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研究3篇

時間:2022-12-29 09:59: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研究3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研究3篇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研究篇1

在我國發展過程中,公路工程是至關重要的一項基礎內容,不僅關系著人們的日常出行,更與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密切相關。但在開展公路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軟土地基,這是最為棘手的特殊施工情況。為了最大化保證施工成效,十分有必要對該條件下適用的施工技術進行全面應用。

一、軟土地基概況

軟土地基主要呈現出來的外觀,就是灰色,其天然孔隙要完全大于1.0。不僅如此,相比液限的細粒土,軟土地基的天然含水量要高得多。軟土地基中不僅有淤泥,還有泥炭。此類地基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天然含水量非常高,且具備極強的壓縮性,整體的承載性能相對交差。軟土屬于細粒土的一種,但與常規的細粒土相比,其孔隙較大,而且抗剪強度相對較低,在固結過程中強度相對較小,時間也相對較長。可以說,不僅在公路工程中,在其他工程中,也會頻頻遇到軟土地基。軟土地基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淤泥及其他具備高壓縮性特點的土質。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施工不當的情況,就會導致嚴重的塌陷問題,且局部還會遭受特別大的破壞。從這一現實情況出發,施工人員必須加大對工程建設的重視力度,深入了解軟土地基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舉例來講,由于大部分軟土地基存在透水性較差的問題,所以要加大處理力度,在排水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從根本上杜絕軟土地基帶來的沉降危害。

二、公路軟土地基的施工難點

(一)軟土表層含水量過高在公路建設過程,路基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實際的路面承載力及具體的受壓強度,都會受到影響。而且,軟土地基整體軟土表層的含水量非常高,在具體夯實路基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影響整個地基的承載力,路面位置還會增加塌陷的概率。所以,在開展公路工程建設和施工的過程中,軟土表層含水量是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必須對其加大重視力度。

(二)滲水性弱影響固結在具體的公路建設中,有一項極其重要的基礎內容,那就是將路基全面夯實,以確保后續的公路運行。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最常見的施工方式就是針對路基部位,進行全面的夯實加固處理,如此,整體路基的承載力和抗壓強度才能得到大幅提升。但在施工過程中,由于軟土路基的滲水性能非常差,會直接影響該環節的施工效果,不僅會減緩整體的固結速度,最后的施工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三、軟土路基對公路工程施工造成的影響

(一)影響路基的穩定性眾所周知,在各大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之所以會頻頻遇到軟土路基,根本原因在于受到不同地區的地質、水文等多方面的影響,使得軟土地基整體的含水量非常高,實際的孔隙較大,即便是成型的土壤,也會混合沙礫等雜質,導致該類型的土質具備較高的壓縮性。所以,在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若不能做到全面碾壓,保證壓實效果,那么整體的路基就會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出現不穩定的情況,給整體工程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所以,我們要認識到軟土地基對路基穩定性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就要最大化地避免雨天作業,避免增加對路基安全性的影響。

(二)導致路面沉降遇到軟土地基時,所有參與公路工程建設的相關人員都應時刻關注一個問題,那就是路面沉降。其根本原因在于軟土地基的含水量非常高,如果重要的土層過渡帶長時間處于浸泡狀態,就會進一步降低整個軟土地基的承載力。而且,在長期碾壓的情況下,還會出現大量的水土流失問題,地基受到這樣的影響,就會出現下沉,整體施工質量都會受到嚴重影響,為后續的穩定運行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三)影響公路質量眾所周知,軟土地基最大的問題就是穩定性差,其自身可以承受的荷載力無法滿足公路路面的荷載施加,因而整體路面會基于荷載的進一步增加而不堪重負,相應的地基壓力也會逐步增大,最終出現嚴重的變形,輕則路面開裂,重則路面坍塌。但是,無論出現哪個問題,都會影響人們日常出行的安全性,不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四、軟土地基條件下的公路工程施工技術分析

(一)強夯法在軟土地基條件下,針對公路工程開展施工的過程中,最常應用的一項施工技術就是強夯法。其最大的優勢和特點是可以讓軟土地基表層實現全面的夯實和牢固,同時保證平整性。在具體運用該技術的過程中,以重錘為依據,在一定的高度進行自由降落,對土層進行全面夯實,讓地基實現快速固結。首先,要在具體應用前,將水準儀深入地基中,對整體的夯沉量進行全面測量,保證測量的精準性。其次,要對整體的地面雜物進行處理,在確保平整的前提下,以實際的夯沉量為基礎,明確具體下落的距離。在運用該技術的過程中,施工的主要方向,就是對地基進行全面夯實,提升地基的剛度及強度,進而消除地基的濕陷度。但是,在應用該方法的過程中存在一個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錘擊噪音非常大,同時地面會出現非常強烈的振動。所以,施工人員及技術人員要在應用該方法前,對附近的居民進行告知及安撫,避免其受到驚嚇。此外,相關人員還要注意,應用該技術必須遵循逐層夯實的原則,嚴禁出現以點帶面、敷衍了事的情況。在全面夯實結束后,還要填平路坑,做好壓實處理工作。

