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師探索3篇

時間:2023-01-30 12:00: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高校青年教師探索3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校青年教師探索3篇

高校青年教師探索篇1

高校是高學歷、海歸人員的聚集地。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所引進的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很多優秀人才,他們逐漸成為高校發展的一支中堅力量,然而這些高學歷青年海歸中有很多人還不是中共黨員,這對高校發展和黨對高校的領導不利[1]。同時,他們的政治信仰、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將在課堂上和實驗室里潛移默化地傳給在高校學生,將會影響到學生的政治信仰和“三觀”。所以,能否做好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政治引導和黨員發展工作,不僅直接影響學生,在一定意義上講,也關系到黨在高校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因此,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對高校發展意義重大,對社會政治信仰和價值取向影響深遠。新時代,意識形態和思想政治教育部工作再次成為全黨全國全軍的重點[2],做好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既是高校的需求,也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同時還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問題對高校的組織發展工作提出了挑戰。因此,有必要針對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的問題實施相應的對策。

一、高校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中黨員人數比例不高。高校引進的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有一部分人是中共黨員,然而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是中共黨員,而且所占的比例還不低,這比在校非黨員教師所占的比例要高很多[3]。此外,少數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在出國前加入了黨組織,但是由于長期不參加組織生活、不繳納黨費、不重視組織關系轉接等問題而自動退黨,退黨后不愿再次入黨。

(二)部分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政治意識較弱,入黨積極性較低,發展黨員的難度較大。目前,高校內存在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政治意識薄弱,對政治不敏感、沒興趣,僅對自己的生活和業務感興趣的情況[4]。他們不關心國家大事,也不參與政治活動,只關心自己的教學和科研。他們承認黨的領導,也配合完成一些政治工作,但是對入黨沒有積極性,也不申請入黨,更不參加政治生活,把自己置身政治之外。

(三)部分高校基層黨組織對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的重視不夠。由于黨員發展名額有限,高校學生入黨積極性高,且申請人數眾多,很多高校基層黨組織更愿意把發展黨員的名額留給學生,而不愿把名額留給入黨積極性較差的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因此,出現了部分高校基層黨支部對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重視力度不夠的現象。此外,部分黨支部雖然邀請了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但是并沒有做出更真誠的舉動,部門黨支部書記存在畏難情緒,導致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看不到黨支部的誠意,使他們打消了申請入黨的念頭。

二、高校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海外的生活方式對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政治態度產生了影響。很多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在海外期間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壓力巨大,沒時間關注政治,偶爾接觸的政治也和國內的政治形態大相徑庭,多數是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形態,這導致了很多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對政治和黨派沒有明確的概念。他們認為自己做好專業、搞好教學科研就行了,對加入任何黨派都沒有興趣。少部分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長期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影響,對西方的政治形式比較認同,對國外的資本主義競選民主比較信奉,對國內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人民民主專政等政治制度不是很認同,不愿參與國內的政治,也不愿意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

(二)市場經濟對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負面影響。現在,全球的經濟基本上都是以市場經濟形式運行的,市場經濟給發展帶來了很多優勢,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市場經濟也會影響人的思想,改變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部分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只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對自己的付出要有明確的回報,把“賬”算的很清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就去做,對自己沒有利或者看不到利益的事情就不去做,對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接受,對為別人無私奉獻和犧牲的精神難以理解。有的認為自己只想當教師,不想當官,所以沒必要入黨,在他們看來,努力把教學科研做好,把自己生活打理好,能夠享受生活是重要的,至于參加政治生活他們認為是一種浪費時間的事情。這種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對發展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入黨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

(三)“重教學科研,輕政治信仰”的思想導致部分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政治意識淡化。長期以來,高校教師中普遍存在“重教學科研,輕政治信仰”的思想,很多教師把絕大多數時間精力都放在了業務上,對政治信仰沒有關注,平時學習也主要是業務的學習,很少有思想政治學習。這種現象在部分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身上表現尤為明顯,他們認為參加政治理論學習、過組織生活是浪費時間,不如全身心撲在教學科研上,努力成為業務精英,同時還可以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少一些紀律的約束,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這種思想是對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發展他們入黨的巨大障礙。

