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探究

時間:2022-12-06 16:30:1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高中地理教學探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中地理教學探究

高中地理教學探究篇1

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是地理教學的靈魂所在。在地理教學中,倡導自主學習,在學生初步感知地理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好教師在地理教學中的組織和引導作用,以活動和問題為導引,促進學生展開知識學習和開展地理觀察與考察,這樣方可讓學生構建地理知識,形成自我認知,讓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得到發展。

一、自主學習,提前感知

合作是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共同探討與交流,是建立在對地理知識初步感知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入學習。高中階段是進一步掌握地理學習方法、樹立人地關系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最好階段,而如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盡快步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則成了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1]。教師在地理教學中若忽視了課前學習,直接提出問題或用活動組織學生交流和探討,那么在活動時只有少部分學生會主動和組內成員交流。表面上小組內成員也在積極活動,但因學生未掌握解決問題的相關知識,在解決問題中自然無法主動參與。如在教學人口遷移影響因素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組織學生探究闖關東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在探究前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

(一)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實施探究式教學旨在讓學生在地理學習活動中由被動向主動轉變,但結合地理教學實踐來看,探究中依然存在重教師講解的現象。雖然探究過程中教師也采用提出問題或分析案例等方法引導學生合作,但因缺少課前學習,活動中學生還是較為被動。教師以任務形式組織學生課前學習,讓學生初步掌握解決問題所需知識,這樣才能讓探究更加深入且有效。以人口遷移中的課前任務為例,為更好地促進學生通過探究活動掌握推拉理論,教師結合案例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課前安排以下活動:1.自主閱讀教材,初步了解人口遷移、人口遷移的類型、推拉理論等基本概念。2.熟悉案例。案例一是美國冷凍地帶向陽光地帶的遷移及沙漠地區因缺水的遷移,案例二為我國設立特區后的人口遷移及三峽移民遷移,案例三為知青下鄉及國內因戰爭或遷都導致的人口遷移。3.初步交流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布置任務后,教師向學生發放導學案,導學案含有基本概念、案例。可通過填空、解釋等方式幫助學生梳理基本概念,學案中呈現案例并設置問題。

(二)檢查反饋,整理問題

為更好地保證課中探究活動的有效開展,教師課前可向學生發放學案,學生根據任務展開自主學習活動。之后教師根據學案檢查,分析學生自學中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情況。在該環節教師需要整理學生遇到的問題,一是檢查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如通過提問、檢查學案等,也可通過小組交互檢查、相互提問等方式。二是要通過檢查整理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如哪些問題學生自學中已經解決,哪些問題需要重點探究。

二、活動導入,引出主題

導入是課堂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提高重視程度,讓學生對新知識產生好奇心,實現新舊知識的過渡和對接[2]。課前學習是準備過程,學生在任務的牽引下展開自主學習活動,形成對新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教師不可急于求成,直接提出問題或組織學生活動,要結合教學內容,以直觀的方式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探究的興趣。以人口的合理容量為例,導入中教師要先借助世界1650年以來人口增長柱狀圖引出地球能容納多少人的猜想,再由此引出環境承載力的概念。如果缺少這個過程,學生就會對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缺乏感知,探究便成了空中樓閣。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地理學習活動中,學生是學習主體,學生學習效果會受情緒、態度、行為等多種因素所影響。提倡教師以情境的方式導入新課,旨在通過直觀的、形象的、學生感興趣的素材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究。以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為例,對城市功能區的劃分學生并不陌生,教師引導學生說說上學途中會看到哪些單位或小區,讓學生思考這些小區或單位的作用是否相同,由此引出商業用地、工業用地、交通用地等基本概念。教師以學生所熟悉的素材來導入新課,導入中借助課件呈現圖片,讓學生在看的過程中說,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引出主題,組織活動

教師在導入時更多關注的是素材的優化,如怎樣豐富圖片或視頻,導致引入方式流于表面,不能吸引學生。如在上述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導入中,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圖片的選擇,而沒有將重點放到通過學生所在城市的城市內部空間來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教師不僅要以情境調動學生的興趣,還要注重引出探究主題。在本課時教學中,結合學生上學途中的城市空間選擇圖片,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引出城市空間結構,從而引導學生對城市功能區展開探究。

