上,要求他們一動不動地盯著黑板,而應采取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通過創設輕松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地學、開心地學。以拼音教學為例,漢語拼音字母需要音、形同記,這對于剛剛升入小學的學生來說無疑是有一定困難的。教師應運用多種方法來幫助學生讀準音、記住形,如可以和學生一起借助手指創編“字母操”,將常用物品拿進課堂并貼上拼音標簽,用漢語拼音編兒歌,在學生喜歡的游戲競賽中加入拼音元素等,以此來營造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拼音的熱情,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小學生喜歡唱一些兒歌,教師可以把這些知識要點編成兒歌,讓學生在唱的同時實現更好地記憶。如在學習漢語拼音時標調號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有的學生不會標,總搞不清楚,這時教師就可以把標調號規則編成兒歌:有a不放過,沒a找o、e,i、u并列標在后,讓學生熟練記憶。
二、創新教學方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一切以學生的興趣感受為準,采用靈活多元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如在識字教學中,由于識字是小學教育階段貫徹始終的一個重點教學內容,所以,在學生學習的時候,教師要注意給學生創設一種輕松的識字環境,不要讓學生純粹地“為識字而識字”,強迫學生死記硬背。比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像走在馬路上,可以讀一讀矗立在道路兩旁的廣告牌、街道名;在飯店就餐時,不妨看一看菜單報菜名;在超市購物時主動認識商品名。生活就是學生識字的大課堂,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新字,拓寬自己的認知視野;另一方面,要注意對學到的漢子加以鞏固,將其運用到生活實踐中進行檢驗。
教師還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識字的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讓學生通過給已經認識的字加一筆、減一筆、換部首等方法來認識新字,區分相似字,鞏固已學的字。如學習《人有兩個寶》這篇課文時,可以通過復習前面的生字引出后面的新字,如可以把以往學過的太陽的“太”字變成兩個新字――“太”去一點變成“大”,“大”字再去一橫,變為“人”,“大”“人”就是要學習的新字。學生在看教師變字時會很興奮,都會目不轉睛地盯著教師會變出什么樣的新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就把新字牢牢記下了。此外,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教師還可以采用比賽競爭法,將回答問題、課堂小測試、做作業等日常學習活動納入到比賽范圍,讓學生因不甘落后而奮發努力,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且會讓學生有種緊迫感,一直處于積極興奮的狀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這樣的理念:“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多媒體是新時展的產物,恰當地加以運用,能對教學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它有我們其他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它是集音樂、動畫、圖片文字、色彩、聲音、音響等為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師可把課文內容制成課件,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銀幕上的一些知識體系產生興趣,繼而在興趣的帶動下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在《青蛙看海》一課中,我根據課文內容制作了精美的課件,面對眼前動靜結合的彩色畫面,學生看得津津有味。我還把小松鼠幫助小青蛙登山頂這一重點段落設計成了動畫片,學生看得可不可支,眼睛始終盯著屏幕,就這樣在快樂的氣氛下看完了這一段,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又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課時,我事先在網上搜集到了一段桂林山水的宣傳片,然后又下載了一些具有廣西特色的民歌作為背景音樂,這樣在課上,學生一邊欣賞如詩如畫的山水美景,一邊耳聽悅耳清新的音樂,學生個個看得非常入神,仿佛真正置身在了山水間一般,學習興趣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四、總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突出重點,攻破難點,多用精美的課件創設情境,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優化課堂結構,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真正讓多媒體成為輔助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教師還應注意運用啟發式、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挖掘學生的潛力,溝通課堂內外,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進一步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從整體上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涂燕舞.淺析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教師,2011(26).
[2]徐利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5).
[3]于亞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軟件,2014(2).
