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3 07:32:1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會計畢業實踐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畢業論文主要是指學位論文。在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畢業前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完成論文寫作。學位論文是各類畢業生或同等學歷人員為申請授予相應學位而寫出的論文,即學士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等。對于學士論文,要求能較好地運用所學基礎知識技能,解決不太復雜的課題;對于碩士研究生論文,要求能夠充分地反映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對研究課題要有一定的見解;對于博士研究生論文,則要求反映作者淵博的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在該學科某一領域有獨到的見解,在理論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創造性成果,對會計學科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此外,畢業論文還包括在我國接受高等專科教育財經類學生的畢業論文。版權所有
二、會計論文作用和特點
(一)會計論文的作用
1.會計論文的寫作是會計研究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會計研究的必要手段。隨著我國會計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發展,廣大理論和實務工作者及會計學者,緊密結合我國會計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圍繞貫徹執行新《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通過撰寫會計論文,對企業會計制度轉軌和企業改革(如兼并、破產、關閉、出售、公司制改建、債轉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業集團)中的財務管理、資金成本管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及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等方面,以及會計新領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環境會計和社會會計等)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2.會計論文是總結會計經濟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發展會計理論,以指導會計實踐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國,有上百家財經類期刊刊登會計論文。中國會計學會秘書處為了總結前一年度的會計理論研究成果,每年還組織前一年度會計學論文評選活動,并將獲獎論文匯編成冊出版,由此激發了廣大會計工作者進行理論研究的熱情,推動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并以正確的理論支持和指導會計改革深入進行。
3.寫作會計論文是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是考核會計專業人員和會計專業本科畢業生及研究生等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
(二)會計論文的特點
1.學術性。學術性即科學性,是指在論文中所表現出來的系統、嚴謹的理論體系。會計論文的學術性不僅表現在應用價值上,而且表現在理論價值上。主要表現為:
會計論文的寫作目的是建設與發展會計學科領域,描述會計經濟活動中某一新的現象、新的發現,對會計學科的發展具有實踐上的價值;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2)07-159-02
一、會計實踐教學的方法
1.現場指導教學法。現場指導教學法是與會計理論教學密切聯系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要求教師以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的要求為依據,在正常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組織學生到從事一線生產管理的企業或工廠參觀、了解,并結合具體業務對學生進行現場指導。現場參觀的優勢在于,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得最直接的感性認識。一些在常規課堂上很難講清楚的比較空泛的概念,如會計組織核算程序等,可以通過現場觀摩以及教師的進一步講解,使學生得到清晰的認知。
2.案例總結教學法。案例總結教學法,是指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綜合理論知識進行職業判斷,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要求指導教師通深入剖析過選用的一些國內外典型案例,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并撰寫案例總結。案例總結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在典型案例中學會換位思考,使學生以管理者的身份來思考問題,并主動獲得在未來企業環境中工作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管理技能。
3.實驗模擬教學法。教學實驗模擬教學法是在學校難以保證學生進行大規模集中實習的情況下,提升學生會計實務操作能力的一種最主要的實踐教學方法。它要求指導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內容,以實際的仿真會計資料為操作對象,模擬真實的會計工作環境,充分利用學校的會計模擬實驗室、會計電算化綜合實驗室和ERP綜合實驗室等試驗場所,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職業技術技能培訓,提高學生的實務能力。
4.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范圍較廣,內容豐富。它既包括專業特色鮮明的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如會計從業資格證等考試培訓、金融知識競賽、ERP模擬沙盤大賽集訓、點鈔和模擬炒股競賽等;又包括具有較強綜合性的第二課堂活動,如會計類學術講座、會計電算化操作比賽、會計知識辯論賽、演講大賽等。第二課堂教學活動要求指導教師依據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在第一課堂學習之外,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在這一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親自體驗生活、融入社會和提高實踐能力,而且能夠了解當下社會對會計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進而轉變思維模式,提升適應社會的能力。
5.文本指導教學法。文本指導教學法,是指教師對學生的實踐報告、調研報告和畢業論文(設計)等文本的撰寫進行專項指導的一種教學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資料收集、分析、論證和調查研究報告的撰寫工作,有利于提高學生規范化文本寫作的能力和嚴謹的工作態度,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如何運用實踐教學法
1.拓寬教育教學渠道,加強會計人才供求雙方的聯系。會計學作為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實際操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從我國現狀來看,學校僅為在校學生提供了很少的實習機會。雖然近幾年來由于市場機制的作用,教學質量高、學生素質好的會計專業很受歡迎,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會計教育部門在很大程度上是憑自己的經驗來教育學生的。于是,出現了會計專業一哄而上、培訓機構課程設置五花八門、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適應社會等問題。當務之急是,在教育部門和會計人才的需求方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使學校的培養目標更加明確,符合社會實際需要。加強會計人才供求雙方的聯系渠道,使會計人才的供給者——會計教育部門能夠根據市場需求狀況,設立教育目標,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會計人才。可以考慮充分發揮教育部門與各會計職業團體、會計實務界之間的廣泛聯系,通過定期舉辦會計教育研討會、會計教育培訓會、實地調研觀摩等方式,強化溝通。
2.提倡典型案例教學,注重實踐教學環節。不但鼓勵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積極、科學地思考問題,使所學知識真正消化。變為自己的東西,促進學生能力的形成和學習素質的提高,而且通過典型案例教學、角色模擬、企業實習等方式,在實戰中鍛煉職業判斷能力、邏輯分析能力、溝通能力等。此外,還要注重學生信息技術技能的培養,使用多媒體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學校的計算機資源。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技術水平。為調動會計專業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教師應減少課堂講授理論的時間,主要講授重點、難點、熱點以及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方法與手段,課堂講授和課堂討論、案例分析、模擬操作、社會實踐教學方法要穿行,各教學時間分配比例應該達到1:1。學校應安排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會計實際操作與課程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真實、具體的財務環境中,體悟會計工作的樂趣,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緊密結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0)05-126-02
會計實踐教學是本科會計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為完成整個會計教育目標服務。高校會計實踐教學目標不僅要求學生模擬實務,更要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這不是開幾門模擬實踐課程就能實現的,應采取不同層次的教學形式,將實踐教學作為一種手段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針對不同的專業課程安排內容不同、各具特色、富有實效的實踐教學環節,使會計實踐教學達到應有的效果。
一、目前高校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總結與分析
1.會計實驗教學的目標低、實驗內容簡單,對學生各種能力鍛煉和培養不足。目前很多相關文獻資料認為我國會計實驗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做會計,此目標較低,相應的實驗內容、體系、方法等通常緊緊圍繞學生操作能力來進行,這樣的會計實驗只能培養學生的賬務處理能力,而對會計分析、預測、決策和納稅籌劃等較少涉及,實驗內容過于簡單,不利于學生領會會計工作的真實價值和深遠意義,也不利于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將固定的觀點和做法灌輸給學生,甚至公布固定答案,學生只是照搬照抄,對于“為什么”卻不深入探究,學習缺乏主動性,缺乏鍛煉學生運用職業判斷能力創造性地分析復雜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的內容,使實驗變成理論知識的翻版。
