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0 05:31: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化學專業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4-0104-02
生物化學是一門很重要的教學課程,課程體系嚴謹,理論知識較難,發展速度很快,新知識、新成果層出不窮。由于這門課涉及許多生物學科方面的知識,內容抽象,分子結構龐大、復雜,對許多開設了生物化學課程的化學專業的學生來講,生物基礎底子薄、基礎差,掌握好該課程存在一定的難度。況且,目前化學專業生物化學教學的授課時數較少,我院化學專業生物化學授課時數只有36學時,這讓教學工作者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既要使教學緊跟學科發展的步伐,突出化學特色,又要使學生在系統學習生物化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及時掌握生物化學領域內的最新理論成果和應用技術,以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此,我們對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旨在進一步實現培養綜合性應用人才的目標。
一 結合化學專業實際,選擇合適的教材和參考書
生物化學教材較多,如王鏡巖主編的《生物化學》(第三版)、聶劍初主編的《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鄭集主編的《生物化學》,這三種教材均為高等教育出版社發行,是公認的比較優秀的教材,各具特色。以上三本教材雖然內容豐富,系統性強,但由于化學專業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目的、興趣以及知識基礎不同,在使用這類生物專業通用教材時,常常會感到不適應,給教和學都帶來一定的難度,不太適合化學專業學生,因此,結合化學專業實際,選擇適合化學專業學生用的生物化學教材是十分必要的。我院主要選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古練權主編的《生物化學》。因為該教材是專門為化學專業而編寫的,全面反映生物化學的基本內容,介紹學科的前沿和發展趨勢,在闡明重要的生命現象化學本質的同時,也介紹生物技術在化學研究中的應用,并且根據化學專業學生的需要和知識基礎,更多地應用化學的觀點和理論來討論生命過程中的化學問題。
綜上所述,化學專業使用古練權主編的《生物化學》作為教材比較適宜,同時輔以聶劍初主編的《生物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王鏡巖主編的《生物化學》和鄭集主編的《生物化學》作為教學參考書。
二 基于“加強基礎,強調應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模式修訂生物化學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對教學計劃的具體體現和落實,是指導教學工作、規范教學行為的綱領性文件。不同專業要求不同,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就會有所不同。作為專業選修課來要求的化學專業,必須強調生物化學的應用性。因此,我們以古練權主編的《生物化學》作為教學藍本,基于“加強基礎,強調應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模式,編寫了生物化學的教學和考試大綱及本科生物化學教師備課提綱。上述教學資料著力于優化生物化學課程內容,對本科生生物化學教學的內容提出了明確要求,對各章節的重點、難點和疑點進行了詳盡說明。每年開課前可根據生物化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對陳舊的概念和理論進行及時修正與更新。教學時以教學大綱為指導,以教科書作為學生的參考書,另向學生推薦一些新版專著及相關的綜述文章以及生物學網址作為參考。這樣,一方面有效地解決了教材“舊”與進展“新”的矛盾,保證教學內容不落伍,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不依賴教材的自主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了解和認識到生物化學前沿學科的發展現狀,刺激了學生的求知欲,增加了他們學習和掌握新知識的主動性。當然,這對授課者來講要求更高,既要通曉各章節理論知識,還需側重具體實踐應用。如在講解酶的競爭性抑制時,要聯系磺胺藥的發現,以及酶的抑制作用在制藥行業和農藥等行業的應用,充分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三 采取多元化教學手段,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生物化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具有理論性強、邏輯性強、內容抽象、基本概念多等特點。因其涉及的理論與技術較多,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增強學生對這門課的認識水平,需采取多種教學手段。
1.優化教學內容和過程,抓住學科發展前沿
在教學內容上,要對生物化學一般性內容進行融合、壓縮、削減和取消,保留必須的基本部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突出化學學科特點,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的素質。在授課時,理論聯系生活實際應用,重在啟發學生興趣,對在21世紀可望有重大突破的新的研究內容給予重點加強。
在教學方法上,打破“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從單純的傳授知識向注重發展智能轉變,通過正確引導,提高學生興趣和主動性,注重啟發式、參與式教學。短短的幾十個學時不可能教會學生所有的生物化學知識。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重點使學生了解本學科的知識結構,著重講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把學生感知孤立、零散的概念納入體系之中。
2.利用化繁為簡的動畫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生物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有些理論性很強的知識點講解起來非常抽象,可借助多媒體的動畫效果,將呆板單一的教學內容安排轉變為生動、多彩的動畫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主體作用的發揮,提高教學效果。
3.理論聯系實際,采用案例教學法提高教學效果
結合本專業學生的專業性質,以生物化學在化工、制藥、環境工程、材料學等領域中的實際應用為例,采用案例教學法,把靜態的、被動的接受專業知識變成師生共同探討的過程,把枯燥、抽象的理論變為生動典型的例子,活躍課堂氣氛,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便提高生物化學教學效果。
四 開展綜合設計性實驗,全面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和能力
實驗在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理論聯系實際、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環節,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但對于化學專業的學生來說,《生物化學》這門課的總課時極少,實驗課更少,一般僅有6個課時,所以不能安排更多的實驗來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開展綜合設計性實驗顯得尤為重要。采用綜合設計性實驗模式開展《生物化學》實驗課程的工作,可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進行試驗設計工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綜合設計性實驗的開展,還能夠提高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養成嚴謹的科研和工作態度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程序,提高對科學研究的認識和興趣,培養他們的科研素質和能力。
