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9 14:49: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中醫護理學探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神經性皮炎作為一種慢性皮膚炎癥性疾病,臨床常見病因不明,而且發病時多以偶發性奇癢與患處苔蘚狀為特征。一般治療措施大都采用外涂或口服,以及注射皮質激素與內服止癢、祛風、鎮靜、安神之類的藥物。不過療程冗長、見效緩慢,并有不同程度的不良作用。本研究結合自身專業,與相關中醫醫療人員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對患者局部使用針刺療法,并配合專科護理,針對神經性皮炎患者治療120例,進行臨床觀察和護理,效果相對優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20年12月到某專科醫院針刺科門診治療的120例神經性皮炎患者,其中62例患者為男性,58例患者為女性;年齡16~65歲,患者平均年齡34.8歲;病程5~20年,發病期平均4年;患者患病部位相對較多,在頸部的病患55例,肘關節患者45例,腰骶部患者25例,手背患者10例,足背患者15例,背部患者10例;患者患處皮損面積最小5mm×10mm,最大90mm×100mm+,患者平均患處皮損數目1~9處。
1.2診斷資料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制定此病的診斷:①相關病癥愈后又易復發的慢性病;②平時多瘙癢,夜晚奇癢無比;③病理組織檢查:發現表皮過度角化表現,并伴有棘層肥厚和硬塊,以及突延的表皮,同時伴有輕度海綿狀的銀雪組織,真皮層部分毛細血管發生增凸,并伴有淋巴細胞被浸潤現象,同時真皮層成纖維母細胞增生狀態,以及呈纖維化狀態;④局部性神經性皮炎:多發病于頸部、肘部、骶骨處外皮膚部、眼瞼處等;⑤神經性皮炎表征:從局部瘙癢,到群集至米粒大的(類過敏狀)扁丘疹,以至于表面光滑發亮并伴有局部凸起,繼而呈淡褐色(類敗血癥狀)丘疹,經過時間酵化后發展成苔蘚狀(碎鱗斑塊)。
1.3排除標準
接受14d局部或系統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或者服用抗組胺類藥物的患者;合并心臟、肝臟、腎臟以及造血機能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在規定觀察期未滿時中斷治療;泛發性神經性皮炎患者。
1.4方法
用0.5%PVP-I消殺液對針刺皮損局部進行消殺,取消毒過的銀針,用針尖對準皮損部施針,并對已經下過的針進行技術性叩擊,從輕叩到逐漸加大力度,均力加速,頻率按435次/min左右,一直到皮膚破損和充血,以不能出血為標準[1]。刺激局部皮膚發生潮紅,且沒有滲出,并使得患者稍有疼痛感為標準。以此每7d針刺3次,每9次為一個針刺療程,治療3個療程。患者自覺癥狀[2]及患處皮損程度,見表1、表2。
1.5療效觀察
1.5.1表征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全身皮損的愈合情況,是否有新的皮損;仔細觀察患者患處的相關情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并對于皮膚患處大面積脫皮、滲出物較多,尤其是患者體溫是否有較大變化,應檢查是否有感染跡象[3]。觀察患者是否有急性腎功能衰竭之跡象,以及24h內水的攝入量和尿液排出量。同時保持患者體液及電解質和酸堿度的平衡。
1.5.2指標觀察
觀察患者是否腹痛及大便色黑,注意消化道出血。觀察體質量和有無精神癥狀,檢查口腔內黏膜是否受到霉菌類感染等不良作用[4]。定期檢查肝功能、血生化、血常規、大便隱血及血糖高低等[5]。并及時告知患者糖皮質激素的實際情況,如患者有不適狀態就必須及時通知醫護人員。
1.5.3療效評定標準
療效評定依據:積分下降率=治療前積分值-治療后積分值治療前積分值×100%癥狀標準:癢感完全消除,總積分的下降率>90%;顯效標準:明顯減輕患處的癢感,60%≤總積分下降率≤90%;有效標準:癢感大面積減輕,30%≤總積分的下降率<60%;無效標準:加劇患處的癢感,總積分再次明顯流失,下降率<30%[6]。見圖1。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處理數據,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與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結果經過合理治療與耐心護理,120例重癥患者經過3個療程后有64例痊愈,28例有明顯效果,12例顯示有效果,其中只有12例顯示無效,有效率達到了90%(108/120)。