(四)民主黨派對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影響。我國民主黨派眾多,很多黨派的加入條件較寬松,加入程序較簡單,加入后對內部人員的政治要求相對不高,而且各級政協都有民主黨派參政的名額。但是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條件要求較高,申請加入程序和培養時間較長,申請人數較多、競爭激烈,且入黨后對黨員的要求較高。簡單比較后,部分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更青睞于民主黨派,這就導致可發展成中共黨員的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變少。

(五)基層黨組織中存在重視不夠,組織戰斗力弱,組織發展的理念、程序和機制不活等方面的問題影響了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發展工作。高校中很多基礎黨組織發展黨員的焦點在學生身上,對發展教師黨員的重視程度不夠高,面對入黨積極性高、申請人數眾多的學生和入黨積極性不高、申請人數少的教師,很多基礎黨組織選擇了發展學生黨員而不是教師黨員,更很少積極主動去發展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還有部分基層黨組織平時組織生活較少,支部工作無創新、無特色,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出來,對吸收新成員不積極不主動,導致支部本身沒有吸引力,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面對這樣的支部自然會失去加入黨組織的動力。很多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處在事業和家庭的起步階段,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巨大,面對申請入黨的嚴格程序和入黨后的政治學習、組織生活、組織工作等就放棄了入黨的念頭。部分支部對于發展黨員和管理黨員不能個性化處理,不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發展程序,也不愿意對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制定特殊發展流程和組織生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的機會。

三、高校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的對策

(一)引導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將愛國思想轉化為對黨的熱愛。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能夠回國工作說明多數人還是有著較強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懂得祖國的強大是每個留學人員在國外的強大支柱,個人的成長和進步與祖國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在他們回國初期,要適時地通過集體座談和個別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幫助他們了解國情、黨情和校情,確定優秀黨員教師做聯系人,落實個性化培養方案,把黨組織的關懷和幫助送到他們身邊,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從多角度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及時捕捉其愛國愛黨的真摯情感,引導他們把報效祖國的追求融入到黨的教育事業之中,通過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把愛國主義升華成為黨的奮斗目標而獻身的精神。

(二)將師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為一體,不斷提升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對思想政治學習的重視力度。具備高尚的師德是每位教師必備的素質,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也要樹立高尚的師德。高校黨組織在樹立教師師德的同時也要適當加入政治理論學習,組織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學習黨的歷史、宗旨、綱領等黨的知識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潛移默化中提高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政治素養,增強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的認同,進而提升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為后續發展入黨做好鋪墊。不斷強化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讓他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和肩負的使命,心里時刻明白要培養什么樣的人和為誰培養人,要清楚什么是該做的和不該做的,守牢政治底線。對于突破政治底線的教師要給予堅決的處理,要讓所有人明白守住政治底線也是師德的底線。

(三)將業務培訓和政治培養同時開展,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樹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理念,既要對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進行業務上的培訓,也要注重他們的政治培養。把業務培訓工作和黨員發展工作有機結合,既對業務進行考核,也對其思想政治進行考核,對于任何一項考核不合格的都算總體不合格。把黨建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同步研究、共同部署,以此來提高黨組織的兼容性和領導地位,從而解決黨員發展工作的動力問題。在注重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業務能力的同時,也要通過政策引導,在學科帶頭人的選拔、評優評獎等工作中,樹立鮮明的政策導向,把思想政治素質作為重要指標,進而引導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自覺把個人業務的發展與思想政治的進步結合起來,激發他們向黨組織靠攏的熱情和積極性。