(二)表層排水技術在軟土地基條件下,公路工程施工中最常應用的一項施工技術,就是表層排水技術。施工人員必須深入軟土地基中,開展全面的排水工作,確保大幅減少其含水量,最大化地避免軟土扭曲問題,提高固化強度。如果軟土地基的含水量降低了,那么其整體的滲透能力就會得到全面提升,保障公路工程的穩定性。在運用該技術的過程中,相關施工人員要開挖溝槽或盲溝,并應用透水性較好的砂礫,確保地表水得到徹底排除。在后續回填過程中,也要優先將透水性較強的碎石選取進來。具體的工藝步驟為:首先,針對整體地基開展測量放樣工作,在確定后開挖基槽;其次,處理基底部位,將滲水料回填進來;最后,對反濾層進行回填,并全面填筑路堤。通過對該技術的運用,可以大幅降低公路工程的路基變形率,進而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三)加筋技術由于軟土地基的孔隙較大,且不具備較強的抗剪強度,所以,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松動,而應用加筋技術,則可以從根本上提高路基的堅實度。應用過程中,選取一些具備較強抗拉特性的柔性材料,作為整個公路路堤的加筋材料,可以起到對路基填筑的效果。不論是從縱向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強度的角度出發,加筋材料都要與整個公路的中線垂直,進而進行橫向鋪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路堤底部也要全面加筋,從而減少路堤填筑后的地基不均勻沉降問題,提升地基的承載能力,最大化地提高公路路基的穩定性。此外,還要對加筋材料的上部和下部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鋪設砂墊層。一般情況下,該技術的應用不會受到地質條件等方面的約束,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地基土愈軟弱,整體的加筋效果就愈明顯。在公路工程中,如果地基土層出現了不均勻的情況,那么就可以應用鋪墊材料法,既可以提高地基的強度,又方便排水,保證公路工程的順利進行。

(四)粉噴樁技術粉噴樁技術還有另一個名稱,深層攪拌技術。該技術主要針對飽和的軟粘土地基,是當下一項非常新穎的技術。該技術將水泥、石灰等材料作為固化劑的主要成分,然后應用特制的攪拌機械,進一步深入地基底層部位,讓軟土和固化劑實現強制攪拌,確保彼此有機地黏合在一起,并利用固化劑和軟土之間產生的物理反應、化學反應,讓軟土實現硬結。在硬結過程中,還能進一步向著穩定性和整體性發展,提高地基的質量和強度。由于軟土地基中的水分過多,應用該技術時,無需再將水注入地基內部,這些粉末就可以吸收軟土地基的水分,同時還可以提升地基的強度。此外,該方法還能進一步減少地基的沉降量,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大幅提升地基的穩定性。在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遇到特殊路段時,就可以應用該技術,并結合具體的地形地貌和設計要求,最大化地發揮出該技術的優勢。

(五)高壓噴射注漿技術高壓噴射注漿技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化學處理方法。該技術的應用原理如下:以指定位置為依據進行鉆孔,同時,應用高壓噴射設備,確保將備用的混凝土全部灌注到孔內,高壓會對漿液產生非常大的沖擊力,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漿液就會成為固體,不僅結構密實,作用也非常穩定。在該技術的應用過程中,還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施工人員要對固結體的形狀進行全面控制,調整整體的噴射速度,進而控制固結體的形狀,確保其可以最大化地滿足施工設計要求;第二,對設備的管理。由于該技術應用的設備體積較小,占地面積也相對較小,而且不同的構件之間緊密結合,不會影響施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最后,只需要在施工位置的土層部位,鉆一個小孔,然后將旋噴管送到預定位置,就可以噴射出相對理想狀態的固結體,保證整體的覆蓋面,讓軟土地基達到最佳的固結效果,避免地基變形。

(六)碎石樁處理技術碎石樁處理技術針對軟土地基的表面,利用沖擊和振動的方式,確保其表面形成多個細小的孔徑,然后將這些已經處理過的碎石,添置到孔徑中。當然,只是這樣還不夠,還需要將適量的黏結劑放入其中,提升碎石的黏合性能。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碎石樁,用于承受公路工程的部分壓力。但是,在該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還要特別注意軟土地基的實際面積和性質,如此才能確定樁身的密度和具體位置,進而有針對性地施工,保證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效果。

