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1 10:49: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論文3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師應對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環節給予充分的重視與關注,并積極地進行多元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優化策略的探究與實施,以此來賦予語文作業更加深刻、廣泛的教育內涵,使學生能通過作業的完成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與工具性相融合的教學課程,圍繞其教學內容所設計的語文作業也應以實踐性活動為依托,具備顯著的參與性和體驗性。因此,教師在對小學語文作業進行設計時,既要對學生的參與主體地位給予充分的尊重,又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參與作業設計、實施以及評價等過程,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作業的真正體驗者。
2.綜合性原則作業設計是一個綜合、系統化的過程,涉及作業目標、作業主題、作業類型、作業內容以及作業評價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因此,教師在對小學語文作業進行設計時,就應科學地把握與實施綜合、系統性設計原則,使學生能在豐富、有效作業的引領下獲得良好的發展。
3.啟發性原則作為課堂教學環節的延伸與補充,作業既能為學生提供實踐運用的機會,還能使學生從中獲得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應減少死記硬背、照搬照抄機械性作業的數量,適當增加具有啟發性、開放性、拓展性的課后作業。這樣,學生在完成語文作業的過程中,思維的深度、廣度就會得到拓展,有助于他們良好學習品質及思維品質的形成。
二、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策略
1.落實人本理念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很多先進、科學的教學理念紛紛出現,為學科教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其中人本理念的貫徹,使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更為顯著的凸顯,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改革中,作業設計作為關鍵環節,改革的效果會直接影響作業環節教學功能的發揮。因此,教師應深刻理解人本理念的內涵,并將其落實到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環節中,以此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學生發展。
2.增強針對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業是檢驗、鞏固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在對其進行優化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注重增強針對性。作業只有緊密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聯系學生的學習內容,才能有效地檢驗學生學習效果,以此發揮出既有功能。如,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教師可對其課后作業進行針對性的優化設計。一方面,教師應注重作業內容的針對性設計。《落花生》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文章,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教師應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哪些事物同樣具備落花生的優良品質。另一方面,教師還應注重作業目標的針對性設計。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是最為重要的教學目標,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從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學習品質等多個方面入手,以此來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3.注重多樣化小學階段的學生好玩、好動,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一成不變的作業形式很難激發其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積極拓展小學語文作業的形式,進行多樣化設計,使學生能在多樣化作業的完成中獲得有效引導,以此實現良好的發展。如,在教學《趙州橋》一課時,為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教師對課后作業進行了多樣化的設計?!俺瓕懙?自然段,充分感受趙州橋的‘美觀’。”“利用課下時間,通過多種途徑搜集關于趙州橋的資料、故事,加深對趙州橋的了解?!薄敖Y合課文內容,通過自己擅長的方式展示趙州橋的外形,如繪畫、手工制作等?!边@樣,教師就將書面作業、拓展性作業以及實踐性作業等進行了融合,在增強作業多樣化、趣味性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學習優勢、學習能力的培養與發揮。
4.體現實踐性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踐性作業成為語文作業的重要形式,它不僅增強了作業環節的開放性和互動性,也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了更好地發揮小學語文作業的教育功能,教師就應重視實踐性作業的設計,以生動靈活的形式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如,在教學完《只有一個地球》后,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參與日常環?;顒印钡膶嵺`性作業,這樣,有的學生會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節水、節電、將垃圾分類、廢品利用等,并督促家人參與到節能環保的行動中;有的學生與父母一起利用周末的時間到公園、小區等公共場所清掃垃圾;還有的學生積極地參與社區的環保宣傳活動,通過發傳單、講解環保知識的方式來進行環保理念的傳播。這樣,學生就會在相關實踐性作業的完成中,受到良好道德情操、優良品質的感染,以此促進德育效果的優化。