2在管理學教學中的實施目標
生本開放式研究型教學法應用到管理學教學中,實現了兩大基本目標: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這兩大目標也分別貫穿每一章節的教學要求中。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從知識、能力、技能方面對課程內容進行掌握,使學生有所思考,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做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無論待人還是接物,都能有所教益。一是,知識目標:明確現代管理學的概念及研究對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學科體系和研究框架,掌握管理的職能: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中一些理論知識點。傳授知識的過程,不再以教師“滿堂灌”“一言堂”“填鴨”為主,而主要發揮“教”與“學”的兩個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學以學生為本,以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主動分析問題、主動解決問題為主。二是,能力目標:學生能夠闡明管理學的基本問題、管理學歷史發展,熟悉現代管理學學科發展動向和前沿問題,利用管理學原理解決基本問題,并貫穿管理道德和創新思維,對管理的基本原理舉一反三,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教學中有一定比例的實踐教學學時以及相應能力的訓練大綱。
3在管理學教學中的實施方式
管理學教學中實施生本開放式研究型教學法可以采用:實例———理論———實訓———創新。這個模式可以描述為:在授課中,先將有關的案例、情景、課前小測試、課前小思考題、管理游戲、管理故事等展現在學生面前,教師預先設計好啟發式的問題,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思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參與討論和解答;教師根據教學目的,通過與學生共同分析研究,鉆研課程中的基本概念、定理、法則等,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師在進行理論教學的同時,進行實踐性知識與能力的教學,組織學生再用所學到的知識與理論方法等去分析和研究現實的問題;并進行課堂與課后實訓,進一步了解所學理論與方法的優點和不足、理論運用的條件及要求等,在實訓中總結實踐中的方法、注意事項以及進行成效分析等,提出自己的觀點及解決方法,從中有新的發現和新的創造。生本開放式研究型教學活動的過程及方式,實現了教材、教室、教法三突破;實現了教法與學法的融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實現了師、生全部參與教學全過程,即參與“備、講、練、評”整合教學過程,原來教師主要備、講,學生主要參與練、考,現在全參與。
創新精神的培養是現代教育目標中的一個主要方向,同時也是衡量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的首要標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探究性閱讀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個有效突進幾個,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感受、理解和欣賞等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利用閱讀過程中的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的精神,進而使學生具備創新能力。
一、初中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的幾個關鍵環節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探究性閱讀教學,應當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1.通過自由朗讀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或者默讀,當學生讀完后,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如果按照以往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則會使學生的思維收到限制,因此我們在閱讀之前,不做任何限定,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整體感知。
2.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當每個學生都閱讀完以后,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對閱讀材料中的寫作手法、情感的體現以及其中的語言和詞匯等進行歸納和總結,比如說說在這個文章中,你對喜歡的一部分是哪里,或者是作品中想表達一個怎么樣的思想。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每個小組的學生進行討論,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特的欣賞角度。
3.教師的總結和點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當學生通過自由閱讀和小組討論對文章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他們也必定對存在一些無法解答的疑難之處,這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疑問提出來,教師進行講解和指導,最后進行總結。這樣的方式能夠不斷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探究興趣,同時也是符合新課改中自主探究合作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
二、進行探究性閱讀教學的方法
1.以學生的興趣作為根本出發點
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往往注重將問題的正確答案教給學生,卻很少會教給學生探究答案的過程,這不僅容易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使得學生對閱讀逐漸失去興趣。而事實上,閱讀正是教師、學生與課本相互對話的一個過程,探究性閱讀教學法使這個過程能夠連接的更為緊密,取得更好的效果。探究性教學法首先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要學的內容產生興趣,才能夠激發起他們探究的欲望。對于新鮮的未知的事物,人們都是具有好奇心的,如果教師能夠把握好學生的好奇心,適時的進行探究性教學,則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大幅的提升,如在講解《楊修之死》時,教師可以一改往日的教學順序,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楊修超乎常人的處事方法進行播放,這時學生就會產生疑問,如此的人才,怎么會被曹操殺害了呢?這就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當進一步探究故事的主題時,學生就會在認識到任務的性格和心理之后,對楊修進行一個評價,進而對其死因進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較好的展現,也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實現了研究型教學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