(七)復合地基技術復合地基技術主要是在軟土地基的條件下,應用多種地基技術,確保地基的強度,切實提高公路的使用壽命。正常情況下,不可盲目應用該技術,技術人員必須深入公路路基中,結合施工需求,甄別樁子種類的差異性,對不同的地基技術進行選擇和搭配。其中,應用較多的主要有這三種技術:碎石樁技術、粉噴樁技術及旋噴樁技術。同時,技術人員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確保對任何一種地基施工技術,都能做到全面掌握。而且,在復合應用的過程中,應掌握其應用要點,避免重復應用,最大化地發揮不同地基技術的優勢和特點,進而提高公路地基的穩固性,滿足公路建設及運行要求,促進公路工程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公路不僅扮演著不同地區間溝通者的角色,還擔負著經濟發展的重要責任。所以,做好公路工程建設,是重要的基礎性保障。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由于跨越的地區較多,實際的地質條件也存在很大差異,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軟土地基的情況,而軟土地基會直接影響整體公路工程施工的穩定性。因此,要有效地應用施工技術,針對不同的軟土地基,采取有針對性且高效的施工技術,切實解決施工難題。在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施工人員及技術人員必須從設計要求出發,深入到具體的地區,考察軟土路基的實際情況,進而選取最合適的施工技術,最大化地保障施工成效,促進公路工程事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龐啟立 單位:通遼市政務服務中心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研究篇2

公路工程地基不穩定,將對后續施工造成很大影響,嚴重時可能引起結構失穩,造成變形或位移。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施工要求,采用適宜的地基處理方式。深層攪拌樁因其施工方便、效果良好而在公路工程地基處理中得到廣泛應用。

1工程概況

某公路工程標段起訖樁號為F0+829.391—F3+360,經地質勘察,工程所在范圍內地層從上到下依次為:人工填土層、第四系海相沉積層、沖洪積層與殘積層,下伏基巖以震旦系云開群花崗片麻巖為主。人工填土層厚度為1.0~7.2m,在整個施工段中均有分布,需做好地基處理,為擬建公路提供可靠持力層。經研究決定,通過設置深層攪拌樁形成復合地基,樁徑確定為55cm,樁距為1.2m,按等邊三角形布樁,要求處理深度達到持力層內至少1m。

2施工工藝流程與方法

2.1施工工藝流程

深層攪拌樁施工需按照以下工藝流程進行:施工準備→成樁試驗→確定工藝參數→攪拌機定位→預攪下沉→提升→噴漿攪拌→重復上下攪拌→清洗→移位→質量檢驗→加固效果評價。

2.2施工方法

2.2.1準備工作將地表與地下的障礙物清理干凈,在經檢測確認合格的施工場地范圍內,準確測出樁位。做好現場布置,安裝必要的施工機具,包括水泥漿液制備系統和泵送系統,并將其調試至正常運行狀態。對水泥加固土進行室內試驗,以待加固土體基本性質為依據,結合單樁承載力具體要求,選定適宜的水泥摻入比[1]。按照表1配置好施工機械設備。置,安裝必要的施工機具,包括水泥漿液制備系統和泵送系統,并將其調試至正常運行狀態。對水泥加固土進行室內試驗,以待加固土體基本性質為依據,結合單樁承載力具體要求,選定適宜的水泥摻入比[1]。按照表1配置好施工機械設備。

2.2.2成樁試驗試樁數量應達到5根以上,并確定具體技術參數,包括單位樁長下沉時間、提升時間、送漿時間、攪拌速度、噴氣壓力、單位時間漿液噴入量。以地層和工程地質條件為依據確定噴射范圍,以及下鉆和提升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保證攪拌均勻性,確定適宜的技術參數和措施。該工程面積相對較大,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需根據攪拌樁的樁長和面積實施分區和分段試驗。試驗區面積應達到2000m2,將樁長分成以下4種:5.9m,6.6m,7.0m和7.5m。區段劃分需按照設計圖紙與現有地勘資料進行[2]。