(四)真正關心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狀態。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多數處在家庭和事業的起步階段,要面對很多人生大事,如結婚生子、購房買車、申報項目、開展新的課題研究、融入新的團隊等。他們大多數對工作要求較高,上進心強,在業務上取得成功的想法都很迫切,但現實中會碰到很多困難,需要有人幫助和指導。為此,高校各級黨組織要積極關心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請優秀教師黨員幫助他們在業務上成長,主動幫助他們提高教學科研能力和水平,通過業務上的幫助指導,進一步密切黨組織與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關系,從而更好地架起黨組織和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溝通的橋梁。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要深入到青年教師的生活中去,做他們的知心朋友,用真誠的關心和人格的魅力教導他們。對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生活中的困難,黨組織要及時關注,主動幫助解決,使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感受黨組織的溫暖,增進對黨的感情,強化其加入黨組織的愿望。同時,基層黨組織還應及時將本單位的重大事項、學科建設、教學科研、人事選拔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向高學歷、海歸教師進行通報,征求他們的意見,重視他們的建議,給他們參與學院組織和行政工作的機會,增強黨組織對他們的吸引力。

(五)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優惠。要切實加強黨支部建設,發揮教工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提高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激發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向黨組織靠攏的熱情。一是要優化教工黨支部的設置,通過結合院系實際,在系部、學科團隊、教研室、實驗室等比較適合開展工作的領域設置黨支部,把教工黨支部與教研室、系部等組織相對應,方便黨組織工作的開展,提升黨組織的戰斗力。二是要選優配強教工黨支部書記,建立健全教工黨支部書記培養、選拔、激勵保障等機制,不斷提高黨支部書記組織發展能力,鼓勵選聘“雙帶頭人”教工支部書記,培養一支業務強、守信念、有本領、重品行的教工黨支部書記隊伍,增強對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吸引。三是要增強黨支部發展黨員的能力,黨支部要主動聯系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充分發揮教工黨支部服務教師成長成才的作用,讓他們感受到支部的溫暖,進而申請加入黨支部。部分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喜歡和學生在一起,也可以讓他們在學生黨支部中發展,成為學生黨支部的一員。在發展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時候,要適當給予照顧,根據需要適當調整入黨程序,對其入黨后的要求也要因人而異。四是黨支部要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組織活動,并廣泛吸收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參加,為他們提供與黨員教師交流思想感情的機會,促使雙方開展教學和科研合作,進而帶動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六)樹立典型,發揮榜樣示范作用,促進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向黨組織靠攏。注重選立優秀教師黨員作為學習榜樣,并對其事跡進行適當的宣傳報道,充分體現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點帶面,積極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促進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的深入開展。聘請資歷較老的優秀教師黨員做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的聯系導師,對其進行業務上引領的同時也進行思想引導,引導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深刻了解國情民意黨情,不斷增強他們對黨的認同,為發展他們入黨奠定堅實的基礎。積極宣傳已經入黨的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各方面的成績和事跡,同時鼓勵他們與未入黨的高學歷、海歸教師進行交流與合作,在共同成長的過程中相互影響,強化他們入黨的動機。

四、結語

隨著高校的發展,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在高校中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們的思想政治和黨員發展工作也越來越重要,要跟上高校新形勢的發展,做好高校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需要高校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勤奮工作、不懈探索,真可謂任重而道遠。因此,站在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領導的高度去認識,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高學歷、海歸青年教師黨員發展工作意義重大。

作者:張二金

高校青年教師探索篇2

一、高校青年教師面臨的職業壓力

1.教育改革的沖擊現階段,隨著我國各大高校新時代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高校教師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以及高校教師基本穩定的職務狀態和差距不大的薪酬狀況等都產生與以往大不相同的變化,使得各大高校正式成為一個處處充滿激烈競爭的場所。據調查,目前有一半以上的高校青年教師感受到了新時代教育的改革所帶來的壓力,其中感到壓力十分沉重的高校青年教師占20%左右。新時代全面的高校教育改革給各高校青年教師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但與此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壓力。現階段各大院校實施了一系列人事制度的深入改革,如按績效獲取報酬、榜末淘汰、競聘上崗等,打破了高校青年教師原本類似象牙塔式的“鐵飯碗”和“大鍋飯”的工作狀況與工作環境,這一改革盡管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將高校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調動出來,但這也使得各高校教師對自身的生存競爭方面產生了巨大壓力。特別是40歲以下的教師群體,他們正處于自我與事業發展的重要階段,一方面要在學校承擔繁重的教學工作,一方面還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揮核心作用,如今還要為教育改革和學校人事制度變革而奔波忙碌。但現階段各高校青年教師的情況是其職稱、收入和地位等都相對較低,因而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師在學校的各類評比、科研與課題項目的申報等方面均處于弱勢地位,因而各高校青年教師都容易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2]