2.注重對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
初中是學生語文知識體系構建的關鍵時期,而語文閱讀教學是其中的關鍵,因此,在進行探究性閱讀教學時,應當注重學生知識體系的積累和構建,逐漸形成科學的知識體系。
第一,應當重視課文的閱讀。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而被選入的,這些課文的選擇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風格上,都是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具有豐厚的文化內涵,因此應當鼓勵學生多多閱讀教材中的課文,同時注意對日常生活中知識的積累,這是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的基礎。只有基礎牢固,才能夠使學生不斷激發閱讀的欲望,不斷提高閱讀的能力。
第二,注重對課外閱讀知識的積累。語文知識體系的構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材中的課文雖然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但是卻無法代替課外閱讀的地位。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在不斷的閱讀和學習中,收到大量文學作品的熏陶,進行深切的感悟和體驗,不斷從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汲取文化的精華,在閱讀和思考中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課外閱讀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教師人格魅力的熏陶。作為語文教師,自身應當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閱讀空間,才能夠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進而在教師的言傳身教影響下,能夠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對閱讀材料進行探索,并且進行大量的交流與溝通,與作者產生共鳴。只有教師的言傳身教,才能夠使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成為現實,也才能夠使教師更加輕松的駕馭日益開放的課堂。
三、開展探究式閱讀教學的反思
興趣,是指人力求接觸、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愛好活動的意識傾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必將成為他學習的內在動力。初中歷史若能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學起來輕松且趣味盎然,若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則任何一門學科都會變成讓學生頭痛的課.經過幾年的教學本人有幾點想法:
一、導入教學激發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每節課能否有個好的開頭,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成敗。如果教師一上課就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甚至成為催眠曲,因此必須講究開頭藝術。要盡可能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把學生吸引住。根據不同的教材
摘要知識的無意注意,起到強化的作用,進而達到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的功效。如我在上《秦朝的統一》這一課時,首先掛出一幅秦始皇的圖像,讓學生描繪出他的外貌特征,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滅亡六國、統一全國的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也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深遠影響的“千秋一帝”,他究竟有何功過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秦朝的統一》。圖像與一個人的事跡結合,學生記憶深刻。
二、 拓展思維討論興趣
培養學生的能力,是歷史教學的三項任務之一教育學論文,而在諸種能力之中,思維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約其他能力的發展,指揮并調節著其它能力的運用,是各種能力發展的基礎。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真正的學校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由此看來,啟發思維并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很多種,通過討論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手段。討論可分為學生與學生討論法和師生間討論法。那些較易回答且并不要求有一個統一的答案的討論題目可交由學生自主討論,那些較難回答且答案較固定的討論題目須由老師引導討論。如:你認為夏、商、西周滅亡的共同點有哪些?學生討論后回答可能很多,老師便須抓住統治者的腐敗、逆民心這一條線來講,不致讓學生偏離主題。
三、創設情境以情求趣
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堅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學中創設能激發學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環境,把學生引入課文內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情感上受震動,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這是很重要的,如在講文天祥這一課時,可告訴學生,文天祥生活在南宋后期統治極端腐朽之時,那時,蒙古族正對南宋虎視眈眈。文天祥20歲那年,在臨安參加科舉考試,他大膽地在試卷中提出來了改革政治的主張,希望強軍富國,挽救南宋,那么文天祥的建議得到了采納嗎?他金榜題名了嗎?此時學生會為文天祥的命運擔憂,同時又佩服文天祥的勇氣。繼而再講到文天祥運氣還好,他的試卷獲得了主考官的常識,金榜題名,高中狀元。然而命運多舛,文天祥的報國志向還沒實現,南宋都城臨安被元軍攻陷,此時文天祥被任命為丞相,堅持領導抗元斗爭。被俘后,他誓不投降。元軍用船押送他南下,過零丁洋時,文天祥寫下了表達自己意志和決心的詩篇《過零丁洋》,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在元朝大都的監獄中,他又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正氣歌》。元軍見他意志堅定,不能勸降,于1823年,殺害了文天祥,當時他年僅47歲。請大家想一想教育學論文,當時元皇帝用漢族賢才,如果文天祥歸降,結局會怎樣呢?文天祥為什么不歸降呢?從文天祥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什么?通過一系列的思考、討論,學生會為文天祥的愛國精神深深感動,這樣以情感人的教學,既使學生對這一段歷史印象深刻,又培養了學生好的意志品質和高貴的道德情操。