三、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實施探究教學,合作是促進學生構建地理知識的關鍵所在。基于合作活動驅動下的高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啟發學生智慧,在提高學生合作能力的同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教學[3]。提倡小組合作,目的是讓學生在問題的牽引下主動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理解地理知識。以區域發展對交通運輸布局的影響中的探究活動組織為例:

(一)提出問題,明確方向

交通運輸布局的一般原則是基礎知識,通過學生自學及交流即可解決,重點要放在對交通運輸需求、資金與交通運輸布局的關系、區域發展對交通運輸布局的影響探究上。為此,探究問題設計如下:1.交通運輸網布局是極為復雜的,那么,交通運輸網的布局會受哪些因素影響?以你所熟悉的小區、車站、公路等為例,討論影響它們布局的因素。2.結合非洲的鐵路格局和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案例,討論交通運輸需求與交通運輸布局之間有什么關系?注重從交通運輸需求量的大小、區域交通運輸布局和運輸方式之間的關系、區域交通運輸需求增長特點等方面展開討論。3.當交通運輸不能滿足區域發展所產生的運輸需求時會有怎樣的結果?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有何特點?交通線和站點的建設還會受哪些因素影響,請舉例說一說。

(二)小組合作,分析問題

教師提出問題后組織學生展開探究活動,要讓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中構建地理知識。如在區域發展對交通運輸布局的影響、對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的討論中,教師一要引導學生歸納出運輸方式有哪些,如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等。二要結合不同運輸方式,對其特點展開交流探討。如對水路運輸特點的分析,一些小組認為水路運輸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但對其缺點沒有深入討論。對此,教師可引導小組探究水路運輸的缺點,并結合生活分析水路運輸在速度、靈活性等方面的不足。小組討論過程中,更多的是要讓學生結合問題展開充分的交流,教師不宜過多干涉。

(三)解決問題,整理收獲

分析問題的過程是以問題為出發點,結合材料對問題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在此基礎上解決問題并構建知識。在區域發展對交通運輸布局的影響對非洲的鐵路格局的案例探究中,學生要結合交通運輸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對交通運輸方式的影響展開,通過探究,知道交通運輸是為區域發展服務的,若交通運輸不能滿足區域發展的運輸需求,反而會阻礙區域經濟發展,而這也是不少處于工業化初期國家交通運輸滯后的根本原因,當然,交通運輸發展和資金之間也有密切的聯系。

四、師生互動、總結歸納

實施探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原有認知基礎上通過探究問題獲得對新的知識的構建。因學生的理解能力、知識基礎有限,教師需要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若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探究活動很容易失去方向,難以達成目標。為此,在地理課堂教學實踐中需從以下兩方面進行[4]。

(一)小組匯報,展示成果

教師在學生分析問題后要組織學生匯報成果,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實施點撥。以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中對地域文化的探究匯報為例,學生匯報要圍繞地域性、地域文化形成的物質和非物質基礎、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城鄉景觀四個方面展開。如,如何感受地域文化?匯報中學生要抓住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個方面。在學生匯報中,教師要結合生活引導學生理解相應的概念。如,何為文化景觀?在解釋概念的基礎上可用具體案例,如農田、建筑、雕塑等進行說明。匯報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小組緊扣知識點進行。

(二)教師點撥,系統歸納

在學生匯報過程中自然會有缺漏,甚至不足,教師要及時給予補充。如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中對地域文化在特定地域范圍內形成的原因探究中,學生更多關注物質方面,如建筑、飲食、民族服飾等。對非物質文化了解較少,此時,教師就可引入云南“娃娃出門男人帶”,闡釋該文化形成過程中的風俗習慣的影響。同時,結合教材中的“活動”材料,從生產生活、用水用地制度、價值觀和審美情趣方面闡述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整個探究活動是教師和學生不斷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活動后要采用精講、點撥等方式幫助學生歸納知識點,形成系統性認知。