3護理體會
3.1針刺要點
在使用針刺前,需要先向患者說明針刺的施針要點,和配合內容,以及針刺過程中的感覺,和治療后的效果,希望患者能積極配合,并做到6個要點:①消殺工作。嚴禁使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殺藥物,因為這些消殺液體會刺激皮膚,加重患處疼痛,一般應該用0.2%安爾碘對皮膚進行消殺[7]。②施針要點。在針刺的具體功能中,可以使用4種不同的技術:弱、中、強和重。應根據患者當時的身體實際狀況、病程及其發生部位和患者當時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以此選擇相應的針刺手法與針刺強度。③減輕心理壓力。操作指針過程中,醫生要注意語言柔和,動輕快,力量均勻,做到邊施針邊詢問。當患者感覺不適的時候可以先暫停,休息一下或開啟一個輕松的話題來減輕或轉移患者的心理壓力。④矯正坐姿。患者應盡量選擇能減輕心理壓力的保護姿勢,如坐姿、腿部屈膝、平躺等[8]。⑤觀察與操作。對于肌肉豐富、苔蘚化明顯的人,可以使用重力的刺激。操作過程中切忌斜、鉤。同時,觀察患者皮膚的顏色、以及患者表情和反應狀況。需要叩針時應先敲擊前后注意局部皮膚的松緊度,強調患者放松肌肉,并及時消毒避免感染。⑥特殊情況。在施針前,如果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心慌虛汗、呼吸急促,心率加速等情況,或者伴有疼痛性休克以及暈針現象時,就應該立即停止施針,讓患者保持平臥。如果條件允許,患者可以吸氧,如果昏厥情況嚴重時可針刺人中、十宣穴(十指末端),以及靜脈補液等科學的處置方法[9]。
3.2患者習慣體會
在對神經性皮炎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發現該病的誘因多與飲食有密切的關系。不良的飲食習慣與偏好會導致或加重該病癥的爆發,合理的飲食和規律的作息會促進疾病的好轉。患者治療前后和治療期間,不得暴飲暴食、食用海鮮以及辛辣食物和含蔗糖較高的加工類食物。飲食主要是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豆制品和奶制品以及水果和少許肉類。保持大便通暢,并要求患者停止吸煙和飲酒。同時,應避免對皮膚產生直接的機械性刺激或溫差較大的刺激性接觸。大多數患者因為患處奇癢難耐,導致患者會有意無意地反復抓撓、摩擦患處,或者用熱水沖洗,致使病情惡化,瘙癢也隨之更為明顯,形成強烈的惡性循環。
3.3患者精神體會
必須讓患者深入了解神經性皮炎的發病情況以及病情惡化與發展的原因,同時還要讓患者學會一些防御和防治的常識。以此讓患者對自己充滿信心,這有利于增加患者戰勝病魔的意志。神經性皮炎與精神腺直接相關,包括長期失眠、情緒煩躁、思想焦慮等,會使得神經性皮炎的病情逐步惡化,而當這些癥狀好轉時,病情也會得到緩解。因此,不能只注重治療而忽視對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關懷。
3.4心理護理
神經性皮炎發病急,病程較長,易復發,發病后患者患處皮膚有體液滲出、干裂后逐漸會皸裂、漸漸產生鱗屑,以至于引起患者陣陣疼痛,之后是瘙癢和奇癢[10]。病發后的患者易引起焦慮甚至是恐懼、抑郁,脾氣和秉性等均會受到巨大影響。在護理中有1例患者因反復生病而極度抑郁,甚至想過自殺。針對患者心理上的陰影,應及時進行積極干預,使患者能夠經常得到家人和醫護人員的關心。經過相關專業人員的心理疏導,使患者盡快擺脫不良情緒,最終康復出院。
4小結
神經性皮炎是臨床常見的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的一種,大都為皮膚在患病后逐日腫大,皮溝隨著病癥慢慢加深,并伴有苔蘚樣(碎鱗狀)改變,并在發病全程伴有劇烈的陣發性奇癢。發病中期會情緒緊張,甚至神經衰弱和焦慮,并會促進皮膚病變的出現或復發。神經性皮炎屬于中醫“銀屑病”或“頑癬”等范疇,由情志不暢、情緒低落、肝氣郁滯所致。長期耗血傷陰,血氣虛帶來的燥生風,引發皮膚失養而發病;或皮膚受風熱侵襲,皮膚受阻等原因。針刺治療皮膚病在人群中應用廣泛,在各類古醫書中廣泛記載。針刺治療神經性皮炎的原理不僅可以改善皮膚損傷處的血液循環,調節人體功能,而且還可以凈化臟腑之氣,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促進細胞組織再生,以此提高免疫和抗病能力。使用針刺使皮損出血,推動邪氣外泄,使得通絡中的氣血運行順暢,以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就此達到祛風、祛濕止癢消屑的目的。采用本方法治療,可以提升治療和專科護理的規范性,在臨床效果中成效顯著,同時不會有不良作用發生,更加值得在皮膚病臨床治療中積極推廣針刺療法。