2.實踐教學課程、進程安排上缺乏整體考慮。實踐教學是通過多個環節、多個層次的會計實踐活動來完成的。目前,一些院校的會計實踐教學各個環節缺乏有機聯系,對各實踐環節的目標、內容和要求不明確,沒有形成有機整體。從開設實踐課程上看,主要包括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而涉及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稅收等課程的實習項目還非常少。從實踐方式上看,如課內實驗,單獨實訓等諸多實踐方式如何正確安排到學生各個課程和學習階段去,如何做、如何控制、如何銜接、如何單項達到目的,并實現總體的完整和有效,這些都沒有細致規劃和運用。
3.很多實踐課程流于形式,操作失效,效果不明顯。例如一些校外實習基地的生產實習,基本是在授課老師帶領下,到財務部門觀看憑證填制或手工操作,完成課堂講授知識的實踐或觀摩,這只是一種被動的接受或實踐,根本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到畢業實習時,大部分學生自己尋找畢業實習單位,學校對學生的畢業實習失去了控制,從而導致學生在畢業實習期間花費許多的時間尋找就業機會,如聯系工作單位、參加面試,根本無心實習,使許多畢業學生實習流于形式,其實習報告也是想辦法編出來的。
4.實踐教學方法和硬件配備運用不到位。根據有關調查結果證明,目前大多數院校都配置了“手工實驗室”和“電算化實驗室”,并且很多院校配備了“沙盤模擬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已經對實踐教學非常重視。但從實際情況上看,很多學生畢業后仍不能很好的勝任一個普通工作,說明實踐教學雖引起重視,但實施情況和效果并沒有想像中的那么好。這和實驗室的利用情況、利用效率有直接關系。所以,好的硬件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善加利用,不僅實驗室配備完善合理,對于實驗室的管理、利用相關規定都應詳細制定并有效實施,才能使硬件設施不流于形式,發揮應有的作用。
5.實踐各環節控制不到位。實踐過程控制不嚴,沒有按照進度完成;實踐參與者參與積極性不高,遲到、早退、缺勤、抄襲現象嚴重;實踐用教材及憑證賬簿資料與實際存在差異,實用性不夠強;實踐結束對結果沒有講評,沒有總結經驗教訓;實踐計劃安排不當,組織混亂,時間安排不合理等。
6.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由于長期以來對實踐教學的不夠重視,使教師們也普遍重視理論教學,缺乏實踐教學經驗,對實踐技能掌握不牢,電算化軟件操作不熟練,對實踐操作過程中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不能做出確切的答復;繁重的教學任務和現實情況,也使教師無暇顧及自身專業技能的提高,也少有機會到企事業單位真正的進行實踐鍛煉,從而使實踐教學沒有本質的質量保證。
二、對策建議
(一)實踐課程和形式應合理安排
1.實踐課程安排應重點突出、合理完善。對于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會計信息系統等課程要重點安排課內實訓和單獨實訓,使學生牢固掌握最基本的會計工作能力,而對于其他課程應根據教學計劃和學生情況合理安排實訓內容,以提高學生綜合思考、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職業判斷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如財務管理、審計、會計分析、納稅籌劃等。
2.應運用多種實踐形式互補配合。實踐教學應采取多種形式,每種實踐的方式不同,適用課程和情況也不同,實踐目的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但只要安排得當合理,實施過程中嚴格、有效,注意各種方式的結合,會是非常完善的體系,起到非常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1)課內實訓:理論教學中必須穿插課堂模擬實訓,否則,初學者往往感到抽象和茫然,難以理解和接受理論知識。如結合基礎會計、成本會計等課程中的章節設計單元實習項目,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單項操作技能,使學生及時驗證和鞏固所學理論知識。課程教學結束后,可再進行課程綜合實習,安排課外單獨實訓,這樣既扎扎實實突破每門課程的每個知識點,又有助于學生對課程體系的理解,從而建立起該課程的完整性、系統性及科學性,也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2)會計仿真實訓是為了訓練學生在未來的會計崗位上處理各種情況,因此,除了課堂模擬實驗、階段模擬實驗以外,還必須安排綜合的仿真實訓,以鍛煉學生的綜合技能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生產實習: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有專門的實習教師帶隊到企業去親自體驗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在相關部門實習過程中,同學們也有機會從最基礎的事務做起,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接觸的具體實務有機地融合。使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工廠的各個崗位上體驗真實工作的情形,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清楚地看到企業生產組織的各個環節,讓學生積累最基本的實踐經驗,為他們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ERP實訓:現在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會計的含義也逐漸被接受為是一個會計信息系統,ERP的廣泛應用也使得會計的ERP應用成為必然,因此,可以引入ERP綜合實訓項目,建立高質量的ERP綜合實驗室,從供應鏈、生產鏈、財務鏈等幾大模塊全面了解、分別模擬,并合理安排、高效應用,使學生受到綜合、系統、全面的操作訓練,將會對學生會計核算技能以外的其他技能的掌握和各種綜合能力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
(5)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是畢業生必須經過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學生所學理論知識的全面考察和總結,也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保證實習質量,建立定期匯報制度,對畢業實習進行監控。指導教師應對實習生布置各階段的任務,并檢查其完成情況。實習結束,實習生應完成實習報告及上交實習鑒定表,并檢查所收集的論文資料。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數量、質量及實習報告論文資料的完成情況,作為學生實習成績評價的標準,學校根據指導教師與學生的書信往來評價指導教師的指導質量。畢業設計應從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研寫作水平方面加以要求,作為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綜合評價的重要環節。
(二)應重視實踐教學的環節控制和把握
實踐教學的進行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性環節: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結束階段。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在實踐教學各個環節都不同程度存在問題,而根本原因在于各個環節的不規范。
準備階段:實踐教學計劃的制定,會計實踐教學資源配備,專業人員配備。首先,應制定合理完備的實踐教學計劃,使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有統一標準,能準確把握進程和實踐內容,這在前面已詳細論述;另外,應給學生配備全面的實訓工具,包括憑證、賬頁、報表、裝訂器等等;再有,要保證實踐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能給予學生正確和規范的指導。
實施階段:嚴格執行實踐計劃,這是最重要的,它直接決定實踐教學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為保證實施階段的有效性,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加強。首先,對于作為會計實踐主要參與者的學生存在的參與實踐的積極性不高、態度不夠端正、不嚴格執行實踐紀律等問題,在實施前,有必要給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動員,讓他們明白實踐目的和計劃、在整個專業學習環節中占的重要作用、要完成的任務和實踐過程中要遵守的相關規定、考核方式,以增強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意識和積極主動性;其次,老師組織學生對賬務處理流程和實踐資料進行回憶、熟悉和了解,包括相關賬冊、有關原始資料、基本操作規定、基本處理方法等,使學生們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不僅能明白怎么做,還能明白為什么這么做,從而達到真正獨立操作的目的;最后,實施過程中要注意時刻監督,一方面指導老師要履行職責,工作到位,嚴格按計劃和規范要求對學生給予充分的指導,但不是直接告訴怎么做,而是讓學生每一步即動腦又動手,另一方面監督學生是否按實踐進程安排、實踐質量和紀律進行。總之,實施過程要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結束階段:按計劃回收實踐資料,組織指導教師對學生實踐成績進行評定。教師應該按量化指標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包括出勤率、手工操作技能、電算操作技能、實驗報告撰寫等方面。對整個實踐過程及學生完成情況進行總體分析和評價,發現整個實踐過程中的不足和問題,吸取經驗教訓提出解決方案,為下次實踐教學提供依據。
(三)建立教師實踐基地和健全實驗室管理制度
一般高校通常只注意建立學生實習基地,殊不知教師實踐基地的建設也相當重要。而實際上,建立教師實踐基地,讓教師進企業掛職鍛煉是非常可行的,一方面教師實踐基地的數量、規模不大,比較容易找;另一方面,由于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可以向實踐單位提供會計服務,實踐單位樂于接受。所以,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調查,對于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從而提高會計實踐教學效果是非常關鍵的。
建立實驗室管理和運用規章制度,使實驗室的運用有計劃中的高效運用,也有計劃外的對外開放,讓學生們自主實踐。
參考文獻:
1.梁麗萍.會計實踐性教學的現實問題與改革構想[J].南平師專學報,2006(4)
2.劉紅娟.針對提高會計實踐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J].商業經濟,2007(12)
3.洪葒,易風華.論基于ERP的高校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8(3)
4.秦少卿,黃蘭,覃創建.高校會計實踐教學規范研究[J].會計之友,2006(4)
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有助于訓練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案例教學法是指在學生學習并掌握了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深入分析案例,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案例情景描述下的實踐活動。通過引入生動具體的案例,引導學生通過感性認識由淺入深地理解、掌握審計學理論,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緊密聯系。
2.隨堂模擬仿真操作
仿真操作常被運用在會計學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中,這也是實踐教學形式的一種。這種教學形式有利于學生在接觸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感性認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采用仿真操作的方式不僅使學生可以更形象、深入地領會審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動手、操作、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內涵式專項實踐課程實驗