5.提升育人性杜威曾提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終的目的”。語文作為一門具有高度人文性的學科,是實施德育的顯性學科,作業設計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應具備相應的育人性。因此,在對小學語文作業進行優化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就應圍繞德育滲透的目標,積極地提升作業的思想性和育人性,使學生能在完成作業的同時獲得良好道德品質的引導,以此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如,在進行《梅蘭芳蓄須》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搜集資料,記錄梅先生生前的二三事,并分析其中體現了梅先生的哪些品質”的拓展性作業,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結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成果,開展有效的合作探究。這樣,不僅有效地深化了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同時更使學生在討論、探究中獲得了良好道德品質的熏陶,以此實現小學語文作業環節育人性的增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業環節不僅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延伸、補充與升華,同時更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教師更加關注小學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通過人本性、針對性、多樣化、實踐性以及個性化語文作業的設計,來提升小學語文作業的有效性與質量,使學生在完成綜合性語文作業的過程中,獲得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個性化發展的實現,促進作業環節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
作者:楊曉霞 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第三小學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論文篇2
一、精心設計多樣化作業,激發學生興趣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我們不僅要深入落實相關政策,全面減輕學生負擔,同時還應加強素質教育,讓學生能夠輕松高效地學習,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1.讓學生專心致志地看。觀察是積累的前提,因此,教師要結合語文教學實際布置一些觀察類作業,讓學生逐漸培養敏于觀察的好習慣。比如學習六年級上冊《丁香結》一文后,筆者要求學生的觀察要有順序,有重點,抓特點,多聯想,并以此進行觀察方法的指導。課后,筆者布置學生用學到的方法觀察一種植物,從顏色、形態、氣味等方面試著去欣賞及感悟。再比如學習五年級下冊《摔跤》一文后,筆者布置學生課間觀察同學們的活動,特別是同學們的動作、神態等。
2.讓學生津津有味地讀。教材特別重視課外閱讀,將課外閱讀課程化落到實處。為了進一步推進課外閱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習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外國名著后,筆者結合教材“快樂讀書吧”的內容向學生推薦閱讀書目,組織學生利用自習課時間共同閱讀。學生沉浸在書海中,享受閱讀帶給他們的快樂。筆者還布置學生制作閱讀卡,向老師或同學推薦自己最喜歡的書,也可以寫一寫讀書心得。把閱讀卡張貼在教室里與大家分享,學生在交流閱讀卡的過程中,分享閱讀體驗,互相借鑒閱讀方法,不僅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更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人際交往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3.讓學生個性張揚地畫。文字的美是抽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學完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文本想象畫面,體會情感。教學《春日》時,讓學生畫一幅自己想象中的美麗評 價·測 試春景,給古詩配插圖,體會作者對春的喜愛之情;學習《夏天里的成長》一文前,讓學生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預習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學習《故宮博物院》一文時,讓學生設計故宮游覽路線。這樣的作業設計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4.讓學生有的放矢地查。新課標指出,小學高年級學生要“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渠道獲取資料,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走近魯迅”主題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魯迅生活的年代離學生較遠,當時的語言表達也與現在的語言表達有差異。于是,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前,筆者設計了這樣的預習作業:(1)搜集介紹魯迅先生的文章和魯迅先生的名言;(2)查閱整理不同書籍對魯迅先生的評價;(3)查閱資料了解課文的寫作背景。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加深了對魯迅先生的了解,知道了課文的寫作背景,感受了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為學習課文做好了充分準備。
二、精心設計綜合性作業,啟發學生思維
用語文的手段鞏固、深化學科知識,能夠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應積極設計需要學生動手操作完成的各類作業任務。
1.學科融合促思維。綜合性作業就是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盡量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讓彼此能相互影響,有意識地把各學科知識進行融合。語文可以和音樂、美術、數學、科學等學科進行融合,這樣設計出的作業能讓學生耳目一新。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既能靈活運用學科知識,又能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學習了《月光曲》一文后,筆者設計了這樣的作業:(1)欣賞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2)會彈鋼琴的學生練習彈一彈《月光曲》;(3)寫一寫自己沉浸在樂曲中時腦中浮現的畫面。再比如,筆者結合其他學科的學習內容,設計了這樣的作業:寫寫美術工藝品的制作過程、科學小實驗的神奇之處、令人難忘的體育課……學生有親身經歷,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2.盡情表演促理解。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圖文并茂、情節生動的課文,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表演,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在學習《草船借箭》一文后,筆者設計了這樣一項作業:以小組為單位,把課文改寫成劇本并和同學進行表演。于是,學生自主分工,寫劇本、準備道具、排練……這些過程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形象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對人物形象的認識,更好地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3.動手實踐促發展。為了全面落實“雙減”政策,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教師應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活動。比如春天到了,我們班舉行了放風箏的活動。于是,筆者設計了以下作業:(1)說一說做風箏的準備材料和制作過程;(2)舉行放風箏比賽,寫一寫放風箏比賽的經過。學生在完成這些作業時興奮不已,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和習作能力。