作者:華燁 張麗平
中醫護理學探討篇2
近些年隨著國家對中醫護理學科的重視,各醫療單位逐漸加強中醫護理學科建設,但受限于人才資源相對短缺、中醫護理教學培訓體系不健全等因素,發展較為緩慢[1]。“三環理論”由美國著名管理專家吉姆·柯林斯根據刺猬效應理論提出,他認為從管理角度而言,應注重發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主要由知識體系、管理制度和資源三個環節組成[2-3]。該理論較多地應用于企業管理中,但對醫院學科管理及發展存在一定的借鑒意義。將“三環理論”引入到中醫護理學科建設中來,可通過完善知識體系和管理制度,豐富各項資源要素,從而提高醫院中醫護理學科的綜合水平和競爭力,進一步提高醫院中醫護理質量[4]。因此,我院于2020年1月開始以“三環理論”為指導進行中醫護理學科建設,取得一定成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于2020年1月起以“三環理論”為指導進行中醫護理學科建設。選擇2019年48名中醫護理人員作為建設前研究對象。選擇2020年48名護理人員作為建設后研究對象。建設前男5名,女43名;年齡24~41歲;主管護師9名,護師19名,護士20名;碩士3名,本科22名,本科及以下23名;工作年限20年及以上3名,10~20年15名,10年以下30名。建設后男6名,女42名;年齡23~41歲;主管護師11名,護師22名,護士15名;碩士3名,本科23名,本科及以下22名;工作年限20年及以上3名,10~20年14名,10年以下31名。建設前后護理人員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分別選取建設前后接受中醫護理技術護理的患者53例進行滿意度評分調查,建設前年選取患者中男30例,女23例;年齡19~69歲;建設后選取患者中男28例,女25例;年齡20~70歲;建設前后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2020年1月起我院以“三環理論”為指導加強中醫護理學科建設。具體包括:①建設健全科研知識體系,推廣中醫護理文化,加強中醫護理人才培養,豐富中醫護理職業內涵。首先,在醫院內部各科室設立專門的中醫護理宣傳區,加強中醫護理技術的推廣與宣傳,建設中醫護理文化氛圍。其次,組織護理人員進行中醫護理技術培訓指導及考核。充分了解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由具有豐富經驗的中醫護理專家對臨床護師和護士進行理論和實踐指導,主要是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方面的指導。定期組織中醫護理技能考核,通過考核不斷加強和鞏固臨床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知識和技能。最后,加強中醫護理科研知識體系建設,組織和培養護理人員進行中醫護理相關科學研究,提供相應的獎勵機制。②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中醫護理質量評價體系和中醫護理績效考核制度,在相關制度的規范和指導下,不斷改進中醫護理質量。在護理部的指導下,各科室成立中醫護理管理小組,積極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并由醫院統一的督導組進行定時檢查。③完善中醫護理學科各項資源,包括人力資源、財力資源和相關設備資源。在人力資源方面,需在加強醫院內部中醫護理人才的培養的同時積極引進高水平及具有較高科研能力的外部人才。定期組織院內及院外交流,積極參加各項會議,加強對中醫護理學科能力較強的三甲醫院的考察和學習。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及各項公共平臺,積極培養中醫護理技術人才和科研人才。在財力資源方面,醫院對中醫護理學科技術提供一定的財力支持,成立科研小組,提供相應的科研經費。在相關設備資源方面,各科室提供中醫護理服務的前提是設備資源,醫院加強實驗室建設,為科研和臨床護理提供相關儀器設備支持。
1.3觀察指標
①建設前后中醫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評分比較。比較建設前后護理人員年中及年末的操作技能考核的平均成績,滿分均為100分。②科室中醫護理技術應用率比較。以2020年1月為時間點,統計2019年全年和2020年全年科室中醫護理技術應用次數。③統計2019年與2020年中醫護理相關課題項目數量。④隨機選取106例患者進行中醫護理滿意度調查,使用自制調查問卷,滿分100分。