2.2.3施工操作(1)按照試樁得出的配合比進行水泥漿生產制備,漿液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5~0.55。(2)吊機到達指定位置后,通過懸吊使樁機就位并對正,確保起吊架始終保持垂直。設備就位后應保持平穩,防止施工中發生傾斜或移位,機架與鉆桿的實際垂直度偏差應控制在1.0%以下,樁位的對中偏差應控制在20mm以下。施工中可借助吊錘隨時觀測鉆桿垂直度,一旦發現偏差超限,應立即進行調整。(3)在樁機水循環系統正常運轉后,開啟攪拌機,先緩慢放松吊繩,確保攪拌機在導向架上進行攪拌和切土下沉。(4)實際下沉速度由現場操作人員根據電流表顯示結果控制。在預攪下沉過程中,電機電流控制在60A以內,若受到很大阻力使得下沉速度過慢,可采用輸漿管輸送清水以稀疏土體,減小阻力,確保鉆進順利完成[3]。(5)下沉至一定深度后,根據設計配合比進行漿液拌制,將拌制完成的漿液臨時存儲在集料斗中。攪拌機下沉至設計深度后,使用灰漿泵向待加固部位壓入漿液,并在壓漿的同時進行旋轉,以要求的速度不斷向上提升攪拌機。施工中需借助流量泵對實際噴漿速度進行控制,泵機出口處的壓力應控制在0.4~0.6MPa。(6)施工中要對攪拌機上升及下沉速度進行嚴格控制,一般不能超過1m/min。在提升至地面下方1m左右位置后,減小提升及旋轉的速度,從地面提出后結束提升,但仍要持續攪拌30s左右,以確保樁頭處達到密實狀態。若因故停漿,需將攪拌頭適當下沉,在供漿恢復正常后繼續噴漿攪拌。若停漿時間超過40min,則要對整條管路進行沖洗,以免漿液凝固影響后續施工。(7)為保證軟土與水泥漿攪拌均勻,需在旋噴結束后關閉灰漿泵,再次下沉攪拌樁至設計深度,然后在攪拌的同時向上提升至地面。(8)施工中如果由于地下存在障礙物導致鉆桿不能鉆進,應立即通知現場監理人員與工程設計人員采取合理有效的補樁措施[4]。(9)第二次提升完成后,需要向集料內加注清水,并開啟灰漿泵進行攪拌,以便將管道內殘留的漿液洗凈,之后將樁機移動到下一個樁位準備開始施工。(10)攪拌樁施工完成后需要進行適當的養護處理,待樁身強度達到要求后,在樁頂標高上方借助機械設備進行土方開挖,注意預留30cm左右的厚度采用人工清理,以免機械開挖對樁體造成擾動或破壞。(11)將土方開挖至設計樁頂標高后,人工鑿除多余樁頭,注意使用適宜的工具施工,不可直接使用大型機械開挖[5]。(12)樁頭處理結束后,在樁頂上部填筑碎石墊層。分兩層填筑,每層厚度為30cm。碎石材料應具有良好的級配,粒徑不超過30mm,且不含任何雜質。墊層填筑后,根據要求的密實度選擇碾壓方法,如果設計文件中沒有明確要求,則按照設計單位的要求施工,防止振動過大導致樁體破壞。

2.3施工常見問題、原因及處理方法

2.3.1噴漿阻塞(1)產生原因:①水泥受潮結塊;②制漿池中的濾網受損無法及時清渣。(2)處理方法:①為存放水泥的倉庫設置防雨防潮設施;②做好施工設備檢查與維修保養,定期檢查和更換易損件。

2.3.2速度失穩(1)產生原因:①設備的速度控制系統失效;②機組人員未按照相關規范進行操作。(2)處理方法:①不滿足技術要求的機械設備一律不允許進場,老舊設備及時更換;②監督施工單位開展人員崗前培訓,并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

2.3.3噴漿不足(1)產生原因:①輸漿管存在彎折與漏漿問題;②輸漿管長度過大,導致壓力損失。(2)處理方法:①及時檢查并理順輸漿管道,及時發現并修補漏漿點,當漏漿較為嚴重時,應進行停機更換;②盡可能縮短制漿池與樁位之間的距離,以縮短輸漿管的長度,如果現場不具備相應的條件,則應適當增大漿液的泵送壓力[6]。

2.3.4進尺受阻(1)產生原因:地下存在障礙物,如大塊孤石、樹根等。(2)處理方法:①停機移位,將地下障礙排除后繼續施工;②如果地下障礙物位置較深,難以清理,應立即與設計單位溝通,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與其他參建方協商制定有效的處理措施。