五、拓展延伸,應用實踐

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深入分析并總結了知識點,初步達成目標。但此時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需要借助練習和拓展活動進一步深化認知。在地理教學中,借助書面練習,如填空、判斷等鞏固基本概念是不可或缺的,但教師應更多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要多采用案例引導學生分析所學知識。

(一)案例分析,應用知識

案例分析的優點是能讓學生做到活學活用。以區域發展對交通運輸布局的影響為例,交通運輸方式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在不斷更新,且交通運輸方式也在科技作用下不斷改進。課堂中學生對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優點和缺點進行了探究,為讓學生更好地展開分析,教師引入馬尾藻海域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馬尾藻生長的有利條件、歷史上馬尾藻海通行不利的原因、現如今有幾條海上航線需要穿過馬尾藻海及論證其可行性。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該案例過程中,要結合馬尾藻海的特點分析其海域條件,海上航線要通過馬尾藻海是因為路程短,可減少航程,且隨著船舶技術的發展,大型船舶已經不再像傳統船舶依靠風力前行,加之大型船舶的噸位大、吃水深,馬尾藻對船舶的阻力減小,自然可行。

(二)遷移拓展,培養技能

學以致用應始終貫穿于地理教學。實施探究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融入地理知識的探究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才利于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以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為例,教師以學生所在城市規劃引導學生分析,呈現下圖并引導學生設計合理的位置。如B處應建電子工業基地,原因是該處接近科技文化區,技術力量雄厚。在對不同區域規劃的基礎上思考城市布局的形式,考慮其優點和缺點。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做到以生為本,以任務驅動學生自主學習,以情境調動學生興趣,以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融入地理知識學習過程中,在探究的基礎上拓展運用,促進學生從知識向技能轉變,這樣才能提升地理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任進山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蘇苑高級中學

高中地理教學探究篇2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教學與評價建議部分指出:“不論是演繹學習還是歸納學習,都要使學生能形成一定的地理知識結構框架,并綜合地理解、解釋和解決地理問題。”[1]地理教師在幫助學生建構地理知識結構體系時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與方法。知識樹作為一種知識可視化的工具,在表征知識結構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早在20世紀80年代,學者魏書生就倡導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繪制知識樹,受到各個學科廣大一線教師的認可[2]。近年來,地理學者也開始關注知識樹的研究,劉梅、李文玲、揭立群等人分別從不同角度探討了知識樹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在實踐領域,廣大中學地理教師也普遍采用知識樹輔助教學。因此,探索知識樹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

一、知識樹的概念

知識樹是反映學科知識結構層次和隸屬關系的樹形示意圖。實質上,知識樹就是知識結構圖的一種形式,是知識可視化的重要類型。與單純的文字表述相比,知識樹更加直觀,能夠清晰反映知識間的邏輯關系。大的知識樹能夠表征一門學科、一個學段,小的知識樹能夠表征一本教材、一個單元、一個章節[3]。學科、學段的知識樹相對宏觀,主要描述學科分支,教材、單元、章節的知識樹則相對具體,主要描述知識內容。教學實踐已經證明,知識樹是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是師生教學共享的好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恰當運用知識樹,就能提高師生間的知識傳遞,對教師教學、學生學習都具有促進作用。

二、知識樹的結構

知識樹一般為樹形結構,有主干、主枝、側枝、枝組、樹葉等,并可以依據知識的復雜程度而有所增減。知識樹的樹形結構直觀、形象、趣味性強,能夠清晰反映知識的隸屬關系,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不具有樹形結構,僅用簡單線條繪制而成的、知識具有隸屬關系的示意圖,也可以看成是知識樹。圖1為地理學科知識樹,是地理知識樹中最大的一棵,它囊括了地理學科的所有分支學科及相應的知識內容。當然,地理學科知識樹主要反映地理學科體系,而地理學科體系在學術界尚未有統一的認識,因此,地理學科知識樹也并不唯一。圖1是根據郭躍、李孝坤編著的《地理科學專業導論》一書對傳統地理學科體系的劃分繪制而成的。