五 改革課程的考核方法,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生物化學是一門以理論為主、應用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對于化學專業來說,生物化學課程性質為選修,加上課時較少,因此,學生對其缺乏興趣,經常缺席,學習態度不端正。生物化學的考核不應只看期末考試成績,這樣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必須對生物化學進行改革課程的考核方法,進行全面考評。首先主要體現在優化考試的成績比例上:期末考試成績占60%、作業占20%、實踐占20%。在平時作業的設置上多一些理解型、應用型強的題目,既要考查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也要適當考查學生的綜合應用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關于蛋白質等電點知識,可以給出三種蛋白質的混合溶液,并提供等電點,讓學生設計一種簡單方法分離這三種蛋白質溶液。這樣的題型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這些改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
參考文獻
[1]古練權等.生物化學(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加強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生物化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具體實踐中,我們應該合理分配實踐教學的內容,在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三個層次中達到平衡,適當增加藥學相關的實踐教學內容。另外,在實踐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盡量做到2人1組,共同完成實踐教學內容,而不是以往因為人多,很多同學只是看實驗,理解實驗這種誤區。在實踐中滲透理論知識,驗證理論知識,強化理論知識。知道為什么做,怎么做。
3有效的教學過程
3.1引人入勝的緒論
緒論是生物化學的開篇,是整門課程的縮影。所以,精彩的緒論對之后的內容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師要合理把握緒論的介紹,簡明扼要地講明整門課的內容。具體來說,就是組成成分是什么,什么作用,怎么變化,怎么調節,發生機理及專題生化。介紹時層層遞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可引入一些臨床或生活實例提幾個為什么,讓學生對生物化學的了解更形象更實際,從心里接受生物化學的重要性。在緒論結束,介紹幾種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輕松。總之,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緒論上應該多下點功夫,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
3.2精美的課件
教學過程幾乎都是以多媒體課件形式進行展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課件的美化與內容的涵蓋。首先,教師應該堅持獨立制作課件,依據自己上課的思路,可以適當借鑒比較好的如精品課程的課件,但不應該全盤借鑒,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和思路。課件就是把自己上課的思路和想法展現出來。其次在內容上,課件不應該是教學內容簡單的羅列,不應該是文字的聚集,而應該是用重點的提綱挈領。對于色彩的運用應該到位,盡量避免壓抑的黑色,刺眼的紅色,視覺疲勞的白色。另外,在制作課件過程中要適當穿插圖片,動畫等。比如在講解酶可逆抑制時,三種抑制作用(競爭性抑制,非競爭性抑制,反競爭性抑制)可以做成動畫共同集中在一張PPT上,一來動畫可以非常清晰地表達每種抑制作用的特點,二來三種抑制作用可以形成明顯的對比,看完后,學生自己就能總結其區別,對每種抑制作用都有清晰的認識。
3.3恰當的教學方法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也逐漸從原來單一的知識傳授模式向現在的全方面人才培養模式轉變,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使得化學課的性質也發生了轉變[1]。因此,高校教師在進行非化學專業基礎化學教學時,就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一、河北農業大學渤海校區基礎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河北農業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渤海校區在食品類、海洋科學類和水產養殖類專業中開設了基礎化學課。目前,基礎化學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如課程內容較多,而課時安排相對較少;再如,面對不同的開課專業,該類課程的教材、課程大綱、考核標準均相同,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忽略了不同專業對化學基礎知識的不同需求,無法根據學生的專業特色完成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銜接[2]。
二、非化學專業基礎化學的教學策略
(一)針對專業特點選擇教學內容
從各個專業的培養目標及培養方案來看,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基礎化學知識的需求及應用存在明顯差異。食品類專業其培養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學課程包含儀器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與膠體化學,而基礎化學課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學知識是食品類專業學生學習化學課程的基礎。海洋類專業其培養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學知識包括化工原理、儀器分析、化工熱力學以及海洋化工技術,而基礎化學課程中分析化學是儀器分析化學的基礎課程,無機化學中化學熱力學部分、化學動力學部分以及四大化學平衡等內容是學習化工原理以及化工熱力學的先行知識。相對來說,該類專業的學生對有機化學知識的需求較少。養殖類專業對化學知識的需求側重于化學物質的分析及生化分析,其培養方案中涉及到的后續化學課程主要包含動物生物化學、水產動物藥學與藥理,該類課程的開展需要學生以部分有機化學的內容為基礎知識。根據不同專業對知識的需求及使用情況,可以將授課內容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全書詳細講解層次,其適用對象主要是食品類專業的學生,該類學生對基礎化學知識的需求程度較高,化學知識在后續課程的應用面積較廣。因此,可對基礎化學三門課程中的知識點進行全書講解;第二層次為部分講解和部分自學層次,該層次的適用對象主要是海洋科學類專業的學生,該類學生對基礎化學知識有一定的需求,但其聯系又不是十分緊密,對知識的把握重在理解,而非以此為基礎的應用;第三層次為側重講解和廣泛性自學層次,該層次的適用對象主要是水產養殖類專業的學生,該類專業的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內容需求較大,而其他化學內容則僅限于簡單的了解。因此,該層次的授課則側重于有機化學的講解與學習。
(二)授課模式的改革
教師應根據各類別學生的專業特色及實際情況,逐漸轉變傳統課堂講授模式,將理論知識和專業需求及實踐情況相結合。此外,該類教學活動的授課對象均是非化學專業的學生,這類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十分薄弱,所接觸到的化學知識也相對較少。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此為切入點,從生活實際出發,以知識理論聯系生活實際為基礎開展教學活動,在講授基礎知識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活動,勢必要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需求、學習內容要求等合理設置考試方式,可以采取課堂作業、實踐情況及試卷考試按一定比重結合的方式給出學生的最終成績[3]。由于學生的教學層次不同,各類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重也應不同,如對于基礎知識和應用知識要求較多的專業,應增大試卷成績在總成績的比重;而對于側重知識理解的專業,則應增加實踐及課堂作業在總成績中的比重。
三、結語
采取分類針對性教學,能夠結合我校的現狀實際考慮不同專業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需求,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因專業而教,與學生的發展及人才培養的需求相適應。
參考文獻:
[1]何娉婷.淺談非化學類大學化學教學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J].時代教育,2009(2):122-123.