2.4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做好測放復核,尤其是控制線復查與樁位復查,確認滿足要求后方可開機。開機之前應檢查導向架的實際垂直度,開機后隨時檢查垂直度是否滿足要求,樁機垂直度偏差應始終在1.5%以下,樁位偏差應在4%以下。(2)必須嚴格按照設計配合比進行漿液拌制,保證漿液攪拌均勻且連續輸送,防止離析。應嚴格控制漿液的水灰比,借助比重計對每個臺班施工的漿液進行抽樣檢測。在噴漿過程中主要借助電流表控制噴漿量,確保樁體均勻。(3)攪拌樁施工開始前,現場必須儲備數量充足的水泥,并根據實際施工進度及時補充水泥儲備量,以保證施工的連續進行。(4)樁體開鉆前,應先用清水沖洗管路,判斷管路是否堵塞,將管道中的水完全排除后,即可開始下鉆[7]。(5)為了使樁體的實際垂直度達到規范要求,需懸掛一個吊錘,根據吊錘與鉆桿之間的距離判斷樁體是否保持垂直。(6)在第一次下鉆與提鉆過程中都要使用低擋位,以使樁體保持垂直,并為鉆頭提供良好保護,在復攪過程中可適當提高擋位。一般情況下,每根樁的成樁時間應控制在40min以上,且噴漿壓力應按照不小于0.4MPa控制。(7)為保證樁體質量,第一次提升噴漿過程中需在樁底暫時停留30s左右,此時攪拌頭繼續進行旋轉和噴漿,使余漿在上提時全部進入樁體內,停留時間一般要達到30s以上。(8)施工過程中控制好噴漿與停漿時間,每根樁開鉆以后必須保持連續,不可無故停漿。禁止在沒有噴漿的情況下直接提升鉆桿。儲漿罐中漿液儲存數量應滿足至少1根樁的施工用量,如果現場檢查發現噴漿量較小,應通過整樁復攪解決,確保復噴漿液達到設計值。(9)當因停電或機械故障導致噴漿中斷時,應立即記錄中斷時的深度,并在12h之內進行補噴,做好相關記錄。補噴時要有100cm以上的重疊,當中斷時間超過12h時,應進行補樁。(10)為了使樁頭質量達到要求,噴漿攪拌高度應達到設計樁頂以上500mm,同時將漿液提升至設計樁頂后,還應有適當的停滯。(11)制樁結束且齡期達到規范要求后才能開始開挖施工。在清理樁頭的過程中不能使用大型機械設備,以免樁頭被破壞。

2.5施工質量檢驗

成樁齡期達到28d后,通過鉆孔取芯確定樁體的完整性、樁體攪拌均勻性和樁體施工長度。若某段取芯實測結果合格率達到90%以上,則認為該段樁體施工質量滿足要求;若合格率為80%~90%,則需要在該段進行補樁;若合格率不足70%,則說明質量不合格,需進行返工處理。深層攪拌樁質量檢查項目、方法和允許偏差或允許值如表2所示[8]。

2.6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1)深層攪拌施工中,冷卻水循環系統不能發生中斷,要經常對進水和回水溫度進行測定,尤其是回水溫度不能過高。(2)采用攪拌機進行入土切削與提升攪拌過程中,注意負荷不可過大,如果電機的實際工作電流超出額定范圍,應適當減小提升和下沉速度,也可通過補充清水潤滑。(3)當施工時發生卡鉆與停鉆時,應立即斷電,提起攪拌機后重新啟動,若電壓在360V以內,應暫停施工。在水泥漿液泵送之前,管道應保持濕潤,完工后及時對管道進行沖洗,并定期清洗和檢查灰漿泵。(4)其他安全注意事項參考安全文明施工相關規定執行。

3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深層攪拌樁形成復合地基能有效提高公路地基承載能力,為之后的結構層施工奠定良好基礎,防止出現不均勻沉降,保證路基整體穩定性。本文結合實際工程,對公路深層攪拌樁施工方法進行分析,總結了施工要點,旨在為類似工程施工提供技術參考。

作者:熊錫廠 單位:江西交通咨詢有限公司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研究篇3

1瀝青路面施工現場試驗檢測技術要點

1.1對施工原材料進行試驗檢測瀝青路面建設必須使用許多原材料,如混凝土、骨料等,原材料進行檢查的目的就是判斷原材料質量是否滿足規劃和標準的要求,特別是骨料的試驗檢查,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對其質量的檢測可以達到提高整個道路質量的效果。而采樣在骨料試驗檢測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步驟,而實際的采樣質量也會對試驗檢驗的結論產生很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在骨料采樣過程中,要選擇有良好代表性的試模,并保持取樣準確性,注意不要與一般骨料產生太大的差異或偏離,以獲取這批骨料實際的性能數據。在對骨料完成基本機械性能試驗之后,根據需要進行實驗測量可以確定的主要特性有密度、針對片粒度含量和熱力學性能等,對于不同主要性能指標的試驗測量都必須選用不同的方式。在對集料粒度的針片粒徑濃度進行實驗測量時,則主要使用游標表尺方法,而在對集料粒度的試樣進行熱力學性能試驗測量時,則主要利用沖壓生產模確定試模極限硬度,并使用米光機測量確定了試模時間表面的磨光值。但由此可見,由于任何一項試驗檢測都需要使用相應的儀器設備來完成,故必須認真做好儀器裝置的標定、檢查等日常工作,使之始終保持狀態,保證試驗檢測完成,以便于得出真實準確的試驗結果。