四、組織歷史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興趣
歷史課外活動課不同于正規課堂的教學方式,它可由教師或同學自己組織,形式靈活多變,不拘一格。在課外活動課中,學生天真爛漫的天性得以回歸,氣氛輕松,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發揮學生主動性,給學生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天地。
隨著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統計創新工程已經提上議事日程,統計創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統計實踐的創新;二是統計教育的創新。創新的基礎在于教育,沒有統計教育的創新,就談不上統計實踐的創新。準確把握統計學的發展方向與發展形勢,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是統計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從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談一談統計教育急需改革的幾個方面。
一、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
縱觀統計學的發展狀況,與整個科學的發展趨勢相似,統計學也在走與其他科學結合交融的發展道路。歸納起來,有兩個基本結合趨勢。
(一)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結合的趨勢
統計學是一門通用方法論的科學,是一種定量認識問題的工具。但作為一種工具,它必須有其用武之地。否則,統計方法就成為無源之水,無用之器。統計方法只有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其強大的數量分析功效。并且,從統計方法的形成歷史看,現代統計方法基本上來自于一些實質性學科的研究活動,例如,最小平方法與正態分布理論源于天文觀察誤差分析,相關與回歸源于生物學研究,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抽樣調查方法源于政府統計調查資料的搜集。歷史上一些著名的統計學家同時也是生物學家或經濟學家等。同時,有不少生物學家、天文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口學家、教育學家等都在從事統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他們在應用過程中對統計方法進行創新與改進。另外,從學科體系看,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之間的關系絕對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將實質性學科看作是縱向的學科,那么統計學就是一門橫向的學科,統計方法與相應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產生了相應的統計學分支,如統計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產生了經濟統計,與教育學相結合產生了教育統計,與生物學相結合產生了生物統計等,而這些分支學科都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是統計學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應實質性學科的分支,所以經濟統計學、經濟計量學不僅屬于統計學,同時屬于經濟學,生物統計學不僅是統計學的分支,也是生物學的分支等。這些分支學科的存在主要不是為了發展統計方法,而是為了解決實質性學科研究中的有關定量分析問題,統計方法是在這一應用過程中得以完善與發展的。因此,統計學與各門實質性學科的緊密結合,不僅是歷史的傳統更是統計學發展的必然模式。實質性學科為統計學的應用提供了基地,為統計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21世紀的統計學依然會采取這種發展模式,且更加注重應用研究。
這個趨勢說明:統計方法的學習必須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必須以實質性學科為依據,因此,財經類統計專業的學生必須學好有關經濟類與管理類的課程,只有這樣,所學的統計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統計的工具屬性才能夠得以充分體現。
(二)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結合的趨勢
縱觀統計數據處理手段發展歷史,經歷了手工、機械、機電、電子等數個階段,數據處理手段的每一次飛躍,都給統計實踐帶來革命性的發展。上個世紀40年代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誕生,給統計學方法的廣泛應用創造了條件。20年展起來的多元統計方法雖然對于處理多變量的種類數據問題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但由于計算工作量大,使得這些有效的統計分析方法一開始并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很好推廣開來。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復雜的數據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那些計算繁雜的統計方法的推廣與應用,由于相應統計軟件的開發與商品化而變得更加方便與迅速,非統計專業的理論工作者可以直接憑借商品化統計分析軟件來處理各類現實問題的多變量數據分析,而無需對有關統計方法的復雜理論背景進行研究。計算機運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規模統計調查數據的處理更加準確、充分與快捷。目前企業經營管理中建立的決策支持系統(DSS)更加離不開統計模型。最近國外興起的數據挖掘(Datamining,又譯"數據掏金")技術更是計算機專家與統計學家共同關注的領域。隨著計算機應用的越來越廣泛,每年都要積累大量的數據,大量信息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信息過量,難以消化;信息真假,難以辨識;信息安全,難以保證;信息形式不一致,難以統一處理;于是人們開始提出一個新的口號"要學會拋棄信息"。人們考慮"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沒,而是從中及時發現有用的知識,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對這一挑戰,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DMKD)技術應運而生,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數據挖掘就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數據挖掘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把人們對數據的應用從低層的簡單查詢,提升到從數據中挖掘知識,提供決策支持。