4.合作探究促提升?,F行的語文作業大多是短期作業,筆者嘗試進行了長期作業的設計。六年級學生積累了不少古詩詞,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古詩知識,激發他們對古典文化的熱愛,筆者設計了這樣一份作業:小組合作選擇同一主題的古詩進行比較分析,找出異同點,學寫研究報告。于是,學生自主分組,確定古詩主題,分別從古詩中的自然景觀、兒童、美食、人物和哲理等方面搜集相關資料,找出異同點,然后合作撰寫研究報告。學生的研究報告雖稍顯稚嫩,卻充滿創造力,令人欣喜。
三、精心設計自主式作業,滿足學生需求
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在教育的每一個階段,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安排相應的學習任務。這樣才能因材施教,調動不同個性、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才能滿足不同學生語文能力發展的需要,從而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1.自主選擇作業內容和形式。一刀切的作業往往導致“好的學生吃不飽,差的學生吃不了”。時間一長,學生便覺得寫作業對語文素養的提升沒有多大效果。如果教師能根據學生接受能力設計難度高低各異的作業,增加作業的可選擇性,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作業,就能大大提高作業效率,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作業的樂趣。例如,學習了《草原》一文后,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幾項作業:(1)愛寫字的你,可以摘抄文中的好詞佳句;(2)愛朗讀的你,可以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3)愛畫畫的你,可以根據文中的內容創作一幅繪畫作品;(4)愛探究的你,可以搜集其他描寫草原的文章,比較它們的異同點。其中,(1)(2)是鞏固練習,旨在夯實語言基礎;(3)是能力提升,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體會文章意境;(4)是幫助學生拓展知識,提升學生思維能力。這幾項作業設計有梯度,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作業的形式和完成方法,滿足不同的學習需要。教師還可以設計“作業超市”,讓學生在羅列的作業里選取一種或幾種自己喜歡的、有能力完成的作業。例如,在教學課文《北京的春節》后,“作業超市”里供學生選擇的作業有:(1)搜集全國各地春節的習俗;(2)查找其他作家寫春節的文章;(3)當一名小導游,介紹自己家鄉的春節習俗;(4)聯系自己的經歷,寫一寫春節期間自己最難忘的一件事。
2.學生自主設計家庭作業。小學生好勝心強,求知欲望也強,看到課堂上“我當小老師”的環節,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可以嘗試有選擇地把課后作業的設計交給學生。學生自己設計作業,創造的空間更大,自然收獲也更多。例如,學習《石灰吟》后,筆者告訴學生:“學了這篇課文,我們感受到詩人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志向無所畏懼的精神,你能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給自己布置一些家庭作業嗎?”課堂上,學生爭先恐后地發言,有的準備把這首詩再讀一讀,有的準備把古詩大意講給同桌聽,有的想把古詩創編成一篇現代文,有的想自己創作一首詠物詩……綜上所述,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作業設計的新理念,遵循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尊重學生的個體特點,精心設計多樣化、綜合性、自主式的作業,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讓學生體驗作業的樂趣,享受完成作業的成就感,真正做到減量不減質,讓“雙減”落地有聲。
作者:黃海燕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論文篇3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頒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說明了國家整治學業負擔的決心和力度。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充分認識減負的重要性,端正辦學思想和辦學行為,優化教學方式,強化教學管理,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全面減少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真正做到減負不減責任、減負不減質量、減負不減成長。學生的“多元智能”決定著學生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因此,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作業,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滋味。那么,如何結合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遵循各學段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及認知類型,進行小學語文作業分層設計呢?筆者想結合自己的語文教學實踐經驗及學校教導處的做法,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作業分層設計的原則
為了響應“雙減”政策,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教師在進行作業分層設計時應該遵循各學段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及認知特點,“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少布置枯燥乏味的機械性抄寫類作業,多布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類作業。既要考慮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又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更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因此,在進行作業分層設計時,筆者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基礎性原則。小學語文作業的分層設計首先要遵循基礎性原則,實現語文教學的保底工程—字、詞、句、篇的學習,所以,筆者緊扣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年段提出的教學目標和小學語文教科書中出現的字詞句及課后習題來進行作業分層設計。通過字、詞、句、篇基礎知識的學習,幫助全體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奠定基礎。如設計第一課時的作業時可將重點放在生字詞上,設計第二課時的作業可將重點放在句子、段落和篇章上。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完成這些基礎性作業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優秀或優良的學生要求做到準確無誤,對學困生則可以給予一定的容錯空間。
