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9 15:52: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高中地理教學研究3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理念較為滯后一方面,在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中,由于學生和教師都面臨高考的巨大挑戰,無形之中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不僅使教師在教學重點上更多地向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靠攏,還使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影響下將學習重點放在對考試技巧的練習上。顯而易見,這種功利化的教育理念無疑使高中地理教學相對片面。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所習得的也只是對知識點的死記硬背,并沒有真正在學科素養等更深的學習層次上獲得進步[1]。并且,在這種教育風氣的影響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牢牢把控著課堂主導權,無論是對教學內容的規劃,還是對教學節奏的安排,都由教師從自身主觀層面進行設計,忽視了對學生實際需求的研究,導致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發展需求出現脫節。另一方面,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認知發展程度和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性,也會導致他們對地理知識點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從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入手,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更多是沿用宏觀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個體性沒有得到體現,而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感也較低。久而久之,學生對地理課堂的參與興趣逐漸降低,甚至對地理課堂產生厭倦、逃避的心理。
(二)教學內容脫離實際首先,通過分析高中地理教材,我們不難發現,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點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這些知識點最終也是要運用到生活中的。但是在實際的地理教學中,很多教師缺乏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將教學內容更多地局限在教材范圍內,也沒有及時地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導致學生所接觸的地理知識較為空洞,缺乏生活性和實踐性。其次,學生長期處于理論知識的學習中,也會影響他們的思維靈活性,導致他們難以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久而久之,極易形成固化思維。這就使得學生在面對一些更加靈活的地理問題時常常會束手無策。再次,地理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脫節,導致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所形成的知識結構較為單薄。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只是掌握了對教材知識點的背誦與記憶,并沒有在綜合素質方面獲得提高[2]。
(三)學生缺乏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是促進學生主動對知識點進行解構、吸收的重要因素。然而,在當前的實際教學中,學生普遍缺乏問題意識,“教師講,學生聽”的現象也普遍存在,導致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主動提問和自主探究的意識。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學生的課堂主導權較弱。教師在教學規劃中缺乏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尊重,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感較低。平鋪直敘的教學方式難以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久而久之,致使學生的問題意識逐漸淡薄,即使能夠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更多的也是一些沒有價值含量的問題。
二、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教育學家杜威曾提到,要想激發學生的思維,就必須為其提供實際的經驗情境。對于高中地理教學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教師只把關注點放在對教材知識的刻板講解上,不僅難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對此,地理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改善這一狀況。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創設問題情境。教材不僅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源,也往往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因此,利用教材內容創設問題情境,既能幫助學生在理解知識點時更加直觀,也能將雜亂的知識點梳理得更加具有條理性,從而有助于學生知識結構的建立和邏輯思維的鍛煉。比如在學習環境與發展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將我國的長江流域作為情境主題,鼓勵學生結合教材內容梳理長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名稱。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思考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線以及各河段的特征,總結長江干流從上游到下游依次途經了哪些行政區,以及途徑了哪些地形區。學生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不僅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重新梳理,使教材內容更具條理性,而且在總結知識點時還形成了大致的結構。這無論是對于應用還是對于記憶來說,都會產生巨大的幫助作用。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生動立體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從而使地理課堂學習氛圍變得更加豐富有趣。比如,在學習人口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關于我國農民工現象的相關視頻,并引導學生思考農民工現象說明了我國社會發展的什么問題?這一現象又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未來應當如何改變這一現象?通過觀看視頻,學生更加容易產生感官上的刺激,從而對將要學習的地理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相關視頻的引入也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使得學生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極大地提升了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確保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3]。