1.2調查方法主要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方法。
2結果與分析
2.1實習生實習情況
2.1.1實習單位選擇數據分析采用EXCEL軟件。被調查對象男23人,女27人,實習生的實習單位有54%由學校推薦,32%由學生自己尋找,另有4%是同學朋友推薦,10%由家里聯系。可見化學專業學生實習崗位獲取主要靠學校推薦,這和學校重視實習工作,學生愿意接受學校安排有關。從表2可知,化學專業實習生選擇實習單位知名度占32.5%,實習生對實習單位的知名度有較高追求。實習企業能提供完善的指導培訓計劃占36.4%,實習企業能否提供完善的指導培訓計劃是化學專業實習生最為關心的問題,企業能否提供完善的指導培訓,將影響化學專業實習生的實踐效果。實習的工作性質也是實習生比較關心的問題,
2.1.2實習生的心理定位化學專業實習生對實習崗位與心理定位期望符合程度不高,很符合和比較符合的只占18%,46%都感覺一般,36%的實習崗位甚至不符合實習生的心理定位期望。如果實習單位不能符合自己的期望,實習生的工作積極性不會高,收獲小,甚至會造成實習生的流失。
2.1.3實習生熟練從事實習崗位時間化學專業實習生在進入崗位實習后,48%能在一個月之內熟練從事本崗位工作,26%能在1-3個月中熟練從事本崗位工作,22%需半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熟練從事本崗位工作。化學專業實習生實習時間可根據實習單位和實習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達最佳效果。此外,熟練從事本崗位所需時間長短還和單位對實習生的培訓指導力度及實習生努力程度有關。
2.1.4實習生的工作情況高校化學專業實習生通過實習對行業有了比較清醒認識,明白自己是否適合該行業、激發對此行業興趣,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理解、能夠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提高了人際關系溝通和協調能力。但在實習中認為還需加強專業知識技能、人際關系和溝通協調能力、寫作能力、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化學專業實習生在實習中經常會遇到困難,如實習期間無良好的雙向溝通渠道、工作和生活環境不好、薪金太低等。化學專業實習生在實習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實習時無法接觸到要學習的技術技能,不能學到真正的實際操作技能。在訪問調查中還發現不少企業單位不愿招收化學專業實習生,主要原因有三:①實習生會影響實習單位正常的生產秩序;②實習生難以管理;③實習生工作缺乏責任心。提供高校化學專業實習機會的單位,43.8%有合理實習計劃安排,22.5%指派有指導師傅,11.3%能夠滿足實習生實際操作,8.8%為實習生提供合適的實習崗位,不到20%的實習單位能夠配合實習生的要求調整實習內容、愿意讓實習生參加相關會議并發表意見。接近一半的企業單位有合理實習安排,22.5%派有指導師傅,說明企業單位對實習生較為重視。但部分實習單位不能滿足實習生的一些合理要求,工作內容沒有技術含量,實際操作技能訓練有限,難以學到東西,實習生流失在所難免。
2.1.5實習生的人際關系實習生的人際關系情況數據分析,化學專業實習生在實習單位與同事和領導的關系較一般,需加大對實習生的關心和鼓勵。單位領導如果能更好的關心和重視實習生,加大與他們的溝通交流,一定能促進實習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增加歸屬感和認同感,提升工作效率。
2.2實習生流失情況及原因
通過調查分析,高校化學專業實習生很短時間就離開實習單位主要原因有實習單位提供崗位不合適、壓力大、不適應企業管理模式等等。高校化學專業實習生流失的原因很多,實習單位提供崗位不合適是最大的原因,占17.8%。如果化學專業實習動手進行技能操作的機會少,無法接觸到要學習的技術技能,只給一些簡單的雜事做,實習生必然會流失。企業管理方式不適應占4.0%,說明化學專業實習生更注重實習過程是否能夠接觸要學習的真正技術技能。實習期是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并通過實踐提高自己動手能力的階段。如果不能提供良好的培訓,不能達到實習效果,實習生必然會流失。實習生在工作中不被尊重,不能體現價值占7.4%,說明實習生的地位比較低,實習生在工作中不被尊重,導致實習生不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缺乏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工作效率不會高,實習生將會流失。
一個核心是“專業的產品知識提煉”;
三個關鍵點分別是“專業的營銷隊伍”、“專業的溝通工具”和“專業的推廣表現”。
我們先說說“專業的產品知識提煉”。
這是學術推廣的核心,是推廣的內容。怎么叫專業的提煉呢?讓醫學專家認可的就是專業的;自己說的挺帶勁兒,醫生聽了都懶得反駁、懶得提問的就是不專業。其實就是為產品寫個議論文,有論點有論據,結構清晰邏輯合理。有時候產品比較新,新到課本上沒有,比如一個治療腫瘤的生物制品,屬于非常前沿的東西,因為太前沿了,臨床上還沒有如何應用的方案,比如和現在的放化療如何結合,多長時間一個療程等,企業做推廣的時候要在這個方面下功夫,就是提供方案。我們現在大多數的企業因為是招商模式,所以對產品的提煉是針對招商的,也就是常規的那幾句話“獨家、醫保、市場大、空間大、嚴格的市場保護”等,而對于產品本身的治療特性的提煉幾乎沒有,即便有也大多比較粗糙。
專業的營銷隊伍。
醫學部和市場部要先把產品搞明白,然后培訓銷售人員,把銷售全部培訓成產品高手,能夠和醫生對話,能夠給商代表講課。讓目前不太專業的銷售代表練就能夠給商講課有多難呢?也不難,培訓上兩個星期就行,外企曾經有一陣風潮是招聘非醫藥專業的大學生當代表,自己培訓,效果很好。
專業的溝通工具。
臨床推廣需要很多工具物料,這里面學問也很大,因為醫學上的論文摘要、圖表、參考文獻、對問題的表述都有約定俗成的習慣,你如果不按那個規矩來,就是不專業的表現。這就像喝紅酒,西醫們都是在高腳杯里倒上一點兒,用手掌溫著,輕輕搖著,聞著酒香慢慢品,如果我們有的兄弟不這么喝,而是一飲而盡,這不是一看就不專業嗎?誰讓現在我們需要得到人家的認可呢?
