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發展策略

時間:2022-12-08 16:36:3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農業機械化發展策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機械化發展策略

農業機械化發展策略篇1

近年來,隨著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日益凸顯,作業領域日漸廣泛[1]。當前,我國的農業生產對于農業機械化的依賴程度愈來愈高,農機產品成為農業生產全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農機產品的質量問題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但由于我國大部分農機產品在生產、銷售、使用和修理等方面的工作過程中存在監管力度薄弱等問題。因此,在新時期加強農機質量監督與管理工作,對于助推農業機械化發展、維護農民合法權益、規范農機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內涵

農機質量包括農機的本身質量、農機的使用質量、農機的維修質量及農機的售后服務質量等多方面內容,反映的是農機產品的可靠性、安全性、適用性、服務性等特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農機質量能夠體現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水平,并貫穿于農機化工作的全過程。我國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是由國家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農業行政部門、質監部門等相關部門,根據國家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相關法律政策,對農業生產過程中投入使用的農機設備進行全程監管的行政行為,是農機化公共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之一[2]。在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農機質量監督與管理的工作領域和范圍不斷拓展和延伸,加強農機質量監督與管理,對于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保障我國農業高質量、高效率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

2農機質量監督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作用

農機質量監督和管理作為農機化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對農機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售后等環節進行全程監管,確保市場上流通的農機產品能夠滿足相關規定的質量要求,是保障農民群眾合法權益和農機化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3]。1)有利于保障農民群眾合法權益。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機產品的使用主體依然是廣大農民群體。加強農機質量管理,不僅可以讓農民買到優質廉價的農機產品,解決農民對農機產品的使用問題、售后服務問題,而且能避免農民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很好地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2)有利于規范農機市場秩序。加強農機質量監督與管理,為農機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營造一個公平、公開、誠信的市場環境,促使農機市場的規范化、法治化發展;可以引導廣大農民群眾依法維護自身權益,自覺抵制農機銷售和服務中的不法行為、不良行為,提高群眾的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3)有利于督促企業落實“三包”責任。加強農機質量管理,有利于強化農機生產、銷售和維修服務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促使他們依法依規地履行相應義務,嚴格落實“三包”責任,對于拒不履行“三包”責任的企業或單位,可以采取相應的法律措施,督促其進行整改和履行責任,全面提升農機產品的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質量。

3我國農機質量監督面臨的嚴峻形勢

農機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是推動農業機械化、現代化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伴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進程的加快,農機產品數量和種類與日俱增,質量參差不齊,使得東營市東營區農機質量監督管理也面臨著嚴峻的形勢。1)“一大”:一大是指我國的農耕土地面積廣闊,且分布比較零散,從而導致農機產品的分布逐漸形成點多、面廣、線長的格局,這樣不易于實現全面、統一的監管,在監管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真空區域”,從而導致該區域內農機產品質量監管不嚴,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區域的農業生產質量[4]。2)“一多”:一多是指農機產品的種類和數量多,由于農業生產過程中,涉及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等諸多不同的環節,所需要應用農機產品的種類和數量也不盡相同,而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為了更好地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和效率,農機產品的種類和數量也越來越多,這與日益萎縮的農機質量監督管理人員隊伍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從而導致農機產品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難度加大。3)“三不齊”:一是指農機質量監管體系不齊全、不完善。當前由于不同區域、不同質量監管主體對同類農機產品的質量要求存在顯著差異,致使企業適應難度增加。同時,受到農機質量監管的信息傳遞不暢、傳遞渠道有限、信息公開力度不夠等因素的影響,農機質量監管未能真正發揮其功能和效用。二是指農機質量監管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農機質量監管是一項專業性強、涉及知識范圍廣的工作,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除了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之外,還要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并熟悉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從目前來看,這方面人員的數量和質量顯然都無法滿足農機質量監管工作的要求。三是指農機質量投訴機制配備不齊。農機質量的投訴機制是保障農機質量的關鍵要素,尤其是在新形勢下農機化高速發展,投訴機制也應該與時俱進,甚至還應進一步加強。但在目前情況下,由于投訴機制的不完善、投訴機構的不斷調整、工作人員的頻繁變動,導致農機質量的投訴無論是在機制上,還是在人員上都配備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機質量投訴監督工作的質量與效率[5]。