1.4統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據錄入Excel表格,以SPSS25.0統計學軟件作為數據分析及處理工具,其中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建設前后中醫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評分比較
建設后的年中專業技能考核評分及年末專業技能考核評分均明顯高于建設前(P<0.05)。見表1。表1建設前后中醫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評分比較(分,χ±s)時間年中考核成績年末考核成績建設前80.22±7.8482.30±8.03建設后90.21±8.3588.93±8.89t4.563.63P<0.05<0.05
2.2建設前后科室中醫護理技術應用次數比較
建設后科室中醫護理技術應用次數明顯高于建設前(P<0.05)。
2.3建設前后中醫護理學科科研能力比較
建設前中醫護理相關課題97項,建設后增長至159項,增長了63.92%,差異顯著(P<0.05)。
2.4建設前后患者滿意度評分比較
建設前患者中醫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2.38±7.75)分,建設后患者中醫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0.39±8.92)分,差異顯著(t=5.35,P<0.05)。
3討論
學科建設是醫院的基礎建設,決定著醫院的生存和發展。中醫護理學科發展與西醫臨床護理學科發展比較相對落后,受技術困難和人才短缺等影響,建設難度較高。2021年衛生部印發的《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要發揮中醫護理特色和技術優勢,制定并推廣優勢病種中醫護理方案,加強各醫院中醫護理學科建設。我院為進一步創新管理機制,提高中醫護理專科建設的競爭力,將“三環理論”引入到學科建設中,不斷更新和健全知識體系、完善管理制度、提供資源、加強對外交流和人才培養,獲得不錯成果。研究結果顯示,建設后的年中專業技能考核評分及年末專業技能考核評分均明顯高于建設前(P<0.05);建設后科室中醫護理技術應用次數明顯高于建設前(P<0.05);建設后中醫護理相關科研立項高于建設前(P<0.05);建設后患者中醫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建設前(P<0.05)。表明“三環理論”對醫院中醫護理學科建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綜上所述,以“三環理論”為指導進行中醫護理學科建設取得一定成果,可提高中醫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增加中醫護理技術的應用頻次,提高學科科研水平,從而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醫院中醫護理質量。
作者:王蘭香 林文君 單位:臺州市立醫院
中醫護理學探討篇3
中醫護理作為我國護理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理論、實用的護理技術和“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在疾病預防、保健康復、慢性病防控等方面較西醫凸顯出強大的優勢,迎來了國民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1]。近年來,國家對中醫護理越來越重視:《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中醫護理發展,注重特色中醫護理技術的應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強調要“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為中醫護理更快更好地發展提出迫切需求;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鼓勵社會資本新建以中醫藥健康養老為主的護理院、療養院,為中醫護理健康養老服務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發展前景[2]。隨著全球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中醫護理也日趨國際化,為了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培養中醫護理理論扎實、技術熟練且能應用中醫護理專業英語進行臨床工作、科研和學術交流的國際化中醫護理人才亦成為大勢所趨[3,4]。面對目前臨床上中醫護理人才匱乏,中醫護士缺乏對外交流和服務能力的現狀[5],結合山西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筆者在中醫護理的主干課程中醫護理學基礎的教學實施中首次開展雙語教學,并根據教學實際和教學反饋,從教學條件、教學內容、教學考核方法、課后拓展等方面就順利開展中醫護理學基礎雙語教學的關鍵因素和具體措施進行反思,淺述如下。