內涵式課程實驗是指將一門課程劃。分成理論與實踐兩個部分進行講授。具體來說,是將課程的總學時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理論學時,另一部分是實驗學時。當然,在時間方面也可采取靈活性原則,可以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將內涵式課程實驗安排在某章理論內容講授完畢之時,也可安排在全部理論內容結束之后。
4.獨立集中實踐實驗課程
我院會計學專業一般會開設《財務會計模擬實驗》等獨立的實驗課程,往往采取集中實踐教學的方式開展,開設周數常達到3-4周之久。這種典型的實踐教學方式往往容易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因為一方面學生有了將所學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的機會和平臺,使感性認識達到相對的高峰值,另一方面學生在開展模擬實驗時可以與同學相互合作,一起學習、交流、切磋和進步。
5.假期實踐和畢業實習
假期實踐和畢業實習作為直接實踐的方式,在高職院校會計學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大都會有安排,一般來說假期實踐形式尚不具備在內容上結合較深會計專業程度的條件,而畢業實習則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實習,也是畢業上崗之前的必要訓練和經歷。
二、我院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1.實踐課程的設置缺乏體系
從目前我院開設的實踐計劃看,主要注重的是獨立實驗課程的開設,缺乏體系化建設的思想,各門實驗課程之間缺乏系統化,導致各門實驗課程的內容缺乏良好的銜接,課程內容出現重復,實踐教學的綜合性也無法得以較好的體現,進而可能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2.實踐教學沒有受到足夠重視
首先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課時安排比例體現出對實踐教學的不重視以及教師的授課內容方面存在著偏重于對專業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視與實際工作緊密聯系的傾向。
3.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仍顯薄弱
從師資情況看,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實踐教學師資力量薄弱且實務經驗不足的問題。我院教師的教學任務可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像內涵式課程實驗、案例教學、畢業論文指導等實踐教學活動一般教師都可以勝任,但是專業綜合性實驗要求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深厚的專業理論功底,還需要對企事業單位的現行實務操作非常熟悉。
4.忽視實踐教學成果的總結與交流
我院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年年都在進行,可是卻往往忽視了對教學成果的及時總結和廣泛交流。實踐教學的成果是教師從事實踐教學活動的智慧結晶,應當得以妥善保存和充分交流。而教學成果如果未能得到及時總結和運用往往會影響日后實踐教學的效果和效率。
5.實踐教學的渠道尚待拓寬
由于我院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渠道涉及面較窄,導致學生缺乏運用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在不同行業開展會計實踐訓練的平臺。要解決這一問題,還有待于通過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來拓寬實踐教學的渠道。
三、優化我院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策略
1.重視實踐課程的優化設置
高職院校對實踐課程的設置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考慮。第一,注重對實踐課程體系的合理規劃。可以將課程實踐教學劃分為專業課程實驗和集中實踐課程。第二,實踐課程內容要充實,銜接要合理。專業課程實驗的內容應緊密圍繞相應課程的重點與難點,使實驗內容充實且緊湊。集中實踐課程一般屬于綜合性實驗,實驗內容的設計與安排比較復雜,可以參考多元化、集團化經營的企業的實務,將成本核算、合并報表、財務與管理分析等較復雜的實務內容納入到綜合模擬實驗中去。
2.重視實踐教學
鑒于實踐教學在會計學專業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加強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第一院領導和從事會計學專業教學的教師均應重新審視、考量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從思想上重視起來。第二要增加對會計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方面的投入,須在人員、經費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第三設計和運行實踐教學方面的質量考核標準與機制,促進提升實踐教學的質量。
3.重視實踐師資建設
加強會計學實踐教學需要充分重視從事實踐教學教師的選聘和培養,否則實踐教學的開展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增強實踐教學的師資水平和師資數量:第一,聘請企業的資深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CPA)的人員擔任兼職實踐教學的教師。第二,邀請上述專業人員對從事會計實踐教學的教師作相應的指導或進行定期培訓。第三,安排實踐授課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踐鍛煉或到外校取經,參加進修培訓。
4.重視校內會計實驗室的建設
會計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和條件考慮分別建設會計實驗室、審計實驗室、信息化實驗室等。實驗室的建設不是僅僅安置好一兩間教室、添置一些桌椅及其他基本設施就算得以建成了,而是需要根據當前社會對會計人才的要求從軟件、硬件上加強建設,使學生得以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使用現代化的設施獲得專業化的訓練,以便將來更好地步入工作崗位,符合實際工作的需要。
應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推動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主要從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就會計專業而言,應以培養掌握高級會計技術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使本科會計專業的學生經過四年的系統學習能夠熟練掌握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核算方法,形成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實務操作能力、職業判斷能力、溝通交際能力等,使畢業的學生一進人工作崗位即能很快適應并能進行會計的賬務處理等一系列工作。這就要求在會計教學時要非常注重實踐教學,對學生的培養要關注其職業能力的形成。為探討會計學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筆者以寧渡工程學院會計學專業的學生為對象展開了一系列調查分析。
(一)調查設計對該校會計學專業已畢業的學生進行追蹤調查,調查內容側重于工作以來的感受;在校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的吻合程度。在校進行的實習實驗是否符合實際工作的需要;在校形成的能力與用人單位需求的差距;對專業人才培養的建議等,該調查主要采取問卷和訪談方法進行。
(二)會計學專業學生能力要素對以上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匯總后,又聘請了寧波市不同行業的9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進行了研討,確定了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后應具備的職業能力要素,主要包括6大能力,即:準則運用和解決問題能力;邏輯思維和分析判斷能力;人際交往和溝通協調能力;組織管理和團隊合作能力;科研和創新能力;遵循職業道德和養成職業價值觀能力。以上6大能力領域又可細分為143項專項技能。其中的能力領域是相關專項技能的任意組合;專項技能是每個學生利用其所學知識和技能去有效地從事某一具體工作的能力。專業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每個學生可以通過仿效、學習、練習反饋等過程掌握各項專項技能,由不會到會到熟練,從而達到自動化式的定型。當然,技能的學習要以程序性知識的掌握為前提。大學四年期間,通過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的設計、修正、優化、整合,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使培養的學生能夠掌握或基本掌握職業能力框架中的大部分專項技能。從而形成相應的會計職業能力,達到對接社會市場、培養有用人才的要求。
二、實踐教學體系構成與內容
就會計學專業學生來說。實踐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對其職業能力的形成是―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因此在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和實踐教學內容的組織實施時,應以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為前提。實踐教學體系和內容的改革設計,具體可通過校內模擬實習和校外社會實踐兩種方式進行。
(一)校內模擬實習校內模擬實習可分為手工模擬和計算機模擬兩個環節。其中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分為平時的課后模擬和綜合的實驗室模擬。課后模擬是針對課程教學中的某些重點難點單獨進行的模塊實驗。它以會計理論課教材的相關章節內容為依據,按理論教學進度分階段組織實驗,以解決專業課學習中某一方面的實務操作問題。通過實驗可使學生充分理解會計的概念和原理,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專業學習中的某些關鍵點和難點。課后模擬側重于知識點的鞏固,它將實驗教學融入到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等專業課之中,將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實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綜合的實驗室模擬就是利用真實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對一定時期的經濟業務(來源于企業)進行會計核算,通過編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計算成本、利潤和編制會計報表,熟悉會計循環過程和掌握會計核算基本技能。綜合的實驗室模擬的重點是識別、審核和整理原始憑證,根據經濟業務正確地編制記賬憑證,開設并登記明細賬和日記賬,編制科且匯總表,進行成本核算,設置并登記總分類賬,期末結賬,編制會計報表。綜合的實驗室模擬能增強學生對會計核算的感性認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模擬實驗所使用的經濟業務資料直接來源于現實生活,而且是經過認真挑選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經濟業務,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同時在進行模擬實驗時學生可以通過定期輪換實習內容,達到實踐的系統全面性,因此,模擬實驗可以說是一種在仿真的環境和條件下進行的相對真實有效的實踐活動,可以起到和社會實踐相同的教學效果,甚至還能克服社會實踐的某些不足。對學生掌握具體會計準則的運用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計算機模擬實驗是組織學生利用會計模擬實習軟件系統,在計算機上根據模擬實驗資料進行會計處理。其主要內容有輸入記賬憑證、開設并登記明細賬和日記賬、編制記賬憑證匯總表、開設并登記總分類賬戶、編制會計報表。在目前會計信息化普及的背景下,學生應當學會在計算機上從記賬憑證輸入到自動登記賬簿和生成會計報表的整個會計處理,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賬務處理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極為重要。