三、知識樹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有利于幫助學生建構地理知識結構體系

地理知識樹本身就是一種知識結構圖,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地理教師采用知識樹輔助教學,能夠讓知識間的邏輯關系清楚地顯現出來,為學生在頭腦中建構知識體系提供依托。按照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新知識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逐步建構起來的,最終形成頭腦中的知識體系。但無論是同化過程,還是順應過程,知識建構必然要經歷知識間的邏輯分析過程,而如果地理新知識已經有了明確邏輯關系的知識樹,或者依附于知識樹,那么學生建構地理知識結構體系就會更加容易。而且知識樹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對學科知識結構體系的理解偏差。

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地理知識樹是對某一尺度范圍內地理學科知識的高度概括,因此師生共同繪制知識樹的過程或是教師用已有知識樹進行教學的過程,從學生的視角看,都是對學科知識的概括過程,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地理概括思維能力。此外,地理知識樹是一系列地理統領性概念的集合,樹形結構能夠清晰反映概念間的層次和隸屬關系,學生在審視知識樹的過程中,要從整體的角度思考問題,其中涉及要素綜合、時空綜合、地方或區域綜合的觀點,因此,地理知識樹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3.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識傳遞的速度和質量

地理知識樹作為一種有效的可視化認知工具,壓縮了大量的知識信息,避免了信息過載,客觀上有助于提高知識傳遞的速度。此外,知識樹能夠反映地理知識間的邏輯關系,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及學科能力,從而提高地理知識傳遞的質量。

四、知識樹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知識樹是一種輔助地理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實用工具,在復習、教材分析、板書設計、拓展學習等環節都能發揮獨特的作用。

1.在復習中師生共繪總結概括知識樹

知識樹是一種輔助地理復習的有效手段,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地理復習,可以是某節課的結課,也可以是章復習、單元復習,還可以是某本教材的復習,甚至是某個學段的復習。在地理復習中,師生共同繪制總結概括知識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復習效率。師生繪制知識樹按照學生的參與程度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師生共同復習,教師繪制知識樹。這個階段具體表現為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繪制知識樹。教師是整個過程的主導者和操作者。學生則剛剛接觸知識樹,頭腦中還沒有知識樹的概念,也不了解知識樹的作用,只是被動地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復習,看著教師將復習提問內容轉化為地理知識樹。第二階段:教師引導復習,學生繪制知識樹。這個階段教師仍然是主導者,學生則轉變為操作者,負責知識樹的繪制。第三階段:學生自主繪制知識樹,教師評價。這個階段學生參與程度最高,具體表現為學生自主復習,并且自主繪制知識樹,而教師則轉變為幫助者,通過事后評價的方式輔助學生完成復習任務。師生繪制知識樹的三個階段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遞進過程,第一階段學生觀摩學習繪制知識樹,第二階段學生嘗試繪制知識樹,第三階段學生獨立完成知識樹的繪制。在這個過程中,知識樹已經由教師的教學手段逐步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手段。三個階段教師的教學策略也完全不同,第一階段教師注重發揮示范作用,逐步引導學生將知識內容轉化為知識樹。因此,教師采用一邊提問、一邊繪制、一邊說明的教學策略,要求學生同步臨摹教師繪制的知識樹,體味知識樹的繪制過程。第二階段教師注重發揮啟發作用,逐步引導學生理解知識樹表征的知識間的邏輯關系。因此,教師采用從宏觀到具體的策略進行復習提問,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的空間,從而使學生充分理解知識間的邏輯關系。第三階段教師注重發揮評價作用,逐步引導學生提高知識樹繪制的質量和速度。

2.在教材分析中繪制學科體系及知識結構知識樹

教材分析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是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設計的主要依據,而教材分析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外部分析和內部分析[5]。外部分析的首要內容就是地理學科知識體系分析,而知識樹在表征地理學科知識體系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知識樹在不同的學科體系尺度下都可以繪制,既包括地理學科知識樹(圖1),也包括地理二級學科、三級學科等的知識樹。內部分析的重要內容是知識結構分析,而知識樹能夠清晰反映整本教材、單元、章節的知識內容及知識內容間的邏輯關系,能夠幫助地理師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圖2為地球的圈層結構知識樹,是根據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第一冊第一章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內容繪制而成的,可以清楚地概括出這節課的知識內容以及知識間的邏輯關系。

