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1 08:50: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農村經濟綠色轉型的路徑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筆者從綠色發展理念出發,全面了解農村的生態環境建設,并與經濟的發展相協調,把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有效結合,正確引導農村經濟向著綠色經濟方向發展。通過深入分析綠色發展理念的本質意義及其與我國農村經濟綠色變革的內在聯系,以期更好地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中國農村經濟綠色變革的偉大實踐中。
1農村經濟綠色轉型與綠色發展理念的內在關聯
在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農業經濟取得了較快發展,但原有的經濟管理體制改革仍有待完善[1]。一些地方注重農業經濟管理形式,忽視農民的實際經濟效益,盲目擴大農業生產規模,不探索便捷高效的銷售模式。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經濟管理更要注重與時俱進,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生產水平。尤其是在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問題上,若不能滿足農民經濟增長的需要,甚至會加速矛盾,這就需要科學的經濟管理體制來化解矛盾。綠色經濟是一種以傳統產業為基礎,以生態保護和市場開發為出發點的經濟形態,其根本目的是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我國農村經濟的綠色變革是逐步放棄以犧牲資源換取經濟利益的傳統發展理念,在順應自然規律的基礎上,踐行了一種新的可持續的、大自然所能承受的、健康的社會發展模式,需要用正確的發展理念引領農村經濟的變革[2]。綠色發展理念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發展之道,該理念認為發展的實質不以破壞當前的良好生態環境為基礎,而應通過和諧的生產方式創造生產價值,最終為人們的生活創造良好的環境,客觀上迎合了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理念[3]。以“綠色”促生產,以“綠色”促進步,通過綠色發展,去引領農村經濟向生態環保、低碳生產、機械化同步、智能化引入等方向發展。過去一段時間,農村經濟由于過分追求“數量”,而放棄了對“質量”的要求,對農村整體的生態造成了很大的破壞[4]。所以說,綠色發展理念下的農村經濟不能只注重經濟GDP指標,更應該立足于實際情況,結合地域特色,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注重和諧引領、農村產業協調、經濟發展等要素,以實現主客體協調統一,避免出現以犧牲自然資源換取經濟利益的局面。
2農村經濟在綠色發展理念下轉型的現狀
綠色發展理念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其目的在于強調人與自然是運動的統一體,兩者密切聯系,相互作用。在生產實踐中,兩者的統一必須實現資源開發和社會發展的目標。因此,根據這一理念的本質要求,農村經濟建設活動應按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充分利用農村資源,以簡約、高效、綠色的方式發展農村經濟。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農業經濟體系呈現“去農業化”的大趨勢[5]。“去農業化”是指農村非農產業越來越多,而農業的作用和地位逐漸減弱。以農為主的農村經濟要更好地發展,必須深入地融入農村經濟結構。但由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影響,城鄉分工的差異拉大了兩者的收入差距。為了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許多年輕的農民工離開了農業,積極投身于物聯網等新興行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移動終端的不斷普及,電子商務、微商等新興產業的興起,青年勞動力大量流失,農業的地位進一步弱化,農業生產呈現邊緣化趨勢。實施農村經濟綠色發展,既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時代要求。進入鄉村振興新階段,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科技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6]。鄉村振興是一項針對農村當下乃至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而綠色經濟發展理念的引入無疑是“錦上添花”。將綠色經濟發展理念真正融入鄉村振興戰略當中需穩步推進,需要滿足老百姓對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體而言,綠色發展理念需要融入到農村生產生活當中去,農林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基礎產業應該堅持綠色經濟發展的理念,正確處理好農村土地規劃使用問題、資源整合開發問題。構建新型的生產模式,堅持走農村綠色發展之道[7]。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創新驅動戰略和“五大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我國科技事業快速發展。5G技術、人工智能、數據時代蓬勃發展,文明科技創新成果廣泛應用于經濟建設。在此基礎上,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和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科技的力量引導我國農村經濟向綠色發展方向發展[8]。
3綠色發展理念下農村經濟綠色轉型所面臨的現實困境
在深入分析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人與自然的偏離、生態環境破壞的負面影響的基礎上,要充分認識農村綠色轉型面臨的現實困難。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新發展理念以來,雖然新發展理念在生產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忽視了融入農民日常生活,導致綠色生產理念在農民種植速度上跟不上生產實踐。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很多政策法規,加強生產中的生態環境保護,但很少通過法律手段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農民日常生活。因此,我國農民在綠色發展理念下發展綠色環保生產方式的意識還很薄弱[9]。此外,在黨的十八大之前,我國并沒有深刻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不能以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為代價。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存在起點低、保護晚、法規不健全等問題。特別是環保和綠色發展理念宣傳力度不夠,導致我國普遍缺乏綠色環保意識,綠色發展理念沒有深入人心。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升級調整,在很大程度上,農村生產不再像過去那樣依靠完全的人力化生產,另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吸引了農村大量的勞動力,特別是青壯年群體,這就導致了農村閑置土地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農業資源浪費的情況。土地是民生之本,我國人口眾多,人多地少,土地資源是很稀缺的,特別是近年來,農村地區出現了老齡化嚴重、青壯年人力不足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土地荒廢的程度,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到了農村經濟綠色發展的步伐[10]。過去一段時間,我國經濟有了質的飛躍,但是過度追求GDP增長,反而忽視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對資源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農村經濟同樣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伴隨我國政策的傾斜,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須得到解決,為此科技的投入成為不可忽視的解決辦法,加強科技創新、智慧引領、綠色生產等環節,解決了影響農村經濟綠色技術轉化的問題。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尚未形成完整、科學的農村資源環境管理體系。過去一段時間可以說,農村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是不重視、不關注的,農村經濟整體的發展過程中這一塊是嚴重滯后的,具體表現為企業的污水亂排放問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不當問題、土地資源得不到正確利用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加劇了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并且沒有有效的制度對其約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缺乏系統性的管理體系,無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體系制度是保障具體實施的關鍵所在;其次是農村環境的因素,村民缺乏認識,特別是對綠色生產、綠色保護的文明公約缺乏足夠的知識普及;最后是農村經濟發展與市場發展實際不協調、不充分。