2.職稱晉升壓力不同于以往的“大鍋飯”格局,在高校教育教學的不斷深入改革和發展下,教師的薪資待遇直接與其職稱職務等掛鉤,職務職稱的晉升逐漸成了大部分教師追求的目標。青年教師因為入職時間不長、經驗不足、職務職稱不高,導致薪資待遇較低,因此他們對于晉升有著強烈的愿望。但在高等教育發生改革后,高校開始實施定崗定編制度,薪酬工資直接與職務職稱相掛鉤,因相應的定崗有限,教師在職稱的晉升中存在激烈競爭。調查研究數據表明,80%左右的青年教師對當前職務職稱晉升的激烈競爭感到的壓力最大,其中最高占91.5%的是管理人員,其次是教學輔助類人員占88.3%,學術研究人員較低占79.8%。定崗定編后,教師的薪酬待遇直接與職稱掛鉤,教學、科學研究、教學輔助類教師依據自己的專業選擇行政崗位或者技術崗位,但高校的行政崗的晉升通道較為狹窄,特別是科級以下人員,除了特殊崗位可以評聘職稱外,剩下的管理崗人員一般選擇做行政工作后,即便有再高職稱也不能為高校聘用。教學、科學研究、教學輔助類教師則可以通過崗位競爭或評聘職稱以達到高一級別職稱晉升的目的,而做行政工作的人員只能通過崗位競爭的方式進行晉升。所以經比較得知,行政管理崗人員的職位晉升較為狹窄,職務職稱的壓力比其他類教師更高。

3.學術科研壓力青年教師因為入職時間不長,工作經驗不夠,其學術科研基礎薄弱,使得其課題的申報存在難度,論文的發表存在困難,故而青年教師的科研壓力普遍較重,其中覺得科研壓力大的青年教師高達87.4%。高校當下的科研成果與教師的職務職稱直接相掛鉤,青年教師的積極性普遍偏高,但由于種種因素,有時候其付出的實際汗水與所獲得的成果成正比,如制定高校政策的領導者忽視了青年教師的正當利益,或青年教師因學術科研及評判要求有失公允等因素,在高校的學術激勵政策方面存在較重的壓力。

4.工作負荷壓力高校青年教師正處在發展事業的階段,為獲取更高級別的職務職稱,青年教師常常會工作負荷很重,而教學輔助類教師在高校教師工作中的負荷很重。感到工作負荷高的教師崗位,教學輔助類有89.4%,教學類有86.3%,行政管理人員有71.5%。高校招生擴張后,教師和學生的比例下降,教學管理工作較以往更加繁瑣,教學輔助類教師擔當的身份較多,不僅要輔助教學,還要兼顧一些行政管理工作,所以他們普遍超負荷工作。青年教師除了要完成嚴重超標的教學任務,還要進行相應的科學研究工作。行政崗位的教師是高校各項管理工作的重要執行人員,大量的高校事務及文書工作使得其工作更加沉重,加之日常各種工作檢查以及活動的開展,使得其經常加班加點準備各種材料,故其工作的時間沒有嚴格的區分。

5.家庭生活壓力青年教師作為多重身份的社會人,在家庭生活中也存在諸多壓力,最明顯表現為經濟壓力。研究表明90%左右的青年教師認為其經濟壓力十分沉重,其中21.1%的青年教師的收支不平衡,經常呈現經濟赤字收入,45.2%的青年教師勉強達到收支平衡,可見大部分的青年教師都存在不輕的經濟壓力。我國青年教師年齡結構隊伍中,月薪低于5000元的高達80%左右,月薪高于10000元的青年教師不足百分之五,普遍均為中低職稱,高級職稱的青年教師人數少之又少。