1.2配合比試驗檢測在對路面展開施工工作之前,需要實驗室結合項目的實際施工情況,做出合理科學的配合比設計,設計可以將以往的檢測結果作為主要依據。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采取仿真實驗的方式,利用仿真實驗對混合料配制比進行不斷調節,直到獲得最優化配制比。而通過實驗確定的配制比,也可以用作對施工過程中各種原料摻配的監控指標。道路建筑施工中,應首先完成垂直變形的設計,并對其進行具體的道路設計,判斷垂直變形各項特性是否滿足規定。在對化學穩定性的試驗計算過程中,溫度一般需要在60℃以上,然后再由壓路機加以碾壓,并對碾壓后的所有數值進行計算與記憶,以便于明確其在達到平衡時的實際數值。當對低溫抗裂力進行試驗計算時,盡管理論上和高溫的穩定性很相似,但必須使溫度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進而通過對試塊的溫度彎曲蠕變能力進行測試,在得出測試結論之后,再將其繪成曲線,并由此分析判斷溫度變化可能對道路所產生的不良作用等。在對水穩定性方面,則主要通過凍融劈裂的方式來判斷路面強度,從而準確的探析出路面結構的穩定性。

1.3瀝青混合料級配檢測瀝青混合料級配的有關配比需要高度的準確性,倘若配比無法滿足對應的要求,將會對整個公路施工質量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在實際施工中,工程人員需要及時展開檢測,結合現場施工的具體情況以及對應的標準進行,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障混合料的質量可以滿足標準。除此之外,因檢測通常在室外進行開展,想要提升混合料級配檢測的正確性,工作人員需要反復進行試驗,同時檢測不同配比情況下的瀝青混合料的主要性能,運用所得出來的檢測數據擇優選取最佳值,從而推動路面工程的良好建設。

1.4壓實度試驗檢測在對瀝青路面進行碾壓完畢后,需要及時檢測其壓實度,壓實度也是影響路面平整度以及穩定性的主要因素。對壓實度進行測量主要運用鉆芯取樣分析方式。在對路面進行攤鋪以及碾壓施工后,需要在路面溫度自動降低后,運用鉆芯獲取芯樣,然后將其遞交到實驗室對其密實度展開檢測,同時需要詳細的積累碾壓之前,以及碾壓之后密實度的變化情況。該種方式操作起來極其復雜,同時對路面會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如果采樣過程中技術不規范,將會影響檢測結構的真實性,也因此沒辦法給碾壓工藝的優化提出依據。但是,目前能夠測試和判斷瀝青路面壓實程度的方式還有不少,比如核密度計法,該方式直接通過核密度計來測試和判斷現場道路的壓實程度。由于運用起來比較簡便,并且測試速度也比較快,而且精確度也極高,因此能夠防止了中間操作失誤對測試檢測結果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目前應該優先考慮采用的壓實度檢測方法。

1.5平整度試驗檢測平整度檢測形式在以往通常運用3m直尺法,這種方式利用對尺底與道路中距離的測定來判斷道路平整度情況。盡管操作簡單,但易產生偏差。為了克服這一問題,人們現在也提出了許多創新辦法,其中最具優勢的方法便是利用連續平整性儀實現測試。對于連續平整性儀來說,它是一種新型的路面平順度測試儀表,可以進行連續性測試,有很大的測試準確度,現在已在許多工地中進行使用。但是,由于該儀表結構復雜,易于破損,對搬運和儲存材料都有著很大的需求,應用應用領域也沒有很大。因此,它提供了一個基于汽車顛簸的道路平整度測試。該技術是指在汽車上放置感應器,然后根據汽車行駛來路面凸點數據,以判斷道路平順性。該技術以感應器為核心,有很大的準確度,并且可以在所有狀況下應用。