2.興趣性原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毙W語文作業的分層設計要遵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原則,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遵循小學生好奇心強、動手能力強的特點,盡量多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類的語言實踐作業。諸如制作生字卡片、觀察綠植、唱游詩歌、課本劇表演等。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完成這些實踐性的開放性作業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優秀或優良的學生要求盡量完成,對學困生則可以給予一定的選擇空間。
3.鞏固性原則。教育家赫爾巴特和贊諾夫都強調“作業即教學鞏固”的思想,強調作業對教學知識和技能的鞏固作用。赫爾巴特還說過:為防止學生忘記學過的知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練習。因此,小學語文作業的分層設計要遵循鞏固性原則,通過作業幫助不同水平的學生對當天和以前學習的相關內容進行復習鞏固,從而達到“集腋成裘、積沙成塔、厚積薄發”的效果。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完成這些鞏固性作業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優秀或優良的學生要求做到多積累、多記憶,盡量做到準確無誤,對學困生則可以給予一些容錯的空間。
4.遷移性原則。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小學語文作業分層的設計也要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認知—運用—遷移”,要盡可能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布置一些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來解決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時時學語文、時時用語文。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完成這些遷移性作業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優秀或優良的學生要求能夠做到遷移和運用,并給予鼓勵;如果學困生能做到遷移和運用,則給予大力的表揚與鼓勵。
二、作業分層設計的策略
學習的方法比學習的方向更重要。那么如何結合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遵循各學段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及認知類型,進行小學語文作業分層設計呢?我校緊扣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年段提出的教學目標,結合部編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的字詞句及課后習題,按照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內容、不同的類型做出不同的作業分層設計。
1.按年級分層。學校嚴格執行“雙減”政策要求,教導處依據“雙減”政策,結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不同年級的作業時間、數量提出不同的要求。如針對一二年級不能留書面家庭作業的情況,我們就要求語文老師布置大聲朗讀課文的作業、動手做生字詞卡片的實踐作業、與父母進行親子閱讀或口頭練習表達的作業……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完成這些實踐性的開放性作業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優秀或優良的學生要求盡量完成,對學困生則可以給予一定的選擇空間。如針對三至六年級每天回家的作業時間不能超過60分鐘的情況,我們就要求班主任老師進行統籌安排,當天哪位老師的課多一些,就少布置作業,課時少或沒有課的老師就多布置一些作業。我們還依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求,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課外閱讀積累數量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布置學生背誦課外古詩詞這項作業,一年級時要求每個孩子每學期背誦20首,二年級時要求每個孩子每學期背誦25首,三到六年級時則要求每個孩子每學期背誦30首。低年段每個孩子的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5萬字,中年段每個孩子的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40萬字,高年段每個孩子的課外閱讀總量則要達到100萬字。積累的數量不設上限。對于學有余力的孩子可以多背多讀,還可以背《三字經》《論語》《詩經》等,讀中外經典名著、諸子百家等,多多益善,充分利用好6歲~12歲這個兒童記憶的黃金時段,幫助學生做好基礎知識積累。
2.按內容分層。學校教導處還要求教師按照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年段的“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組織語文學科的老師進行不同的作業分層設計。(1)基礎知識練習題。圍繞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年段提出的“識字與寫字”的教學目標、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的字詞句及課后習題來進行設計。通過字、詞、句等知識的鞏固,目的是夯實基礎,提高基本技能,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好基礎,這是針對全體學生而設計的。如平時的生字書寫、聽寫、填空等練習,完成《同步練習冊》的基礎習題等,這些作業是要求全體學生必須完成的。但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完成這些基礎知識題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優秀或優良的學生要求做到準確無誤,對學困生則可以給予一定的容錯空間。(2)閱讀理解表達題。