1師資力量充足是中醫護理雙語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
中醫護理學雖然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但由于其成熟晚,師資儲備嚴重不足[6],目前師資一部分是中醫學專業背景的臨床大夫,缺乏相應的護理學知識、護理理念,雖然學歷均為碩士或博士,但在中醫護理專業英語方面仍然十分欠缺。另一部分是西醫護理專業出身的護理教師或臨床護師,這部分教師僅參加過一定學時的中醫基礎知識和中醫護理技術培訓,她們不僅中醫基礎薄弱而且沒有形成應有的中醫思維,更不用說開展中醫護理雙語教學。因此若要全面開展中醫護理雙語教學,首要關鍵是進行師資培養,需要從國家層面高度重視中醫護理師資隊伍建設,不僅要在護理本科專業中開設中醫護理方向班,還應加大中醫護理碩士和博士的培養,讓更多的中醫護理專業人才充實到中醫護理教育隊伍中來。此外,從學校層面不定時開展教師業務培訓和雙語教學培訓工作,為廣大教師提高業務能力提供契機、環境。通過培訓,使中醫護理教師具有更高的中醫護理專業素質和中醫護理英語水平,并增強對目標語(英語)國家的人文、歷史、地理、社會文化及風俗習慣的了解[7]。同時鼓勵教師外出參加中醫護理方面的國際學術會,切實提高專業素質和英語應用能力,加強雙語教學質量。
2雙語教材專業英語工具書是中醫護理雙語教學的基本要素
2.1中醫護理學基礎雙語教材是開展中醫護理雙語教學的基本要素
目前,惟一一本由北京中醫藥大學郝玉芳等主編的《中醫護理》雙語教材出版于2015年,已經落后于現在的教學,迫切需要聯合各大中醫院校編寫新的《中醫護理學基礎》雙語教材[8]。
2.2中醫護理英語工具書是開展中醫護理雙語教學重要輔書
中醫護理專業術語的儲備是學生適應雙語教學、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基礎。然而目前尚沒有中醫護理專業英語的相關教材或學習工具書。另外,涉外護理班的學生雖然在入學時英語成績優異且入學后有大量的英語課,但都是公共基礎英語課,中醫護理專業英語方面為空白,缺乏講英語的環境,在口語交流和英語聽力方面普遍欠缺。因此,在雙語課堂上,教師用英語講解太多就會讓很多學生聽不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確保雙語課堂教學質量,筆者已開始編寫中醫護理專業英語小手冊和中醫護理英語場景對話工具書,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學中切實幫助學生輕松學習,快樂學習。
3教學內容上不宜全面開展雙語教學應集中在實訓環節和辨證施護章節
3.1在講授中醫學基礎部分不建議采用雙語教學
在當下國家主張大力發展中醫的形勢背景下,中醫護理也備受重視。但護理學專業的培養目標仍然是以西醫護理為主,中醫護理課程在學生培養方案總課時中占比不足20%。其中中醫護理學基礎是為學生開設的第一門中醫課程,本課程涵蓋中醫學基礎課程如: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體質、方劑、中藥、針灸推拿;還包括常用中醫護理技術、一般護理和辨證施護等內容。課時少,內容多。對于沒有任何中醫基礎的護理學生而言,一開始上課就采用雙語教學不僅影響教學效果還會影響教學進度。因此在講授中醫學基礎內容時不建議采用雙語教學,在這個階段培養學生的中醫思維為首要關鍵,要讓學生切實理解中醫學中講的陰陽五行、藏象、氣血津液、精和神、病因病機、四診、辨證等概念及其內涵,建立初步的方藥基礎和經絡腧穴基礎,領會中醫學整體觀念和辨證施護的精髓并學會用中醫思維進行病案分析[9]。
3.2實訓環節和辨證施護章節中開展雙語教學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提高教學質量在學生完成中醫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后,學生對中醫學理論、中醫學術語、中醫學思維方法有了基本的認識,為進一步講解中醫護理技術和辨證施護打下基礎,因此在講解中醫護理技術的原理、操作方法,辨證施護等內容時,相當于在整合前面所學知識并應用于實踐,且有場景、器材、案例的輔助,學生聽課不吃力,操作有興趣,在這部分內容的講解中采用雙語教學,可加強課堂的趣味性,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既讓學生掌握中醫護理技術、提高辨證施護能力,同時加強學生應用中醫護理英語進行臨床救護的能力。切實為接軌國際化中醫護士打下基礎。
