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4 15:28: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多媒體技術中的館藏數字化資源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與多媒體概念不同,多媒體技術是現今計算機技術與數字化應用相結合的最具代表性的技術。當前,數字化技術以其高科技優勢,廣泛應用于各類場館的資源展示中,成為傳統資源向數字化轉型的前提和基礎。
(一)實現紙質資源的數字化
諸如檔案館、圖書館、史料館、博物館等,在傳統建設手段上,紙質資源都是獨一無二的重要載體。尤其是在檔案、史料等館藏資源中,紙質資源往往占據絕大多數比例。但這種收藏方式畢竟有著其弊端,例如保存問題、空間問題等。因此,近年來,館藏資源逐漸從紙質化向數字化轉變,最早出現了以光盤為主的保存介質;互聯網技術普及后,借助網絡與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應用者在空間和介質的選擇上更加多元、更加便利;在不久的將來,數字化資源將會實現與傳統紙質資源各占半壁江山,共同為豐富館藏資源貢獻力量。[1]
(二)應用者出現數字化應用指向
步入新技術發展階段,數字化應用使傳統紙質出版業受挫的同時,也極大地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受使用者指向性需求影響,傳統出版業逐漸探尋數字化轉型之路,而各類場館的館藏資源實現數字化建設也是大勢所趨。受閱讀習慣影響,人們每天將越來越多的時間分配給電子設備,其碎片化閱讀方式、圖文并茂式閱讀內容給讀者帶來的是傳統紙質資源無法提供的使用滿足感。而應用多媒體技術打造出的數字化館藏資源,集合了圖片、音視頻、動畫、文字等多種表現方式,給觀眾帶來的思維沖擊要遠高于傳統館藏資源。
二、館藏資源數字化建設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重要意義
(一)多媒體技術加快了館藏資源數字化進程
當前科技的迅速發展,讓多媒體技術、數字化應用技術等以強勢姿態入駐人們的生活。借助網絡應用,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資訊。而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檔案數據信息庫中,能幫助實現由傳統館藏資源向數字館藏資源的跨越式轉變,提升了館藏資源的多元化和豐富性,讓觀眾獲得更好的體驗。
(二)多媒體技術完善了館藏數字化資源的功能
在當前技術手段下,對館藏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并非是簡單地從紙質資源轉化成數字資源,而是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讓傳統的館藏資源實現內涵與價值的多維展示。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是多方面的,比如:多媒體技術應用在館藏數字化資源上,將原本靜態的、具象的、紙質的轉化成了動感的、抽象的、豐富的、多元的。這在功能體現上無疑是對傳統館藏資源建設方式的補充和升級,拓展了使用功能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博物館、史料館、檔案館等實現了社會功能及公益功能的升華。
(三)館藏數字化建設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必然性
科學技術是與時俱進的,每一項廣受好評的新技術的應用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而縱觀當前,眾多行業都積極尋求數字化技術轉型,比如傳統出版業、影視行業、教育行業等,多媒體技術以及數字化應用幾乎滲透到了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同樣,館藏資源的數字化轉型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是兩個同向命題,二者缺一不可。館藏資源實現數字化,需要以多媒體技術為紐帶;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能夠幫助館藏資源的數字化進程更加順暢、更加合理,從而更加突出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必然性。
三、館藏資源數字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館藏資源數字化缺乏