圍繞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年段提出的“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結合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的“習作”“口語交際”的相關練習來進行作業分層設計,如進行口語交際、習作訓練,完成《同步練習冊》上的課內外閱讀題等作業。通過閱讀文本以及進行口頭與書面的表達交流來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與表達能力,其目的是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基。這些作業主要是針對班級一部分學有余力的優秀或優良學生設計的,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可在引導其嘗試完成作業時及時給予幫助與鼓勵。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完成這些有一定難度的作業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優秀或優良的學生要求必須完成,如果完成得好就給予一定的肯定;對學困生則可以選擇做與不做,如果完成得好則一定要給予大力的贊賞。(3)綜合實踐練習題。圍繞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年段提出的“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目標和部編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的“綜合性學習”的相關練習來進行作業設計。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布置一些體現語文知識在生活中得到運用的綜合實踐作業,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在實踐中進行充分體驗、觀察、探究,提倡在“做中學”“學中做”和“學做結合”。其目的是拓寬、深化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全方位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是針對班級中一部分學有余力的“吃不飽”的優秀學生設計的。如每個單元學習完之后,讓學生將本單元中重要的知識做一份復習性的思維導圖;每逢重大節假日,讓學生做一張相關內容的手抄報等,如教師節時讓學生做一張賀卡寫上自己最想表達的祝福,父親節或母親節時給父母做一件最暖心的事……如果優秀生完成得好就給予肯定,對于學困生則可以給予選擇做與不做的權利,如果他們能夠參與或完成得好就一定要給予大力的贊賞。
3.按類型分層。按照作業完成的不同時間、不同的表現方式、不同的實施空間,筆者是這樣進行不同的作業分層設計的:(1)按不同時間維度分層。小學生的作業一般分為課前預習作業、課堂練習作業、課后復習作業。這三種作業如何進行分層作業設計呢?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是這樣做的:課前預習作業分層可以分全班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有:讀三遍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劃出課文中的關鍵語句(如優美的句子、排比句、中心句等);將必須掌握的每個生字寫兩遍,帶兩個拼音,組兩個詞。選做題有(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不同的選擇):邊讀課文邊思考,在感受深的地方做上批注;提出一兩個有價值的問題。課堂練習作業分層可以分全班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有:平時的生字書寫、聽寫、填空等練習,完成《同步練習冊》上前面的幾道題。選做題有:進行口語交際、習作訓練,完成《同步練習冊》上后面幾道閱讀問答題等。不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取自己感興趣、能夠完成的作業。課后復習作業分層可以分全班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有: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方面的練習,如給生字歸類、找出易錯難寫字、仿寫句子等。選做題有:按照課文的學習布置一些相關的拓展作業。讀寫結合類作業:如學習課文后布置小練筆訓練;演說交際類作業:如學習課文《負荊請罪》后自由組隊排練課本??;學科融合類作業,如學古詩《小兒垂釣》后畫畫、唱歌……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取自己感興趣、能夠完成的作業。(2)按不同表現方式分層。小學生的作業除了書面作業,還有口述作業。這兩種作業如何進行分層設計呢?筆者是這樣做的:除平時要書寫的基礎性作業之外,還可以布置一些開放性的書寫作業,譬如讀寫積累類作業:看電視、聽新聞、摘錄文句等,并定期反饋、交流;采集創編類作業:選主題編寫小報;考查探究類作業:觀察、訪談、調查后寫小論文;奇思妙想類作業:可以寫科幻作品,也可根據課文寫拓展想象作文等作業。除了平時要口述的常規作業之外,還可以布置一些創新性的口述作業。演說交際類作業:如學習《晏子使楚》后,可讓學生自由組隊排練課本??;學科融合類作業,如教學古詩《小兒垂釣》后讓學生學唱古詩歌等;學習集中識字后,讓學生給課文中的生字編字謎,讓學習小組內的同學猜一猜;學習了《龜兔賽跑》后,可以讓學生編一個“新龜兔賽跑”的故事,也可以給“新龜兔賽跑”配一幅插圖;學完《春風吹》,可以模仿課文編一首兒歌,還可以唱一唱春天的歌……通過這些開放性、創新性的作業設計,可以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審美與創造能力,培養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能力,加強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等。(3)按實施空間分層。小學生的作業按實施的不同空間可以分為課內作業和課外作業。課內作業主要以基礎知識練習為主,課外作業則以拓展訓練為主。這兩種作業該如何進行分層設計呢?一位老師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識字8》時,為了讓學生掌握“蝴蝶、蜻蜓、蜘蛛、蜜蜂、蚯蚓”等生字詞,設計了課內與課外作業。課內必做題:會認讀課文中的生字詞,會寫課后的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完成《同步練習冊》等。課外選做題:不同水平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取自己感興趣、能夠完成的作業。做一做:把學到的生字做成卡片;玩一玩:把生字歸類并編成兒歌;演一演:編一個故事,分角色扮演等。筆者在教學《小池》《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古詩詞時,都會布置以下的必做題讓全班完成:會認讀古詩詞中的生字詞,會寫要掌握的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完成《同步練習冊》等。同時讓學生在課外選做以下作業:背一背—收集并背誦詩人的其他作品;唱一唱—感受古詩詞的音韻美;畫一畫—在古詩詞情境的再現中加深理解,獲得新認知;寫一寫—展開想象,根據古詩寫一篇小短文。小學語文作業分層設計是一個永遠值得深入探究的課題,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課題。教師應精心地進行作業分層設計,以有效促進不同水平學生的共同發展。
作者:曾艷青 單位:海南省三亞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