4線上-線下相結合
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相結合教學-考核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臨床實習相結合可提高教學質量
4.1線上-線下相結合
鑒于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中醫基礎薄弱,同時課時少,掌握雙語應用能力很困難,教師應積極利用網絡資源,開展線上線下教學。(1)將雙語課件和其他學習資源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課后學習。(2)采用雙語開展線上微課。(3)針對線下教學內容,設置線上討論話題,展開全員雙語討論。(4)通過學習通、微信群等在線答疑解惑,要求學生盡量采用雙語提問,和學生積極互動。
4.2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相結合
建議在實訓課和辨證施護課上開展雙語案例教學、雙語情境教學。實訓課采用情景教學法,課前給學生雙語教學講義,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課上2個教師一個扮演患者,一個扮演護士,按照護理程序(評估-用物準備-護理操作-評價)進行全英文對話和護理操作示范,并要求學生也分組練習,先用中文后用英文,學生們從不適應到大膽開口說英語,越說越流利,越說越自信,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真正達到快樂學習;辨證施護課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將課程前面所學內容融會貫通并學會應用中醫思維進行辨證分析、給出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整個教學過程采用雙語教學,并在課后要求學生針對身邊的案例應用雙語進行病情資料收集、辨證分析并給出施護方案,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樂此不疲。
4.3教學-考核相結合
考核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以考促學非常重要,因此建議開展雙語教學的同時要與考核相結合,課堂表現好、課后積極實踐并用雙語撰寫實踐報告者均可加分鼓勵。比如,筆者在教學中布置課后作業如下:要求學生自選一個身邊的病例,運用雙語進行病情資料收集,病機分析并擬定護理方案,進行護理實施,收集護理效果反饋,全程拍攝小視頻并撰寫實踐報告。大部分學生興趣很濃,積極實踐,并且在實踐中發現了很多問題,跟教師反復交流。
4.4課堂教學-臨床實習相結合
立足涉外護理班的辦學宗旨和培養目標,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積極采用雙語教學,而且應該在實習安排中保證有中醫科實習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經常接診外國人的醫院,比如上海和睦家醫院、上海東方醫院、上海博愛醫院、香港大學附屬深圳醫院、浙大四院等。鼓勵學生們在接診海外患者時,用中醫思維去分析患者病情,給予中醫藥膳指導、情志護理等,并且在醫生的指導下實施中醫護理技術,促進患者全方位的恢復,全程采用雙語溝通,不僅提高了中醫護理實踐技能,而且強化了對外交流和服務能力。
5實踐是培養護理人才的重要環節
開放實訓室或設立中醫護理模擬門診部有望提高學生運用中醫護理知識技能進行國際服務的能力護理學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實踐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環節;英語是一門語言,反復練習是說好英語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培養適應國際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中醫護理人才,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訓條件至關重要。開放實訓室或設立中醫護理模擬門診部,增加學生反復操練的機會,可提高學生的中醫護理操作技能,鼓勵學生在操練時進行全英文對話練習,并邀請需要進行調護的在校留學生前來咨詢問診,更能給學生真實的實訓場景,可有效提高學生在中醫護理臨床的對外交流和服務能力。