3.在板書設計中繪制知識提綱知識樹

板書是地理教學中的一種主要教學媒體,板書設計則是地理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板書內容指的是用板書媒體以恰當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某節課的知識內容,知識樹就可以作為一種板書呈現方式。實際上,地理教師用于教材分析的知識樹,只要稍加改造,細化知識內容,就形成了知識提綱知識樹,可以直接應用于板書設計。在板書設計過程中,依據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地理教師可以將板書的全部內容設計為一棵或者幾棵知識樹,也可以將知識樹與其他信息相結合,共同組合為板書內容。

4.在拓展學習中繪制學科知識延伸知識樹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除了指導學生學習教材內容,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學習。地理拓展學習的內容主要是地理學科的專深領域或者相關的學科知識內容,知識樹在拓展學習中仍能發揮獨特的作用。眾所周知,初高中的地理知識內容并不是嚴格遵循地理學科知識體系的,相應的知識樹也有所缺失,地理教師在利用知識樹進行教學后,還要對照地理學科知識體系補齊知識內容,形成學科知識延伸知識樹,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拓展學習地理專深知識。同理,地理教師在引導學生拓展學習地理學科相關知識時,也可以將知識樹作為支點,讓學生通過繪制學科知識延伸知識樹的方式進行學習。繪制知識樹是中學地理教師的一項基礎教學技能,兼具了動作技能與智力活動的特點。地理教師在繪制知識樹時除了要進行理性分析,還要熟練掌握繪制技巧,考慮圖形的藝術美感。同時,知識樹的繪制也是地理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的內容之一。

作者:盧萬合 閆佳玉 張明秋 曹璐 劉銳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白城市通榆縣實驗中學校 長春市雙陽區第一五三中學

高中地理教學探究篇3

地理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學生能夠通過地理課程了解世界運轉原理、環境與生活之間的必然聯系,以及文化對環境和社會形態發展的影響等多種知識。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懂得與大自然友好相處的各種方式和行為,而將優秀傳統文化與地理課程相融合,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各個地區的人文、水文以及地質等相關文化知識,還能夠讓學生了解古人在面臨這些地理現象時的反應和應對方式,從而實現培養學生學識、人文以及道德修養等綜合素質的教學目的。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地理教學資源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流傳下來的,是能夠表現出民族特色且具有濃烈的民族文化特征的民族智慧凝聚體。從文化結構上看,中華傳統文化可分為民族精神、民族風俗、典籍珍藏、民族藝術以及物質文化遺產等多種形式。傳統文化的內容則最能直觀體現出中華民族在文化傳承上的多元化[1],其中囊括了語言文學、藝術珍藏、哲學論述以及志怪異論等多種內容表現形式。優秀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所在,也是民族智慧、精神和意志的濃縮體,符合當下社會發展的價值觀念,也符合民族傳承與藝術發展的基本形式。由此可見,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在傳統文化中被篩選出來的,而是在一次次的發展歷程中,被歷史和社會所公認的優秀文化。在新媒體時代,我國青少年受不良思想和外來思想侵害嚴重,因此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強化對青少年的德行教育,激發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與家國自信,具有極為深遠的發展意義。同時,這也是我國在弘揚傳統文化之際提出的能夠有效減緩部分傳統文化消失和強化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發展策略。