6.社會人際關系壓力當前高校青年教師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青年教師從學生到教師的身份角色的轉變通常在短時間內完成,而身份角色的轉變意味著其背后的社會關系也將隨之改變,青年教師將面臨更為復雜的社會環境。他們從原來僅用處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轉變為更加復雜的人際關系,如他們需同時處理自己與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等的人際關系,這是青年教師從校園生活正式走向社會化的進程。與此同時,青年教師具有較強的事業心、競爭心,在人際關系中內心活動更為突出。他們在事業上富有競爭性、不肯認輸,在待人接物方面正義感強,對不合理現象不愿遷就和屈從,刻意追求自己的獨立人格,因而易招致排擠,出現人際關系緊張。且青年教師在短期內很難恰當處理這些復雜的人際關系,也很不擅長在各種社會關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有調查顯示,覺得自己人際關系一般的青年教師有將近40%,而認為自己人際關系不好的青年教師有近10%,他們往往因人際關系變復雜而感到無能為力,這無疑加重了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壓力。

7.職業準備不足高校青年教師產生職業壓力還來源于自己對職業的認識有偏差,許多高校青年教師在入職前想當然地覺得高校教師是一份輕松又體面的工作,福利待遇好,并且有較長的帶薪休假,因而產生了過多的期望,產生了較大的偏差,導致他們正式入職工作后會經歷一段漫長且痛苦地不適應期。除此之外,由于大部分的高校青年教師畢業于非師范專業,雖然他們擁有扎實的專業學科知識,但由于缺乏教育教學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不能與學生進行很好的溝通,且不能很好地組織管理課堂,導致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教學效能感低下,繼而產生心理壓力。

二、調節青年教師面臨的職業壓力的建議

1.從社會角度各級政府及教育相關部門不應將弘揚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停留在口頭上,而應切實投入建設。高校青年教師目前在社會上仍處于弱勢地位,相關部門應當制定出相應的傾斜性政策,提高青年教師的社會地位和薪資待遇。同時為他們創造更多發展的機會,如面向青年教師設立高等人才引進基金,助力青年教師科研、課題申報資助,創造更多青年教師第二產業發展機會,著力解決青年教師住房問題,提供更多培訓、進修名額等,加大對青年教師的支持力度,推動其事業起步和發展。

2.從學校角度首先,面對新時代教育的改革,各高校應當尊重青年教師在教育改革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不應該只是教育改革相關政策的單純執行者或承擔者,而且應該是教育改革的主體。因此,高校應營造良好的改革環境,讓青年教師主動成為新時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積極參與者。國外有學者通過調查教師面對不同變革形式而產生的態度,發現教師容易對自上而下的變革方式產生各種抵觸情緒,而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政策的實施大多是由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的管理部門制定并自上而下進行推進的,其教育改革對象往往是教師,且教師在改革中的主體地位不受重視,他們通常只是教育改革政策的執行者和承擔者。因為教師很容易懷疑自己的能力與作用,進而產生心理壓力。因此,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高校應改變當前狀況,充分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鼓勵廣大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積極主動參與到改革中來,提高其參與意識、主體意識和對改革的參與度。有關部門還應加強對教師精神層次的關注,施以人文關懷,更加尊重并理解教師,對其教學、科研等方面給予公正、合理和客觀評價。其次,針對職務職稱和科研的壓力,可以構建青年教師培訓制度,開設一些幫助其專業發展的課程,建設教師之間相互分享經驗的平臺,提升其學術水平,緩解面臨的科研壓力以及為將來職業發展做好管理崗位和技術崗位雙管齊下的準備工作;鼓勵學術型教師專心搞學術研究,在科研中結合開展教學工作,并不斷積累總結,為將來的學術研究打基礎;鼓勵教學輔助型教師專心課程教學,鼓勵其參與各種學術和教學會議,并給予相應的經費支持,在會議中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理論水平以及實踐能力,為將來的職務職稱晉升和學術研究做好鋪墊。再次,高校應根據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在其擴張招生的同時也應該引入更多優秀的師資力量,使師生比達到一個合理數值,減少各個不同崗位教師的工作負荷壓力,同時高校也應該提高青年教師的經濟收入,增強對青年教師的物質方面的激勵力度,減少其經濟方面的壓力。從此,高校要著重疏導青年教師的心理工作,加強青年教師對待心理問題的抗壓能力。高校可以考慮對青年教師進行周期性的心理健康調研或是建立調適心理壓力的咨詢室,開展一系列心理健康相關的知識講座以及相應的心理健康培訓,重點關注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通過多種渠道向青年教師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和調節掌控方法,加強青年教師的抗壓能力。最后,高校青年教師因為年齡、學科、入職時間的不同,使得其教學任務、科研任務以及社會服務的優勢和特色也存在差異,但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的高校對青年教師所實施的評價體系的標準與本校其他年齡結構教師的評價標準相同,并無多大差異,學術指標的評價也局限在發表的著作、論文和參與的項目以及從中獲得的獎項,教學指標的評價局限在學期課時數和所指導的學生數量,不能滿足高質量人才培養的標準,更缺乏社會服務的實踐,嚴重造成青年教師無法真正全面地關注社會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其的思考與探究,使得青年教師的工作績效脫離國家現狀需求,導致難以與國家需求形成一體。高校的評價體系指標限制了教師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全面性,忽略了青年教師大量的隱性工作,阻遏青年教師對教學、對科研探索的創新性意識,限制其朝多元化發展的趨勢,評價指標僅僅是簡單的衡量青年教師的工作付出,剔除了其真正的工作價值,不能系統地體現高校青年教師的全部工作內容,也未能考慮青年教師的職業階段的特點,粗略地衡量青年教師,使其真正的價值未能體現,導致青年教師未能清楚合理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因此管理崗領導層要引導青年教師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做好頂層設計通渠減壓工作,有必要時拿出一部分費用用來建設和發展青年教師隊伍的職業規劃;除此之外,不公平、不客觀、不科學的評價指標會給青年教師帶來許多不必要的職業壓力,因此高校要著重建設公平、客觀、科學的評價體系。