6展望學科發展前景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開課之初,首先要向學生介紹中醫護理學的發展史,講解中醫護理的臨床優勢和社會需求,展望中醫護理的發展前景,突出學習中醫護理學相關課程的重要性。比如,2019年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指出: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中醫護理的發展,開設了中醫護理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希望能擴大中醫護士隊伍,可惜的是參加該考試的護士寥寥無幾,報名人數少,考試通過率低,希望各中醫院校的護理教師能重視該資格認證考試。因此作為中醫護理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備考中醫護理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爭取同時擁有中醫護理和西醫護理的雙重資格證書,提高就業競爭優勢[10]。同時要介紹國際社會對中醫護理的大力需求,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樣學生有動力、興趣濃,自然會把中醫護理的學習和雙語交流能力的提高做在日常學習計劃中,也能積極配合教師的上課進程。畢業后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堅持耕耘在中醫護理領域,甚至走出國門,推動中醫護理的國際化進程。
7小結
中醫護理以“整體觀念”和“辨證施護”為特色,“以人的整體健康”為關注點,在臨床上凸顯出強大的優勢,迎來了國際上的普遍關注,吸引多國護理代表團前來考察學習,在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中,中醫優勢體現在中藥湯劑和中醫各項優勢護理技術,培養中醫護理國際化人才顯得尤為重要。在國家號召全民健康的今天,中醫護理在防病保健促健康方面的重要性更為突出。廣東省為實現中醫藥強省的宏偉目標,將發展中醫護理、發揮中醫護理的特色和優勢作為重要舉措之一[4]。中醫院校承擔著培養中醫護理國際人才的主要責任,不斷挖掘成功實施中醫護理雙語教學的關鍵因素和具體措施,并進一步推廣應用到中醫臨床護理學、中醫養生與食療等課程,反復總結改進,將推動中醫護理國際化邁出重要的一步。
參考文獻
[1]于春光,郝玉芳,陳巖.中醫臨床護理學開展雙語教學的設想和思考[J].中醫教育,2010,29(3):69-71.
[2]徐桂華,胡慧.中醫護理學基礎[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21:12-13.
[3]何燕萍,宋陽.國際化中醫護理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湖南中醫雜志,2006,22(4):63-64.
[4]彭曉玲,張月娟,劉梨,等.中醫護理專業《護理學基礎》雙語實驗教學的探討[J].中醫藥導報,2010,16(8):143-145.
[5]鄭海霞,趙素珍,鄭秋霞.中醫護理人才培養現狀分析與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20):67-68.
[6]嚴璐,石國鳳,熊江艷.中醫護理教育的現狀和改革方向[J].新校園(閱讀),2018(1):27-28.
[7]施珍妮,陳佩儀.淺談中醫護理專業師資的現狀與思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8(12):1107-1109.
[8]蘇春香,郝玉芳.《中醫護理學》雙語教材的編寫意義與編寫思路介紹[J].中華護理教育,2015,2(2):159-160.
[9]李一芳,施慧,王睿,等.基于雙語分層教學模式探討中醫護理學基礎教學課程設計[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7,15(22):48-50.
[10]何瑞娟.以護士資格考試為導向優化中醫護理教學方法[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0(24):87-88.
作者:趙興梅 劉煒 單位:山西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山西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