(二)棱外社會實踐校外社會實踐包括參觀觀摩和在崗實習等多種形式,可通過以下環節實施:感知實踐、工商實訓、訶研實訓、畢業實習等。感知實踐和調研實訓是組織學生到企業、事業、社會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等單位參觀調研,了解其經營管理活動、生產工藝流程、會計業務處理程序等內容。通過參觀調研,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其對系統知識的理解和鞏固,并鼓勵學生善于從中發現問題,進而研究解決問題。工商實訓、畢業實習等是指讓學生到實習現場,實際參與實習單位的業務操作。這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真實的環境、真實的條件下得到真實的業務技能訓練,促使其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業務問題,提高邏輯思維和職業判斷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和溝通協調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并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有利于職業價值觀的養成。
以上實踐環節內容的設計主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要與本學期開設的理論課程密切相關,二是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各環節的具體安排如下:第2學期安排2周的感知實踐、第3學期安排2周的工商實訓,以提高學生認知社會的實踐能力;第4學期安排2周的文獻檢索、第5學期安排2周的調研實訓,以培養學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科研精神、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第6、7學期安
排4周撰寫學年論文,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綜合分析的能力,書面和文字的表達能力,并為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奠定基礎:第8學期一般安排4周專業實習、8周畢業實習并提交畢業實習報告,通過畢業實習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適應能力,為畢業后步入社會做好準備;同時,第8學期還安排撰寫畢業論文并進行畢業論文答辯。
此外,還設計了一些其他實踐環節作為對以上實踐內容的補充。如:文獻檢索方法應用;經濟大講堂;ERP模擬訓練;職業經理人大賽;財會信息化競賽;暑期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從不同的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三、實踐教學體系組織與實施
為了實驗有效進行,有必要對實踐教學各環節進行有效的組織,并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措施加以保障。
(一)制度保障對每個實驗環節都編寫相應的實踐教學大綱,指定專門的指導教師,并制訂《會計模擬實驗室管理制度》、《會計信息化實驗室管理制度》、《校外實踐指導教師職責》學生每完成一個實踐環節,都要填寫詳細的實驗手冊,強化實踐過程中的計劃、管理與控制,以增強社會實踐的有效性,為此編寫了實習指導手冊。在內容安排上,涵蓋了財務會計、審計及理財等方面最基本的會計相關工作。學生寫出的實踐總結報告,教師給予細心指導和批改,最后由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談收獲、談改進,再由教師進行相應的總結。
(二)條件保障加強校內實驗室軟硬件條件的建設。學校建成了專門的經濟管理實驗中心作為會計專業實驗室,可以進行本專業的會計電子模擬實驗、會計信息化實驗、會計手工模擬、ERP模擬訓練等。其中的《會計實驗》和《會計信息系統》是校內實驗的兩門主要實驗課程,都具有綜合性實驗的特點,分別在第4、第5學期開設,采用的實驗教材和實驗應用軟件不斷修訂、不斷更新,內容緊密結合實際,符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
為了實施以上實踐環節,學院和教研室積極拓寬與企事業單位、社會中介機構等的聯系。建立比較穩定的關系,簽定合作協議。目前已與寧波地區近20家企業事業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以幫助其進行科研攻關,向企業提供優秀的專業人才,企業則每年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實習,形成一種互利互惠的合作關系,從而使企業成為學校固定的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實習場所。
(三)實施組織在每個環節的組織形式上,都是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展開。實行合作性學習方式。分組操作時,遵循混合編組的原則。既關注每個小組學生的成績差異、個體差異、性別差異和家庭背景--差異,又盡可能使小組成員各具特色、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注意組員必須分別承擔互補的、有內在關聯的角色,并分別制定各自的主要職責。每個實踐環節的具體實施過程中,起主導性作用的是學生,他們相互交流、相互探討,共同組織、實施、完成整個實踐過程。指導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提供建議、適當的介入與干預、游走與觀察、總結評估與反饋等,是指導教師在實踐管理中的職責。
合作性學習的目的不只是傳授知識,完成實踐教學規定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綜合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合作中得到全面的發展。立足于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思考、學會創新、學會實踐;培養學生健康向上、敢于探索、積極開拓創新的精神,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寬容大度、團結合作、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精神;增強自信與團隊觀念,促進學生自我管理、相互合作與溝通。會計職業能力的培養,在合作性學習形式的實踐環節組織與實施過程中,得以充分的實現。
1、加強會計模擬實驗教學是適應高校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的需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中高級應用型會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但看看近幾年大學生的就業情況、會計人才市場的供求狀況、用人單位的反饋情況,我們就不難發現其中的問題及癥結所在。近年來,會計專業畢業生呈現出就業難的情況。從會計人才市場供求看,一方面,企事業單位需求會計人才,但又苦于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每年輸出大量的會計人才,面臨著就業的壓力。會計人才市場供求脫節。我們常常聽到企業抱怨這些剛出校門的大學生還要企業花費資金和時間重新培養,我們也常常看到人才市場招聘有幾年以上實際工作經驗的會計人員的告示。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高校生產的“產品”不適銷對路,培養出的人才不適應社會的需求。
2、加強會計模擬實驗教學可以彌補學生校外實習不足的欠缺。
由于會計工作的特點,聯系學生校外實習較難。學生去實習也只是看看,感受感受,很少能動手做,實習效果不太好,畢業實習基本上流于形式。在這種客觀情況下,加強會計模擬實驗教學顯得非常重要。
二、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的現狀
1、教學觀念落后,對會計模擬實驗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由于多年來形成的會計教學理念――重會計理論教學而輕視實驗、實踐教學,導致對會計模擬實驗教學不重視。
2、會計模擬實驗教學學時少,且各模擬實驗分散、獨立,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目前,會計模擬實驗包括手工模擬實驗和電算化模擬實驗。手工模擬實驗主要是仿真企業日常的會計業務,用手工來填制審核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登記各賬簿、編制會計報表。電算化模擬實驗是借助現代化工具、利用各種軟件來仿真企業的會計業務操作。通常手工模擬實驗和電算化模擬實驗通過開設兩門課程――會計制度設計(或會計實驗)和會計電算化來完成。
3、會計模擬實驗教材落后,教學內容簡單陳舊,沒有跟上會計發展的需要。
盡管教材市場上會計專業理論教材很多,應有盡有,但會計實驗教材卻相當少,很難找到比較系統、完整的實驗教材。很多高校使用自編的實驗教程,存在資源不共享或共享性差的狀況。
4、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性。
多年來存在著重視理論教學、注重理論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而忽視了實驗教學方法的研究的現象,使實驗教學方法單一,不靈活,缺乏創新性。
5、實驗教師缺乏會計實踐鍛煉和實踐經驗。
我們的老師往往是從學校到學校,理論功底較深,缺乏會計實踐鍛煉和實踐經驗,很難把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就會導致實驗教學不生動、不貼近企業實際。
三、加強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的對策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加強對實驗課的研究。
由于會計學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特有的應用性特點要求會計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全面系統地傳授基本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而且要特別注意培養他們應用會計理論和方法解決會計實踐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在教學中要加強實踐性環節。
2、加強教材建設,完善豐富實驗教材內容。
會計模擬實驗教材在會計實驗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進行模擬實驗的基礎和條件。高質量的實驗教材應是內容完整、系統、新穎、清晰,可操作性強,貼近企業實際的。
3、加強教師實踐活動。
教師是實驗教學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是編寫實驗教材、進行實驗教學的直接參與者。只有不斷加強教師的實踐活動,才能將會計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4、分解畢業實習學時,將會計模擬實驗與畢業實習有機地結合起來。
通常,畢業實習安排在最后一學期,時間為4-6周。然而,從實際運作的反饋情況來看,畢業實習效果不太好。可以考慮分解畢業實習的學時,將一部分畢業實習學時提前安排,與會計模擬實驗同時進行。
5、采取手工模擬實驗和電算化模擬實驗并行的做法,將手工模擬實驗和電算化模擬實驗有機地結合起來。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LI Huaguo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He'nan 450046)
Abstract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is the essential link,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time lag, target bias, can through the PDCA cycle is avoided, and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the spiral. PDCA cycle including P (Plan), D (Do), C (Check) checks, A (Action) four stages, through the PDCA cycle quality control, make learning can really use.