內容科學、細節完善、創意美妙、設計精致,這些是對物料的基本要求。
專業的推廣表現。
應用科學是研究和說明特定的設備運用于特定的生產和生活領域的具體方法和具體程序的科學。應用科學是理論科學和技術科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具體化和實際應用[1]。
化學工藝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是應用化學專業在學習了化學基礎理論后所開設的一門應用性課程。該專業培養具備化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實驗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及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根據本專業的特點,在開設化學工藝學課程時應能充分將化學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理論科學、技術科學對應用科學的指導。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化學工藝學所研究的內容有較為系統的認識。能將基礎化學所學的知識與化學工藝學較好的銜接和運用起來,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化工生產的基本原料、工藝過程、設備、環保要求有全面的了解。
一、根據專業特點安排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與基礎化學密切相聯系
應用化學專業與化學專業相比,增強了應用背景,是化學與化工的銜接,是化學學科在應用方面的拓展,培養的是理工結合的應用型人才[2]。本專業學生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的基本技能。因此,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應滿足專業的特點。在教學內容安排時,選擇典型工藝進行較詳細的介紹。無機化工工藝部分以合成氨為教學重點。合成氨在化學工業發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在幾大化學領域都有突出的發展。是化學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成功典范。“正是由于對氮、氫、氨體系化學平衡的研究,把熱力學理論推進到了真實氣體高壓化學平衡的研究領域,在研究氨合成催化反應速率方面,推動了反應動力學的發展。這些理論的形成直接指導了氨的合成。”[3]同時,合成氨在催化技術的應用方面也為現代催化理論奠定了基礎,許多重要的催化理論概念如催化劑的活性中心、催化劑表面的非均一性、毒物作用及催化機理等都是在研究合成氨的反應過程中確立下來的。有機化工工藝部分以烴類裂解為重點。以“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和“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總量計,約65%來自乙烯裝置,因此,常常將乙烯生產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生產水平的標志。[4]烴類裂解工藝在反應設備、分離系統、能量利用等方面都代表著最先進的世界化工發展水平,這對于培養學生工程理念,了解世界化學工業發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2.注重基礎理論與應用相結合
將基礎理論與實踐應用相結合不僅僅是基礎理論知識的簡單應用,對學生來講首先帶來的是思維模式的改變。基礎理論是由概念、定律等建立起來的具有嚴密邏輯結構的知識體系。學生更擅長從概念到概念,從公式到公式的思考模式。但實踐中有更為復雜的因素對工藝過程的選擇、工藝條件的確立、產品的分離等產生影響。在化工生產中對反應的化學熱力學和化學動力學的研究是決定工藝條件的最重要的化學基礎理論。反應的溫度、壓力、濃度、催化劑或其他物料的性質以及反應設備的技術水平等各種因素對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有重要影響[5]。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把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知識與實踐中的應用結合起來。例如在合成氨的生產中平衡氨含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從平衡常數KP=PNH3/P0.5N2P1.5H2開始分析,到最終確立平衡氨含量XNH3/(1-XNH3-Xi)2=KPpr1.5/(1+r)2,分析此式不難看出總壓強P,平衡常數KP氫氮比r以及惰氣的含量都對平衡氨X的含量有影響。如不考慮組成對平衡常數的影響,當氫氮比r=3時平衡氨含量具有最大值。考慮到組分對平衡常數KP的影響,具有最大XNH3的氫氮比略小于3,隨壓力而異,約在2.68~2.90之間[6]。因此惰性氣體對平衡氨含量的影響必須考慮進去。這是實施合成氨工業生產的一個重要理論依據,理論上的定性討論與實驗上取得的定量數據完全吻合,滿足了定性與定量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7]。在對化學反應的速率分析中,基礎化學理論中對動力學方程式的描述學生很熟悉,但在實踐的工業生產中,反應動力學方程式與反應控制步驟的研究、反應溫度、催化劑等因素有密切的聯系,反應所用的催化劑不同,反應條件不同,則動力學方程式也不相同,這使實際的動力學方程式與基礎化學中所學習到的相差甚遠。因此,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了解化工過程的復雜性。在實踐中,實現一個化工過程對基礎化學理論不是一個簡單的應用。這也是工藝課程本身所具有的特點。
二、以化工生產過程及工藝流程為教學重點
應用化學專業的學生已學習了化工原理,對主要化工單元操作的基本原理、過程、計算方法等有了系統的掌握。但對實際生產過程相對比較陌生,通過對具體工藝單元的介紹結合所學的化工原理知識,學生能歸納出工藝單元的共性,對工藝過程的結構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并能對工藝流程有一定深度的認識。
1.掌握通用反應單元工藝的特點
化學反應單元是根據化學反應類型來分類的。反應單元僅是生產中的一個環節。在教學中根據學科需要有選擇的介紹一些典型反應單元。由于同一反應單元有不少共性,通過對具體反應單元工藝的學習使學生自覺的找出規律性的東西,這樣便于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也能很好的指導今后的科研、生產,做到觸類旁通。例如在學習了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制硫酸、乙烯環氧化制環氧乙烷等后學生很快發現氧化反應是強放熱反應,生成的副產物較多,對于烴類氧化還要防止造成深度氧化等特性。在找出反應的共同點后,針對反應單元的特點,對實際生產中設備的要求、流程的選擇就有清晰的認識。如氧化反應器的設計必須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對易深度氧化的反應應選擇有良好性能的催化劑以防止深度氧化的發生,等等。通過對反應單元的學習比較使學生能更加靈活的運用反應單元工藝。
2.以化學反應為核心,探索工藝流程的內在聯系
工藝流程指工業品生產中,從原料到制成成品各項工序安排的程序。對于不同的化工產品其生產工藝流程也各不相同。但各流程都是圍繞著化學反應這一核心問題展開的。如烴類裂解流程。根據裂解反應吸熱、體積增大、裂解產物組成復雜、二次反應的影響等特點,裂解反應在高溫、短停留時間條件下有較高的產品收率。這一反應特點,也決定了在對核心設備管式裂解爐設計時應滿足傳熱面積大、裂解管變徑,裂解管程數減少等的要求。從流程上來看,由于裂解產物組成復雜因此后續分離系統非常的龐大。從能量的利益來看,乙烯裝置的節能技術關鍵是使用最少的裂解原料和燃料得到最大收率的目標產品,最大限度地回收裂解余熱,并將回收熱量合理分配到壓縮、深冷、精制各工段。優化裝置蒸汽系統,合理利用蒸汽等級,節約能量,并可向界區外輸送能量[8]。因此,從化學反應性質入手充分發現流程中各單元的內在聯系,把握好問題的主線,這樣才能真正的對工藝過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實際生產中還要充分考慮如何以最少的消耗、最低的成本得到最高的生產效率制。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一個具體工藝流程安排不僅僅是生產實際對理論的檢驗,更多的還要從社會的、經濟的角度去作全面的考慮。雖然一般工藝過程的組成大致相同,但每種產品的生產還有特殊性。在講課時,抓住主要矛盾以展開,并著重于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基本規律的講解,力求達到清晰、嚴格和準確。
三、結束語
應用化學專業是介于化學與化學工程之間的一個應用理科專業,其任務是培養理工結合型的“用”化學的人才[9]。理論課的教學僅僅是學好這門功課的一個環節。要真正的掌握好這門課程還需要加強實踐環節的學習。通過采用將多媒體、化工仿真實驗、生產實踐教學與化學工藝學課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的化學工程意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化工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結合本地區化學工業發展的特點,對應用化學人才的需要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應讓學生了解更多化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化學相關產業發展狀。
參考文獻
[1]楊玉輝,現代自然辯證法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57
[2]李水清,梅平.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1(6):253-254.
[3]張家治,化學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124.
[4]何細藕,烴類蒸汽裂解制乙烯技術發展回顧[J].乙烯工業,2008,20(2):59-60
[5]米鎮濤,化學工藝學[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24.
[6]陳五平,無機化工工藝學,化學工業出版社,北京,2007, 207.