足夠的資金與政策支持任何一項新技術的應用,首先需要突破的壁壘就是人們觀念的制約。當前,館藏資源的數字化轉型中首先缺乏的是領導者以及從業者足夠的重視。受傳統媒介影響,館藏資源的數字化建設依然不夠深入人心,高層重視程度不夠,直接導致從業者無法為館藏資源數字化貢獻出應有的精力,以致館藏資源數字化開發與應用停滯不前。此外,雖然部分展館的工作人員清楚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但因為缺乏有效持續的資金投入,數字化建設過程一波三折。
(二)缺乏信息化技術的有效應用
部分展館雖然有建設館藏數字化資源的認識與決心,但是在技術手段上卻存在短板和弱項。不少展館從業者通常只是簡單地將實物資源以圖片、視頻等形式“搬”到網上,而對于資源的有效整合、分析、歸類、應用,以及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將其轉化為形式更靈活、內涵更豐富的資源內容認識不足。而這些問題帶來的弊端是,實物館藏資源在無數次的展示中出現損壞、消耗,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尤其是史料館、檔案館,隨著史料等的逐漸增多,應用傳統展示方式,勢必占用越來越多的公共空間,空間不足的問題就變得越發尖銳。而多媒體技術又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資源的一種浪費。[2]
(三)館藏特色資源開發力度不夠
當前,許多展館的館藏資源都是由實物資源以及數字資源組成的。而由于技術應用不足、工作人員技術手段不過關等,對很多資源的深入挖掘還存在短板。比如,在某校校史館的建設中,對校史上重要人物的生平展示,傳統史料館藏資源可能是紙質書籍、照片以及其他一些實物。但如果應用多媒體技術將其轉化成數字化資源,則可以融入音視頻、動畫、漫畫等形式。最重要的是,數字化館藏資源在開發過程中,還可以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實現對實物資源的補充和豐富。
(四)專業化管理人員欠缺
任何一種技術的應用,都離不開人的操作。高水平的數字化館藏資源開發者和管理人員,是保證館藏資源數字化開發應用的關鍵。但是,目前限于人員條件,許多場所的館藏數字化資源管理者都缺乏相應的技術手段。例如圖書館、博物館、史料館等場所,從業人員往往年齡較大,即使是年輕人,也非技術專業出身,對很多新技術難以進行有效運用。而專業管理人員一般會覺得這類崗位薪資不盡如人意、事業前景不明,而不愿意選擇這類崗位工作。因此,人才短缺成為館藏資源數字化的又一障礙。
四、推進館藏資源數字化開發與應用的路徑研究
(一)增加館藏數字化資源
開發與應用的投入首先,實現館藏資源數字化開發與應用,經費的投入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因此,要做好這項工作,展館首先要考慮硬件的投資,要購入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與數字化儀器,搭建數字化應用平臺。同時,展館可以擴充資金來源渠道,借助社會力量來籌集資金,比如企業捐贈、集體募資、成功校友贊助等。保證資金的充足后,才能實現后續的合理分配。
(二)通過數字化平臺建設
來提升服務功能建設館藏資源的數字化,就要充分考慮釋放哪些傳統館藏資源不具備的優勢,然后充分利用數字化資源優勢,提升場館的服務功能。比如:考慮到合理利用空間,就要避免傳統館藏資源占據空間資源的問題;考慮到實物館藏資源的展示,就要想辦法避免其在日復一日的展出中帶來的損耗問題;考慮到發揮館藏資源的公益性和服務性,就要深入挖掘資源。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只需要建設一個功能集合性的數字化平臺。這個平臺能夠將所有館藏資源進行整合,分板塊、分欄目將無法一一展出的實物以電子化形式呈現。另外,展館還要利用平臺接入互聯網資源,實現網絡資源與館藏電子資源的有效聯通,拓展資源的豐富性和特色性,提升其服務功能。[3]
(三)加大專業化人才的投入力度
館藏資源的數字化開發與應用,還需要人力資源的加持。設備再先進、平臺再完備,沒有一個專業的管理人員,終究無法實現所有的功能。因此,展館要重視對專業化人才的應用和管理,要加大資金的投入,以及數字平臺的維護與操作;要重視人才的培養,給數字化館藏資源建設方面的從業人員外出培訓的機會,幫助其實現自我提升。另外,展館還要暢通從業人員的職業晉升渠道,幫助其在職業晉升、職稱評定、薪資調整中占據優勢地位。五、結語在信息化環境中,館藏數字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以及長遠影響。而在館藏資源的數字化開發與應用中,技術投入和推廣是重中之重。傳統館藏資源要充分重視技術與人才的作用,爭取早日實現數字化的跨越轉型。
參考文獻:
[1]黃坤,李光煉.關于特色館藏文獻資源數字化研究[J].時代報告(奔流),2022(03).
[2]穆文嘉.紙電同步建設數字化的館藏資源[J].中阿科技論壇(中英文),2021(09).[3]李麗晶.圖書館多媒體館藏資源管理及利用探討[J].情報探索,2006(07).
作者:劉淵 單位:教于榆林學院綏德師范校區