1.6強度試驗檢測對于瀝青路面,其強度試驗檢測方法大多使用貝克曼柱法,具體的測試流程是:在首先測試的輪胎內部安裝貝克曼柱,在此時注意貝克曼柱不要與車輪碰撞,而后再將貝克曼柱的一頭放置在百分表。完成上述過程后,起動汽車,車輛在道路上行駛會使道路狀況發生細微變化,當百分表值上升至規定范圍時,可以自動記錄數值。通過百分表所記載的數據,經過合理的分析可以判斷道路變化狀況。在汽車自身載重和行車車速都已知時,可以通過估算確定道路強度,從而確定實際的道路強度是否滿足設計和標準的需要。

1.7滲水性檢測隨著碾壓施工的完成,路面需要滿足防水性的具體要求,滲水檢測是極為重要的性能檢測環境。在整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如實確保路面的抗滑性,從而有效的降低噪音污染。

1.8抗滑性檢測在對公路展開檢測的時,針對抗滑性展開檢測是十分有必要的,倘若未及時展開檢測,將可能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較大的影響,如果無法進行緊急剎車,將會造成較大的安全事故。所以,在對瀝青路面進行施工時,有關工作人員需要重視抗滑性檢測的開展。影響抗滑性的因素非常多,其中主要包括了路面結構等特定因素,在實際建設時,有關工作人員需要結合施工標準進行,從而保障公路的施工質量。

2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的不足

2.1準備工作不足比如,在進行瀝青路面施工之前,為及時落實施工準備工作。最經常出現的問題時,未對瀝青、水泥等原材料進行驗收,以及質量檢查,部分施工人員在對機器調試時,經常敷衍了事,為正確掌握施工技術的要點,無法保障整體施工質量。此外,還有一些施工單位不重視對施工人員的管理,從而造成施工人員責任意識有待增強,施工質量管理意識較為薄弱,沒有真實落實施工技術,對瀝青路面施工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2公路施工工期短、難度大由于中國公路的施工任務量較大,不少公路建設項目也處在緊急施工階段,有不少項目正在等候上級部門批準后投產。但由于中標的工程建設單位對施工現場的質量問題管理控制不嚴或關注力不足,往往造成項目后期出現了質量問題。施工過程中,部分施工單位對建筑產品質量監督管理不嚴格,以增加時間犧牲建筑工程質量,在提高生產速度的同時,也不注意建筑產品質量問題,更有些建筑部門以次充好,謀取私利。同時,還出現了監管不力、質量責任履行不嚴格的問題。

2.3攤鋪和碾壓不足攤鋪和碾壓都是瀝青路面維護和質量管理中的關鍵問題。不過,因為部分施工單位在對瀝青路面耐久性鋪設過程中,并沒有很嚴格地按照計劃進行對瀝青路面耐久的鋪設,因此忽視了對每一層填充物的質量管理工作。此外,也因為在碾壓作業中所使用的碾壓裝備設計不合理,碾壓效果不能被正確確定,對碾壓過程的質量效率管理工作也被忽視,結果無法確保碾壓工作的品質。

2.4接縫處理不到位在處理接縫時,為貫徹落實規范化的施工技術,不能按照要求進行施工,從而對施工質量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一些施工人員不能正確認識到接縫處理的重要性,施工單位未嚴格按照要求對施工設備進行安排,無法有效處理接縫問題。同時質量檢測以及驗收工作未做到位,對現存的質量問題沒有進行修復,導致接縫處理效果不佳。

3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對策

3.1施工準備工作在正式實施瀝青路面施工的前,需要及時做好整體的準備工作,以免阻礙施工整體的進程,進一步保證施工質量。比如,需要提前準備好瀝青、粗細集料、外加劑等原材料,按照相對應的標準進行嚴格的檢查,準確把握原材料的使用情況,保障所使用的原材料可以符合規范。對于運輸中的原材料,需要做好防潮工作,保障其在使用時可以發揮作用。同時需要做好機械的調試工作,對機械進行合理的檢查,保障攪拌設備,以及碾壓設備可以有效的使用。有效的規避施工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高工作進程。

3.2完善當前質量管理機制在針對施工現場展開詳細的調研論證時,項目經理部門需要本著,完善設計,制定合理的使用放哪,減少施工成本投入,確保施工進程的原則,及時的設計圖紙進行調整,保障施工作用可以順利開展。目前公路工程實施是政府監管、社會監管、企業自查三級保障體系,要求各級質檢部門各司其職,需要按照質量第一要求和全面質量控制要求,制定和應用有效、科學的措施,不斷提高質量控制水平。在實際工作中,要深入開展質量自查,加強相關控制和監督水平,逐步形成較為完善可行的質量保障機制。此外,需要提高建設部門質量觀念,分工協作,細化責任,落實責任到人。這使得所謂的質量崗位責任制成為現實。同時,在開展材料檢測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規定的具體流程進行開展,當材料滿足相關標準時,才可以投入施工場地進行使用。在施工材料入場時,供應單位需要及時出具相對用的質量合格檢驗證明,同時結合材料的具體性能以及參數展開二次專業檢測。除此之外,一些新型的工藝以及材料是最需要重視的對象,需要全方位進行檢測,從而有效辨別出其是否可以運用到施工作業中來,預防對后續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