4提高農機質量監督水平的有效途徑

隨著我國“十四五”戰略的全面開啟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東營市東營區農機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機裝備的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在這一背景下,加強農機質量監督與管理,建立健全農機質量監督工作新機制,已成為新時期、新時代發展的重要任務。1)利用信息化手段,構建農機質量監管體系。一是建立農機質量管理網格矩陣。針對當前東營市東營區農機分布范圍廣、戰線長的特點,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和信息化手段,開展點對點調查和登記工作,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礎上,建立農機質量管理網格矩陣,實現農機信息管理的互聯互通,促進農機質量的規范化、科學化管理。二是建立農機維權網絡平臺。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農機產品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同時農機用戶的消費維權意識也逐漸在提高,因此,為有效保障農機消費者權益,東營市東營區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以政府農機質量投訴機構、農機生產企業、農機經銷商和農機售后服務網點為中心,建立農機維權網絡平臺,當農機用戶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如果農機生產企業和農機經銷商都無法解決問題,可以直接在平臺上進行投訴,由平臺來協調處理案例,切實維護廣大農機用戶的權益。2)樹立責任意識,提高政治站位。農業機械化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和基礎支撐。強化農機質量監督是地方農業職能管理部門的工作之一。因此,各級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一是要充分提高政治站位,要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結合農機化質量發展的需要,緊緊圍繞“強化農機質量監管促進綠色農業發展”的指導思想,認真謀劃,明確活動目標、制定工作方案、細化責任分工,切實將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特色農機化率放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和位置上重視起來;二是要有攻堅克難意識,切實加大爭取地方政府對農機質量監督管理的政策扶持、財政支持力度,充分調動農業產業職能部門、科室參與農機化發展的積極性,形成農機質量監管的合力;三是加強與基層鎮街的溝通,提升鎮街政府對農機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視程度,通過鎮街政府協調工作,進一步暢通基礎數據采集渠道[6]。3)加大宣傳力度,激發維權意識。一是組織農機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機使用用戶、農機經銷門店、農機修理點廣泛宣傳農機法律法規和標準、購機補貼政策、農機產品識假辨假及正確使用農機具等知識,印發宣傳資料,讓農機生產者、銷售者和修理者知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更好地為農機消費者服務[7];二是引導和鼓勵有實力、講信譽、售后服務能力強的農機企業下鄉開展示范推廣宣傳,銷售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服務到位的農機產品,實現農機銷售與技術服務緊密結合,提高放心農機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三是按照“質量月”活動要求,深入部分農機用戶家中,對農業機械的安全性、可靠性、主要作業質量(適用性)以及農機經銷商售后服務情況等方面開展農機質量調查,面對面受理農機用戶質量投訴,多角度進行農機質量監督,宣傳購機補貼政策和農機化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廣大農機具使用者學法守法用法意識。4)健全監督體制,實現全程監管。農機質量監督是農機化系統的重要法定職責,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手段,是為民辦實事的具體體現,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履行主體工作責任,指導相關機構依法依規健全監督體制,做好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切實為維護農機用戶合法權益、保障農機強農惠農政策實施和農機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是構建上下聯動監管質量機制。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健全農機安全生產部門協調聯動機制,采取“3+1”方式,即一個農機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一個項目村、一個鄉建立一個實施領導小組、一個村建立一支質量監管小組。同時不定期派出專業人員實地檢查指導,監督小組深入施工現場檢查,對建設不規范的情況及時報告相關單位,上下聯動監管好質量。二是做好機械配備規劃,確保農機作業質量得到基礎保障;加強農機作業質量管理,確保農機作業質量標準在作業中全面實施和執行[8];加強駕駛員專業知識學習,確保其在農機作業中高標準執行農機作業技術要求。三是健全農機產品管理機制。對東營市東營區農機銷售及售后服務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并與農機用戶進行了交流討論,深入了解各型號農機具的安全性、可靠性、適用性和售后服務等方面的情況,詢問農機用戶對產品作業質量的滿意程度,逐項完成農機質量調查表格填寫。結合農機產品使用情況及農機用戶作業反饋,充分了解農機產品的質量情況。同時,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做好農機銷售企業、農機銷售網點和店面造冊登記工作,定期開展檢查監督工作[9]。5)加強專項整治,督促整改優化。一是結合東營市東營區實際,完善農機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事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農機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機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力度,推進農機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大力開展農機質量打假專項整治活動,與有關部門合作開展聯合執法整治活動,堅決對農機生產、銷售、維修企業進行清查,發現違規生產操作的,一律關停整改,絕不姑息。督促農機生產、銷售企業做好服務,安排專業農機技術人員,開展好維修技術指導和“三包”服務,公布維修電話,開展上門維修服務[10]。