1.1專業定位對于小學教育專業,欽州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定位在培養具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基礎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科學知識的人才,使學生畢業以后能夠為小學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因此,對現代化學的知識體系進行優化整合和補充完善,可以使其更好的適應小學教育專業化學教學的培養方案.
1.2化學知識需求根據小學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該專業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只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和反應過程,掌握基本化學現象的產生原因,學生能夠對日常發生的化學現象做出科普的解釋.通常需要化學專業學生掌握復雜的熱力學、動力學等知識,對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只要求其掌握基本的定義概念和靈活運用知識解釋現象即可.
1.3化學知識體系現狀我院在小學教育專業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化學教材是陳超球編寫的《大學化學》.我們把教材中的非金屬元素、金屬元素、烴和烴的衍生物、化學熱力學基礎、化學平衡等知識進行了重新歸納,并將現有的知識體系分為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和有機材料等知識體系.整個教材雖然只是面向小學教育專業的專用教材,但是教材中有些知識體系還是有待整合,以便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講授.
2教學改革措施
2.1內容改革
2.1.1優化知識體系陳超球編寫的《大學化學》各章節知識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教材的知識體系可以歸納為無機化學體系、物理化學體系、分析化學體系、有機體系、材料化學體系等幾個知識體系.教材在各章節均介紹得比較詳細.教材中某些知識板塊,如配合物的價鍵理論、原子結構、化學反應速率等,雖然理論非常經典,知識體系性很強,但這些知識可能在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畢業后會很少用到.因此,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重新優化整合,對知識體系重新梳理,建立一套對小學教育本科生針對性強的知識體系,使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在分析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對化學知識需求情況和目前化學知識體系的特點的基礎上,我們將目前小學教育專業教材《大學化學》的知識體系進行了重新梳理并進行了以下知識體系的整合:第一知識體系包括與小學教育本科生將來應用相關性強的章節,如物質的狀態、溶液、化學與能源、化學與材料、化學與農業等章節.這部分章節與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將來工作的契合度較高,將來工作中很多問題需要相關知識作解釋,因此我們對該知識體系進行重點教學;第二知識體系包括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烴類及衍生物等章節,這部分知識點比較多,很多小的知識點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都能結合起來,因此,對于這些知識點多的章節,我們采用以實例為載體讓學生掌握記憶的方法進行教學,改變原來按部就班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第三知識體系包括與小學教育專業應用的相關性不是很高的知識,如配合物的價鍵理論、原子結構、化學反應速率、電化學、化學平衡等相關章節,這部分知識的特點是知識的理論性強、相關計算題多、知識更加抽象、與實踐直接相關性差,因此,我們對這些章節的知識深度的濃縮概括,讓學生在理解原理的基礎上只掌握相關概念就可,而對學生在這部分章節的復雜運算能力不做統一要求.根據以上的原則,把《大學化學》中包含個知識體系的章節的講授情況進行了分類,見表1.
2.1.2完善知識體系新世紀以化學為基礎的各領域如環境、衛生、材料、醫藥等都發展非常迅速,很多新型的材料被制備出來并在各領域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相對飛速發展的應用領域,我們經典的教材在與實際生產生活中各種新知識的結合方面卻明顯滯后.因此,作為新世紀的教師,需要把最新的、能激發學生積極性和創造力的化學知識不斷地補充到現有知識體系里,以更好的實現教學過程,培養更優秀的新世紀人才.
2.2教學方法改革
2.2.1激發學習興趣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更好的教與學的互動,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基于這個想法,我們設計了以下的改革方案,在講授下節新課之前,提前將要講授的章節告訴學生,并設計幾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讓學生結合課本知識和互聯網的信息對該例子中的化學現象進行解釋.這樣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生更深刻地掌握了知識,而且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學習興趣也有很大的提高.
2.2.2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結合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多媒體教學已經廣泛的走入了課堂.作為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負載知識的信息載體,多媒體教學往往會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生動形象,多媒體在各層次的教學活動中都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4]但是,隨著多媒體教學被廣泛應用,某些不合理的應用方式也逐漸產生,照本宣讀的現象很嚴重,特別是對推導性知識學習時,往往對推導過程印象不深刻,只用多媒體往往對推導思路掌握不牢,此時如果結合傳統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共同完成推導,把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的授課方式結合起來,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2.3對知識進行鞏固在以往的化學知識鞏固方面,任課老師一般都會非常注重計算相關的化學習題的安排,這一方面可能會導致學生輕概念、重計算的問題,有時計算題能做出來,但是最基本的概念往往含糊不清,另一方面,有些計算過程很繁瑣,尤其是對于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掌握這些計算既很吃力又沒有實用價值,反而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針對這種現狀,我們布置作業,一般以生產生活中的例子為主,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案例中所學習的化學知識,這樣不僅學生學習的學習積極性更高,而且鍛煉了學生創新性的探索問題的能力.
2.3加強教學實踐結合欽州學院現有豐富的基礎化學實驗教學資源.
實驗室不僅有各種基礎的傳統實驗,而且我們還整合現有的實驗設備建設有開放性實驗平臺.我們利用該實驗平臺為學生安排了“補鈣劑中鈣的測定”等開發性實驗,讓學生在自己設計實驗的過程中,掌握化學實驗設計的目的、方法和規則,通過開放性實驗平臺的鍛煉,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動手創造力也均可以得到很好的激發,同時,通過自己安排設計實驗,學生在熟悉科研過程和培養團隊精神方面也有較大的提高.
2.4考核方式改革結合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化學教學的特點和現在化學的知識體系,我們對該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將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1)考核平時成績:平時成績包括平時作業成績、平時考勤成績和創新性實驗成績,該成績的計算能夠提升學生上課和平時學習的積極性,該成績最后按10%的比例折算計入總成績.
2)考核期中成績:期中考試我們不采用常規的試卷考試形式,而是鼓勵學生發現身邊的一個化學現象,讓學生結合課本知識對現象進行探索解釋,然后指導學生寫作形成論文,在這個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極大鍛煉了學生的科研創造思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該成績最后按30%的比例折算計入總成績.