在這種需求牽引下,匯聚了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數據庫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統計、可視化技術、并行計算等方面的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投身到數據挖掘這一新興的研究領域,形成新的技術熱點。雖然統計學家與計算機專家關心Datamining的視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說,Datamining與DSS一樣,使得統計方法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因此,統計學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技術,而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深入,也同樣離不開統計方法的發展與完善。這個趨勢說明: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技術,通過計算機軟件將統計方法中復雜難懂的計算過程屏障起來,讓用戶直接看到統計輸出結果與有關解釋,從而使統計方法的普及變得非常容易。所以,對于財經類統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一方面要學好統計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學會利用商品化統計軟件包解決實踐中的統計數量分析問題,學好計算機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思想與基本程序設計,能夠將具體單位的統計模型通過編程來實現,以建立起統計決策支持系統。
所以統計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與計算機、與信息相結合,這是發展的趨勢。了解這一點,再來看我們目前教育中的問題就更加明顯了,所以一些課程要改革,教學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談一談統計教育需要改革的幾個方面。
二、統計教育的改革
(一)統計專業課程建設問題
專業建設考慮的是應當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和怎樣培養這樣的人才。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是課程設置和規范課程內容。課程設置主導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統計理論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數學課程,目的是讓學生能對各種統計方法有較深刻的理性認識;培養應用統計人才應當設置較多的相關應用領域的專業課程,目的是讓學生如何能將統計方法正確地運用到相關領域。例如培養從事經濟管理的統計人才,在課程設置上至少應當包括四方面的知識:(1)經濟理論課程,讓學生了解經濟活動的主要進程和基本規律;(2)研究社會經濟問題主要統計方法,包括常用的統計數據搜集方法,統計數據處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適用電腦技術,讓學生初步掌握運用電腦進行統計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技能;(4)有關統計理論和統計實踐中的前沿性問題,目的不在于要學生真正掌握這些問題,而是讓學生了解統計理論和統計實踐的前沿發展動態,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統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中,有兩個焦點問題:一是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統計學的興趣;二是應用什么教學手段來達到較好的統計教學效果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更新教學方法,促使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1.改灌輸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特別注重教育多樣化和多層次性,不僅讓學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數據的技術,還要教學生讀懂數字背后的事實。學會按照具體與抽象、動態與靜態、個體與總體、絕對與相對、一般與特殊、演繹與歸納等不同的思維方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利用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開拓學生的發散思維。
2.改單向接受式的教學為雙向互動式教學,以案例分析與情景教學開啟學生的思維閘門,使學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識,發揮其獨立思考與創造才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3.構建以課堂、實驗室和社會實踐多元化的立體教育教學體系。在傳授和學習已經形成的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能力鍛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將統計學的方法結合實際進行應用,找到應用的結合點,才能使統計學獲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相結合
教材要與統計軟件的應用相結合。現在許多教材都是內容與軟件分家,現在計算機已非常普及,無論是高校、高職和中專,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會用統計軟件分析數據,不管哪一個層次,都已說不過去。統計學是一門應用的方法型學科,統計學應從數據技巧教學轉向數據分析的訓練。統計學與計算機教學有機地合為一體,讓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統計軟件的使用。除了要培養學生搜集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處理大量數據的能力,即數據挖掘的能力。
(四)教學與實際的數據分析相結合
統計的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本上,案例教學與情景教學應成為統計課程的重要內容。統計教學和教材增加統計實際案例,通過計算機對大量實際數據進行處理,可以在試驗室進行,亦可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統計思想和方法,而且鍛煉和培養了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電腦、網絡來教學的新型教師
電腦、網絡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教學的手段,還深深地影響著教學的內容,因為它影響著經濟、生活的發展和需求。語文(中文、外文)、數學、計算機、專業知識是一個統計人才必備的素質,它們之間不是分離的,而是要盡可能結合在一起來進行教學,各管各教一套的辦法已不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現代教育特別注重教育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網絡化、社會化和國際化、多樣化和多層次,有了電腦、網絡,必需要更新,要培養出一批能用電腦、網絡來教學的新型教師,以便培養出新型的21世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賀鏗.關于統計學的性質與發展問題.中國統計,2001.9.