3.3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技術在正是進行生產瀝青混合料時,需要首先確定好瀝青混合材料的配比,對其進行詳細的試驗,制定出科學的攪拌時間,以及實際的用水量。完善瀝青混合攪拌技術,從而可以保障混合攪拌的最佳混合配比時間,提升混合材料的使用效果。在進行攪拌時,需要科學的管控不同材料的使用數量,提前制定出科學的試驗,確保瀝青混合材料的使用密度。同時,還需要對溫度進行實施的檢測,第一時間調整溫度,第一實際的情況,以便改善混合材料的性能。當進行攪拌時,也必須在第一時間,將物料運送至施工現場,并且還必須使用遮篷將運送車輛加以覆蓋,預防溫度下降,所導致的離析情況,確保混合料的綜合性能,防治質量問題的發生。

3.4攤鋪技術對策在對瀝青路面進行攤鋪時,需要確保可以將混合料均勻的攤鋪開,制定出合理的攤鋪計劃,對攤鋪的層數以及厚度進行詳細的計算,保障每層攤鋪的厚度為30cm左右。攤鋪工作需要一次性完成,中間不能產生停頓。根據工作人員的施工經驗,攤鋪的速度可以在2~6m/min。在施工時,需要有效保障交叉部位混合料的攤鋪工作,可以安排專業的人員監督施工,需要及時更換混合料。在攤鋪過程中如發現問題,需要及時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處理,重新展開攤鋪工作,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

3.5碾壓技術對策瀝青在攤鋪完工后,必須及時做好碾壓工序。碾壓可以包括初壓、復壓和終壓三個環節,在各種環節中都必須做好質量管理,以便增加混合料的壓實量,并保證澆筑質量。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顏色表示碾壓,以防止重疊。碾壓的速率,最后限制為1.5~3.5km/h之間。由外緣逐步向中央部分的碾壓。一般使用以大噸位計算的壓路施工機械,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持續的進行工作,在施工之后需要展開技術檢測,保障瀝青道路的碾壓可以符合規定。

3.6接縫處理技術對策瀝青路面施工中易產生縱焊縫和橫接縫,一旦處理不到位將會影響整體施工效果。所以,必須提高重視程度,對焊縫進行有效處理,以提高瀝青路面耐久性的整體施工效益。橫向焊縫也可采用拼裝方法處理,在端部尺則呈懸臂狀,而后再切斷尺則脫落的部位。而縱向焊縫通常采取梯隊聯合法解決,在施工中保留約2cm空間不碾壓,并重疊約5~10cm,然后用熱接縫法進行碾壓施工,完成了縱向焊縫的解決任務。另外,在正式解決焊縫問題之前,還必須及時清除干凈的污物和雜質,并保持與機械結合表面干凈平整,并用壓路機進行壓實,有效提升接縫處理的整體效果。

3.7加強現場管理伴隨這我國經濟水平的進步,可以更好的助力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但是,在公路施工過程中依舊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施工安全隱患,給公路施工質量帶來較大的影響,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處理,將無法確保公路施工的整體質量。基于此,有關部門需要強化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力度,著重考慮環境因素給施工安全帶來的影響,提前制定出合理的預防措施,并主動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將其落實到管理工作中來。

4結論

綜上所述,瀝青路面是當前最為常見的路面形式,其具有較好的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水穩性和耐疲勞性。為檢驗瀝青路面的性能是否可以滿足使用需求,需要通過科學的檢測進行驗證。所以,試驗檢測無論是對瀝青路面的取材、施工還是質量控制與評價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相關人員需要加強重視。

參考文獻:

[1]羅軍.現場試驗檢測技術在公路瀝青路面施工中的應用[J].大科技,2020(28):97-98.

[2]周波,黃彬.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現場技術管理[J].交通世界(下旬刊),2020(10):131-132.

[3]申鐵軍.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工藝比較分析[J].商品與質量,2020(40):277.

[4]袁藝哲.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現場試驗檢測技術要點[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36):2419.

作者:朱文輝 單位:張家界公路試驗檢測有限公司

上一篇: 高中美術教學研究3篇 下一篇: 中職舞蹈教學思考3篇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日本欧美乱久久 | 性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欧美A级片在线观免费观看 色妞亚洲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