Key words PDCA cycle; accounting practice teaching; application
會計實踐教學是會計類課程的必備環節,目的是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鍛煉學生動手實操能力。但經多年的會計實踐教學經驗以及對多家用人單位、多批已畢業學生充分調查后發現,會計實踐教學存在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更新慢,教師實際操作水平有限,學生以拿學分為目的,對實踐教學敷衍了事的情況,導致此課程應該達到的作用不明顯。
經研究和實踐發現,在會計實踐教學中引入PDCA循環來控制教學質量,能夠解決上述問題,達到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提高會計類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質量的目標。
1 會計實踐教學現實存在的問題
會計實踐教學主要通過模擬仿真的企業資料,通過動手操作會計核算過程,使學生全面、系統、快速地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和掌握會計工作的基本程序,熟悉賬戶的使用規則,為學生將來從事實務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存在的問題如下:
1.1 實踐教學知識更新存在滯后性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會計畢業生的要求發生著不斷的變化:社會對會計專業畢業生有哪些新的要求和變化?這些新要求和變化如何有效反饋給會計教育界?如何及時根據反饋信息調整會計實踐教學的具體目標?如何根據具體目標,不斷改革教育方法和程序,使培養出的學生具有相應的素質適應社會需要?這是一個閉路循環,從社會需要開始到適應社會需要結束,這個循環要求不斷更新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然而實踐教學資料和內容總是滯后于現實情況的發展,無法滿足需要。①
1.2 實踐教學目標容易偏頗
會計實踐課程多數只是對會計知識的驗證,看重格式性、程序化的訓練,類似于鸚鵡學舌,對怎樣使用所學知識的思考不夠。即便是格式性訓練,也存在連續使用同樣實訓教材,上下屆學生之間抄襲固定答案,同一屆學生之間相互借鑒等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目標實現得不夠,導致工作中學生遇到問題不知怎樣解決。
1.3 教師實務性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會計教師直接來自高校畢業生,沒有參加過會計工作實踐,動手能力不強,一些具體問題很難把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來推斷,缺少舉一反三、靈活應用、列舉實例的能力。有些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經過長時間從教以后,也存在實踐能力難以提高,實踐知識無法及時更新的問題。②
1.4 實踐教學組織不科學
實踐環節的內容復雜、時間緊湊,一個案例要涉及好多流程,分析業務、做憑證、做總賬明細賬、編報表等等,學生短時間內難以消化吸收。在實踐環節教學中電子賬和紙質賬分離,學生在工作中往往串不起兩個賬的關系。并且在實踐環節常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合作完成,設立不同崗位,輪流體驗每個崗位的作用和特點,分組討論解決問題。這種組織形式看似有效,但由于大部分學生能力見識處于一個層次,難于通過小組討論和協作完成實踐要求,達到應有的效果。
2 PDCA循環解決現有問題的可行性分析
2.1 PDCA循環
PDCA循環管理是保證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運轉的基本方法,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推廣應用。③包括以下4個階段:P(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檢查;A(Action)處理。 PDCA循環具有的特點:(1)每個循環都包括PDCA 4個階段;(2)每個大的PDCA循環包含著中等的PDCA循環,而中等的PDCA循環又蘊含著小的PDCA循環,環環相扣,相輔相成,內層小的PDCA循環不斷促進和推動外層大的PDCA循環,即環環轉動,互相促進;(3)PDCA循環階梯式運行,循環前進,每轉動1周就循環1次,進而提高。
2.2 可行性分析
PDCA循環的每一循環都有新的目標和內容,每一次循環,都能解決一些問題,使質量水平不斷提高。會計實踐教學起始于教學計劃的安排,指導教師的執行,督導團的檢查,同行的交流,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這可以被視為一個大的循環。在這個大循環中,作為教師與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告一段落,學生以拿到學分,鍛煉了動手能力為目的,教師進而完成教學任務,這可以被視為一個小循環。在此循環之外,可擴大循環范圍的,教學活動的目的是準確把握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培養社會需要的會計人才,從合作的用人單位、畢業的學生中對實踐教學進行調查反饋,把握需求,找到不足,修改現有教學內容,逐步解決遇到的現實問題,不斷推進,不斷完善,不斷更新。所以,運用PDCA循環提高會計實踐教學質量是完全可行的。
3 PDCA循環在會計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3.1 計劃階段(Plan)
計劃階段重點在教學內容的準備上,教學內容從賬套建立到報表編制,從銀行、稅務、市場等原始單據的取得到憑證裝訂,以及其中銀行、現金日記賬,資金日報表和費用、財務分析表的編制,模擬了整個企業會計的操作,重點鍛煉學生在出納或費用會計等基礎崗位的操作能力。同時,對上一輪PDCA循環發現的問題進行評估,及時將改進措施列入本輪的計劃階段,使教學計劃緊跟社會需求變化,達到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2 實施階段 (Do)
組織實施過程中,引導學生不以答案正確為目的,而要鍛煉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查找資料的能力、溝通交流能力。首先要全面講解,教師要對實踐需要的知識進行全面簡要的概述,特別是對上幾輪PDCA循環中典型的具體問題匯編成冊,發放給學生,便于實際學習過程中查找。接著分組實踐,在實踐過程如遇到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現有資料查找答案,對于難以找到的進行匯總整理,提高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是課堂討論,對匯總整理的問題,及時組織課間討論,引導各組學生內部和不同小組之間相互回答疑問,有質量的提問和回答均記錄在冊,事后編入問題匯編。教師盡量不參與答疑,而是將答疑的質量數量作對學生評分依據之一,以此提高學生組織協調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最后是教師答疑,對于確有分歧或難以找到答案的問題,由任課老師及時解答,老師也難以把握的,由不同任課教師進行總結并加以討論,再不能解決的,需和合作良好的用人單位相關財務人員討論解決。將解答的問題編入下一步學習計劃中。
3.3 檢查階段(Check)
課程結束后對學生發放調查問卷,對教學時間安排、學習體會、教學內容及方法等進行評價。對已畢業的學生進行跟蹤調查服務,詢問他們對這門課的理解和期望。對反饋的問題,及時分析,調整教學重點。對合作良好的單位相關財務人員發放問卷,聽取他們對實踐教學的意見建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引入真實案例進行針對性的深入研究。
3.4 處理階段(Action)
將從檢查階段獲取的各種信息,認真分析處理,總結經驗教訓。對成功經驗加以肯定并加以推廣,形成科學的教學方法,以供今后教學推廣、應用。對于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分析、研究、解決、整理,在新的教學方案中加以實施,制定新的教學計劃,將找到的具體問題匯編成冊,進入下一個教學循環。
4 PDCA循環在我院實踐教學中的效果
4.1 清晰定位
通過日常的交流,反饋出實踐教學中的不足和必須要學會之處,使學生對自己有了清楚的認識和準確定位,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4.2 提升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通過PDCA循環中獲得的案例和分析的問題,讓學生不離開校園就可以接觸工作中的棘手之處,增強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很好地達到用人單位的期望。比如怎樣通過稅控系統開具發票、做好抵扣和稅額計算;網上銀行應用和銀企對賬的變化等等。
4.3 提高了學生滿意度
經我院教學效果測評結果顯示,學生滿意度由88%提高到96%,學生對會計實踐課程的興趣由70%提高到100%,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求知。
5 PDCA循環在實踐教學中應用建議
5.1 加強教學組織管理
教師實踐教學中注重課堂整體設計,課前有計劃、有目標,授課有重點、有方法、有程序。特別是重視對過程的指導觀察。教師重視師生交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5.2 重視外部聯系
為了使PDCA循環步步上升,必須加強與已畢業學生的聯系,因為會計信息涉及到保密的問題,與實踐企業很難搞好信息互通有無。所以充分利用已畢業學生,建立聯系平臺,讓畢業從事會計方面工作的學生反饋工作中的問題,比較所學與所用的差距,總結出好的建議和實施方案,應用到下屆學生中。對畢業學生要建立就業信息庫,建立信息庫的目的是便于工作和學習的交流,不斷完善會計實踐教學。