5結語

綜上所述,農機質量監管是農機化系統的重要法定職責,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手段。在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新時期,只有進一步加強農機質量監管,充分發揮農機質量監督服務、宣傳服務和專項整治等方面的工作效能,落實廣大農機用戶及農機企業的合法權益,才能從根源上突破當前的困境,為推動農機化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商海霞 單位: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農業機械化發展策略篇2

在科技助力下,我國的農業生產從傳統的人力為主向機械為主轉型。特別是在城鎮工業化進程加速發展的背景下,提升有限耕地資源的農作物產量是頭等大事。農業生產機械化對于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1.1機械化結構不平衡

目前,中小型農業機械設備的數量遠高于大型農業機械設備的數量,動力機械設備高于配套機械設備。除了設備結構的不平衡,區域也出現失衡。農業設備類型的不平衡和農業機械使用空間的失衡,都影響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也阻礙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1.2機械化規模程度低

農業機械化水平與基本的機械設備、機械化人才、產業鏈有一定的關系。在現有的農業機械化生產過程中,設備生產、人才培養、設備維修并未形成產業鏈,規模化程度比較低。很多農民想在政府補貼政策下購買農業機械,卻因保養維修不方便而放棄。

2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意義

2.1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

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是以科技發展為支撐的,是實現農業生產轉型的關鍵。提高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能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能夠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促進機械化設備的更新,促進農業生產結構轉型,促進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

2.2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助力因素。我國是農業大國,加強農業機械化研究投入,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能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并順利實現可持續發展。

3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對策

3.1健全機械化服務體系

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健全的機械化服務體系支持。要結合不同區域的農業生產現狀進行農機資源的分配,并根據農業生產需要研發最新最適用的農業機械。農業機械化的普及要以市場為載體,通過健全的服務體系、通暢的信息交流使服務更匹配。農機推廣部門要因地制宜構建農機服務信息化平臺,農機服務部門要收集農業生產需求信息,與研發部門、生產廠家聯合,及時修正原有農機服務體系不合理的地方,解決農民后顧之憂,促進農業生產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3.2提升農民的購買力

要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就要提高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的使用數量,而最關鍵的環節是提高農民的農機購買力。由于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農民資金數量有限,購買農業機械受限,所以政府應出臺相關的政策,對購買農業機械的農民給予一定的補貼,并構建一套完整的體系,通過優惠政策吸引不同行業不同渠道的資金,調動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積極性,進而實現農業機械的普及。

3.3完善農機市場體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要依賴市場調節,完善的農機市場體制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前提。首先,要構建信息化平臺,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進而將農產品的利益用于農機的購買、保養、維修。農民依托信息化服務參與到市場競爭中,能激發使用農業機械的動力。其次,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并通過產、銷、用“一條龍”服務引進社會資本,增強農業機。其次,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并通過產、銷、用“一條龍”服務引進社會資本,增強農業機網營銷等綜合性知識掌握得不夠。

2強化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的措施

2.1提高思想認識

針對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忽視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重要性,存在農機合作社管理得好壞與培訓無關的錯誤認識,要加強宣傳,提高其對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重要性的認識,使其認識到只有積極參加培訓,將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提高生產經營管理能力,將合作社做大做強。