(二)利用多媒體提高課堂導入的趣味性課堂導入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始,往往是決定教學實效性的關鍵。換言之,科學高效的課堂導入能夠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興趣,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從課間休息狀態轉換成學習狀態。同時,課堂導入環節也是學生初步了解教學內容的重要窗口。教師通過高效的課堂導入,能夠為他們后續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教師不僅應該重視多媒體的引入,還需要借助多媒體設備重塑課堂導入環節,從而提高課堂導入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有關鄉村和城鎮空間結構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居住的城市或鄉村的實際情況,創設情境化的導入內容。首先,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熟悉自己居住的城市(鄉村)嗎?”學生紛紛回答道:“非常熟悉。”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簡單的結構圖描繪出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或鄉村的空間結構。由此可以看出,這種實踐性的課堂導入能夠幫助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與此同時,如果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也可以將這些問題作為出發點,以便開啟本堂課的教學。這樣,既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感大幅提升,也使得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專注度不斷提高。
(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氛圍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尤其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普遍進入青春期,旺盛的精力和對自我控制感的追求使得師生之間的矛盾不斷加深。再加上學生叛逆心理的萌發,也會促使學生做出各種違背教師指示的行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拖延了課堂教學的節奏,影響了教學實效性。為此,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就是由教師積極地接近學生、融入學生,將學生視為平等的個體,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具體而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尊重學生對問題的獨特見解,并給予學生賞識與鼓勵,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得到了教師的認可,從而在地理課堂學習中獲得良好的自我歸屬感,進而提高他們參與地理課堂的積極性[4]。比如,在學習交通運輸布局與區域發展這一章節時,城市交通的擁堵是當下困擾社會的普遍問題,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夠觀察到的社會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考,并結合自己的知識積累以及對生活的觀察,講述自己對于如何解決城市擁堵這一問題的見解。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引導學生與同伴相互交流各自的觀點,通過小組討論或者開展小型辯論賽的形式,為每位學生不同觀點之間的碰撞提供平臺。除此以外,在學生相互交流各自觀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其他學生一樣扮演觀眾,并適時提出一些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氛圍,還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得學生在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索的過程中有效地鍛煉自己的開放性思維,進而使得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更加靈活和深刻。
(四)聯系生活實際打造生活化地理課堂創建生活化地理課堂既能夠有效地降低學生對地理知識點的理解難度,也能夠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能力。為此,生活片段的引入,有利于培養學生在生活中使用地理視角思考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學的應用性,也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比如,在學習有關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提出的“家鄉的農業園區會是什么樣?”這一問題,引導學生以當地的農業園區作為案例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在這一章節中所學的知識以及生活經驗,對家鄉的農業園區進行描繪,以此培養學生將地理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同時,在應用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提出開放性問題。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已經掌握的地理、政治、歷史知識結合起來,深入思考自己的家鄉應如何發展,并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設想,以此促使各學科知識的融合,以及助力學生靈活地運用各學科的知識點。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于開放性問題展開思考,激發學生運用地理知識對生活問題進行自主探究的欲望,以便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幫助,達到以教促學的目的[5]。
(五)建立多元化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成長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既是考查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舉措,也是確保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科學的教學評價所得出的結果能夠為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提供客觀依據,因此,要想打造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就必須建立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體系。然而,在以往傳統地理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方式較為單一,往往把重點都放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為此,隨著高考改革工作的深入,教學目標不能再只局限于考試成績這一單一的層面上,而應該向著更加多元化的趨勢發展。其一,對于評價形式來說,教師應注重打造多元化的評價標準。除了終結性評價以外,教師還應廣泛考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將學生的課堂提問情況、問題探究情況等各方面都納入評價體系,將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的占比進行重新分配。其中,教師應尤為注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自覺性。其二,對于評價主體來說,教師應進行積極地拓展,將學生引入教學主體,綜合運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多元化評價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得到更加全面的評價。其三,對于評價結果來說,教師要避免過多地使用批評、貶低等消極性的評價詞語,而是廣泛運用賞識鼓勵的評價方式,極大程度地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肯定的評價,以此不斷地激發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自我效能感,進而使學生在地理課堂中獲得積極體驗,最終愛上地理學習[6]。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以及課程改革工作的推進,高中地理課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實踐證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再適用。為了能夠更加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打造更加科學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成為每位地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為此,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教師要以對高中地理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分析為切入點,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等方面提出創新改革的思路,為打造更具時代特色的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提供靈感。