會計是實踐類學科,脫離實際的會計實踐教學沒有任何意義,站在PDCA循環的基礎上,不斷修正,不斷加強,達到應有的教學目標,更是為了使所學真正有所用。
基金項目:本文是校級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3-181-34,項目名稱:以培養“卓越會計師”為導向的會計學專業課程與教學資源建設
注釋
會計電算化是一門理論聯系實踐,應用性很強的課程。正確地開展會計電算化實訓,加大實踐教學力度,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是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目前大多數院校的會計電算化教學都或多或少存在以下問題:專業老師會計實踐能力低;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案例教學未深入課堂;校企合作還流于形式。本文就如何克服以上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何完善其實踐性教學提出幾點看法,以供探討。
一、加強專業教師實踐技能的培養
作為一名會計電算化專業授課教師,自身理論水平的高低,實踐動手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所培養出學生的良莠。俗語說的好,只有自已滿一桶水的能力才可能傳授給學生半桶水的技能,名師才能出高徒。目前各個高校會計專業老師不乏有高學歷和高職稱的一線教師隊伍,甚至還有部份教師通過了注冊會計師考試。但是大部分會計電算化授課教師普通缺乏企業實踐經驗,基本上只是局限于理論知識的講述和財務軟件的簡單演示,不能獨立地通過現代化的電算化工具解實際財務問題。這種由于老師本身的能力結構的缺陷,嚴重地制約了會計電算化教學的發展。各高校要高度重視,通過各種途徑增強老師的動手能力,要深入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實踐,積極參與企業財務的運作,了解會計實務的各個流程,在實踐中學會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授課時才能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
二、完善會計電算化實訓課程的教學體系
科學完善的實訓教學體系是鞏固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分析和處理會計問題能力的有力保障。主要包括教材和財務軟件的選用,教學方法的選取,考核評價標準的實施等。
(一)選擇最適合自已的實訓教材和財務軟件
目前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版本的會計電算化教材,有教育部規劃的國家級教材,也有校內自編自用的,可以說是五花八門,魚目混珠。但真正意義上高質量的教材不多,特別是適合自已本校學生特點和培養目標的教材少之有少。所以,筆者認為在教材選用應遵循“自編為主,購買為輔”的原則。先確定實訓財務軟件的類型,如用友和金蝶公司開發的財務軟件。他們市場占有率很高,更重要的是現在各個企業采用的主要是這兩個版本。一方軟件質量高、發展比較成熟,在實施過程中好選購;另一方面學生畢業后走進企業上崗能輕車熟路,做到無縫對接。
軟件確定后就要找到適合本軟件的教材,最好是自已組織編寫。組織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強的教學一線教師編寫,盡量吸收一批企業或會計師事務的會計師和高級會計師加入,虛心采納他們的實踐意見,使所編的教材既具有自已的特色,有針對性,又緊扣當今企業實際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這樣的教材不但會受到學生的普通歡迎,老師授課也會得心用手,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發揮案例教學法的優勢作用
傳統的會計電算化教學方法是:一本書加一個PPT的課件演示。教學程一般都是教師首先通過PPT在財務軟件上演一遍,然后學生照著課本再練習一遍。這種方法最大的缺點是,沒有擺脫傳統的填鴨式的灌輸教育,學生被動接受,調動不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哈佛大學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將案例教學法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并且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實戰模擬”的手段進行案例教學。其分為三個步驟:學生討論;教師引導、提示、 總結 ;學生最后撰寫報告闡述對案例的認識。案例教學法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擴大和提高學生表達技能、知識運用技能等綜合技能。以會計電算化的實踐教學為例,它是指以綜合的財務會計案例為基礎,以電算化軟件的操作應用過程為主線,以正確完成每次課堂作業為目標,逐步培養學生能獨立地通會計電算化軟件處理實際財務問題的能力。
在會計電算化的實訓應用案例教學中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每堂課有明確的目標。教師首先剖析本堂課的重點、難點,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實際問題有針對性的操作實訓,遇到問題時先分組討論解決,最后由老師歸納總結。這種先讓學生帶著間題去動手操作的實訓教學法能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有針對性有目的地去學習,能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地發揮每一個學習的學習潛能。
第二步,學完每章后要有總結。每學完一章節內容,老師可騰出一節課時間給學生進行小結。小結主要針對本章的重點、難點知識點 ,特別是對于大多數學生最容易出錯的知識點要重點分析出錯原因,引導學生進行前后章節知識的縱向、橫向比較,找出異同。小結形式可以是分組討論或以實訓報告的書面形式提交。
第三步,期末有綜合仿真實訓。許多高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教學實踐通常僅僅局限于會計電算化系統中的單項核算,學生學完整本教材后,各章節的知識在頭腦中是零碎的、分散的,不能建立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結構。遇到實際問題無從下手,不能學以致用。教師在講授完本期課程后,結合本課程特點,精選一套完整的實際案例來作為期末的總體考核。內容以總賬系統為主,以一般的工業企業為對象,從最初的建賬、賬套初始化、制單、審核、記賬、結賬到編制財務報表,完成一整套財務處理流程,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核。
(三)制定完善的課程評價考核機制
對學生的會計電算化的的評價考要客觀全面,不能以期末考試一次定“生死”。要結合每一堂課的實訓,從學習態度、操作規范、參與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各方面進行全面評價。要做到節節課有小測,章章有考核,既要客觀又要公正;既能正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又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加強校企合作是真正培養學生的學以致用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
會計實務能力弱,學校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需要相脫節是現階段我國高校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通病。教學內容僅限于實驗室模擬操作,而學生很少有機會深入實際到企業中進行實習,即使有畢業前的頂崗實習也是流于形式,因而也就很難了解到會計實務的需要,企業真正需要什么樣的會計人員,卻知之甚少。要改變這種現狀,大力加強企合作,走實踐化教學路線是培養面向企業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近些年高校教學改革發展的新模式,也是高校教育面向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最好方式,特別是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尤其重要。但是縱觀各高校在實施過程的效果卻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大多數都是流于形式。找幾個企業,簽訂一個合作協議,畢業前派幾位學生去見習、參觀一下,學生并沒有深入到企業內部從事財務管理工作,沒有親手參與企業的賬務處理,當然只能是知之皮毛,不知肉味。筆者認為,深入開展校企合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思相上要重視。校企合作,不是擺設,更不是為了上級檢查評估。從領導到教師及學生,要思想統一,特別是針對實踐性很強的會計專業學生和教師,更不能有形式主義的思想。從挑選合作對象到組織學生進企業實踐,每個環節都不能馬虎。要有切合實際的完整安排,事前要制定完備的實踐計劃,事后有科學完善的評價標準,把企業實踐真正納入課程教學體系中去。
其次,時間上要有保證。至少每學期不少于2周的短期見習時間,畢業前不少于半年的長期實習時間。
筆者選擇河北省地方高校中有會計本科畢業生的高校,通過聯系這些高校會計專業的輔導員及畢業生,了解歷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了解其初次就業單位及目標單位;調查這些畢業生對自己工作的理解,對用人單位需求的表述,整理分析出用人單位的需求變化。對此,選取了邢臺學院2011、2012年部分畢業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150份,收回問卷136份,有效問卷129份,有效率為94.85%。