3.從個人角度首先,高校青年教師要學會自我調節。青年教師要正確審視自我,有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體具有自我調節心理的能力,人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我調整,給自己營造出一個相對輕松平穩的心理環境,對待產生的壓力應該積極應對,不要回避,要主動進行自我調適,合理控制情緒,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認知來改變情緒。高校青年教師擁有較高的綜合素養,自我調適的能力更強,因此青年教師更應正視壓力,積極面對,掌握更多應對壓力的技巧和能力,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有利于緩解青年教師的許多職業壓力,使其盡快從負面的、消極的心理狀態及情緒中脫離出來。其次,高校青年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實力。高校青年教師應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改革而不斷進行進步和學習,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學習各方面的知識經驗,讓自己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成為更加全面的復合型人才,主動投身參與各種高校變革,推動高校的學術、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創新和進步以及發展,通過不斷的自我提升,增強抗壓時的自信。再次,高校青年教師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利于青年教師在交往中可以獲得他人的肯定和鼓勵,并在此過程中成功展示自我,從而使青年教師獲取更多心理上的滿足感以及更加愿意參與到人際交往中來。在面臨較大壓力時,青年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好的人際關系,與他人溝通,有利于緩解自己產生的各種職業壓力。并且在這溝通交往的過程中,青年教師也可以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在心理上產生社會安全感、信任感和歸屬感,從而最大程度上釋放心理壓力。這也是高校青年教師舒緩職業壓力的一種途徑。同時良好的人際關系也能為高校青年教師營造良好的角色轉變環境,促進其能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中。最后,高校青年教師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即便是面對繁重的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或者面對沉重的家庭生活壓力,高校青年教師也要注意勞逸結合,只有身體健康、心情愉悅,才能有更好的工作效率。同時,青年教師也應該加強日常的體育鍛煉,增強體魄,多參加集體活動以拉近同事間的距離,保持身心愉悅,將一切壓力轉化成工作的動力,才能使自己更接近想要達成的目標。