合適的教材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教材選擇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授課的邏輯性以及學生學習的系統性。生物化學課程相關教材種類繁多,如何選擇適合藥學專業學生以及符合課程安排的教材顯得十分重要。王鏡巖的《生物化學》第3版無疑是最為權威的一版教材。這本教材吸收了國內外生物化學領域的最新進展,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章節按比較傳統的先“靜態”后“動態”組織編排,符合我國生物化學的教學習慣,便于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但是這套教材內容過于詳盡,具有一定深度,對初學者難度較大,并且該教材著重于生物化學領域知識,鮮有與藥學專業特殊性相關的知識拓展,同時價格昂貴,增加了學生的經濟負擔,因此我們將這部教材列為參考書目。經過篩選,我們將姚文兵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學》(第7版)作為我校藥學專業生化指定教材。這部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作者姚文兵和主審吳梧桐均是我國生物技術與生化藥學專家。主編姚文兵是我國生物技術與生化藥學專家、中國藥科大學教授,他承擔教育部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名牌課程藥學生物化學基礎的創建工作;主審吳梧桐也是我國生物技術與生化藥學專家,他長期倡導生命科學與化學相結合的現代藥學教育模式,建立了以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為基礎,工業微生物學與現代藥學相結合的綜合性生物制藥學科體系,主持創辦了生物制藥專業和生物制藥學院,其權威地位也保證了本教材的高水平呈現。該教材在第6版的基礎上,對部分內容進行了適當調整,增加了第三篇遺傳信息的傳遞和第三章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的內容,還加強了遺傳信息傳遞和結構分子生物學的內容,以及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系統生物學的研究進展;充實了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物質代謝、代謝調控與基因表達調控的內容;擴充了生物藥物的近代概念,介紹了生物藥物研究的最新進展;書末附有生物化學專業名詞英語注解等。教材重點闡述了現代生物化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并盡可能反映生命科學與化學相結合的現代藥學研究模式的特點,突出了生物化學的基礎理論與現代生物技術的進展及其在現代藥學研究中的地位與作用,非常適合作為藥學專業生化課程學習的教材。
1.2優化理論教學內容
指定的教材在順序上仍然是先靜態后動態的模式,但這種傳統的編排方式并不利于學時較少的藥學專業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了解生物化學課程的核心內容和精髓。因此我們改變了先靜態后動態的傳統教學模式,將整本教材內容劃分為三大模塊,即能量代謝模塊(包括糖化學、糖代謝、生物氧化、脂類化學、脂類代謝)、蛋白質代謝模塊(包括蛋白質化學、酶學、蛋白質代謝)和核酸代謝模塊(包括核酸化學、核酸代謝、遺傳信息傳遞)。每個模塊在知識構件上,以某一生物大分子的代謝過程為主線,其他知識內容為支線,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的優化設計有利于學生對于生化過程的系統理解。以能量代謝為例,能量代謝模塊以葡萄糖分解代謝為主線,首先用較少的學時介紹糖的結構及糖的化學性質,以及在消化道內的吸收過程,然后詳細講解進入細胞后的徹底生物氧化過程,包括經過無氧分解代謝為丙酮酸,再經過脫氫作用以乙酰輔酶A的形式進入檸檬酸循環完成C的最終氧化形成CO2,最后由攜H的載體將H帶入線粒體內膜系統經過電子傳遞最終形成H2O并釋放出能量。在掌握這一條葡萄糖的分解代謝的主線之后,其他的知識點例如磷酸戊糖途徑、糖異生、糖原合成與降解等過程作為這條主線的支線知識內容,二者結合最終成為一個復雜而又有邏輯關系的能量代謝知識體系。這樣有利于學生對各個途徑的生理功能代謝過程有更深刻的理解。
1.3優化實驗教學內容
實驗課是生化教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課,應當使學生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然而傳統的實驗教學,照本宣科的現象比較嚴重,即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實驗流程和實驗結果都在實驗前給學生描述清楚,學生的實驗過程僅僅是重復流程觀察結果而已,缺少主動思考和探索的過程。因此我們針對傳統實驗教學的不足,在理論課上抽出時間,將實驗課要進行的實驗做預先的鋪墊,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實驗課上以引導為主,讓學生自主參與實驗過程,得出一些結果并討論分析。例如油脂酸價測定這一實驗,在理論課上講解油脂酸價測定的原理方法,然后提出問題:我們平時的食用油的酸價是否正常?經過暴曬后的食用油酸價是否會發生變化?反復油炸后的食用油酸價是否正常?以此提高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的興趣,也可由學生自行采樣,在實驗課上進行不同樣品食用油酸價的檢測,得出結果后再進一步討論分析。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該實驗方法原理的理解,也可以學以致用,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4跟蹤生化研究動態
由于生物化學理論和技術發展迅速、信息量大,學生在獲取專業知識的同時,重視前沿知識和相關學科滲透知識的掌握,是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學生自身發展所必需的。對于生物化學課程的授課教師來說,科研工作的內容能夠極大地豐富生物化學理論教學的水平,對生物化學前沿研究的把握也是對教師綜合素質的高要求。將生物化學前沿成果融入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書本內容。例如在講授細胞膜轉運蛋白的內容時,可穿插介紹2014年4月由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教授領導研究組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即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晶體結構。該轉運蛋白的作用在于轉運葡萄糖,從而為細胞提供能量,該研究成果將有利于人們掌握轉運蛋白GLUT1的工作機理,可能實現葡萄糖轉運的人工干預,切斷它的轉運過程,從而“餓死”癌細胞。通過這種具體的、最新的科研成果的描述,不但使學生較為形象地理解了轉運蛋白生理作用方面的知識,還對于轉運蛋白作為藥物靶點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極大提高學生對于該課程的學習及科研興趣。
2教學方法優化
2.1合理高效利用多媒體教學
教學全程為多媒體課件教學。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像、文本、動畫為一體,為學生營造出形象逼真的學習環境,可以使不同感官在同一時間內接受到同一信息源的信息,從而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但是多年的多媒體教學經歷也使我們看到了多媒體教學的弊端。例如有些教師過分依賴預先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僅充當“解說員”角色,缺乏恰當、生動、形象的講解,使課堂教學枯燥無味,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對學生而言,多媒體教學講授速度快,單位時間傳授的信息量大,導致少數學生課堂筆記跟不上,有的學生甚至干脆放棄記筆記的過程,而以下課拷貝課件取代之,因此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減弱,缺少主動性的思考,對教學內容掌握不扎實。如何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避免弊端,關鍵在于教師的綜合素質、駕馭課件的能力及組織教學的能力。因此學院加強了對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創造條件培養教師制作、使用多媒體的技能,還建立了課件共享平臺,為不同教師制作準備課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在課件制作上,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精心設計課件,合理設計課件的程序形式、播放順序,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并在授課過程中,多設計與學生互動的環節,每個章節結束后對本章節進行小結,并列部分習題,以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
2.2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的核心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使學生主動探求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知識點繁多的生物化學課程,利用啟發式教學使學生掌握復雜的代謝過程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生物氧化一章,電子傳遞鏈的傳遞過程十分抽象,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用比喻啟發的方法,在教學中把線粒體內膜上按一定順序排列的遞氫體和電子傳遞體比喻為接力賽的參賽者,而把電子比喻為接力棒,使得整個電子傳遞的過程形象而生動;此外諸如糖酵解與糖異生,以及脂肪酸的合成與分解的生化過程,看似相互可逆的過程,但是卻有著極大的差別以及截然不同的生理生化作用,因此可以利用對比啟發的方法,列表顯示各個生化過程的異同,這樣可以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促進積極思維,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鞏固,又可培養進行對比分析鑒別的能力。啟發式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如設問啟發、聯系啟發、案例啟發、懸念啟發等,多種方式的啟發可以使生物化學課程當中抽象的概念和代謝過程變得生動形象,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3網絡教學