大學生活內容包括接受學習、思想進步、人際交流、身體成長;學生以構筑班級關系、宿舍關系及社團關系推進各方面學習內容,其中班級關系和宿舍關系帶有學校安排的半強制性質,社團關系具有更高的自主性,是學生展現性格、張揚才華的場所,也是獲得較大發展的個人空間背景。每一個學生選擇加入不同社團之后,都面臨一個適應社團文化的困境選擇,是順應還是創新?社團文化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其與高校主體學生發生最緊密的聯系,因此最活躍最具有革命的突破性質。另一方面社團文化的發展必須遵循大局需要與發展規律,因而具有傳承、繼承傳統的性質。
一、創新意識與大學生社團文化
創新意識是在傳統基礎上的突破,在高校學習過程中,傳統課程教育令學生接受傳統觀念、專業知識,獲得創新能力的學習在于突破傳統,在尊重科學、尊重權威的限制中更崇尚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探索求解未來實踐中的客觀規律、解決辦法是創新精神的根本目標。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是在大學生求知欲旺盛、抽象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強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創造性和想象力,形成對傳統知識的突破,形成全新工作意識和思維意識,以期形成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以及解決未來任務的工作能力和對未知客觀世界及客觀規律的把握能力。
關于大學生社團文化的概括,國內學術有傾向于文化的財富性質,如“高校社團文化指大學生在長期高校社團活動中創造的精神財富、文化心理氛圍及承載這些精神財富、文化心理氛圍的活動形式和物質狀態,是大學生社團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①。
也有傾向于概括社團的活動過程中展現的團體精神面貌,如“大學生社團文化,主要指貫穿社團組織、社團成員和社團活動之中的風尚、氣質、觀念或精神,既是社團特點、特色的集中體現,又是社團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所在”②。
更有傾向于從目的性概括社團文化可能產生的影響,如“通過建立積極的道德環境影響學生關于集體、公正、秩序等方面的觀念,表現為向成員提供各種角色承擔的機會,激發成員對民主和集體的理解,通過民主參與培養成員的集體感,因而要達到道德教育目的必須提倡學生民主參與”③。
從大學生社團的活動過程、理想目標及社團形成的影響力分析,社團文化是大學生在社團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對社團參與者及高校建設富有影響感召力的一種精神狀態,這種精神狀態既帶有傳承性,又具有發展性。
二、社團的文化歸屬,傳承優良文化傳統是高校學生社團文化發展的根基
大學生在高校學習過程中依據自身興趣愛好氣質特征自主選擇加入社團,接受社團文化的影響及以自身的活動影響社團文化的發展,在社團這個環境基礎上鍛煉自我發展能力。當不同專業學生都以興趣愛好為首選判斷標準選擇社團的時候,恰好形成相同志趣的興趣組合,這樣的組織結構有利于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甚至互幫互助及互相提高,有助于彼此文化認同。2014年10~11月,我們制作了“大學生社團參與情況調查”表針對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做了一次社會調查,共發放調查表450份,回收436份,2015年2月又對此份調查表進行了網絡調查,時間為24小時,對象是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生,共有104人參與調查。兩次調查共得540份有效調查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此引用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大學生社團參與情況調查”分析匯總數據。
Q:你為什么參加社團④?
受訪人數:414。
大學生的群體組合依據在于學生高考成績志愿填報及錄取學校的專業配置,由于近似的學習經歷、學習基礎及智力構成,以及處在同一個高等學校的文化環境之中,共同的大學生群體構建中的同類文化認同感特別有助于建立大學生對優良校園文化傳統的傳承。“今天,高等學校的社團發展已成為大學生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活動、自我協調、自我發展構成大學生群體的基本格調。由于大學生群體一般生活于同一文化背景之下,其群體結構一般多為同質性。能夠凝聚不同專業、不同學科、不同班系的大學生在一起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研討自己關心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沒有陌生感,沒有年級差異,只有大家之間的互為認同和平等。這就是大學生群體構建中,其文化及同類文化意識潛在文化心理的維系力量和作用”⑤。
美國著名管理學者斯蒂芬羅賓認為,團隊指一種為實現某一目標而由相互協作的個體組成的大群體。所有團隊都是群體,但只有正式群體才能是團隊。羅賓假設人在團體的相互關系中期望滿足個人的各種需要。其一,安全保障,通過加入團隊,人可以消除或減輕不安全或孤獨的焦慮感,有較大的勇氣面對威脅;其二,地位意識與自尊,團隊可以給成員帶來榮譽、名望,通過歸屬的團隊說明自己的地位和價值,進而維護個人形象,滿足個人成長和自尊需要;其三,親和需要,團隊可充實人的社會生活,滿足人的社會需要,團隊中同事間相互關系是滿足親和的重要來源;其四,能力,“團結就是力量”,這是團隊最迷人的優點之一,個人辦不到的事,團隊可以辦到,團隊提供的力量甚至大于所有個體的力量之和;其五,實現目標,借助團隊力量實現許多目標。
大學生社團是一個特殊的團隊,它的發生時間是在個體情緒激烈緊張的高考之后,任務壓力爆表的工作之前,這個特殊時間段,人極易產生孤獨感,需要一個排遣孤獨感的組織形式,社團正是這樣一個組織;社團組織中有不同地位,新成員加入社團之后有很快捷的“上升”途徑,通過對在校生社團活動的調查發現,在社團中擔任領導職務的大學生更容易獲得滿足感;有部分社團組織非常注意營造“家”的氛圍,為團員過生日等活動特別能滿足親和的需要。大學生社團建設符合大學生的心理認可和文化認同,具有實現文化傳承的群眾基礎條件。