作者:張凱柱

高校青年教師探索篇3

1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發展面臨三重困境

1.1學術水平難以突破

1.1.1學術氛圍制約科研發展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是其個人知識、素養、水平的綜合反映,主要包括個人的科研素養、創新能力和撰寫研究論文的能力[4],同時高校全體教師的積極參與是培養創新學術氛圍的基礎[5]。高校體育科研作為高校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體育專業人才,促進學生體質健康以及構建校園體育文化等關鍵作用。但目前高校內針對體育教師的專業培訓多以技能為主,尤其是教學型高校,對于體育教師的科研和學術培訓沒有足夠的重視,且因為運動專項和研究方向的不同,很難形成學術共同體,青年體育教師在入職初期需要自己摸索,較為被動。

1.1.2學術意識淡薄,科研素養偏低體育教師的科研現狀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衡量體育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體育教師從事科研工作,既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對體育教師的要求[6]。新入職的青年體育教師要擔任教學工作,同時還要承擔訓練和課余社團的指導工作。但有學者發現體育教師科研意識淡薄,這與其投入的時間與精力過少有關,多數體育教師沒有合理分配時間,主觀上還是將科研歸屬于被迫完成的任務,自主性不高[7],“尾隨性”思維普遍存在,研究處于低水平階段[8],青年體育教師在發展過程中容易依附于老教師和學院,缺乏深刻和全面的反思,這一因素最終會限制青年體育教師的發展。由于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尤其是青年體育教師以教授公共體育課為主要任務,較少涉及本專業技能之外的學習,如計算機、英語等,再加上國內培養體育類博士的學校數量較少,招聘時又多以碩士為主,如果青年教師的運動等級高,還會放寬至本科學歷。因此,這就容易造成青年體育教師的文化素養和科研能力在沒有多少累積的前提下就進入高校工作,在科研素養方面較難突破。

1.2專業水平難以提高

1.2.1自主轉變意識欠缺意識引領行動,行動反映意識。由于大學體育課程目標多數是以掌握技術動作為主,忽略了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弱化了學生的自主性,因此,部分體育教師憑借著入職前所掌握的那些“把式”便可享用終身,萬變不離其宗,不積極主動進行專業發展[9],這樣的后果是忽略教學對象的變化,缺乏對運動項目規則與技術能力的提升。體育教師受以往學習經歷的影響,或部分體育教師非師范專業出身,容易重視專業技能而忽視了教學能力,把“教完了”當作“學完了”,不清楚大學生群體對于體育課程的真實感受,也沒有跟上項目發展的趨勢,在職后會逐漸喪失對技能提升的興趣。

1.2.2技能水平提高緩慢青年體育教師在進入高校工作后,和學生時代明顯的區別之處在于高強度和自主性的訓練將不復從前,取而代之的是重復性和低強度的教學工作,以適應大學生群體的平均水平。技能作為體育教師的看家本領,若要始終保持技能水平不下降,則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長期低強度和機械性的教學工作難以產生較好的運動效果,甚至會讓教師產生厭煩情緒,這必將導致青年體育教師的身體素質難以維持之前的水平,也會影響高校青年體育教師對學科發展和教學競賽的熱情。

1.2.3職業提升空間受限有學者對政策文件進行分析后發現,與高校體育教師職業發展關系密切的制度分別是培訓進修制度、考核制度、薪酬制度、職稱晉升制度[10],但還有較大比例的地方高校培訓和進修方式存在功利化傾向,嚴重缺乏實效性[11]以及在職稱評定、考評獎勵方面與其他學科存在不平等現象,嚴重挫傷了體育教師的積極性[12]。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由于工作性質和入職時年齡的特殊性,職業規劃定位不明,個人發展隨著經驗和周邊環境的影響才能夠逐漸清晰,如果一直滿足于以技能為主的教學或訓練等工作內容,缺乏對自身學術素養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容易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受到極大限制,繼而失去競爭力,不利于自身的發展。

1.3師德修養難在意識培養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從事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和應具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13]。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將師德師風建設提到了新的高度。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的最高標準,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強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品德和社會責任感。大學生的意識形態和祖國的偉大復興密不可分,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的精神面貌、敬業精神以及知識修養是新時代教師的最佳體現。但由于青年體育教師和大學生之間的年齡差距較小,在學生面前的言談舉止容易被效仿和關注,青年教師在畢業不久后進入高校工作,身份轉換帶來的身份認同感不強,對師德的領悟不深,難以在教學和工作中及時準確地進行正確定位。另外,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課在學生的成長階段,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導致部分體育教育從業者對自身的認識不夠,底氣不足,在培育和引導學生方面沒有發揮真正的價值。因此,在語言表述和行為規范方面,青年體育教師要時刻把握嚴謹性,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不可太過松弛,要將授課內容和思想品德統一起來,通過身體力行、言傳身教來影響和鼓勵學生。