網絡已成為重要的信息交流平臺。高校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對網絡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率也較高,已成為多數青年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進行生物化學網絡教學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不但能夠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而且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我校依托校園網絡,定制課程包括課程簡介、教師簡介、教學大綱、學習綱要、課程錄像、課件共享、網上交互等板塊,其中課程簡介、教師簡介、教學大綱以及學習綱要板塊主要為學生了解本門課程提供參考,并且提示每章節重難點;課程錄像為教師上課的錄像,為學生課余時間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課件共享為教師上課所用課件,可作為學生課下學習的重要參考資料,同時為廣大教師的備課過程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網上交互板塊中,學生可以在網上提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由教師在線回答,增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教學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學生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能上網瀏覽,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充分體現了在恰當的時間應用合適的學習環境達到最好的學習目標的教學理念。此外,這種交互式、開放式的自主學習環境最大限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普通化學》是一門省級精品課程,通常在大一學年開設,其理論課程主要包括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兩個方向的重要內容。由于大一的學生剛剛從高中邁向大學的學堂,經歷了高考的選拔,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所以對他們來說這門課程并不陌生,這樣更有助于這本課程的學習。對于很多非化學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可能會因為高中的化學知識薄弱或者從心里排斥化學而對本課程喪失學習興趣或者感覺無趣,進而不愿意進一步了解和學習有關化學的知識。因此,針對非化學專業的學生,就要有不同于化學專業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這樣才能事半功倍[1]。教學理念決定教學的方向、模式以及考核評價的方式。由于授課的群體是非化學專業學生,所以要針對于學科特點調整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時間等一些外在影響學習的條件。充分把握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努力把思政教育放到重要的教育環節[2]。如果教學重點還是像高中那樣照本宣科,很快就會使得剛入學的學生失去對化學課程的興趣,原因大致有兩個:一方面,《普通化學》這門課程主要是無機和分析化學方面的知識,課程安排也是由易到難。對于非化學專業學生來說,他們更傾向于接受簡單而熟悉的課程內容,這就將導致學生對難題探索的排斥。由于大學上課方式,評價方式的不同,非化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這門科目的時候沒有像高中那么大的考試壓力,所以傳統的教學方式就需要調整,要能夠深入淺出,適當引入一些學科的經典事跡、人物和未來發展方向等內容,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開闊眼界,培養科研思維以及更好的規劃未來四年的學習[3]。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非化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問題在于普通化學的課程內容不夠系統,與本專業課程的直接相關性不大以及傳統的考核方式的局限性。筆者會從這幾方面的問題進行分別探索解決,并提出更加符合當代大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與時俱進的幾種策略[4]。簡而言之,本文將針對非化學專業教授《普通化學》這門課程,主要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以及考核方式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索,提出有益于提升非化學專業本課程教學質量的可行性建議。
1《普通化學》課程在當下面臨的主要問題
1.1傳統的教學理念根深蒂固
自古以來,傳統的教學理念幾乎都出自“傳道、授業、解惑”,這種理念仍是現代教學的中心思想。在現代高校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僅僅繼承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很快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教師依舊是教學的絕對的主體,而學生只能作為被動的學習,對于像《普通化學》這樣的課程,內容幾乎涵蓋了四大化學的基礎內容,所以知識點的系統性較差。如果不能讓學生也參與其中,長久的灌輸式教學只能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影響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該自覺地從自身開始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模式,把課堂歸還給學生[5]。
1.2《普通化學》教材內容與專業相關性不足
《普通化學》的教材一般都是更注重理論基礎知識,對于不同的專業需求缺乏針對性。以本校為例,開設《普通化學》這門課程的專業包括生命科學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農業工程等許多專業,但是作為基礎課程,沒有將化學與本專業的內容特點有效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不到化學知識的價值,認為化學與自己的專業關聯性較差,就會逐漸失去學習該課程的動力。
1.3單一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當下教育需求
其實一直以來,無論是高校教育還是中小學教育都是以線下為主要授課場所,而這種方法的空間限制性較高,且僅僅依據教學大綱按部就班的講課也很難滿足當下的教學要求,畢竟課時有限,課上能講授的知識有限,能傳授的知識類型單一,很難將大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合理利用起來,使學生失去探索學習的主動性,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成果[6]。1.4考核方式單一,評價體系不全面盡管高等教育在原有“一考定終身”的基礎上,增加了“上課出勤率”和“作業完成度”考核,但是這從根本上還是以分數定才能的模式,而根據時代的需求,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分數,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專業需求,教學內容、模式的不同制定更加公平合理考核方式。
2針對《普通化學》的課程需求提出的幾點建議
2.1改變教學理念
想要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課程教學成果,首先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理念。在初高中階段化學課程的教授主要包括“備課”、“授課”、“提問和解答”,其中在課堂上最重要的部分多是老師在講解知識,教師會在課下花費較多的時間備課,能夠保證在有限的課時內讓學生也能盡可能的學到需要的知識,而對于提問環節一般耗時較少。對處于初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因為學習的科目多、內容雜等原因,這種方式無疑是效率更高,更為省時。但是,這種方式卻并不適合高校學生的化學學習,尤其是非化學專業的學生,原因有以下幾點:(1)大學的課程考核一般不會與升學相關聯,學生壓力減小。(2)普通化學的內容較多,知識點系統性較差,就很難讓非化學專業的學生提起學習的興趣。(3)考核方式單一,課后的作業安排較少,學生很難溫故而知新,無法掌握課程重點。這些問題就要求授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靈活調整教學方法。首先,在備課上要更加全面,同時也要注意刪繁就簡,因為普通化學這門課程中約50%的內容在高中階段已經接觸學習過,例如:“原子和分子結構”、“簡單配合物”、“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平衡”等內容。盡管這些內容在高中階段已經接觸過,但卻是集中在基礎原理及應用上,沒有更加深入的探究其實質,這就需要授課教師學會拋磚引玉,提煉出課程的重點,引導學生積極探索,進而將課堂交還給學生,營造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氛圍,這樣的教學理念才能夠真正的帶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2.2優化教學內容