三、創新精神與大學生社團文化的創新發展
創新精神來自于主體的能動性和自主性,既包含扎實的學習能力、基礎的科學精神,又包含個體的思想自由、發現問題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社團活動以學生自主性活動為主體,突出學生的參與度,控制學校和老師的干預,不同于傳統課堂教學形式的主客體關系,使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大大增加,社團活動在形式內容、組織策劃、實施匯總等各環節都無預設,少束縛和限制,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大學生的創新精神要求首先是思維能力訓練和養成習慣。“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建設并不僅指在重大科學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或產生重大科研成果,更應是一種基本科學研究方法的掌握與多性思維方式的訓練。創新人才培養需要在一定組織中得到廣泛關注,對于大學生而言,大學生社團是其參與創新能力活動的基層組織形式,是為大學生提供較快適應提升創新能力的有效組織保障”⑥。思維訓練需要大學生首先具備開放的思想基礎,掃除先入為主的印象,對一切真理和未知保有了解的興趣和解析的興趣。“當代大學生具有思想開放、思維活躍、崇尚創新、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時代特征,使學生社團同時具備這樣的特點。學生社團個體相對規模較小,內部結構靈活,不易受習慣性和傳統性思維的束縛,快速反應能力強;學生社團勇于嘗試新事物、新方法,勇于發揮創造性思維并將其變為實踐,同時社團內部成員之間的探討和合作更容易激發出創新的靈感火花”⑦。
創新訓練需要相對寬松的環境。高校學習主陣地是普通教學體系,普通教學體系通常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工具,并輔以學科考試驗查手段,督促學生學習掌握相關知識內容,促進強化記憶功能,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個人能力。“高校大學生社團為大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環境。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提高不是一味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而是使學生學會學習,養成自主學習和鉆研的習慣”⑧。大學生社團一方面提供各種不同的學習機會,成員之間互相交流激發碰撞,促進思維活動,另一方面大學生社團活動基本不存在考試制度,屏蔽以考試及標準答案為模式的負面影響。“高校學生社團活動作為大學生的自主性活動,能充分尊重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參與意識,社團活動的開展在形式、內容、策劃、實施等方面不會受過多束縛和限制。高校學生社團活動更能體現對自由這種大學精神的回歸,可以調動大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大學生的探索欲望,引導大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開發大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嘗試創新活動”⑨。
高校學生在社團組織中自主性的發揮,創新意識的啟蒙和創新精神的獲得,從客觀角度看,學校應該提供最優途徑。我們通過對在校生參與社團活動的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學校對社團設施、活動場所、活動經費的投入存在不足。
Q:你認為大學生社團活動存在哪些問題⑩?
受訪人數:414。
從改善客觀環境的思路出發,高校應大力支持學生社團活動,提供物質物資上的便利,選派優秀教師指導團隊建設。
而從主體角度看,大學生社團組織的主體們在自身獲得創新意識、追求創新精神的過程中更應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大膽想象、勇于探索,主動與束縛、限制相抗爭。
注釋:
①李曉兵.論高校社團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湖南師范大學生教育科學學報,2006.5.
②王宏維.論大學生社團文化培育的三個基本向度.思想教育研究,2013.1.
③陳中建.論高校社團文化的德育價值.中國青年研究,2008.6.
④2014年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大學生社團參與情況調查”數據分析.
⑤劉德群.大學生群體構建中的同類文化意識作用.
⑥王先江.大學生社團創新能力建設的幾點思考.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04.
⑦王林.論高校學生社團的創新性發展.江蘇高教,2010.2.
⑧柏林.大學生社團活動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鎮江高專學報,2001.9.
⑨李志清.高校學生社團在校園創新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0.
⑩2014年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大學生社團參與情況調查”數據分析.
參考文獻:
[1]丁曉雯.淺析現代大學社團建設的不足與建議[J].教育縱橫,2010(6).
[2]高校社團對大學生的自我教育作用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
[3]代妮.論高校社團文化對大學生成長的作用[D].江南大學,2010.
[4]王宏維.論大學生社團文化培育的三個基本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3(1).
[5]王先江.大學生社團創新能力建設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