2消解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發展困境的策略

2.1加強組織支持,建立制度保障促進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的發展,首先要將青年體育教師作為學校戰略人才,構建適合高校青年體育教師成長的文化氛圍和學校環境。要促進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就要重視對高校青年教師的引領和支持工作,高校青年體育教師要了解學校在不同階段制定的發展目標,以適應組織對個體的要求。無論是體制改革,還是制度調整,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是為了促進學校整體的發展。而高校青年教師是學校進步不可或缺的力量,高校內要構建多樣化的教師發展模式,有針對性地提高青年體育教師的學術能力、專業技能和師德意識,將教師發展項目形成制度性文件,監督和保障教師的權益,并給予相應的技術和資金支持。

2.2調動教師內在動力,發揮校內積極引導作用新時代的教育核心,要以學生為中心,體育類教學也要轉變教學方式,從“灌輸式”轉換成“引導式”,更加尊重學生。隨著疫情的發展,線上教學愈發普遍,高校體育教師需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學會運用多樣化的網絡教學平臺。當身體“缺場”成為常態,如何通過線上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都需要高校青年體育教師通過主動拓展多維能力,加強自身的綜合能力來解決。高校青年體育教師如果沒有堅持自我提高,主動突破舒適圈,也將在漫長的教學生涯里漸漸失去對工作的熱情和繼續學習的動力。熱情和動力的喪失將很難讓教師實現個體潛力的發揮。因此,高校青年體育教師要摒棄傳統的被動發展觀念,與時俱進。教師的發展是長期的、綜合的以及不斷更新的,需要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調度教師的積極性。內部要求高校重視教師的自主性,這一點要區別以往的教師培訓工作,避免強制性、未分類的培訓會議等。例如,可以參照西方國家的訪問制度、學術假和workshop工作坊,組織各類學術和技能研討會,探討如何進行教學研究,如何進行過程性評價等;外部需要高校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為高校體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營造寬松的氛圍,為青年體育教師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豐富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發展項目。

2.3注重師德引領,宣傳正面形象師德強調教師的內在品質,教師的職業特點要求高校青年體育教師應堅定理想信念,做到為人師表,以身立德,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課程上加強對體育課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創新,將體育課程與價值塑造融會貫通,使理論內涵和實際操作更加符合體育課程改革的需要。站在運動場上,無論是教授技能,還是傳播健康理念,高校青年體育教師都要牢記高校教師的師德規范,同時傳播和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利用體育課堂,講好中國故事。過往的經歷削弱了體育教師的重要性,在新發展階段,體育教師的角色被賦予了新的內涵,高校青年體育教師不能只是單純地教技能、練身體,而是要從意識層面引導學生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提高學生體育素養。高校青年體育教師要轉變學生心目中對于體育教師的傳統印象,突破角色局限,重塑角色定位。同時,要加強輿論宣傳和政策引領,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讓青年體育教師從無所謂到有所為,增強教師自身認同感,激發教師對工作的熱情,讓教師聲望回歸本真。

3結語

教師發展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過程,教師的進步能夠帶動社會的進步,因此需要整合多方資源并加強制度保障。然而教師又是作為個體的獨特存在,不能復制他人的發展路徑,每個人都需要結合自己的過往經歷進行深刻全面的反思,努力尋求向外的突破,找到自身差距。要深刻認識到高校教育工作和體育教師的密切關系,也要清晰地看到高校青年體育教師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多重困境,通過組織、個體和社會的協同努力,確保高校青年體育教師自身和外部的有機結合,構建適合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的發展模式。

作者:鞏雪 單位:江蘇第二師范學院

上一篇: 圖書館工作探討3篇 下一篇: 采購管理工作探討3篇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在线中文国产精品一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片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99 |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