在教學理念的內容中我們已經提到關于大學非化學專業普通化學課程內容存在的問題,現在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學會對《普通化學》的教材進行合理刪減,同時也要增加一些與化學相關的實例。以現在本校生物專業使用的教材為例,教材中主要包括熱化學與能量、物質結構基礎、配位化合物、電化學基礎等章節,其中物質結構基礎的內容包括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波函數、化學鍵等,針對像波函數等抽象且晦澀的知識點就要進行合理刪減,否則在有限的時間里安排過多類似的知識,將會很大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7]。此外,授課教師要更加全面地了解本課程的培養目標,根據不同專業的培養要求優化教學大綱。同時,授課教師還應與各專業的老師進行深入交流,這不僅能夠幫助其在教學中有的放矢,還能夠最大程度上了解學生的專業需求,從而引入一些與之相關的實際事例。這樣的安排既可以教授知識,又能夠引導學生養成由理論聯系實際的習慣,培養一種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從而感受到普通化學的學科魅力和實用價值。以生物工程專業的學生為例,可以把“酸堿反應和酸堿平衡”的章節作為重點講授,引入“體液的酸堿平衡對人體的重要性”、“食物的酸堿性”等實例,深入淺出的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能夠使學生體會到處處皆學問,更好地將知識應用于生活;對于土木專業和機械制造等專業,像電化學基礎這一章節就需要作為重點章節進行講授,因為“原電池”和“電解”這兩部分內容與其專業相關性較大,初步了解電池的構造后可引入鋰電池的發展對于人類進步的重要意義,如講述手機的更新換代中電池的重要作用,而金屬的腐蝕和防護對于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性,如山東號航空母艦的艦體的防腐涂層就是國產航母在生產制備過程中遇到的一大難題,但是在科研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下,終于打破國外的專利封鎖,使我們的國產航母擁有了“金剛不壞之身”[8]。
2.3調整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現在的大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非化學專業的《普通化學》的課時一般為48課時,想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就讓學生掌握所有的知識,自然是不太可能,所以在前面兩方面的努力之后,就必須在教學模式上也要做到同步更新。眾所周知,現在的互聯網科技和人工智能影響著我們各個方面,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如果應用這些先進的技術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將互聯網教學和課堂教學相結合,將能夠使學生在課下也能夠進行課程學習,與授課教師保持交流,答疑解惑,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普通化學》課程中的原電池章節為例,如果僅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多時候都是在所講述的枯燥的知識點。如果想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以致用,就要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安排學生通過互聯網進行理論基礎學習,初步掌握原理,為此授課教師需要提前建立課程管理系統,從而盡可能地確保學生都進行了學習。課上授課教師可以針對重要知識點進行提問,讓學生分組討論,并最后答疑解惑,這樣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還實現了授課教師和學生的課堂互動[9]。此外,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安排學生解釋生活中常見現象如何原電池的原理來解釋,例如鐵的腐蝕就是很好的切入點,能夠將學生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學會深入思考。總而言之,新的教學模式就是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參與度,能夠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將互聯網教學與課上教學有機結合,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
2.4提升考核方式
當代大學生的課程考核方式一般包括上課出勤率、作業的完成度、試卷考試等按比例計算后作為最后的科目成績,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課程掌握情況,但是弊端也十分明顯,因為出勤率和作業完成度一般很難真正地考核學生。大學的期末考試內容一般來說不會過于深奧,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臨時抱佛腳的方式達到通過考核的目的。因此教科教授應根據實際情況對考核方式的各方面進行優化。首先,既然采取互聯網教學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那么考核評價方案就要細分,一方面是針對互聯網學習的考核,通過后臺記錄、課程完成度、課后習題的正確率等方面進行考核,這也是對教師課堂掌控能力的一種考驗,因為互聯網更要求老師把握一個平衡度,不能過于開放,任由學生隨便學習,過于發散思維,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已不能過于死板,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就是課上教學評價,不僅僅是考察出勤率,還要有小組活動,安排分組討論并解決問題,最后也有個人的知識總結,通過這些方式能夠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集體榮辱觀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符合國家教育理念的。最后就是要系統化考核機制,不能將考核方式流于書面,這也需要教師根據課程安排和專業需要進行合理制定,公平合理而又全面的考核方式對學生來說舉足輕重,需要當代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
2理論聯系實踐,培養學生興趣
有機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非常緊密的課程。縱觀有機化學的發展史,有機化學對于人類自身發展、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過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有機化學又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強的課程,因此,在講授有機化學課程時,一定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有一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興趣是需要不斷培養和加強的,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通過人類的衣、食、住、行、用、醫等跟有機化學相關的典型實例,并結合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能源危機等社會熱點,例如,合成的農藥可以用于提高作物的抗病蟲害能力、抗逆能力、產量和果實的品質;農副產品的深加工以及食品色香味的改善,研制和開發防治疾病的藥物等離不開有機化學;烷烴中汽油辛烷值與大氣污染;烯烴和鹵代烴與白色污染;芳香烴與汽車內空氣對人體的危害;酒精在人體內的降解以及對身體的影響;油脂與人類的肥胖等等。
3靈活運用教法,注重歸納總結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手段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但各種教學手段都各有利弊,教師不能一成不變地用一種教學手段。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有一個觀點:“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創新、有所發明和發現的人,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做過的事情”。隨著教改的進行,有機化學的教學時數在減少,傳統的板書教學難以完成教學內容。而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太大,節奏快,會使得學生難以接受。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優缺點,取長補短,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教學質量。有機化學的知識點零碎繁多,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得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重點內容,必須進行歸納總結,這也是學好有機化學的重要方法。對每一章節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是我們所編教材的一個特點,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對前后章節中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例如,基團優先次序規則和官能團優先次序規則之間的區別;鹵代烴、醇和季銨堿的消除反應之間的異同;醛酮的鹵仿反應和酰胺的霍夫曼降解反應之間條件和結果的異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