(二)地理教學資源

地理教學資源指的是在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地理學科知識教學的一切資源,其中包括物質性實體資源和文化性虛擬資源。物質性實體教學資源常見的有黑板、教科書、地圖以及如地理學科論文這樣的各種教學輔助工具。文化性虛擬資源包括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的知識接收能力、地區性傳統文化以及科學化教學方法等。高中地理教學要求教師利用科學而有效的手段將這些地理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用于推動地理課堂教學改革,實現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融合下的地理教學目標。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融合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教材是教師向學生輸送地理知識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師要想將優秀傳統文化與高中地理教學實現有機融合,就必須在日常教學和課堂備案過程中挖掘潛藏于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元素,找到課堂教學與傳統文化的融合點,并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消除傳統文化與地理教學內容的違和感。例如,在進行宇宙中的地球這一章節教學時,以《千字文》中“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為主題,講述古人對宇宙的認知,又可引申《易經》中介紹的“輕清者上升為天,陰濁者下降為地”和《宋史·列傳·卷一百九十三》中講述的“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前者是天地形成的物質表象,而后者則代表著空間和時間,這剛好符合現代科學對宇宙的定義,由古至今,引經據典,地理教材內容在使人信服程度提升的同時,又恰到好處地體現傳統文化[2]。又如,在教學地球上的大氣和地球上的水時,有蘇軾《水調歌頭》中的“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表示地勢高低導致大氣溫度不同,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中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表示對流雨產生的天氣差異,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中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表示因地形影響,氣候季風很難通過玉門關地區。可見,高中地理科目中的任何一項知識都具有一定的傳統文化元素,教師以教材為載體,向學生同步傳輸傳統文化知識與地理學科知識,不僅能夠讓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產生更多的認同感,也能實現多學科聯動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二)以鄉土傳統文化為媒介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文化傳自民間,同樣也歸于民間。大多數優秀傳統文化都源自鄉土之間,以當地的地理文化為載體開展教學能夠讓學生憑借自己對鄉土地理的熟悉感來增強學習興趣,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家鄉地理文化,使其家國情懷得到有效增強。學習知識是為了提升自己或改變自身所處的環境,地理教學能夠讓學生在了解家鄉地理條件的同時,為學生發掘現實中的各種生活問題奠定基礎,同時,這也是教師融合傳統文化的重要路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確鄉土文化存在地域性差別,不同地勢、氣候、溫帶的地區在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上必然存在差異,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發現這種差異,以此加深學生對地理學識的認知和理解[3]。例如,在講解鄉村與城鎮、人口、地貌等章節時,教師可以布置實踐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移動智能設備或信息技術搜集與當地有關的地理知識,如人口增長變化、人口分布、地貌特征以及城鎮化發展速度或布局等相關信息,再使課堂教學與地理知識相結合,幫助學生了解地理因素對生活環境產生的影響。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調查鄉鎮文化與鄉鎮發展之間的關系,并提出鄉鎮發展建議,以此強化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建設家鄉的反哺意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讓學生搜集其他區域的地理文化,然后與當地的傳統文化進行融合,強調全國性文化融合與創新,增強學生的國家發展意識。

(三)以資源傳統文化為載體強化學生責任意識

我國自古以來的有學之士都有所抱負、有所作為,這也與當時的社會大環境有關,但在社會偏娛樂化的今天,各種詐騙、恩將仇報、忘恩負義的事件屢見不鮮,使得人們的社會責任意識不斷淡化,尤其是當代年輕人,從出生起就不斷接受外界思想的侵擾,導致其道德修養與上一輩存在較大差距。對此,教師應當在地理教學中加入資源變動相關信息,如十九世紀的闖關東,黃河流域的地理災害導致黃河下游的大量人口遷往東北,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口大遷徙運動。而這種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必然會引發自然植被破壞、地區人口容納量變化、地域文化產生沖突、地區交通混亂等一系列問題。又如我國一直致力于調配南北糧食平衡,在二十一世紀之前,我國一直保持著南糧北運的糧食調配狀態,但在二十一世紀之后,南方的糧食產量降低,而北方的糧食產量增加,于是糧食狀態局倒轉為北糧南運。在地理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承擔社會責任,并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應當承擔的社會職責和應當履行的各種義務。當學生具有一定的責任意識之后,便能夠將后續的地理知識自動與國家相關資源變動進行聯想,此時,傳統文化就充當了學生聯想資源信息和強化責任意識的重要媒介。例如,教師在講述環境與發展這一章節時,可以反復強調我國自古以來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多項優良品質,并引經據典向學生講述古代有學之士在面對資源問題時所表現出的反應,如“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就講述了勤儉的重要性。