2.2重視思想和技術的培育

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對農機合作社的發展有著絕對的影響力。農機合作社帶頭人肩負著農機合作社的改革發展、生產經營、技術發展等方面的責任,在面對各種困難和壓力時必須表現出強有力的擔當能力和意識。因此,強化農機合作社帶頭人思想和技術的培育非常重要。在對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時,要加強農機合作社之間的交流,通過樹立優秀的農機合作社帶頭人榜樣,從而促進其他農機合作社帶頭人積極學習和汲取精神營養;組織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參加科技培訓,建設科技培訓基地,提高農機合作社帶頭人的技術水平,從而更好地提高農機合作社成員的科技文化素質與技術水平。

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應利用“陽光工程”,加大培訓力度和資金投入,發揮農機部門的人才優勢和技術力量,提高農機合作社帶頭人的技術水平。應改變以往理論脫離實際的說教式培訓,將農機新技術同實踐操作緊密結合,提高培訓的實用性。按照素質精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原則,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機教育培訓師資隊伍,鼓勵教師參加各類進修和培訓,提高農機教師教學科研水平。此外,可以立足現有師資狀況,定期聘請高水平專家、教授授課。

2.4創新培訓方法

農機專業合作社帶頭人培訓的最大難點是學員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參加培訓。因此,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盡可能地少占用他們的工作時間。建議采取“一點兩線、全程分段”的培訓方式,以提升農機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的農機技術服務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為目標,采取分段集中培訓與實訓實習、參觀考察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可以采取開放式教育培訓,充分發揮科技示范培訓基地的作用,把課堂搬到農機合作社里;把國家級、省級示范社“土專家”請進課堂,“現身說法”,傳授致富經驗和技術,增加教育培訓的吸引力和實用性。

2.5建立激勵、約束機制

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是提高培訓質量的重要保證。要建立健全考勤、考試、考核制度,形成內在與外在相結合、激勵與約束共同作用的農機合作社帶頭人教育培訓機制,明確培訓要求,對參加培訓的農機合作社帶頭人的學習態度、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實行量化管理,以考促學,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作者:丁紹文 孫振中 李清蘭 單位:樺甸市園藝特產推廣中心 樺甸市農民科技教育中心

農業機械化發展策略篇3

丘陵山區農戶除了種植一些糧油作物以外,還會種植中藥材、蔬菜等農作物。和平原地區相比較,丘陵地區的農業生產效益低,農民收入增長速度緩慢,不僅影響糧食安全,同時也影響農民的經濟收入。因此,如何加強丘陵山區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農民增收與糧食生產效率提升,是在農業生產中必須考慮的實際問題。

1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1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現狀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氣候特征、土壤特征和種植模式多樣,各區域經濟水平、產業結構發展不均衡,導致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程度存在明顯的差異。北方平原地區作為主要的產糧區,土地資源豐富,土壤肥沃,農業地塊集中分布,農業機械生產較易得到推廣且能較好地發揮優勢。而丘陵山區受地理因素的制約,存在地塊小且零碎分散、坡度大、基礎設施不配套等問題,很難實現規模化種植和機械化作業[1]。農業農村部農機化司于2019年上半年組織開展了典型丘陵山區省份農機化扶貧專題調研,結果顯示,截至2018年底,丘陵山區省份農機總動力達到4.4億kW,比2012年增長21%;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49%,比2012年提升12個百分點。總體來看,農業技術裝備水平和農業機械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有力支撐了丘陵山區現代農業建設、產業扶貧和農民增收致富。從現狀來看,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總量不足、結構不優、質量不高。丘陵山區目前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不足50%,西南丘陵山區僅為29%,遠低于全國69%的平均水平,養殖業、農產品初加工等方面的機械化水平也不高,與農業、農村和廣大農民對機械化的迫切需要尚有不小差距[2]。