作者:楊林
高中地理教學研究篇2
一、通過案例教學進行課前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擁有一個相對良好的開端,就已經成功了一半。課前導入就是上課的前奏,一旦擁有了良好的導入,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課前導入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應用案例教學法,將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作為根本依據,引入一些合適的案例,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學關于人口遷移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歷史上幾次重大的關于人口遷移的相關資料,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從而有效地導入新課。又如,在教學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一些能展示我國地理環境特點、地表構造的視頻,如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等,來作為有效的課前導入。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怎樣形成這些地貌的呢?這些地貌出現的具體位置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呢?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可以帶著問題進入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課堂氣氛也就會變得更加活躍,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用案例中的理論充分聯系實際
地理學科中的案例大部分都來源于人們的現實生活,其中也具有非常強的時代性。通過有效的案例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關注自己的現實生活,從而對學生觀察生活、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進行培養,使其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學習一些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學科知識。地理作為基礎性相對較強的學科具有兩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即綜合性、地域性。通過讓學生掌握地理學科學習和研究的一般方法,就可以讓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可以讓學生形成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例如,在學習與亞馬孫熱帶雨林相關的內容時,其中會講到森林具有非常大的生態環境效益,以及熱帶雨林一旦遭受到破壞,就有可能產生生態環境問題。對這個教學案例進行有效的延伸,就可以聯系我國東北當前的實際情況,著重探究我國當前為什么要停止北大荒的開發,其原因就是其具有非常大的生態環境效益。海洋、濕地,以及森林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通過這樣的教學,就可以讓學生逐漸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案例基本上都來源于學生自己身邊的地理,以及學生日常生活當中的地理,不僅與當前的社會實際十分符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濃厚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繼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意識。將理論聯系實際,應用一些與之相關的地理學科原理、地理規律,為廣大師生提供了非常多的具體的典型案例,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總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若想有效應用案例教學法就一定要對此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也更加富有活力,從而在真正意義上落實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作者:黃姜士 單位:廣西玉林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高中地理教學研究篇3
一、環境教學與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整合的思路
眾所周知,高中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將環境教學與高中地理教學有效融合,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是體現高中地理教學的現實價值與深遠意義的關鍵舉措。將環境教學與日常地理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能實現環境教學與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整合。從教學思路的角度來看,環境教學與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整合,取決于前者在后者中的自然出現與有機滲透。如果將環境教學也看作是地理課堂教學的一部分,那么其與課本知識的教學之間一定是這樣的關系:課本知識的教學是顯性的線索,而環境教學是隱性的線索。在地理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對相應的知識形成系統認識以外,還要讓學生認識到地理知識的學習中包括環境學習的部分。以《交通運輸與區域發展》的教學為例。運輸方式決定著一定區域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而運輸方式的改變往往意味著環境的變化,環境的變化對經濟發展又起著一定的影響作用。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將這一關系呈現在學生面前,并且想方設法引導學生思考,那么,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就能夠認識到環境因素的作用,進而對包括環境保護在內的理解就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有機融合在一起。
二、環境教學與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整合的案例
根據上述教學思路就可以發現環境教學與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整合,取決于學生建構知識的同時環境要素能否自然呈現。如果能夠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關注自然、保護自然,進而打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在《交通運輸與區域發展》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例,發現區域發展離不開運輸方式的優化,所謂“要致富,先修路”所蘊含的就是區域發展離不開運輸方式優化的道理。實際上,高中生對此是有認識的。對于當下的高中學生而言,他們見證著運輸方式的不斷改變,車水馬龍的背后是經濟的繁榮發展。魯教版地理教材中所舉的例子是借助于“知識窗”,而向學生提供的實例是“依山而建,因水而興的城市———重慶”,這里暗含著中國人基于自然環境而進行的運輸方式的開發與優化。除此之外還介紹了集裝箱運輸,這是運輸工具大型化、高速化、專業化的體現。有了這些知識作為基礎之后,再引導學生思考環境因素,學生很容易就會得出結論:人類向自然環境借力,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特點,來促進運輸方式的變化,促進經濟的發展。當然也有學生會注意到,在利用自然環境的同時,也必須保護自然環境,以確保自然環境與人類發展之間能夠表現出和諧的關系。
三、環境教學與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整合的反思
通過類似以上的教學案例可以發現,通過高中地理教學來促進學生對環境的理性、辯證認識,是地理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要想高效完成這一任務,需要將環境教學與高中地理教學有機整合在一起,要在對學生進行地理教學的同時,不著痕跡地引導學生進行關于環境的思考。這樣,環境教學的目的也就能實現。說到底,環境教學與地理教學應當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建構地理知識的過程就是認識環境作用的過程。有了這樣的認識,將環境教學與地理教學融合時會有更加清晰的思路,而這也就滿足了環境教學在地理教學中得以落地的根本條件。
作者:張穎華 單位:江蘇省灌云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