4我國農村經濟在綠色發展理念下轉型的有效路徑
在當下大力倡導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需要提高對農村經濟綠色發展理念的宣傳力度。要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還有一段路要走,特別是依舊存在著綠色轉型的問題。比如說,在農村推廣綠色發展理念,老百姓對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對具體實施細則更是不甚了解,那么就面臨實施難的問題,特別是農村社會面臨老齡化嚴重的問題,老人接觸新事物的能力遠遠不如年輕人,針對一些實施細則實行難度加大。所以說,面對上述這些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實施農村綠色發展理念,筆者從幾個方面進行了具體分析,就實現農村經濟轉型提出幾點建議,以便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
1)加大宣傳力度,在農村普及相關的綠色環保知識,從青少年做起,可以結合中小學校宣傳相關的綠色環保知識,在一定程度上獲得青少年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認同。在農村地區開展綠色發展理念的普及工作,需要發揮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主導作用,并且結合各個部門進行有效溝通合作,共同構建以學校為教育基地,以農村社會層面為普及面的方案。這個周期是比較長的,但是效果是最理想的,影響的不僅僅是一代人,將“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家園建設理念深入人心,從娃娃抓起,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青少年的綠色環保意識,建設農村教育基地,深入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動農村農業改革,發展地域特色重點產業。
2)需要充分考慮農民在生產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農民是生產生活的主人,需要保障廣大農民生產生活的利益,不可“一刀切”。堅持節約優先,充分利用現有未利用資源,在日常經濟生產活動中真正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3)針對農村科技創新存在不足的問題,一方面,有關政府部門要積極引導現實目標,落實廢棄物資源化、清潔化生產、綠色化產業模式。組織有關科研機構攻關突破,開展重大科研項目,大力推進“三節”等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研發與應用,使科研成果真正轉化為實用設備,農村經濟實現綠色發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科研實力,積極開展校農合作,組織高校師生下鄉活動,了解農村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阻礙,以及針對這些出現的問題實施的具體方案。促進農村綠色經濟發展,開發適宜、低碳、高效的農業裝備,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綠色轉型。
4)綠色農業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明顯的進步性和代表性,而且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利用,是維護農業生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農村農業發展的角度看,綠色循環農業的應用可以有效促進農村現代農業的發展,對農村農業的大環境、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此外,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只有更加專業、多才多藝的人才,才能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一方面,政府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通過“人才引進計劃”和“青年人才引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加強對地方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讓更多的人才投入到農村建設中,為農民推廣精品工程,讓農民在項目建設中應用科學的方法,適時提高人才薪酬,確保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農村建設。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工匠等,予以征集或以經濟補償作為獎勵,讓他們參與農村建設。
5結束語
在我國社會結構中,農村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整體的和諧穩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是一項長期工程,其核心是對農村經濟的管理,結合我國現行農村經濟發展體制,有效運行對保障農村經濟起到關鍵作用。綠色發展理念下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不僅強調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而且強調整個過程中的發展質量以及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平衡問題。
參考文獻:
[1]鐵建設.綠色經濟背景下青海枸杞產業轉型探索[J].食品研究與開發,2022,43(6):229-230.
[2]張彩玲,王鴻.“美麗中國”建設視域下綠色發展理念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7(6):72-78.
[3]方世南.綠色發展: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經濟社會[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2(1):15-22.
[4]姚登寶,張玉玲.中國綠色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及動態分布演進[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1(2):9-18.
[5]高守葆.試析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7(5):201.
[6]吳偉澤.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路徑分析[J].山西農經,2019(22):66-67.
[7]梁繼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路徑探析[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11):167.
[8]趙娜.農村經濟發展問題及對策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10):101-103.
[9]謝良秀.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經濟發展路徑探析[J].山西農經,2021(23):77-78.
[10]朱小樂.淺析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南方農機,2022,53(4):62-65.
作者:楊青英 單位:山東省冠縣蘭沃鄉財政經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