1.2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存在的問題

1.2.1地理環境制約

首先,由于山地特有的地形地貌,導致耕地坡度大、面積小、不規則,這樣的耕地特性不適合傳統的大中型農機,制約了農機的大規模推廣應用。雖然目前已有少量的輕型小型農具,但是由于其適用性差、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等原因,無法充分發揮機械化的優越性,無法大面積推廣。其次,山地多為梯田式耕作,田塊間落差大,田間互通道路或狹窄、坑洼不平,或無機耕道路,這就給農機進入田間帶來了困難。最后,丘陵山區尤其是南方降水密集的丘陵山區,土壤濕度大,容易黏著農具,從而降低了生產效率,甚至使設備受到了很大的損害。總體來講,丘陵山區地形條件差,普遍存在地塊細碎凌亂、坡多臺多埂多、形狀不規則等問題,制約了農機化的發展[3]。

1.2.2種植種類多樣化,綜合機械化率低

根據《全國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監測報告(2020年)》,目前我國丘陵主要集中在西南丘陵山區、南方低緩丘陵區、西北高原地區這3個區域,這3個區域糧食播種面積合計占比42.27%,其中水稻播種面積合計占比66.10%、薯類播種面積合計占比77.62%、油料作物播種面積合計占比57.43%、糖料作物播種面積合計占比89.64%、蔬菜播種面積合計占比59.93%。農戶種植的農作物品種較多,普遍采用傳統的套作、間作等種植模式,農藝煩瑣,農業產業規模小且分散,所需要的農業機械化技術裝備多樣,機具研發需要攻克的難題多且復雜,農機農藝相脫節,一些品種不適合機械化作業。以馬鈴薯為例,作為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其主要生長在丘陵、山地等土地較為貧瘠地區,而這些地區不適合常規的機械化耕作[4],因此,我國的馬鈴薯機械化率一直未能有所突破,2018年全國馬鈴薯綜合機械化率僅為42.61%。相比之下,主要在平原地區種植的小麥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5.89%。又如平原地區的山東省2020年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接近90%,而山地丘陵地區的貴州省2020年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僅約40%。

1.2.3適用農機十分短缺

我國的農業機械多以中小型機械為主,大中型機械較少;常用糧食作物機械較多,經濟作物機械則較少;而在農業機械中,又以動力機械為多,配套作業機具則相對較少;在作業機具中,耕作機械和種植機械相對較多,而植保機械、收獲機械、秸稈處理機械則較少,農機發展結構不均衡。適合山地使用的農機種類、數量較少,主要以中小型農業機械為主,而小型農機多以小型拖拉機或手扶拖拉機為動力,功能相對單一。而且中小型農業機械多以背負式結構為主,即以拖拉機為動力和底盤的基礎,將農業機械的結構安裝于拖拉機之上。這類農業機械雖然能夠實現農業生產的作業要求,也具備一定的經濟優勢,但是由于受到拖拉機結構的限制,很多先進功能和新技術都無法在這些機型上實現;再加上農機生產企業的研發側重點本來就在大型農機上,導致了中小型農機與大型農機的技術先進性差異越來越大[5]。

2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路徑

基于上述對丘陵地區在實施農業機械化過程中所存在的限制和影響因素分析,本文從三個角度來闡述丘陵山區實施農業機械化的具體發展路徑。

2.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丘陵山區由于田塊較小,且存在不規整的情況,田間的道路也不夠寬闊,路面不平,坑洼較多,農機具難以通過,導致其農業發展難以向外延伸,降低了整體農業發展水平,基礎設施建設的落后已經成為其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6]。因此,丘陵山區可學習一些發達國家和我國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以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應用適用性為根本,結合現有農田建設對于丘陵山區中的農田開展規范化的田園管理。如在適合工業發展的地區,將零散的農田重新整理和規劃,保障每一塊農田的方整性,集中原本分散的土地,便于后續農田管理和機械化作業的實施。同時可學習發達國家的土地改良經驗,將土地實施規格化與標準化管理,并配套相關的道路和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田地可適合一些大型農業機械開展相關作業。而實施過程則可以村為單位,統一規劃現有的農田,盡量按照“小田變大、角田變方、坡田變平”來合理改造現有的農田結構,真正形成“適機農田”的形勢,也為全面實現丘陵山區的農業機械化打造堅實的基礎設施基礎[7]。