(四)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優化地理課堂教學設計

高中地理教學具有一套完善而嚴謹的教學流程,教學方法、素材、技巧、主體、工具以及環境等各項因素缺一不可,而教學設計就是將這些教學資源結合起來,組成一套科學化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明確課堂教學的關鍵節點和重點難點所在,而在關鍵節點處加入優秀傳統文化對課堂教學設計進行潤色可以讓地理知識更加深入人心,更有利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尤其是與自身生活相關的文化,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地理知識,加深對傳統文化的印象。例如,教師在講解《地貌》章節時,以黃土高原為例,引入“黃天厚土大河長,溝壑橫縱風雨狂”詩句,講述黃土高原地貌形成的原因是高原地區土質疏松,夏季多雨且多為暴雨,加上高原地區植被稀少,抗水涵養水源能力較弱,在雨水的沖刷下,便形成了溝壑縱橫的地貌特征[4]。不僅如此,其他章節的內容也應當與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融合,既需要體現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又需要體現教師持續性的教學創新設計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持續性強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對于我國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五)用地理事件強調尊重自然的重要性

古人用大量的詩句描述了我國古時的優美環境,如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杜甫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而現如今在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下,大量的資源開采破壞了我國的自然生態環境,因此環保是我國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傳統文化融合的切入點,如都江堰水利工程作為現目前唯一留存、年代最久、以無壩引水為核心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有效解決了岷江山洪暴發導致岷江流域洪災頻發,以及因岷江東岸地勢高絕,阻止岷江水東流所形成的東旱西澇的地理災害問題。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利用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并結合江河出口處的地形、水脈以及水勢等各種地理條件,修筑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以及寶瓶口引水口等三大主體工程,達到無壩引水和自流灌溉的效果。這是古時人們的智慧,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可見,天然的地理形式在經過人工改造之后就能夠達到宜居的條件。而在近現代,資源開采和工業發展是溫室效應加重、冰山融化加快與環境污染加劇的源頭所在。對此,教師要想讓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學會尊重自然,除了需要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實現多元化教學之外,還需要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5]。如孫國友耗資千萬自費治沙的故事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這種沙漠治沙成本高且持續時間長,可以說是一種吃力不討好的行為,但事實上,我國不僅有這樣舍身忘己的個人大義,也有國家層面上的集體大義。我國在沙漠治沙上前后總共花費了三百多億,耗費三十多年,整改了沙漠面積數十億畝,但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西北沙漠地區旅游開發加大了沙漠治沙難度。一方面,游客的數量增多會讓沙漠中平添大量的不可控因素,對植被種植和存活率產生嚴重的影響;另一方面,游客素質偏低的問題較為嚴重,許多植被出現被踩踏、被折斷或被拔出的現象,甚至許多游客會在游玩之后將大量的垃圾留在沙漠中,這讓治沙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直線上升。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充當環境保護志愿者,讓學生親身經歷治沙、植樹造林、綠化鋪設等多種環境改造工程,繼而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自然的偉大,并從心底里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過五千年地洗刷與篩選,具有極為豐富的底蘊,地理教師個人的能力和條件限制都會影響到自身對傳統文化與課堂教學的融合與創新。就目前而言,雖然教育領域在對優秀傳統文化和高中地理教學有機融合的研究上還存在較多不足和不確定性,但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才能讓高中地理教學在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的過程中表現出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理論思想層面上的研究能夠強化傳統文化與地理課堂融合的深度,另一方面,通過傳統文化與地理課堂的融合來不斷嘗試一些新的文化融合能夠提升二者的融合廣度。換言之,只有教師不斷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不斷進行傳統文化與地理課堂的融合實踐,才能有效凸顯優秀傳統文化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黨彩霞.在高中地理學科中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J].教書育人,2022(1):24-25.

[2]黃惇烽.地理核心素養下傳統文化融入高中地理課堂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17):23-24.

[3]林婷.我國高中地理教科書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應與體現[J].地理教學,2022(13):14-18.

[4]魏春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地理教學中的滲透[J].家長,2022(18):75-77.

[5]白倉金.中華傳統文化與地理教學的有機融合[J].甘肅教育,2021(15):113-115.

作者:馮麗晶 單位: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學

上一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下一篇: 贊美母親的詩歌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第三页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麻豆国产 | 日本亚洲国产999 |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