(一)畢業生狀況統計:中小企業成就業主體 收回的129份問卷中,有11.63%畢業生未填寫明確就業單位,有的準備繼續考研,有的剛辭掉工作準備再換單位,有的畢業生自己創業;114人填寫了正在工作的單位,占88.37%。其中已工作的畢業生中,從事與會計相關工作的占86.84%,認為從事工作與會計不相關的占13.16%。認為目前工作單位是自己目標工作單位(一般不會再更換單位)的有32人,占已工作畢業生114人的28.07%;認為目前工作單位只是自己的第一就職單位,以后會換單位的82人,占71.93%。其中,在目標單位工作的畢業生32人中,金融業(包括中國銀行支行、中國建設銀行支行、中國農業銀行支行、中國工商銀行支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有23人(與2012年中國儲蓄銀行新開立大量招收新員工有關),占32人中的71.88%,且是通過各金融機構校園招聘應聘成功的;其余9人分別在行政事業單位(通過公務員考試)、其他上市公司(通過校園招聘的筆試面試)、國有大中型企業工作。而認為目前工作單位只是自己第一就職單位的有82人,全部是在中小企業,其中,有75人在中小型工商業工作,占91.46%,另7人分別在職業培訓機構和會計師事務所等中小服務業工作。數據分布見表1。
從表1數據可看出,會計本科畢業生滿意的工作主要是上市公司(包括金融業)、國有大中型企業,這與畢業生的就業心態有關。通過與畢業生交流,了解到這些工作單位主要通過校園招聘招收新員工,并且進行員工培訓。畢業生在大四時就開始準備這些單位的校園招聘,一般通過簡歷篩選、筆試、面試一、面試二。而更多的畢業生是在中小企業工作,這說明,中小企業成為會計畢業生初次就業的主體。
(二)用人單位看重的能力:運用專業的能力 將通過校園招聘應聘的畢業生歸為一類,簡稱校園招聘類(約占28%),將通過其他途徑應聘的畢業生歸為一類,簡稱其他類(約占72%)。將兩類問卷中關于用人單位最看重的前五種能力統計如下:校園招聘類用人單位主要有上市公司(包括金融業)、大中型企業、行政事業單位,這類用人單位最看重的能力為:較強的團隊精神,良好的溝通、協調和邏輯思維能力,良好的應變能力;運用專業能力(熟悉會計、審計、稅務、財務管理、會計信息化、相關法律法規),較強的財務分析能力,熟悉各種財務分析指標;較強的學習能力;熟練掌握高級財務管理軟件和辦公軟件;良好的職業道德;英語閱讀、書寫能力。由于是校園招聘,會對錄用的新員工進行培訓,因此對畢業生的工作經驗一般無特殊要求,會一般的操作即可,更看重的是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團隊精神、學習能力。其他類的用人單位多為中小企業,大部分是通過網絡或平面媒體招聘,這些用人單位最看重的能力為:會計相關工作經驗(2-3年),能夠熟練進行會計實務操作;要求有相關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初級會計師證、注冊會計師考試通過一到兩門等);熟練掌握會計軟件和辦公軟件;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和素質,較強的團隊協作意識;了解國家財經政策和會計、稅務法規,熟悉銀行結算業務等。其他類中以中小企業和小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為主,沒有培訓員工的能力,因此更看重應聘者的實務操作能力、工作經驗、證書,而對應聘者的長遠發展能力無法顧及。綜合上述兩種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能力的要求可知,用人單位都對畢業生運用專業的能力、職業道德有所要求,即都看重畢業生運用會計專業知識的能力。
(三)畢業生認為最重要的課程:專業實訓課程 在問卷中設計了“你認為最重要的課程”問題,列有40多個選項,羅列了各高校會計專業開設課程,要求被調查者選填五項。其中,羅列的40多個選項可分為五類:第一類是專業實訓課程,包括會計綜合實訓、基礎會計實訓、成本會計實訓、納稅實訓、會計信息化等;第二類是專業理論課,包括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稅法、會計制度設計、審計、會計報表分析、金融企業會計、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專業外語、資產評估、投資學;第三類是經濟管理基礎理論課,包括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統計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結算、經濟法、管理信息系統、市場營銷學、財政學、管理學原理、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第四類是其他綜合性課程,包括高等數學、大學英語、財經應用文寫作、原理、中國近代史綱要、信息技術基礎、大學生職業指導等;第五類為選修課,如美學、大學語文、哲學、心理學、營養學等。畢業生認為最重要課程為:會計綜合實訓(115人選擇,89.15%),中級財務會計(106人選擇,82.17%),會計信息化(97人選擇,75.19%),納稅實訓(95人選擇,73.64%),大學生職業指導(93人選擇,72.09%)。這五項課程中專業實訓課占到三項,即大多數畢業生認為專業實訓課程很重要。
二、地方高校會計本科人才培養建議
基于上述調查分析可發現,中小企業成當前會計畢業生就業主體,尤其是初次就業崗位的主體,用人單位最看重的能力是畢業生運用專業的能力,畢業生認為最重要的課程是專業實訓課程。結合地方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對地方高校會計本科人才培養提出以下建議:
(一)強化實踐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 由于用人單位最看重畢業生運用專業的能力,而畢業生認為最重要的課程是專業實訓課程,因此,地方高校應本著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強化實踐教學。《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中明確指出,高校應“制定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辦法,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加強實踐教學管理,提高實驗、實習實訓、實踐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
(1)增加實踐課時的比重——數量保證。會計專業實踐性強,要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首先要增加實踐課時,一般院校已開設會計綜合實訓、會計信息化等實訓課程,效果很好,還可以在理論課基礎上將一部分理論課時改為實踐課時。如基礎會計,拿出一部分課時作實訓課時,學生通過對原始憑證的分析來判斷經濟業務,編制記賬憑證,更好地理解經濟業務與會計分錄的關系;通過對原始憑證聯次、簽字的關注,理解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再如成本會計中結合實訓,通過對領料單上使用部門及領料用途的關注、假退料單的使用,學生能更好地體會到原始憑證對成本核算準確性的影響;制造費用分配方法的實訓,可以結合作業成本法實訓,學生會深刻體會到作業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上的優勢等。
(2)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質量保證。如果教師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再多的實踐課時也難以達到好的實踐效果。教高[2012]4號指出,“鼓勵高校聘用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支持教師獲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經歷。”可以“請進來,走出去”。將有實踐經驗的企業財務主管、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等專家請進校園,為學生舉辦講座,也可以鼓勵任課教師利用假期(或通過有計劃的實習)走進企業、事務所開展專業實踐,鼓勵教師取得除高校教師資格以外的專業資格,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為鼓勵雙師型教師,學校可以在職稱評聘、績效考核上有所傾斜。
(3)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環境保證。實驗室建設與實習基地建設是實踐教學的環境保證。地方高校一般經費緊張,可以采取多渠道多措施開展實驗室建設與實習基地建設。會計專業的實驗室一般有會計核算實驗室、會計信息化實驗室、網上報稅實驗室,需要一些教學軟件;實習基地可以與企業聯合,也可與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建設,有計劃地讓大三、大四學生參與事務所的簡單審計工作,使學生得到專業鍛煉,與事務所達到雙贏。