2.2大力培育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

“農戶自愿、國家政策支持、農機具私有、農機具專業經營、以市場機制運行、農民共享”等已成為當前和今后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其中以農機化經營為代表的“租賃服務”是實現這一特點的重要途徑,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8]。因此,要結合丘陵山區的實際情況,培育和發展適合不同規模、不同層次和不同產業的農機具產業;為滿足不同生產模式的需要,構建合理的農機具體系;按照總量適度、布局合理的發展思路,大力開展農業機械產品的布局和優化,選定適宜的地區,大力發展農業機械服務業。一方面,針對丘陵山區小而散、作物品種多的現狀,應大力發展農機專業戶、農機大戶,為周邊農戶提供耕作、栽植、收獲、植保、加工等農業機械服務;另一方面,在農業生產各方面條件比較好的地區,要大力發展有一定規模的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公司和農機綜合服務機構、新的農業機械服務機構,以滿足本地農民對農業機械化的需要[9]。

2.3示范推廣農業急需的農機裝備與技術

示范推廣是促進丘陵山區新農機、新技術推廣的關鍵,因此,在丘陵山區開展農業生產急需的農機具與技術的試點與示范,將加速丘陵山區的農機化進程。但丘陵山區自然環境惡劣,農作物種類繁多,種植制度復雜,農業機械設備的推廣難度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如下措施促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的推廣。1)改善農業示范推廣的工作環境,突出解決資金及場地投入、示范農機具操作方法、推廣人員動手能力等方面的問題,把技術示范和技術服務有機地結合起來[10]。2)按照山區糧油、茶葉、蔬菜的要求,加大農機示范基地的建設,對農產品、食用菌、畜禽、水產等農業主導工業的發展實行“機器換人”的示范項目,建立“機器換人”的各類農業龍頭企業,并采取“為農民看、為農民服務”的辦法,引導農民購買先進、適用的農機裝備。3)建立農業機械推廣系統和推廣機構,構建起廣大農機科研教學單位、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企業等積極參加、創新、協同的農機推廣機制,堅持“一主多元”,以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為依托,大力推進農機技術推廣,促進農機新技術普及[11]。

2.4加強政策扶持,強化人才培養

丘陵山區所在地的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應全面掌握國家對于丘陵山區農機發展的政策傾斜內容,結合實際,切實將補貼資金向丘陵山區地區傾斜。丘陵山區的基層政府也應加大對當地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農機發展扶持政策體系,滿足丘陵山區農機實施和農業發展對于資金的實際要求與需求。同時,要進一步健全農機生產安全培訓、推廣和維修、管理等機械化體系,提升農機安全推廣和監理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服務素質,為農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12]。

3結語

綜上所述,應在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研究影響農機化發展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制定符合當地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策略和體系,構建符合現代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專業人才隊伍,以高新的技術、高水平的管理、健全完善的制度促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龍龍.加快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的思考[J].南方農機,2021,52(5):66-68.

[2]王洪明.湖南省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南方農機,2016,47(2):25+33.

[3]趙瑞利.促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對策和建議[J].當代農機,2020(2):78-80.

[4]舒文紹.推進南方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反思探索[J].農家參謀,2020(11):89.

[5]胡彬生,駱贊磊,邱瑜,等.南方丘陵山區薯類生產機械化現狀與發展思路:以江西省為例[J].現代農業裝備,2020,41(2):69-75.

[6]王千里.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丘陵山區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思考[J].當代農機,2022(4):44-45.

[7]冼征,鄧冰霞,李華,等.丘陵山區農機社會化服務創新發展模式:廣西百色市的探索與實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2):32+35.

[8]庹洪章,姚金霞,程方平,等.四川丘陵山區玉米機械化生產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6,37(6):264-267.

[9]劉偉,謝守勇,李明生,等.西南丘陵山區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生產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農業工程,2022,12(5):10-13.

[10]陳玲.對貴州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措施探討[C]//全國丘陵山地農機化技術發展高層論壇論文集.2011:39-43.

作者:楊再紅 單位:湖南省瀘溪縣農機事務中心

上一篇: 土木工程材料研究 下一篇: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文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三州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中字幕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蜜芽 | 天天看片影院国产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