(二)拓展專業新發展:培養有學習能力的人才 地方高校旨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但并不同于高職高專院校的培養技能型人才。為會計本科學生開設理論課實踐課的同時還要根據專業形勢變化及時向學生傳遞專業的最新發展。如,可在大四開設專題講座,開設《小企業會計準則實務指南》、《企業涉稅會計實務操作》;根據財政部的《積極推進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XBRL)應用的暫行規定》,可開設《可擴展商業語言(XBRL)與企業會計準則通用分類標準》專題等,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同時提供給學生參考資料、學習網站,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從對地方高校畢業生的調查分析來看,畢業生更希望到上市公司、大中型企業工作,這些單位一般通過校園招聘方式招錄新員工,涉及到學生的綜合能力考核,包括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良好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同時,上述能力是一個合格本科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我國目前的大學生絕大多是獨生子女,協調與合作能力需要著重培養。因此高校應合理設置能培養上述綜合能力的課程,如開設《演講與口才》、《心理學》等課程;除開設經管基礎課程外,還應開設關注最新經濟熱點問題的討論課程(或講座專題形式);組織大學生志愿者服務,以培養大學生服務社會的綜合素質。高校應探索將專業基礎、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要改革考試方法,注重學習過程考查和學生能力評價。
(四)完善畢業生反饋機制 隨著高校擴招以及高考人數的下降,各高校招生壓力已經顯現,地方高校更是首當其沖。高校必須改革自身的專業設置、重視教學質量、重視用人單位對輸出人才的評價,建立畢業生反饋機制。教高[2012]4號指出,高校應“完善并落實就業狀況對高等教育的反饋機制。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要加強就業狀況統計、分析和監測預警,把就業狀況作為招生計劃制定、質量評估、經費投入、專業設置、培養方案調整、班子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繼續開展就業總結宣傳工作,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地方高校可以組織畢業生在離校前將自己求職中體會到的信息總結出來,說明用人單位有哪些需求,自己在哪些方面不足,希望高校開展哪些教學工作,哪些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等,讓畢業生開展教育效果評價,提出教學改革建議。地方高校通過完善并落實畢業生反饋機制,建立數據庫,以指導下一步的人才培養工作。只有建立長效機制,才能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人才培養,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優秀應用型人才。
當今社會,會計學應用廣泛,對會計人才的素質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在職業素養和應用能力方面都需要會計人才有較高的水平,這就促使高校關于會計方面的教育要更加具體,更加深入。現階段,許多高校的會計教學都滿足不了社會對會計人員的要求,在高校中,往往只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不注重個人能力和專業素養的培養,這不僅給相關畢業生從業后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給相關單位帶來了經濟上和效益上的損失。所以各高校應該集中精力,注重會計教學的改革,為社會培養出基礎知識扎實,社會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會計人才。
1.高校會計教學的現狀
從現階段高校會計教學的現狀是理論知識與實踐聯系不夠緊密,課程設施不滿足現階段的實際應用,教學指標總體評價水平是一般,某些指標令人擔憂,所以教育改革必須得到重視,并且應該認真的踐行。現階段高校會計教學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1.1 理論與實踐脫節
理論與實踐脫節,是現階段高校會計教學的最主要問題。很多畢業生在參加工作后,會感覺在學校學習的會計學相關知識,在工作中應用的不多,甚至是沒有用到。反倒是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在學校的學習中并未涉及。會計學,是一門理論與實際應該聯系較為緊密的一門學科,很多的專業知識與素養是在實踐中獲得的。如果會計學人才對于實踐中的知識的獲取只能依靠長時間的工作,那么學校發揮的作用就大大減弱了。在學校只了解到了會計學的基本概念與知識,導致相關從業人員畢業后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開始自己的事業,很多會計學相關專業的學生會選擇轉行,這是人才的一種浪費,所以高校會計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1.2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
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忽略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這種模式下,教師按照自己的理解與想法給學生們傳道、授業、解惑,這種教學方式,導致教師不能準確掌握學生的想法和特長,對學生幫助的效果甚微。在傳統的課程中,以教科書為依據,并且學習過程中分門分類,并沒有把各個相關學科之間的緊密關系聯系起來,導致學生對會計學知識的認識不足。
2.高校會計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2.1實踐環境的改革
實踐教學是會計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所以學校要從多個方面,多種途徑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可以通過在學校建立會計學實驗室的方式。通過設施電算化實驗室的鍛煉,提高學生的能力。期末考試時要把實踐課題的完成情況加入考量。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們對于實踐的認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能力。還可以與會計用人單位簽訂實習合同,每年選派會計學畢業生去單位參加實習培訓,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能力,還可以為用人單位挑選出優秀的會計學畢業生,這也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可謂一箭雙雕。
2.2課程設置的改革
首先從教材的選擇上,就要加以重視,杜絕質量低劣,學術水平低的課本進入課堂。其次在課程的設置上,應選擇與實際相關的課程進入課堂,合理安排必修課與選修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重,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使學生對會計學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把握,這對后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在課堂上,可以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共鳴,使得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把學生培養成有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2.3教師隊伍的改革
高校教師擔負著教學和培養人才的使命,學生的專業素質很大程度上受到任課教師的影響,所以學校應該對教師隊伍進行改革。高校教師應該具有完整綜合的知識結構,不僅要精通會計學專業知識,還要對相關邊緣學科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具有全面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這樣才能對會計學學生的未來就業發展有指導作用。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定期由學科帶頭人帶領全體教師進行學術交流,把會計從業過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討論,總結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案。還可以安排教師定期參加國內外的學術會議進行學習交流,提高全體教師的理論實踐水平,逐步形成一支專業素質過硬,操作能力較強的教師隊伍。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關于高校會計學的教學方法要充分并且準確的認識。根據現階段的社會經濟環境與形式,要求高校對會計學進行全方面的改革。著力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較強實踐能力,獨立分析與動手能力的專業人才。本文通過對高校現有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了改革的方案。在高校未來的會計教學發展中,要不斷地、認真地分析會計學的實際應用情況,并對教學模式做出相應調整。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經濟的發展和畢業生需求的變化推動著會計教學的改革,高校必須按照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目標,高瞻遠矚,深入思考,為不斷深化高校會計教學改革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彭煥文,鄒海燕,陳丹苑.整合社會資源建立產學研戰略聯盟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J].商業會計,2012(9):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